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6: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德育實施路徑,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30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NG Yunzhi, LI Cho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reserve forces in all aspect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moral quality is significant,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quite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 such as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vestment is not strong,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is not clear.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ystem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ystem.
Keywords colleg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path
1 何檣態德育
黨的十八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到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當前我國面臨資源壓力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現狀,這就必然要求全民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而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道德意識就必須通過多種生態環境教育活動來進行。
關于生態德育的理論基礎,最具有代表性且符合我國國情的是生態哲學。生態哲學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具有內在統一性的,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依存,同時人還具有社會屬性,是高于自然的社會存在物,但人仍然應該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發展。①
在我國學術界,魯潔最早提出生態教育相關概念,指出必須依靠道德的力量以合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②劉驚鐸與王磊首次明確地提出“生態德育”概念,即:教育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賴、共處的生態道德觀出發,引導受教育者為了人類整體的長遠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與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與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為習慣。③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與自然關系的討論被逐步納入進我國學校德育體系,生態德育也成為新時期的德育觀,如劉驚鐸與權利霞在理論層面對生態德育進行定位,認為生態德育是一種新的教育活動、新的德育觀,同時也是對人際德育的一種超越。④王聰認為生態德育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據,并提出一些將生態德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途徑。⑤
在生態德育目標方面,李青春認為學校的生態德育價值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生態德育的導向價值、生態德育的規范價值、生態德育的協調價值、生態德育的發展價值、生態德育的審美價值。⑥朱國芬與李俊奎提出生態的五大價值目標:個體機制目標、社會價值目標、審美價值目標、自然價值目標與實踐價值目標。⑦
在生態德育內容的方面,戴和圣將生態德育內容總結為:道德原則增加、價值觀重建、行為習慣新要求、道德理想樹立、制度建設、進行全民化與終身化的生態德育。⑧葉穗冰將生態德育內容總結為四個方面:知識教育、意識教育、規范教育、習慣教育。⑨
2 國內外生態德育實施現狀
2.1 我國生態德育
當前我國生態德育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理論層面,符合國家實際的本土化實證研究不足,從學術研究成果上來看,相關文章大多側重于對生態德育的概念內涵的研究與必要性論證等方面,而對促進生態德育實際效果的實證分析不夠充分,導致對策研究缺乏,而相關的評估機制也并不多,研究成果較少因而無法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影響力比較有限。
從現有的研究可見,大多數學術文章并沒有課題項目的支持。這也反映了大多數的研究者并沒有相應的研究經費支持。而生態德育相關的環境教育涉及到多個學科,如環境工程學、地理學、生態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等,跨學科綜合研究不僅對研究者素質要求極高,而且需要有力的團隊帶領與經費支持。
C觀國內外高校生態德育現狀,當前我國高校缺乏相應配套的完善的生態德育機制,與生態德育相關的指導思想缺乏全局性,教學思路缺少指向性,價值取向不具備同一性,如從相關課程的設置到社會實踐等的實際操作層面的實踐較少,而生態德育又不能僅僅依靠知識層面的教育,必須深化到價值觀層面的教育,當前我國的相關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并不成熟。
2.2 國外生態德育
通過對相關文獻與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可將國外生態德育實施現狀特點總結為:系統性、時代性與適應性相結合、滲透性與行動性并行、法制化等。
建立系統化的生態德育體系:有相當一部分國家系統化的學校生態德育收效頗豐。澳大利亞在學校教育各個階段都把生態德育作為必修課程,形成了完整的系統教育,從而形成人人環保的社會風氣;德國的生態德育則注意引導兒童親近自然,從而使其得到生態德育的啟蒙;在具體的教育目標方面,日本進行了有計劃、有步驟的生態德育教育活動,如由文部省出版的教師專用指導資料中明確指出學校的生態德育目標為:使每個人都了解環境問題,習得解決環保問題的能力并提高相關判斷能力與思考能力,從而形成積極態度與負有責任的行為方式與生活方式。在生態德育的實施則分為三個階段:(1)親近自然,培養低年級學生對自然的感知能力;(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態教育,加深理解,形成具體認識;(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與能力,并能夠合理地判斷環保問題。
生態德育體系突出時代性與適應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國情為基礎并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學校的生態教育目的與價值觀,針對性較強;(2)從社會的發展新趨勢與新需要出發總結經驗,不斷提出與時俱進的新的理論;(3)順應生態教育內容的更新,增加學校德育課程。(4)用現代化的手段來輔助生態教育,提高工作效率。
生態德育過程重視隱形滲透性與行動性:在當代國外學校生態德育課程中,隱性課程逐步得到重視,集中講授灌輸的方式得以改變,通過充分發揮隱形教育的滲透性的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生態德育。另外,校內外生態教育活動與實踐活動也促進了學生養成環保習慣。如,英國設置不同類型的戶外學習、建立生態教育實踐基地以便學生進行自然學習。
生態德育法制化:制定法律法規已成為當前國際生態德育的發展趨勢。美國通過制定《國家環境教育法》等為生態環保教育的實施提供有效的依據與保障。⑩英國、德國等國家的學校將生態德育的內容加入學生準則中,如《與學生有關的社會準則》等,并且遵照健全的法律法規與準則等嚴格執行,使得生態德育處于良性循環之中。
3 增強高校生態德育實效性的實施路徑
根據陶行知“知行合一,生活德育”的德育理論,高校進行生態德育建設應該特別注重實行,將生態德育的氛圍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高校生態德育的實施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生態德育的氛圍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從增強高校生態德育實效性的實施路徑上來說,應該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熏陶等多方面內容。
3.1 教學路徑加強高校生態德育意識的培養
設置生態德育相關課程。要加強培養高校生態德育意識,應該首先建立系統的課程體系,我國幅員遼闊,各高校所在地區各有特點,應注意設置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包括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實踐課程等。
建設專職生態德育教師隊伍,教師的生態文明意識與專業水平是實現生態德育目標的前提,更是課程有效進行的動力,因此,應該著重強化教師隊伍的生態德育意識,并組織專業團隊,重視教育方法的研究,堅持生活與課堂結合,實踐與理論共行。
3.2 體驗路徑豐富大學生生態德育感知
德育最終要落在實踐上,高校應重視學生社團力量,多組織校內生態德育主題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校外生態德育社會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對學生的生態德育心理與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校外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建立生態德育基地,培養學生生態環保的責任意識;社區參觀調查與野外實習等實踐活動不僅能培養大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實際操作能力,也能帶動社會群體生態環保意識的形成,從而達成學校與社會的動態結合,繼而提升整個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與行動力。
3.3 體制路徑保障生態德育運行機制的完善
由國外生態德育實施經驗可知,如果生態德育缺少制度保障,那么生態德育工作極易進入疲軟狀態。生態德育已被納入國家教育計劃之中,因此高校應該以制度的形式來確保生態德育管理體制的建立,以完善制度來保障生態德育的有效順利實施。公平公正的生態德育評價體制也有助于生態德育實效的提高,因此應注重建立具有導向功能、診斷功能與強化功能的評價體系,不斷引導和激勵大學生提高生態德育水平,從而提高高校生態德育的實效性。
生態德育已逐漸引起社會的重視,成為了當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開始進入高校教育的實踐層面。針對高校生態德育中實踐方面存在的問題,應兩手抓意識與實施兩方面的管理,通過課堂、實踐與體制保障等全方位提高高校生態德育的實效性,并通過路徑建設提高高校生態德育的整體水平。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210.
