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4: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承,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文化是人類發展進化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類生活的知識、能力、習慣的總稱。文化傳承就是指這兩種財富在上下兩代人之間的傳遞和承接過程。文化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考量標的,也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人類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主要是靠教育來實現和完成的。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與義務,學校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因為文化在學校中具有最高質量的延續性。其中,大學通過傳承、交流、倡導文化,推動新思想、新文化,滿足人類的求知欲和精神需求,引導社會文明的價值選擇。大學的核心職能是育人,大學的文化傳承創新就體現在大學傳播、研究和創新文化的過程中。文化傳承創新,就是通過人才培養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大學的文化傳承使命隨著育人功能作用的同時而實現。
狹義的文化是烙印著民族特性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精神追求的產物。民族文化傳承是民族文化要素的傳承,包括語言、行為、器物和心理的傳承等。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民族意識的深層積累表現為心理傳承,形成民族認同感的代際延續。教育能夠實現民族文化要素傳承,特別是心理傳承。在家庭和社區的教育中,孩子通過對民族語言的學習和行為模仿,以及被強迫接受傳統的思想和行為,并繼承器物的識別與使用而促進民族文化的心理傳承。
某種程度上,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產物。教育向學生傳達民族文化的概念,使年輕一代獲得關于少數民族的人文、歷史知識,提高傳承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神話、歌謠中保存了有關天地萬物和人類起源的傳說,一些故事、詩歌記錄了少數民族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少數民族的歌舞、繪畫、服飾、雕塑、建筑等藝術也滲透著歷史和人文觀念,年輕人通過傳承民族文化,可使他們獲得樸素的哲學觀念,并得到美的享受和人文熏陶。
“文化的積淀是文化累積和傳播的結果。教育對文化的經久保存和傳播,直接導致了一個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積淀,形成了一種文化的基本內核。”教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期間,教育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經歷了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到大眾傳播的發展過程。從而民族文化的逐漸凝聚和積淀,形成了民族文化傳統。因此,教育通過對文化的傳遞與承接促進了文化傳統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積淀;在此過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遺產的保護,生命是本質,原則要全面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文化表現形式,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因其可見可感,而相對容易,并較早受到人類的關注,流傳至今的各種物質文化遺傳無疑都是世世代代的人們精心保護的結果。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多的是人類習慣性的無意識作為,在新的物質沖擊下很容易被人們所淡忘。在追求經濟發展的當代,往往以利益為導向,忽視了文化遺產對于我們的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性,這是極不可取的。
(一)文化遺產保護的本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生動鮮活的,是有靈魂的。這個靈魂,就是創生并傳承它的那個民族長期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體現為共同信仰和核心價值觀。正是這個靈魂,使它有吐故納新之功,從而有生命力。非物質文化作為民間文化,它的存在必須依靠社群民眾的實際參與。除此之外,還指它的變化。一切現存的非物質文化事項,都需要在與自然、現實的互動中,不斷生發、變異和創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其《保護公約》中明確指出:所謂“保護”,就是“指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表現出真正的遠見卓識和對人類文化建設高度的負責精神。這才是當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的固本求生之道。
(二)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
為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根本目標――保持其“生命力”,有四項原則需要注意:
1.1中醫文化是一顆璀燦的明珠,她是偉大的中華民族養生、健身、防病、治病的文化。中醫是一門具有極強傳承性的醫學,幾千年來,在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的傳承中,繼承了中醫的望、聞、問、切、辨陰陽、辨五行、辨病機、辨證、辨證施治的醫學理論和治病方法,同時,也傳承了靜心觀性,返觀內求的內證實踐和修持方法。
1.2中醫文化有其獨特的優勢,中醫治病辨證施治,強調整體,因人、因時、因地,_人_方、_時_方;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標本兼治膚正祛邪,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從而體現出了中醫的優勢。而且中醫治病針對的是人,治的是人而不是病,中醫的目的是將人調理好,異病同治,同病異治。中醫更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注重養生,注意疾病的防治,善于盡早調節身體。因此,我們應該清楚認識中醫的優勢,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老祖宗智慧的結晶。
1.3中醫藥學具有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從古至今一直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而且其豐富的理、法、方、藥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確能解決實際問題,療效卓著,深受歡迎,并越來越引起世界醫學界的重視。這充分說明,中醫藥學本身存在著強大的生命力,它和肇源于西方的現代醫學相比,確有其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事實證明,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某些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關于中國醫學同道所承認,并引起廣泛的興趣和研究熱潮,期望其能更好地為全人類的健康服務。某些專家學者曾指出,中醫學的醫學模式,理論特征和實踐經驗,可能代表著未來生命科學和未來醫學科學發展的方向或趨勢,并將為世界醫學的發展和模式的改進提示新的思路。
1.4中醫文化隨著時間的沉淀歷久彌新,不斷地在中國醫學事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止如此,中醫的針灸推拿已經被很多除中國以外的國家所認可,從而使中醫文化推廣到更廣闊的領域,供更多的人學習和交流,將中醫文化繼續傳承和發展下去。
2.中醫文化需要不斷創新
2.1中醫文化的經營中醫文化經營的是產品,產品中所包含的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面對競爭的環境,中醫文化要實現以人為本,讓中醫熱愛生活,也創造財富,這兩方面并不矛盾。對于現代中醫中以人為本的文化表現形式,中醫文化引領人的和諧思想觀念,滿足人的和諧文化需求,提升人的和諧文明素質、激發人的和諧創造熱情。
2.2要加強對中醫的人文關懷中醫正面對的是什么樣的環境,這要立足于當前國際醫療形勢,即醫學全球化,文化多極化,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技高度發達,給現代人帶來的幸福感,沒有預想的那么強烈,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產生改變是顯然的,中醫也不例外。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多要求,越來越多的人謀求更好的生活環境,現代中醫則對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中醫文化建設要正確定位。經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當前社會處在轉型期,從農業社會向工商社會轉型、從道德社會向法治社會轉型、從一元社會向多元社會轉型。在轉型社會中,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新的健康問題大量出現。中醫文化建設必須圍繞中醫中心工作。只有為中醫量身定做的口號,體現中醫的理念,才能叫得響,才能有特色,中醫的文化建設才能更有效果。
2.3新型中醫要培養個性在現代中醫的思想中,要避免目標過高、變化過多、過于重視現代化而輕于經典理論。中醫大學生從入學就自己學會選擇、遵守規則、表現個性。過于強調共性的教育讓很多人變得缺乏個性、不善表現,要讓中醫大學生知道在現代社會中“既需要努力學好,還需要讓人知道”。中醫文化品位不能落后于時代。
