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09: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藥商業市場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下面本人結合“××顆粒”招商方案和招商經過,實例剖析藥品過程中的布設陷阱的機關和提出幾點如何回避的陷阱的方法----陷阱Vs慧眼
·陷阱鋪設第一步,粉飾產品概念包裝
現在參與市場招商的藥品(保健品)良莠不齊,一些普藥或者保健食品為了賣個好價,不惜想盡一切辦法進行自我包裝。
包裝大體分為兩個層次:產品外型包裝和產品概念包裝。
產品外型包裝一般通過精致印刷外包裝、做大外包裝等手法來提高產品的檔次,所謂的貨賣一張皮,從而從感官上感覺產品物有所值,其實很多產品是“敗絮其中”的,但價格卻高了好幾倍。產品概念(機理)包裝一般通過提出新鮮概念或時尚名詞從而提高所謂的產品科技含量或迎合消費者的對疾病的恐懼心理。
例如,“××顆粒”原來主治因肝腎虛弱引起的兒童面色無華,頭暈乏立等癥狀,然而聰明的營銷公司看好了“兒童排鉛市場”。因為兒童鉛中毒的外在表現與上述癥狀基本相同,然而“兒童鉛中毒”卻是一個龐大的新興市場,況且“兒童鉛中毒”屬于新概念,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也曾專題報道過,市場早期教育已經基本深入人心----多好的市場機會呀?!何不來一個“偷換概念,移花接木”呢?!于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又被賦予了新的傳奇色彩,一個活靈活現的新品種、好產品誕生了!
那么,如何破解偽包裝?
首先,研究產品所含有效成份的藥理作用是否與其宣揚的治療機理以及宣傳功效相一致。比如說,“××顆粒”所含主要成分是枸杞、益智、牡蠣等,多為滋補益神的成分,怎么也看不出排鉛的作用來。本人同時也現場請教了營銷專家,得到的答案是:說不清楚!因此,無論概念有多新鮮,一定要搞清楚是真概念還是假概念!
其次,看清楚產品的身份檔次。身份檔次包括:產品執行標準、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生產廠家GMP認證是否達標等等。如果是地方準字恐怕就無法在今后的市場上銷售了,如果是處方藥也無法在大眾媒體上進行廣告宣傳,廠家沒有通過GMP認證,其品種恐怕也會遭到連累……比如“××顆粒“,其生產批準文號是由保健藥品轉為國藥準字的產品,其產品的療效很難說有多好。其OTC身份尚未確定,廠家方面承諾的全國范圍的大眾媒體廣告投放不知如何落實。
·陷阱鋪設第二步,營造虛假樣板市場
大凡讓人虔誠地追求一種信念或理想,必需先讓你的追隨者看到光明的前景,或讓“事實“說話。換句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聰明的“獵手”總是在距離陷阱較近的地方投放一個誘餌。營造一個表面繁榮的樣板市場,當你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招商方面就會搬出類似“某某市場只有10萬元投入,當月就盈虧平衡,第二個月就贏利20萬元,第三個月贏利多少多少元,反正讓你聽過之后感覺,如果不做這個品種的簡直對不起上帝的感覺!然而,那個樣板市場是真是假你也沒弄清楚,定金或首批貨款已經劃到廠家的帳戶上去了。筆者就曾見到“××電子藥丸”為了讓全國商相信該產品如何賺錢便在長春“作托”虛夸銷量蒙蔽商的卑劣行為。因此,在做之前一定要親自考察所謂樣板市場,真真切切的觀察體會廠家所宣揚的“事實”是否真實!
·陷阱鋪設第三步,兇猛廣告造勢引誘
當包裝、樣板市場等招商前提都已經準備到位后,有條件的廠家或營銷公司便在中央電視臺、地方電視臺或專業媒體大肆投放招商廣告造勢,大力宣揚“××”新產品具有××高科技,市場需求如何之巨大,是快速發財的絕好機會,誠征各地經銷商!然而,市場終端現階段絕對沒貨供應,想嗎?想發財嗎?快快撥打招商熱線電話咨詢吧!然后你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到“××產品招商說明會”邀請函。邀請函會熱情洋溢地邀請您快來聽取發財的福音吧,機會簡直是千載難逢!
·陷阱鋪設第四步,推介會現場簽單付款
招商產品說明會的會場一定要選擇在非常權威的場所。例如,某某減肥產品當年的招商說明會就將會場定在人民大會堂。用招商的專業人士的話來講權威性的會址會帶來招商成功率的巨大提升。在說明會的過程中,會議的主持人或主招人的如簧巧舌是非常重要的。能否慷慨激昂的、鞭辟入里的講清產品的所謂優勢和市場機會如何巨大,能否將同類產品貶的一文不值、能否將商家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完全要靠“優秀的職業招商經理人”!在會議進展到關鍵時刻,一定要將事先準備好的“托兒”們推倒前臺----強烈要求買斷某某市場的權,并現場將簽約,同時交付大筆定金!這樣一來,已被煽動的、不是十分理智商家多數都會奮不顧身地簽約、付定金!在招商說明會之后的最短時間內,各地商的首批進貨款將源源不斷地匯到招商方的帳戶!
【案例】
文武藥業是一個新型醫藥企業,在RX藥品和OTC藥品兩條戰線運作,銷售比例約為7:3,有兩個主打品種,一個是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另外一個是治療高血壓的中西成藥,其它品種則銷售額不大;其營銷模式主要以自建辦事處為主,少量業務則采取商運作的方式。
2006年11月11日晚上8點,王平獨自坐在文武藥業的市場總監辦公室,滿屋都是煙霧,手里已經夾著今天晚上的第五根雙喜牌香煙了。截至到今天,文武藥業回款總計7215萬元,距離董事會下達的回款指標還差37%,12月份估計采取一定的手段可以壓貨2000萬元,完成任務的80%應該不成問題,比去年總算跟上了行業平均增長水平,算是可以及格了吧!
可是王平并不輕松,自今年2月份任市場總監以來,一直都是在執行去年定下的營銷規劃,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在為1.2億元的銷售任務拼殺,明年的事情雖然董事會已經催了好幾遍,但還真的沒有去仔細考慮過。昨天,董事會已經明確提出要在11月底拿出明年的年度營銷規劃,今天要好好的想想了。
董事會已經明確要求明年必須做到1.5億元,否則營銷管理層就會有大的變革。這個任務比今年實際任務的1.5倍,增加了50%!怎么辦?
2006年發生的反商業賄賂運動嚴重影響了文武藥業的RX線銷售業績,據可靠消息,明年運動還將持續下去,RX線必須采取非常規手段不可,要么加大投入走學術推廣方式,要么轉移戰線,到OTC線發展。由于文武藥業的藥品都不是專利藥,學術含量不高,搞學術推廣只能是掛羊頭賣狗肉了,不一定能搞的起來啊。干脆轉到OTC線吧,反正醫院已經完成首次購買的引導任務了,加上OTC市場這兩年成長很快,專家說明年可以突破1000個億呢。王平在草稿上認真地寫下了2007年營銷策略“收縮RX線,擴張OTC線”。
下面應該考慮營銷戰術了,王平思索著,OTC市場不就是做好終端工作嘛,陳列、首推、買贈活動多做一些,市場就出來了,既然不是市場領導品牌,就在終端采取攔截工作,做好終端店的工作,弄個1000個終端,每個終端都給我產量,搞他個天翻地覆吧。王平在草稿上認真地寫下了2007年營銷戰術重點“終端攔截戰術大搞特搞”。
接下來就是任務的規劃了,1.5億元不能動,怎么分呢。以今年銷售情況為基礎,重點市場增幅60%,非重點市場增幅30%就可以了,重點市場再給予重點投入應該能夠完成吧。王平再次在草稿上認真的寫下了2007年營銷任務分解“按比例分別增幅50%-60%”。
終于舒了一口氣,看看表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明天讓助理和產品經理按照大綱充實一下內容就可以了。
【分析】
如果按照王平的思路去規劃2007年的營銷工作,那么最后的結局就是任務無法完成。從上文可以看出,該市場總監基本屬于處方藥線出身,對RX線的市場推廣黔驢技窮,同時對OTC線運作也并不熟悉。在整個營銷規劃的思路中缺乏周密的思考:
第一:缺乏對市場內外環境的充分評估
文武藥業的銷售額70%來自RX線,盡管反商業賄賂導致業務量的下滑,但這種國家宏觀調控行為對每一個企業都存在同樣的影響,企業需要建立快速適應,積極變革的應對策略,保持住RX線的銷售才是正道。
第二:缺乏對市場增長點的充分分析
企業業務量需要增長一定要充分分析機會所在,到底增長量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樣的增長方式。分析每一個商業客戶和終端客戶,是什么原因銷售量下滑或者增長,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止住下滑趨勢或者擴大增幅程度;渠道可以增加多少壓貨量,通過新開客戶可以增加多少出貨量;傳統消費者可以增加多少服用量、新開客戶可以增加多少服用量,需要什么樣的增長條件?
第三:缺乏對董事會的科學指導
董事會會根據企業運營的狀況下達相應的指標,但是指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充分的市場分析和模擬營銷,如果董事會的指標偏離市場過大,那么就需要調整,否則,以不科學的指標壓迫銷售隊伍將造成不可預估的后果。
第四:缺乏風險控制的評估
一個以RX線為主的企業突然轉向OTC線運作,必須面對以下問題:銷售隊伍能力和信心問題、企業對OTC市場把控問題、產品是否在OTC市場具備潛力的問題,如果出現意外,不能按計劃回款,企業的抗風險機制何在?
