時間:2022-12-21 16:56: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煤炭企業成本核算,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0)45-0048-01
1 基本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是指礦井采掘生產過程中實際的費用支出,它應包括以下內容:①原材料:包括生產過程中消耗各種材料,如坑木、坑木代用品、炸藥、雷管、大型材料、專用工具、配件、勞保用品等,但不包括用于煤礦安全及環境治理方面的材料消耗。②電力:包括生產過程中消耗的電力,不包括維簡工程消耗的電力和其他非生產用電。③生產工人薪酬:是指煤炭企業為獲得生產工人提供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主要包括:生產工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利;因解除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④折舊:指與生產有關的固定資產應提取的折舊費。⑤其他支出。在將“安全成本”和“環境成本”單獨核算后,就可將井巷工程基金、維護費、修理費納入安全成本的核算內容,將地面塌陷賠償費納入環境成本的核算內容,同時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將工資和職工福利費合并為生產工人薪酬,也彌補了目前煤炭成本中人工成本項目不全。這部分費用在發生時可按明細項目直接記入“基本生產成本”,或先記入“制造費用”,再分配轉入“基本生產成本”。
2 安全成本
安全成本就是與安全有關的費用總和,即安全成本是為保證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費用和因安全問題而產生的一切損失。據統計,國有重點煤礦與安全有關的費用占當前煤炭成本的比例已達20%以上,并且還在逐步提高。但由于與安全有關的費用沒有單獨核算和管理,致使安全工作的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相脫節,從而使安全工作在煤炭生產中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而目前有關煤礦的安全成本散見于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流動資產、管理費用以及營業外支出等核算中。為加強安全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應設置“安全成本”一級科目,并在其下設置“安全工程費用”“安全預防費用”和“安全損失費用”三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其相應的內容。
安全工程費用是為構筑安裝安全工程、設施以及購置安全監測設備、儀表等支出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費用項目:為構建和安裝安全工程、設施所耗用的材料費、人工費;購置安全監測設備、儀器等支出的費用;安全工程的設計費、評審費;安全工程、設施的維護檢修費;井巷工程基金、維簡費、修理費。
安全預防費用是指運營安全工程和設施、進行安全管理和監督以及安全培訓和教育而支出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費用項目:安全工程和設施的運營費;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制訂安全工作計劃所需的費用;安全專職人員的薪酬;安全專項獎;安全宣傳資料費;安全培訓教育費用;安全情報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儲存等費用。
安全損失費用是指因安全問題影響煤炭企業生產(或因安全水平不能滿足生產需要)而產生的損失。安全損失費用包括直接安全損失費用和間接安全損失費用。直接安全損失費用,主要是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和非人身事故所帶來的賠償費用、醫療費用、撫恤費用、處理費用、財產損失、恢復生產費用、停產損失等各種直接影響損失以及職業病防治中發生的檢查費用、治療費用、陪護人員薪酬等損失。間接安全損失費用主要是指因安全事故導致的勞動力資源損失、產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事故影響而造成的其他損失。
3 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3.1 傳統會計核算方式的局限
傳統會計核算辦法對于企業成本只計算經濟成本,主要內容是產品成本核算,其歸集了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再按成本計算對象分配費用,最后得出各個品種的產品成本。這種核算是以產品的形成過程為成本起因的,目的是確定產品的勞動耗費。從傳統成本核算內容上來看,對資源和環境的消耗和補償沒有計入成本,包括自然資源的投入、生態系統的投入和環境容量的投入等,沒有在市場價格和體系中得到充分反映和體現。相對傳統成本核算而言,環境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與產品相關的成本,其范圍很廣,有企業內部環境成本和外部環境成本,即不僅包括與產品相關的環境成本,還包括與產品無關的環境成本,可見,傳統的成本核算系統已經不適應環境成本的要求,其環境成本信息喪失了相關性、準確性,建立科學合理的環境成本核算系統已成必然。如果不進行環境成本核算會造成企業對社會資源的無償占用和污染,以犧牲環境和透支未來為代價而忽視社會環境效益,導致企業利潤虛增和國民經濟指標虛增的情況,給企業和國家帶來了無盡的后患。為了保護環境資源、正確衡量企業利潤指標保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步最優化,實行環境成本核算已成為必然。
3.2 煤炭環境成本核算
(1)煤炭環境成本。它應包括:煤炭資源成本、礦區環境保護和預防成本、礦區環境恢復和治理成本、礦區環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內容。為準確地核算煤炭環境成本,應設置“環境成本”一級科目,并在其下設置“煤炭資源成本”“礦區環境保護和預防成本”“礦區環境恢復和治理成本”“礦區環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二級科目進行相應的核算。
(2)煤炭資源成本。煤礦不僅要出資取得探礦權、采礦權,而且要對取得的資源進行進一步的精查,進行礦井設計和施工,這些獲取資源支出和勘查前期費用就構成了煤炭的資源成本。
對發生的這部分支出,在發生時可先記入“遞耗資產”,然后根據每期的實際開采量乘以單位產品的折耗費用,記入“環境成本-煤炭資源成本” 即借記“環境成本-煤炭資源成本”,貸記“遞耗資產累計折耗”。
(3)礦區環境保護和預防成本。煤炭生產活動不僅占用和消耗煤炭資源,還會引起其他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如水資源、土地資源的破壞。為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資源不受損害,避免環境污染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就構成了環境保護和預防成本。
二、煤炭企業的成本支出未體現煤炭的資源成本
煤炭企業生產的先決條件是煤炭資源,而在現今煤炭企業的成本中幾乎沒有體現資源成本。國有煤炭企業的煤炭資源劃撥方式是通過行政劃撥給國有煤炭企業作業進行開采的。國家要求煤炭企業開采前購買采礦權,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開采所需要的繳納資源稅與資源補償費是在礦產資源價值理論提出之后。而由于采礦權評估方法的局限性,煤炭資源的實際價值遠遠超出噸煤的資源成本。根據礦產資源權益理論,國家擁有礦產資源權益,對礦產資源要取得收益,采礦者自身所花的代價可“資本化”(即分期轉入產品成本,從其收入中不斷得到收回)。如果資源成本不在成本中體現,將直接影響煤炭成本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三、成本項目中沒有列示環境治理支出加大
煤炭企業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是比較嚴重的,關鍵體現在污水排放、煤矸石露天堆放、鍋爐廢氣排放等。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措施實施的關注,也相應的提高了標準。增建了眾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礦區,也付出了巨額的環境治理費用。此外,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在煤炭的開采與加工過程中也是在所難免的。現今煤炭成本核算框架中,沒有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的治理費,只有一項塌陷補償費,實際上每個礦井或多或少都會支付一些環境治理方面的費用。根據環境會計理論中所說,環境法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企業經濟活動,從而影響企業的經濟利益,并且要落實到會計實務中,會計要將環境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和財務影響置于自己的工作范圍之內。如果不考慮環境問題的存在所造成的影響,會使得許多資產的價值可能已經大大降低了卻仍按原始價值核算,也可能有一些或有負債的出現沒有得到反映,許多事實上已經發生了的環境損害沒有體現出來,于是夸大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誤導企業以犧牲將來環境質量來取得當期經濟收益。把環境治理支出計入成本,能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更準確的財務信息并考核經營責任,力求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煤炭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煤炭企業管理水平也得以不斷創新和改進。同時,煤礦生產具有特殊性,例如無生產流程中半成品,無產品生產活動單位較多,而且成本構成與制造業不同,其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材料,故對材料的管控是成本的控制中心。同時如何在保證工程質量和礦井作業安全的基礎上,最終切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直以來是煤炭生產企業管理面臨的難題。
二、煤炭生產企業物料消耗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煤炭企業物料消耗特征
煤炭生產企業的物料消耗構成復雜且變化較大,具有行業特殊性,主要特征表現為:(1)大部分物料消耗不構成產品實體。(2)許多物料不是一次性消耗,可一次或多次地進行回收復用。(3)物料消耗種類和數量受自然條件變化的影響比較大。(4)由于受地質條件及構造影響,不同的礦井和煤層開采難度、工藝過程都有所不同,采煤工藝的選擇、工作面的布置、設備的配置以及機械化程度的高低都影響物料消耗種類和數量水平。(5)物料消耗與產量密切相關,但關系復雜。(6)物料消耗與煤炭安全生產關系重大。(7)物料消耗的獨立性較強。
(二)煤炭企業物料消耗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上述物料消耗特征分析、歸類和匯總,影響物料消耗的因素主要包括:(1)作業量因素。包括原煤產量、月度進度、掘進進尺等。(2)地質構造因素。包括斷層、褶曲、巖漿巖侵入等因素。(3)煤層賦存狀況因素。包括煤層硬度、頂板底板強度、傾角、煤層穩定性、夾矸系數、煤的容重等。(4)工作面設計情況因素。包括采高、工作面走向長、工作面長、生產能力、工作面回采率等。(5)采煤工藝或支護方式因素。采煤工藝方式包括綜采、高檔普采、普采、炮采等,支護方式包括錨噴支護、混凝土支護等。(6)水文及其他因素。包括水文、瓦斯、爆炸性、自燃性、煤與瓦斯突出性等特征。(7)物料管理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部分影響物料消耗的因素不可控制或很難控制,例如水文因素、地質構造因素及煤層賦存狀況因素。而在影響因素中作業量因素與物料管理水平為較易管控因素,其中物料管控水平主要包括材料的回收復用、廢舊物資的回收、檢修水平的高低、材料與作業量聯動的合理性。
