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19: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內電商研究現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以“電子技術”為手段,以“商務應用”為核心的,跨計算機、管理、貿易、信息、物流、法律等眾多學科的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因此,在專業建設中,不能簡單的將商務與技術方面的課程堆砌羅列在一起,尤其在高職人才培養方面,更是要注重學生技能與職業素養培養,不能理論至上,而是要打破學科界限,突出實踐性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電商專業實踐能力。尤其是針對專業培養目標與定位崗位,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更好的結合與協調,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齊向明提出電子商務專業“五三一”實踐教學模式:五個實踐教學環節、三個實踐教學層次,一個實踐教學宗旨(理論與技能相長),通過五三一動態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專業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質量。
南京郵電大學徐潤森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提出了基于建構主義的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開發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同時,設計相應的學習問題(任務)、情景創設、學習資源(相關實例和信息資源)、認知工具、自主建構等,使學生投入到真實情境中,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親身經歷知識發生過程,讓他們通過合作解決真正的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
成都信息學院熊小元提出了CDIO電子商務創新式實踐教學模式,將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nplement實施、operate運作這種國際知名工程教育模式運用到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中來,形成“觀摩認知、實驗體驗、課題參與、社會實踐 ”四位一體的電子商務實踐體系。在學生學習過程中 ,按目標有序安排電子商務的實踐認知環節、課程實踐環節、應用實踐環節和社會實踐環節 ,使學生對電子商務專業培養及定位目標從認知開始 ,在一系列的實踐體驗、課題參與、社會實踐環節后 ,更加明確自己的專業定位和職業取向 ,培養貫穿學生大學階段全過程的實踐培養體驗過程。
鹽城工學院原娟娟經過多年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實踐研究,提出了由課內到課外,由模擬到創新,由基礎到內核,由共性到個性的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體系。其中教學模擬類實驗主要是通過實務模擬的形式將抽象的、形式化的理論概念轉化成具體的、形象化的感性認知,為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提供了一種可視化和可操作的知識內化途徑。電子商務實踐與創新平臺則以自由開放的課外教學形式鼓勵學生的創業與創新意識,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知識專長和個性潛力的基礎上,使其科學研究與創新精神以及身心發展均逐步趨于完備。
2 國外研究現狀
2.1 美國
美國多所大學較早就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和相關電子商務研究所,如澳斯坦汀得克薩斯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坦普商學院等開設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情況看:美國的計算機學院和商學院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占絕大多數。
對于專業實踐教學來說,美國高校師資力量雄厚,大多數具備經濟、信息管理、市場營銷等豐富的專業北京,同時美國高校經常聘請一些電子商務研究機構、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學校來兼職從事教學工作,他們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及很強的事務處理能力。
在實踐教學手段上,美國高校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的作用來豐富教學內容和提高教學效果。他們還重視實驗室的建設,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很先進,為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美國高校尤其注重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通過自建或與電子商務企業聯建等方式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實踐基地,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電子商務的實際活動,體會電子商務的運營情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結合起來。
2.2 歐洲
歐洲電子商務教育起步也相對較早,各大著名院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研究課題,聯合計算機方面和管理類師資力量共同主辦課程。
歐洲很多高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更加高效的研究電子商務管理和運營的新模式,所以大多數學院將電子商務專業開設在了管理學院,同時與一般專業相比電子商務學時較短,主要集中在一年到兩年之間,剩余時間則是讓學生走向工作崗位,走出課程,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能力和實踐水平的提高,去感知社會對于電子商務的運用。
3 山東省研究現狀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現在世界各國的經濟開始復蘇,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為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打下基礎,在市場監管下的中國經濟,科學的、有效的快速發展,提高了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市場監管手段,是提升我國貿易在國際競爭的重要基礎與保障,符合我國現代經濟發展的需求,是我國發展的基本保障。
1市場監管是國際貿易競爭力的現狀
1.1跨境電商的國際貿易快速發展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推進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商產業快速發展,拉動了其它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商促使個人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減少中間商,現在是人們主要購物的模式,其發展情景廣闊,符合現代國際貿易的發展需求,提升了電商產業發展,增加了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市場監管是有效發展方法。
1.2市場監管,局限大型電商活動
電子商務發展非常快,現在每天成交量比較大,尤其個人對個人的交易量最大,這種電商交易行為,缺乏市場監控,在交易過程中,肯定存在這樣那樣問題,但現在電子商務是在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提升市場監控職能,從價格到質量都有一定監控,讓雙方都受益,這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目標,但現在電子商務,市場監管一般都是對大型電商活動進行有效監控,特別是企業對企業的電商活動,這類電商活動一般都是涉及資金較多,成交量都是比較大的。電商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強市場監管,提升市場職能,讓電商科學的發展,加強我國的國際貿易的競爭力。
2強化市場監管促進國際貿易競爭力
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首先要做好國內市場,產品要在國內有一定市場,我國是世界上最大商品銷售地,國內貿易必須重視,讓企業產品在國內有一定市場,形成品牌效應,帶動其它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跨境電商形成的全球消費市場中,境外消費者對交易環境,市場秩序,產品質量,網上消費者維權等方面的要求可能高于國內消費者,因此在利用互聯網縮短銷售環節、提高性價比的同時還須加強市場環境建設,提高境外消費者的信任度,健全跨境消費維權機制,這樣才能形成國際貿易競爭力,因此,市場監管是發展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也是重要保障。國際電商的發展,對拉動我國商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強有力的方式,現在很多企業都重視網絡宣傳,網絡銷售已經成為企業銷售的主要渠道,世界各國都重視電商發展,增強國際貿易的競爭力。
3提升市場監管促進國際貿易競爭力措施
加強市場監控,是提高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主要途徑,在市場經濟的主導下,企業都是根據市場發展進行商品調控,避免產品過剩,有效提升國際貿易的競爭力。解決國際貿易競爭力,需要有效的提升市場監管,根據我國國情決定。我國現有經濟水平、技術能力以及國際市場的消費形式,我認為更加均衡的傳統創業與創新創業組合更加符合我國現狀。在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過程中,政府可以在引導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有效參與國際貿易活動的同時,鼓勵創新企業采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創新型的商品交易市場。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應在引導傳統創業企業更加有效經營,監督市場公平競爭,為創業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等方面加大力度,政府也應該適當提高對傳統創業的支持力度,讓市場監管有手段,有資源來更好服務廣大的傳統創業者。提高企業國際貿易競爭力,是企業走向世界關鍵因素,也是企業發展的目標,但要想增強企業國際貿易競爭力,必須科學,有效的讓企業健康發展,激發員工潛能,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符合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積極引導企業有效發展,提高企業國際貿易競爭力。
