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 09:18: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物理公式的用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直完整的粉筆的大頭直徑約為1厘米,長度約7厘米。
2 質量概念
把粉筆折去一部分,不用天平枰測量就知道它的質量少了,原因是: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將一截粉筆放在天平上,使之平衡,再將粉筆碾成粉末狀,天平仍平衡,說明質量不隨它的形狀改變而改變,質量是物體屬性。
將一支粉筆折去一部分,它的體積小了,質量少了,但它的密度保持不變,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3 三種摩擦
用手拿住粉筆,這是因為手指和粉筆之間存在靜摩擦。
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這是粉筆和黑板之間存在滑動摩擦。
用一支粉筆貼放在有一定傾角的書面上,如果粉筆沿斜面豎放,粉筆不滑下,如果粉筆沿書面橫放,他就滾下來了,說明:在壓力一定時,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4 有關力的概念
把粉筆拿到高處,然后松開手,粉筆豎直落下,說明:粉筆受到了重力,且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粉筆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不動,它受到兩個力作用: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將一截粉筆快速從側面打擊空粉筆盒,空盒向前運動,同時粉筆向后反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慣性
將粉筆頭扔進空盒,利用的是粉筆頭具有的慣性,衣服上貼有粉筆灰,用手拍打衣服,粉筆灰就掉下了,這也是利用了粉筆灰的慣性。
用書代替車,粉筆代替人豎在書上,模仿車的啟動和剎車,觀察粉筆的倒向,并用慣性知識解釋。
6 能量轉化
讓高處靜止的粉筆自由下落,觀察到粉筆隨高度降低,速度加快,這是粉筆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且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反之上拋粉筆也存在重力勢能和動能的轉化。
將一截粉筆放在彎曲的鋼尺一端,松開手后,粉筆會彈出,這是因為鋼尺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粉筆的動能。
7 分子運動及引力
粉筆在黑板上寫字,能留下字跡,就是因為粉筆分子和黑板分子之間引力作用。
把粉筆折斷,磨平斷面,在斷面上各滴一滴水,將此兩面緊壓,松開一手,另一端不會掉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將紅色粉筆頭扔進一杯水中,過一會水變成紅色,說明粉筆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8 壓強
將粉筆一端磨尖,用大拇指和食指緊壓粉筆兩端,發現與尖端接觸的手指會凹陷和疼痛,這是因為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9 熱學知識
在冬天,用手分別拿粉筆和黑板擦的金屬外殼部分,會感覺黑板擦金屬外殼更冷些,這是因為金屬是熱的良導體,而粉筆是熱的不良導體。
將一只白粉筆和事先涂上黑色的粉筆在陽光下曬相等時間,會發現黑色的粉筆溫度高些,這是由于黑色表面吸收太陽輻射熱的本領比白色強。
10 光學知識
將一支粉筆豎直在有陽光照射的桌面上,它身后有影子,說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坐在教室一側的學生看黑板另一側有反光現象,白色粉筆寫的字看不清楚,這是由于光線在黑板上發生了鏡面反射,黑板看起來是白色,而光線照射到白色粉筆字上,也全部反射出來,也是白色,所以看不清。
在黑板上先用紅色粉筆畫一個圖形,再用黃色粉筆描畫一遍,就變成了橙色的圖形,很直觀地顯示物體顏色形成的原因。
取兩只相同粉筆代替兩支蠟燭,進行平面鏡成像規律的研究,效果也很好。
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日益加快,大家對學習的要求已不再滿足于儲備更多的知識,而是要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技能。學習的根本作用就是解決實際的生活難題,物理問題無時無刻不伴隨我們的生活,從時間到空間、從質量到數量,我們一直在解決物理問題。在近幾年我國對中學生各方面能力都進行強化,由于年齡的原因中學生在邏輯思維以及文字理解方面確實有著無法彌補的短板。這要求教師在平時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在此類題目上的訓練,掌握答題技巧。
1.初中電學的知識結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掌握電學學科結構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科知識的記憶,并在類似的情景中廣泛遷移應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電學學科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初中電學部分盡管內容繁多,但主要由三大系列公式和兩大基本規律(即串并聯電路的特點)作為骨架支撐,而充當填充組織的內容,像識別串并聯電路,電表的用法及其讀數所代表的含義等則作為學科基本素養存在于學生大腦―電學知識結構當中。
三大系列公式:
兩大基本規律:(1)串聯電路的基本規律:(以兩個電阻R1和R2的串聯為例)①串聯電路的各處電流相等,即I=I1=I2;②電源電壓等于各個用電器電壓之和,即U=U1+U2;③串聯電阻的等效阻值為R=R1+R2;④串聯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等于所有用電器功率