三、煤礦班組物料消耗核算分析
班組是煤礦最基層的生產單元,既是煤炭產品的直接生產者,又是各類物料的直接消耗者。搞好班組物料消耗核算,對班組的生產活動及時準確地進行計算、分析、考核,對于改善企業成本管控能力,解決成本管控難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具有以下優點:(1)班組作為煤礦的最基層的生產單元,其各類活動直接影響煤礦生產的作業量。(2)礦和區隊經濟核算的各種數據和原始資料,大部分來自班組。(3)搞好班組物料消耗核算,是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基層員工生產經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由分析可看出,班組是作業量因素與物料管控水平因素的直接控制者,做好班組物料消耗核算對煤炭企業物料消耗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四、班組物料消耗核算的方法及實施措施
(一)明確班組經濟核算的主體,劃清核算的單位界線
班組經濟核算單位,應根據班組生產和勞動組織的特點來確定。一般有以下幾種:(1)以整個班組為經濟核算單位:它適用于沒有輪班或各輪班經濟責任不易劃分或難以考核的單位。(2)以輪班為經濟核算單位:它適用于三班、或者四班倒的采掘生產班組,能按輪班分清經濟責任和計算生產成果的單位。(3)以崗位為經濟核算單位:它適用于能夠獨立核算的工種。
(二)核算基礎工作
(1)定額管理。各項材料定額是物料消耗核算的主要依據。要根據班組的生產特點和實際情況,將指標進行分解和轉換。(2)完善計量手段,力求實現數據化。數據是核算的基礎,沒有基本的數據核算工作將無法進行。
(三)核算流程
(1)基礎準備。主要是指搜集班組物料消耗核算的標準和依據。(2)核算工具。要配置必要的檢測、測量手段,以保證產品數量和質量,準確地度量各種消耗,使之準確無誤。(3)現場記錄。由質量驗收人員對班組生產任務、產品質量、工程質量進行記錄,材料員對班組用料情況進行統計。(4)核算。在原始記錄的基礎上,根據相關的核算標準、完成工作量和物料消耗管控制度對班組進行核算,形成核算結果。(5)分配。根據核算結果,兌現獎懲,實施分配。(6)班組物料消耗分析:利用班組物料消耗核算中的有關資料,找出影響物料消耗的各種原因和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挖掘生產潛力,努力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這是經濟核算的繼續和深化。
五、結論
煤炭的生產過程是一條即獨立又相互鏈接的運動的價值鏈,有主鏈,有輔鏈,縱向上聯公司,下接其作業面、區隊,橫向與采、掘、機、運、通等工作鏈接。在明確價值鏈之后,要確立總成本的構成,分析成本在各個不同供應鏈節點上的構成,通過對供應鏈各環節的評估與成本分析,了解各環節在價值形成時所做的貢獻大小和所消耗的成本大小及降低成本的趨勢和措施,是煤炭成本管理的一個大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印杰.煤炭企業班組核算研究[J].陜西煤炭,2005.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1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煤炭企業的健康發展對國家的能源安全有著重要的作用。煤炭企業成本核算首先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2006)》、《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其次,其作為一個特殊而獨立的行業,其成本的核算也有獨特的規定―《煤炭工業企業會計核算辦法》。正確的成本核算與控制不僅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也能增強企業的贏利能力。
一、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內容
1.煤炭基本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是是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費用,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是直接生產成本,而制造費用屬于間接生產成本。煤炭企業的基本生產成本指礦井采掘生產過程中實際的費用支出,它應包括:生產工人薪酬、電力和原材料。
2.煤炭安全成本
安全成本就是與安全有關的費用總和,即安全成本是為保證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費用和因安全問題而產生的一切損失。它是由煤炭企業每月按規定標準從成本中提取的、專門用于煤炭企業安全生產設施投入的、由企業自行安排使用的資金。具體包括:煤炭安全預防費用、煤炭損失性安全費用和煤炭安全工程費用等。據統計,國有重點煤礦與安全有關的費用占當前煤炭成本的比例已達20%以上,并且還在逐步提高。
3.煤炭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項商品生產活動中,從資源開采、生產、運輸、使用、回收到處理,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需的全部費用。指企業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煤炭環境成本核算包括:煤炭資源成本、礦區環境恢復和治理成本、礦區環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礦區環境保護和預防成本等內容。
二、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問題及成因
煤炭企業成本包括煤炭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兩部分。煤炭生產成本是指煤炭產品制造成本,指煤炭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費用和制造費用。期間費用,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
目前,煤炭企業將煤炭成本按費用要素分為材料、工資、職工福利費、維簡費、折舊費、電力、修理費、安全生產費用、地面塌陷補償費和其他支出等項目。從上述項目可以看出,煤炭企業的發展成本、資源成本、環境成本及退出成本等沒有或很少的計入了現行成本中,造成煤炭企業成本內容反映不實, 不能客觀真實反映煤炭企業生產過程全部耗費,給煤炭企業長遠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具體如下:
1.成本核算反映的內容不全
對環境成本的重視力度不夠,沒有全面反映煤炭環境成本;人工成本不能準確反映;資源成本沒有反映;現行成本核算沒有反映煤礦的退出成本和費用。
2.成本核算項目系數過死,計量標準過低
煤炭企業的發展基金提取不足;對安全防護的經費投入不足,未提取足額的安全成本;人工成本的計量標準過低。
3.固定資產中的棄置費用未進行核算
煤炭企業核算的最大改動就是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時新增了棄置費用的內容。所謂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棄置費用可以不增加煤炭企業的內在成本,而直接增加固定資產的初始價值,在以后年度的攤銷中再通過計提折舊的方式予以轉化。
三、提高煤炭企業成本核算水平的具體對策
1.采用合理的煤炭成本核算辦法,增設缺失的成本項目
(1)建立環境成本核算體系、增加環境治理成本。設置“環境成本”一級科目,其下設“礦區環境保護投資成本”、“礦區環境恢復和治理成本”、“礦區環境管理成本”等二級科目進行核算。
(2)全面反映人工成本。把 “人工成本”設定為一級科目,并在下面設立以下二級科目:“工資及獎金”、 “工資附加費”、“勞動保險費”等科目。
(3)增設資源成本。煤炭企業支付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為取得煤炭礦產資源開采而付出的款項,采用產量法計提折耗,列支制造費用科目,計入煤炭產品生產成本;其他費用列支管理費用。
(4)增設退出成本。在煤炭成本項目中設立“發展成本”科目,下設“生產建設基金”、“轉產發展基金”、“人員安置補償基金”等二級科目。
(5)核算煤炭企業的安全成本。加強安全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應設置“安全成本”一級科目,并在其下設置“安全工程費用”、“安全損失費用”和“安全預防費用”三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其相應的內容。
2.有序分步完善成本核算,實現重點突破
煤礦企業應當首先從自身出發,采取自己力所能及的措施,盡可能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其次財政部應該同有關部門制定、改革及完善煤炭企業成本核算制度方案,積極推進煤炭企業成本改革。對一些有重大意義的變革措施應當統籌安排,分步實施,不斷完善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制度和體系。
3.轉換職能,充分發揮會計核算作用
會計工作必須轉換職能,由單純“算賬型”轉為參與經營型,即在繼續做好事后算賬的同時,切實把工作重點轉到事前參與預測和決策、事中控制監督上來,使會計職能滲透到井區、段隊( 班組) 以至每個崗位和職工。礦( 廠) 都按日算成本、利潤,每天向公司負責人提供前一天的成本、潤情況。
參考文獻:
[1]張銀博.煤炭企業成本核算項目淺析[J].陜西煤炭,2010.
[2]常兵杰.關于對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幾點認識[J].科技向導,2011(23):226.
[3]孫峻.煤炭企業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1(23):231.
[4]王生花.淺析煤炭企業成本構成核算方法[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
環境奠定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不斷制約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煤炭行業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其環境問題是伴隨著礦區的開發建設而產生的。煤炭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然而,煤炭資源的過度開采和浪費,礦區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和難以恢復治理,必然會嚴重影響煤炭行業的自我發展和人類的自身生存。因此,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必須是加強環境成本核算,強化環境成本控制。
一、企業環境成本的定義
人們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背景下都廣泛使用著環境成本的概念,但由于沒有公認的環境會計準則對環境成本的定義、內容和分類提供統一的標準,因而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會計學界對環境成本的認識存在著很多意見分歧。筆者認為環境成本是指企業為了預防、恢復或補償因其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或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為耗費自然資源或生態資源所發生的實際成本。
