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5 16:02: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學生職涯規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本科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越發嚴峻。我國當前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面對摧枯拉朽的大學生求職狂潮,社會已無法提供足夠的崗位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很多畢業生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找不到符合意向的工作。因此大學生若想畢業后找到理想工作,就需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大一新生從入學伊始就應使其樹立就業壓力感及就業準備意識,合理規劃四年大學生活,充分發展自己的才智,提升核心競爭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何針對90后大學生的新特點,開創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職涯規劃綜合實踐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涯規劃課程成為我們高校教育改革工作者面對的新課題。
面對近年來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式,高校應當成立職業規劃發展中心,改變傳統的就業指導模式,以職業生涯教育為突破口,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堅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本;以課程化和學分制為手段;以課堂教育、實踐教學為陣地,深入推進大學生職涯規劃實踐體系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建設。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綜合實踐體系建設思路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種有利于促進大學新生高效轉變思維模式的人力資本投資。目前,大學生就業難與用人單位招人難形成了就業市場一對突出且難以解決的矛盾,其實質則是學校人力資源培養供給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脫節。為此,從大學新生開始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從入學伊始完善學生自我概念,轉變思維模式,并結合客觀實際輔助學生做出人力資源的自我合理定位,提早做到自身人力資本的高效投資,避免人力資源在進入勞動力市場時的供需矛盾;從源頭上解決大學生們最實際的需要,給予他們個人適應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幫助他們樹立職業生涯目標,明確職業發展方向,達到學校有教無類、學生各取所需的層次。
面對就業環境的新形式、90后學生的新特點,高校應當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積極探索并集思廣益,借助社會資源以及新媒體全方位開展職涯規劃創新,創建“四個一”為主導的立體化工作實踐平臺,即“組織一支強有力隊伍,團結一批既有理工學科背景,又具有較強理論實踐能力的高水平、高學歷的師資隊伍;構建一個立體式平臺,充分聯合職業規劃發展中心、自媒體平臺、名人勵志講演、學長領航計劃等多重形式,搭建一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職涯規劃綜合平臺;完善一套規劃課程,將職涯規劃新生理論教育與企業實踐實訓相融合,達到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效果;優化一套實踐體系,分層次劃階段將職涯規劃從大一新生入學到大四求職畢業貫穿始終,將職涯規劃持續動態理念與經典理論相結合。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綜合實踐體系建設方法與過程
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一門應用性、實用性很強的新型學科,有其特有的理論體系、教學規律和研究方法。針對以上問題和歸因分析,各校應建立專門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和教學研究機構――大學生職涯規劃發展中心:負責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相關工作。發展中心集教育管理、教學研究、職業規劃指導和個體咨詢服務等功能于一體。通過舉辦輔導講座、模擬招聘、規劃比賽、個體咨詢等方式,幫助大學生了解職業規劃,學會職業規劃,進行職業規劃,完善職業規劃。同時發展中心將職涯規劃的實踐內容和精髓在全校范圍內中進行推廣,以點帶面,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3.1組織一支強有力隊伍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團結一批既有理工學科背景,又具有較強理論、實踐能力的高水平、高學歷、高層次的師資隊伍。避免閉門造車,應多外派教師參加相關專業技能培訓,走訪合作企業了解需求,組建一支業精于勤、與時俱進的職涯規劃師資隊伍。
3.2構建一個立體式平臺
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僅憑借輔導員老師在課堂上的幾節理論課未免力不從心,稍顯薄弱,因此需要學校融合多方面資源,集合多種形式,拓寬教育理念,開展特色鮮明的職涯規劃教育,搭建一個全方位、寬口徑、高層次的綜合型平臺。發展中心應配備專用辦公室及相關教材辦公設施,制定發展規劃、集體備課、個體答疑、中心管理等相關細則,構成了職涯規劃實體陣地;利用學生經常瀏覽的自媒體平臺將職涯規劃教育融會貫通于四年的教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形成職涯規劃網絡陣地;邀請優秀畢業生回校給在校生講述自己的職業生涯經歷,他們的經歷和經驗對在校大學生非常有說服力,“優秀學長”創辦或任職的企業也是學生進行職涯規劃的外延陣地。
3.3完善一套規劃課程
依據新生問卷調查,了解新生對于職涯規劃的困惑和訴求,從四個層面、三個理論知識點開展職涯規劃課程。
3.3.1四個層面
意識層面:使大學生盡早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意識,以及就業主體意識和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意識。知識層面:使大學生了解職位,了解社會、產業和行業等的發展規律;清晰地認識自己代表個性特性的人力資本;了解職業生涯發展各階段的特點,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和類型。技能層面:使大學生掌握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環境分析和職業目標定位的基本方法。眼光層面:使大學生明確自己喜歡干什么、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和社會需要什么,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做到揚長避短,高瞻遠矚,爭取在未來的職場生涯里有立席之地。
3.3.2三個理論知識點
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設置教學內容:(1)個性特征與職業選擇匹配理論:主要包括帕森斯的特質因素論、羅伊的人格發展論、霍蘭德的職業個性理論等。(2)職業生涯發展理論:主要以發展心理學為基礎,從發展的觀點來探索個人職業生涯選擇和發展的過程,研究個人的職業行為、生涯發展各階段的特點和規律。(3)職業生涯決策理論:著重于就業、職場決策過程和職業生涯發展的意識形態的探索,主要包括韋恩的SWOT分析法、斯溫的生涯規劃模式等,目標是使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決策、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制訂可操作性的策略和行動計劃,促進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
3.4優化一套實踐體系
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職涯規劃的三個主陣地,在新生課程學習后,引導、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分階段、分步驟進行。根據大一新生入學到大四求職畢業不同階段的特色,實踐體系可分為四個階段來進行。
3.4.1尋夢大一,了解自我一確定目標
從職業規劃角度來看,大學一年級是試探期,大一學生剛完成高考進入大學尋找自己的夢想,是完成從稚嫩朝成熟的轉變的初始期,此時,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自我,了解職業,特別是要了解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是十分重要。指導學生從自己的性格、興趣、價值觀以及內心愿景方面來認知自己,帶領新生參觀校外合作實訓基地,以達到使學生增長見識,培養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能的目的。
3.4.2逐夢大二,鎖定職業―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達到個人人力資本調用最大化。大二的學生普遍開始思考人生,會對未來感到迷茫和恐懼,徘徊在追逐夢想的路上,無所適從,此時針對大二學生開展多場具有鮮明企業特色的座談會,鼓勵學生利用暑期社會時間的機會到相關企業進行調研,為學生的職業定位引路筑基。
3.4.3筑夢大三,提升修養―實踐行動
大三的學生已經對自己的夢想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走出迷茫,開始為實現夢想做準備,構建自己的夢想立體結構,此時他們開始分專業進行學習,所以重點應放在強化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就業信息,以提升競爭力。學生可根據興趣和自身情況,參加導師的項目。培養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力爭在科研和創業方面有所作為或打下基礎,積極爭取企業實踐實訓的機會,進一步用實踐提升自己的職業修養。
3.4.4圓夢大四,完成轉換―總結收獲
大學四年級,代表著大學生活走向終點,也意味著自己的大學夢也到了實現的時候,在這段時間,可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一個全面總結,思考自己走過的大學路。首先檢驗自己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然后,開始畢業后工作的申請,積極參加學校及學院組織的招聘活動,強化求職技巧,在實踐中校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等待offer到來。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綜合實踐體系的成果和經驗
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實踐過程中得出了以下幾點經驗:
其一,把生涯規劃的理念貫穿到從入學伊始的整個大學期間,既幫助學生進行必要的生涯認知,又要給予他們生活中各種自我潛能開發的生涯規劃體驗。開設職業生涯測評與咨詢系統,舉辦職業生涯論壇,職場角色體驗等活動。
其二,積累教學中的經驗,把握課程研究方向,充分吸收國內外職業規劃理論精華,結合本校教育實際情況,進行適合自己學校情況的教材和案例編寫,做到課程內容理論體系的本土化,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其三,職業規劃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的橫向擴展上,應不拘泥于書本的理論知識,教學內容要豐富、新穎、系統、嚴密;通過添加典型案例、生涯人物事例、就業形勢分析、最新理論成果等內容,增加課程的吸引力。
