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 16:30: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道德與法治的培養目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22教研組組長工作計劃范文1本學期初二物理教研組以學校的整體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繼續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結合物理新課標,認真地做好集體備工作,同時強化過程管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切實做好定時、定人、定內容、注重實效的備課組工作,為了更加出色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們組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物理教師理論素養
認真鉆研新的《物理課程標準》,吃透新教材,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二、認真地做好常規教學工作
1、精心組織好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主戰場,本學期我組將繼續探討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并實施于課堂教學實踐,每位教師要規范地上好每一節課,切實提高課堂的質量。本學期每位教師努力上好一節示范課、教學研究課。聽課后,每位教師認真評課,指出存在的問題,探討改進的方法。授課老師做好記錄,力求做到實處,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2、加強集體備課。
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彌補教師單獨備課的不足,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我組要在全面學習新課標的基礎上,結合學科教學的實際,明確教學改革方向與思路。探討新的教學的模式與教學策略,使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備課組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學進度、統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測驗考試
3、加強課后輔導,加強課后輔導,及時反饋,查漏補缺,規范作業批改。
4、抓好相關的檢測工作。
對于周測、單元測試、月考等,命題老師要根據新課標和中考的有關要求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精心選題、命題,提高試題的質量,同時做好閱卷和成績分析
三、重視實驗教學。
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新課標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學習過程中的小實驗,課后的小制作,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概括結論,同時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留意身邊數據,重大事件等,體現時代性,實踐性和探究性。分組實驗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習物理起到重要作用。
2022教研組組長工作計劃范文2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區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主要工作
本學期,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要求廣大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程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繼續圍繞教研主題“三位一體,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研究”,扎實開展校內教研,提高教研活動的成效,進一步提升合作、實踐、研討、反思的教研氛圍。
2.切實提高日常教學活動的質量,重點從備課、上課兩個環節入手,進一步提高“三維目標”到位度,關注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3.積極參加片級、區級層面組織的教學展示活動,虛心向兄弟學習的老師學習。
4.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適時開展校內推廣交流。
三、持續性工作
1.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品德與社會課,不隨意占用,保證學生能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課上得到一定的發展。
2.重視教學研究課工作,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教學展示的機會,加強指導,以此作為提高教學研究質量的抓手,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教學水平。
3.參加好片級、區級層面的教研活動,每次外出聽課落實到個人,并且做好記錄,有機會適當反饋。
4.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科研主課題的研究與實踐。
四、主要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
2.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
3.規范課堂秩序,上好每一堂課。
4.青年教師__老師開課。
十月份
1.積極參加主題研究階段性課例研討活動,進行常態化集體備課活動。
2.六認真工作檢查。
3.參加平望聯片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1.“三位一體,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課例研究。
2.六認真工作檢查。
3.__老師開課。
十二月份
1.“三位一體,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2.__老師開課。
3.參加平望聯片教研活動。
4.六認真工作檢查。
一月份
1.整理課程資源庫。
2.上交各類總結和論文。
2022教研組組長工作計劃范文3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改革。
1.校本培訓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并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
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了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后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煉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
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并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說課活動。
十月
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
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
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
1、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征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
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反思本學期工作。
2022教研組組長工作計劃范文4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管委會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新的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深化研究。為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道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1.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
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范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
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并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2022教研組組長工作計劃范文5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道德與法治研訓工作將繼續以市區教研室工作計劃,緊密結合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安排,繼續推進道德與法制課程改革、教材培訓工作;深入開展學科課堂教學研究、學科教學評價研。加強學科課程實施力度,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教學目標,努力實現學科課程實施的規范化、教師課堂的專業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及學生思想品德修養。
二、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加大檢查力度,夯實課程實施方案
圍繞“開齊、開足、上好”的課程原則,深入貫徹落實課程實施方案。
(二)加強學科業務學習,更新學科教學理念
繼續進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系統培訓學習,正確把握學科培養目標及措施。繼續深化區學科教學策略學習,熟練掌握學科教學流程及實施辦法。
(三)深化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生本活力課堂
