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15: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牧業發展現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農牧業增加值適度增長,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
內蒙古農牧業增加值“十五”期間年平均增長6.6%,比其“九五”期間年平均增長速度加快了0.2個百分點。內蒙古2006年農牧業增加值641.7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6%;2007年農牧業增加值784.0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8%2008年農牧業增加值906.9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7.5%;2009年一季度農牧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約4%,2009年上半年農牧業增加值146.8億元、同比增長3.5%。可以看出,內蒙古農牧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比較適中。
但與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相比,農牧業(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較小,特別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2007年,內蒙古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長5.8%,而第二產業增長25.3%、第三增長15.6%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而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3%、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6%,第一產業無論增長速度還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比第二、三產業低得多。2008年,內蒙古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長7.5%,而第二產業增長20.5%、第三產業增長15.5%,第一產業增長速度比第二、三產業小得多: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而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4%、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6%,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較低。2009年第一季度,內蒙古農牧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約4%,而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97億元、同比增長19.2%:2009年上半年,內蒙古農牧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而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046.1億元、同比增長18.7%,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319.9億元、同比增長14.2%。
(二)農牧業結構趨向合理,農畜產品的質量有所提高
“十五”期間,在內蒙古農業部門結構中,種植業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業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業和漁業的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種植業內部糧、經、草結構協調,集約化、優質化水平逐漸提高;草原畜牧業特色化、綠色化的優勢明顯,農區畜牧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有所拓展:林業特別是生態林草業加速發展,生態環境局部得到改善:漁業的養殖規模擴大、捕養技術提高、產品品質優化。
2008年,內蒙古優質高產高效農作物的比重達到61%,比上年增加5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推廣地膜覆蓋面積1531萬畝,比上年增加143萬畝;坐水點種971萬畝,比上年增加346萬畝:間套復種面積1155萬畝,比上年增加110萬畝:推廣配方施肥面積4251萬畝,比上年增加1064萬畝。2008年,畜牧業占第一產業的比重為45.9%,農區牲畜存欄占全區牲畜總存欄的70%牲畜良種及改良種比率達到93.3%,畜種、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大牲畜總量增加,肉牛、乳牛均保持增長勢頭,羊存欄總量小幅下降,優勢畜產品保持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2009年,內蒙古繼續優化農牧業布局,加快東部玉米、中部馬鈴薯、西部農區肉羊和東部草原肉羊、肉牛以及城郊奶牛產業帶建設:科學合理布局糧食生產,集中建設東部嫩江流域、西遼河流域和西部黃河流域兩大糧食核心產區;在全區54個旗縣(場)落實100萬畝糧油高產作物示范田,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農牧業,全區設施馬鈴薯面積新增40萬畝、達到100萬畝。設施蔬菜面積新增26萬畝、達到100萬畝,大力實施百萬肉牛、百萬奶牛和千萬只肉羊高產創建工程。畜牧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牲畜的良種化、改良化水準提高,截至2009年6月內蒙古家畜改良比重達到95%,目前全區家畜改良配種總規模達3000萬頭只,其中牛改良配種270萬頭、冷配220萬頭,綿羊改良配種2000萬頭只、人工授精1035萬只,山羊改良配種720萬只、人工授精2213萬只,馬、驢、駝改良配種10萬匹(峰)。推廣良種豬660萬口,推廣良種家禽3800萬只。
農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區無公害農畜產品達到851個,產品生產總量達到1787.74萬噸,產值達到80.89億元;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達到571個,產品實物總量達到488.3萬噸,產值達到76.7億元,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面積達到2900多萬畝:有機農畜產品達到226個,產品實物總量達到20.1萬噸,年銷售額3.68億元。全區動物防疫監測預警和應急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提高,重大動物疫病始終處于穩定控制狀態。
(三)糧食總產量增加,但小麥、稻谷的產量減少
2008年,內蒙古農作物播種面積686.0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9.93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25.45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5.27萬公頃。2008年,內蒙古糧食總產量首次達到2130.23萬噸(420多億斤),比上年增產319.16萬噸,增長17.6%,實現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連續5年增產;其中,玉米、大豆和薯類產量分別增長21.5%、23.8%和26.4%。全年油料產量117.54萬噸,甜菜產量170.04萬噸:蔬菜產量1360.84萬噸,增長6.5%;水果產量238.16萬噸,增長15.4%。需要特別關注的是,2008年內蒙古小麥的產量為154萬噸、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產量為70.5萬噸、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麥和稻谷產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說明在一定程度上糧食總產量的增長主要是“粗糧”增多了,而“細糧”反而減少了;為了滿足消費的需求,我區小麥和大米的購入量要相應地增加。
內蒙古的糧食內部結構不合理,在2007年1750萬噸的糧食總產量中,“粗糧”占85.8%、特別是玉米占64.1%,小麥、水稻僅占14.2%;這就使玉米、粗雜糧等嚴重過剩,小麥、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糧食供給的結構性矛盾加劇。
2009年第一季度,內蒙古春耕所需要的農用生產資料即化肥、農藥、農膜、柴油、種子等貨源充足,價格回落幅度較大,從而降低了種植業生產成本,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全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較多。2009年上半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8137萬畝,比上年增加255萬畝。內蒙古玉米播種面積比上年
增加了4%左右,連續9年穩步增加。
(四)大部分畜產品的產量增幅較大,但牛奶等的產量下降
2008年,內蒙古牲畜存欄10677.2萬頭(只),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大牲畜存欄達到1063.8萬頭,比上年增長3.0%,而羊的存欄為8442.9萬只,比上年下降了3.8%。全區肉類總產量219.37萬噸,比上年增長6.3%:牛肉產量43.1萬噸,增長6.1%;羊肉產量84.8萬噸,增長4.9%;山羊絨產量6890噸,增長3%:牛奶產量912.2萬噸。2008年內蒙古部分畜產品產量增速回落的幅度較大,如牛奶等;特別是小畜羊下降的幅度較大,需要引起注意。
2009年上半年,全區牲畜總頭數達10852.6萬頭只,比上年增加174.8萬頭只,連續7年穩定在1億頭只以上。牛羊生產持續增長,出欄肉牛93.7萬頭,肉羊1614.3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3.9%和2.2%;牛肉、羊肉產量分別達到17.1萬噸、25.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5%、1.6%;全區奶牛存欄313.8萬頭,同比減少1.3%;牛奶產量324.5萬噸。同比下降14%。可以看出,牛奶等畜產品的產量及奶牛存欄數出現了大幅度下降;說明“三聚氰胺”事件,對我區奶牛養殖業、乳制品產業的影響是很大的。
(五)農田、草場基本建設加強。農牧業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等增長
2007年,內蒙古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209.2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6%;機耕地面積518.61萬公頃,增長6.6%:機電井數量38.51萬眼,增長0.3%:年內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7.73萬公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62.47萬公頃:全年農村牧區用電量34.10億千瓦時,增長6.7%;化肥施用量(折純)140.29萬噸。增長10.5%。2007年,內蒙古農牧業綜合機械化水平為60.1%,進入全國中級機械化水平省區行列:內蒙古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43.16%。
2008年,內蒙古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779.4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5.8%:機耕地面積523.33萬公頃,增長0.9%:機電井數量39.31萬眼。增長2.1%:年內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7.64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54萬公頃:全年農村牧區用電量36.50億千瓦時,增長7%;化肥施用量(折純)154.10萬噸,增長10.1%。農牧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2.5%,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5.41%。
內蒙古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開始于1989年,到2008年,全區農業綜合開發累計投入資金124.52億元。20年來,開發范圍不斷擴大,項目和投資逐年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范圍已由最初東四盟市的12個旗縣,發展到12個盟市的81個旗縣、6個國有農牧場管理局。累計改造中低產田2028.35萬畝,開發利用鹽堿及沙荒地154萬畝,營造防護林293.31萬畝,草場建設1407.42萬畝,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37億公斤。
內蒙古河套灌區由于水利設施老化,有灌無排或排水不暢,灌區內土壤鹽堿化嚴重,現有787萬畝引黃灌溉農田中,中低產田面積占65%。1992年,內蒙古河套灌區被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15年來,共投資13億元,累計完成土地治理項目263.9萬畝,占全市現有耕地面積的28%。2008年1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再次立項,從2008年起至2017年止,改造中低產田500萬畝,每年安排實施50萬畝。
(六)集約化、技術化水平有待提高,現代農牧業的發展速度需要加快
盡管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化、水利化等的水準有所提高,但是農牧業的科技貢獻率較低,集約化、技術化水平不高,農牧業水利、電力、防護及機械等的設施、設備的建設、更新、維護滯后,現代農牧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
在內蒙古的農牧業機械設備中,20馬力以下的拖拉機占拖拉機總數的76%,且40%多的拖拉機超期服役,玉米的機收面積只有5%左右:全區74%的農田沒有灌溉條件,灌溉飼草料地面積僅占可利用草原面積的0.4%,設施農業面積占種植業面積的不到1%;一些作物品種已經推廣使用了20多年,變雜退化現象非常嚴重,沒有有效地提純復壯和更新。
