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 16:30: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風險應對的方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概念
企業法律風險是指企業預期與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而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并因此給企業造成損害的可能性。當企業違反了法律,或者行為不符合法律規范,或者缺乏預防與應對意識,都會產生法律風險。
2、分類
企業法律風險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和各項業務活動中,存在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根據引發法律風險的因素來源,可以分為外部環境法律風險和企業內部法律風險。
企業外部環境法律風險,是指由于企業以外的社會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等因素引發的法律風險。包括立法不完備,執法不公正,合同相對人失信、違約、欺詐等。由于引發因素不是企業所能夠掌控的,因而企業尚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外部環境法律風險的發生。
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是指企業發展戰略、內部管控、經營行為、經營決策等因素引發的法律風險。表現為企業自身法律意識淡薄,未設置較為完備的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機制;對法律環境認知不足,經營決策考慮法律因素欠周全,甚至違法經營等。
目前,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中問題存在的根源在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法律環境變化之間存在著差距,由于引發因素是企業能夠掌控的,所以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是預防與應對的重點。
3、表現
一是合同法律風險 指在合同訂立、生效、履行、變更和轉讓、終止及違約責任的確定過程中,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利益損害或損失的可能性。合同法律風險是企業法律風險的重點。因為市場經濟也是契約經濟,合作雙方中的任意一方無論主觀或客觀因素最終導致合同發生變化,且這種變化使一方當事人利益受到威脅時,風險已經降臨。
二是企業并購法律風險 并購是兼并與收購的總稱。從法律風險角度看,企業收購并沒有改變原企業資產狀態,對被收購方而言法律風險并沒有變化。因此,企業并購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兼并中。企業兼并涉及企業法、競爭法、稅收法、知識產權法等法律法規,且操作復雜,對社會影響較大,隱蔽性法律風險較高。
三是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知識產權是蘊涵創造力和智慧結晶成果,其客體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特殊財產,要求相關法律給予特別規定。多數企業沒有意識到或沒有關注知識產權深入保護,從法律風險解決成本看,避免他人制造侵權產品比亡羊補牢的事后索賠更為經濟。
四是人力資源管理法律風險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從招聘開始,面試、錄用、使用、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待遇問題直至員工離職等一系列流程,都有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約束,企業任何不遵守法律行為都有可能給帶來勞資糾紛,造成不良影響,且處置不慎將會引發社會矛盾,并將隨著社會問題不斷疊加更加尖銳和復雜。
五是企業稅收法律風險 指企業涉稅行為因為沒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可能損失或不利法律后果,具體表現為企業涉稅行為影響納稅準確性的不確定因素,結果就是企業多交稅或少交稅,或者因為涉稅行為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如果企業對法律風險估計不足或處理不當,法律后果將是相當嚴重,有時甚至是顛覆性的災難。
4、企業法律風險成因
根據現代企業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六大職能,在實際運行當中法律風險成因主要有四種。
一是決策違規 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決策和重要經濟活動違反決策程序,不經過法律論證,被迫承擔法律后果。例如有的企業違規出借資金、對外擔保,形成法律風險。
二是經營違法 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有的違反強制性規定。例如違規建設項目,未經環保、城市規劃等部門批準,招致執法部門查處和法律制裁。
三是民事違約 企業訂立與履行合同不規范,違反約定導致經濟糾紛,被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有的因未能償還到期債務,被銀行,造成企業資產被法院強制執行。
四是遭受不法侵害 企業維權意識不強,經營行為存在漏洞,預防與應對機制不健全,遭受商標侵權、或假冒等不法侵害、惡意訴訟或突發危機時,被動應付。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預防與應對方法
為了能夠有效預防與應對企業法律風險,企業需要建立切實可行的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
1、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
是指企業根據法律風險特性,建立由企業決策層、各職能管理部門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在企業生產運營管理各環節中,通過識別、評估法律風險,確定法律風險應對策略,對法律風險進行預防與應對、控制和化解的一整套制度和流程。
2、如何建立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
企業應當樹立以事先預防與應對和過程控制為主,以事后救濟為輔的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理念。
一是事先預防與應對是基礎 事先預防與應對與事后救濟相比,事后救濟成本高、效果差。一個企業在事先預防與應對的投入與事后救濟的投入是成反比的。事先預防與應對投入成本大,事后救濟投入的成本就小;事先投入成本小,事后救濟投入的成本就大,并且,取得的效果還比較差。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先預防與應對。事先預防與應對就是企業自身免疫系統,能夠使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于未然。
二是過程控制是關鍵 過程控制關系到法律風險在企業運作中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過程控制貫徹并滲透于企業運作每個過程,關系到企業每個部門,甚至每一個崗位。因此,法律風險過程控制是風險預防與應對的關鍵因素,過程控制做好了,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就做好了,事后糾紛也就少了。
三是事后救濟很重要 盡管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的目標是將企業的法律風險防患于未然,但實際情況并不能完全杜絕法律糾紛的產生。而糾紛一旦產生,事后救濟一定要跟上,因為這是解決企業法律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事后救濟要及時、有效。企業一旦出現法律風險,內部的法律人員應積極并及時應對,立即采取可行措施,并分析提出最終解決方案。如果企業認為需要聘請外部律師協助處理時,應及時聘外部請律師協助公司處理。
3、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特點
一是相融性 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與企業管理體系相融合,并且滲透于企業管理各環節,成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商業管理體系一樣,以促進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構建要根據成本與效益相一致原則,在預防與應對企業法律風險同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是系統性 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涉及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注重各環節、各項內容及企業職能部門統一協調,只有建立系統的企業法律預防與應對體系,才能有效實現事先預防與應對和過程控制目標。
三是操作性 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要注重與企業發展目標、管理模式及人員素質相結合,以確保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時,要注意根據企業內外部法律環境變化,企業經營范圍變化,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也要相應調整。
4、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構建程序
一是健全機構、安排專職人員 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在具有相應職業資格人員基礎上設立專職部門,負責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一應事務。一般企業可由法人掛帥,法律顧問制定具體方案,相關人員具體實施辦理,企業各職能部門配合。
二是盡職調查 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一般包括:企業治理結構;企業合同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企業人力資源法律保障體系;企業重大并購、重組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企業法律風險預警機制;企業法律風險救濟機制;企業法律培訓;企業法律風險年度評估報告。
為確保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的子項目與企業管理體系相融合,各子項目構建具有可操作性,充分的盡職調查是必要的。
三是構建體系 構建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各子項目。包括構建各子項目模板,各子項目操作指引及風險提示,流程管理等。
四是體系培訓 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各子項目,必須滲透于企業管理體系、企業管理層,甚至每名員工都必須在企業運作中貫徹執行該體系內容。
