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4 08:55: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播學課程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教學過程系統互動
教學是個系統過程,從課前預習到課程考核,從課堂教學到課外學習,筆者高度重視教學的系統性。首先,注重預習和課前預熱。提前公布教學進程表,學生可以根據教學進程自主預習,帶著問題上課。課前預熱的方法是:結合上課內容,在上課前提出有趣的專業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內。這些措施使得上課有條不紊,有計劃性。其次,強化教學互動與課后自學。理論課比較抽象艱澀,當學生聽課狀態欠佳時,拋出一些問題,進行互動,既能調節上課節奏和氣氛,又能保證授課效果。每章提供深度閱讀書目和課后習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學。筆者深知,課堂四十五分鐘是整個教學環節的核心,但課時畢竟有限,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課后自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延展與深化。除了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也非常重要。筆者鼓勵和指導學生申報科技創新項目,參加企業文化傳播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升自己能力。筆者也計劃組織一個小范圍的“傳播學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3考核方式靈活全面
以前,這門課主要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核,方式比較單一。鑒于此,筆者細化了考核環節:首先,強化了考勤和課堂發言的分值,占總分的5%。此舉有助提高出勤率,激發學生課堂發言積極性。其次,進行教材比較分析,該項活動占總分的30%。具體方法是:將兩個班學生分為十五組,每組一章,對郭慶光新版和舊版的《傳播學教程》進行比較分析,制成PPT后每組依次在課堂宣講,教師進行講評。最后,將所有PPT上傳課程郵箱共享。實踐證明該項活動集娛樂性與研究性于一體,效果甚好。其次,學生要完成兩道簡答題,作為平時作業,占總分的15%。最后,期末考試占總分的50%。題型分為填空題、簡答題、名詞解釋題、材料分析題和論述題五種題型。試卷題量適中、難度適中,既考記憶能力也考分析能力。通過這兩年的學生成績來看,優秀率在15%左右,基本上達到了本科教學任務和目標。
為武警院校學員開設“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是個新的嘗試,有助于通過新聞傳播理論的學習提高武警院校學員從事新聞傳播與新媒體運營工作的能力。對部隊來說,有利于培養自己的新聞傳播人才,為軍事新聞媒體的運營工作及處理涉軍輿情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教學概況
在地方大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傳播的本質、模式、功能、原則,新聞的概念性質和功能,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等,使用的教材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在新聞系開設此類課程,有的院校在對外漢語系也會開設類似課程,如“跨文化傳播”。除了個別政工類院校或專業以外,在武警指揮類院校,“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作為一門專業課出現在課程設置中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該課程是武警指揮專業中國語言文學方向的選修課,為大四學員開設半學期,共有50個課時,使用童兵所著的《理論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作為教材進行授課。
二、武警院校“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是四年培養期的唯一一門新聞傳播理論課程,在教學上存在以下四點不足。
(一)課程定位需要明確
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對中文方向的本科戰士學員來說,普遍年齡與地方大學生相比要大五六歲,他們往往不太能夠接受理論學習。對高中畢業入伍的青年學員來說,他們中的大部分往往是理工科背景,因而對社會科學的了解比較薄弱。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的教學定位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它既不屬于基礎課,也不屬于專業核心課程,類似人文素質課程卻又占用了專業課課時。
(二)教學內容需要精煉
依據當前比較通用的《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教材,內容包括新聞傳播行為、理論新聞傳播學對新聞起源的認識、新聞傳播的特點、新聞傳播者、新聞傳播內容、新聞價值、新聞選擇、新聞傳播過程、新聞傳播要求、新聞傳播媒介、新聞傳播事業、新聞傳播受眾、新聞傳播效果、新聞傳播調控等,相當龐雜。總體上來說,現行教材理論過強,與學生距離過遠,實用性太弱,難度太大,需要去繁就簡,精講重點內容,對次要內容予以精簡。
(三)教學方法需要創新
首先,由于課時不足,課時安排過于緊湊造成教學速度太快,節奏非常緊張,學生吸收知識比較困難等問題。而且,大四學員往往忙著各類考核,學習時間有限,采用地方大學式的按章節逐節細講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其次,學員生活比較單一閉塞,除了軍隊相關的生活內容,他們和社會上的新聞傳播輿論場基本絕緣,最新的案例難以高效講解。再次,長期以來教學形式比較枯燥,而院校教學評價的趣味化趨勢對教員提出了較高要求,于是我們嘗試采取話題討論的教學法,學生分為兩組,分為正反兩方課堂討論,學生課堂反應有所改善。最后,實踐教學部分,操作難度較大。由于院校軍事化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出于人身安全考慮等多方面原因,學員課外實踐機會很少,長期限制在院校內部,因此可發掘的新聞素材少之又少。
(四)學習方法需要選擇
在學習方法的選擇偏好上,與普通地方大學學生相比,武警院校的學員存在明顯的差異。武警院校學員盡管心理上并不認同“滿堂灌”,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得不接受這種教學模式。而地方大學學生就能夠根據自己喜好來摒棄高中式的“滿堂灌”的學習方法。對于理論性實踐性均較強的課程,在實踐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操作中卻相當困難。地方大學課表空余部分較多,有時間條件安排學生參與社會調研,甚至參加老師的課題與學術會議。而武警院校學員的課表是統一設置的,從周一到周六上午,課程門類繁多、時間緊迫、要求太高,課余時間相當有限,離校進行社會調研和旁聽學術會議幾乎不太可能,這種現實情況導致學習方法的選擇有待探討。當然,由于教學領域太新,教員缺乏相關經驗也是暫時無法改善的缺陷。
三、改進“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課程體系
本文的頂層設計側重于教學規劃方面。具體來說,教學規劃部門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學員量身開設不同的科目并確定開設順序。本門課的開設目的是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基本目標,即重視基礎知識、基礎理論與基礎技能的訓練;二是較高目標,使學員不僅在知識上了解新聞傳播學的發展方向,在筆頭上也要獲得初步的新聞撰寫能力,增加對軍事新媒體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媒介素養。如條件許可,還可引導學員將所學理論服務于武警部隊建設,例如軍事新聞的傳播、涉軍輿情的分析等。