【解析】
一個全面的、精準的年度營銷規劃是企業營銷部門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部門:財務部、人力部、生產部、市場部、銷售部及其公司管理高層;營銷規劃的制定過程就是一次虛擬的年度營銷演習。一份合格的年度營銷規劃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市場分析
內容:全面的市場分析是營銷規劃的基礎,企業歷史營銷狀況分析、當前外部市場狀況分析、未來內外部市場變化的可能分析、產品定位分析、人力資源狀況分析等。
參與者:市場部、人力部
第二:營銷目標
內容: 通過科學的市場分析,營銷目標即可清晰定位,根據企業運營狀況,由營銷部門向高層管理者作出營銷目標的提案,營銷目標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包括回款目標、銷售目標、應收款目標、庫存目標、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目標、一級客戶目標、二級客戶目標、終端客戶目標等。
參與者:高層管理者、市場部、銷售部
第三:費用規劃
內容: 有了營銷目標,就需要與之配套的營銷資源,包括銷售、市場和人力費用。企業從產品市場推廣出發,對產品所需費用進行規劃,如媒體費用、渠道費用、終端費用、POP費用、公關費用、招標費用、返利費用、贊助費用、人力費用、機動費用等。
參與者:市場部、銷售部、財務部、人力部
第四:任務分解
內容: 營銷目標確定后,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將銷售任務分解到每一個片區、每一個員工、每一個渠道客戶,以及每一個月/季度等。如果產品沒有太強的季節性差異,回款指標大致按照前半年44%,后半年56%,或者按照第一第四季度50%,第二第三季度50%分解。任務完成的時間性很重要,如果將過多的任務分解到最后一個季度將面臨醫藥商業無現金流保障的風險。
參與者:市場部、銷售部
第五:營銷策略
內容: 為了完成各個地區各個客戶承擔的營銷任務,企業將采取什么樣的營銷策略與之配合非常重要。是重視渠道還是重視終端,是空中媒體支援為主還是以終端推廣為主,營銷策略應該從渠道、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指定相應的策略,尤其是中國醫藥激烈競爭的格局導致企業產品競爭策略是否妥當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份額。
參與者:市場部、銷售部
第六:營銷戰術
內容: 營銷策略制定后需要有具體的體現,也就是營銷戰術,通過什么樣的表現形式來完成營銷策略的實施,這需要通盤考慮。采取渠道偏重的策略,就應該多做渠道攔截、深度分銷的工作,那么營銷戰術就是以商業訂貨會、渠道進貨意外獎勵為主;如果采取終端偏重的策略,OTC市場就應該多做終端工作、陳列競賽、銷售競賽、店員培訓工作以及消費者教育工作,RX市場就應該多做學術推廣工作。
參與者:市場部、銷售部
第二階段1990年代 標志性做法:大爭論,點名手術、特殊護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筍般涌現
第三階段2000年
標志性做法:產權改革的號角,確定了實行醫藥分業等幾項原則
第四階段2005年
標志性做法:醫改突然變奏 衛生部稱“市場化非醫改方向”
第五階段 2006年
標志性做法:醫改再見曙光 醫改基調已定 政府將承擔基本醫療。
我們可以看到,從只給政策不給錢,到市場化非醫改方向,再到政府將承擔基本醫療,這個過程是個斷續的過程,說明了制定政策部門的猶豫和對我國醫改方向無從把握。最后,覺得放開不行,不放也不行,便猶抱琵琶半遮面,說政府將承擔基本醫療,這樣很多貌似統購統銷的東西又重新出場,如招標,統一配送,國家出錢了,那么醫藥營銷的路子肯定得加入政府相關部門的關口,我們姑且稱之為半轉向。
歷年醫藥行業的沉淀和新醫改的推動,另外外資大規模進入,醫藥行業進入了整合并購死亡掙扎的盤整期,這倒是也符合行業發展的自然規律。醫藥行業數據顯示我國醫藥企業100強中過100億的只有一家,醫藥商業公司過100億的是三家,這說明醫藥行業過于分散,競爭力強的沒有幾家。就是這種分散的局面,在面對新醫改下,制藥企業必須快速的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一輪又一輪的盤整波濤中得以生存壯大和發展。
一.進行戰略轉型
制藥企業必須要進行戰略轉型,要從簡單的產品銷售提升到企業管理層面的競爭力上。今后,銷售環境,競爭環境,競爭對手,政策環境,銷售市場等都會發生變化,以往的討論已經行不通了,及時進行戰略轉型,適應新的醫藥環境,是制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重新考慮一下企業的產品戰略,營銷戰略,職能戰略,人才戰略,根據企業實際進行調整,是目前制藥企業首當其沖的工作。
二.提升管理水平
橫向比較各個行業的發展,醫藥行業的整體管理水平處于很低的水平,比如快速消費品行業,由于外國競爭者的大舉進入,我國快速消費品企業在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理念,銷售策略,團隊建設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為快速消費品行業不僅是狼來了,而是來了狼群,而醫藥行業的狼來的還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場競爭中還能混碗飯吃,所以制藥企業還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逼近。
三.建設專業的有競爭力的銷售團隊?
制藥企業喊這個口號多年了,沒見到那家國有制藥企業的銷售團隊在專業化上有突破性建樹。制定銷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據政策信息;行業信息;競爭信息,也不考慮公司的戰略,這不叫專業。銷售隊伍還在市場上利用三板斧的老招也不叫專業。
專業化是指在人員招聘、管理等方面,堅持選擇優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并定期進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訓,以便更好的服務客戶,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要進行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授權,合理的配置。不為客戶服務的人員盡量精簡。建立專業化營銷隊伍和營銷管理隊伍,形成權責匹配、管控有力、靈活高效的專業化運營體制。,建立一個從上到下的專業化營銷隊伍、管理系統、運營體制建立起來,同時通過一系列的營銷策劃,會為醫藥營銷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四.強化市場部
一、傳統醫藥物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觀念落后
傳統物流是一種被動服務,大部分人都認為醫藥物流就是醫藥經營企業和藥品配送。他們認為醫藥商業企業處于供應鏈的下游,是醫藥營銷渠道中占主導地位的成員,承擔藥品分銷流轉的主要任務,因此他們就是物流的執行者。甚至,還認為建幾個倉庫配備幾十輛貨運卡車就叫物流,醫藥物流工作就是藥品的配送工作。其實,配送和運輸只是醫藥物流的一個具體環節而已。除此之外醫藥物流還包括藥品供銷配運環節中的驗收、存儲、分揀等一系列環節。
2、缺乏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
作為完整的醫藥供應鏈,產供銷是一個整體,但是從醫藥現在的網建工作和對物流的投入建設來看,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藥品銷售階段,而對供應鏈上游的藥品生產和原材料采購等并沒有實現物流管理,因此有必要對整個行業物流進行集成,使上下游通過物流成為完整的整體。同行業之間基本上沒有物流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為了緩解短時期內的物流資源不足,而不是抱著持續改進、降本增效的目的。
3、行業標準和政策法規不夠完善
標準化是物流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鑒于醫藥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其物流的許多標準有別于一般的物流行業,因此必須有醫藥行業自己的行業標準。目前,整個醫藥行業的物流體系剛剛起步,根本談不上標準化,由此而帶來的貨物流通和信息交換不暢、流通環節多、速度慢、費用增加,降低了物流系統的效率和效益,這些已經日益成為制約醫藥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我國醫藥物流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的制訂滯后,跟不上醫藥物流發展的步伐。
4、缺乏核心競爭力
我國醫藥物流的發展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軟件,即缺少醫藥物流管理、醫藥物流網絡體系、醫藥物流的增值服務。雖然我國醫藥物流的基礎設施與裝備已初具規模,但大多為粗放經營,內在質量差,運作效率低。企業各自為政,缺乏從整個醫藥供應鏈的角度來整體運作,造成物流資源的浪費,物流各環節之間割裂,長期來看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建設及運營成本較高。
二、現代醫藥物流的特征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使得醫藥物流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必須發展現代醫藥物流。現代醫藥物流強調整個醫藥物流的系統化、整體化和綜合化。概況起來,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系統化。現代醫藥物流涉及多個領域和環節,包括生產領域、流通領域、消費和后消費領域,還包括裝卸、加工、倉儲、保管、備貨、分揀和運輸等多個環節,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復雜的動態系統,所以,必須以醫藥物流資源的優化融合為手段,實現系統化運作。
第二,專業化。專業化是指不僅解決企業內部需求的發展和增加,還提供各種專業化的醫藥物流服務。專業化的醫藥物流實現了藥品運輸的專業化分工,縮短了供應鏈,可以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和庫存,提高物流效率。
第三,信息化。信息化包括兩個方面:設施自動化和經營網絡化。設施自動化是指藥品的接收、分揀、裝卸、運送、監控等環節以自動化的過程來完成。經營網絡化是指將網絡技術運用到企業運行的各個方面。只有實現了信息化,才能很好地解決物流系統的各個領域和環節的協調和高效運轉。
第四,標準化。標準化是指以醫藥物流作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設備、專用工具等各個分系統的技術標準,制定各個領域和環節的工作標準。對物流企業來說,標準化是提高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對消費者來說,享受標準化的服務是消費者權益的體現。
第五,國際化。現代的經濟是全球的經濟,醫藥物流業需要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突破國家地域的限制,以國際統一的技術、設施和服務為標準,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
