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4: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
公共管理;公共性;合作共治性;全球化
一、引言
公共事務管理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受重視,但是在當今時代,越來越被政府官員以及學者和政治界所重視。公共管理的概念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新的公共管理運動的推動而造成了變化,其理論和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漸與時代接軌。目前各國的政府改革運動正如火如荼,這對傳統的公共事務管理提出了挑戰,公共行政需要在自我辯證否定的基礎上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并延伸其內涵,自我超越,以前者從未有過的張力和活力迅速發展,奠定它在新世紀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繼往開來,塑造、規制和導引當代公共事務管理的方向和運作方式的重要地位。
二、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主要體現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質的服務性和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筆者分別介紹這幾個本質特征的內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公共管理內的公共性,其含義主要涵蓋兩個層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為某一特定群體與階層的意志實現工具的,它必須要肩負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以實現全體大眾人民的整體利益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夠明確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種能夠實現與維護公共利益的一種方式;第二,公共參與性。公共管理的實行主體是大眾,也就是說其中包括涵蓋政府,同時還有公民與其他組織在內。現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礎是公共性,政府所實行的一切權利也都是公共權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權力的特征。這種權力只能用來提供與維護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為實現某一階層與群體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沒有權力用它去剝削社會成員,更沒有權力用它去維護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現代政府一定是具備秉持與堅守公共精神的,并會運用這種公共精神去規制著其的運行過程。
(二)服務性在研討公共管理服務性之時,非常有必須要再次審視一番其的概念。由現代意義去看,管理應該是什么?其實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去觀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決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動,由最初的確立目標到最后的績效評估,所有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決策。(2)管理就是服務。政府的協商、調控、強制、約束、指導活動,都是為實現政府目標而進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種服務。其他組織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協調。管理需要化解矛盾與沖突,需要協調所有萬事萬物間的一切矛盾與沖突,需要通過協調管理去創建和諧且有效率的運行體例,然后由這種運作體例去實現已經確立成型的目標。
(三)合作共治性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這個特點意味著,在公共事務的管理中,治理的職責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社會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來承擔的。這種思想極富創新性,在公共事務管理歷史過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種管理理念之所以會橫空出世,原因在于人們看到了市場自發調節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也不是盡善盡美的。靠市場單方面的調節,只能對資源配置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反之,僅僅依靠政府和政策,資源最優配置也是無望實現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國家與政府權威,宣示社會唯一中心權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確表示:政府在面對與解決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時候,因為受制于外部與內部客觀條件,所以無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這就造成了另外一種局面———去找尋且發揮其他資源的作用去彌補政府功能的不足,而這種資源則是民間與公共組織的可以當做權力主體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時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為當代全球關注的焦點
全球各個國家對公共管理與其變革的關注均是比較熱切的。但是,這種局面并不是各個國家的政治家們與學者們在官邸與書齋以心智謀略演化而來的,而是人類社會現實生活發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現象。其涵蓋全方面意義的全球化發展,此中包括社會、文化、經濟、政治,以致全球眾多國家自上世紀中期至今一直面臨的均是有著一定相似度的問題,只是問題嚴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隨著社會中不可治理性問題的頻發,現代民主化進程發展,技術革命與知識經濟的發展等問題的凸顯,這些問題都以時不我與的緊迫態勢步步緊逼各國,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夠推陳出新。
技術與經濟的發展大幅度的推動著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化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已而得到相應配置與重新配置;國際間的合作與對話協商頻次均有大幅增長;傳播優勢強的文化的滲透性與擴展性已得到增長。全球化問題早在上世紀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逼近人們。全球化發展也是自那時而逐漸進步的,政治與經濟發展也愈加強勁。如果通過經濟活動去觀望全球化會發現,全球化涵蓋經濟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從原材料到人力資源的轉移,還是從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場營銷,它們都是在一個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紀中期到至今所凸顯的種種問題證實,民族經濟的整體性已在被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所侵蝕,民族經濟的自甚至也遭到了相當大程度的侵蝕,這種情況明確的證實:全球內沒有一個國家是可以在不對國際信息深思熟慮且不找尋國際合作的前提條件下,去做出與本國經濟發展戰略與政策相關的任何決定的。
全球化理論為從世界的角度來觀察社會活動的現象提供了理論基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在改變著很多國家決策者的戰略決策,全球化的發展對于公共管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首先,它影響著很多國家的外交策略,以及國際關系的變化;其次,國際競爭和國際的合作并存,使各國的公共事務管理的效率發生著變化;再次,全球化推動公民社會和全球結社革命的興起,結果使得政府的權力運行方向發生著變化,將權力運行的方向轉移到國際組織,或者與社區組織近距離接觸。導致政府權力部分上移和下移—向上是向國際組織轉移,向下則是向社區組織或第三部門轉移。這些變化,都導致了傳統公共事務管理已經不合時宜,不論是理論方面,還是管理的過程中,都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公共管理必須要進行自我創新才能適應全球化的趨勢。
從公共事務管理的發展歷程來看,從簡單的公共行政管理過渡到公共事務管理,并不是一種概念上的偷換,而是意味著公共事務管理在定義上和管理方式上的深刻變革。研究者們應該把目光聚焦到如何完善政府監督機制,以及與政府的合作來達到優化公共事務管理上來,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黃健榮.論公共管理之本質特征、時代性及其它[J].公共管理學報,2010年03期
[2]武家磊.論公共管理的本質和目的———以社會契約論視角[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3]馬杰.公共事業組織倫理制度化與路徑分析[J].理論觀察,2010年03期
[4]徐媛媛.公共管理模式嬗變的制度與權力走向[J].求索,2010年03期
二、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主要體現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質的服務性和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筆者分別介紹這幾個本質特征的內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
公共管理內的公共性,其含義主要涵蓋兩個層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為某一特定群體與階層的意志實現工具的,它必須要肩負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以實現全體大眾人民的整體利益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夠明確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種能夠實現與維護公共利益的一種方式;第二,公共參與性。公共管理的實行主體是大眾,也就是說其中包括涵蓋政府,同時還有公民與其他組織在內。現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礎是公共性,政府所實行的一切權利也都是公共權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權力的特征。這種權力只能用來提供與維護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為實現某一階層與群體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沒有權力用它去剝削社會成員,更沒有權力用它去維護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現代政府一定是具備秉持與堅守公共精神的,并會運用這種公共精神去規制著其的運行過程。
