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19: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家庭護理常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腸內營養具有費用低、使用安全、管理容易等優點。今年來,一些腦血管意外、顱腦損傷、晚期腫瘤、大手術后等病人住院期間已經實施腸內營養,并有良好效果,考慮住院費用較高及家人照顧不便要求回家實施腸內營養的病人逐漸增多,這給社區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服務需求。筆者在2004-2007年通過對社區家庭中實施腸內營養支持的17例病人進行指導、觀察,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7例均為在醫院經治療病情穩定,需回家進行療養,但都不能進食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齡44-86歲,平均70.6歲,其中腦血管意外8例,重型顱腦傷2例,晚期食道癌5例,全胃切除術后2例。
1.2 營養途徑 17例中行鼻飼營養10例,空腸造瘺管營養5例,胃造瘺管營養2例。
1.3 結果 17例家庭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由于社區護理得當,無一例因管道堵塞或滑脫而中止腸內營養。其中持續時間最長180d,最短40d,除4例晚期食道癌因病情惡化和1例腦血管意外再度復發死亡外,其余12例隨著疾病恢復逐漸過渡到經口飲食,最后停止腸內營養支持。
2 社區家庭腸內營養的實施指導
2.1 病人評估 上門探視病人,與病人及家屬驚醒交談,分析病人健康和缺陷因素、家庭社會文化基礎、飲食習慣、經濟條件,估計家庭實施腸內營養的可行性及營養液的選擇。
2.2 家庭腸內營養技術指導
2.2.1 指導家屬做好營養液的選擇和配置
2.2.1.1 營養液的選擇 1)選用能全素,沖調后滴注;2)指導家屬加工富含高蛋白、低脂、高熱量的菜湯(如雞湯、魚湯、蝦湯等)加入米湯內;3)自制蔬菜果汁。
2.2.1.2 營養液的配置 按濃度稱取固態膳的量。營養應該現配現用,配置好的營養液置4℃冷藏備用,但不得超過24h。米湯加菜湯營養液先用兩層紗布過濾,再滴注。滴注瓶應24h更換消毒一次,以免引起細菌感染。
2.2.2 指導家屬掌握營養素滴注速度和濃度選擇 起始濃度為6%,40-60ml/h,12-15gtt/min,8h后按10-15ml/h遞增,直到達到預期的液量,然后再增加撓度。在特定的時間內只能變更一個因素,即提高濃度或加快速度,決不能同時增加,如無異常,最終濃度可達25%,速度可達100ml/h即30gtt/min。
2.2.3 指導家屬做好營養液的滴注、加熱及保溫 一般營養液溫度為30℃-40℃,可防止滴注過冷營養液而引起腹瀉、腹脹等癥狀。
2.2.4 指導家屬做好空腸造瘺管的護理 對空腸造瘺的病人要教會家屬經常檢查造瘺管固定是否妥當,要求既利于病人翻身活動,又可防止造瘺管滑脫;每次滴完營養液后要用足量溫開水沖洗管道,防止管道中營養液淤積和凝固,引起管道堵塞。
2.3 營養指標的檢測工作 開始每隔3d社區護士登門為病人抽血后叫家屬送醫院測血紅蛋白、電解質,半個月后改為每周測一次血紅蛋白、白蛋白;同時,指導家屬做好各種營養指標的監測工作,包括收集24h尿標本測尿素氮,計算病人每天的氮平衡;上臂中段周徑和三頭肌皮厚度的測量,要求每周測量1次并畫表格登記。
2.4 并發癥的防治 社區腸內營養支持最常見的并發癥為腹脹、腹瀉和惡心,其主要原因與營養液的潔凈、溫度、滴注速度有關。因此,必須告訴家屬營養液一定要現配現用,余液則置冰箱保存,時間不得超過24h,如在室溫下保存,時間不得超過8h,配置過程要注意衛生,并掌握好營養液輸入速度和溫度,對于出現胃腸道癥狀病人可適當對癥用藥,使癥狀得以控制;其次為喂養管阻塞,可知道家屬用溫水(38℃左右,50ml)沖洗復通或調整喂養管位置,平時每次灌注完營養液后必須用溫開水反復沖洗,切不可大意,此外營養液的黏度和濃度要適中。
3 小結 由于腸內營養最符合營養素消化、吸收、代謝的生理過程,同時具有防止腸道黏膜萎縮和腸源性感染的作用,加之其簡單、安全、有效、經濟,頗受病人和家屬的青睞。社區醫護人員要認真仔細地教會病人和家屬在較短時間內獲取營養灌注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幫助病人和家屬完成角色轉換,使他們成為實施家庭腸內營養支持的接受者和執行者,同時要加強對社區家庭腸內營養病人并發癥的預防和管理,通過社區醫療保健為其提供各方面的社會支持和各種營養指標的監測,綜合評估營養狀況,及時調整營養液的成分和量,使腸內營養支持達到滿意效果。
一、培訓任務
家政服務員培訓旨在使沒有家政服務知識的人通過培訓,初步掌握家政服務基本理論知識和服務本領,較快勝任一般家庭的服務工作。
二、培訓對象
女性年齡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準備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中國公民,可參加家政服務員培訓。
三、培訓方式與時數
采用集中培訓與自學、統一考試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集中培訓與自學時數比例。
備注:“理論知識培訓”主要完成理論知識部分培訓的任務;“專項技能培訓”主要完成專項職業技術培訓的任務。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標準
1.家政服務員培訓合格考核標準
(1)基礎理論考核標準(根據試卷的答題標準給予評分):
掌握家政服務的定義和主要內容;家政服務員的職業操守;了解家政服務相關法律常識;掌握相關安全和衛生常識。
(2)專業技能考核標準:
會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會制作兩種以上主食、五種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潔衛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驟,能使居室整齊清潔、廚房衛生間整潔無異味;
會鑒別服裝面料,并科學合理地予以分類洗滌(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機或手工洗滌)、晾曬、收藏。
會使用一般的家用電器(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電飯鍋、吸塵器、電熱水器)及燃氣具(燃氣熱水器、煤氣灶);
懂得常見花卉養護、一般家庭寵物的飼養;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識(如滅蟑螂、蒼蠅、老鼠);
掌握基本的護理產婦、新生兒的技能;
掌握嬰幼兒生理心理特點,能安全看護嬰幼兒;
能對老年人進行飲食起居護理。
能對病人進行簡單的生活護理。
五、培訓工作的原則與要求
(一)培訓工作的基本原則
1、實用性原則。根據各級家政服務員的實際需要,解決學員應知應會的問題。
2、實效性原則。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加強能力培養,克服純學術性教學的傾向。
3、靈活性原則。形式多樣,方法靈活,除采用課堂講授外,可適當采用參觀考察、研討等方式,使學員開闊思路和眼界。
家政服務員崗前培訓教學內容綱要、課時及授課教師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范文
培訓目標:初級家政服務員
一、培訓課時:
總課時數(180)學時
理論授課(100)學時
技能授課(80 )學時
二、課程設置和要求
(一)應知知識要求
1. 基礎知識
三、培訓教學計劃安排表
四、考核方法
1、單元測試
2、結業考試
3、國家技能鑒定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范文
為解決失業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并提高他們的再就業能力,更好地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與和詣社會的發展,針對當前我省失業農民與下崗職工的現狀,及全國和我省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利用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備與其它相關資源優勢,通過在校集中面授、專家現場指導與技能訓練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定期對我省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員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相關技能,決定舉辦家政服務員培訓班。考慮到培訓對象的地域、年齡、性別、經濟條件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特分初級、中級與高級家政服務員三個層次的培訓。現就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制定如下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受訓人員具備以下條件:制作家庭餐,進行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同時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人”、“護理病人”(四項中任選一項)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培訓對象
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
三、培訓時間
每期150標準學時。
四、培訓內容
1、社交禮儀:言談舉止;人際交往;家庭人際關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潔:清潔家具;清潔家具及用品。
4、洗滌擺放衣物:洗滌衣物;擺放衣物。
5、照料孕、產婦:照料孕婦;照料產婦。