參考文獻: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通信技術的進步,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以下簡稱“跨境電商”)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興起,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方式,給對外貿易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興起,跨境電商作為當今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興力量正逐步走進公眾的視野。
2014年被行業稱為跨境電商元年,國內學者關于跨境電商的研究也于近兩年逐漸盛行。現有文獻關于該命題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四個方向:一是從研究方法來看,大部分學者以某地區為例分析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如沐潮(2015)以前海蛇口片區為例,研究跨境電商運營對比分析,張順和(2014)以廈門為例,分析了國內企業如何借助跨境電商實現商品出口;二是從跨境電商的模式分類來看,大部分學者按照參與主體將跨境電商分成B2B、B2C、C2C三大基本模式,以上述模式為基本點從而向下細分,如李金芳(2015)著重分析了M2B2C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出口模式,朱麗(2014)以敦煌網為例,著重分析了B2B為代表的跨境電商運營現狀;三是從研究內容來看,國內學者在研究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兩種模式時,側重于從物流方面分析,例如李耀華(2016)提煉出目前使用較多、快捷高效的三種跨境物流方式包括海外中轉物流、海外直郵和保稅進口物流,李娟(2015)通過分析進口跨境電商物流模式,提出直購進口海外倉模式是趨勢;四是從研究角度來看,國內大部分專家學者從政府、企業的等角度分析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如趙大成等(2015)從政府角度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環境、制約因素和政策建議,張星(2015)以天貓國際為例分析其在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
綜上所述,國內大部分學者以主體不同來劃分跨境電商的主要運營模式,分析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但以監管方式劃分跨境電商運營模式的較少,少數以監管方式劃分跨境電商運營模式的研究者側重于從物流方面研究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兩大運營模式,而對于兩種模式本身的對比較少。鑒于此,筆者擬從監管方式方面將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劃分成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兩大模式,采用SWOT分析法,對比分析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兩大模式的優劣勢,研究一個企業應如何在跨境電商的激烈競爭中抓住機遇和迎接挑戰。
一、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概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跨境電商發展迅速,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5萬億元,較之2014年的4.2萬億元,同比增長30.9%。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跨境電商從進出口方向分為出口跨境電商和進口跨境電商,其中2015年跨境出易規模達4.49萬億元,占比83.2%,跨境進易規模達9072億元,占比16.8%。由此看來,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將始終以出口為主,進口為輔,但在“跨境交易”與“電子商務”雙引擎的拉動下,中國跨境進口電商的增速快于跨境出口電商。
具體而言,進口跨境電商又可分為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兩種模式。所謂保稅進口,是一種典型的B2B2C模式,即指借助國內現有的保稅區,國外廠商將海外商品大批量發送到保稅區的倉儲倉庫并經由海關報關檢查,當國內顧客下達訂單時,阿里巴巴等各大國內購物網站直接通過國內的物流公司從保稅區倉庫直接發貨送到消費者手中。所謂直郵進口,是一種典型的B2C模式,即指消費者從國內或者國外的購物網站上下達訂單,海外商品通過國際郵政、國際快遞、海外倉、物流專線等多種直郵模式直接從國外倉庫運送到消費者手中。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統計,2014年全國保稅區共完成工業產值5816.2億元,比2013年增長3.9%,據多媒體報統計,直郵進口市值已突破100億元。由此可見,目前保稅進口模式在進口跨境電商中占據主流,直郵進口模式雖占比較小但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二、保稅進口和直郵進口的SWOT對比分析
SWOT分析是把組織內外環境所形成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挑戰(Threats)四個方面的情況結合分析以尋找利于組織發展的經營戰略的方法。一般文獻都是從S、W、O、T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但鑒于直郵進口和保稅進口之間的優劣勢具有一定的互補關系,所以將兩者的優劣勢同時進行對比分析;鑒于國家政策以及經濟環境的變化給兩大運營模式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所以將兩者的機遇和挑戰同時進行對比分析。
1.保稅進口與直郵進口優劣勢對比分析
(1)貨物供應
保稅進口模式是基于大數據分析,提前將商品運至國內保稅倉庫。若訂單超出預期,則需要臨時加運。保稅進口的電商經常一次性從國外購進大批量貨物存至保稅倉庫,容易導致商品囤積,而且長時間存放會增大商品破損的風險。除此之外,保稅進口的跨境電商短時間內不會補充新貨,除了一些規模化的商品,一些時尚化個性化的最新潮品難以及時供應,這與直郵進口相比,便造成了貨品供應滯后的劣勢。
一、行業面臨問題。盡管通信運營商不斷完善收入保障體系,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開展了一定的監控工作,但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審計團隊仍然發現部分管理制度存在缺失、部分制度執行不到位、系統缺陷等問題。尤其是《薩班斯法案》(SOX)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勢下,構建幫助企業減少收入流失、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的收入保障管理內控體系,成為通信運營商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突破口。
二、國際現狀分析。目前,國際主流的收入保障平臺有Azure公司提出的收入保障平臺Connexn’Certo 和畢博公司提出的收入保障Bearing Point。由于國內外電信企業在交換機話單格式、資費政策、結算規則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別。為此,國外成功的收入保障平臺不適合我國國內電信企業的情況,因此構建適合我國電信企業的運營收入保障體系迫在眉睫。
三、國內現狀分析。目前國內的收入保障解決方案仍起步階段,主要是利用咨詢、評估以及監控的方法來解決電信企業收入形成過程中部分緩解所存在的端到端的收入漏洞問題,而沒有從整個電信企業的層面出發,將收入保障項目當做一個完整的系統進行建設和實施。
建立通信運營商內控收入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理論意義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全球電信業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運營商的后臺支撐系統雖然也在不斷調整、改進,但往往難以保證與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業務發展需求保持同步。這些問題積累起來,會嚴重危及電信運營商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使得他們無法更好的降低成本、優化流程,充分發揮網絡的商業價值,并直接影響到運營商的收入。電信企業在各方面投入不斷增加的狀況下,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贏利,已成為運營商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因此基于內控制度的收入保障體系的研究可以為電信企業減少“軟性”收入流失提供理論依據和借鑒。
二、現實意義
通信運營商一直致力于收入管理內控體系的建設,不斷探索和創新,在提升收入管理水平方面還有很大改進的空間。以收入保障體系為切入點,全面構建收入管理內控體系,從而有效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打造卓越的運營管理體系,為實現世界一流移動信息運營商的目標奠定基礎。
構建基于內部控制的收入保障體系
在計算機軟件的支撐下,加入會計核算和市場營銷模塊,基于COSO內控框架五要素的基礎,運用項目型組織結構建立與完善運營收入保障體系建立有效、完整、卓越的運營收入保障管理體系。
一、COSO內部控制框架體系
COSO內部控制框架體系主要包括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要素,控制系統地建立取決于管理層經營企業的方式,并融入管理過程本身。
二、收入保障體系