內蒙古農牧業的科技貢獻率緩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漸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7年為43.16%,2008年達到45.41%;然而,我國“十五”期末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8%以上,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內蒙古農業的科技進步水平還比較落后。農業科技研發機制、服務機制、推廣機制及創新機制等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要重視農牧民、農牧業與農牧業技術、農牧業科技人員緊密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內蒙古農牧民文化素質低,具有一定技術、技能的人才嚴重短缺,阻礙了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和現代農牧業的發展。據內蒙古第二次農牧業普查資料。到2006年底,內蒙古農牧民家庭勞動力中文盲的比例高達7.4%,小學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學文化程度的比重明顯高于發達省區。
(七)農牧業生產資料價格回落,糧食價格變幅不大,畜產品價格下跌
2009年上半年,內蒙古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8%;其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同比下降0.9%,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同比下降0.7%。可以看出,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的降幅要比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的降幅低0.2個百分點。 2009年第一季度。內蒙古化肥、農藥、地膜等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呈全面下降的態勢。如。呼和浩特市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總體下降了12.57%,其中復合肥下降26.1%,尿素下降8.51%,農用薄膜下降14.19%,農藥下降13.96%。種子下降13.39%。農用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回落,降低了農業的生產成本,加之各項惠農政策的有效實施,提高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使2009年全自治區的糧食播種面積又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2009年上半年,內蒙古農牧民出售糧食的綜合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2%,其中稻谷平均每公斤1.71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玉米每公斤1.1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009年第二季度,內蒙古糧食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0%。第一季度略降,第二季度微漲。主要糧食的價格變幅不大、比較平穩。
2009年上半年,內蒙古畜產品價格同比下降了6.1%;其中,活豬的價格
為每公斤11.8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去骨豬肉每公斤17.21元、比上年同期價格下降6.8%:牛肉每公斤21.81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0.5%,羊肉每公斤23.67元、比上年同期上漲了0.3%:山羊絨的價格為每公斤186.15元、比上年同期價格下降15.0%,綿羊毛每公斤6.3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內蒙古畜產品價格下降的幅度較大,特別是山羊絨、活豬的價格下降超過兩位數,綿羊毛價格的下跌也接近10個百分點,這會使草原畜牧業及農區養豬業的收益銳減、甚至出現虧損,農牧民特別是牧民的收入增長更加艱難。
(八)農牧民生活改善,但城鄉差距繼續擴大,牧民收入低于農民收入
1.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逐漸增長,恩格爾系數大幅度下降,說明農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990年為647元、1995年為1300元、2000年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7年是3953元、2008年是4656元。2008年比2007年實際增長11%: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06年為2772元、比上年增長13.3%,2007年為3256元、比上年增長17.5%。2008年為3618元、比上年增長11.1%:改革開放30年來即從1978―2008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31元增加到4656元、后者是前者的35倍多,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618元、后者是前者的26倍多。農民恩格爾系數,1995年為59.7%、2005年為45.1%、2006年為41.0%,2006比1995年下降18.7個百分點:牧民恩格爾系數,1995年為48.1%、2005年為34.3%、2006年為30.8%,2006比1995年下降17.3個百分點:農牧民恩格爾系數,2007年為39.3%、2008年為41%。
2009年第一季度,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為1672.4元,同比增加242.8元,增長17%,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6.5個百分點:農牧民人均現金支出1461.3元,同比增加237元,同比增長19.4%,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10.7個百分點。2009年上半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達3362元、同比增長12.9%,其中,家庭經營性收入達2476元、同比增長8.1%;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617元,同比增長12.3%。
2.內蒙古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消費差距均呈擴大的趨勢,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水平的差距仍然較大,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出現了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的現象。內蒙古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農牧民純收入的比,1990年為2.2:1,2000年為2.52:1,2005年為3.06:1,2008年3.1:1: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實際上城鎮居民的收入是農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1985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為325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595元,城鄉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比為1.83:1;2006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為2771.97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9281.5元,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256元,前者是后者的2.85倍: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0827.04元,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618元,前者是后者的2.99倍。2008年,內蒙古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8%,農牧民恩格爾系數為41.0%,前者比后者低8.2百分點。說明農牧民消費水平、生活水平與城鎮居民的差距還較大。
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1990年,全區為647元、全國為686元,全區比全國低39元;2000年,全區為2038元、全國為2253元,全區比全國低215元;2005年,全區為2989元、全國為3255元,全區比全國低266元:2006年。全區為3342元、全國為3587元,全區比全國低245元2007年,全區為3953元、全國為4140元,全區比全國低187元2008年,全區為4656元、全國為4761元,全區比全國還低105元。
據內蒙古農牧業經營管理站的統計數據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內蒙古牧民的人均收入一般要低于農民的人均收入。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61.6元,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99.3元,2003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97.2元,2004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25.7元,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農民人均收入124.6元。原因主要是:草原嚴重退化。產草量減少、載畜量下降,牧戶牲畜牧養量的增加受到了限制;圍封、舍飼,禁牧、休牧等實施后,草原畜牧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了,而近年來畜產品的銷售價格穩中有降,特別是山羊絨等的價格下跌的幅度較大,這樣草原畜牧業的經濟效益不良,牧民的家庭經營性收入減少:由于受專業技能、語言交流等方面的影響,牧民輸出勞務的困難更大一些,這樣牧民的工資性收入也不會多;農民種糧已享受到了一系列相關的補貼,牧民養畜幾乎沒有補貼,當前牧民享受的政府補貼僅相當于農民的大約1/66;牧民為有效保護、永續利用草原資源,為恢復、維持、擴大草原生態系統的生態效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草原生態補償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牧民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
(九)不合理開礦、辦廠,已造成一定程度的農牧業資源破壞與環境污染
不適當地開礦、建廠、修路以及城鎮建設等對農村牧區特別是草原及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污染。截至2007年,內蒙古全區礦山開發占用破壞土地75801.27公頃,其中占用破壞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它地類44%:內蒙古東勝礦區面積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積占57%,且沙漠化土地還以每年0.5%的速度擴展。內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準格爾煤田等開發過程中,造成了較大面積的綠色植被的破壞,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沙漠化:如,準格爾煤田建設區的沙化面積以每年大約4%的速度增長。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來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開礦、建廠愈來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壞、生態環境污染也不容忽視。如。二連油田開發區。開發前草地生產力為21105公斤/公頃,開發后變為1095公斤/公頃左右,蓋度由原來
的45%―55%降為28%――38%。
二、發展展望
由于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農牧民生產積極性的空前高漲,對農牧業與農村牧區投入的大幅度增長,如2009年上半年涉及農、林、水的財政支出資金達54億元、同比增長75.2%。高出地方財政支出速度32.4個百分點,所以,雖然受旱災、病蟲害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2009年內蒙古的農牧業經濟總體上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09年內蒙古農牧業(第一產業)的增長速度預計為5%左右,增加值達到950億元左右。2009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比2008年增長6%左右,達到4900元左右。2009年全區牲畜總頭數達10852.6萬頭只,比上年增長約1.6%。盡管2009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達到542.4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7萬公頃,其中玉米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4%左右:但是由于全區局部遇到了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特別是全區大部遭受了比較嚴重的旱災,截至2009年8月10日全區農作物受旱面積達4727萬畝,其中重旱2050萬畝,因旱造成189萬人以及427萬頭只牲畜飲水困難,自8月17日10時起全區啟動了抗旱Ⅲ級應急響應:所以,2009年內蒙古的糧食總產量要比2008年有所下降,預計保持在360億斤左右。
如果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2010年內蒙古的農牧業經濟形勢估計要好于2009年,農牧業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發展的質量也要有所提高。2010年,內蒙古農牧業(第一產業)的增加值預計比上年增長6%左右,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比上年增長7%左右:全區牲畜總頭數預計比上年增長1%左右,達到1.09億頭只左右:全區糧食總產量預計比上年增長5%左右,達到380億斤左右。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農村牧區實際的農牧業補貼制度和保護制度
當前正在實行的對生產銷售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的農民的直接補貼,還增加了購買農機補貼、購買良種補貼等,這是很好的辦法。其實,既應該進一步建立健全農牧業的保護價制度,也應該制定實行對農民與牧民的直接補貼制度;除了糧食的直接補貼等,還可以嘗試根據農戶與牧戶承包經營的耕地、草場的面積,按畝制定標準定額,由政府給予農民家庭與牧民家庭直接的現金補貼。
要建立牧民養畜的直接補貼制度。比照農民種糧的直接補貼制度,根據牧戶承包經營的草場面積和飼養牲畜的情況,由政府財政每年給予直接的補貼,從而建立牧民養畜的直接補貼制度。