五是體系實施 在企業法律風險預防與應對體系構建及培訓完成后,進入實施階段。要使企業每名員工都在企業運作過程中,自然地貫徹執行體系內容。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活動已日益廣泛地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為調節經濟活動,促進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保證金融高效、安全、穩健地運行,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完善金融立法,規范金融活動
金融法治化的首要任務是加快、加強金融立法,健全、完善法律體系。首先應加緊制定商業銀行法、人民銀行法等金融法律的實施細則,盡快出臺信托法、證券法、融資租賃法、期貨交易法,并針對金融體制改革中的新問題,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金融監管的重要規章,使金融活動有法可依。其次是在完善立法的過程中,要注意行政規章、地方法規與金融法律、法規的一致和協調,充分重視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再次,最高人民法院對金融糾紛案件審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做出司法解釋,指導和規范金融審判活動,彌補金融立法滯后之不足。通過立法保護金融創新者的利益,降低金融創新本身活動的風險,對金融創新產品,要有一定時間的收益保護期或應用專利保護期,另外,規范創新規則,金融創新不是無序創新,而應在一定的規則內運行,在法律和規章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各種要素和條件的分解與組合,創造出新穎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具、交易種類、服務項目和金融管理方式,不能把違法違規行為與金融創新混為一談,要通過立法或管理條例等形式,使創新有規可循,這是金融創新業務順利運作的外部法制框架,從而降低和減少金融創新產品本身隱含的風險。
二、加強金融監管,促進金融監管的協調
銀行監管者負有保證整個銀行體系健全的責任,為了使監管切實有效,監管當局必須擁有充分的獨立性、權威性和能力。當然,監管的獨立性需要和法律責任相結合,不受政治影響,并有足夠的財力來實現其監管的目標。獨立性問題通常與執行監管職能的部門有關。在許多國家,監管職能由中央銀行來執行,有時候由中央銀行里單獨的一個委員會來執行。對于是否應由中央銀行來執行監管職能存在爭論。在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由中央銀行來執行監管職能是最合適的,因為這可以使監管職能與其它職能相聯系,比如與最后貸款者的職能、支付系統監督者的職能以及宏觀金融資料收集者的職能相聯系。而且,監管者能夠由此獲得權威、金融獨立和經驗。金融體系的不同部分容易在一些方面與銀行體系相互作用,任一個部門的動蕩都容易影響到銀行。在許多國家,銀行和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通常由不同的機構來監管,這就要求監管措施相互協調,盡量降低相互抵消的程序和規則套利的發生。對金融百貨公司進行聯合監管的需要使得一些國家指定一定監管機構作為主要的機構來協調所有監管機構的工作。監管規則和監管措施還應該進行國際協調,這樣不僅方便了聯合監管以及各國監管者之間的信息共享,而且提高了監管效率,并可能給國內的監管規則和監管措施帶來不斷改進的壓力,在銀行業日益國際化的今天,這種國際化容易在許多方面破壞各國謹慎監管的有效性,包括使用復雜的公司結構和離岸衍生工具來逃避國內的金融限制,這就使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變得越來越重要。
三、規范政府行為,減少地方政府對金融機構經營自的干預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商業銀行制度,逐步實行以經濟區劃設置分支機構,徹底打破按行政區劃的做法,建立以大城市、大經濟中心為依托的區域性分行模式,從而避免地方政府干預銀行業務,并利于節約成本,形成統一的市場競爭機制。此外,還應大力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的全國性、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城市合作銀行,將競爭機制真正引入金融領域,使各種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四大商業銀行能真正按效率、安全、盈利的原則運行。
四、實行高效的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用于當個別銀行倒閉時對某些類型的存款人進行補償。絕大多數有效的保險都僅限于保護小存款人,而不對大存款和其他債權人,包括其它銀行提供保險,以便使市場約束對銀行施加壓力,保險的涵蓋范圍取決于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但都必須要有利于抑制風險。存款保險系統應該有充足的資金,以便及時對存款人進行賠償,并能使喪失清償力的銀行得以迅速關閉,雖然按照保險基金承擔的可能風險來確定保費是理想的做法,但實際上由于很難對風險進行客觀的測量,因此,通常還是不得不收取統一的保費。
五、金融監管要有效的加強,實現局部金融安全
Abstract: 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there is a lot of risk factors, such as industry policy adjustment, the housing market fluctuations, building materials price change, labor, the change of policy, foreign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est rates rise or fall risk, etc, they are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f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f can't fully consider these risks, and t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whole project will produce immeasurable heavy losses.
Keywords: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Risk; Deal with
中圖分類號: 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房地產開發風險,是指在房地產開發活動過程中存在影響開發利潤的多種因素,而這些因素的作用是難以避免或無法預料、控制,使得企業實際開發利潤可能與預計利潤發生較大背離,因而使企業有蒙受經濟損失的風險。
一、房地產開發存在風險
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存在諸多因素影響著開發最終結果,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競爭能力、強調風險管理有的放矢,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
1.1 政策風險
毋庸置疑,國家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是全面的,行業政策的變化可以給房地產項目開發帶來有利影響,也可以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尤其在市場經濟環境尚未完善的情況下政策風險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更加顯著,其影響最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
由于房地產市場狀況關乎民生,其發展的波動不可避免吸引輿論的關注推動政策按照中央和諧發展的要求不斷進行宏觀調控。其手段必然遵過金融財政和土地政策的變動來落實。
1.2 經營風險
眾所周知房地產項目基本依靠銀行貸款進行開發,國家金融政策的調整使依靠銀行貸款進行投資的企業面臨著經營風險。銀根緊縮使開發企業融資困難經營壓力增大,房價波動導致市場觀望程度增加。銀行利率的波動也影響著房地產市場變化。當利率上升時房地產開發的資金成本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市場需求降低開發利潤風險增加。
1.3 技術風險
項目建設施工階段設計理念落后導致的商品房實用性差、承包商技術和施工管理落后、偷工減料以及項目監管責任心不強、監督不夠、失職瀆職、濫用權力等導致建筑物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也是伴隨房地產開發過程的風險。管理不完善造成工期拖延,不僅房地產市場狀況與項目策劃時相比可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錯過最佳租售時機,如已預售會承擔逾期交付的違約損失信譽損失,還會加大資金成本增加管理費。在建設期間隨著建筑科學的進步,消防標準提高和節能環保要求的深化,國家和項目當地政府調整產業政策,會要求未竣工項目采用新的或更高的技術標準、施工方法,如禁止施工現場攬拌砂漿、強制推行商品預拌砂漿、提高節能環保要求、強制實行外墻外保溫系統和采用太陽能供熱水,提升消防設計和材料防火等級等都會使項目開發成本增加。除此之外建設過程中人工費上漲建材價格上漲和施工中意外事故等都是速一階段將要面臨的風險。
當然,影響房地產開發風險的因素還有市場風險、財務風險等,在這里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就不一一具體介紹。
二、房地產開發項目風險產生的原因
房地產開發項目風險應對策略應該首先分析其產生風險的原因,從而制定恰當的策略。房地產開發項目風險產生的客觀原因主要有:競爭對手搶先進入市場,推出產品,市場競爭加劇;銀行貸款利率升高,投資風險增大等。
主觀的原因有:企業信息不靈,開發出來的產品不夠好,或只是本地區先進,這樣就失去了設計上的優勢。有的企業在開發上由于設計障礙產品遲遲研制不出,造成開發時機過遲,市場已被競爭者占領;過分重設計輕市場。既過分重視設計的先進性而忽視對市場需求的分析,結果開發出來的項目產品盡管設計水平和性能均比較高,但因不符合當地居民的需求或超過消費者承受能力而缺乏市場需求。集中表現在售價太高。產品投放市場后,企業沒能熟練運用促銷手段進行宣傳,價格過高或過低。缺少配件,售后服務跟不上,沒能掌握好產品推出的時機等。
另外,房地產銷售階段也容易產生法律風險。第一,與銷售中介公司相關的風險,因銷售合同簽訂及履行產生的法律風險或因銷售公司及其員工虛假承諾及不當行為引起的法律風險;第二,與廣告策劃相關的法律風險,因廣告策劃合同簽訂及履行產生的法律風險;因廣告策劃文字或圖片侵犯第三人知識產權的法律風險;因虛假廣告帶來的法律風險;因廣告內容不當的法律風險。第三,與銷售行為相關的法律風險,違規銷售產生的法律風險;取得商品房預售證書的相關法律風險;預售房款的收取和使用的相關法律風險;促銷方案的相關法律風險;銷售現場布置和樣版房相關的法律風險;銷售人員違規操作、擅自修改認購書、購房合同產生的法律風險;認購書、購房合同書相關的法律風險。第四,與購房者相關的法律風險,因房屋質量問題產生的法律風險;因延期交房、延期辦理房地產證產生的法律風險;因設計方案變更產生的法律風險;因公共設施使用等相關問題的法律風險;因按揭貸款合同產生的風險。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經濟衰退的時候,這類風險特別突出。