收入保障是一種管理實踐,主要通過組織結構,流程機制和IT系統建設,找出業務流程、系統功能、組織架構等方面可能導致收入流失的風險點,并采取相應改進控制措施,以此使得企業運營收入及利潤的最大化、提升精細化運營水平,并最終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據第三方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的運營商實施收入保障系統。
三、構建基于內部控制的收入保障體系
關鍵詞:
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發展歷程
美國最早依據信息技術優勢迅速實現全球電子商務,尤其在頒布了“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后,世界各個國家均對電商引起高度的重視,紛紛加入發展電商行業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促進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并且服務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由于我國改革開放時間較晚,以至于國內經濟發展水平遠落后于西方先進國家,盡管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水平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本文基于我國電商服務業的起源及其涵義來探討電商服務業產業結構,以及其發展歷程,并且就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其中阻礙影響因素,以期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及建議,進一步促進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提升其綜合競爭能力并順利走向國際市場。
一、商業服務業的起源
當社會生產專業化分工逐漸深化,以至于企業非核心業務外包情況越多越多,由此使得商業服務產業漸漸興起。在20世紀80年代末,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提出預言,在未來的十幾年內企業會漸漸對自身的活動及工作進行屬性定位,并且將部分工作轉移出去,而這部分工作指的是僅僅起到“支持性”作用及“不產生收入”的工作,與此同時,彼得•德魯克還指出企業為了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會將部分業務及活動轉移出去,由此可見,其提出的“轉移出去”就暗示了外包產業的興起與發展,也正是因為如此,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與深入研究。我國的吳國新等研究學者針對外包產業進行了劃分,即服務外包、制造業外包。其中制造業外包指制作企業將自身內部的總裝、組裝零部件的活動轉移出去,而服務外包指的是企業將作為中間投入的服務性活動轉移出去,由此促進了外包廠商業務的發展。張春曉針對外包企業的快速發展,分析了其中原因。首先,由于企業在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環境下,為了提高自身的運作水平,不得不依托外部資源將自身內部業務進行分擔處理,以實現提升運作效率而增加自身綜合競爭能力;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經營者在經營與生產的過程中漸漸產生了新的經營理念,越來越重視專業化經營,以期能夠在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做出快速反應,由此使得外包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最后,企業為了能夠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經濟環境背景下可持續發展,將科技化且復雜化的業務分包給有關企業,這種做法不僅有助于企業“專攻”專業化經營活動,而且還有助于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及質量。另外,當企業與外包企業產生合作關系時,由于在網絡技術及信息技術發展的環境下能夠實現快速溝通,因此,二者實現了共同發展的目的。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及外包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而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服務外包行業逐漸發展成為電子商務服務產業,其擁有著自身的盈利性與發展潛力,漸漸為更多的企業及相關組織提供服務性工作,最終促進了商務服務行業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基本內涵及產業結構
(一)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基本涵義隨著國內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商服務業的發展,而電商服務業對整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導向性作用。當前國內外研究學者對電子商務服務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當前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內涵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基于當前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等應用有關信息技術來實現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事實上,這種企業均是在傳統服務行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等將自身的服務業務升級為電子化。而另一種是:集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業、電子商務安全服務業、電子商務咨詢服務業、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業等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產業,并且基于電子信息平臺,為有關電子商務活動提供服務的新型服務行業。本研究以后一種內涵解釋為準來探討其產業結構及其發展歷程。
(二)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的基本組成1.電商交易平臺服務業。電商交易平臺服務業是整個電商服務業產業結構的重點核心,具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較強的網絡效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人們均應用網絡電子平臺實現交易,因此,對于電商交易平臺而言其有著較多的交易主體,而這些主體有著很強的信息價值屬性,而這種屬性對于新進入者而言有著一定的影響,比如說新進入者獲取成本信息的價值會逐漸增加,這樣就會降低電商交易平臺服務的運營成本。其次,積極的導向作用。由于電商平臺服務企業是整個電子商務交易的重點核心,因此,其對于電商平臺的發展起到導向作用。再次,電子商務平臺是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所必選的一條途徑,也是其務必應用的“工具”,另外,對于傳統企業發展而言,電商平臺準入成本較低,吸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加入,促進了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還有效降低了電商服務平臺的運營成本。2.電商物流服務業。在電商交易平臺活動中,電商物流服務業是支撐其發展的支柱,對此,我國政府方面也出臺了相關法律政策來支持電商物流服務行業的發展,比如《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的若干意見》,這些政策方針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電商物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3.電商代運營服務業。電子商務代運營服務業事實上是電子商務服務產業的一種衍生服務,其經營模式主要分為技術方面與營銷方面,而且代運營服務業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日益發展成熟的傳統企業,為企業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當前國內電子商務代運營服務業的企業較多,企業所提供的服務種類也較為繁多,往往一家企業的電子商務運營是由多個服務企業聯合幫助的,由此可見,在未來的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過程中,代運營服務企業會逐漸向專業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三)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結構模型電商服務業產業由以下幾個結構模型構成,即支撐服務層、核心服務層、社會服務層及衍生服務層,這些結構模型之間呈現出互相協調且逐層上升的特點,如圖1所示。其中,核心服務層指的是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業,例如淘寶網,其主要作用就是為信息搜索者與信息者之間建立互相溝通的橋梁,最終以實現電子商務交易的目的,另外,該服務層涉及到個人電子商務服務與應用、應用電子商務平臺的企業及有關衍生服務企業等。該服務層的主要特點為,其縱向連接著各類電商支撐服務及衍生服務,橫向連接著個人電商服務與應用、應用電商平臺的企業,由此建立起網絡消費者與應用電商平臺企業之間的橋梁。支撐服務層指的是支撐整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重要服務體系,包括有物流企業、認證企業及支付平臺等,其是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對整個商務平臺而言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支撐服務層的主要特點是其主要圍繞著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三個方面開展活動,由此形成一整套自認證到金融支付,再到物流服務的基礎服務體系。衍生服務層指的是電子商務活動開展的重要支撐行業,比如說軟件服務、營銷策劃及安全服務等,其在電子商務服務應用過程中能夠為服務對象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由此可以總結出衍生服務層的結構特點為:在整個電商服務體系的深入層次,有著較高的服務水平及技術含量。