加大生本理念的學習與思考。深入學習課程標準以及其他教法內容,對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學生自主展示評價交流情況進行研究,真正在課堂放手學生體驗、探索、發現,互相啟迪,自主生成。加強對生本活力課堂流程的反思改進。借助區專題課例研討等形式,加強對道德與法治學科“活動體驗式”和“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再學習和再落實。通過聽課、評課、教學問卷調查等多種評價形式,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及時進行整改。
(四)夯實傳統教研,加強創新教研,提升教師的研究力
繼續落實教研教學常規建設,抓好教學的五個環節。詳案要求環節清晰,教學策略運用得當,內容詳實,問題設計適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簡案實用、有效;認真設計學生作業,做到要求嚴格,指導有方,批改認真,反饋及時,輔導有效。扎實推進學科問題研究,有效組織針對性強的主題教研活動。
(五)強化教師梯隊發展,提高整體教師專業水平
抓好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好優質資源,以點帶面,積極培養對象,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團隊,引領本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養綜合評價,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修養
不斷完善本學科學業評價體系。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逐步實行課后行為跟蹤評價,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三、工作行事歷
九月:
1、制訂并傳達本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組織道德與法治教材培訓活動;
2、參加區德法學科培訓,做好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校級培訓工作;
十月:
組織推門聽課、開展課堂教學研討;
十一月:
道德與法治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
十二月:
道德與法治主題教學調研;
一月:
第一,提高法律素質這一教育目標如何領會與落實?依“05方案”規定,《基礎》是一門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依托的新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為主體,是培養大學生良好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的主渠道。由此可見,法制教育從過去的法律常識教育、法律意識教育提升為法律素質教育。
第二,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該如何整合?與“05方案”之前的相應課程相比,《基礎》最大的特色在于打破學科間的界限,把法制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素質的提高與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有機統一起來。
第三,如何解決學時與教育目標、內容的反差?《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組成部分,法制教育的內容只占總篇幅的三分之一,但也還涉及近30個法律文件、100多個重要概念和知識點。而法制教育部分的學時相對減少,課堂教學中能直接用于法制教育內容的時間甚至不足10學時,比原來的學時減少一半多。
第四,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應如何體現“高職”特色?對高職院校來講,《基礎》教材全國高校“一本通”的現實,使得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在法制教育的目標、內容等方面難以體現應有的差異性。自“05方案”實施以來,上述問題在認識和實踐兩大領域并沒有得到解決,存在諸多誤區。
2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誤區
2.1法制教育目標抽象化、空泛化
整合后的《基礎》關于法制教育目標如此界定:“以法制觀教育為主要內容,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增強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法律素質。”即法制教育就是法律素質教育。《基礎》教材還進一步明確“法律素質”是指人們認識上、行為上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素養和能力。有學者將其概括歸納為三個層面的目標: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用法能力[1]。當前,凡是涉及法的教育,必談“法律素質”。目前我國關于法的教育大致可劃分為三種:法制教育、普法教育、專攻型教育。其目標本應有異,但現實是似乎非提“全面提高法律素質”不可。如上所述的法制教育就是如此。對于普法教育,在《五五普法規劃》中指出:“法制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由此可見,其目標也是“全面提高法律素質”。再看看專攻型教育,法律專家江平在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教材總序中對此有相關描述:“培養具備社會生活常識以及法律職業基本素質的法律人。”從其所列舉六大方面的素質要求中可見,專攻型教育目標不外也是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用法能力三個層面的目標[2]。之所以出現這種教育目標本應有異但卻同一的結果是與在確定教育目標時過于追求完美及理想化是分不開的。對于高職院校來講,法制教育目標的確定不能無視如下事實:第一,《基礎》的學科定位。在學科屬性上,《基礎》屬于一級學科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而非法學學科。其重要特點在于思想教育性。第二,《基礎》中法制教育部分的內容體系從教材的內容看,雖然第五、六兩章在講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時,也點了一些有關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但專門講法律的僅是最后兩章。第三,學時的限制。“05方案”中用于法制教育的課堂教學時間只有10個學時。想通過10來個學時的法制教育使非法律專業大學生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第四,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學生的理論文化基礎、培養目標有別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當然,筆者也認同“把法制教育的目標從法律意識提升為法律素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3]。但是如若僅是如此,沒有考慮上述的事實進而提出具體的目標,則這種抽象化的目標實乃看似完美的但不著邊際。令人遺憾的是,“05方案”實施以來,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這種抽象化、空泛化的法制教育目標。法制教育教學目標是《基礎》課法制教育中的首要問題,它決定著法制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形式等,影響對新課程內部聯系探尋和規范化、科學化的運作。目標的確定陷入誤區,極易導致法制教育的其他環節也陷入誤區之中。
2.2把法制教育等同于德育教育
由于認為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是在高校德育教育的總體框架下實施的,這使得相對于德育教育,法制教育有被弱化甚至被同化的跡象。如:《基礎》對法制教育與德育的整合,雖然“力圖改變‘壓縮餅干式’的內容體系框架,創建以‘行為規范’為基礎,以‘思想觀念’為核心,以‘相關權利與義務’為重點的大學生法制教育教學內容體系”[4],但從教材的內容看,作為所謂“基礎”的“行為規范”僅是一些有關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在眾多法律規范中,選取這些“行為規范”作為所謂“基礎”,這是完全服從于道德理論體系結構的要求,因其是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相對應的。而作為所謂“核心”的“思想觀念”和作為“重點”的“相關權利與義務”在教材中也就是兩章的內容,而該部分其實是對原來“壓縮餅干式”的《法律基礎》進一步的壓縮。法制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份量大大降低了。可以說,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整合,對于法制部分來說,就是以行為規范為連接點,而法律原有的內容體系框架不變。這種整合不過是一種簡單機械撮合———“形融神離”;這種整合,法制價值難以顯現,法制教育的地位被弱化。更有甚者,有人認為:“道德規范較法律規范是更高層次的范疇。……一個守法的公民并非一定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公民一般會是守法的人,在他的行為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道德意識……”[5]以這種理念去指導法制教育,必然是將德育教育完全凌駕于法制教育之上。法制教育并不等于德育教育,二者有明顯的差別。法制的價值是道德價值無法取代的。如權利意識等法治精神、法律的理性思維等等。
2.3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識傳授
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普遍存在把法律知識等同于法律素質的現象。教學實踐中往往以法律知識傳授為中心,存在重案例輕分析、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能力的傾向,談不上法律信仰的培養。究其緣由,一方面,由于法律知識是法制教育的基本內容,是提高法律素質的基礎條件,是培養法律信仰的前提條件,故一般認為法律知識傳授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于法制教育目標的“高、全、空”,由于教材內容廣泛、龐雜,幾乎涉及法律專業所有的基礎課程,由于學時太少,也由于教師自身修養(不少《基礎》課教師專業所長并非法律)的制約,不少教師是知難而退,認為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能傳授一些法律知識也已不錯。這種誤區,對某些個案來講,也許是教學實踐中的一種無奈。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識傳授實際上是一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做法,況且區區的10個學時,還能撿到多少?