其四,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實踐中,應采用靈活性、參與性、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應該積極探索研討式、互動式、開放式、情景式、體驗式的教學,并善于從學生的問題、困惑和討論中,探尋進一步完善教學工作的動力和途徑。
最后,加強職涯規劃教育的實踐環節的權重性,增強校企合作力度,在高年級適當渲染企業文化,為減少學生就業后的適應期打下基礎。
5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綜合實踐體系
進一步加強職涯規劃教育實踐環節的權重性,將職涯規劃課程的三分之一課時分配給相關企業的HR經理,讓學生在學習規劃的理論知識后可以更進一步了解當代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訴求和期望,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方向,以更好地規劃未來三年。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 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② 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 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 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 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 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保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著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系、口才等條件,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后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主要內容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應該干什么、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么等問題。
2、 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斗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 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了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 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你閱讀的文章來自:126]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①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系;② 比較鑒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 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5、 實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6、 評估與反饋
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個規劃流程中正確的自我評價是最為基礎、最為核心的環節,這一環做不好或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職業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問題。
職業錨對大學畢業生職業規劃的啟示
職業錨的概念是由美國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認為職業規劃實際上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慢慢地形成較為明晰的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隨著一個人對自己越來越了解,這個人就會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一個占主要地位的職業錨。所謂職業錨就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或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正如"職業錨"這一名詞中"錨"的含義一樣,職業錨實際上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一個人對自己的天資和能力、動機和需要以及態度和價值觀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職業錨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據自己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對職業錨提前進行預測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職業錨是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的,它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探索過程所產生的動態結果。
有些人也許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錨是什么,直到他們不得不做出某種重大選擇的時候,一個人過去的所有工作經歷、興趣、資質、性向等等才會集合成一個富有意義的模式(或職業錨),這個模式或職業錨會告訴此人,對他或她個人來說,到底什么東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種職業錨:
1、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
具有較強的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的人往往不愿意選擇那些帶有一般管理性質的職業。相反,他們總是傾向于選擇那些能夠保證自己在既定的技術或功能領域中不斷發展的職業。
2、管理型職業錨
有些人則表現出成為管理人員的強烈動機,承擔較高責任的管理職位是這些人的最終目標。當追問他們為什么相信自己具備獲得這些職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時候,許多人回答說,他們之所以認為自己有資格獲得管理職位,是由于他們認為自己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確定的情況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人際溝通能力(在各種層次上影響、監督、領導、操縱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際危機面前只會受到激勵而不會受其困擾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較高的責任壓力下不會變得無所作為的能力)。
3、創造型職業錨
有些大學生有這樣一種需要:建立或創設某種完全屬于自己的東西——一件署著他們名字的產品或工藝、一家他們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們成就的個人財富等等。
4、自主與獨立型職業錨
有些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似乎被一種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需要所驅使著,他們希望擺脫那種因在大企業中工作而依賴別人的境況,因為,當一個人在某家大企業中工作的時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調動、薪金等諸多方面都難免要受別人的擺布。這些畢業生中有許多人還有著強烈的技術或功能導向。然而,他們卻不是到某一個企業中去追求這種職業導向,而是決定成為一位咨詢專家,要么是自己獨立工作,要么是作為一個相對較小的企業中的合伙人來工作。
5、安全型職業錨
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極為重視長期的職業穩定和工作的保障,他們似乎比較愿意去從事這樣一類職業:這些職業應當能夠提供有保障的工作、體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來生活。這種可*的未來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計劃和較高的退休金來保證的。對于那些對地理安全性更感興趣的人來說,如果追求更為優越的職業,意味著將要在他們的生活中注入一種不穩定或保障較差的地域因素的話,那么他們會覺得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維持一種穩定的、有保障的職業對他們來說是更為重要的。對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職業錨的人來說,安全則是意味著所依托的組織的安全性。他們可能優先選擇到政府機關工作,因為政府公務員看來還是一種終身性的職業。這些人顯然更愿意讓他們的雇主來決定他們去從事何種職業。
職業錨理論對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帶來了許多啟示: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要進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它決定著個人職業生涯的方向,也決定著職業生涯規劃的成敗。求職之前先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前先要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興趣、才能、學識適合干什么。可通過自我分析與可*的量表工具的測量,評估自己的職業傾向、能力傾向和職業價值觀,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
當今社會處于激烈的變化過程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也要相應地改變,打破傳統的"一業定終身"的理念,就業、再就業是大趨勢,職業生涯規劃也隨之根據各種變化來調整。所以環境的變化導致自我觀念的變化,反映到職業生涯規劃上來,就不能一次把終生的職業生涯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確定下來。
大學生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既可以接受師長的指導,又能與同學切磋交流,還可以作為生涯發展的紀錄,以階段性成果的形式呈現出來,為下一步的發展指明方向。可以說,職業生涯規劃書的寫作過程也就是付諸紙面的職業生涯規劃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書主要包括扉頁、目錄、正文三部分。正文包括引言、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職業定位、計劃實施、評估調整與結束語。正文中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職業定位、計劃實施、評估調整是生涯規劃書的重點內容。江蘇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而高校會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本文通過分析江蘇4所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100份,發現近兩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參賽作品質量不斷提高,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1.自我探索過于簡單,不夠全面、深入、客觀。自我探索一般包括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性格、職業價值觀、優劣勢等內容。在職業生涯規劃書中,100%的學生用到了心理測評的量化分析,但使用并不科學合理。其中有53%的學生并不懂心理測評,只是在模仿,也不會質疑測評的準確性。76%的學生缺乏自我的質化分析,不會用生活事件與經歷來說明自己的特質,從總體感覺自我探索很簡單。另外,個人素質測評結果與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既然個人素質測評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依據,那么,個人素質測評結果與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之間應該有比較密切的邏輯聯系。在這100份職業生涯規劃書中,有些同學不知道如何處理個人素質測評結果,無法把個人素質測評結果與職業生涯選擇的論證過程融合在一起。