6、照料嬰幼兒:主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7、照料老年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8、護理病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五、培訓方式
1、學校面授。分批次組織相關人員到學校對培訓人員進行集體面授。
2、實地訓練與考察。培訓期間,組織受訓人員進行現場技能訓練,加強受訓人員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認識、理解及掌握。
3、理論教學與情景模擬教學相結合。
4、理論教學與穿插案例相結合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
一、課程任務和說明
通過培訓,應使培訓對象掌握初級家政服務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完畢,培訓對象應能夠獨立完成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等工作,并有選擇性地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年人或護理病人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教學方式應以情景模擬教學法為輔助手段,以實際操作演練為教學重點。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是家政服務工作的基本內容,是每個家政服務員必須完成的基礎性工作,應強化訓練,使每個培訓對象都能通過基礎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在此基礎上,使培訓對象掌握1至2項專業選修課程的知識與技能。
二、教學目標
依據《國家職業標準》中對初級家政服務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職業道德,擇業與就業、相關法律法規常識,掌握社交禮儀、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以及病人或護理病人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三、課時安排
1、課時安排:150標準課時。
理論知識課占總課時的40%。理論知識各部分的比重為:職業道德10%,基礎知識30%,制作家庭餐15%,家具清潔15%,洗滌擺放衣物10%,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與護理病人20%。
操作技能課占總課時的60%。操作技能各部分的比重為:社交禮儀3%,制作家庭餐25%,家居清潔25%,洗滌擺放衣物15%,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與護理病人32%。
2、授課形式:以理論授課為基礎,以情景模擬教學為輔助手段,以實際操作技能演練為教學重點。
四、教學大綱內容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1)職業道德
教學要求:掌握家政服務員的職業道德與職業守則知識
(2)擇業與就業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家政服務員的擇業與就業常識。
(3)安全與衛生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工作相關的案例與衛生常識。
(4)社交禮儀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工作相關的社交禮儀常識與能力。
(5)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第二部分 制作家庭餐相關知識與能力
(1)制作主食(和制面團的基本方法;餡料調拌常識;主食成熟性狀鑒別常識;燃氣灶具、高壓鍋、電飯煲、電冰箱和微波爐的使用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烹飪原料及烹飪器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烹制菜肴(采買記賬基本知識與能力;家庭常用刀工技法;菜肴成熟性狀鑒別常識與能力;常見調味品的使用;菜肴原料搭配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掌握食物成熟性狀的鑒別、采買記賬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第三部分 家居清潔相關知識與能力
(1)清潔家具(家庭常見清潔用品和用具知識;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常見清潔劑、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2)清潔家具及用品(家具擦試、清潔常識與技能;燈具清潔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家庭常見清潔、消毒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家用電器的使用。
第四部分 洗滌擺放衣物
(1)洗滌衣物(服裝面料鑒別常識與能力;常見洗滌劑的性能用途;手工洗滌衣物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洗衣機使用方法)
(2)擺放衣物(常見衣物折疊方法;常見衣物擺放常識與能力)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服裝面料鑒別常識與能力、 常見洗滌劑的性能與用途、手工洗滌衣物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洗衣機的作用、常見的衣物折疊常識與能力。
第五部分 照料孕、產婦
(1)照料孕婦(孕婦生理變化基本特點;孕婦飲食常識;孕婦日常生活起居常識;孕婦盥洗與沐浴方法)
(2)照料產婦(產婦飲食基本要求;產婦日常生活起居常識;產婦盥洗與沐浴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孕婦生理變化特點,孕、產婦營養常識,孕、產婦日常起居常識,以及她們的飲食制作知識與能力。
第六部分 照料嬰幼兒
(1)飲食料理(嬰幼兒人工喂養方法與能力;嬰幼兒進食、進水基本方法與能力;嬰幼兒餐具清潔方法與能力)
(2)生活料理(嬰幼兒盥洗基本方法與能力;嬰幼兒看護常識與能力;嬰幼兒衣物洗滌方法與能力;照料嬰幼兒便溺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3)異常情況應對(緊急呼救常識與應對能力;外傷和燙傷緊急處理常識民應對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嬰幼兒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能力,以及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第七部分 照料老年人
(1)飲食料理(老年人飲食特點;老年人進食注意事項;老年人進水注意事項;)
(2)生活料理(老年人生活特點;老年人性格特點;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項;老年人外出注意事項;與老年人相處的基本方法)
(3)異常情況應對(老年人常見的意外情況;老年人常見外傷和燙傷緊急處理)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老年人的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掌握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第八部分 護理病人相關知識與能力
一、培訓任務
家政服務員培訓旨在使沒有家政服務知識的人通過培訓,初步掌握家政服務基本理論知識和服務本領,較快勝任一般家庭的服務工作。
二、培訓對象
女性年齡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準備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中國公民,可參加家政服務員培訓。
三、培訓方式與時數
采用集中培訓與自學、統一考試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集中培訓與自學時數比例。
備注:“理論知識培訓”主要完成理論知識部分培訓的任務;“專項技能培訓”主要完成專項職業技術培訓的任務。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標準
1.家政服務員培訓合格考核標準
(1)基礎理論考核標準(根據試卷的答題標準給予評分):
掌握家政服務的定義和主要內容;家政服務員的職業操守;了解家政服務相關法律常識;掌握相關安全和衛生常識。
(2)專業技能考核標準:
會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會制作兩種以上主食、五種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潔衛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驟,能使居室整齊清潔、廚房衛生間整潔無異味;
會鑒別服裝面料,并科學合理地予以分類洗滌(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機或手工洗滌)、晾曬、收藏。
會使用一般的家用電器(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電飯鍋、吸塵器、電熱水器)及燃氣具(燃氣熱水器、煤氣灶);
懂得常見花卉養護、一般家庭寵物的飼養;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識(如滅蟑螂、蒼蠅、老鼠);
掌握基本的護理產婦、新生兒的技能;
掌握嬰幼兒生理心理特點,能安全看護嬰幼兒;
能對老年人進行飲食起居護理。
能對病人進行簡單的生活護理。
