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5 16:03: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俗文化的內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433-02
一、嘉興灶頭畫研究概述
灶頭畫又稱“灶畫”、“灶壁畫”。舊時江浙一帶農村普遍以灶頭作為燃具,這些灶頭形制不一,大都由灶山、煙柜、灶身等幾個部分組成。為了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一些鄉村藝人便在灶頭的表面繪上各種圖案和紋飾,配上內容不同的文字,寄予了人們的美好愿望。這種由民間泥水匠在灶頭砌畢后用顏料徒手繪于灶頭上的壁畫,坊間便稱之為灶頭畫。嘉興灶頭畫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與獨特的審美價值,已于2007年和2011年被分別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嘉興灶頭畫的研究大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學長期處于邊緣化狀態,從事這項工作的大多是當地的民間藝術愛好者與文化工作者。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的胡永良就曾花費了20余年的時間在嘉興的海鹽、平湖等地拍攝收集灶頭畫200多張;嘉興市文化工作者張覺民等人也曾走訪了10多位專門從事砌灶描畫的民間泥師,拍攝圖片60多張,記錄了嘉興地區平湖、嘉善、桐鄉、海寧、海鹽、秀城、秀洲農村灶頭的歷史變遷和灶畫的傳承與變化。近年來、隨著民俗學的升溫與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嘉興灶頭畫的研究亦逐步深入并形成了相關成果。2005年,張覺民的《江南民間美術――嘉興灶頭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首次對嘉興灶頭畫的藝術載體、工藝特色、文化功能及傳承與發展等方面做了初步介紹與分析,使嘉興灶頭畫較為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2007年,林天順的《灶頭、灶神、灶畫》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灶頭的起源和發展、砌灶風俗、灶神的由來、職能等,并說明了嘉興灶頭畫的圖案布局和藝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嘉興灶頭畫的文化生態環境。同年,王其全的《簡說灶頭畫》對海鹽灶頭畫作了具體分析,揭示出其地方性特點。2010年,朱俊的《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臺畫研究》對江南的砌灶習俗、灶頭的形制、灶臺畫的種類、灶臺畫的寓意等方面做了介紹與分析,其內容也部分地涉及到嘉興的灶頭畫。但總體而言,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顯的不足與缺陷。這主要表現在:其一,現有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于對嘉興灶頭畫的藝術表征的描述與分析,缺乏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其二,就現有成果來看,研究者多將嘉興灶頭畫視為一種藝術載體,很少將之視為一種文化載體,未能從民俗文化的視野對其作縱深研究,故難以揭示嘉興灶畫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與嘉興灶頭畫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內涵及其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所承載的功能與意義。
二、嘉興灶頭畫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內涵
嘉興灶頭畫具有豐富的題材內容與深厚的文化積淀。概括起來,嘉興灶頭畫的題材內容主要包括:動植物類圖案、神靈類圖案、自然風景類圖案、歷史戲曲類圖案、文字紋樣類圖案等幾大類。
嘉興灶頭畫中的動物類圖案主要包括:魚、龍、鳳、雞(公雞)、鳥(喜鵲、仙鶴等)、虎、龜等,植物類圖案主要包括:蓮、桃、松、竹、梅、蘭、菊、牡丹等。這些圖案的繪制雖已注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但對先民原始崇拜觀念的繼承仍是其最為重要的文化內涵。嘉興灶頭畫中有關魚的圖案十分豐富。趙國華先生在分析半坡彩陶魚紋時指出:“從表象來看,因為魚的輪廓,更準確地說是雙魚的輪廓,與女陰的輪廓相似……遠古人類以魚象征女陰,首先表現了他們對魚的羨慕和崇拜。這種羨慕不是一般的羨慕,而是對魚生殖能力旺盛的羨慕;這種崇拜也不是宗教意義上的動物崇拜,而是對魚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嘉興灶頭畫中的魚圖案表現生殖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顯的。如圖案中魚皆體大肥碩,象征了強旺的生殖能力。而魚兒戲水、娃娃抱魚等圖案皆含有早生貴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魚也是吉祥的象征,如嘉興灶頭畫中的魚躍龍門、盤中盛魚等圖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樣的,嘉興灶頭畫中的龍、鳳、雞(公雞)、鳥(喜鵲、仙鶴等)、虎等也皆包含著生殖崇拜與祈求吉祥的文化內涵,而鶴與龜還帶有祈求長壽的寓意。
嘉興灶頭畫中的植物類圖案也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蓮是灶頭畫中常見的題材。而蓮花之所以成為人們喜愛的物象,則同樣是因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來看,蓮花花瓣舒展,狀似女陰,其花心多子則象征多子多福。嘉興灶頭畫中也有較多關于桃的圖案,而桃也與先民的生殖崇拜與祈福的觀念密切相關。《詩經?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里的“桃”同樣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當然,發展至近現代,嘉興灶頭畫中的桃圖案更多的應是吉祥長壽的象征。除了具有民間信仰的文化內涵外,嘉興灶頭畫中的植物類圖案也體現出Mr]的道德價值觀念,最為典型的就是灶頭畫中的松、竹、梅、蘭、菊等圖案。
嘉興灶頭畫中的神靈類圖案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財神、彌勒、嫦娥等各種與民間信仰密切相關的神靈。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其中“東廚司命”四字也出現在嘉興的灶頭畫中,指的就是灶神。灶神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后則被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灶神也是道教神靈之一。據說道教將灶神視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監察善惡,錄人功過,定期上報。如葛洪《抱樸子?微旨》日:“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嘉興灶頭畫里的灶神都是男性,有的圖案中灶神身旁還有妻子。在灶上繪制灶神圖案還與民間祭灶、送灶、接灶的風俗有關。三者除了細微的差別外,都是供奉灶神,以此來獲得灶神庇護的民間活動。嘉興灶頭畫中還有著許多山水自然風景圖案,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圖、錢江大橋、新安江電站、寶塔、日出等等。這些圖案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美景的謳歌與熱愛。
嘉興灶頭畫中還有許多耳熟能詳的的歷史戲曲類圖案。其中歷史故事類有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華容道義釋曹操、武松打虎、太公垂釣等圖案,戲曲類有“游園”、“驚夢”、“長亭送別”等圖案。不難看到,這些歷史故事類圖案大都包含著某種道德教化的用意。如“三顧茅廬”教育人們要虛心求才、不恥下問等。而戲曲類圖案則表達了人們對自由與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游園”和“驚夢”是明朝戲劇作家湯顯祖寫的《牡丹亭》中的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場景,二者也是嘉興灶頭畫中比較經典的故事類圖案。
“游園”是崇尚個性解放的體現,告誡人們在封閉的環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夠體會到自然之美。而“驚夢”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嘉興灶頭畫中也有一些文字紋樣類圖案,如萬字紋、竹節紋等。萬字紋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征,在梵語中為“吉祥之所集”。竹節紋則有節節升高的象征意義。
可以看到,嘉興灶頭畫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它不僅反映了嘉興豐富多彩的民間信仰文化,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祈愿。
三、嘉興灶頭畫的保護與傳承
(一)成立嘉興灶頭畫的民俗紀念館。民俗文化一旦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便極易走向衰亡甚至很快被人們所遺忘。為了保存人們對這種民間藝術的記憶,有必要建立灶頭畫的民俗紀念館。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建設嘉興灶畫網頁,面向全世界宣傳。
中圖分類號:R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謂醫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醫藥學一樣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當人們在與自然界相互適應和抗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生、老、病、死的自然現象,于是產生了和養生保健息息相關的民俗活動,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藥知識和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說,中醫藥學的產生、發展與民俗的形成和傳承密不可分。其中歲時節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會文化意義的日子形成的風俗習慣,包括文體娛樂活動、藥物防病活動、除蟲除害活動等,這些民俗是人們順應自然規律而生息的行為,與自然界的陰陽四時,生長收藏的變化相對應,充分體現了中醫“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春季包括農歷的正月、二月、三月。《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1]。”春季氣溫回升,人體陽氣開始上升,萬物開始萌生,養生應該助長這種“萌生”的氣息,應該晚睡早起,多去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使肢體放松、心情暢達,從而增強身體活力,以適應春季生機勃勃的特點。
1.1春節春節是我國農歷的年節。節期一般從農歷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節的過年習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卻是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通常從除夕下午開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為辭舊迎新。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鞭炮聲能振奮人的精神,激蕩機體的陽氣。而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的元宵燈會,猜燈謎等節慶活動,除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外,更能愉悅人們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調養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區在春節期間還有舞龍舞獅的娛樂表演,龍為四大靈獸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舞龍過程中要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以大幅度的舞動來表現龍翻騰之美。因此舞龍運動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獅子在中國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獸,舞獅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活動,糅合了傳統武術、簡易體操等運動項目的內容,舞獅的兩個人需要默契配合來模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舞獅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鍛煉人的身體,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1.2上巳節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節,這三節在時間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習俗。農歷三月初三叫“上巳節”,有的地方又叫“踏青節”,在宜良,男男女女在這一天要攜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陽氣的生發,可以調和氣血、舒經活絡,改善機體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防止關節老化。在少數民族地區“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節日。劍川白族在三月三舉辦梨花會。當地白族結伴到梨園進行野餐,彈起三弦,唱起山歌。壯族“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家家戶戶這一天做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歌節一般持續兩三天,對歌以未婚青年男女為主,但小孩、老人可來旁觀助興[2]。云南羅平一帶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類似的娛樂活動,老人在家宴請賓客,年輕人比賽對歌、游泳,小孩則在河邊劃竹筏、打水槍等。