第六,人文化。醫藥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現代醫藥物流不能僅僅著重于成本的降低和企業利潤的提高,更應該通過供應鏈向最終消費者傳遞醫藥關愛文化,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水平,實現行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這里所說的醫藥關愛文化,應該包括醫藥保健知識的傳播、個性化的醫藥健康咨詢服務的提供等。
三、現代醫藥物流的發展模式
1、第三方物流地產開發租賃模式
醫藥物流中心/園區是現代醫藥物流供應鏈中的關鍵節點,但其投資大,風險高,獨立運作難度較大。因此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地產開發租賃的模式。首先由供應鏈核心企業牽頭建立供應鏈聯盟,然后統一委托第三方物流地產開發商開發建設醫藥物流中心/園區。普洛斯是世界一流的地產開發商,在開發物流地產時,就是由普洛斯先選地建成相關物流設施后,再轉租給客戶,比如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普洛斯只是在最后組成一個資產管理隊伍進行物業管理,而日常物流業務仍由客戶操作。這種模式大多需要政府各種政策的支持,并且需要統一規劃、統一運作。
2、物流托管模式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醫藥流通企業仍然通過采取自營倉庫、車隊的方式為客戶提供藥品物流服務,而這種經營方式最大的難點就在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客戶服務始終處于較低的水平,很難滿足企業在未來市場中的競爭。而醫藥物流托管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對于大型醫藥流通企業,可以自建物流網絡及重要的節點設施,然后將某些物流節點設施或某些物流業務托管于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醫藥物流托管是指委托雙方以“物流托管合同”為契約方式,約束托管期內各自的權力、義務和經濟收益。作為委托方而言,通常是將其所屬物流相關的人事、財務、資產和業務全部委托給專業的物流管理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對于接受委托的物流管理公司而言,需要通過對人、財、物、業務的專業化管理,在托管期內達成委托方的物流服務指標和成本指標,從而為委托方創造價值,并按其所創造價值的高低獲得自身相應的經濟收益。這種模式不僅能夠加強對自身物流網絡的控制還能利用專業的物流服務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從而提高公司整體效益。
3、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為物流的實際需求方(假定為第一方)和物流的實際供給方(假定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二方的資源通過合約向第一方提供的物流服務。它是由獨立性、專業化的物流組織提供的,符合需求者業務程序要求的、獨特的物流服務。
第三方物流企業是一個專業物流公司,但也可以說是客戶的一個專職物流部門。只是這個部門更具有專業優勢和管理經驗。它的生存與發展必將與客戶企業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與相關醫藥企業合作,進行醫藥的跨區域運輸和配送,提供藥品的倉儲、分撥、揀選。并設計出最佳運輸路線,負責藥品的全程運輸、配送,以及其他物流增值服務,逐步構建符合現代物流運作的物流中心、分撥中心,使物流網絡為市場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建立功能強大的信息平臺的物流配送網絡,可以有效地降低發貨差錯率,減少發貨誤差帶來的糾紛,幫助客戶進行市場分析和決策,從而提高配送效率與市場反應力,為客戶贏得寶貴的時間。
4、第四方物流模式
第四方物流是由美國埃森哲公司Accenture的Dow Bauknight率先提出來的,并定義為一個調配和管理組織自身的及具有互補性的服務提供商的資源、能力與技術,來提供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的供應鏈集成商。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詢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能力,不僅能夠降低實時操作的成本,(下轉第91頁)(上接第84頁)還可以通過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公司和管理咨詢公司之間的聯盟,為客戶提供最佳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而這種解決方案僅僅通過上述聯盟中的一方是難以解決的。相對于第三方物流而言,第四方物流更加借助于信息技術,具備整合供應鏈的能力,提供完整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但是,第四方物流又必須依靠第三方物流,與第三方物流互補合作,才能達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四、我國現代醫藥物流的發展模式選擇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市場的形成,消費者的個性需求不斷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我國醫藥商業企業在選擇物流模式的時候,必須要適合自身、適應時勢,綜合考慮物流在企業中的地位、企業規模、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實力、物流成本等。
第一,考慮物流在企業中的地位。如果物流在企業中不是處于戰略核心地位,就沒有必要自給物流,因為自給物流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員支持,完全沒有必要擱置大量的資金在物流方面,而應該將自己的主要資源和精力專注于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第二,考慮企業的規模。大型企業實力雄厚,可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制定合適的物流需求計劃,保證物流服務質量。小企業受人員、資金等限制,適宜把物流管理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考慮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實力。現代醫藥物流有著嚴格的技術規范要求,并且政府正逐步加強對醫藥行業的GMP、GSP等認證的監管,醫藥物流需要對設備、技術和人才等進行很高的投入來確保流通過程的質量安全,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須具有相應的實力。
第四,考慮物流成本。當企業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時,就需要企業重新定位物流并且考慮流程再造,可以選擇一家高品質,能提供物流一體化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讓它為企業量身打造物流服務并且進行專業化的流程再造。
海爾集團的張瑞敏有一個著名的“物流名言”:“沒有現代物流,就意味著沒物可流。物流是企業的管理革命。物流以時間消滅空間,商流以空間消滅時間。”在醫藥商業流通領域同樣如此,發展現代醫藥物流是時勢所需。
參考文獻:
[1]李志鋒,謝如鶴,邱祝強.我國醫藥物流發展現狀及其模式選擇[J].物流技術,2008(27).
市場結構,是指對行業內各企業的競爭形式、競爭程度、經營方式、價格形成等產生重要影響的外圍市場要素。衡量市場結構狀況的指標主要有行業市場集中度、區域市場集中度、差異化程度、進入退出壁壘、宏觀政策環境等五個方面。
(一)行業市場集中度
它體現的是行業的壟斷程度和整體競爭程度的高低。這一指標通常由銷售額前4位或前8位之和占行業總銷售額的比重(也就是CR4或CR8)來反映。按照慣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CR4
(二)區域市場集中度
它主要表現在行業內的各個企業在空間位置上的分布格局。它體現的是地域上競爭飽和狀態,以及門店未來的擴張方向。我國零售藥店的區域發展很不平衡。東中部地區市場比較集中,有的地方甚至已經過度飽和,西部市場的擁有量明顯不足;省會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場相對飽和,二級地市及農村地區零售藥店數量明顯匱乏。
但從深圳海王、中聯、三九、北京金象、上海國大、湖南老百姓等醫藥連鎖企業已經初步建立起來的全國大連鎖的框架,可以看出醫藥企業跨地區擴張的態勢,不少企業把進入新的省市特別是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作為發展目標列入企業規劃。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我國零售藥店的分布將呈現向低端市場擴散的趨勢。
(三)差異化程度
無論是從業態,還是從服務手段或是經營形式上來看,差異化程度都非常小:零售業態基本局限于“蘋果”(平價大賣場)+“葡萄”(傳統的小規模連鎖藥店);服務手段比較單一,服務創新能力比較弱;經營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店”,而不是與藥品相關的“健康店”。差異化程度小也說明我國醫藥零售企業還有很多可探索的發展空間。
(四)行業進入退出壁壘
我國藥品零售行業的進入壁壘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行業準入門檻低。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注冊一個單體零售藥店,50萬元的注冊資金、40平方米的經營場所就夠了。當然,隨著市場的飽和,現在有些地區出臺了些區域性的宏觀調控的法規。如北京對開辦藥品連鎖經營的進入壁壘為:門店在15家以上,面積在100平米以上。其次,是開設新門店的啟動成本低。門店裝修、貨架、柜臺、收款機、房租等一次性投資可以分期付款;而經營的藥品大都是供應商提供鋪底貨,現款進貨部分比例只占到門店商品總額的30%左右;貨款結算方式一般為月結或送二結一甚至是送三結一;需要支付工資的直屬員工很少,大部分由有實力的供貨商派出的促銷員填補。
這種低進入壁壘的結果,一是讓各路業外資本也就是社會資本更加快速地涌入本行業,二是使更多的業內企業規模(門店的數量)更進一步的擴大,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零售藥店的數量越來越多。據報載,截止到2003年年底,我國醫藥零售藥店總數已接近18萬家。
醫藥零售企業退出行業時主要面臨的是經濟壁壘,包括庫存商品處理(往往是清倉甩賣、硬性退回供應商、甚至是卷貨潛逃)、設備硬件轉讓折扣等方面的損失,這些因素所形成的退出壁壘同樣是很低的。
(五)宏觀政策環境