五、培訓工作的原則與要求
(一)培訓工作的基本原則
1、實用性原則。根據各級家政服務員的實際需要,解決學員應知應會的問題。
2、實效性原則。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加強能力培養,克服純學術性教學的傾向。
3、靈活性原則。形式多樣,方法靈活,除采用課堂講授外,可適當采用參觀考察、研討等方式,使學員開闊思路和眼界。
家政服務員崗前培訓教學內容綱要、課時及授課教師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二)
培訓目標:初級家政服務員
一、培訓課時:
總課時數(180)學時
理論授課(100)學時
技能授課(80 )學時
二、課程設置和要求
(一)應知知識要求
1. 基礎知識
三、培訓教學計劃安排表
四、考核方法
1、單元測試
2、結業考試
3、國家技能鑒定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三)
為解決失業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并提高他們的再就業能力,更好地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與和詣社會的發展,針對當前我省失業農民與下崗職工的現狀,及全國和我省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利用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備與其它相關資源優勢,通過在校集中面授、專家現場指導與技能訓練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定期對我省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員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相關技能,決定舉辦家政服務員培訓班。考慮到培訓對象的地域、年齡、性別、經濟條件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特分初級、中級與高級家政服務員三個層次的培訓。現就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制定如下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受訓人員具備以下條件:制作家庭餐,進行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同時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人”、“護理病人”(四項中任選一項)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培訓對象
新農村初、高中畢業生,返鄉和下崗農民工,省直單位下崗職工。
三、培訓時間
每期150標準學時。
四、培訓內容
1、社交禮儀:言談舉止;人際交往;家庭人際關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潔:清潔家具;清潔家具及用品。
4、洗滌擺放衣物:洗滌衣物;擺放衣物。
5、照料孕、產婦:照料孕婦;照料產婦。
6、照料嬰幼兒:主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7、照料老年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8、護理病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異常情況應對。
五、培訓方式
1、學校面授。分批次組織相關人員到學校對培訓人員進行集體面授。
2、實地訓練與考察。培訓期間,組織受訓人員進行現場技能訓練,加強受訓人員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認識、理解及掌握。
3、理論教學與情景模擬教學相結合。
4、理論教學與穿插案例相結合
家政服務員培訓計劃(四)
一、課程任務和說明
通過培訓,應使培訓對象掌握初級家政服務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完畢,培訓對象應能夠獨立完成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等工作,并有選擇性地掌握照料孕、產婦、照料嬰幼兒、照料老年人或護理病人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教學方式應以情景模擬教學法為輔助手段,以實際操作演練為教學重點。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是家政服務工作的基本內容,是每個家政服務員必須完成的基礎性工作,應強化訓練,使每個培訓對象都能通過基礎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在此基礎上,使培訓對象掌握1至2項專業選修課程的知識與技能。
二、教學目標
依據《國家職業標準》中對初級家政服務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職業道德,擇業與就業、相關法律法規常識,掌握社交禮儀、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潔、洗滌擺放衣物、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以及病人或護理病人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三、課時安排
1、課時安排:150標準課時。
理論知識課占總課時的40%。理論知識各部分的比重為:職業道德10%,基礎知識30%,制作家庭餐15%,家具清潔15%,洗滌擺放衣物10%,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與護理病人20%。
操作技能課占總課時的60%。操作技能各部分的比重為:社交禮儀3%,制作家庭餐25%,家居清潔25%,洗滌擺放衣物15%,照料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與護理病人32%。
2、授課形式:以理論授課為基礎,以情景模擬教學為輔助手段,以實際操作技能演練為教學重點。
四、教學大綱內容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1)職業道德
教學要求:掌握家政服務員的職業道德與職業守則知識
(2)擇業與就業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家政服務員的擇業與就業常識。
(3)安全與衛生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工作相關的案例與衛生常識。
(4)社交禮儀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工作相關的社交禮儀常識與能力。
(5)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與家政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第二部分 制作家庭餐相關知識與能力
(1)制作主食(和制面團的基本方法;餡料調拌常識;主食成熟性狀鑒別常識;燃氣灶具、高壓鍋、電飯煲、電冰箱和微波爐的使用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烹飪原料及烹飪器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烹制菜肴(采買記賬基本知識與能力;家庭常用刀工技法;菜肴成熟性狀鑒別常識與能力;常見調味品的使用;菜肴原料搭配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掌握食物成熟性狀的鑒別、采買記賬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第三部分 家居清潔相關知識與能力
(1)清潔家具(家庭常見清潔用品和用具知識;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常見清潔劑、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2)清潔家具及用品(家具擦試、清潔常識與技能;燈具清潔常識與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家庭常見清潔、消毒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家用電器的使用。
第四部分 洗滌擺放衣物
(1)洗滌衣物(服裝面料鑒別常識與能力;常見洗滌劑的性能用途;手工洗滌衣物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洗衣機使用方法)
(2)擺放衣物(常見衣物折疊方法;常見衣物擺放常識與能力)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服裝面料鑒別常識與能力、 常見洗滌劑的性能與用途、手工洗滌衣物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洗衣機的作用、常見的衣物折疊常識與能力。
第五部分 照料孕、產婦
(1)照料孕婦(孕婦生理變化基本特點;孕婦飲食常識;孕婦日常生活起居常識;孕婦盥洗與沐浴方法)
(2)照料產婦(產婦飲食基本要求;產婦日常生活起居常識;產婦盥洗與沐浴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孕婦生理變化特點,孕、產婦營養常識,孕、產婦日常起居常識,以及她們的飲食制作知識與能力。
第六部分 照料嬰幼兒
(1)飲食料理(嬰幼兒人工喂養方法與能力;嬰幼兒進食、進水基本方法與能力;嬰幼兒餐具清潔方法與能力)