2.外界探索針對性不強,職業環境分析普遍較弱。外界探索主要包括家庭環境分析、學校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并進行外界探索小結。外界探索,不是沒有目標地探索分析自己的家庭、學校、社會、職業環境,而是基于自我了解的定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分析。如根據自己的興趣,先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環境領域,然后著重對這些環境的信息進行搜集并分析,最后再反過來思考環境對自己的新要求是什么。但生涯規劃書中,30%的學生純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家庭、學校,沒有與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相聯系。在分析社會環境時,39%的學生只是對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泛泛而談,而對自己的目標職業及所處行業的特點、要求及面臨的形勢分析不夠或不到位。對于職業環境的分析要遵循從宏觀到微觀的漸進性,從行業、職業,到單位、崗位等。宏觀的環境因素為小環境提供了發展背景,而對于職業的探索,只有具體到較微觀的部分(如某個崗位、某個專業方向),才是比較有效的、有導向性的。但目前學生對職業環境分析普遍較弱。
3.職業定位中職業生涯目標制定不夠客觀、明確,職業生涯發展路徑不符合邏輯與現實。目標選擇不夠客觀、明確,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學生職業生涯目標模糊不清,在職業生涯規劃書中一會希望成為公務員,一會希望自己成為人民教師等;有的學生的職業生涯目標定得太大,目前,比較多的學生屬于后者,要做總經理、總設計師、科學家等。現實發展與未來職業生涯目標選擇不統一,邏輯性不強,職業生涯發展路徑也不符合邏輯與現實,主要表現在沒有把自己過去做過的和現在正在做的而且與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有密切關系的“亮點”展示出來,特別是不少同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書前后不連貫,缺乏邏輯性。
4.計劃實施過于繁雜,不利于執行。計劃實施,也就是對如何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制訂一個詳細而又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和策略方案,包括計劃名稱、時間跨度、總目標、分目標、計劃內容、策略和措施等。行動策略與行動計劃要清晰、明了、準確,但37%的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書不能讓人比較輕松地看明白其行動策略和行動計劃,行動策略和行動計劃與職業發展目標之間沒有建立起內在的因果關系。行動策略和行動計劃畢竟不是工作日程安排,因此必須注意繁簡合理、詳略得當。
5.對評估調整部分重視不夠。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根據實施結果的情況以及應變化進行及時的評估與調整,主要包括評估內容、評估時間、調整原則、備選方案。職業生涯規劃書中的“評估與調整”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分量。然而,有些同學在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時,對論證過程非常重視,卻忽視了結尾的“評估與調整”。另外,調整不是360°大轉折,而是應該在利用原有優勢和條件基礎上的優化組合,在調整中達到提升。備選方案應該是積極的,備選方案的制訂也應該是一個深思熟慮的“自內而外”的規劃過程。比如在前面自我了解部分,學生得到了許多推薦的職業,從中選擇自己的最佳方向,那么,在制訂備選方案時,也需要再選出第二個方向。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的原因分析
1.高校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重視不夠。目前,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有些還采用輔導與咨詢、講座、在線職業規劃系統和職業規劃大賽等方式來解決當前的學生問題,可以說,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已越來越被高校重視。但是,與高校的教學和科研相比,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地位是相當排后的。從資金投入、人員配備來看,高校并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專業性。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有的高校購買了科學的心理測評工具,這對學生認識自我很有幫助,但學生并不知情,不知道通過何種途徑去作測評,也沒有相關的人員負責。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只是一部分人參與,并沒有達到全程化、全員化的目標。
2.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隊伍。首先,教師能力有限。目前,我國還沒有設立職業指導專業,在高校,大多數教師的專業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相關性很低,這就導致教師們在從事這一工作時感到力不從心或不自信,如專業化的職業測評工具不會用,或者會用但不會解釋,對學生的指導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面,把握不住重點。其次,指導教師人員不足,雖然高校已經普遍設置了就業指導機構,但人少并分散工作,沒有交流、分享,更談不上一個團隊。最后,教師精力有限,大多數教師都是在業余時間從事這一工作,在完成自己的職工作后,剩余的時間和精力就很有限了。由于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大學生得不到專業的指導和個別咨詢,職業生涯規劃的質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建議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生涯意識、,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并提升自我認識的能力和促進學生實際行動,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因此,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在滿足了面上的基本發展后,應著手向更精細化方向發展,讓每項工作的價值落到實處。將觀念的普及方式更為精細化、目的更明確化時,帶來的教育效果也更明顯。目前的工作重點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3.個人特質:觀察力強,我這個人對工作的自覺性比較好的,而且對工作比較熱情,能夠吃苦耐勞,更善于處理概念和想法。總是試圖找運用理論分析各種問題;對一個觀點或形勢能做出超乎常人的、獨立準確的分析,會提出尖銳的問題,也會向自己挑戰以發現新的合乎邏輯的方法。喜歡在工作中接觸人,和喜歡團體工作。對于那些固定的工作模式十分討厭,不喜歡做一些不變的操作性工作。
4.職業價值觀: 在我的測評結果中可以知道,自我實現取向,經營取向,才能取向的得分是最高的,我認為自己在工作中,如果在不考慮工資收入的前提之下,我是考慮自己最喜歡做的工作為第一,對所選擇的職業要有能從中不斷學習知識的機會,對工作的收入要不低于我本人的工作能力的價值。同時,也會考慮這份工作是否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者自己的理想。最后,也考慮這份工作我是否合適去做,我的能力是否能勝任,等等的一些相關的問題。
5.勝任能力:1)能力優勢:頭腦靈活,有較強的發展、提升意識,邏輯推理能力比較強,有注重團體精神。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技能,具有探險精神、創造意識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獨立自主,能以個人工作,并且全神貫注,能夠客觀地分析和處理問題,而不是感情用事.交際能力較強.對自己要求嚴格.有強烈的上進心. 2)能力劣勢:做事過于理性,不喜歡按傳統的、公式化的方式來辦事.一旦有自己的主張就會貫徹到底,會不聽別人的勸導。毅力仍然有些不足,有時做事會半途而廢.做事情有時太跟隨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自我分析小結:我認為自己明確職業興趣,有一定的能力優勢,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勢,所以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自己不夠的能力。平時要多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強化的訓練,譬如,要多練練寫作,多看一些課外書,拓寬自己的視野,等等。
三.職業分析
1.家庭環境分析:家庭經濟能力不是富裕,只是一般而已,僅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但是對我的學習費用仍然覺得有一定的經濟負擔。我的父母親的工作不夠穩定,有時有工作做,有時沒有,所以經濟收入并不穩定。但是家庭文化氛圍很好,父親擅長國畫,母親唱歌很好,姐姐很有藝術天賦
2.學校環境分析:我就讀的學校是江蘇省的普通大學,生活環境一般而已,教學設施基本齊全,但教學設施不是那么的先進,教學水平一般,所在的經濟與管理的系科也不是全院最好的僅是新分離出來的學科,學習的經融與保險專業則是剛開設的不舊專業,專業課的科目開設不大理想,教學質量不算很高,只能說一般,師資也不夠,但總的來說,整體教學還是在普通大學上的。
3.社會環境分析:我國現在大學生畢業漸漸增多,而且需求量漸飽和,對經濟方面的研究不透徹,社會就業率不高,反而失業率有上升的趨勢,所以就業環境不是很好的。
4.職業環境分析:在我國金融人員需求量不是很大,但對于高級技術人員卻短缺,社會需求量大。經濟與管理這個行業的就業范圍比較小,不容易找工作的,現在自己多考些證能夠拓寬些就業范圍。
四.職業定位
綜合前面的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這兩部分的內容,我得出本人的職業定位的SWOT分析如下:
內部因素: 優勢因素 (S) 弱勢因素 (W)
頭腦靈活,邏輯推理能力較強 有時過于理性,會忽略別人的感受
工作有毅力,認真,負責 不喜歡傳統的工作,偶爾會有厭倦心理
具有創造力,領導能力不錯
人際關系處理得當
外部因素: 機會因素 (O) 威脅因素(T)
在沿海地區工作崗位相對 社會環境不斷變化,
多些,經濟方面仍然有發 競爭激烈,就業形勢
展前景。 日益嚴峻。
結論:1)職業目標:我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個人能力,我希望能最終成為一名在國際金融類的精英。2)職業的發展路徑:考多種證----企業基層管理者-----企業高層管理者-----行政總監
五.計劃實施方案:
1.大學期間:2007年~2009年1)學好各科專業知識,掌握經濟管理行業的基本知識。2)英語考級積極復習,強化英語,至少過6級。3)從大二開始,積極準備考多種有關金融類的證書。4)從現在起,關注考證的各種信息,研習關于經融與保險方面的書籍。5) 大二開始正式學習法語.6) 大二考到中級口譯證書,大三考到高級口譯證書.7) 假期打工(和本人專業相符合的工作)積累社會經驗.