(二)服務性
在研討公共管理服務性之時,非常有必須要再次審視一番其的概念。由現代意義去看,管理應該是什么?其實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去觀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決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動,由最初的確立目標到最后的績效評估,所有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決策。(2)管理就是服務。政府的協商、調控、強制、約束、指導活動,都是為實現政府目標而進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種服務。其他組織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協調。管理需要化解矛盾與沖突,需要協調所有萬事萬物間的一切矛盾與沖突,需要通過協調管理去創建和諧且有效率的運行體例,然后由這種運作體例去實現已經確立成型的目標。
(三)合作共治性
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這個特點意味著,在公共事務的管理中,治理的職責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社會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來承擔的。這種思想極富創新性,在公共事務管理歷史過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種管理理念之所以會橫空出世,原因在于人們看到了市場自發調節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也不是盡善盡美的。靠市場單方面的調節,只能對資源配置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反之,僅僅依靠政府和政策,資源最優配置也是無望實現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國家與政府權威,宣示社會唯一中心權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確表示:政府在面對與解決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時候,因為受制于外部與內部客觀條件,所以無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這就造成了另外一種局面——去找尋且發揮其他資源的作用去彌補政府功能的不足,而這種資源則是民間與公共組織的可以當做權力主體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時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為當代全球關注的焦點
全球各個國家對公共管理與其變革的關注均是比較熱切的。但是,這種局面并不是各個國家的政治家們與學者們在官邸與書齋以心智謀略演化而來的,而是人類社會現實生活發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現象。其涵蓋全方面意義的全球化發展,此中包括社會、文化、經濟、政治,以致全球眾多國家自上世紀中期至今一直面臨的均是有著一定相似度的問題,只是問題嚴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隨著社會中不可治理性問題的頻發,現代民主化進程發展,技術革命與知識經濟的發展等問題的凸顯,這些問題都以時不我與的緊迫態勢步步緊逼各國,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夠推陳出新。
技術與經濟的發展大幅度的推動著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化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已而得到相應配置與重新配置;國際間的合作與對話協商頻次均有大幅增長;傳播優勢強的文化的滲透性與擴展性已得到增長。全球化問題早在上世紀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逼近人們。全球化發展也是自那時而逐漸進步的,政治與經濟發展也愈加強勁。如果通過經濟活動去觀望全球化會發現,全球化涵蓋經濟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從原材料到人力資源的轉移,還是從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場營銷,它們都是在一個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紀中期到至今所凸顯的種種問題證實,民族經濟的整體性已在被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所侵蝕,民族經濟的自主權甚至也遭到了相當大程度的侵蝕,這種情況明確的證實:全球內沒有一個國家是可以在不對國際信息深思熟慮且不找尋國際合作的前提條件下,去做出與本國經濟發展戰略與政策相關的任何決定的。
但是,倫理話題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普遍性其實只是一種歷史現象。在20世紀,一個明顯的社會發展趨勢就是社會生活領域的分化和科學的分化,社會生活在以往的歷史發展的前提下進入了加速分化的階段。同樣,科學的學科分化也令人目不暇顧。在這種情況下,倫理話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法開始得到證實,存在著一般性的倫理研究和特殊的倫理研究并存的科學事實。一方面,重復著以往時代的倫理話題繼續加以研究,依然是倫理學的主流,甚至出現了更為系統、更為深入的倫理哲學省思。另一方面,關于具體的社會生活領域的倫理考察也吸引了大量學者的興趣,人們深入地分析一些具體的社會生活領域中的特殊的倫理關系類型,提出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的建設。這就是在20世紀后半期開始成為倫理學研究熱點的職業道德研究。公共管理倫理學就是在這種科學和社會發展條件下建立起來的一門科學,它是作為對公共管理領域中的倫理關系作出專門研究的科學,并根據這一專門研究對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道德規范作出規定。
“公共管理倫理學”是一門新學科,它的前身可以看作為“行政倫理學”。在稍早的時期中,人們曾經試圖通過對行政體系作出倫理思考去建立行政倫理學,但這個嘗試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根據韋伯等人經典的官僚制理論,行政體系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基礎上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現為對科學性的追求,所以,以談論價值問題為宗旨的行政倫理學一時很難得到人們的認為。近年來,行政管理的問題開始出現了社會化的趨勢,它不再僅僅是屬于政府專有的管理形式,而成為一種擴展到許多非政府的社會公共部門的管理形式。當行政管理的方式被推廣到非政府部門的時候,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出現了許多不適應的情況,因而需要改革和調整。一方面,使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被改造為適應非政府公共部門管理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這種管理方式在非政府部門的成功又對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要求政府部門的管理也采納非政府部門的管理經驗。這樣,就出現了公共管理這個特殊的管理形式。可見,公共管理是從傳統的行政管理中發展而來的,但又不能根據傳統的行政管理的理論和觀念來認識它,它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形式,根據管理學的術語,干脆把這種管理形式稱作為管理的新模式。
公共管理倫理學是與公共管理聯系在一起的,是公共管理這種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建立公共管理倫理學的要求。就公共管理自身而言,它的出現決非歷史的偶然,更不是一些標新立異的學者們的杜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管理模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從邏輯上講,管理的歷史是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的,有了人也就有了管理。因為,人在今天已經被公認地稱作為社會的動物。從人類歷史的形成來看,單個的人是不能被稱作為人的。我們無法設想,一個單個的人可以從猿進化為人,從猿到人的轉變必然是一個整體進化的過程。人是在社會的整體中才能成為人和被看作為人,離開了社會的整體,就無法理解人與動物還有什么本質性的差別。而人作為社會的人,他的最為基本的存在形式就是他們之間的集體活動和協同作業。這之中,必然包含著管理關系。也許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這種管理關系是極其簡單的。但無論它多么簡單,畢竟是作為一種管理關系而存在的。所以,我們說,即使在最為原始的人類社會中,也必然存在著管理關系,有著管理活動。
行政管理是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當然,在一些“類國家”的原始部落中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行政管理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原始部落稱作為“類國家”的話,那么我們也同樣可以把這種初級形式的行政管理稱作為“類行政管理”。因為我們談論行政管理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把包含著這樣幾項內容的管理形式稱作為行政管理的:(1)有著相對固定的行政等級序列;(2)有著相對固定的行政管理人員;(3)有著相對穩定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授權;(4)最為根本的,還是出于社會秩序的需要而從事的管理,這一點是它區別于其它形式的管理的根本。用現代觀念來看,行政管理在本質上是一種以非盈利為目的的管理,它所服務的是社會長遠利益或根本利益,在迄今為止的社會歷史過程中,這種所渭社會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可以被直觀地理解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或主導地位的那部分社會群體的利益。
行政管理的出現標志著管理領域和管理類型的分化,或者說,行政管理的出現是社會分化的結果,當社會分化為不同的領域,社會成員生活內容的多元化以及扮演的社會角色的多樣化,都提出了多重管理形式的要求。如果說在國家形成后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行政管理都是服務于一個特定集團的統治的要求的,是服務于階級利益的實現的。這種行政管理的范圍,也主要表現為以對官吏的管理為基本內容的管理,它的外部功能極其有限,在國家政權的運作體系之外,存在著相對自主的經濟生活、家族式的社會團體生活、宗教團體生活等等,這些管理與行政管理聯系并不緊密,同時存在很大差異。當然,從歷史上看,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惟有行政管理發展比較充分,其它形式的管理對于管理史的研究來說,都具有加以考察的價值。