2.4法制教育價值取向手段化
“法律實踐能力是以法律知識為載體、以法律意識為先導的法律素質的具體體現,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敗、優劣最終要以大學生實際運用法律的能力來衡量。”[6]這種觀點在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中是有共鳴的。在法制教育目標中,用法能力固然是其中一個層面。但是當用法能力成為關注的焦點,法律工具化也趨于明顯。其實,關于法制教育目標,無論是歸納為“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用法能力”,還是表述為“知法、守法、用法、護法”,都不能動搖“法律信仰”在法制教育目標中的至高地位。“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美國法學家伯爾曼這一名言可證。當然,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難以達到“法律信仰”的培養的高度,這有其復雜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國文化傳統缺乏法制思想傳承。“中國人不擅長追求超越現實的、終極的、抽象的價值,而致力于追求屬于社會、家族、個人的現實利益。在人們的心中,法律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掌權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民眾對法律的態度也是功利的,從來不是信仰。”[7]這種把法律看成是工具的功利主義法文化,在我國是根深蒂固的,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實為難以承受之重。
3區分教育目標,重構高職法制教育內容體系
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存在的誤區,必然影響法制教育的實際效果,為增強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必須區分法制教育的“應然性目標”與“實然性目標”,必須正確處理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重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內容體系。
3.1區分法制教育的“應然性目標”與“實然性目標”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是一門培養學生高尚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的課程。教材內容是淺顯易懂,但是接受知識的對象——學生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質都是較差的,必須把學生定位在即將走向第一線職業崗位的人,圍繞課程內容,結合經濟建設第一線的特點、要求和發展趨勢,有選擇這一培養目標。因此怎樣教好這門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對學生就業后成為行為的準繩,卻是一件很艱難的問題。經過我十多年的教學積淀,進行改革,進行了如下幾方面探討,實踐證明,效果顯著,卓有成效。
一、身先學生,為生師表
《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的實踐性很強,對于職校學生都來自普高不要、爹媽不教、無可奈何上職校,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紀律差,愛聽不聽,為了使學生重視這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我總是以自己多年的言行舉止,模范行為言傳身教去感化學生。例如謙虛地表白自己愛崗敬業、勤政廉潔、生活簡樸等職業道德規范來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講授自己一些遵紀的行為,同時也毫無保留的剖析自己的一些缺點和失誤:有時上班遲到,沒有遵守勞動紀律,與同學交流思想不夠,欠熱情主動,教育、教學方法不夠新,鉆研業務知識欠精等,請同學們提出寶貴意見。同時要求學生自己分析,對照課本內容,進行自我檢查,提出自我批評。這樣做既能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融合師生關系,又能把這門課程作為對學生育人教育的一個主陣地,更能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興趣當先,注重學法
如何使學生對《職業道德與法律》產生興趣,首先,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與道德、規范和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注重典型事例的講解,從事例引新課,在事例中引結果,并且聯系當前時政事例恰當進行教學。例如,講解《珍惜生命權利》這一課。從講述《兒子不聽話,母親殺死8歲親生子》這一事例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母親黃某為什么會受到法律嚴厲制裁?什么是生命健康權?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有什么意義?我國法律是如何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的?又如在講授“公民的姓名權不受侵害”,引導“冒名頂替上大學”這一事例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同時讓學生試舉生活中發生過的或社會上亂用、冒用、盜用他人姓名的不正當行為,學生們非常活躍,積極性大大提高。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特別是職校的學生很懶,要培養他們自覺學習的習慣,強調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的重要性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到校外做法律知識宣傳人,寫心得體會,模范遵紀守法,終身受用。
三、擷取案例 提高信力
培養學生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境界,提高道德認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僅要讓學生懂得何為正確,如何修正自我并追求至真至善,更要讓學生知道何為謬誤并有效地規避錯誤行為。很多時候我們更多地注重正面宣傳教育和知識傳授,而往往忽視反面論證。殊不知正是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的社會現實恰恰是學生疑竇叢生并引發了學生的思維困惑,倘若在課堂授課中教師能將學生最感興趣的東西分清晰明,是最能夠觸動和震撼學生心靈,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例如,在講“職業道德與法律”第四課“恪守職業道德”時,我將近年來大家熟知的網絡術語融合到課堂授課中,諸如“范跑跑”、“樓歪歪”、“樓脆脆”、“躲貓貓”、“釣魚執法”等,引導學生對社會熱議的“焦點事件”中相關當事人的所作所為,從職業道德層面進行討論、分析。這些現實案例經過網絡即時便捷地傳播,學生耳熟能詳,在興趣地驅動下他們主動參與,人人有想法,個個有話說。
中職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能力,教師不要僅僅聚焦于生活的陽光而忌諱談社會的“灰色”,諱疾忌醫并不利于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提高,職業道德課就是要在良莠不齊的多元價值體系中引導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選擇正確的價值取向去實踐并努力堅守。
4巧設問題,活躍課堂
提高職業道德課堂活力和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不是課堂中的“看客”和“聽眾”,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實踐者、行動者。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并根據授課內容巧妙設計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和關注的問題是提高職業道德課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學中,我結合項目教學法的原則,嘗試采取鼓勵質疑、允許試誤、減少約束的策略,通過問題導引、教師導航、討論探究,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在講授“恪守職業道德”第一節——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靈魂一課時,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理論爭鋒”和“觀點歸總”兩個環節,將“觀點一:職業道德是大道理,我是小人物,因此職業道德對我沒用”;“觀點二:職業道德是一紙空文,社會上很多違背職業道德的人生意很火,所以,誰遵守誰吃虧”;“觀點三:違背職業道德而獲得利益只是短暫的,遵守職業道德獲利才是長期的、永久的”作為討論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學生慣常思維模式生發的困惑和疑慮,討論中讓學生結合“三鹿劣質奶粉”、“瘦肉精”、“蘇丹紅”等事件進行合作探究,不預設標準答案,也不按照既定的框架和路徑來啟發、引導,甚至“牽引”學生進行標準化思考及探究,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思考的權利,讓學生的質疑在課堂中有釋放的空間。
4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
每屆學生上到第八課《崇尚程序正義,依法維護權益》時,我都向學校申請,與當時法院取得聯系,派學生去現場直接觀察審判,使學生了解審判程序,感受法律的威嚴,樹立敬畏法律的觀念,強化法治意識,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時也請派出所的法制副校長到學校做法制報告,依法律己,避免違法犯罪,使學生強化法律意識,拒絕職務犯罪,這是學生職業生涯的立足之本和根本保障。
