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17:09: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亮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耕地數量不斷減少,土地價值不斷顯現,農民土地意識不斷增強,人地矛盾日趨突出,土地收儲工作難度越來越大,矛盾越來越多。
(三)隊伍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全縣國土資源干部隊伍素質有所提高,但距新形勢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仍存在著明顯的差距,能動作用發揮不夠,爭先趕超思想意識不夠,亮點不夠突出。
(四)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縣國土資源系統基本建設滯后,縣局分兩地臨時辦公,鄉鎮國土資源所均租房辦公。目前,局機關及鄉鎮所的建設用地已落實,建設資金沒有著落。我縣是完成基礎數據庫建設最早的縣區之一,由于一直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致使信息化建設滯后,已完成的基礎數據庫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嚴重制約了我縣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全年工作目標
(一)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轉變干部職工思想觀念和樹立國土新形象。繼續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強化對局內部辦事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解決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激情,努力提高辦事效率,改善服務水平,樹立國土新形象。
(二)加大對土地收儲力度,努力保障經濟發展用地需求。面對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嚴峻形勢,自覺把國土資源工作放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保障重點項目用地的合理需求。同時,協調資金,組織力量,加大對縣城城東片區、城西片區和城西路南側、水泥制品廠對面土地的收儲力度,增強政府對土地的宏觀調控能力,保障全縣經濟發展用地需求。
(三)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做好**河老河灘、**寨占補平衡項目的查缺補漏工作,迎接省級驗收;抓好省級重點項目**、**鎮土地整理項目的掃尾和檢查驗收工作;依程序啟動**鎮**村回勒土地開發整理(占補平衡)項目,爭取按規劃要求按期按質完成項目工程。同時,轉變觀念,多方籌措資金,充分利用我縣較豐富的土地資源條件優勢,以二次調查為契機,選準一些土地開發整理條件較好、新增耕地率高的區域,組織實施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努力形成耕地保護“控得嚴、保得住、補得實”的新局面。
(四)加大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力度,建立良好的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繼續來源于/做好對鄉鎮、村組基層干部的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培訓工作,使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在全縣干部中得到較好的普及。進一步加大對土地、礦產執法監察力度,有效打擊各類土地、礦產違法行為,建立良好的國土資源管理秩序。加強執法監察隊伍建設,爭取組建執法監察大隊,配齊執法監察人員。
(五)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重點,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執行全縣所有災害隱患點分片包干負責制,重點地段嚴密監測。落實人員,加強值班制,做好災情監測,與縣氣象部門聯合災情預報,確保信息暢通,隨時注視災情變化,作好應急措施。
(六)加強基礎業務建設,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正文】
自然資源局“六穩”“六保”工作總結
一、助力脫貧攻堅
(一)堅持脫貧工作重心下移
堅持工作重心前移,服務重心下移。局領導、幫扶責任人和有關股室負責同志要經常深入脫貧工作聯系點,結合幫扶對象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和具體措施,駐村工作隊員堅持在村同吃同住同勞動,摸清民意,寫好脫貧工作日志,及時向局報告脫貧工作進度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二)建立督查機制
建立脫貧工作督查和定期總結制度,局辦公室、人教股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幫扶聯系村檢查工作人員任務完成情況、駐村工作隊員在崗情況、工作情況、局各項脫貧措施的落實和完成情況等,檢查結果列入局相關股室和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作為評先樹優的依據,進一步增強脫貧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形成“撲下身子、深入一線、真抓實干、克難攻堅”的良好風氣,全面推進脫貧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三)積極爭取項目扶持
在加大對脫貧聯系村的脫貧項目建設的同時,利用部門優勢,積極向上級或相關部門進行匯報銜接,為幫扶聯系村爭取土地整治和基本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項目建設,努力改善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對脫貧工作做實功、用實勁、求實效,抓緊研究和對接政策脫貧,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發揮基層國土所和駐村干部作用帶頭作用,盯住目標、狠抓實干,確保我區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四)優化項目用地保障
堅持靠前謀劃,精準服務,抓好脫貧項目用地選址和審批服務,為幫扶聯系村基礎設施和學校、醫療點、鄉村舞臺文化場所等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完成幫扶聯系村農村土地及房屋的確權、登記、頒證,明晰農村土地權屬,支持農戶在不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和支持農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五)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
抓住關鍵時間節點,舉辦一些重點突出、影響力較 大的主題宣傳活動。幫助貧困村做好“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為幫扶村送栽景觀樹苗,清理道路雜物,美化村內環境,改善村容村貌,為戶貧困戶(監測戶、邊緣戶、重點戶)等進行戶容戶貌提升。推動扶貧辦公場所、人員和經費有效落實。繼續強化扶貧工作人員培訓,不斷提高扶貧工作干部隊伍的政策水平與執行力。
(五)積極做好疫情防控
駐村工作隊全力主動配合所駐村做好中央和省市區關于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到村到戶、到家到人,不留死角。局班子成員深入到幫扶村,慰問疫情防控一線的值守人員,送去了方便面、火腿腸、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同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優先保障畜禽養殖等設施農用地需求,確保疫情期間市場供應。
2020年,我局扎實做好大東鄉大東村委會以及金安鎮光樂村委會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共有建檔立卡戶21戶78人,已脫貧21戶78人。
二、保障被征地合法權益
(一)征地拆遷開展情況
完成征收土地1086.72畝,一是完成金安加油站項目5.17畝、文化變電站項目61.63畝、文化工業園區4號路49.7畝、中節能文化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17.19畝、良華屠宰場86.85畝、文化金馬建材攪拌站34.79畝、七河攪拌站項目115.13畝,漾弓江流域生態治理及城市防洪工程項目(護城河)116.26畝,新團片區600畝的征地工作。二是積極配合涉及征地拆遷的束河、金山、祥和、開南等街道開展了西山片區、尚義片區,八河片區、祥和片區,金山工業園區、新團片區、文化片區等地上附著物的賠償工作。
(二)建設用地報批情況
根據區政府的安排和具體建設項目實施的需要,為進一步及時保障古城區重點項目用地,2020年以來己審批了兩個批次共6.1507公頃,組織了上報三個批次用地件共計10.7916公頃(161.874畝),下一步根據項目需要還須及時組織相關用地報件,進一步做好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
(三)土地供應情況
通過網上拍賣供應四宗11.5494公頃(173.241畝),成交總價26362.44萬元。目前組織的兩宗77.33畝土地的供地方案,經區政府同意方案已經上報市局進行審批。同時組織了網上公開拍賣出讓四宗0.6737公頃(10.11畝)國有建設用地。
(四)認真開展好征地過程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嚴格執行征地法定程序、征地補償安置區和認真落實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等相關政策,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
三、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020年3月,我局委托云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結合汛前排查對我區范圍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并于2020年4月、5月及時向各責任單位下發了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相關通知,協同古城區應急管理局編制了古城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應急預案。通過汛前排查,我區確定在2019年的基礎上核銷8個隱患點,同時新增5個隱患點,故我區2020年隱患點有98個。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江一線,類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穩定斜坡。在汛中,我局在云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排查的基礎上對一些重點監測的隱患點,重大建設項目,學校、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區域進行了專門排查,新增了1個隱患點。在排查明確了地質災害防范的重點區域及隱患點、危險點后。與各鄉鎮、街道簽訂了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了區、鄉、村、村小組四級監測網,積極與氣象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及監測信息網絡,通過電話、短信、微信、傳真等方式,確保每一位監測員能及時接收到氣象預警預報信息。為保證對重點區域的監測,各個鄉鎮村都設有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員,古城區2020年設置監測人員102名。同時加強應急值守,保證24小時通訊、信息暢通,保證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能及時發送給到責任單位和有關人員,以便廣大基層干部群眾能提前做好應急準備。今年我區未發生大中地質災害等嚴重事故。