② 魯潔.試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4(2):13-14.
③ 劉驚鐸,王磊.生態德育及其跨世紀意義[J].教育評論,1998(5).
④ 劉驚鐸,權利霞.生態德育的理論架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⑤ 王聰.生態德育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J].經濟視角,2011(2).
⑥ 李青春.生態德育理論研究概覽[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
⑦ 朱國芬,李俊奎.生態德育: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支點[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一、當前加強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是新時期高職學生特點的客觀要求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畢業生和職高、技校、中專的對口生組成。高職學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積極的、進步的,但由于社會經濟體制轉軌大環境的影響,生源的多樣性、文化基礎的差異性,及其所處年齡段(大致在17-24歲)正是思維活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部分學生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質欠缺,行為習慣不良,甚至有時會惹是生非,給學校教育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加強和創新高職德育工作,強化以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促進高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要求。
2.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的內在需要
一些高職院校認為:高職院校的培養時間短,應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專業素質上,讓學生有一技之長,思想政治教育屬務虛。由于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培養目標認識不清,德育經費投入不足,德育教師的培養及保障機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員教育理論素養不高,育人觀念和育人水平不適應德育環境的變化,工作方法簡單、途徑單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的差異性,往往習慣于簡單地運用規章制度來約束和管理學生,而不能較好地運用情感與心理輔導的技能加以疏導。這些德育認識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徑和方法上的不適應直接影響到德育的效果。
3.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教育要發展,就必須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在加強技能培養的同時,把學做人和學技能結合起來,突出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絕大多數就業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第一線,在目前整個社會就業形勢緊張的情況下,學生贏得崗位、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將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當作事關高職院校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大事來抓,以職業為出發點,針對職業要求和市場需要,圍繞專業開展德育工作。
二、加強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徑
1.以創新德育理念為先導,構建德育創新起點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導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進一步加強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邏輯起點。一是德育工作應打破自我封閉形式,走開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會與學校協調一致,構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過多樣且廣泛的途徑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二是德育工作者作為學生德育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三是注重互動和實踐,社會實踐活動是高職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徑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2.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空間
第一,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要堅持全面性、廣泛性、主動性和針對性原則,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或網頁,努力增強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園網為依托,建立學生德育教育網絡體系和網絡工作平臺,整合校園網絡信息資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的學生德育工作體系,不斷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第二,利用網絡優勢改進教學方法。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要積極改進德育課教學方法,一些認知性德育內容應盡量采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加以呈現,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活潑,還可以將先進模范的事跡、有關專家的輔導、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資料及時地移植到網絡上,引入課堂教學,加強正面宣傳的廣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監控、管理機制。要提高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和良好的網絡道德。
3.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夯實德育教育基礎
當前,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總體說來是健康的、積極的,但由于受生活環境、學習目的、新的師生關系等影響,難免會使部分學生產生一些心理困擾,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他們非智力能力及其潛能的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從人的內心出發,以尊重“人性” 為教育起點,根據不同年級對象的特點,有針對性有側重點地開展,能提高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水平,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有其獨特的育人優勢。為了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時期德育工作中的輔助和補充作用,一要通過專職、兼職結合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要加強機構建設,健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與輔導中心。二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強化知識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機干預。著重從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品質和心理調適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加強指導,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適應社會生活、適應職業崗位變化的能力,增強自信心等為重點內容。同時,通過隱性課程、活動課程等多種課程形式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專業教學之中。在學科專業教學中滲透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這是現代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內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通心理咨詢網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隊伍素質為保障
時代的發展變化對高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政治理論素養、政治堅定、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德育師資隊伍。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理論和業務水平。學校應加大德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并在政策、人員安排和培訓經費方面予以保證。要建成學習型組織,倡導終生學習理念,在學識和技能方面不斷提高。要創造條件組織德育工作者參加社會實踐,接觸實際,了解國情,了解企業對人才規格、職業道德、職工素質的要求和標準,貫徹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第二,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建設,形成群體示范效應。建立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導向、評價和激勵等制度,實現對德育工作者的嚴格要求,督促他加強自身修養,通過提高職業道德認識、培植職業道德情感、堅定職業道德信念、鍛煉職業道德意志和培養職業道德行為,使教師在思想境界、個人品德、文明習慣和敬業態度等方面都能成為學生表率。第三,重視德育工作者信息素養的培養。學校應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德育工作者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增強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德育教育的意識,學會從網絡上搜集信息,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運用網上的正面材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形勢教育和解疑釋難,不斷提高駕馭網絡的能力。第四,保障德育工作者在學校的地位。應在全校營造重視、尊重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圍,學校領導、教職員工都應真正關心、理解德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0-0101-01