學生權利本位是指在肯定學生權利和義務不可分的前提下,以學生權利而不是以學生義務為起點、軸心和重心的教育管理。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從以道德和政策管理為主轉向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結合的必然趨勢。從學校看,大學生的合法權利能否實現或不被侵害,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管理是否堅持了以人為本,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否在制度設計或執行時都遵循了合法、公正的原則,尊重了學生的權利。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必須明確學生權利的范圍。首先,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不是未成年人而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自主能力的人,其法定權利大于中小學校學生的權利范圍,這是高職院校學生不同于中小學校學生的根本特點。其次,高職院校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一是受教育者,二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公民,由此決定了在校大學生權利的雙重性。作為受教育者,高職院校學生享有我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規范規定的受教育權,如學習權、聽課權、結社權、勤工助學權、畢業權、學位權等權利;作為公民,高職院校學生享有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規定的完全的公民權,如人格權、人身權、結婚權、選舉權、財產權等權利。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對于學生兩種權利的關注尤其是對高職院校學生公民權完整性的關注很不平衡,重視學生的受教育權而忽視學生公民權的完整性。所以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應該充分反映高職院校學生的受教育權和完整的公民權。
二、設計學生管理制度要遵循學生權利本位的原則,完善權利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從行政法學的角度看屬于學校管理的抽象行范疇,是針對全體在校學生所做出的學校教育管理行為規范。一般而言,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具體制度:一是實現學生合法權利的制度,包括教育救助制度和教學公開制度、生活保障制度;二是保護學生合法權利的制度,包括學生處分等級、處分決定、處分告知等制度;三是學生合法權益的救濟制度,包括校內申訴制度和聽證制度。學校制定這些教育管理制度的宗旨和目的必須符合學生權利本位的原則。高職院校要真正構建起一套集科學性、合法性、合理性于一體的學生權利保障機制,應注意和解決以下三方面的間題: 首先,制度內容的合法性。這是學生權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礎。任何模式的學生教育管理都必須首先制定內容相對完備的規章。法治化模式下規章制度的制定絕不能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不能與法律法規相悖或相抵觸,尤其是涉及學生權利的限制或剝東
其次,處理程序的正當性。這是學生權利保障的基本要求。正當程序是法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沒有程序的正當,就不會有過程的公開和結果的公毛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活動中,特別是在做出影響學生權益的處理或處分決定時,應當事先告知當事學生,向其說明理由和依據,同時要通過適當方式給當事學生以陳述、申辯的機會,讓當事學生參與到處理程序當中來。
第三,權利救濟的必需性。這是保障學生權利完整性的必要環我有權利就必然有救濟,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法治精神和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權利的事前保障,還應體現在權利的事后救濟上。就高職院校內部而言,申訴權是救濟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認為權利受到侵害之后,恢復、補救和維護自身權利的重要途徑。雖然新的《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對此作了較為詳盡的規定,但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的機構與人員的設置、申訴主體、申訴范圍、申訴程序、申訴的時效與處理期限等,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形成合法的制度機制,并積極創造條件,使其更加完善。
近年來,隨著國家法治化建設的不斷完善和教育改革的深人,大學生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層出不窮的大學生狀告學校事件引起了人們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絕對權威的質疑。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頒布實施后,使得高校也開始審視自己部規定的合法性、懲戒程序的正當性等問題。由于我國高校形成以道德教化學生的歷史傳統,并以道德規范為基礎構筑學生管理規則,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實際上是以學生的義務為本位,而不是以學生的權利為本位。在以德管理和依法管理的過程中,學校未能及時區分道德與法律的界限,以至于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規范在依法治校的過程中越來越顯得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構建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法治化教育管理模式,實現法德相濟,便成為高校毋庸置疑的現實選擇。
一、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基本內涵
學生權利本位是指在肯定學生權利和義務不可分的前提下,以學生權利而不是以學生義務為起點、軸心和重心的教育管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從以道德和政策管理為主轉向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結合的必然趨勢。特別是我國高等教育實行繳費上學制度以后,相當一部分學生必須付出一定的,甚至昂貴的成本才能進人大學。大學畢業后,國家不再統一分配,就業競爭越來越大。自費就學、自主擇業使得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自己應該享有的合法權利,當自己覺得權利受到侵害時也就更多地利用法律去尋求保護。近幾年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所引發的各種法律糾紛,已經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的權利正在從一種潛在需要迅速地成為顯性需求,學生越來越追求教育管理過程中的自由、公平與公正,越來越重視教育活動中對自身權利的確認與維護。從學校看,大學生的合法權利能否實現或不被侵害,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管理是否堅持了以人為本,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否在制度設計或執行時都遵循了合法、公正的原則,尊重了學生的權利。
過去由于儒家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的影響,教育管理往往重義務,輕權利,以學生義務、學校權力為本位。這種教育管理主要以道德標準來評價學生的行為,用學生應當或不應當等限制或禁止的義務性規范來設計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并以道德規范為基礎構建學生教育管理規則。當然,在高校的特殊環境中,這種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符合我國學校傳統的道德文化,也保證了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但這種教育管理理念對法治原則與精神重視和遵從不夠,主觀隨意性大,特別是在從嚴管理的思想指導下,在制定或執行一些規章制度時,片面強調學校的權力而忽視學生的權利,從而導致學校權力與學生權利的沖突,甚至造成對學生權利的侵害,相應也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難度。
因此,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必須明確學生權利的范圍。首先,絕大多數高校的在校學生不是未成年人而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自主能力的人,其法定權利大于中小學校學生的權利范圍,這是高校學生不同于中小學校學生的根本特點。其次,高校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一是受教育者,二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公民,由此決定了在校大學生權利的雙重性。作為受教育者,高校學生享有我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規范規定的受教育權,如學習權、聽課權、結社權、勤工助學權、畢業權、學位權等權利;作為公民,高校學生享有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規定的完全的公民權,如人格權、人身權、結婚權、選舉權、財產權等權利。目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對于學生兩種權利的關注尤其是對高校學生公民權完整性的關注很不平衡,重視學生的受教育權而忽視學生公民權的完整性。所以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應該充分反映高校學生的受教育權和完整的公民權。
二、設計學生管理制度要遵循學生權利本位的原則,完善權利保障機制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從行政法學的角度看屬于學校管理的抽象行范疇,是針對全體在校學生所做出的學校教育管理行為規范。一般而言,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具體制度:一是實現學生合法權利的制度,包括教育救助制度和教學公開制度、生活保障制度;二是保護學生合法權利的制度,包括學生處分等級、處分決定、處分告知等制度;三是學生合法權益的救濟制度,包括校內申訴制度和聽證制度。學校制定這些教育管理制度的宗旨和目的必須符合學生權利本位的原則。因為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實踐中,之所以可能對學生合法權利造成侵害并引發訴訟案,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下位法違背上位法,校內管理規章違背法律法規,對學生實施開除學籍、剝奪學位權等重罰,從而直接侵害到學生的受教育權等基本權利;另一個是學校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權對學生做出處罰時,缺乏符合法治要求的正當程序,學生沒有參與的機會,只能被動地接受處罰結果。因此,高校要真正構建起一套集科學性、合法性、合理性于一體的學生權利保障機制,應注意和解決以下三方面的間題: 首先,制度內容的合法性。這是學生權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礎。任何模式的學生教育管理都必須首先制定內容相對完備的規章。法治化模式下規章制度的制定絕不能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不能與法律法規相悖或相抵觸,尤其是涉及學生權利的限制或剝東