社會服務層指的是一切與電商服務業有關的社會環境因素,比如政策、技術及法律等,而這些社會環境因素對于電商的發展起到了保障、控制的作用,使其得以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發展初期20世紀90年代末,阿里巴巴網的創建標志著電商交易平臺服務企業的出現,并且其作為一個核心力量在電商服務業產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據有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在1997年前,我國國內計算機總數量不超過三十萬臺,而上網的用戶僅為六十萬,整個國內互聯網呈現出上網費用昂貴、網速慢及瀏覽信息較少的特點,而以網絡消費為目的的消費者數量更少,以至于很多B2C電商交易平臺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然而也正因如此培育了大批初始網民,其對網絡的性質漸漸熟悉起來,為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成長期阿里巴巴網站的出現標志著電商交易平臺服務企業的誕生,2003年,阿里巴巴宣告其在此獲得一定盈利,自此之后,越來越多的電商交易平臺相繼出現,比如亞馬遜、當當網、京東網等,與此同時,電商交易平臺的出現逐漸衍生了相關企業,例如:物流服務、認證服務、金融支付服務等企業,而這些企業的服務逐漸變得個性化、專業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商服務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
(三)高峰期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的發展給日益成熟的傳統企業帶來了另一發展契機,其紛紛應用電商服務平臺來實現進一步發展的目的,這也預示了B2B漸漸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由于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應用電商平臺實現運營,而其卻因自身運營能力欠缺或電商有關技術不成熟,以至于選擇電商服務業有關企業來實現“電商化”,這樣電商衍生服務體系逐漸出現且日益完善。電商服務業產業體系包括物流服務企業、金融支付服務企業、營銷服務企業等,并且日益滿足應用電商平臺實現發展企業的需求,與此同時,電商服務業產業的應用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四)成熟期據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國內互聯網網購規模得到了顯著提升,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使得其購買能力大大增強,截至2012年,我國互聯網購物用戶超過兩億人,其對電商平臺實現購物目的使用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九,相較于2011年而言,用戶增長九個點,由此可見,互聯網實現網購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也預示著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日益走向成熟化。
四、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發展較為迅速,并且對國內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盡管如此,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拉開了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進程與西方先進國家之間的距離,因此,有必要對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找到改進對策與途徑,實現進一步發展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目的。
(一)缺乏內部管理機制由于應用電商平臺的有關企業因自身缺乏自律意識,加上電商平臺自身缺乏獎懲機制及完善的信息體系,以至于電商服務業產業中有不少企業一味地追求利益,而忽視了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比如說廣告服務業,其為了追逐利益,應用電子郵件、聊天工具等載體向廣大網絡消費者發送廣告信息,然而其因自身缺乏內部管理機制,加上有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以至于造成郵件廣告信息泛濫的情況,由此引發了網絡消費者的抵觸心理,最終導致廣告效應低下。另外,由于網絡廣告郵件信息泛濫,有些信息接收者在處理郵件垃圾活動時其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甚至不小心將重要的郵件給刪除了,給消費者的個人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此外,網絡消費者對突然出現的全屏廣告更是反感,因為有些廣告的退出還需要點擊若干次后才可以退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正常生活,以至于有些網絡消費者會以騷擾理由投訴廣告電商服務企業。
(二)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脅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均手機擁有量屢創新高,而電商服務業有關企業也意識到,以手機為媒介傳播廣告信息將會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手機廣告的出現也給手機用戶個人信息資料的泄露帶來了可能,使得用戶的個人信息被無端泄露,對于消費者而言,嚴重地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甚至有些廣告服務企業未經用戶許可隨意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資料開展商業活動,這種行為從法律角度來看,已構成侵犯隱私權要件,需要受法律的制裁。另外,廣告服務企業所傳播的信息大多數為欺詐性、虛假性內容,以至于網絡消費者常常對所有廣告信息均產生懷疑的態度,最終影響到整個廣告業宣傳信息內容的可信度。因此,對于信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進一步加強與提升,以保障客戶的個人利益。
(三)新技術投入引起模式不適應的問題新技術的投入對于電商行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新技術所帶來的新模式及新機制往往會帶來一定的不適應性。比如說人力資源服務,新技術的投入會給傳統的信息溝通及行業資源管理等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呈現出虛擬性,對人員配置、技術應用及信息處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人員流動性較高對技術保密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說,電商服務業體系中因新技術的投入會引起人員分布呈分散化,這不僅加大了人員管理難度,而且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會降低信息反饋、傳輸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因此,這一系列因新技術投入引起模式不適應性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且對于其中引起不適應的問題需要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
五、產業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壯大產業規模隨著“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后,我國國內日益注重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其中內容指出要加強升級電商服務業產業結構,以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事實上,電商服務業產業中的各個環節部門都是因社會專業化分工達到一定程度而出現的。因此,為了進一步壯大電商服務業產業的規模,需要充分利用多樣且靈活性的模塊結構,構建更為專業且功能更為強大的服務業產業,從而實現電商服務業產業下的各個企業的互動發展,由此提升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二)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有利于幫助企業控制成本,并且幫助企業高效利用資源,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企業有效規避運行風險,因此,有必要從企業的體制及內部機制方面著手來實現。根據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經營現狀來看,其內部的資源管理、誠信管理、成本管理及人員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以至于整個國內的電商服務業產業有關企業發展相較于國際而言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現有體制的進一步完善,處理好內部管理工作。首先,各方面管理工作均做到職責分明;其次,企業各個管理層次之間加強協作與互動,使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由此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進而實現資源節約、核心業務強化、效率提升等目標,并最終實現產業升級。
(三)加強行業標準體系的建設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各行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加上發展水平不高,以至于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多不足之處,而電商服務業是典型標準體系不完善的行業。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就需要建立與國際統一的行業標準體系,首先,要積極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以發展電商產業的重點服務領域;其次,做好重點試點工作,實現以點帶面加快發展標準推行與實施的目的;最后,積極發展第三方標準服務機構,從而為電商服務業提供相關信息數據,全面構建完善的標準化體系。