一、相關概念解釋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名詞,對于具體的概念解釋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來講,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應該從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去學習,重視道德的實踐,而不是過去那種抽象化、書面化、政治化、教條化的空洞說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書面知識的考查與德育知識的傳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終產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去體驗道德,從而認識到道德價值與意義,讓學生自己與生活進行交流,去感受的具體的道德行為,而不是過去那種道德概念,進而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與力量,自覺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規范自己的行為,體驗道德的魅力。在整個生活化德育的過程中,學生是處于一個主動的地位,有利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了過去被動的局面,增強了實踐性,符合道德的實踐性特征,很有利于學生的道德教育。
“價值”一詞指的是客觀體對主體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德育審美化”一詞是在《道德的審美特性與德育審美化》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來的,在文中的觀點看來,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的活動,應該也必須對道德教育實行審美化,這是文中的主要觀點。其后德育審美化開始成為一個研究領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審美化這樣的一個觀點,是為了區別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觀點,前者認為道德教育的雙方在這一活動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達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與德育審美化結合起來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學上講的原理運用到中職道德教育的實踐中,并且這種教育是以生活為基礎的,由此而形成這樣一種通過運用美學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審美感染力來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道德、把德育與美育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方式。至于說到其價值意蘊,指的實際上就是這種教育方式帶來的有利于社會與個人發展的積極意義與作用。實現路徑指的就是此種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好處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實現,下文將對其帶來的好處和實現路徑一一展開論述。
二、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的價值意蘊
中職生活化審美德雨的價值意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有利于改變當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現狀。由于我國當前的教育正在逐漸向市場化轉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斷加強,但是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應該是公益性的,是屬于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方面,商業化只是少部分學校,而不是大部分,許多承擔著公共服務責任的學校也開始走向功利化教學。其主要表現在許多學校把德育活動只是當作學校擴大生源、或者說是應付基本教育課程的一種手段和形式,審美化教育將會對這一現象有所改觀。
2.實現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會有助于改變當前道德教育中忽視學生主體,教育內容空泛、脫離實際的現狀。就當前我國的道德教育現狀來說,其內容過分的教條化,只是書本上知識的一些羅列,考試也只是純知識性的考察,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價值,甚至以鄙夷的態度來看道德課程的學習,況且這種脫離生活的教學也是和道德的實踐性相違背的,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會解決以上所說問題,提高中職的教育的整體水平。
3.實現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有助于和諧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良好的道德規范是和諧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而一個好的道德規范與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開的。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中等職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加強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教育的,將有助于為社會培養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這些人才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上將傳播其良好的道德風尚,給他人樹立一個好的模范,這將會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三、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的價值意蘊的實現路徑主要由以下幾條
1.建構德育審美化體系
建構德育審美化體系,涉及的內容包括德育審美化的目標、內容以及方法。德育審美化的實現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德育審美化,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就會在德育審美化的過程中向著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過程中出現沖突;其次有了目標,就要有具體的教育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的方式,教學內容中就涉及到具體生活場景的設置,具體的實踐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怎樣去完成,這就涉及到學生是否該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組,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該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學生會進行深入的交流還是該作為一個旁觀者或者組織者等等。
2.在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別該怎么做
德育的審美化不是單讀的學生該做到什么和老師該做到什么,這兩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是同時發揮作用的,應該都是審美化教育的獲益者,只是各自擔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而學生是活動的實際參與者,學生需要主動積極的參與進去,認識自身道德行為的特點,認識到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在此過程中,老師首先應該用自身的行為來讓學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學生的興趣與主體性才能被激發出來,進而去模仿和創造,去創造出屬于學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把對美的創造與發現作為人生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肖蓉,伍自強,王小元,楊智勇.大學生活化德育審美化的價值意蘊與實施路徑[J].江蘇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職業學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構與實踐[D].浙江工業大學,2007.
幼兒的思想是一張白紙,等待著身邊的人增添色彩,因此,在這個階段,必須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現代化教育改革,必須著力于幼兒的素質教育,本文對幼兒優良品格形成的有效教學方式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幼兒對于身邊的事物都感覺很好奇,因此喜歡進行模仿,而
幼師是經常與幼兒接觸的人員,也是幼兒的主要模仿對象。幼師在教學時必須時刻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的形象,要為幼兒樹立一個美好、健康、道德素養高的偉大形象,這樣幼兒便會在模仿教師行為的同時形成優良的品德,提升道德素養。教師是幼兒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影響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行動為幼兒做出表率,這樣幼兒才會按照老師的安排去完成任務。在教師的榜樣作用下,孩子們才會潛移默化地形成有禮貌、善良、有正義感等優良的品格。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