近年來,隨著醫藥分銷領域的對外開放,為了促進我國醫藥零售業特別是醫藥連鎖企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例如,為了早日實現在《全國連鎖經營“十五”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促進建立10個左右國內外知名的、擁有網點超過1000個以上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的目標;國家經貿委將把醫藥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等,列入國債貼息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從政策上來看,國家是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更是鼓勵企業通過正當競爭手段來實現企業間的優勝劣汰的。
二、市場行為分析
市場行為,是指各個企業在市場上為了獲得更大抗風險能力、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強的競爭力或其他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行為。我國醫藥零售企業在市場行為上主要表現為跑馬圈地、降價圈人和聯合重組。
(一)跑馬圈地,構筑渠道網絡資源
在醫藥零售業區域市場集中度低、進入壁壘低以及行業政策扶持的市場結構基礎之上,一些藥品零售企業紛紛將增加門店數量擴大經營規模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在這一時期,一些醫藥零售企業對門店數量的追逐幾近“瘋狂”。于是乎,醫藥零售行業出現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跑馬圈地運動,也就是快速地搶占黃金地段增開分店。
從以下是醫藥巨子曾經對外界公布的宏偉的“擴軍”計劃,我們可見一斑:深圳萬基藥業要用20億元在全國建1萬家藥店;三九集團矢志投資13億元,誓言5年內開設1萬家連鎖藥店;華源集團計劃投資至少10億元,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擴張,5~10年內開設1萬家藥店;麗珠集團擬在5年內投入2~3億元資金發展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目標近1000家;深圳一致、海王星辰也宣布了“1000家”的擴張戰略……海王星辰2002年開店速度最快頻率為不到3天開一家店。
現在,我們姑且不管這些巨子們的擴軍計劃實現得怎么樣,我想他們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借此修渠通道,構筑銷售網絡資源,增強自身的藥品分銷能力,提高自身與供應商的談判議價能力,從而在分銷速度及購進成本上獲得競爭優勢。
(二)降價圈人,搶奪消費客戶資源
當一些企業因為資金實力不足及進入時機欠佳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搶占到更好的黃金地段增開更多的分店贏得網絡資源時,聰明的經營者們就選擇從“顧客”身上來做文章。“沒有一分錢打不倒的顧客”,于是,一批藥店經營者們,祭起降價大旗,開辦了平價大賣場、經濟藥店,還有折扣店,以真正低成本上所形成的價格優勢,對顧客進行價值讓度,讓顧客滿意使顧客忠誠,最終達到搶奪消費客戶資源的目的。比如相關媒體曾多次報道:
早在2001年底,武漢的隆泰大藥房就將所售2000余種藥品平均降價40%,催生了武漢的“漢森”、“天成”“正和”等一批平價藥品超市。他們曾一度讓武漢的傳統十大家連鎖藥店恐慌不安并試圖聯合五大家藥品經銷商進行圍追堵截。或許是在央視“焦點訪談”的關注下,更或許是他們真正讓老百姓們得到了實惠,他們并沒有被扼殺在搖籃里,到現在反而越辦越紅火。
2002年8月31日,江西第一家倉儲式平價藥房“開心人”在南昌開業,打著“比核定零售價平均低45%”的大旗出售他們那1500平方米大廳里的5000多種藥品。開張當天,消費者如潮水般涌進店里,將整個售藥大廳擠得水泄不通,一個側門的玻璃當即被擠爆。全國300多家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更使得它成為中國平價藥房的代名詞。
此外,還有湖南的“老百姓”、北京的“德威治”、福州的“惠好”、合肥的“百姓緣”,等等,他們都在喊著“一切為了老百姓”的口號,努力創造中國藥品的“平價時代”,為老百姓省錢,最終讓消費者對自己死心踏地從一而終。
(三)聯合重組:強勢擴張,劣勢聯合
經過“跑馬圈地”和“降價圈人”后,很多藥品零售企業基本完成了他們的資本、網絡及客戶資源的積累,企業間的強大分化日漸明顯。強者恒強,弱者漸弱。因此就出現了優勢企業的資本擴張和劣勢企業間聯合重組。有人預測今后二三年內,仍將是藥品零售企業重組、整合的關鍵時期,行業重新洗牌,汰弱留強,分化在所難免。醫藥零售行業擴張、聯合的方式基本有以下幾種:
1、外資 + 本土知名企業
如海王星辰花100萬美元購買MedicineShoppe在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市場特許經營權,是國內首家醫藥連鎖企業與國際醫藥零售巨頭之間以知識產權轉讓形式進行的合作。另外,在美國名列零售業前茅的Dragstore、地平線等企業也先后頻繁到中國來尋找合作伙伴。
2、本土知名企業 + 本土知名企業
如上海復星與擁有1000多個連鎖網點的、國內最大的超市經營公司聯華超市合作,并且采取“零售藥店與普通商業企業合作”的形式,依托聯華超市強大的商品配送中心及經營網點,發展醫藥連鎖經營。在較短的時間內,復星已借助聯華超市的門店網絡開設近100家店中柜、店中店。
3、本土單體藥店 + 單體藥店 + 單體藥店
如上海醫藥零售市場上的“綠色聯盟”,百余家單體藥店聯合采購,抱團求生存;云、貴、川的聯合采購(四川醫藥集團、云南昆明福林堂藥業、貴州省醫藥公司、重慶植恩藥業公司等15家大藥房通過“中藥通”電子商務公司結盟聯合采購)。
無論是哪種方式,其目的都是做大做強,增加企業的贏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從這里,我們看到了我國醫藥零售企業面對業內資本和業外資本所帶來的競爭做出的種種積極反應;以及求生存謀發展的決心。
三、市場績效分析
市場績效,是指企業在既定的市場結構下其市場行為所決定的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企業盈利水平。下面從醫藥零售企業的數量、規模、銷售增長速度、利潤率四方面來分析我國醫藥零售行業的市場績效。
(一)企業數量越來越多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已達到1216家,藥店總數已達到178017家。門店數排名前50名的連鎖企業的門店總數,2003年為14763家,2002年為9728家,增長了51.8%;特別是重慶的和平、桐君閣和海王星辰等企業門店增長速度更是驚人。企業數量的增長,與上文所提到的醫藥零售業前期行業進入壁壘低、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等市場結構導致的跑馬圈地這一市場行為是緊密相連的。
(二)企業規模越來越大
遼寧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在主要銷售網點都在本省的情況下,2003年卻仍實現了10.1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國內第一個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的藥品零售企業。此外,上海華氏大藥房有限公司、重慶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湖南老百姓大藥房、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公司、深圳海王星辰醫藥有限公司的年銷售額均已突破7億元,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人民同泰醫藥連鎖店年銷售額也在5億元以上。
此外,2002年單店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34家,單店銷售額過億的僅有上海第一一家,但2003年單店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3家,單店銷售額過億的有5家。
(三)銷售增長越來越快
傳統的就診過程常常因排隊掛號、繳費等環節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患者因此怨聲載道,但更多的是無奈。支付寶“未來醫院”計劃將使得這些繁瑣的程序變得簡單。未來,患者在線上就能直接完成掛號、候診、繳費、查看檢驗報告,以及醫患互動等環節。
未來支付寶會考慮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在不改變現有流程的前提下,患者分別通過醫生工作站等終端機器插卡,支付寶支付預存款,系統結算后分別扣款的方式;另一種則是通過支付寶先扣除自費部分,就診完成后再插卡結算醫保部分的費用。
“未來醫院”計劃中,支付寶將實施三步走戰略。即首先幫助醫院建立移動醫療服務體系;再激活醫療服務全生態;最后打造基于大數據從治療到預防的健康管理平臺。
目前,除了與北上廣深十家以上的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意向外,支付寶還在智慧醫療社區進行探索,與30多家社區以下醫院包括社區醫院達成合作。
當第一階段的工作完成后,支付寶接下來會考慮如何將商保打通,并實時將電子病歷、電子處方自動傳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審核后,做到快速賠付。未來將通過互聯網和其他的虛擬方式在線完成電子處方,附近的藥物配送、醫保實時報銷、保險實時申請賠等所有環節,理想狀態便是激活整個醫療服務的全生態圈,解決遠程就醫O2O醫療的問題。完成這一階段的問題可能會用3-5年時間。而支付寶的最終目標,也就是“未來醫院”計劃的最后一步則是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健康管理平臺,實現從治療到預防的轉變。
在“未來醫院”進程中,除了機會,還存在著一定的挑戰:層次不齊的醫院信息化程度、封閉落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是支付寶首先需要解決和平衡的問題。譬如,很多醫院的HIS(醫院管理和醫療活動中進行信息管理和聯機操作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和LIS(醫院檢驗科設計的一套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標準都不統一,要想打通系統,就需要首先統一標準,而如何統一來自不同開發商、不同程序的語言,對于支付寶來說還需下一番功夫。
天貓醫藥館:打造醫療電商平臺
天貓醫藥館是天貓旗下的一個醫藥購物頻道,它匯集了OTC藥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隱形眼鏡、品牌保健品、傳統滋補品等網購服務項目,天貓醫藥館是天貓里面的一個重要品牌。
