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2: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初中化學推斷題的常用類型
1.以文字敘述為主的推斷題
這類推斷題一般都是先進行文字敘述,而后設問題要求考生作答。這類題往往首先對化學物質、實驗環境和對象進行說明,而后會設問要求學生推斷出可能存在的物質、一定存在的物質以及不可能存在的物質。學生在解答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審題,對敘述之中的條件和類型進行仔細分析,分清文中給出的字眼的先后順序,找到突破口。
2.帶圖式推斷題
這類推斷題通常會給出化學物質之間的轉換關系,一般沒有限定的化學物質范圍,要求學生推斷出圖中所帶有的未知物和已知物,學生可以利用以果求因等方法來進行物質的推斷。比如北京市中考題里面有一道題目給出五種物質、五種溶液和一種氣體,要求根據圖表來進行未知物質的猜測(如下圖)。
3.帶有表格的推斷題
這類推斷題往往以帶有的表格為主,通常來說,表格中都會附有在有物質限定范圍的情況下所發生的實驗現象,從而要求學生進行未知化學物質的推斷。這類題一般會采用對照的方法來進行解析,比如下題給出五種無色溶液,已知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種。為了鑒別,各取少量溶液兩兩混合,實驗結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難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氣體產生;“―”表示觀察不到明顯的現象變化(本實驗條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現)。
4.帶有網絡圖的推斷題
這類推斷題通常會給出物質范圍以及用箭頭將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給標示出來,從而形成一個狀似網絡的物質反應圖,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圖示來推斷出未標明的物質,這類題型一般要求學生根據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推斷。
二、初中化學歸納題突破口歸納
1.根據常見的化學元素或者物質進行推斷
解答化學題的時候很多題目里面會有一些提示性文字,要求學生根據文字敘述進行推斷,比如,浙江省中考題:“A,B,C,D,E分別是酸、堿、鹽中的五種物質,其中A是酸,另一種是堿,還有三種是鹽,D在醫院用作診斷胃部疾病的藥品。”其中,D便是可以通過字面意思推斷出來的物質,這些都需要進行歸納總結,比如: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氣體是H2、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是金剛石,這些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確定的知識點。
2.根據化學實驗發生的反應進行推斷
除卻以上那種突破口推斷,還有一種便是說明了物質的特征現象從而讓學生進行推斷。比如安徽省里有一道題是“將固體混合物投入水中,攪拌后完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這便要求學生熟悉化學實驗中常發生的化學反應。
3.根據物質特征顏色進行推斷
化學推斷還有一種便是根據化學物質的顏色了,化學中的物質通常都有著固定的顏色,而在發生化學反應時顏色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因此,記住這些顏色學生便能很容易地了解到題中所給的物質是什么。這首先要求學生熟記化學物質的原色以及發生反應后的顏色,比如:Fe、C、CuO、MnO2、Fe3O4這些物質都是黑色的。
4.根據物質的狀態進行推斷
除卻以上三種方式,還有一個便是根據物質的狀態進行推斷。物質的狀態通常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學生只要熟記便可以知道化學物質的類型,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推斷。比如常見的固體單質有Fe、Cu、C、S,無色氣體有H2、N2、O2、CO、CO2等,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便是H2O。
三、初中化學題歸納題解答步驟
第一是要閱讀題目。學生首先要通閱全題,統領大局,掌握題中所表達的意思,找到關鍵點并且反復閱讀,弄懂題目所包含的重點、難點,接著再進行具體分析。
第二便是尋找突破點。這就要求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找出明顯條件,挖掘隱含條件,從而快速準確地尋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第三步,進行了以上兩點之后,學生就要進行正確推斷。這便要求從突破口入手將明顯條件與隱含條件相結合,運用合理的方法正確推斷。
最后一步是驗證答案。學生要將推出的結果代入題中逐步檢驗,在進行檢驗之后學生需要推斷出這個題推出的結果是否是正確答案。最后便可以進行驗算和寫答案了。
由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版到化學教科書上的內容全面而具體,除了應對化學學科的測驗,更多的是能夠學有所用,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并且有所創新,這才是高中化學教學的根本目標。本文將探討高中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即化學生活。
一、化學生活