幼兒時期要培養孩子的健康情感才能進一步促進孩子的智力開發,形成優良的品質。首先,幼師要鼓勵幼兒之間多進行交流,增加朋友之間的情感。老師要組織不同的游戲,讓幼兒共同參與,在游戲中體會互信互助,增加成長的樂趣。其次,盡量滿足幼兒的需求。作為幼兒,他們的需求同成人是一樣的,既有物質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相對來說,滿足小孩精神上的需求是有難度的,比如:當小孩主動要求幫助老師收拾玩具、擦桌子的時候,老師最好不要拒絕,放手讓幼兒去做,滿足幼兒的精神需求,這樣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發揮家庭品德教育的作用
幼兒不僅會受學校教師的影響,在家里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因此,家庭的道德教育對幼兒也是很重要的。作為父母,在家里必須樹立德育的意識,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
他們禮貌待人,在不存在危險的時候,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去做想做的事情,在生活中注意觀察他們的行為。孩子對于新鮮事物總是很有興趣的,當父母第一次鼓勵孩子去門外的箱子取酸奶的時候,孩子都會雀躍地快速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但是,如果同一件事情讓孩子重復去做,新鮮感消失后,孩子會覺得有點厭倦,這時,家長就要不斷地鼓勵孩子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下形成優良的品質。
綜上所述,德育要從娃娃抓起,要重視幼兒成長過程中道德素養的培養。從小形成講禮貌、有協作精神、懂得分享、樂于助人等優秀的思想品德,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高中階段是人整個一生成長中的重要階段,是長知識、長身體、長品德的重要時期。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本身是美的化身,代表著美好的祝愿、向上的精神以及對美的描述和傳達,不同風格的音樂能在不同的條件下會使欣賞者獲得不同的心理體驗。高中音樂教育做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有其他科目所不能比擬的優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中音樂德育教育實施存在的問題
1.1學校忽視高中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有一個現象很值得關注,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升學壓力大,又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學校本體也只是在本校重點學科的建設上投入大量精力,從而忽視音樂教育這塊,課表上的音樂課也隨之被其他文化科所占用,這一現象勢必會導致一些教師無心教學,這種專業上的忽視,教學上的不足,政策上的傾斜,擊退從事普通高中音樂老師對音樂教育的進取心。音樂也足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它們是息息相關的,通過適當的音樂教育可以讓學生感受生活的關,理解生活的美,感悟生活的美,從而也可以提高,生的素養。
1.2高中音樂課程教學評價缺失
高中音樂教學質量評價中沒有把音樂課程教學納入評價范圍。上級教育主管單位沒有舉行音樂課程教學評價,也沒有對高中音樂課程教學評價提出要求,學校是跟著上面的指揮棒轉的,學校也不會對音樂課程教學進行評價。沒有評價,也就沒有獎懲,音樂課程教師也就缺乏了激勵,最終造成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流于形式。更加談不上對高中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進行具體的要求和評價了,間接地促使高中音樂教育中德育功能的缺失或弱化。
1.3高中音樂課程課堂教學脫離課程標準
高中音樂課程課堂教學沒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科目安排上沒有執行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出現嚴重“縮水”現象,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被縮減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被忽視了,在音樂教育中沒有注重挖掘出音樂教育應有的德育功能。
2、實施高中音樂德育教育的路徑
2.1在多元化全球化的音樂世界中找準高中音樂的定位
現在我們所說的音樂包括歌唱,或者各種器樂演奏,舞蹈等等藝術門類已經不再以西方所謂的科學標準來衡量一切。每個文化持有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背景,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道行,所有的表現形式亦如此。
如果我們這樣去看待問題,那么引導學生對校園音樂文化的形式的多樣化,也會認同。國際上都如此,校園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必須要以民族音樂學為背景,國富民強,只有國家的強大才有家庭的強大,只有國家受尊重了,有地位了,大家才都會尊重。在中國每年最重要的春節聯歡晚會,就是對我國文化的推崇。現在政府提倡大家都來看京劇,提倡地方戲劇,不管是電視還是廣播這些媒體處處都能看到戲劇的身影,這就是一種轉變,也是一種民族認同情感凝聚的需要。國家已經始越來越重視扶持自己的文化,意識到自己的文化是不可替代的,同時。我們音樂老師的觀念要更新,教師若不具備社會歷史文化性,沒有正確的音樂理念引導,許多學生就更容易迷失自我,著實是一種生命的浪費。我們任重而道遠。
2.2提高音樂教師隊伍的素質
教育需要的是創新,那么一定要具有創新意識的引導者。這是高中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急呼。可以經常組織老師外出觀摩各種比賽和活動,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一定要有良好的師德品質,不斷更新理念,要大愛,有耐心,與學生多溝通。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師的微笑、點頭、說話的語氣比音樂更實在的表達教師對他的尊重、信任,肯定,關心和愛護。做一名合格的高中音樂教師還要不斷的自我學習,完善自我,不斷的提高心理素質,不斷的創新。當今社會是發展的時代,做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的我們不再是滿足技術上的水準,更要求更高的藝術上的追求,既是一位教師也是一位藝術家,學生就是你的藝術作品。在不斷的學習中成為一口泉井,要泉涌不斷,用清澈甘甜的泉水來滋潤祖國的未來。
2.3 授課方法的豐富化
課堂才是我們的第一戰場,我們可以采取課堂式實踐法來引導學生參與音樂的學習,但是要因材施教,分層分組的教學才是出路。現今的高中生喜歡在實踐中掌握理論,作為高中音樂的教育者來說,讓學生們喜歡自己的選擇,興趣激發他的動力,能切身的體驗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給大家帶來的美好享受,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其中的真諦,教學方法多樣性:欣賞教學、歌曲教學、樂器教學、第二課堂教學、演出活動教趣味性教學(講音樂故事教學、音樂表演教學、音樂游戲教學、制作多媒體音樂教學)等,例如,高中生是剛剛參加完成人儀式,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但其實心里不成熟,只是渴望成熟,生理上是個成人了而已,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不喜歡被說教,他們的心里正是形成期,價值觀,世界觀,愛情觀,道德觀等等這些正逐步形成,可是他們還是學生,還沒有很好的辨別是非的能力。而音樂鑒賞可讓學生在自然和諧的氣氛中情感得到升華,心靈得以凈化。還有開設歌唱課,“人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美的樂器發出的。”在歌唱模塊的教學中,應以合唱為主。這是因為合唱藝術要求參與合唱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具有高度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有團隊精神。還有一種形式就是戲劇表演,演員扮演人物,大眾表演和展開故事情節三者相結合,這就是戲劇。音樂是美的課程,而音樂教室則是美的傳播者。
(一)通識教育的目的性
知識就像一片海洋,要在大海之中獲取目標,一個人如果不了解這片大海的情況、水平分布和垂直結構,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況,是很難找到并最終達到其目標的。這就要求大學生首先對其要面對的目標情況、環境、路徑、方法加以了解。通識教育恰恰起到這樣的作用。高校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讓大學生學會打牢抓住目標的技術,而是要先了解情況、熟悉環境。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前通曉各種“基本知識類型”,了解基本情況,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指明方向。
(二)通識教育的發展性
通識教育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發展遠大理想和抱負,有利于實現高等教育的自身價值。先生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1]377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學生的未來自我發展能力是當今高等院校實現自身價值意義所在。眾所周知,國外教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每當美國高等教育出現危機、面臨迅速變化時,通識教育總是被看作應付這些挑戰和進行革新的催化劑”[2]。所謂的危機、變化是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國外的教育是靈活多變的,社會需要哪種類型的人才,高校就設置哪種課程,培養此類人才。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脫離為社會服務這個宗旨,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然而,國內的高等教育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高校的課程設置跟社會需求沒有太大的關系。因此,大學生就業常常面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與社會需求脫節。由于這種人文精神的缺失、課程設置結構的失衡,造成人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產生懷疑,使得高等教育面臨著挑戰。
(三)通識教育的前瞻性