(二)明確課時配備
由于本門課程的課時與地方大學相比稍顯不足,故而只能采取抓重點內容的教學方法。至于重點內容的內涵則應該結合學員實際需求進行統籌。在理論講授上把新聞概念、傳播過程、傳播模式、傳播效果及言論自由的必要限制作為主要內容,在實踐教學上把自習時間的案例討論作為重點,除了教材上這些內容,還需要大量講解軍事新聞的內容,另需預留一定量的練習和復習課時,從而鞏固教學質量。
(三)明確學習意義
根據教學經驗,武警院校學員在學習本門課程時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情緒。第一種是非專業情緒,高中畢業考學的學員在入學之前沒有學過任何新聞傳播類課程,且高中階段往往是理工科,對大四學習社會科學類課程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培養新聞敏感等專業意識方面先天不足,容易產生非專業情緒。第二種是畏難情緒,“新聞學與傳播學導論”課程的教材理論性太強,論述過程較為枯燥,學員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應明確本門課程的基礎是部分理論,但主要是一門應用課程,并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貫徹。第三種是消極情緒,由于本門課程不屬于需要考核的軍事類科目,且大四學員臨近畢業,容易降低自身學習標準,為此,應明確新聞傳播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要明確在日后任職過程中的重要指導意義。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超級秘書網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 個。在這15 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解放軍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 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 1 ] ;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 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 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 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 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 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 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 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是現代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新聞學起步較早,在新聞傳播學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值得我們進行學習、研究與借鑒。
一、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趨勢
隨著新聞裝備、人們思想觀念、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新聞傳播學得以飛速發展,并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與特點。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交叉融合。傳統的新聞學研究突出實用性質,淡化理論性。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研究領域,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多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這就要求必須創新現有的課程設置以及教材內容的劃分方式,重新構建一種適合新的環境條件的新聞傳播理論。
(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擴張。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傳播業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道德不規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行為的規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新聞傳播學的內涵不斷拓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格局,中國電視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域性傳播中心。
二、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歷史淵源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之一,在近現代新聞傳媒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聞傳播學教育源遠流長。
(一)、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起步較早。
英國最早的日報《每日新聞》創辦于1702年,是世界上較早采用雙面印刷并分欄、較早形成近代日報形式的報紙;1851年出現在倫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誕生的新聞通訊社之一;1922年以民營形式組建的英國廣播公司于1927年改組為公立(BBC)以來,已成為西方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1936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的電視臺是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英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也伴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英國人的觀念中,掌握實際本領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從實際接觸中學習其中的技巧,新聞傳播教育也不例外。這種理念影響著早期的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奠定了英國新聞傳播學的地位。
(二)、傳播學發展先于新聞學。英國的傳播學出現在新聞學之前。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一些社會科學家便開始對媒體效果研究產生興趣,傳播研究與傳媒研究院系應運而生。西方新聞學的研究領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學,范圍更加寬泛,設計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內容,以及廣告研究,公共關系研究,媒體經營研究等。在英國傳媒教育領域頗具盛名的城市大學新聞系被規劃入該校的藝術學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維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卻在同一個學院,還有一些院校的傳播學被劃入英語學院和商學院。
