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2: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意識形態工作的風險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會上,大家集體學習了中央和省市縣委先后出臺的意識形態責任制考核辦法及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隱患風險作討論交流,并對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建議。
會議要求,領導班子要帶頭學習,進一步提高對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培訓和指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主動權;要結合社區實際,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規范化建設,使意識形態工作有抓手,有發揮,促成效;進一步注重意識形態領域的人才培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四個自信”努力提升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和水平。
會議明確,我局全體人員要抓緊落實相關工作,首先對風險區域和風險點進行排查和防范,加強督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及時分析、研判報告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強化追責問責,管好導向、管好陣地、管好隊伍;要堅持政治引領,做好正面宣傳,增進共識、凝聚力量,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正確方向。
一年來,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局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建工作重要內容。按照貴單位要求,現將區經商局2017年落實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情況做如下報告:
一、 明確責任,落實分工,成立以局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局黨委書記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的工作機制。局黨委書記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件親自處置。分管意識形態工作的班子成員根據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把意識形態工作貫穿到黨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局黨委積極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納入黨的紀律監督檢查范圍,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
二、多形式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學習和研究。把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職責情況作為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局黨委會議全年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5次。按要求對區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文件、通報、講話精神進行及時傳達學習,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全年多次向區委報告意識形態工作情況。并多次在黨委會、支部會、黨員會上通報意識形態工作情況。
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我局認真調研,形成突發問題和重要事項的處置機制,建立專門臺賬,專題會商,進行銷號式管理,切實防控風險、消除隱患。配合做好新聞工作。根據工作需要,積極參加對外宣傳聯席會議。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方面做到統籌協調本單位、本行業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在行政管理、行業管理中體現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要求、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重視網絡評論工作,主動開展評論引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局黨委將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加強指導、精心安排,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精神的熱潮。組織局黨委中心組以學習貫徹精神為主題,精心選題,認真組織,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把精神學深悟透,并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用精神來指導我局黨建工作,繼續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份,花大力氣來抓,力爭讓我局意識形態工作再上臺階。
一、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情況
(一)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
1、抓好理論學習。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主題教育作為首要學習任務,納入中心組學習計劃,開展黨工委理論中心組9次,組織領導班子學習研討2次,開展干部集中學習4次。積極做好“學習強國”平臺的推廣和使用,全街道黨員下載248人,占黨員總數67.57%。
2、提升宣講實效。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開展全市“舉旗幟·送理論”專題宣講活動5次。常態化開展“微宣講”,利用進村入戶、黨小組會議等形式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政策宣講60余次。
3、突出志愿服務。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按照有人管、有陣地、有隊伍、有制度、有活動“五有”工作要求,積極整合各種資源,組建街村兩級志愿者服務隊伍,登記在冊志愿者210人,已開展志愿掃雪、衛生整治、移風易俗、義務植樹、走訪群眾等志愿活動50余次。
(二)推進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落細
4、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黨工委主體責任、黨工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分管領導直接責任和班子成員的“一崗雙責”。召開意識形態專題工作會議1次,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情況通報1次,并按要求向市委做專題匯報。
(三)加強輿論引導能力建設
5、提高正面宣傳水平。街道利用宣傳欄、宣傳車、咨詢服務、微信、微博等形式,開展“七五”普法、掃黑除惡專項斗陣、食品安全、衛生健康等多種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凝聚共識、統一力量。我街道聚焦和突出建國70周年主線,開展了“七一”“國慶”等系列活動工作,讓全體黨員干部和群眾都參與進來,更加堅定了愛國愛黨的理想信念和決心。
6、加強網絡輿情引導。成立8人網評員隊伍,建立網絡值班制度,及時有效回復處理網絡輿情5起。嚴格落實政務類網站、政務“雙微”信息“三審制”,做到信息層層把關。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黨政機關互聯網工作群組信息摸底統計工作。
(四)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7、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堅持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工作開展制度化、常態化,按照每月理論宣講和志愿服務不得少于一次的要求,組織辦、村精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目前已開展各類活動120余次,打通宣傳群眾、聚焦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8、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印發《“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好人、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四會”組織作用。推行“黨員先鋒認領工程”,
要求干部帶頭、黨員示范,全力攻堅補齊農村環衛、基層治理、移風易俗等文明創建短板,積極開展“好人”建設,上報“竹峰好人”9人,2名黨員入選好人。
(五)嚴格意識形態陣地建設
9、強化陣地管控。嚴格落實思想文化類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審批程序,及時對涉及我街道論壇的問政進行回復,街道網評員在論壇開展輿論引導4次。根據上級要求,全面完成下去內宗教活動場所“四進四有”工作,維護宗教領域安全。
(六)培育意識形態工作新風尚
10、認真辦好各類文化節慶活動和群眾性文藝活動,開展“送電影下鄉”3次,開展群眾自辦春節聯歡會活動,得到了群眾好評。讓主流核心價值文化深度傳播,讓群眾在參加文化活動的愉悅中接受核心價值觀的熏陶。
(七)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重大風險
11、為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重大風險,我街道定期梳理排查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點,切實做到穩思想、穩預期、穩人心。對1名黨員信教參教行為給予談話處理,要求限期整改。
二、存在的問題和2020年工作打算
我街道在意識形態領域工作中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
1、
理論學習不夠充分深入。存在以干代學,以忙擠學現象,理論聯系實際有差距,思想認識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意識形態工作是基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不夠。