民間俗語說:“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上巳節是各種昆蟲比較活躍的時候,所以驅蟲也是很多地方要進行的民俗活動。通常人們會用薺菜、柳枝或者楓葉等驅避蟲蟻。如在浪穹,人們就用薺菜遍插甑釜廚灶,用來制服黃蟻。從中醫角度來說,薺菜性味甘、涼,無毒,入肝、脾、肺經,可以清熱解毒、養肝明目、治療腹痛,它的莖加熱后可以驅蟲,因此也叫“護生草”。在與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人們意識到許多疾病的流行與某些害蟲有關,如蒼蠅、蚊子、虱子、跳蚤等,這些害蟲會叮咬人體,還可以傳播傳染病,因此歲時驅蟲的民俗活動是人們在除害滅害的實踐中積累下來的有效措施和寶貴經驗。
1.3春季特殊節日民俗花朝節,俗稱花神生日,是民間祭花神的日子,時間大概在農歷二月份,但各個地方叫法不一,時間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縣曇華山彝族的花朝節在農歷二月初八,當地稱為“插花節”。人們穿上民族的節日盛裝,在村前、寨口、路邊搭起花牌坊,把鮮艷的馬纓花插滿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節”在農歷二月十四,節日期間,人們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鮮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貴花卉壘成花山、花亭和花臺,人們在各條花街上觀賞和嬉戲。農歷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鮮花節”,人們聚集在貢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焚香行禮,向仙女獻鮮花。祭拜結束后,人們圍坐在山坡上,將食物擺在鋪有松針的地上,邊吃邊喝邊唱。《素問?舉痛論篇》提到“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中醫認為一個人精神愉悅,就會陰陽平和,氣血通暢,五臟六腑協調,機體自然處于健康狀態[3]。花朝節人們約上親朋好友一起賞花、唱歌、跳舞,盡情歡笑,這種樂觀的情緒對于預防疾病是有積極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節日,時間從農歷三月十日開始為期一周,賽馬、射弩、賽龍舟是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云南通海在清明節時還會舉行蕩秋千、放風箏、斗雞、拔河、踢球、賽龍舟等娛樂活動。賽龍舟是我國傳統的體育活動,比賽時,炮聲響起,各水手要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不僅可以舒展筋骨,調和氣血,而且還可以促進代謝,排除毒素。中醫認為放風箏能“疏泄內熱,舒經活絡”[4],在春天放風箏能舒展四肢,疏通經絡,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還能開闊視野,使人心曠神怡。春季的這些體育活動習俗都是有益身心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起到祛病養生的作用。
2夏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農歷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氣候最為炎熱,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中醫學認為“心主夏”,即人體五臟之一的心臟是與夏季相應的。夏季屬于五行中的火,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心也屬火,心臟與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隨著天氣逐漸轉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脾氣暴躁,這就是因為心火過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悅,情志平和,不要躁動,使體內的陽氣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開始,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至,此時毒蟲易于滋生,是各種疫病易犯之時。為了抗拒毒氣的侵襲,在云南昆明、景東等地方這一天會有驅蟲的習俗活動,人們用灶灰圍墻以避蛇蟲。清代《浪穹縣略志》記載,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縣)一帶,人們還會在門上插白楊,用灶灰撒房屋周圍,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節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氣炎熱,毒蟲滋生,古人認為此時邪毒最盛,為了抗拒毒氣的侵襲,古代在五月五日這天舉行各種活動以祛除惡氣,避免疫病的發生。民間在端午節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葉、金銀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藥熬水洗澡的習俗。如鎮雄的“游百病”的習俗,人們在外出游玩的過程中采摘野草,回來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傳,五月五日是藥王的生日,壯族在這一天會舉行熱鬧非凡的藥市,上市的生鮮藥物有數百種,會有上萬人聚集到此來趕藥市,因此端午節在有的地方又被稱為“藥王節”或“沐浴蘭湯節”。端午節前后,由于時令氣溫濕熱,正適合各類病蟲害滋生,是傳染病多發的時候,而此時也正處于陰陽際會,人的免疫力相對降低。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懸蒲掛艾,其實這就是一種季節性預防疫病的行為。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艾是一種草本藥物,味苦、辛,性偏溫,入肝、脾、腎三經,本身帶有香氣,可以解毒氣,中醫常用來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種水草,與蘭花、水仙、并稱為“花草四雅”,其帶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殺蟲,有開竅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節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歷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節儀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傳統火把節中,除殺豬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動外,傍晚時分便要點起火把,從屋內到屋外、從院內到院外熏燒災蟲。老年人邊舞動火把邊喃喃自語:“燒死跳蚤,燒死老鼠,燒死一切害人蟲!”熏滅毒氣,是為了驅避蛇蝎之毒,減少或避免疾病的發生。彝族在火把節時還會舉行篝火晚會,有賽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雞、跳舞等社交游藝活動。從中醫學角度看,這些活動可以舒展筋骨、暢通血脈、促進代謝、排除毒素,達到振奮陽氣的作用。由于人體疾病的形成與季節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中醫在預防疾病發生時會考慮到不同節氣的致病特點,順時、順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傳統年節時間在傣歷六月,大約在農歷清明節后的第七天,俗稱潑水節。潑水節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災病。中醫講究未病養生、防病于先,這些防病消災的習俗和中醫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人體經過春生夏長之后,進入秋收之時,隨著天氣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陽盛轉為陰盛的關鍵時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道:“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秋季人們應該早睡早起,精神必須安靜,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馳,使肺氣清和均勻[7]。
秋季最重要的節日是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云南很多地方少數民族都有中秋節,如壯族的“拜請月神節”、拉祜族的“月亮節”等,其中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拉祜族的“月亮節”和中秋節相似,全家人會聚在室外一邊吃菠蘿、芭蕉等果品,一邊賞月、祭拜月亮,老人們還會到親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邊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節這一天,有一項娛樂活動“偷南瓜”,晚上月圓之時,村子里的小孩相約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無論偷到誰家的,主人都不會責怪,孩子們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陽節時,民間還有登高的習俗,人們會利用秋高氣爽的日子,進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動。中醫認為秋應于肺,在志為憂,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這種蕭條的景象容易使人產生抑郁、凄涼、悲愁等傷感的情緒,這時候應該多和朋友、家人結伴去戶外游玩、暢談,使情緒安逸、寧靜,神氣收斂。對少數民族而言,秋季舉行的節日活動大多數以收獲和感恩為主,其中新米節是最流行的節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節是為了慶賀稻谷豐收的節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還會舉行一系列游藝活動,如拉祜族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共度佳節,新米節全用新鮮的食品,席間,老人詠祝詞。賓主圍坐在火塘邊詠唱古詩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彈弦、跳笙舞。這些節日活動能愉悅心情,陶冶情操,讓人肝氣舒暢,心平氣和,為進入冬季而保養節氣,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秋冬養陰”的意思。
4冬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平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農歷十、十一、十二月,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認為冬季自然界都潛藏陽氣,要注意多曬太陽保暖,以補充陽氣。
冬至俗稱“冬節”、“亞歲”等,表示嚴冬就要到來,此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區在這一天會宰豬腌肉,以備過年時享用,據說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壞,可長期保存,又特別香嫩,具有很好的補養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補品。
農歷十二月又叫臘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月,主要活動是為過年做準備,家家戶戶要擇日打掃衛生,一般選在祭灶日,即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進行年終大掃除,拆洗被褥窗簾,清洗家居用具,將家里上上下下每一個角落的灰塵污垢徹底打掃干凈,俗稱“除塵”或“撣塵”。由于“塵”與“陳”諧音,所以除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積累下來的灰塵污垢清除干凈,是為了干干凈凈過新年,這種衛生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洱源鳳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內外打掃干凈外,還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掃干凈。在臘月進行掃塵,既可以消滅害蟲,又可以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傳播,這種習俗對于環境衛生的改善,保持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
5小結
中醫認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一天晝夜晨昏的變化及地理環境的差異都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和特點而形成的調節人體陰陽氣血而健身防病的風俗習慣。按季節氣候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順應四時節氣講究衛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環境衛生,預防疾病,減少傳染病的發生。這些歲時節日民俗滲透著中醫藥文化的氣息,經過不斷發展、補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襲和推崇,并成為引導當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黃帝內經?素問注評[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10.
