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17:09: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進出口貿易管理系統,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個國家、各個經濟體之間的關聯程度不斷提高,某一國家、某一經濟體出現問題時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程度也在加大,各國、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在加劇,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也在加大,各國企業進行國際化運營的風險也在加大。發達國家的企業較早地融入了市場經濟,較早地參與了國際化運營進程,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運營經驗,適時開展了貿易管理體系的創新,構建了比較完善的貿易管理體系。例如,發達國家的企業都非常重視市場調查和預測,許多企業都建立了專門的市場分析機構,通過縝密的市場分析發現貿易機會,為貿易戰略及策略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例如,在20世紀中葉的美國,針對信用交易迅速擴大、信用交易違約現象大量發生的現狀,美國政府、社會和企業開始進行有關信用管理的研究與探索,從而誕生了貿易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管理制度,許多企業建立了專門的信用管理機構以保證企業貨款的及時、足額回籠;在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10年代,伴隨著金融風險日益加劇、財務欺詐頻繁發生的現狀,美國政府、社會和企業加快了內部控制研究的步伐,推出了與貿易管理體系息息相關的風險控制制度,許多企業都建立了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以規避、降低或化解由于貿易環境發生變化產生的各種風險。
我國企業實施國際化運營是一種大趨勢,是企業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歷史必然。為此,我國企業必須克服體制上的障礙,建立滿足國際化運營的治理結構,形成緊跟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體制與機制,這也是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實現資源全球范圍內的合理配置必須破解的重要課題之一。近年來,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從具體業務操作層面進行了大量的論述,提出了很好的運營對策。本文力圖從如何構建滿足國際化運營要求的貿易管理體系方面進行論述,該體系的建立、有效運行、持續改進是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求得長期生存與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
二、我國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現狀
縱觀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歷程,一類是由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前的國有進出口公司演變形成;一類是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放開進出口權以后新成立的專業外貿公司或企業的專業外貿機構。原國有進出口公司演變而成的外貿公司開展國際貿易較早,但長期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開展國際貿易運營,此類外貿公司實質性自主開展國際化運營是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后,為其不滿20年;上世紀90年代末以后建立的外貿企業或企業中的外貿機構中的大多數則是在本世紀初,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才實質性開展國際化運營的,為其不過10年左右。因此,我國外貿企業或企業中的外貿機構參與國際化運營的經驗遠不如發達國家的企業,絕大多數企業建立的貿易管理體系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還處在較低的層次。分析我國企業建立貿易管理體系的現狀,大致可分為如下四類:
第一類,企業沒有專設的進出口貿易管理機構,進出口業務基本上采取業務流程服務外包(BPO)運營模式進行。也就是說,從市場調查、客戶資信調查到進出口貿易合同簽訂、履行(包括外貿融資、報關、報檢、保險、物流、外匯收付、繳納稅費、退稅辦理、外匯核銷等)到合同糾紛處理、保險理賠等全部委托專業的公司進行。此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存在五個重大缺陷,一是由于專業的貿易機構不可能對貿易國的行業保護政策了解,不可能洞察到貿易國有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加上存在貿易國“貿易壁壘”、“國家違約”等問題發生,使我國企業進出口貿易蒙受損失的風險;二是由于企業實施進出口貿易全過程“信用管理”難度大,落實機構、崗位、職責設置的“相互制衡原則”、“不相容原則”難度大,存在因業務流程當事人(包括本企業員工)不當操作、不規范操作、不法操作使企業進出口業務蒙受損失的風險;三是企業的進出口業務流程沒有實現計算機信息管理,存在監督與被監督之間、監控與被監控之間因“信息不對稱”,使企業蒙受損失的風險;四是缺少企業文化建設管理體系或企業進出口專業系統子文化建設體系,存在不能以先進的價值觀引領員工思潮,導致不能抓住最佳進出口貿易時機或無尋找最佳貿易時機的意識,使企業蒙受“機會損失”的風險;五是缺少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監督、風險考核與評價管理子體系,難以及時發現有關進出口組織架構、人力資源、業務運營、供應鏈管理、子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風險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我們稱其為C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
第二類,企業設立有進出口貿易機構,為該機構及其下屬機構分配了相應職責、建立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是沒有形成體制上或制度上的相互制衡。例如,進出口機構缺少專設的市場分析科室及信用(風險)管理科室,進出口貿易活動除合同結算外全部由進出口機構下屬的外貿科室負責,結算由其下屬的財務科室負責,雜務由其下屬的綜合科室負責。此類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與C類體系的區別僅僅是全部業務流程由企業自己運作,但是沒有形成實質意義的體制上的制衡和機制上的制衡以及崗位設置上的“不相容設置”,所以存在重大缺陷,我們稱其為B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
第三類,在企業層級或企業的進出口業務部門內部設立了信用(風險)管理機構及市場分析機構,在管理體制上、運行機制上、管理職責及崗位職責分配上均體現了“相互制衡”、“不相容設置”的原則。能夠對進出口貿易業務實施“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信用管理,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策略,并建立健全了考核、評價、激勵機制。但是,進出口業務風險識別、控制、監督及考核評價子體系不完善,存在部分風險不能化解的風險;沒有建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缺少信息化與業務流程的有機融合,存在因“信息不對稱”產生風險的可能性;缺少進出口業務系統“企業子文化建設”管理體系,存在不能始終以先進的企業子文化引領員工思潮、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的風險。我們稱其為A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
第四類,在A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完善了風險管理控制子體系,對涉及進出口業務的各類風險進行識別、控制、監督及考核與評價,建立了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全部業務流程的電子信息化處理,降低了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風險。建立了進出口業務系統“企業子文化建設”管理體系,以先進的進出口業務系統子文化潛移默化員工的作業活動,用先進的核心價值觀引領員工思潮,提升其創造力。我們稱其為A+ 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
三、構建企業國際化運營要求貿易管理體系的做法
(一)健全滿足國際運營要求的組織機構并分配相應職責
對于大中型企業應根據“相互制衡”和“不相容”原則進行組織機構、職責的設計。例如,在進出口貿易機構下至少應分別設置市場(信息)科、信用(風險)管理科、外貿科、綜合科等科室,對于大型企業集團在進出口機構下至少還應設置財務科室。
市場(信息)科的主要職責為:對各種進出口貿易市場環境進行動態分析、形成分析及預測報告,為董事會調整進出口貿易發展戰略提供決策參考,為管理層調整進出口貿易策略提供參考,為外貿科實施具體貿易操作提供信息參考,為信用(風險)管理科實施進出口貿易全過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供信息參考,為財務科實施貨幣保值提供“匯率變動”參考。
信用(風險)管理科的主要職責為:復核進出口貿易客戶的資質、審核及鑒證進出口貿易合同、審核貿易合同項下的結算單據,審核信用證(付匯)條款,會簽產品出庫單。對客戶的資信狀況進行動態跟蹤,根據客戶的履約情況對其實施信用等級評定,根據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對其授予不同的“信用結算條件”。對進出口貿易全過程實施信用(風險)監督、監控、預警和警報。
外貿科室的主要職責為: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獲取客戶有關資質證明等書面材料并實施審核。簽訂并履行合同、為信用管理科提供貿易合同及其項下的有關單據,提出信用證開據條款,開具產品出庫單等。配合信用管理科實施合同違約處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訴訟等。根據信用管理科動態跟蹤的結果,對存在較大以上問題的合同中止或終止合同履行。
綜合科室的主要職責為: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配合企業相關部門,對進出口貨物依據合同約定(例如國際標準或貨物到達地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或合同約定標準)實施驗收、未經驗收的貨物不得放行(入庫或出庫)。根據信用管理科動態跟蹤的結果,對存在較大以上問題的合同中止或終止原料入庫或產品出庫驗收手續。
財務科室的主要職責為: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復核合同項下的“信用結算條件”是否與信用管理科的授予條件相一致,會簽合同審批單、產品出庫單,復核貿易項下的結算單據等。根據合同約定收匯或付匯(復核信用證條款、辦理信用證或其他付匯手續)。根據信用管理科動態跟蹤的結果,對存在較大以上問題的合同中止或終止會簽產品出庫手續、中止或終止支付貨款等。
(二)建立健全外貿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平臺
建立健全對外貿易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是提高進出口貿易運營效率、降低人為因素、降低信息傳遞不對稱風險的必要手段。注意其必須實現與企業網的互聯及信息傳遞、處理流暢,切忌搭建進出口貿易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孤島”,在進出口機構內部和企業層級,實現進出口業務流程處理無障礙電子信息化,實現監督與被監督、監控與被監控的“信息傳遞對稱”。在企業互聯網層級上,通過企業層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信息傳遞對稱”,實現管理層與部門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有關進出口業務“信息傳遞對稱”。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信息傳遞不對稱使進出口貿易運營蒙受損失的風險。
(三)建立健全市場分析及預測機制
進行市場分析及預測的主要目的,一是為鞏固原有市場、開拓新的市場、擴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譽度提供決策參考信息;二是為企業在原料、物資設備進口市場抓住價格低位、在產品出口市場抓住價格高位提供決策參考信息;三是為原材料進口保值、產品出口保值提供決策參考信息。市場分析及預測應該堅持“五位一體”原則:(1)通過供求關系變化(要關注宏觀政策,如財政、金融、產業政策等可能對供求關系產生的影響)進行市場分析及預測;(2)通過周期性規律變化對原料市場、產品市場進行技術圖形分析及預測;(3)通過相關產品市場或相關衍生品市場的相關性變化規律進行分析及預測;(4)密切關注世界范圍內大型基金對市場的炒作;(5)分析“預判突發事件(例如預判可能發生戰爭、動亂、罷工等)”及“已發生突發事件(例如已經發生的戰爭、動亂、罷工等)”可能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同時,依據分析預測結果制定出原材料進口及產品出口保值方案或應對措施并上報。
(四)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