1.有利于開發大學生的潛質。通識教育的第三個目的就是開發潛質,縱深發展。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非常重要。有一句諺語叫吃什么飯長什么身體;對于大學生學習來講,可以說修什么課程就有什么樣的知識結構,也就有什么樣的創新潛力。2.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創造型人才,而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創造性人才培養最重要的是使被培養者具備前瞻性思維。通識教育是以課程為載體,以思維為動力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通識教育內容廣泛,涉及到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三大領域,而這三大領域不同的知識內容、思維模式和技術方法結合在一起,使人更容易形成創造性的思維。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潘光旦先生說過“:教育的理想是在發展整個的人格。”[3]個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思想,也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大學生在通識教育模式下關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發展,通過對三大科學領域知識的系統性學習及對認知的拓展、全面掌握人類知識的基本情況,并對不同學科間的核心內涵進行比較分析,弄清楚各學科之間內在的關聯性與差異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最終實現挖掘大學生潛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正如羅索夫斯基指出;“通識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學學院教育的一種方式。這個也可在狹義上表示除主修課或專修課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確保知識的廣度和平衡,使個人獲得全面發展。”[4]
二、通識教育的現狀分析
1.普遍設立通識教育機構:世界各大學都有自己的通識教育的規劃和執行機構,而這些機構都是相對完善的。日本東京大學稱之為文理研究院,韓國延世大學和成均館大學稱之為大學學院,韓國首爾大學稱之為基礎教育院,香港中文大學稱為通識教育部。除級別較低學院外,多數高校都設立了通識教育委員會,監督指導通識教育。由此可見,高校組織機構的健全與否關系到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識教育的順利進行。2.普遍達成通識教育共識:大學教育的使命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動力。東亞名牌大學都對本科教育的成效進行了新一輪的評估,并開始以全新的視角大規模地發展并在學校主要領導和骨干教師的帶領下,開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推進通識教育的發展。首爾大學文理學院徐敬浩教授對通識教育目前的發展表示:“在當今高等教育普遍面臨的功利追求和量化考核的壓力下,本科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理想征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5]許多歐美高校證明了大學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充滿活力的本科教育。因此,為了使研究型大學的目標不局限于一句空洞的口號,搞好本科教學質量是關鍵。3.普遍重視通識教育:各高校高度重視通識教育,普遍強調通識教育,認為面向未來各個領域的前瞻性和應對性是通識教育的重點,為此,各高校正在努力完善國家安全、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太空科學,民主科學,本國與外國,人類與其他生物,人與環境等各方面的課程設置,構想新的通識教育模式,實現通識教育在學科組成和教學方式上的新發展。為了突出通識教育課程對跨學科、多元化、交叉發展的重視,各高校設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如基礎課程與最新研究發展的結合,理論性學科與技能性學科的結合,還有各個專業領域的結合,以及國內與世界的結合。
三、通識教育的困境
1.培養目標功利化:偏重應用型和專業型是大部分高校在通識教育課程目標上青睞的路線,由于目前各高校都面臨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大多數高校仍然在課程的培養目標上更突出實用性和功利性,重視課程的專業化和技能化,并使此類課程數量在課程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忽視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2.課程設置隨意性:系統的課程設置體系對搞好通識教育提供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然而,在當前的通識教育實踐中設置缺少統一的標準,主要體現在教師講授課程的隨意性,沒有完整的課程設置體系,教案結構散亂不規范,時間分配和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3.缺乏整體的評價體系: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傳統根深蒂固,分數、知識被看作是衡量教育教學質量效果的重要指標,對于大學生的其他能力,如理解能力、創新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卻通常并不看重,也沒有對于這些能力的系統性評價。由于缺乏相關的評價機制進一步導致人的發展主動性的缺失,而通識教育與此大相徑庭,因為通識教育提倡的是“全面”發展的理念。通識教育的缺位:由于歷史上通識教育的缺位,使得大部分高校目前不具備通識教育順利發展的環境。通識教育以自由教育思想為基礎,而我國則缺乏培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土壤。先生曾說過“:數百年來,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項,即對人們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使他們能承擔政府所急需的工作。”[1]489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學而優則仕”,這種德育教育又最終被用在了政治領域,成為了“以德治天下”的工具型的教育思想,這使得通識教育的傳統逐漸喪失。缺乏創造性和創新性:計劃經濟的發展模式曾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根深蒂固,我國高校的通識教育則深受其影響,高校應大力發揚創造與創新精神,努力探索適合本校發展的特色道路。國外的通識教育方法已成為眾多地方院校學習與模仿的對象,但容易犯本本主義的錯誤,即只注重形式的模仿而忽略實踐經驗的重要性,對通識教育核心與靈魂的理解不夠深入,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法略為單一;課堂教學往往采用大班授課,教學內容達不到一定深度,只是單一地傳授書本知識,從而無法保證通識教育有效實施,目標就更加難以實現。缺乏系統性及整體性:高校缺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因此難以使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更加系統與完整,同時缺乏優秀的師資力量。由于許多高校對通識教育理解得不充分,通識教育便倉促實施,而缺乏合理充分的準備。通識教育課程缺乏有效管理,課程分布繁多而冗雜,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規劃不完整等弊端。授課教師大多對通識教育沒有充分的了解,幾乎沒有通識教育的授課經驗,因此也就不能完美地教授通識教育課程。因而許多通識教育課程往往雖然冠以“通識教育”的頭銜,卻仍然采用專業基礎課程的單一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通識教育的實施效果可想而知。
四、更好地實施通識教育的路徑
(一)合理規劃課程安排
要更好地實施通識教育,就要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有用人才。通識教育課程的安排大致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文化類科學。使大學生更全面地掌握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從多個角度看待與分析問題,形成高尚的審美情操,使大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社交類科學。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分析社會現象,為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全球化的局勢下,提高大學生處理社會問題的能力,并能更好地發揮團隊精神。3.自然類科學。使大學生能夠較完整地了解物質世界運行規律,具有基本的數字計算能力,具有謙虛謹慎的科學作風和正確的自然觀,樹立環保意識。4.跨學科類知識。使大學生能從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各學科之間的關聯,運用類比、分析等方法掌握各學科的知識。
(二)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
科學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使各學科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貫通,整體上構成了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主干,從而形成具有豐富內涵而又內容豐富的核心知識體系。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合理安排通識教育:一是每門課程的設置應相互關聯,發揮各門課程的特色,彼此互為補充,促進整個教學體系的進步。二是把握好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和專業型課程體系之間聯系與異同。專業型課程與通識教育課程間并非是對立的,雖然它們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例如在目標設定、課堂教學和教學評估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兩類課程在大體上的方向是一致的。三是將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系統化,深化它與學校本科課程體系之間的聯系。本科課程體系應該是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包括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專業特色以及教師資源等,要使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更加完善,應充分借鑒校本課程資源,發揮其優勢,使通識教育體系更加貼近大學生生活。
(三)建構多元化的評估機制