二、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的必要性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實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當代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以耗竭資源和環境污染的方式來取得。煤炭企業具有突出的行業特點,加強煤炭環境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有利于促進企業關注環境問題,抑制企業短期行為,引導企業從長遠利益出發,加大環保投入;有利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把企業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發展協調起來;有利于合理配置資源,降低社會成本,增強整個社會的發展潛力。而這些都是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相符合的,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所要達到的目標。
(二)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特征
1.環境成本在煤炭成本中的比例較高。煤炭的生產過程,既是煤炭產品的生產過程,又是生態環境破壞、資源枯竭的過程。煤炭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既要支付產品生產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環境破壞、資源枯竭方面的費用。
2.煤炭企業環境支出比其他企業高。隨著煤炭生產的發展,煤炭資源越來越少、大范圍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積,導致大量耕地被占用和破壞、大量廢水廢氣的排放,引起周邊耕地的劣化和空氣污染。因此煤炭企業因資源環境破壞而付出的代價和保護資源環境而支付的費用與其他行業相比更高。
3.煤炭企業環境成本呈上升趨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在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同時,環境意識逐步強化,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這必然導致煤炭企業環境保護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業環境成本構成內容和數額的逐步增加。另外,煤炭企業生產活動特點決定了煤炭環境成本隨著開采年限的延長不斷上升,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發生的成本、投資和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
三、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概述
(一)環境成本的確認
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條件有兩個:一是導致環境成本的事項已經發生;二是環境成本的金額能夠合理計量或者合理估計。
企業在確認環境成本時,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凡是當期已經發生的環境成本支出或應承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支出都應作為當期的環境成本;凡是不屬于本期的環境成本支出,即使是當期已經支付,也不應該在本期進行確認。同時,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的界限,凡環境支出的效益涉及幾個會計期間的,應當作為資本化支出;凡環境支出的效益僅涉及一個會計期間的,應當作為費用化支出。
(二)環境成本的計量
環境成本的計量單位主要是貨幣形式,但是由于環境本身的特點,又不能僅僅限于貨幣,可以輔之以實物、技術計量單位,如噸、立方米等物理量單位和污染濃度等化學量單位,從而使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于企業的財務情況得出一個清晰的印象。
(三)環境成本核算的科目設置
筆者認為企業對環境成本的核算,應該在不改變現行會計核算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新的環境會計科目,以及在現有科目下設置新的明細科目,從而使得環境成本單獨而清晰地反映出來,又不影響原有的整體會計核算。例如:
1.設置專門的“環境成本”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業預防、維護、治理環境發生的各項支出和因環境污染而負擔的損失。在此一級科目下設置“生產經營內成本”、“管理成本”、“研發成本”、“采購和銷售環節成本”、“其他成本”等二級明細科目,還可根據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特點,設置“折舊費”、“排污費”、“綠化費”、“地面塌陷補償費”、“資源稅”、“環保教育費”等三級明細科目。
2.在各類資產類和負債類科目明細下設置環境明細科目,主要用于輔助環境成本的核算:固定資產——環境資產、原材料——環境材料、無形資產——環境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環境支出等。
四、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原則及方法
企業環境成本核算不是終點,它的最終目的是對環境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從而使得企業的相關環境決策達到最優。環境成本控制是指企業通過對環境成本核算所提供環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對環境成本形成過程中有關因素加以控制,達到相關環境法規的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進而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優目的的過程。
(一)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應遵循的原則
1.經濟性原則。對煤炭企業而言,環境成本控制行為不僅要實現經濟效益目標,同時還要實現一定的社會效益目標。但是隨著環境法規的日益嚴格,企業的環境成本逐步上升。如果煤炭企業對環境污染缺乏預防機制,或者預防機制不夠嚴格,那么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環境治理成本。因此,煤炭企業在進行環境保護時,也應該充分考慮環境保護成本投入的邊際收益,即每增加一單位的環境保護成本投入而減少的環境治理成本的成本量,尋找環境保護成本投入與環境治理成本之間的最佳結合點Q(如圖1所示)。2.預防為主原則。根據1-10-100法則,如果環境問題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階段解決,只需付出1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內部解決(比如上升為內部失敗成本),則需要付出10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外部解決(比如上升到外部失敗成本),這時企業將付出100份的代價。1-10-100告訴我們,企業要控制環境成本的支出,就必須從源頭開始控制,比如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工藝的選擇、原材料的選擇等,盡可能將環境影響問題控制在污染產生之前,也就是預防控制的思想。
3.全面控制原則。環境成本主要是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所引起的,這種影響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包括從產品研究開發、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及回收處置等一系列過程。這就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以“末端治理”為主導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法,實施企業全過程的環境成本控制。
(二)綜合利用生命周期法和作業成本法進行環境成本控制
2.預防為主原則。根據1-10-100法則,如果環境問題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階段解決,只需付出1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內部解決(比如上升為內部失敗成本),則需要付出10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外部解決(比如上升到外部失敗成本),這時企業將付出100份的代價。1-10-100告訴我們,企業要控制環境成本的支出,就必須從源頭開始控制,比如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工藝的選擇、原材料的選擇等,盡可能將環境影響問題控制在污染產生之前,也就是預防控制的思想。
3.全面控制原則。環境成本主要是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所引起的,這種影響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包括從產品研究開發、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及回收處置等一系列過程。這就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以“末端治理”為主導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法,實施企業全過程的環境成本控制。
1.基于生命周期的環境成本控制。生命周期指的是一個產品(過程或作業)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包括原料的取得和加工,生產運輸和銷售,使用、再使用和維護,回收和分解,以及最后的處置。企業傳統成本控制的范圍僅限于制造成本,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擴大了企業傳統環境成本控制的范圍。
煤炭企業實施產品生命周期法控制環境成本主要步驟為:
第一步,將產品生命周期劃分為:設計階段、取得原料階段、生產加工階段、銷售階段、使用及廢棄階段;
第二步,進行各個階段的成本計算;(每個階段可以劃分環境作業,對各個環境作業進行成本核算)
第三步,提出各個階段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案,并比較分析各種方案對整個生命周期環境成本的影響,即各方案產生的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
第四步,選擇環境成本控制最優方案。
2.基于作業成本的環境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法下的環境成本控制主要是對生命周期各階段計入產品成本部分的環境成本的控制。