建立健全風險識別、控制、監督、考核與評價機制主要有五大步驟:第一步,通過各類官方、非官方渠道獲得各類有關風險信息,例如可以通過政府商務網站或行業協會網站獲得行業(產業)預警信息,通過國家駐外機構網站獲得進出口貿易所在國的預警信息、政策信息,通過國內外金融機構網站獲得有關金融政策變化、匯率變化可能帶來的收、付匯風險信息,通過有償或無償信息服務機構獲取有關風險信息,在情況緊急時還須進行實地考察、走訪獲取有關風險信息等。對進出口客戶合同履約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及監控,發現合同履約過程的風險信息等;第二步,歸納、整理、分類上述獲取的有關風險信息,進行風險識別,制定出風險控制方案或風險應對措施;第三步,根據識別出的風險向有關科室發出風險預警或風險警報,并監督、監控其風險控制過程直至風險預警或風險警報解除;第四步,對各科室的風險控制進行月、季、年考核與評價,其結果作為經濟責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標;第五步,要求各業務科室通過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實時向信用(風險)管理科傳遞風險管控動態,保證進出口機構內部有關風險管控信息傳遞的對稱,定期向企業層級的風險識別、控制、監督、考核與評價體系傳遞有關管控信息,保證企業層級有關進出口業務管控信息傳遞的對稱。
(五)建立健全內部供應鏈互動聯動機制
企業運營的效果與進口環節、生產環節、質量保證環節、出口環節等環節息息相關,整個供應鏈環節貫穿了一系列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企業運營的好與壞。換句話說,進口環節也好,出口環節也好,都應該與生產等環節形成互動與聯動、形成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有機整體。建立供應鏈互動聯動機制、及風險管控機制的目的正是將市場變化迅速傳遞到生產等環節,采取各種應對措施以規避或降低進出口業務涉及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供應鏈運營風險及其它風險。企業應著重從供應鏈互動聯動機制的建立、內部市場模擬外部市場運作、供應鏈內部環境,供應鏈內部控制活動,供應鏈活動監督、考核、評估與評價,供應鏈運營機制持續改進等幾方面入手,抓好供應鏈運營機制的建設。
(六)建立健全外貿系統子文化建設體系
從企業文化的生成來看,企業文化是根植于社會文化之上的子(亞)文化。與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子文化一樣,每一個下級企業同樣具有根植于企業文化之上,但是又具有自己文化差異的企業子文化。同樣,由于各專業管理體系(生產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進出口管理體系、計量檢驗管理體系、供應鏈管理體系等)的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的更加細化,導致各專業管理體系同樣具有自身特征的專業管理體系子文化。而此階段建設活動的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企業文化建設活動能否與企業的制度建設、企業的生產運營機制建設相輔相成、互為促進。換句話說,要通過先進的子文化體系建設潛移默化員工的業務運作,最大可能地調動員工創新、創效的主觀能動性。
(七)建立健全貿易管理體系的監督考核與評價機制
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的監督、考核與評價應該從四個方面開展:一是自我監督、考核與評價,主要是指進出口機構下設的信用(風險)管理科室定期對其他業務科室開展的監督、考核與評價(應該每月開展);二是企業上級部門和企業分管領導依據管理制度定期對進出口管理機構開展的監督、考核與評價(至少每季度開展一次);三是企業效能監察部門依據效能監察制度定期對進出口管理系統或供應鏈系統開展的監督、考核與評價(至少每年度開展一次);四是董事會財經審計部門定期開展的監督、考核與評價(至少每三年一次)。從而,上述四個方面的監督、考核與評價形成了保證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持續改進的立體監督、考核與評價機制。
四、結語
為了構建好符合國際化運營的貿易管理體系,企業應該委托具有較高聲譽的專業咨詢公司對現行的組織架構(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方面的組織機構、管理體制、管理制度、運行機制等)進行梳理與評價,制定新的組織架構方案或對原組織架構進行完善的方案,必要時實施流程再造。企業的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企業的分管領導要親自參與并主持實施組織架構的落實和流程再造,這也是體系構建和有效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
1997年以后,國家的進出口形勢好轉,外匯從缺乏到平衡,再到有余。國家取消了對進出口貿易的補貼。過去那種完全計劃經濟的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外貿企業只有從經貿述評
實際情況出發,及時改變出口經營模式,從大包大攬式的外貿形式向市場經濟的買進賣出發展,即根據商品的質量,按質論價,有序出口。
進入21世紀后,特別是《對外貿易法》實施后,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國家放寬了外貿經營權;另一方面,依法個人也能經營進出口業務。這兩條,對國有外貿公司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沖擊。當時許多公司的業務一落千丈,許多傳統商品由各省、各市、各縣,甚至企業自營出口,國有外貿面臨無米之炊。
面對這樣的變化,只有認真分析形勢,尋找轉變經營模式的方法,才能應對變化了的形勢。
應對市場經濟的重要舉措,主要從三個層面建立商標體系:第一,從戰略角度出發,建設服務類商標。國有外貿企業不是生產企業,提供的是以服務為主的貿易形式,因此,注冊服務類商標,為開展服務貿易打下基礎。有些企業在本世紀最初幾年已完成了這項工作;第二,為擴大影響,爭取商標升級。注冊了商標后,重要的是使用和品牌升級,即在使用過程中將商標推上一個臺階,成為地區性的名牌進出口商標,為建立廣泛的商譽打基礎。這幾年各地都有創“名牌”活動。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積極參與“名牌”活動爭取獲得認可;第三,在戰術上建立幾個主打產品的商標。從歷史的傳承條件看,每個公司總有幾個產品的注冊商標享譽國際市場。保護、扶持、使用、宣傳好這些商品商標,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從商品的品質、包裝、宣傳上下功夫,打好基礎,做大業務。
只要外貿企業能從主體的角度注重商品的建設,為企業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市場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壯大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國的出口商品有許多優勢,首先是成本低,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因成本低、價格便宜而受歡迎,但這幾年隨著勞動力成本及原材料的價格上升而逐步減少優勢,其次是我國有許多特有的產品也是國際市場的搶手貨,如中國的稀土礦產品,和相當部分的礦產品,再次是我國近幾年成長起來的某些企業產品已走向世界,如港口起重機械、某些機床、電子產品、服裝、鞋類、小商品、家用電器產品等都是國際市場的搶手貨。還有我國特有的一些農產品,2005年日本實行“肯定列表”制度,對我國出口到日本的農產品實行嚴格的檢疫檢查。而在以后的出口貿易中我們發現日本在掌握檢驗標準上并不是一致的,他們對自己能夠生產或養殖的農產品控制得特別嚴格,而對不能生產和養殖的且日本人喜愛的農產品是基本上放行的,從這一點上我們領悟到一個規律,凡是他們不能生產的東西他們是歡迎的,且控制得也寬松,更不會產生貿易糾紛。
注重特有出口商品的經營是我們長期應注意的重點之一。
國際貿易融資是商業銀行最為常見的傳統信貸品種之一,它與國際貿易、國際結算緊密相連。國際貿易融資是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貸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潤豐厚,具有綜合性效益,是現代銀行有效運用資金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所面臨的資金短缺,增強了在談判中的優勢,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上發展國際貿易;同時,它也是國家貿易政策的組成部分,是鼓勵出口的積極手段之一,不僅可以調節進出口結構,而且對一國參與國際經濟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尤其在這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國際貿易融資的合理發展運用,將對企業對銀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普遍開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繁榮和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而得到很大發展。據統計,200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經穩居世界第三位。據海關總署統計,2001至2006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了179%,2007年增長23.8%,其中出口增長27.2%,進口增長20%,全年實現貿易規模1.76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使得企業對銀行融資需求增加,為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從整體上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仍然較慢,從國際貿易融資額僅占銀行貸款余額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對應地貿易融資的收入在銀行的總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國外的一些銀行該項業務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體分析,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
1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①本文作者:趙陽,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07級碩士研究生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牛牛股票網 niuniugupiao.com
2 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
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 3 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有客戶風險、國家風險、國外行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和內部操作風險。這些風險的管理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將銀行相關部門之間、分支行之間高效有機地聯系起來。而目前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業務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經營模式,外匯業務處理系統較為落后,國際結算與外匯信貸、外匯信貸與會計獨自運行,缺乏網絡資源的共享和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共享資源、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
4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方式簡單,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基本仍維持傳統融資方式,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而較為復雜的業務如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則開展有限。隨著銀行業務國際化和我國加入WTO,國內銀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務及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日益顯現,據統計外資銀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已經占有中國市場份額的40%左右。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5 國際貿易融資的對象過于集中
受傳統授信業務理念影響,國內銀行融資業務對象集中于優質大中型企業。目前,各大銀行對優質大企業客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已經逐漸趨向飽和。而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我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