(2)生活料理(嬰幼兒盥洗基本方法與能力;嬰幼兒看護常識與能力;嬰幼兒衣物洗滌方法與能力;照料嬰幼兒便溺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3)異常情況應對(緊急呼救常識與應對能力;外傷和燙傷緊急處理常識民應對能力)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嬰幼兒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能力,以及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第七部分 照料老年人
(1)飲食料理(老年人飲食特點;老年人進食注意事項;老年人進水注意事項;)
(2)生活料理(老年人生活特點;老年人性格特點;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項;老年人外出注意事項;與老年人相處的基本方法)
(3)異常情況應對(老年人常見的意外情況;老年人常見外傷和燙傷緊急處理)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老年人的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能力,掌握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第八部分 護理病人相關知識與能力
(1)飲食料理(病人飲食特點;給臥床病人喂水的基本方法與 能力;給臥床病人喂飯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2)生活料理(臥床病人盥洗方法與能力;臥床病人便溺護理方法與能力;體溫測量基本常識與能力;給臥床病人洗頭基本方法與能力;給臥床病人擦澡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3)異常情況應對(病人常見的異常情況;緊急呼救常識) 教學要求: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病人飲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與處理能力,以及異常情況應對的基本常識與能力。
服務員培訓計劃(五)
第一天 開歡迎會。人事主管帶領熟悉酒店環境、內部組織機構(認識相關領導)。學習著裝要求。學習禮儀規范。介紹本崗位的位置及上、下班時間、員工通道等等。
第二天上午大課,資深經理培訓酒店意識。第二天下午開始培訓酒店的應知應會。常用的禮貌用語及服務忌語。客房管理理論。
第三天 培訓了解領、交磁卡的手續,了解房態、接聽電話、敲門通報,使用磁卡開門,熟悉房間內物品擺放及設施設備與使用方法。
第四天 熟悉房型、朝向、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及掌握走廊過道燈,空調開啟的時間和規定。
第五天 培訓如何準備工作車及熟悉車上物品的名稱、用途,了解清掃順序,即打掃房、貴賓房、走客房、住房、請勿打擾房、空房,注:請勿打擾房一般在下午兩點后進行打掃,先請領班打電話到房間詢問客人是否要打掃,如無人可請領班陪同進去打掃。
第六天 培訓查退房,遺留物品的處理,清掃客房的基本法,如抹塵要按從上到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抹布折疊使用,補充房內所需物品。
第七天 培訓細節服務,如打掃住房需注意事項,打掃途中客人回來時的處理,以及遇到客人要求開門需注重的事項。
第八天 培訓如何打掃衛生間,正確使用消毒藥水,補充物品。
第九天 培訓在工作中要學會自查,如物品是否有漏放,衛生間門是否呈45度,文件夾內信簽是否4張。
第十天 培訓如何填寫清掃表及交班本,大垃圾每天如何清理,與洗衣房聯系報送棉織品,及各營業點的電話號碼和營業時間。新員工培訓計劃第十一天 培訓整理工作間、服務臺、公共區衛生、花木、地毯的保養工作。
第十二天 培訓服務員的素質,如心理素質、職業素質、服務態度,不能因心情不好而影響工作,了解酒店領導和老顧客的名字、職稱、習慣,以便在日后更好地服務客人。介紹以往有關案例,如動用客人物品等的后果。
第十三天 培訓如何接收客衣、叫醒、加床、開夜床、服務。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4-661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4.073
家庭護理是發生在家庭環境中的、訪視人員與客戶/家庭之間的互動過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戶健康狀況,并協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區衛生資源,增強自理能力[1]。服務對象包括醫院外的所有年齡段的急性、慢性病人和臨終者。癌癥是慢性病[2],癌癥病人的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疼痛護理、預防褥瘡和防止感染五大方面[3]。
本文探討的農村癌癥老人的家庭護理有別于上述學術概念,它的護理場域不限于家庭環境,還包括醫院;護理過程少有醫護人員,而以家人和患者自己為主。筆者通過參與觀察與入戶訪談,獲得較為寶貴的資料。本文分析了農村癌癥老人三階段的護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以期推動農村社區家庭護理的快速發展,提高癌癥老人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其生存時間。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近年來,癌癥發病率、死亡率年年攀升的抽象數字表明,癌癥已“大眾化”。其中,城市略高于農村,老人略多于年輕人。本文以湖北恩施市白楊鄉為調查點,首先從宏觀上收集了白楊鄉2009-2014年的患癌總人數,共551人。其中男性330人,女性221人;60歲以上的老人有290人,占總數的55.5%。然后選取44個家庭進行了入戶訪談,其中13人進行了住院治療,10人選擇了放棄治療,另有21人已病故。
1.2 研究方法
1.2.1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有5個來源渠道:一是恩施州中心醫院病理科,該院已實現數字化管理,對所有癌癥病人都有登記,便于篩選和統計;二是2005年以來,白楊鄉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對申報了重大疾病救助和慢病補助的癌癥患者有登記和統計;三是2011年始,各村衛生院開始本村的死亡登記。從死亡登記表中獲得了一部分癌癥患者信息;四是2014年始,鄉公共衛生防預辦公室開始統計全鄉的癌癥患者人數;五是訪談中調查統計。
1.2.2 調查方法 考慮到性別比例、病人對病情的知曉度、家庭境況、居住分散等因素,調查前先聯系駐組干部,由他(她)帶路并決定訪談家庭。
2 農村癌癥老人護理三階段
2.1 住院治療階段:配偶子女輪流陪護
老人住在醫院,家人和患者都有安全感。治病是醫生的事,家人能做的就是陪護――陪吃陪喝陪住。不論是遠方工作的子女還是配偶,都會放下一切事務,輪流陪同。一是從精神上給予安慰,疏導患者的同時還要隱藏自己的憂郁;鼓勵患者多吃多喝的同時,自己卻吃不飽睡不好。這種精神壓力是雙向的。二是從物質上盡可能為患者購買病前不舍得買的一切,如營養品、水果、衣物等。三是為病人搞好后勤服務,清洗衣物、擦洗身體、咨詢醫生等。四是每天去醫務總臺查看藥費清單,心里盤算著下一筆費用的來路。這種陪護背后彰顯著盡心、盡力與盡孝之意。此階段的護理主要表現為生活照料、心理安慰與咨詢醫生。
2.2 在家養病階段:老人自己應對病癥,配偶照顧飲食起居,子女回歸生活
接受住院治療的癌癥老人,如果能堅持完成治療方案的,說明身體狀況較好,帶著醫生的囑咐及藥物回家進入養病階段;如果在治療過程中身體就垮掉的,那么就直接進入臨終階段。
未接受住院治療的老人,一是拖到很晚才去檢查,已經不起治療,很快進入臨終階段;二是因經濟困難、怕治療后死得更快等原因而放棄治療的,患者老人自己在民間尋醫問藥。
以上兩種情況,癌癥老人生活能自理且自己想方設法應對疾病。配偶依然是在場陪伴,負責患者的飲食起居,如做飯、洗衣、內務整理等。與此同時,另有三種情況不容忽視。
第一,夫妻感情欠佳,患者獲得配偶的照顧較少。如70歲的喉癌患者Z,出院后自己管理自己的飲食起居,明白少食多餐對養病的好處,但頓頓吃稀飯。
第二N,鰥寡者養病中缺少精神支柱。如64歲子宮癌患者T,丈夫去世多年,家庭貧困。育有兩兒一女,小兒子入贅婚,女兒出嫁;大兒子身體不好,40多歲還沒結婚。2010年確診為晚期,沒錢治,沒吃藥,臥床一年后去世。
第三種,家庭關系不和諧時,患者養病常抑郁,壓力大。
2.3 臨終階段:家人缺乏處理疼痛及各種不良反應的能力
臨終關懷是一種專注于患者在將要逝世前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癥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癌痛到臨終期最為嚴重,同時還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抽筋、乏力等藥物副反應。農村有種習俗,人要死在自己家里才安心。故此,處于臨終期的癌癥老人不會送到大醫院獲得醫療護理。只有少數交通方便、子女在身邊的老人才會送到鄉衛生院(村衛生室沒有床位),輸入能量增強體能,打嗎啡止痛。絕大多數都只得呆在家里靠堅強意志忍受。然而,無法忍受的疼痛會讓許多老人產生“自尋短見”的沖動。調查中,有7位老人明確了此種想法,但為了家風只好作罷;有4位老人付諸了“實施”。
“臥床不起”才是農村觀念中的臨終,這時,兒女們又從各地趕回家,守護病床,等待“送終”;三親六戚趕來看望老人,安慰家人;左鄰右舍“看病人最后一眼”。這讓老人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當然,極少數家庭會請村醫到家里為老人輸葡萄糖延緩生命。
由上,癌癥老人臨終階段的護理仍然以配偶的陪伴為主,面對疼痛和各種不良反應,也只有極少數老人享受到鄉衛生院和村醫的護理。除此之外,大家都束手無策。
3 農村癌癥老人家庭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從家庭護理常識來說,癌癥病人的護理主要包括心理安慰,消除病人焦慮、恐懼與不安的情緒;保證飲食營養、口味清淡、少食多餐;病人個人清潔衛生;疼痛及各種副反應的處理等。但是,農村社會一無醫療護理指導,二無“傳統”護理癌癥病人的經驗。因此,癌癥老人的家庭護理存在諸多不足。
3.1 家人沒有時間給予充分的心理護理