從抽象的意義上說,行政的歷史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在近代社會出現以前的漫長歷史時期內,行政管理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而存在,一切行政管理的活動都從屬于統治的目的。所以我們把這一歷史時期中的行政管理稱作為統治行政。這一行政管理類型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職位繼承制和強烈的排外性,雖然在中國發明了科舉考試,對于校正行政管理的排外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并不意味著在本質上改變了統治行政的排外性特征。近代社會以來,隨著服務于統治目的的行政管理的出現,出于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要求的行政管理開始迅速增長。我們把這種歷史趨勢的成熟形態稱作為管理行政。在管理行政服務于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這一目的之中,包含著行政管理更多地接受公共的參與,更多地接受社會的監督,甚至存在行政管理社會化的可能性。在某種意義上,管理行政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公共行政了。所以,近年來,人們把近代成長起來的管理行政稱作為公共行政。但是,管理行政并不是人類行政管理的終極形態,更高級的行政管理模式應當是服務行政,對于這種全新類型的行政模式來說,國家的行政體系對于社會的作用不僅遠遠告別了統治的功能,而且也不再是凌駕于社會之上而對社會所實施的管理,它是一種從屬于服務的目的而建立起來的,不僅在客觀的制度或體制設置上體現了為社會服務的目的,而且在行政人員的主觀動機中深深地蘊含著時時處處從公共利益出發,為公眾、為社會服務的強烈愿望。服務行政是完成了的公共行政,只有這種行政模式才能充分體現出自身的公共性質。服務行政并不是空想,在20世紀后期的行政改革中,我們常常看到這種理論渴求和呼吁,而且行政體制的重塑,在許多方面反映出了這種趨勢。
二、在行政學的演進邏輯中看“公共管理倫理學”
近代行政管理的發展大約在18世紀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論陳述,而系統原則的制定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作出的。1887年威爾遜發表了著名的《行政之研究》的論文,提出了建立專門的行政管理科學的構想。威爾遜建立行政管理學的構想,實際上是對近代以來行政管理專業化的總結性意見,被我們稱作為管理行政模式的理論表述。然而,行政管理學的提出,本身就意味著行政管理從自然發展走上了自覺建構的進程。也就是說,自威爾遜開始,行政管理的組織、體制、程序以及行政人員的作用,都進入了學者們的研究范圍,成為專門研究的對象。這樣一來,行政管理的經驗可以得到及時的總結和概括,而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又極大地促進了行政管理實踐的發展。所以,對20世紀行政管理的研究,往往可以通過研究它的理論形態而得到一個完整的概觀。
我們說威爾遜的論文《行政之研究》提出了建立專門的行政管理學的構想,這決不意味著它的貢獻僅僅在于提出了這樣一項建設性的意見,而應當理解成整個人類行政管理歷史的繼往開來。威爾遜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基于對人類行政管理的歷史的深刻認識下提出的,反映了行政管理實踐的客觀要求以及人們希望對行政管理的規律和技術進行專門探討的要求。比如,行政管理與其生態環境的關系、行政管理專門化中的法制建設、行政管理殊的技術性要求、行政管理自身的特殊目標等等,這些問題都被涵蓋在威爾遜的建議之中了。所以,威爾遜關于建立專門的行政管理科學的建議能夠得到熱烈的響應。
20世紀后半葉以來,傳統行政管理模式及其指導理論,不斷受到來自實踐和理論的雙重挑戰,這種模式過分強調等級、集權、計劃和直接控制主義,導致了效率低下、腐敗滋生等問題,進而引發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針對傳統行政模式的弊端,從80年代起,英美等發達國家開始了以企業家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效率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并逐漸成為潮流。新公共管理模式逐漸取代舊公共行政模式,成為一種正在成長的公共部門管理新模式。
雖然人們對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界定,但綜合起來大都具有如下相同的特征:1)新公共管理主張通過民營化等形式,把相當部分的公共服務交由市場和社會力量來提供,通過引導它們為實現公共利益服務,試圖打破政府壟斷教育造成的低效、腐敗等局面,形成靈活多樣的公共管理服務機制。2)基于管理具有相通性的特點,很多國家都主張在實踐中廣泛借鑒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大力倡導科學的績效評估方法、程序和標準,對公共服務部門的成就、業績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3)新公共管理把社會公眾視為政府的“顧客”,認為政府的職責就是根據顧客的需要提供回應性的公共服務,要尊重并賦予顧客應有的權利,堅持“顧客導向”,以“顧客滿意”為宗旨。
一、新公共管理運動在教育領域中的積極影響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領域也經歷了幾次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完全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的教育管理和運作體系,并面臨著越來越多難以解決的困難。上述行政改革的思想,作為教育改革的新理論源泉,也影響著我國現行公共教育體制的改革、這種變化的基本取向是形成一種新的管理關系,這種關系既有利于政府進行統籌管理,又有利于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也能使學校享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壟斷學校教育供給的局面,減少了由政府部門對學校進行直接干涉而造成的管得過多、效率低下等問題,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效率;通過引人市場競爭機制,促進了學校等教育服務提供部門之間的競爭,從而提高了教育質量和效率;家長和學生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教育選擇權,促使學校重視家長和學生(顧客)的不同需要和愿望,對他們的需求做出積極的回應,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服務質量。
二、新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遭遇的挑戰
上述不同形態的體制性改革確實給教育管理帶來了一些初步變化。然而,這場以市場化、民營化為特征的改革也給教育帶來了一些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
1改革中遭遇的教育倫理問題
公益性是現代公共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由公益性取代以往教育的私事性,這是現代公共教育區別于以往任何一種教育的基本的價值前提。然而當市場介人教育領域時,公共教育的公益性遭遇到了嚴峻的挑戰。
從理論層面來看。首先,追求私人利益的滿足和利潤最大化,是市場化運作的民間資本的天然本性。通過市場竟爭機制向社會提供教育服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育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效率,但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又使教育服務具有了可分性和競爭性,從而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一個營利性質的領域”。其次,教育的價值基礎又決定了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以促進人的個性發展為目標,并將滿足人的需要與滿足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最終使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教育的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在現實生活中就體現為資本尋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沖突。
從實踐層面來看。一方面,市場化運作的教育服務機構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更加關注自身提供教育的靈活性、多樣性,努力提高辦學的績效和責任意識。與此同時,在我國教育市場需求旺盛但供給卻相對不足的現狀下.廣泛吸引社會企業和個人投資或參與投資教育服務事業,打破教育的政府高度壟斷性,也大大緩解了國家投資教育的沉重負擔。但另一方面,用"3E"(經濟、效率、效能)作為自身價值基礎的市場化運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公平、民主等公共管理核心價值的弱化,忽視了人對公平愿望的要求,加重了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擴大了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的差距,強化了社會分層,并有可能將那些因社會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而被邊緣化的群體排除在競爭新機制之外。事實上,在我國現行的改革過程中,就有許多人因為經濟原因、政策原因或其他社會原因,而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和良好的教育條件。另外,引進市場激勵取代對學校機構隨意的行政干預,放松規制以鼓勵各種非政府組織甚至營利性組織介人教育領域,從而改進一個國家的公共教育系統。各利益主體通過公平竟爭的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而提高了整體教育服務的質量。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下,有些學校往往會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利用“信息不對稱”等市場機制運作的特點來降低教育的標準或質量,甚至欺詐學生,滋生“權利尋租”等教育腐敗。
2改革中政府公共職責的弱化現象
教育具有公益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樣完全通過市場來提供。市場的驅動機制是私益而不是公益,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市場限制,就會演變成一種無序的狀態,因此必須通過市場以外的政府來平衡資源配置。這就導致現代國家政府在提供教育的服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主張將企業家精神引人政府,把原來由政府履行的部分職責交給社會來實現。通過在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以及公共部門之間展開競爭,縮小政府規模,建立一個高效政府,從而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效率。但是,在實踐中對效率和經濟利益的過分關注,卻導致了政府公共責任的弱化。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工程,一旦以提高效益作為教育管理者的行動指南,那么社會效益概念的模糊性、凸顯效益所需較長時間的特點.就很容易成為教育管理者逃脫責任的借口,從而使公共教育失去公益的捍衛者。此外,私人企業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務,由于它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其提供的產品就很難充分滿足公眾的需求。教育是一種社會公共行為,它的價值不僅在于滿足和促進個體的成長和發展,還在于它是造福他人、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公益事業,而政府恰恰是這種公共利益的維護者。盲目對自利“顧客”的短期利益做出回應,放寬私人企業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務的市場準人制度,卻沒有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政策進行引導,又缺少合理的法律制度加以規范和監督,必然無力確保教育的公益性。過度的市場化降低了教育服務的公共性,導致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宗旨,必將在更深層次上、更廣范圍內,為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埋下隱患。