國際貿易融資是商業銀行最為常見的傳統信貸品種之一,它與國際貿易、國際結算緊密相連。國際貿易融資是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貸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潤豐厚,具有綜合性效益,是現代銀行有效運用資金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所面臨的資金短缺,增強了在談判中的優勢,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上發展國際貿易;同時,它也是國家貿易政策的組成部分,是鼓勵出口的積極手段之一,不僅可以調節進出口結構,而且對一國參與國際經濟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尤其在這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國際貿易融資的合理發展運用,將對企業對銀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普遍開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繁榮和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而得到很大發展。據統計,200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經穩居世界第三位。據海關總署統計,2001至2006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了179%,2007年增長23.8%,其中出口增長27.2%,進口增長20%,全年實現貿易規模1.76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使得企業對銀行融資需求增加,為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從整體上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仍然較慢,從國際貿易融資額僅占銀行貸款余額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對應地貿易融資的收入在銀行的總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國外的一些銀行該項業務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體分析,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
1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①本文作者:趙陽,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07級碩士研究生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2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
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
3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有客戶風險、國家風險、國外行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和內部操作風險。這些風險的管理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將銀行相關部門之間、分支行之間高效有機地聯系起來。而目前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業務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經營模式,外匯業務處理系統較為落后,國際結算與外匯信貸、外匯信貸與會計獨自運行,缺乏網絡資源的共享和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共享資源、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
4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方式簡單,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基本仍維持傳統融資方式,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而較為復雜的業務如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則開展有限。隨著銀行業務國際化和我國加入WTO,國內銀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務及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日益顯現,據統計外資銀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已經占有中國市場份額的40%左右。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5國際貿易融資的對象過于集中
受傳統授信業務理念影響,國內銀行融資業務對象集中于優質大中型企業。目前,各大銀行對優質大企業客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已經逐漸趨向飽和。而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我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
國際貿易融資的客戶評價標準應有別于對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價標準。評價時更多地根據客戶以前在海關、銀行、外匯局、工商、稅務等辦理業務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銀行應著手開發建立國際貿易融資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為客戶建立詳盡的業務檔案,通過業務了解客戶及客戶的交易對手,分析其實際履約能力,為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提供依據。根據不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判別標準。不同種類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及該業務所能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質押要求都有區別,銀行所承擔的業務風險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銀行應根據不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及對客戶的授信標準。
(2)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豐富業務內涵。
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強的擔保方案。可由企業聯保或提供個人擔保,或開展與社會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有條件提供抵質押的企業,可采取動產等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擔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第四,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和實質,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
(3)建立科學的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
建立風險防范體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風險,是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前提條件之一。如確定融資條件和標準,建立風險指標監督體系,使用外匯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風險;完善分層授權設置、加強密碼管理;嚴格審查真實貿易背景、認真按照操作規程和審批程序處理;定期與客戶進行溝通,追蹤業務狀況;成立信用審批中心和貿易融資業務部門,集中商業銀行內部有限的信貸業務專家,成立獨立的信用審批中心,以評估客戶的信用;集中目標結算和貿易融資人才資源,成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部門以專業處理貿易融資業務及其可能形成的業務風險,利用人才優勢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種業務風險。
(4)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
首先,應在傳統的國際結算業務,如L/C、托收、信用證等業務的基礎上,根據對國際市場的分析,不斷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如保理、福費廷等新業務在我國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前應適當引導客戶對貿易融資的產品需求,逐步推出國內保理、福費廷、票據貼現等有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其次,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設計要與貿易鏈有機結合,從貿易環節出發設計產品,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采購和銷售中的融資需求。再次,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將傳統方式與新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亦可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包括定單融資,動產質押開證、進出口保理、全球互聯網托收、網上開證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解決客戶在不同的貿易環節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增值服務。
國際貿易融資是商業銀行最為常見的傳統信貸品種之一,它與國際貿易、國際結算緊密相連。國際貿易融資是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貸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潤豐厚,具有綜合性效益,是現代銀行有效運用資金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所面臨的資金短缺,增強了在談判中的優勢,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上發展國際貿易;同時,它也是國家貿易政策的組成部分,是鼓勵出口的積極手段之一,不僅可以調節進出口結構,而且對一國參與國際經濟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尤其在這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國際貿易融資的合理發展運用,將對企業對銀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普遍開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繁榮和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而得到很大發展。據統計,200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經穩居世界第三位。據海關總署統計,2001至2006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了179%,2007年增長23.8%,其中出口增長27.2%,進口增長20%,全年實現貿易規模1.76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使得企業對銀行融資需求增加,為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從整體上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仍然較慢,從國際貿易融資額僅占銀行貸款余額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對應地貿易融資的收入在銀行的總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國外的一些銀行該項業務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體分析,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
1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①本文作者:趙陽,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07級碩士研究生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2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
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
3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有客戶風險、國家風險、國外行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和內部操作風險。這些風險的管理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將銀行相關部門之間、分支行之間高效有機地聯系起來。而目前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業務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經營模式,外匯業務處理系統較為落后,國際結算與外匯信貸、外匯信貸與會計獨自運行,缺乏網絡資源的共享和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共享資源、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