農村癌癥老人的心理護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陪著說說話,聊聊家長里短,消除老人的孤獨寂寞,增強養病的希望和信心。然而,與老人最親近的人都沒有時間。
第一,配偶既要照顧癌癥老人的生活,又要承擔所有家務,如洗衣、喂牲口、田間地頭的收種,還有人情交際等,可以說整天忙進忙出且非常辛苦。如此與老人交心的時間不多。
第二,城鎮化建設一方面提高了農村經濟收入,提升了農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卻“解構”了農村家庭。四處打工的兒女們沒有時間與老人面對面交談,以致老人異常孤獨和憂郁。雖有電話虛寒問暖,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第三,農村以族聚居的格局被打破,使得左鄰右舍真正的“親人”都變成了熟人。比如兄弟姊妹、侄男侄女等親人間的走動和互訪頻率少了許多。癌癥老人缺少家族“集體事件”回憶的樂趣。
通過對已故患者子女“遺憾”的調查,答案最多的是“自己一直在外打工,與父母溝通少,沒有好好陪伴他們”,其次是“父親或母親死得早,沒有享到福”;其三是生病之前一直都在為子女忙碌,沒有好好休息。這充分證明了癌癥老人心理護理的不充分。
3.2 家人缺乏康復保健護理常識
在農村,絕大部分癌癥老人基本可以專心養病,還能享受“飯來張口和衣來伸手”的待遇。只因家人對癌癥防治及康復知識的不了解,除了監督患者不抽煙、不喝酒,飲食上注意不做引發疾病疼痛的食物外,其余則與原有生活方式保持一致。如此導致未住院治療的老人身體很快衰弱,住院治療的老人康復不理想,很快復發。這也是農村癌癥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對未住院治療的晚期患者家屬說:“老年人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都盡量滿足吧”。意思是生命盡頭,讓老人的心愿變成現實。而事實是,癌細胞對身體的侵蝕和對精神的沖擊,使老人變得食欲不振或者毫無食欲。這時,家人會認為老人消極度日,仍以農村一日三餐或一日兩餐的飲食習慣來對待老人,養病無營養保證。
針對住院治療的癌癥老人來說,手術傷了元氣、放化療損傷了人體的正常細胞,每個出院的老人身體都非常虛弱。那么就需要實施“七分養”之術。筆者看過很多“抗癌英雄”的經驗,他們的成功之處在于,飲食的少量多餐多樣化和清淡易消化,保證營養與吸收;堅持每天按時鍛煉;調整好心態。調查中,僅有一位70歲的老人自己照顧自己是執行了少食多餐,而且還是頓頓吃白米粥,根本談不上營養。其余則保持病前的飲食習慣。進行體育鍛煉的老人幾乎沒有,僅一位老人常在屋前屋后轉一轉,其余要么悶在家里看電視和睡覺,要么到鄰居家“斗地主”消磨時光,表現為“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態。而家人則認為,只要他高興,任何事都順著他。可見,家人沒有建立主動幫助老人康復保健的意識和行為。
3.3 家人不具備應對疼痛及不良反應的常識
癌痛和藥物導致的各種副反應極其強烈地影響著癌癥老人的生存質量。針對癌痛,一是藥物止痛法,不同程度的疼痛服用不同的藥。二是非藥物止痛法,冷敷、熱敷、中醫按摩、針灸等。還有意向干預療法,如聽舒緩的音樂、催眠療法、翻看舊照片、舊書籍等[4]。農村癌癥老人的疼痛,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止痛法。對于方便實施的非藥物止痛法,如冷敷、熱敷、按摩、聽舒緩的音樂等,一是醫生沒有介紹,二是家人也沒有相關技巧,更不知道什么癥狀下該用什么方法。由此,在農村流傳著“癌癥都是痛死”的說法。針對各種副反應,醫生說是“正常現象”,家人也就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望著老人無法忍受的疼痛,身感無奈與無助。
4 對策
當前中國,受傳統觀念和經濟水平的影響,家庭護理發展還不完善。特別是農村,院外付費護理在短期內基本不可能實現。然而,癌癥老人的飲食營養、個人清潔、軀體疼痛、心理壓力等既需要家人的細心、耐心和愛心,更需要來自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
4.1 主治醫生延伸護理指導
醫療服務與生命和死亡相關,所以需要醫生對病人的恐懼、無望、無知提供橢并理解他們。這是醫生工作的意義所在[5]。癌癥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種疾病,包括乳腺癌、胃癌、皮膚癌、宮頸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等不同形式;又因生物多樣性導致癌變的復雜性,醫學界的實驗,檢驗的都只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系;另外每個人的成長模式、生活經歷、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身體素質、家族病史都各不相同。故而100個患者就有100種患癌的原因,不同的患者接受同樣的治療模式就有不一樣的疼痛體驗。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發展趨勢、養病中可能出現的某些病癥,以及應對這些癥狀的措施等,只有其主治醫生最清楚。
筆者對養病階段的患者提問:“您是否知道養病小常識,通過什么渠道知曉的?”只有10.3%的患者主動看書、看電視和上網查詢;43.5%的患者不知道也不查詢;46.2%的患者偶爾通過電視、書報、醫院散發的傳單或聽醫生說的知道一些。
就患者來說,醫生的話就是圣旨,醫生說不吃不喝什么或要吃要喝什么,他們絕對聽從。筆者又問:“如果主治醫生根據您的病情和身體狀況給您制訂一份養病指南和注意事項,您有條件(人力、物力、財力)和有心去遵守嗎?”有61.5%的患者有心遵守,48.7%的患者有條件遵守,35.9%的患者無條件遵守,23.1%的患者因家庭經濟困難、因老小問題要操心而無暇顧忌養病,15.4%的患者因身體康復較好而不需要養病指南。可見,絕大部分患者及家人都渴望一個“專業指導”。
基于此,筆者認為針對住院治療患者的家庭護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及家庭條件制訂一份較為具體可執行的指南和注意事項,或提供一個咨詢的固定時間和電話。
4.2 家人積極主動與心懷希望
在農村癌癥老人中有部分患者沒有住院治療,一是確診時太晚不能接受治療,二是因“各種”害怕而拒絕治療。前者是醫生澆滅了患者及家人的希望,后者是患者及家人主動放棄了與癌抗爭的希望。總之,他們都從心理上屈服于“癌癥”,并逐漸接受了臨近的死亡,且在“等待死亡”的^程中,老人遭受心理煎熬和身體疼痛時,大部分家人都不主動咨詢醫生或向外救助。
為了消除癌癥老人憂郁、悲傷、沮喪的情緒及緩解身體上的各種不適,筆者認為家人應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從精神、物質到醫療等方面給予護理。第一,從表孝心來說,其子女應盡可能較長時間陪在老人身邊,鼓勵老人一直“心懷希望”看待病痛,說出心中的需求或愿望,并盡可能滿足。傳統觀念的養兒防老,就是人老了病了有人端茶倒水、尋醫問藥等。在此應針對老人出現不同病癥時,及時詢問醫生或上網查詢,并采取有效的辦法來應對。這對老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寬慰。第二,從表愛心來說,配偶在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后,要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來關照患者的飲食、清潔、睡眠、疼痛及情緒變化,并和子女齊心協力讓老人過好“每一天”。調查發現及筆者的親身感受,臨近病故的人非常依賴和渴望配偶子女的關心和陪伴,家人的心態和行為直接影響著癌癥老人的生活質量。
4.3 村衛生室拓展家庭護理服務業務
村衛生室是一個村級單位的醫療機構,如今每個行政村都建有一所標準化的村衛生室,每個衛生室有3~5名鄉村醫生(以下簡稱村醫)。村醫的前身是“赤腳醫生”,其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負責向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并承擔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委托的其他醫療衛生服務等相關工作。中國目前有近百萬村醫,他們與9億農村人口的健康緊密相連。
村衛生室是農民就醫的第一步,村醫掌握著全村居民的基本健康狀況。第一,近年來,村醫除看病外還擔負著公共衛生宣傳與建檔的重任。比如人口死亡、腫瘤病人、糖尿病人、高血壓病人的登記,還要配合村干部進行女性的兩癌篩查、慢性病監測等工作。可見,村醫對村民的患病情況非常清楚。反過來說,村醫是村民最熟悉的醫生,可以無拘束地敘述病痛。第二,村醫掌握著地方醫藥知識,比如各種中草藥、拔罐、艾灸、針灸、推拿等。這些都是緩解癌癥老人疼痛和副反應的替代方法。第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2015]13號)明確指出:加大適宜技術的推廣力度,鼓勵村醫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并按有關規定收取費用。基于此,村衛生室將家庭護理納入其醫療服務項目,既可行又可操作。
5 結論與建議
某種程度上,癌癥是治不好的“絕癥”,它象征死亡的臨近,也意味著患者與家人在生死離別之間有了期限。突如其來的噩耗如何讓患者接受與承受?這是精神護理的開始,接下來才是生活照料,最后才是康復保健。從癌癥老人家庭護理三階段可以發現,護理水平最好的是生活照料,其次是精神慰藉,最低的是康復保健。由于家人缺乏疼痛護理、基礎護理及心理護理的相關技能和技巧,導致農村癌癥老人的生活質量不高和存活時間不長。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議:主治醫生依據癌癥老人的病情、身體狀況、家庭條件,從飲食、休息、鍛煉、心理撫慰、疼痛應對等方面提供可參照執行的護理方法和原則;家人心懷希望,積極主動尋醫問藥緩解癌癥老人的負面情緒和軀體不適,盡量滿足老人的各種愿望,陪伴老人過好“每一天”;村醫將家庭護理納入醫療服務范疇,方便村民的同時,又弘揚了地方醫療知識。
參考文獻
[1] PASTOR D K. Home sweet home: a concept analysis of home visiting[J].Home Healthcare Now,2006,24(6):389-394.