現代中醫要培養一代新型中醫,這些新型中醫指的不是只知道看病救人,而是有文化需求、心理需求、發展需求的人。要實現和諧醫學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構建和諧醫學應該在觀念上理清各種關系,和諧不等于中西醫平等,中西醫平等了反而又不和諧。構建和諧中醫應該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系。要對自然多一些敬畏之心、對社會多一些感恩之心、對人多_些惻隱之心、對自己多_些羞恥之心。應當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解放醫生思想中統一思想認識,在聯系實際中提高思想覺悟,在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在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突出人文關懷,建設和諧中醫。
關鍵詞:
銅文化 傳統文化 傳承 產品設計
銅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無窮,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中國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體系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西方文化的滲透,銅文化受到強烈的沖擊,使得很多人拋棄了本土文化的精髓,讓銅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了人民的視野當中,銅似乎成了我們兒時的記憶,嚴重打擊了中國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人們對綠色,傳統材料的日益向往和懷舊情感加劇,這為“銅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也為銅在產品設計中的創新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1.銅文化與家居產品的關系
1.1銅文化與家居產品的釋義
銅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關于銅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祖先留給我們最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象征著高貴、權利、地位和財富。銅文化最基本的物質表現形式就是銅雕,銅器等載體,這些器物都凝聚著當時傳統手工藝人的心血和智慧,并且每個時期都有一段自己的發展印記。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器就大量使用,并創造出一個個世界青銅之最,如“青銅人立像”,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號稱“銅像之王”,在其后的朝代里,銅文化概括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如貨幣、建筑、天文、氣象等,陜西皇陵的銅馬車,甘肅威武的馬踏飛燕,以及長信宮燈,無不例外地把青銅鑄造技術推向另一個高峰。家居產品與人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幾乎每天與家居產品打交道。家居產品從用途上分類可以分為觀賞性家居產品和實用性家居產品;從材料上又可以分為陶瓷、金屬、塑料等不同材質的家居用品;從類別上進行分類,家居產品叉可以分為家具、床上用品、廚衛用具、室內配飾及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總之,家居產品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并離不開社會傳統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家居產品的深層內涵應該更貼近消費者的心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滿足這種文化需求才是現代家居產品前進的主流方向。
1.2銅的優勢分析
從銅的分類來看,我們大致把銅分為黃銅,紅銅(叉稱紫銅),白銅和青銅,從它本身的物理屬性來看,它在鍛、鑄、刻等加工過程中會呈現出不同的紋理美,并在氧化、涂飾、焊接時會反映出質地感和視覺感,它的顏色及其豐富,是集富責、莊重、環保于一身,適合于各種場所。基于這兩點,為銅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提供更為廣闊的現實發展空間和豐富藝術創造的可能。
從文化承載來看,銅文化是中國人普遍認同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銅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它具有澄黃閃亮的光澤,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貴氣的色彩,不像別的金屬那樣讓人感到冰冷,相反,它看上去很溫和,能更好地融入不同的家居環境,另一方面,銅材質容易實現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所以,它符合綠色設計的要求和可持續設計的思潮,在家居產品設計中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1.3國內研究情況
中國的銅文化源遠流長,所以,各位學者們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幾十年來在海內外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出版多部獨著與合著,如:《青銅器簡說》、《中國青銅器發展史》、《新銅器新時代》、《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等等…一其研究的主要內容為青銅文化,工藝設計以及對銅雕大師朱炳仁一些作品的研究。有些論文已被收入《世界學術文庫》或獲獎,研究內容也相當廣泛,如2010年,在中國(銅陵)青銅文化論壇國際學術會議的召開,為銅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然而,關于《銅在家居設計中的創新研究》這方面的內容,國內關注度相當匱乏,對于“銅家居”這方面理論著作的關注度還是不太高。因此對于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沒有起前瞻性的作用。如何在銅文化的傳統和創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并如何將銅藝與家居產品、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這是我們設計師應該考慮和深思的問題。
1.4銅文化元素在家居產品中的應用
1.4.1銅文化元素在家居產品形態中的應用
家居產品的形態是營造產品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主要是通過產品造型的尺度,形狀,比例以及它們之間的構成關系所營造出來的一種產品氛圍,這種形態會使人產生一種不同的心理情緒,如夸張、趣味、神秘。具有象征性意義,在產品形態中融入銅文化元素,會讓消費者產生不同的認知和心理感受,如青銅時代的司母戊鼎,將其四平八穩、雄偉莊嚴的形態運用到家居產品中,其精細神秘的饕殄紋和雕飾也會給人以大氣但緊湊,不乏精致的感覺。當然,在家居產品中我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形態模仿,而是應該把銅文化的這種內涵和心理感受通過設計表現出來,這才是真正地將銅文化元素的形態語義融入家居產品設計中。
1.4.2銅文化元素在家居產品色彩和機理中的應用
色彩是家居產品中最抽象化的語言,也是最直接的表現手段,是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在家居產品設計中,不僅具有審美性和裝飾性,而且還具有象征性,這種色彩所帶來的視覺感受,深刻地影響著產品的文化內涵,作為銅文化的基本載體之一――銅材質的色彩是及其豐富的,如青銅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主要是錫)的合金,其銅銹呈青綠色,稱為青銅。黃銅以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基合金制成,耐磨性好。它的色彩不僅是吉祥、富貴的象征,而且非常醒目,能夠引起人們的視覺動感和心理反應,白銅呈銀白色金屬光澤,用在家居產品設計中讓產品看起來更簡潔,更時尚。所以,將銅這種豐富的色彩運用在家居產品設計中,可以讓銅從金屬的生硬變得柔軟起來,并使得銅鋒芒的現代感和溫婉的歷史感得到了最后的交融,它特有的美感、生命力、藝術品質和環保性,切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趨勢。
2.銅在古代家居產品的案例分析與啟示
2.1長信宮燈案例分析
在古代,從銅的開采與冶煉,到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再到與青銅文化相關的信仰等這些都是銅與生活關系密切的重要體現,漢代的長信宮燈就是古代青銅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具,是古代設計中的精品,集審美、實用、科學于一體,對現代家居產品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該燈具高約48厘米,高約44厘米,整個造型是一個宮女呈跪坐直腰姿勢,惟妙惟肖。她一直手在下面拿著底座,另一只手往上護燈,整個產品無任何裝飾,所以顯得整潔干凈,作為一件日常用品,它保證了其基本功能,最值得一提的是,此燈具的燈罩和燈盤都設計得非常合理,使得光照效果和角度能進行調節,為了方便使用者更好地操作燈盤,制作者在燈盤的外緣設計了手柄,使用者可以轉動手柄從而控制光照的方向,整個產品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和結晶。長信宮燈除了具有審美性和實用性外,還具有科學性,當宮女呈跪著的姿勢,斷開的中空右臂與燈罩相連所形成的空管會使煙霧從此處被吸入宮中腹腔,為了更進一步吸收煙霧,我們可以在燈具的底部盛滿了水,而且,在宮女的腰及腿的連接處設計了一個轉角,使得未被吸收的煙霧被擋在內部而不致于迅速回流,符合綠色設計的設計理念。總之,長興宮燈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上的瑰寶,無論是它的工藝還是它的功能,都對現代家居產品產生深厚的影響。
2.2被中香爐案例分析