4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方式簡單,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基本仍維持傳統融資方式,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而較為復雜的業務如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則開展有限。隨著銀行業務國際化和我國加入WTO,國內銀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務及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日益顯現,據統計外資銀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已經占有中國市場份額的40%左右。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5國際貿易融資的對象過于集中
受傳統授信業務理念影響,國內銀行融資業務對象集中于優質大中型企業。目前,各大銀行對優質大企業客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已經逐漸趨向飽和。而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我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
國際貿易融資的客戶評價標準應有別于對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價標準。評價時更多地根據客戶以前在海關、銀行、外匯局、工商、稅務等辦理業務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銀行應著手開發建立國際貿易融資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為客戶建立詳盡的業務檔案,通過業務了解客戶及客戶的交易對手,分析其實際履約能力,為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提供依據。根據不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判別標準。不同種類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及該業務所能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質押要求都有區別,銀行所承擔的業務風險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銀行應根據不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及對客戶的授信標準。
(2)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豐富業務內涵。
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強的擔保方案。可由企業聯保或提供個人擔保,或開展與社會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有條件提供抵質押的企業,可采取動產等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擔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第四,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和實質,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
(3)建立科學的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
建立風險防范體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風險,是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前提條件之一。如確定融資條件和標準,建立風險指標監督體系,使用外匯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風險;完善分層授權設置、加強密碼管理;嚴格審查真實貿易背景、認真按照操作規程和審批程序處理;定期與客戶進行溝通,追蹤業務狀況;成立信用審批中心和貿易融資業務部門,集中商業銀行內部有限的信貸業務專家,成立獨立的信用審批中心,以評估客戶的信用;集中目標結算和貿易融資人才資源,成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部門以專業處理貿易融資業務及其可能形成的業務風險,利用人才優勢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種業務風險。
(4)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
首先,應在傳統的國際結算業務,如L/C、托收、信用證等業務的基礎上,根據對國際市場的分析,不斷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如保理、福費廷等新業務在我國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前應適當引導客戶對貿易融資的產品需求,逐步推出國內保理、福費廷、票據貼現等有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其次,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設計要與貿易鏈有機結合,從貿易環節出發設計產品,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采購和銷售中的融資需求。再次,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將傳統方式與新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亦可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包括定單融資,動產質押開證、進出口保理、全球互聯網托收、網上開證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解決客戶在不同的貿易環節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增值服務。
1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①本文作者:趙陽,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07級碩士研究生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2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
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
3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有客戶風險、國家風險、國外行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和內部操作風險。這些風險的管理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將銀行相關部門之間、分支行之間高效有機地聯系起來。而目前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業務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經營模式,外匯業務處理系統較為落后,國際結算與外匯信貸、外匯信貸與會計獨自運行,缺乏網絡資源的共享和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共享資源、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
4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方式簡單,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基本仍維持傳統融資方式,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而較為復雜的業務如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則開展有限。隨著銀行業務國際化和我國加入WTO,國內銀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務及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日益顯現,據統計外資銀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已經占有中國市場份額的40%左右。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5國際貿易融資的對象過于集中
受傳統授信業務理念影響,國內銀行融資業務對象集中于優質大中型企業。目前,各大銀行對優質大企業客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已經逐漸趨向飽和。而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我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
國際貿易融資的客戶評價標準應有別于對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價標準。評價時更多地根據客戶以前在海關、銀行、外匯局、工商、稅務等辦理業務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銀行應著手開發建立國際貿易融資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為客戶建立詳盡的業務檔案,通過業務了解客戶及客戶的交易對手,分析其實際履約能力,為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提供依據。
根據不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判別標準。不同種類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及該業務所能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質押要求都有區別,銀行所承擔的業務風險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銀行應根據不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及對客戶的授信標準。
(2)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豐富業務內涵。
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強的擔保方案。可由企業聯保或提供個人擔保,或開展與社會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有條件提供抵質押的企業,可采取動產等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擔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第四,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和實質,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
(3)建立科學的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
建立風險防范體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風險,是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前提條件之一。如確定融資條件和標準,建立風險指標監督體系,使用外匯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風險;完善分層授權設置、加強密碼管理;嚴格審查真實貿易背景、認真按照操作規程和審批程序處理;定期與客戶進行溝通,追蹤業務狀況;成立信用審批中心和貿易融資業務部門,集中商業銀行內部有限的信貸業務專家,成立獨立的信用審批中心,以評估客戶的信用;集中目標結算和貿易融資人才資源,成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部門以專業處理貿易融資業務及其可能形成的業務風險,利用人才優勢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種業務風險。
(4)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
首先,應在傳統的國際結算業務,如L/C、托收、信用證等業務的基礎上,根據對國際市場的分析,不斷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如保理、福費廷等新業務在我國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前應適當引導客戶對貿易融資的產品需求,逐步推出國內保理、福費廷、票據貼現等有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其次,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設計要與貿易鏈有機結合,從貿易環節出發設計產品,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采購和銷售中的融資需求。再次,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將傳統方式與新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亦可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包括定單融資,動產質押開證、進出口保理、全球互聯網托收、網上開證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解決客戶在不同的貿易環節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增值服務。
