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08: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音樂教學課題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目標。初中教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為學生順利進入上一級階段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做好初中教學對于學生們發展非常重要。初中音樂課程是初中課程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日益強調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的今天,音、體、美這些以前所謂的“副科”也越來越被重視。中學音樂課程是一門素養課程,學生在這門學科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魅力,并在此過程中陶冶學生的情操,進而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但是就目前來看,初中音樂教學并不是非常樂觀,一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教學效果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如學生不重視,課堂缺乏活力等,導致了現在的初中音樂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學生熱情度不高的現實。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是我們教學的任務,針對當前初中音樂課存在的問題非常有必要作出調整,來切實達到音樂課程教學的目標。
一、了解學生,關注學生主體地位
為了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初中新課程改革從2000年左右開始實施,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面向學生實際需求來設計、安排教學流程。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明確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那就是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學活動的核心應該是學生,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流程中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一方面自己在課上說得有些過多,教師往往把自己放在課堂的中心,忽略了學情;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安排脫離學生實際,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影響了教學效果。這一方面與教師理念有關系,但更反映了教師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不清。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一些傳統樂曲、樂理等知識時,這些知識因為學生了解少很多學生不感興趣,他們內心更喜歡那些時下的流行音樂,所以上課時要么專注度不高、要么就是不遵守紀律。據此,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調整的原則就是要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以學生為核心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教師要注意教學的靈活性,切勿就簡單地結合教學內容“過”一遍就可以了,要采取有意思的形式使學生參與進來,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這樣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才可能被激發出來,學生學習的效果才可能更優化。
二、主動學習,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是成長的一個目標。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撲面而來,這些是需要教師主動地去消化和吸收的。其中新課程對于教師角色的定位,即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這一新的角色要求并不是說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減少了,事實上是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這就意味著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教學的設計者,無疑給教師的教學目標更高,要真正做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相互促進,很好地實現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師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擁有一桶水。而現在需要的是教師要有“一潭活水”,源源不斷地滿足學生學習、成長的需求。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要了解學科教學、科研領域的新變化,保證教學內容的新鮮度;同時,也要加強對于新課改理念和教學方法理論的學習,主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滿足學生學習、成長的需要,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1、開放的音樂教學
音樂是時間的、表現的藝術,在眾多藝術門類中,它的創作自由度是最高的。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過程并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它應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辯正統一的過程,是教師主帶作用的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的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是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極具開放性的。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大膽的探索。
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境與生活的多方面橫向聯系,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如《搖籃曲》一課,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媽媽的特點,準備了很多娃娃,讓學生親身體驗做一天爸爸媽媽是多么辛苦,從而進行愛父母、尊敬長輩的教育,在活動中巧妙地將歌曲教學、創編表演、打擊樂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的音樂想象空間。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象、解釋,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而主題活動恰恰就能提供這樣的自由。游戲、表演等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通過音樂活動過程的展開,來激發學生創新的潛能,給他們探究問題,探詢知識的空間,讓他們大膽想象,自由創造。
讓音樂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梁。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