被中香爐是中國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爐,又稱“香薰爐”,這里所提的香薰爐是以銅材質為主的,它的設計符合人機工程學,在球形外殼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爐體之間有兩層或三層同心圓環。在爐體的徑向兩端各有短軸,支承在內環的兩個徑向孔內,可以自由轉動。同樣,內環和外環相互支撐,內環支承在外環上,外環支承在球形外殼的內壁上。爐體、內環、外環和外殼內壁的支承軸線依次互相垂直。爐體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響,導致它不論球如何滾轉,爐口總是保持水平狀態。由此可見,被中香爐是古代一種先進技術的載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反映出中國古代銅文化在家居產品上的科學應用。
2.3古代銅家居給現代家居產品設計的啟示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讓銅文化重新回歸到家居產品設計中,將銅文化與家居產品設計相結合,將其古代銅家居的美學思想運用到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提煉銅文化中的精髓和靈魂,用時代的角度去認識傳統,創造出獨特的、優秀的現代家居產品。
3.對未來銅家居的展望
現代的家居設計應該是建立在對傳統文化認識的基礎之上,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結合起來,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家居產品。以下幾點是我對未來銅家居所寄予的創新與展望。
第一,將銅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達到和共生的整體生態觀。即銅及銅藝與其他材質或現代技術結合起來,設計出既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要求,又具有文化底蘊。如在2015年的米蘭設計周,由楊明杰設計的新手工藝之屏風系列――中國畫的三圍解構。利用紫銅跟亞克力結合,整個造型簡潔叉不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對中國傳統手工藝――銅藝的再發現、再思考、再設計,利用傳統工藝,結合當代的設計手段,讓由傳統的工藝演繹而來的創新產品具備當下人們的審美標準與生活方式,讓傳統手工藝煥發新生。
第二,將銅文化的精髓和靈魂來渲染家居產品,使家居產品更加具有文化魅力。銅的顏色是及其自然與豐富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將黃銅、紫銅、白銅等進行不同的搭配,使其家居用品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同時,將不同色調的銅與其他文化結合,如將國畫,太極、旗袍等中國元素運用在銅家居中,用來表達設計理念,彰顯民族個性。
上海,是中國的“魔都”。在這里,可以用肉眼的速度感覺到中國經濟的成長與發展,因而在這座城市里,迎來了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下成長的人。他們的到來,也讓這座頗具江南氣息的城市滋生了愈發圓潤的氣質。
一、上海飲食文化現狀
為什么說上海“海納百川”。因為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里的美食可以滿足任何一種口味的客人。不僅酸甜苦辣俱全,喜好韓式、日式或西式口味的人也總可以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餐廳。上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里,一西式古典風格的小洋房里,卻溢滿莫斯科紅菜湯的味道;極具現代風格的餐廳里,卻是吃著火鍋。這種兩級分化的新興飲食文化,在上海早已習以為常。當然,既有改革,也還留著“保守”。老上海弄堂里,二樓洋房,進門的老式留聲機、老式唱片機,還有座椅也透著年代的久遠。菜肴擺盤沒有太多的華麗,連菜式都是很傳統簡單的上海口味,一份小籠,幾塊滋飯團,再和著一杯茶,上海人喜歡這樣度過一個簡單的早晨。
上海既有獨立的餐廳,但也不乏藏在商城的美味。上海的繁華,是高樓林立,也有偌大商城。而開在商城里的餐廳大多帶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和風格:日式的酒屋,美式的漢堡牛排,還有新興的甜點小食,可謂應有盡有,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商城的餐廳是上班族快速解決食物的去處,也為老人學生周末閑暇時品嘗新美味的天堂。同時,上海地處東南一隅,尚是江南小城,依然留存著古色古香的小城古鎮。南翔、七寶至今不但是上海人的回憶,也是外來游客必去的一處景致,品嘗上海美食。就像七寶里隨處可見的糕團,依舊是上海人愛吃的點心,清明時節必有的青團,上海人對它的情感,就像北方人過年必吃的餃子一樣。食物在今天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更替和改變,但是食物與人,永遠是相依相存,每次的改變都是延續一種新的情感。
二、上海飲食的創新
食物不僅僅只為老人、當地人服務。眾所周知,上海菜“濃油赤醬”,且口味皆偏甜。紅燒肉,醬肘子甚至臭豆腐在上海人的口味里都是偏甜的。但是在旅游業發達的上海,若是只做甜味的菜式,怕是大多游客都無法接受,自然少了許多生意。因此在七寶、南翔古鎮等旅游地方,店家為了吸引客人會開創許許多多的新口味,為四川游客準備的麻辣,為北方客人改良的甜度。例如青團,只是清明時節的時令小點,軟糯的團子是甜而不膩的紅豆沙餡,就是一道尋常平凡的甜點。但是杏花樓里的新開創咸蛋肉松青團在去年一躍登頂,成為“網紅”,排隊的隊伍絡繹不絕,不乏外國人,也來“湊熱鬧”,到最后只能限購。亦是為甜咸之爭再添一筆。
不僅是傳統食物的改革,就連外來食物也針對中國市場作出了相應的改變。披薩絕對是國外進口的“洋玩意”,必勝客、樂凱撒等都是在專門制作披薩的餐飲,在他們的手下,誕生了不同口味新穎的披薩:田園風味披薩、海苔鰻魚披薩、奧爾良風味披薩等等,其中最為代表的莫過于榴蓮披薩。雖然“中國市披薩”各式各樣,但其實在國外,披薩沒有如此多的口味,最受g迎的往往是極其簡單的番茄佐芝士。但是,極其簡單的披薩在中國一般沒有很好的人氣,中國人喜歡“盛”,富有熱鬧美滿之意。例如過年過節時,年夜飯總是慢慢一桌,很是隆重,寓意著來年的興旺。有時候的聚餐,國人也喜歡點很多,旁人總會覺得這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但是這和中國的文化有關,菜肴太少,往往被認為待客不周或者不重視 ,顯得過于冷清。當然浪費糧食的行為堅決取締。因此,榴蓮披薩的出現則是商家為了迎合國人的獵奇,自創的“中國式披薩”。除了“中國式披薩”,就連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全球連鎖快餐店,從印象中只賣漢堡可樂的純種“洋快餐”,也近年來相繼推出了米飯、湯等中國特色的款式。就連甜點也出現了紅豆雙皮奶口味的派。所以,食物是沒有界限的,它就像是一種語言,互相交融,理解。
三、上海飲食的守舊
念舊是這些年的潮流趨勢,人們開始感慨生活步伐走得太快,因此開始喜歡尋些過去的物件,裝扮自身,美曰“慢節奏”。因此,在上海小弄堂里又有了那些手工匠人,他們不用機器,而是每日早起,自己和面,自己調料,自己買賣,每天固定的時間和限定的,單是這一份單純的心意總可以吸引穩定的粉絲。阿大蔥油餅、上海夢花街混沌、大壺春,這些有著上海老味道的食物的一舉一動總是牽引著許多人的心。在工業化席卷制造業的今天,餐飲業大可以選擇機器代替手工,這樣就可以實現更大的收益。所以手工匠人被人尊重,是那份難能可貴的堅持。慶華飯店里的菜款很是簡單,擺盤家常,但是來人還是很多,有人勸著 多創新些新菜,否則就被比下去了,可是老板還是拒絕了,這么多年依舊不變。其實,守舊是一種繼承。不是老板古板固執,每一種食物的背后都有它獨特的故事。就像化學物質固然好,但是廚師十分抵制,以它為恥,因為在廚師的宗旨里,廚師是要傳播食材本身的味道,要讓吃著體驗到食物的韻味。快餐文化遍布全國,上海的早餐店已是數不勝數。為了節約時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快餐,但是父母還是更愿意為了孩子早起親手做一份簡單的茶泡飯,又或是按著四季的時令,擇時令蔬菜,憑著這份心意,怕是不能比的。因為有人喜歡,就算再辛苦,也不愿意省一道工序。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在食物上花心思,吃著愉悅,做的人也開心。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由來已久,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和徽菜并列中國菜系。若說在中國的其他地區飲食都還帶有自己的特色與味道,那在上海,仿佛已經被同化了。不是說上海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共融就是它的偉大。在這里,多種文化碰撞,形成了它單獨的菜系。它滿足了每一人的需求,也在害怕在大文化背景下沒有了本真。現在,有人問起,上海的代表美食有什么,很多本地人已經說不口了。甜點糕團,江浙一帶常有,怕是更加精致細膩。油條、湯包在北方隨處可見。所以,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歷史給上海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雖然,上海老餐廳健在,手工匠人被人尊重,但是老餐館里,坐著的都是退休老人,也有慕名而來的游客,可是往往只是一次,新鮮面孔常有,可是老面孔也在一天天減少。因為從眾心理,老老少少都喜歡去品嘗“網紅食物”,可是沒有人想過這食物的來歷,有時還會想著它能有幾分創新,迎合年輕口味。這何嘗不是一種,人們渴望經典東西流芳百世,可是卻沒有人愿意去繼承,又何談創新,再次賦予其新生命。不可置否,上海節奏快,生活的壓力也大,上班族因為貪圖便利,更愿意在餐廳匆匆解決一餐,味道雖好,簡單快速,但是被遺忘的廚房又何嘗不是飲食文化在被遺忘的過程。
還原課程文化本體地位,意味著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關懷對文化進行選擇、內化,建構特有的課程文化。這種選擇、內化和建構蘊含著主體的需要、目的及對一定文化價值和意義的理解。因此,課程不再僅僅是從既有的文化中“拿來”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獨特性、內在性、創生性等屬性的特殊文化。
每次課程改革都是社會文化理想的實踐,并影響著社會文化發展的進程。從某種角度講,課程改革過程實際上是不同課程文化觀之間的碰撞、交鋒,從而形成“同而不和”或“和而不同”的過程。因此,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建立與其相適應的課程文化。課程文化建設包括課程文化觀念和課程活動形態,如課程思想、課程理想、課程制度、課程體制、課程權力、課程管理、課程形態等內容,它涉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環節。