[2]毛艷,洪穎,黃靜華.西南少數民族民俗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論中國民俗文化的中醫預防思想[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9):20-21.
[4]陳仁壽.民俗中的保健方法與治未病思想[J].中醫藥文化,2008,(4):50-52.
中國民間在過年時節總是會舉行許多民俗活動來慶祝或是祈福,而平陽木版年畫就是如此產生的,最終發展成為現今較為成熟的大眾文化品種。平陽木版年畫的發展源地在山西臨汾,興起于宋代,宋代活字排版印刷術的發明為平陽木板年畫制作提供了有利契機,之后隨著朝代變遷平陽木板年畫的發展雖然歷經坎坷與起伏,但這些歷史積淀也令平陽木板年畫在創作上更具藝術表現張力。在明末清初時期,平陽木板年畫的發展達到了鼎盛階段,其銷售數量及銷售地區多而廣。在1905年與1909年,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發現了《義勇武安王》(平陽徐家刻印)與《隨胡窈窕傾國之客》(平陽姬家刻印)這兩幅平陽木版年畫,從畫作名稱中“義勇武安王”的封號可以推斷及印證山西平陽木版年畫是中國木板年畫最早的歷史產物。此外,這兩幅木版年畫對于中國版畫藝術來說具有較高的象征意義,代表著中國版畫藝術開始由佛像向人像的轉變,印證了中國人像版畫的發展。
事實上,平陽木版年畫的發展離不開前朝繪畫藝術的積淀,如唐宋人物畫的傳統制作方法、宋金時期的木版印刷術等,這些都為平陽木版年畫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與技術支持,促成了平陽木版年畫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別具一格。當然,廣大平陽民眾在木版年畫繪制上發揮創新思維,從而令平陽木版年畫具有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民眾在創作平陽木版年畫時不僅展現出各式各樣的繪制方法,而且還呈現出五花八門的用筆特色,這也是平陽木版年畫深受眾人喜愛的一大原因。此外,平陽木版年畫中所蘊含的豐富民俗文化內涵也是其獲得長遠發展的主要原因,普通民眾這個創作主體將他們的現實生活狀態與自然中的山水花鳥搬上了木版年畫,同時還將歷史故事、歲時節日、戲曲小說作為創作內容,因而從平陽木版年畫作品中我們就能夠了解許多民俗文化。正是平陽木版年畫所包含與呈現的民俗文化內涵及藝術表現手法,才會令平陽木版年畫可以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中盛行,同時還成為中國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
二山西平陽木版年畫的民俗文化內涵
1平陽木版年畫的文化題材豐富且多樣
位于北方的山西平陽地區,由于當時歷史朝代國力或政策的影響,歷史上的這一地區在文化交流上相對寬松,平陽地區的民眾與其周邊地區的少數民族往來密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如胡漢文化、蒙漢文化就是在此條件下實現了融會貫通。于是乎,平陽地區的民俗文化吸收與借鑒了少數民族文化,從而呈現出雄渾、遼闊、粗獷的平陽民俗文化特色,且與平陽當地的民族風情融為一體,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平陽木版年畫的創作風格。同時,在多元化的文化環境氛圍中,平陽木版年畫的文化題材也更加地豐富、多樣,尤其是在明清時期,許多文人雅士也開始對平陽木版畫青睞有加,因而他們喜歡利用木版年畫來抒感,表達生活情趣。于是乎,平陽木版畫在文人雅士的加入下更加呈現出一定的文化品位,豐富了平陽木版年畫的文化題材,當然平陽木版年畫的整體發展方向還是以廣大民眾的審美需求及審美情趣為主,不過這樣的發展模式也令平陽木版年畫提升到了新的藝術高度。此外,由于張貼年畫是平陽地區最常見、最活躍的民間習俗,因而木版年畫對于平陽民眾來說具有多重意義,他們不僅可以利用別樣性的年畫來裝飾與布置家中的各個角落,而且還利用年畫張貼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所以,作為一種民間信仰的活動,對于木版年畫的內容、張貼位置等都相當講究,因而只有文化題材豐富且多樣的木版年畫才能滿足平陽民眾的不同需求。
2平陽木版年畫融合了廣泛、深厚的戲曲文化
山西平陽屬于晉南地區范疇,這一地區作為蒲劇的發源地,其民間戲曲文化深深影響著平陽民眾生活、教育、精神等方面。由于平陽地區的戲曲文化廣泛而深厚,這不僅為當地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趣味性,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平陽木版年畫的發展,豐富了平陽木版年畫的創作素材。于是乎,細心的觀賞者就會發現許多平陽木版年畫的素材大多取自晉南地區的民間戲曲,如《三進士》、《打金枝》、《高平關》等,這些木版年畫都具有戲曲文化的痕跡。但是,由于戲曲是一個動態的傳播過程,而木版年畫又是一種表現靜態的藝術載體,將動態的戲曲轉化成靜態的版面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晉南地區民眾對戲曲文化的審美需求。為了不讓靜態的木版年畫形式造成動態戲曲文化形式的審美缺失,于是這些平陽木版年畫民眾創作家巧妙采用濃縮的創作方式來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們將一部完整的戲曲故事進行濃縮與提煉,選擇最精彩的戲曲內容將其繪制在版畫當中,而當一個個獨立的木版年畫作品按順序拼合時就能連貫成一個戲曲故事,欣賞者能夠從這些片段性的木版年畫作品中聯想出大概的戲曲情節。當然,平陽木版年畫與晉南地區的戲曲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聯,一方面晉南地區的戲曲文化為平陽木版年畫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而另一方面平陽木版年畫創作者通過其精湛的刀工將戲曲故事中的人物、場景、情節等雕刻而出,拓展了戲曲文化的表現形式。
3平陽木版年畫傳達了忠孝節義的思想與主題
關公的忠義思想與忠義精神一直備受后人敬仰及推崇,在平陽木版年畫中就有許多歌頌與贊揚忠義精神的作品,這不僅是傳達平陽民眾對關公忠義精神的信仰,而且也是一種對英雄、對民族精神的擴大傳播與宣揚,平陽民眾以最直接、最簡單的木版年畫就達到了文化教育的效果,欣賞者在觀賞具有故事性的平陽木版年畫過程中,既可以了解某些英雄人物的光榮事跡,又可以感受到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忠義精神。此后,平陽木版年畫的教化功能被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其所傳達的思想與主題變得越來越豐富,人倫道理、孝道禮節、家族觀念、民族意識等都透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畫作品得到宣傳與弘揚。由此可見,平陽木版年畫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內涵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其將流傳千古的忠孝節義思想作為木版畫作品的重要主題,以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感染與教化更大民眾,同時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又不會造成民眾對其教化性的反感。而這種一舉兩得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平陽木版年畫的民俗文化內涵,而且還令平陽木版年畫具有一定積極的教化功能與價值,如此不難理解中國政府對平陽木版年畫加大保護力度的原因,同時平陽木版年畫的這種創作思想也值得中國藝術家學習與借鑒。
三山西平陽木版年畫的藝術表現手法
1極具特色的制作方法與別具韻味的藝術形象
黃河流域的一方水土養育了其周邊許多地區,其中就包括平陽地區,所以平陽地區是在黃河文化的滋養與熏陶下不斷獲得發展及成熟的。因此,平陽地區的民俗風情沾染了黃河文化的特色,豪放且粗獷、隨意而灑脫,同時也影響著平陽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以及獨特的藝術特征,并形成了自身獨樹一幟的藝術表現手法,在其極具特色的制作方法之下展現出一個又一個別具韻味的藝術形象。
平陽木版年畫的制作方法有別于其他地區的木版年畫,其在豐富、多元的民俗文化熏染下早已形成了一套自身的體系風格。木版年畫的制作主要有三大步驟,即構圖、造型、設色,這三大步驟是否完善成功直接關系到作品最終的藝術形象。首先是構圖,平陽木版年畫的構圖方法借鑒了當地戲曲舞臺布景的設計理念,因而常常出現全景、半景、特寫等場景的構圖方法,同時對所要表現的故事內容進行簡約概括,從而達到合理安排木版上每一個空間的目的。其次是造型,平陽木版年畫中的任何一種藝術形象都異常逼真且吻合,充滿了藝術韻味與生命韻味,一般創作者主要采用傳統的白描手法以及雙勾鐵線的方式來描繪木版上的整體造型,并發揮繪畫藝術對藝術形象進行夸張化、幽默化處理,進而利用典型化的動態繪畫語言來傳達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最后是設色,平陽木版年畫通常都采用透明度極高的色彩,如:紅色、綠色、紫色等,在為藝術形象上色時常常將強度對比很大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從而令年畫中的藝術形象更具視覺審美效果。
2獨樹一幟、獨領的戲曲版畫形式
嚴格來說,山西平陽木版年畫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甚至是獨領,其很大原因得益于當地戲曲的盛行發展,這個具有“中國戲曲搖籃”之稱的平陽為其木版年畫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契機。雖然,平陽木版年畫作品中的內容豐富、題材多樣,但平陽民眾在創作木版年畫的時候大多都從戲曲作品中提取素材,而這樣的創作不僅為平陽木版年畫創造出戲曲版畫的新形式,而且還為平陽木版年畫奠定了扎實的群眾基礎,融合了戲曲元素的平陽木版年畫更能讓當地群眾喜聞樂見,從而促進著平陽木版年畫的發展。
二、陜北民俗文化的翻譯
民俗,“就是民間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長久形成的習俗慣制、禮儀、信仰、風尚的總和,是社會約定俗成的民間生活、文化模式,是彰顯文化內涵的重要表現形式。”[1]陜北民俗就是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景觀,就如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形象地折射出陜北人民生活和勞動的各個方面。在當今文化全球化的環境下,在跨文化的視角下對陜北民俗文化進行譯介有利于其對外傳播和交流。
(一)陜北民俗譯介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從跨文化的角度來探討陜北民俗文化的翻譯,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問題。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越來越凸顯出其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陜北民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進程。“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與生俱來的特征。在翻譯過程中通過識別文化身份來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2]陜北獨特的地理風貌塑造了陜北人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而鮮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個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為鮮明獨特,與他鄉和他國文化不同才稱其為陜北特色文化。因而,譯者在譯介時應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語讀者真正了解領悟當地特有的民俗風情。陜北民俗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隨著旅游業的開發,陜北以其悠久的歷史、迥異的地理環境等特點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對其譯介的過程中譯者應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內涵。因而,保留陜北民俗文化與生俱來的個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陜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視。
(二)陜北民俗翻譯的不可替代性