學校音樂老師個人計劃2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音樂學科教學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組織和引導中小學音樂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藝術教育工作工程規程》,進一步深入研究《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反思課程改革以來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研究、指導、服務、管理”的品質。要以提高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加強對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的指導和管理,以課題研究和教研組建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和學科基地的功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搞好“器樂進校園”和各項藝術活動,努力促進我市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學研究,推進課程改革。
1、繼續認真學習和研究基礎教育階段音樂學科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針對中小學音樂學科課程改革中出現的.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提高課程實施的能力。
2、進一步健全中小學音樂教學研究基地,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積極開展新課標、新教材的專題研討活動。
3、組織高中音樂教師對音樂鑒賞必修模塊進行集體備課,開設研究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4、學習有關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搞好省級課題《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實踐研究》,不斷完善小學、初中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二)加強校本培訓,提高實施能力。
1、繼續組織好中小學音樂教師對課標本新教材的實踐研究,組織和開展新一輪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培訓。
2、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繼續學習常州市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建議,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預設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樂各選修模塊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工作。
4、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5、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才藝大賽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6、積極發現、總結、推介教學第一線音樂教師的教學經驗。
7、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
(三)搞好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組織部分音樂教師結合音樂學科課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中有效問題的設計和模塊教學方面的課題研究。
2、研究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如何關注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關注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音樂表現,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入學生的音樂活動之中。
3、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小學音樂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檢測、初中學生音樂學業考核、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為抓手,組織課題組老師搞好省級課題《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實踐研究》,不斷完善中小學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4、重視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專業技能方面的提高與進修,對青年教師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開小學、初中音樂學科中心組會議。
2、思考器樂進校園有關事宜。
十月份
1、十月教科研月主題活動。
2、武漢8+1城市圈交流研討會。
十一月份
1、中小學音樂教師《會唱歌,唱好歌》專題研討會。
十二月份
1、音美教師才藝大賽。
2、小學音樂教師器樂進校園活動初步驗收。
元月份
1、中小學音樂學科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學校音樂老師個人計劃3
本學期在結合上學期課題的基礎上,繼續研討《小學藝術學科教學策略與方法創新的實踐研究》這一持久性課題,力爭將這一課題中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落到實處。
一、指導思想
音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來塑造、表現、創造音樂美,創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在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
二、學校教學環境分析: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樂教育目標是:努力發展創造性教學,豐富學生想象力和發展思維潛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可我們學校有專用的音樂教室,可音樂教學設備不齊全,如:鋼琴只有一臺,打擊樂器幾乎都沒有、說真的,要想把音樂課堂上的豐富多彩是很難的,只能進行了“互動式”教學實踐,提高了音樂教學的質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一(3)班的音樂老師。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已下基本理念:
1、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2、以審美為中心;
3、以文化為主線;
4、加強實踐與創造。
一年級下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采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如: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如第六課《我有一雙萬能手》中歌詞從我是一個誰?還會有什么本領?讓學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一、課堂內
(一)每節音樂課上,我們幾乎都設計了精美、詳實的多
媒體課件,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人音版13冊音樂課本第四單元《行進中的歌》在學習歌曲《當兵的人》時,我讓學生看了一組圖片:三軍儀仗隊、98年抗洪搶險、08年汶川地震、人民慰問子弟兵等圖片,以著名作家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經典排比句導入新課“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同學們覺得耳目一新,興趣盎然地想學習歌曲《當兵的人》。
(二)把簡單的律動、游戲、唱游融匯在教學中,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五線譜的學習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是一個難點。我們在課上則簡單把五線譜上的音位講清楚,就進入實戰階段。老師在黑板上用五線譜寫下旋律,學生即興翻譯成簡譜,完畢即跟著琴視唱,同學們唱完便驚呼,這不是我們在小學就學得歌曲《小星星》《上學歌》嗎?然后師生打著節拍共同唱歌詞。擅長舞蹈的同學跳舞;善唱的學生唱歌;還有的同學配節奏。一節課,其樂融融,同學們意猶未盡,仍然期盼著下節音樂課。