2011年6月20日,淘寶商城“醫藥館”正式上線。早在2011年3月21日,淘寶便已經取得了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頒發的《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具有在互聯網網站上藥品信息的資質。淘寶商城“醫藥館”正式上線之時,網頁上展示的商品種類包括了非處方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等藥品近1萬種,而處方藥則不允許銷售。然而,如此雄大備受關注的藥品銷售之路并沒有原先想象的那般一帆風順。2011年7月8日,藥品監管部門要求淘寶商城整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查封淘寶并對外表示:“淘寶沒有取得網上售藥資格。”隨后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淘寶網進行查處,要求其盡快整改。
2012年2月27日,淘寶重啟醫藥電子商務,更名“天貓醫藥館”。卷土重來的“天貓醫藥館”氣勢更足,上線品種由原先的1萬種變成了2萬種,入駐醫藥商家也由之前的5家增加至15家。更專業的改進之處是,天貓醫藥館內商家的旺旺客服將由藥店執業藥師擔任,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此外,購物流程也與一般商品有所不同,消費者在看中某商品之后,頁面跳轉到相應醫藥商的官方網站,隨后確定訂單,進入支付寶付款購買,完成交易。
國內最大的醫藥B2C天貓醫藥館的重新上路,對于本已動作頻繁的網上藥品零售業可能會釋放連鎖效應,但天貓醫藥館無疑不會偏安于為醫藥商做平臺展示,其今后的發展方向并不明朗。而醫藥館的梅開二度能否帶來整個醫藥行業電子商務的井噴,業界對此表現出高度關注。
阿里健康云醫院:實現HIS系統信息資源共享
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名為“醫蝶谷”,它被定位為“整合醫療全體系、全鏈條資源,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的網絡平臺”。業務的涵蓋范圍包括了醫生、醫療機構、患者、醫療保險、健康管理、云藥房、檢查檢驗等一系列環節,在大力吸引基層醫療機構的同時,也在發展二三級醫療機構的合作,搭建分級醫療機構間的轉診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患者可以找到覆蓋所有科室的專家名醫,線上線下結合一站式完成整個就醫流程。而醫生也可以在“醫蝶谷”里拎包入住,通過專業優質的診療服務,獲得患者的好評,提升自我價值。平臺與實體機構打通,支持醫生多點執業。
阿里健康云醫院,是指阿里健康與醫療健康服務機構進行合作,讓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使用阿里健康提供的HIS(醫療信息系統),通過該系統產生的病人信息、診療過程、檢查結果等都被系統保存在云端,實現整個HIS系統的信息資源共享。
目前大多數基層醫療機構都沒有能力置辦類似HIS系統的診療系統,阿里健康在初期是給這些診所免費安裝HIS系統并提供免費更新維護服務,目前云醫療在全國范圍推廣了數百家醫療機構。2015年3月9日,阿里健康云道首先在石家莊市平衡體檢機構上線運行,這種模式順應了“互聯網+”的趨勢,有助于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促進基層首診和分級診療。
云醫院對“重復檢查、重復治療”可實行技術上的幫助,只要是接入HIS系統的機構,都可以在該系統內看到病患的診療信息。云醫院能夠打破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同時實現電子處方的流轉。當有足夠多的醫療機構接入平臺后,阿里健康的云醫院平臺就將全面爆發。
據悉,云醫院下一步的設想是,患者在合作機構就診后,電子處方即進入該人的阿里健康APP,患者只需打開APP就能用處方向附近藥店下單。業內人士指出,阿里健康這一系列動作旨在建立完整的醫藥生態閉環,并通過健康資訊和尋醫問藥的環節,為用戶提供即時的貼身健康服務。
微醫集團(掛號網):打造國內移動醫療服務的先進平臺
微醫集團(原名掛號網),成立于2010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預約掛號、就醫指導、健康咨詢、在線支付的醫療健康服務網站。截至2014年7月份,掛號網已經與全國23個省份、900多家重點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連接,擁有超過3000萬的實名注冊用戶、10多萬名重點醫院的專家。2014年掛號網累計服務患者人次超過1億,已經快速成長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就醫服務平臺。2015年9月24日,掛號網更名為“微醫集團”。
2014年10月,掛號網獲得由騰訊領投的1.065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超過6億美元。2015年9月24日,微醫集團(掛號網)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總金額為3.94億美元。微醫集團這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高盛集團領投,復星、騰訊、國開金融等共同投資。2015年1月,掛號網完成對老牌網上藥店金象網的控股。5月,復星醫藥和掛號網(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未來將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在技術、平臺、市場、媒體等方面全面展開深度合作,形成緊密的線上線下O2O聯盟。此次獲得新的融資后,掛號網改名為微醫集團,打算建設全國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并準備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險的服務,推出責任醫療計劃。責任醫療計劃將是新的微醫集團未來重要的盈利點。
掛號網是國內移動醫療服務的先進平臺,擁有大量的用戶和客流,在業內和市場也有很好的聲譽,但一直沒有找到盈利模式。過去5年掛號網的主要工作,是把醫院的服務窗口搬到手機上,和構建微醫集團的醫療團隊,基本上都是賠錢,因為這些都是公共服務,掛號不能獲取利益。而此次掛號網希望借助對金象網控股,及與復星醫藥的合作,有望以售藥為突破口,把掛號網的流量和用藥需求在金象網上實現變現,從而逐步盈利。
專家認為,掛號網的盈利模式值得期待,一是掛號網用戶量大、積累時間長、群體精準,因此其基數與粘性將成為購藥轉化率的基本保證;其次,復星醫藥與掛號網目前對金象網交叉持股,說穿了都是一家人,因此雙方合作將更具深度與廣度,能真正對患者進行分析及需求挖掘,從而提高購藥轉化率。但掛號網要真正做到流量變現,關鍵還是需要雙方深度合作,運用各方優勢資源共同對患者購藥、診療、健康等記錄進行深度分析,以大數據為基礎促進金象網的藥品銷售。否則,再多的用戶和資源都沒有意義。
丁香園:建立醫生社區垂直化平臺
丁香園目前只是提供面向醫生的服務,但未來定位是為整個醫療行業服務。丁香園從2009年1月開始持續盈利,年底收入超過500萬元,2011年公司整體收入已經突破千萬元。丁香園的招牌移動應用用藥助手也于2011年底憑借超過100萬下載量基本達到盈利。
在用戶數量方面,中國的執業醫師現在有 260多萬。丁香園目前注冊的醫療領域從業人員多達400萬,其中達到其數據質量的醫生有120多萬,這使丁香園成為國內目前掌握醫生資源最多的公司。
在融資估值方面,丁香園于2009年獲得第一輪200萬美元融資,2012年底完成B輪融資,由順為基金領投,A輪投資者美國風投機構DCM跟投,金額在千萬美元左右。
丁香園最大的收入來源是面對藥企的服務。公司面對醫藥企業的服務增長很快,現在超過50%,已經是最大的收入來源。盈利模式主要有七大類:一是廣告投放,即丁香園憑借最高醫生用戶量(包括400萬會員,數百萬日PV),使醫療廣告精準覆蓋專業人士;二是網絡學術營銷,即丁香園通過旗下網絡平臺、傳統雜志及線下活動,為醫藥產品提供網絡學術營銷方案;三是市場調研,即丁香園擁用充足的調研樣本庫,自主研發在線調研及項目管理系統,助力藥企市場分析與決策;四是丁香通服務,即通過丁香園旗下專業的生物醫藥商業信息平臺――丁香通,面向供應商、商,提供試劑、原料藥、醫療設備等類產品信息展示;五是會議服務,即通過丁香園醫藥學術會議信息平臺,提供會議預告、圖文視頻、APP定制、EDM等傳播形式,為企業提升影響力;六是丁香人才服務,即通過丁香園旗下專業醫療求職招聘平臺――丁香人才網,儲備專業人才簡歷100余萬份,為醫藥企業提供網絡招聘會員服務、圖文信息服務、個性化招聘服務;七是醫藥數據服務,即通過丁香園專業團隊研發的醫藥行業綜合數據庫平臺――insight,提供綜合搜索平臺、注冊上市情況、藥物研報、政策市場情報及潛力篩選平臺,使藥企明確企業發展目標和資源投入方向。
丁香園移動端產品以免費為主,主要盈利模式為向醫生收取激活碼費用和面向企業提供有償廣告投放、市場調研、醫藥數據服務、人才招聘服務。激活碼售價99元人民幣,支付后可永久使用當前所有功能和數據,并提供一年數據更新支持。激活碼獲取渠道是可通過丁當鋪以299丁當積分兌換,或通過淘寶網,開通醫生認證享免費。目前丁香園擁有丁香人才網、丁香通、丁香客、用藥助手、丁香醫生、PubMed中文網、調查派、丁香會議等移動客戶端產品(見圖9)。
好大夫在線:打造國內領先的醫患溝通平臺
好大夫在線是以患者為核心的、中國目前最大的醫患溝通平臺,仍在堅持“用病人的口碑”來傳播醫生的個人品牌,仍在累積核心競爭力,尚未盈利和上市。
市場結構分析
市場結構,是指對行業內各企業的競爭形式、競爭程度、經營方式、價格形成等產生重要影響的市場要素。衡量市場結構狀況的指標主要有行業市場集中度、區域市場集中度、差異化程度、進入退出壁壘、宏觀政策環境等五個方面。
行業市場集中度
它體現的是行業的壟斷程度和整體競爭程度的高低。這一指標通常由銷售額前4位或前8位之和占行業總銷售額的比重(也就是CR4或CR8)來反映。按照慣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CR4
區域市場集中度
它主要表現在行業內的各個企業在空間位置上的分布格局。它體現的是地域上競爭飽和狀態,以及門店未來的擴張方向。我國零售藥店的區域發展很不平衡,東中部地區市場比較集中,有的地方甚至已經過度飽和,西部市場的擁有量明顯不足;省會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場相對飽和,二級地市及農村地區零售藥店數量明顯匱乏。
但不少醫藥零售連鎖企業把進入新的省市特別是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列入企業發展規劃。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我國零售藥店的分布將呈現向低端市場擴散的趨勢。
差異化程度
無論是從業態,還是從服務手段或是經營形式上來看,差異化程度都非常小:零售業態基本局限于“蘋果”(平價大賣場)+“葡萄”(傳統的小規模連鎖藥店);服務手段比較單一,服務創新能力比較弱;經營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店”,而不是與藥品相關的“健康店”。差異化程度小也說明我國醫藥零售企業還有很多可探索的發展空間。
行業進入、退出壁壘低
我國藥品零售行業進入的壁壘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行業準入門檻低。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注冊一個單體零售藥店,只需要50萬元的注冊資金、40平方米的經營場所就夠了。隨著市場的飽和,現在有些地區出臺了區域性的宏觀調控的法規。如北京對開辦藥品連鎖經營的企業規定的進入壁壘為:門店在15家以上、每家店經營面積在100平米以上。其次是開設新門店的啟動成本低。門店裝修、貨架、柜臺、收款機、房租等一次性投資可以分期付款;而經營的藥品大都是供應商提供的首次無現款鋪底貨,現款進貨部分比例只占到商品總額的30%左右;藥店與供應商貨款結算方式一般為月結或賣二結一甚至是賣三結一;需要支付工資的直屬員工很少,大部分由有實力的供貨商派出的促銷員填補。