2.大學畢業的五年:2010年~2015年1)若考上研究生,則繼續勤奮學習。2)去國外留學,學習經融類和語言類,繼續深造.)去國外工作.
3.長期計劃:1)在工作之余,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各方面見識.2)努力工作,積極博取提升的機會。3)在工作,學習之外,堅持鍛煉身體。4)汲取他人各種優點,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5) 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不大的予以改正.6) 建立良好的交際網,秉承"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生座右銘.
六.評估調整
個人有責任心,對什么事情都想認真辦好,因為我堅信如果有機會不會把握的話,那么只能與成功失之交臂。
個人很有上進心,遇到了挫折不會就此退縮,我對自己的要求永遠是追求更好。
我為人還算比較正直、對人和善,能夠與大家建立一個良好的感情。
2、個人劣勢。
我做事很多時候不細心,而且自己的執行能力不強,我想這很大程度因為自己有時難以抵制誘惑有關(如打籃球、睡覺),這樣導致了分心。自己的時間觀念不是太強,辦事總容易托。
專業能力還不強。我學的是安全工程,而我對專業的學習還是一臉迷糊。
對于以上缺點,我一定會想盡辦法克服,常自省,明白自己要得到的是什么。并且從大二開始有做兼職的打算,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并且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要讓自己落后于人。
3、機會。
我國的經濟正在穩步發展,再加上安全專業好就業,故我們面對的就業壓力不會增加太多。同時我國提倡安全生產,而我們專業在這些方面正好對口。而我在這里要說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機遇已經有了,但是我們要勇敢的把握機遇,在必要時還要創造機遇,世界是勇敢者的天下。
二、畢業時的目標及確定原因。
終極職業規劃目標:自我創業。
創業一直是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其實我也想過要成為一名工程師,但是我始終覺得這樣做得再好也只能是自己活著小部分人去享受成果,而對他人對社會影響太小。我覺得自己就要有個自我的事業,而我要做的并不一定只是獲取財富,而是要讓自己的同事等意識到我并不是一個所謂的領導,而是一個可以去親近的,能讓大家獲得快樂的兄弟和朋友。當然創業是一個長遠的目標,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得去探索去積累,而不能只做一個好高騖遠的自大者。
三、剩余大學生活規劃。
既然我的終極目標是創業,我就必須要從現在開始準備。
大一暑假:利用這個暑假去兼職銷售或者相關工作,利用這個平臺鍛煉自己的口才與溝通能力,并積累些人際。雖然這樣會沖掉我過年的幸福時光,也許也得不到高工資,但是我覺得這樣自己的收獲會更大。我不是為了賺錢本身,而是為了提高能力。
大二: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參加我們學校的社團,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不然生活太枯燥了。再之就是學好本專業,立足了本專業后,我還可以看些其他書記,歷史、經濟、法律都可以涉獵下,同時每天早上英語學習不可空缺。
大二暑假:聯系下某些公司,爭取能夠獲得一個實習崗位。當然在實習的過程中要清楚這個事實:我要的永遠都不是工資,而是能力。我要在實習的過程中了解企業文化、并且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并盡可能參與其中。
大三:依舊努力學好專業課,這是已經是要確定自己專業方向的時候,我要將我的知識深化。而且要繼續鞏固英語,并爭取和更多人英語交流,與此同時我可以在業余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音樂、書法等,盡量遠離游戲。這時候可以在學校做些,開始自己做“老板”,深刻體會處理事情的困難過程,也為將來的創業打下基礎。
大三暑假:憑借著在學校的經驗,該去自己去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業務,或許會受到挫折,但現在的小痛必將避免將來的大痛。
1.研究背景
獨立學院是我國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和發展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由于獨立學院按三本招生,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都存在明顯差異。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日益嚴峻,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在就業群體中相對處于“弱勢地位”。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獨立學院大學生表現出較多的不良擇業行為與心理,遇到了較多的職業決策上的困難。如何加強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有效地開展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愈來愈顯示其重要性。2007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逐步由選修課過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課。據我對湖北省內20所獨立學院的調查,20所學院中7所按必修課開設,4所按選修課或就業課開設,11所沒有開設,遠未達到教育部的要求,更未形成有效的測試、咨詢、規劃、指導機制。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和專業化的咨詢流程提供職業指導在我國高校特別是獨立學院依然是亟待加強的工作。
職業生涯規劃在西方已成為學術界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1908年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弗蘭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的“人一職匹配”理論成為職業生涯理論的開山之作。之后,許多專家學者加入到這一研究領域,其研究涉及到職業生涯的方方面面,包括職業選擇理論、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職業生涯規劃模型、職業錨理論等,涵蓋了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
20世紀90年代,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由歐美傳入中國,職業指導發展速度加快,對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以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著中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不僅有學生自身逐漸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各大高校也開始重視就業指導,不少高職院校的就業部門有了職業咨詢和職業心理輔導等。
為了了解獨立學院職業生涯現狀,增進獨立學院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改變獨立學院就業難的現狀,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及成功率,我們開展了此項研究。
2.調查結論
本次調查采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卷,根據獨立學院特點,經過修訂使用。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問卷共732份。調查結果統計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處理。基本情況如下:
2.1 規劃意識薄弱
調查中,80%的大學生對職業規劃概念陌生,只有37%的人愿意選擇收費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而不管這種費用的多少。在與資格證書等學業上的投入相比,顯然厚此薄彼,形成較大的反差。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程度和需要程度都比較認可。但了解程度、規劃自評的滿意度不高,規劃的作用沒有顯現。大學生面臨學業、職業困惑時,解決渠道,除了獨立解決外,家庭的作用,教師的導向,學校的引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社會職業規劃意識的淡漠造成大學生的結構性失業。
2.2學校投入不足
在問卷調查中學生對學校無論是服務的總體評價還是對各項的分項評價都不高。高校和社會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由于缺乏經驗和條件,致使倍受關注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出現了許多問題和爭議。目前,院校在就業指導工作方面雖然作出了很多努力,可職業生涯教育還不是全面的,系統的,還不是一個能夠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要的指導教育,還沒有真正解決學生職業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即向學生提供的不是一套完善的服務,學校相關服務普及不夠,有待加強。
2.3生涯定向模糊
調查顯示,8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擇業困惑,有過三成的大學生在大一開始困惑,而過五成的學生不明白自己所適合的職業。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清楚、明確的生涯規劃意識。雖然大學生都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要,但是對于如何進行規劃以及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卻表現出猶豫,從調查看: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既渴望又陌生,對自己的生涯設計感到迷茫、無所適從。這表明大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還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該如何開展職業生涯。
3.構建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職業規劃體系構想
根據調查的材料,我們認為應建立四個體系:建立與職業規劃相適應的教學改革思想體系;與素質培養相銜接的教學內容體系;與個性化引導相匹配的咨詢體系;與社會、家庭相協調的互動體系。
3.1增強規劃意識,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改革思想體系。