三、在新公共服務理念指導下構建服務型教育政府
當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導下的教育改革遭遇挑戰時,新公共服務作為一種基于公共利益、民主治理的全新理念,通過對新公共管理價值的反思,以為人民服務來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致力于使公共管理中那些具有價值性的理念重新回歸,并在實踐中通過構建服務型教育政府來不斷完善政府職責,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新公共管理的不足。
新公共服務是由登哈特夫婦于2000年提出的,是關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角色的一套理論。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公共管理者很清楚自己行為的動機,行為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在紛繁復雜的情況下采取何種行動。它更好地體現了公共行政的精髓—以為公民服務來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新公共服務理論在理論基礎、價值取向、政府責任等方面很好地糾正了新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重新強調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責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強調公民社會與政府資源的協調和互融,成為現代公共管理的希望所在。
根據新公共服務的理念和要求,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構建服務型政府需要重視以下問題:
1轉變政府行政觀念,合理界定服務范圍
各級教育行政機關要從思想上樹立“公民為本”“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強化教育服務意識,對受教育者個體的價值觀和權益給予充分的關注,要關懷弱勢群體,統籌不同階層、地區的利益需求,實現教育的均衡化發展;傳統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使政府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好”的事,不僅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教育體制的僵化并滋生大量腐敗,因此要明確界定政府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管理范圍,各級教育行政機關一方面要將自己的職責嚴格限定在公共領域,同時給各級教育組織以充分的自治權。另一方面要擔當起彌補市場失靈的角色,提供私人和社會無力或不愿提供的,卻又與公益緊密相關的非排他勝的教育服務。
2建立政府與公民對話的溝通機制
教育是一種社會公共事務,涉及到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利益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的公平與和諧發展,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公民應該主動了解教育發展狀況,參與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動,在活動中推動教育的發展,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實現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因此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機關應該是開放的,能夠對民眾的教育需求做出敏感的反映,同時致力于建立各種行之有效的、與公眾溝通對話的機制,共同促進教育的發展。在實踐中,可以通過電子政務的方式建立起政府與公民之間有效的溝通渠道,同時將政府手中的權利切實賦予公民,調動公民參與到教育的決策、管理和監督活動中去。這樣做不僅推動政府對教育負起責任,也滿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圍。
3完善教育公益性的制度保障體系
利用市場機制來配置教育資源,使教育既具有了公益性又包含了營利性的雙重性質。國外民辦學校或私立學校發展的實踐說明,真正在市場合法經營中營利的學校,往往是辦學質量高而且有信譽的學校,因而也往往比較好地實現了社會效益和公益性。可以看出市場中運作的教育活動能否實現教育的公益性,取決于教育市場制度的成熟程度。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機關首先要明確,以市場化運作的民間資本有追求投資回報的權利,應該容許營利性教育組織在保證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合理營利,政府從中發揮認證、管理、監督和調控的作用,促進教育市場的完善與發展。同時應通過教育立法和制定政策等手段,完善教育市場的競爭規則,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實現依法治教。制定法律時應盡可能詳盡,具有可操作性,改變因過于空洞、含糊而無法操作的局面。
4合理降低“準入”門檻,培育和發展非營利組織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政府有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兩大職能。近年來,國內有學者在馬克思、恩格斯兩職能論的基礎上,根據現代社會職能的新變化,提出了政府職能分化和分工的新方法。認為現代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已分化為經濟職能、社會職能和特殊社會職能的三大職能。
實際上,政府職能是政府內在的、本質的權限與責任,是國家的具體執行機構行使國家,負責社會各方面事務的本職工作。政府職能有多種行為表現,并受到人們認識、實施條件的制約。按照大多數專家、學者的意見,政府的職能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即建立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為企業和個人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提供公共服務。
在現代社會,經濟職能成為政府最重要的職能。就目前的形勢分析,政府的經濟職能大體又分為三類:一是直接參與商品供給,行使“運動員”職能,作為“供給者”的政府主要是提供經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二是通過宏觀調控引導企業行為,行使“教練員”職能,即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引導、調節企業的活動。三是通過立法、司法、行政執法維護市場秩序和公正,發揮“裁判員”職能,即作為“公共機構”對市場行為進行規范,創造良好的秩序和環境。此外,政府還行使所有權的職能。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政府的職能部門之一,其職能隨著歷史條件、社會發展的變化而不斷調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1994年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工商局“三定”方案,初步勾畫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主要職能;1998年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工商局“三定”方案,其主要職能是對市場準入行為、市場交易和競爭行為以及市場退出行為進行綜和性的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2009年,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工商總局“三定”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加強市場監管的責任,增加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行為監管職責,強化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職責,增設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國家在市場監管執法領域權力、法制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市場監管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者。是國家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上層建筑必須為經濟基礎服務,從這個角度看,所有的政府部門都要進行服務,不同的是服務的領域和職能的分工。工商部門維護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服務的領域在市場,服務的職能分工是對各類市場主體行為及客體進行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市場監管就是最大的服務。工商行政管理的權力屬公權范疇,公權就要公用,一旦公權私用,就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后果。如用公權為本部門牟利、與民爭利,就會導致干群關系惡化,損害政府形象,甚至動搖執政根基。如果超越法律規定用公權為特定的人謀利,就會產生新的不正當競爭,導致市場秩序混亂、惡化。
二、準確把握工商部門職能量變的運行規律
(一)工商服務職能的“增量”――公共服務。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在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中應該是處于“增量”的地位。諸如此類的行政執法行為,是為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行為,工商部門依法履行了職責,市場秩序就會不斷好起來,消費環境就會不斷得到凈化,消費信心就會進一步得到提振,廣大人民群眾就會享受到工商部門履行職能后實實在在的實惠。
(二)工商服務職能的“減量”――對微觀經濟運行領域放松管制。一是繼續精簡行政審批,能夠通過市場調節的事項或經營項目,就不必履行行政審批手續。二是放寬市場準入,積極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金融服務和社會事業等領域。三是減少和控制行政征收,防止行政征收在工商部門反彈,尤其要杜絕搭車征收行為的發生。
(三)工商服務職能的“恒量”――對特定領域強化監管。工商部門根據政府的職能分工,對流通環節商品質量,尤其是食品安全的監管,網吧的監管,對高污染、高耗能、高安全風險行業的監管,應該盡職盡責履行好自己的監管職責,強化監管措施,加大市場巡查力度,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公共服務職能的最終目的