這種低進入壁壘的結果,一是讓各路業外資本快速地涌入本行業,二是使更多的業內企業規模(門店的數量)更進一步的擴大,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零售藥店的數量越來越多。截止到2004年年底,我國醫藥零售藥店在GSP改造后總數已接近14萬家,雖然比以前門店數有所下降,但是隨著農村市場的開發、連鎖業的發展,今后藥店的數量會大量增加。
醫藥零售企業退出時主要面臨的是庫存商品處理(往往是清倉甩賣、硬性退回供應商、甚至是卷貨潛逃)、設備硬件轉讓折扣等方面的損失,這些損失相對來說較小。
宏觀政策環境
近年來,隨著醫藥分銷領域的對外放開,為了促進我國醫藥零售業特別是醫藥連鎖企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為了早日實現在《全國連鎖經營“十五”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促進建立10個左右國內外知名的、擁有網點超過1000個以上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的目標;國家經貿委將把醫藥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等,列入國債貼息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從政策上來看,國家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鼓勵企業通過正當競爭手段來實現企業間的優勝劣汰。
市場行為分析
市場行為,是指各個企業在市場上為了獲得更大抗風險能力、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強的競爭力或其他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行為。我國醫藥零售企業在市場行為上主要表現為跑馬圈地、降價圈人和聯合重組。
跑馬圈地
在醫藥零售業區域市場集中度低、進入壁壘低以及行業政策扶持的市場結構基礎之上,一些藥品零售企業紛紛將增加門店數量、擴大經營規模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一些醫藥零售企業對門店數量的追逐幾近“瘋狂”。于是乎,醫藥零售行業出現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跑馬圈地運動。
從以下醫藥巨子曾經對外界公布的宏偉的“擴軍”計劃,我們可見一斑:深圳萬基藥業要用20億元在全國建1萬家藥店;三九集團矢志投資13億元,誓言5年內開設1萬家連鎖藥店;華源集團計劃投資至少10億元,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擴張,5~10年內開設1萬家藥店;麗珠集團擬在5年內投入2~3億元資金發展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目標近1000家;深圳一致、海王星辰也宣布了“1000家”的擴張戰略……
姑且不管這些巨子們的擴軍計劃實現得怎么樣,但是可以看出企業希望借此擴大規模,構筑銷售網絡資源,增強自身的藥品分銷能力,提高自身與供應商的談判議價能力,從而在分銷速度及購進成本上獲得競爭優勢。
降價圈人
對于我國的消費者來講,價格敏感度十分高,他們喜歡便宜、實惠的商品。“沒有一分錢打不倒的顧客”成為銷售名言,于是,一批藥店經營者們,舉起降價大旗,開辦了平價大賣場、經濟藥店,甚至藥品折扣店,以真正的價格優勢,對顧客進行價值讓度,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最終達到搶奪有限消費資源的目的。
早在2001年底,武漢的隆泰大藥房就將所售2000余種藥品平均降價40%,催生了武漢的“漢森”、“天成”、“正和”等一批平價藥品超市。
2002年8月31日,江西第一家倉儲式平價藥房“開心人”在南昌開業,打著“比核定零售價平均低45%”的大旗出售1500平方米大廳里的5000多種藥品。開張當天,消費者如潮水般涌進店里,將整個售藥大廳擠得水泄不通,一個側門的玻璃當即被擠爆。全國300多家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更使得它成為中國平價藥房的代名詞。
此外,還有湖南的“老百姓”、北京的“德威治”、福州的“惠好”、合肥的“百姓緣”,等等,他們都在喊著“一切為了老百姓”的口號,努力創造中國藥品的“平價時代”。但是,隨之而來的麻煩是“平價”對業界本已約定俗成的行規進行著“破壞”,一些強勢終端紛紛聯合起來對上游生產商和供應商發難,妄圖以抵制進貨等手段將“平價藥店”清出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只占藥品零售總額5%在夾縫中生存的“平價藥店”對市場還起不到“洗牌”的作用,它只是在“補需市場”,但是價格回歸價值是市場必然。
近日,根據老百姓大藥房總部統計的數據,2004年老百姓大藥房在全國市場的總銷售額突破18億元,比2003年增長140%,首次坐上全國藥品零售業的頭把交椅。平價藥店后發力量讓業界不能小視。
聯合重組
經過“跑馬圈地”和“降價圈人”后,很多藥品零售企業基本完成了他們的資本、網絡及客戶資源的積累,企業間的強大分化日漸明顯。強者更強,弱者漸弱。因此就出現了優勢企業的資本擴張和劣勢企業間聯合重組。今后二三年內,仍將是藥品零售企業重組、整合的關鍵時期,行業重新洗牌,汰弱留強,分化在所難免。醫藥零售行業擴張、聯合的方式基本有以下幾種:外資 + 本土知名企業、本土知名企業 + 本土知名企業、本土單體藥店 + 單體藥店。
市場績效分析
市場績效,是指企業在既定的市場結構下其市場行為所決定的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企業盈利水平。下面從醫藥零售企業的數量、規模、銷售增長速度、利潤率四方面來分析我國醫藥零售行業的市場績效。
門店數量越來越多
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已達到1349家,門店總數已達到5萬家;藥店總數達到近20萬家。隨著GSP塵埃落定,短時間內藥店總體數量有所下降,但是,以連鎖企業為代表的“擴張大軍”,在開店上一定會“提速”。企業數量的增長,與醫藥零售業前期行業進入壁壘低、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等市場結構導致的跑馬圈地這一市場行為是緊密相連的。
企業規模越來越大
遼寧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在主要銷售網點都在本省的情況下,2003年卻仍實現了10.1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國內第一個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的藥品零售企業。此外,上海華氏大藥房有限公司、重慶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公司、深圳海王星辰醫藥有限公司的年銷售額均已突破7億元,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人民同泰醫藥連鎖店年銷售額也在5億元以上。2004年,老百姓大藥房在全國市場的總銷售額突破18億元,成為全國老大。
此外,2002年單店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34家,單店銷售額過億的僅有上海一家,但2003年單店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3家,單店銷售額過億的有5家。
銷售增長越來越快
每當一波疫情突發,A股市場上的醫藥股便聞風而動。
受中東呼吸綜合征(以下簡稱“MERS”)蔓延刺激,A股市場上的醫藥股成為近期市場熱點。尤其在6月1日,醫藥板塊表現強勢,行業漲幅位居前列。與此同時,與疫情相關的概念股紛紛大漲,如魯抗醫藥、達安基因、香雪制藥、太龍藥業、天壇生物等均強勢漲停。
“盡管(MERS)尚未引發大規模疫情,但我國境內首次出現該病例依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關注。中東呼吸綜合征潛伏期為 2 ~14 天,在這段時期內,抗病毒類藥物、免疫增強類藥物將受到關注。”中銀國際分析師王軍在6月2日的研報中稱。
除了受到MERS疫情的刺激,醫藥板塊還迎來多個政策利好。盡管該板塊今年漲幅翻倍,且市盈率達到70多倍,但多家機構仍認為其具備估值優勢。 根據券商對醫藥類股票的估值,《投資者報》記者統計發現,仍有80只醫藥股具備上漲潛力,其中,15只股票的上漲潛力超過30%,華仁藥業、佛慈制藥、太極集團等的上漲空間更是在80%以上。
MERS疫情催熱醫藥板塊
5月29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廣東省衛計委對外通報稱,中國確診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該病例出現在廣州惠州,患者為一名韓國籍男子,正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其在國內行程的密切接觸者已找到38人,暫未發現異常。
據央視新聞6月4日消息,上述韓國籍男子在我國的密切接觸者已全部找到,共78人,目前尚未發現異常。
據悉,中東呼吸綜合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其潛伏期為2~14天,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該病引起的病死率達40%;目前尚無可用的疫苗和藥物治療方法。
與國內的有效控制不同,在韓國,MERS疫情則在迅速傳播。據韓國媒體報道,自5月20日韓國出現首例MERS患者以來,到6月4日,確診患者已經增至35例。此外,因疫情被隔離的人員快速增加,總數超過了1600人。而由于MERS疫情擴散,韓國已有近700所學校決定停課。
隨著事態發展趨于嚴重,A股市場上的醫藥板塊得到投資者的重點關注。與此同時,與疫情相關的概念股則一飛沖天。
《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自5月29日國內通報首例MERS病例以來的5個交易日,醫藥生物板塊上漲9.48%,期間上證綜指上漲7%,整體板塊漲幅在申萬28個一級子行業中排名第9位。在醫藥生物的6個子板塊中,醫療服務板塊表現最為強勢,5個交易日內上漲近17%,中藥板塊居于第二,上漲10.4%;醫療器械和化學制藥兩大子板塊則并列居于第三位,均上漲9.5%;生物制品板塊上漲8.3%;醫藥商業板塊漲幅較弱,僅上漲3.3%。
個股方面,在兩市205只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概念股中,自5月29日國內通報確診病例以來,除山河藥輔、三鑫醫療、華通醫藥、潤達醫療等4只近期上市新股連續漲停外,近日復牌的九芝堂和精華制藥也接連漲停,5日累計漲幅均達到61%。此外,魯抗醫藥、嘉應制藥、片仔癀、華仁藥業、輔仁藥業等漲幅均超過30%。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魯抗醫藥的主打產品為人、獸用抗生素類藥品,其產品能在抗病毒領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很有限。