三、加強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房地產開發風險管理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采用科學的方法,對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價,選擇最佳風險管理措施,保證以較低的耗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損失,獲得安全保障的過程。加強房地產開發風險管理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意義重大:風險管理為全面、合理地處置風險提供了可能性,風險管理既能夠為風險損失的出現與衡量提供科學、準確的計算基礎,又能夠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對各種風險對策的成本及效益加以比較,從而得到各種對策的最佳組合;風險管理能夠促進房地產投資主體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減少決策的風險性;風險管理有利于房地產開發商增強風險意識,從被動成為主動管理型,為項目開發提供安全的生產經營環境。
四、加強房地產開發風險管理的對策
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加強風險的防范,強化風險管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風險管理:
4.1正確對待開發風險
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房地產開發商開展業務,就必然伴隨著風險。對待風險,不能過于保守,要合理承擔,不能為了回避風險,而降低工作效率,從而失去競爭力;但也不能盲目樂觀,有的風險雖然較少發生,但它一旦發生,帶來的后果較為嚴重,損失巨大,甚至有可能“拖垮”一個企業,所以要正確衡量風險的發生概率及其后果,使“風險與收益對等”。
4.2主動進行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內容和基礎工作,任何風險,尤其是重大風險,如被忽略都可能導致風險管理的失誤和失敗。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周密分析企業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剖析企業在房地產開發活動中客觀存在的種種不利因素和弱點,以及對企業利益可能造成的威脅。
4.3科學進行風險評估
對房地產開發風險進行量化和測定,確定開發活動中各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及確定風險可能給開發活動帶來的損失程度。
4.4強化風險防范與控制
在市場經濟下,房地產市場是瞬息萬變的,風險無處不在,制訂一系統的防范風險措施有利于開發商管理業務、優化資源。重視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可行性研究是開發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的基礎,是防范開發風險的保證,因此必須重視加強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加大可行性研究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投入;科學、全面而不失重點地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尤其要注重對市場需求預測和競爭情況分析;同時要保證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獨立性。研究小組按科學的路子,獨立、客觀地去調查、分析和研究,從而保證項目決策的科學化。
合理安排項目資金。根據可能的建設進度和將會發生的實際付款時間和金額,同時考慮各種投資款項的付款特點,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實施建設項目全過程投資控制,這是實現項目投資管理目標和企業投資效益的有力保證,要重視多方案
的設計和選擇,尋求一次性投入少而全壽命經濟好的設計方案,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費用;協調好投資控制與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的關系,做到三者的有機配合和相互平衡。加強投資動態管理,及時發現可能導致未完工程投資增加的現實問題和潛在因素,盡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加強合同管理。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法律法規;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培訓合同管理人才;設立合同管理機構,配備合同管理人員;建立合同管理目標制度;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重視合同分析;建立合同實施保證體系、完善合同變更管理和合同資料的文檔管理。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在內部關系的協調中,要按照職能分工和需求設置部門和人員,明確每個部門的目標,職責和權限,事先約定各個部門在工作中的相互關系,建立信息溝通制度,使局部了解全局,服從并適應全局需要。在外部關系協調中,開發商需要整合自身資源,建立一個由主管工程領導牽頭并整合工程管理、開發、銷售、物業管理等內部人員組成的工程項目臨時機構,與工程項目現場人員分工。
4.5靈活進行風險分散與轉移
房地產開發企業可通過調整開發結構,實行開發類型多元化、開發區域多元化、開發時間差異化來分散風險。如通過投資建造不同檔次的住宅;或者是把資金分散投資在不同類型的房地產,如住宅房地產、商業房地產等。用個別房地產開發的高收益去彌補個別低收益的房地產損失,以減少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整體開發風險,最終獲取平均的投資收益。
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進行風險轉移:①通過契約或合同將損失的財務負擔和法律責任轉移給非保險業的其他人,達到降低風險發生頻率和縮小其損失程度的目的;②用外部資金來支付可能發生的損失,將損失的財務負擔轉移給其他人;⑦通過購買保險,業主作為投保人將應由自己承擔的工程風險(包括第三方責任)轉移給保險公司,從而使自己免受風險損失。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會計電算化;審計風險;應對策略
審計員核實財務報表,最后認證之前對其的判定,不符合事實的錯誤結論使得審計員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的風險,這就是審計風險。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的審計風險,指的是審計員基于計算機輔助軟件,在審計工作過程中,輸入數據后計算機做出了錯誤判斷,而審計人員未能察覺,這一錯誤判斷得到了審計員認可,導致其得出錯誤論斷的風險。有效預防會計電算化下的審計風險,需要探尋到風險產生的原因,仔細分析會計電算化下審計風險的內容,做出針對性的會計電算化下審計風險應對策略,以此有效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會計電算化下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會計電算化革新了傳統審計工作模式與方案,需要審計人員操作計算機完成。但是,該模式下的審計工作缺乏對非數據資料的審核,這也導致了審計風險的產生。在信息時代下,軟件企業還是更加重視工作軟件的研發,一些企業或個人以追求利益為導向,忽略了自身的職業操守,進行軟件編譯時,加入可以使得數據被盜取的程序,如此以獲得商業信息來獲得巨額利潤。這也是現在的企業,會愿意出高額費用聘用審計人員,但是不愿意花費高價購買審計軟件的其中一個原因。與傳統審計工具——紙進行比較,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磁盤存儲數據的模式更容易被潮濕、帶電等環境破壞,另外,操作員的操作不當也會導致磁盤被損壞。
二、會計電算化下審計風險的分類
(一)財務數據風險
磁盤上存儲的數據由于各類不同的原因,使得這些數據與真實數據之間存在差異,這就是財務數據風險。傳統模式下,財務工作者逐個收集與整理財務數據,制作財務報表,在變更時也做好了記錄,之后審查時可以探尋到更改記錄。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由計算機存儲相關數據,審計工作的變更線索被抹去,提升了跟蹤與探尋問題的難度,以此難以找到惡意篡改數據的路徑所在。
(二)職務監督風險
職務監督風險也可以叫做內部控制風險,存在這一風險的原因是由于職務間的相對獨立性。會計電算化模式下,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與模式被完全轉變,原本清晰可查的監管鏈條,變成了計算機內傳輸的文件與數據程序,會計電算化模式下,職務之間相對獨立,單個環節的數據由特定環節的人員管理,提升了數據失真率,也導致審計錯誤率提升。
(三)軟件系統錯誤
現階段,計算機軟件也層出不窮,軟件產業發展迅速,種類豐富的軟件產品中有很多是不盡完善,漏洞百出的產品,軟件自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再加上操作者自身硬件設施保養意識有待提升,使得硬件設備一直處于惡劣的高溫、多灰塵、高濕度的環境中,再加上人員的非法操作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軟件產品,影響了其使用。(四)操作風險會計電算化模式的實施需要有審計人員、計算機管理人員的共同參與、相互協調,由此,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難度和復雜度,技術環境下,拓展了審計對象范圍,使得信息錯綜復雜,提升了操作者的操作難度。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專業審計工作者,若缺乏科學的方法指導或方法掌握欠缺完善與熟練,也會因為難以適應審計工作模式,而提升審計工作難度,導致更高風險的審計問題產生。
三、會計電算化下審計風險的應對策略
(一)制定更完善的審計標準
會計電算化屬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后產生的新事物,在新事物產生以后,與之相關的事物都需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此才能降低風險和錯誤率。應對會計電算化風險,需要首先更新審計理念與方法,將傳統模式中不符合新事物的部分摒棄,提升審計工作的精確度。重點涵蓋審計證書的審批標準更新,計算機系統的內控監管、審計發展方向的規范等,使得審計理念、工作方式與監管策略等與國際先進水平靠近,有效降低審計風險,使得風險趨于零。
(二)開發性能完善的審計軟件
審計軟件指的是幫助完成審計工作的歸類不同的軟件,能夠同時審核多個數據報表,但是現階段,由于軟件種類的層出不窮,很多審計軟件還未能盡善盡美,很多軟件技術不夠成熟,表現為審計程序銜接不緊密、審計程序不完善、審計安全性不高等特點。審計軟件的不完善提升了審計風險,而數據采集靠審計軟件來完成,若審計軟件出現很多漏洞,必然會導致數據采集過程中出現程序干擾等問題,由此,需要在開發審計軟件時,實施獨立開發數據采集軟件的方案,以此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三)運用多種電算化審計方法