2、平時信息報送還不夠及時、全面。由于平時較多的應付于基層工作,存在著“重業務輕思想工作”的傾向,片面的認為只要把各項業務工作完成了就是盡職盡責,報送內容數量、質量和全面性均有待進一步提高。
3、與上級部門交流不夠。與上級交流主要局限于上級布置任務、開展相關培訓等活動,常常是被動進行工作。缺少主動與上級對接,溝通,學習相關業務工作,缺少了主觀能動性,工作激情有待加強。
4、“學習強國”平臺的使用力度需要進一步提升。由于我街道庫區黨員、老年黨員較多,“學習強國”平臺的下載率和使用率還需進一步提升,仍然需要督促各支部持續對“學習強國”平臺的安裝使用進行推廣,并對老年黨員進行3手把手教學。
5、宣傳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在宣傳質量方面我街道宣傳報道較少再高級別的報刊網站進行刊稿。在如何更好的提升宣傳新聞稿件質量方面,仍需要不斷探索學習。宣傳手段上單一,缺乏創新機制,創新手段。未能積極主動去探索更符合我街道實際情況的宣傳手段,宣傳內容。
形態會計制度是針對會計行為約束的規定,是應對會計信息質量不準確性的有效措施。會計制度的實施需要相應的會計意識形態與之配合,由于我國會計師意識形態落后于會計制度,致使會計工作開展困難重重。縱觀我國會計制度的發展歷程,其建設力度與建設成果得到了贊賞,但會計信息質量卻并未得到很大發展,會計信息造假、錯誤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與我國會計制度建設發展過程中對會計師意識形態的忽略有極大原因。
一、管理會計的理念
管理會計是企業決策者用于對企業控制、計劃、評價,確保合理使用各項資源并擔負經營責任,而實行確認、累積、計量、分析、解釋與傳遞財務信息等過程。管理會計目的在于通過一系列方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利用已有的資料進行整理、加工與報告,從而幫助企業決策者作出決策。因此,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二、會計師意識形態特點
意識形態屬于社會意識形態,是道德對經濟基礎的反映。不同職業的定義、內容,使意識形態擁有職業屬性,職業道德則是職業意識形態的主要載體與主要表現形式。會計師意識形態指會計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處理會計報表、編寫財務報告、記賬憑證的編制等過程產生的觀點、概念的綜合。會計主流意識形態是指一定時期內會計師相沿成習的、最常見的意識形態,占據意識形態中的主流支配地位。在會計工作中,影響會計行為的潛在因素為意識形態,會計信息則是輸出成果的主要體現,中介變量則為會計制度。
三、會計制度特點
會計制度是以企業單位組織為根本的社會體制,是在社會體制基礎上的資源與權力的再分配制度。體制作為會計信息的承擔者,其具有的特點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我國市場經濟交易過程中,市場主體不同,致使市場信息交流不平衡,致使欺詐事件發生,而通過規范的會計準則制度能夠避免因信息不全面導致的經濟損失。會計準則制度基本原則是誠信公平,要求企業單位以實公正為前提,為企業單位提供具有真實性、及時性的會計信息。
四、會計制度與會計師意識形態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
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中占據主要地位,但我國會計制度建立過程中一直存在“重職業技能培訓,輕人生觀素質培養”問題。社會經濟發展表明,會計意識形態因素與會計制度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卻不直接影響。通過會計制度規范會計行為,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維護經濟秩序等。會計制度需要通過會計信息實現,高質量會計信息產生的基礎就是會計制度,符合會計制度理念的會計師意識形態是其產生的劑。
五、會計信息質量管理存在的現狀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利于維護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正常運行,屬于會計工作重要內容。但就我國目前現狀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缺少會計管理體制
會計制度缺乏完善導致會計信息錯誤,不能正確反映企業單位經濟狀況,阻礙經濟發展。會計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是缺少會計信息質量管理體制,會計管理體制建立有利于將會計信息使用者與會計信息提供者聯系起來,有效調解雙方利益,實現雙方共贏。
(二)會計人員職業素質較低
會計人員職業素質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水平較低,使得會計工作中業務能力不足。部分會計人員缺少法律法制觀念,致使會計工作中沒做到實事求是,職業道德素質低。此外,企業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逐漸提高,但傳統會計思想過于保守,缺少創新理念,難以滿足企業要求。
(三)會計信息失真,基礎資料不實
會計信息失真在會計工作中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會計信息失真主要表現為:“假賬真作”與“真賬假做”。“假賬真作”指偽造虛假經濟業務,利用會計處理方式進行檢驗核算,以此得到某種目的的行為。例如,某單位使用虛假發票處理企業不合法經濟開支等;“真賬假作”則是指違背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的情況下,通過不合適的會計處理方式對真實的經濟業務進行披露。例如,某單位通過少列成本或多計收入等手段,對經濟收益進行隨意操縱。
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會計信息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會計信息管理制度,來指導會計信息管理。由于企業早期對會計信息的不重視,導致沒有相應的完善制度來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管理。所以,企業需制定相應管理準則,完善相關會計制度,落實企業會計人員責任。例如,制定證券法與修訂會計相關法律,加強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對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企業單位進行嚴厲懲治。此外,還應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并建立相應制度加以管理,以此提高會計整體素質。并在企業招收新的會計人員時,根據相關法律《會計法》內容,制定企業內部各項責任分配制度,規劃企業內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會計行為責任,為保證會計工作的進行,制造良好工作環境,方便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在建立相應的會計準則時,需要結合相關機構會計規范,保證制度的客觀性。
(二)增加會計人員專業培訓,提高會計師道德素質
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需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管理,加大會計制度的宣傳,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增強會計人員法律意識,提高會計工職業道德素質。企業聯系專業老師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培訓的內容根據企業會計信息管理工作的具體情況定。會計工作人通過培訓,能夠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對會計信息的運用能力,從而滿足現代企業中高標準的會計信息管理工作需求。例如,采取員工自由競爭方式,使會計人員放開心態相互切磋,將工作與學習結合起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公司制定相應的補助和獎勵制度,對會計信息管理工作表現優秀人員給予嘉獎,促使會計人員積極接受新的專業知識、創新會計理念、拓展業務能力,從而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同時,借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不斷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身份認同感和行業歸屬感,使工作人員能夠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實現員工自我價值,培養具有職業榮譽感的會計師隊伍。借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和教育活動大力宣揚會計職業道德模范,對敢于維護會計信息質量的會計師進行表彰和獎勵,大力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層次。
(三)強化會計監督體系
會計監督是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加強企業內外監督,完善會計監督體系,重視會計外部監督作用。不僅要加強財政部門的監督力度,還需通過對稅收監督的強化,將稅收與會計監督相結合。建立完善會計師監督體系,使其與政府、銀行、稅務、企業等經濟監督聯系起來,實現會計對企業經濟再確認,降低會計信息虛假行為發生,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與準確性。例如,社會監督機構可通過媒體宣傳,構建特殊信息反映渠道,鼓勵個人或單位積極舉報違背會計準則行為,促進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國家相關機構對會計信息的控制與管理,充分執行自身監督職責,加深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工作的認識,會計信息質量才能不斷得到提高。
(四)加大違紀處罰的力度,增強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風險防范意識
加大違紀處罰的力度是維護會計制度公平的重要措施,會計職業風險防范意識要深入人心,因此,會計師應參與到會計制度的制訂當中,在思想上與會計準則達成共識,同時,增加途徑增加會計師與會計制度制訂當局的溝通,及時將兩者間的誤解和歧義消除,并且設計合理的會計師薪酬契約,將會計信息的質量與其薪酬統一起來,要求會計師必須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才能提高自身的收入,除此之外,還要預防各種不道德行為,強化職業風險防范意識,消除會計違規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產生的經濟效果推動了會計師對會計制度的選擇。在會計制度日漸完善的背景下,會計制度是會計信息質量基礎,會計信息的實施只有通過對制度充分理解,才能從意識形態上證實其準確性與合理性,才能實現會計目標。
參考文獻:
[1]曾繁英.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制度與會計師意識形態的融合[J].商業研究,2014,(7):73-79.