在陜北民俗的譯介過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傳播和交流,這是譯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在翻譯陜北民俗時,要避免以他國、他鄉的民俗詞語替代陜北民俗詞語。翻譯中的異化是保留陜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陜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徑庭的。因此,譯者不能貿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陜北民俗中,不然就會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錯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會使陜北民俗文化內涵失真。在譯介的過程中應堅持求“異”存“意”的原則,尊重陜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內涵,使陜北特色民俗在譯介中仍能再現其文化內涵,有效地促進陜北民俗文化的對外宣傳和交流。如陜北民歌,作為一種地域文化景觀,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來呼喚對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這樣的詞語,如果譯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話,就會完全弄錯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實文化內涵,當然就會誤傳陜北民歌中的民俗風情了。可見,在進行譯介的時候不能隨意替換陜北文化中的民俗詞。
一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動的負面影響下,民俗文化的純凈性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了使多樣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必須對民俗文化的文化內涵進行發掘及宣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常重視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體會議根據IV委員會的報告通過決議)指出:“人類的共同遺產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的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利益予以承認和確定。”[1]而各國民俗文化的多樣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反映。
民俗及民間風俗,是廣大民眾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性與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也是一個地區或民族文化不斷發展創新的根源。但在經濟全球化、旅游活動日益頻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如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已不再愿意穿著本民族的服飾;按古規,苗族的蘆笙在每年春種秋收這一段農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貴州雷山縣的一個苗族村寨,倘若來了旅游團隊,不論什么季節,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幣,就可以觀賞到全套表演。[3]從中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從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傳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掘并宣揚各種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內涵。下面就以我國花卉文化為例加以說明。
二
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1.桂花與民俗文化
關于桂花,漢晉以來,有月宮桂樹之說。《太平御覽》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進而有吳剛在月中伐桂的傳說。比喻科舉考中為月中折桂、蟾宮折桂,且作為成語,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傳說還演化出中秋賞桂、飲桂花酒的習俗。[4]
桂花除了與中秋節相關,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紙中就有桂花的圖樣。[2]
2.與民俗文化
重陽節的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也叫“菊節”、“節”,重陽節與有關的民俗有賞菊、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記載:九花者,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后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4]可見清代賞菊的盛況。至今,每逢金秋時分,我國一些地區仍有有展覽。
唐李欣《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詩:“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惡酒,湯餅茱萸香。”宋代《乾淳歲時記》記載:“都人是日飲新酒,泛黃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物為之。”[4]在這些記載中可略見古時重陽節飲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風俗。
重陽節與的關系如此之密切,是與我國民眾所創造出來的的文化密切相關的。被認為是辟邪之物,《續齊諧記》云:“汝南恒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之:‘九月九日,汝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雞犬羊牛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5]因傳說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陽節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習俗一開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發展至后來,簪菊有了裝飾的作用,而飲菊酒、食菊糕則與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聯系起來。有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將列為百草上品,認為“久服利血,輕身耐老延年”;的藥用價值更被追求長壽成仙的道教借用,認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東晉道士葛洪《神仙傳》云:“康風子服甘,柏實散,乃得仙。”[5]
除了與重陽節聯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壯族的壯錦花紋圖樣就有等紋樣。[2]現在,茶也是大眾普遍飲用的飲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傳說唐朝武則天冬日醉酒,令百花開放,唯牡丹抗旨未發,被貶洛陽。牡丹不懼,不畏權貴,不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與中華民族的氣節相吻合。[6]牡丹的國色天香,更寓意富貴吉祥。錫伯族的門框、窗、屏風、相框上所雕繪的圖案就多有牡丹。壯族的壯錦也有“鳳穿牡丹”等圖樣。土家族織的土花被面的花紋也包括了“蝴蝶撲牡丹”、“四鳳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國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紙的圖樣,也是苗族蠟染的主要圖樣;象征傲雪高潔品質的梅花是彝族剪紙的圖樣;象征愛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鵑花)是羌族人民的最愛,也被羌族婦女廣泛應用為挑花和刺繡的花卉圖案。[2]
三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要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避免經濟全球化及旅游活動等對民俗文化的沖擊,就要在發掘這些民俗文化的同時,做好民俗文化內涵的宣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避免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樣性
經濟全球化沖擊著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掘并宣揚民俗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很有意義。比如,現在情人節的玫瑰花、圣誕節的圣誕樹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國年輕人中間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中秋節的桂花、重陽節的等中國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卻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現象,同時失去本國民俗文化的底蘊,也失去民俗文化創新的根本。在中秋節、重陽節這些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如果報紙、電視等媒體適時宣揚桂花、等內在的民俗文化內涵,有條件的公園適時組織桂花展、展,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將會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2.避免旅游活動對民俗文化的沖擊
在我國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經營者們往往對旅游者持一種迎合的態度,旅游者喜歡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藝術品、手工藝品,甚至某些建筑樣式和風格都以游客的趣味為標準,缺乏恰當的引導和可貴的守護精神”。[3]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動中,應讓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這些文化的內涵。在廣州的茶樓喝茶應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寶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紙中應有石榴、桂花、梅花圖樣,而不是玫瑰花的圖樣;欣賞羌族的挑花和刺繡應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鵑花)的圖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圖案。而且,導游應講解相應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內涵。這樣,游客不僅會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認識多樣化的民俗文化,而且當地的民俗文化會得以傳承、繁榮。當然,在避免旅游活動對我國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響的同時,也要尊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來說,在德國、法國等國家,是葬禮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來自這些國家的游客時,遇到旅游地適逢展,或預計參觀壯錦時會看到花紋圖樣等情況,都需要導游事先向游客說明我國的民俗文化,說明絕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見是否去參觀,以表示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國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要在全球經濟化的大潮中,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現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漸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并不斷繁榮,就需要我們發掘出民俗文化的內涵,讓人們了解民俗文化豐富的內涵。這樣,處于這種民俗文化氛圍的當地人會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發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來的旅人則會欣賞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這種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樣性。