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電算化模式下的審計方法:一是制度審計。在會計電算化實施后,內部控制制度依舊是審計工作的基礎,需要建立完善的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的內部控制制度。需要基于計算機的使用,而創新審計制度與方法,從職權制審查、硬軟件及環境的審查與控制、計算機系統的運行情況、人員綜合素質、程序修改方式及保密措施等多個方面予以審查。 二是技術審計。若在制度審計過程中發現問題,需要對計算機系統和程序進行實際測試,那么就需要實施技術審計。采取抽查的方式,選用計算機專業人才與審計人員共同展開審計。分析原系統設計用途范圍,檢查數據共享過程中的傳輸路線與分配形式,之后分析程序、變更情況以及程序流程圖等相關內容。三是數據審計。對會計報表和經濟業務的數據進行審計,審計其合法性與真實性。可以實施人工審查,對利潤分配、費用分攤等問題進行抽查,分析其是否一致。抽查也可能出現錯誤,利用計算機的工具性,實施計算機輔助審計,運用其存儲、計算與判斷的一些功能,縮小審計范圍與對象,及時有效的發現與分析問題。另外,會計電算化模式下,還可以實施重點審計的方法。
(四)提升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時代的進步與審計工作措施的更新換代,對于審計人員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現階段,需要重視對審計人員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相關知識的培訓,為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奠定基礎。審計人員需要重視自身操作素養的培養,包括數據處理、系統管理以及應用審計軟件的技術等。解決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產生的風險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可以通過加強技術培訓,提升審計人員或應用人員的操作技術,使得他們掌握純熟的技術與知識,控制和降低風險。積極培育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計算機審計系統開發人員,綜合了解計算機知識、審計知識,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們成為審計專業人才,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時代的快速發展與進步,技術的革新改變了傳統的工作理念和模式,現代化技術手段逐漸更新了人們的工作模式。會計電算化是技術發展下的新事物,減少了審計工作量與難度,能夠快速、準確、及時的掌握數據信息。隨之而來的是帶來了各類不同種類的審計風險,為避免風險的產生,需要做好應對措施。審計工作中,要保障其獨立性,加深管理者對其的認知,加強內部審核作用的實施,提升企業內部監管力度,有效降低和減少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的審計風險。另外,還需要重視審計與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推動審計工作順利實施奠定人才基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民.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審計風險與對策[J].財會研究,2012(19).
【關鍵詞】風險與收益;財務分析方法;風險預警與監控;定性與定量分析
一、風險預警財務分析
財務部門應對每項預警指標都設置指標的上限和下限,根據實際指標值與指標上限或下限的比較,系統自動發出預警信號,進一步研究預警信號主要出現的原因,從而對管理層的決策起到指導作用。
二、財務分析方法對風險管理的影響
根據財務報表,分析現行的財務狀況并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為經濟決策提供預見性參考信息。
1.重要會計科目的分析:
(1)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要關注回收情況,相關銷售政策的變動情況,應收賬款增加與銷售收入增加、若應收賬款的增加大于銷售收入的增加幅度,將虛增流動比率。同時,分析其他應收款項目增減變化的原因,避免因關聯方關系增加其他應收款,可以有效防范風險。
(2)固定資產是一項重要的資產,固定資產的取得、折舊以及后續支出都有著不同的核算方法,對利潤影響較大,所以,還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真實性的分析,實現對固定資產真實性、產權真實性、計價真實性的核查;其次,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審查,了解固定資產是否出現增減變化,并且要保證固定資產所占據的比例要與收入增長的速度相匹配。當然,還需要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加以審查,要從根本上保證期限的合理性與全面性。
(3)營業收入:從事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入,營業收入的確認和計量存在不同的方法,因此要核查收入計量方法是否一致,有無通過應收賬款、銷售退回等情況來虛增銷售收入。
2.現金流量相對量分析
現金流量與當期債務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對當期債務償還滿足程度,該指標越高,資產流動性較好;
債務保障率=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對全部債務償還的滿足程度,該指標越高,可持續經營能力較強。
現金凈流量對銷售收入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營業收入,反映經營活動過程中單位營業收入能夠獲得的凈現金流量。該指標越高,償還銀行的債務保證率也會越高。
現金凈流量與總資產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資產總額。該指標越高,運營效率較高。
3.償債能力的分析
根據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財務指標等變化情況和原因,短期償債能力和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短期償債能力不足,可能被迫出售長期資產以償還債務,將會影響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甚至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
4.盈利能力分析
根據近3年的銷售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率等數據的變化情況及原因,綜合評價盈利能力。
5.經營能力分析
通過在近幾年對相關指標的分析調查得知,無論是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還是其它,均是對綜合經營能力加以評價的主要內容。在資產管理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效率,以其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資產利用的效率。周轉速度越快,表明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就越高。
6.發展能力分析
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既要關注經營情況,更要關注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運用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等財務指標分析發展前景。
三、風險管理中財務分析的完善方案
1.財務報表真實性的完善
財務分析的基礎是財務報表,在編制年度財務報告前,進行必要的資產清查、減值測試和債權債務核實。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和制度的規定,做到記錄完整、數字真實、計算準確。財務報告列示的各種現金流量由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構成,應當按照規定劃清各類交易和事項的現金流量的界限。
2.償債能力分析指標的完善
(1)增加財務指標凈利潤/流動負債,能夠反映收益對負債的償還能力,為企業利潤分配中是否給予股東分配或利潤留存提供依據。
(2)完善速動比率,速動資產參照國際標準,速動資產=貨幣資金+短期可上市證券+應收賬款凈值,能夠將應收賬款中與營業活動關聯較淺,但數額較大的發生額對速動資產指標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 U473 文獻標識碼: A
在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技術、施工工藝流程以及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結合工程施工的特點,制定風險評價的指標,為風險預警和風險應對提供科學的依據。
1. 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風險問題
為了了解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中的各種風險問題,應先進行風險辨識。所謂風險辨識,即對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中的中危險因素、危險源進行分析和確定。天然氣長輸管道風險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對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進行分析。
1.1 技術風險
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在采用新技術時,對新技術沒有經過科學驗證,導致與工程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增加了施工風險;二是關鍵施工部位的工藝比較落后,影響了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三是在施工中采用了不成熟的技術,施工技術自身存在著缺陷與不合理之處,導致施工質量不合格。四是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和內容不科學、不具體,導致工程質量存在問題。
1.2 管理風險
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由于分包工程評審和定標存在失誤,導致分包單位施工環節存在漏洞;二是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計劃方案不合理,影響了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三是施工作業現場的進度報告不具體,導致施工混亂。四是施工前期準備不充分,影響了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五是施工安全管理環節存在漏洞,導致安全事故頻發。六是施工作業現場的管理文件不完善,施工現場管理比較混亂。七是沒有定期召開施工調度會和施工計劃執行檢查會,導致停工、窩工頻繁發生,影響了工程的如期完工,也增加了工程造價。此外,在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中,還存在著社會風險、設備材料風險、自然環境風險、人員風險、經濟風險等,在施工中應特別注意。