其次,處理程序的正當性。這是學生權利保障的基本要求。正當程序是法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沒有程序的正當,就不會有過程的公開和結果的公毛高校在學生管理活動中,特別是在做出影響學生權益的處理或處分決定時,應當事先告知當事學生,向其說明理由和依據,同時要通過適當方式給當事學生以陳述、申辯的機會,讓當事學生參與到處理程序當中來。
第三,權利救濟的必需性。這是保障學生權利完整性的必要環我有權利就必然有救濟,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法治精神和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權利的事前保障,還應體現在權利的事后救濟上。就高校內部而言,申訴權是救濟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認為權利受到侵害之后,恢復、補救和維護自身權利的重要途徑。雖然新的《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對此作了較為詳盡的規定,但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的機構與人員的設置、申訴主體、申訴范圍、申訴程序、申訴的時效與處理期限等,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形成合法的制度機制,并積極創造條件,使其更加完善。
三、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并不排斥德育
近年來,隨著國家法治化建設的不斷完善和教育改革的深人,大學生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層出不窮的大學生狀告學校事件引起了人們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絕對權威的質疑。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頒布實施后,使得高校也開始審視自己部規定的合法性、懲戒程序的正當性等問題。由于我國高校形成以道德教化學生的歷史傳統,并以道德規范為基礎構筑學生管理規則,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實際上是以學生的義務為本位,而不是以學生的權利為本位。在以德管理和依法管理的過程中,學校未能及時區分道德與法律的界限,以至于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規范在依法治校的過程中越來越顯得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構建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法治化教育管理模式,實現法德相濟,便成為高校毋庸置疑的現實選擇。
一、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基本內涵
學生權利本位是指在肯定學生權利和義務不可分的前提下,以學生權利而不是以學生義務為起點、軸心和重心的教育管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從以道德和政策管理為主轉向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結合的必然趨勢。特別是我國高等教育實行繳費上學制度以后,相當一部分學生必須付出一定的,甚至昂貴的成本才能進人大學。大學畢業后,國家不再統一分配,就業競爭越來越大。自費就學、自主擇業使得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自己應該享有的合法權利,當自己覺得權利受到侵害時也就更多地利用法律去尋求保護。近幾年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所引發的各種法律糾紛,已經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的權利正在從一種潛在需要迅速地成為顯性需求,學生越來越追求教育管理過程中的自由、公平與公正,越來越重視教育活動中對自身權利的確認與維護。從學校看,大學生的合法權利能否實現或不被侵害,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管理是否堅持了以人為本,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否在制度設計或執行時都遵循了合法、公正的原則,尊重了學生的權利。
過去由于儒家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的影響,教育管理往往重義務,輕權利,以學生義務、學校權力為本位。這種教育管理主要以道德標準來評價學生的行為,用學生應當或不應當等限制或禁止的義務性規范來設計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并以道德規范為基礎構建學生教育管理規則。當然,在高校的特殊環境中,這種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符合我國學校傳統的道德文化,也保證了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但這種教育管理理念對法治原則與精神重視和遵從不夠,主觀隨意性大,特別是在從嚴管理的思想指導下,在制定或執行一些規章制度時,片面強調學校的權力而忽視學生的權利,從而導致學校權力與學生權利的沖突,甚至造成對學生權利的侵害,相應也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難度。
因此,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必須明確學生權利的范圍。首先,絕大多數高校的在校學生不是未成年人而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自主能力的人,其法定權利大于中小學校學生的權利范圍,這是高校學生不同于中小學校學生的根本特點。其次,高校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一是受教育者,二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公民,由此決定了在校大學生權利的雙重性。作為受教育者,高校學生享有我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規范規定的受教育權,如學習權、聽課權、結社權、勤工助學權、畢業權、學位權等權利;作為公民,高校學生享有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規定的完全的公民權,如人格權、人身權、結婚權、選舉權、財產權等權利。目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對于學生兩種權利的關注尤其是對高校學生公民權完整性的關注很不平衡,重視學生的受教育權而忽視學生公民權的完整性。所以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應該充分反映高校學生的受教育權和完整的公民權。
二、設計學生管理制度要遵循學生權利本位的原則,完善權利保障機制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從行政法學的角度看屬于學校管理的抽象行范疇,是針對全體在校學生所做出的學校教育管理行為規范。一般而言,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具體制度:一是實現學生合法權利的制度,包括教育救助制度和教學公開制度、生活保障制度;二是保護學生合法權利的制度,包括學生處分等級、處分決定、處分告知等制度;三是學生合法權益的救濟制度,包括校內申訴制度和聽證制度。學校制定這些教育管理制度的宗旨和目的必須符合學生權利本位的原則。因為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實踐中,之所以可能對學生合法權利造成侵害并引發訴訟案,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下位法違背上位法,校內管理規章違背法律法規,對學生實施開除學籍、剝奪學位權等重罰,從而直接侵害到學生的受教育權等基本權利;另一個是學校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權對學生做出處罰時,缺乏符合法治要求的正當程序,學生沒有參與的機會,只能被動地接受處罰結果。因此,高校要真正構建起一套集科學性、合法性、合理性于一體的學生權利保障機制,應注意和解決以下三方面的間題:
首先,制度內容的合法性。這是學生權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礎。任何模式的學生教育管理都必須首先制定內容相對完備的規章。法治化模式下規章制度的制定絕不能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不能與法律法規相悖或相抵觸,尤其是涉及學生權利的限制或剝東
其次,處理程序的正當性。這是學生權利保障的基本要求。正當程序是法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沒有程序的正當,就不會有過程的公開和結果的公毛高校在學生管理活動中,特別是在做出影響學生權益的處理或處分決定時,應當事先告知當事學生,向其說明理由和依據,同時要通過適當方式給當事學生以陳述、申辯的機會,讓當事學生參與到處理程序當中來。
第三,權利救濟的必需性。這是保障學生權利完整性的必要環我有權利就必然有救濟,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法治精神和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權利的事前保障,還應體現在權利的事后救濟上。就高校內部而言,申訴權是救濟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認為權利受到侵害之后,恢復、補救和維護自身權利的重要途徑。雖然新的《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對此作了較為詳盡的規定,但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的機構與人員的設置、申訴主體、申訴范圍、申訴程序、申訴的時效與處理期限等,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形成合法的制度機制,并積極創造條件,使其更加完善。