和,即P=P1+P2;⑤串聯電路總電功等于所有用電器的電功和,即W=W1+W2。
(2)并聯電路的基本規律:(以兩個電阻R1和R2的并聯為例)①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個支路電流之和,即I=I1+I2;
2.基礎知識
在平時老師的教學中,首要的教育點必須是基礎知識,只有對其理論依據有最為徹底的理解,學生在以后更多知識的延伸上才可以做到迅速接受,舉一反三。對于電學來說就是對電路各方面的基本信息有著倒背如流的記憶。這樣才可以在做題的時候準確抓住考核的知識點,并進行知識網絡的編制。
3.解題公式記憶技巧,防止其數學化
對于物理來說,它和數學一樣有著繽紛復雜的很多公式。這就要求老師在教育解析這些共識的時候將它們務必進行公式推導,使其物理含義能夠完全暴露在學生腦中,而不是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大量的實例說明對于死記硬背的公式,學生長期記憶的準確度大大降低,經常在使用時出現差錯。下面就是一些老師在此方面教育的方法建議:(1)在講解基礎公式時,適當進行一些小的情景實驗,通過最為直觀的物理現象將公式理念展現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記憶。(2)對于一些物理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課外的合作探究,布置一定的課余開放性學習作業,如對于追擊問題和速度問題,可以讓幾位學生一起模擬情景,這樣可以讓他們從自身角度體會物理知識。
總而言之,只有將物理學科的知識公式等賦予自身的理解模式才可以橢學生在學習時系統地了解知識,建立物理知識體系,對以后理解更深層次的知識提供強有力的基礎。
4.解題思路
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面對電學計算題,難以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關系,解題存在畏難情緒,要么不知從何入手,要么解題中出錯。這是因為他沒有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要建立正確的解題思路,首先要掌握基礎知識,熟記公式,然后認真讀懂題目,充分了解已知條件和題目要求。題目中如果有圖像,就要充分利用圖像,從圖像中獲得有用信息,用在解題當中。
(1)向下推導,認真閱讀題目,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聯系相關的物理公式,順向思維,推想:已知這些條件,根據相關公式,就可求出另一物理量。例如:關于某一元件的電壓U和電阻R已知,求出的新物理量也許是題目所要求出的,也許對后續解題有幫助。
(2)向上倒推,認真閱讀題目,弄清題目要求,聯系相關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維,倒推:要求出該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電學計算題確實不難,從上可以看出,任何一個電學公式(除計算電功的公式外)都是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電學題的解法我們可以歸類為“已知兩個物理量求第三個物理量”的簡單題型中。電學題無非就是建立串、并聯電路進行出題,而已知條件就是電流、電壓、電阻(電功或電功率),如果其中兩個已知條件恰是某一公式中兩個對應的物理量,此即為本題的突破口,下一步的計算就顯得順理成章。
5.運用數學方法的解題策略
在初中物理習題的解題過程中,數學方法的運用主要是指不等式法、列方程法和假設法等,應根據實際的習題內容來選擇最合適的解題方法,如,在解決力學中力的平衡問題時,可以合理地運用列方程方法,以利用“平衡條件”這個已知量來列方程。目前,列方程這個解題策略已經成為初中年級物理習題中比較常用的解題方法,需要按照找等量關系、列方程和求解三個步驟來進行,才能更快地解答出所求的物理量。由于人的思維經常都處于比較朦朧的狀態,只有在對某個事物進行詳細研究的過程中,才能將相關概念結合到一起,因此,合理運用數學方法,可以促進初中生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對于推動初中物理習題解題策略不斷創新有著重要影響。
6.方程解題,化難為易
在近年來各大省市的中考物理題目中,有多個狀態電路的出題率逐漸增大。對于該種狀態電路來說,如果能夠在其中的某一狀態中獲得定值電阻、電源電壓的值,則可以在對上述值求出之后在另一個狀態中求解。而在實際解題操作中,該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難點。為了較為直觀、簡單地對問題進行求解,列方程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一種解題方式。
綜上所述,根據初中年級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各種物理習題的解題策略,可以快速地獲得正確答案,使初中生的解題思維更加活躍,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創新能力。
1.比較法引入新概念
物理概念是對事物本質或特征的反映,只有在透徹地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才能掌握并靈活運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常常通過有趣的實驗,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地去認識未知概念,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從而真正獲得新的知識.例如,在講壓強時,可以在不同的釘板上放置相同的氣球,當氣球上方施加相同的壓力時,一個氣球霎時破裂,而另一個氣球只發生變形但沒有被釘板刺破.通過不同現象的比較引出壓強的概念.