我國大學生普遍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沒有針對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我國的院校也普遍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沒有把職業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近年來才在中國引人關注的詞語,它的價值凸現是與我國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經濟緊密聯系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統包統配”的就業政策,是處于“怎樣接受一份工作”階段;在改革的大潮中,已進入了“怎樣獲得一份工作”的過程。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把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獲取人生成功這一高層次需求作為職業發展的目的,即結合自身情況、周圍環境為自己確定職業方向和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并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真正做到把自己作為主宰命運的主體,把尋找職業、發展職業,納入到一生的設計中,從人生這一歷史長河中探究職業發展。前已論及,教育的大眾化及獨立學院的發展背景要求我們必須有新的思維: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目標,以成才為標準。
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觀念。獨立學院只有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觀念,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在我國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的過程中,一個最大的變化是人才培養規格的變化,即由學術性人才向應用型人才的轉變,表現在教學上就是以學科為中心向以職業為導向的轉變。在大多數公立院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中,都是以學科為中心,強調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而獨立學院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要想在高等教育辦學的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職業為導向。這種轉變要求學生在角色定位上,要從“精英”向“普通勞動者”轉變。“以就業為導向”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它能使我們的教育與社會的職業需求緊密地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實現觀念上的根本轉變。
樹立“以職業為目標”的觀念。雖然大學生對職業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但沒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計劃和堅定不移的行動。通過調查發現,有的人制定了職業生涯規劃,但沒有把自己的行動與規劃統一起來,為實現這些目標自我激勵和自覺行動;有的人把職業生涯規劃束之高閣,不能合理的分解和有機銜接總體目標與分目標,導致存在一種計劃操作性不強,行動不夠的狀態;有的人只有對規劃的一股熱情,沒有相應的措施來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缺乏遇到挫折的靈活應急措施,常出現“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或者是只當“和尚”不撞“鐘”。上述情況的表現就是有的學生為分數而上課,課余時間東走走、西串串,或者是在寢室里上網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或者是經常遇事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一拖再拖坐失良機。這一切要求學生必須樹立牢固的職業目標,并用高效行動去實現。
樹立“以成才為標準”的觀念。調查中,盡管不同地域、學校、專業、年級、性別、家庭背景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就整體而言,現階段大學生最關注的是成才,就最困惑的是人生發展問題,最需要的是有人幫助他們進行人生發展規劃、解決大學不同階段遇到的一些突出難題。從職業生涯規劃角度來審視大學生這些特征,實際上是成才心理的驅使。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成功就是能夠把自己的實力發揮出來,是一個人把所有力量都運用到了極限而問心無悔的人生過程。對大學生來講,成功就是個性潛能的發現和最大限度的開發與發展。成功意味具有豐富的學識、健康的身體、積極的情感、融洽的人際關系等,不僅僅是考試分數。實際上,獨立學院學生這是缺乏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3.2增強培訓意識,構建三位一體的心理素質培養體系。
前已論及,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主要問題是: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能力不夠,自卑心理引起的成就動機缺乏,勞動者角色意識缺乏引起的職業心理適應能力不強。而培養適應心理、成功心理、職業心理就是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主要內容。要以人――崗匹配為目的,進行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職業個性、職業能力培養。從獨立學院學生特點出發,重視學生個性的塑造、潛能的開發以及創業能力的引導,構筑一個以成長引導、發展培養、職業適應為主軸的心理素質培養體系,幫助學生完成從中學向大學的轉變、從學生向職業人的轉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未來的職業人,應引導他們從六個方面努力塑造自我:以實用為導向的職業知識;以專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以價值為導向的職業觀念;以敬業為導向的職業態度;以結果為導向的職業思維;以生存為導向的職業心理素質,以此來提升職業發展的潛力和競爭力。目前,職業規劃教材內容陳舊,指導性不強,教材大多內容陳舊、雷同,很多書都用大量篇幅去介紹“我國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歷程”等,從而缺乏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內容。要以“成長、發展、適應”為主線,構筑一個獨具特色的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教材和內容、方法體系,以心理素質培養為突破口,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就業質量。
3.3增強個性意識,構建三位一體的職業咨詢體系。
從調查情況看,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長背景,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實踐情況不同,因而標準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不能也不可能滿足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當前,高校由于職業規劃方面人才欠缺,經驗不足以及方法單一等問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忽視了其能動性,使得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個性化缺乏,束縛著學生的發展,也難以給予學生具體有力的指導。應以個性化為著眼點,建立現代職業咨詢制度,將學校的各種力量整合成一個整體,面向全院學生,以職業測評為起點,實行職業測試、職業咨詢、職業規劃、職業講座、職業團體輔導、職業信息提供的全程服務。形成測評、咨詢與培養相結合;必修課、選修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專職心理教師、心理咨詢師與輔導員相結合;個別咨詢、團體咨詢與職業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新機制。應建立三級職業咨詢制度:一級為初級咨詢,以測評及測評結果的初步判讀為主要內容;二級為職業規劃咨詢,以職業定位及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為主要內容;三級為專家咨詢,以用科學系統的職業指導思想指導有職業困惑者為主要內容。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系統而連續的過程,從大學生入校時起就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高校僅僅在學生快要畢業時對三、四年級的學生開設職業指導課以及開展就業指導講座,進行一些就業政策方面的指導,沒有真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推動職業生涯規劃活動的順利開展,應建立獨立學院職業咨詢新機制,實行全員(全體學生)、全程(大學四年)全校(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咨詢,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局面。通過職業測評與職業咨詢相結合、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使用相結合,把職業規劃與專業學習整合成一個整體,把學校教育與社會使用連接成一個整體,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效率。
3.4增強合作意識,建立三位一體的互動體系。
家庭、社會、學校的合作互動是做好職業規劃的前提。從調查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家庭因素息息相關,家庭成員的態度和意見會左右個人的工作選擇和工作態度。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孩子認知世界的方法不同;其次,父母的職業是孩子最早觀察模仿的角色,孩子得到父母職業技能的熏陶;再次,父母的價值觀、態度、行為、人際關系等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起到直接和間接的深刻影響。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不同的家庭環境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民主型(高要求、高反應)、專制型(高要求、低反應)、溺愛型(低要求、高反應)和忽視型(低要求、低反應)。學校在進行生涯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家庭的背景,并從這種背景出發,進行實事求是的規劃。
社會因素是職業規劃的一個重要參照物,職業生涯規劃互動體系,就是要以家庭因素為背景,以社會發展為參照,以學校培養為核心,實現個人素質的培養與社會需要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男:親愛的同學們
合: 大家下午好!