化學生活,即生活中由化學元素組成的部分。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一切都是物質,一切都是化學。化學與物理相似,都是貫通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區別于物理的是,化學,是微觀世界展現的學科,尋找的是不同的宏觀現象之間的微觀聯系。同時,化學也是一門極其神奇的科目,有限元素的排列組合,有限物質的隨機碰撞。化學世界有太多的可能性,也正是這種可能性,讓化學生活更為豐富多彩。化學日益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相聯系。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國防、環境保護、醫藥衛生、資源利用等方面都和化學有密切的聯系,它是一門社會迫切需要的實用學科。化學與生活的這種密切聯系,我們簡稱為化學生活。當今,化學在各大問題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例如環境問題、能源問題、人民溫飽問題和社會發展問題等。我們周圍的事物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包括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許多元素和組成我們生活環境的元素。大部分化學物質都是天然存在的,是化學家們在不斷探究自然界的過程中發現的,但有一部分是化學家為了得到性質更優、價格更低的化學物質而合成的,比如合成橡膠。總之,生活中處處都是化學。
二、生活化學
生活化學,即生活中的化學,這一部分,主要解釋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生活中現象的化學解釋。
1.化肥:化學肥料,利用化學反應的原理去制造肥料,把農作物需要的營養保留而耗散其余不需要的成分,以增加糧食產量。
2.化學藥品:針對病菌的某些性質,例如表面是蛋白質等,利用化學合成藥物,以達到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目標,保證人體健康。
3.化學能源:能源的利用本身就是一個化學反應,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吸收和釋放,而對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加以利用,這就是能源。化學開發新能源、新材料,不僅解決了當代的生活需求,也是為了地球未來更好的發展。
現在我們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來看看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1.醋。醋在化學中的專有名詞叫乙酸(CH3COOH)。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功能,醋還有更多的用途:①醋,可以使鈣質和磷質大量溶解,在煮湯時,適量加醋,可以提高營養的有效提取率。②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不易被破壞,烹飪時適量的加一些醋,可以保護食物中的維生素C不被破壞。③醋有解除腥味,殺滅細菌的功效。在生魚片中放入適量的醋可以消除魚腥味。
2.除水壺垢。①在水壺中放適量的醋,然后加水燒至沸騰,水垢便可除去。化學原理:水垢成分主要為CaCO3和Mg(OH)。②在水壺中放適量的小蘇打,然后加水燒至沸騰,水垢便可除去。
3.去除衣服上的污漬。許多污漬僅僅利用洗衣粉、洗衣液等常用的去污產品根本不能有效清除,其實對污漬進行了化學組成的分析之后,去除污漬就會顯得更為簡單:①血漬:將有血漬的部位用過氧化氫或者漂白粉水浸泡,再搓洗。化學原理:因血液里含有蛋白質,可以通過過氧化氫和漂白粉進行溶解。②油漬:在油漬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油漬會隨著汽油和酒精的揮發被帶走。化學原理:酒精是能溶解衣服上油污,油污與其相溶后再溶于水,汽油能與衣服上油污相溶后直接揮發。
三、生活中使用化學藥品注意事項
化學反應在生活中是普遍的,但是生活中化學藥品較少有直接使用,不過有的物品的內部可能包含了一些化學藥品,而有的化學藥品是具有毒性或者強腐蝕性的,對于這些藥品的使用,我們必須注意。有的化學藥品甚至同時具有揮發性和毒性,例如水銀。由于升溫快,水銀被用于溫度計中,可是,溫度計一旦被打破,水銀泄漏,將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所以,在化學藥品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必須了解化學藥品的性質,并且盡可能地避免和未知性質的化學藥品的直接接觸。所以作為教學者,在校應教導學生在化學試驗中注意事項如下:
實驗室內大多數藥品的化學性質我們都已經在課堂上介紹過,但是,部分藥品的部分性質,對于化學家們而言,依舊是有待探究的,所以,在進入實驗室之后,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相關規定,不可隨意觸碰藥品,不能將未知反應的藥品隨意混合,更不能將未使用完的藥品帶出實驗室。對于試驗中使用過但沒有使用完的藥品,不能倒回原來的試劑瓶中,以免影響試劑的純度。同時對于一些激烈的化學反應,很多學生都還不具備充分應對的能力。總之,學生要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實驗,不能輕易嘗試危險的未知的實驗,其余的操作必須咨詢在場教師。
1.具體的內容規劃
化學課程被分為必修課程模塊和選修課程模塊,選修課程的測試范圍是對《化學與生活》和《有機化學基礎》二擇一。必修測試中的內容規劃有認知化學科學、化學實驗基礎、常見無機物的應用。而具體就化學的基礎知識認知來劃分內容,則包括化學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和能力、化學與生活以及可持續發展中的利用。
2.測試能力要求的表述