2.比較法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往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質特征隱藏在非本質特征之中,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易使學生混淆,影響學生對所學概念的把握.特別是物理概念的名稱中有些有著相同字眼的,學生極易混淆.我們可以采用比較法,使學生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對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二、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
1.比較法引出公式
物理中的很多公式是類似的,教學中利用比較法引出新公式,不但可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而且學生也容易接受,便于記憶.
例如,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速度公式v=st引出功率的公式P=Wt.我們知道,速度表示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的多少,用公式v=st表示,那么單位時間內物體做功的多少用什么公式表示呢?單位時間內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多少又用什么公式表示呢?
2.比較法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物理中的一些公式,反映了物質的物理性質,教學中通過比較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根據ρ=mV得到密度和質量成正比,和體積成反比的說法是錯誤的.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密度也變為一半也是錯誤的.同樣,根據R=UI得到電阻和電壓成正比,和電流成反比的說法是錯誤的.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電阻也為零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3.比較法認識現象的本質
物理教學中揭示事物的本質一般用實驗法,但生動的實驗現象對問題的本質呈現不一定起有益作用,有時可能還會帶來一些干擾,但適當的比較,就會達到凸顯問題本質的目的,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如從倒置的漏斗口向下吹氣或吸氣,乒乓球都不會掉下來是什么原因?
4.比較法幫助區別物理現象、物理規律
初中物理中很多物理現象、物理規律非常相似.這就要求教師在新課講授時就要采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以免運用這些知識時發生混淆,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三、比較法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
初中物理中很多規律的研究都是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歸根結底也就是通過比較法探究出規律.掌握好控制變量法,我們可以解決物理中的很多問題.比如我們運用控制變量法知道比較速度的兩種方法:一是相同時間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時間.通過類比,我們能得出比較功率大小的兩種方法:一是相同時間比做功多少,二是做相同的功比做功時間.另外,密度的比較、電阻的比較等都可以用這兩種方法.
高一是學生成績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學生能否順利進行學習,對他們高中的學習至關重要。很多同學升入高中之后,往往還采用初中那種背公式,背定義的做法,以致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變現狀,我經常在授課時滲透學習的方法,或是開設學法指導課,讓每個學生通過掌握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明確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高一新學期第一課對學生影響最大,它往往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指導作用。我充分利用物理序言課,講解物理發展史,講解科學家如何破解物理難題等等,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滲透物理方法,為學生講解學習物理方法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對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液體內部靜壓強及浮力知識的內容比較熟悉,它也是初中考試的重點內容。新授課時,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復習初中的這部分知識,暴露他們在學習方法上出現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利用一定的方法來解決,但很多同學無所適從,無從下手。對此,我指導學生利用條件推導規律,發現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然后再引導學生解決未解決的問題,很多同學都能用新的方法解決存在的問題。在學生的心目中,認識到學習方法很重要,要取得好的成績,必須有正確的方法來指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滲透學習的方法,通過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二、創設學習情境,掌握學習方法
物理是自然規律的反映。學習物理,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和物理圖像,指導他們觀察現象,從中發現問題,學會分析問題,了解規律的來龍去脈,從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前人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物理科學的發展史,讓學生了解前人是如何學習的,他們獲得了哪些學習經驗,掌握了哪些科學的學習方法,因而取得了科學的成就。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對自由落體的研究,法拉第的“磁生電”實驗思路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們探索知識的過程,它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最有利的明證。在講述新知識時,教師要創設學習的情境,讓他們能夠主動觀察測量,由自己歸納出學習的規律,總結出學習的最佳方法。當然,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正確的思維過程,也讓學生展示他們的學習過程,通過兩者的比較讓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向學生展示示范性的思維過程,學生將他們的思維過程逐一展示,能夠使學生養成審題、分析、推理、解決問題的好習慣,掌握好方法。
三、運用恰當方法,獲得知識能力
任何好的學習方法,都有它的適用范圍,離開了具體的范圍,就不是好的學習方法。在物理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法,了解它的適用范圍,然后再恰當運用。方法的運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善于學習,善于運用,逐步形成獲得知識的能力。