工商部門要把人民的利益貫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實踐中,真正把人民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從人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抓起,從人民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力求做到感情上愛民,實體上護民,程序上便民,形象上親民,真正把人民滿意作為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最終目的。實現王商行政管理的人民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應當在把握市場主體準入關申體現人民性。一是注重審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事項的前置審批手續。工商部門審查這些前置審批手續不僅是一個規避自身行政風險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于是否對人民負責的問題。因為前置審批往往是一些專業性、技術性、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它需要專業部門把關,把關得好,人民群眾受損的可能性就小,安全隱患就少。如果有了這種認識,那么在具體的工作中就會多一份責任,有了這種責任審查起來就會主動、就會認真,出問題、出紕漏的幾率就會降低。二是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遵守對外公開承諾的辦事程序和時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水平,為投資創業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應當在市場監管中體現人民性。要堅持把市場監管作為工商部門的第一職責。市場監管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監管到位不越位、不缺位,要創新監管機制,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提高監管效能,有效維護市場交易秩序,打擊假冒偽劣和欺行霸市行為,為消費者創造公平、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
(三)應當在消費維權實踐中體現人民性。充分發揮12315舉報投訴指揮中心和消協的作用,服務消費者,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不斷提高消費維權的及時性、便捷性,堅持人民群眾利益無大小,真心實意為消費者排憂解難。完善保護消費者權益制度,提高辦事效率,最大限度地通過協商調解的方式解決消費爭議,以和解促和諧,以和諧促發展。加強消費維權工作網絡建設,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便民利民作用,方便城鄉消費者就近解決消費爭議。
(四)應當在行政執法辦案中體現人民性。一是要明確執法辦案的目的。在執法辦案過程中不能攙雜部門和個人的利益。要防止行政執法產業化現象的發生,跳出“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管制化,管制權力利益化”的怪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執法辦案。二是要自覺按法定程序辦案。程序的合法性、公正性是實現法律目的的有效保障。三是在執法辦案中不能先人為主,帶“有色眼鏡”,有違法嫌疑不等于有違法行為,要有證據才能證明違法事實的存在。
四、工商部門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點及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的重點,就是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的核心部分,即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要保證工商部門履行好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在法律、經費、人才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
新公共管理時期的政府機構以及行政人員面對傳統公共行政中行政人員狹隘的追求效率至上、缺乏靈活性、機械的服從上級命令并保持價值中立原則等保守的特點試圖進性一次轉型來改變這種消極的狀態,在政府機構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對自身的人格價值取向有了重新的定位,以更好的指導工作完成任務。這一時期的行政人員更多地被塑造為具有“經濟人”特征的形象,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公共管理指向下行政人格轉型后的特征進行分析:
1、企業家的人格
新公共管理理論把行政人員在公共行政過程中所具有的人格賦予了企業家的人格特點。而企業家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他們是理性經濟人,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最大化的經濟利益。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傳統的各級政府把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對政策執行的過程中了,而卻并不在乎其效果如何。具有企業家特點的政府以及行政人員也在不斷地尋求改變這種狀態的辦法。政府以及行政人員則認為業績指標提供了測量服務質量的具體措施,用來表明各級政府部門在爭取達到目標上做得如何。對于結果或業績的看重,會使得行政人員越來越把精力和目標放在這一方面,其行政人格也受其影響作為價值取向去判斷事物、指導工作。新公共管理理論還認為,“政府應具有一種‘投資’觀點,應把利潤動機引進為公眾服務的活動中,變管理為企業家,學會以花錢來省錢,為回報而投資”。[1]在美國的政府中,有上千萬的人受過訓練的花錢者,但幾乎沒有人受過賺錢的訓練。加之受到抗稅運動和財政危機的影響,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越來越努力尋求非稅收的收入并衡量其投資的回報。
2、有限的責任感
新公共管理對于行政責任方面也受到了傳統公共行政的影響。他們對責任的理解和評估也像傳統公共行政那樣通過外部力量進行約束。但是,他們也有一些重要方面區別于傳統公共行政的責任觀。如在新公共管理中,他們是建立在假設傳統的官僚機構和組織效率低下的基礎上的,傳統官僚機構和組織測量的是他們投入的多少,而不是測量的結果。在傳統官僚組織中,正如“奧斯本和蓋布勒所言:‘因為官僚制政府不測量結果,所以它很少收獲成果’。導致政府失敗的不是對成果—例如,街道的清潔度或兒童獲得的知識—的控制,而是對投入—例如,資金和人員—的控制”。[2]所以奧斯本和蓋布勒針對于傳統官僚體制的弊端提出應該像企業模式那樣,要注重結果。因為在私營企業看來,他們之所以重視結果是因為如果企業的關鍵數值變成了負數就意味著他們是屬于負盈利的,就會面臨停業的危險。公共部門和機構如果不出成果或者成果不大的話也不可能停業和被取消經營的,所以他們建議把績效評估作為來測評企業的利潤一樣用到公共部門中來,行政人員擁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間,從而提高公共部門的工作效率。所以這時候責任的焦點也發生了轉移,不再是對過程投入的責任,而是在于滿足出成果、出效率的績效標準。
其次,新公共管理的觀點認為“公眾被重新視為由各自都以一種服務于其自身利益的方式行事的個體顧客組成的市場”。[3]在這樣的觀點中,對于政府以及行政人員來說,他們只是對那些能夠積極主動與他們進行對話表達對公共服務有迫切需求意愿的顧客負責,而不是對所有公民以及公共利益負責。同時在對顧客負責的基礎上,政府以及行政人員通過與他們進行互動的過程中要對不同的顧客進行篩選與區分,依據他們對公共服務需求的迫切程度以及公共服務所涉及到的范圍分為了主次顧客,并有意識的去辨別應當先提供給誰,以達到提供工作效率的目的。所以這時的政府責任就在于他們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并且依據顧客對需求不同要求、喜好以及對之前提供公共服務的滿意與否進行工作的調整,這也是政府以及行政人員在對其角色和責任進行的一種新的定位,即改變了以為傳統公共行政中政府 以及行政人員高不可攀、冷漠以及冰冷的形象,改變了對公眾漠不關心缺乏公共責任感的態度,努力塑造具有親和力和責任感的服務者的形象,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官民關系,并逐漸影響著行政人員的價值取向以及責任觀。
新公共管理對行政人員的人格要求,打破了傳統公共行政中要求行政人員只對行政組織、上級以及本崗位負責而不需要考慮他們行為所產生的影響與后果也不需要考慮公眾的意志的責任感。新公共管理理論對行政人員倡導的新的責任觀開始把責任的焦點轉移到公眾身上,雖然這種責任感在今天看來是有限的,它局限于他們所應負責的“顧客”,但是相對于傳統公共行政中所認同的責任感來說顯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的轉變在于在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鼓勵更多的私營企業的加入,改變了傳統管理過程中公共服務只能有政府部門來提供的局面,把公眾看作是顧客,為顧客提供回應性的服務,根據顧客的需要提供服務和改進服務質量,使顧客能夠充分地了解并且能夠更加自主地選擇哪種服務,這時行政人員在責任追求方面也是事先簽訂了合同,通過合同化的管理保證了責任能夠得到具體的落實,行政人員的責任感也得到了增強。
3、追求公平與效率的相對統一
新公共管理則繼續發展了對高效率和實現社會公平的價值追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面對經濟全球化、國際競爭加劇的壓力和挑戰、信息化以及擺脫低效率、高財政支出的局面,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掀起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其實質也是一場力圖實現社會公平與追求效率和諧發展的政府改革的運動。由于之前的傳統公共行政強調對經濟和效率的追求,新公共管理在此基礎上將效益原則加入到價值追求當中,這其中的內涵不僅包括了對社會與公民投入更多的資本,而且還意味著政府所進行的行政活動從本質上以及追求上是對公眾乃至整個社會都是有積極作用的,所以也要求行政人員把效益也作為追求的目標。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要求行政人員堅持“顧客至上的原則”,要多傾聽顧客的意見,這是對社會效率到達前所未有的關注。政府機構及其行政人員對效率的追求不同與傳統公共行政中對效率的崇拜。特別是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政府和行政人員必須能夠對迅速變化的社會問題做出及時反應,使政府和行政人員能夠辦事高效、反應靈敏,這是對效率這一價值追求的回應。另一方面,面對高失業率的局面,大量的貧困人口需要救濟,這也需要行政人員要更多地注重社會公平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公眾能夠通過更多的途徑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來,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愿望日益強烈,公眾們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及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的呼聲日益高漲,所以要求行政人員對社會公平的維護更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當前世界發展的主流是經濟、科技、信息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結構發展模式,根據我國行政管理情況,我國政府借鑒和參考了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構建更加高效的管理體制,本文論述了新公共管理對中國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鑒意義,保障我國行政管理管理改革效果,充分發揮出中國行政管理的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概述