化學必修科目的主要測試內容是化學基礎知識的考查、化學基本技能的考查以及化學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對學生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對化學的學習目標具體可分為技能、認知和體驗三類,在每一類的學習目標中再進行由低到高的層次劃分。其中技能類分為三層次:技能性考查要求學生初步學習能力過關,能夠獨立操作基礎簡單的化學實驗,對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要熟悉并掌握;初步學會化學實驗中基礎性的檢驗、過濾、蒸餾、配置等化學方法,并能對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完成實驗報告;靈活應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對基本實驗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認知類分為四層次:認知性考查則要求學生對化學元素、基礎無機物和有機物有足夠的認識和識別;了解化學物質的性能,化學物質之間反應和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相似物質之間能夠做比較和歸類,認識它們之間存在的差異;掌握和認知化學反應原理,并在實際問題中能夠運用。體驗類亦分三個層次:在知道化學是一門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的基礎上,認識并學會化學的定量研究方法;體驗化學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在新能源、新材料的開發上化學所起到的關鍵作用等。
3.考點突出主干知識
江蘇化學學業水平必修測試中,考點的分布緊扣化學知識主干,并通過對主干知識的考查來鑒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的優異。對主干知識考查的試題中多為常見和難度一般的題型。試卷中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查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理解化學的基礎性知識和核心內容。緊扣主干知識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化學大框架的整體把握,在學習相關化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做到更加的系統全面。
二、江蘇高中化學學業水平必修測試對教學的啟示
化學教學如何做到有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提高,以及現代公民在當今的人文社會該怎樣習得有關化學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近年新課程改革以來化學教師一直討論的話題。而江蘇高中化學學業水平必修測試給予了很好的啟示。
1.基礎化學知識教學
高中化學基礎中很多常見知識是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最基本應該了解的化學常識,是屬于公眾素養的必修知識。高中化學知識中的基本概念其實也是作為具有科學觀念的現代人所應該籌集的基本事實性材料。對于參加必修考試檢測的學生,我們應該根據化學中所研究涉及的物質層次,以及化學的各類型反應、能量變化、反應方向及限度對學生進行事實性的教學,為學生充分了解化學基礎知識,構建學科知識框架打下堅實的基礎。
2.知識價值體驗的強化
在鎂的制取中對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進行了鞏固,在鎂的性質學習中,從原子最外層電子入手,結合氧化還原反應原理,介紹鎂的還原性。通過實驗探究,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下一專題中鋁與鐵性質和冶煉的學習做鋪墊,也為以后更好地學習元素周期律打下堅實的基礎。
鎂的提取及鎂的應用的介紹,使學生了解了化學與社會生產、
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了學生的經濟效益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鎂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用途、海水中鎂的含量、鎂的存在形式。
(2)通過對海水中提取鎂的過程的討論,理解工業生產中海水提鎂的原理與過程。
(3)了解鎂的物理性質、掌握其化學性質、熟悉其原子結構,形成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的觀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問題探究、合作討論,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利用已學的知識,在討論中步步深入,層層揭示問題的答案,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習海水中提取鎂的過程、方法。
(3)通過經歷實驗探究和問題討論的過程,重溫實驗研究化學物質的一般方法,體驗化學實驗是研究和認識化學物質的重要途徑,進一步獲得分析推理、綜合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探討如何從海水得到鎂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也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2)感受、鑒賞化學科學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增強了利潤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海水中提取鎂的原理和流程、鎂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從海水中提取鎂的原理和流程。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聞鏈接:離奇火災大雨澆不滅反助火勢原是“鎂”在作怪。
2010年6月10日凌晨3點20分左右,蘇州工業園區云海鎂業有限公司一間存放鎂制品的廢品倉庫發生火災,約20輛消防車趕往現場,消防官兵用黃沙、水泥進行撲救。中午11點,大火基本被撲滅,倉庫燃燒殆盡,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初步分析起火原因可能是金屬鎂自燃。
學生迅速進入濃厚的化學氛圍,激發起學習金屬鎂的欲望。
2.提出問題,實驗探究
圍繞上述新聞提出三個問題:
問題一:為什么金屬鎂可能自燃?