作為教師,我們每教學生一堂課的知識,就必然要用相應的練習去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那么,習題課就是必不可缺的。同樣,作為中學理科中的重點,初中物理的習題課更顯得尤為重要。學生通過做一定的習題來鞏固和加深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高效地進行習題課的教學就顯得舉足輕重。
物理習題課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創新能力。如教材中的“速度的計算”、“密度的應用”“歐姆定律的應用”、“功的計算”、“電功率的計算”等等都屬于這一課型。
我們知道,習題課不同于新授課,學生已經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有了初步學習。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就是回顧復習已學知識點并運用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以達到活學活用,并且能夠對知識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而傳統的習題課教學主要包括“講——練——評”三大環節。老師先講清基本公式的用法及注意問題并篩選一兩道典型例題進行詳細講解;然后再給學生出若干道練習題讓學生去訓練;訓練結束后老師再講評練習題。學生在這種傳統的習題課課堂上往往覺得比較枯燥、乏味,很難真正領悟透物理公式運用的方法和技巧,故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的習題課教學模式就顯得十分迫切。
當前,我校正在進行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改革,主要目標是以學生主動的學為主的“高效課堂”。并且教室內學生的座位布局也發生的相應的改變,變原來的全體學生面向黑板的座位方式為現在的以6人為小組的圓桌式。這樣的最大好處就是強化了小組的作用并方便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內部合作與交流。我校還斥巨資,在每個教師的墻面上安裝上新的黑板,供學生展示。為高效課堂的創建提供物質保證。我校老師在備課上也做了大膽的嘗試與改革,老師備課的主要任務是編寫導學案,上課主要以導學案為主線,以學生主動的合作學習為主導,老師適時的點評為補充。基于這種學校課堂改革的背景,我在物理習題課的教學中也做了大量的嘗試,已基本形成了的物理習題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我認為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教學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出示學習目標
教學大綱中要求,每節課教師都要明確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明了本節課將練習運用什么知識來解決什么問題,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要學會哪些方法等。本環節學習目標的設計要簡明扼要,是以學生的角度闡述本節課通過學習最終達到的目標。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七章中《歐姆定律應用習題課》的學習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
1.1 知道定律的內容以及其表達式、變換式的意義。
1.2 會用歐姆定律計算電流、電壓、電阻。
學習目標的出示形式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學習目標也可以讓學生羅列,這節課我想學會些什么,我想用什么方法學習,能夠達到什么水平等。也可以讓學生齊讀學習目標,以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2.復習與本節課有關的概念、規律或方法(最好能簡化成易于掌握的條文)
在物理學中,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尤為重要,在復習時,概念性的知識一定要讓學生熟記于心。我們可列成圖表,也可寫成文字或公式,便于學生記憶。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學習方式,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中心。這就要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可以以小組為一個小的單位來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原來枯燥、乏味的課堂變成活躍、有趣的課堂。具體實施時可采用讓學生先按照導學案上的提示交流合作完成復習任務,并抽其中一兩個小組派代表將自己的結果在黑板上展示給大家,并給予適當的鼓勵,以調動小組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然后老師給于適當的補充和點撥,并給學生幾分鐘時間強化記憶。
3.指導自學:要求學生自學例題的解析過程,重點看解題
在習題課上,遇到題目的時候,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并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精神,自己先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到課堂上,讓老師和同學們一塊幫忙討論解決。為完成同類型練習題打好基礎。本環節要改變以往老師主講為主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好,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老師在整個環節中僅僅是一個指導者、引領者,切記越俎代庖。
4.學生展示
小組討論完之后,抽一個小組板演并講解例題。這個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課堂展示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要引入一些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參與展示的積極性。
5.點評
在學生展示結束后,先請學生就展示的內容做評價,若板演出現錯誤,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可讓學生直接對照板演內容進行互評,要求說出錯在哪兒和產生錯誤的原因,應該怎樣訂正。最后再由老師做總結性點評,對于學生沒講透或者是需要升華的地方需要精講,給學生提煉出來解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6.當堂訓練
主要訓練學生運用物理概念和公式進行解題的
能力,同時兼顧解題規范化訓練。這個環節是最后的加強鞏固階段。旨在通過一定量的習題訓練,使學生掌握住本節學習的解題步驟和方法,同時能就不同類型的問題做到舉一反三,以期能達到熟練掌握知識、提升自己能力的效果。
一、關于電路
電路部分要記住電路的形式、狀態、及組成部分。
1、串聯、并聯