參考文獻
[1]蕭放.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遺產(第一輯)[C].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2008.81.
[2]吳忠軍主編.中外民俗[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對民間文化的負面影響[J].泰山學院學報,2010,(32):123-124.
[4]喬繼堂.細說中國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一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動的負面影響下,民俗文化的純凈性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了使多樣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必須對民俗文化的文化內涵進行發掘及宣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常重視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體會議根據IV委員會的報告通過決議)指出:“人類的共同遺產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的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利益予以承認和確定。”[1]而各國民俗文化的多樣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反映。
民俗及民間風俗,是廣大民眾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性與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也是一個地區或民族文化不斷發展創新的根源。但在經濟全球化、旅游活動日益頻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如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已不再愿意穿著本民族的服飾;按古規,苗族的蘆笙在每年春種秋收這一段農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貴州雷山縣的一個苗族村寨,倘若來了旅游團隊,不論什么季節,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幣,就可以觀賞到全套表演。[3]從中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從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傳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掘并宣揚各種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內涵。下面就以我國花卉文化為例加以說明。
二
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1.桂花與民俗文化
關于桂花,漢晉以來,有月宮桂樹之說。《太平御覽》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進而有吳剛在月中伐桂的傳說。比喻科舉考中為月中折桂、蟾宮折桂,且作為成語,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傳說還演化出中秋賞桂、飲桂花酒的習俗。[4]
桂花除了與中秋節相關,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紙中就有桂花的圖樣。[2]
2.與民俗文化
重陽節的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也叫“菊節”、“節”,重陽節與有關的民俗有賞菊、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記載:九花者,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后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4]可見清代賞菊的盛況。至今,每逢金秋時分,我國一些地區仍有有展覽。
唐李欣《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詩:“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惡酒,湯餅茱萸香。”宋代《乾淳歲時記》記載:“都人是日飲新酒,泛黃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物為之。”[4]在這些記載中可略見古時重陽節飲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風俗。
重陽節與的關系如此之密切,是與我國民眾所創造出來的的文化密切相關的。被認為是辟邪之物,《續齊諧記》云:“汝南恒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之:‘九月九日,汝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雞犬羊牛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5]因傳說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陽節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習俗一開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發展至后來,簪菊有了裝飾的作用,而飲菊酒、食菊糕則與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聯系起來。有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將列為百草上品,認為“久服利血,輕身耐老延年”;的藥用價值更被追求長壽成仙的道教借用,認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東晉道士葛洪《神仙傳》云:“康風子服甘,柏實散,乃得仙。”[5]
除了與重陽節聯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壯族的壯錦花紋圖樣就有等紋樣。[2]現在,茶也是大眾普遍飲用的飲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傳說唐朝武則天冬日醉酒,令百花開放,唯牡丹抗旨未發,被貶洛陽。牡丹不懼,不畏權貴,不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與中華民族的氣節相吻合。[6]牡丹的國色天香,更寓意富貴吉祥。錫伯族的門框、窗、屏風、相框上所雕繪的圖案就多有牡丹。壯族的壯錦也有“鳳穿牡丹”等圖樣。土家族織的土花被面的花紋也包括了“蝴蝶撲牡丹”、“四鳳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國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紙的圖樣,也是苗族蠟染的主要圖樣;象征傲雪高潔品質的梅花是彝族剪紙的圖樣;象征愛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鵑花)是羌族人民的最愛,也被羌族婦女廣泛應用為挑花和刺繡的花卉圖案。[2]
三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要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避免經濟全球化及旅游活動等對民俗文化的沖擊,就要在發掘這些民俗文化的同時,做好民俗文化內涵的宣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避免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樣性
經濟全球化沖擊著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掘并宣揚民俗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很有意義。比如,現在情人節的玫瑰花、圣誕節的圣誕樹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國年輕人中間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中秋節的桂花、重陽節的等中國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卻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現象,同時失去本國民俗文化的底蘊,也失去民俗文化創新的根本。在中秋節、重陽節這些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如果報紙、電視等媒體適時宣揚桂花、等內在的民俗文化內涵,有條件的公園適時組織桂花展、展,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將會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2.避免旅游活動對民俗文化的沖擊
在我國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經營者們往往對旅游者持一種迎合的態度,旅游者喜歡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藝術品、手工藝品,甚至某些建筑樣式和風格都以游客的趣味為標準,缺乏恰當的引導和可貴的守護精神”。[3]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動中,應讓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這些文化的內涵。在廣州的茶樓喝茶應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寶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紙中應有石榴、桂花、梅花圖樣,而不是玫瑰花的圖樣;欣賞羌族的挑花和刺繡應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鵑花)的圖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圖案。而且,導游應講解相應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內涵。這樣,游客不僅會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認識多樣化的民俗文化,而且當地的民俗文化會得以傳承、繁榮。當然,在避免旅游活動對我國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響的同時,也要尊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來說,在德國、法國等國家,是葬禮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來自這些國家的游客時,遇到旅游地適逢展,或預計參觀壯錦時會看到花紋圖樣等情況,都需要導游事先向游客說明我國的民俗文化,說明絕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見是否去參觀,以表示對外來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國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要在全球經濟化的大潮中,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現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漸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并不斷繁榮,就需要我們發掘出民俗文化的內涵,讓人們了解民俗文化豐富的內涵。這樣,處于這種民俗文化氛圍的當地人會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發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來的旅人則會欣賞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這種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樣性。
參考文獻:
[1]蕭放.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遺產(第一輯)[C].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2008.81.