在傳統的會計領域里,環境成本通常是歸集在制造費用中,并采用傳統的分配標準,如直接人工、機器工時等將其分配到不同的產品或過程中去。由于成本的發生與費用分配標準之間缺乏直接的因果關系,結果往往導致成本信息的扭曲。作業成本法(ABC)即基于作業的成本計算法,是指以作業為間接費用歸集對象,通過資源動因的確定、計量,歸集資源費用到作業上,再通過作業動因的確認與計量,歸集作業成本到產品或顧客上去的間接費用分配方法。作業成本法為作業、經營過程、產品、服務、客戶等提供了一個更精確的分配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的方法。
作業成本法計算分配及控制環境成本的基本步驟:
(1)確認和計量各類環境資源耗費;
(2)定義環境作業,劃分環境作業中心;
(3)將歸集的環境資源或投入的其他環境成本分配到每一個環境作業中心的成本庫中;
(4)將各個環境作業中心的環境成本分配到產品;
(5)以各作業中心為單位,采用具體措施對環境成本進行控制。例如,首先對各作業中心制定環境成本控制標準;其次根據企業下達的環境成本控制標準制定定額標準;最后,對各作業中心進行業績考評。
五、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多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模式,沒有對環境事項進行單獨核算
我國煤炭企業采用提取環境治理保證金、可持續發展基金、轉產發展基金等專項資金的方式用于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但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還沒有對有關的環境事項進行專門的會計核算,而是將環境事項所發生的費用計入原煤成本和管理費用及營業外支出。這樣的核算方式雖然比較簡便,但是作為高污染行業,環境成本對企業具有較大的影響,沒有單獨反映環境成本,首先,企業管理層不能對環境成本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因而不能準確把握環境成本對企業經營產生的風險,無法對環境成本進行有效的優化;其次,社會各監管部門無法從財務上清晰地了解企業各期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情況,且不能對企業的環境治理資金進行有效的監管。
(二)缺少專門的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建設
環境成本控制的目標是平衡環境對企業經濟效益和對環境效益的影響,然而我國大多數煤炭企業只是遵循環保法規和政府部門的要求,相應進行了污染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環境效益,卻沒有進行單獨環境成本核算,更沒有建立系統的環境成本控制體系,不能有效控制環境成本。因此企業無法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協調發展,這對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
六、完善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健全法律法規,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在我國,要想成功推行環境會計,必須制定環境會計法律法規。首先,應完善《會計法》,將環境會計核算、監督,以及環境信息披露列入《會計法》,以法律形式確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其次,盡快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在準則中明確規定環境會計要素,以及確認、計量和披露問題,使環境會計核算操作規范化;再次,建立環境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會計人員掌握;另外,應強化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職能,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實性進行審查與鑒定。
2.預防為主原則。根據1-10-100法則,如果環境問題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階段解決,只需付出1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內部解決(比如上升為內部失敗成本),則需要付出10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外部解決(比如上升到外部失敗成本),這時企業將付出100份的代價。1-10-100告訴我們,企業要控制環境成本的支出,就必須從源頭開始控制,比如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工藝的選擇、原材料的選擇等,盡可能將環境影響問題控制在污染產生之前,也就是預防控制的思想。
3.全面控制原則。環境成本主要是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所引起的,這種影響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包括從產品研究開發、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及回收處置等一系列過程。這就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以“末端治理”為主導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法,實施企業全過程的環境成本控制。
(二)綜合利用生命周期法和作業成本法進行環境成本控制
2.預防為主原則。根據1-10-100法則,如果環境問題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階段解決,只需付出1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內部解決(比如上升為內部失敗成本),則需要付出10份的代價;如果在企業外部解決(比如上升到外部失敗成本),這時企業將付出100份的代價。1-10-100告訴我們,企業要控制環境成本的支出,就必須從源頭開始控制,比如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工藝的選擇、原材料的選擇等,盡可能將環境影響問題控制在污染產生之前,也就是預防控制的思想。
3.全面控制原則。環境成本主要是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所引起的,這種影響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包括從產品研究開發、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及回收處置等一系列過程。這就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以“末端治理”為主導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法,實施企業全過程的環境成本控制。
1.基于生命周期的環境成本控制。生命周期指的是一個產品(過程或作業)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包括原料的取得和加工,生產運輸和銷售,使用、再使用和維護,回收和分解,以及最后的處置。企業傳統成本控制的范圍僅限于制造成本,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擴大了企業傳統環境成本控制的范圍。
煤炭企業實施產品生命周期法控制環境成本主要步驟為:
第一步,將產品生命周期劃分為:設計階段、取得原料階段、生產加工階段、銷售階段、使用及廢棄階段;
第二步,進行各個階段的成本計算;(每個階段可以劃分環境作業,對各個環境作業進行成本核算)
第三步,提出各個階段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案,并比較分析各種方案對整個生命周期環境成本的影響,即各方案產生的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
第四步,選擇環境成本控制最優方案。
2.基于作業成本的環境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法下的環境成本控制主要是對生命周期各階段計入產品成本部分的環境成本的控制。
在傳統的會計領域里,環境成本通常是歸集在制造費用中,并采用傳統的分配標準,如直接人工、機器工時等將其分配到不同的產品或過程中去。由于成本的發生與費用分配標準之間缺乏直接的因果關系,結果往往導致成本信息的扭曲。作業成本法(ABC)即基于作業的成本計算法,是指以作業為間接費用歸集對象,通過資源動因的確定、計量,歸集資源費用到作業上,再通過作業動因的確認與計量,歸集作業成本到產品或顧客上去的間接費用分配方法。作業成本法為作業、經營過程、產品、服務、客戶等提供了一個更精確的分配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的方法。
作業成本法計算分配及控制環境成本的基本步驟:
(1)確認和計量各類環境資源耗費;
(2)定義環境作業,劃分環境作業中心;
(3)將歸集的環境資源或投入的其他環境成本分配到每一個環境作業中心的成本庫中;
(4)將各個環境作業中心的環境成本分配到產品;
(5)以各作業中心為單位,采用具體措施對環境成本進行控制。例如,首先對各作業中心制定環境成本控制標準;其次根據企業下達的環境成本控制標準制定定額標準;最后,對各作業中心進行業績考評。
(二)建立統一的環境成本控制中心
煤炭企業大多規模龐大,組織機構層次多,要想環境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統一的環境成本控制中心,從全局出發考慮問題,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系,對環境成本作出科學的規劃;對各部門的環境行為進行監督,從整體上對環境成本實施控制;避免各部門各自為政的無效行為,促使各部門在顧全大局的基礎上降低本部門內部的環境成本。
(三)選擇恰當的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方法
企業環境成本的發生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從開始的產品設計到最后的產品報廢回收,都有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也應該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從事前的規劃、事中的監控到事后的處理,進行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由于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和成本核算的特點,即容易劃分作業,建議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采用生命周期法和作業成本法相結合的方式,從而更有利于環境成本的準確核算、全面控制。
(四)提高文化控制對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影響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控制力量,控制效果比傳統控制手段更持久、更深刻。當文化控制實施效果良好時,全體員工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控制成為一種內化的自覺行動,可以減少對傳統控制手段的使用,大幅降低成本。因此,將文化控制運用于企業環境成本控制之中能夠對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濮津.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構成與變化規律分析[J].煤炭學報,2004(1).