課程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育人工程,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倡導一種人本、民主、平等、創新、對話、合作、多元、開放的課程文化。課程文化的建設應超越知識本位和學科中心,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文化;超越權威主義和普遍主義,形成合作、對話、創新的課程文化;超越剛性的、靜態的、封閉的課程,形成彈性的、動態的、開放的課程文化。同時,還要全面系統地分析本校的課程文化傳統和學校文化特色,創造個性化的課程文化;要整合家庭文化、社會文化和學校文化,使三者融合成整體育人優勢。
在課程文化建設中,校長一要能夠基于特定的教育哲學和教育思想,創造、理解并表達學校共同的課程愿景;二要在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同時,不斷學習新思想、新觀念,積極構建本土化、本校化、個性化的課程文化;三要不斷提高學校課程文化領導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課程領導行家,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成功地傳遞給每一位教師,讓他們成為課程文化的倡導者和建設者。
二、重建、傳承與創新學校文化
無論是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再加工、再創造,還是校本課程的設計開發,實際上都是對學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并成為學校師生認同的價值觀為核心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規范,是在學校這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的全體師生員工的一種共同追求,是學校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總和,是一種具有時代特征的群體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文化與校本化課程建設集中反映了學校的特色與個性,而學校文化又是校本化課程建設的重要資源。校本化課程建設是學校一項具有持續性的專業活動。按照泰勒的設想,任何課程的設計都須解決四個基本問題:一是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二是學校應該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三是學校怎樣有效地組織這些學習經驗;四是學校怎樣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簡單地講,就是確定目標、選擇經驗、組織經驗和評價結果。依次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也就形成課程設計的程序。由此可見,校本化課程建設實際上是學校整體發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設計,是重塑學校形象,重建學校文化的過程。
學校文化重建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以價值觀念的變革為核心,強化師生認同,著力打造個性化學校文化;必須要用新課程理念豐富學校精神文化,牢牢樹立“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價值觀,建構以生命生成為核心的現代學校觀念文化;必須用新的評價模式健全學校制度文化,努力營造激勵創新、民主平等的學校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縛,提高人在制度體系中的主體性;必須用課程資源的理論指導學校環境文化建設,從教育思想變革的高度建設富有生命氣息的學校環境文化,發揮學校環境這一潛在課程巨大的教育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8-064-001
什么是特色?如何打造學校特色、特色學校?如何發展學生特長?帶著一個個問號,我們來到天府之國四川成都,走進了草堂小學、泡桐樹小學考察學校特色建設。草堂小學的“詩意教育”,泡桐樹小學的“和諧教育”,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尤其是草堂小學更給人以震撼與啟示。
啟示一:特色需要文化傳承與凝煉
對學校而言,教育的過程乃文化育人的過程,文化當是師生學校生活的現實狀態和發展框架,是師生幸福的工具,是教育文明的載體,教育只有上升為文化,才富有魅力,才獨具特色。草堂小學原先是一所城鄉交界的薄弱學校,如今卻成了成都市示范學校,全國知名學校。是什么鑄就了她的輝煌?是特色文化、特色品牌。草堂小學是一所流淌詩歌文化的學校,她提出了“植養人文氣韻,奠基詩化人生”的校園文化主題,確定的目標是詩歌教育、詩意教育。我認為,該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學生要寫多少詩,學校要出多少詩人,而是讓孩子的心靈保持詩的靈性,洋溢詩的真善美。該校辦學目標的確立,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學校發展的風格、方向。走進草堂小學,仿佛走進一座詩意的殿堂。“詩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是該校的校訓。從校園環境的布置到師生的一言一行都能體現草堂小學獨有的詩意氣質,如“好雨軒詩社”體現了草堂詩社育人潤物細無聲;“碧草書屋”比喻草堂學子將像碧草一般學習、成長,展碧綠春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甚至衛生間,每一面墻壁甚至樓梯地面,都傳達著詩的語言,處處流淌著濃濃的詩意。總之,學校一草一木都成景,一磚一瓦皆育人,草堂小學到處都浸潤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在這里,“詩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獨具特色,不僅彰顯著校園文化的潤物無聲,而且蘊涵著對國學文化的不懈追求。藍繼紅校長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文化的傳承積淀鑄就了草堂小學鮮明的辦學特色――詩歌教育、詩意教育。如果沒有學校附近的杜甫草堂,就不會有草塘小學的詩意文化;如果沒有當初的“草堂詩社”,就不會有今天這所詩歌流淌的詩意校園;如果沒有藍繼紅校長的執著追求與文化凝煉,就不會如此之快的彰顯詩意教育特色。
學校特色的形成需要文化的傳承和凝煉。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蘊深厚,早在70年代就以小乒乓、小足球、小籃球、小羽毛球、小排球等“五小球”運動享譽全國,曾兩次評為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是江蘇省少兒乒乓球訓練基地、江蘇省乒協小學分會先進集體,是揚州市乒乓球特色學校,連續12年蟬聯寶應縣乒乓球小學組冠軍,多次在揚州市乒乓球比賽中奪冠。學校現擁有兩處乒乓球訓練場館,30多張乒乓球桌,形成了預備、初、中、高四級訓練梯隊,在各級比賽中多次奪冠,乒乓社團被評為市“百佳社團”。乒乓球運動在我校具有廣泛而深厚的基礎。我認為,乒乓國手為國爭光的事跡是最好的育人教材,同時,乒乓球又是一項集體力、技巧、智力、意志為一體的體育運動,具有健體、益智、養心功能。為此,我校將進一步傳承歷史,走體教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強化乒乓球運動的健體、益智功能,開發乒乓球運動的德育功能,以“拼搏”為文化主題,構建富有乒乓特色的學校文化。
啟示二:特色需要文化創新與升華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厚重的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資源和財富。我國的動畫藝術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把中國繪畫、民族工藝、傳統戲曲、民間音樂等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充分的運用到動畫創作中去,并不斷地融合與創新,創作出了《山水情》《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大量經典的動畫作品。這些動畫作品不但風格各異,包含了水墨、剪紙、皮影、木偶等多種動畫形式,而且還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風格,特別是水墨動畫更是我國所獨創的。因此,中國動畫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一、動畫藝術風格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我國動畫藝術風格深受本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是我國動畫藝術家們將民族傳統文化與動畫藝術不斷融合與創新的成果。它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探索研究過程,充分的反映了我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豐富多樣,民族風格鮮明。
早在1957年,我國著名動畫導演特偉就提出了動畫必須走民族風格的道路,中國動畫藝術家們積極地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營養,并不斷探索與創新,從而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動畫作品。如《牧笛》《山水情》《鷸蚌相爭》等借鑒了我國傳統中國水墨畫藝術,從而創造出來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墨動畫。《大鬧天宮》《驕傲的將軍》《哪吒鬧海》等借鑒了我國傳統的戲曲、年畫等民族民間藝術元素。《小鯉魚跳龍門》《孔雀公主》《九色鹿》《一幅錦》等借鑒了我國傳統的裝飾畫等藝術元素。《豬八戒吃西瓜》《鹿鈴》《人參娃娃》《金色海螺》等借鑒了我國傳統的皮影、剪紙等民族藝術元素。《神筆》《阿凡提的故事》《曹沖稱象》等借鑒了我國傳統木偶等民族藝術元素。這些動畫片都極具鮮明的民族風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