1.2005年7月21日~12月31日匯改半年對上海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實施,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人民幣匯率為8.070 2,升值2.56%。上海進出口貿易統計:2005年出口9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2億美元;進口956.2億美元,同比增長100.2億美元,貿易逆差由2004年的130億美元縮減到49.02億美元。其中,2005年下半年出口480億美元,較上半年出口427億美元,增加53億美元;下半年進口511億美元,較上半年進口445億美元,增加66億美元。2005年出口增速23.42%,較2004年的出口增速51.70%下降了28.28%。
2.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匯改對上海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2007年12月31日人民幣匯率為7.304 6,期間累計升值13.30%。上海進出口貿易統計:2007年出口1 439億美元,同比增長303億美元;進口1 390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億美元。貿易順差48.43億美元。出口較上年增速1.5%,進口較上年增速2.87%,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人民幣升值導致上海企業的匯兌損失達1 022億元。
2007年出口產品結構中,機電產品增長1.98%,高新產品增長0%,紡織產品下降1.71%;進口產品結構中,機電產品下降0.36%,高新產品增長2.81%,紡織產品下降0.63%。
3.2008年7月21日匯改3周年對上海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2008年7月21日匯改3周年,人民幣匯率為6.827 1,累計升值21.23%。上海進出口貿易統計:2008年上半年出口805億美元,進口771億美元,較匯改前2005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出口下降了1.33%,進口增長14.58%,貿易順差33.70億美元。
2008年上半年出口產品結構中,機電產品增長4.87%,高新產品增長4.07%,紡織產品下降5.08%;進口產品結構中,機電產品下降1.99%,高新產品下降3.38%,紡織產品增長1.73%。匯改對進出口產品結構調整有略微的影響。
(二)匯改對調研樣本企業進出口的影響及分析
課題組對紡織服裝、高新技術、鋼鐵、其他等4大行業的13家進出口企業進行了調研,情況如下:
1.樣本企業的基本情況
13家進出口企業中:國有企業8家、外商獨資企業3家、股份制企業1家、民營企業1家,分別占61.54%、23.08%、7.69%與7.69%;
從企業類型分:貿易企業10家,生產企業3家,分別占76.92%與23.08%;
以出口產品分:紡織服裝行業4家,高新技術行業4家,鋼鐵行業2家,其他行業3家。分別占調研企業總數30.77%、30.77%、15.38%和23.08%;
在調研企業中,進出口規模1億美元以內3家,1~4億美元8家、4億美元以上2家。其中:出口占50%以上的11家,進口占50%以上的2家;
這些企業中員工人數200人以下的6家,200~1 000人的4家,1 000人以上的3家;
從出口市場看,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與歐盟(占出口額44%以上)的企業8家;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與港臺(占出口額87%)的企業1家;東南亞1家,占出口額75%;東盟與非洲1家,各占出口額50%;非洲1家,占出口額60%。本次被調研的行業,13家進出口企業比較具有代表性。
2.人民幣升值(2005~2008年)對企業整體及主要產品的影響
(1)根據調查問卷提供的信息顯示
①紡織服裝類企業出口額下降8.49%,年換匯成本下降16.58%,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6.85%,利潤總額增長15.18%。匯改3年主要產品銷售收入減少333 888萬元。
②高新技術類企業出口額增長201.76%,經營現金凈流量增長102.35%,利潤總額增長347.21%。匯改3年主要產品銷售收入減少30 100萬元。
③鋼鐵類企業出口額增長38.41%,換匯成本下降21.53%,經營現金凈流量下降491.63%,利潤總額下降7.71%。匯改3年主要產品銷售收入減少5 792萬元。
④其他行業類企業出口額下降64%,換匯成本下降19.03%,利潤總額下降0.13%。匯改3年主要產品銷售收入減少40 139萬元。
(2)調查分析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各企業的影響因各企業進出口比率、企業業務性質、風險轉嫁能力以及金融避險準備的不同而各有差異。在人民幣作為記賬幣種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凈進口企業,而不利于凈出口企業;自營進出口業務中,匯率帶來的風險主要由企業自行承擔,而業務中的匯率風險則可以通過談判與供貨方和購貨方協商由3方共同承擔;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率越高,技術專有程度越高,則企業轉嫁風險的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3.根據調查資料顯示,不同行業對人民幣升值的承受能力呈現分化態勢
(1)人民幣升值對紡織服裝行業負面影響較大,企業承受能力弱。紡織服裝行業是一種附加值較低的行業,勞動密度高,產能較大,結構雷同,市場重疊,議價能力差,加上國內物價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人民幣快速升值后,出口產品的利潤空間受到內外兩頭擠壓,價格優勢逐步減弱。一些企業為不放棄國際市場,考慮用其他業務彌補主營出口業務的虧損。
(2)鋼鐵行業受匯率的影響目前不十分明顯,鋼鐵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對人民幣升值有較強的承受力。今年上半年鋼鐵產品國際市場需求旺盛,賣方的議價能力較強,其出口產品有提價的空間。另外,鋼鐵原材料進口比重大,人民幣升值節約了大量的進口成本,匯兌收益大于出口匯兌損失。
(3)高新技術類企業短期內對匯率影響能承受。高新技術類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產品附加值高,利潤較厚。產品通過升級換代,可以逐步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二、外貿企業對人民幣升值的態度和采取的措施
(一)根據調查問卷信息顯示
1.匯率調整方式選擇:13家進出口企業中選擇“緩慢漸進,小步慢步升值”方式的12家,占92.31%;選擇“一次性調整,相對穩定”方式的1家,占7.69%。
2. 人民幣兌美元繼續升值的態度選擇:選擇“不放棄外貿業務,考慮用其他業務彌補外貿業務的虧損” 的12家,占92.31%;選擇“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到6,本企業考慮放棄外貿業務”的1家,占7.69%。
3.在課題調研過程中,我們上門走訪了一些企業,聽取了企業老總和一線業務人員的意見。他們認為:進出口企業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國成千上萬家進出口企業本身,而是代表著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歷史發展而形成的“水龍頭”。這個“水龍頭”開關后面關系著成千上萬家外貿生產企業、加工貿易企業,關系著幾億農民工兄弟的勞動就業問題。而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最大的區別、特色與優勢就是13億人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就是以出口為導向、廉價勞動力為支撐、引進外資的發展中大國的經濟格局,現在想劇變為以內需為導向、品牌技術為支撐、對外投資的發達大國的經濟格局,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以來,上海地區經濟發展從前幾年的高增長、低通脹、高就業演變為高增長、高通脹、低就業的不利趨勢。企業及員工收入略有增長,但由于受通脹影響,人民幣表面升值、實際對內對外都貶值,這樣的宏觀調控沒有得到良好的實效。
(二)對人民幣升值的態度和措施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外貿企業對人民幣兌美元繼續升值是有預計的,并可以承受人民幣升值緩慢漸進,即小步慢步升值。大部分企業對人民幣快速升值有一定的準備,除盡早結匯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影響外,還根據各自的情況采取各種措施。
1.一般企業采取的措施
(1)調整企業經營。一是更新產品,調整產品結構;二是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價格,提高自身議價能力;三是調整貿易發展方式;四是培育自主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
(2)增加貿易融資和結算幣種的選擇。通過銀行提供的進出口押匯、福費廷以及保理等結算融資方式提前收匯;有不少企業在出口收匯方式中,以預收貨款的方式來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部分企業增加了非美元結算幣種。
(3)利用金融避險工具,減少匯兌損失,控制匯率風險。匯改后,境內外人民幣遠期價格的差距逐步縮小,企業進行遠期結售匯交易的積極性增強。遠期結售匯交易是當前企業運用的最為直接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手段之一。
2.大型企業采取的措施
(1)加快貿易結構調整、自主品牌建設、“走出去”三大戰略的實施步伐,不斷提升貿易發展的質量。
(2)加快打造設計打樣研發、生產供應銷售網絡、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大平臺的產業鏈,不斷提升貿易發展的能級。
(3)加快改革改制、搞活體制機制、領軍人物建設三大抓手的運作,不斷提升貿易發展的活力。
此外,還有不少企業為不放棄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造成的虧損,“痛并忍受著”,采取多方措施:對外與外商客戶在簽訂進出口買賣合同時爭取到“匯率保值條款”,明確匯率變動時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內與加工工廠在簽訂進出口加工合同時也要爭取明確“匯率保值條款”,內外結合形成“三位一體”的防范和化解匯率風險的鏈條。有進出口企業反映:2008年各項成本上漲約30%~35%,而企業自行消化約5%~10%、外商提價約3%~5%、工廠壓價約3%~5%。企業承受已到極限。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部分中小企業對匯率調整預期不足,簽訂合同時對匯率風險有所忽視。目前雖想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彌補利潤損失,但由于企業產品議價能力較低,如出口企業的產品處于買方市場,又缺乏競爭力的,貿易磋商的難度較大,造成客戶流失,企業被迫關閉或轉行。
三、調研對策建議
在本次調研過程中,我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上門走訪、座談討論、咨詢專家、收集資料等多種方式聽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聲音,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人民幣升值及其外匯風險防范工作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具有戰略性的系統工程。首先,在要素上涉及戰略戰術思想的運籌帷幄;其次,在空間上涉及政府相關部門、銀行、企業等相關組織;另外,在時間上涉及到交易風險、換算風險與經營風險等,這就需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企業為主體、銀企合作、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等齊抓共管,始終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三大總體戰略指導原則,始終堅持以我為主、市場沉浮、以穩代升的三大戰術對策措施,并建立能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后反饋的人民幣升值及其外匯風險防范體系。主要對策建議如下:
(一)要素方面
1.戰略戰術――人民幣升值及外匯風險防范工作是一項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總體戰略及其國際貿易分工發展緊密相關的戰略性、長期性、重要性工作。只是目前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的深化才體現得尤為突出,表面上看起來是一項階段性工作,實質上是一項事關我國經濟安全、社會就業、涉外企業的轉型與發展等熱點話題并帶有戰略性、復雜性、長期性的大事,這項工作歸根結底取決于我國在國際經濟及國際貿易發展中的實力與作為。有實力才有話語權,因而應對人民幣升值,我國一定要確立“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的戰略戰術思想,始終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總體指導原則。正因為人民幣升值是我國經濟發展必然的、長期的趨勢,為此,外匯風險防范工作也是一項必然的、長期的工作。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要與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及改革進程、涉外企業的承受程度及轉型速度相匹配,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及時間的回轉消化余地。
2.理念意識――根據當代最新管理理論,任何一個國家或一家涉外企業(包括外貿企業),其理念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顯而易見一個國家或一家涉外企業的戰略戰術思想的正確與否決定其行動與結果的成敗。目前,我國涉外企業面臨經濟全球化的客觀環境,面對人民幣升值及外匯風險防范,外貿企業首先應該從觀念上給予重視,可以通過增加未來預期現金流、降低匯率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通過風險管理穩定企業的經營收入或支出,確保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建立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借鑒和引進國外和成熟市場的風險管理方法和經驗,建立風險監控體系,加強風險培訓,掌握風險管理方法和技術,來化解匯率變化對我國外貿企業的沖擊。