當代的大學校園里,部分大學生所表現的冷漠和忘恩情緒,令人心寒和擔憂,大學生感恩的缺失正對實踐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著強烈的沖擊。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是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當務之急和必然要求,讓廣大學生具備感恩意識、充滿感恩情懷、付出感恩行動對于大學生完善人格、豐富情感、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思路和目標
根據教育心理學,感恩品質的過程包含意識、情感和實踐三個層次,意識層次即認識和了解接受的的恩惠,并在內心產生認可;情感層次是在內心認可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愉悅、幸福等情感體驗,進而轉化成自覺的感恩意識和報恩沖動;實踐層次是將感恩意識轉化為報恩乃至施恩的行為,并形成習慣。因此,開展大學生感恩教育,應當從當代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入手,根據喚醒感恩意識?—激發感恩情感—產生感恩行為—升華、固化感恩觀念的教育思路,在教育實踐中,注重學生的個體認知發展規律,對學生進行體驗式教育,活動形式可以豐富多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提高教育活動的的針對性和感召力,通過類似富有成效的活動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感恩學校、感恩父母、回報社會的人。
三、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路徑
1.營造感恩教育氛圍讓學生知恩
把感恩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中增加“感恩課”,從認知層面引導大學生識恩、知恩。充分利用時事熱點和社會上典型的感恩事跡,將國家時事、政事融入到大學生感恩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責任和奉獻意識。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動,如感恩主題征文、感恩事跡表彰、感恩主題班會等引導學生產生感恩共鳴,營造出濃厚的感恩教育環境。充分運用各類主流媒體和網絡平臺,形成感恩教育主題宣傳有重點、典型宣傳有效果、日常宣傳不斷線的局面,通過多元化的線上線下宣傳新途徑,為感恩教育營造出良好的輿論環境,發揮輿論宣傳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2.設計感恩教育品牌活動讓學生報恩
在品牌活動設計方面,緊緊圍繞“感恩于心,報恩于行”的宗旨,組織開展“感恩黨和祖國,立志成才”、“感恩生命、孝敬父母”、“感恩老師、勤奮學習”、“感恩自然、保護環境”、“感恩社會、奉獻文明”等主題活動,創新思路,創優方法,創活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整個感恩教育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另外,注意充分挖掘挖掘各類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適時植入感恩教育內容,實現管理育人目標。比如在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評定,獎助學金評選、勤工助學設定和助學貸款等資助工作中,注重宣傳勵志成才的優秀事跡,樹立感恩教育的學習典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節儉作風與責任意識,培養學生飲水思源、知恩圖報、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
3.建立感恩教育實踐基地讓學生施恩
多方位建設感恩教育實踐基地,依托各類基地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報恩、施恩的平臺。在校內,可以成立圖書漂流式的愛心書屋,接受學校畢業生、社會愛心機構的書籍捐贈,鼓勵在校生將自己的書籍進行愛心共享,為學校同學提供更多的書籍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書籍傳遞著希望,凝聚著力量,愛心書屋用愛心感染學生,用感恩回報學校。在校外,可以結合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感恩教育,在貧困地區中小學成立實踐基地,組織大學生愛心志愿者開展課業輔導、素質拓展、科技宣傳和心理輔導等活動。定期在市區或校園內開展愛心捐助和感恩義賣活動,通過愛心捐贈和感恩義賣,傳遞愛心,既能讓一些人買到物美價廉的物品,同時又能籌集到更多的經費來幫助孤寡老人和困難學生,讓學生切身體驗“施恩者”與“受恩者”的角色變化,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恩意識。
4.積極構建“三位一體”感恩教育體系
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實行學校、家庭和社會聯動,積極構建高校感恩教育體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風能夠深刻影響著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家長要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言語行動和家庭教育讓孩子感受和學習樸素節儉、待人和善、孝敬老人等家庭美德。高校教師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模范遵守社會公德,以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要大力宣傳教師中優秀典型的感恩事跡,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要改進感恩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感恩教育除了要靠家庭和學校,還要依靠整個社會,積極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感恩奉獻的健康社會輿論,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優勢,構建家庭、學校和社會互動的感恩教育網絡,幫助大學生形成感恩的心態、品德和責任,進而外化為感恩的行為。
參考文獻
從初中生所處的年齡段和心理特征來看:如果缺乏德育教學,任由叛逆的性情蔓延,很容易造成扭曲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此,學校必須正視德育價值取向和實踐路徑,根據具體情況展開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規范行為,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基于解構基礎的初中德育價值取向
1.落實德育工作
對于初中德育工作的價值取向,更多的源于哲學基礎。社會存在決定了其具有縝密的辯證關系。初中德育更多地需要從案例著手,在循序漸進中傳遞能量。針對當前初中生的情況,為了更好地滲透德育教學,必須從關注自身感受出發,充分利用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規范。
2.德育應具體
從德育價值取向來看:在初中教學中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必須從具體事項著手,以更好地解決問題;通過整合當前的學習風氣進行有目的的肅清。
3.做好德育控制工作
控制在德育工作的開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具體包含事前、中、后控制。相對于初中德育,這里更注重事中和事前控制。之所以得到該結論,與初中生心理特征有著極大的聯系。在社會意識逐步形成的情況下,他們開始注重自身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很有可能向反方向發展,甚至形成玩世不恭和自卑心理。因此,在初中德育教學中,我們必須注重控制職能的發揮。
二、初中德育實踐路徑的創建
1.注重德育教學的價值取向
從管理層開始,注重德育價值取向,并且沿著現實、方法、哲學、評價基礎進行。尤其是哲學方面,它是德育教學得以實施的源泉。因此,在初中德育教學與實踐中,我們必須正視社會意識與存在之間的關系,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理解初中生的所想、所思及可能失范的問題產生的源頭。其中,學校、家庭與人際關系對德育工作的開展也有很大影響,對此教學工作者應該努力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做好同學之間的人際交流。
2.整合具體事物開展工作
從初中德育教學反饋的信息來看:生動的案例對教學效率具有極大的影響,當然在選用生活案例時必須注重經驗范疇和認知水平。反觀現行的很多德育工作者,沒有整合實際情況將工作上升到集體主義是很不明智的行為。對此,在開展群體性德育教學工作時,應該整合身邊事物以及典型故事,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精神洗禮。
3.整合學生經驗,做好德育控制工作
從初中生年齡段來看:他們大部分在13~16歲之間,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少接觸社會,生活經驗極其有限。家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著直接影響。對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工作,將初中生能夠理解的事由作為教學依據,以此提高他們愛家人、愛自己的情操。
德育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人才的關鍵內容。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探索初中德育價值取向作為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與學習都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整合工作取向、價值向導,不斷優化實踐路徑,完善德育教學。
1. 德育目標的淡化及虛化。從大德育角度看,我國的德育目標片面強調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片面強調遠景目標,片面強調遵從性等。從學校內部看,主題班會等德育教育活動局限于一些事例的呈現,導致德育目標的淡化;也有的偏重于德育知識的理論灌輸,導致價值判斷和德育目標的虛化。
2. 德育內容的陳舊與超越。中小學德育內容滯后于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發展的現實,德育內容相對陳舊;不少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只注重德育的超越性,忽視其適應性;德育內容呈現方式單調,缺乏情景性;道德規范、道德教材呈現方式也顯陳舊。
3. 德育話語的霸權與控制。在不少學校,德育未能關注人性,尊重人格,學生主體沒有應有的地位,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動的話語權被學校或教師所把持與控制。2012年4月13日晚,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八年級一班14歲女生李欣從自家五樓跳下,經搶救無效而身亡。教育權力為何能逼死不愿剪發的女生?一次次學生“以死抗爭”教育的痛心事實說明:當前教育并不具備喚醒學生的功能。因而,必須讓教育在民主與法治的軌道上運行,讓學校德育真正尊重人性,讓每個學生人格在教育權力面前能夠真正站起來!