問題二:為什么“大雨澆不滅反助火勢”?
問題三:為什么用黃沙水泥進行滅火,而不用泡沫滅火器
撲滅?
首先學生通過鎂原子結構的分析推導出它在反應中容易失去2個電子,而形成+2價的鎂離子,表現出較強的還原性。然后通過回顧鎂和氧氣的反應,引出鎂和空氣中氮氣也能反應,學生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也認識到鎂是一種較活潑的金屬。最后將鎂與水反應,觀察實驗現象,并與鈉和水的反應形成對比。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因“猜想”繼而緊張,繼而沉思,這樣的過程易于促使學生產生聯想、遷移,從而激活思維,主動參與。
3.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內容一:鎂的存在
引導學生回顧海水中常見元素的含量圖,了解到鎂離子在海水中的貯存量很大。
內容二:鎂的提取
鎂在海水中主要是以鎂離子的形式存在,工業生產中是通過電解氯化鎂得到金屬鎂的。由此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如何實現海水中鎂離子的分離?沉淀劑如何選擇?可否綜合利用海洋資源獲得石灰乳?得到氫氧化鎂后如何轉化為氯化鎂?教學中,我將給出一些資料并結合海水提鎂的工藝流程圖,圍繞一個個細小的問題,聯系生產實際,考慮生產成本,層層深入探討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鎂,著重培養學生的經濟和環保意識。
內容三:鎂的用途
在鎂的化學性質的探討實驗中,學生可以觀察到鎂的一些物理性質,通過課本的講解及圖片的展示,學生聯系鎂的性質,歸納出鎂的用途:
(1)制合金,用于制造火箭、導彈和飛機的部件。
(2)制造信號彈和焰火。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認為:“實現教學最優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只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制定教學目標,才不會使制定的教學目標流于形式。初中化學總復習課時教學目標是每節復習課的“指揮棒”,它決定著整節復習課的方向、過程和結果評估。實踐證明,初中化學總復習課時教學目標的設計對于初中化學總復習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設計合理的總復習課時教學目標以外,如何達成總復習課時教學目標是另外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筆者基于長期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對初中化學總復習教學目標的設計與達成策略進行了實踐探索并進行反思,積累一些經驗和感想,期望對初中化學總復習教學有所幫助。
一、初中化學總復習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策略
關于課堂教學目標的表述,國際上有很多流派,筆者比較贊賞格朗倫的提法。格朗倫在1978年提出:教學目標應先用描述內部過程的術語來陳述概括,再用可觀察的行為作例子使目標具體化。筆者對此的理解是,教學目標要注重學生的三維目標,具體表述應關注到以下幾點:(1)教學目標表述的對象應是學生的學習結果;(2)用盡可能具體且可以測量的方式來表述教學目標;(3)教學目標的表述內容應能反映出學習結果的類型和 層次。
在初中總復習過程中,有些學校采用按教材章節安排復習的方式,筆者所在學校是采用按《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所劃分的五個一級主題進行專題復習。無論采用什么順序復習,復習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的總依據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二級主題中所列“標準”分化幾課時完成,再把一課時的“標準”按照格朗倫方法設計成具體的課時教學目標。
例如,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的“標準”有7條,我們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安排完成:
1.了解檢測溶液酸堿性的方法:酸堿指示劑(酚酞、石蕊)、pH試紙。
2.知道酸堿性會影響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的生長。
筆者把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融合在一起具體細化表述如下:
1.通過教師的引導能說出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可用指示劑,如石蕊、酚酞等;能識別指示劑本身的顏色以及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顯示顏色;能描述pH大小與酸堿度的關系,認識pH是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知道酸堿性會影響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的生長,體會化學與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
2.通過實驗探究初步學會使用酸堿指示劑檢驗幾種常見液體的酸堿性;初步學會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并能用文字描述操作方法、現象和結論,體驗通過科學探究獲取知識的樂趣。
二、初中化學總復習課時教學目標達成策略
“無處不在的自然現象,蘊涵著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豐富素材。引導學生認識和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了解化學變化的奧秘,是化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 課程標準中這段話說明了“身邊的化學物質”專題在課程標準中的地位。在近幾年的泉州市中考化學科目考試卷中,“身邊的化學物質”在考試的知識結構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考點滲透到各種類型題中,若能完成好該專題的復習,無疑為中考打勝仗清除了不少障礙。根據該主題知識結構特點并針對筆者所在學校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每堂復習課設置“三步曲”,促進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
1.第一步:實驗趣激法引入復習課