要建立生態草業發展制度。牧區應發展一批生態草業戶。以維護、培養所承包的草場為主業,政府或基金會根據維護草場的面積、草的生長情況等給予草原生態效益補償費,從而使保護草原、恢復植被成為牧民的自覺行動。
要建立草原生態補償制度。草原畜牧業開創了可持續發展的先河,綠色大草原是在廣大牧民世世代代的維護下才保留到了今天。要根據牧民為有效保護、永續利用草原資源,為恢復、維持、放大草原生態系統的生態效能做出的貢獻,進行長期的生態補償;可按照戶(牧戶)、人(牧民)、承包草原的面積與等級等。每年進行一定金額的補償。
要建立牧區大宗畜產品的政府儲備制度。牧區的羊肉、牛肉、山羊絨、綿羊毛等大宗畜產品,要建立國家或省級政府的儲備制度:通過政府的購入或發售,調節這些畜產品的市場價格,使其維持在比較合理的水平,從而保障草原畜牧業的收益水準,保護牧民的利益。
進一步完善退牧還草制度。既要按照牧戶禁牧草場的面積,分年度連續性給予足夠的糧食與現金補償,根據牧戶休牧的時間與規模給予充足的飼草料補償:也要對于禁牧、休牧的模范戶給予獎勵:還要適當延長對禁牧、休牧的補償時間,下一步可考慮延長3-5年。
(二)拓展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增加對農牧業及農村牧區的投入
各級政府要繼續增加對農牧業基本建設、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財政投資,且隨著GDP的增長、財政收入的增加,用于農牧業與農村牧區的財政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個科學合理的速度不斷增大,而不是減少。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牧區的建設。要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牧區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牧區的公共服務,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鄉村道路建設,發展農村牧區通信,繼續完善農村牧區電網,逐步解決人畜的飲水困難問題。
加速推進農村牧區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強其生機活力,特別是對“三農”、“三牧”的信貸支持能力。規范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為_農牧業與農村牧區服務的職能,開拓農村牧區、農牧業、農牧民的保險業務,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牧區商業性與政策性相結合的金融體系,從而大幅度增加農牧業與農村牧區金融資金、信貸資金的投入,使農牧業與農村牧區資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觀。吸引社會各界對農村牧區進行資金、技術、人才的投人,鼓勵其到農村牧區發展第二、三產業,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第一產業。引導、激勵農牧戶自身增加生產性的投入,提高其發家致富的積極性。
(三)發展綠色、安全的農牧業,繼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和養殖結構等
綠色農牧業的核心是在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的前提下,以標準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品牌建設為突破口,提高農牧業綜合經濟效益。要充分發揮內蒙古綠色環境優勢和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優勢,積極實施綠色品牌戰略,加強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發展和認證。當前最受消費者青睞、最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畜產品主要是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非轉基因食品等。內蒙古農牧業資源環境受污染的程度不大,符合生產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基本條件的地域很多,只要生產過程與加工、運輸、包裝、儲藏等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完全可以生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高質量產品。
調整農牧業生產結構,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特別要注意調整種植結構,增加小麥、水稻等精細農作物的種植面積。隨著糧食播種面積的擴大,小麥與水稻播種面積也應該相應地拓展,從而使全區的糧食結構趨于合理,減輕購入細糧的壓力和出售粗糧的難度等。
(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選擇新型工業化和科學城市化的發展路徑
一、木蘭縣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農業保險的有關精神,木蘭縣提出發展農業保險的工作意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木蘭縣下設了分支機構,成為木蘭縣首家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由縣農委和縣農經管站組織開辦了各鄉鎮農經管站長和各村村長、村委會成員及一些種養大戶參加農業保險培訓班,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木蘭縣分支機構總經理講解了農業保險業務和一些有關農業保險知識及農業保險理賠流程。
目前,人保財險是木蘭縣唯一的農業保險機構,機構全稱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下設網點11家,木蘭縣農業保險的一個發展現狀就是農業保險過于單一。截至2013年,人保財險才在木蘭縣開展養殖業保險業務,據調查在部分山區鄉鎮,許多農民根本不知道人保財險在木蘭縣還開展了養殖業農業保險的,更是很少有人知道該保險公司有哪些農業險種。
二、木蘭縣農業保險發展存在問題
(1)部分農戶缺乏購買意愿。通過木蘭縣下設的11家網點信息反饋中了解到,目前在木蘭縣仍有部分農戶缺乏對農業保險的認可,進而導致這部分農戶沒有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農業保險機構(也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基層的宣傳業務存在不足,導致許多農戶因對農業保險缺乏認識而沒有購買農業保險;二是部分農民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的農田或者家畜不會有太大的風險,即使購買了農業保險也是“白花錢”,索性對農業保險的許多作用也無視掉;三是由于種植面積或養殖規模的限制,許多農戶不愿意為一畝地或者一頭牲畜購買保險,認為如此小的規模還“不夠麻煩的”。由于以上原因導致木蘭縣部分農戶對農業保險缺乏購買意愿。
(2)部分農戶無法接受現有保費標準。對木蘭縣300戶農戶的農業保險參保情況進行相關抽樣調查顯示:對農業保險“完全不清楚”和“一無所知”的農戶占農戶調查總數的17.83%。1/5對農業保險的認識僅僅是停留在“聽說過”水平上。在木蘭縣,如果除掉政府對農業保險的補貼,那么農業保險的純保險費一般應占農作物價值的15%左右,對農業保險的相關管理費用約為農作物價值的50%,盡管近年來木蘭縣現行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費率2%-10%,同時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各地區都對農業保險費進行了較高的相關補貼,大部分地區的補貼達到了保費的40%-80%,但相對于一般財產險的保險費率,木蘭縣的農業保險費率仍然非常高,農業的比較效益低下,農民收入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農戶的種植利潤相對偏低,就無法接受現行狀況下的保費標準。
(3)投保人結構惡化。投保人結構惡化這一情況主要是從保險機構角度來分析的。由于農業尤其是種植業地理條件的特殊性,不同地理位置所具有的風險是不同的。在自然災害發生概率較低的地區,從農業保險的需求角度來講,大多數農戶是不會選擇購買農業保險的,尤其是在種植面積較小,相關的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的情況下,農戶所承擔的自然風險是相對較小的;相反,在自然災害發生概率較高的地區,大多數農戶則會從規避風險的角度來盡最大可能地購買農業保險。從農業保險機構的角度來看,在長期狀態下,農業保險的投保人結構將會出現惡化。
(4)農業保險經營技術落后。農業保險經營技術的落后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種植業保險中的自然災害現場勘察、災后理賠以及理賠時間確定等。以災后理賠為例,如農戶的農田遭受了較重的冰雹災害,但并未絕產,與該農田所在地區秋收前遭受了較大的霜凍災害,但該農田并未受凍。此時該地區的農田平均產出水平非常低,保險公司無法以一個合理的平均產出水平對該農戶進行理賠。在類似的情況下,如果保險公司沒有一套完整的經營技術,則會在農戶與保險公司之間產生矛盾,嚴重時甚至會影響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
三、提高木蘭縣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參保意識。針對農戶缺乏對農業保險購買意愿的情況,保險機構應該在合理范圍內加大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通過對保險機構的基層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讓農戶感受到保險機構的正規性,確保農戶在理賠范圍內一定能夠得到合理賠償;二是通過新聞媒體加大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使農民對農業保險的險種、費用、作用及價值有足夠的了解;三是在必要的情況下,保險機構可以采取一定的“促銷”策略,讓農戶從“實踐”的角度對農業保險有切實的了解。
(2)提高政府補貼力度。在部分農戶仍然無法承擔現有保費金額的情況下,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得補貼。國內外的實踐反復證明:發展農業保險,如果沒有充足的政府補貼,從長遠來看,無論采用何種農險模式,其保障作用都很有限。當前,木蘭縣財力還比較有限,財政補貼應堅持基本保障的原則,保險機構在保險標的的選擇上,應首先選擇關系國計民生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并主要實行保費補貼。把木蘭縣長期實行的以直接的農業補貼、價格補貼和發生自燃災害時中央財政的救濟款,逐步轉到對農業保險的投入上。
(3)對投保農戶進行風險分級。對于投保人結構惡化這一現象,政府和保險公司應當予以重視,以防止投保人結構惡化的進一步擴大,影響農業保險的穩定發展。本文認為,應通過多投保的農戶進行風險分級來預防這一現象的惡化。保險機構可以在取得地方基層政府的支持下,對農戶種植土地的所處地理位置、歷年經營情況及近年來自然災害的發生概率進行一定得了解并收集相關數據,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處理,綜合各方面的風險因素,對投保農戶種植土地的風險發生概率進行等級劃分,對不同風險等級的農戶收取不同金額的保險費用,確保投保農戶的結構不會進一步惡化。
(4)提升農業保險經營技術。提升農業保險的經營技術是加快農業保險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保障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提升農業保險經營技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合理的農業保險人力資源開發機制,確保農業保險機構中的基層人員能夠對基本保險業務充分了解的同時,還能夠對種植業和養殖業方面的技術、流程及經驗等有相對足夠的了解;二是成立相關的研究機構,對農戶風險等級劃分、現場勘查、災后理賠等多方面進行專業性的研究,確保各項業務辦理的合理性;三是完善農業保險的內部監督機制,確保保險機構內部業務員能夠在合規的情況下進行基本業務辦理,保障保險機構和農戶雙方的合法權益。(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李文.關于我國農業保險法律制度建設的思考[J].特區經濟,2011(02).
[2]吳利紅,婁偉平,姚益平,等.水稻農業氣象指數保險產品設計――以浙江省為例[J].中國農業科學,2010(23).
[3]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農業保險補貼政策及其對農戶購買保險影響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0(04).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總體目標,在開發拓展現代農牧產業的思路確定過程中,本著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區域優勢和地方經濟優勢統籌兼顧的原則,組織高、中級農牧業科技人員深入調查研究,經過反復論證篩選,確定了“種植業以甜橙、再生稻為支柱,蔬菜、蠶桑、再生高粱為特色;畜牧業以生豬為主導,白鵝、黑山羊為特色,肉兔、肉牛為補充”的特色產業發展思路,有效解決了現代農牧產業抓什么的問題。實踐證明,這個思路是符合縣情、農情的,是推動富順縣今后特色產業發展壯大的行動指南。
2.基地規模初具雛形
一是建成縣城東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鎮鄉為核心的優質中稻-再生稻產業基地,面積達10萬畝,中稻、再生稻兩季畝產達900公斤以上,部分高產田塊“超噸糧”,基地內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橋、安溪為核心的4個萬畝甜橙產業示范基地,已掛果6800畝,畝純收入達1萬元以上,在甜橙掛果前由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行間規范種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稈作物,畝純收入達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鎮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園1000畝,輻射帶動周邊發展無公害蔬菜1.2萬畝;東湖樓臺村為核心的無公害生姜2500畝;兜山、彭廟鎮為核心的無公害辣椒基地3.2萬畝;長灘鎮外銷型無公害大棚蔬菜8000畝。四是飛龍鎮蠶桑觀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園7600畝,平均畝純收入達8500元,發展林下養鵝、修建觀光步道2.8千米,發展旅游休閑農家樂12戶。五是生豬產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被列入全國生豬優勢產業發展區域規劃。年出欄2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415個,年出欄萬頭以上豬場3個。擁有省級龍頭企業吉泰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萬頭以上,年產值23億元。六是白鵝產業鏈基本形成,有年出欄500只以上適度規模養殖戶3580戶,其中年出欄5萬只以上3戶。自貢威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欄10萬只以上生態養殖基地,省級龍頭企業自貢錦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萬只白鵝生產線一條。七是黑山羊產業被列入全國肉羊優勢產業發展區域規劃,有年出欄肉羊60只以上規模戶1480戶,省級龍頭企業自貢六順養殖開發公司年外銷15萬只以上,自貢六順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專業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萬壽鎮為中心、輻射十二鎮鄉的肉兔產業帶,發展年出欄500只以上達3800余戶,其中出欄萬只以上兔場8個、10萬以上的2戶。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強