初中物理中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兩種連接方式:串聯、并聯。能否正確分析辨別他們對后面內容的學習至關重要。識別電路的類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根據定義:“逐個順次連接”為串聯,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連在電路的兩點間,(“首”為電流流入用電器的哪一端,“尾”指電流流出用電器的那一端)此電路為并聯電路;(二)根據電路路徑法,此法為識別兩種電路最常用的方法。讓電流從正極出發經過用電器回到電源負極,途中不分流始終為一條路徑,則連接方式為串聯,若電流在某處分流,且每條路上只有一個用電器,電流在電路中有分有合,則連接方式為并聯;(三)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個用電器,若其余用電器都不工作,則用電器為串聯連接。(因為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工作之間相互影響),若其余用電器照樣工作,則用電器為并聯連接;(四)開關作用法,并聯有干路、支路之分,且開關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各異,而串聯電路中開關的位置的變化不影響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時容易串聯,控制作用不同則為并聯;(五)節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無用電器、電源等,導線兩端均可看成同一個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認清電路。
2、通路、開路、短路
電路中出現的這三種狀態,其中通路為處處相通的電路,開路為電路中有處斷開的電路,這兩種狀態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學生對于短路的分辨顯得力不從心,不知道何處短路,為什么短路。其實只要注意分析的要點即可辨出何處短路。電流具有走捷徑的特點,捷徑是指這條路徑中電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即為空導線,當一根空導線,或開關、或電流表(電阻小到可以認為沒有)與某個用電器并聯時,電流只走空導線,開關或電流表而不走用電器,使該用電器被短路,從而不能工作。
(二)三個重要的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
電學部分學習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這三大物理量中涉及到的概念、單位、工具使用等知識的辨析程度。
1、概念辨析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這是電流的形成定義,簡單便于理解;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沒有電壓就沒有電流;電阻是指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即阻礙作用越大,電流越小。
2、表示符號
物理量的表示符號要與其他單位的符號區分開來。電流、電壓、電阻三物理量分別用I、U、R表示,而單位表示字母分別為A(安培)、V(伏特)、Ω(歐姆)。
3、工具的使用
(1)電流表
電流表是測量電流的工具,使用時必須與被測電路串聯,電流必須從正接線柱流入,而從負接線柱流出,禁止不經過用電器直接連線電源兩極上。選擇合適的量程。
(2)電壓表
電壓表是測量電路兩端電壓的工具,使用時必須與待測電路并聯,電流也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注意選擇合適的量程。
(3)滑動變阻器
調節電路中的電流和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由于滑動變阻器上有四個接線拄使用起來就要注意了,接線柱選擇一上一下連入電路,串聯在電路中,鑒于滑動變阻器所起的作用,在使用前,滑片調至阻值最大處。
(三)電功(W)、電功率(P)
物理學中電功沒有確切的定義,只是描述性的,當電能轉為其它形式能時,就說做了電功。即電功就表示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如果知道了電功的多少,就知道了消耗多少電能。而用電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叫做電功率。電功率的大小不僅取決于消耗電能的多少,也取決于所用的時間的長短。
四)快速識別電路圖,正確連接實物圖
電路圖的識別在前面已經說明了方法,但是當電路中加入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器材后,電路的識別就變得困難起來。但我們知道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時必須串聯、電壓表與用電器并聯,串聯易辯并聯難分。因此在分析次類電路時要想方設法排除這些相關干擾因素,即可把電壓表暫時隱蔽起來,辯清電路后再加回原處,概括為口訣一段:把電壓表放一旁,跟著電流走一趟;遇到分支為并聯,沒有分支為串聯。
二、理解規律,把握關鍵
有的學生感到電學學習困難,有的教師也說電學太難講了,其實原因在于我們頭腦中的知識點散、亂不成體系,沒有規律。所以要熟記規律,加深理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那解起題目來方可得心應手。
(一)三個物理量在串、并聯電路中的特點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總電阻等于各導體的電阻之和。
在并聯電路中:干路中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并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導體的電阻倒數之和。
(二)歐姆定律
經驗告訴我們:由于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因此電壓越高,電流越大;而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即電阻越大,電流越小。通過具體實驗的探究得到了歐姆定律的內容:一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個定律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強理解,熟記其使用的條件及注意事項。
(三)電功定律
某段電路上的電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以及通電的時間成正比。物理學中用電路兩端的電壓U,電路中的電流I,通過的時間t,三者的乘積來計算電功。
(四)焦耳定律
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導體就要發熱,此現象稱為電流的熱效應。英國物理學家焦耳經過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實驗,精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電阻和時間的關系:電流流過某段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跟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
三、疏通關系,構建框架
在掌握了上述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想法疏通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熟悉各物理量的單位及換算關系,能夠快速選擇相應的計算公式,列式解答。