四、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為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我局采取掛圖督戰、局領導親自抓、親自管的工作模式。按照目標上圖、任務上圖、進度上圖、責任上圖的督戰方式,嚴格落實工作階段任務,做到各項工作可量化、可考核、可督查。
一是加緊實施金沙江流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國家下發古城區符合條件納入生態修復任務的是53個礦山97個圖斑,治理總面積186.57公頃。范圍為古城區文化街道、大東鄉、金安鎮、開南街道、七河鎮。本次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從2019年底開始,至2020年9月底結束,分為摸底排查、綜合治理和檢查驗收三個階段。古城區生態修復工程分為六個施工標段,目前已全面進場施工,已完成28個礦山近120公頃的修復任務。
二是大力實施土地整治項目。正在實施的項目有:文化等兩個社區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建設規模為170.8033公頃,新增耕地面積為4.6738公頃,項目預算總投資833.15萬元,工期六個月,已如期完成全部施工建設,正進行設計變更。七河前山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規模254.0373公頃,新增耕地12.4178公頃,項目預算總投資869.48萬元,工期六個月,已如期完成全部建設,現正進行設計變更。古城區開南街道辦事處良美等2個社區國土綜合整治(體質改造)項目,本項目建設規模為294.7260公頃,計劃新增耕地1.0360公頃(全部為水田)該項目預算投資為3000.00萬元,工期六個月,現已完成監理招投標及施工招標。
五、大力支持鄉村振興發展
(一)百村行動計劃
麗江市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鄉村振興“百村行動計劃”第一批示范點名錄中古城區有4個示范點,分別為大東鄉建新村委會江邊村民小組、金江鄉金江村第三村民小組(邑馬珍村)、金安鎮增明村、七河鎮金龍村。再增加綜合條件較好的七河鎮北排村打造為古城區鄉村振興的示范先行村。本批鄉村振興規劃“百村行動計劃”共5個村。我局全體職工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局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各職能股室的配合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提升服務,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切實履行規劃管理職能,加強和推進鄉村振興規劃工作。
(二)麗江市古城區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先行”機制,被認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亮點。中央也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
(三)全面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用地保障
全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為2個,一是文化街道魯準羅集中安置點,安置48戶179人(其中15戶47人為建檔立卡戶,33戶132人為隨遷安置戶),安置點總面積為89.29畝,拆舊區面積為37.72畝。二是金江鄉普勤北山集中安置點,安置29戶104人(其中6戶23人為建檔立卡戶,12戶38人為隨遷安置戶,11戶43人為插花安置戶),安置點的總面積為43.85畝,拆舊區面積為17.12畝。為全力支持古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用活城鄉建設用地項目政策,我局前后組織編制并上報了兩批增減掛鉤實施方案及拆舊復墾方案,兩批方案共涉及448.971畝的拆舊復墾工作,用于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新區用地133.14畝。目前,第一批增減掛鉤項目已完成外業復墾及內業資料整理工作,并已通過區級自查自驗及市局初驗,正根據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整改。同時于2020年6月,實施了第二批增減掛鉤項目的外業工作,現已完成70%,擬于年底申請市級驗收。
(四)全面完成建檔立卡分散安置戶拆舊復墾復綠工作其余分散建檔立卡安置戶為32戶,涉及大東鄉、七河鎮、金江鄉、金安鎮、文化街道,拆舊面積為9.3189畝,目前已完成復墾復綠工作,舊房拆除及復墾復綠率達到100%
六、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4月22日是第37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是“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要圍繞主題向公眾進行資源環境的基本知識、基本國情,節約利用、集約利用資源,以及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家政策和科普知識宣傳。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并充分利用好地質公園等科普場館等基礎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一方面要吸引公眾廣泛參與各項活動,一方面要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努力增強全社會珍惜資源、保護地球、愛我家園的意識和自覺性。
要與共青團、環保部門加強合作,在全省廣大少年兒童中開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地球小主人”活動,使他們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科學家李四光的事跡,了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情和省情,樹立珍惜資源的觀念,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
今年6月是全省第18個土地宣傳月,6月25日是第16個全國“土地日”。要圍繞主題,結合本地實際,組織各具特色、富有實效的宣傳活動,在全省范圍內掀起一個宣傳。
開展法制宣傳日、科技活動周的宣傳工作。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要配合有關部門圍繞主題,結合“五五”普法,組織多種形式的國土資源法制宣傳教育活動。5月份的第三周是科技活動周,要利用這一契機,配合有關部門宣傳國土資源科學技術取得的重要成果,普及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知識。
二、突出重點,緊緊圍繞全省國土資源工作重點開展宣傳
要緊緊圍繞全省國土資源工作重點,從以下六個方面積極組織開展富有成效的宣傳工作。
一是大力宣傳全省國土資源工作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開創新局面的新亮點。要深入宣傳“十五”時期國土資源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十一五”時期國土資源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主要目標,積極引導全社會以科學發展觀來認識國土資源問題和國土資源工作,為我省國土資源各類“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是深入宣傳《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精神,繼續嚴把土地“閘門”,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積極成果,為土地管理特別是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上新臺階打下扎實的社會輿論基礎。要著力做好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實施嚴而緊的建設用地供應政策,實行定額控制,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規范發展土地市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完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激勵機制,加強資源利用的綜合評價考核等方面的宣傳。
三是大力宣傳全省國土資源工作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支持和積極貢獻。宣傳重點是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加強基本農田保護監管工作;以建設促保護,加大土地整理和標準農田建設力度,開展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和圍墾造地,調整農村居民點用地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的生活居住條件,引導農民節約集約用地;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妥善處理土地糾紛、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加強山區地質災害防治,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農民的避險搬遷等方面的新舉措、取得的新成效。
四是加大全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的宣傳力度。要及時報道各個階段的進展和成果,促進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深入宣傳嚴格規范礦業權審批、礦產資源規劃實施、強化礦業權市場監管、加強礦產開發的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政策措施等方面工作。既要大力宣傳整頓和規范取得的成果,又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曝光重大典型案例。