(三)倡導“學科綜合”,爭做“綜合型”教師
譬如:人音版音樂教材第七單元《嵩岳風》學唱歌曲《少林,少林》時,教師要首先要求同學們在地圖上找出少林寺的地理位置――河南省登封市境內,然后問同學們如果想去少林寺游覽應乘什么車?乘車路線是怎樣的?知道中岳――嵩山,最后引導學生在地圖冊上查找東西南北岳的山名及所在的省份。如此,與地理學科結合在一起,便大大提高了同學們學習歌曲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多種教學方法并用,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初中音樂課的教學不外乎歌曲、視唱、樂理知識、欣賞等幾大塊。比如: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可根據班級學生的音樂程度和歌曲的難易程度采取用視唱法、聽唱法或教唱法等進行教學。此外,我們正在研究音樂“生命課堂”,“四字六步”教學法正成為我們音樂課堂的模式。
二、課堂外
學校的廣播站,網站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資源,經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樂,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每年都要舉辦一屆歌詠比賽,迎新年聯歡會等文藝匯演,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倡導了一種“書生朗朗、歌聲朗朗、笑聲朗朗”的校園新文化。
學校成立了音樂課外活動小組。如百靈鳥合唱團、樂理知識培訓班及電子琴興趣班等,為同學們的音樂愛好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音樂課題研究工作兩年內在全校22個班中進行了全方位、分層次、分班級逐步進行,以行動研究為主,輔以經驗總結和實驗研究。如今,我們的課堂實現了:
A.多媒體幾乎貫穿了一節課的始終;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1.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音樂課堂活躍、優美、令人享受等特點,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力,指導學生改編和創新所學的音樂。動聽的旋律、跳動的音符、美妙的聲音都可以舒展學生的身心,緩解學生緊繃的神經,能夠讓他們沒有壓力和煩惱,這些優勢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自主學習思考。鍛煉一段時間后,發現學生思路活躍,不再被局限,并且提高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提高素質修養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修身養性。音樂傳遞的內容寓意深刻,內容豐富,教師可以將具有教育意義的歌詞通過音樂課堂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并領悟音樂帶給他們的知識和情感。通過研究性學習方法,學生自身對于音樂的理解更加深刻,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釋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措施
1.確定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所有的學生都一樣,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興趣十足,不用督促他們自己就會自覺地去完成,而且結果更是令人歡喜。教師應該和學生多交流溝通,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積極性。我國研究性學習課題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學生自我發現、提出,由輔導老師進行指導。另一種就是由輔導老師提出研究課題,學生選擇參與。不管是哪一種模式都能夠促進師生間的配合和互動。首先,在探索課題之前,可以為學生做好充足的基礎準備,然后讓他們自己進行課題的探索和研究,這對他們的言行以及情感有著深厚的影響。他們會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并且集思廣益,努力思考去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親自實踐體會,從中受到啟發,明確自己的探索方向,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經過和輔導教師交流探討,最終采用學生自己做出的研究課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實踐,這種由學生自己提出課題的學習方式結果離預期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由于自我提出并研究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學生不能夠運用自如,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輔導員沒有充足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從而導致溝通時間短促、任務量大,這個弊端嚴重影響最終的研究結果。所以,由輔導員提出問題,學生進行研究探索這種拋磚引玉的學習模式更適合他們,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可以使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好
習慣。
2.設立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評價小組
通過組建研究性學習評價小組,在提高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相互分享自己獲得的知識和感受,各抒己見、大膽發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收獲。在交流過程中遇到不同看法和理解的時候啟動討論模式,輔導員在其中發現學生的優缺點,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觀念。可以通過不同的教育評價方法對學生完成的課題進行評價,評價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打消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要讓研究性學習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全方位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勇于探索。培養學生思考創新的能力,達到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效果,為祖國培育復合型人才。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音樂陶冶自身
音樂本身可以使人心情愉悅,放松緊繃的神經,好的音樂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養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要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好處,教師就要多采用積極樂觀、健康向上、陽光的音樂教育學生,培育學生的欣賞能力,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利用課堂指導
即便音樂有眾多好處,可以吸引一部分學生,讓他們對音樂產生興趣,但是有的學生天生就不愛音樂,這就需要后天培養,教師通過課堂引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音律的美妙、音符的神奇,從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音樂課在帶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所以,音樂課是一門不可或缺的課程。
參考文獻:
傳統的音樂課堂往往借助鋼琴等大器樂來組織教學,很多時候都是教師的“表演秀”,忽視了農村初中學生的音樂基礎,脫離了農村初中學生的音樂需求,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自然會變得索然無味。而在農村初中音樂課堂上引入小器樂,可以改善學生的音樂學習,促使音樂課堂走向高效。那么,農村初中小器樂進音樂課堂究竟有哪些優勢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音樂課堂實效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采用教師傳授的教學形式,很多時候就是單純地進行歌唱教學,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缺乏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而日漸削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渴求,減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而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小器樂,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熱忱,再通過教師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必然會有進步,對音樂的節奏、音色等的感知與把握必然更為精準,對不同器樂所達到的藝術效果的理解必然會更為透徹,使得音樂課堂的實效性不斷得到加強。
例如,把口琴這種價廉易學的小器樂引入農村初中音樂課堂,能夠極大的愉悅學生,由于好奇他們定然想擺弄口琴,甚至希望通過自己的吹奏能夠形成優美的旋律。源于這種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定然高漲,學習積極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容易出現因為學生好奇而演變成學生自主地胡亂吹奏,因此,運用恰當時機借助口琴展開音樂教學顯得非常關鍵。譬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暫且不將口琴發給學生,以免造成課堂混亂影響教學,先可以通過教師對口琴的演奏激發出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讓優美的旋律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然后再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一段口琴比賽錄像,這樣就更深一步地讓學生陷入到對口琴學習的欲望之中,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開始對口琴的有關知識及吹奏方式等向學生娓娓道來,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口琴知識和操作技巧。接著還可以利用口琴進行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有趣游戲,來增強音樂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在口琴學習過程中不斷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也更好地激發了他們音樂學習的興趣,促使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效。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傳統的音樂教學,普遍都是進行跟唱教學,教師借助音樂教材中的歌曲對學生進行演唱教學,讓學生單純地唱出歌曲以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教師示范、學生跟唱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抹殺音樂學習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很難一下子就熟練掌握要領。而小器樂進入音樂課堂以后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可以變得生動活潑,有時候可以讓已經熟練掌握部分小器樂的學生針對教學中的某個片段進行全班演示,有時候可以分小組一起探究部分小器樂對音樂的作用,有時候可以現場讓學生比對不同的小器樂發聲的區別,甚至可以通過小器樂演奏讓學生直接找到音準,等等。因為有新鮮事物的引入,加之這些器樂都是攜帶簡便且易購買的,學生的參與自然會熱情高漲,甚至可以帶動學生課外對音樂知識的學習。
例如,把口琴引入農村初中音樂課堂,能夠大大改善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課上,老師不僅能夠唱給學生聽,還能夠進行口琴演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改變了以往呆板的教學形式。口琴的演奏方式又可以多種多樣,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演奏形式進行學習,這樣充分擴展了個別學生的表演空間,使得學生在充分自由的音樂課堂中真正學到音樂知識,這樣的教學形式更具有靈活性。
三、引入不同器樂資源,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傳統的音樂教學純粹以跟唱教學為主,以讓學生會唱歌曲為教學目的,教學形式的單一導致了教學內容的單一。而課堂上通過引入合適的小器樂,可以讓課堂的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同時也迎合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模仿等特點,在更加真實的實踐教學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悟音樂,甚至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感受中去。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培養了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也學生了解和掌握了一門小器樂演奏,還擴大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提升了其對音樂中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豐富了音樂教學內容。當然,在實際選擇中,音樂教師必須依據教學內容來確立使用何種小器樂,這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歌曲所要表現的主題,也能夠讓學生認知到更多的小器樂品種,拓寬音樂學習視野,豐富音樂學習內容。
例如,把口琴引入農村初中音樂課堂,學生在進行口琴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對音樂的一些知識進行簡要了解,這種音樂學習方式更勝于傳統的跟唱模式,在學習和吹奏口琴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節奏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將口琴引入到農村初中音樂課堂中,轉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課堂中進行音樂學習,有利于促進其音樂才能的施展和音樂知識的掌握。
四、不受任何時空限制,鞏固音樂知識學習
課堂的學習時間總是有限的,教師無法保證每位學生通過音樂課學習就能完全理解音樂知識和牢固掌握音樂技能。再縱觀以往,由于農村這一區域條件限制和一些家庭觀念所致,很多學生根本無法通過鋼琴等器樂進行音樂知識再學習,因而導致學生的音樂水平整體低下。而小器樂卻是可以彌補這樣的不足,攜帶方便,價格低廉,成為它的一大優勢。學生也不必拘泥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吹奏小器樂,進而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前或課后去熟悉某種小器樂,或者去甄別不同小器樂的發聲,或者通過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等機會去認知小器樂,還可以通過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去認知,甚至是熟悉課本中所涉及的一些小器樂,對這些器樂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操作基礎之后,就可以有效鞏固課堂音樂學習。
例如,教學中難免會有一些意外,造成教學時間分配不當,結果導致音樂知識遠沒有達到預想的掌握程度。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自己在課外借助小器樂去消化課堂音樂知識或者技巧。譬如,借助口琴去演奏曲目,在不斷地演奏中理解課堂上提及的音樂要點,領悟歌曲的內涵。
長期以來,農村初中音樂課堂一直遵循著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音樂素養始終徘徊不前,但是小器樂的引入打破了這一傳統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形式和內容,拓寬了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興趣中自主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使得音樂學習更富實效性,其優勢可謂不言而喻。