(四)積極引入新理念與新技術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理念的支持與更新,通過不斷拓寬商務服務范圍,促進電商服務產業的發展。另外,電商服務業產業在信息網絡技術背景下,應為廣大網絡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且個性化的服務,與此同時,通過更新理念、轉變傳統服務觀念,拓寬服務的可交易性,實現用戶與企業之間互動的目的。事實上,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就是新理念與新技術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新型服務形式,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電商服務平臺集成更多的信息及資源,從而為廣大網絡電商服務應用者提供更為專業且優質的服務。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商業服務業的起源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并且將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基本內涵及其產業結構、發展歷程進行了敘述、介紹,同時,將國內電商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從而進一步促進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使其能夠與國際電商服務業產業水平相接軌,為廣大服務用戶提供更為優質且專業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浩軍,張曉琳,馬軍敬.轉型期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商業時代,2014(35)
2.彭嵐,明小波.成都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
3.明小波,彭嵐.電子商務服務業類型及其在西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地位—基于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調查研究[J].電子商務,2010(12)
4.石少功,劉向暉.論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的形成[J].未來與發展,2011(11)
5.王霞,陳呂軍,陳亞林,陳波洋.電子商務在我國環保產業市場中應用前景展望[A].第二屆環境保護市場化暨資本運營與環保產業發展高級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
6.張克宏.云計算平臺下物聯網助力B2C電子商務的策略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2)
7.焦媛媛,米捷,程志杰.運營商主導模式下我國物聯網產業開放式創新體系研究[A].科學發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C].2012
8.李志宇,陳燕方.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結構及發展歷程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2(11)
9.明小波,彭嵐,朱萍,施莉,劉楊.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特點及問題調查分析[A].2012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2
10.葉瓊偉,宋光興,譚繼江.商務智能(BI)在電子商務企業中應用的實證研究—以YNYY藥業連鎖企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1)
11.黃京華,黃河,趙純均.企業電子商務就緒評估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
12.朱鎮,趙晶.現代服務企業e就緒對電子商務能力的影響:基于企業資源觀的實證研究[J].信息系統學報,2011(11)
美國最早依據信息技術優勢迅速實現全球電子商務,尤其在頒布了“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后,世界各個國家均對電商引起高度的重視,紛紛加入發展電商行業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促進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并且服務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由于我國改革開放時間較晚,以至于國內經濟發展水平遠落后于西方先進國家,盡管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水平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本文基于我國電商服務業的起源及其涵義來探討電商服務業產業結構,以及其發展歷程,并且就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其中阻礙影響因素,以期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及建議,進一步促進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提升其綜合競爭能力并順利走向國際市場。
一、商業服務業的起源
當社會生產專業化分工逐漸深化,以至于企業非核心業務外包情況越多越多,由此使得商業服務產業漸漸興起。在20世紀80年代末,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提出預言,在未來的十幾年內企業會漸漸對自身的活動及工作進行屬性定位,并且將部分工作轉移出去,而這部分工作指的是僅僅起到“支持性”作用及“不產生收入”的工作,與此同時,彼得•德魯克還指出企業為了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會將部分業務及活動轉移出去,由此可見,其提出的“轉移出去”就暗示了外包產業的興起與發展,也正是因為如此,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與深入研究。我國的吳國新等研究學者針對外包產業進行了劃分,即服務外包、制造業外包。其中制造業外包指制作企業將自身內部的總裝、組裝零部件的活動轉移出去,而服務外包指的是企業將作為中間投入的服務性活動轉移出去,由此促進了外包廠商業務的發展。張春曉針對外包企業的快速發展,分析了其中原因。首先,由于企業在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環境下,為了提高自身的運作水平,不得不依托外部資源將自身內部業務進行分擔處理,以實現提升運作效率而增加自身綜合競爭能力;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經營者在經營與生產的過程中漸漸產生了新的經營理念,越來越重視專業化經營,以期能夠在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做出快速反應,由此使得外包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最后,企業為了能夠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經濟環境背景下可持續發展,將科技化且復雜化的業務分包給有關企業,這種做法不僅有助于企業“專攻”專業化經營活動,而且還有助于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及質量。另外,當企業與外包企業產生合作關系時,由于在網絡技術及信息技術發展的環境下能夠實現快速溝通,因此,二者實現了共同發展的目的。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及外包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而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服務外包行業逐漸發展成為電子商務服務產業,其擁有著自身的盈利性與發展潛力,漸漸為更多的企業及相關組織提供服務性工作,最終促進了商務服務行業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基本內涵及產業結構
(一)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基本涵義
隨著國內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商服務業的發展,而電商服務業對整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導向性作用。當前國內外研究學者對電子商務服務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當前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內涵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基于當前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等應用有關信息技術來實現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事實上,這種企業均是在傳統服務行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等將自身的服務業務升級為電子化。而另一種是:集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業、電子商務安全服務業、電子商務咨詢服務業、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業等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產業,并且基于電子信息平臺,為有關電子商務活動提供服務的新型服務行業。本研究以后一種內涵解釋為準來探討其產業結構及其發展歷程。
(二)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的基本組成