五是著力宣傳《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和我省加強地質工作的重大部署。要深入宣傳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地質工作新進展、新成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地質環境、礦山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繼續搞好以汛期為重點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以推進“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群測群防”,避免和減輕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六是繼續深入宣傳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不斷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及《浙江省國土資源系統依法行政實施意見》為核心內容,宣傳進一步推進國土資源依法行政。宣傳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參與宏觀調控機制、提高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和國土資源部門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政策措施。要加強以機關效能建設和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為重點的干部隊伍建設和以建設“廉潔國土”為目標的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宣傳。加強國土資源科技工作的宣傳。
三、切實加強領導,創新手段,不斷提高國土資源宣傳工作的水平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做到人員、經費、職責“三落實”,不斷提高國土資源宣傳工作的水平。
卷首語
(3)技術創新的思路從何而來? 無
科技風云
(7)最低溫度:“無限逼近”開辟科學新領域 楊書卷
特別欄目
(8)科技新聞媒體關注指數排行榜 無
封面圖片說明
(8)地質災害生命可接受風險標準研究的意義 無
科技事件
(9)陡山沱組球形化石新解難獲認同 李娜
特別欄目
(10)科技界聲音 無
科技工作大家談
(11)中國風電產業不可忽視的專利問題 耿潔 劉旭彤
特別欄目
(12)科學共同體要聞 無
(13)科技期刊亮點 無
(14)科技要聞 無
本刊專稿
(15)錢學森與《科技導報》 蘇青
研究論文
(17)中國地質災害生命可接受風險標準研究 趙洲 侯恩科
(23)基于演化涌現的復雜信息網絡設計優化 趙東杰 何宇 楊海濤 王華 李智 趙洪利
無
(27)“第8屆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學術會議(ccscw2012)學術會議、第23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2012)學術會議”征文
無
研究論文
(28)硫化礦石低溫氧化性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李孜軍 王曉磊 石東平
(33)脈沖耦合神經網絡對肝包蟲圖像分割 田翔華 木拉提·哈米提 朱從旭 孔德偉
無
(37)“第七屆全國制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2012)”征文 無
研究論文
(38)基于復雜性理論的軍事通信網絡中心化方法比較 熊金石 李建華 楊迎輝 郭威武
(42)小型四軸飛行器動力學參數測定方法設計 王冬來 呂強 劉峰
無
(45)“第十七屆全國小兒心血管疾病學術會議”征文 無
研究論文
(46)順傾軟巖邊坡穩定性分析與防治 曹蘭柱 霍麗紅
(50)高速公路路側容錯環境的rst-gce法評價 陳沅江 陳熠
(58)沖擊噪聲背景下一種穩健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 楊磊 馬杰
綜述文章
(61)爆炸箔起爆系統的發展 呂軍軍 李明愉 曾慶軒 鄭
猛 馮長根
科技評論
(65)“第十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征文 無
無
(66)機械史成就鼓舞機械行業創新發展 羅圣國
科技評論
(67)科研:業績多多,成果是零 文雙春
(68)這次長三角植物學研討會 高建國
無
(68)講座后的一點思考 黃錦芳
主編心語
(69)怎樣指導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18)——讓優秀博士生成長為科技領軍人才 馮長根
特別欄目
(69)中國生態學學會 無
走向職場
(70)求職的經歷和經驗——劉廣福博士訪談 王華鋒
(71)科技人才招聘 無
(75)全球招聘新聞 無
無
(80)《科技導報》征稿 無
特別欄目
(81)完詞填空 無
(81)推理小游戲——水有一半嗎? 無
(81)好玩的數學——24整除 無
為了使讀者了解《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對《規劃》出臺的意義、落實重點和水利建設發展帶來的影響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本刊將對《規劃》亮點進行梳理,全面深入地進行解讀。
一、水利建設四大任務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的主要任務有四項: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大力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構建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發展戰略處處長張旺介紹,這四項任務是針對幾個水利發展較為滯后的領域而制定的。一是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為薄弱,灌排方式較為落后;二是我國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滯后;三是城鄉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問題嚴重,部分地區水生態環境惡化。
近期,江南、華南強降水造成42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凸顯我國防洪減災工程體系仍較為薄弱。因此,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將大力加強防洪減災體系建設,基本消除現有病險水庫隱患,建立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縣級及以下基層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
完成水利建設的四項任務,難度比較大。重點和難點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防洪減災工程體系難度大、任務重。我國將在洪水易發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建成2058個縣級及以下基層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對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務較重、洪災損失較大、保護對象比較重要的173條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進行集中治理,這些領域基礎都非常薄弱。第二,農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廣,歷史欠賬多,短期內難以徹底扭轉農田水利落后的局面。第三,我國經濟社會仍在快速發展時期,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惡化趨勢難以在短期內扭轉。
盡管以上任務的難度較大,但我國明確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把各項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崗位,加強統籌協調,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責任落實、措施得力的情況下,完成水利建設的四項任務仍是有充分保障的。
農田水利建設將提速
針對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為薄弱、灌排方式較為落后、農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廣、歷史欠賬多的現狀,《規劃》提出,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增加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強化農業節水。
《規劃》將“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作為“十二五”期間水利發展的首要任務,并提出一系列發展目標及重點工程。據統計,在6000多億立方米的用水總量中,2011年我國農業用水達到3790億立方米,占全國用水總量的62%,農業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用水大戶。今年財政將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大幅度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規模,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比重,加強大中型灌區和末級渠系改造升級。重點安排農村飲水安全等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南水北調等重點水源和水資源配置、治淮骨干等重要防洪工程以及其他關系全局的重要水利工程,并向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傾斜。
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當前,我國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滯后,洪水易發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等領域基礎都非常薄弱,防洪減災工程體系難度大、任務重。為此,《規劃》提出,繼續推進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強化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段紅東認為,《規劃》中“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一章的重點,就是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力爭通過5年到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盡快形成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水利支撐與保障體系。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要在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時,加快推進防洪薄弱環節建設。針對近年來嚴重洪澇災害暴露的突出問題,著力加強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蓄滯洪區建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病險水閘除險加固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不斷完善我國防洪減災體系。
今后一段時期我們還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進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對流域和區域防洪影響較大,應進行系統治理,提高整體防洪能力。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數量眾多,系統治理投資巨大。“十二五”時期,選擇洪澇災害易發、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5000多條河流的重點河段進行治理。