[2] 何裕民.癌癥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視點[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系指由多種病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引起體內氧化代謝過程的加速, 導致一系列新陳代謝增高所致的一組內分泌綜合征[1]。由于甲亢病程長, 飲食、情緒以及感染都可成為本病的復發誘因, 故良好的家庭營養治療護理及心理、健康認知護理對甲亢疾病的恢復有重要意義。延續護理是國際上自20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護理模式, 該模式將住院護理服務延續到家庭和社區, 是對患者轉移期間健康問題和健康需求的關注和應對[2]。為此,作者對108例出院后甲亢患者進行家庭營養飲食、生活起居、合理用藥以及心理、健康認知進行指導,旨在尋求有效的甲亢患者延續護理干預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甲狀腺功能亢進出院患者108例, 其中男50例, 女58例, 年齡23~61歲,平均(38.1±6.9)歲。以上患者均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診斷標準, 均無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同時排除各種急性疾病、肝腎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及其他內分泌疾病病史的患者、服用避孕藥、利尿劑及含碘制劑等藥物史患者。以上患者中, Graves’病80例, 復發性甲亢15例, 自主高功能腺瘤13例。患者發病時間為8個月~17a, 平均發病時間為(1.6±0.8)a。合并有加甲亢性心臟病21例, 突眼明顯33例。住院期間內科治療76例, 外科治療32例。所有患者均在院進行系統治療后出院。
1. 1. 1 延續護理成員的組成 由營養師1名, 主管護師3名, 護師3名, 護士3名組成。
1. 1. 2 延續護理時間 每周六上門隨訪每例患者, 連續進行3個月。
1. 2 方法 對108例出院患者隨機抽取對照組和護理組各54例, 所有組患者在出院當天均對飲食知識, 生活作息, 用藥知識, 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出院后對照組一周內進行常規隨訪一次, 護理組根據調查要求每周六上門隨訪每例患者, 連續進行3個月健康指導。出院3個月后, 再次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飲食知識、生活作息、用藥知識、心理狀態調查。
1. 2. 1 營養飲食指導 甲亢時三大產能營養素加速氧化, 基礎代謝率異常增高, 產熱與散熱明顯增多, 每天能量需要增加。能量供給每天可達到12552~14644 kJ (3000~3500 kcal),比正常人增加50%~70%。蛋白質供給應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50%以上。由于高代謝而消耗大量的酶, 多種維生素容易缺乏, 應供給豐富的多種維生素, 特別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D應保證其充足供給。還應該適量增加鈣、磷的攝入, 防止骨質疏松癥及其并發的病理性骨折。為避免誘發甲亢, 或使甲亢癥狀加劇, 應忌用含碘食物和含碘藥物, 對各種含碘的造影劑也應慎用。在兩餐間適當增加點心或富含營養素的食物, 可以改善機體的代謝紊亂。
1. 2. 2 生活作息 保持家庭環境安靜、輕松,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為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 應注意勞逸結合。在疾病恢復期,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可適當地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以調節好情緒, 但不可以勞累, 保證充足睡眠, 使疾病加快的康復。
1. 2. 3 心理護理 由于甲亢患者情緒易激動、易煩躁、多精神緊張、多汗、怕熱, 不良環境或外界語言刺激等都可以使其癥狀加重, 因此教育患者及家屬, 避免刺激因素, 家人平時應該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給予患者多安慰、多理解和關心, 減少焦慮感, 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 樹立戰勝疾病的堅定信心, 以良好的心態去接受治療。
2 結果
延續護理前對照組和護理組在患者出院當天調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延續護理后認知比較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 延續護理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康復有指導作用, 甲亢患者通過掌握營養飲食知識, 可以正確選擇合適的飲食方案和飲食種類, 提高了機體的抵抗力。通過生活起居指導, 能主動的參加有利于身心的活動, 提高了患者參加有益身心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延續護理使患者對病因、用藥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也有了明確認識。在患者住院期間, 護士與患者溝通多是針對患者短期的癥狀體征, 相關治療、檢查等, 而護士走進社區和家庭, 護士更多方面成為患者與家庭的健康教育者、咨詢者和管理者。護士能更系統的為患者分析病因, 使患者了解疾病康復知識,能正確調節飲食, 調節不利心理變化, 以及正確生活作息,積極治療, 加快了疾病康復。家庭護理既提高了治愈率, 降低了復發率,也減少了并發癥發生。本組資料顯示,甲亢復發率明顯低于家庭護理前, 而治愈率亦比家庭護理前提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棗莊市文化路街道所轄的四個居民小區中≥65歲且愿意合作的空巢老年人92例。其中,慢性病患病率較高,占72.5%,患病率居前的依次為高血壓、關節病、心血管病、白內障。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內容有一般情況、有無重大病史、對健康內容需求的程度、宣教方式、時間、是否隨訪等幾個方面。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由小組組織專人到戶發放問卷,并先講解問卷中各項問題及填寫要求,被調查者了解后逐次填寫,對文化程度較低不能填寫的,由調查人員代為填寫。發放調查表92份,收回92份(包括夫妻雙方),有效收回率100%。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被調查92例中,男性43例,占46.7%,女性49例,占53.3%,年齡在65~84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16人,中專27人,高中14人,初中19人,小學10人,文盲6人。職業:干部47人,工人41人,家庭主婦4人。
2.2 對健康教育內容需求程度調查 由表1可見,老人最想了解的健康內容是一些慢性病的發病原因和用藥常識,其次為預防常識和急救常識,對飲食調理、護理常識、常規治療方法、并發癥預防等內容也很想了解。98.7%的人認為對健康教育宣傳的認識十分必要,健康意識較強,而且極為迫切;91%的人認為健康教育應當在疾病預防階段,9%的人認為應在疾病發生期。
2.3 對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 見表2。
3 討論
3.1 教育內容具體化和專業化 調查表明,健康教育內容應針對不同病種而制定,如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對飲食調理知識教育需求達98.7%,心腦血管疾病對急救常識教育需求達99.3%。因此,健康教育應根據具體疾病種類需要制定內容和方案,并隨機評估,不斷調整,才能體現健康教育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動態性。