(三)、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起始較晚。在新聞與傳播學教育方面,倫敦大學曾率先開設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非學位教育);最早開設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學,于1971年開始進行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倫敦城市大學于1976年開始辨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學位教育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英國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較晚,但英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學教育傳統和發達的傳媒業等基礎,在新聞與傳播教育/媒介教育與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層面的教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區別較明顯,而且整個學科領域的教育總體上也形成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聞傳播學強調專業實踐性。從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的區別角度來講,英國新聞學教育領域的學位點,雖然提供寬厚的理論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強化專業新聞實踐。無論是倫敦大學戈德斯密斯學院媒介與傳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實務細分的專業方向設置,還是威斯敏斯特大學媒介、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教育中劃分較寬的專業方向設置,均要求學生深入某種媒介領域進行大量練習。而傳播學領域的研究生課程設置,則側重于傳播學、文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理論視角、爭議點、研究方法等,以便為研究生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奠定寬廣的理論基礎。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要求嚴格。關于整個學科領域形成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科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有歐美較為常見的研究型、課程(教學)型之分,而且還有研究與課程(教學)型,而且對課程學習的數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來說,不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點在時間分配上以研究為主,并對開題報告、研究項目和博士學位論文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論文達到8~10萬,并強調博士論文對于專業的獨創性貢獻,而且該專業的哲學碩士點(A型)也要求學生聚焦于選定的研究領域并撰寫4萬詞的學位論文。而該專業屬于教學型(“TaughtProgrammes”)的碩士學位點,則要求研究生修滿4門課,撰寫1萬詞的學位論文。
(三)、社會科學特征明顯。英國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研究新聞和傳播活動的規律,表現出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從理論課授課內容也可以看出其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比如《新聞理論》,涉及戰爭與新聞、新聞業市場結構與新聞實踐、新聞從業者為誰而工作、新聞與政治、國際新聞流與通訊社等專題。與英國相比,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新聞學教育表現出較強的人文學科特點,新聞學更多地“體現出政治與文學雜揉的特點”,“更具人文學科的特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新聞學教育視角與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當新聞活動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文化消費活動時,以社會科學的態度對待新聞學已是一種必然選擇。”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把握新聞傳播活動的規律,可以讓新聞學教育更貼近現實操作。
一、雙語教學的概念
所謂“雙語教學”(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專業學科課程的教學中,采用國外原版教材(通常是英文教材),而在授課中采用中(漢語)、外(英語)兩種語言交叉進行,作業、實驗、考試均采用外文(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高(2001)4號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雙語教學,各高等院校紛紛加緊雙語教學的進程。目前國內的雙語模式主要有雙語教學模式主要有“沉浸型”模式(Immersion Model)、“維持母語”(Maintenance Model)模式和“雙語過渡”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這三種目前,在我國,雙語教學只是在試行階段,各院校對雙語教學都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專業主要集中在理、工、農、醫及經濟等學科,文科涉及較少。在社會學科的部分學科,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自歐美發達國家傳入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科推行雙語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傳播學概論課程采用《傳播學教程》作為教材,在本文中,主要探討如何在傳播學教學改革的摸索中,嘗試添加雙語案例,逐步將其構建為雙語課程。
二、傳播學教學中雙語教學的定位
沉浸型模式要求有很好的外語交流環境,從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語言環境和語言能力狀況來看,“維持母語”模式和“雙語過渡”模式是比較現實的雙語教學模式。在此前提下,對較淺顯的內容及專業術語,可用外語教授;對于較深的專業理論知識,則可用中文詳細講解,不盲目追求外語使用量。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課后閱讀原版教材和使用外語完成作業等環節實現。
隨著我國與國際的逐步接軌,國際交流日趨增多,這就對新聞傳播學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精通漢語和漢語文化又能利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雙語人才成為必需。因此,實施雙語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適應新時期新聞傳播業工作中實際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實施雙語教學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雙語教學方法和模式還未形成系統化和理論化,在什么層次上實施雙語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應該從培養人才和具體的客觀實際出發,使學生在掌握漢語的同時,較好地掌握英語,能夠自如地進行資料查閱、理解,并在工作中熟練地使用英語解決現實問題。
