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18: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公司稅務風險管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拿地環節稅務風險
房地產公司開發過程中地價款數額較大,其為稅務檢查的重點,存在較高的稅務風險。公司購買土地過程中,政府會與房地產公司進行拿地談判,要求房地產公司代為建設市政工程等作為拿地條件,這種拿地方式會存在很多涉稅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后期土地增值稅清算時,帶來相當大的稅務風險。所以,公司交易土地過程中應將代建工程作為取得土地對價,降低稅務風險。
(二)開發過程中的稅務風險
房地產公司開發時,其建設需要投入的金額為較大的支出,涉稅風險同樣較高。鑒于建筑勞務納稅地點的特殊性,房地產公司與施工方簽訂相關施工合同,與材料、設備供應商簽訂購銷合同,涉及較多的稅務問題,應與施工方、供應商明確相關責任,公司需要尤其關注有關法律法規,防止出現偷稅漏稅的問題。
(三)銷售過程的稅務風險
房地產公司銷售過程中存在很多相關稅收問題,如所得稅、印花稅、城建稅、營業稅,其都是稅務審查時比較關注的稅務種類,存在很高的稅務風險。實際運行過程中,相關管理部分依照房地產公司預收賬款加以統計計算營業稅與其他稅額。所以,房地產公司與此相關的賬目如果沒在第一時間統計,則會出現稅務風險。房地產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支出的各種營銷費用,采取多樣的營銷手段以及樣板房的建造等,都會在操作過程中產生各種稅務問題。
(四)清算階段的稅務風險
房地產公司清算階段是土地增值稅的最終清算,由于土地增值稅稅率高,計算復雜,很容易使房地產公司在此階段造成較大的稅負支出,風險極大。土地增值稅的扣除標準是以票據為依據,對公司取得票據的合法合規是一次最終檢驗。由于土地增值稅是地方稅,該稅種的征收程序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各地稅務機關在執行過程中具有相當大的裁量權。房地產公司應提前做好土地增值稅的清算準備,將相關票據、合同、資料準備齊全,可聘請中介機構進行清算,減小稅務風險。
(五)其他稅務風險
稅務風險存在于房地產公司經營等各個環節中。其因為注冊地區差異,會有不同的管理部門進行監管,因而會出現漏稅現象。如在公司控管發票的過程中,發票的客觀與否和開發票時間和預收賬款出現的階段不符同樣會引發風險。對于公司的征收環節與稅收存在很大相關性,同時稅收規定隨著時展發生改變,公司需要第一時間掌握稅法,防止發生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三、房地產公司控制稅收風險的可行性
國家及相關部門對于土地增值稅是這樣要求的:納稅人建造一般要求住宅售賣,增值額如果沒有多出扣除項目金額20%,則不必繳納土地增值稅。此政策利于房地產公司利籌劃土地增值稅,可采用銷售定價籌劃方式,建模計算,控制增值率
房地產公司核算項目開發成本過程中,其成本核算目的規劃合理與否、成本金額集合項目正確與否、成本分攤方式科學與否等問題都能作用于公司稅負。如A房產公司開發項目的土地款為20億,而政府土地收益是8.4億,土地開發補償金額是11.5億,開發成本發生12.9億。而其項目為240000m2,包括政府回購房120000m2和商品房120000m2。因為相關稅務法律要求政策性房不用繳納土增稅,政策性和普通房應當分別核算。這樣房產公司則應根據自身的房產情況和稅務政策進行合理籌劃,保證不違反規定基礎上節約稅金支出,降低稅務風險。
四、房地產公司稅務風險控制對策
(一)完善房產公司稅務管理體制
第一,房產公司應健全其稅管體制,做到權責明確,設立稅務會計崗,專人負責涉稅事項。創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有效規劃稅務職位,保證稅務工作高效運行。第二,成立合規小組,提高合同審核標準和技術能力,確認條款內容,保證合同方掌握自身擁有的權責,防止由于不清楚合同引發的稅務風險。第三,務必依照相關部門的規定申報稅務,防止申報不符合規定帶來的風險。公司相關財務負責人應及時申報且根據相關報表進行納稅,防止公司受到處罰。第四,公司需要健全發票管理體制,規范流程,在發票購買、運用、開發、報銷不同階段全面監管。最后,公司需要加強對稅務檔案的記錄和監督,做好相關納稅文件資料,裝訂成冊,分類保存,保證文件全面健全。[1]
(二)健全監督控制系統
房地產公司應樹立風險意識,具體稅務申報和繳納時,需要了解權責,持續加強對稅務的重視和了解。由于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制定的稅務政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房產公司應關注政策,及時掌握最新資訊,以此保證繳稅符合規定標準房產公司應健全稅務評價體系,科學認識稅務風險,制定有針對性的控制對策。稅務風險存在于房地產公司經營和管理的各個階段,公司應健全其監督控制系統,將風險控制貫穿于整個稅務過程中。定期監督檢查稅收狀況,第一時間發展存在的稅務問題,并且加以解決。公司應加強稅收籌劃管理水平,對事前、事中、事后實施完整的稅收籌劃工作。
(三)實施財產管理
第一,需要創建財務監督系統,保證高效履行公司的相關政策,在原材料等的購買、利用、銷售等方面加以規范,避免發生差池,提高安全指數。第二,加強對存貨與應收賬款的控制。公司應提高存貨管理水平,科學利用庫存物品,防止資源浪費,保證存貨資金優化構成。[2]同時需要依照信用對客戶進行評價和劃分等級,一定時間內核對應收賬款,并完善收款方案,防止賒賬時間延長。
五、結論
房地產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性行業之一,只有實現健康、快速發展,才能為國民經濟的有序運行提供可靠保障。面對企業全面實行“營改增”和金稅監管下的各類財稅風險,各個行業該如何采取有效內部控制措施防控企業的各個環節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并運用風險管控的手段獲取最大化的稅收收益,成為目前各類企業的首要任務。對此,房地產企業應對各業務流程進行調整與完善,加大內部管理力度,注重提升稅務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稅務,從而有效規避各種稅務風險。