三、學生教育管理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并不排斥德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人們遵守道德規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范轉變成法律規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區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調節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與中小學強調養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可見,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可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的辯證統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辯證統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統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質出發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定地調節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2008年12月,我國第三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改革方案進入了實施階段。這次課改,根據新形勢和新要求,將德育課程設置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選修課開設“心理健康”,同時要求各學校根據國家發展進行時事政策教育,結合學校的德育工作、學校的社會實踐、專業學習、頂崗實習,進行預防艾滋病教育、預防教育、環境教育、廉潔教育、安全教育等。并且規定了中職學校德育課的教學安排、實施時間和教學大綱。此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一年級新生開始執行。
現在已經是2011年5月,可以說使用新教材后,四門必修課已經全部過了一輪了,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德育工作者深思。總結起來有幾個方面:
1 教師方面
1.1 部分教師教學觀念并沒有真正發生變化。仍然把學生分為“好學生”和“差學生”,對所謂“好學生”鐘愛有加,無微不至,對所謂“差生”冷眼相待,漠不關心。雖然大家在使用新教材前進行了培訓學習,要求大家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育觀,要愛每一個孩子,對所有孩子負責。有的學校的墻上還寫了醒目的標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但落實在工作上似乎很難。平時的工作并沒有體現出觀念的更新和變化,對待學生仍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1.2 相當部分教師教學方式和手段也跟不上發展,還是老樣子。教師習慣占據講臺,一講到底,不和學生交流,很少用多媒體,或者雖然也用了一些多媒體手段,但本質仍是滿堂灌,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昏昏欲睡,效果很差。
1.3 考核方式也沒有變化,仍然是用試卷命題的方式來考試打分,學生的品德素質沒有實質的反映,分數和品德并不成正比。甚至有的考試流于形式。
2 學生方面
2.1 大多數同學學習積極性不高,對德育課不感興趣甚至反感。上課不聽講,做小動作,玩手機,看閑書,睡覺等現象相當普遍,下課不做作業。
2.2 許多同學的禮儀風貌,道德言行一如既往,沒有多少的改善。亂花錢,亂吃零食,亂買東西,浪費糧食,浪費水電,吸煙喝酒,男女同學不正當交往普遍存在,沒理想沒追求,說瞎話打架斗毆,每天混日子的人大有人在。學了職業生涯規劃并不規劃人生和職業,學了職業道德與法律并不注重禮儀和形象,并不講究誠信和道德,對法律仍然漠然。
2.3 許多同學平時不學習,考試靠作弊蒙混過關。當然,新教材也體現出優勢的一面。首先,課程設置明顯體現出了三貼近的原則。課改把德育課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在一年級學習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道德與法律,二年級學習經濟政治和社會哲學與人生,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各中職學校的學習實際,符合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方向。從近兩年的實施來看,老師和學生對本次德育課改的課程設置是認同的,的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學了職業生涯規劃后大家感覺收獲很大,覺得這門課很有指導意義,特別適合當前的形勢,對學生將來的就業和創業是一個很好的啟蒙。
如果沒有這樣一門課,學生對前途的思考就處于零散和隨意的狀態,有這樣一門課,就能幫助學生系統全面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和未來的人生,其意義在今后會明顯的顯示出來。學了職業道德與法律,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文明習慣,道德素養和公民意識、法治精神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杜甫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確,這些知識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的中職生是迫切需要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則給學生提供了學生走向社會所需要的必要的經濟和政治常識,使大家可以了解我國的經濟政治體制,提高參與政治經濟生活的能力,哲學與人生則從思想的高度給我們的未來人生提供了更深層次的知識營養。可以說,這次課改的課程設置是長期德育教學的升華,是符合時代特征的創新成果,是適合中職生教育和學習需要的。
其次,從實施過程來看,新教材不僅注重必要的知識的掌握,更要培養情感,端正態度,樹立觀念,提高能力,學以致用。這一點體現在教材本身的體系編排上,比如,職業生涯規劃的案例導入、知識窗、超鏈接、想一想、身邊的故事、各抒己見、學以致用等欄目,突出了學生能力的運用,情感的共鳴。職業道德與法律設計了鏡頭、點評、活動、鏈接討論等欄目,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情感的養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課程也特別注重圖文并茂,材料詳實,注重活動,注重情感培養等特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靈活使用這些設置。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于學生根據教材自學。這一點還體現在學習指導用書的設計編排上。職業生涯設計指導用書設計了四個學習欄目:學習提示、學習體驗、拓展訓練、學習成果。四個欄目分別幫助學生歸納整理知識,體驗學習過程和情感,形成實際能力,拓展視野取到了很好的協調作用。能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明確感受到教改的這一意圖。
新教材已經使用了近兩年,教學效果和特色開始顯現。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實踐,會更加科學和完善。當然這取決于我們面對問題的態度和改善的決心。所以,對于新教材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我們應該分析其原因并找到解決的辦法。
第一,教師方面的原因及對策。①原因分析:一是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長期的應試教育觀念,不僅存在于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滲透到一切教育領域,中職教育也沒有幸免,好學生和差學生這種觀念在很多老師的心里扎根很深。在實際中,教師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分為好中差幾等,區別對待。二是現有的單純以分數、考勤和工作量來評價考核教師的機制,使得部分教師只關心分數、工作量,并不關心學生的成長。所以,只要想辦法把學生的分數提上來,學習不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關心不關心全體學生就不重要了。因此,有的教師考題出的很簡單,甚至劃了范圍,監考又不嚴格,所以,分數很容易得到提高。這樣,使得最后注重德育的教師也覺得德育不德育無所謂。三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道德言行給德育教師不良的心理暗示。中職學校的學生相比較而言在心理狀態學習能力上都是有不良現象的,所謂積重難返,老師努力幾次不見效果大多就放棄了對該類同學的教育。教師手中并沒有有力的教學手段,單純的書本教育,在實踐中無論做得有多好,舉多少例子,搞多少教學活動,什么討論演講,辯論都不免有些隔靴搔癢之嫌。時間長了,教師有很強的挫敗感,產生職業倦怠現象。四是教師本身職業道德素質不高。②對策分析:一是培訓經常化,以清除教師頭腦中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促進教師的學生觀和人才觀的轉變。二是完善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機制。引入學生評教,對學生評教較好者可以多加考核分數以激勵教師關愛學生。因為學生最能體會到老師是不是真正關心他們。三是嚴格考風考紀,樹立正氣。為教師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個好的氛圍和環境,對教師中的舞弊行為尤其嚴肅處理,讓正氣壓倒邪氣。四是加強教師是師德建設。堅決清退師德差的教師,純潔教師隊伍。
第二,學生方面的原因及對策。原因分析:一是德育老師要盡量把課上的有意思。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鉆研教材,搜集材料,大膽實踐,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把德育課堂變成師生都喜歡的課堂。二是對學生中的不良道德言行進行必要的處罰。我們現在的狀況其實是處罰方式和力度都有問題,方式或簡單粗暴,力度或過小過火。所以一定要建立科學的處罰方式,適當的力度,既可以震懾又可以教育,對嚴重違紀違法者一定要開除出去,繩之以法。三是對考試舞弊者嚴肅處理。