1.電商交易平臺服務業。電商交易平臺服務業是整個電商服務業產業結構的重點核心,具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較強的網絡效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人們均應用網絡電子平臺實現交易,因此,對于電商交易平臺而言其有著較多的交易主體,而這些主體有著很強的信息價值屬性,而這種屬性對于新進入者而言有著一定的影響,比如說新進入者獲取成本信息的價值會逐漸增加,這樣就會降低電商交易平臺服務的運營成本。其次,積極的導向作用。由于電商平臺服務企業是整個電子商務交易的重點核心,因此,其對于電商平臺的發展起到導向作用。再次,電子商務平臺是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所必選的一條途徑,也是其務必應用的“工具”,另外,對于傳統企業發展而言,電商平臺準入成本較低,吸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加入,促進了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還有效降低了電商服務平臺的運營成本。
2.電商物流服務業。在電商交易平臺活動中,電商物流服務業是支撐其發展的支柱,對此,我國政府方面也出臺了相關法律政策來支持電商物流服務行業的發展,比如《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的若干意見》,這些政策方針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電商物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3.電商代運營服務業。電子商務代運營服務業事實上是電子商務服務產業的一種衍生服務,其經營模式主要分為技術方面與營銷方面,而且代運營服務業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日益發展成熟的傳統企業,為企業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當前國內電子商務代運營服務業的企業較多,企業所提供的服務種類也較為繁多,往往一家企業的電子商務運營是由多個服務企業聯合幫助的,由此可見,在未來的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過程中,代運營服務企業會逐漸向專業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三)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結構模型
電商服務業產業由以下幾個結構模型構成,即支撐服務層、核心服務層、社會服務層及衍生服務層,這些結構模型之間呈現出互相協調且逐層上升的特點,如圖1所示。其中,核心服務層指的是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業,例如淘寶網,其主要作用就是為信息搜索者與信息者之間建立互相溝通的橋梁,最終以實現電子商務交易的目的,另外,該服務層涉及到個人電子商務服務與應用、應用電子商務平臺的企業及有關衍生服務企業等。該服務層的主要特點為,其縱向連接著各類電商支撐服務及衍生服務,橫向連接著個人電商服務與應用、應用電商平臺的企業,由此建立起網絡消費者與應用電商平臺企業之間的橋梁。支撐服務層指的是支撐整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重要服務體系,包括有物流企業、認證企業及支付平臺等,其是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對整個商務平臺而言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支撐服務層的主要特點是其主要圍繞著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三個方面開展活動,由此形成一整套自認證到金融支付,再到物流服務的基礎服務體系。衍生服務層指的是電子商務活動開展的重要支撐行業,比如說軟件服務、營銷策劃及安全服務等,其在電子商務服務應用過程中能夠為服務對象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由此可以總結出衍生服務層的結構特點為:在整個電商服務體系的深入層次,有著較高的服務水平及技術含量。社會服務層指的是一切與電商服務業有關的社會環境因素,比如政策、技術及法律等,而這些社會環境因素對于電商的發展起到了保障、控制的作用,使其得以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發展初期
20世紀90年代末,阿里巴巴網的創建標志著電商交易平臺服務企業的出現,并且其作為一個核心力量在電商服務業產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據有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在1997年前,我國國內計算機總數量不超過三十萬臺,而上網的用戶僅為六十萬,整個國內互聯網呈現出上網費用昂貴、網速慢及瀏覽信息較少的特點,而以網絡消費為目的的消費者數量更少,以至于很多B2C電商交易平臺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然而也正因如此培育了大批初始網民,其對網絡的性質漸漸熟悉起來,為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成長期
阿里巴巴網站的出現標志著電商交易平臺服務企業的誕生,2003年,阿里巴巴宣告其在此獲得一定盈利,自此之后,越來越多的電商交易平臺相繼出現,比如亞馬遜、當當網、京東網等,與此同時,電商交易平臺的出現逐漸衍生了相關企業,例如:物流服務、認證服務、金融支付服務等企業,而這些企業的服務逐漸變得個性化、專業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商服務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
(三)高峰期
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的發展給日益成熟的傳統企業帶來了另一發展契機,其紛紛應用電商服務平臺來實現進一步發展的目的,這也預示了B2B漸漸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由于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應用電商平臺實現運營,而其卻因自身運營能力欠缺或電商有關技術不成熟,以至于選擇電商服務業有關企業來實現“電商化”,這樣電商衍生服務體系逐漸出現且日益完善。電商服務業產業體系包括物流服務企業、金融支付服務企業、營銷服務企業等,并且日益滿足應用電商平臺實現發展企業的需求,與此同時,電商服務業產業的應用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四)成熟期
據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國內互聯網網購規模得到了顯著提升,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使得其購買能力大大增強,截至2012年,我國互聯網購物用戶超過兩億人,其對電商平臺實現購物目的使用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九,相較于2011年而言,用戶增長九個點,由此可見,互聯網實現網購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也預示著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日益走向成熟化。
四、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發展較為迅速,并且對國內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盡管如此,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拉開了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進程與西方先進國家之間的距離,因此,有必要對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找到改進對策與途徑,實現進一步發展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目的。
(一)缺乏內部管理機制
由于應用電商平臺的有關企業因自身缺乏自律意識,加上電商平臺自身缺乏獎懲機制及完善的信息體系,以至于電商服務業產業中有不少企業一味地追求利益,而忽視了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比如說廣告服務業,其為了追逐利益,應用電子郵件、聊天工具等載體向廣大網絡消費者發送廣告信息,然而其因自身缺乏內部管理機制,加上有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以至于造成郵件廣告信息泛濫的情況,由此引發了網絡消費者的抵觸心理,最終導致廣告效應低下。另外,由于網絡廣告郵件信息泛濫,有些信息接收者在處理郵件垃圾活動時其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甚至不小心將重要的郵件給刪除了,給消費者的個人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此外,網絡消費者對突然出現的全屏廣告更是反感,因為有些廣告的退出還需要點擊若干次后才可以退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正常生活,以至于有些網絡消費者會以騷擾理由投訴廣告電商服務企業。
(二)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脅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均手機擁有量屢創新高,而電商服務業有關企業也意識到,以手機為媒介傳播廣告信息將會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手機廣告的出現也給手機用戶個人信息資料的泄露帶來了可能,使得用戶的個人信息被無端泄露,對于消費者而言,嚴重地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甚至有些廣告服務企業未經用戶許可隨意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資料開展商業活動,這種行為從法律角度來看,已構成侵犯隱私權要件,需要受法律的制裁。另外,廣告服務企業所傳播的信息大多數為欺詐性、虛假性內容,以至于網絡消費者常常對所有廣告信息均產生懷疑的態度,最終影響到整個廣告業宣傳信息內容的可信度。因此,對于信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進一步加強與提升,以保障客戶的個人利益。
(三)新技術投入引起模式不適應的問題