三、雙語教學的組織
1.教學方案的撰寫
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文字部分,主要是傳播學理論的概述、傳播學主要觀點、傳播現象的解讀;還有學生所做的優秀作品(優秀論文、讀書報告、調研報告等)。二是與文字相關的影像、圖片、圖表,將教師的教學搜集與學生實踐所得結合起來,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延伸課堂和擴展教學領域,在直觀、互動、動態的層面上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教學語言的編排
對上一節內容的回顧,一般使用如“In previous chapter,we focused on (or looked at)...”等結構簡單、通俗易懂的英語語句開始。而對于本節要學習的內容,則通過如“In this chapter,we will explore (or examine)...”來引入。對于已經講完的部分的概括,則使用“So far,we have seen(can conclude)...”,當銜接到下一部分內容時,可以使用“We are ready to look at (or move to,take up) sth.”等引導句。
3.教學案例的組織
傳播學屬于專業基礎課,主要以講授為主,并輔以案例教學、課后作業和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對理論框架進行系統梳理。首先采用文獻法對傳播學的學科歷史和發展進行歸納和介紹,接下來以拉斯韋爾的“5W模式”為基本框架。該框架符合所采用教材的結構和講解順序,從控制研究、內容研究、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傳播效果研究等五個方面對傳播學展開具體講授。在此部分,主要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其間多有雙語的教學案例,使得學生對傳播理論和傳播現象有更清晰透徹的理解,達到觸類旁通、以點帶面、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如:在傳播類型部分,結合電影《畫皮》的主題曲《畫心》MV,講解群體傳播中的集合行為,其出現原因、呈現形態等傳播機制;結合好萊塢動畫電影《花木蘭》的主題曲MV “Reflection”(雙語)解讀庫利的“鏡中我”和米德的“主我客我”概念。在媒介控制研究部分,采用二戰時期羅斯福對日宣戰演講音頻(雙語)、羅斯福“爐邊談話”(雙語)進行解讀,涉及國家和政府對傳播內容的政治控制,考查了學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此環節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傳播效果研究部分,涉及使用與滿足理論,結合電影《勇敢者的游戲》片段(雙語)和邁克爾杰克遜MV “Black or White”(雙語)對該理論的合理部分進行求證,同時調查了解了學生對于各種媒介的使用情況,以及如何滿足每個學生的特定需求。
4.案例資料庫的建立
建立雙語研究案例資料庫,使教學中的討論與交流更為便捷。現有的案例資料庫已經初具雛形,共含教學音頻視頻100余個,教學圖片數百張、教學文字資料3種(論文、書籍、新聞),共計100余個。建立傳播學案例資料庫,有相當一部分案例是歷久彌新,而其中一些時效性強的案例則需要定時定期進行調整、更換甚至刪減。如1998年世界十大傳媒集團的相關數據就顯陳舊,需要添加新世紀以來傳媒業的變化情況和最新的排名情況,因此,資料庫的建立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效工程。
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雙語教學資源的匱乏
基于現有的網絡資源、圖書館館藏等信息渠道,學習資源已然相當豐富,但有效資源,尤其是適合用于雙語的教學資源十分匱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業界學界同行搜集到英文原版圖書、英文書籍、英文論文及其它英文資料,但真正將之梳理、分析與歸納成為系統化、科學化、實用化的知識體系尚需時日。通觀全國的傳播學雙語教學,僅有武漢大學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體系,尚無十分成熟的先期經驗供直接借鑒,因此,建立適合本校、本院系、本專業的雙語教學體系主要靠授課教師及其它相關科研力量的協助和長期不懈的建設。
2.專業教師英語水平有待提高
進行傳播學的雙語教學,教師需要接觸大量英文原版書籍和文字資料,不僅需要熟練使用常規英語,還需要對其中的專業術語提前進行學習、記憶,避免在理解時出現不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存在表達不夠流暢和用英語解析專業知識不夠準確透徹的問題,亟待教師做大量細致入微的備課工作,不然,雙語教學只能停留在形式,難以達到既定目標。因此,教師的課外再學習、再進修、再培訓成為了建設合理、可操作性強雙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雙語教學為傳播學教學體系服務的作用。
參考文獻:
按專業方向開展的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培訓是一種新的培訓理念,也是讀者培訓服務的一次全新嘗試與探索,需要在吸收以往各類培訓經驗的基礎上加以深化和創新,主要是由各專業的學科館員根據專業需求分別設計符合本專業研究方向的培訓內容和方案,針對相應專業的讀者進行培訓,并最后給予效果的評價和進一步改進。而培訓設計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也將對培訓項目的效果產生重大影響。為此,筆者在參考了一些相關培訓設計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套專業方向資源利用培訓的基本模式。專業需求分析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對圖書館館藏各類文獻及電子資源的需求情況往往是與其學科性質和專業特點緊密聯系的,因此在制定培訓方案前,圖書館員必須首先對本校所有學科的專業設置及研究方向有一個清晰明確的了解,在研究學校的學科專業的基礎上,最好能與相關專業教師進行溝通,找準專業定位,把握本專業的資源需求狀況。總之,明確專業研究方向是開展專業方向資源利用培訓的基礎,在培訓時最好能使讀者帶著研究課題查找資料,做到有的放矢。
培訓內容設計培訓內容的設計要結合專業研究方向的特點來展開。一方面需要對圖書館相關文獻資源進行精選和推介,重點介紹與專業有關的電子資源的相關收錄內容及其利用技巧,將圖書館現有的電子資源中與本專業研究方向聯系緊密或者相關度高的內容進行分類整合,統一抽取并融入整個培訓內容中,此外可著重挑選幾個專業性強的數據庫進行重點推介,這也是體現專業方向資源利用培訓特點的最重要一環。另一方面,為了使讀者更深入了解電子資源應如何與自身專業的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可以選取幾個本專業方向的利用電子資源進行研究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同時穿插一些專業領域的文獻研究方法,結合數據庫操作技巧和統計功能等為學生在本學科領域內或跨學科的研究中提供一些啟發思考與創新思路,進而深入探討數據庫在學術科研中對于提供文獻保障和啟發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訓效果評價在對專業方向資源利用培訓進行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需要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價。一方面可以從前來參加培訓講座的人數以及學生和專業教師的反應等來評價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電子資源使用量的統計數據來觀察和評價。