[2]劉永祥.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08.
[3]吳玉祥.環境成本會計方法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4.
[4]丁東杰.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07.
[5]肖序.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6]許家林,孟凡利,等.環境會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415-428.
[7]楊曉.關于環境成本會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J].財會探析,2006(47).
[8]周薇,張婧.淺議企業環境成本控制[J].財會通訊,2007(6).
關鍵詞:環境成本;煤炭企業;核算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導致全球環境更加惡化,人們開始反思與審視自己的經濟社會活動和發展行為。可持續發展方針的提出,啟示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保護環境,包括改善環境質量,保持地球生態的完整性,使人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礦業大國,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度依賴于對煤炭資源的消耗。但是大量開發、利用煤炭的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環境、社會和經濟代價。本文結合環境會計相關知識,以煤炭企業為研究對象,對煤炭企業的環境成本的確認和核算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改善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加強環境成本控制的建議。
一、環境成本會計的內涵及特點
環境成本的理念可以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部分:從宏觀角度定義環境成本,是指產品生產過程中利用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使其價值減少的貨幣表現。從微觀方面看,環境成本是指企業因履行環境保護責任,為降低生產經營在生命周期內的環境負荷,采取一系列環保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和耗費。本文認為環境成本是企業為保護環境的活動而引起的由本企業承擔并支付的,并且可以明確地以貨幣計量的,或者其他最終應該記入企業內部環境成本核算的成本。簡單理解就是企業因為生產經營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對自然資源的消耗的一種補償。
環境成本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1)時間上的滯后性。由于自然界是一個均衡的有機整體,使得大自然中某一因素的變化在量上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發生質的變化而顯現出來。因此,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相對于產品的生產成本而言不會隨著產品的生產而迅速表現,具有滯后性。(2)內容和方法的多樣性。生態環境的組成部分是多元化的,所以環境成本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企業的生產方式不同,每一個環節都可能產生對環境的影響,而這些成本并沒有一致的標準來衡量,這就導致了環境成本內容的多樣化,在計量各種環境成本時需要采用不同的計量方法。(3)計量方法的綜合性。鑒于環境問題的特殊性,單純使用貨幣指標已經不能滿足會計計量的需要,非貨幣計量形式已經開始引入。
二、 環境會計的核算要素
環境會計要素應分為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費用和環境收益等要素。(1)環境資產是指由于符合資產的確認標準而被資本化的環境成本。環境資產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環境資產指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環境活動發揮有效作用的企業環境資產。廣義的環境資產包括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并且還可以更加詳細的劃分為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等。(2)環境負債是指企業發生的符合負債的確認標準并與環境成本相關的義務。環境負債主要產生于已經存在或預期可能發生的與環境破壞有關的損失,在多數情況下難以確切的計量,所以常采用估計的方式。(3)環境費用指會計主體進行經濟活動而耗費資源的轉化形式。環境費用可以是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也可以是其他非經營活動所產生。環境費用不僅能計算經濟成本,還要包括機會成本、環境成本以及耗用資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態環境補償費、治理費、環境研究與開發費。(4)環境收益指在一定時期之內,環境資產給企業帶來的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的,能夠用貨幣計量的效用,以及由于企業環保行為而獲得的收益。企業環境收益主要有兩種來源渠道:一是企業治理環境污染產生的環境收益;二是企業環境資產本身所產生的環境收益。
三、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和科目設置
我國煤炭企業目前對環境成本的會計處理過于簡單,不僅沒能準確的反映產品的成本,反而虛增了企業的利潤,忽略了隱性的環境成本,有的企業將環境成本列入本企業的管理費用或者直接將其按一定方法分配到全部產品成本中。有的企業還把環境成本作為制造費用平均分配到所有產品的成本中。企業在處理環境成本時只考慮簡單的支付項目,發生時直接計入期間費用或營業外支出中。這些做法過于簡單不規范,使本應該企業承擔的環境成本轉嫁給了社會,間接鼓勵了企業以透支自然資源為代價謀取當前經濟利益的行為。
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標準應該包括以下幾項:(1)相關性。即指環境成本核算出的信息應當與企業經營者的經濟決策相關,可以為企業的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2)可靠性。就是確認的環境成本的有關信息要如實反映。(3)可計量性。即確認的環境成本應可以以貨幣形式進行計量。對確認結果可以使用一定的計量單位進行數量金額的計算。(4)可定義性。即確認的環境成本必須符合某個財務報表要素的定義。此外煤炭企業環境成本還應該滿足與企業的交易或事項是否與環境保護活動有關;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交易或事項是否能引起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出;環境成本發生的金額是否能可靠的計量這三項確認條件。
本文認為煤炭企業應設置以下幾項環境會計成本核算科目,為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提供基礎。首先,設置一級科目“環境資產”賬戶,用以核算與環境保護活動有關的企業環境資產,如企業購入的環保用固定資產等。購入資產時借記“環境資產”,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或者“環境支出”等科目。“環境支出”核算企業由于環境保護活動而發生的費用與支出,用于交納罰款,購置環保固定資產,環境保護設備的年運行費用,礦井清理費用,環境影響賠償費,排污費,降低污染和改善環境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職工環境保護教育費以及與環境有關的其他費用等。環境支出是一級科目,以下可以設置“資本性支出”“費用性支出”兩個二級科目。“環境收益”用于核算,由于環境保護活動而引起的經濟收益,如稅費的減免,政府的補助等。關于環境收益的核算,發生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環境收益”等科目。
四、完善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的建議
鑒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促進煤炭企業根據自身特點來建立和完善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和核算體系。
1.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要想強化環境成本的核算,必須要制定相關的環境會計法規,將環境會計的核算、監督以及信息披露規范列入《會計法》中,以法律形式確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制定相關環境會計準則,在準則中明確規定環境會計要素,環境會計的確認、計量和披露標準,使環境會計核算操作規范化。
2.建立統一的環境成本控制中心
煤炭企業具有規模大,機構層次多的特點,只有在企業內建立一個統一的環境成本控制中心才能更好地使環境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應該協調好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關系,做好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全面協調,統籌兼顧,避免各部門各自為政的無效行為。
3.選擇恰當的環境成本核算方法
企業環境成本核算應該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由于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和成本核算的特點,建議環境成本核算結合一定的核算方法科學合理地進行核算,從而更有利于環境成本的準確核算、全面控制。
參考文獻
[1] 孟凡利.環境會計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2] 陳世元.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及應用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農業大學,2009.