3.2 形式多樣化 由調查可見,個別指導因針對性強便于交流和溝通而較受歡迎。最受歡迎的形式是宣傳冊,具備圖文并茂,易閱讀及長期保存,備份查詢等功效。也有部分老人希望運用現代視聽器材進行教育,如錄音、錄像。部分國家已在互聯網絡中進行健康宣傳教育,這種方式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新穎性,這也對作為健康宣教者的護士的知識水平和交流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內容系統化 根據不同文化程度制定不同內容,隨著我國人口文化素質提高,生命質量越來越被重視,特別是社區內的空巢老人,作為社區內的弱勢群體,更要重視,這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內容不僅限于疾病,而應從病因、識別疾病的危險信號、急救、飲食、并發癥預防、合理用藥等方面進行教育,提高空巢老人自我監控、護理的能力,使其健康長壽。
2妊娠期的心理護理
2.1通過同孕婦進行溝通,了解孕婦內心存在的心理障礙根據孕婦的生活環境、心理狀態的不同制定個體化心理護理計劃,從而對有心理障礙的孕婦更好的開展工作。例如,很多孕婦在分娩前十分恐懼,因為對分娩的過程不了解,經常會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情況。這時對產婦的心理護理就顯示出其重要性。護士可向孕婦解釋,分娩的具體生理過程,以及此生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安全性,當孕婦了分娩的過程及安全性,自然會降低因擔心分娩痛苦而產生的焦慮心態;一些在孕婦因為身體原因在妊娠期間有其他疾病或妊娠并發癥發生,所以要對她們加強相關的疾病常識介紹,同時進行心理護理,讓產婦對自身的病情多有了解,以達到配合治療的作用。例如:很多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護士應給予主動的、具有持續性的心理護理,同時要對產婦進行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護士應該做到經常同產婦進行交流,增強同產婦之間的熟悉程度,從而有利于監督指導患者合理控制飲食,及時發現患者內心所存在的問題心態,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從而減少病患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生產及治療。
2.2護士應該主動的與產婦進行交流一些孕婦,特別是初產的孕婦,在最初入院治療時,對醫院的陌生感會增加其內心的不安情緒,護士的溝通是醫患關系的橋梁。所以,護士應該主動的與產婦進行交流,首先對醫院的總體環境,醫療水平進行概括性的介紹;其次,對產婦的個人情況進行了解,讓孕婦表達出自己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建立個性化的心理護理計劃,建立融洽、信任的護患關系。由于信任感的增強,這樣產婦也更易接受護士給予的護理幫助及心理支持,更好的協助醫生進行治療。
2.3良好的家庭關系可以降低產婦抑郁癥的發生頻度創造良好的家庭,特別是高危妊娠孕婦和健康不佳的孕婦要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給予特別的關心和愛護,護士適當的向產婦的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宣講,在醫院同家庭方面共同幫助孕婦解除心理上的顧慮,樹立對醫護人員及醫學的信任。同時也可以發放宣傳手冊、建議孕婦參加孕期學校培訓的課程、安排孕婦與已經進行分娩的產婦互相交流等增加其對分娩時的感受和信心,改變其認知來減輕焦慮的情緒。調查顯示,家庭支持是避免妊娠期婦女抑郁發生的主要因素:家庭成員對產婦的支持理解越高,抑郁癥的發生頻度越低。多數學者認為,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利于嬰兒的健康及產婦的恢復,而劣性的家庭關系的存在則損害母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產婦的家庭中應盡可能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舒適的氣氛。
3分娩期的心理護理
3.1第一產程心理護理在分娩過程中,助產士與產婦需要密切接觸。助產士要通過親切交談,了解她們的內心活動情況,通過她們對妊娠、分娩生理常識的掌握情況,在分娩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的生產期心理護理計劃,向產婦們宣講妊娠、分娩、育兒等知識,在產婦有疑惑時及時的解決相關問題,在此,可建立醫患之間信任的橋梁,是孕婦對助產士具有信任感,從而通過消除對孕婦對于分娩的恐懼感及緊張情緒。以達到孕婦心情的舒緩以及情緒的穩定。對一些情緒極度不安定的產婦,助產士更加要細心及耐心的進行心理護理.指導產婦進行深呼吸,幫助按摩其下腹部及腰部,以減輕癥狀.避免孕婦過多地消耗體力,以分散產婦的注意力,達到舒緩心理的作用。
3.2第二產程心理護理第二產程是十分關鍵的,這就使助產人員在這一階段要更加的穩妥,從而給產婦心理依托,做到忙而不亂,熟練果斷,同時在精神上安慰產婦,并且對一些在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對產婦加以解釋,讓產婦有安全的心理感受,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產操作,鼓勵并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以增加腹壓,促進胎兒下降及娩出,保證胎兒順利娩出。
3.3第三產程心理護理分娩結束后,當產婦看到自己所生孩子,無論嬰兒健康與否,均可引起產婦的情緒激動。表現為或沮喪,或興奮,以上兩種情況都可以通過大腦皮層,直接影響子宮的收縮情況,易導致宮縮乏力,繼而出現大出血。此時,一方面在治療上,給予產婦宮縮劑加強宮縮,從而預防出血的發生,助產士的心理護理在一定情況下起到了作用,另一方面對產婦進行心理安慰,抑制住產婦過分激動的心情,避免產婦因內心波動而導致的一系列的病癥。總之,在護士的心理護理下,讓產婦在產前做好心理準備是很必要的,這關系到產婦和嬰兒的健康。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45例患者,男92例,女53例。年齡55-80歲,平均68歲,其中腦出血98例,占總數的67.5%,腦梗死47例,占總數的32.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35例,110例有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和語言障礙。
12 家庭康復護理計劃
121 介紹腦血管病及有關的常識 首先向家屬用通俗的語言介紹腦血管病的有關常識,如:腦血管病的發病誘因,預后及復況等,要注意避免情緒波動,戒煙酒,忌暴飲食,少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一旦有異常不適,隨時來醫院就診。
122 心理護理 腦血管病后遺癥患者由于身體留有殘疾,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恢復慢,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低落,固執易激動。表現為憂郁,精神萎靡,愛發脾氣,煩躁等。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地介紹康復知識和康復護理計劃,講一些治愈的例子鼓勵患者,耐心地幫助患者恢復患肢功能,樹立長期康復鍛煉的信心,使患者感到離開醫院不離開醫生,并與家屬一起創造一個舒適、安靜、溫馨的家庭環境,使患者感到心情舒暢,樹立生活的信心,積極配合家庭康復護理,并且對患者的進步要多給予鼓勵。
123 肢體訓練 對肢體康復訓練的程序是由被動運動輔導主動運動主動運動。被動運動需要家屬幫助訓練,待主動運動恢復后,患者自選訓練,每次訓練前先行按摩10 min,手法要輕。上肢:肩關節屈伸,內外展,內外旋,直臂上舉前伸;肘關節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關節的屈伸外展。手指恢復最為困難應特別注意,指關節屈伸,對掌,劃圓,還配合作業練習。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內外旋,內外轉、屈伸;踝關節除活動關節外應注意防止足內翻的練習,待主動運動恢復后幫助患者作上下床及步行訓練,1次/d,每次30~60 min,以訓練后患者心率等于170減年齡為適宜。
124 言語訓練 充分利用患者殘存的言語能力,逐步提高作業水平,注意患者的發音,評議清晰度,節奏的訓練,采用評議集中法,從簡易日常用語到復雜詞匯逐步提高到言語能力。為了恢復患者語言表達能力,我們采取寫、聽、看、讀、說等訓練方式,積極訓練患者用喉部發“啊”聲,或用咳嗽誘導發音,注意患者的發音、語言清晰度、節奏的訓練,從簡易日常用語到復雜詞匯,反復練習,每天訓練時間不少于1 h。