[2]吳忠軍主編.中外民俗[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對民間文化的負面影響[J].泰山學院學報,2010,(32):123-124.
[4]喬繼堂.細說中國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1引言
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開始厭煩喧囂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閑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鄉村空氣和恬靜特異的民族風情,這種對大自然和原始生態的回歸動力,驅使著廣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尋求內心的渴望和滿足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渴求,這體現了游客的休閑需求,也說明當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這種呼之欲出情況下逐漸呈現在廣大民眾視線之內。正是基于此,我國的民俗文化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近年來我國民俗旅游的開發及其發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如何合理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民俗旅游,在旅游發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發揚光大,避免庸俗化、導致畸形發展,使其走上持續健康發展道路成為當前一個值的研究的熱點。
2民俗旅游文化的內涵
2,1民俗文化的內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歷史作用下形成的積久成習的文化傳統。其內涵包括飲食、服飾、家居等物質民俗;組織制度、人生禮俗等社會民俗;民間信仰、巫術禁忌、娛樂游藝、民間工藝等精神民俗;神話、傳說、故事、民謠、諺語等語言民俗。這種民族的,時代的文化既有物質的標識,制度的規范,又有具體社會行為,風尚習俗的鮮活體現。由此可見優良的民俗文化是對傳統民俗事物和現象的梳理和檢驗后形成的。其表現形式多樣,如今年開始實行的法定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括躍的旅游資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購、娛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對異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發民眾的奇心,娛樂性、參與性也很強,對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為能親身體驗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雙版納、云南大理麗江滬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風情村及少數民族習俗才聞名于世,吸引了廣大國內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內涵
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賞的對象為人文景觀,而非自然景觀,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傳統節日、建筑風格、民間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貴資源與欣賞對象。溫錦英定義: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來開展的旅游項目,它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旅游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獨特性,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鮮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異域或異族獨具個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設施為條件,離開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個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區域),進行民俗文化消費的一個動態過程的復合體,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類型包括與山水風光相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民居及其他建筑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飲食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禮儀結合的民俗風情游、與喜慶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大型民族風情園景為產品的民俗風情游等六大種類。圍繞以上不同類型,民俗旅游可以通過再現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的古老文、傳統習俗,滿足現代社會人們求新、求異、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簡單地說,民俗旅游就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為載體開展的旅游活動。
作為以民俗文化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關注的是精神層次的消費,這和觀光型景區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對旅游目的地來說,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種極其有價值的旅游資源,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從而擴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場需求,增加了經濟收人,提高了社會收益。
3我國旅游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我國旅游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
這些年來,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極為迅速,已經成為旅游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很多地區都紛紛投資興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專業村、農業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題公園等,承辦民俗旅游節日,舉辦大型民俗旅游活動。
如山西民居以及喬家民俗博物館,贛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云南大理麗江瀘沽湖、山東日照的漁家樂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動內容和民族風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區將旅游業看作扶貧行業,民俗旅游開發也作為發展地區經濟的手段被濫用。不可臺認民俗旅游作為旅游業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促進了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激活了一些地區其他的行業,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正是這個原因,有些不具備開發觀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發展經濟為目的,盲目投資建立形式各樣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問題
(1)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力度過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使得很多地方不顧自身環境條件的限制,盲目開發民俗旅游資源,致使當地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無序,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破壞,長此以往,將損害整個民族旅游資源乃至文化傳統傳承。
(2)部分優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經濟效應較大,許多旅游景區片面注重對旅游景點的外觀和形式的建造,不考慮當地的特色,只是想通過美觀的造型來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經理利益,導致民俗旅游被機械地舞臺化,民俗文化被隨意地庸俗化,從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鮮明。
鮮明的地區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黃金周剛興起時,國內許多城市對旅游業還不是很重視,有的地方甚至連像樣的景點也沒幾家。近幾年,各地都把旅游產業作為重要產業甚至支柱產業來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動逐漸趨向同化。你敲鑼打鼓,我也敲鑼打鼓,你舞龍舞獅,我也舞龍舞獅。項目雷同,風格雷同,缺乏新意、創意與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們務必要保留各地民風質樸淳厚的特點,才能使民俗旅游項目持續吸引旅游者。
(4)內容夫淺,缺乏內涵。
由于經濟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區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錯的地方,別人有的全部照搬過來,這樣,形式上完全一樣,再沒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風俗的內容,過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為了獵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內涵。孰不知,來參加民俗旅游的游客關注更多的是這種文化的內涵,這種深層的東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對文化的傳播和本地景點的長遠發展很難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
一些民俗旅游景區開發在實施過程中操之過急,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資均在l億元左右,開業時間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資,后者則連投資的利息都難以償還,除了經營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旅村的建設選址過于匆忙,沒有統籌分析,前者處于口岸城市,經濟發達,項目內容與現代化城市形成鮮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項目地處少數民族實際分布區,具有原地濃縮式開發模式的弊端,對當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損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實感和親身體會身臨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這些原因造成了兩個同質景點的不同結局,可見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在開發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新晨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運作手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在休閑方式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已成為我國旅游業的新增長點,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與生俱來的雅俗共賞的特點,業已成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結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資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經不能滿足各地區游客越來越多樣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錦繡中華、中華民俗文化村等大獲成功,掀起一陣人造文化景觀游熱潮以來,各地區紛紛效仿,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題公園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資源的不足,促進產業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為一種在實踐上新興發展、在理論上尚不成熟的產業,其發展狀況與影響因素是近年來理論界研究的新領域。本文從管理學的視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從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劣勢、面臨機遇與挑戰等角度較為全面地分析其發展狀況。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優勢(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創造活動成果,相對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發游客的獵奇心理。游客不會知道開發者在其主題園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創造了什么,景區內的一切對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滿新奇感的。此外,該類旅游的創造性也更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種時尚的體現,對追求個性時尚的現代人來說,有著較強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優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點在于其對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這不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眾性、親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空間范圍內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這種“集約化”的開發,同樣節約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滿足游客多種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審美需求、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娛樂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國民俗文化村為例,景區以1∶1的比例將22個民族的25個村寨呈現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過民族風情表演、民間手工藝展示、定期舉辦大型民間節慶活動等多種方式,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出我國各民族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民風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時間內收獲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體驗。三是經濟、社會效益。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重大優勢之一在于其對于社會的重大意義以及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首先,帶動經濟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具有其他旅游業的一般特性。伴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景區的開發直接提供了諸多就業機會,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區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發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無疑將成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當地知名度,提高當地居民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也是對民俗文化的弘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歸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來發展旅游業。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區,對民俗文化進行了移植、整合、創造并進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對民俗文化加以細細品味,甚至親身體驗民俗活動,學習民俗文化知識,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過程,即是領略民俗文化魅力的過程,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也是對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揚。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劣勢(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顧名思義,是民俗文化的人為再現,甚至是某種意義上的“復制品”。在其開發過程中,許多開發者并沒有很好地處理復制、移植與創造、創新的關系,多為對原生民俗的單純復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鳴。