隨著美、日動畫片的大量涌進,對我國動畫藝術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很多的動畫片紛紛模仿美、日動畫片的藝術風格,忽略了對本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使得既沒有學到美日動畫片的精髓,也沒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結果導致了近年來我國幾乎沒有創作出經典的動畫片,阻礙了動畫藝術的發展。因此,當前我們在動畫創作中一方面既要不斷地從本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另一方面我們在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同時也必須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創新,在動畫創作中把傳統的藝術形式與現代的表現手法很好地結合起來,在動畫片中不斷加入新元素,創造新風格,使形式風格變得更具有觀賞性,符合時代的審美需要,從而創作出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及精神需要的優秀動畫片來,推動我國動畫藝術的大力發展。
二、動畫題材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動畫題材的選擇是影響一部動畫片成敗的重要因素,我國幾千年來的悠久歷史為我們的動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戲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動畫題材,這使得我國的動畫藝術家在進行動畫劇本創作時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從而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動畫片。
中國的動畫藝術在題材的選擇上,一直注重向中國文化豐富的古典小說、民間傳說、民謠、神話、民俗等進行取材,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如《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就取材于我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哪吒鬧海》取材于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天書奇譚》取材于明代小說《平妖傳》。《小倩》和《嶗山道士》取材于《聊齋志異》。而《寶蓮燈》《九色鹿》《葫蘆兄弟》《女媧補天》等則是以民間故事為基礎改編而成的。《驕傲的將軍》《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等取材于寓言成語典故。這些動畫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在動畫劇本創作中的重要性,它們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不但贏得了我國觀眾的喜愛,也獲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評。
當前中國動畫的發展落后于美、日等國家,創作出的優秀動畫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動畫劇本創作質量不高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我們在進行動畫劇本的創作時,對古典小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寓言成語典故等優秀傳統文化題材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因此,我們在進行動畫題材的選擇和劇本的創作時,必須對傳統文化題材進行深入的再挖掘與整合,并注重與當前的流行小說、社會熱點、流行思潮和色彩、時裝、網絡內容等流行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動畫劇本,推動我國動畫藝術的快速發展。
三、動畫形象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動畫形象無疑是一部優秀動畫片的關鍵和靈魂所在,只有創作出好的動畫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節充分地表現出來。許多優秀的動畫片就是因為它塑造出了許多鮮活而極富個性的動畫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哪吒鬧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鴨》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等杰出的動畫角色形象,雖然很多年過去了,我們卻仍然記憶猶新。
我國的動畫藝術家們在進行動畫形象的創作時,非常注重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將動畫形象的創作與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造型語言如戲劇、壁畫、年畫、剪紙、木偶、皮影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出了許多具有鮮明中國民族風格的經典動畫形象。如《驕傲的將軍》中將軍的形象就是借鑒了京戲臉譜的元素,賦予了角色鮮明的個性。《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動畫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包含了敦煌壁畫、中國戲劇、廟宇藝術及民間年畫等多種民族傳統藝術元素,從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鬧海》中的動畫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國門神畫、壁畫及中國戲劇等民族傳統造型元素,運用簡練的線條、傳統中常用的紅、綠、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龍王、李靖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生動地展現了出來。木偶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機智詼諧的阿凡提的造型則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這些動畫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從我國民族民間傳統藝術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對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因而具有極強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對我國乃至世界動畫藝術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動漫行業的大力扶持,我國的動畫市場日漸繁榮,動畫公司也越來越多,動畫片產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讓人印象深刻、家喻戶曉的動畫角色形象卻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我國的動畫作品都開始模仿日本和美國,卻逐漸丟失了我們自己的形象塑造風格,創作的主動性不突出,造型語言單調而重復,嚴重影響了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因此當前我們在動畫形象創作中必須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并結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不斷創新,才能創造出優秀的動畫形象,大力促進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
四、動畫音樂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動畫作為一種視聽的藝術,必須將畫面與音樂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將影片的主題思想深入表達出來,刻畫出經典的動畫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國大多數經典動畫作品的成功都離不開對音樂的合理運用與深入研究,特別是對民族民間傳統音樂的充分運用,以此來增強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風格。如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音樂以中國民族樂器古琴和琵琶為主,畫面主要借鑒了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的國畫風格,優美畫面與美妙音樂的完美結合是該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則是把笛聲與和諧的自然之音相結合,并大量運用中國南方音樂曲調,再結合中國水墨風格的畫面,使影片達到了獨特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藝術境界,美國評論家將其稱為“在中國聽到的最妙的電影音樂”,并于1979參加丹麥舉行的第三屆歐登賽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獲得金獎,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與對我國傳統音樂的運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鬧海》也大量運用了中國傳統音樂,如兩千多年前的古樂器編鐘、京劇中的打擊樂器等,再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角色形象及場景設計,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完美地融入到動畫片中,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還獲得了多個國家大獎。《阿凡提的故事》充分發掘了新疆地方音樂的特色,音樂的運用使動畫片呈現出獨特的風情。總之,我國動畫能創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與在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和運用了民族民間音樂、戲曲的精華分不開的。