女:我是本次大賽的主持人xxx
男:我是主持人xxx
女:五月微風,青草飄香,青春激蕩
男:五月xx,草碧天藍,激情飛揚,
女:青春激蕩在這個微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
男:在這個蓄勢待發,遠航的季節,我們在這里隆重舉第二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決賽
女:為推進創業服務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引導
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挖掘自己的潛力,實現自身的價值,由xx第二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歷時一個多月,經過初賽、復賽的層層選拔,12位選手勝出,參加本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決賽 。
男:(一人介紹一個)下面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蒞臨本次比賽的各位嘉賓和評委:
;
女: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男:下面,我宣布——第二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決賽正式開始!
女:本屆比賽的決賽分為三個環節。30秒自我介紹、3分鐘ppt
展示、3分鐘職場情景模擬、2分鐘回答問題。計時從選手上
臺開始,到選手展示完畢結束計時。
男:好的,接下來有請我們的2號選手為我們展示他的職業規劃作品………。
女:音樂有了旋律,歌聲才會優美,有了人生的規劃,夢想才不會遙遠。下面有請14號選手為我們帶來的他的職業生涯規劃
男:蔚藍色的天空,總有一群雄鷹在自由翱翔,那是為了追求夢中的理想。而每年的這個季節也
總有一批學子背起行囊,去展翅藍天開拓四方。
女:將職業規劃根植于校園,而校園就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人
文之都。下面讓我們有請31號選手,大家掌聲歡迎。
男:將職業規劃根植于校園,校園就是落瑛繽紛,鶯啼燕語的塵世桃源。有請下一位選手20號選手。
女:職業生涯規劃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而對每個人而言,職業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規劃,將會造成時間和生命的浪費。讓我們來看看33號選手的職業生涯規劃。
……宣讀前四名選手得分情況……
男:俗話說,欲行千里,先立其志。我校開展職業規劃大賽目的就是為同學們搭建一個樹立職業目標的平臺,讓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少一些荊棘,多一些紅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23號選手的職業生涯規劃。
花開花落,春去春來。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進入了大學的校門。剛剛踏入大學的時候,就覺得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我們進入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是掌握一門對我們踏入社會中能夠自我生存的一門技術。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規劃一個未來藍圖。
中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無論什么事情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說,再遠大的理想也是建立在堅實的土地上的。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顯得比較重要了!作為一名動物醫學類學生的我,未來究竟是什么樣子呢? 但是,有一點我深信不疑:如果沒有兢兢業業的付出,就不會得到成功的喜悅。沒有勤勤懇懇的刻苦鉆研,就不會得到累累碩果。沒有點滴的積累,就不會有大的成就。
二、認識自我
(1)特長有乒乓球、電吉他、音樂
(2)優勢:專科生,更能適應基層工作,環境適應能力強。
(3)劣勢:敲門磚不夠硬,相對高學歷畢業生競爭力不足。
(4)職業興趣:偏向于企業型,比如從事企業某項目的經理,全權負責該項目的開發、落實等。
(5)職業能力:
一般職業能力:個人領導能力弱,落實能力強,手眼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與人際交往能力較強。對環境的適應與心理承受能力強。
專業能力:通過大學的學習可以較快適應并勝任本專業工作。現階段職業綜合能力較弱。
(6)個人特質:性格穩重,待人真誠:興趣廣泛,頭腦靈活,反映靈敏;責任心強,富有同情心,能較好的理解別人的需要和動機,善于鼓勵和贊揚他人,防范意識不強。
(7)職業價值觀:自我實現型與經濟型的有機結合,用業績來取得與之對應的物質回報。通過職業這個平臺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8)教育經歷: 現就讀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專業。
三、就業環境分析
1.專業分析
本人所學的專業為動物醫學,我們學習動物解剖學、動物病理學、動物生理學等方面,可以更加深入對動物的研究學習,為我們以后做一名合格的獸醫打下堅實的基礎。動物醫學專業培養具備解剖、預防、治療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動物的病理,掌握基本的獸醫技能,具有分析和解決動物病理實際問題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在企業中從事動物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動物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只有認真學習才能掌握其專業知識。
2.就業前景
中國畜牧業發展迅速、奶制品需求量增加以及寵物飼養量大量增加,但中國動物醫生仍然極度缺乏,在中國經濟急劇發展的今天,畜牧業的發展、城市及農村中飼養寵物的增加,需要有大批的動物醫生對動物的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中國在未來十年里需要大批獸醫來涌進畜牧業,更需要的獸醫來支撐畜牧業的發展。
3.社會需求情況
在我國現階段,全國數百所高校中很多學校都設有動物醫學專業,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動物醫學專業大學畢業生涌上人才市場,在這種現狀下普通和初級獸醫師也明顯供大于求。但高級獸醫師人才卻千金難覓。作為專業技術性很強和個人素質相對要求較高的工作,越來越多的畜牧方面企業開始對其從業人員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幾年從醫工作實踐經驗,并且取得高級獸醫師的人才成為市場上搶手貨。這些現狀使其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四、職業定位
“擇己所愛”這四個字,對于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更重要。為什么?因為牧場一線的工作必定遠離城市和喧囂,必定寂寞艱苦,沒有一份對這個職業的愛,是不可能長期堅持下來的。
我的優勢:
(1)真誠,坦然,善良,樂觀,開朗。
(2)學習、動手、獨立思考能力強,膽大,具有冒險精神,善于挑戰自己。
(3)做事謹慎,認真,考慮問題較周到、全面,具有團隊精神。
(4)善于在理想與現實中尋找平衡,能較好地調整自己。
(5)好勝心強,不服輸。
(6)喜歡自由,喜歡沒有約束的生活。(既是優點又是缺點吧)
我的劣勢:
(1)還是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經歷挫折少,抗打擊能力不是很足,還不是非常熟練的適應社會。
(2)交際能力較差,積極主動性不夠,做事愛拖拉機,惰性較大。
五、理想職業發展策略
1.職業目標:將來從事生物技術企業的項目經理職業。
2.職業發展策略: 進入攻關類開拓類的組織,不受地區工作的限制。
3.職業發展路徑: 走項目主管的路線。
六、總結
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大學生就業困難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畢業生步入社會,走向未來職場的第一步就是應該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就業錯位”。有關專家指出,目前在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群中有55%左右的人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出現錯誤[1]。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期間對學生將來的職業道路,將會起關鍵性的引導作用。
1問題的提出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根據個人對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并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動實施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2]。職業生涯規劃學說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從歐美國家傳入中國,它在學校教育領域的應用還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目前,我國高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1)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系統性、協調性與科學性。
很多院校職業發展教育只局限于畢業生這個群體,只局限在就業這一個環節,而對非畢業生、對就業之外的環節包括學業、職業和事業的協調發展問題,則缺乏指導與幫助。注重將大學生推向社會,對大學生如何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獲得成功還缺乏指導。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在整體上還沒有將學生個人的發展與學校和社會的發展協調起來。
(2)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方式不規范。
不同學校在職業發展教育的實施方式上有很大差異。大部分學校主張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選修課,少數學校主張開設必修課,絕大部分學校主張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方式進行,如成立相關的學生社團、邀請職業規劃專家、成功校友作專題講座、在實習中傳播職業發展觀念等。實施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