新技術的投入對于電商行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新技術所帶來的新模式及新機制往往會帶來一定的不適應性。比如說人力資源服務,新技術的投入會給傳統的信息溝通及行業資源管理等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呈現出虛擬性,對人員配置、技術應用及信息處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人員流動性較高對技術保密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說,電商服務業體系中因新技術的投入會引起人員分布呈分散化,這不僅加大了人員管理難度,而且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會降低信息反饋、傳輸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因此,這一系列因新技術投入引起模式不適應性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且對于其中引起不適應的問題需要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
五、產業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壯大產業規模
隨著“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后,我國國內日益注重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其中內容指出要加強升級電商服務業產業結構,以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事實上,電商服務業產業中的各個環節部門都是因社會專業化分工達到一定程度而出現的。因此,為了進一步壯大電商服務業產業的規模,需要充分利用多樣且靈活性的模塊結構,構建更為專業且功能更為強大的服務業產業,從而實現電商服務業產業下的各個企業的互動發展,由此提升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二)完善內部管理體制
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有利于幫助企業控制成本,并且幫助企業高效利用資源,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企業有效規避運行風險,因此,有必要從企業的體制及內部機制方面著手來實現。根據當前電商服務業產業經營現狀來看,其內部的資源管理、誠信管理、成本管理及人員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以至于整個國內的電商服務業產業有關企業發展相較于國際而言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現有體制的進一步完善,處理好內部管理工作。首先,各方面管理工作均做到職責分明;其次,企業各個管理層次之間加強協作與互動,使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由此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進而實現資源節約、核心業務強化、效率提升等目標,并最終實現產業升級。
(三)加強行業標準體系的建設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各行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加上發展水平不高,以至于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多不足之處,而電商服務業是典型標準體系不完善的行業。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國內電商服務業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就需要建立與國際統一的行業標準體系,首先,要積極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以發展電商產業的重點服務領域;其次,做好重點試點工作,實現以點帶面加快發展標準推行與實施的目的;最后,積極發展第三方標準服務機構,從而為電商服務業提供相關信息數據,全面構建完善的標準化體系。
(四)積極引入新理念與新技術
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理念的支持與更新,通過不斷拓寬商務服務范圍,促進電商服務產業的發展。另外,電商服務業產業在信息網絡技術背景下,應為廣大網絡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且個性化的服務,與此同時,通過更新理念、轉變傳統服務觀念,拓寬服務的可交易性,實現用戶與企業之間互動的目的。事實上,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就是新理念與新技術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新型服務形式,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電商服務平臺集成更多的信息及資源,從而為廣大網絡電商服務應用者提供更為專業且優質的服務。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商業服務業的起源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并且將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基本內涵及其產業結構、發展歷程進行了敘述、介紹,同時,將國內電商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從而進一步促進電商服務業產業的發展,使其能夠與國際電商服務業產業水平相接軌,為廣大服務用戶提供更為優質且專業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浩軍,張曉琳,馬軍敬.轉型期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商業時代,2014(35)
2.彭嵐,明小波.成都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
3.明小波,彭嵐.電子商務服務業類型及其在西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地位—基于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調查研究[J].電子商務,2010(12)
4.石少功,劉向暉.論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的形成[J].未來與發展,2011(11)
5.王霞,陳呂軍,陳亞林,陳波洋.電子商務在我國環保產業市場中應用前景展望[A].第二屆環境保護市場化暨資本運營與環保產業發展高級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
6.張克宏.云計算平臺下物聯網助力B2C電子商務的策略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2)
7.焦媛媛,米捷,程志杰.運營商主導模式下我國物聯網產業開放式創新體系研究[A].科學發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C].2012
8.李志宇,陳燕方.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結構及發展歷程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2(11)
9.明小波,彭嵐,朱萍,施莉,劉楊.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特點及問題調查分析[A].2012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2
10.葉瓊偉,宋光興,譚繼江.商務智能(BI)在電子商務企業中應用的實證研究—以YNYY藥業連鎖企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1)
11.黃京華,黃河,趙純均.企業電子商務就緒評估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
12.朱鎮,趙晶.現代服務企業e就緒對電子商務能力的影響:基于企業資源觀的實證研究[J].信息系統學報,2011(11)
基金項目: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基地研究項目(SK2013B003);安徽財經大學基地項目“供銷社發展中的國際化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4.9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供銷合作社國際化路徑研究
收錄日期:2014年9月16日
一、供銷合作社進出口現狀
2013年供銷系統銷售總額為32,128.5億元,同比增長24.2%。2013年進出口總額580.6億元,同比下降6.2%。其中,進口額227.5億元,下降27.8%;出口額353.1億元,增長16.2%。進出口額占銷售總額的比重為2.52%,出口額占銷售總額的比重為1.81%,進口額占銷售總額的比重為0.71%。由此可見,供銷系統對國際市場的關注較少,國外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二、供銷社組織的特殊性與國際化優勢
(一)充分發揮供銷總社組織優勢,樹立良好國際形象。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系統共有各類法人企業18,699個(不含基層社)。其中,省社所屬企業921個,省轄市社所屬企業3,002個,縣社所屬企業13,933個。有基層社21,769個,其中集體企業17,376個,有限責任公司780個,股份有限公司598個,股份合作公司1,706個,農民合作社757個,其他552個。平均每個經營實體進出口額為143.5萬元。
供銷合作總社與各經營實體之間或有控股關系,或有參股關系,或有行政管理關系,是國際合作社聯盟(ICA)副主席國和亞太地區主席國,此優勢是其他企業、集團甚至是跨國公司無法比擬的。在幫助下屬企業樹立國際形象,搭建進出口商品渠道上,供銷總社具有獨特的優勢。
(二)改變只促進國際交流現狀,要直接參與國際貿易主業務鏈。供銷總社在促進國際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參加經貿合作研討會、舉辦國際性的農產品交易會、推動農業投資和技術合作等。但是,供銷總社其實一直游離在國際貿易主業務鏈之外,只是起推動、促合的作用,是以第三方身份出現的。然而,供銷總社更應將自身視為國際貿易中的經營實體,伴有事業單位的職能,這也正是供銷總社的優勢所在,即可以以自身信譽和官方名譽做擔保,促進下屬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三)整合國內外資源,促進社屬企業國際貿易。供銷社系統的優勢在于對下屬經營實體的組織優勢,對內可以有針對性地展開國際貿易知識培訓,初步整合國內優勢資源,按照國際標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品。可通過供銷社系統協同各下屬企業,統一品牌,突出優勢,推向國際市場。供銷總社也可發揮與國際組織交流的優勢,將國際信息介紹到國內,將渠道搭建到國外。以供銷總社為總平臺,了解國外市場,鋪設商品營銷渠道。