[2]徐光偉.會計信息質量評價分析[J].管理現代化,2013,(6):19-21.
[3]趙欣然.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措施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71.
關鍵詞 :網絡背景 高校意識形態 安全建設
一、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1.關乎黨的執政安全。通過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可以使我國大學生對域外國家的思想滲透與攻擊進行有效的防御,不受域外國家某些不良思想的干擾,逐漸提高高校教師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高校師生堅定信念,與我黨保持同樣的思想方向,從而為執政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鞏固基層基礎。
2.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需要。某些高校沒有正確認識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重要性與作用,沒有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與和諧校園的構建相聯系,從而導致思想建設遠遠達不到黨建工作的要求。有些干部對工作持敷衍態度,甚至對自己的意識形態也放松要求,影響了高校的穩定發展。因此,高校教師以及黨員干部都應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提起足夠的重視,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工作與和諧校園的構建工作相聯系。
3.促進大學生個人全面發展。高校大學生是我國發展的后備力量,決定了我國的命運與發展前途。一些有著不良居心的域外國家也對這一點有著深刻的認識,導致我國某些大學生出現了較為極端的思想意識。因此,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必須得到持續加強,以此來保障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不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促進我國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網絡背景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我國信息建設的不斷完備,現代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對我國國民的生活、學習、工作產生的影響也逐漸變大。高校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前沿,在網絡背景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主要面臨著三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網絡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權,以及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工作環境帶來了強烈的沖擊。每種意識形態都是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階段相適應的,在我國現階段,正確的意識形態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文化不斷積淀的重要保障,不適應現階段經濟社會的意識形態會破環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延緩發展進程。
第二,由于網絡傳播對傳統媒體傳播的強力沖擊,意識形態的管控方式面臨著新的挑戰。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和移動終端的廣泛應用,其便利性和普及性不斷提高,大量的網民加入到這個群體中,大學生作為新觀念、新思想的傳導者,是新型媒體的主力使用群體。而新型網絡的自由性又給意識形態的管理和建設帶來了諸多挑戰。
第三,在網絡環境下,域外國家的思想滲透變得更加直接,意識形態的防御能力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網絡環境的自由性與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但是這套體系并不一定適合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一些域外國家的思想利用了網絡思想的自由性,將其思想和觀念強加給我國的大學生,這對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還沒有成熟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是有巨大風險的,因而給防御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
三、網絡背景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途徑
1.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組織保障。網絡背景下的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應注意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組織保障。對此,應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我黨應注意加強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問題的科學決策能力、洞察預測能力以及調查分析能力;第二,加強高校黨建工作隊伍建設;第三,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
2.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載體保障。網絡背景下的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應注意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載體保障。對此,應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借助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進行意識形態教育;第二,增加網絡意識形態信息資源,加大“紅色”網絡資源論壇、網站的建設力度;第三,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注意加大網絡監管力度,盡量排除不良信息。
3.加強思想建設。網絡背景下的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應注意加強思想建設。對此,應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參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第二,堅持意識形態中排他性與兼容性的統一,繼承性與批判性的統一,以及實踐性與理論性的統一。
4.注意制定完整的規章制度。網絡背景下的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應注意制定完整的規章制度。對此,應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構建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運行機制,確保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第二,建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制度體系,確保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大學生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性,不斷適應新型媒體的發展,在網絡背景下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組織保障、載體保障,加強思想建設,制定完整的規章制度,為大學生意識形態建設和價值觀形成提供制度保障和環境基礎。
市委:
今年以來,執法局黨組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堅持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黨建工作的突出位置,通過壓緊壓實領導班子主體責任,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有效推動我局意識形態工作落實落地。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情況
一個是,加強理論學習,抓好陣地建設。一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將意識形態專題學習列入中心組學習計劃,有效提高領導干部政治站位,增強陣地意識;二是利用固定學習日及學習強國平臺,組織干部職工及時學習各級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文件和講話精神,筑牢信念之基;三是嚴肅過好黨的組織生活,通過談心談話切實幫助黨員干部站穩思想陣地,旗幟鮮明的與各種錯誤思想作斗爭。