2 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風險管理
2. 1 技術風險的應對措施
對于技術風險問題,應重點做好規避風險和控制損失兩項工作。首先,由于天然氣長輸管道的施工作業現場環境比較復雜,在工程施工中,應對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技術方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在工程施工中廣泛應用,在施工中,如果需要采用新技術,應根據新施工環境來合理選擇,才能有效規避風險。其次,應特別注意關鍵施工部位的施工作業,在施工工藝的選擇上應力求創新和突破,拋棄不合時宜的施工工藝和作業方法。再次,不宜采用不成熟的技術,減少因技術缺陷而引起的施工質量問題。最后,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應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同時還應該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方便施工作業。
2. 2 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
首先,在分包單位的選擇上,應對分包單位的資質情況進行審查,對工程分包問題進行嚴格控制。其次,做好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如機械設備、技術、人員等。再次,在制定工程進度計劃和施工計劃時,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如自然條件、資金狀況、人員情況等。在施工作業中,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定期召開施工調度會和施工計劃執行檢查會,在保證工程如期完工的情況下,保證工程質量合格。最后,應加強施工作業現場的文件管理,防止施工現場混亂的情況。
2.3 風險監控措施
在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影響工程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因此,有必要建成一個風險管理監控系統,收集整理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各種風險信息,根據收集的風險信息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使風險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3. 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風險管控的重點環節
3.1 清掃作業帶是要點
作業帶清掃范圍是根據施工條件計算出施工場地寬度為準的。征地協調是由施工單位負責的,若撥地時未能按照施工場地需要的寬度劃定紅線,將直接影響作業機械的工作。若土石方堆放場地與管道安裝設置在同一側的話,不僅極易造成滑坡、崩塌、破壞管道開挖溝槽的情況,還會造成機械進場困難,壓塌溝槽的問題。
3.2布管是二次放線與事故事前預防的最后關口
布管工序的質量是減少施工事故的重要保證,主要應保證管路鋪設方向、坡度,防止造成路由改變,同時,注意管材防腐層和在裝卸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因此,生產物資管理是這個工序管材保護的關鍵,財務管理是掌握生產進度的關鍵。若發現布管時出現直管或彎頭管材與設計不符,可以提示判斷施工出現質量問題,如果立即查清原因,不僅可以避免事故,也能控制成本和質量。組焊是控制質量的重點,但不是關鍵點,關鍵點在于管材對接質量。焊接都采用自動焊接或者半自動焊接,所以焊接質量容易保證。只有通過管口對接質量,保證管路的方向和坡度,才能確保管線的路由和埋深。
3.3 管溝開挖需要監管
管溝開挖是管道工程的利潤點,溝槽的深度、坡度、坡面以及土石方的開挖決定著后續施工安全、對管方向和埋深的保證及防腐層和管道的保護。因為土石方開挖一般是委托機械承包商進行的,開挖過程尤其需要重點監理,否則容易產生很多后續問題。對于特殊地質條件段,溝槽的開挖必須采取打樁,抽排和破碎工藝。若溝槽開挖質量不高,對下管以及管道保護都有影響。
3.4 測量放線是重點
測量放線工序容易發生擅自更改路由,變復雜施工為簡易施工的問題,對后續的施工工序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具體表現為線路放線結果與圖紙設計偏移太多,特別是對沒有進行地形勘察的情況下發生事故的概率將大為增加。測量放線工序的關鍵點是線路轉點的測設。放線結果直接與管材的彎頭及管線的設計相關。如果彎頭采購失控,使彎頭轉角與設計轉角產生差異,鋪設管線的方向一定偏移,或者放線結果發生偏移,即使彎頭轉角準確,也會導致施工線路與原設計線路完全偏離的問題。因此,在測量放線工序中事先就要檢查管材彎頭轉角是否合格,保證放線結果達到精度要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若實際施工中彎頭的使用數量超過設計數量時,一定存在某些路段路由更改的問題。
3.5 溝下焊接控制
溝下焊接質量控制在于管溝開挖,要創造良好的作業面,質量控制在于前一道工序。溝下焊接的質量關鍵點還是管道埋設,其中,管口對接和連頭連接是關鍵。
3.6 無損探傷
焊口檢測是焊接工序的最后檢驗關卡。焊口檢測主要利用 X 光和超聲波檢測。焊口易出現質量問題是由于焊接要完成打底、填充、蓋面 3 道工序,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的關鍵還在于管口對接。坡口打磨的不好會直接導致對管質量問題。所以,施工準備是焊口質量的關鍵。因此,在焊接開始前就先應檢查對管、坡口的準備質量,然后才能允許焊接。
3.7 防腐是重點
防腐補傷是個大問題,因為防腐補傷在前一工序無法控制,且防腐效果又在現場無法檢測,出問題也在 1 年以后,所以事前預防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由于現在管道的防腐以 3 層 PE 為主,所以防腐補傷的重點在現有條件下很難解決,唯一的辦法是及時獲取防腐過程全程的影像資料,給每個防腐隊配發監理,且嚴格控制整個過程的處理時間。補傷工序還應要求熱熔膠和補傷棒的使用量大于補傷片的使用量。這樣作雖不屬于精細化管理,但是,可以保障補傷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這樣的質量控制是花費小錢而保大安全,是整個施工管理流程中唯一需要粗放式管理的關鍵節點。
4. 結語
我國對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產生較晚,目前還處于初步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本文結合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的施工特點,分析了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的應對策略。我國應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在風險控制方案的具體應用、風險評價技術的合理選擇上下功夫,才能解決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中的中問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房地產信托 發展 模式 風險 對策
一、房地產信托的簡述
當前,中國房地產不但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而且也正在成為一個投資熱點或投資工具,特別面臨正在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一般性的管理和經營已不能滿足房地產經濟資源合理利用和增值保值的要求,“專家型”或“智能型”的房地產信托業務便顯得日益必要。
房地產信托,就是信托投資公司發揮專業理財優勢,通過實施信托計劃籌集資金,用于房地產開發項目,為委托人獲取一定的收益。它包括不動產信托和房地產資金信托兩個方面。其含義如下:一是不動產信托,即不動產所有權人(委托人)為了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將所有權轉移給受托人,使其依照信托合同來管理運用的一種法律關系;二是房地產資金信托,即委托人基于對信托投資公司的信任,將自己合法擁有的資金委托給信托投資公司,由信托投資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將資金投向房地產業并對其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這也是我國目前大量采用的房地產融資方式。
二、我國房地產信托業的主要產品比較
我國房地產信托業有以下幾種運作模式,抵押貸款型,股權投資型,組合投資型和權益投資型等四種。這幾種房地產信托產品相互比較如表1:
三、我國房地產信托風險的主要表現
1.財務杠桿使用過度的風險
財務杠桿的使用一方面能夠使房地產公司用較少的自有資本金運營擁有大量借貸資本的項目,產生很好的稅盾效應,提高項目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過高的財務杠桿意味著高度的流動風險, 稍有不慎公司將面臨巨大的還款壓力,使信托計劃的兌付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2.資金平衡不確定的風險
影響房地產公司資金平衡的風險因素可以分為減少資金流入的風險因素和增加資金流出的風險因素,要分析影響項目資金平衡的各種因素變動對項目凈現金流量的影響程度,并找到敏感性因素。
3.缺乏管理經驗的風險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資源整合過程,包括土地選擇、產品設定、業態規劃、房產銷售、商業招商、市場營銷、運營管理等等,都需要開發商來整合資源,而且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一般以房地產項目本身的價值和經營收益作為收回投資的第一還款來源。開發商的管理能力( 包括工程管理、項目管理、人員管理、資金流管理和公共關系協調等) 不到位可能導致項目經營失敗,同時給信托計劃帶來風險。
4.房地產信托的變現風險
房地產信托的信托財產多以土地、房屋、股權等形態表現,擔保措施主要為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產抵押。如果融資方未能按期償還本息,受托人又無法及時變現信托財產或行使抵押權,則可能產生流動性風險。信托產品的公共認知度比國債、債券等金融產品差,一旦需要轉讓時,成本會很高,時間會較長,如股權投資信托計劃到期時股權的變現或轉讓、信托貸款到期抵押物的處置及擔保等,都會帶來投資者的資金到期不能及時兌現的風險。
5.市場需求波動的風險
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是決定項目資金流入的決定性因素,工程投資和償債資金主要依賴銷售收入帶來的現金流入,因此市場風險是房地產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房地產市場風險可以分為企業個體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房地產市場的企業個體風險主要表現為房地產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會使房地產企業對房產的價格操縱成為可能,并最終導致資產的價格泡沫。房地產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主要是由于經濟周期、信貸、國際資本流動等宏觀經濟因素造成的,若具有理性預期的購房者、開發商和金融機構在房地產市場局部的均衡被打破,則房地產市場則會出現價格泡沫,泡沫的嚴重程度將會決定泡沫破裂的時間。