具體表現為“四個狠抓”:一是狠抓優良品種引進篩選,已從省內外選引柑橘、蔬菜、蠶桑、優質稻、高粱、生豬、白鵝、黑山羊等名優特新品種268個;二是狠抓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推廣,普遍推廣了水稻旱育秧和強化栽培、高粱保溫育苗、病蟲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豬—沼—果立體種植、動物疫病防控以及農牧產品無公害生產(養殖)技術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養,通過請進來傳幫帶,送出去進修、考察、從事技術性的勞務活動等形式,已培養種(養)生產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農村創業型人才53名,開展新型農民培訓2.14萬人次、陽光工程培訓1.1萬人次;四是注重標準化生產,產業基地內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操作,從農牧業投入品開始實行質量全程監控管理。
4.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發展的行政領導體系已經健全,縣、鎮(鄉)、村成立了現代農牧產業開發領導小組,確定了主抓領導,依托部門和主管人員,擬定了發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產業發展的技術指導體系已經形成,縣、鄉、村分產業確定了專業技術指導小組和專業技術人員;三是產業發展的農牧業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各產業均建立了農民專合組織,逐步向專營、集中、配套服務轉變。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1.基地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優勢空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2.產品開發打造力度不夠,品牌少,基地與農戶的利益聯系不緊密,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較弱
3.加工龍頭企業發展滯后,市場營銷體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備的大型專業市場,產業化程度較低
4.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缺乏產業基地建設投入的長效機制,直接影響產業提升
5.激勵機制不完善,考核獎懲力度不夠,基地建設進展不平衡
三、發展的基本對策
1.擴規模提檔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點、示范戶為重點,鼓勵專業大戶、業主租賃、承包荒山荒坡,興建果園、菜園,因地制宜開展適度規模的農村土地合理流轉,擴大基地規模總量。用五年時間建成甜橙20萬畝、蔬菜15萬畝、優質中稻—再生稻40萬畝、雜交高粱—再生高粱6萬畝、建優質桑蠶繭基地3萬畝;建設12個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生豬標準規模養殖示范場和年存欄100頭母豬以上的智能化豬場4個,集中成片打造5個黑山羊養殖專業村,發展白鵝養殖專業村5個,啟動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同時繼續尋求現代農牧產業發展的技術合作伙伴,與國家和省級科研單位、專業院校建立技術協作關系,傳授產業開發提升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活動,依靠科技進步,實施品牌化經營戰略;治理優化特色農產品生產環境,打造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牧產品,并著力開展品牌、商標、包裝等無形資產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專業交易市場,形成穩定的產品集散地,規范產品批零銷售。二要建立健全農民專合組織、培養經紀人,在健全機構、規范行為、強化功能的同時,盡力將每個會員培養成為生產能手、科技能手和營銷能手,充分發揮協會上連龍頭企業、營銷公司、下連農戶的紐帶作用。三要制定激勵機制,鼓勵企事業單位人員、鄉鎮干部、鄉村能人,跨出縣門、市門、省門捕獲信息、開拓市場。四要在省內外大中城市設立農產品專賣店、連鎖店,建立營銷網絡,拓展外地市場。五要通過舉辦各種新聞會、農產品展銷會等形式,全方位加大農產品的推介宣傳,提高市場知名度,擴大市場影響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具體做法:一是組建一支專職招商隊伍,堅持在外地蹲點招引客商到我縣投資現代農牧產品的生產、加工項目。二是以縣委提出的“兩化互動、三化并進”為契機,加快建設一個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三是鼓勵縣內資源消耗型傳統企業,搞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增設特色農牧產品加工項目。四是切實落實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優化軟環境,運用貼息杠桿,對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銀行貸款,由政府負責貼息,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加工項目建設。
4.加大投入做強產業
一要積極爭取中央、省級產業扶貧開發項目和涉農項目,進一步加大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應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縣級財力,把有關部門的項目資金整合扶持農牧業產業發展;三要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加快農牧業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和基地建設。
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國家和社會的科學發展是緊迫的時代命題。中央強調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在三農問題的解決,在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的成功實踐。當前電視媒介是我國擁有廣大受眾的大眾傳媒,是我國農民接觸最多、且對農民影響最大的媒介。因此,作為強勢媒介,電視傳播應該通過農業電視傳播的大力發展,溝通上下內外,協調城鄉,服務三農,從而在促進“三農問題”的最終解決上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農業電視傳播應該以服務三農、溝通城鄉,實現國家和社會的科學發展為己任,以農村觀眾、農民為服務主體,同時滿足其他關心、關注三農問題的城市觀眾的需要,在全社會營造城鄉一體、共同解決三農問題的環境氛圍。同時,要建立農業電視傳播服務三農的長效機制。農業電視傳播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對其發展應給予政策、資金和人才的支持;應從服務三農出發,重新建構農業電視節目評估體系;農業電視傳播應實施人才戰略和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形勢下積極開展自身內容產品的新媒體搭載工作。農民的影像實踐的意義與價值已有充分顯示,農業電視傳播應積極主動地吸收農民的影像實踐,整合農村傳播資源,讓農民能夠運用媒介表達自己的意愿、反映問題,充分發揮主體性。
一、農村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
農村是個相對獨立的鄉土社會,具有濃重的鄉土特點。由于農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區,以在這片土地種植糧食為主并易于滿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閉經濟,同時也形成了燦爛純樸的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當然,在這個不流動的地區里生活,往往會產生一種不善于適應,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農輕商的思想。盡管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逐步波及鄉村社會,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造就了大部分農民喜守舊、追求靜,想變又害怕變的性格。
不過,我們也明顯地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思想不斷深入,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種媒體流入農村,農村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部分地區的農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與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漸縮小,農民這個稱呼也在開始淡化。
目前,我國的社會結構正從城鄉分割、向城鄉融合與協調發展的階段。由于受文化素質、生活消費環境、欣賞習慣等因素的制約,相對而言,電視媒體比報紙、廣播、網絡等其他媒體更容易讓農民朋友接受。電視不光是農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豐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據濟南市農村意識形態領域工作調研組調查,在所屬的5個縣(市)的鄉村和農戶進行調研,回收的2000份問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歡收看哪類電視節目”的問題時,問卷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的節目,其次是新聞節目,第三位是電視劇,第四位是農業科技節目。對于“你對現在的電視節目是否滿意”的問題,回答不滿意、不太滿意的有1402人,約占70%;滿意、比較滿意的有598人,僅占30%。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媒體傳播系到我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調查顯示,無論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還是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戶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現為四大類:宏觀類信息――政策、法律、法規等;實際操作類信息――新技術、新品種等;市場類信息――農產品價格、銷路、供求等;科技知識類信息――科學文化常識、教育、衛生、健康等。另外發現,無論是貧困農戶還是富裕農戶,看電視的動機主要是娛樂和消遣,他們大都偏愛影視和文藝節目。
專家分析認為,農民現階段最需要的節目應當是改變舊觀念,增加現代化觀念的電視節目,也就是通過電視藝術的手法將現代意識注入農村,逐步改變農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乃至審美情趣的節目。俗話說,轉變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黃土成金。觀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在農村的變革中,改變落后的過時的文化,保留優良的傳統民族文化,引進先進的創新的文化,是農村變革的根本。被譽為“國際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陽初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深入農村作了大量的調查,總結出中國農民身上存在的四個問題:貧、愚、弱、私。到現在為止,我國農村依然存在這四個問題。要解決這四個問題,就要從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計、文藝、衛生、公民教育。生計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產力,以達到致富的目的;文藝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識力,以達到治愚的目的;衛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達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團結力,以提高農民的思想意識。貫穿這四大教育內容的電視節目正是我國農村最需要的電視節目。
二、農業類電視節目的發展思路
第一,扭轉重城輕鄉的思想觀念,把關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農村。以傳播先進文化為己任的電視媒體,應該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發,承擔起滿足農民觀眾的收視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進和加強農村電視節目,做好電視媒體之間的聯合與合作,交流和引進農民喜愛的電視節目,立足服務“三農”,推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第二,播放改變舊觀念、增加現代觀念的節目。農民面對多變的世界、面對城市化的轉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觀念,在創業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對一個個的困難和挫折?電視劇《劉老根》中主人公對待人生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式,無不帶有時代色彩,而這種用形象演繹著的觀念,常常成為受眾的示范,并考慮效仿、采用或改進。因而,在節目中增加現代化觀念,是促進農民發展創新的主要途徑。
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強節目實用性。信息是農村發展與農民生計發展創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個農村社區,都會發現有些農戶采用有別于其他農戶的發展方式。導致這種區別的重要因素是獲得了別的農戶所沒有獲得的信息,而電視就是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在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收視調查中,農村受眾把電視所提供的文化知識類和市場類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電視所提供的信息與農民的需要相差太遠。我們還沒有做到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電視節目內容,推薦的致富經驗實際上大部分農民都沒法學習。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環境、條件,為農民提供及時的、準確的信息和經驗,讓他們覺得節目對生產、生活有用,能讓他們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來。