我們在當前的動畫音樂創作中,一方面,我們既要重視對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與創新,將我國豐富的音樂資源很好的運用到動畫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動畫音樂的創作中也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注意將傳統音樂與當前流行音樂的有機結合。
五、結 語
綜上所述,中國動畫的成功,是與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堅持民族化的基礎上,我國動畫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我國動畫的發展與美日等國家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中國動畫藝術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因此,一方面,我們既要對本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堅定不移地從本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繼續挖掘和弘揚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以其為基礎并吸取當代文化藝術新理念,構建起獨特的動畫藝術風格;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在堅持傳統化、民族化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文化審美趣味,不斷進行動畫藝術語言的探索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動畫藝術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經典的動畫作品,使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動畫強國。
[參考文獻]
[1] 李本建 .論中國實驗動畫中的民族創新精神[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08.
[2] 佟婷,編著.動畫藝術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 游牧民族 體育文化 傳承
一、研究目的
優秀傳統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在更新,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保存著祖先的基因和特征。作為民族體育文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更多地體現了游牧民族的禮儀、風俗、藝術、情感表達等文化內涵。在其現代化過程中,面對強勢體育文化的傳入,如何才能推進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的發展,怎樣才能永葆民族傳統文化勃勃生機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查閱大量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等相關文獻資料。
(二)內容分析法:將非定量的文獻材料轉化為定量的數據,并依據這些數據對文獻內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和諧社會視角下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判斷和推論。
三、研究結果
(一)牧民體育文化發展歷史進程
游牧是我國高原畜牧民族生計的典型方式。從事高原游牧的民族自東向西主要有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是游牧于蒙古高原的眾多民族之一,蒙古人從游牧生產、生活中提煉出有益于增長體力和提高技能的項目,即賽馬和射箭運動。賽馬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馬上競技活動之一,蒙古族賽馬一般分賽走馬和賽奔馬兩種,賽走馬是指讓鞍具齊全并釘有合適馬掌的馬跑對側步,比馬的速度、耐力、穩健和美觀,比賽時,要求騎手有高超的騎術,能夠駕馭好馬,使其既走得快、穩、美,又不能跑起來。賽奔馬比走馬賽普遍,參賽的人數也多,少則幾十,多則逾百。射箭也是蒙古族狩獵所必需的技能,射箭比賽時男女老幼均可參加。弓箭之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沒有多少限制,各取其便。靜射即指站立不動拉弓而射,騎射是指選手在特制的跑道上邊騎馬奔馳邊拉弓而射。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產,藏族飼養牦牛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賽牦牛是藏族人民在利用牦牛做生產、運輸工具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一項民間體育活動。在喜慶、婚嫁及節日中,賽牦牛活動常常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相傳在唐朝初年,青藏高原上已經流行賽牦牛活動。射響箭是高原藏民有別于其他民族的一種射箭形式,射響箭藏語為射“碧秀”,碧秀長80厘米,箭竹桿制,頭部四側有小孔,射出后,因空氣進入小孔而發出聲響,射碧秀流行于自治區,是貢布地區年節的主要活動內容之一。藏族體育文化以固有的形式傳承著,但隨著掌握這些技能的老人的相繼離世,這種文化的傳承也正受到沖擊。如何搶救、記錄這些傳統體育活動,成為民族體育工作者現階段的重點工作之一。
(二)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特殊功能
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加強公民教育,提高公民各方面素質,其中,身心健康素質是重要內容之一。賽馬、射箭等深受各地區廣大群眾的喜愛,并作為表達情感和健身的手段,有著陶冶參與者自身和愉悅他人的雙重功能,而這功能對構建和諧社區產生了特殊的社會價值。
由于賽馬和射箭等活動源自大眾,源于生活,它的表達方式及內容與國情相一致,與群眾傳統觀念、審美情趣相吻合,這也是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興起的重要基礎。隨著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快樂瀟灑并健康長壽已成為當代人追求的目標,而大批離開工作崗位的中、老年人,承受著生理上的變化和心理上的某種失落感,參與賽馬、射箭活動作為改變現狀的一種有效方式。這一切都有利于營造一種祥和、輕松、歡愉的社會氛圍和秩序,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特殊作用。
(三)和諧社會視角下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繼承與創新
文化創新分三個層次,即表層文化、中層文化、底層文化,在文化創新中,表層最容易發生,因為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的物質條件關系最為密切,也就是生產力和生活方式一經變革,人們的衣食住行就要隨之變化。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源于游牧民族的高原畜牧生活,當生產方式發生變革后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也隨之變化;中層文化的創新速度僅次于表層,隨著時代的變遷,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和異族文化交融的加深,禮儀、風俗、藝術、宗教、法律、制度等也相應地演變;底層文化之所以為底層,是因為它為全民族所共有,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所以比較持續穩定。世界上任何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都是繼承與創新和諧統一的過程,這是文化和各項具體文化的發展規律,應當正確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傳統優秀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這個民族的精神記憶,它是從這個民族祖先處傳承而來的。優秀傳統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在更新,又始終保存著祖先的基因和特征。作為民族體育文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更多地體現了游牧民族的禮儀、風俗、藝術、情感表達等文化內涵,在其現代化過程中,不能一味地順應“世界一體化”的體育文化發展趨勢,追求將其文化的各個層面推向規范化、社會化和國際化;面對強勢體育文化的傳入,處于弱勢的游牧民族草原體育文化不應該、也不可能全面被替代,而應當有選擇地吸收其他文化精髓,使之適應本民族的文化內涵。同時,應該看到,文化具有時代性,傳統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造和更新,賦予新的內涵和活力。
參考文獻:
大學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屬于高等教育的高職院校也肩負著文化傳承的使命,為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供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我們有必要大力推進高職院校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式上就要彰顯中華文化的優秀特色,那么如何讓中華文化在職業教育中工學結合模式下得以傳承與創新,就成為我們進行研究的新課題。
一、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建設的重要意義
作為高職高專校園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傳承與創新主要涵蓋校園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風、校風、規章制度建設,校園文明與行為準則,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等內容。高職高專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建設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增長知識、提高素質的客觀需要,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質,對全社會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是當代高等學校的歷史使命