二是盡快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在繼續鞏固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對面廣量大的411 18座小(Ⅱ)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除險加固任務。
三是搞好重點蓄滯洪區建設。近期重點是加快淮河行蓄洪區、長江和海河重要蓄滯洪區建設。有條件的地區,積極引導和鼓勵居民外遷。
四是提高山洪災害防御能力。盡快在山洪災害易發地區建成2058個縣級行政區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
加強水源工程和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大力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鑒于我國城鄉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現實情況,《規劃》提出,加強水資源配置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增強城鎮供水保障能力,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
《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面解決2.98億農村人口(含國有農場、林場)和11.4萬所農村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強水源可靠性論證和工程衛生學評價,優化工程建設方案,強化工程運行管理,落實管護主體,嚴格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讓農民喝上潔凈水、放心水。
“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就必須加強水源工程和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構建引得進、蓄得住、排得出、可調度的科學的水網連通體系。”段紅東強調,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應針對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在強化節水的前提下,通過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調配能力。抓緊完成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對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區,積極推進水庫建設。對于西北等資源性缺水地區,合理建設跨流域、區域調水工程。不斷完善我國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著力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依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這一重大水利問題。到2015年,重點地區、重要城市和旱災易發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得到有效緩解,全國新增供水能力400億立方米左右。
目前,正常年份全國年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城鄉水源工程建設嚴重滯后,尤其是西南地區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且長期得不到解決。水資源配置體系還不健全,不能滿足水資源統籌調配需求,水安全保障程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極不相稱。城鄉供水應急備用水源嚴重缺乏、保障程度不高,特別是應對連續干旱和特重干旱的能力很低。
段紅東表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要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的前提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盡快形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國家水資源調配格局。二是建設一批重點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抓好江河湖庫連通,支撐國家重點區域發展,統籌解決區域工程性、資源性缺水問題,保障城鄉飲用水和工業用水,改善生態環境。三是推進重點水源和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設,提高西南等重點地區、重要城市和糧食主產區的水資源調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建設,提高應對特大干旱、連續干旱和供水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
加快構建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
我國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問題嚴重,部分地區水生態環境惡化。《規劃》提出,要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護與河湖生態修復,優化和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站網,加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治理,有序發展小水電,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設。
二、水利改革和管理
《規劃》指出,水利改革管理有三項重點工作:一是創新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加強依法治水管水,三是推進水利科技創新。
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理順體制機制
近年來,隨著水利改革不斷深化,水利的社會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目前,全國七大流域管理機構初步編制完成了流域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指標體系,黃河水量分配指標細化到各支流;流域管理取得新成效,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的權責進一步界定和規范;黃河流域頒布了《黃河水量調度條例》,太湖流域建立了水環境綜合治理省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流域綜合管理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水務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到2010年年底,全國72%的縣級以上城市實行了水務一體化管理;采取承包、拍賣、租賃和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等多種形式,推進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所有權,落實管護責任主體;進一步完善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大幅增長,引導設立省級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公共財政投入規模不斷加大。
體制機制改革對水利發展的意義非常重大。水利不只是水行政主管部門一家的工作,涉及農業、城建、環境、國土等諸多部門,涉及從中央到地方、到縣鄉等各級政府,涉及管理部門、建設施工單位、農民合作組織等多個主體。只有理順體制機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管理職責明確、機構職能明晰,才能實現水利改革發展的任務。
? 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水法規體系建設
在依法治水管水方面,需要繼續加快水法規體系建設,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修訂《河道管理條例》,推動出臺《節約用水條例》《洪水影響評價管理條例》《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南水北調供用水管理條例》等法規。進一步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保障水法規的貫徹落實。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發展戰略處處長張旺介紹說,實現依法治水管水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水利社會管理的部門規章體系。修訂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質量事故處理和質量監督管理等規定,加強地方水法規體系建設。二是建立健全專職水政監察機構和隊伍,建立健全水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完善和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三是建立健全水事矛盾糾紛預防機制,完善邊界地區水事活動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的水事糾紛調處機制。四是深化水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執行水行政審批程序,開展水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規范水行政許可行為。
實踐水利高科技,水利創新發展意義重大
水利科技創新對水利發展的意義有四個:第一,大力加強科技興水,是實現“十二五”水利改革發展目標、完成水利戰略任務的重要保證,是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水利社會管理水平的關鍵舉措。第二,加大水利科技推廣力度,是實現水利現代化和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前提。第三,科技創新是保障防洪安全、實現防汛抗旱目標的必然要求。第四,科技創新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技術條件。
三、建立水利投資穩定增長機制
《規劃》指出,要把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重點領域,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大幅增加水利建設投資,并研究采取擴大水利建設貸款貼息規模等措施。
《規劃》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 快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和財政實力將進一步增強,對水利這一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的重點領域,國家有能力加大投入,繼續保持較高的投資強度。“十二五”期間,將加快建立政府水利投資穩定增長機制,發揮政府投資主渠道作用。