新公共管理要求由政府制定總體政策,同時要分開管理和操作,同時提高辦事效率,將指導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利用新公共管理思想,可以降低政府的工作壓力,減少政府的開支,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需要從整體角度看待一切問題,平衡資源競爭性需求。公務人員要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保障工作效果,執行上級的政策。政府要具備全局意識,利用科學策略保障治理效果。在新公共管理過程中,政府不能是封閉的,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群眾建立民主的關系,這樣可以使政府和群眾的了解程度得到增進,政府服務的導向為顧客需求,明確顧客的需要,這樣才可以提出針對性的策略。政府服務于公民,政府需要給予公民更多的選擇權,積極聽取公民反映的意見,以此為基礎調整相關政策,政府要履行自身的職責,為人民提供優質服務,要看重集體利益。針對傳統模式,政府的權力比較大,有權解決各類事情,但是也具有局限性,最終效果也不夠理想。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可以利用授權和分權等方式,迅速地反映外界變化,保障問題解決的高效性。向社會基本單元下放管理權限,社會單元包括社區和家庭以及志愿者組織等,這些基本單元可以實現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保障最終效果。對于權力實施分散,可以使管理工作變得到更加輕松,政府也可以了解真實的事實。
二、新公共管理對中國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鑒意義
1.實踐驗證了新公共管理的效果
新公共管理思想體現了西方行政管理的發展趨勢,解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公共管理問題,并且通過社會發展實踐,驗證了新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利用新公共管理思想,很多西方國家落實了公共管理改革工作,使國家公共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實力。現如今新公共管理雖然還不夠完善,例如新公共管理過于依賴經濟學知識,這樣會增加政府管理問題,但是新公共管理具有系統性和普適性以及明確性等特點,這些優勢是不容忽略的。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這一階段也逐漸暴露出公共管理領域的很多問題,因此我國必須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我國需要參考和借鑒科學的發展理論,因此新公共管理非常適合。
2.新公共管理適合我國國情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落實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現如今我國已經全方位的改革了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并且獲得良好的經濟體制改革效果。我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為了保障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需要設置相匹配的政治體制,這也突出了我國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我國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發展時間比較短暫,傳統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影響比較大,在公共管理領域當中,行政法規不夠完善,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借鑒新公共管理思想,在公共行政管理過程中引入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管理思想,可以使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也可以由此提高工作效率,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
三、新公共管理對中國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鑒措施
1.強調政府的企業化管理
我國政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相關部門通常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這是因為計劃經濟的影響,過分集中權力,管理范圍不夠明確,組織機構不夠合理,工作內容存在重疊和遺漏等問題。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沒有保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新公共管理注重政府的工作效率,注重提高全體人員的工作意識,合理配置資源,可以明確劃分職責權限,積極協調、配合各個部門的工作,落實企業化管理理念。
2.借鑒企業管理手段
現代企業管理主要利用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方式,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管理領域當中融入企業管理手段,借鑒企業的管理手段,使中國行政管理質量不斷提高。新公共管理對于中國行政管理改革具有積極影響,我國行政管理工作和企業具有較大的不同,在行政事務管理過程中可能無法利用純粹的企業管理手段,但是企業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企業管理比較重視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公共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借鑒這種理念。在政府公共管理當中可以學習企業績效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手法,這樣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進一步聯系公共管理人員和被管理者,保障管理質量和效率。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可以利用預算績效管理方式,利用績效管理工作,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保障政府為人民提高良好的服務。
3.引入競爭機制
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通常是處于壟斷地位,在新公共管理的影響下,可以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私人企業也可以參與到公共服務管理當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私營企業可以參與到電力、電信和交通運輸等工程項目,這樣可以降低政府財政壓力,同時也可以極大地節省公共管理成本,高效配置資源,加快流通公共資源,使公共服務質量大幅度提升。在公共服務和競爭當中融入私營企業,可以改變政府的管理職能,在降低了政府公共服務壓力的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出政府在公共管理組織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的作用,豐富公共服務產品,有利于細化公共服務內容,保障公共服務的個性化,促使社會實現公平化的發展模式。
4.重視公眾的力量
在政府行政管理當中吸引人民群眾的參與,我國強調人民當家做主,各級政府要為人民服務和負責,因此各級政府要關注人民群眾的需求,積極聽取群眾提出的建議。為人民參加政府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徑,各級政府可以適當地公開工作內容,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公眾的監督力量,擴大中國行政體制改革效果。
5.保障實際工作績效
政府通常都會嚴格遵守制定的規章制度,這樣就會導致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過于死板,不夠靈活,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需要改革我國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屬于一種手段,制度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公共管理目標,落實制度是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借鑒新公共管理理念,政府行政管理要注重工作績效,要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及時治理出現的問題,避免問題不斷惡化,促進法制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國政府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落實法律法規,有效杜絕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等現象。中國行政管理改革的主體就是公務員隊伍,在新公共管理影響下,會改變行政部門的公務員管理模式,此外其薪資待遇和級別等都會因此發生變化,公務員薪酬會和績效建立密切的聯系。公務員群體要跟上時展腳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只有不斷提高工作績效,才可以獲得長久發展。因此利用新公共管理模式,也可以使公務員群體的工作責任心不斷提高。政府部門也要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嚴格考核各級政府公務人員,根據一定標準公開進行考核工作,并且要公示考核結果,方便人民群眾了解,嚴肅處理不符合要求的人員,獎勵表現突出的公務人員。
6.大力建立服務型政府
借鑒新公共管理理念,政府需要建立顧客意識,做到以人民為主,滿足人民群眾的各類社會需求,使政府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在日常行政工作當中,政府可以做到政府工作公開,保障服務形式的多樣性,完善政府工作評價機制,引導人民群眾評價政府工作,如果某些部門人員受到人民群眾的投訴,政府需要全面考察部門人員,如果確定存在失職行為,就要嚴肅處理,堅決杜絕類似行為的發生。四、結束語近些年我國各個領域都在全方面的落實改革工作,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中國行政管理改革需要借鑒新公共管理理念,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借鑒吸收新公共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我國的政府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馬忻.淺析西方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0):189-190.