總之,德育的主渠道雖然是德育課堂,新教材為我們構建了實施德育的好平臺,提供了好的材料,能否做出可口的德育飯菜還需要學校、老師、學生一起努力,相信中專德育工作一定可以走上新的臺階。
二、職業學校學生法律素養形成的迫切性
2002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公布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逐步成為社會共識,職業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中職學生招得越來越多,可是學生的素質卻存在很大差異。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生源素質相對于高中學生普遍低一些,學生文化課成績差,學習熱情不高,甚至有不良的行為習慣。有些學生的紀律觀念差,存在違紀、甚至違法犯罪的行為,中職校園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屢見不鮮。通過成因分析我們發現,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原因以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的一些不良因素影響,法律素養較差,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比較消極。有些學生違法犯罪的成因來源于社會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由于價值觀錯位,社會上不良風氣以及腐朽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享樂主義的人生觀,為了達到享樂的目的,不惜以身試法。例如,對多起學生的盜竊行為分析發現,除了少數是因為經濟窘迫所致外,絕大多數是因為虛榮心過強,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盲目攀比、跟風、貪圖享樂造成的。另一方面,中職學生多處于青春發育期,心智都不太成熟,容易沖動,有些學生在內處環境的刺激下,容易產生怨恨、惱怒、激憤情緒,自身不能有效管控容易引起生物性、本能性的沖動,繼而引發故意傷害等暴力性違法犯罪行為。如果進入職業學校之后得不到正確引導,很容易產生極端的心理,個別學生甚至產生違法行為,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職業學校的法制教育越發顯得十分緊迫,而單純依靠法律課上的簡單說教是不能有效改變現狀的,必須通過對法律知識的認知,培養學生形成自主的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和法律信仰,進而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法律素養,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思想狀態,有效地預防和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三、培養職業學校學生法律素養的目的
職業學校應當將“傳授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理解并接受權利義務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辦事等基本的法治觀念,使法律成為指導自己辨別是非,確定自身行為規范的重要依據”為目的,并通過法制教育,使廣大中職學生成為具有現代法治觀念的合格公民。
四、培養職業學校學生法律素養的方法
中等職業學校要通過確立明確的培養目標、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更新整合教學內容、適度改革教學方法和營造校園法律文化氛圍來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法律素養教育。
(一)確立中職學校法制教育的中心命題———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
法律素養是指一個人認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它包含三層含義:一是法律知識,即知道法律相關的規定;二是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即對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識,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決;三是法律信仰,即個人內心對于法律應當被全社會尊為至上行為規則的確信。學校在制訂法制教學大綱和安排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法律素養的三個層次為參照,形成科學有效,循序漸進的培養體系和方法。對于法律知識層面,要將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最相關的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法等內容作為所有專業學生學習的基本內容。而就具體的某個專業而言又要富于針對性,例如,對于會計專業,會計法、稅法、證券法、銀行法、票據法、合同法等專業指向性很強的部門法就應該成為該專業法律學習的重點。對于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層面,因其是?人類在法律方面的實踐活動的精神成果,包含著人類在認識法律現象方面的世界觀、方法論、觀念模式、思想情感等,所以它不是自發形成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和自覺培養的結果,也是法律文化傳統潛移默化的影響的結果。所以就要求學校要通過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探索多種教育途徑,建設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并依照“依法治校”的原則,在開展各項工作與活動中依法進行,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使學生在學校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與法律熏陶,進而培養起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在法律信仰層面,學校教育要增強學生的權利意識,重視學生作為社會主體的自我意識和成為一名職業者的職業意識。當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首先想到的是要用法律來維護。同時學校在綜合各種教育資源的過程中要向學生滲透法律被全社會尊為至上的行為規則的思想,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210-02
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無論是在學生的生源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經常聽到老師們在一起議論:“課越來越難上了、書越來越難教了、學生越來越難管了、學生一失意就出走,一批評就逃學,真拿他們沒辦法、學生在課堂上睡覺”等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些中職學生不愛學習,越來越難管難教呢?筆者認為,關鍵原因在于這些學生的情感沒有確立。作為教育者,當務之急就是要重新樹立受教育者的情感。實施智力教育與情感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什么叫情感教育?所謂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學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將它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獨立的教育形式。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使他們成為品德、智力、體質、情感、美感、勞動態度和行為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下面,筆者就對中職學生情感教育問題的現狀與教育途徑作一個淺析。
1 現狀分析
1.1 社會情感表現冷漠
由于我國招生體制的改變,讀職業中專的一般都是上不了重點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在中學時大部分是中差生,有的可能在原中學享受不到老師們的陽光雨露、得不到老師的稱贊與表揚,榮譽與他們更是無緣。在學校,看到的經常是老師的冷眼、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在家里,聽到的是父母經常的嘮叨或者是埋怨,有的可能是父母溺愛或者是不管不問。久而久之,學習沒有興趣,整天無精打采。大錯沒有,但小錯經常有,從而使他們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成為一種常態。長期得不到重視、關心與愛護,他們的情感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冷漠,對學習、家人、朋友漠不關心,不愿與老師、同學們交流,以自我為中心,整天就擺著一張毫不在乎、面無表情的臉,用冷眼看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懷有戒心或敵意,有時近乎冷酷無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事外,一幅看破紅塵的樣子。無動于衷、缺乏活力、漠不關心、自私自利是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的真實寫照。
1.2 情緒自我控制能力較弱
中職校園經常會出現學生的暴力,甚至有的暴力還非常血腥,手段也比較殘忍。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學生缺少法律意識,很多情況下是自我控制能力差。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情緒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兩極性,一點小事就容易出現高度的興奮、激動;或者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會表現出極端的憤怒、悲觀。其情緒變化非常的快,常常是稍微刺激,立即爆發,出現偏激和極端情緒的行為方式。許多校園暴力并不是學生一點法都不懂,而是一遇到事后頭腦一熱,法律意識蕩然無存,產生的一些過激行為。易沖動,自控力差、報復心強是一部分中職生的常態。
2 中專學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2.1 情感教育是建設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需要