第四,創新農村節目形式,提高節目娛樂性。無論是貧困農戶,還是富裕農戶,看電視的動機主要是娛樂和消遣,他們大都偏愛影視和文藝節目。由于農村受眾文化程度較低,對節目中生動有趣、直觀的形象比較容易接受,因而觀念更易受其影響。所以我們的節目不應該是簡單的聲畫兩張皮,也要研究如何發揮健康有益的娛樂效應。我們可以嘗試利用個性化的語言,改“播”為“說”;在節目中設計小插曲,強化節目的戲劇性;提倡農民“參與式”的、“雙向式”的、“互動式”的節目形式,充分尊重農民的鄉土創新,以此來抓住觀眾,在潛移默化中使其逐漸從農村的舊文化狀態進入新文化狀態,接受現代化的觀念,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鄉約》欄目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
三、對策研究
第一,在宏觀政策方面,政府有關管理部門應該明確界定包括電視在內的農業傳媒的公共服務屬性,將其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目前,國家尚未對頻率、頻道的所有權與使用權進行分離,追求利益最大化成為電視臺難以避免的行為準則,其結果導致了帶有明顯的公共服務屬性的頻道和節目處境尷尬,甚至是舉步維艱。因此,把農業傳媒定位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將其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由國家投入資金運營,由本級政府財政納入預算或進行差額補助,要求為本行政轄區農民無償解決農業電視頻道落地和覆蓋問題。同時,在對其進行考評時,應根據農村受眾實際,建立單獨的考評標準,對頻道和節目進行獨立評價,建立績效獎懲機制,使從業人員不僅能夠擺脫后顧之憂,還能專心從事農業電視節目的生產制作。
第二,在節目傳播環節,要加強傳播渠道和傳播基礎設施建設,真正落實“村村通”。傳播渠道暢通、傳播基礎設施完備,才能保證農民都能看到農業電視頻道和節目,它是農業電視節目成敗的先決條件。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強電視覆蓋,意義十分重大。盡管進展順利,但是完成難度仍然很大。農村市場由于經濟等各方面原因,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無線覆蓋或者自己架天線接收。在覆盲區要采用村村通補點,通過衛星接收、小功率轉發、小片網分配等方式,數臺衛星接收機集中接收信號后,再通過多道小功率電視和調頻廣播發射機將接收機輸出的基帶信號轉換成射頻信號無線發射,用戶采用開路方式接收。電視與調頻廣播兩套發射天線可共桿架設。對于地廣人稀、地理環境復雜、難以架設線纜而又適合采用衛星接收無線轉發的地區,可以妥善解決農民群眾看電視的問題。
第三,在農業電視節目制作環節上,找準定位,精心編排;在節目選題內容上,要拓寬思路,轉換視角,貼近生活;在節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穎,寓教于樂。農業電視專業頻道必須緊扣定位,突出“農”的特色,做對象特征明顯的專業化節目,在對農村受眾深入調查、了解、分析的基礎上,使電視節目和電視劇合乎農村受眾的收視習慣,這樣才能在激烈的電視頻道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農業電視節目應該具有強烈的“農味”,要在準確定位觀眾的基礎上,對廣大農民觀眾的參與、節目的長度、觀眾的收視習慣與作息時間準確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設置。把受眾關心的鄉村氣息濃重的節目進行現代化的包裝,真正做到一切為了農業、農村、農民。
目前我國正從城鄉二元分割向城鄉統籌、一體發展轉變。在這個轉型期,農民對國家的方針政策、對新的經營觀念和變化多端的市場信息需要越來越多,對相應的農業節目需求更強烈。國家的重視和受眾的需求正構成了農業電視傳媒絕佳的發展機遇,而農業電視傳媒自身只有切合實際深入農村市場,了解農民所想所需,調整思路,加大力度,轉換視角,拓寬內容,活躍形式,明確定位,塑造自己的“農村”品牌,才是農業電視專業頻道和農業節目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馬梅.中國農業電視傳播發展研究[M].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
2.鄭樹柏等.農業電視節目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新聞界,2009(4).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0
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受天氣、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所以掌握當地氣候資源環境,獲取及時、準確天氣預報信息在農牧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現代農牧業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農牧業生產過程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氣象為農業服務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1 阿合奇縣氣象為農牧業服務現狀
1.1 建設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阿合奇縣氣象局高度重視對農牧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牧區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開展專業化農業氣象監測預報技術系統建設,使得現代農業氣象科技成果惠及更多農牧民。
1.2 加大為農服務力度
阿合奇縣氣象部門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建立和完善氣象預警信息和災害情況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切實落實和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按要求完成區域中小河流和滑坡點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普查工作。不斷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流程,加強應急演練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推進農村氣象服務站、為農氣象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充實天氣預報內容并保障正常運行,給廣大農牧民群眾傳遞及時有效氣象信息。
1.3 搭建特色服務平臺
開通“阿合奇牧訊通”短訊服務熱線和23個“牧場小喇叭”,針對農牧民生產生活所需,及時訂制、播報天氣變化、惠農政策、就業服務、民政救助等咨詢服務538條,搭建通訊服務平臺。組建35支流動便民服務隊,深入29個邊遠牧業點開展流動科普送教、巡回送醫下鄉、一線結對幫扶等流動服務83場(次),做到流動服務進村入戶,搭建流動服務平臺,最大限度發揮村級事務代辦點便民惠民“直通車”“一站式”服務平臺作用。
1.4 氣象為農服務形式多樣
借助手機短信、戶外電子顯示屏、微信微博、電視、收音機、“12121”等第一時間氣象信息,建立氣象防災減災綠色通道。在關鍵農事季節深入開展農作物春耕預報、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農業氣象專題分析及農用天氣預報服務,為當地政府和農業部門指導農業生產提供決策信息。通過農情和災情調查,詳細了解農牧民對氣象服務需求,開展有針對。
2 氣象為農牧業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牧民對氣象知識的了解較少
農民知識水平有限,不懂得利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農牧業生產,不能按照天氣氣候變化開展農業種植。
2.2 開展專項氣象服務能力不足
基層氣象部門缺少專業人員,農業氣象人才缺乏造成農業氣象預報產品針對性和專業性差,不能更好為三農服務,阻礙“兩個體系”建設發展。
2.3 氣象為農服務信息單一
阿合奇縣氣象部門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開發程度較低,農業氣象科技服務信息產品單一,很難滿足現代農牧業發展需要。
3 阿合奇縣氣象工作為農牧業服務發展建議
3.1 豐富氣象服務產品
針對現代農牧業生產對氣象服務信息產品的依賴和需求,不斷創新農業氣象服務方式,豐富氣象服務內容,積極開發適合現代農牧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發揮為農牧業服務作用。
3.2 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
提升阿合奇縣氣象局短時、短期和中長期天氣預報能力,將從區域自動氣象站和小氣候站中獲取的氣象要素數據信息應用在為農氣象服罩小=手機短信氣象服務工作做好,提升氣象信息及時性和準確性。氣與林業、農業等部門加強聯系,組成專家聯盟,共同研究農牧業科學種植方法和不同生育期內應對各種天氣狀況對策。加強服務人才培養,遵循“請進來、走出去”方針,開發“三農”氣象服務產品,提升氣象為農服務針對性。
3.3 完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
建立健全人工影響管理體系,優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系統。加強氣象災害監測和預警體系構建,完善安全監控系統,提升作業科技含量。積極引進科技人才,加強科技創新,提升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提升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水平,增強人工影響天氣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人影工作在農牧業中的作用。
4 結論
農牧業生產離不開氣象服務支撐和保障。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象災害頻繁出現,給農牧業生產帶來影響。氣象部門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時期農牧業生產的實際需求為牽引,充分發揮氣象預報預警、氣象防災減災作用,全面提升氣象為農牧業服務水平。
一、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
(一)“三農”根基深厚和內、外部的基礎設施薄弱并存
農村商業銀行前身為農信社,因農而生,為農而改,靠農發展,因而與“三農”根基深厚。而且農村商業銀行為縣級法人單位,決策鏈短,機制相對靈活,在信貸流程、信貸審批、貸款品種創新上都更為簡潔高效,在提供金融服務決策方面反應更快、效率更高,讓廣大農民在家門口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但內、外部的基礎設施還很薄弱。從內部看,農村商業銀行的基礎薄弱突出表現在:人力資源相對不足,人才結構層次較低,經營管理水平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能力受到了一定制約。從外部看,因屬于地方性小金融機構,轄區外沒有分支機構或機構。基礎設施是銀行經營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基礎設施的薄弱,制約了農村商業銀行服務功能的拓展。
(二)產品優勢和競爭同化現象并存
農村商業銀行的銀行卡等產品一直對客戶免收年費、工本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費、ATM機跨行取現、刷卡等相關費用(基本實現零收費),電子銀行等產品也實現跨行轉賬免收手續費,且到賬及時,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在貸款利率定價及貸款品種創新上都傾斜于“三農”、小微企業,農民及中小企業可以得到更多的實惠,對農村客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但是隨著競爭性的金融制度推行,更多金融機構把目光投向農村市場,農業銀行、郵政儲蓄、村鎮銀行,甚至是城市商業銀行也爭相在農村設點。原有農村市場被“瓜分”,而且有些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實質上是把本不豐富的農村資金源源不斷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報率高的領域,成為農村資金的“抽水機”,所抽資金不用于支農,而是投向房地產、礦山等高利潤非農行業或熱衷于追捧財大氣粗的高端客戶。再加上互聯網金融興起,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日趨錯綜復雜,組織資金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網點眾多優勢和業務創新能力較低并存
農村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覆蓋了廣袤的農村,因此往往在機構網點、員工人數、服務對象、存貸款總規模、納稅總額上都占絕對優勢,成為農村金融市場的主導者。但是,農村商業銀行經營范圍有限,經營領域受區域局限,無法跨區域設置經營網點,基本局限于當地。資本規模小,在信用條件、抗風險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劣勢。給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金融風險,制約了業務創新能力。
(四)從業人員的地緣優勢和員工整體素質不高并存
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員工基本來自當地招聘,多為本鄉本土居民,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熟悉,對每個農戶的家庭情況了然于心,多年積累的地緣、人緣、親緣優勢非常明顯,農民對其懷有濃厚情感,是一種典型的“草根金融”,不是其他金融機構一朝一夕就能替代的。但是員工整體素質不高,業務營銷意識不及其他商業銀行,主動營銷產品的少,被動等待上門辦業務的多,服務方式落后,創新能力不足。普通服務人員多,研究和復合型人才少。有的服務方式理念落后,對市場的把握欠缺,導致難以提供優質高效的、真正貼近“三農”的金融服務。
二、農村商業銀行的定位與發展
(一)立足農村市場,挖掘潛在群體,努力成為區域內最優