四、房地產信托的風險控制措施
在我國信托市場建設尚不完善、有效控制機制相對缺乏的前提下,房地產信托業務的風險防范尤顯重要。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不僅能夠保證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更為關鍵的是有利于房地產信托業務的規范、良性運轉,逐步建立有效甚至高效的信托市場,進而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1.做好項目事先評估
投資者在對項目進行事先評估過程中,除了對行業景氣及項目推出時機進行審慎考察之外,還應詳細了解信托資金運作方式、資金投向、有無超值抵押、質押或強信用擔保等。要完善相關抵押手續,認真落實第二還款來源,根據風險狀況審慎確定抵押率。抵押品應選擇市場前景看好的房地產,將周圍環境良好、交通方便、易于銷售變現的商品房設定為抵押物。做好全面、科學的事先評估。
2.信托公司應加強信托資金管理
對項目貸款型信托,信托公司應對項目開發過程的資金運用進行全程監控,專款專用,同時將項目銷售收入劃入信托專戶,首先保證信托計劃的還本付息:對投資運營型信托,信托公司應按時將租金等收益劃入專管賬號,委托托管機構監督管理現金流。同時,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嚴禁以流動資金貸款名義發放開發貸款。禁止開發企業利用拆分項目、滾動開發等手段套取房地產貸款。
3.設置收益權層級,建立增信機制
為了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要,信托公司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多個順位收益權劃分為第一順位收益權、第二順位收益權(次級順位收益權)、第三順位收益權、末尾順位收益權等多個層次。在投資報酬分配方面,第一順位和第二順位收益權均可以采用固定收益、浮動收益、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相結合的混合式收益等多種形式。末尾順位收益權建議采用權益分配方式。末尾順位收益權由于采用了權益分配方式,其收益風險最大,但因為擁有剩余利潤分配權,所以也可能獲得最高的投資報酬。
4.完善風險披露制度
信托公司應對房地產業務進行風險監測分析,加強對信托融資資金的監督,進一步提高對房地產業務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控制能力。雙方形成長期有效合作機制,提高信息透明度,規范運作,共同提高抗風險能力。財務信息完全公開化、透明化,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五、我國房地產信托業發展的對策
1.完善房地產信托發展的政策和法制環境
政府可以借鑒美日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做法,建立對房地產信托的嚴格管理,在資產負債結構、業務種類、資金投向、信息披露、利潤分配等方面加強規制。一方面要防止它與銀行等房地產金融機構過渡競爭,政策上給予房地產信托一定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鼓勵其資金運用,實行專業化投資組合,并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2.加強對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創新
對于信托投資公司本身而言,房地產信托資金的募集是關鍵,這要求信托投資公司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選擇好的房地產項目,推出令投資者滿意的信托產品,在產品的收益、期限、流動性、風險等方面比競爭對手更富有競爭力,在投資者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
3.借鑒國外成熟REITS模式的經驗
國外的REITS模式與國內的房地產信托有較大的差異,但其很多經驗仍然值得國內的信托公司借鑒,按照某些專業人士的說法,它可能就是國內房地產信托的發展趨勢。首先,國外的REITS模式資金的大部分并不是運用于房地產開發階段,主要把基金用來購買房產、地產、物業并進行經營管理,取得穩定的收益,其投資標的更多傾向于那些可以帶來穩定收益的商業地產。
4.制定房地產信托專業化人才培養戰略
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真正優勢是專業的管理人才。人才固然可以引進,但遠遠不夠,只有制定房地產信托專業化人才培養戰略,建立相應的人才儲備機制,才能發揮這些人才的專業管理技能,真正展現房地產信托的優勢,促使房地產信托的更快發展。
六、結 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居民對住房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為房地產信托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發展房地產信托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房地產信托不論如何創新,其本身就是一個純粹而復雜的風險管理性業務,這要求房地產信托的主體應當正確而客觀地認識到房地產信托的風險問題。大多數的風險是可以控制的,但是要不斷的在風險和項目的變化中學會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使房地產信托這個重要的社會公眾金融投資工具更加規范、穩健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借鑒國外的歷史經驗,研究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策略,使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發揮其特有的優勢。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ecific data show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market risk, management risk and financial risk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rends, risk, deal with it
中圖分類號:G2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其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變城鄉面貌、吸納農民工就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筆者調查發現,建筑業雖有國家產業政策、資金的支持,但仍存在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及財務風險對經營業績的影響。因此充分認識其發展趨勢,提出風險應對措施,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我國建筑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未來較長時期內穩步增長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決定了我國建筑業正處于健康快速發展的時期。城市住宅及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環境治理工程、新能源基地建設等仍會保持旺盛需求,成為市場熱點。
1.宏觀環境拉動建筑業的高速增長
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仍發揮著拉動GDP 的主力作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持續在20%以上高位運行,2010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8140 億元, 同比增長23.8%,2010 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1.3%。2011 年國家采取積極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3826 億元,主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及重大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這些都為建筑業的發展創造了很大空間。
2.投資企業由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轉移,為建筑業帶來商機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青島和濟南等一線城市除工業產品價格上漲外,地價也在上漲,因此投資企業更愿意轉移到中國二線城市,原因在于:一是地價低,二是人工成本低,三是稅收優惠。因此我國建筑企業也要采取“一手抓一線,一手開辟二線”的策略,一線市場的機遇不能放過,同時密切關注二線城市建筑市場動向,外企將其工廠、加工基地向二線城市轉移,必須建造廠房、辦公樓和宿舍,對建筑企業而言都是商機。
3.新農村建設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推動建筑業迅速發展
估計到2020 年底,全國房屋面積將為686 億平方米,其中城市為261 億平方米。未來50 年,中國城市化率將提高到76%以上,城市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帶和中心城市的發展預示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高速起飛, 也為建筑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
二、我國建筑業發展中的風險及應對
1.市場風險
(1)宏觀經濟發展周期與政策影響的風險建筑業與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產業政策密切相關,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城市化進程等宏觀經濟因素的綜合影響深遠且重大。若受經濟周期影響, 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或宏觀經濟出現周期性波動而企業未能對其合理預期并調整其經營行為, 將對企業經營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收入增長速度放緩,甚至可能出現收入下降。
為適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 有條件的建筑企業可積極申報建筑業一級或特級資質,資質取得后,企業可進一步提升業務規模、拓寬業務領域、優化業務結構。
(2)市場內部競爭與過度依賴單一市場風險
建筑業的顯著特點是進入壁壘低,建筑企業數量多,建筑施工價格競標競爭激烈。建筑施工業當前最低價中標、中標工程壓級壓價嚴重、各類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漲, 各類保證金及墊資數額加大等各類要素成本推動的壓力集中顯現, 造成建筑業資金運作困難和經營利潤微薄。另外由于存在行業壟斷、部門分割和地區封鎖等問題,對于區域市場依賴度較大的企業,存在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建筑企業可通過不斷提升分公司、辦事處的業務能力,積極尋找項目資源,拓寬公司市場,整合區域資源,擴大區域發展。同時加強公司自身競爭力,從施工管理到技術創新,從工程質量到安全文明生產,從履約承諾到維修服務, 并快速由勞務型企業躍上工程項目總承包的發展平臺,拓展業務領域,實現經營結構不斷優化。