(四)瞄準國際市場,建立電商平臺。供銷總社的電商平臺應瞄準國際市場,將ICA所屬企業作為主要成員對象,打造ICA企業國際電商平臺。為ICA成員企業國際貿易服務,這是區別于其他電商平臺的所在,也是供銷總社開展國際電商平臺的優勢。
三、供銷社國際化戰略選擇
(一)初期以進出口為主,長期以資本整合為主。由于供銷社系統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且以農產品交易為主要業務。國際化稍顯落后。社屬企業的國際化視野和知識較為缺乏。供銷社國際化戰略初期,可以進出口為主要業務。先由供銷總社整合系統內優勢產品,統一品牌和標準,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以供銷總社的國際化影響力,打開國際市場,尋找國際商和經銷商。同時,應盡快建立國際合作社電商平臺,以此促進國際合作社組織產品貿易。
長期內,供銷社應立足整合國際資源,吸引國際資本,或推動資本進入國際市場,重視資本在農業及其他產業中的主導力,參與重大合作項目的投資、開發。
(二)不以貼牌為主要路徑,以多種形式進入國際市場。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途徑是“貼牌”,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貼牌”戰略必須轉型。供銷社應以產業鏈整合為優勢,打造價值鏈上端產品,力爭處于“微笑曲線”的上游。
供銷社可以“并購”、“合資”、“控股”、“電商”、“代購”等多種形式進入國際市場,代工只是其中一種形式,且已成明日黃花。供銷社應以打造優勢品牌為主要目的,以整合系統內資源為主要手段。
“互聯網+”顧名思義指的是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業,將互聯網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和生產能力,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一、跨境電子商務概念
跨境電子商務(簡稱跨境電商)是指不同國別或地區間的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及其相關信息平臺實現交易。跨境電商以電子技術和物流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把傳統的銷售模式、購物渠道轉移到互聯網。跨境電子商務由三個部分組成:跨境電商平臺、跨境支付平臺和跨境物流公司。
二、“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及特點分析
1.發展現狀
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支持和幫助傳統外貿企業借助互聯網的渠道實現轉型升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電商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數據子商務的外貿企業已超過20萬家。2016年預計,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6.5萬億元。交易模式B2B、B2C和C2C等共存互補。
2.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呈現的特點
(1)跨境電子商務產品種類豐富,帶動了進出口產品的多元化。由于跨境電子商務網站的興起,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種類的中國制造產品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走向全球市場。
(2)外貿零售市場為新興的增量市場,外貿B2C模式正在迅速興起。隨著國際貿易形式的變化,網購市的開放,外貿零售B2C市場將快速崛起,國內外商家獲得較高利潤,消費者也享受到價廉物美商品。
(3)“海淘”一族發展迅速。由于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令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質量產生懷疑,導致對境外產品的追棒,對于“海淘”回來的國外商品,比起國內,價優物美,促成了“海淘”大軍爆炸式的增長。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額達2478億元。
3.跨境電子商務的基本流程
(1)廠家在網上產品或服務信息,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搜尋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信息。
(2)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廠家委托跨境物流服務公司將產品運送到海外消費者手里。
(3)消費者通過第三方支付方式及時、安全地付款,廠家收匯結匯。
三、跨境電子商務運營方式
1.進口跨境電子商務運營方式。建立外貿進口的海外網絡購物平臺,吸引海外賣家入駐,向我國境內進口較國內市場價格低或較國內市場買不到的海外大品牌。
2.出口跨境電子商務運營方式
一是傳統制造業、商貿企業通過大型跨境電商平臺網站開展大額國際貿易批發業務或開展小額在線支付國際貿易批發業務。
二是在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以在線銷售的方式把商品銷售到全球市場。
三是企業自己建立一個的獨立跨境網站,通過在線零售的方式將商品直接銷售到全球市場。
四、跨境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
1.跨境電商的產品質量難以監管,跨境糾紛難解決問題。目前跨境電商“海淘”火爆,有些商家利用某些品牌的正品包裝以及報關單“出境繞一圈”,'山寨'變“大牌”,在電商平臺銷售信息,由于買家自身分不出商品的真假,又不可能去商場專柜驗貨,商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隨之而來,如在跨境網購中出現糾紛,索賠也較困難,原因一是交涉時間太長,手續繁瑣。二是跨境網購中存在語言溝通障礙。三是退貨產品通關稅收沒有明確規定。四是缺乏具有權威性國際間的糾紛解決機制。據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eBay統計,中國大陸地區賣家在eBay完成的跨國交易中,平均每100個交易就會接到5.8個投訴,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5個)。
2.跨境電子商務網絡支付安全問題。由于電子商務處于開放性虛擬網絡商務模式,對于廣大的中小跨境電商賣家來說,跨境電商平臺的支付安全、支付成本、放款效率,一直是制約跨境電商經營發展的最核心問題,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安全便捷等問題急待解決。我國目前尚無相關立法來規范在跨境支付中的用戶相關數據保密,信息一旦泄露,易導致貿易欺詐事件的發生。
3.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供應鏈管理問題。跨境電商物流市場巨大,但尚處于粗放時代,為了適應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各出奇招,在近年建立了許多海外倉,但存在配送時間長、價格貴、速度慢、后期追蹤難、便利性差,甚至會出現清關障礙和破損甚至丟包的情況等物流問題,而消費者尚無完全的透明度和問責制。
4.通關問題。雖然互聯網的信息流動不分國界,但貨物的流動仍然受到國界的限制,進出口貨物需要通關,傳統貿易是一般的貨物貿易,具有批量大、周期長和頻率低等特點,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是批量小、交易頻率高,又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如因申報不合格而使商品滯留在海關而導致消費者無法及時收到貨的現象也常有發生。
2013年食品電商總交易金額達324億元,同比增長47.9%,網購食品在網購市場總交易額中的占比提升到2.5%。其中,生鮮食品的網購交易金額達到21.8億元。
1:品牌知名度在國內已經不存在問題,下一步就是開拓更多的銷售渠道,使更多的終端用戶在接受品牌的同時,也接受品牌產品。比如李寧服裝,老板電器等。
2:國內品牌商在走出海外時普遍采用了在國內的類似手法,比如找CNN,時代周刊等刊登廣告信息,贊助NBA等相關的活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使自己的品牌快速的在海外成長起來,繼而提高自身的銷售額。結果如何呢?更多的品牌企業廣告投了,贊助費花了,終端用戶最終還是不接受這些品牌的產品。
3:另外一種手段是通過收購兼并海外的知名品牌,來達到帶動自身品牌的提高,這種方式短期內可以快速看到結果。比如聯想通過收購IBM的方式走出海外,具體情況如何呢?可能只有聯想自己心里清楚。
筆者通過研究靠電子商務起家的一些品牌發現,通過終端用戶群體帶動品牌的發展,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發展方向,比如檸檬綠茶服裝,麥包包,自然美人等,都是靠一筆一筆網上零售做起的品牌。這種倒推的辦法,對于已有的品牌企業走向海外,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二:國內品牌企業通過網上零售走向海外的優勢。
1:對于終端用戶來說,物美價廉是最容易接受的產品,全球的終端用戶群體都遵循這樣的規律。國內品牌企業的產品,對于海外用戶的誘惑度更多的是產品的價格。尤其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制造的產品更能受到歡迎,更多的海外用戶都到網上尋找物美價廉的產品。今年前三季度ebay中國賣家銷售額近200%的增長率,就足以證明了該問題。
2:信息不對稱下的高利潤。筆者經過近1年多的電子商務外貿研究發現,國內的產品走向海外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便宜,筆者考察過中山一家制鞋廠,他們廠生產的女士皮鞋批發給美國經銷商時,按照平均每雙80人民幣的價格批發,而美國經銷商到了當地市場后,零售價格在150美金左右一雙。中間的利潤可想而知。金融危機造成了美國經銷商的破產,現在該制鞋廠開始通過網上零售的方式進行銷售。平均每雙鞋的零售價格在60美金左右,3個月總零售的數量同原來批發的數量基本持平。利潤呢?我想每個人都能計算出來。
3:零售到一定程度后品牌的建立。當終端用戶群體足夠多時,品牌自然在用戶群體中建立起來。此時品牌商相應的再按照以往采用的方式進行品牌宣傳,在原由用戶的基礎之上,建立海外品牌的難度應遠遠小于現有的難度。
三:國內品牌如何通過網上零售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