當前農村經濟環境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和股份制經濟成分大幅增加,很多地區二、三產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主體。除小規模經營農戶外,農村中小企業等各類業主,其金融需求已突破傳統農業的融資需求。作為農村商業銀行,應憑借其在農村地區的特有優勢,深度挖掘農村市場。農村商業銀行作為中小金融企業,一方面要立足于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三農,堅決把市場定位在農村中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及農民等目標市場上,服務中小企業和個體民營經濟。隨著農村種植、養殖業的發展和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的興起,培植優質的農戶投資者和中小私營企業作為自己的長期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一方面要改進服務,優化服務方式,創新服務工具,拓寬服務領域, 創新服務品種, 充分發揮在農村的機構網點優勢, 積極探索服務“三農”的新機制和新模式,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別于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自己獨特的經營特色。
(二)迎合農村需求,加強金融創新,建設有特色的地方性商業銀行
一是推進產品創新,開發出貼近農村、貼近農戶需求的金融產品,同時,加快服務方式和業務工具的創新,加大產品營銷宣傳力度,尤其是在利率優勢、銀行卡產品優勢等方面,著重從農村年青客戶入手,提供差別化、個性化服務,通過“便、利、親”優質服務來吸引農村青年等潛在客戶。二是加強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創新,農業產業發展需要融資服務,農村經濟中的中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對金融創新產品也有需求。因此探索將其產品、存貨、經營權作抵押擔保,開展涉農中小企業聯保貸款,對個體戶,開發各種個人金融套餐等,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行項目融資,簡化貸款手續,加快結算速度。三是在金融環境上,要積極研究金融市場和競爭對手。農村商業銀行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其業務范圍和技術水平都相當有限,因而要積極向外擴展,與社會上各類金融機構達成全方位的合作,憑借金融創新拓展經營領域,創新業務經營模式,擴大營銷渠道, 通過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整合現有產品,大力推進產品、業務的創新。
(三)加強內外部建設,引進戰略投資者,全面打造精品銀行
河北省草地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和植被類型眾多,草原總面積較大、覆蓋范圍較廣,各類草原總面積為5.01×106hm2,占到了全省總面積的26.7%,非常適合發展草地農牧業和畜牧業。但是在長期過度開發過程中,自然草原發生嚴重退化,打破了草原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導致大風、沙塵暴等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以及草地農牧業的良好發展,加強河北省草原生態安全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1 河北草原生態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北方地區沙塵暴現象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內蒙古、河北等地草原退化,很難起到防風固土的作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北省作為京津地區的綠色屏障,加強河北草原生態安全建設,可以充分發揮草原的生態功能,有效減少京津地區的沙塵暴現象,提高環境質量,確保京津地區水源的充足與安全。同時,保證河北草原生態安全,可以減少草原鼠蟲、火災等災害發生頻率,提高草原生產能力,為當地草地農牧業的良好、穩定提供基礎保障,促進當地經濟建設和發展,并且,還可以對草原的開發力度加以控制,加強草原管理,在充分發揮草原利用價值的同時,保證草原生態平衡,保證人與草原的和平共處,協調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關系[1]。
2 河北草原生態安全與草地農牧業發展現狀
從當前的河北草原生態安全建設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大量自然草原經長期過度開發之后,物種類型及數量銳減,導致草原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恢復能力大大降低,嚴重破壞了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全省退化、堿化、沙化草原面積高達2.17×106hm2,占到了草原總面積的42%左右。另外,生物物種和數量的大量減少,破壞了草原物種生物鏈和生物網中的平衡關系,加劇了草原鼠蟲病害現象,據統計,近些年河北省受鼠蟲病害威脅的草原面積大約有9.93×106hm2[2]。這些都是當前河北草原生態安全建設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當前河北省草地生態農牧業體系還不夠完善,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先進的技術保障,農民和牧民的的生態意識薄弱,人工草地植被品種以及家畜品種有待改良,草原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現象嚴重,畜群數量超出草原承載能力比較常見,河北草地農牧業發展水平落后。
3 河北草原生態安全與草地農牧業發展策略
為了改善河北草原生態安全與草地農牧業發展現狀,就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強草原管理,保證草原開發的合理性,實現草原生態安全與草地農牧業發展的協同性。
3.1 提高對草原生態安全的認識
提高思想認識和重視力度,是加強河北草原生態安全建設,促進草地農牧業良好發展的基礎。河北省各級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使民眾了解草原生態穩定的重要性,提高民眾的生態意識。同時,應該加大對河北省草原資源的調查力度,了解不同地區草原資源類型及草原分布特點,樹立起發揮草原多項服務功能的科學發展觀,推行休牧還草的生態保育工程[3]。
3.2 保證草原開發和管理的科學性
在開發利用草原資源的時候,應該控制好開發力度,避免出現過度開發現象,結合當地草原資源情況及農牧業發展特點,制定科學的開發利用方案,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指導,限制放牧數量和放牧頻率,在維護牧戶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避免因過度放牧對草原生態平衡造成破壞。同時,應該加強對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針對退化現象嚴重的草原采取封育管理,豐富草原物種類型,提高草原自我恢復能力,實現草原的更新復壯。同時,還可以建立環境監測體系,實現對草原資源更新信息的動態監控。
3.3 構建新型草地農牧產業體系
要想提高草原資源的利用率,保證草原生態健康與安全,就需要對傳統草地農牧業生產方式進行創新,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首先,應該改良人工草地牧草品種以及家畜品種,建設農牧業生產示范基地,實現種養結合,實現利用當地龍頭企業和農牧大戶,帶動農牧業良好發展。其次,應實現牧區與農牧交錯區優勢互補,實行系統耦合,構建集約化、產業化的新型農牧業生產體系。
4 結束語
加強河北草原生態安全建設,促進草地農牧業健康、穩定發展,需要政府和群眾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針對當前河北草原生態安全與草地農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提高對草原生態安全的認識,保證草原開發和管理的科學性,構建新型草地農牧產業體系等策略加以改善,維護草原生態平衡,實現草原與草地農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鐘齡.北方草原生態安全與草地農牧業發展[J].草原與草業,2014,(1):7-16.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13th five-year the first year of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ms are excellent,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social foundation design have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bu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 of all kinds of production factors have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base in our region relatively backward, with the faultiness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but also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in the“five years”i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n b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whether it can be the key to the to get a better development effect.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land supply; modernization; Inner Mongolia
就發展狀況而言,內蒙古的物流行業整體上仍處在起步階段,過去的物流概念只單純的包括運輸及倉儲等初級環節。內蒙古地處我國北部,而現代化的物流企業多在我國南部。雖然我國近年來物流行業得到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國北部地區,物流行業發展更為落后,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1 物流業發展現狀
1.1 內蒙古物流采購的發展現狀
目前內蒙古許多企業,物流采購已經成為企業的發展短板,部分企業雖然擁有知名品牌、能夠生產出優質產品,但是卻沒有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而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的物流采購流程不盡合理,采購的機制存在不健全的問題,在物流采購環節過高的成本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企業利潤率的低下。
(1)采購人員的素質不高。目前的市場經濟大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在這種條件下,物資采購的價格與所需數量總是不斷變化的。從事采購人員是企業的采購工作的首要執行人,所以采購人員素質的高低就直接影響到企業物流采購環節的效率與質量的高低,甚至影響到企業整體效益的高低。
(2)采購的績效評估制度不健全。部分企業采購環節沒有較為完善的評估制度,還停留在傳統的采購方式上,無法約束其員工的采購行為,致使企業的物流采購水平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不能提高。
(3)供應商的不穩定性。就目前的整體市場環境來看,大多數的企業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在物資短缺時供應商條件都較為苛刻,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作;當物資過剩時供應商們又會爭相降低供貨條件和價格,推銷庫存產品。
1.2 內蒙古物流倉儲的發展現狀
商品流通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物流的倉儲環節,它是整個物流系統中一個極為關鍵的子系統,其好壞關系著整個物流系統能否按時的完成既定目標、能否為顧客提供一個舒適且優質而又滿意的服務。
(1)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的倉庫構成比例不科學,很多企業的倉儲已經過時老化,而物流企業多因缺少更新設備的資金未對其倉儲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2)倉庫管理水平較低。其根本原因是企業未從思想上意識到倉儲對于企業的重要性,思想停留在過去的庫房管理層面,認為倉儲不需要技術與知識的積淀,因而忽視了倉儲的管理建設,導致倉儲管理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從而影響到了整體的管理水平。
(3)缺少統一且專業的標準。現有的倉儲設備因沒有具體規定而又缺乏專業的技術規劃導致多存在技術性問題,例如:園區內整體的功能劃分不合理,道路規劃不科學,倉庫間距不合理,消防安全不到位等。
(4)倉儲企業注冊門檻較低。企業在注冊倉儲企業時門檻過低,倉儲企業的硬件設施條件不到位,注冊資金不到位,易導致倉儲管理出現問題,當出現問題時理賠能力有限,極大地影響到整體倉儲市場的秩序,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
2 內蒙古物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內蒙古社會與經濟經歷多年的變遷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物流業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呈現規模不斷擴大的較好發展現狀,但是較之我國發達地區甚至發達國家的物流行業來講,內蒙古物流產業整體水平還處在相對落后的階段,且由于早期粗放式的建設一些問題逐漸地顯露出來。
2.1 物流行業缺乏現代化的高效物流體系
由于我國的物流業起步較晚,并受計劃經濟體制因素的影響,目前內蒙古與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物流業都實行塊條分割的管理制度,即物流業的管理權限被分割為鐵路、民航、海關、交通、商貿等部門,各地區與部門的管理自成體系,@樣的管理制度缺少一個統一的主管部門進行宏觀的協調和管理,造成了地區與部門之間的管理重疊、權責分配不清,導致地區與部門之間無法形成協調有效的現代化的物流業管理體系。
2.2 物流產業的粗放式經營
內蒙古的物流業快速發展壯大,但較之發達地區及發達國家的物流業而言存在著整體水平較低的問題,產業經營上存在傳統的粗放式經營的問題,致使行業的效益與產品的質量不高,從而直接造成行業發展的效率低下。根據相關部門統計顯示,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占其本國GDP總體比重的10%左右,我國物流成本占全國GDP總體比重的20%左右,而內蒙古2015年相關統計顯示物流成本占全區GDP的30%左右。充分說明了發達國家物流業在各方面遠遠領先我國的物流產業,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說明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潛力很大,內蒙古作為物流運輸需求量極大的地區之一,存在問題不少,發展潛力巨大。
2.3 物流產業空間發展不平衡
內蒙古的物流行業受限于特殊地理條件與發展狀況,在空間布局上呈現出區域性的階梯狀的發展模式,西北部欠發達地區與東南部較為發達地區的差異很大,旗縣、嘎查與城市之間的差異體現的尤為明顯。具體表現為城市與農村存在發展嚴重不均衡的狀態,農牧業與農資物流滯后于城鎮商業物流,技術落后,設備不完善,成規模的專業農牧業物流幾近空白,造成了農牧產品在物流方面的效率的低下,城市與旗縣、嘎查村間存在著明顯的“二元鴻溝”現象,大型物流基地、物流基礎設施和較為成熟的物流企業多在較為發達的城市。