2.經營風險
(1)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由于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周期較長, 建設期內施工成本與原材料價格密切相關,原材料在建筑工程承包價格中所占比例約60%。因此,若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勞動力成本增加,將導致工程總成本上升,影響公司效益。
為降低原材料價格及勞務成本波動的風險, 建筑企業可據不同情況靈活應對。對由建設單位提供原材料的項目, 實行按預算定額價供應;對總價承包的項目,企業可在工程項目投標前向供應商詢價,中標后組織供應商競爭報價,工程實施過程中按進度加強計劃采購,做好采購儲備等。穩固與工程分包單位、勞務輸出單位和材料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系,強化大宗材料的集中采購管理和議價能力,鎖定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降低原材料和設備采購中的浪費;爭取采用簽訂開口合同或半開口合同的方式,消化和轉移成本上漲的壓力。
(2)安全生產風險
建筑施工行業因其作業難度大、勞動強度高、臨時性強,現場環境復雜,許多作業活動在危險性高、條件特殊的區域進行,極易發生高處墜落、施工坍塌、塔裝設備運行事故,成為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行業之一。
針對安全生產的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嚴格按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要求,控制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全面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建立事故預防、預警、處理機制。同時加強員工安全生產培訓,開展普遍性崗位練兵活動,實行“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配備完善的安全保護設備,強化安全生產措施,認真落實安全制度,實現安全作業。
(3)施工質量風險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工程質量事關重大,施工承包商一旦運用技術失當或技術措施不力,將造成工程質量隱患,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驗收,甚至發生事故,給公司信譽和財產帶來損失。
企業應始終把“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層層落實責任制,嚴格按規定程序辦事,建立一整套嚴密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監督機制, 將開工前質量審查內容與開工后過程巡查監管直至竣工驗收備案形成閉合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和地區政府頒布的各類建筑產品質量標準,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制度,強化技術監控和工程監管,嚴格執行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防止出現工程質量缺陷和發生重大責任事故。
3.財務風險
(1)壞賬風險
建筑工程項目存在工程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和結算期限較長的特點。若工程業主資信度差,工程款不能按照合同及時支付,將會增加公司經營成本,影響收益,并可能形成呆賬。
對于壞賬風險,一是采取嚴格的合同、擔保、抵押、索賠、訴訟等措施,加強信用控制,避免壞賬發生;二是通過強化對業主資信調查,在合同中約定嚴密的保障性條款,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及時做好變更簽證和索賠,強化工程部位核算,加速竣工結算;三是可通過對項目負責人的資金回籠考核以及建立壞賬準備金制度等措施,減少出現壞賬損失。
(2)擔保風險
某些建筑企業可能對外提供擔保, 由于企業無法直接控制被保證人的經營狀況, 無法保證被保證人的還款能力,上述擔保存在一定風險。對此企業應加大對保證擔保的管理力度,注意審查保證人的主體資格、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密切關注被擔保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和資產變動情況,以降低擔保風險。
關鍵詞 會計電算化 內部控制 風險 對策
一、會計電算化和內部控制的概述
會計電算化是指將電子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會計業務處理工作中,應用會計軟件指揮各種計算機設備替代手工完成手工很難完成,甚至無法完成的會計工作的過程。
內部控制是單位在會計工作中為維護會計數據的可靠性、業務經營的有效性和財產安全完整性而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組織措施、管理方法、業務處理程序等控制措施的總稱。
二、電算化會計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新風險
1.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
這種數據安全的風險來自于兩方面,一是企業內部人員。會計人員可能利用特殊的授權文件或口令,獲得某種權利或運行特定程序進行業務處理,例如會計人員被人收買,非法取得他人口令,利用他人權限,虛構、修改、刪除業務數據,通過在經濟業務錄入前或加入期間對數據做手腳來達到個人目的。二是網絡黑客。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信息共享性給網絡黑客以可乘之機,會計信息被置于強大而又普遍的網絡中,通過開放的網絡實現傳遞,使得以往那種針對計算機機房而設計的保險箱式安全措施不再適用,企業財務信息有可能被截取、篡改、泄露甚至刪除。
2.數據錯誤的連續性風險
在電算化會計環境下,大部分處理由計算機完成,會計人員無法參與和控制,控制效率低,審查復核等控制措施被削弱,甚至消失。財務分工主要是通過設置口令或密碼來賦權,確定各崗位財務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口令或密碼存放在計算機系統中而不像印章那樣由專人保管,一旦被人竊取或破解,便會帶來巨大的隱患。
3.授權方式的改變帶來的控制風險
在電算化會計環境下,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取決于應用程序,如果程序發生差錯或不起作用,由于人們的依賴性和程序運行的重復性,使得失效控制長期未被發現,從而使系統在特定方面發生差錯或違規行為的風險加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就大受影響。這樣會使企業對外提供錯誤的會計信息,導致信息的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
三、應對內部控制新風險的對策
從目前國內開展電算化會計的應用現狀來看,大多還停留在一般應用水平上。積極主動的去應對從手工會計到電算化會計而出現的新風險,就是要強化內部控制管理,具體措施有以下種:
1.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具體人員素質控制措施有:①制定員工工作規范,用以引導考核員工行為;②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其提高業務素質,更好的完成規定的任務;③加強考核及嚴懲力度,定期對職工業績進行考核,獎懲分明;④工作崗位輪換,通過輪換及時發現存在的舞弊,甚至可以抑制不法分子的不良動機。
2.加強崗位責任制,建立與之配套的內部控制機制
制定相應的操作權限控制制度,明確職責分工,保持不相容職能的分離。建立科學嚴密的電算化系統的組織機構,完善組織控制體制,根據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地進行崗位分工,明確崗位職責,有計劃地進行崗位輪換,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3.完善系統操作環境管理和控制系統
操作環境包括系統操作過程以及系統的維護。完善的會計電算化操作控制制度應具有以下四方面:一是為保證信息處理質量,應制定上機守則與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二是明確上機人員操作會計軟件的內容與權限;三是完善上機日志并派專人保管;四是操作人員離開前應執行相應命令退出會計軟件,非授權人員不得隨意操作會計軟件。系統維護包括軟件維護和硬件維護。進行軟件維護應做好系統初始化維護、正常運行維護、故障性維護和管理性維護等幾個方面。硬件維護主要包括:①定期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②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硬件故障要及時進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記錄。
4.加強計算機環境的安全控制
在實際操作中的具體措施有:①保證機房設備安全的措施,如機房防火、防震規定;②對進入機房的人員進行嚴格審查;③會計數據和會計軟件安全保密的措施,如數據備份規定及不能在計算機上玩電腦游戲的規定;⑤修改會計核算軟件的審批與監督制度。
5.強化內部審計控制
具體措施包括:①審計人員: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加大對審計人員的高層次培訓②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審計。③監督數據保存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刪除,修改歷史數據等現象的發生。④對系統運行各環節進行檢查,防止存在漏洞。
6.加強網絡安全控制
可采用的安全技術有:訪問控制技術(如防火墻技術)、數據簽名技術、認證技術、虛擬專用網、數據加密技術(如數據簽證、認證信息的加解密、數據的加解密)。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算化會計的普及將越來越廣,內部控制的風險也會相應的變化,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些風險,主動地去適應這種變化,才能在傳統控制觀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技術,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開展內部控制的創新工作,不斷探索新形勢新時期下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新思路、新機制,為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1]薄兆陽.企業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研究.河北煤炭.2009(3):63.