就其屬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生命周期短促。關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問題探討,山東師范大學邵玲在其碩士論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研究》中借鑒了加拿大旅游學家R.W.Butler的理論,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圖(圖1)。
如圖1所示,許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園年游客人數在開業頭幾年達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難再次超越,并逐漸走上下坡路。我國有相當數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其園區內參與性娛樂項目少,游客看過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復游覽,因此重游率較低,景區的旺盛期較短。所以延長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必須要逾越的難關。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行機遇(opportunities)
一是經濟的發展繁榮。無論何種旅游產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響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組織研究表明,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大眾型觀光旅游需求就將急劇膨脹;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時,休閑旅游將獲得快速發展;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旅游需求出現爆發性需求,旅游形態出現以度假游為主時期;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經濟,休閑需求和消費能力日益增強并出現多元化趨勢。二是人們觀念的轉變,對文化旅游的追求。隨著現代人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的提升,節假日互相吃請的風氣已經轉變,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除對自然風景區的持續關注外,人文歷史景區、民俗風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三是國家政策方針等的支持。這首先體現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強調要“推動旅游業特色化發展和旅游產品多樣化發展,全面推動生態旅游,深度開發文化旅游,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深度開發文化旅游,其重點無疑是以優秀的民族文化為核心。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對優秀民族文化的挖掘與弘揚,是國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體的政策法規中國家也對文化旅游產業給予了支持。以2009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為例提出推動旅游產品多樣化發展、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推動旅游產品多樣化發展具體方面有: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開展各具特色的農業觀光和體驗性旅游活動;依托國家級文化、自然遺產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區;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引導城市周邊休閑度假帶建設,有序推進國家旅游度假區發展;規范發展高爾夫球場、大型主題公園等;繼續發展紅色旅游。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強調:把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和旅游業發展全過程;旅游開發建設要加強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深挖文化內涵,普及科學知識;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創意水平,旅游餐飲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經營服務要體現人文特質;要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藝、節慶等文化旅游產品;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體育場館等設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旅游活動。由此,必須集中力量塑造中國國家旅游整體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面臨挑戰(threats)
一方面,全國各地盲目開發、規劃不合理,導致許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質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現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題園,只是把表現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東西東挪西搬,再簡單地排列拼湊,無所謂創造,也毫無文化魅力。這種缺乏文化內涵積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膚淺,呈現給游客的不過是一些毫無內涵意義的文化符號。加之在20世紀90年代全國范圍的以移植文化為特色的人造景觀開發熱潮下,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海、無錫、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以京津以及大連、煙臺、濟南為代表的環渤海地區三大區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布局集中、重復建設、雜亂無章現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區獨特吸引力,景觀的客源市場隨之縮小,退化為地區級或是更低級景觀,對于旅游資源的整體性開發和旅游市場的經營管理,都極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旅游產業中的一個分支,必然受到其他類型旅游方式的沖擊與挑戰,例如不可復制的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在現代都市人眼中有著獨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尋求返璞歸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得到身心的徹底放松。在財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間必然地存在競爭,其他旅游方式就成為樂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替代品。因此,發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也應該將本地區所有類型的旅游資源納入整個系統加以考慮。
五、總結建議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特質。作為一種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業的發展必須有其區別于其他的、能夠激發旅游需求、產生旅游效益的特質。該產業的相關實踐人員及研究人員都應明確把握這一點。由于景觀的模擬性、可復制性,使得開發者能夠將不同的旅游資源整合,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呈現給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學的市場調研后,開發更為游客喜聞樂見的旅游內容。同時要注意克服其產品周期的短暫性。其次,進行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選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特質對旅游景點的宏觀規劃等也提出了相應要求。此類景區的選址,在城市印象上盡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區,最佳的選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級規模較大的客源市場,又要有較為便宜的土地資源可供開發。移植性民俗文化內涵廣泛,景區的特色定位應綜合考慮各種客觀條件,走出別具一格的發展道路。最后,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作為一項產業,高質量的經營管理是其發展繁榮的必備條件之一。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求保證景區良好運營,從各個層面滿足游客需求,做到從人員層面及物質層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對人的管理。產業從業人員必須加強自身隊伍管理,不僅注意專業知識和素養的提高,同時關注服務意識和態度的提高。作為產業運營的公司,可以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在績效考核中參考顧客滿意度因素,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另一方面,提高對景點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區的景點文化內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完善景區內旅游路線圖、增加景區休息場所、加快安全設施建設;延長產業鏈,加快飲食、住宿、購物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形成以民俗文化為核心的復合式開發管理。
(注:本文屬于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創新性實驗計劃(編號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吳必虎:中國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研究綜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張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開發[D].江西師范大學,2006(6).
[3] 田里:論民俗旅游資源及其開發[Z].中日民俗文化研討會交流論文,1997.
[4] 張麗:人造景觀地區旅游產品的選擇與切換[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3(5).
[5] 葉濤:關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東岳論叢,2003(5).
關鍵詞: 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文化形象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folklore culture theme park;cultural image
中圖分類號:G1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8-0290-01
1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文化旅游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所謂“文化旅游”,可以看作是“以旅游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游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游體驗的旅游活動的集合。”近年來,隨著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層次的提高,人們出游機會增多,人們開始關注和推崇旅游背后蘊藏的歷史文化,人文生活,開始注重尋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質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因此逐漸盛行起來。隨著游客越來越看重旅游中的文化含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獨特的資源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游行為和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
而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正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使得原本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較長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游客可在同一地點,很少時間就能做到。因此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在促進文化旅游的發展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2 我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文化主題的趨同性 我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盲目跟風和模仿的現象,表現出“主題策劃特色不鮮明,題材重復趨于泛濫”的不成熟特色,也有少數主題公園求奇,求怪,以至走向庸俗。從而導致興建了一些品位不高或者品位低下的主題公園,這種現象,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貧乏的表現,這樣的重復建設,這不僅干擾了旅游者休閑娛樂的選擇和對旅游主題公園的辨認,而且給國家的土地、人力、財力等旅游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最終必將影響到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2.2 “偽文化”現象使主題游價值下降 真正的文化,是具備獨特個性、獨特內涵的精神價值。很多人學歷高,但不一定有文化;而那些沒有上過學堂,卻成為民間工藝大師、皮影大師、剪紙大師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文化”。這個道理應用在旅游產業的文化思維中,同樣適用。因此,當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克隆、復制的旅游產品,一座又一座同樣風格、同樣香火旺盛的寺廟的時候,雖然可以看到一時的喧囂,但這樣的旅游產品,卻沒有任何的生命力,不具備任何文化的內涵。如果非要說它們有文化,那么只能是“偽文化”,很難為旅游產品、旅游品牌帶來價值積累的機會。
2.3 開發過程中的“過功利性” 目前存在不少只關注短期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民俗文化等非物質遺產資源的保護的情況。自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隨著“錦繡中華”和“深圳民俗村”的成功經營,大大刺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以至于在90年代中后期出現了一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開發的。但同時帶來的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異化、民族文化的日益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特色逐漸喪失等等,也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極大的關注。
3 我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可持續發展的若干途徑
3.1 深度挖掘文化內涵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發展應關注文化內涵的挖掘,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在與區域的一致性方面,通過深入發掘和宣揚一定主題的文化來綜合發展文化旅游,以便能夠多方位的展示特色文化,賦予文化旅游產品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文化項目與品牌。應充分挖掘地方的獨特文化,并展現其異質性和差異性,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需要。
3.2 提高游客重游率 ①通過不斷挖掘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及時的將新的旅游內容通過有效的傳播手段,傳遞給潛在消費者,提高主題公園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潛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或通過在主題公園內拍攝影視作品的方法激發潛在消費者的好奇心,通過影視拍攝等方式極大地擴展了其知名度,從而達到拉動消費的效果。總之,應重視將主題公園的各種正面信息向市場傳送,以保持其對消費者的持久魅力。②需要針對主題公園所在地的經濟消費水平和客流的淡旺季波動情況,除了進行靈活定價以外最重要的是園內的游樂、參與性項目及表演活動的合理設置,以提高本地市場的重游率。③我國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客源市場定位一般比較廣泛,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新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文化形象塑造和旅游項目設計上更應有意識地加強客源市場的針對性。
3.3 凸顯文化形象,體現文化價值觀 文化形象是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具有獨特性,如“中國民俗文化村”主題公園可以折射出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贛州市“五龍客家風情園”對客家特色文化飲食的創造性開發,為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創新性地打造了一種“初始化”的胚胎模式。
文化價值觀是一種以文化心理看待主題公園的觀念。這種觀念既可以是人們賦予的,又可以是主題公園自身體現的。故而,主題公園的文化價值觀應是文化特色的集聚,內涵的開拓與創新,以及信息化和本土化表達的結合。若其文化散發力不足以讓游客感受到這種價值,那么這樣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基礎,是沒有前途的。
參考文獻:
[1]董觀志.旅游主題公園管理原理與實務[M].廣州:廣州旅游出版社,2000.