2、關于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中借助企業家的精神進行了重新定位。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要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導向,滿足他們不斷擴大的需要,這是一種政府為社會服務的關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斷的提高服務的標準,加強服務的質量。
3、新公共管理對于分權放權非常重視,力求形成政府與社會互動的治理模式,提倡公私合作,而且為了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還要充分調動地方和下級的各極性。在縱向機構上,通過縱向機構由高層低層下放權力,從而實現政府與市場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橫向的部分權力的轉換。這樣一來,政府壟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現象就會得到改變,從而實現了社會的自我管理,那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活動,也會重新交給社會來進行管理。
4、將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結合在一起是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核心思想,通過采用私營部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將會更加注重政府提高辦事的質量和效率,這樣一來,就會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這樣一來,就會讓政府向它的本源——公共物品、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進行回歸,而且對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功績不再是行政的過程,而主要在于社會的效益和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5、新公共管理強調形成競爭機制,主張采用私營部門的成功之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來進行管理。從而達到取消公共服務供給壟斷的目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對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關于宏觀層面的政府、社會與高校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還有它們的組織運行方式;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高校內部的管理體制,這是從微觀的角度來考慮的,具體而言主要包括有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投資體制,另外還有關于招生就業的體制等等。高校的管理體制是與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有關的歷史傳統,而且是在一定運行機制之下遵循一定的發展軌跡形成的。這種制度一旦形成,不僅受到社會的制約,它同時還可以對社會發生作用。
三、新公共管理對于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適用性
在西方英、美等一些發達國家中,由政治、經濟和文化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論。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如果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并且實施的時候,會受到諸多的條件限制。具體而言,主要是我國的市場體制還不成熟,缺乏市場運行新公共管理的基礎。另外,再加上我國的法制建設并不完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學者認為中國由于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第三部門,因此難以擔負起公共管理的重任。
1、我國高校行政體制改革中引入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關于行政體制改革,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曾經實行過,比如說對于政府機構進行縮減,對于政府的職能進行轉換,對于權力實行下放,這些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內容上,都與新公共管理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在新公共管理中,還可以找到相關的依據。另外,對于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而言,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展也為其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教訓和有利的國際氛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0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1
目前,對于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內容依然存在分歧。筆者認為公共事業與行政管理的現行管理范圍不同,但無本質上的區別。公共事業管理多作為管理內容出現,而行政管理多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存在,認清公共事業的本質,如何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促進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也是公共事業單位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1 公共事業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公共事業管理概念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實際上,公共事業管理無處不在,目前對公共事業管理尚無完整統一的定義。但可以肯定是,公共事業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筆者認為,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為核心,以公務員所涉及的項目管理為內容,實現政府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共同發展。政府有權力與職責對公共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協調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涉及民眾的生活質量,甚至經濟的整體發展形勢,即公共關系管理是社會為公眾生活質量提供保障的一種手段,公共事業管理是一種服務體系。在我國大學專業教學中,公共事業管理的設置處于發展階段,很多高校已經開始開設這一課程,但由于對管理概念的認知不清,因此在專業設置上存在缺陷,另外對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專業的異同區分不清,造成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缺失,影響公共事業管理單位的發展。近幾年,高校公共管理事業發展迅速,但對于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輸送上,必須弄清一些問題,比如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的關系,二者之間的差別,以及如何實現二者之間的統一。為了進一步研究公共事業管理,促進公共事業的發展與穩定,筆者對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之間易混淆的內容進行分析,確定公共事業管理的范圍、性質及內容,在高校中設置合理的專業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確保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
2 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的異同
公共事業管理具有整合性,包含了管理技術、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標,而行政管理則主要是一種管理方式。筆者將行政管理作為公共事業管理的一個子領域進行研究。當然,二者都是以政府事業為中心,以提供公共服務體系和促進公共事業發展為目的。另外,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都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與管理技術,都具有動員社會力量的能力與義務。當然,要確保二者的和諧發展,還需要對二者的差別進行研究,筆者對其具體差異做了分析與調查,并闡述如下。
2.1 管理的范圍不同
公共事業管理是我國大學廣泛開設的專業,一般認為公共事業管理的范圍更大,而行政管理則主要涉及政府機關的管理項目與管理方法,與公共事業管理之間并不沖突。目前,我國對于公共事業管理的范圍具有相對明確的規定,包括體育、教育、文化、衛生事務及保險行業,另外物業、郵政、電業局等都屬于公共事業范疇。總之,公共事業管理主要是以服務性質的國家行政單位為主,涉及范圍廣。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門,是公共管理范圍的一個分支。管理范圍小于公共事業管理,但是行政單位在公共事業管理中具有模范和引導作用,加強公共事業的管理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軍事與國防也是公共事業管理的一個范疇,并且對于管理手段具有較高的要求。
2.2 管理的主體不同
從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范疇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管理主體不同。公共事業管理是我國經濟、政治和行政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項目,公共管理具有更廣泛的主體,涉及項目涵蓋了大部分的領域。上文筆者分析了其涉及范疇,凡是涉及的范疇均屬于公共管理范疇。行政管理的范疇則相對固定,主要是以獨立的行政機關為主。公共事業的主體為以公共事業為主的公益性組織,在我國,公共事業組織主要為事業單位和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團體組織。