“身邊的化學物質”這一主題的知識大多數教師都是通過歸納、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從重難點知識梳理到典型習題剖析及解題方法分析,教師講得即使非常細致,分析得十分透徹,總結得特別全面,對學生來講純理論的復習仍然會覺得枯燥無味。如何能在復習課的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并使他們能專注并充滿熱情地參與到整節復習課的活動中,有趣的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但復習課的實驗絕不能是重復平時課本中的[實驗與探索]或[觀察與思考]欄目中的實驗,必須是有趣味的,能引發學生思考且又能與本節復習課的課時教學目標相吻合,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復習課時教學目標對常規實驗進行整合開發,創新設計,做好課前充分的研究和準備。
【案例1】“我們周圍的空氣”主題復習教學目標之一: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測量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原理,會寫相關化學方程式,能描述減少誤差的操作細節。
選擇的實驗:
圖1實驗裝置左側的現象能喚起學生頭腦中知識的再現,使學生順利完成對空氣的成分這一目標知識的梳理,而右側的異常現象又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為何不能用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隨著教師的釋疑,學生對該實驗的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該實驗我們還進行了彈性處理,對基礎好的班級還進一步討論右側的實驗裝置如何進行改進也能得到和左側裝置一樣的實驗結論。
【案例2】“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主題復習教學目標之一:通過學生實驗,學生交流討論歸納出常見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及用途,會熟練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
選擇的實驗:化學小魔術“魔水”
通過這個趣味實驗,引導學生書寫相關的方程式,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出酸、堿、鹽化學性質的歸納。
這一環節,雖然僅花了3-5分鐘,卻是每節課的“課眼”,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專注于復習課后面的各個環節中,大大提高了復習課的效率。
2.第二步:師生學案齊亮相,進行知識的全面梳理
我們每節復習課課前都會布置學生根據配套復習用書《復習指南》,針對自己的知識水平對要復習的專題設計一個簡單的《復習學案》,讓學生通過三個問題得到一份比較合理的學案:1.“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引發學生整理知識;2.“你有什么問題”引發學生的真實問題;3.“我想問老師的問題”讓學生關注可能存在的問題。當然學生的《復習學案》對知識的梳理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漏,教師也要對本專題的知識進行全面的梳理,精心設計一份較規范、完整《復習學案》,印刷裝訂成冊形成校本復習材料,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對比,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達到更好的復習效果。這個環節是每節復習課的核心環節,關系著學生對本專題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有了第一個環節的鋪墊,學生對每節復習課都充滿期待,他們體會了教師的辛勤付出,因此對教師布置的任務也樂意配合。在此環節中筆者也大膽利用知識基礎扎實、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讓他們來講解重點知識,教師做好補充,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能保持課堂活躍的氣氛,同時能讓學生以他們的視角來強調知識的記憶和梳理方法,在課堂上能擦出很多火花,轉化成許多新的教學資源。當然,這個課堂環節要因班級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具體調整時間和人數,因此也就要求教師除了備課還要充分地備學生。以下是筆者所在備課組整理歸納的兩個教學案例。
【案例1】“氧氣化學性質知識梳理”(表格法)
【案例2】“金屬與金屬礦物”主題復習(知識結構梳理圖)
鐵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歸納
1、用鹽來搓洗
用鹽搓洗黃金耳釘,細小的鹽粒可以讓黃金煥然一新。可用2克食用鹽、7克小蘇打、少量漂白粉以及60毫升清水混合配制成清洗劑,再把黃金耳釘放到一個小碗中,倒入之間調劑好的清洗劑浸泡,2個小時后將耳釘取出,用溫水沖洗過后放在陰涼處或埋在木屑中風干,待干燥后用柔軟的絨布擦拭干凈即可。
2、用中性洗潔劑清洗
用少量的中性洗潔劑與溫水混合,再將耳環放到碗中進行浸泡,用軟毛小刷子擦洗耳釘邊緣頑漬處,在放到清水下面沖洗拭干即可。但是在選擇洗滌劑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一下,平時生活中常見的洗潔精,其化學物質會改變金子的色澤,所以千萬不能使用洗潔精來對黃金耳釘進行清洗,而是應該選擇中性的、溫和的清洗劑。
(來源:文章屋網 )
初中化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從理論層面來進行知識教授,遠遠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我們的教育者只有進行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體驗嘗試,才能真正改變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筆者認為,教師在進行教學生活化體驗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從實踐中探討化學知識,樹立化學知識生活化意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理論知識的總結,我們的化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實踐中去發現探究,這主要是為了轉變一些學生的厭煩心理,使他們在生活實踐中提高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當然,教師還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物質的顏色一節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圖片的形式來使學生獲得實際體驗,列舉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形態,對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分為固、液、氣三塊分開展現,對每一形態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進行分類。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知識實際上和自己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