[3] 劉晶.煤炭環境成本核算與分析[D].山東:山東科技大學,2006.
[4] 周菲.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4):224-225.
[5] 項晶.淺談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J].中國礦業,2009(2):48-50.
一、煤炭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中會出現的問題
(一)核算成本不夠全面。現如今,我國煤炭企業在核算成本時太局限,不能夠全面考慮,這就導致了核算數據不能體現整個煤炭企業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比如說沒能充分的考慮到環境帶來的影響,這些影響沒能夠反映在成本核算中,還有現在煤炭企業在計算成本時認為只要自然坍塌帶來的損失才會計算入成本里,而把其他的由于治理環境支出的成本忽略不計,對于資源成本大部分煤炭企業都認為是無形資產不算成本進而沒有在成本中計算,這就使得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有所欠缺。煤礦總有一天會開采完,當煤礦資源開采結束后需要企業拿出部分資金給工人們安置生活,現如今許多煤礦企業沒能把這部分資金在成本中得以體現,也是核算不完整,不符合實際情況。
(二)沒有完善的成本核算基礎。現如今我國煤炭企業雖然都有看起來很完善的成本計算管理制度,但是都停留在很傳統的核算上,由于管理手段不夠先進,信息化還沒能夠在管理中充分運用,在煤炭企業產量日益增加的這些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現如今的發展需要,這種管理方法既不能精準的計算出企業成本,在巨大的工作量下也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出企業成本,還有部分的企業在在計算時計算方法過于粗心,導致了成本信息的失去真實性,也就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企業的成本,企業管理也就不能對其進行行之有效的對策,對成本進行管理。
(三)缺少較強的成本管理意識。我國部分煤炭企業的領導沒有很強的對企業的管理意識,只注重企業的生產,覺得生產才是企業的命脈,但是我要說的是企業擁有強大的生產力就必須要有很強的管理,所以說企業領導要有很強的管理意識,并且要對企業的管理和生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對待,這樣才能使得企業不斷的壯大起來。
(四)沒有具體的獎懲措施。企業是靠生產和經營來賺取資金,但是我們在重視這些時也要對企業的管理進行加強,并且要設置具體的獎懲措施,只有合理的獎懲措施才會激勵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以及節約成本的意識,會對整個企業負責。
二、怎樣做好煤炭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
(一)制備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前面敘述了我國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有許多的不科學,這些不科學導致了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不真實和不完整。所以我們要制備一套適合煤炭企業的管理制度,它既是科學的、全面的能夠全面的反映出整個企業的實際支出。從企業獲得國家批準開始開采開始到產品上市,這一系列的費用都要在成本核算中得到體現。其中還要包括資源成本的計算以及在獲得國家批準時所付的探礦權和采礦權的費用,這些費用為了以后能夠較好的核對應該單獨的記賬,還要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具體的礦產使用量做出具體使用量的賬單,計入成本核算。
(二)人工成本的核算。煤炭工人的勞動報酬應根據其工作強度給予適度的提高,這樣工人們才更有工作的動力,另外,煤炭工人的工作對我們的社會貢獻是很大的,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我們的日常生活就不能進行,所以提高煤炭工人的勞動報酬刻不容緩。煤炭工人在艱苦的環境下工作,要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補貼,比如在伙食、加班?M方面,給他們最大的補貼,這樣不當不會加劇企業的成本,相反還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財富。在企業成本核算時我們應該把人工成本分為工人工資與獎金和勞動保護資金兩項。
(三)足夠的安全成本。開采煤礦這種高危行業,一定要有安全成本這一項,要根據實際的支出核算在企業成本中,而且這一項我們要有足夠的資金,這樣在發生意外時才不會出現由于資金短缺造成損失。另外,這一項是煤炭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6-0102-02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煤炭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有效降低煤炭企業成本是增加企業利潤、擴大企業積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如何控制企業成本,挖掘成本潛力,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尤為重要。煤炭企業作為國家基礎能源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企業安全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生產經營管理也在不斷地向前推進,但煤炭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雖然一直在不斷地改進,并且比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目前煤炭企業成本管理的一些弱點逐漸顯露。筆者從自身從事煤炭成本管理工作出發,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提高煤炭企業成本核算水平作一些深入探討。
一、煤炭企業成本構成特點
煤炭企業生產工作環境主要在地表以下,因此會受到地質構造、儲藏條件、開掘條件、水、火、片幫、斷層、瓦斯、煤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整個生產過程是一個有機統一,同時又復雜多變的過程,因此產品成本形成和核算過程相當復雜,成本構成特殊,成本控制艱難。
1.煤炭生產中消耗的材料不構成煤炭產品實體。這一特點使得煤炭生產中消耗的主要材料可以回收復用和替代,并且材料的回收復用和替代影響煤炭成本的變化。同時,由于消耗的材料不構成產品實體,所以生產中消耗的材料品種和質量不能影響產品質量,不能按質量成本的一般原理去控制煤炭質量成本。
2.煤炭成本中存在著諸多不可預見性因素。煤炭開采多為地下作業,各種因素無法預測,煤層埋藏深度、頂板、底板、傾角走向及其他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均影響著生產。自然地質條件的變化迫使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設計方案、開采方式等,額外增加了煤炭變動成本。
3.職工薪酬支出比重較高。煤炭行業屬于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現代化水平低,人工作業量大,各個工序的標準化作業難以實現,更多依賴于人力,導致生產過程中工資變動具有較大的彈性。同時由于職工薪酬項目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項目都是按一定的基數與比例提費,無法實施控制。
4.煤炭企業常有一些鋼性成本支出。由于煤炭生產主要在地下作業,生產過程相當復雜,必須保證采、掘、機、運、通五大系統銜接、配合達到較高水平,才能安全生產、高效生產。因此,采掘工藝的設計在生產經營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進行反復詳細的研究、論證及實地勘察才能設計出切實可行的采掘工藝,而生產工藝的設計由于受安全生產等鋼性因素的影響,必然要發生一些必須的成本支出。
5.煤炭企業常發生環境恢復治理方面支出。煤炭開采不可避免地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企業除享受經濟收益之外,還必須要承擔恢復環境的義務,對所產生廢渣、廢氣、廢水及對周邊地面所造成的塌陷,要利用一定資金去恢復治理或賠償,這些支出必然構成煤炭企業成本的一個重大支出項目。
二、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大力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將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業務和技術部門,使其成為成本責任的主要承擔者。這種管理機制雖然對成本管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隨著安全生產、技術投入、人員安置等方面支出的加大,暴露出很多缺陷。
1.成本管理意識薄弱。煤炭企業長期受資源生產型組織管理機構的制約和影響,成本意識不強,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受計劃經濟影響根深蒂固,成本管理意識淡薄。重投資、重技術、輕成本現象普遍存在。不少企業的成本管理,僅限于國家頒布的財經法規中有關成本條例的遵守和執行上,側重于對產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場價值,不注重煤炭企業生產的特殊性,忽略成本管理對煤炭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一些企業一直把成本管理作為財會部門或少數管理人員的職責,廣大職工成本意識淡漠,感受不到市場壓力,控制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浪費現象嚴重。