此外,達安基因6月3日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有“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科研檢測試劑。達安基因主要從事熒光PCR檢測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以及熒光PCR檢測試劑盒的生產和銷售。受該消息影響,達安基因當日強勢漲停。
中銀國際證券的分析師王軍認為,從事件因素看,對MERS 疫情的擔憂,可能進一步提升醫藥股行情的活躍度。他同時表示,相關疫情概念股可關注上海凱寶、白云山、香雪制藥、康緣藥業、以嶺藥業、紅日藥業、魯抗醫藥等。
受益政策紅利釋放
事實上,除了受到疫情傳播刺激,近期,醫藥板塊還迎來多重政策利好。
5月19日,備受矚目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正式對外公布,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產業被提升為“國家戰略”。
關于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中國制造2025》提出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新產品,重點包括新機制和新靶點化學藥、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全新結構蛋白及多肽藥物、新型疫苗、臨床優勢突出的創新中藥及個性化治療藥物;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實現生物3D打印、誘導多能干細胞等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
此外,國務院6月4日的會議部署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為此,要簡化醫療機構設立審批,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醫療資源規劃;支持通過股權、項目融資等籌集社會辦醫開辦費和發展資金等。
國泰君安認為,民營醫療將是未來3~5年持續性的主題,在大型醫療集團逐漸成形,中小醫院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具有資源優勢的公司將會成為最終勝出者。
而根據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軍預計,下半年還會有行業政策出臺并形成利好。其預計政府下半年會重點圍繞三方面出臺相關文件,一是養老產業發展規劃;二是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一系列具體措施;三是加快推廣分級診療制度。這些政策將對行業形成長期利好。
年內翻倍仍存估值優勢
受到短期疫情及政策紅利釋放推動,盡管今年醫藥板塊整體漲幅翻倍,但多家機構認為,該板塊估值仍處于較低水平。
機構對于醫藥板塊的看好,從其的看多研報中就可見一斑,根據巨靈數據顯示,5月以來多家主流券商近70份醫藥行業研報,九成以上給予“持有”、“增持”等評級。
《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4日收盤,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板塊今年以來漲幅達到101%,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位居第14位。與此同時,該板塊去年全年整體漲幅則僅有16.3%。若從去年年初至今計算,該板塊漲幅為132.9%,在申萬28個行業中位居倒數第5位,僅高于采掘、食品飲料、銀行和家用電器4個行業。可見,在本輪牛市中,醫藥生物板塊屬于相對滯漲板塊。
渤海證券分析師王雯6月3日研報認為,從估值角度來看,整體醫藥板塊估值為75倍,仍具備較好的相對估值優勢。
平安證券則從大盤當前走勢及基金持股狀況判斷,未來醫藥板塊仍具備投資機會。其在6月2日的研報中稱,在市場震蕩加劇的情況下,醫藥板塊攻守兼備的特點將進一步顯現。此外,根據基金披露持股情況,平安證券測算 2015 年一季度基金持有重倉股中醫藥股市值占比約 8.6%, 2014年基金持有的醫藥股市值占比約 9.27%,略低于歷史平均水平(2005~2014 年平均為 9.28%),市場進入震蕩期,醫藥股具備攻守兼備的特點,較低的倉位為基金增持醫藥股預留了較大空間。
機構稱15只股仍可漲三成
出于對行業前景看好,機構對于醫藥類個股的預期也較為樂觀。
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最近6個月內,機構對近130只醫藥股給出了目標價。與6月4日的收盤價相比,仍有近80只股票具備上漲空間,占比逾六成。
其中,按照機構預計,華仁藥業、佛慈制藥、太極集團等15只股票的上漲空間在30%以上。尤其是上述3只股票,機構最為看好,與預計目標價相比,這3只股票當前仍具備80%以上的上漲空間。
其中,中信建投的楊揚給予華仁藥業增持評級,其給出的6個月內目標價高達30元。而截至6月4日,該股股價為10.25元,市盈率(TTM)為162 倍,據此測算,其股價未來上漲空間接近200%。
楊揚在6月2日的研報中認為,華仁藥業是國內專業生產非PVC軟袋大輸液的領導者,是國內非PVC軟袋大輸液前三甲企業。公司大輸液產品代表了國內未來發展大趨勢,市場占有率增速明顯。與此同時,公司是國內第一個生產銷售非PVC軟袋腹膜透析液的企業。在國家大病醫保利好政策幫助下,國內腹膜透析市場有望迅速擴容。
除此之外,該公司擬收購紅塔創新100%股權。楊揚認為,這將促進上市公司外延并購擴張和業務轉型升級。
此外,西南證券的朱國廣則分別給予佛慈制藥和太極集團100元和70元的目標價,與當前股價相比,分別具備89%和83%的上漲空間。
感冒藥全球市場
抗感冒類藥品2002年美國市場銷售24 億美元,2001年20億美元。1999年有超過8 家公司的咳嗽和感冒藥超過2.5億美元,但只有幾家公司占有超過13%的產品份額: American Home銷售3.2億美元,占有16% 市場份額;Proc-ter&gamble銷售2.8億美元,占有14%市場份額;WarnerLambert銷售 2.6億美元,占有13%市場份額;在感冒和咳嗽制劑,占有市場份額18%的是Private- label產品。
2002年,美國抗感冒藥銷售額占全球銷售總額的41%,日本占33%,歐洲占23%。預計2006年感冒、咳嗽藥全球市場將增至107 億美元。
至2002年,復方制劑所占市場份額持續下降,單味藥物制劑所占的市場份額增至 34.7%。感冒藥的世界非處方藥(OTC)2001 年銷售額增長了7.4%,達到45.07億美元,其中按治療類別分,感冒、咳嗽藥所占市場銷售額最大,高達21.3%。
日本OTC產品可以分成4大類主要產品,這4大類占有83%的OTC市場。其中,營養品和補品占36%,感冒藥物排第二,占 22%。在俄羅斯市場,領先的治療類別是咳嗽及感冒藥,占OTC市場的29%份額。
感冒藥國內市場:90年代前感冒藥基本上還是國產藥之間的角逐。品種、劑型比較單調。對購藥者來說,更談不上品牌意識。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中美史克為首的合資藥廠開始大舉進攻國內市場,強生、施貴寶等跨國大公司也不甘示弱在國內投資設廠,同時進口感冒藥也紛紛涌入。從此國產感冒不再一統天下,感冒藥市場呈現混戰局面。從市場份額看,目前合資藥廠的感冒藥可占到50%左右。被稱為感冒藥市場“大哥大”的中美史克的康泰克這個品種在被禁前就已銷售近30億元,共24億粒,平攤下來大約每個中國人吃掉2粒。
我國中、西感冒藥市場分析
據中國非處方藥協會及上海華氏大藥房有限公司統計,目前我國常見病癥自我藥療比例最高的是感冒藥,為89.6%,高出第二名30個百分點。這種現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據估計,我國每年的感冒藥銷售額約為100億元人民幣左右。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近200個中外品牌激烈逐鹿。
我們今年對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等20個城市市區的3150個家庭進行的一次大型調查表明,感冒藥知曉率最高的西藥有康泰克、白加黑、感冒通、康必得、感康、嚴迪感冒片、日夜百服寧、泰諾感冒片、海王銀得菲、快克等。從使用的角度看,在本次調查之前,中國城市居民曾使用過的西藥抗感冒藥主要有康泰克、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感康、康必得、日夜百服寧、泰諾感冒片、快克、克感敏等。其中,康泰克、日夜百服寧、泰諾、感康、三九感冒靈和白加黑感冒片六大感冒藥受到好評的比例較高。究其原因,一是這些藥對多種感冒適用性強,二是起效快,三是藥效長。
此次調查的感冒藥中知曉率最高的中藥抗感冒藥有板藍根、VC銀翹片、感冒清片和膠囊、感冒沖劑、羚羊感冒片、抗病毒沖劑、夏桑菊沖劑等,其中使用較多的也是這些品種。感冒藥市場發展潛力是巨大的,西藥制劑感冒藥與中藥制劑感冒藥的競爭也將是長期存在的。
調查表明,我國城市居民患感冒后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而自主地對OTC類藥品的購買已成為獲得感冒藥品的主要方式。目前,中藥感冒藥雖還難以和西藥感冒藥平分秋色,但中藥治療疾病的優點確實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和肯定,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在若干年以后的感冒藥市場上,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藥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國內解熱鎮痛藥市場分析
據上海醫藥商業協會提供的信息,近年來,國內解熱鎮痛藥零售市場沒有出現占絕對優勢的品種。解熱鎮痛藥在我國藥品零售市場中列第三位,僅次于抗感染藥和消化系統用藥,約占藥品銷售總額的4-7%。
據有關資料,2002年該類藥品銷售呈現如下特點:
1.市場份額上升,西藥增勢強于中藥
從2002年1一11月零售藥品銷售金額排序中可以看出:解熱鎮痛類藥在各治療藥物中占據的份額逐步上升,西藥銷售金額從1月份的第七位上升到11月份的第五位,而中成藥相反,從1月份的第八位下降到11月的第十八位。
去年9、10月份,解熱鎮痛類西藥與中藥銷售額均超過各類藥品銷售總額的7.5%。西藥銷售額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秋冬換季,感冒人數增多引起消費增加。令人不解的是,中藥銷售反而走了下坡路,從1月份的3.4%下降到11月份的1.2%。
銷售數量也有類似情況,解熱鎮痛類西藥從2002年1月份占全部藥品銷售總量的6.4%(第三位),上升到11月份的10.29%(第二位)。而中成藥則從1月份的23.8%(第一位)下降至11月份的4.19%(第九位)。但總體而言,解熱鎮痛藥所占份額居前三位。據專家推斷,中成藥在預防保健方面有優勢,所以在感冒發病率低的時間銷售要多于西藥;感冒多發期,在治療癥狀方面占優勢的西藥銷售則抬頭明顯。盡管11個月里某些月份中成藥在銷售數量上遠超過西藥,但某些西藥品種在銷量上還占據第一位。
2.廠家三足鼎立,西藥穩居主流
天津中美史克、上海強生、上海百時美施貴寶3家公司在解熱鎮痛類藥物銷售的新康泰克、泰諾、百服寧銷售金額分居一、二、三位。國產藥中,感康、快克位居前列。在眾多解熱鎮痛藥品中,中成藥迄今為止尚沒有哪個品牌可以和西藥叫陣,諸如板藍根沖劑、維C銀翹片等生產廠家眾多,無法形成獨有特色。