另一個是,理論結合實際,做好宣傳工作。一是構建網絡輿情引導機制,積極對本部門今日頭條、兩微一端輿情進行正面引導,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領導權。二是積極走上街頭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組織黨員參與社區防范金融詐騙宣傳活動,幫助黨員認清金融詐騙的各種形式,有效幫助干部筑牢思想防線。三是做好公益廣告牌和主流文化廣告牌的維護工作,上半年共更換維修公益性立柱X處、畫面X處、門頭X處、墻體X處、燈箱X處、路旗X處。四是加大對違法小廣告的清理力度,上半年共清理涉黃、辦證、等違規小廣告X余處。
二、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問題和風險點
1.對理論學習和業務工作的關系認識不夠準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不足。學習培訓多以集體學習為主,對個人自學的敦促不夠,存在個別干部學習自覺性不高,以干代學的情況。尤其是當工作與學習發生矛盾時,往往將工作放置于學習之前,導致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系統性不強,學習效果不好。
2.部分同志不能適應當前網絡化新時代,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的積極性不高。如個別同志在通過學習強國等學習軟件進行學習時,僅僅是用它來看文章和觀看新聞,并沒有積極參與挑戰答題等項目。
3.雖然已經建立起一支網宣隊伍,監控和引導網絡輿情,但是從事意識形態工作的干部除了存在兼職情況之外,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理論功底有限,并未經過專業的業務培訓,對社會輿情的把握不夠精準,切入點不夠準確,引導能力不強,在工作中對各種形式的輿情不能清晰的分辨出輕重緩急,對輿情一視同仁,距離上級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標準和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
4.雖然擴大了意識形態談心談話的范圍,提高了談心談話的頻率,但是談話的內容多以近期業務工作為主,對非黨干部職工尤其是非黨公益性崗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夠了解,不能及時、準確把握干部、群眾的思想動態和本行業本領域輿情動向。
5.疫情期間全市范圍內的小區、村按要求暫時封鎖,導致極少數村臨街墻體上的違規違法小廣告無法清理,不法分子借疫情誤導群眾,通過張貼不法小廣告的方式惡意散播違背主流思想的荒謬言論。
6.雖然為解決閱覽室圖書資源與干部日益增長的知識渴望不平衡的問題,舉辦了“書香機關”活動,并且積極為干部提供閱讀書單和電子書籍,但是仍存在部分干部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的情況。如部分干部只是滿足于完成活動建議的每天一小時、每月一本書,思想上沒有真正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一般學”變為“深入學”,沒有真正養成孜孜以求、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之以恒抓思想教育。通過組織黨員干部持續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切實幫助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有效引導全體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持之以恒強網宣隊伍。加強網宣隊伍培訓力度,通過建立高素質專業化的網宣隊伍,切實提高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能力,為維護網絡環境貢獻力量。在XX網開辦了進言獻策欄目,聘請網絡責任編輯,收集意見建議。開展“發貼競賽”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造勢”。圍繞全市中心工作,關注社會的焦點、難點和熱點,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積極寫博發帖,積極獻策。
三是持之以恒抓“學習強國”。加強對學習強國學習情況督導檢查的力度,要求每天最低30積分的達標線,每日通報前一天未學習人員,各黨支部對每名黨員學習情況進行排名公示,將黨員干部個人學習參與度、獲得積分,黨支部總分值將作為年度考評黨支部、黨員的重要依據,推進常態化學習,用“學習強國”激發學習力量,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從而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實效。
一、防――爭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
高校的青年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逐步成熟的重要階段,對涉世未深的青年來說,好奇心的驅使會讓他們極易受到各種誘惑的影響。特別是大學校園的開放特征,會讓學生接觸到形形的各類人員。同時,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類已經步入了信息傳播極其迅速的信息時代,網絡和新媒體的運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學生接收到的各類信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因此,大學生所接觸的環境,無論是現實環境還是虛擬環境,都需要進行過濾和凈化,就像保護未成年人的“凈網”行動一樣,要盡可能筑造一道思想上的防護屏障,不能等出了問題再來解決,必須爭取主動,預防在前,做好防范工作。
(一)注重防范意識培養
當前,部分高校對意識形態建設的安全防范認識還不到位,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或者重視只停留在表面和口頭上,沒有層層落實在行動上。學校要加強全校師生思想上的安全防范教育,針對學生,要把意識形態安全防范納入新生始業教育,讓學生剛進校門就樹立風險意識和防范意識,對西方錯誤思潮、極端民族主義、宗教和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等提高警惕;結合時事形勢,經常開展專題性的意識形態安全防范知識講座,使學生對傳播錯誤觀點和思想文化的人和事增強判斷力和鑒別力;通過課堂、網絡、移動通信等多種途徑進行提醒,通過互加微信朋友圈轉發警示案例,防止學生卷入社會矛盾或被錯誤思想利誘參與非法活動;建立與家長互動溝通的渠道,了解學生的思想,對傾向性、苗頭性的不良思想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針對教職工,要加強新教師入職培訓,將意識形態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培訓內容,使新教師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將意識形態教育作為教研活動的一項研討內容,針對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對策;將意識形態安全防范納入工作職責或考核內容,增強教職工主動承擔意識形態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二)注重防范外來人員
大學校園中,外來人員進出校門的情況往往較多,意圖不軌人員混入其中往往帶有隱蔽性,難以識別,給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雖然高校一般都設有門衛,一些高校也實行外來車輛、外來人員入校登記制度,但仍有漏洞。學校要注意防范,一方面可加強保衛人員的培訓,強化校園進出物品的檢查,并邀請國安、公安人員傳授經驗和技巧,提高對不法分子的辨別能力,對高校中曾發生的不法分子散布信息、組織活動等影響意識形態工作的案例進行梳理,摸清其特點和規律,使保衛人員和學生安全員對類似情況提高警惕;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根據本校實際安裝多功能門禁系統和識別系統,減少人工管理的漏洞。同時加強校園巡邏,及時發現和制止不法活動,增強防衛針對性。
(三)注重講學內容審核
高校崇尚學術自由,一些人認為學術報告對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建設的影響不大,往往對報告、講座等疏于管理,缺少審核,對報告人的講課內容未進行嚴格把關。學校可組織各類報告、講座,請在學生當中威信較高的主講人作為學術知名專家,其言行將直接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不經意的幾句話可能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學術研究可以有批判,但對一些所謂的“學術專家”打著學術研究旗號極不負責的言行必須遏制,對于這些情形,教師也要正確引導學生,以免被這些思想影響。為此,要拉緊意識形態安全這根弦,一方面,要對校內舉行的各類論壇、講座、報告等進行嚴格把關,建立政治審查制度,并安排政治立場堅定的師生參與監督,發現問題及時介入;另一方面,高校之間可建立聯盟,建立講座、報告“白名單”和“黑名單”信息庫,建立信息共享和通報制度,防止因講座、報告在意識形態領域產生不良影響。
(四)注重網絡信息防護