器樂與聲樂是音樂的兩大門類,器樂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具有聲樂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作為指導老師,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以少數學生為對象,以學習演奏樂器為目的,以系統的專業技術訓練為學習方式的專業音樂教育。而且,適合中小學課堂學習的樂器,應該是既有音樂上的要求,又適合全體學生學習的特點,在技術上要求簡單、易學的樂器,這種樂器,就以豎笛尤為適宜,因為它能吹奏簡易旋律,清潔方便、攜帶方便,還能齊奏、合奏。現在高中的學生有一部分在小學階段是學過豎笛的,有一定的興趣基礎,但他們在初中階段卻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繼續學習豎笛,對豎笛演奏的許多基本知識也不甚了解。因此,趁著新課程改革的契機,讓高中生在研究性學習中主動地探究一下適合課堂演奏的小樂器――豎笛,是非常可行的。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強調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活動獲取直接經驗,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
在研究性學習中,研究既是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習的目的。我校在高中學生中開展了音樂研究性學習,選題多樣,根據這一屆高中學生思維較活躍,而且普遍喜愛音樂的特點,我們選擇了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課題,例如:1.廣東音樂2.粵曲的現狀調查3.街舞流行的原因4.港臺流行歌曲與大陸民歌的關系5.廣州流行什么音樂?6.最流行的通俗音樂7.黃霜和他的音樂作品8.課堂小樂器――豎笛……音樂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給了學生們非常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僅高一上學期就有11個小組,60余人報名參加了音樂研究性學習,結題匯報的時候,音樂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載歌載舞,還舉辦了一個小型的音樂會,特別是課堂小樂器――豎笛(戲劇篇)的研究小組,他們不僅用詳盡的史實介紹了豎笛的起源、發展、結構、品種及功能,還用豎笛為主奏樂器為大家表演,有中國著名民歌《茉莉花》;有《愛情白皮書》中的《啟程》;有《風云》中的《永遠永遠》;還有《大長今》中的《希望》,聽得同學們如癡如醉,這些音樂同學們太熟悉不過了,有的還是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的主題曲,非常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欣賞口味,而且她們還在課件及論文中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議。
下面是我校高一(4)班其中一個音樂研究性學習小組“課堂小樂器――豎笛”課題的研究成果,組長:姚韻玲,組員:霍英慧、關凌、何致穎。她們在結題報告中這樣寫到:
研究背景:現代的教育主張多方面發展,我們應該學習多方面的文化,例如豎笛。近幾年來豎笛在各中小學被廣泛使用,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對其進行推廣,希望大家能夠欣賞與喜愛它。
研究步驟:
1.選定要研究的主題
2.收集資料
3.相互研究
4.制作powerpoint課件
5.修改powerpoint課件
6.排練節目
7.寫論文、體會
8.完善研究工作
豎笛的起源:現存最早期豎笛(Recorder)的初型制造于13世紀中期:當時的豎笛中空管部分較狹窄,整支笛沒有任何駁口。直至14世紀,出現了另一式樣的豎笛――長256毫米,由兩部分組成,有七個指孔(最低一個有兩個小孔)和一個拇指孔;笛的底部較闊,形狀像一個小鐘,聲音柔美。這一時期,最高音豎笛及中音豎笛已經被制造出來,亦有樂器制造者試圖制造低音豎笛。
豎笛的發展:直至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家們為仿效人聲合唱,紛紛制造各類型的樂器家族,例如提琴家族、琉特琴家族等,豎笛家族亦因此開始形成。不同大小的豎笛應運而生,大大地方便了15至17世紀初期的作曲家,可以將器樂和聲樂靈活結合,并嘗試創作和表演福音音樂。
17世紀后期,巴羅克時期的豎笛已發展成為一件獨奏樂器:音域較廣,聲音穿透力和表達力亦表現出色,十分適合在室內樂和協奏曲中使用。為了獲得較準確的音準,樂器制造者將豎笛分為三部分,與我們今天所吹奏的直笛結構相似。
豎笛的三個常見名稱:
(一)Recorder(英文):
英國人按樂器音色如鳥鳴般的動人而定名,又名鳥鳴笛。Recorder源于拉丁文的Recordari,意思是記憶或回想。豎笛是最能讓人想起鳥兒歌唱的樂器。Recorder這詞是指如鳥般地唱。因此我們了解Recorder是指令人回想起如夜鶯唱歌般的笛子。
(二)Blockflote(德文):
德國人按發聲原理而定名,又名木栓笛。豎笛結構圓,由于木栓的特殊設計,使得豎笛非常容易發聲,而在德文中Block為木栓,flote為笛子之意,所以因此定名。
(三)Flauto diretto(意大利文):
意大利人按持笛方式而定名,又名直笛。意文中Flauto為笛子,diretto為直式之意。
豎笛的家族:豎笛又名牧童笛,而豎笛家族到目前為止,有八種長短不同的笛子,其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是高音笛。①Klein Sopranino(最高音豎笛/短超高音豎笛川、超高音豎笛)約16cm;②Sopranino(超高音豎笛)約24cm;③Soprano(高音豎笛)約31cm;④Alto(中音豎笛)約47cm;⑤Tenor(次中音豎笛)約64cm;⑥Bass(低音豎笛)約96cm;⑦Great Bass(大低音豎笛)約125cm;⑧Contra Bass倍低音豎笛約200cm。
學習豎笛益處多1
(1)學習豎笛這一種樂器,可以使我們的肺功能更強,呼吸系統更健康;
(2)學習豎笛有利于培養我們的耐性。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已成為一名吹奏豎笛的高手了,那時你一定會發現自己的耐性有了相當大的提升。因為,無論你學習哪一門技術,都
是需要耐心的,而學習豎笛尤其體現這一點。
(3)學習豎笛,可以挖掘你的音樂才能,提高你的音樂感,最終使你的音樂素質達到一種境界。
當你很好地掌握豎笛這一種樂器時,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吹奏自己喜歡的流行曲目或戲劇曲目,這樣一來,你的音樂感就會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而且,你也能沉醉在一個屬于自己的音樂海洋中。
(4)能學好豎笛不但可以提高你的音樂素質,還可以鍛煉你做事情的專注能力。
學吹笛子,需要的是我們的心――用心,只有用心研究,用心感覺,全身心地投入,我們才能吹好笛子。
學習豎笛益處多2
(1)具有美感。
體積小的豎笛很方便存放,我們不需要把它放在一個很專業的盒子里,只要用一個笛套把它套起,放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合適的位置就可以了。
豎笛的結構簡單,一般我們接觸豎笛沒多久,就能熟悉它的所有構成。
結構簡單的豎笛,自然清洗起來也很方便。
它體積小,可并不代表它并沒有體積大的鋼琴、琵琶那么美,豎笛看起來可是很素美的。
(2)簡單易學。
“萬事開頭難”是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本領都會遇到的難題,可是也不代表說,豎笛是非常難學的一種樂器,只要我們夠耐性,有恒心,用心地學的話,一旦入門,豎笛其實是一種很好學的樂器。它會帶給你很多的樂趣!很大的好處。近幾年,豎笛這種樂器已在很多小學被廣泛應用,一些中學也在學習豎笛,因為它不像學習電子琴那樣,學校要耗費一筆很大的資金,而且這一樂器易學,只要有耐心、有信心,就會很快入門,而掌握后的應用機會也很多,不會是學會了它,隨后又很快地荒廢了。豎笛易學又應用較廣,這一點比難學而又耗費資金的電子琴優越得多,值得學習與推廣。
前幾年,已有許多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學習豎笛,它不但能使學生從小就多掌握一種本領,而且,學豎笛迎合了中、小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這幾年,豎笛在各學校,以至社會上的聲望不斷提高。可見,豎笛在學校推廣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我們的學校,你們能見到豎笛的身影嗎?現在,就讓我們把它以及它美妙的聲音帶到你的身邊,讓大家共同享受這美妙如鳥鳴般動聽的聲音吧!