3 在新的土地供應政策下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3.1 優化物流行業區域布局
科學地依據市場的供需關系、區域的環境資源、地區規劃、區域內行業布局、交通環境、商品流向、整體產業規劃等多重因素,按照“十三五”規劃,將現有九大物流區劃分為東西部兩個大區,再其基礎上建設十大物流通道,優化物流業的區域布局。
西部物流區域包括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和阿拉善盟。這一區域帶內的城市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較高的物流關聯度,在商業貿易上有較為發達的流通業,其地區有較為完善的綜合運輸網絡。該地區有國家級物流節點城市呼和浩特、包頭,可以充分利用其節點城市的效益,將重點放在呼包鄂三個地區,圍繞他們發展黃河流域與主要交通干線的物流產業帶,同時加強物流產業的聚集,利用自身的地理及資源優勢加強與發達地區京津冀的合作,建立起連接西北與華北地區的物流大通道,將內蒙古打造成中國與歐亞大陸物流通道上重要的物流中轉站。
東部物流區域包括錫林郭勒盟、興安盟、赤峰市、呼倫貝爾市。這一區域有著人口相對集中,交通道路接近完善,經濟發展較為快速的特點。這一區域內要好好利用錫林浩特、赤峰、烏蘭浩特、海拉爾以及通遼等中心城市的效益,將發展中心放在該地區的煤炭資源、金屬資源與農畜產業上,在傳統開采的基礎上加大力度發展煤化工與有色金屬的冶煉加工業,同時關注該地區的農牧業可持續高效益發展,加強農畜產品綠色加工基地的建設。另外繼續建設蒙俄口岸及出海通道,優化與外蒙、俄羅斯的國際運輸航線,加強與華北、東北經濟區協作,爭取將內蒙古打造成連接華北、東北工業經濟區,聯通蒙古、俄羅斯的重要物流基地。
3.2 加強物流體系建設
圍繞內蒙古的城鎮化建設、農牧區改造建設、現代化農牧業改造與新興工業化改造,積極發揮內蒙古的地理條件優勢與口岸優勢,構建城鄉、農牧業、工業和國際四個板塊完整物流體系。
(1)工業物流體系建設
圍繞中部地區工業基地的建設,推進物流業與工業的融合,同時將眼光放在專業物流的建設上,爭取建設出可以支撐工業化發展的完整物流體系。大力發展煤炭物流。圍繞構建煤炭基地的步伐,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發展,并同時推進鼓勵企業通過聯合與兼并的形式組建出一批具有競爭性的大型物流公司專業從事煤炭業物流,引導煤炭物流向專業化物流方向轉型。圍繞打造國家新型化工基的步伐,大力發展化工物流,吸引國內外成熟的化工物流企業并與之合作,積極開發應用管道物流技術,引導化工物流向專業化物流方向轉型。加快發展冶金建材物流,同時推動建筑業、冶煉業等生產上下環節對物流需求較大的企業實行標準化加工、配送,使物流的附加價值得到提高。
(2)農牧業物流體系建設
一、杭州市農林牧生物質廢棄物資源與分布情況
通過調查統計,我市農林牧廢棄物資源豐富、數量較大,其中農業類廢棄物資源理論量為159.34萬噸,林業類廢棄物為88.7萬噸,畜禽排泄物為531.16萬噸。
(一)農業及農產品加工廢棄物資源。
1、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廢棄物資源數量。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廢棄物的產量取決于農作物的種類與產量,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采用的農業技術,差異非常大。我們根據農作物產量和各種農作物的草谷比來估算出各種秸稈的產量,即秸稈理論資源量=農作物產量×草谷比。據調查統計,2012年全市農業廢棄物理論資源量為159.34萬噸。詳見表1。
2、農業及農產品加工廢棄物資源的分布。從區域分布上看,平原地區無論是播種數量、種類要遠多于山區、半山區,其中蕭山和余杭的農業廢棄物資源最為豐富,理論資源量分別約為39.6萬噸和28萬噸,占總量的24.9%和17.6%;其次為富陽、淳安、建德和桐廬,分別約為25.5萬噸、19.1萬噸、17.6萬噸和17.1萬噸,占總量的16%、12%、11%和10%;臨安的農業廢棄物理論資源量較低,約為13.4萬噸,占總量的8.4%。詳見(圖1)我市分地區主要農作物廢棄物資源數量與分布情況。
從品種上看,以谷物(稻谷、大小麥、玉米等)、豆類、薯類為主的糧食類作物產生的廢棄物占主導地位,數量為95.7萬噸,占總資源量59%;其次是蔬菜和果用瓜類的廢棄物,分別為30.1萬噸,15.9萬噸,分別18.9%和10%,其余種類比例較低。
(二)林業及林產品廢棄物資源。
1、林業及林產品廢棄物資源數量。據統計,杭州市現有林地面積約1754萬畝,植物種類有1200余種,分屬于155科。其中喬木林1278萬畝,竹林236萬畝,灌木林157萬畝,疏林地4萬畝,未成林地32萬畝,無立木林地33萬畝,宜林地12萬畝,其它林地2萬畝。林業廢棄物主要產生于竹木采伐、森林撫育、木竹加工、珍貴樹種定向培育及經濟作物、園林綠化管理修剪枝條等幾方面。經調查統計,我市現有林業及林產品加工產生的廢棄物理論資源量為88.7萬噸。詳見圖2
2、林業及林產品加工廢棄物資源的分布。從區域分布上看,余杭、淳安林業廢棄物資源最為豐富,理論資源量分別約為24.72萬噸和22.35萬噸,占總量的27.8%和25.2%;其次為臨安、建德,分別約為14.74萬噸、13.32萬噸,占總量的16.6%、15%;桐廬、富陽分別約為6.52萬噸和5.72萬噸,占總量的7.4%、6.4%;蕭山廢棄物理論資源量較低,約為1.32萬噸,占總量的1.5%。
從產品種類分布上看,廢棄物和地理位置、當地林業產業密切相關。其中,余杭、臨安、淳安、建德在竹林撫育、森林撫育、木竹林采伐和木竹加工方面廢棄物較多,淳安、臨安在經濟林修剪、林產品加工方面廢棄物數量較大。具體見(圖3)杭州市林業及林產品加工主要廢棄物數量與分布表。
(三)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
1、畜禽養殖排泄物資源數量。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程度的提高, 我市畜禽養殖業在不斷進行優化升級,逐漸出現了由散養型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由單一養殖向現代養殖產業鏈發展的趨勢和現象。根據調查統計,目前全市年存欄生豬200萬頭、牛15800頭、羊14.08萬只、雞鴨等家禽2018.44萬只、兔24.81萬只。根據國家環保部畜禽養殖排污系數表計算,全市每年畜禽糞便排泄物為531萬噸。詳見表2。
2、畜禽養殖排泄物資源的分布。從區域分布上看,蕭山畜禽養殖排泄物數量遙遙領先,為215.27萬噸,占全市的40.5%,原因是其生豬的養殖數量為95.99萬頭,占到全市飼養量48%;建德畜禽排泄物達85.19萬噸,占全市的16%,其中家禽養殖量是特色產業,達874.88萬只,占全市家禽飼養量43.3%;富陽、臨安、余杭畜禽排泄物也相對較多,分別為56.6萬噸、52.08萬噸、47.15萬噸,占全市的10.7%、9.8%、8.9%;淳安、桐廬相對較少,分別為39.91萬噸和34.98萬噸,占全市的7.5%、6.6%。詳見表3杭州市分地區畜禽養殖種類與排泄物匯總表。
從畜禽養殖種類上看,生豬排泄物最多,為400萬噸,占總排泄物的75.3%,其次為家禽,排泄物94.89萬噸,占總量的17.9%;牛和羊分別為17.3萬噸和15.5萬噸,占總量的3.3%和2.9%,最少的是兔的排泄物,為3.47萬噸,占總量的0.7%。
二、杭州市農林牧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利用現狀
近年來,我市圍繞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美麗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以《浙江省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促進辦法》等政策為指導,遵循“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在農林牧廢棄物資源肥料化、能源化和循環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林牧產業的轉型升級,顯現出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應,同時多元化處理和利用格局使得廢棄物“變廢為寶”利用產業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潛力,但也存在著產業規劃、扶持政策、技術管理欠缺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主要途徑與成效。
1、廢棄物資源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廣泛推廣。一是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直接還田、快速腐熟還田、堆漚還田、覆蓋栽培還田等秸稈還田利用技術和栽培食用菌利用技術,平均每畝還田300千克左右,全市秸稈利用率達91%,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狀況。同時,在重點畜牧產區利用廢棄物建設商品有機肥生產企業18家,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可消化吸納畜禽排泄物80萬噸和大量木屑等林業廢棄物。二是全市已在畜禽養殖場中推廣戶用沼氣池用戶1.3萬戶、大中型沼氣工程994處,建設各類沼氣工程設施約14萬m3,年處理養殖污水約255萬噸,年產沼氣1400萬m3,折合新增年開發可再生能源1萬噸標煤,為農村的能源供應做出明顯的貢獻,并改善了環境衛生狀況。
2、構建以廢棄物為紐帶的多種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根據各地資源和農業產業特點,以農林牧廢棄物循環利用為核心,通過畜禽糞便等廢棄物沼氣發酵技術,創建了一大批具有杭州特色的“豬-沼-果”、“豬-有機肥-菜(稻)”、“畜禽-蚯蚓-魚”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涌現了淳安的“豬-沼-桑-菌”、桐廬的“豬-沼-果”和蕭山的“豬-有機肥-菜”等生態循環農業區域,延長了農業產業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為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廢棄物資源利用產業鏈雛形漸成。在廢棄物產生的重點地區,大力開展了利用廢棄物生產商品有機肥、固體成型燃料、碳化產品和食用菌基質等廢棄物利用的產業建設,產業直接投入規模近億元,經濟效益逐漸顯現,已形成多元化良性發展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廢棄物利用分散、缺乏規模、利用簡單以及高投入低產出的落后局面,使廢棄物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和持續的利用,并在利用中修復了生態鏈、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二)廢棄物主要利用技術與示范案例。
1、以地養地、以養殖肥地的廢棄物肥料化利用技術。一是廢棄物還田利用技術。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利用稻谷、小麥和玉米秸稈等谷物類和蔬菜類廢棄物能量密度低、熱值不高,但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推進農業廢棄物還田技術應用。如:蕭山舒蘭農業有限公司廢棄物利用工程。公司擁有800畝蔬菜基地,建設了太陽能發酵房堆漚發酵設施和厭氧罐。主要是將種植業產生的作物秸稈、瓜蔬藤蔓等廢棄物和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便等廢棄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后發酵處理,日處理殘菜2噸,秸稈1噸,豬糞3噸。年產沼氣8.49萬m3,沼液4106噸,有機質471噸。有機肥替代化肥提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有效提升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減少農藥用量,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保證食品安全。二是利用廢棄物生產有機肥技術。畜禽排泄物數量巨大,以較經濟的方法處理排放畜禽排泄物是個國際性的難題,我們更多的是從資源的角度對其進行利用,把畜禽排泄物進行堆肥發酵處理和厭氧處理,殺滅廢棄物中所含有的病原菌、寄生蟲卵、雜草種子等對農作物有害的物質,并生成腐熟的有機肥或生產商品有機肥,既有效控制了環境污染,又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如:富陽新登富隆有機肥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顆粒狀有機肥,產品以畜禽糞便為原料,搭配木屑、谷糠、草木灰等其它農業廢棄物為輔料生產有機肥。目前有機肥產品經省農業廳土壤肥料檢測中心檢驗認定,被列為杭州市政府補貼有機肥采購供應企業,每月生產1800多噸,相當于每月消納豬糞1500多噸,生產的有機肥招投標價645元/噸,年產值可達1千多萬元。
2、廢棄物生物質能源化利用技術。能源化利用主要是利用廢棄物中所含熱量和可燃性,在解決農村能源短缺和農村環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價值。一是沼氣發電技術。我們結合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積極推廣沼氣發電的途徑和成功經驗。如:蕭山康盛養殖公司的沼氣發電并網工程,公司存欄生豬2.5萬頭,建設了8500m3厭氧池為主的沼氣發電工程,購置了120KW、200KW各一臺的純沼氣發電機組。利用生物發酵技術處理養殖場污廢,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電全部并入電網,每年可向國家電網提供1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二是生物質廢棄物致密成型利用技術。生物質致密成型技術是將農林廢棄物,經過粉碎、擠壓等工藝,制成棒狀、粒狀、塊狀等各種成型燃料,其體積發熱量與中質煤相當,并且不污染環境,可廣泛用于民用炊事爐、取暖爐、生物質氣化爐、高效燃燒爐和小型鍋爐,是提高廢棄物利用效益和易于商品化生產的可再生能源。我們在建德、淳安、富陽林業廢棄物資源豐富的地方進行了產業化示范應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富陽瑞豐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周邊農戶、木竹加工廠的秸稈、樹枝、竹屑、桑枝等廢棄物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年處理農林廢棄物1.8萬噸,年產量達0.9萬噸,同時廢棄物也給當地農民增收了500多萬元。建德宏運生物質顆粒燃料項目,年顆粒燃料產量可達1.5萬噸。淳安衍昌村機制炭廠利用山核桃外殼、菌棒、竹木屑等廢棄物加工商品碳,平均每5斤竹木屑加工制成1斤機制炭,年產量1400噸,直接收益達252萬元。