我國當代高等學校的歷史使命之一是文化傳承創新,這是由高校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一個社會能不能健康發展,關鍵在于人的發展、人才隊伍的培養。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等學校在人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學校的任務就是要以振興中華民族為使命,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德才兼備之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立德樹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具有文化底蘊;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必須具有強大的文化支撐。因此,我們辦大學就是辦文化,既要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又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更要發展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中強調高校要“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正為我國高等教育繼往開來、科學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大學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二)創新文化也是高等教育創新的靈魂
高等學校是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的,而創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質。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和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高等教育創新的精神基礎和動力之源。文化的實質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為創新提供了知識和智力的基礎,另一方面為創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撐體系,更重要的是為創新提供了確定其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的價值觀及意識形態。”[1]
二、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內容主要是優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并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后代,不斷培育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講的是文化傳承,“揚棄舊義,創立新知”,主要講的是思想創新。很顯然,這里的文化傳承創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識領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會科學,換句話說,主要講的不是“科學技術”而是”思想文化”,是以價值體系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傳承創新,包含著如何對于中華優秀文化進行傳承創新。
三、構建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模式下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實踐平臺
(一)優化專業建設,加強工學結合,制定相關制度。
研究制定相關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有效的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傳承方法及相關制度,調整專業設置,建設具有顯著優勢和鮮明特色,能夠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的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推動品牌專業建設,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推進職業教育與民族特色產業。文化產業發展的雙向互動,改變單一的傳承方式,學校要與企業共建文化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傳統文化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一是課程目標設置上,要突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和地位“在工學結合模式下,要協調好文化課與專業技能培養的關系,鼓勵教師開發校本課程;二是建立和完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在繼承傳統文化教育的基礎上,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達到傳統文化繼承和現代教學模式創新的有機統一,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教學方式融會貫通;三是確立以德為本的教育目標,在工學結合模式下,注重能力培養的同時,更應重視做人的道德修養與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團組織、學生會和班主任工作的服務、管理功能。開展形式多樣的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采取專題講座,形勢政策輔導報告會、故事會、文體活動、知識競賽、書畫展、演講比賽、辯論會等形式,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感受作為中華民族成員的自豪,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充分發揮團組織學生會的帶頭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力作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力和素養得到鍛煉和提高。
(四)與企業文化相融合,創新傳統文化。打造具有職業特色又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人文育人環境,讓學生隨處都能感受到職業氛圍和傳統文化氛圍的熏陶,培養他們的職業認同,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樹立他們的職業理想,工學結合模式下,校企文化在互動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確地引導學生處理好奉獻與索取、效率與公平、自主與監督、競爭與協作等關系,加深對不同文化和多元社會的認識與理解,糾正他們認知上的偏差,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尤其是企業員工的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精益求精等優秀的文化價值理念,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凈化他們的人格品質,使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廣東是我國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發達城市,地理位置的優越,省外、海外品牌紛紛入粵,使廣東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業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國十雙鞋,廣東有其五”“全球十雙鞋,廣東有其三”之稱。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廣東鞋的蹤跡。但無須諱言的是,廣東自主品牌及產品的研究及創新工作做得相對有限。近些年來,廣東制鞋行業正奮起直追,著力加快品牌發展。要發展,就要有創新,要創新就要有新的技術和藝術灌入其中。非遺創新,既是時代的產物,又是聚焦非遺與時尚融合之美,推動非遺活化傳承、價值轉化的過程。作為時尚之都的廣州,助力文化產業新發展是當下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省級非遺工作站申報工作,其中服裝服飾工作站落戶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非遺工作站(服裝服飾工作站)應運而生,將深度整合時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通過非遺文化賦能,優化提升全產業鏈,促進跨界合作,形成多業態、跨區域影響力,推動灣區時尚產業融合發展。制鞋行業作為服飾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品牌建設及產品創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價值所在,引領國潮
1.1應用價值