2.成本核算方式無法滿足管理需要。中國煤炭企業成本核算采用的是以最終產品為唯一對象的會計核算法,成本核算只停留在最終產品這一層次上,沒有深入到每一個生產作業環節,不能為企業的生產作業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過分依賴傳統的成本會計系統,傳統成本會計系統局限于提品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員所需要的資源、原材料、生產、產品、銷售渠道和銷售市場等非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個生產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無法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3.成本控制措施不得力。在成本控制的深度上,往往只重視生產過程的節約,而沒有通過成本與技術的有機結合,成本與安全、 成本與質量的最佳匹配向成本的深度控制,致使措施不力,收效不大。這主要表現在一提成本控制,就將眼睛盯在生產區隊,圍繞節約一度電、一個配件、修舊利廢等方面制定措施。這方面的措施固然重要,但因技術工作質量不高,成本與安全和質量關系處理不好而帶來的損失要比管理中浪費大得多。在成本控制的廣度(范圍)上,只側重于企業內部成本構成要素的控制,而忽略了企業外部影響成本變化的控制。企業生產經營不是孤立的,它與外部環境存在千絲萬縷的經濟技術聯系,在這些聯系中,潛藏著許多制約企業內部成本變化的因素,只有在控制內部成本要素的同時對這些因素進行有效控制,才能真正實現煤炭成本的全面控制。在成本控制的措施上,一是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協調和事前預測決策少。最有效合理的成本控制應該是在成本發生之前,對成本變化的趨勢和影響成本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成本控制的總體方案,以指導生產經營活動。二是管理措施多,技術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成本與技術脫節,沒有很好地發揮技術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4.成本信息無法共享。煤炭企業目前大多采用財務部門進行成本核算體制,此核算體制最大的缺陷是無法對成本發生細節進行跟蹤,也無法對成本所產生的效益進行度量,而傳統的成本管控條塊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機制,造成信息不能共享,不能真正形成成本控制的巨大合力。
三、提高煤炭企業成本核算水平的對策
1.樹立成本效益理念。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管理追求的目標。煤炭企業剛剛從傳統束縛中解脫,正步入市場調節的軌道,與此相適應,成本管理也應與企業的整體利益相聯系,樹立成本效益觀念。
2.改變煤炭成本核算體制。在基本核算單位方面,將基本核算單位由礦級延伸到井區、車間,使之成為基本的成本核算單位。通過此舉,建立井區、車間級成本核算,使井區、車間成為內部相對獨立的成本利益主體、 責任主體和控制主體,使之明確自己應該管哪些成本,履行哪些成本責任,怎樣控制成本,控制的績效如何等,變過去井區、 車間的“要我控制”為“我要控制”。在會計核算制度方面,建立管理會計核算制度。財務會計核算主要是適應外部要求而提供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適應內部成本管理的要求。為此,要建立管理會計核算制度,根據內部成本決策、成本管理、 成本考核與獎懲的需要展開成本核算工作,為內部強化成本管理提供準確、及時、全面的成本資料。
煤炭企業現行的成本核算依據的仍然是1991 年原能源部制定的《煤炭工業企業會計核算辦法》和《煤炭工業企業成本管理辦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環境下,煤炭產品生產成本核算的要求。突出表現在產品成本項目不完整,成本核算不真實。由于成本是價格的基礎,成本信息不真實,必然會扭曲煤炭產品價格,并對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采用《企業會計準則》,科學界定煤炭企業成本核算范圍,擴充成本項目,合理費用標準勢在必行。
一、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現狀分析
目前煤炭企業產品成本項目包括材料、工資、福利費、電力、折舊、井巷費、維簡費、安全生產費、修理費、地面塌陷補償費和其他支出等,共計十一個項目。其中的“井巷費”、“維簡費”和“安全生產費”三個項目的核算標準,是按照國家規定的費用比率,根據原煤產量進行計提的,其余項目則據實列支。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上述十一個成本項目不能囊括全部生產成本,而且其中部分項目計提標準偏低,煤炭成本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相關性都有待提高。
1.會計要素確認失當,煤炭資源成本未列入產品成本
煤炭資源是煤炭企業生產的先決條件,企業在開采煤礦之前時,必須先出資購買采礦權,煤礦開采后還必須繳納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目前,絕大多數煤炭企業沿用原有的煤炭行業會計核算辦法和成本管理辦法,將有償取得的煤炭資源開采權資本化為無形資產,然后再分期攤入管理費用,而不是生產成本。將煤炭資源開采權確認為無形資產并無不可,是完全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的。但是,將與產品成本相關的無形資產價值攤認管理費用,卻有失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其結果必然導致成本計算不實,并進一步造成產品成本補償不足。
2.會計政策運用失當,環境治理成本未列入產品成本
煤炭企業環境支出包括當前環境保持支出和未來環境恢復支出。當前環境保持支出是在煤炭的開采與加工過程中所發生的支出,包括煤炭企業對煤矸石露天堆放、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燃煤鍋爐廢氣排放等治理支出;未來環境恢復支出包括土地復墾、塌陷治理等支出。目前,煤炭企業環境支出占產品成本的比重很大,而且隨著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不斷提高,這一比重還會進一步提高。所以,能否正確認識環境治理成本與產品成本的關系,并將環境治理成本恰當地反映在產品成本之中,將會對煤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產生重要影響。
目前煤炭企業環境治理成本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未來環境恢復支出的成本核算不恰當。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煤礦關閉后,必須對土地塌陷進行補償和恢復。如何正確這些生態恢復成本,不僅關系到煤炭企業成本信息是否真實,而且還關系到煤炭企業成本補償是否充分,企業和生態發展能否持續進行。目前令人失望的是,絕大多數煤炭企業沒有此類生態恢復成本前瞻性地計入生產成本,而是等該項費用發生時才“計入”生產成本,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而存在巨大的隱患。其后果只能有一個,要么使企業喪失可持續發展能力,要么把生態恢復的包袱甩給政府和社會。
3.費用分攤辦法失當,維簡費用計提不充分
按照《煤炭工業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煤炭企業開采原煤過程中所形成的礦井、巷道等建筑物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但是,其價值則是通過計提維簡費予以補償。根據規定,維簡費是按照原煤產量和規定的標準計提的,其依據是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于2004年聯合頒發的《關于印發(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和(關于規范煤礦維簡費管理問題的若干規定)的通知》。《通知》規定,維簡費應當根據原煤實際產量,每月按規定標準在成本中提取。但是,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礦井、巷道建筑物投資額越來越大,但是原煤的產量反而在不斷下降。所以,按產量計提的井巷維簡費,使成本信息與費用支出之間失去了相關性,并且導致煤炭成本信息不實,投資彌補不足。
二、以財務報告為導向,重建成本框架
產品成本是產品價格的基礎,所以,產品成本理應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一切耗費,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直接費用和為了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間接費用。但是成本核算只是成本管理的基礎,其本身并不是成本核算的目的。所以,出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等成本管理的需要,《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應當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產品成本。就煤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而言,既要考慮煤炭產業的特殊性,還必須尊重《企業會計準則》的統一性,不能為成本而核算成本,只有選擇制造成本法,才能把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與財務報告有機地融為一體。因此,基于成本管理和財務報告目的考慮,煤炭企業應當采用制造成本法,并將總成本分解為基本生產成本和期間成本,以便于向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者提供不同層次的成本信息,從而提高成本信息的有用性。