3、以廢棄物為紐帶的循環利用技術。農林牧生產投入要素中有40%~50%轉化為廢棄物,以廢棄物利用為紐帶的多級循環利用模式,使廢棄物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一是以沼氣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生態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以沼氣建設為紐帶,以廢棄物為原料,結合現代農業與特色農業發展特點,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和生態循環農業,起到了廢物多級循環利用的目的。涌現出一大批以沼氣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發展的典型。如:蕭山吉天現代園區生態循環農業工程。園區是一家集蔬菜種植,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配送、直銷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現代園區,擁有1000余畝蔬菜基地以及2000余畝水產養殖基地。園區內利用廢棄殘菜葉與豬糞、牛糞作為厭氧發酵原料,生產綠色沼肥供農業生產,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供周圍蝦塘曝氣使用及燒制鍋爐為厭氧發酵罐增溫。年利用殘菜葉、鮮畜糞1460噸,產沼氣7.7萬m3,沼液、沼渣有機肥料共7300噸。二是廢棄物作為食用菌基質化循環利用技術。隨著現代食用菌生產和社會需求量的大幅增加,為林業廢棄物資源在食用菌基質化利用上提供了更加有效益的途徑。由于林業廢棄物具有有機質含量高的特性,經過粉碎滅菌后作為食用菌生產基料,生產食用菌菌棒,廢棄物粉碎后可占食用菌栽培料的75~85%,采用袋料栽培食用菌,是生產平菇、香菇、金針菇、雞腿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常用方法,一袋食用菌需廢棄物粉末0.9~1.2kg公斤,能大量利用各類秸稈類廢棄物,生產食用菌后的廢棄菌棒,一部分廢棄菌棒可直接壓塊制作成燃料使用,剩余的廢棄菌棒作為堆肥的原料進行有機肥生產,生產的有機肥再返還林地或園地,提高地力,形成良性循環。該技術成本低、經濟效益好,深受農民歡迎,已在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推廣使用。目前,全市利用桑枝條等秸稈生產食用菌產業,產值已近3億元,規模達3400萬袋,栽種食用菌利用廢棄桑枝條達3.4萬噸。如:淳安利用桑枝條栽培黑木耳的稻菇輪種利用模式。蠶繭是淳安的農業主導產業,利用桑樹枝條長,枝條多又需秋冬季修的特點,把廢棄桑枝條為原料在稻田栽培黑木耳,黑木耳生產結束后,清園后再種植水稻。黑木耳生產結束后的菌渣作有機肥還田,以培肥地力。從而對桑枝條等廢棄物實現了深度開發、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僅楓樹嶺鎮近3年就利用桑枝條生產黑木耳等食用菌800余萬袋,增效240余萬元。延長蠶桑生產鏈條,提高蠶桑生產附加值,與傳統以樹木為原料相比,每袋菌棒節省成本0.3元以上,帶動了農民增收,也提高了冬閑田的利用率,同時改善了生態環境。
(三)廢棄物利用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市在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利用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發展空間上來看,目前,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利用離杭州市“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農業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97%以上、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廢水達標排放率達90%等要求還存在著不少差距;從利用方式和發展環境上看,還存在著廢棄物資源收集儲運加工困難、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技術水平不高,產品附加值低、產業化發展環境有待完善等問題;從產業發展政策上看,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很大的距離,有些扶持政策還有待完善和落實。目前,主要存在著以下困難和問題:
1、收集儲運生產成本高,缺乏有效利益激勵機制。由于廢棄物量大、分散、收獲季節不一、密度小、附加值偏低,難以收集,現在農村勞動力普遍在周邊工廠或工地打工賺錢,到了農忙也很少停工,收集廢棄物還不如做一天工來的劃算。一些利用企業收購廢棄物的途徑較窄,存在信息缺乏、儲運不足等突出問題,雖然國家、省、市各級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農林牧廢棄物綜合利用政策和配套辦法,但支持、鼓勵政策多于實際扶持政策,農民、企業直接受益的不多,有待進一步完善落實廢棄物利用產業利益驅動機制和政策導向機制。
如:木質類廢棄物是生產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的主要原料,由于其產生地域分散、季節性強、品種各異、物理性狀(體積、均勻性、粉碎程度、水份、熱值等)千變萬化,使得在收集、貯存、利用或處置過程中成本偏高,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政策扶持。
2、缺乏合理規劃布局,產業鏈建設投入不足。缺乏對廢棄物利用產業分布、產品技術標準、投入渠道等規劃布局,也是隨意丟棄和非正規處理廢棄物現象產生的因素之一,而廢棄物資源利用產業因一次性投入大, 收集利用成本偏高,季節性強,收回周期長,缺乏稅費方面的優惠與支撐,雖然目前已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但企業作為產業化發展投資主體仍參與不足,社會資本投資廢棄物資源開發利用的積極性不高,致使廢棄物資源利用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型、骨干型企業帶動,區域間產業發展也不平衡,投入產出效率較低,經濟效益差不穩定,導致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利用產業發展緩慢。
如:在畜禽養殖場大都建有沼氣工程設施,除部分畜禽排泄物生產商品化有機肥外,大部分排泄物進入厭氧池進行消化處理,同時產生大量的沼肥,沼肥合理、充分的利用是全國性的重點和難點,理論上養殖業產生的沼肥是種植業需要的有機肥,但實際應用上困難很多,投入較大,利用成本較高,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在沼肥利用上進行合理布局和對種養殖業之間進行聯系協調,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鼓勵政策和資金的投入。
3、缺乏健全利用的全過程管理,部門協調機制有待完善。目前廢棄物處理和利用對策、資金及技術等都主要側重在產出環節,缺乏全過程和末端利用管理政策,例如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鏈涉及廢棄物收購儲運、生產加工、質量檢測、使用設備等各環節缺乏有效的服務管理和政策。在三沼綜合利用中,對沼氣的使用途徑、使用設備,沼肥利用去處等缺乏合理的規劃和協調機制。在廢棄物利用產業方面,涉及行業部門很多,但缺乏分工協作、資源共享機制,致使廢棄物利用缺少連續性監管和指導,也缺乏完善的技術支撐平臺,使得目前廢棄物的利用層次、利用效益都不是很高。
三、我市農林牧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利用產業的發展建議
當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為農林牧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圍繞農林牧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思路,根據廢棄物資源稟賦,從農林牧生產過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系統地探索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問題,從加強政府引導、產業政策扶持、引入循環經濟理念、加大技術研發與推廣力度等方面著手,進一步開創我市農林牧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新局面。
(一)完善落實廢棄物利用扶持政策,建立激勵補償機制。
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利用產業是一個涉及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也是一個新興的朝陽行業,其中《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規定“發展目標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300萬千瓦。固體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1000萬噸。建成一批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但由于我市廢棄物產業化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技術、投資規模、投資主體等方面都還存在很大差距,建議完善落實扶持政策,建立激勵補償機制。
例如對生產、使用廢棄物固體成型燃料的企業按照廢棄物利用量或銷售量進行補貼;實施廢棄物利用加工用電價格補貼優惠政策,用電按照農業用電收費;對相關企業給予信貸支持,采取退(免)稅等優惠措施。通過政策的引導,切實調動和保護農民、企業收集、利用廢棄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起政府、企業、個人、等相結合的廢棄物利用產業社會化、多元化投融資體制,使農民和企業的利益實現雙贏,從而形成有利于廢棄物利用產業化發展的政策環境,推進產業化發展進程。
(二)加強廢棄物利用產業規劃指導,強化部門管理職責。
由于農林牧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政府應結合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依據不同地區資源優勢、產業發展方向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合理確定適宜的廢棄物利用產業發展方式(飼料、肥料、能源、食用菌基料和工業原料等)和產業鏈布局,以促進廢棄物資源利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廢棄物利用產業的健康發展,政府的引導和服務具有關鍵作用,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合力,切實把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作為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工作內容,納入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
(三)重視以廢棄物為紐帶的循環農業產業發展,實現資源多元利用。
一、當前烏蘭察布市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烏蘭察布市農畜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重要的馬鈴薯、蔬菜、肉羊、奶牛、生豬、肉雞等綠色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是全國地級市中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建立了冷涼蔬菜和飼料科學院士工作站。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都”,被評為“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國十大牛奶生產強市”。
近年來,我市農業發展基本呈穩定發展態勢。
筆者于2016年9月初,對烏蘭察布市11個旗縣市區的鄉鎮蘇木領導干部通過問卷的形式,就我市農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主要問題集中于以下幾點:
1.政府宣傳工作不到位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不斷發展,我市經濟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我市有86%的鄉鎮農業發展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但是農業生產率低,且農產品的供給品種、數量上與市場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偏差。加強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推動農產品結構調整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2.市場矛盾突出
從調查中發現,當前制約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的還存在兩個因素,首先是缺乏優質的明星、品牌產品。雖然,我市生產的部分農產品已經獲得國家“三品一標”認證,但是由于種植的規模化程度不高,品類較為單一,因此在市場中仍然缺乏競爭力。
其次,就是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落后于城鎮化建設,導致物流成本高,價格優勢不明顯,同時農產品季節性強,在不恒定的自然環境中容易變質,尤其是標準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難以做到產品的優質優價。
與低廉的價格相比,農產品的成本卻在不斷地攀升。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市農業生產中土地分散、種植戶分散的現象較為嚴重,這無形中就增加了農產品的成本。再加上農業生產中所必需的化肥、農藥等消耗品的價格也在增長,這樣一來就導致了農產品成本的居高不下。
3.農村短板效應
從當前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的實際狀況來看,存在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就是缺乏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與引進,同時也缺少具備較強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投入到農牧業的發展當中。從數據上顯示,當前我市雖然有76%的農牧業生產開始了機械化作業。然而使用率較高的僅占32%,還有半成農牧業的機械化作業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與此同時,先進農業技術的來源僅有28%是來源于社會企業,超過半成的先進技術來源是農業部門。 雖然從調查中發現,有超過60%的被調查者愿意或者正在進行有分散經營向規模化集約經營的轉變,但是從實際的推進過程來看,由于土地流轉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導致我市廣大農村地區進行土地流轉難度大,最大的問題是農牧民不理解、不支持土地流轉工作,這就極大地影響了我市農牧業生產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進程。同時,由于當前從事農牧業生產的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專業技術支持,也為我市農牧業現代化推進工作造成了更大的阻礙。
二、關于當前我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思考
通過我們的調研發現,目前,我市農牧業發展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發展的高成本與低效益的矛盾。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快推進土地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