4. 德育方式的單一與粗放。時代變化了,學生的信息量也與日俱增,但有些學校進行德育的方式依然是陳舊和粗放的:任務型的班會課隨處可見;在進行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時,許多學校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說教”“道德灌輸”,內容乏味、形式單一;在遇到學生上網、手機聊天、早戀等問題時,多數學校一般采取嚴堵的方式,而在積極引導方面缺少良策。近日有微博爆料,武漢某學校開展了一場“校內禁手機,違者砸機”的行動,校方將沒收的學生手機砸毀,并設立“手機尸體展示臺”,以此逼迫學生專心復習迎考。
5. 德育時空的封閉和抽離。有人認為,德育是一種單獨的教育,它可以游離其他各育、脫離學生的整體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德育課堂上培養人的德性。把學校德育從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離出來,使之成為學校中一個單獨的實體,試圖靠單獨的德育課程、單獨的德育教師、單獨的德育機構來實施德育;把學校德育從社會生活的整體大系統中抽離出來,使學校德育成為脫離生活世界的孤立實體,與社區、家庭缺乏密切的配合和聯系,在“封閉的思想無菌室”里,由德育教師傳輸理想化的道德信息。在德育的實踐、德育的評價等方面還有許多非生態的現象,在此不一一列舉。面對中小學德育的種種困境,我們要追問:德育的目標是什么?德育的“根”在哪里?
德育的終極目的到底是什么?這是全部德育改革與日常德育工作必須回答的命題。德育最終的目的只能是提升受教育者個體的生活質量和幸福生活能力。“以人為本”的德育一定是“人是目的(康德名言)”的落實。
(1)德育教育應從人性的底線開始。 2013年3月4日早7時許,周喜軍在長春 “為家超市”門口偷車,車內有車主兩個月大的嬰兒,車主許先生夫妻二人發動親友和好心人到處搜尋并向偷車賊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只要孩子能夠安全回來,車可以送給你。” 24小時之后,人們發現嬰兒穿的衣服和包裹的毯子被扔到了附近的小溝里,犯罪嫌疑人將嬰兒掐死埋于雪中了。無獨有偶,在2013年2月6日,美國同樣有一個偷車賊盜車之后,發現車上有個半歲的孩子。孩子的哭聲讓偷車賊良心發現,把車停在路邊,打了電話給警察。警方立即到該地點將被盜的吉普車和女嬰救回。同樣的事情卻有兩種結局,這說明了什么呢?這說明人性的底線比道德的高標要重要。周喜軍顯然缺乏起碼的人性,而另一位盜車賊在發現車里有嬰兒之后選擇了棄車逃跑,而且逃跑之前還不忘記打電話報警。兩相對照,至少后者心存對人的生命的敬畏感。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是靠雷鋒式的道德高標人物來說明的,而是靠社會中那些道德低下的人的人性底線來彰顯。
(2)學校教育應讓學生從小學會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善根是要從小培養的,而且是要從點滴的事情做起的。德育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這種人性要通過點點滴滴的事情、通過孩子的切身體驗傳遞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二、提高德育水平的現實路徑
在2013年“8?19”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就學校教育而言,為落實好講話精神,把培養人的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1. 堅持德育為先的原則。德育為先是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一個人的優秀,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優秀;一個民族的偉大,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偉大。而人性的優秀和偉大,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德性”的優秀和偉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養的教育”。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既是人類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中小學要真正重視德育工作,學校教育工作者必須真正確立這一重要的觀念:德是做人之基,只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學習才有動力,成長才有保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指出,“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主題。”素質教育是應該給學生終身受益的素質的教育。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是什么呢?一個是思想素質,它是學生做人的基礎;一個是思維素質,它是學生做事的基礎。
2. 深化核心價值的融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核心價值要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融入社會實踐全過程、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過程、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
學校德育應達到“教育無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體驗”的境界。核心價值觀的融入首先需要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學生是一個有自由思想和發展的生命體,“一顆被緊緊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彈性的”,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精髓融入學生的心底必須營造開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環境;其次,需要呼喚教師主導角色的真正回歸,德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教師的德育實踐能力和教書育人水平的提升,是有效進行核心價值觀融入的前提,因為學生是在教師的發展中成長的。
有了學生權利的回歸和教師角色的轉變,我們的中小學德育就有可能變為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德育;變為自覺主動、活潑生動、師生互動的德育;變為充滿著“愛”、洋溢著“情”、體驗著“樂”的德育;以日積月累的“浸潤”與“孕育”為手段的融入,一定會在學生思想深處播下德育種子,成為感召學生心靈的偉大力量!
3. 夯實現代德育的基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公民意識是公民在公民社會中所形成的對于自身主體性、權利和義務、社會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覺。公民意識事實上是公民在思想、觀念上的自我確認。
公民意識教育的基本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從本體層面上,從內心深處認同“我是國家的公民,我與國家為一體”;理念層面上,牢固樹立法律意義上的“主人意識”“平等意識”;實踐層面上,充分行使權利,認真履行義務,提升公民品位。夯實現代德育的基石――公民意識,必須:
(1)明確目標。培養認同、理解、遵守與維護國家憲法,關心并參與公共事務,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敢于承擔責任,對民族的傳統和文化有歸屬感的現代公民。
(2)形成系統。在宏觀上將中小學的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一定體系,從而在課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專門性的、持續性的公民意識教育。
(3)牢記責任。責任是公民品質的核心,是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公民意識的核心可理解為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
(4)積極體驗。公民意識教育必須革除傳統的“教化”理念,拋棄傳統的“說教”模式。從“矯正”“防范”轉化到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參與”。把“講德育”變成“做德育”,這是德育的現實理性選擇。
(5)利用環境。學生的生活離不開學校和社會,公民意識教育的開展需要良好的校園環境與社會風氣的保障。
4. 關注德育文化的浸潤。讓道德的血液流淌在道德的血管里, 讓德育的滋潤滲透在育德的實踐中。德育,需要文化浸潤。文化蘊含觀念境界,決定價值追求,左右教與學的內涵,文化的層次決定育人的層次。人是文化的主體,獨立人格是在文化活動中塑造起來的。恩格斯說:文化上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向自由邁進一步。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呈現美麗人格的側面。
在育德實踐中堅持文化育人,直入學生的心靈世界。學校德育不僅是讓學生知道道德的知識、概念和律令,而是要在具體的育德實踐中指向學生的心靈,在微處用力,播下一顆道德的種子,收獲幸福的人生。
(1)育德要堅持“價值引導與自主選擇”相結合。道德教育既要使學生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又要使他們形成價值共識,尊重他人的價值選擇;既要使他們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又必須給他們以價值引導。教育是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2)育德要堅持“道德規范與人生體驗”相結合。道德教育是外在的“教”和主體內在的“化”的有機結合。“教”側重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領悟道德的準則,“化”是通過優秀文化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把道德的體驗、道德的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上升到一種自覺的境界。
(3)育德要堅持“道德教化與文化浸潤”相結合。道德教化應該以“道德內化為目的,尊重和發展人的道德學習能力,并依托社會的德育化,克服學校德育對個體道德學習能力的擠壓,在社會過程中強化和充分發揮個體道德學習能力。
班級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環境文化,目標育人;管理文化,行為育人;交流文化,情感育人;課程文化,綜合育人。把道德規范和文化中真正有價值的內涵植入學生的個體生命之中!