《規劃》描繪了水利發展的藍圖,提出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繼續推進大江大河治理基礎上,積極開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災減災體系,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為了使讀者了解《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對《規劃》出臺的意義、落實重點和水利建設發展帶來的影響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本刊將對《規劃》亮點進行梳理,全面深入地進行解讀。
一、水利建設四大任務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的主要任務有四項: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大力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構建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發展戰略處處長張旺介紹,這四項任務是針對幾個水利發展較為滯后的領域而制定的。一是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為薄弱,灌排方式較為落后;二是我國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滯后;三是城鄉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問題嚴重,部分地區水生態環境惡化。
近期,江南、華南強降水造成42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凸顯我國防洪減災工程體系仍較為薄弱。因此,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將大力加強防洪減災體系建設,基本消除現有病險水庫隱患,建立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縣級及以下基層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
完成水利建設的四項任務,難度比較大。重點和難點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防洪減災工程體系難度大、任務重。我國將在洪水易發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建成2058個縣級及以下基層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對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務較重、洪災損失較大、保護對象比較重要的173條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進行集中治理,這些領域基礎都非常薄弱。第二,農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廣,歷史欠賬多,短期內難以徹底扭轉農田水利落后的局面。第三,我國經濟社會仍在快速發展時期,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惡化趨勢難以在短期內扭轉。
盡管以上任務的難度較大,但我國明確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把各項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崗位,加強統籌協調,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責任落實、措施得力的情況下,完成水利建設的四項任務仍是有充分保障的。
農田水利建設將提速
針對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為薄弱、灌排方式較為落后、農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廣、歷史欠賬多的現狀,《規劃》提出,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增加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強化農業節水。
《規劃》將“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作為“十二五”期間水利發展的首要任務,并提出一系列發展目標及重點工程。據統計,在6000多億立方米的用水總量中,2011年我國農業用水達到3790億立方米,占全國用水總量的62%,農業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用水大戶。今年財政將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大幅度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規模,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比重,加強大中型灌區和末級渠系改造升級。重點安排農村飲水安全等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南水北調等重點水源和水資源配置、治淮骨干等重要防洪工程以及其他關系全局的重要水利工程,并向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傾斜。
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當前,我國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滯后,洪水易發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等領域基礎都非常薄弱,防洪減災工程體系難度大、任務重。為此,《規劃》提出,繼續推進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強化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段紅東認為,《規劃》中“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一章的重點,就是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力爭通過5年到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盡快形成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水利支撐與保障體系。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要在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時,加快推進防洪薄弱環節建設。針對近年來嚴重洪澇災害暴露的突出問題,著力加強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蓄滯洪區建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病險水閘除險加固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不斷完善我國防洪減災體系。
今后一段時期我們還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進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對流域和區域防洪影響較大,應進行系統治理,提高整體防洪能力。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數量眾多,系統治理投資巨大。“十二五”時期,選擇洪澇災害易發、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5000多條河流的重點河段進行治理。
二是盡快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在繼續鞏固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對面廣量大的41118座小(ⅱ)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除險加固任務。
三是搞好重點蓄滯洪區建設。近期重點是加快淮河行蓄洪區、長江和海河重要蓄滯洪區建設。有條件的地區,積極引導和鼓勵居民外遷。
轉貼于
四是提高山洪災害防御能力。盡快在山洪災害易發地區建成2058個縣級行政區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
加強水源工程和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大力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鑒于我國城鄉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現實情況,《規劃》提出,加強水資源配置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增強城鎮供水保障能力,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
《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面解決2.98億農村人口(含國有農場、林場)和11.4萬所農村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強水源可靠性論證和工程衛生學評價,優化工程建設方案,強化工程運行管理,落實管護主體,嚴格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讓農民喝上潔凈水、放心水。
“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就必須加強水源工程和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構建引得進、蓄得住、排得出、可調度的科學的水網連通體系。”段紅東強調,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應針對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在強化節水的前提下,通過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調配能力。抓緊完成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對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區,積極推進水庫建設。對于西北等資源性缺水地區,合理建設跨流域、區域調水工程。不斷完善我國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著力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依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這一重大水利問題。到2015年,重點地區、重要城市和旱災易發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得到有效緩解,全國新增供水能力400億立方米左右。