125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指導家屬學習必要的簡單的護理技術,對于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者,主要從生活,飲食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等方面進行護理。①預防褥瘡:患者常因病情較重或昏迷而限制了其活動,護理時應注意對有神志不清、感覺障礙、昏迷的患者每2 h翻身一次;而無神志不清、無感覺障礙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翻身間隔時間;對有自主活動和感覺功能正常的患者應囑其自己掌握翻身和間隔的時間。②預防肺部感染:應保持口腔清潔,囑患者早晚清潔口腔,飯后漱口,生活不能自理者協助進行。鼓勵患者經常變換,每次翻身時輕叩背部,以利痰液排出和改善肺部血液循環。對發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時給予處理。也可以早期讓患者下床活動,以預防墜性肺炎或泌尿系統感染。③預防泌尿道感染等:尿潴留者,在導尿或處理留置尿管時應嚴格無菌技術操作,以預防泌尿道感染。
126 日常生活指導 腦血管病患者,大多遺留輕、中、重度偏癱,給獨立日常生活帶來困難。因此有的患者失去生活信心或完全依賴家屬和護理人員的照顧。首先必須鼓勵患者進行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如飲食動作,洗漱鍛煉,更衣動作,大小便自便自理訓練,洗澡等。對生活不能自立者,家庭病房大量的工作都靠家屬來完成,因此要向患者家屬介紹科學護理方法。如:如何選擇和使用大便器,輪椅的操作和上下方法等,使患者學會自量生活的能力,減少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127 飲食的調節 合理膳食,以低鹽、低動物脂肪、多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宜。
2 體會
腦血管病后遺癥患者通過心理、肢體、言語訓練等家庭護理,腦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復。家庭康復護理,緩解了住院難,節省了經費,為腦血管病后遺癥患者早日康復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得到患者家屬和社會的好評。
參考文獻
一、月嫂的基本工作職責
月嫂不僅要掌握新生兒的喂養、呵護、洗澡、換尿布等日常護理常識,還要掌握如何給寶寶按摩、測體溫,如何護理臍帶,要經常觀察寶寶大小便,懂得尿布疹、濕疹、黃疸、鵝口瘡等常見病的護理工作。同時,月嫂還要會做產婦的營養膳食,合理調劑飯菜花樣,注意產婦的飲食營養;懂得做好產婦的健康護理及產期常見病的預防工作;指導產婦實施母乳喂養,教產婦喂哺嬰兒常識,協助產婦做保健操以恢復體形。月嫂一定要經過專業培訓,培訓結束后,經過考核,獲得相關的結業證書后才能上崗。所以,月嫂完全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保姆,二者之間的區別就是有無專業的產后護理技能。在雇用月嫂前,產婦和家屬應該把服務范圍咨詢清楚,避免雇用后發生矛盾甚至爭執。
二、月嫂的職業要求
月嫂除了要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禮儀禮節等要求外,還要具備以下幾個要求:
1.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做月嫂的基本要求。如果月嫂攜帶某些病菌,在護理寶寶時,甚至是給寶寶喂食時,都很有可能把自身攜帶的病菌傳染給體質較弱的寶寶和剛經歷分娩、身體未完全恢復的新媽媽。當月嫂,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包括乙肝兩對半、肝功能、胸部X線檢查、婦科檢查等體檢項目,合格者才有資格做月嫂。月嫂的健康證件一般是一年體檢一次,時間比較長,建議月嫂在上崗前重新找個醫院體檢,這樣就可以讓雇主更加放心。
護理心理學是醫學心理學的分支,是護理學與心理學相聯系而發生的一門新興學科。護理心理學是指從護理情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研究在護理情境這個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隨著醫學成長,醫學模式簡單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標的轉化,人不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會中的人,人的生物身分、心理身分、社會身分、將影響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成了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心理是大腦的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人在健康的情形下,大腦能夠客地反映現實,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以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況,適應社會,可是人在患病的情形下,不僅有軀體體征,其洞悉能力、情感狀況、個性心理特點等心理現象均有所改變。精神科護士在護理模式由生物護理向生物-心理護理模式改變中,在護理體制由功能制護理向責任制護理改變中能順應需要,就必需學習心理護理學常識,因為精神專科的特殊性,要求醫護人員不單要把握正常人的心理規律,還要把握精神患者的心理規律,才能有用地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要改變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觀念,使其在護理精神患者時看到的不僅是精神疾病,而首要的是要考慮患者社會身分和心理身分對疾病的影響,觀察患者心理狀況微細變化,這樣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復[1]。作為精神科護士應把握患者的心理變化才能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護理工作。
住院精神患者的心理護理
新入院患者心理反映最集中的問題是對病院的一切都陌生,顯示出驚恐、焦慮、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狀況,也有的患者因為受病態支配否認有病,不愿住院而終日吵鬧,護士要針對患者的心理,應用恰當的說話技巧去解決患者所面臨的這些問題,護士要主動熱情的接待患者向他們介紹病室情形,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并按照病情安置到合適的病室,向患者介紹同室的病友以求互相幫助,護士應經常收集患者需求,對患者提出的要求能辦到的必然要力爭辦到,不能辦到的應向患者解釋清楚。使他們在院時能獲得醫院的溫暖而安心住院。
病態行為的心理護理
精神專科與其他綜合科不一樣,護理的患者都是受癥狀支配的精神患者,所以應按照患者的特點進行護理,對有沖動、攻擊、破壞行為的患者在他們情緒穩定時給予勸解,同時要向患者宣講住院制度,必要時向他們講解精神患者也要按照有無責任能力部分或完全責任能力給予賠償經濟損失。這樣在很大水平上可以增強患者的自控能力,從而減少沖動破壞行為的發生,而對于拒食患者首先分析拒食的原因,按照分析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對有嚴重自殺傾向的患者,護士必然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幫助患者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念和勇氣,主動配合,而且做到能夠解決患者的現實問題,使其緩解癥狀。
康復期的心理護理
自知力恢復的患者往往都對病中發生的事情進行回憶,此時往往有兩種極端的心理:一種是對未來充滿信心,而把未來可能受到的挫折等考慮甚少;另一種則把未來人生看得相當復雜,他們擔憂病情再次復發,怕回家后不能適應社會,怕同事親友另眼看待,甚至感覺往后難以見人,而出現消極悲觀情緒,發生自殺念頭。前者護士應向患者指出任何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會有曲折,教他們有戰勝困難信念及心理準備。對于后者護士應向他們做好精神衛生保健預防常識宣傳,幫助他們找出易誘發疾病的因素,提高他擔心病情再次復發的恐懼心理,教會他們如何去看待和處置好人際關系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并幫助制定好家庭休養計劃,在患者出院前向家人介紹精神病的護理常識和出院的注意事項,使他們在出院后能夠達到健康人的心理,而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