豎笛曲:
《茉莉花》――中國民歌
《啟程》――《愛情白皮書》選曲
《永遠永遠》――《風云》選曲
《希望》――《大長今》選曲
這些樂曲由我們豎笛小組的成員吹奏。希望大家會喜歡。
有的同學在參加了音樂研究性學習豎笛課題研究后,寫下這樣的感想:“無論做什么事,只要肯用心、肯投入,就會事半功倍。同樣,演奏樂器也需要投入,從雙手接觸到樂器那一刻開始,樂器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演奏出什么樣的樂曲,質量如何,就在于你是否用心投入。要知道,精純的樂律,只會從有心人手中流淌出來,把身心與樂器溝通起來,才是演奏的關鍵所在。一個演奏者,無論對樂器的認識有多深,演奏有多嫻熟,如果只是單純地把一段音樂奏出,而不加任何感情的話,讓聽眾感受到的,就只會是一堆毫不連貫的一個個斷裂的音符,這樣就會失去音樂傳遞感情的作用。這一方面,在我們研究性學習音樂會表演時,就讓我有了深刻的認識與體會。”
還有同學這樣寫:“在這次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我親身學習了豎笛,通過老師的教學與我們的實踐,我學會了正確的演奏姿勢:身體保持正直,眼睛平視,肩部放松且自然下垂。笛口處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頂住牙齒為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豎笛的背孔。就這樣,我也可以算是學會了一點點的豎笛了,也會演奏一些簡單的小曲,我很開心。”
有同學說:“在這次的研究性學習中,我深深地感到,對于集體的演出,不單單是要有實力、有演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合作精神,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會有好的成績出來。”
一、師德方面:
始終自覺以一個骨干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從各個方面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生活中,遵紀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鄰舍;工作中,精心備課,課堂精致,與同事愉快相處,對學校真心維護。把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以教師職業道德為準則,自我奮斗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統一,以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為核心,做“學生喜歡、同事支持、領導放心的教師”。并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
二、育人方面:
堅持愛心育人,身正為范。曾經做過一學年的班主任,后因身體原因脫離了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愿意蹲下身來聆聽學生的心聲,甘做學生的朋友、師長。關注教育中的細節,關注學生的心理,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開發校內外課程資源,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反思學習過程和自我評價的習慣。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心全意的教育好學生。
三、教學方面:
1、潛心教學研究,有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有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心與行為。能依據新課程的理念與要求,實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教后能夠進行理性反思,將教學方法、技能看成是一種藝術,時刻以研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積累豐富的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能把握所教教材內涵,掌握教學規律,體現教學個性,把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作為自己每天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目標:基礎型教師——經驗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2、奮斗目標明確,教學改革愿望強烈。
不循常規,敢想敢做,既關注自身的發展,又關心事業的創新。對自己,抓課前鉆研教材,學情分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抓課堂教學效果,抓課后反思,問題研究。對學生,抓良好習慣培養;抓基本能力訓練,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間。努力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素質提高、班級管理等方面有所創新。
3、創新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用心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教后札記,研究教學案例評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體現教學個性和教藝美感。靜心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對教育教學的感悟及其成長經歷、有效促進學科發展。每學期提供2節高質量的有特色的研討課或公開課,上學年已經在校內執教了兩節公開課,即初一年級的唱歌課《DOREMI》和初二年級的欣賞課《廣東民歌欣賞》。為傳承京劇文化魅力,構建校園文化特色,讓京劇藝術走進孩子們心中,兩年來我在我的初一、初二課堂上循序漸進的開展了傳統知識普及《京劇基礎知識欣賞》,激起了學生的研究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曾在課外活動時間排練了男生、女生的現代京劇聯唱、表演節目。
四、教科研方面:
(一)關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和趨向,學習教育理論專著。
立足自我專業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把握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內涵,指導教學創新。做到了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多一些知識的積淀,形成比較強烈的教科研意識。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引領、推進新課程的帶頭人。
1、勤——時時處處皆學習。
俗話說:夜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力爭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2008年10月學習《音樂新課程改革理論》并寫成心得。2008年12月學習《中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并寫成心得。2009年3月與全校的名師骨干教師一起赴青島學習“高效課堂”,寫成了《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對策》一文,后又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音樂課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2009年5月赴北京參加“全國校園合唱指揮研修班”,回來后寫了學習心得。2010年2月正值寒假期間,我靜心拜讀了《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一書,從這項山東省中小學人文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中學習了成為名師的6大職業素養和49個細節,閱讀中一次次被書中多位名師的肺腑之言所打動,同時被書中多位名師所闡述的教育哲理深深折服,寫成《做優秀的音樂教師》讀后感。2010年7月,參加全縣教師暑期培訓,寫了總結《音樂鑒賞與作品分析之感想》。2010年9月觀摩第二輪立標課后寫了心得體會。2010年12月寫了學習《中國教育報》的總結。
2、廣——博采眾長。
讀書使我心靈充盈,眼界開闊,為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我制定了學習計劃,并按照計劃,自主學習了《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中小學音樂教師手冊》、《中學音樂教師人文素質培養》、《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入門》、《中小學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每月有計劃的撰寫業務理論筆記及教學隨筆多篇,提升自己的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尤其是在我今年生病養病的幾個月時間里,忍著病痛,我把《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進行了細致的研讀,為自己“充電”,或做批注書寫自己的靈感,或做摘抄記錄自己的感想,感覺受益匪淺。
3、深——讀原著,明精髓。