上海外國語大學專業方向資源利用培訓的開展
目前上海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上外”)圖書館的讀者培訓采取了多種形式開展,包括本科生的新生入館教育、面向全校的文獻檢索公選課,以及相關數據庫專業人員作的電子資源系列培訓講座等等。為了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各類電子資源的推廣力度和利用效率,面向更高層次和需求的讀者進行更有專業針對性的電子資源使用培訓,根據以上培訓設計思路,“上外”圖書館開展了由學科館員按專業方向分專題講解圖書館的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的系列培訓講座,并陸續推出了語言學、文學、新聞傳播、國際關系、經濟管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等方向的專題圖書館資源利用培訓。這些講座主要由圖書館相關專業的資深學科館員擔任主講,除介紹圖書館文獻和服務之外,重點結合各個專業方向開展電子資源數據庫的使用培訓和現場演示,指導讀者更為有效地查找和利用論文寫作及學術研究所需的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強大的文獻保障,培養其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科研能力。以下結合專業方向資源利用培訓的基本模式及“上外”開展的實踐,以“上外”新聞傳播學專業為例,嘗試結合其學科特色和相關資源進行培訓方案的設計,探索專業方向電子資源培訓的新思路,以期為此類培訓項目的開展和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從而提高圖書館電子資源培訓質量和信息服務水平。新聞傳播學專業需求分析對于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師生而言,其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新聞素材的需求,即各類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材料,這主要集中在圖書館的中外文報紙和相關網站上;二是對學術文獻的需求,包括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文獻,這主要可以從圖書館相關領域的學術期刊、圖書和學位論文中獲得。同時,由于電子資源具有比紙質資源內容更豐富、更新更迅速、檢索更便捷等諸多優勢,因此,新聞傳播學專業方向的資源利用培訓應當主要從報紙、期刊、圖書以及學位論文這四種類型的資源展開介紹。
新聞傳播學專業培訓設計培訓的內容主要根據專業需求和文獻類型等展開,一方面對圖書館相關文獻資源進行推介,重點介紹電子資源的相關收錄內容和演示其利用技巧;另一方面結合有關研究案例來深入探討數據庫在學術科研中對于提供文獻保障和啟發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圖書館相關資源介紹及其利用學科館員在對專業定位和學科方向有了明確的把握之后,就需要對圖書館現有的相關館藏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梳理,找出與之相關度最高的各類文獻,并有重點地將其推介給該專業的學生加以利用。由于圖書館文獻種類繁多,筆者主要從資源類型入手加以分類介紹,重點介紹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與新聞傳播學聯系緊密的電子資源數據庫及相關功能。報紙。報紙作為新聞報道的重要載體形式,是新聞傳播學研究素材的一個重要來源,與其具有極高的相關度。因此,在進行該專業方向的資源利用培訓時,報紙這一類型的資源應作為首選的推介對象。就中文報紙而言,培訓主要推介了CNKI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對于檢索和利用國內主流的報紙媒體資源十分方便和全面。就外文報紙而言,則首推Lex-isNexis學術大全,可深入搜索世界范圍內的眾多報紙內容,是新聞傳播學專業學生進行專業學習與研究的必備數據庫之一。另外,Factiva新聞數據庫也可一站式訪問大量的新聞資訊,時效性強,檢索方便。由于這兩個數據庫的使用技巧性較高,培訓時應重點介紹和演示其檢索利用的具體操作流程。
期刊。鑒于電子期刊的學術性和便捷性,培訓過程中應著重引導學生善加利用電子期刊資源。就新聞傳播學專業期刊而言,重點推介了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EBSCO的傳播學與大眾媒體數據庫,基本涵蓋了中文和外文的重要新聞傳播學類期刊資源,對于利用中外文資源進行學術研究具有很大作用。此外,人文社科類的期刊資源對于新聞傳播的學習和研究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由于新聞傳播學是一門應用性社會科學,它的發展與人文社會科學密切相關,因此,要搞好新聞傳播學的學習和研究,還必須注意相關人文社會學科文獻資源的利用。培訓時可適當推介如SAGE人文社科庫(包含有Commu-nication&MediaStudies學科專題)、ProQuestRe-searchLibrary等相關資源。對于外文期刊數據庫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培訓中需強調圖書館的“外文期刊導航”功能。利用該導航讀者可以按照學科分類和專業方向查找和定位所需電子期刊資源,從而極大地節省讀者的檢索時間,并使資源得到更為充分有效的利用。#p#分頁標題#e#
圖書。與報紙和期刊相比,圖書類文獻資源在數據庫中的收錄并不十分全面,利用方式上也較之前兩者存在一定的不便,而紙本書籍或更能滿足讀者需求。因此,在進行圖書文獻介紹和利用的培訓過程中,應協調紙本和電子的平衡,建議讀者從館藏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此兩種類型的圖書資源。對于中文圖書的利用,可以突出強調“讀秀學術搜索”功能對于查找紙本和電子圖書的重要作用,其能一站式檢索超星數字圖書館的電子書以及該館館藏的紙本書,對于讀者而言資源獲取率大大提高,是目前查找中文圖書的首選方式。對于外文電子書而言,主要介紹Ebrary電子書和MyiLibrary電子書這兩個數據庫。在這兩個庫中雖然沒有新聞傳播學類的專題分類,但其人文社科類圖書資源相當豐富,且學術質量也很高,適合讀者進行擴展性閱讀,開闊視野和研究思路,為跨學科的研究提供參考與幫助。這同樣適用于其他專業方向的資源利用。學位論文。學位論文對于專業學習和研究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CNKI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庫可下載全國各大高校歷屆碩博士的學位論文,尤其是本校相同研究方向或相同導師的論文更是對畢業論文的選題、思路、寫作方法、格式等各方面起到極大的幫助和指導作用,具有較強的參考和借鑒意義。對于“上外”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師生而言,除了參考中文的學位論文外,英文的學位論文資源也是極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來源。ProQuest學位論文數據庫收錄了歐美1000余所著名大學的碩博士學位論文,是學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外文學位論文信息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們及時了解國外該學科領域的碩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動向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相關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將其引進或運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來。因此,這兩大學位論文庫也是專業方向的資源利用培訓不可忽視的內容。新聞傳播與文獻研究案例舉要培訓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通過分析新聞傳播學相關研究案例,結合數據庫的檢索技巧和統計功能等剖析在研究方法上的拓展與創新,為學生的學術科研提供一定的思路上的啟發與指導,展示電子資源在檢索和利用上的便捷性和科學性。以下通過兩種類型的案例加以分析。