目前,正常年份全國年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城鄉水源工程建設嚴重滯后,尤其是西南地區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且長期得不到解決。水資源配置體系還不健全,不能滿足水資源統籌調配需求,水安全保障程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極不相稱。城鄉供水應急備用水源嚴重缺乏、保障程度不高,特別是應對連續干旱和特重干旱的能力很低。
段紅東表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要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的前提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盡快形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國家水資源調配格局。二是建設一批重點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抓好江河湖庫連通,支撐國家重點區域發展,統籌解決區域工程性、資源性缺水問題,保障城鄉飲用水和工業用水,改善生態環境。三是推進重點水源和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設,提高西南等重點地區、重要城市和糧食主產區的水資源調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建設,提高應對特大干旱、連續干旱和供水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
加快構建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
我國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問題嚴重,部分地區水生態環境惡化。《規劃》提出,要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護與河湖生態修復,優化和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站網,加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治理,有序發展小水電,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設。
二、水利改革和管理
《規劃》指出,水利改革管理有三項重點工作:一是創新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加強依法治水管水,三是推進水利科技創新。
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理順體制機制
近年來,隨著水利改革不斷深化,水利的社會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目前,全國七大流域管理機構初步編制完成了流域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指標體系,黃河水量分配指標細化到各支流;流域管理取得新成效,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的權責進一步界定和規范;黃河流域頒布了《黃河水量調度條例》,太湖流域建立了水環境綜合治理省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流域綜合管理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水務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到2010年年底,全國72%的縣級以上城市實行了水務一體化管理;采取承包、拍賣、租賃和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等多種形式,推進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所有權,落實管護責任主體;進一步完善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大幅增長,引導設立省級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公共財政投入規模不斷加大。
體制機制改革對水利發展的意義非常重大。水利不只是水行政主管部門一家的工作,涉及農業、城建、環境、國土等諸多部門,涉及從中央到地方、到縣鄉等各級政府,涉及管理部門、建設施工單位、農民合作組織等多個主體。只有理順體制機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管理職責明確、機構職能明晰,才能實現水利改革發展的任務。
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水法規體系建設
在依法治水管水方面,需要繼續加快水法規體系建設,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修訂《河道管理條例》,推動出臺《節約用水條例》《洪水影響評價管理條例》《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南水北調供用水管理條例》等法規。進一步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保障水法規的貫徹落實。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發展戰略處處長張旺介紹說,實現依法治水管水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水利社會管理的部門規章體系。修訂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質量事故處理和質量監督管理等規定,加強地方水法規體系建設。二是建立健全專職水政監察機構和隊伍,建立健全水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完善和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三是建立健全水事矛盾糾紛預防機制,完善邊界地區水事活動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的水事糾紛調處機制。四是深化水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執行水行政審批程序,開展水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規范水行政許可行為。
實踐水利高科技,水利創新發展意義重大
水利科技創新對水利發展的意義有四個:第一,大力加強科技興水,是實現“十二五”水利改革發展目標、完成水利戰略任務的重要保證,是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水利社會管理水平的關鍵舉措。第二,加大水利科技推廣力度,是實現水利現代化和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前提。第三,科技創新是保障防洪安全、實現防汛抗旱目標的必然要求。第四,科技創新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技術條件。
三、建立水利投資穩定增長機制
《規劃》指出,要把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重點領域,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大幅增加水利建設投資,并研究采取擴大水利建設貸款貼息規模等措施。
《規劃》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和財政實力將進一步增強,對水利這一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的重點領域,國家有能力加大投入,繼續保持較高的投資強度。“十二五”期間,將加快建立政府水利投資穩定增長機制,發揮政府投資主渠道作用。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水利的總投資大概要達到1.8萬億元左右。這1.8萬億元主要用于四個方面的水利建設:一是農田水利建設,占20%左右;二是防洪工程建設,占38%左右;三是水資源保障和城鄉供水能力提高的工程建設,占35%左右;另外為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
2006年12月11日上午,四川省委在成都召開會議,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書記杜青林強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是要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求,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斷豐富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杜青林指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倡導科學求實的精神,牢牢把握“又好又快”與“社會和諧”這個基本立足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斷推進四川又好又快發展。要堅持科學發展,正確處理經濟增長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全面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要堅持務實創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完善發展的新思路,不斷創造發展的新亮點,以更奮發有為的狀態,改革勇于率先、開放勇于攻堅、發展勇于創新,充分整合各類優勢資源,激活各種生產要素,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更高的臺階;要堅持真抓實干,把工作規劃落實在具體項目上,把工作責任落實到部門和人頭上,把工作著力點放在解決最突出的問題上,把工作成效體現在推進科學發展、建設和諧四川、增進人民福祉上,全身心地促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和諧、創一流業績,以實干興省,以實干富民。
杜青林強調,要牢牢把握“四個著力”的基本要求,力爭在發展的關鍵環節上有新突破。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要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把握宏觀調控帶來的機遇,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中之重,堅持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大力發展物流、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突出抓好工業的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要向改革創新要發展優勢、發展空間和發展動力,推進重點領域的改革,加快建設“開放四川”的步伐,大力實施“科教興川”和“人才強省”戰略,全面加強自主創新,不斷提高四川區域創新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要重點在就業、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資助、醫療保障、農村交通、人畜飲水、農民工培訓、農村安居、扶貧解困及污染治理等十個方面,辦好群眾急需、受益的實事,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生活的質量和水平,積極促進社會和諧。