二、引導學生親身實踐
化學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絕不單純是讓學生背誦的,否則,知識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我們所學習的理論知識一定要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公益調查活動,運用相關的化學指導原理來進行生活實踐,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并發現新的理論,提出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社會調查有很多種,例如對社會污水排放的調查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途徑。
初中化學知識由于階段特征的限制,其內容難度并不是很高,對此,教師應該從初級階段就開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
1.紙袋和塑料袋
常用的各種裝食物的紙袋和塑料袋是不可以直接與食物一起放進微波爐加熱的,很容易著火從而引起爐內起火和釋放有毒氣體。
2.一次性塑料盒
一次性塑料盒包括普通的快餐盒以及常見的牛奶盒、酸奶盒,這些材料都是不能承受高溫的,放進微波爐加熱很容易融化,將各種化學物質滲透到食物中,危害健康。
3.雞蛋
微波爐是通過微波加熱的,而雞蛋就像一個密封的容器,在高溫環境下雞蛋內的壓力出不來很容易引發爆炸。
4.部分水果
有些水果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那是因為它們可以承受高溫,但是葡萄是萬萬不能的,它一加熱就會冒煙和爆炸。
5.金屬制品
無論是鑲嵌有金屬的盤子還是金屬容器,都是不能放進微波爐的,因為微波穿透不了金屬,很容易反射微波,從而損壞微波爐。
6.辣椒
辣椒加熱不會爆炸,但是在高溫下容易將體內的化學物質揮發出來,當你打開微波爐的時候容易被熏到眼睛和鼻子。
如果需要用微波爐加熱的話,必須使用專用的加熱容器,例如玻璃保鮮盒。使用的時候小心燙手哦。
微波爐不加熱了是哪里壞了
首先,檢查微波爐是否供電正常,打開微波爐的外殼,檢查機內保險絲是否燒斷,如果不是,則可能是因為變壓器次級電路出現故障,檢測高壓二極管、磁控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的話檢測高壓電容器,如果出現短路的現象,造成通電開機燒壞保險絲。建議更換同型號的高壓電容器。
逐一排查是高壓電容器、高壓二極管還是磁控器的問題,用替換法逐一更換,當更換二極管后,開機時發現不燒保險絲了,加熱回歸到正常。這就表示是高壓二極管出現故障,而這種故障一般使用普通萬用表是測不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高中化學是比較抽象的,實驗是化學的前提,很多的化學內容都是借由實驗的方式獲得真知的,因此,借由實驗去創建教學情景,是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教師在講到硫與含硫化合物的轉變的時候,能夠先給大家展示一些由硫磺構成的東西,首先咨詢學生這些是什么,知道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之后,讓他們對于這種物質的顏色與外表進行細心的記錄,或是采用實驗的方式讓大家研究這到底是什么化學物質。如此一來,學生們對于這種物質就會印象十分深刻,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探索真知的能力,這樣取得的教學效果是十分不錯的。教師借由科學實驗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加認真去研究這個實驗,自然而然就能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關注化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
高中化學的情景教學一定要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才可以讓學生將學習到的化學知識用在現實的情況中。比如,用什么東西能夠很好地除去水中的污垢,答案當然是醋,那么這其中包含著什么化學原理,借由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能夠讓學生產生求知欲望,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去學習化學知識。教師通過生活中碰到的問題來創建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之中就能輕松掌握化學知識,把握好化學內容和實際之中的練習,吸引學生對于高中化學內容的好奇之心,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增強高中化學的教學主動性。
3.借由舊知識創建情景
高中化學的教育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連接,教師要依據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去安排好新的化學知識的教學,因此創建教學情景也要根據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能力。比如在鹽類水解的實踐中,教師能夠依據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內容,讓學生猜想某些鹽類水解之后的酸堿性質,然后依據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把握情況,接著使用ph試紙去做酸堿性測試的實驗,在這個時候學生們就會看到某些鹽水解之后是呈現酸性的性質,某些則是呈現中性的性質,不免就會猜想為什么會是這個結果,化學老師再根據學生們提出問題進行耐心的分析。
二、科學教學的原則