3.人才培養――做好外匯風險防范工作,政府及涉外企業要培養熟悉國際金融游戲規則、外匯管理和外貿經營的專業人才。從國際經驗來看,衍生產品市場的高速發展需要大批從事相關設計、估值、交易、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目前,中國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還非常匱乏。國內已有多所高校開設了諸如金融工程、世界金融、金融風險管理等專業。但國內在這個領域內的人才培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與國外金融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強本土金融工程人才培養、交流與合作。國內企業,特別是金融服務單位和外貿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要求,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引進和儲備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
(二)空間方面
1.政府部門――齊抓共管
人民幣升值及外匯風險防范工作不僅僅是涉外企業一家需要轉變經營發展方式,而是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共同管理,從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高度、經濟發展轉型的難度這個實際出發,結合國際貿易發展形勢,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并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及其外匯風險防范工作,制定可行政策。在堅持自主性、可控性、漸進性的總體指導原則下,各部門齊抓共管,以確保我國經濟安全與外向型經濟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
2.銀行金融――開拓創新
加快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完善一年期以上避險產品。目前,國內可供選擇的金融衍生產品不多,企業對這些產品的應用則更少。僅有的遠期結售匯業務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銀行要結合國際貿易發展及我國外匯管理的實際情況,逐步開發更多更好的防范外匯風險的金融新品種;開發涉外中小企業融資品種,并提供融資便利。
另外,涉外企業要主動與銀行開展長期的、雙贏的銀企合作。有一定進出口規模的外貿企業,都可以與銀行就結匯匯率(爭取高于買入價)、開證通知費及其他手續費等進行優惠政策談判。一年創收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以上,效益十分可觀,也有利于銀行業務的穩定與集中。保險企業也可以結合外匯風險及進出口業務風險等新形勢,不斷開發新的保險品種。
建議結合國務院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真正實行人民幣匯率從1996年的以市場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到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轉變,真正實行從過分依賴虛擬的美元及債券到依賴自已現實的有實物平價購買力的人民幣及一攬子貨幣的轉變。考慮采取“以穩代升”的戰略轉變,強調宏觀調控與市場運行的有機結合。
由于我國廣泛采用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貿易結算制度。匯改3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導致企業匯兌損失嚴重,僅2006、2007年兩年人民幣升值導致上海企業的匯兌損失就達1 022億元。我們的銀行、金融機構及管理部門是否可以研究“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問題”,以緩解人民幣升值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認為,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步驟,也是目前我國資本項目在開放的情況下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重要途徑。當然,研究這一問題涉及面很廣,結算流程再造,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的支持。但是,我們認為這是一條必然發展之路。
3.中介機構――服務貿易
各類咨詢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要抓住機會,主動為涉外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會計和評估等配套服務工作;各涉外企業協會、會計學會等組織可開展有關人民幣匯率改革及防范外匯風險方面的知識性講座,做好行業政策協調與防范外匯風險的教育、培訓、宣傳及經驗交流工作;幫助建立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首先,以適合企業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標準為基礎,結合企業的業務特點,制定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作為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系統執行工作的依據;其次,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門,明確其任務,并在執行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賦予相應權利,以保證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系統真正發揮其價值;最后,借助必須的工作流程系統,監督風險管理和風險評估工作的狀態、過程和最終結果,以體現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存在的價值。通過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將從各部門傳遞過來的信息,進行綜合評估,測定企業在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并把監控和測評的結果反饋給企業的決策層以及相關部門,防范企業風險。
4.外貿企業――強化管理
強化企業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
(1)改變經營運作和結算方式。在人民幣匯率處于單邊上揚趨勢下,企業提高出口產品價格、增加內銷比重是規避匯率風險最直接的辦法。對于進出口頻繁的外貿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配比(Matching)的方式來實現貨幣風險管理。配比,即在一段時間內,通過保持進出口貿易總額在幣種、金額和收付時間上完全相同,從而抵消匯率變動影響。在結算幣種的計價選擇方面,原則上使用“收硬付軟”,即在出口貿易中力爭硬貨幣計價結算,在進口貿易中力爭軟貨幣計價結算。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匹配資產與負債的期限和貨幣結構防范匯率風險。當人民幣匯率有升值預期時,出口商應盡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證、跟單托收結算,少使用賒銷結算,爭取盡早收匯;進口商應盡量多使用遠期信用證或延期付款信用證、D/A跟單托收、賒購結算,爭取推遲付匯。
(2)靈活運用金融衍生產品。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其主要功能是為了對沖風險和套期保值,有利于企業的資產負債管理,有利于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當前,我國比較成熟的金融衍生產品有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交易等等。在我國,運用金融衍生產品是除貿易融資之外,企業使用最多的匯率避險方式。但我們也應看到,金融衍生產品作為匯率風險管理工具,也是把“雙刃劍”,其本身固有的風險性和金融衍生工具運用的復雜性似乎有些讓人望而卻步。所以,應該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行為,以既定的制度和應急措施來防范意外沖擊,從而有效地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風險。
(三)時間方面
對于外匯風險可根據經濟活動中的時間不同、階段不同,采用多種方式防范。外匯風險,又稱匯率風險(Exchange Rate Risk),是指經濟主體在持有或運行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外匯變動而蒙受損失的一種可能性。外匯風險可分為交易風險(Transaction Risk)、會計風險又稱換算風險(AccountingRisk)、經營風險(Operating Risk)3種。
1.防范交易風險
(1)遠期外匯買賣(包括擇期外匯交易)。外匯買賣雙方據外匯買賣合同約定的日期、匯率進行交割,以固定的進出口成本來避免外匯風險。
(2)掉期外匯買賣(包括貨幣、利率掉期)。外匯買賣雙方對貨幣、利率進行短期與遠期的掉期防范匯率風險。
(3)外匯期權交易(包括買入、賣出期權)。在金融市場上以相對固定的代價獲得在一定期限內以約定匯率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額的某種外匯的權利。
(4)調整流動資金余額法。可通過減少流動資金余額中的軟貨幣比例,提高硬貨幣比例來防范匯率風險。
(5)調整信用期限法。出口時若計價貨幣看漲,則應延長支付信用期;進口時則相反。
(6)選擇合適貨幣法。出口貨物時用硬貨幣收匯,進口貨物時用軟貨幣付匯結算。
(7)再開票中心法。國際化或集團型企業條件下,可建立再開票中心,既可以抵銷部分交易風險,又可節約固定費用,并爭取匯率優惠。
(8)貨幣互換法。進出口貨物時使用可能帶來利益的貨幣替換可能帶來損失的貨幣。
(9)匯率保險法。西方發達國家均有此種保險做法,現在我國外貿企業集團中的海外企業可參考該種做法,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化,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也有此種保險做法。
(10)易貨貿易法。當人民幣匯率升值時,可采取易貨貿易、引進設備及原料等方法,減少結匯風險。
2.防范換算風險
(1)外幣資產凈暴露法。當所在國貨幣升值時,應增加該種貨幣資產、減少該種貨幣負債;貶值時則相反。
(2)配對管理法。這是一種使外幣流入與流出在幣種、數額、時間上相互平衡的方法,包括同一種貨幣的資產與負債、收匯與結匯的自然配對及不同貨幣的正相關配對。
(3)凈額結算法。當人民幣匯率升值時,用進口付匯軋抵出口結匯,減少出口結匯的凈額,減少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損失。
3.防范經營風險
(1)多元化戰略(包括經營多元化、資金多元化)。經營多元化包括產銷地點、貿易伙伴、產品品種、產品結構等多元化,資金多元化是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的多渠道、多去向、多區域等,以減少匯率變動的風險。
(2)營銷管理戰略。國際化或集團型企業條件下,當子公司所在國貨幣貶值時,母公司指令其擴大銷售額或提高產品定價來增加銷售收入,部分抵消母公司現金流入減少的損失;升值時則相反。
(3)生產管理戰略。國際化或集團型企業條件下,當子公司所在國貨幣貶值時,母公司指令其擴大生產替代成本上漲的進口投入品,減少成本、提高利潤收入,避免匯率變動風險;升值時則相反。
課題組組長: 王曉華 上海市外經貿會計學會
課題組成員: 陳小五 上海市金融學會
瞿志明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鄭步芬 上海市對外經貿委員會
徐志龍 上海世博(集團)會展管理部
鐘哲天 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戴繼雄 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戎 蓉 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陳金姝 上海漢森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一、我國汽車貿易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地上升,居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并且人口數量也非常的多,人均汽車擁有量是很低的,巨大的購買潛力成為拉動我國汽車工業快速增長的動力,汽車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我國的汽車產銷量近年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但我們還沒有成為全球汽車強國,我國汽車工業在技術開發水平與世界汽車強國還有很大的差距。自主品牌的薄弱和汽車核心技術的落后導致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依然較為落后。
據統計,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量依然保持世界第一,但是增加的速度很緩慢,進而帶動整車外貿交易放慢了腳步。據海關信息網統計,2012年我國汽車進出口211.9萬輛,比2011年同期增長14%;價值601.6億美元,增長13.2%。其中,出口汽車99萬輛,增長20.1%,價值126.7億美元,增長27.5%;進口汽車113萬輛,增長9.1%,價值474.9億美元,增長9.9%。同時受外資企業發力以及相關政策影響,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壓力也進一步加大。由于沒有較好的自主品牌,且核心技術的落后,國內汽車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較低,不能有效的打開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