為了讓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享受到“賓至如歸”的一流服務,市國土房產局直屬分局業務受理窗口提出了“把最好的條件和環境、最好的效率和服務留給群眾”的口號,并以群眾的實際需要為導向,設置了接訪、咨詢、休息、展示、填表、收發文、土地使用費征收、收費等八個功能區,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設置了自助式辦文查詢電腦觸摸屏、大屏幕自動顯示屏等智能化服務設施,這些人性化的形象設計和生態化的環境布置,集“辦事、休閑、學習、辦公”四位于一體,使辦事群眾在溫馨、舒適、和諧的服務環境中享受酒店式的“貴賓服務”,體現了獨特的人文關懷。今年以來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服務年”的有關工作部署,他們增設了便民值班窗口,窗口工作人員犧牲中午休息時間,為那些在工作時間不能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便民服務;為方便經營性停車場登記、繳納土地使用費,他們打破傳統按地塊區位繳交的方式,實行就近申報,由申報單位自行選擇到設置的四個征收點進行登記、繳納土地使用費,大大方便了辦事群眾。
弘揚職業文明,彰顯服務真情
市國土房產局直屬分局業務受理窗口始終堅持小窗口、大服務、辦實事、求實效,以“讓群眾滿意”為宗旨,以“服務優良、辦事高效、紀律嚴明、作風過硬、業務精湛、環境整治”為標準,立足于敬業愛崗、服務創優,扎扎實實地開展“青年文明號”活動。5月,市局將地政業務下放分局后,導致前來咨詢地政業務的群眾不斷增多,為更好地宣傳國土房產法律法規和政策,他們及時總結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專門制作了《地政業務常見問題問答》,發放給前來辦事的企業群眾,并在辦文服務大廳公示當年的基準地價標準,從而讓更多群眾了解地政業務方面的政策法規,進一步提高了地政審批業務工作透明度。
針對一些對確有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到窗口辦文辦事的群眾,業務受理窗口推出了預約上門服務。6月25日,游女士到窗口咨詢辦理自用房上市的辦理程序,當窗口工作人員得知她所要辦理的自用房房產是70多歲的老父親的,因老人家行動不方便無法前來時,他們主動到老人家家中為其辦理了相關手續。針對一些老人不會書寫申請的情況,他們耐心了解基本情況,代為書寫。今年3月,一位張老太前來咨詢,反映其已經住了20年的老房子還不能辦證。工作人員認真審查資料后,初步認定屬于產權登記遺留問題,應由產權登記中心受理,便立即與產權登記中心聯系并確定辦理程序和收文要求,然后耐心地向老人做出解釋并提醒其應如何準備材料。面對如此周到細致的服務,老人激動無比,緊緊地握著工作人員的手再三表示感謝。在業務受理部門工作人員眼中,收發文工作并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細微中彰顯服務真情。正是他們的熱情,如春風細雨般滋潤了前來辦事群眾的心田,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積極走出窗口,熱情服務社會
業務受理窗口始終堅持“我們的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宗旨,積極開展“走出窗口、服務社會、現場辦公”的活動。每年的土地日,在繁華的街頭鬧市,必定能見到窗口工作人員的身影,那是他們在為宣傳土地政策派發宣傳資料,在為關注土地問題的群眾解疑答惑;為提高市民對地質災害的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9月,他們與地質災害防治部門一道,(來源:文秘站 )深入特區內8個社區開展了“朝陽行動”社區宣傳活動,以做游戲、有獎問答、播放影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行普及宣傳;為進一步推進優質直通車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他們還經常會同地政科對特區內需進行前期審批的國家、省、市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自主創新型民營經濟的龍頭企業等,開展了預約上門走訪和接訪服務,先后走訪了鹽田區舊改辦、南油集團、華僑城集團等單位,通過預約接訪了福田區政府、鹽田港集團、普洛斯公司等單位。通過開展上門走訪和預約接訪服務,有針對性地主動提前介入重大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國土部門的行政審批效率,切實增強了國土部門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拉近了與轄區政府和企業的距離,受到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交口稱贊。
拓展服務陣地,征收窗口亮點頻現
作為業務窗口的另一塊重要陣地——土地使用費征收窗口,始終把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作為凝聚青年、團結青年、帶領青年建功立業的有效形式,深入開展“文明窗口”建設工作。征收窗口從建立健全制約機制入手,建立了“登記、繳費、稽查”分工制衡機制,同時加強監督,將服務承諾及崗位人員照片、工作證號公布在監督欄上,并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及收費用途,還向社會公布咨詢電話、投訴電話,全面接受社會監督。為做到工作積極主動、服務熱情周到,針對許多企業對土地使用費了解不多,很容易將征繳一事“拋在腦后”的情況,征收窗口除了采取每季度在報紙和媒體上刊登催繳公告外,還主動上門走訪基層企業,開展上門宣傳政策和催繳等服務。9月,征收窗口更創新開展了既人性化、又降低行政成本的手機短信“溫馨提示”服務,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務獲得了服務對象的廣泛歡迎。
開展團員活動,增強社會責任
(二)經濟基礎薄弱,發展潛力不足。一是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業產業化處于起步階段,主導產業缺乏規模優勢,基地建設不平衡。雖然初步形成了糧食、臍橙、茶葉等農業產業,但發展不快、規模小,農業龍頭企業小而少,省級僅3家,國家級為空白,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農業市場信息不暢通,農業專業人才缺乏,農業基礎設施脆弱等。養殖業重點不突出,特色不明顯。三次產業結構呈“二、三、一”式產業結構,第三產業發展仍存在總量不大、結構不優、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其中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發展重點不突出,優勢產業不明顯,亮點不多,總體上規模偏小,檔次較低。
(三)基礎設施條件差,發展能力不強。一是水利設施差。全縣總蓄水量僅1.75億立方米,畝平193立方米,為全省的三分之一。水毀工程多,需維修的水利工程達1.05萬處。二是人畜飲水不安全。飲水工程建設任務重,全縣有16萬余人飲水困難。三是鄉村公路建設滯后。有700多公里需要建設。
二、國家羅霄山脈片區連片扶貧開發機遇下,宜章“山區大變化”的思路和措施探析
(一)找準戰略定位,進一步完善扶貧攻堅規劃。2012年,宜章縣聘請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縣扶貧攻堅規劃進行了頂層設計、頂層指導。目前,已出臺規劃初稿。根據縣情,并結合國家、省級扶貧攻堅政策,將扶貧攻堅工作目標戰略定位于:羅霄山片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羅霄山片區國家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湘贛粵旅游文化區域中心、湘贛粵邊際物流集散中心和“兩江”(湘江、珠江)源頭生態環境安全屏障。
(二)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新階段的扶貧,更多的是開發式扶貧,以增強發展后勁。
1.著力抓好莽山水庫立項審批及其建設。莽山水庫建設是宜章61.5萬人的共同心愿,是宜章人民60年的長久盼望。興建莽山水庫作用巨大、意義深遠。既可以調蓄、滯洪、錯峰,提高長樂水中下游河段的防護標準,使全縣境內長樂水兩岸15.6萬人和10.2萬畝農田免受洪澇災害,又可以提高宜章縣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糧食產能保障的需要。在國家主體功能區定位上,宜章縣承擔向國家提供糧食、農產品和生態安全的主體功能。興建莽山水庫還有利于解決宜章縣南部14個鄉鎮32萬人的飲水安全和31.28萬畝耕地農業灌溉的迫切問題。2012年6月,國家發改委委托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對莽山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了全面評估。為促成莽山水庫工程盡快立項、動工,要進一步加大爭取與協調力度,盡快爭取省人民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協調國家發改委盡快批準立項。
2.大力實施自然生態環境整治項目。一是大力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據統計,全縣巖溶地區土地面積92.6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石漠化面積60萬畝,每年造成3000多畝土地流失。要搶抓我縣被列入全國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縣的機遇,大力開展“城鄉綠化攻堅”活動,學習貴州省石漠化治理的先進經驗,認真謀劃石漠化地區的造林,做到石漠化生態造林和果木林建設有機結合,力爭打造成為全省石漠化造林的示范樣板。二是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
(三)以扶貧產業建設為重點,不斷夯實脫貧致富產業基礎。這是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重中之重。
1.著力抓好生態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生產扶貧產業建設。今后幾年,把煙草產業作為現代農業的示范產業、扶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之一和農業產業地理保護品牌試點行業來認識,來定位,來落實。大力推進煙葉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專業化服務模式,按照“穩定老區、發展新區、突出特色”的發展思路,科學規劃、穩步推進,重點建設環莽山灌區生態濃香型優質煙示范基地,全力打造“莽山生態濃香型優質煙葉”品牌。實現2013年收購10萬擔,2014年收購13萬擔,2015年種植5萬畝、收購15萬擔,到2020年種植13萬畝、收購40萬擔的目標。
2.著力抓好農產品加工和鄉村旅游扶貧產業建設。重點支持“公司+農戶(扶貧戶)”生產經營模式的福鵝公司建設年加工120萬羽的深加工基地,支持該公司發展成為一體化的國家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支持加法果業、三農公司、永吉農業、年年有、木森林、源莽食品等農業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支持龍頭企業申報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到2020年力爭培育出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確立“核心景區帶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促進核心景區發展”的思路,充分利用我縣鄉村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耕文化、古鎮村落和莽山旅游景區等資源,推進旅游文化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大力支持莽山劉家瑤寨、展翔生態農莊、華山紅林、范家園生態園、大市民生態農莊、升農農莊等建成高品位的現代農莊、現代鄉村旅游示范園,大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觀農家景、干農家活”為主要內容的休閑觀光農業。