2.3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業管理結合了宏觀和微觀上的管理概念,涉及管理中的具體問題,管理方法以樹立榜樣,影響民眾價值觀和說服為主;研究方向以綜合性的基本理論為主。近年來,隨著管理的不斷發展,開始增加了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實現了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之間的交叉。事實上,二者之間在管理手段上也無明顯的差別,主要是行政手段強調強制性,而公共事業管理手段強調服務性,法律是行政管理與公共事業管理共同遵循的規則。在國家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實施行政管理與公共事業管理,將柔性的管理手段與剛性的管理手段結合在一起,突顯出公共事業管理的政策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與方法,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3 結 語
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在內容、形式上有一定區別,但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促進我國公共事業單位的發展,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理清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之間的關系是必要的,但要以和諧發展為主。借助行政管理手段,Y合公共事業管理的柔性管理,達到二者之間的統一,使公共事業管理具有高效性。對于公共事業管理部門而言,要承認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到公共事業管理的服務型特征,并且具有創新精神,逐漸實現我國公共事業管理的改革與發展。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各國就相繼進入了新公共管理的實踐模式。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公共管理逐漸顯露出其局限性。于是在美國,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礎上衍生出了新的實踐模式,即新公共服務。其代表性人物Robert Dan Hate認為,新公共服務才是真正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在英國,英國學者和管理者則對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批評,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實踐模式,即整體性治理,其代表人物是Perry Hicks。目前,整體性治理正在成為政府治理的新趨向。本文將對其進行簡單地介紹和分析。
一、整體性治理理論產生的背景
整體性治理理論的產生來源于新公共管理的衰落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公共管理實踐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十分強調分散性。通過將權力大、結構龐大、等級高的部門分散,使其在內部達到一個各部門相平衡的結構,然后重新對各部門進行信息和管理系統的規定,從而以不同的控制形式對各部門加強管理。第二,注重內部之間的競爭。對于新公共管理實踐模式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公共結構中,購買者和提供者是隔離開來的,從前的等級式的資源分配被新公共管理的競爭機制所取代。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資源的供應開始多樣化。第三,注重激勵的作用。在新公共管理實踐模式中,激勵機制被廣泛的應用,在分散的公共服務和專業精神上,進行具體的績效獎勵,多勞多得得到了有效的實踐。然而,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的不少運作方法已經被停用,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競爭性和激勵性已經造成關鍵部分停止運轉,政府內部變得分散和無序。
信息技術的發展,即數字時代的來臨,作為整體性治理理論的第二大背景,信息技術當之無愧的成為了當下公共服務系統理性的重要環節,以及現代化變革的中心。當前社會,信息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行各業,并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還在公共管理中占據著核心位置。第一,電子信息系統改變其人才結構。政府重要的一個職能就是管理,其中就包括公民的各項信息記載。最初,工作人員以紙質記載為主,發展到如今的以電子信息系統記載為主。信息技術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政府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第二,信息技術改變其組織結構。以往的政府機構以等級官僚制進行結構架設,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現在的政府的組織形式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第三,信息技術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信息技術對于抓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做決定的能力,從而使政府工作效率更高。第四,信息技術影響政策變化。基于信息技術的功能,通常一旦信息技術系統發生變化,那么意味著大多數政策也會發生變化。
二、整體性治理理論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在整體性治理理論中,重新整合是與新公共管理相對立的。整體性治理理論的重新整合主要涉及到七方面。第一,部門之間碎片化。即將功能相似的部門重新進行合并、整理、組織成一個全新的部門,重視微觀層面的地方機構,新的政府結構以社區為基礎。第二,大部門式的集中治理。管理的集中性是重新整合的一大重點。對于一些大的部門及重要部門來說,分散管理使機構內部之前分工不明確,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有利于改變分散管理所帶來的情況。同時基于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使集中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第三,政府重新化。這思想,主要是將私有收歸國有,加強政府的管理職能。比如,美國對兩萬八千名機場安全人員的公共部門活動,從曾經外包的私人承包商手中,將此權利重新交給公共部門聯邦文管系統。第四,加強中央秩序。新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在日常管理中變得分散以及無序,整體性治理思想強調加強中央秩序,有利于改變由分散和競爭導致的無政府主義現象。第五,壓縮行政成本。整體性治理降調集中性,因此,大大的減少了行政支出和花費。第六,重塑行政服務鏈。基于信息技術的支撐,在行政服務工作中,能夠對公務支撐功能、處理事務的系統進行重新設計。第七,網絡簡化。現代政府通過網絡的高度連接,使其在內部結構中更加精簡和完善,在與外部的聯系中也更加緊密。
(二)整體性治理。第一,信息的搜尋和提供。整體主義是以需要為基礎。政府的信息系統就是以此基礎建立,能夠滿足公民和企業對政府機器中的措施,表達出來以及提交相關報告。而信息技術的互動性還可以自動根據公民的需要和興趣,提醒工作人員對其做出整體性的調整。第二,組織重建以公民和功能為基礎。第三,一站式服務,將分散的服務功能集中起來進行不同問題的解決,從而使公民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第四,數據庫的統一,在新公共行政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掌握在不同部門的信息系統中。而在整體性治理中,強調數據庫的統一性,使政府在進行重大決策和預測公民需要時,能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第五,靈活的政府結構。對于一個靈活的政府結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監視預報系統和預測系統。通過這兩個系統能夠及時對意外發生事件進行考慮。這有利于政府在進行決策和實踐時,注入靈活應變的系統,增強其靈活性,取得更為有效的結果。
三、新公共管理到整體性治理的簡要分析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整體性治理不是對新公共管理的全盤否定,而是對其進行了修正。新公共管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產生,站在經濟和社會的角度來對公共服務提出了治理模式。然而,西方社會正在發生變革,從原先的生產者社會到當前的消費者社會轉變。這樣的改變,使其對公共服務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
整體性治理則需要站在技術的角度來進行理解。其治理方式和運作方式都與信息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系。信息技術要求管理功能能夠越發集中化、整體化、整合化,與新公共管理理論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論逐漸被整體性治理理論所取代。整體性治理立足于政府內部的運作和部門的整體運作兩方面,主要解決新公共管理所帶來的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問題。整體性治理能夠提供比新公共管理更有有效的公共服務,并且用極低的成本產生更好的社會效果。
整體性治理的整合概念還集中體現在,整合不同層次的治理、整合內部功能的協調性、整合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的關系。通過從層次、功能、部門三方面入手進行整合,從點到面,整合手段從平面延展到空間,理念也越發趨于多元化。從而使整體性治理更加符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整體性理論比新公共管理理論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要求。
另外,整體性治理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就是以官僚機制為組織載體。而新公共管理則不是以此為基礎。完善的官僚機制是行政現代化的標志。因此,整體性治理理論以官僚機制為基礎,還有利于建構現代化的官僚制,其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現代化行政的要求。
結束語:總而言之,整體性治理更加符合當前社會、政府公共職能的管理。我國社會正在進行全面轉型,公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面對這樣的挑戰和困難,政府要結合整體性治理模式,對政府內部機構進行重新整合,集中治理。同時還需要加強政府和非政府之間的整合,讓公共服務的外包工作透明化,讓公共服務朝著多元化發展。(作者單位:華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