二、從功能翻譯論看民俗文化資料的英譯
功能翻譯論是一種強調譯文功能的應用性較強的翻譯理論,因此,將功能翻譯理論運用到旅游文本資料中的民俗文化翻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功能翻譯學派認為,翻譯是人類一種有目的的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目的決定手段”。功能翻譯理論將翻譯研究納入跨文化交際研究,其以目的為主導的翻譯標準多元化的理論體系,更符合翻譯實踐。“功能學派大膽地擺脫等效論的束縛,以目的為總則,把翻譯放在行為理論和跨文化及交際的框架中進行考察,為翻譯研究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3]弗米爾(Vermeer)是目的論的創始人之一,認為翻譯有明確的目的和意圖,翻譯策略必須根據翻譯要達到的目的來決定。由于語言、文化、社會背景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翻譯不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語言轉換活動。在目的論的框架下,決定翻譯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眾。目的論中有三個重要的法則,即目的性法則、連貫性法則和忠實性法則。目的性法則是指翻譯行為取決于翻譯目的;連貫性法則是指譯文必須能讓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語交際環境中有意義,即語內連貫;忠實性法則是指譯文要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文,且包括為實現譯文預期功能所進行的必要調整。目的性法則是決定翻譯過程的首要法則,忠實性法則從屬于連貫性法則。運用功能翻譯理論來指導民俗文化的翻譯,并不是要譯者拋棄原文意義與原語文化,而是強調應更加充分考慮譯文讀者的文化背景,在堅持民俗文化翻譯原則的基礎上,調整翻譯策略和方法,盡可能使譯文保留住原語文化的異域特色,最終實現弘揚民俗文化及旅游資料翻譯的宣傳功效。
三、民俗文化翻譯原則
民俗文化資料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應遵循兩個原則:準確傳達文化內涵,保留民族文化身份[4]。準確傳達文化內涵是指譯文首先應力求準確簡潔,盡可能貼近原文的文化內涵,顧及譯文讀者的閱讀欣賞習慣和心理感受,使外國游客能獲得與原文讀者同樣的文化感受,但不必費心尋求字面上的完全吻合。保留民族文化身份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盡量忠實于原文、原語境,盡量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來保留住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5],將某個特定的民俗文化的內涵翻譯出來,不用或少用異域民俗文化形象來替換原語民俗形象,最終實現交際目的。四、民俗文化翻譯的基本策略民俗旅游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化旅游,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等也是大多數外國游客最感興趣、最想了解認知的新鮮事物。這些民俗文化為本民族所獨有,因此很難在其他語言中找到對應的表達方式。要使譯文讀者獲取到近似原文讀者獲得的效應,就必須采取多種方法進行變譯,將中國特有的旅游文化資源介紹給世界,保證民俗文化的傳播效果。巴蜀民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巴蜀自然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生產方式等。巴蜀民俗文化真實而生動地體現了巴蜀各族民眾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倫理觀念以及心理意識等方面的民族特點。就重慶而言,兼具山城與江城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始終伴隨著重慶地方特色文化的發展,已成為重慶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重慶民俗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與復雜性書寫著重慶的人文社會風貌,展現著重慶的民俗文化特色。就重慶旅游文本對外宣傳的翻譯現狀而言,民俗文化的翻譯存在的問題較多。這些瑕疵、錯誤散落于景點介紹小冊子、導游手冊、明信片等各種旅游資料中,理解錯誤、文化誤解、用詞不當、中式英語等之類的錯誤隨處可見且民俗文化英語出版物的內容比較單一,主要僅集中在地方歷史文化旅游景點介紹的主題上。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各種民俗活動也豐富多彩。民俗文化的英譯過程其實是語言從弱勢文化向強勢文化傳播的過程。翻譯策略的選擇,關系到原語文化與譯語文化的傳播效力。勒菲弗爾(1992)指出“譯者所采取的翻譯策略實際上是由一系列具體的因素決定的:社會的、政治的以及意識形態的。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體現在譯者的譯文當中。”[6]149為了很好地保存與傳播本土的民俗風情,同時實現地方民俗文化傳播的目的,譯者要努力做到既忠實于原文,又生動地再現原文。民俗文化資料涵蓋了歷史、政治、民俗、宗教、藝術、文學等各個方面,翻譯時應力求將原語的表達方式及文化意象移植到譯語文化中,充分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形象,保持自己民族獨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實現兩種語言文化的相互交流與滲透,幫助外國游客了解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筆者通過對旅游文本中富含民俗文化信息的文本分析研究,探討民俗文化翻譯的基本策略與民俗文化的傳播,以期引起更多譯者對民俗文化翻譯的思考。
(一)音譯(加注)法
翻譯涉及兩種語言、兩種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語言和文化鴻溝,翻譯只能盡量地使譯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為了很好地保存與傳播本土的民俗風情,對具有很深的民俗文化背景旅游文本翻譯時,很難在目的語里找到表層指稱意義和深層文化內涵完全對應的語匯,譯者可采用音譯(加注)法把原語里的詞匯直接移入到譯語中去,以使譯語讀者從譯文中獲取的交際信息盡可能地等同于原語讀者從原文中獲取的交際信息,并同時豐富了譯語文化。音譯法是“把一種語言的語詞用另一種語言中與它發音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7]41如陰(yin)、陽(yang)、豆腐(tofu)、功夫(kungfu)、麻將(mahjong)、餃子(jiaozi)等。通過對這些新詞術語長期而廣泛地使用便可逐漸融入譯語語言中,豐富譯語語言的詞匯,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語言的融合,加強民俗文化的對外傳播,從而更好地促進跨文化交流。音譯法很好地保持了原語的文化特色,但對于某些富含文化信息內涵的詞匯翻譯則有可能使譯語讀者不知所云,因此,采用音譯加注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如“清明節”不僅僅只包含掃墓這一重要環節,更含有農業節氣的深層內涵,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其文化淵源頗深,因此將其簡單地譯為“Tomb-sweepingDay”是值得商榷的,建議采用音譯加注的方法補充完整其文化意象,這樣更易為外國游客所理解。
(二)直譯(加注)法
直譯法是指在翻譯過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對一的翻譯,保留原語詞匯的字面意義,把原語的詞匯、句式及文化等特點原封不動地引入到目的語中,保留原語在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如北京烤鴨(BeijingRoastedDuck)、揚州炒飯(YangzhouFriedRice)等,但直譯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原文中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詞匯,就需要在保留原語字面意義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注釋,解釋說明其中蘊含的文化意象,加大原文信息量,給外國游客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識,緩解由于文化缺省帶來的理解困難,保證譯文讀者能獲得同樣的認知效果,以保持其文化身份的清晰度,如中秋節(Mid-AutumnFestival)在旅游文本資料翻譯時就可在其中補充注解“a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holidayinwhichChinesefamilygathertocelebratei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