一、關于上半年工作
今年以來,全局上下緊緊圍繞市、縣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年初簽訂的各項目標責任要求,經各分管領導認真負責、狠抓落實,全體工作人員齊心協力、積極工作,上半年絕大部分工作已按期完成,部分工作成效顯著,為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25”宣傳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眉戶劇《三戰萬能嘴》、音樂快板《土地頌》、配樂詩朗誦《我愛我的國土》將保護耕地與當前新農村建設有機相結合,主題突出,創作新穎,時代感召力強,《中國國土資源報---綜合新聞》發表了圖文報道,在全市“6·25”宣傳中樹立了亮點。
——機關管理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定了機關接待及陪餐、小車保養及維修、固定資產管理、職工灶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完善了《基層國土資源所財務管理制度》,并更新了黨風廉政、精神文明、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及政務公開欄,建立了地籍股、耕保股、測繪辦、國土資源勘測規劃室崗位職責。
——國土資源所建設規范有序,工作成效顯著。崗位配置健全,人員分工明確,硬件建設到位,制度建設規范,山河、宮河、湫頭、永和4所已建成使用,榆林子所已動工建設。各所辦公設施配置齊全,制度、職責建立上墻,基本實現了“機構設置規范化、設施配置標準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員素質優良化”的目標。
——違法案件查處及工作力度加大。國土資源執法模范縣創建活動積極開展,縣局、各所土地動態巡查分片包干負責制和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網絡體系進一步健全,基層所宣傳形式靈活多樣,收效良好。工作力度加大,措施到位,土地糾紛調處率、案件辦結率有所提高,土地違法問題較上年同期明顯減少。
——項目建設、土地儲備工作成績顯著。國家投資土地復墾示范項目永正南住、榆林子馬家、宮河東山頭3個項目片土地平整基本完成,道路、林網、水利等配套建設已開始,周家項目片拆遷工作正在進行;省級投資耕地補充項目土地平整、宮河雷村道路綠化任務已全面完成;國家投資正寧縣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已被國土資源部正式列入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進入國家項目庫。同時,配合市局積極籌備了全市國土資源項目資金管理暨招投標現場會。土地收購儲備工作有新突破,統征包干政策落實到位,保障了用地需求。
——基礎業務工作穩步拓展。積極開展了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配合省廳測繪局地圖院完成了縣城區獨立坐標系統改造擴建前期基礎工作,申報了項目文本和圖件;按期完成并上報了全縣統一年產值測算工作,加強了建設用地申報及管理工作;組織開展了地質遺跡保護和地下水監測工作,完成了磚瓦企業采礦權登記年檢工作,正南煤田詳查和石油勘探開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年各項工作全面保質保量完成。一是在宣傳教育方面,工作還不到位,宣傳的力度和廣度還不夠,受教育的范圍只局限于部分干部群眾,這要求全局上下特別是各所要切實負起工作責任,進一步擴大宣傳,堅定不移地把國土資源政策法規及市政府“兩令”精神貫徹落實好;二是在執法監察方面,我縣土地市場還不夠規范,鄉鎮企業、公益事業、各類工業園區違法用地較多,案件查處難度大,市上把我縣作為督點縣之一要求限期整改落實,執法隊和監察股要切實拿到手上,加大工作力度,徹底扭轉我縣土地市場混亂的局面;三是在農宅清理方面,各所重視不夠,工作進展慢,大部分所僅清理2個村,突出反映在清查、處理、發證率低,時間過半,任務欠帳大,希望所里會后要高度重視,深思細糾,研究對策,務必完成年初確定的任務;四是在基礎業務方面,個別工作只停留在安排上,調查研究不夠,工作方法不活,沒有實質性進展,影響了整體工作完成;五是在作風建設方面,個別同志工作作風欠扎實,創新不夠,缺乏勤政敬業精神,工作效率低,紀律觀念不強,自律能力較差;六是在協作配合方面,有些同志組織觀念淡薄,上下配合不到位,缺乏主觀能動性,致使政令不暢。這些問題,希望有關責任部門、同志們認真克服,下決心解決,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扎實的工作作風積極投入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二、關于下半年工作
1、宣傳教育工作。在上半年工作基礎上,下半年宣傳教育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1)認真搞好區域網建設,盡快與市局互聯互通,實現網上辦公;(2)加強信息報送工作,辦好國土資源簡報,力爭年內在省、市級報刊上刊登宣傳報道2篇;(3)根據國家、省、市要求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年內舉辦地質業務知識培訓班一期,1/3干部職工外出學習,接受教育;12月底,以業務知識和辦案程序為重點,組織基層所開展集中培訓一次。
2、耕地保護工作。(1)積極銜接,認真報批城鎮、鄉村及農民建宅用地手續,力爭城鎮、鄉鎮企業用地報批手續8月底完成,農民建宅用地報批手續年底完成。摸清全縣新農村建設基本情況,根據市政府2號令精神,搞好用地報批工作;(2)繼續清理已審批的建設用地,重點清理郵電、通訊和金融用地情況;(3)配合能源企業搞好用地工作,特別是搞好正南煤田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工作;(4)與中心配合繼續搞好國家建設用地統征包干工作,并嚴格執行用地跟蹤管理;(5)做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按市局要求科學開展修編。
3、執法監察工作。(1)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精神和國土資源部《關于嚴明法紀堅決制止土地違法的緊急通知》及省、市要求,繼續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工作,加大鄉鎮企業、公共設施違法用地處理力度,特別是對市上掛牌督辦的用地案件務必于8月中旬全部處理完畢;(2)積極開展省級國土資源執法模范縣創建工作,力爭一次創建達標,年內通過省級驗收;(3)進一步加大磚瓦企業、預制廠用地處理工作力度,年內全面完成,處理率達到90%以上;(4)配合縣上“清稅”工作組完成土地市場交易中土地出讓金征收工作。
4、地籍管理工作。(1)配合省測繪局搞好縣城獨立坐標系改造擴建工作;(2)做好縣域地圖編制及出版工作;(3)按市局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日常地籍變更調查工作;(4)完成省級地籍管理規范化達標工作;(5)與房管局協調,做好拓寬城鎮住房用地分割登記工作,登記發證不低于200本;(6)積極與省規劃院聯系,搞好地籍數據庫交接及培訓工作,(7)向省測繪局申報由省級頒發的國土資源勘測規劃室丙級測繪資質。
5、地質礦產工作。(1)搞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配合搞好正南煤田地質災害評估工作;(3)配合能源勘探企業搞好協調服務工作;(4)開展砂石企業采礦權清理工作,全力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等相關費用。
6、項目工作。(1)全面搞好2003年省級補充耕地項目建設掃尾補救工作,力爭年底通過省市驗收;(2)積極協調力爭國家投資土地復墾示范項目第二批資金7月底到位,及時開展周家項目片土地平整工程招投標工作。搞好永正南住、榆林子馬家、宮河東山頭項目片水、路、林、電配套建設,并做好平整土地水毀、塌陷等完善工作;(3)做好2006年基本農田整理項目860公頃、2983萬元呈報工作,力爭年底立項;(4)積極銜接爭取山河后莊子地質災害項目立項批復。
7、土地收購儲備工作。(1)加強儲備土地的管理工作,積極探索土地儲備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2)搞好征地統征包干工作,完成國有土地改變用途征收土地出讓金30萬元任務。
8、標準化建設。(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榆林子所建設,搞好職工家屬樓工程建設和機關文化活動室建設;(2)加強制度建設,按照市局要求,規范建立學習、會議、業務等“”登記簿,進一步完善基層所標準化建設;(3)加強財務管理及后勤管理,嚴格財經紀律,堅持收支兩條線制度,加強資金和票據管理,強化收入、嚴控支出,搞好接待工作。
9、基層所工作。(1)繼續搞好農宅清理登記發證工作,要注意做好五點:一要做到全面處理,提高登記率。二要與鄉鎮搞好協作配合。三要對典型違法案件要立案查處。四要想方設法提高規費收入額度。五要搞好檔案資料整理;(2)堅持土地動態巡查工作,重點轉入鄉村企業、公共設施違法用地跟蹤管理;(3)加大國土宣傳力度,要保證年初確定的固定性標語刷寫數量,并且要規范;(4)強化制度建設,力爭年內基層所標準化建設達標;(5)加強機關事務管理,特別是要嚴控水、電、煤開支,嚴格請銷假制度;(6)配合縣局搞好其他各項工作。
三、關于后備干部隊伍建設
民主推薦后備干部,是選賢任能、重在識人,選準用好干部的重要環節。關于建立后備干部隊伍的問題,我再強調兩方面::
一是對被推薦人選的條件要求。要從“德、能、勤、績、廉”五方面全面準確、客觀公正、認真負責地衡量推薦后備干部人選,具體是:
在德的方面,要具有較強的組織原則和政治覺悟(即黨性要強),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團結同志,品行端正,公道正派;
在能的方面,要具有勝任工作應當具備的組織領導能力。包括政策理論水平,綜合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心理素質等;
在勤的方面,要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績的方面,要工作實績突出,獨立工作能力強,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在廉的方面,要廉潔自律。嚴格遵守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自愛、自省、自重,忠于職守,廉潔奉公。
總之,按照省市選拔后備干部的要求,要選用那些“能干事、會干事、不出事”的人。同時,根據我局干部隊伍現狀,要適當放寬對工作閱歷長、經驗豐富、組織協調能力強的老同志的選拔任用,充實到基層工作領導崗位。本次推薦后備干部人選,根據省、市文件精神,在干部中推薦產生。對于成績突出、工作能力強、品學兼優的工人,縣局將積極與市局銜接爭取名額,不斷優化用人環境,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二是對參加推薦人員要求。在座的參加民主推薦的同志,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積極參與這項工作。在推薦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看人要全面地看,不要片面的看。要看主流,看本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優點突出的人,缺點也就突出。要看他的缺點是否足以影響他的任職,不能說凡有缺點的人都不能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