所謂和諧社會,指的是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都得到了有效的協調,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穩定而有序的社會,具體來講,就是一種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要維護校園和社會的穩定,就要糾正和消除影響和諧的因素,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減少不良行為對社會和校園的影響。我們也看到,有些學生人格存在缺陷,情感難以溝通,不能與人和諧相處,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用拳頭和武力,給學校和社會帶來惡劣的影響。和諧社會呼喚真情和友愛,需要和諧與穩定。因此,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是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2.2 情感教育是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需要
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所謂教育“以人為本”,從內涵上說就是為了師生、尊重師生、依靠師生。確立以師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將其貫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21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智力、情感、注重學生完整人格、個性充分發展。才能使學校培養出適應社會各種崗位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這就要求教育者不僅僅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的內心需求和發展需要,教學生悅納自我、情緒自控,善待挫折、感恩親情、珍惜友情。
3 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
3.1 老師在學習上和生活上要多給予學生關愛
問題學生也有情感,他們并不是生來就是冷血動物,他們曾經也是快樂的,只不過長期在一種壓抑的、不被重視的環境中生活,久而久之,他們認為是多余的、可有可無的。因此,老師要多給予這些學生關愛,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體會到親情、友情、師生情的可貴。學生生病了,要把問候與關心送到;情感受挫了,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失敗了,要幫助他們正確分析失敗的原因,勉勵他們繼續努力;成績即使是進進步一點點,也應當給予肯定和表揚。因此,教育者只有用心去關懷被教育者,用善良、美好、溫暖、正面、積極的引導方式去引導學生,而不是用消極、辱罵、負面的方式教育。給學生在心靈上、道德層面上給予指導和幫助。對學生要一視同仁,給學生一個健全、正確、正面、積極的道德情感和思維方式。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豐富的情感,懂得體恤他人、不自私、不驕傲、有禮貌、有修養的積極向上的人。
3.2 在學科教學中實施道德與守法教育
課程改革后,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課中,其中的一門是《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是入校新生的德育必修課,從培養目標――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出發,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要求,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指導學生體會和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最密切相關的道德與法律常識,將理論性的道德要求和法律知識融入在一起。因此,這門課是政治教師實施情感教育的最好的教科書。在教學中,將理論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給學生更多參與、體驗、感悟、思考和內化的機會,樹立道德,增強法律意識,使學生知、信、行相統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優美的范文啟發、熏陶學生,培養學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在其他學科中,老師們也可以在教學中根據本學科的特點,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責,為人師表,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
3.3 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傳統教育中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改革轉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協作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優良的品質和人文素養。許多課程標準也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學生的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但是有的學校在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過程中,還是出現諸多誤區:比如,有的老師簡單的把“以人為本”理解為迎合學生的天性,不能對學生說“不”、不能批評學生,這種沒有原則的尊重會模糊學生的認知,使學生是非不分。有的老師理解為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自由和個性,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喝水、插嘴、上廁所,甚至可以在課堂上有權拒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課堂紀律得不到遵守,就不能保證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以人為本”應有規則、紀律和制度的約束。有的把“以人為本”曲解為無條件滿足學生的愿望,遷就和順從學生,而教師的合理權益、發展愿望得不到尊重和保護等。因此,學校應把師生的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在實踐中來不斷促進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學生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
3.4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現在有相當部分學生,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抑郁、恐懼、焦慮、緊張、憂慮、說謊、打架及其他的一些不良行為,這些問題最終影響到學生的情感。因此,學校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不僅應包括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人格培養、情緒情感訓練、意志力的培養、自我覺察與認識、生存訓練、潛能開發等主題內容,還包括與之相關的心理測驗、咨詢輔導、課程安排、活動訓練等各項工作。另外,學校還應設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師,專門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據我了解,很多學校都沒有心理咨詢室,即使有的,心理咨詢室也只是個擺設,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學校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建立心理咨詢室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5 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中
學校可以利用班會、晨會、國旗下的講話,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也可以利用廣播站和板報等宣傳工具進行以“感恩教育”為專題的事例教育,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冷漠。還可以利用不同的節日,如,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等節日,讓學生通過節日,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體諒父母的艱辛,從內心感謝父母,感恩親情,樹立學習信心。還可以通過“成人宣誓”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個成年人應具有的素質。通過咨詢熱線、學生信箱、進行心理測量或調查等方式收集學生在情感方面的信息。利用講座、報告會、討論會等活動集中解答他們在情感方面所面臨的問題,促使學生產生良性健康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中職生的情感教育是一個不該忽視也不容忽視的大問題,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維也應相應的變化。情感教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全體教育者都要行動起來,探索實現教育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新途徑。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課程設置、教學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的各項教學、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有學生的地方就有情感教育。全體教育工作者只要奉獻給學生愛、真誠、善良、敬業,才會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回歸,真情得以流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