網絡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雖然給高校的電子辦公、管理服務等提供了便利,但各種有害信息的泛濫,也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4]。由于高校一般都建有校園網,網絡端口是校內網與校外網互聯的大門,高校要通過技術防護手段,嚴把網絡傳播信息的入口關。如可加強校園網信息的安全監控,對于以互聯網為主要途徑且必須經過校園網絡端口傳播的一些明顯帶有抨擊、肢解、遮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信息,學校可通過設置關鍵字、鏈接舉報和自動記錄等方式,對此類不良信息開啟自動過濾功能,并定期通過一定的關鍵字掃描網絡信息,及時發現和消除不良信息,凈化學生所接觸到的校園網絡,盡可能保護學生的思想,使其遠離不良信息的侵蝕和蠱惑。
二、管――提升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話語權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決定行動。對于意識形態領域的摩擦和碰撞,不能聽之任之,不僅需要引導,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高校教師是教育教學的核心力量,不僅承擔著為全社會培養專門人才的職責,更要為學生啟迪智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人格的影響者,更是思想的啟迪者和示范者。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有為師者應有的形象,要在道德上、思想上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我國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師的根本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發展目標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為此,高校應將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情況作為衡量師德師風的首要條件,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教師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形成規矩寫入大學章程和師德規范,對教師中出現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相違背的情況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加強學術規范管理
高校倡導學術自由,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借學術研究的途徑傳播錯誤思想。特別是對一些有爭議觀點或是明顯帶有誤讀、曲解觀點的研究,應慎重對待,防止大面積傳播,在批判基礎上加以引導,并盡可能減少其影響。要遵循“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的原則,保持政治敏感性,禁止將尚未定論、正在研究中的涉及政治敏感問題的學術課題作為教學內容,防止學生參與政治敏感問題的課題研究,保護學生不受偏離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同時,要加強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建設,嚴厲懲處學術不端行為,營造良好的學術風氣,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學風下成長。
(三)加強重點人群跟蹤
意識形態領域的錯誤思想觀點,往往是從少數人開始發端,如果不引起重視,任其傳播不及時制止,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高校應在苗頭信息剛出現在少數人身上時就要給予特別關注,要在平時工作中多途徑了解教職工中有無偏激思想和言論,發現問題時要有針對性地及時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對師生當中經常出現不良情緒、心理健康呈現不良趨勢、負面思想和表現突出的人員進行重點關注和跟蹤,通過多種形式給予關懷,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出現苗頭性問題及時介入;對學習困難、生活困難的學生,采取結對幫扶等措施助其進步,避免引發其他負面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和情緒;對思維活躍、思想成熟度處于上升期的青年教師,特別是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較大的教師給予更多關心,多提供針對青年教師成長的平臺和空間,使青年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更多正能量,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氛圍。
(四)加強媒體陣地建設
當今社會,信息傳播途徑的多元化使得傳統媒體的作用逐漸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網絡和新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變得越來越強大。當前大學生已成為一支數量龐大的“網絡力量”,他們更樂于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發表意見,大學里處處可見“低頭族”。于是新媒體必然會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手段和工具。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通過多種形式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使新媒體為我所用。[3] 當前高校已經開始重視網站、微博、微信等媒體建設,并將新媒體平臺作為意識形態的傳播工具,但吸引力還不夠。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高校對傳統媒體陣地要繼續堅守,繼續抓好校刊、校報、宣傳欄、廣播、電視臺和其他校園自媒體的建設;另一方面,要積極向互聯網和新媒體等輿論陣地延伸。如加強各類媒體特別是新媒體的統籌管理,進行網站建設整體規劃,建立統一管理的校內網站群系統和微博、微信官方平臺;加強網站和新媒體的內容審核和建站審批,豐富正面引導的傳播內容,通過網站、QQ群等傳遞正能量;積極開發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和中國夢教育的新媒體應用,開發在線微課教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在網絡信息時代努力提升互聯網和新媒體陣地的話語權。
三、控――把握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知情權
及時掌握校園動態,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建設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時掌握動態信息或是問題處理不及時,某些事態極可能擴大影響,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因此,高校必須主動及時掌握各類信息,把控意識形態的動態和變化,監控和及時處理不良事態的發展,保持校園的穩定。
(一)全面研判思想動態
全面了解師生的思想動態可以讓高校領導者更好地把控工作的全局。學校一方面要加強與師生面對面的交流,可定期安排管理者去教室、寢室和其他學生學習生活場所調研,定期安排管理者和管理部門與師生面談的接待日活動,也可召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師生座談會,通過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師生的所思所想,知道師生真正關心的事,在哪些問題上存在不滿,及時處理一些矛盾和問題,避免不良情緒積聚而引發更嚴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可進行層層發動,逐級落實責任,在各個層面經常性開展思想動態研判活動,通過討論會等方式多方聽取意見,多渠道了解師生思想實際,以前瞻性的角度對當前的狀況和下一步的趨勢進行科學預判,增強工作的主動性。
(二)全面監控輿情動態
在當前互聯網和新媒體信息傳遞極其迅速的情況下,特別是一些虛假信息真假難辨,廣泛傳播會帶來嚴重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對網絡和媒體輿情進行監控,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減少信息傳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可通過校園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和新聞發言人及時師生所關心事件的權威信息,杜絕影響穩定的各種猜測流言的傳播和蔓延;可廣泛發動黨員和學生干部,留意校園網、外部互聯網和新媒體當中的輿論動態,織密輿情監控網,及時在各個層面溝通匯報,掌握最新情況;可組建網絡評論員隊伍,邀請專家對他們加強輿論引導能力的針對性培訓,在突發輿情危機時參與討論,發表評論,進行正面引導,盡可能消減負面信息的影響,避免事態擴大。
(三)全面延伸信息員隊伍