新聞傳播學文獻的計量統計研究。該類型的研究主要通過對新聞傳播學領域相關專業期刊或學術論文等的文獻引證頻次或下載數量等信息的計量統計和匯總分析,研究新聞傳播學自身的學術發展狀況。如“中國新聞傳播學高被引論文分析———基于CSSCI、CNKI兩個主流引文數據庫的研究”一文,分析了新聞傳播學學術論文CSSCI、CNKI兩個數據庫被引證的現狀,找出了新聞傳播學自1978-2007年30年以來的高被引論文,比較兩個數據庫的引證特點,并對發現的新聞傳播學高被引論文的領域分布、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等數據進行了分析〔2〕。從該實際研究案例中,重點引出對于CNKI數據庫引文統計功能的介紹,演示新聞傳播學領域學術論文的“被引頻次”統計和排序功能,從而可以進一步對高被引論文的特點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又如“中美新聞傳播學學術傳統比較研究———兼談我國新聞傳播學的發展”一文,選取了中美兩國各兩份新聞傳播學的主流學術期刊(分別為美國《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和《Jour-nalofCommunication》以及中國的《新聞與傳播研究》和《新聞大學》),通過對其6年間(2000-2005年)所有論文的內容分析,描繪出中美新聞傳播學學術傳統的概貌并比較其異同〔3〕。
對于此研究案例而言,中外文期刊數據庫就能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其檢索和統計遠比紙本期刊方便快捷得多。結合專業領域與相關案例的分析,介紹數據庫的功能特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并深入發掘其對實際研究有意義的功能。新聞媒體信息源檢索搜集與統計分析。該類型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如報紙、期刊、圖書等)對某一專業領域的報道、闡述、論證等的文獻資源,通過專業數據庫全面搜集,對其信息源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從而得出該領域的某些結論。如“議程與框架:西方輿論中的我國外交話語”一文,以我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話語為切入點,通過對2004-2008年間LexisNexis數據庫中新聞文本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解讀,探索了當代中國外交話語在西方輿論中的角色問題〔4〕。本案例值得借鑒之處是其對于數據庫中檢索條件的設定,其以LexisNexis學術大全數據庫為資料源,選取其新聞庫中世界主流報紙庫(MajorWorldNews-papers)里的英語報紙為樣本范圍,對近5年的新聞設置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這樣的實際檢索案例對于學生深入理解數據庫的檢索限定技巧和研究使用方式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培訓方式探討
培訓講座主要采取PPT課件演示和網上數據庫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同時設置現場提問和互動環節來解答同學和老師的提問。多種方式的相互配合與穿插可以使培訓效果得到最優化的呈現。PPT課件講授作為一種多媒體演示工具,PPT已被普遍應用于各類教學培訓,圖書館的文獻檢索課程和資源利用培訓也不例外,其對于教學效果的實現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PPT的頁面導航層次和內在邏輯結構是至關重要的,有人說“邏輯”是PPT的靈魂,的確如此。PPT也要講究謀篇布局和創意策劃,應能體現培訓內容的層次結構和表達出教師的脈絡思路〔5〕。如本培訓設計分別從新聞傳播學的專業需求、圖書館相關電子資源的利用(資源又進一步按照類型進行分類介紹),以及結合有關研究案例對數據庫使用和研究思路等進行深入探討等幾個方面展開,層層深入,結構清晰,導航明確,對于培訓信息的傳遞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網絡平臺演示由于網絡數據庫的操作步驟連續性等特性,如果僅憑PPT的圖表和截屏等方式來展現教學內容還無法達到良好效果,因此必須同時結合網上現場操作演示的方式來進一步呈現。有調查顯示,有將近80%的圖書館文獻資源檢索類課程運用了截屏來講述教學內容,有的截屏頁面數量占了PPT總頁數的絕大部分〔6〕。這與網絡數據庫的應用性特點有一定關系,但并非所有的操作過程和步驟都適合用PPT來展示。一般而言,在重點介紹某一數據庫(如本培訓中的LexisNexis學術大全)的利用方法和檢索技巧時,可以選擇在線演示的方式來進行,其操作過程的連續性和動態性更有利于學生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整個流程。當然,在線操作可能會受到網速條件影響和培訓時間制約,因此,應選擇幾個與培訓專業方向密切相關的重點電子資源數據庫加以演示。#p#分頁標題#e#
現場互動問答除了PPT課件和在線數據庫演示以外,還應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和老師進行現場提問,這樣可以彌補講座培訓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也可以了解相關專業讀者在利用圖書館文獻尤其是電子資源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和現場解答。此外,在培訓中還應準備一份專業方向讀者利用電子資源的需求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讀者的身份、專業和研究方向、最常使用的數據庫類型、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利用電子資源的實際需求和目的,以及對于本次培訓效果的滿意程度和意見建議等,以便于回收反饋信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此項培訓工作的內容安排和組織形式。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13)01-0110-04
研究背景
1978 年傳播學正式傳入中國,至今已有 20余年。多年來,中國傳播學從推介基本概念,到 1996 年學科地位被國家教委認可,再到 2002 年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傳播學分會的成立,傳播學在中國由引入普及逐漸走向獨立深入,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傳播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領域,早已出現了拓荒者,并開展研究,形成新的學科。隨著中國體育事業、傳媒事業的發展,以社會發展需要為背景、以學科發展必然趨勢為前提,形成了傳播學、體育學交叉研究領域的體育傳播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繁榮,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僅需要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還需要更多的高層次體育事業管理者、體育產業經營者、體育信息傳播者等大量的應用型人才。1985年上海體育學院率先設立了體育新聞寫作班, 標志著中國體育新聞教育的誕生。1997年,成都體育學院按照國家招生計劃,正式招收體育新聞學方向碩士研究生。這是我國高等院校首次正式招收這一專業方向研究生,標志著我國體育新聞高層次人才培養正式納入高等教育體系。作為二級學科“新聞學”“體育人文社會學”下屬的“體育新聞學”碩士點在我國普通高校已初具規模。