(3) 課程設置有待規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主渠道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各高校一方面課程設置缺乏穩定性,沒有形成固定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課程內容重復嚴重,不僅與就業指導課內容重復,同時與相關專業課的內容也有較多重復。
現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本”必須從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僅進行理論教育,還要重視實踐教學,使學生獲得自主進行職業選擇的技能及有效應對工作壓力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之路,
2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可行性分析
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活動在軟環境和硬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得以開展。
2.1軟環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原則的確立
社會的需求在不斷發展變化,當前大學生已經認識到只有密切關注職業的發展走向,使自己職業的選擇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才不至于被淘汰。高校在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注意職業需求變化對職業生涯的影響,規劃要有彈性,并根據社會的變化調整職業生涯的規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原則的確立為實踐教學提供了軟性環境保障。
2.2硬環境――網絡交流平臺的建立
現代網絡技術為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能使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更具自主性。網絡交流平臺有助于開發網絡輔導課程和網絡自學軟件建設。各類成熟的網絡職業測評軟件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幫助,學生可以利用各種職業測評軟件,充分認識自我[3]。教師還可以開展網上指導,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職業規劃的需要,有選擇地利用網絡資源。網絡交流平臺的建立為實踐教學提供了硬性環境保障。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二維模式的構建
通過上文對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的軟性和硬性環境的分析,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來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實踐教學模式。
3.1縱向維度
根據職業生涯實踐教學的過程序列,可分為課程設計、測評、咨詢輔導和反饋四個階段。
3.1.1課程設計階段
(1) 課程內容。根據對本科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階段的劃分,課程教學應按不同年級循序漸進地進行。在職業啟航階段,學生主要學習基礎知識,如職業生涯基本理論、職業生涯認知等,幫助學生提高關于自我知識的認知質量;在職業探索階段,主要培養與職業相關的能力,如收集職業發展信息、職業情感培養、職業生涯技能等。幫助學生提高關于職業知識的認知質量;在職業決策階段,主要學習與就業相關的決策知識和技能,如擇業觀與就業、創業能力培養、職業生涯決策等。提高學生決策質量的水平;在職業發展階段,主要進行具體的就業指導。包括了解和分析當前就業形勢、有關政策和求職技巧等,為適應工作環境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2) 課程開發。高校和企業或用人單位可以聯合開發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通過聯合開發,一方面可以使企業最新的生涯規劃成果、經驗教訓、管理理念進入教科書,使學生獲得最前沿、最實用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4];另一方面,通過與企業開發課程,高校授課教師也得到了訓練,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3.1.2測試階段
學校引進職業測評體系。職業測評具有預測、診斷、探測和評估等功能。通過開展職業興趣測驗、人格測驗、職業性向測驗和職業能力測驗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職業興趣、人格特征及職業成熟度等。學校應依照心理測驗的目的和測驗本身的特性,挑選和引進合適的測評工具,盡量讓所有學生接受職業測評服務。學校也可以與社會實踐基地或用人單位一起,設計個性化或行業化的測評軟件,使測評更具有針對性,為下一階段的咨詢輔導提供依據。
3.1.3咨詢輔導階段
課程建設只能起到普及知識理論的作用,具體到個人的人生定位和職業道路的選擇的時候需要有咨詢輔導。咨詢輔導包括個體咨詢輔導和團體咨詢輔導。個體咨詢輔導主要采取一對一互動的方式進行輔導。個體輔導必須建立在對學生心理狀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通過心理咨詢使學生確定適合于自己心理特點和能力范圍的職業領域;團體咨詢輔導主要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比如組織座談會,討論大學生所關心的就業及人生發展問題等,面對團體周圍與自己相似或相同的困擾,通過討論,使他們調整好心態,更好地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5]。
職業生涯規劃師的誕生推動了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業朝著職業化方向發展。除了高校自己培養的咨詢輔導教師外,高校還可以聯合社會上的職業咨詢機構,與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一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與方法;同時也可以借用企事業用人單位的職業生涯咨詢機構進行咨詢輔導。如中興、華為等企業就對在校有意向加入本企業的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體現出立足企業利益與發展的人性關懷,把大學生的個人發展和企業的組織發展戰略高度統一。
3.1.4反饋階段
學生做好就業準備后,由于外界環境和自身素質的變化,需要反饋這些信息,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進行修正。要在職業生涯的準備和發展過程中不斷檢驗自己的職業定位、策略是否符合實際。高校可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平衡計劃與實踐、主觀與客觀、職業目標與其他目標之間的關系,及時修訂行動方向。其修訂內容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
3.2橫向維度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要載體進行的教育,學校在做課程開發、測評、咨詢輔導和反饋等教學的同時,應該通過操作實踐,提高教學訓練的效果。因此,需要構建社會實踐基地―學校―用人單位三位一體的橫向教學實踐模式。
3.2.1社會實踐基地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熟悉職業社會的主要途徑。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和在校期間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可以通過組成重點團隊、專題社會實踐小分隊,圍繞社會熱點、社會問題等進行社會調查,組織大學生深入農村、社區、企業、機關等基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并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性的職業實踐活動[6]。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社會,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象,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
3.2.2用人單位
學校要積極與社會用人單位聯系,建立“訂單式”就業基地。“訂單式”就業,就是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及本單位員工的素質及能力要求,與高校合作,共同對有意向到本單位就業的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培養,使大學生一畢業就可以在單位順利上崗。滿足高校培養人、學生鍛煉人、單位用人三方面的需求。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導向的資源配置、人才流動機制。
3.3構建過程
根據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構建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二維模式,如圖1所示。
在社會化導向的軟環境和網絡交流平臺的硬環境的共同作用下,職業生涯規劃按照縱向維度和橫向維度,形成了多種實踐教學模式。在課程設計階段,高校設計以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為主的課程體系,同時,要聯合社會實踐基地和用人單位,開發社會化和訂單式的教學實踐課程;在測評階段,高校既可以利用傳統的測評工具書進行,也可以與社會實踐基地聯合開發,或者是直接使用用人單位的測評軟件,對大學生的能力進行全面測評;在咨詢輔導階段,高校對咨詢者進行包括心理基礎、管理能力、行為特征等方面的答疑解惑,社會實踐基地和用人單位也可以幫助他們擺脫職業迷茫、困惑的處境,突破職業發展的瓶頸;在反饋階段,高校可以結合社會實踐基地和用人單位的反饋建議,總結經驗,幫助學生糾正職業定位的偏差,重新找到新的職業支點。
4結語
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需要整合學校各方面的力量、利用各方面的資源,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這涉及到社會、個體、學校及各個教學環節。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教學主張通過社會、學校的共同努力,幫助個人建立切合實際的自我觀念,并借助職業生涯課程設計、測評、咨詢輔導和反饋四個階段,實現與個人才能相適應的職業生涯目標。
參考文獻:
[1] 肖建中.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5-30.