意識形態工作除了要加強網絡輿情監控外,也要關注發生在師生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其他情況,這類信息往往需要通過各個層面的信息員來收集。一些不穩定因素往往從小事開始發生,小問題不引起重視,往往會由小變大,擴大影響。為此,需要全面延伸信息獲取的覆蓋面,可在各個專業、各個班級、各個寢室、各個學生組織和社團組織當中,廣布“眼線”,建立縱橫交錯的信息員隊伍,協助意識形態安全工作,通過信息員及時掌握和了解師生當中涉及政治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工作,有效發現和處置隱患問題和突發事件。
四、導――發揮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主導權
(一)增強思政課改革的靈活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仍然是當前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兩課”教師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育的主力軍。在課堂上傳遞及其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引導大學生確立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最直接的途徑。但理論教學往往枯燥乏味,加之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創新,沒有將理論結合實際,也沒有從身邊的事物切入談自己的心得體會,對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不夠重視,不能啟發學生思考,“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缺乏吸引力。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強思政課改革,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領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思政課教師的業務培訓,提升教學能力,推行課堂教學創新,將大班授課與小班討論、網上自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教學方式方法,借助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開設一些結合時勢的講座、專題報告,幫助大學生及時了解和解讀當今熱點時事,引導大學生用與時俱進的眼光對形勢發展和焦點問題進行審視和判斷;改革思政課考評方式,突出形成性考核,并優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構建以行為養成為核心的學習生涯考評體系;將中國夢教育納入思政課內容,組織多形式、接地氣、符合學生接受特點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根據不同專業(群)特點定制思政課學習輔導書,結合專業改革教學內容,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育的針對性。
(二)增強社會實踐的實效性
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大學生認識現實社會、培養優秀品格、增強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結合社會實踐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體驗感,相比理論教育更貼近生活,更具吸引力。但目前高校組織的社會實踐形式往往較為單一,對經費的支持也比較有限,常常會讓人覺得“為實踐而實踐”,而沒有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開展社會實踐的真正意義。同時,實踐活動的安排有較大的隨意性,實踐過程也缺乏監督考核機制,社會實踐真正起到教育人的效果仍然不夠理想。為此,高校應積極拓展普適性的思政實踐教學基地,將課堂實踐與校內外實踐相結合,根據目的意義設置學生社會實踐體驗需要完成的主要指標,增強社會實踐考核的針對性。鼓勵學生參與社會體驗,感悟生活,通過社區服務、社團活動、創業活動、企業調研、職業規劃、熱點討論、體會分享、演講賽、辯論賽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教育途徑,增強社會實踐的實效性。
(三)增強自我教育的生動性
中圖分類號:F09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2-0008-03
一、“經濟人”假定的修訂――意識形態的引入
西方經濟學家們為了經濟學分析、解釋、推導的需要,提出了“經濟人”假設,即對于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經濟主體――人,把其具有普遍性的行為特征進行理論抽象并泛化為一種永恒的人性假定,以此作為經濟理論研究的出發點。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最早系統地闡述了“經濟人”這一概念,在他的著作中,經濟人主要蘊涵著三方面的意思:第一,“經濟人”具有自利性,即人的經濟行為只受個人利益的驅使,個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其經濟行為的根本動機。第二,“經濟人”具有理性,即人在行動時運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式和手段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第三,在良好的社會秩序下,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為在“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會無意識地、有效地增進社會利益。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性看做社會進步的動力,是一切經濟行為的原始動機。
人是一種有意識的、并具有廣泛需要的社會生命,他的行為受到很多因素的支配。但“經濟人”假定排除了人活動的其他情感動機,排除了社會的歷史、制度、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因素對人的活動的影響,假定“經濟人”是追求純物質利益的無意識形態的非情感動物,這種“經濟人”并不是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具體“人物”的完整描述,建立在這種假設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經濟學自然備受爭議。很多學者認為,“經濟人”假設是錯誤的、不合理的,試圖它,筆者認為不然,“經濟人”假設是合理的,只是內容不夠充分、不完全,缺少意識形態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加入意識形態的“經濟人”并不會改變“經濟人”假定的本質思想,沒有改變“經濟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根本行為動機,只是改變了人的行為的成本―收益函數。“經濟人”假定實際上并不排斥意識形態的存在,相反意識形態的引入恰恰彌補了“經濟人”假定的缺憾,解釋了現實生活中物質上成本和收益相同的情況下人們行為的差異性的原因。
歷史背景、風俗文化和等意識形態的差異使人們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世界觀的不同使人們對同一行為的成本和收益的評價不一,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方式。信仰佛教的人認為做善事死后會進天堂,而做惡事死后要進地獄。那么,信仰佛教的人相比不信仰的人會認為做善事的收益更大,做惡事的成本更大;在市場交易過程中,信仰佛教的人相對不信仰的人會更易于不欺騙交易的另一方。文化、風俗的約定俗成使人們在違背社會公認的行為規則時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對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負擔,有的人認為心理成本過大就不會做違背公認正確的事,有的人認為心理成本相對收益來說很小就會做違背公認正確的事。不同的風俗文化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觀點,所以,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待同一行為有不同的成本-收益函數評價。中國人認為百事孝為先,孝道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而歐美一些國家人認為人應該自立,所以,中國人如果不贍養老人,他要承受很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心理成本很大,而歐美人不然,這自然產生不同的行為結果。這正如諾思所述:經濟學的理論是不完全的,我們只在大量的文獻中看到對簡單的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大量欺騙的存在(如機會主義行為)。在契約安排中,有很多誠實、正直和君子協定,但工作中的偷懶、欺騙、白領階層的罪惡和陰謀破壞也無處不在。這正是意識形態觀念的差異造成的。
二、加入意識形態的人的行為的模型分析