從近幾年的高考題物理得分來看,絕大多數學生得分偏低,甚至遠遠低于化學和生物;從平時的教學過程來看,學生依然反映學不懂的攔路虎是物理……這樣,“物理難”成了時下許多高中學生棘手的通病。如何有效克服這一“老大難”的問題?筆者認為,只有認清“病因”,才能“對癥治療”。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分析存在的困難,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加強物理圖像情景教學,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地提高學生自己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并獲得知識,檢驗所學物理現象及物理規律,以逐步消除“物理難”的負面影響,重新點燃學生學習物理的曙光,促學生成才。
一、學生存在的困難分析
(1)學生缺乏學習物理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
訣”,相當一部分高中生受傳統評價“物理難”的影響,提早打算學文科,因而一踏入高中的門檻就放棄了物理的學習;還有部分學生初中基礎差,基本知識和基礎訓練不過關,升入高中后面臨難度更大、深度更深、范圍更廣,專業性更強,理論、規律更加抽象化……使原本消極應戰的學困生只能被動應付。
(2)基本概念含混不清,基礎知識不牢固。沒有基礎談不上能力,有些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重視基礎知識,沒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對知識本質意義的感悟,沒有把握好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如位移與距離,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勢能與動能、動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的關系含糊不清等。
(3)學習方法不當也是影響物理學習的制約因素。物理知識需要記憶的內容也是非常多的,單單物理公式高中物理課本中就有二百個左右。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我們僅靠機械記憶顯然是不行的,應該以意義記憶為主,而理解物理知識是記憶的關鍵。
(4)學生缺乏正確的實物模型。教學多以平鋪直敘的說教或抽象的講授為主,缺乏形象化的物理模型,這樣很容易造成理論與實際相脫離。例如對于懸掛小球的擺動問題,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而對于小孩蕩秋千問題卻一籌莫展;對于小球過頂的圓周運動,學生胸有成竹,而對于汽車過拱橋的問題卻顯得束手無策。在反映實際問題的諸多現象中,學生思維容易受到問題的干擾,很難抓住隱藏在現象背后的本質特征,因而難以從實際抽象出物理圖景和物理模型,形成了認識上的思維障礙。如果能運用正確的物理模型,問題將會化難為易。
(5)學生缺乏有效的針對性訓練。艾賓浩斯遺忘規律表明:人的遺忘從剛剛接觸就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下降。這就需要學生學完每個知識點后及時通過練習并加以有效鞏固,以減少遺忘。同時,在問題的應用上,學生仍然習慣于傳統的認識和思維方式,久而久之,就認為物理是套用公式的數學演算而已,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維的訓練,形成方法上的思維障礙。
二、解決困難的應對策略
(1)通過情感滲透、鼓勵表揚等手段給予學生自信。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更是師生情感的交流活動。學生喜歡上科任老師,也就會喜歡上這門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多一分寬容,少一些責備;多一分幫助,少一些疏遠;多一分關愛,少一些冷落。要走近學生,設身處地去體驗學生的疾苦,而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因小事小非而斤斤計較或怒火沖天。對于學生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差”,教師應用一顆包容的心去鼓勵他們,縮短“師道尊嚴”的距離;對于學生取得的丁點進步,應及時肯定和表揚,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如對基礎差的同學,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可贊揚他們的某些思維獨特;對基礎好的同學,及時給予更高的評價,可表揚他們的思路清晰、分析綜合能力強,讓不同層次的他們都有成功感和成就感。
(2)指導學生靈活選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雖然學有法而無定法,但是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教師可提供形象記憶法、抽象思維法、列表法、公式套用法、易混知識“對比學習法”等讓學生揣摩。如對比學習法可把不同部分的學習內容相比較,防止相似概念混淆,是鞏固知識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加深對加速度的理解時,我們可對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改變量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通過列表的方式從以下方面進行比較:物理意義、定義式、決定因素、方向、大小。
(3)精心設計實驗,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演示實驗、小組實驗,可擺脫單純的傳統說教,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實驗過程中,既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又鍛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為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奠定基礎。如對“彈力”一節的教學,其難點內容是對物體發生形變的認識,可取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進行。實驗1:用圓珠筆壓放在平面上的海綿,演示筆桿與海綿的接觸,觀察平面的形變程度。實驗2:用手彎直尺,感受彈力與形變的關系,可感受到發生形變的手指,直尺對于它所接觸的手有力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身感受物體所發生的一切,一則可加深理解,二則可增強記憶,三則可提高興趣。
(4)做好科學有效的鞏固訓練。高考雖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但無論如何都是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為載體進行拓展和衍生。以課本知識為核心有時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這就要求我們要站在科學有效的角度上精選試題、研究試題、分析試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學會解答傳統的基本題,建構正確的解題程序:畫草圖――想情境――選對象――建模型――分析狀態和過程――找規律――列方程――求結果。教師選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題目可既加深學生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習慣,使他們考上理想的學校,促學生成才。
參考文獻:
[1]陳浩.論如何突破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難點[J].數理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2-0103
一、概念辨析