學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把書籍作為我進步的階梯。認真研讀、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與優秀教師同行》、《與名師同行》、《骨干教師成長的秘訣》等專業書籍,從專家學者身上吸取理論精華,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
4、用——學以致用。
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善于積累,勤于動筆。將自己的隨思隨想化為文字,積極投稿報刊雜志。2008年撰寫論文《論音樂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表于《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2009年撰寫論文《以音樂為本實施初中音樂新理念》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刊物,2010年撰寫論文《改變教學方法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學》刊物。
2009年撰寫論文《談談音樂欣賞課教學》在“感動中國——2009年全國第三屆音樂教案、論文大賽”中獲三等獎;2009年創作歌曲《我把祖國愛心窩》在“感動中國——2009年全國第三屆新創歌曲、歌詞大賽”中獲二等獎并發表收錄于《感動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精選》一書。
(二)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討,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在各級教研活動中發揮輻射、示范作用。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領本學科教師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深入課堂聽本學科的課和其他學科的課,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全力推進學科建設,打造強勢學科。提出本學科教育教學的改進方案,向學校及相關部門提出關于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建設性意見,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三)充分利用網站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自我成長。
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每學期精心制作多個教學課件,并有效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網站資源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帶動學校科研工作的開展,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五、專業技能方面:
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忘不了與學校部分老師參加的2008年春節文藝匯演文化廣場展演健身操,展示了錦秋中學老師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忘不了與全校老師一起拼搏2009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博興教育系統合唱比賽,喜獲二等獎,展現了錦秋人的積極豪邁。更忘不了與錦秋辦事處的全體職工一起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舉辦的“慶祝60周年及我縣躋身全國經濟百強”大型廣場歌詠比賽,榮獲二等獎。并且珍惜和積極投身于全縣教育藝術團的每次排練和演出。
六、取得的點滴成績:
2008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首批“骨干教師”,2009年10月被評為“濱州市藝術教育優秀輔導教師”,2010年3月入選全縣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2010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第七批初中音樂學科教學能手”,2010年12月被評為“濱州市第七批教學能手”。
七、不足和改進:
1、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教科研課題,出經驗,出成果。
幾年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長優勢,通過開展學生問卷調查,我選定開展的校本教研課題是《京劇推廣進校園》。計劃三年內完成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報告、教學案例等,每學期完成1—2篇具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3000字左右),力爭每年有1—2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推廣先進經驗,傳播新的教育理念,宣傳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動學校的藝術教育發展。
至今還未完成研制校本教材,正在末期整理之中。未嚴格按教學科研的規定深化過程研究,整理出相關的數據、資料,提供有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的研究報告,總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用心積累學校的藝術教育成果,用愛打造精彩獨特的藝術作品。
學校藝術人才的培養和藝術成果的積累需要課外活動時間的打磨,需要日積月累和堅持不懈,課外活動開展需要常態化,才能保證兩年一屆的全市、全縣中小學藝術節節目精彩紛呈。
如果青春期對嗓子不好好保護,就會誘發聲帶充血甚至水腫。這個時期的學生說話時都會感到有一些困難,主要原因是發聲器官因為發育,還沒有磨合好,沒有協調發音,所以說話受到了影響。
在多年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我們發現:男孩子的變聲期都比較長,而且非常明顯;女孩子的變聲期比較短,且不太明顯。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拿我自己執教的初二(3)班為樣本,我們班男生有30個人,女生有25個人。男同學一般都是從初一的第一學期快結束時開始進入變聲期,到初二下學期都基本結束,整個變聲期大約經歷8~12個月的時間;女同學的變聲期比較短,一般經歷半個月~2個月的時間。有的孩子的變化非常典型,如我們班的王某某同學,先是音色純正,再到沙啞、難聽,最后又聲音雄渾,成功地度過了自己的變聲期。那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保護嗓子顯得有為重要,如果保護不好,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而且這個損失是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那怎樣才能安全地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呢?有的人認為不說話,不唱歌,讓學生悄然度過這個特殊時期,有人認為這個時期要巧發音,巧練習,讓學生平穩地度過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學校的音樂老師也是各執一詞,于是我們學校選擇了250個學生做樣本,把我校的音樂老師分成兩個組,同時邀請了有聲樂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參加了我們的研究課題組,經過兩年的課題研究,我們覺得對于處在特殊時期的這個群體,第一種說法肯定是不妥當的,對于第二種說法大家最后都投了贊成票,都覺得音樂老師可以在變聲期通過對學生進行細心指導而進行系統的聲樂訓練。最后我們課題組就怎樣對處于特殊時期的學生施以特殊的教育進行了研討,有幾種做法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合理組織,克服生理缺陷