體育傳媒的巨大發展迫切需要與之適應的體育傳播專業教育。因此,對體育傳播專門人才(即體育傳播主體)的培養和教育就愈發重要。根據調查,目前在我國高等院校還沒有“二級學科傳播學”下的“體育傳播學”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也尚未建立一個完整的體育傳播理論和高級體育傳播人才培養體系。2012年初,中國傳媒大學在二級學科“傳播學”下,增設了“體育傳播碩士研究方向”,標志著“體育傳播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正式納入高等教育體系。
以此為前提,本研究以體育傳播學科建設與人才的培養為研究對象,旨在為體育傳播學科建設與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視角。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國家政策文件;閱讀相關著作包括教育學、社會學、傳播學、體育學等方面的著作;查閱中國期刊網相關論文60余篇。
2.2 調查訪問法
以體育傳播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狀況為調查對象,通過互聯網瀏覽10余所高等學校招生網頁,采集信息。訪談傳播學界、體育學界、體育傳播研究人士共6名,探討體育傳播學科建設的相關問題,獲取體育傳播學界前沿信息。
2.3 對比研究法
將體育傳播學與體育新聞學、傳播學、新聞學的建設與發展進行比較分析,選擇了體育新聞學與體育傳播學的對比;國外新聞傳播學研究生與大陸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對比。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體育新聞學與體育傳播學科之異同
“新聞學更注重過程和制作細節。傳播學研究效果,而不注重過程。學傳播理論的學生雖然也需要了解傳媒,但他們需要了解的主要是結果,是傳播對受眾的影響、對公眾輿論的影響等,他們不需要了解過程,不需要了解每一條新聞的每一個制作環節。” 英國新聞教育學會會長羅德?艾倫在接受訪問時發表了對新聞與傳播異同的見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本質區別。
體育新聞作為新聞的一個類別,從傳播的性質方面說,它和各類內容的新聞一樣,具有共同的特點,即對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體育新聞同其他新聞相比,又有不同之處。這是由于新聞事實本身的性質以及事物本身的特征決定的,不同事物的性質不同,其發展規律和特點也就不同。因此,所構成的新聞事實的外部特征也各有差異。體育新聞具有如下特征:發生的規定性(時間、環境、技術的規定性);數字特征(比賽成績、比賽結果的數字呈現)。
與體育新聞學不同,體育傳播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對體育思想、知識、理論、規則與運動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的衍生和傳遞,也包括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的傳遞。它不僅涉及到體育界之間通過比賽、互訪等形式的交流、傳播,同時也有體育事務經營管理中的傳播現象,更涉及到體育與大眾傳媒的相互關系。
體育傳播學既是傳播學在體育領域的表現和運用,又是體育學在傳播學中的延伸和拓展,是傳播學和體育學相互滲透的結果。研究體育傳播學有助于建立體育傳播學的獨立理論體系、為體育傳播活動提供理論依據、為大眾傳媒的體育報道實踐提供依據。
3.2 體育傳播學碩士培養目標的定位
新聞學、傳播學同樣隸屬于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我國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主要有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層次。本科階段大多以培養實踐能力為主要核心,博士階段強調培養學術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在碩士培養階段,各個學校的培養目標卻不甚明確,是繼續強化本科階段實踐能力的培養?或是提升理論學術研究水平?這已成為困擾高校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大問題。體育傳播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亦是如此。
通過對傳播學、體育學培養目標的解讀,對比體育新聞學碩士培養目標,我們把體育傳播學碩士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面向體育及傳媒界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較高專業體育理論、傳播理論和文化洞察力,適應媒體業界發展需要的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型的高層次體育傳播研究與實務人才。他們對于現代體育傳播現象有職業敏感,并能夠利用現代體育傳播理論分析體育傳播現象;運用傳播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策劃、組織和開展各類傳播活動,對大眾體育傳播的相關問題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3.3 我國高等學校體育傳播學科的建設現狀
3.3.1 我國高等學校體育傳播學(碩士)招生現狀
為了解我國高等學校體育傳播學學科建設現狀,筆者通過互聯網瀏覽10余所高等學校招生網頁,收集了目前我國高校體育傳播學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體育傳播學科建設的現狀(見表1)。
在被調查的11所高校中,體育院校6所,綜合類院校5所。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存在于體育院系,招生專業方向主要隸屬于二級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新聞學”。中國傳媒大學的體育傳播碩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隸屬于“傳播學”的招生專業,目前招生工作正在準備過程中。
我國的新聞傳播教育受美國新聞傳播教育影響很深,奉傳統的密蘇里、哥倫比亞新聞教育為典范,主要以人文學科為基礎。課程設置一方面重視采、寫、編、評類的基礎業務能力,另一方面開設大量的新聞傳播理論和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基礎課。據調查,在當前的體育新聞傳播教育之中,所有的體育新聞(傳播)專業都將文學基礎類和新聞傳播理論類課程作為基礎主干課程(見表2)。
上述課程僅是我國高校體育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必修課程的一部分,但大多數院校都以此類課程作為基礎主干課程。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是我國體育類院校中開設體育傳播學教學較早的兩所院校,其課程設置也相對成熟,可為其他高校體育傳播學科的建設提供參考。
3.4 體育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媒介的發展速度、媒介總量、規模和對人才的評價標準直接影響到傳播學科學生的就業。目前,我國媒介仍處于發展上升階段,為新聞傳播學科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媒介的用人要求也正向復合型、專業型、創新型新聞人才轉變。無論是國外的媒體實踐還是新聞傳播教育的經驗都證明我國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已經出現EPS趨勢,即Elite-精英性,Popular-大眾化,Special-特色、專業性或專門性。因此,如何培養高級體育傳播研究與實務人才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3.4.1 構建“多元化”指導教師隊伍,實現多個專業領域指導教師“協作式”培養