所謂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為標準去分析題目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辨別正誤,從而判斷獲取正確結果的解題方法。解答這類題主要對物理概念要準確記憶和正確理解,對相關的不同概念的區分及對某些重要概念的內涵要分析到位。
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機械效率越高的機械做功越快
B. 機械效率越高的機械做功越多
C. 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快
D. 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多
正確辨別功率與機械效率這兩個易混概念 。
二、規律理解
主要考查對物理過程中物理規律的辨別能力。解答的關鍵是對題干中描述的物理過程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然后找準其對應的物理規律,再利用物理規律對選項的內容逐一進行分析,最后做出選擇。
例:關于運動和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只有做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時,才有慣性
B. 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不變
C. 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方向一定改變
D. 物體不受力作用時,一定保持靜止狀態
正確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
三、聯系實際
這類題主要考查物理規律、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解答的關鍵是對生產、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剖析事例或現象的過程中,找到與物理原理的聯系,進而做出解答。
例:如圖所示,下面四幅圖中,分別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理解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物體的原因,利用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矯正
四、求比值類(比例法、數據代入法)
1. 比例法:利用數學的比例式來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稱之為比例法。用比例法解題可以省略反復套用公式而帶來計算的煩瑣,對物理量的單位也沒有統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單位相同就可以了。運用這種方法既能通過計算定量得出結果,也能經過分析定性比較大小。
2. 特殊值代入法:根據題目給定的數據,給未知的某個物理量假定一個恰當的值代入題中,然后進行計算。
例: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2∶1,比熱容之比是3∶4,若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則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
A. 2∶3 B. 3∶2 C. 3∶8 D. 8∶3
理解求比值類問題的一般方法:(1)了解題意,選擇相應的物理公式。(2)依據題目描述的物理現象找出保持不變或者相等的物理量。(3)用“不變的(或相等)的量”為紐帶,將公式聯立成比例式。
五、圖像分析
在物理學中,常采用數學中的函數圖像,將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因此,圖像實際上反映了物理過程(如熔化圖線等)和物理量的關系(如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等)。運用圖像知識來解物理試題的方法,叫“圖像法”。
例:某同學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畫出了如圖所示的一個圖像,下列結論與圖像相符的是( )
A. 電阻一定時,電流隨著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B. 電阻一定時,電壓隨著電流的增大而增大
C. 電壓一定時,電流隨著電阻的增大而減小
D. 電壓一定時,電阻隨著電流的增大而減小
理解求圖象類問題的一般方法:1.識別或認定圖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過程及其有關的因素和控制條件;2.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或規律,弄清圖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3.根據圖像的變化情況確定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給以正確描述或做出正確判斷。
六、電路故障(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根據題中給出的條件,利用有關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單位、各種儀器的作用和用法等,對各備選的答案進行分析,將和題意相違背的,或和已知條件無關的答案逐一排除,縮小選擇范圍,最后選擇正確的答案。例:如圖所示,將兩只額定電壓相同的燈泡L1、L2串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S后,發現L1亮,L2不亮。對此有下列幾種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
① L2燈絲斷了,燈座未短路
② 燈泡L2的電阻太小
③ 燈泡L2兩端電壓較大
④ 通過燈泡L1、L2電流不等
⑤ 燈泡L2的燈座被短路
⑥ 燈泡L1、L2的額定功率不同
A. ① B. ①③⑥ C. ③④ D. ②⑤⑥
盡管是單項選擇題,但此題屬于單項配對題,有②、⑤、⑥多個答案符合題意。
七、物理學中常見的研究方法
對比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轉換法(轉化替代、轉化放大);類比法;建立模型法。
例:磁場是一種看不見的特殊物質,我們可以通過磁場對小磁針作用的效果來認識它,這是科學研究的一種常用方法.下列研究實例中不是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 )
A. 比較溫度的高低,我們可以通過液體受熱后體積的變化來認識它;
B. 了解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它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來認識;
C. 學習電壓,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水壓來認識它;
D. 敲鼓時鼓面是否振動,我們可以通過在鼓面上撒一些紙屑觀察紙屑是否振動來認識正確辨別實驗中的研究方法。
八、做選擇的一般步驟
1. 認真審題,看清題意
物理過程較復雜,涉及知識點較多的題目能否順利解決,關鍵要仔細思考,明確研究對象的過程、特點,從而達到條理分明,正確解題的目的。
2. 深入分析,辨清關系
根據題設條件,并運用物理規律、公式、原理,計算或導出題目要求的結果,然后與備選答案對照,作出正確的選擇。
3. 掌握規律,揭示本質
在解題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機械的記憶經過“科學抽象”得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文字表述;必須要求他們重視理解概念及物理意義,從而掌握規律.