[2] 汪莉.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M].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57-68.
[3] 郝穎,丁廣龍. 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就業關系研究[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5(4):105-108.
[4] 徐雋.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發行動研究綜述[J]. 中國成人教育,2007(7):118-119.
[5] 張立志.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 理論界,2006(8):126-127.
[6] 蘇星海.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探索[J]. 中國大學教學,2007(5):54-55.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on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FAN Nai-mei, WANG Wen-bing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893X(2012)02−0044−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的推進和畢業生就業方式的轉變,大學生面臨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再加上“先就業后擇業”思想的影響,相當部分的大學生根本沒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來籌劃自己的未來,他們急于找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卻很少考慮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其結果往往都是“畢業即失業”或者頻繁跳槽。
毋庸置疑,高校當前所倡導的“先就業后擇業”理念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但作為高校畢業生,如何在就業資源非常有限的當下,選擇一份更加契合自身未來發展的工作,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而言都意義重大。因此,在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提高綜合素養,明確和樹立自身未來發展目標,對畢業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開設現狀及問題
國外的許多大學非常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注重對學生開展心理、能力、個性等方面的測評,學校主管就業部門參照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有的學校還設有擇業指導專業, 甚至還設立了學科碩士點及博士點。在德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了對學生職業定位及人生規劃的整個過程,以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質為根本目標。從入學前的招生咨詢開始,學校就開始指導學生結合自身興趣、特長以及自身素質來選擇學校及專業;在學生入學后,即著手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設計和輔導;同時,注重學生就業前的實用職業能力培訓和綜合素質培訓。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我國之后,職業生涯規劃逐漸開始被人們所認識,我國高校進行了有益嘗試。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有的學校還將該課程歸屬在招生就業部門管理,這為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學校招生就業部門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而且還能幫助學生開展職業規劃。這是高等教育改革帶來的成效,也是職業心理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從當前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看,作為新生事物它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1. 職業規劃指導主體的缺位
在西方發達國家, 職業指導已發展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職業規劃指導工作一般都是由專家來完成。但在我國大部分的高校根本沒有專門的職業指導老師, 有的院校即使有一些,但多數也沒參加過專門培訓,缺乏必要的業務技能。各院系的畢業生就業工作一般都是由黨政干部或輔導員來做,他們是在做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兼做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這種主體上的缺位,一般很難真正為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2. 職業規劃指導形式單一、內容空泛
許多高校將職業規劃指導狹義地理解為就業指導,大部分還停留在傳統“填鴨式”的課堂授課模式上。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做法就是舉辦專場講座,邀請一些專家或企業老總來傳授相關的就業面試技巧,再有的就是舉辦全校性的職業規劃大賽。
總的來說,在職業規劃指導方面的形式相對單一,內容也比較空泛,真正能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3. 職業生涯規劃上課時間安排不夠合理[1]
很多高校為圖省事,僅給畢業班學生開展簡單的培訓和就業指導,或者到了大四才給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或就業指導課程,純粹是將職業生涯規劃當成了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救急藥,以期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大學生的求職技巧和職業素質。這樣的應急舉措,時間安排不合理,缺乏系統性,職業規劃指導形同虛設,效果很難保證。
二、改進的對策
1. 要加大宣傳形成共識
高校應充分認識職業規劃對學生的就業及未來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應加大宣傳力度, 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個理念得到普及。學校招生就業部門應向學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使學生熱情主動地參與到職業生涯規劃中來。同時還要做好學校之間、地區之間的學習交流,相互借鑒好的做法,更好地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上層次、上質量,使之真正成為學生規劃未來發展,確定自身定位的良好載體。
2. 完善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的機構設置與專業化隊伍建設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機構可下設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集管理、教育、服務于一體,主要負責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及授課安排等工作,負責解答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該機構要充分認識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真正內涵,創新觀念,提升服務質量。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咨詢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亟需建立一支具有較強專業素質、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的咨詢師隊伍。結合目前各個高校自身特色,從事該項工作的隊伍可以結合學校的專業設置來配備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咨詢老師。同時還需要對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專門的職業規劃指導方面的培訓學習,充分保證教輔工作第一線的教師應具有一定深度的職業規劃知識。
3. 合理安排職業規劃課程教學及課外指導
高校在制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計劃時,需要合理安排上課時間,確立全程的課程教育體系。[2]具體來說,高校應當重視課程開設的階段性及目標性,不同年級應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并開展相應的指導。一般地,應力爭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使得大一新生一進入大學就能通過課堂學習了解職業內容,認識自我,以及職業規劃對未來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課堂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帶領新生參觀高年級學生的實習基地,了解未來工作的環境及條件;組織新生和高年級學生座談,聽取高年級學生在學習及擇業方面的建議和想法;邀請專家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關講座;鼓勵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活動。在大一學期末要求學生撰寫自我總結,深刻剖析在個人能力及認識自我方面的體會。到了大二、大三年級,主要讓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的就業需求狀況,逐漸學習掌握一些求職技巧,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與就業相關的信息,初步確立自己的未來求職目標,并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比較當前自己與所確立目標間的差距,結合目標有的放矢地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養。進入大四后,就是具體指導學生實現自身求職目標得階段,即通過各種職業規劃教育指導,使學生順利就業或繼續深造,可督促學生對前三年的準備工作進行總結,檢驗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幫助學生完善求職材料,舉辦就業政策及就業程序等方面的講座等。
4. 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機制
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特殊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開展對其職業生涯規劃的評價,是一項檢驗學生職業規劃合理性以及反饋職業規劃教學實踐成效的重要工作。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牽頭組建測評小組,測評小組可以由在職業咨詢、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學方面有造詣的專家組成,其主要任務是通過科學的手段就學生的職業能力傾向、氣質類型、人格特征、職業適應性等開展測評并做出解釋,以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為進行自我職業選擇提供參考。[3]為提高測評效率,同時也為適應普遍性原則需求,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最好是能建立一套測評系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的開發是一項有著重大實際意義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艱巨繁雜的任務,需要從大學生自身實際特點出發,兼顧專業性、實踐性和經濟性等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