我們以對街邊的乞丐施舍為例,來說明意識形態是如何影響人們行為的成本-收益函數的。我們看到,有的人給乞丐錢而有的人沒有,有的人給的多而有的人給的少。如果僅僅用古典的“經濟人”假設來衡量是否給予施舍的話,那沒有人會為之付錢,因為施舍的純物質收益為零。當加入了意識形態因素后,人們給予施舍的收益并不是零,由教育、風俗、信仰等灌輸的價值觀念使人們在施舍過程中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以及他人的尊重和社會好評,或者可以這樣說,當人們看到別人受苦時心理會受煎熬,給予施舍后心理煎熬的程度會減少。故我們可以把施舍看做一種正常商品,當人們的收入增加時,人們對乞丐施舍的錢數會增加。下面我們用模型來分析為什么有的人給予施舍而有的人不給,有的人施舍的多而有的人施舍的少。
盡管引入意識形態后施舍可被看做一種正常商品,但人們并不會真的把施舍當做真的正常商品一樣來對待,人們會為用于施舍的金錢規定一定的數額,因為施舍不能像某些必需物品那樣滿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若超過這個人能承受的范圍,施舍的價格將變得異常高昂,減少一單位施舍要用很多單位的其他商品來彌補才會使人們的效用不變,故超過人們預定的部分,預算線的斜率非常大,近似于豎直狀態,故預算線具有“彎折”的特征(如圖1中的折線MTN)。
意識形態的差異使人們對施舍的心理評價不同,給人們帶來的效用也就不同。如果有些人認為看到乞丐的悲慘狀況不會對他的心理產生任何影響,他也不會從給予施舍過程中獲得任何心理上的滿足,那么,這個人對其他商品和“施舍”這種商品的無差異曲線就是水平的(如圖1中的U和U'),那么,令此人效用最大化的點為M,用于施舍的錢數為零,他將不給予乞丐任何錢。
假設一種極端的現象,一些人認為只有對乞丐施舍可以給他帶來滿足,而消費其他商品并不能使他感到滿足,那么這個人的無差異曲線將是豎直的。這時他的效用最大化的點即為圖中的N點,他將用ON單位的錢全部用于施舍乞丐,而余下的錢NK僅用于購買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通過這兩種極端情況,我們可知,越偏好于行善施舍的人,無差異曲線越陡峭,對乞丐施舍帶來的效用越大,反之則越小。如圖2所示,人A的無差異曲線相對于人B來說更平坦,人A的效用最大化點為C,將OXA用于施舍,而人B的效用最大化點為D,將OXB用于施舍,明顯OXB>OXA。
同時,財產和收入也會對施舍產生一定的影響。若收入不變,但對一個生活很富足的人來說,收入將更少地用于支付生活的必需物品,可以有更多的錢用于施舍乞丐,那么他的預算線的折點將沿著預算線向右移動,如圖3所示,此人的均衡點將由點T變為點I,用于施舍的錢的數量將增加;若收入增加,預算線向右移動,如圖4所示,均衡點由點H變為點K,用于施舍的錢的數量將增加。
故意識形態的引入使“經濟人”假設更加完善,使無法解釋的經濟行為更加合理化,修正了“經濟人”追求純物質利益的片面假設,實現了“經濟人”與“道德人”的統一。
三、成功的意識形態降低交易費用
諾斯認為,制度提供了人類經濟活動的基本框架,制度可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指的是由某人或者某些組織自覺和有意識地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規則,以及經濟活動主體之間簽訂的正式契約(如協議等)。而非正式制度指的是在社會發展和歷史演進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不依賴于人們主觀意志的文化傳統和行為習慣。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費用,正式制度可理解為約束人類活動的外在的行為規范,而非正式制度則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約束,相對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具有自發性、非強制性、廣泛性、持續性的特點。成功的意識形態的構建可有效地規避一系列不道德行為,降低交易費用。
古典的“經濟人”假定否認了意識形態對人類社會具有能動的創造性,以及人的行為受社會環境所制約的事實,使其對經濟現象的解釋以及對“經濟人”行為的推理、演化缺乏說服力。如果事實真的如此,不存在約束個人追求純物質利益最大化的意識形態觀念時,盡管存在一整套法律或契約規則、檢查程序和懲罰措施,但是,由于對人類行為監督以及考核的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不道德的行為會無處不在,同時人們也不會去無償獻血,在工作中人們總會尋找機會偷懶,處處有偷盜、詐騙、虛報開支等行為的發生。而反觀現實,我們的社會并沒有如此不堪,規范人類行為的道德標尺有效地防范了這些事情的發生。所以,成功的意識形態可以使人們意識到實施不道德行為的心理成本很高,如倫理、道德的批判,社會輿論的壓力,中上帝的懲罰等會使人們對違規則的行為望而生畏。
考核工作中是否存在“偷懶”現象時,若工人的產出(或貢獻)能夠無成本或以較低的成本來考核其數量和質量,采用計件工資的形式即可完全避免“偷懶”現象的發生。但在一個具有班組生產特質的企業中,確定單個工人產出的數量和質量的成本是十分高昂的,此時將采用計時工資的方式付給工人工資,企業不可能對每個工人的工作狀況進行全面的考核,于是逃避責任和偷懶等行為就司空見慣了,勤勉的、努力工作的工人與偷懶的、混日子的工人之間的差別就完全取決于減少逃避責任的意識形態觀念在多大程度上是成功的。
諾斯在其著作中闡述,若社會成員相信現存的秩序或體制是公平、合理的,那么現存的意識形態就是成功的。這種意識形態會使人們不違反規則、不侵犯產權,甚至于這些行為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的收益大于他所付出的成本。所以說,成功的意識形態會使人們出于一種道德感來遵守現存的規則,使得現存的規則和產權的執行費用減少,減少了道德風險、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相應地,成功的反意識形態會使人們確信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不公正問題是現存的體制導致的,只有通過參與改變現行體制的活動,一個公正的體制才能出現。于是,成功的反意識形態的存在抵制了搭便車問題,一次次推動著歷史的發展。正是這樣,偉大的思想和馬列主義精神才能帶領中國人民用“小米+步槍”打敗了強大的敵人,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所以說,意識形態的力量是巨大的,成功的意識形態可以有效地減少交易費用,實現社會的有序發展,推動歷史前進的步伐。
四、塑造成功的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對經濟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意義都是十分重大的。但它在中國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似乎早已忘卻了我們祖先的道教、儒家、釋家思想是如何教我們做人、做事的,甚至在他們心中沒有任何。戰時的中國,“物質第一,精神第二”的精神在抵制外敵利用“迷信”蠱惑民心的過程中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在物欲縱橫的今天,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的狹隘意識、外來的不健康思想極易填補人們思想上的空白,使之變成利益的奴隸,左右著人們的言行,使腐敗、機會主義、偷懶、欺騙等一系列行為泛濫。甚至于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一點破壞我們國家的穩定,比如“”思想的侵襲。
所以,應該完善我國意識形態體系的建設。首先,教育在此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育就是在給人們反復灌輸一套價值觀,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教育,一個人在孩童時期樹立起的價值觀,對今后的人生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里不僅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有社會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可以不斷讓人們學習并認識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偉大思想,讓它們繼續發揚光大,讓那些傳統美德再次回到我們身邊,用社會輿論壓力以及道德信仰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其次,筆者不僅不排斥,反而贊成好的的傳入,認為在約束人的行為方面甚至比文化習俗起到更大的作用。如佛教、伊斯蘭教等都遵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這些思想可以有效地改變人們行為的成本-收益函數,使人們棄惡從善去做好事。再者,要培養人們一種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為一種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潤、溶解人民的思維方式、情感方式、行為方式,甚至在必要時能把千千萬萬民眾聚集、團結起來,捍衛民族集體的尊嚴與利益,從而使一個民族歷經艱難曲折但卻能巋然屹立。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和民族精神,其核心是“集體本位主義”,他們崇高的民族團結意識和凝聚力體現在了建設家園和發展國家經濟上,推動了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它是日本民族立國之本,是日本近代崛起、現代迅速復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對于一個像我們這樣的大國來說,要發展這種強大的民族凝聚精神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道格拉斯 C 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4.