4. 仔細思考,排除干擾
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選項正確,也可以肯定哪些選項一定不正確,先把它們排除掉,在余下的選項中做認真的分析與比較,最后確定一個選項。單項選項題一定不要缺答。即對題中列出的幾個答案逐一辯析,排除錯誤答案,選出正確答案。
總之,物理選擇題的特點是概念性強、針對性強,具有一定的多樣性、迷惑性。選擇題能考查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記憶與理解、判斷與推理、分析與比較、鑒別與評估等多種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學生學習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常用方法。只要能夠分清題目類型,掌握正確方法一定能夠得到高分。
參考文獻:
既然,我們的主要問題是學習方法不妥當,我特意去采訪了我校各個教研組的組長。這些老師們的共同觀點是要求我們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另外上課確保認真聽講。除了這些基本要求外,各門學科的學習又是不一樣的。
對于語文的學習,教研組長認為學習語文應該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學,在平時多看些好書,多積累各方面的知識,識記各種名言名句。
對于數學的學習,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最大的區別在于不會象以前一樣"炒冷飯"地做題,且題目也愈來愈趨向靈活和開放,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弄懂每一道所做的題目,最好對所做的題目"一題多解",當然在解題時也要注意嚴密性,并且不主張"題海戰術"。
對于外語的學習,教研組長認為現在外語成績普遍不盡人意,因為現在我們所用的教材難度比初中時大許多--主要難在大詞匯量、復雜句式和語法上。對此我們應該多查字典,主動了解不明白的詞的用法,平時多看英文的文章,培養語感和提高閱讀能力。
對于物理的學習,教研組長認為高中物理要求我們比初中時更加主動學習,即在課前認真預習,預習時應當對定義、測驗、公式等重點閱讀,不明白的做好記號,在課上著重聽講。在解題時應該注意知識的融會貫通,同時做到"三步曲"--審題,明白是關于什么內容;解題,考慮應該用什么方法;檢查,看看前面的兩步是否正確。
對于化學的學習,教研組長認為學好化學應該在平時多做各種類型的題,對所學的內容一定要理解,學習態度應該認真并且數學也一定要好。解題時要好好審題;根據老師教給我們的正確解題思想解題,且注意結合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
復習課教學與新授課教學一樣,首先應該在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握教材,明確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中考考點,備課時既不能超過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這里必須防止兩個“走極端”:
一是防止拋開教科書,純粹搞“題海戰術”走極端;
二是防止把教科書看成“圣經”,照本宣讀走極端。
重視基礎,關鍵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規律的應用、基本公式的運用三大環節。分析歷年來各省市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其中基礎知識所占分量最大,易、中、難題的分值比例大約是6:3:1,但學生往往在這方面失分較多。所以強化“雙基”是復習過程的重中之重。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近年來考題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已經摒棄了考查“死知識”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體事件中辨認出該知識或規律。為此,教師在復習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做到深入細致,在廣度上力爭不留漏洞。
2 突出重點抓“關鍵”
復習也要主次分明,次要的可略講,“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或是讓學生自己閱讀;重點的要詳細講,一定要講清講透,要抓住關鍵。初中物理的力學和電學部分是考查中的重點和關鍵,所以應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兩部分上。為了有效地突出這兩個重點,我們在復習過程中也設計了比較多的專題,對其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重點解決,比如“測未知阻值的電阻”、“電學公式及解題技巧匯總”及“動態電路的分析”、“電路故障分析”等。當然,其他部分盡管比重不大,但其中的重點部分,比如“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初中光學部分的重點和考點,所以復習過程中要下大力氣引導學生掌握。
3 巧設習題抓“訓練”
課堂練習是教師訓練學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師得到反饋信息的途徑。練習平鋪直敘,勢必會引導學生死記硬背;練習過于繁瑣,對學生心理上是一個打擊;練習過多,又會使學生陷于題海,難于應付。再者總復習時間比較緊張,如果各科都搞“題海戰術”,學生勢必會疲于做題,不能自拔。所以復習課中的練習題更要精心設計,所選練習題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要爭取達到“做一個題能夠解決一類題”的效果,從而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所選習題既要照顧各個知識點,又要有梯度有層次,由簡到繁、由易而難、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環相扣,這樣才能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
4 面向全班抓“整體”
復習課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具體方法是:統一授課,分組練習,個別輔導,全面提高。而我們進行復習的教學原則是:立足中等生,提高優等生,扶持學困生。復習進度和教法以中等學生水平為基點,要求中等學生按教師的安排進行系統的復習,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對優等學生要發揮他們的學習優勢,通過他們排難解疑,帶動全班。除此以外,還應另給他們更多的時間進行自學,除要求掌握大綱的基本知識外,還要進行橫向提高;對學困生實行:“五多”、“一優先”。即:多鼓勵、多提高、多板書、多檢查、多輔導、優先面批作業。要特別注意對他們“動機、興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提高復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 重視實驗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