從國外研究生發展過程來看,隨著研究生教育目標的多樣化,培養方式也從單一的“研究式”派生出了“專業式”、“教學式”和“協作式”等方式。美國是傳播學的發源地,傳播學教育質量居世界前列。美國的傳播學研究生教育注重實務與理論并重。如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學生做碩士論文時,有兩名導師,一名來自于新聞學院的導師(媒介工作者),一名來自于他們所選修專業方向的導師。該學院認為通過讓業界人員和指導教師一起合作,能夠獲得最好的教學和指導結果。
體育傳播學在高級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采用“協作式”培養模式。組織鍛煉“多元化”的指導教師隊伍,教師隊伍中既有體育學、傳播學、新聞傳播學、體育傳播學領域的專家,又有媒介高級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協作培養的方式,由多名專業方向的專家共同形成導師小組,協同所修專業的導師,對體育傳播學碩士研究生進行培養。
3.4.2 構建厚基礎、跨媒體、精專業的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是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進入20世紀70年代,課程內涵發生了重要變化,呈現出六大趨勢:1)從強調學科內容到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2)從強調目標、計劃到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3)從強調教材這一單因素到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4)從只強調顯性課程到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5)從強調“實際課程”到強調“實際課程”與“空無課程”并重;6)從只強調學校課程到強調學校課程與校外課程的整合。
建設體育傳播專業課程,必須凸顯體育的專業性特征的要求及當代體育傳播的特征要求。圍繞體育傳播學科的培養目標,提高課程的綜合相關程度;確定好公共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的比例,精簡必修課程,強化實踐教學,優化課程結構。打破學科界限,實行“大學科"教育,加強基礎素質、強化專業理論、重視媒體業界實踐、實現一專多能的課程體系的設置。
3.4.3 組建仿真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
英國傳播學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對22國的新聞教育進行考察之后,提出了傳播人才應該具備4個方面的素養:廣博的知識、客觀的視角、批判的態度、準確的判斷。實踐能力是媒介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以上四個方面的基礎,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體育傳播學科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將媒體運行與體育傳播學科課程體系緊密結合,組建仿真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體育傳播學人才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三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能力,課堂內的概念課、校內媒體工作機會、校外媒體實習機會。實際上,在新聞傳播領域,各院校對于“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例如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新聞傳播實驗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臺”等等。
體育傳播學科的實踐教學體系可參照前人的優秀實踐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傳播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是唯一的,不可忽視體育基礎理論、體育傳播實踐能力的培養。
3.4.4 學界與業界緊密聯合,以業界需求為導向,共同培養體育傳播人才
英國新聞教育學會會長羅德?艾倫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訪問時說到:“我們必須有超前意識。今年進校的學生要幾年后才進入市場接受檢驗,我們應當考慮到他們畢業時市場需要什么。我們一方面要傾聽傳媒業界的意見,同時要自己做判斷,根據業界對現狀的分析預測他們在未來幾年的具體需求”。體育傳播學科的產生源于學科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媒體業界的需要是檢驗體育傳播人才培養質量的唯一標準。“學界與業界緊密聯合,以業界需求為導向,共同培養體育傳播人才”才是體育傳播人才培養的落腳點。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通過對傳播學、體育學培養目標的解讀,對比體育新聞學碩士培養目標,我們把體育傳播學碩士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面向體育及傳媒界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較高專業體育理論、傳播理論和文化洞察力,適應媒體業界發展需要的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型的高層次體育傳播研究與實務人才。
4.1.2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存在于體育院系,招生專業方向主要隸屬于二級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新聞學”。中國傳媒大學的體育傳播碩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隸屬于“傳播學”的招生專業,目前招生工作正在準備過程中。隸屬于二級學科“傳播學”下的體育傳播學科(碩士)建設剛剛開始,高級體育傳播人才的培養仍處于探索狀態。
4.1.3 探索高級體育傳播人才的培養方式。構建“多元化”指導教師隊伍,實現多個專業領域指導教師“協作式”培養;構建厚基礎、跨媒體、精專業的課程體系;組建仿真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界與業界緊密聯合,以業界需求為導向,共同培養體育傳播人才。
4.2 建議
4.2.1 重視基礎理論的教學革新。全面整合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促生優化效應。
4.2.2 改變學界與業界脫節的培養模式,加強與傳播領域的合作,強化實踐能力培養的措施。
4.2.3 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辦學宗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專業人才的高度培養業界廣泛認可的人才品牌。
參考文獻:
[1]鐘新.英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嚴格分界――專訪英國新聞教育學會會長羅德?艾倫[J].國際新聞界,2002(4).
[2]王永盛.體育學科研究生培養質量保證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
[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簡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