Ideology and economic man assumption
ZHANG Bin-bin
當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最初被引入我國的時候,它僅僅是一種理念,或可將其界定為一種意識形態,那時CSR更多體現的是企業的經營哲學和價值理念。而今,CSR已經從意識形態向管理工具方向發展。在此變化中,最顯著的是人們對待CSR的視角變了,不再是社會要求企業承擔更多的責任,而是從企業角度出發,思索如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這一問題最終歸結于如何操作的問題,這就勢必需要管理工具來實現。因此,CSR實際上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各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框架,進而逐步演化為可以被使用的工具,其中包括全球契約組織提出的基本原則、風險管理、利益相關方管理、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的報告編制標準G3和G4、平衡計分卡、COC、CSR業務系統、ISO 26000、SA8000、CSC9000T等等。
那么究竟如何將CSR整合到公司發展和管理中呢?首先就是制定或者在調整公司戰略過程中運用CSR的風險識別方式。將CSR作為管理工具的識別風險和機遇的方法,不是以公司為主體來進行識別的,而是以利益相關方的訴求為基礎,來真正全面識別短期、中期和長期的風險和潛在風險。這種識別過程是持續的,是隨著內部和外部的利益相關方的持續溝通(可使用利益相關方管理)來發現的,讓公司管理層能及時看到變化在哪里,然后確定戰略的優先順序以及實現方式。因此,建立良好CSR管理工具的企業,在外部條件變化時,可以通過CSR工具調整公司愿景戰略,從而形成新的公司愿景戰略。
其次就是一個量化的過程,因為既然是工具,那量化過程是必須的,CSR作為管理工具最重要的實現方式就是“測量(measurable)”,即將所有概念的。模糊的、不確定的東西,全部變成具有操作性的,準確的,明確的數據和流程,及時識別機遇和挑戰,系統性的解決問題。比如說,在上港集團編制第一本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工作計劃中,就綜合羅列了公司現有的100多個具有行業特征的量化指標。在撰寫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時候,我們參考的是《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和G3.1標準。在過去的五年推進過程中,我們不斷對照公司原有數據和報告指南中指標的差異,逐年擴充量化指標,部分指標向全面、精確的方向改進,數據精確度高了、全面了,就能幫助提高公司管理的精益程度。
在談CSR工具性以及量化的問題中,最值得一談的就是CSR報告。有人認為CSR報告是結論或者說成果,這種觀點我不完全認同。筆者認為CSR報告不僅僅是一個結果(當然它還可以是公司形象宣傳工具),更重要的是CSR報告是內部管理程度的外部展現,同時也是發現問題的載體。我們在撰寫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過程中,一方面是通過不斷完善和不斷豐富的數據來說明公司的管理狀況(簡潔的文字、明晰的圖表,特別是完整的數據是最強有力的證據),另一方面則是在編制報告過程中能發現企業的管理缺失或者是不足點,通過數據積累并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特別是行業內的比較,能發現一些內部管理的問題。而一旦對發現的問題對癥下藥,就能改善,并最終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可以說,組織完成良好的報告編制工作,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發現管理問題、改善管理問題的工具。
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而言,CSR工作的實質,是在不斷發展的社會形勢下,企業將外部變化和內部需求轉化為其內部測量機制,從而對內建立相關管理應對措施,對外樹立企業正面形象,進而最終實現超越盈利,達到人、組織和自然的和諧統一。
中圖分類號:D631.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048-01
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變革日新月異,公安工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這就要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適應公安工作實際的要求,緊緊圍繞公安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公安工作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
一、公安政治工作和公安政治工作方法的定義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渠道之一,是新形勢下推動公安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安政治工作的內涵就是通過思想教育來保證公安隊伍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民警的政治思想覺悟。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在長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總結并不斷創新的成果,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方法、新成果的借鑒及其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應用的結果,它豐富和發展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論寶庫。
二、公安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與功能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本質是保證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是新形勢下推動公安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其作用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導向作用。 就是引導公安工作的政治方向,就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運用宣傳、教育、監督、啟發等方式,把廣大公安干警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符合公安隊伍建設要求的正確軌道上來。
第二、激勵功能。就是激發公安民警的精神動力,運用各種方式和手段,通過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體現對民警個體的工作能力、勞動成果的承認,充分調動公安干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新時期公安政治工作的所面臨的挑戰
公安政治工作有著優良的傳統,在公安工作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但在改革開放日益深入的新形勢下,公安干警的思想異常活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1.社會變化對公安隊伍價值觀念產生影響。
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并且缺乏有效的市場約束和監督機制,致使公平競爭、合理有序的良性市場運行機制并沒有形成,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公安隊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部分民警在思想上出現了一些迷惘和困惑;腐朽思想文化和拜金主義的影響比較嚴重,腐蝕與反腐蝕的斗爭更為尖銳;民警成份進一步呈多元化趨勢,民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發生明顯變化。
2.科技發展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沖擊。
由于互聯網是多渠道、多出口、跨國界的信息高速公路,所以任何政府都無法對其進行徹底控制和封鎖。網絡熱的興起無疑是科技和社會的巨大進步,但是,在意識形態領域,一些西方國家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和技術實力,利用電腦網絡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擴張,推行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文化理念;各種合法的或非法的、健康的或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使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對民警思想行為的制約機制產生了變化。另外,在網絡中,信息傳播速度、規模、范圍和隱匿性都遠遠超過了以往的任何媒體,這些變化都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3.權益保障對政治工作的影響。
當代中國警察承載著前所未有的重負,然而其權益保津卻存在諸多缺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沖擊;政治權利得不到保降;人身權處于受侵害的常態之中;經濟待遇與警務保障明顯偏低;名譽權常受侵害等。以上的情況對民警自身產生很多影響,如果不及時加以指導、引導。民警的思想會起到巨大的負面作用,此對公安政治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
四、公安政治工作方法創新
1.完善與工作環境相適應的公安政治工作方法。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重視競爭所引發的消極影響,在方法上,應采取預測的方法。一是幫助民警增強面向未來的競爭意識、風險意識,防止民警在競爭中受到錯誤的思想、理論的影響而陷于困惑、迷信和唯心主義。二是幫助民警掌握科學的預測方法,克服經驗主義、盲目主義傾向,學會抓住機遇、化解風險。三是引導民警正確面對競爭結果與發展差距,幫助民警解決在競爭中出現的心理困惑和思想問題。同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要增強未來意識、憂患意識,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策,盡可能降低對未來發展的無知程度,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駕馭能力和實際效果。
2.研究滿足民警多樣化發展的工作方法。
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指導,運用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展示充分的相關信息,與民警一起分析推理,探討多種可能的結論與解決方案,引導民警自己思考、體驗、分析和做出正確選擇的過程。還要從公安職業的特殊性出發,深入開展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評價標準的學習和教育,使廣大民警在處理得與失、榮與辱、苦與樂、生與死等問題上,自覺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幫助民警樹立良好的人民警察職業道德。
3.利用網絡媒體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首先要加強網絡媒體道德教育。 公安民警的素質水平是網絡媒體在公安機關良性應用和發展的關鍵。由于公安民警對網絡媒體的控制力和信息的屏蔽能力還很弱,因此應加強公安民警網絡媒體行為道德的宣傳教育,注意消除網上消極內容造成的不良影響, 營造自覺抵制不良思想文化氛圍。其 次要擴大公安文化在網絡上的宣傳陣地,通過優秀的精神產品來進一步宣揚愛國主義, 廣泛開展思想信念教育,引導民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辯證看問題的能力。
4.切實保障民警權益。
從優待警,既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警營的基礎環節。要加強民警職業健康保護工作,落實民警健康體檢工作,分級建立民警身體健康檔案,落實和完善民警意外傷害保險制度,以增強民警的職業認同感,確保隊伍張弛有度、勞逸結合,推動科學用警、合理用警,實現最大的警務效能。要做好民警心理健康保護工作。建立和完善民警心理健康網頁,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做好民警重大事件過后心理干預預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