1.適度性。教師要針對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及課本內容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制定可行性較強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為了掌握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情況,可以分四個階段提高教學效率。感受指在剛剛接觸化學知識時,學生僅對教師講解的課本內容有基本了解和大概印象,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留心相類似的內容,自己要注意總結和對比記憶。如講解常見化學物質的分子式時,要在大腦中形成立體的分子構成。聯系指將講解的科學方法和解題思路貫穿學習中,在學習中注意方法和內容聯系起來,通過練習和思考逐漸熟練運用方法。例如,在學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一些金屬元素和鹽酸發化學反應的化學方式是不一樣的,系數也不一樣,但都是金屬元素和鹽酸發生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聯系金屬的相同性質書寫方程式,從而舉一反三,降低書寫難度。應用指通過基礎化學知識的學習解決化學問題。例如,在化學學習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在主要物質中摻有其他化學物質,如何檢驗這種物質的存在等。評價指根據自己建立的科學知識體系判斷他人的學習研究是否有價值,當然這要求學生自身知識能力足夠高。
2.適時性。適時性的教學原則要求教師在確實有進行科學教育的必要時采取措施,否則會適得其反。化學課本中隱含科學的方法,有的知識內容與教學方法聯系密切,在講解那部分時要注意滲透教學方法。教師要在恰當的時候講解化學理論的來源及相關知識等,達到擴展學生知識面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溶液的酸堿性時,常見的酸性溶液有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如硫酸氫鈉,對于其他不常見化學溶液沒有講解的必要。
三、科學教學的方法及措施
1.充分利用教學模具進行教學。在學習化學分子式及空間結構的時候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而初中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化學,很難形成空間想象,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教學模具進行教學和講解,讓學生通過空間想象和模具幫助,先學習基礎知識,再通過了解和講解揭示其奧秘。例如,在學習一些化學分子式的結構書寫時,首先要記得該化學分子式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在畫結構的過程中需要用到什么元素和幾根化學鍵,如寫三氧化二鐵的分子結構時,先想想其空間結構,或者借助化學模具,再進行書寫,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2.通過比較、分析,熟記多種化學知識。化學元素太多太亂,很容易記錯記混,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對比記憶,根據自己學到的化學知識和經驗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剛剛接觸化學的時候,最基本的內容有固體、液體、氣體。除了狀態不同外,還要區分固體的顏色、性質等,如銅和氧化鐵都是紅色固體,但兩者的化學分子式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通過分類和比較進行記憶,可以按照狀態、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
3.運用學到的化學理論對不了解的方法進行探索。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就是化學假說法,化學假說法指運用已經學習和掌握的化學原理,對未知的化學現象和化學規律進行探索,而探索結果就需要時間和真理驗證,初中生不能對自己得出的結論做出對或錯的判斷,但是這種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實,化學假說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學生學習中的獨創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以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打下科學方法的基礎。例如,化學家拉瓦錫根據燃燒現象與空氣中的化學成分相聯系,通過思考和研究,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
4.善于歸納和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歸納所學知識和整理知識體系是學習化學的常用方法,養成對知識的整理和歸納的好習慣,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歸納從一些具體事例中概括整理出相應的結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歸納內容和歸納形式都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所決定,在歸納和整理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達到復習效果,所以說歸納和整理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時,根據教師思路學習和掌握前二十號元素的電子排布情況,在觀察和歸納的過程中,很容易得出電子的排布和變化規律,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和元素原子半徑的變化從而得到排布規律,這樣就能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5.充分利用化學課本。學習化學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離不開化學課本,而化學課本中的內容排版就是按照學生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進行的,這就是一種隱含的科學教學方法,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的。例如,初中化學中身邊的化學物質這一部分內容可以分為這幾部分,地球周圍的空氣、氧氣、碳和碳的氧化物、自然界中的水、金屬與金屬礦物、溶液、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等其他部分,是按照簡單到復雜安排的,簡單來說是教材中的一條知識線。抓住這條知識線能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還能使教師講課條理清晰。這樣的教學安排能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化學知識,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