首先要精選內容:由于青春期學生聲帶的發育引起了學生發聲的缺陷,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意,所選曲目的跨度不要太大,一般不要超過八度;所選曲目的音量也不能過大,曲調要保證流暢優美,不能“大跳”,以免學生叫喊。如果遇到不符合要求而又必須教唱的內容時,教師要動腦筋,學會轉化,降低坡度,使學生唱適合自己的音樂。其次要注意科學練習,練聲時要指導學生正確的使用氣息唱,而不是扯著嗓子亂叫一通,還有就是練聲時要盡量使用輕聲,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護嗓子,同時還能在低聲吟唱時體會音樂之美。當然練聲時還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可以練哼鳴,可以男女聲混合訓練等等。第三還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安排好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因為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處于變聲期,聲帶很容易疲勞甚至受到損傷。所以教師可以將一節音樂課分成幾小段,先練練聲,再講講樂理知識,再唱唱歌,或者再欣賞欣賞,這樣學生的聲帶可以得到休息,同時又能增長學生的音樂知識,真可謂一箭雙雕呀。另外教師還要要求學生時刻保護嗓子,課后盡量少說話,不要狂笑也不要大哭,更不要高談闊論。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作為樣本的學生出現了和其他班級學生不同的情況:會自我保護聲帶,會科學的發聲方法,會簡單的演唱技巧等等。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考慮到教學對象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由于這個課題是針對初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解,這個時期學生的生理,心理日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也在增強,并且他們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也有增多,因此針對這個時期學生的特點,并結合課改的一些基本理念,我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遵循一個宗旨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如:導入課題時,我先展示一段節奏明快的電子音樂,讓學生隨著教師一起和著音樂跳舞,以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后提出一個問題:這段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從而進入課題研究。在我的整個課堂設計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環節,即知識問答競賽和辯論賽,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是起到一個引導和輔助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增進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并主動的參與到探究性的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和見解,并出現許多出乎意料的具有創造性的觀點。如在討論未來電子音樂能否完全代替傳統音樂時,有的學生說電子音樂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音樂,因為電子樂器的擴音器太笨重了,很難搬運,哪有傳統樂器那么方便,隨時都可以進行演奏。由此可見,學生的思維如果被調動起來是非常活躍的,不管學生從什么角度去研究問題,他只要是經過了思考的,我覺得都應該是值得鼓勵和贊揚的。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占據主體地位,包括對電子音樂最后的總結,也是由學生進行討論研究的,教師只是做最后的歸納。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比較注重給學生創造一個美的學習環境。首先要有美的視覺享受,因此制作多媒體的課件時,我非常注重畫面的美感,并加入一些電子音樂的現場演奏,從而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了解電子音樂的美。其次注重自己的儀態美,語言美,這樣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感染和帶動他們,這在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教學中我還運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如教師用小提琴現場演奏一段音樂,以使學生能把傳統小提琴和電子小提琴作出比較,教學效果很好,甚至有的學生被帶動起來,主動要求展示自己的特長。如有的學生演奏鋼琴,同學們就把鋼琴與電子琴進行比較討論。這種課堂中出現的即興的變化往往會帶來出其不意的教學效果。這個課題上下來后,學生非常感興趣,雖然他們平時也比較喜歡電子音樂,但通過這次學習,對電子音樂的了解就更加深入,更加透徹了一些,并能有創造性地表達,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喜悅。
一、愛崗敬業,政治素質過硬
熱愛音樂教育,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學習,堅持以“學生第一”、“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作為工作信條,時時處處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堅守教育教學第一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執著于平凡而自己感到快樂的工作崗位。不忘初心,牢記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把自己錘煉成學生喜歡、同事貼心、領導省心、家長放心的音樂教師。
二、樂于奉獻,支援薄弱學校建設。
為均衡發展全市教育資源,2015年9月我開始主動要求到薄弱學校逸夫中學任教5年,任音樂課并指導分校同行的集體教研,指導分校的藝術節活動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骨干教師帶頭人的作用,為薄弱學校的學生接受優質的藝術教育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三、更新觀念,踐行高效課堂
潛心學習新課程理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音樂教學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課堂。2016年11月榮獲錦州市中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2016年8月和2010年5月在錦州市中小學體、音、美評優活動中,執導的《小提琴協奏曲<春>》和《戲曲百花》課分別榮獲一等獎;2015年5月在遼寧省中小學骨干教師異地跟崗研修項目培訓中作《櫻花》示范課;2010年10月在錦州市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學科中心組成員業務交流活動中做《世紀春雨》示范課。工作中注重扎實訓練基本功,引領學科開發校本課程,打造學校音樂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
2014年3月課題《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法的實驗研究》順利結題后,實驗報告獲成果一等獎,并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學成效,合唱教學成為學校特色藝術教育,本人指導的合唱展演在錦州市教育局舉辦的合唱大賽中連續幾年都獲得一等獎,千人合唱表演《龍的傳人》、《天路》、《愛我中華》在錦州市中學生運動會上給人震撼受到好評。為提高課堂效率,我堅持不斷學習,目前主要致力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課堂效率的研究和實踐,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音樂課堂教學有機融合,打造更高效的音樂課堂。
四、精業鉆研,練就過硬本領
堅持鉆研業務,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從教36年來,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在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別參加了“國培計劃(2011)”骨干遠程培訓、遼寧省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東三省中小學音樂教學研討培訓、遼寧省“十二五”中小學省級骨干跟崗研修和教學科研能力遠程培訓,不斷充電,收獲滿滿。在課題研究上,我也積極參與,為教育教學奠定堅實基礎。2012年9月參與課題《學校文化及其建設的研究》經省教育學會評審合格結題;2010年3月參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實驗與研究》完成結題,并獲省成果一等獎;2007年8月—2009年6月參與課題《當代學校美育發展研究》獲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組評審成果一等獎。2013年12月在錦州市中小學生歌滿校園合唱比賽中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11年11月在錦州市中小學民族之聲暨校園歌舞展演活動中被評為最佳指導教師,2010年10月被錦州市教育局在市中小學民族之聲暨校園歌曲合唱展演活動中評為優秀指導教師。今年我又挑戰了校本電鋼課程,克服重重困難,并在校研討周上進行電鋼教學展示,極大激發了學生和老師們學習電鋼熱情,讓孩子們更加熱愛音樂課堂,也讓我收獲滿滿、幸福滿滿。
五、銳意改革,教學成果顯著
論文《淺談音樂教學中審美習慣的養成》參與2016年6月全國學校美育交流研討會論文評比、參與2015年12月遼寧省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論文評比、參與2015年5月東北三省中小學美育學術年會評比分別獲一等獎。2013年6月論文《學習興趣與個性差異》在錦州市2013年度課程整合優秀論文評比中獲三等獎;2010年11月論文《音樂教學過程中審美化與審美趣味養成》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美育專業委員會第26屆學術年會論文評比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