5. 建構積極心理的場域。關注師生身體發展和心理健康的和諧是提高學校德育水平的一項新舉措。實施積極德育,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精神疆域,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人生的幸福。幸福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幸福學生”,成就“幸福教師”,創建“幸福校園”,最終使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的積極德育,通過培育學生的“積極自我――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目標――積極品質”等途徑,幫助學生把握快樂,投入積極而有意義的一生!
6. 重塑德育隊伍的榜樣。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是一種在行為中造成正確選擇的習慣,且這種習慣乃是一種合理的欲望”。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及他人的示范是無法替代的力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德育教育;校園文化;新課程
一、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學生的成長、學生的學習,甚至在生活中,主要依賴于校園環境,所以良好的校園物質環境,幫助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學生會更加確定,同時也影響學生的道德行為,道德影響學校物理環境對學生非常大。在校園環境的建設,需要學校特色為出發點,通過校園物質文化環境,展示學校的特色,讓學校想通過物理環境的性能,能有效應對學生道德發展的無形。
(二)加強校園德育文化生活建設
校園文化的德育生活氛圍,我們需要從學校班級入手。通過集體努力,班級和校風逐漸形成,并成為一種良好的時尚,這不僅是一種文化氛圍,更是一種心理氛圍。這會對每個人的校園產生一定的影響。班級和學校精神不是特別明顯,而是一種潛在的氛圍,學生需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體驗,讓學生能夠受到影響,并逐步按照約定的規則去遵循。通過一定的心暗示和輿論的影響,讓學生產生心理壓力,同時有能力調節自我的道德品質。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學生進入的校風和學風很好的學校,那么他們將以良好的氛圍影響,符合學校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在同一時間,不該做的事,一個變化,對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二、加強農村教師的德育水平建設
(一)加強教師道德教育知識的培養
在學校方面,要培養德育人員,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提高教師的道德觀念和道德素質。如果教師能夠真正強大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及道德教育,可以使教師的思想品德教師將進一步提高水平,充滿了對學生的義務教育的積極性,真正建立在實踐自己的教育責任,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的游戲使學生感受能力方面,才能真正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質,教師可以照顧學生,從內心尊重學生。在學生的影響下,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尤為重要,甚至影響到學生的生活。自古以來,教師一直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被譽為靈魂的建設者,教師的人格普遍高于其他許多人,對于德育工作人員來說,高尚人格是基本素質,
在中學德育的現狀,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過關,性格也很好,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經濟的影響,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讓很多的巨大損失,教師的形象,以促進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要求更加嚴格。學校等相關部門對思想政治堅定,完美的施工,淵博的知識,高尚的人格,注重教書育人的老師,這給當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路徑,也需要關愛學生,德育教師樹立正確的,對真正的美德,雖然是一個需要奉獻精神和激情,需要用他們的自尊、勇敢和智慧的優良品質,以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
(二)提升教師道德教育的理論水平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德育需要人才能夠掌握德育的動力,同時管理知識和學習課,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德育理論研究,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理論和管理能力。同時,學校要讓學校領導和著名的德育學者參加教師的定期會議,對教師進行德育講座。年輕一代教師學習后,學生需要教師的指導方式,一對一的指導,讓很多高級教師,優秀的教師是很辛苦的,努力工作的,在實際培訓經驗的精神去幫助那些年輕的教師,加強交流和學習之間的教育工作者,讓大家一起學習和進步,從而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并建立績效考核體系,將三級責任、工作績效、態度和效能納入考核體系,激勵和懲罰。
(三)加強課程標準中的德育滲透
在德育工作的許多農村地區并不局限于班主任和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努力也需要其他教師,認真落實德育概念教學形成一個綜合的道德教育環境,一起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十精神,落實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建設的幾點意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堅持“教會教導,學會學習”的教育理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的全過程,在每個學科的教學工作,加強道德教育是改變農村德育現狀的重要途徑。備課過程中,既要理清教材的知識內容,又要對教材內在的教育因素深入體味;既要關注顯性的德育內容,更要關注學科知識創生和發展的過程,體會學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三、農村學校德育教育的實踐路徑策略分析
(一)真正樹立“德育首位”觀
學校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學校德育工作直接關系到學校培養的學生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響到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黨和政府要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德育第一”。德育為先”的理念,對實際工作的真正落實,首先,深刻認識學校領導為先”的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必須解決的德育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改變目前學校黨委和思想不一致的工作學校的行政部門,堅決制止學校德育智育的“兩張皮”的現象,黨的統一安排和計劃,改進工作,同時作為行政工作的主要方式,對道德教育管理新體制。
(二)增強德育的實用性
在我國的德育實踐中,應探索和深化三種實踐教育活動。一是社會實踐教育的觀察。包括社會調查、調查等形式的活動。讓社會實踐的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個很好的觀察,也能很好的理解,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行比較,從而找出正確的思想和道德理念,并能產生深遠的影響,正確認識他們原來的想法教育實踐。二是社會教育實踐。包括生產、科學實驗、教學實踐、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參與活動,通過有效的活動促進知識的運用,真正了解知識的含義,強化學生學習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真正起到教學實踐的作用。農村初中根據學生的整體情況和學習能力,以及不同年齡層次和教育需要針對不同的目標設定,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手段、主要途徑和途徑。三是學校需要創新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在當前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征,也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探索精神,從初級到高級的道德教育構建了一個新的模型,并建立了感紀律。
(三)加強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的互動聯系
積極與家長溝通,建立學校與家庭的長期合作關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他們身邊最重要的道德模范。有效的協調和家長不能順利進行,學校德育將難以收獲。學校應設立家長委員會,以面形式,經常與家長溝通,邀請家長參加學生活動,聘請部分家長為學校教師,通過家庭和學校等形式形成統一的教育活動力量。學校需要積極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對學校活動有更多的支持和了解。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道德學習中,父母扮演榜樣,起帶頭作用。如果家長不進來,那么學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學校,家長可以定期開展,并會給家長一封信。此外,這些特殊活動讓更多家長了解了學校的辦學意向,更滿意學校的教育工作,也更愿意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在許多發達國家,有許多成功的德育案例,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德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