二、我國汽車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自主研發能力薄弱、技術落后
一直以來,我國的汽車工業一直看重引進外資企業企圖帶動我國的汽車行業的發展,而沒有引進汽車的核心技術。同時各汽車企業在早期不重視產品的研發,對新產品和技術的開發投入不足,導致我國整個汽車行業的研發能力非常薄弱,與汽車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近年來雖然國內汽車企業加大了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和核心技術的掌握能力,但是由于基礎底、生產加工的落后,我國的汽車技術發展依然較為落后。
(二)汽車零部件長期滯后與整車的發展
隨著汽車供應鏈管理的不斷優化,世界各大汽車企業對供應鏈的管理優化已經非常成熟,而我國的供應鏈管理才剛剛起步。國內企業的零部件生產分散、專業化程度底、物流業落后,與國際汽車零部件全球采購及先進的供應鏈管理趨勢極不對稱,使得整車的生產成本大大的增加,貿易競爭力大大的降低。
(三)汽車產業后市場嚴重滯后與產業發展
近年來,雖然我國汽車的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但是我汽車行業后市場的發展依然嚴重落后。汽車金融、消費信貸、二手車流通、配件流通、報廢、回收、拆解,特別是汽車售后方面嚴重滯后與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且我國的汽車后市場企業普遍存在著缺乏行業標準和混亂的現狀,可以說我國的汽車后市場至少落后歐美市場20年。
(四)進出口嚴重不平衡
我國雖然是世界上汽車銷量最多的,但是我國的汽車進出口貿易卻存在著嚴重的貿易逆差。我國每年都從汽車工業發達國家進口大量的高端汽車,進口車的總價值遠遠超過出口車輛的總價值。同時我國的汽車出口還存在出口秩序混亂、出口企業散、亂、差,惡性競爭的現象,出口地大多為南亞、非洲、中東、南美等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出口數量有限且高端產品缺乏。
三、我國汽車貿易的發展趨勢
(一)優化供應鏈管理
隨著供應鏈管理的優化,汽車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將得到全面的優化。國內汽車企業應用優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使汽車的零部件采購、汽車的生產與銷售形成一套整體的系統,有效的增強了汽車企業的貿易競爭力。
(二)大力發展汽車服務業
隨著汽車產銷量的不斷增加,汽車服務業,汽車后市場應走在整車銷售的前面,使整個汽車服務業的品質有效的保障整車市場,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時滿足人們對汽車增值服務的要求,使汽車服務業在整個汽車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三)加強汽車企業的品牌效應與現代化發展
目前,我國的汽車產業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這是基于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基礎上的現實選擇,但是,我國要想使我國的汽車貿易有更好的發展,必須優化我國汽車行業內部結構,跟上世界貿易市場的步伐,在發揮自身原本優勢外,分階段、有重點地發展高層次的技術、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是國產汽車有較為著名的世界型大品牌。在優化我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中實現整個汽車產業的現代化。
(四)發展汽車對外貿易、推廣海外市場
近年來我國的汽車工業有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對汽車的研發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一些自主品牌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如長城汽車公司的皮卡系列的海外銷售已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比重。發展汽車對外貿易、推廣海外市場不僅能使我國的汽車貿易得到更加廣闊的市場,還可以在海外市場吸取西方的先進技術,增強我國的汽車工業水平,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
四、結語
隨著我國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的汽車貿易的到了快速的發展,成為了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但是我國的汽車核心技術還不夠發達,這也是我國的自主品牌為何落后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國汽車的市場前景是非常的好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相信我國的汽車貿易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9-294-02
0 引言
進出口檢驗檢疫工作在國家涉外經濟貿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保證了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促進了對外貿易的順利發展,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檢驗檢疫的重要作用必然要求檢驗檢疫部門應不斷深化體制改革,創新監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現代檢驗檢疫制度,從而更好地為國家涉外經濟貿易服務。
多年來,檢驗檢疫部門一直在探索創新檢驗監管模式,由以前的“重檢驗、輕監管”,調整到如今的“檢驗監管并重”,但實際情況卻是“檢測”被動、“監管”旁落、“檢驗”獨大,檢驗檢疫工作難以發揮最大化的效能[1]。造成目前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檢驗檢疫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檢驗、檢測和監管三大主要業務職能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貫徹落實到實踐工作中。所以,以分析當前國際貿易大背景及國內經濟實際情況入手,充分認識到目前檢驗檢疫工作的弊端,革新傳統的檢驗監管模式勢在必行。本文試圖構建檢驗、檢測與監管三者聯動制衡的工作機制,探索聯動制衡機制的實施路徑,進而搭建聯動制衡機制的工作平臺,使檢驗、檢測、監管三者既能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又能有效整合,良性互動,形成整體合力,發揮整體功效,全方位促進檢驗檢疫工作順利開展。
1 信息化管理的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面對信息社會的挑戰,世界各國均制定了發展政府信息化的政策,旨在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施政質量,并通過構建電子化政府提高政府的回應力和決策能力,實現開放政府和責任政府,最終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因此,構建電子政府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政府再造的新趨勢[2]。
為適應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更好地履行檢驗檢疫把關服務的職責,國家質檢總局及各直屬局都十分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力開展信息化建設,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其中出入境檢驗檢疫綜合業務管理系統、大通關出口電子監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都是檢驗檢疫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工程。以上工程的實施規范了檢驗檢疫業務流程,促進了業務體系的科學管理,減少了工作中的習慣性和隨意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也大大推進了檢驗檢疫系統的信息化應用水平[3]。無論是從時代的發展趨勢還是已有的現實基礎,都為檢驗、檢測與監管三者聯動制衡機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路徑——信息化管理系統。
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檢驗、檢測與監管聯動制衡機制的重要實現途徑,也是運用信息技術再造檢驗檢疫業務流程的重要措施。信息化過程不是單純的增加硬件、軟件設備,更重要的是從業務體系需求,組織管理模式,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整體性、科學性、合理性規劃,改進和突破不合理的運作方式,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管水平和運作效率。
2 信息化管理系統
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檢驗檢疫信息化手段的統稱,是對各種業務子系統進行綜合管理,以促進檢驗、檢測、監管三種業務職能聯動發展,同時又通過各子系統的分工、制約,實現檢驗、檢疫、監管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根據檢驗檢疫部門的業務職能劃分以及聯動制衡機制的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分為三大系統模塊,分別是出口監管模塊、綜合業務模塊以及行政監督模塊,如圖1所示。
2.1 出口監管模塊 出口監管模塊是根據檢驗檢疫現行的法律法規,運用現代質量管理理論和信息技術,將檢驗檢疫工作前推到出口產品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以過程監督、項目檢測、風險分析、關鍵控制、系統保證和符合性驗證為基礎,通過對產品生產過程的監督管理和數據監控,實施對企業產品質量控制、資源共享與數據采集,實現對產品質量的超前控制與閉環反饋控制,并在此過程中進行質量跟蹤、質量檢測、質量預警、質量修正、質量評定和質量判斷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越來越頻繁,對外經濟聯系也日益緊密,對外貿易也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與此同時,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關進出口貿易的相關政策,這大大促進了中國進出口總量的增長。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中、小規模的企業比較多,由于這些企業的進口技術、出口勞動力等因素的制約,致使其在國際市場上會形成每筆貿易額度低下、賬期時限延長、融資艱難等問題,從而導致了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降低。我國進出口企業融資問題的存在,就要求必須提高供應鏈融資的服務力度,利用自身優勢,在外貿市場中尋求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供應鏈融資的概念
供應鏈融資可以被視為一個整體發展的模式,它包含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與核心企業相關聯的企業,將這些作為一個整體,根據它們之間交易過程中的關系以及它自身存在的特點,來解決現金和貨權方案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解決了供應鏈中企業融資艱難、擔保困難的問題,不但降低了進出口企業的融資成本,還提高了核心企業以及相關企業的競爭力度。供應鏈融資的優勢在于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者統一起來控制管理,提高操作的效率,把其中的核心企業作為審核的重點,摒棄了一般商業銀行中信貸評級的思想觀念,為中、小企業帶來了較多的融資機會。企業供應鏈融資中的體現主要有兩點:一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在供應鏈中,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供應鏈融資服務要與資金流和信息流聯系起來,這樣才能為供應鏈中的相關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能對這三者的運轉效率進行提高。二是供應鏈的創新點。供應鏈的創新不但能對比較弱勢的中、小型進出口企業更加高效地注入融資資金,也能使它們在國際中的競爭力提升,同時還能穩固中、小企業和重要企業之間長期共同發展的協作關系,真正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艱難、供應鏈不平衡的問題。
二、進出口企業中供應鏈融資的意義
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比國內的市場更加有競爭優勢,因此,供應鏈的融資服務,不管是對企業,還是第三方的物流企業,或者是對商業銀行都是有巨大作用的。這三者在合作中是互利共贏的關系,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者主要企業通過商業銀行的擔保實現融資,商業銀行因為對貨權的控制,能夠給予企業以融資支持。