要推動非遺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融合,以文化產業為載體,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改造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方式,提升廣東制鞋在中國乃至世界制鞋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使我國制鞋行業一改往日低端、廉價的加工狀況,能夠健康、飛速的發展,在這種情形下,以傳統文化催生經濟轉型發展,在弘揚傳統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現實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近幾年,隨著我國在傳統文化的大力推廣下,國潮品牌應運而生。其設計理念將本國文化、元素添加在設計中從而形成。廣東制鞋緊抓社會發展命脈,經過多年發展和培育,現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產業鏈。據中國市場調研在線的中國女鞋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顯示,雖然我國制鞋行業受歐美市場受金融海嘯影響進口數量下降,而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來的十年里,中國制鞋市場仍將呈現迅猛上升的趨勢。而廣東,作為我國制鞋行業引導國內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國際流行訊息以及時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業對設計水平的發展非常重視,品牌建設更是行業轉型、產業升級的重要發展趨勢。產品升級、品牌轉型、發揚傳統文化,無疑未當今鞋類設計師提供了很好的設計靈感,產品遵循在不同品類或風格的鞋產品當中,融入中國元素,既展示出新時代鞋靴個性的一面,又發揚我國傳統文化。
1.2學術價值
目前在全球經濟與文化一體化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已經融入各行各業。廣東制鞋產業鏈以達到全國領先的生產制造水平,年產品出口總值遠超越其他生產制造國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國。而在設計與文化引領方面,國外一線大牌仍處于主導地位,中國制鞋業沒有形成屬于本國獨特的文化創意,加之當前本土鞋類優秀設計人才緊缺,中國鞋類設計環節較國際一線品牌有明顯欠缺。如何打破設計環節,打造屬于中國的鞋類世界品牌,廣東制鞋行業的轉型與升級是發展必然趨勢。提高整體制鞋產業鏈,向全球制鞋產業鏈上游邁進,是廣東制鞋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品牌建設、產品研發設計是目前廣東制鞋企業迫切需要加強培育的方面。隨著新時代文化創意全球發展的步伐,呈現以傳統文化為主導,以產品創新創意為主要導向的發展現狀。本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時代創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動傳統制鞋行業轉型升級,對廣東制鞋行業的資源整合、技術創新、文化素質提升等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非遺文化傳承下廣東地區制鞋行業設計目的、開發方向與工藝技術等問題,行業、企業以及高等教育制鞋專業進行研究探討,有利于轉變當今制鞋行業“模仿”設計現狀,努力推動和發展廣東制鞋行業產業升級,企業轉型。同時,依據企業、社會需求,對高等教育鞋類專業提供行業需求,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綜合素質、教學質量,有利于高職、本科等鞋類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好的培養適合新時代企業需求的高級專業人才。
2行業快速發展,引導新型人才
制鞋行業屬于工業密集型產業,而中國在全球制鞋行業中一直處于生產大國、出口大國和消費大國,其鞋類產量、出口產量和消費產量分別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國鞋業的發展,可以說為全球鞋業消費市場提供了來源穩定的產品供給,與此同時,中國鞋業發展的外溢效應,為周邊國家依托中國鞋業強大的供應鏈從而實現鞋業快速崛起,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但中國鞋業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其自主品牌及產品的研究及創新工作做得相對有限。基于此種原因,借助文化創意的全球化興起,越來越多的原創品牌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興起,而要獨特,就要創新,要發展中國制鞋行業,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將兩者緊密結合,提升廣東制鞋業的同時,提升全民文化素質水平,創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個構造以及從鞋類演變的歷史開始。要發展就要創新,無論是從工藝技術創新,還是造型設計創新,只有根植我國傳統文化,汲取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精華,才能彰顯中國鞋靴設計師的人文情懷,并由此形成有中國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產物。目前,國內對于鞋靴文化的整體發展研究,有了一定的進展,研究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的學者,以及研究紡織服裝學的學者對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鞋履藝術在現代鞋靴設計教學的應用研究》溫州大學,劉陽,碩士論文,2018年;《論鞋靴設計中傳統文化的運用》溫州大學,顧任飛,中國皮革,2013年06期;《繼承傳統文化與鞋類時尚創新》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彭艷艷,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專門研究非遺文化并應用到鞋靴產品當中的機構、學者或企業還相對較少。在企業方面,設計師具有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社會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創造者。只有順應時展,不斷通過新品理念、產品質量、產品特色、產品服務等方面提升品牌產品價值,這就要求鞋類設計師既要有豐富的鞋產品技術設計能力,又要掌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在審美,同時,鞋類產品必須符合當下時代的審美產物并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處理好技術與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與現代科技等之間的關系,設計出代表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潮品牌產品,向社會展示創意轉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養方面,隨著市場整合、消費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業從早期的培訓機構上升到中專層次的《皮革制品設計專業》、高職層次的《鞋靴與工藝設計方向》等,以及本科層次的《皮革專業》、《鞋靴與皮具設計方向》,至現今《鞋屢設計》研究生方向等。教學層次不斷提高,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逐步細化,涉及鞋靴工藝制作、鞋靴款式設計、鞋靴樣板設計等分門別類的進行高等教育教學。依據不同層次鞋類專業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從技能型專門人才到設計類創新型高級人才,通過院校理論教育,讓學生掌握該層次教育教學過程中基本理論知識,基本素養,加強非遺文化知識,以及在鞋靴設計當中給予創新,為根除中國鞋靴設計的一味模仿、抄襲現象提供有力依據,為高校鞋類專業及制鞋企業培養具有強烈民族意識,保護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新一代鞋類設計人才,給予有益意見。
3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赴新時代
企業發展是高校教育的風向標。近年來,職業性院校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提高院校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增強高校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形成了以學校為主,企業參與教育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多方位合作辦學等模式。如:企業管培生合作、學生就業合作、訂單式培養、冠名班合作、名師工作坊等。培養了一大批有知識、懂技術的新型勞動者。對于廣東制鞋而言,早期的樣板師已退出時尚設計舞臺,成為幕后支撐的主力軍,而鞋靴設計師更多為年輕、潮流的90后、00后,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汲取時尚新理念,將制鞋行業引領國潮達到創新設計新高地。
4總結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真實見證,也是一個國家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在研究和傳承前人文化的同時,我們看到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然而即便如此,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遺資源受到很大的沖擊。很多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強保護非遺工作的同時,各行各業也將非遺文化資源、文化傳承引入行業建設當中,力爭通過自己行業向中國乃至世界展現我國特有的文化底蘊。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從廣東制鞋行業著手,挖掘并深入中國非遺文化特色,結合院校人陪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努力推動或發展廣東省乃至中國制鞋行業的發展里程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周鳳華.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形成命運共同體[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
[2]高鴻.企業舉辦和參與是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
[3]覃大立.傳統手工藝自主創新之我見[J].新美術.2012(03).[4]徐燕琳.廣東傳統非物質文化[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