3.市場競爭激烈,出路在于創新
從各品種銷售數量上看,除幾大解熱鎮痛藥巨頭級的產品之外,大的市場份額被眾多品牌瓜分,并沒有哪家企業可以占據壟斷性地位。
除以上提及的品種之外,一些歷史較長的品種,如感冒清、小兒速效感冒沖劑等以巨大的價格優勢成為農村市場的解熱鎮痛藥巨頭級的產品之外,大的市場份額被眾多品牌瓜分,并沒有哪家企業可以占據壟斷性地位。
除以上提及的品種之外,一些歷史較長的品種,如感冒清、小兒速效感冒沖劑等以巨大的價格優勢成為農村市場的主流產品,在城市也依然有一定份額。可見,低端的解熱鎮痛藥品有很大市場。
2003年2月,感康片繼續鎮守王者寶座,新康泰克膠囊本月奪得上市以來最好的成績―第二位,能否繼續這樣的好勢頭,一鼓作氣,收復失地,我們拭目以待。
2003年1~4月份北京、廣州感冒藥零售市場分析
2003年1~4月份適逢非典流行,感冒藥零售市場因此而有非常表現,原來形成的市場秩序被打亂。
主要特點有:
1、中藥類、抗病毒類感冒藥銷量以及市場份額明顯上升。尤其是在北京和廣州兩個非典流行較為嚴重的地區,這種現象十分明顯,中藥類產品如板藍根、雙黃連、清熱解毒口服液、感冒清熱顆粒等紛紛進入十強銷售排行榜。
2、一般的老牌化學類感冒藥暫時將排行榜前面的位置讓出,像白加黑、新康泰克等產品4月份非典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甚至跌出十強榜。
3、個別品種表現異常。整個非典時期,隨著國家不斷公布有治療作用的中藥產品名錄,一些相關的產品市場份額上升比較迅速,像板藍根顆粒基本上是最知名的抗非中藥產品,其市場表現也十分惹眼。4月末,無論是北京還是廣州該產品都攀升至排行榜前2名,市場份額也比原來有了顯著的上升,如果不是受到缺貨的影響,其市場份額還會進一步擴大。
另外,同為抗非中藥,企業市場反應和推廣能力的不同也決定著某些產品的不同表現,最突出的就是香雪藥業的抗病毒口服液,由于企業快速的反應和成功的推廣,使其成為1~4月份銷售增長最迅速的感冒藥品牌。非典流行期間,就不同市場而言,由于其消費習慣以及發病時間的不一樣也有很大的差別。
北京和廣州這一時期感冒藥零售市場就截然不同。北京市場幾乎沒有受到非典的影響,除了板藍根一枝獨秀外,其余產品市場排名還維持原來的格局,日夜百服寧、白加黑、泰諾、新康泰克等一批老牌感冒藥產品還占據十強榜主要位置,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3月份。
在國家醫藥宏觀政策導向下和連鎖藥店發展競爭的主要手段,藥店的平價現象已經成為藥店經營者不可避免和回避的現實現象,而且還會愈演愈烈。主推產品更加青睞高毛利產品也是形式所避,高毛利產品在藥店門店銷售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市場競爭環境下的必然產生。價格競爭本身就是雙刃劍,傷害的是自己和同行競爭者,高毛利產品的選擇也是一把雙刃劍,舞弄不好傷害的可是自己和消費者。因此,正確選擇怎樣和高毛利產品最為藥店的主推產品和如何順利實現這些產品的銷售成為藥店門店經營的重要工作之一。
隨著國家關于醫藥零售行業政策法規的變革,醫療體制改革正向著“廣覆蓋、低水平”發展趨勢進展,國家政府部門重點需要解決老百姓“看病難買藥貴”的現實問題,藥品平價現象成為符合國家和民眾的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平價現象無法避免。我國藥品零售業在經歷了6、7年的高速發展后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行業規模,但是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以價格競爭為主要競爭手段的模式席卷全國,以湖南老百姓為零售藥店業態代表的大型平價超市型藥店更是為此推波助瀾。國家醫藥體制改革促使藥品降價成為醫改的核心任務,同時相關醫藥政策的出臺又促進和規范了醫藥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醫藥商業“快批醫藥模式”出現使藥品價格更加透明化、信息傳達及時化,加劇了以價格競爭為主要手段的平價經營模式的盛行。價格競爭本身就是雙刃劍,價格戰成為藥店經營的常用武器。平價帶給連鎖藥店經營的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經營的利潤的風險問題。而規模和市場份額又為我們點燃了希望之火,圍繞門店利潤提升和由規模帶來的利潤增長的核心思想引導著藥店的經營和發展,許多連鎖藥店的經營開始步入了經營怪圈和價格利潤泥潭。
在醫藥零售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藥店經營品種、品牌的選擇不容忽視,由于品牌產品的平均毛利率較低,而非品牌產品中可選擇藥品的品種數量和同質化嚴重的現狀,連鎖藥店借助其完善的零售網絡可以輕而易舉的采購到毛利率很高的藥品,并通過連鎖藥店各門店資源的強力推廣來實現高毛利產品的銷售。品牌產品可以集客、吸引人氣、加快門店資金周轉、提升門店銷售額、提升門店的品牌檔次等等,而非品牌的高毛利產品又可以為藥店帶來更多的盈利。如何合理和科學的選擇產品,研究市場暢銷品種,成為連鎖藥店主推產品經營的首要技能。在藥品品類中各領域均有全國性的品牌,品牌藥和自主采購的高毛利品種的合理結合可以給藥店經營帶來更大的收獲,為打造一流的連鎖藥店和提升藥店盈利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
回顧連鎖藥店過去兩年的熱點話題,在05年時大家紛紛提出“明天你還賣品牌藥嗎”,連鎖藥店感覺自身零售網點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藥店門店是我的我賣什么我做主,把低利潤的品牌藥和高毛利的非品牌產品完全放在了對立面,大力發展高毛利產品對同類品牌產品的終端攔截,而現實又是怎樣地教育了我們……,為了不切實際的所謂高毛利利潤,在實際工作店員傷害顧客事件頻頻發生,最終受害是門店的信譽,高毛利產品銷售額與店員獎金收入指標掛鉤,沒有對店員銷售行為進行約束和規定,導致店員有損門店行為惡性循環。重視單邊利益而忽視了上游和下游利益的損傷,重視藥店單邊利益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盈利模式缺乏技能上的提升,一味追求藥店的規模與速度,忽略了自身管理的能力與經驗不足、人才缺乏、流程不規范、運營體系不完善……,使門店經營陷入困境。
05年:提出“明天你還賣品牌藥嗎”,把低利潤的品牌藥和高毛利的非品牌產品放在了對立面,終端攔截……;06年:大力發展“高毛利產品”的品種數量和采購金額,多元化經營等全面提升門店的經營利潤,卻對如何提升門店利潤缺乏有效的營銷模式和方法,結果付出太多的門店資源(人力財力物力)而收效甚微;07年:首先我們應該肯定各種各樣的門店盈利模式給連鎖藥店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也造就了區域主流連鎖的成功和發展。但同時這些所謂的盈利模式也給我們連鎖藥店的發展代來了發展難以逾越的瓶頸,總感覺各種盈利模式執行到各門店難以真正準確地貫徹執行。相互矛盾的盈利模式卻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論。07年在各種盈利模式指導下,理清經營思路,梳理管理規范。07年連鎖藥店的管理年,人員技能的軟件培訓是表現的主要形式和需求。通過企業管理水平和理念的提升,建立現代化企業文化、制度、規范、流程,科學的數據和市場分析,高效物流支持,提升門店經營技能從而提升門店資源獲取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的增長。
在2006年時連鎖藥店終于從采購高毛利產品中看到了曙光,大力發展“高毛利產品”的品種數量和采購金額,有的連鎖藥店甚至采購了1000多個高毛利地產品作為主推產品,平均毛利率也從最初地50-60%提升到來70-80%,這樣數量龐大的高毛利產品可難壞了門店店員,有誰能熟悉和掌握這么多的產品賣點,產品銷售出現梗阻。如何讓采購的高毛利產品銷量得到迅速提升缺乏有效的營銷模式和方法,結果付出太多的門店資源(人力、財力和物力)而收效甚微。今年連鎖藥店經營高毛利產品不再盲目,合理科學的選擇主推產品和提升主推產品銷售量和毛利率雙管齊下成為大家的共識,“高毛利產品”如何提高銷售量和絕對利潤成為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經營思路在失敗后開始改變。
連鎖藥店采購和銷售環節的嚴重脫節是導致高毛利產品銷售不暢的主要原因,我們最理想的狀態是產品的毛利率高而且銷售量還要大,這樣才能使連鎖藥店的經營真正的獲取絕對的高利潤。而產品自身產品力和企業給予連鎖藥店推廣產品的助力是產品能否銷售量大小的關鍵,因此,在選擇高毛利產品時,必須考慮其在門店的推廣資源和產品銷售的難易程度,藥店門店的資源包括店員資源和推廣產品所能提供的售點宣傳是有價值的,連鎖藥店使用這些資源而換取的絕對利潤是否值是我們藥店經營者必須權衡的。在采購環節中高毛利產品不能單單從采購品種單位利潤率去簡單的評估,還必須從銷售角度,連鎖藥店能提供該產品推廣的資源和供應廠商能提供的推廣資源以及產品本身的產品力如何來綜合考慮。連鎖藥店和采購部、門店經營管理部門以及連鎖藥店的市場部一起來綜合評價采購的品種是否能夠成為連鎖藥店的主推產品。因此,高毛利產品如果銷售不好不能成為主推產品,毛利率一般而銷售量提升空間很大的產品同樣可以成為連鎖藥店的主推產品,評判依據就是產品對門店絕對利潤貢獻的大小。
連鎖藥店的盈利不僅僅在于如何降低采購成本,即高毛利產品的采購。而更應該注重門店的收入與支出的合理性,開源的同時還需要截留。如下圖:
高毛利產品的合理采購和銷售必須進行有機的結合,按照門店盈利模式進行高毛利產品的合理科學的采購和銷售,才能最終獲取成功。主推產品一定是銷售額和利潤的有機結合,絕對利潤的增加才是門店的盈利之本。見下圖:
在主推品種中,高毛利產品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類品類,如何正確選擇和采購是采購部門為主,銷售部、營運部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主要工作,而如何快速提升和增長產品在門店中的銷售量是以銷售部為主,采購部和營運部密切配合的主要工作。由上圖可以看出,如何提升藥店門店的經營利潤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即門店的經營收入和支出。
門店的經營收入的增加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整體提升門店的營業額,尤其是在營業額保證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大幅度提升毛利率高的產品的營業額;二是抓住時機實時增加門店的營業外收入。如利用品牌產品的良好市場推廣資源進行門店POP宣傳資源的收入獲取,門店定期開展的各項促銷活動由企業參與和贊助等,收入資金主要部門是獲取及時讓利的采購部門,獲取銷售提成獎勵的銷售部門和門店資源價值互換的營運部門。各部門的營業外收入都是連鎖藥店的整體盈利點。因此,在連鎖藥店通過門店經營收入增加而提升門店盈利水平營銷手段主要有:增加品牌產品在門店中的銷售額;增加主推產品尤其是高毛利產品在門店中的銷售額,同時在不營銷門店整體銷售額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增加高毛利產品的銷售份額;積累和豐富門店資源并通過上游供應廠商進行價值轉化,增加門店的收入;最后,要充分挖掘上游供應廠商尤其是品牌企業的市場資源,充分利用和依靠他們的優良資源包括資金、培訓、會議、管理幫助、門店促銷活動等方面的支持,我們的本錢就是市場的終端網絡和門店的優良資源。門店經營管理越好,門店資源將越增值,非營業收入的價值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