供應鏈在進出口企業中的融資方面有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供應鏈融資服務能拓展相關的產業。進出口企業不但在當地投資、采購等方面拉動經濟增長,還通過一些與之相關聯的產業,促進當地的產業發展。二是規范行業行為準則。因為供應鏈融資服務的要求,出口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能夠接觸并且吸收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將管理手段和完善的操作體系運用到自身企業的管理中,因此,進出口企業會遵循一個一致的、有先進性的行業規范準則,以便于能夠在進出口企業中發揮積極作用。三是防范匯率風險。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解決中,不但能使企業群中的平均融資成本降低,還能使企業的資金恢復運作,產生效益,解決供應鏈中較弱企業的資金緊缺情況,使企業進出口貿易的規模擴大。同時,企業也可以就出口的應收貨款收回或支付進口所欠賬款延期的情況,向商業銀行提出申請,這樣一旦人民幣有不利的波動,商業銀行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匯率風險。四是融資理念創新,完善方案。由于企業對于傳統的貿易結算和融資服務需求發生了轉變,因此,金融機構一定要對國際貿易供應鏈中的物流、資金流等進行整合,一點一點地創新供應鏈融資理念,根據供應鏈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個完善的進出口貿易融資解決方案。
三、中國進出口企業供應鏈融資的現狀
在國內,中、小型進出口企業還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其在供應鏈中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而我國的中、小型進出口企業所創造的外貿額度約占全國的65%。因為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固定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占的比值較小,商業銀行給予的信用評級也比較低,因此,進出口企業需要信用方面的擔保,或者一些固定資產的抵押,在商業銀行中都是很難實現的。
國內的許多中、小型進出口企業只知道固定資產抵押和擔保這種方式,選擇從商業銀行進行貸款,而對于供應鏈融資的服務沒有具體的認識,不能將本身的優勢和供應鏈融資的特點聯系在一起,不能充分地依靠融資擴大經營規模,這樣就與許多融資機會擦肩而過。除此之外,有些進出口企業沒有信用觀念,負債意識比較強,而還債的意識卻不夠。隨著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的展開,個別企業運用非法手段,惡意在銀行套取資金,挪為他用,這種做法給商業銀行的資金回籠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國內市場中企業間的貨款拖欠等問題,也影響了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作用的發揮,致使其面臨一些巨大風險。
四、中國進出口企業供應鏈融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進出口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核心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意識降低、能力的缺乏,使核心企業本身發展受到制約,甚至是減弱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我國的進出口企業成立時間短,目前并沒有形成相對比較完整的管理理念,而企業中還存在著管理模式不符合新時期的要求、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手段匱乏的情況,所以整個供應鏈條大多呈現出一種不穩定、不夠緊湊的狀態。
首先,核心企業對供應鏈中的其他企業人員缺少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和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進出口企業的供應鏈相互之間的目的不明確。商業銀行對重要企業也缺乏一定的利益激勵,尤其是在資金的引入方面。與此同時,供應鏈中的企業成員對核心企業的歸屬感和依附性也逐漸喪失。核心企業要隨時考慮和供應鏈企業成員之間的合作關系,還要維持這一鏈條的穩定性,核心企業可以恰當地為鏈條中相對較弱的企業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務。
其次,核心企業的態度在供應鏈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供應鏈中的“橋梁”,有研究表明:一些核心企業擔心自己加入了供應鏈融資,可能會有責任、風險等,所以大多數企業不愿意為中、小企業的供應鏈融資提供相關的證明或者擔保。表1中對供應鏈中成員之間的合作觀點和矛盾觀點作了比較,可以看出,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合作觀念和信任程度,在企業之間矛盾關系和合作關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由于信息的不交流,企業間難免會存在偏見或者差別待遇的情況,尤其是相對弱小的中、小企業,這樣會加大企業之間資金流動的不確定性,致使整個供應鏈條松散。
最后,中、小企業因為其先天性條件不足,信息的透明度又不高,資產負債率較高,基本上不具有抵押、擔保條件,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使其難以在金融行業中獲取融資服務。出于這些原因,中、小企業不得不依附于核心企業,逐漸沒有自身的主導權,從而變成交易的弱勢群體。同時,還有一些核心企業只著眼于短期利益,不顧全大局,嚴重損害了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利益,以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為了能夠滿足自身資金需求,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供求雙方常常因為資金的優化配置而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致使在市場中的經濟行為滯后。
2、金融機構方面的問題
我國國內物流業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規范,物流和商流等信息的交流也不夠發達,金融行業對供應鏈融資體系的構建也不完善,使得我國進出口企業的供應鏈融資業務的開展主要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導,所以商業銀行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都會對供應鏈融資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商業銀行掌握的信息不全,對于企業資信評價艱難。有經驗表明:在進出口企業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發展中,物流企業對商業銀行的調控手段、信息渠道進行落實,整個業務流程的主要關鍵點是其經營的規范程度和監控力度。在國際貿易中,國外先進的物流公司的信息收集力量很強大,而我國的進出口企業由于害怕自己的劣勢被暴露,信息呈現得特別不對稱。同時,商業銀行的合作觀念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更新,這樣就難以與國外先進的物流公司進行更進一步的合作。
其次,風險系數加大。因為物流和資金流的周轉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勢必會對第三方的物流企業、客戶企業、銀行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些影響存在著各種隱性的風險,比如:市場的波動風險、運營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當前,國內的商業銀行為了減少風險的存在,已經為投資者設計出了各種數學計量模型。假如商業銀行沒有一個相對完整、有目的性的風險度量,那么融資風險的系數會增加得更快。
最后,融資、信用體系構建不完善。當前國內商業銀行的產品更新速度、風險度量和控制等方面都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融資體系,國內市場中的信用體系構建也不齊全,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與核心企業相關聯的企業、商業銀行之間都沒有建立一個統一、有效的信用與資金管理系統,這直接導致商業銀行對供應鏈的運作掌握情況不及時、不準確,從而耽誤業務開展的最佳時間。
3、政府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政府針對進出口企業,出臺了一系列的融資政策,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各級地方政府也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方法進行大力推廣,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效果,但從整體來看,效果還是不明顯。這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行動力不足。針對融資情況,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是地方政府的部門協調不足,不能及時執行,導致出臺政策的操作性比較繁瑣,使得一些企業只能持觀望狀態。二是商業銀行的配合度過低。地方政府為了本地的企業發展,常常愿意為一些中、小企業提供擔保,但這些企業卻由于資信差,或者存在一些拖欠貸款的情況,導致許多商業銀行不愿意給這些企業進行融資,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的困境。
五、中國進出口企業供應鏈融資的對策和建議
因為融資會涉及到國際市場上一些大的貿易企業,因而在融資服務行業中,將會有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對于供應鏈融資方面,我國的進出口企業、商業銀行、政府扶持等都處在發展的階段,尚沒有一個比較系統的機制,所以各企業之間要相互多交流溝通,以便使供應鏈融資能夠穩定、健康的增長。
1、進出口企業方面
在經濟學上,供應鏈的管理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它將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把與之相關的產業集中在一條鏈上,使其更加具有整體性和協調性,以達到資源共享和互利雙贏的局面。進出口企業不只是需要商業銀行提供供應鏈融資方案和技術,還要從自身內部提升效率,推進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體制。除此之外,供應鏈中的進出口企業要構建一個信息共享的網絡服務媒介,讓企業在動態信息的指導下,及時對經營中存在的錯誤策略進行調整,從而使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使供應鏈的價值得到最大發揮。
2、金融機構方面
國內的商業銀行要建立一個有針對性的企業資信統計和評估體系,這樣才能使國際貿易中供應鏈融資體系更加完善。只有規范前一階段和后一階段的操作服務,加深物流公司與商業銀行的合作,才能保障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順利開展。
首先,對商業銀行進行風險控制,以及加強其管理能力。商業銀行完善資信評估系統,不僅是供應鏈融資的有力保證,還能加強商業銀行控制風險的能力,維護市場交易中的安全性。對中、小型企業的資信和信用風險要進行公正評定,對授予資信企業的控制量要合理進行分配。只有對融資企業的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掌握,商業銀行才能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達成一致,促成合作關系。此外,實地調查也是一種了解供應鏈狀況的方式,比如:企業經營和管理能力、資金和資產分布等。針對中、小型企業的監督力度和貸款后管理狀況,商業銀行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對企業貸款后情況進行隨時調查,對融資資金的使用情況等方面進行監控。通過對核心企業的財務狀況、固定資產抵押值等方面進行檢測和分析,判斷其償還能力,并對其問題進行合理的調整。
其次,商業銀行與物流公司加強合作。為了與國際接軌,物流業在與企業的業務合作中,對企業的資金、貨物等信息掌握的比較全面,為物流業與商業銀行順利合作奠定了基礎。根據物流公司的規模大小、運營能力、資信等情況,商業銀行可以對其提供融資業務支持以及規避后期風險的一些措施,并為其配置一定量的信用額度。這不僅提高了供應鏈運行的效率,使操作流程簡化,還能為中、小型進出口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機會。
當前我國進出口企業的供應鏈服務大多數由商業銀行提供,屬于間接融資,在直接融資上,它的方式還沒有大的發展,但其需求量是逐漸增加的,其在國內金融市場占據的空間比重還是比較大的,這種直接融資的方式,勢必會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3、政府方面
政府要對進出口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發揮其自身的主導性,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為企業建立更加完善的融資環境,使企業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政府可以出臺或者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政策和行業操作標準,為企業減少一些信用風險或者成本。政府也要努力引進外貿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可以采用企業和各大院校合作的方式,對人才進行培養,讓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使我國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總之,在國際貿易領域中,供應鏈融資是一種新型的模式,它為進出口核心企業群提供便利,通過商業銀行、企業群、第三方的物流各自存在的有利條件,對資金的使用和成本的控制,進行合理、科學的配置。盡管國內的供應鏈融資業務還在初期,體系也不夠完善,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外貿交易的日益擴大,國內供應鏈的融資在國際貿易中終究會有一席之地。從長期發展來看,核心企業依靠自身的資信和內在實力,為供應鏈中的弱勢企業提供融資幫助,不僅是解決與之相關的弱勢企業融資難的一種方式,還是供應鏈中各個環節正常運行的一種保障,同時也對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起到帶動作用,對于我國進出口企業發展和外貿交易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