1.堅持制造成本法,完善產品生產成本項目
如前所述,煤炭企業產品成本尚不足以充分反映煤炭產品真實的生產成本。所以,煤炭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準則》的要求,重構煤炭成本結構,并且規范各項目費用標準,以保證成本信息的真實性,為成本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構成財務報告中存貨成本的是產品的生產成本,而產品生產成本指的是產品的制造成本,即產品制造過程發生的直接和間接生產成本。所以,煤炭企業應當把與產品制造過程有關的一切成本原則上都應當列入產品成本,當然也包括煤炭資源本身。
(1)增加煤炭資源成本項目,增強產品生產成本的充分性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精神,煤炭資源使用權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煤炭資源使用權屬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由于煤炭資源使用權包含的經濟利益是通過其所生產的煤炭產品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煤炭產品的制造成本。所以,煤炭企業應當將煤炭資源成本由攤入管理費用改為攤入生產成本,以保證產品生產成本的充分性。因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精神,企業有權利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為原則,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2)變維簡費為折舊費,提高產品成本信息的相關性
如上所述,目前以原煤產量為基礎的維簡費計提辦法,使礦井、巷道等固定資產的價值補償具有累退性,即資產價值越高,成本補償越少。所以,建議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等部門,改變維簡費計提辦法,如改維簡費由計提的辦法為折舊的辦法,并根據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以充分補償該類資產投資成本。
2.將煤礦棄置費用資本化為固定資產,再分期轉化為產品生產成本
煤礦閉坑后,根據環保法規所發生的生態恢復費用被稱為棄置費用,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精神,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資本化為固定資產,然后再通過折舊的方式系統化地攤入攤入各其期產品生產成本,以消化未來大規模費用支出隱患,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3.將環保成本確認為期間成本,以保證產品成本的決策功能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精神和一般的會計慣例,對于與產品生產沒有直接聯系,或者難以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支出,如污水治理費、粉塵治理費等生態環保費用可以直接計入各期的管理費用。這樣既可以簡化產品生產成本計算,又可以保證產品成本與產品產量的相關性,以滿足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需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會計學者和會計實務工作者分別從循環經濟和產品定價的角度提出了環境成本概念和全成本概念,這些概念與本文所張的制造成本概念并不矛盾。其實,不管是強調全成本概念,還是引入環境成本概念,抑或是主張制造成本概念,都不足于直接作為確定產品價格的依據。真正能夠作為定價依據的只能是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概念,即借助于定價決策方法,將會計成本轉換為決策成本。換言之,不管是循環經濟框架下的環境成本概念和全成本概念,還是財務報告框架下的制造成本概念,都只能作為產品定價的基礎而不是依據。
三、結束語
以上財務報告框架的成本是以《企業會計準則》為前提的,所以,建議煤炭企業盡可能應用《企業會計準則》,同時建議有關部門修改有關成本開支標準的規定,使成本核算真正成為成本管理的助手。
參考文獻:
[1]朱永強: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問題探討.煤炭經濟研究,2008,(10)
環境成本必須是因環境原因而引起的,因此在確認中必須確認這點。這有2種情況:①為煤炭開采企業達到政府環境保護法律與行政規則所強制實施的環境標準所發生的費用。當前我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制訂了一系列的環境標準與法律規則,包括環境保護法、能源法、環境質量標準、環保方法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樣品標準和環保基礎標準等。煤炭開采企業要達到這些標準要求,肯定要發生一些環保設備投資及營運費用,同時也要增加人力投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問題,起到了對環境的保護作用,但支出也是巨大的。②國家在實施經濟與宏觀手段保護環境時煤炭開采企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主要為收取“保護費”。比如當前國家對很多煤炭開采企業間接或者直接收取實施環境稅、征收環境保護基金、對超標準排污煤炭開采企業征收排污費等,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1.2煤炭開采企業環境成本的計量
當前煤炭開采企業環境成本只有納入企業會計核算體系,才能進行會計計量,其方法為:①科目設置:設企業損益類科目,在成本科目上設“環境成本”作為二級科目,期末統一轉入“本年利潤”。②賬務處理:本期發生的僅與本期相關的支出,發生時借記“環境成本”,貸記“銀行存款”等。本期發生按照下列方法處理:①預付待攤。受益期在一個會計年度以內的,發生時借記“待攤費用———環境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攤銷時借記“環境成本”,貸記“待攤費用———環境支出”。當攤銷期限超過一個會計年度時,“待攤費用”改為“遞延資產”。②預提待付。發生時借記“環境成本”,貸記“預提費用”;付款或結清時,借記“預提費用”,貸記“銀行存款”;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借記“本年利潤”,貸記“環境成本”。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借記“本年利潤”,貸記“環境成本”。
2煤炭開采企業環境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
2.1實行完全成本核算
煤炭的完全成本的含義是指在煤炭價格形成的過程中能夠將煤炭生產、運輸、消費、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及未來的發展補償等成本完全地反映出來。現階段中國煤炭資源的完全成本的含義包括5個部分的內容:①煤炭生產成本的補償;②煤炭的產權價值補償和代際公平成本補償;③煤炭的環境成本;④風險以及不確定性成本的補償;⑤現有的煤炭價格成本組成中存在的過度核算的成本需要核減。為此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對稱、不完全市場競爭等問題造成的市場失靈,需要政府政策進行適度的規制和引導。
2.2合理配置資源
從長期來看,電力市場改革,引入競爭,實現完全的市場定價。煤炭基準價格的制定應該在政府的管制下由市場手段完成,這個價格的特征應該滿足2個基本特征:①這個基準價格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自動調整,不僅能反映短期的環境,也能反映長期的變化狀態;②這個基準價格對雙方都具有公信力和符合雙方行業、企業的經營理念,與雙方都沒有變動價格的沖動。在基準價格的確定問題上,應充分考慮壟斷程度、資產專用型、市場談判力量、經濟周期波動、需求波動、環境保護、資源消耗性,及我國的替代性能源政策等相關因素,明確基準價格水平和基準價格的調整機制。
2.3注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煤炭是中國的主導能源形式,對煤炭資源的利用不僅影響中國經濟總量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結構的升級轉型。深化中國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應該是以實現完全成本核算、優化能源結構為目標的,這種價格改革的指導思想將使得煤炭價格水平的長期走勢趨于上升。當前,煤炭價格的改革與調整對協調中國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的促進作用已經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