橋梁工程建設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施工過程復雜。施工過程完滿進行必須妥善處理好種種或確定或不確定的風險因素,諸如方案的設計、數據的計算、建設材料的性能等人為活動,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自然條件,其中都隱含著風險產生的根源。那么,構建起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對橋梁工程施工的順利完成及其今后的正常運營就顯得非常重要,是每個施工方所不容忽視的。
1 橋梁施工中的風險識別
1.1 風險識別的原則
從工程項目目標完成的程度的角度進行觀察,橋梁工程的項目施工風險包括進度風險、質量風險和費用風險,風險的識別一般以該分類作為根本的指導。在風險識別過程中,如何保證風險辨識準確有效歷來是理論研究和實務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實現該基本目標,識別活動首要的是要遵循系統性和全面性兩項原則。
1.2 風險識別的WBS-RBS方法
WBS是工作分解結構的英文簡稱,其全稱為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一種面向可交付成果的項目元素分組,這個分組組織并定義了全部的項目工作范圍。在構建WBS時應該將工作逐層分解到便于進行風險識別的工作包層。WBS-RBS實施包括以下四個主要環節,第一是要構建WBS,第二是創建出RBS第三步是要通過對WBS與RBS進行交叉構建,從而得出RBM,最后是對風險的存在性和風險轉換的條件進行綜合的考量,最后一步的工作原理是以RBM元素為前提,由此對作業包中的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的考量,存在則為1,在不存在或者發生概率極小且損失輕微的情況下則為0,然后對矩陣中的風險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就可對工程建設期內各特點項目階段的特殊風險進行明確。
2 橋梁施工風險估計與評價
橋梁施工風險估計與評價是為后續的風險應對方案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的前置性工作,風險概率估計、風險損失估計、風險評價是其題中應有之義。施工風險概率估計是風險管理人員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后,根據科學的方法對橋梁施工過程中風險的發生的概率進行的預測和評估。風險發生的概率評價方法包括概率分布與數理統計法、模擬仿真法和主觀概率法。橋梁施工風險估計也是橋梁施工風險損失估計的重要一環,其主要的任務是針對橋梁工程建設期間風險事件發生可能造成的各種損失進行系統的評價,構建損失估計模型是其主要的手段,,對風險損失的大小和嚴重程度進行綜合地估計和分析,通常采用定性估計的方法和定量估計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指用定性的指標或方法來估計和描述風險后果的大小或損失的嚴重程度。定量的后果估計方法是用定量的計算方法或量化的指標度量和描述風險損失的大小或嚴重程度。
3 橋梁施工風險的應對方案的制定
橋梁施工風險的應對方案的制定制定是針對不同的橋梁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論證后的結果,即使對于橋型一致、建設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具有統一性的情況下,不同強梁之間的風險影響因素也必然具有各自的獨特性,從而風險應對的措施也必然具有多樣性,整體的風險應對方案也必然是建立在對不同實際情況加以分析的基礎上的,且一般是多種措施的系統結合。
3.1 風險應對流程
風險應對的基本流程方案是其整體構造的集中表現。在施工實踐過程中,風險應對的基本流程的設計關乎風險應對正確和有效執行,在整個風險應對過程中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風險應對的首要一步是確定風險應對目標,風險應對目標是在項目主體的風險承受能力、應對能力和風險偏好等指標進行綜合考量的基礎上進行確定的。流程的第二步是選擇和擬定風險應對措施。在此基礎上,施工方的技術團隊則要著手制定項目風險的應對計劃書,該計劃書對實施風險應對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其一般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其一是要明確列出項目風險的應對目標;其二是制定出應對項目風險的具體措施;其三是要制定出項目風險應對的責任體系,并對應對計劃的資源與經濟預算給出妥當的計劃和安排;其四是要有合理的項目風險應對的變更管理辦法和程序。流程的最后是組織實施風險應對,將既定方案付諸實施。
3.2 風險應對的措施體系之構建
對于橋梁施工建設中出現的某種具體風險的解決,在很多的情形下,風險和解決的方法并不僅僅是一一相對的,風險的成功應對需要系統運用多種風險應對的方法和措施,能夠充分應對風險的實施計劃是多種措施協調作用的的組合。業界對于橋梁施工風險的應對,在長期實踐和理論錘煉的基礎上總結概括了如下的風險應對策略,分述如下:
3.2.1 風險規避
當施工方在橋梁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風險有著極高的發生概率,并且如應對不善則會造成毀滅性的的損失,然而又面臨降低該風險的其他有效對策付諸闕如,在如此情勢下,施工團隊需要采取風險規避的應對措施,也即是通過對在建項目的工程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完全對原有的施工計劃采取放棄的措施,以此等方式來達到將風險予以消除,或者將風險產生的條件徹底排除的效果。作為一種經常在實踐過程中加以運用的風險應對策略,風險規避的方式在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該種方式的實施可以在所規避之對象方面加以權衡變通,既可以對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進行規避,也可對風險事件發生后可能的損失進行有效規避。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風險規避措施的實施還有著系統的方法,簡要言之,包括終止法、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等。
3.2.2 風險轉移
在橋梁建設中,有些風險往往無法回避,而僅能采取直接面對的策略,而施工方在經濟和技術方面的承受能力又有所欠缺,此種情形下,施工方往往需要考慮采用風險轉移的方式來應對風險,也就是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特定風險的損失及后果轉移給他人,當然損失的轉移必須附著于風險應對的權力和責任的轉移。在實踐過程中,轉移風險的方法層出不窮,難以窮盡其列舉,主要有兩大類風險轉移方式,一類是非保險轉移,另一類則是保險轉移。
3.2.3 風險緩解
相對于風險轉移和風險規避兩種方式來說,風險緩解并不能徹底將風險徹底的消除和轉移,其本質上是通過運用特定的技術和手段,在施工方的經濟可承受范圍內將橋梁施工風險予以降低,包括對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后果的降低。風險緩解的主要途徑有: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控制風險損失、分散風險和采取一定的后備應急措施。
3.2.4 風險自留
該風險應對策略亦稱為風險接受,該策略的內涵是由項目主體自行承擔風險后果,其并不講求對風險的消除和轉移。故而,不可避免的風險發生后,該策略一般消極地依靠項目主體的財力去補償損失。該策略的核心要求是對風險損失進行預先的科學估計,避免難以承受的損失的發生。
3.2.5 風險利用
風險的應對并不僅僅是風險的防范與消除,在有的情況下風險還能發揮積極的作用,風險利用的題中之義就是如何正確地轉化風險,實現通過風險的利用來創造機會和利益的目的,這也是一種科學的風險應對策略。當然,并不是任何風險都可以加以利用,其僅適合于投機風險。風險管理者對風險的利用必須建立在對所處環境、把握時機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