一、房地產公司稅務風險分析
(一)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薄弱
“營改增”政策雖然已經全面實行,但是很多房地產公司仍然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仍實行“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領導與管理人員納稅觀念和稅收遵從意識不強,工作上只關注財務風險,忽視了稅務風險,這樣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缺乏健全的稅務風險機構
很多房地產公司還未成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也沒有安排專業的稅務管理人員,個別公司雖然有稅收管理崗位,也僅僅是承擔報稅的職責,未履行稅務風險管理職能。且一些房地產公司的稅收管理人員由出納或其他會計崗位人員兼任,其稅收專業素質不能滿足規定要求。
(三)稅務風險內部防控制度不完善
現階段很多房地產公司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首先,各部門涉稅信息傳遞與交流不及時;其次財務人員與稅務機關溝通與交流較少,不能第一時間了解稅收政策變化情況;最后未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無法及時識別稅務風險,缺乏對稅務風險評估、應對措施及控制、風險控制評價等環節。可見稅務風險控制過程中,加強內部管理,將防范措施做到位,是稅務風險控制首要任務。
(四)會計制度與稅法不統一
當前會計制度和稅法還有著很大的差異,營改增后稅法產生了新的問題。在此背景下,財務人員需要認真學習、理解并掌握改革后的財務和稅務知識,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將會計制度和稅法規定的差異協調好。這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系著對稅務風險的控制效果。
二、房地產公司稅務風險控制措施
(一)增強稅務風險控制管理意識
首先應在公司內部創建良好的稅務風險管理文化氛圍,公司領導要帶頭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切實增強稅務風險意識,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培養員工良好職業道德與專業素質,提高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財務部應根據各業務流程,制定相應的報銷制度,并進行全員培訓,強調各業務環節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明確違反報銷制度的獎罰措施。將稅務風險管理與員工利益相掛鉤,促使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增強。
(二)健全稅務管理體制
健全稅務管理體制是防范稅務風險的前提,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設置稅務會計崗位,由專業人員負責涉稅事項,明確職責權限。負責定期收集稅收政策并匯總上報,根據各項目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稅收籌劃計劃并監督實施,加強與稅務部門溝通,保證稅務工作順利運行。二、成立合約規劃小組,合理分解項目成本,編制合約規劃。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確合同簽訂、執行、付款審核過程中的權限。編制采購、施工等關鍵環節合同模板,明確重要條款內容,減少稅務及法律風險。三、根據稅法規定做好納稅申報工作,避免出現錯報、漏報情況。將納稅資料及時裝訂成冊,妥善保存,確保其完整性。積極配合稅務檢查,防止因資料丟失帶來不必要的處罰。四、財務部應加強發票管理力度,為避免出現不合規發票的情況,應明確可抵扣進項,不可抵扣進項業務范圍,制定詳細的審核及付款流程,保證財務核算準確規范,促進稅收籌劃工作正常運行。
(三)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房地產公司企業組織架構、營銷模式、集中采購、財務管理、稅務管理、合同涉稅、信息系統等各環節都可能出現稅務風險,為確保將所有稅務風險問題解決好,除增強風險管控意識、健全稅管理體制外,還要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房地產公司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主要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部分,且各部分有著一定的聯系,需要加強各部門人員之間的配合與支持,才能形成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在事前預防方面,應對公司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將各業務流程中的審批、執行、記錄、資料保管等職權分離,將不相容業務分離,形成權力制衡。
(四)加強會計核算實務與稅務風險管控
隨著營改增全面落地,國家稅務總局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財政部也出臺了《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文件,同時,“金稅三期”系統的上線實施也使得稅務監管手段不斷豐富,稽查力度進一步強化,增值稅的處理成為納稅人每月都要面對的一道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首先要理清增值稅會計核算基礎和會計科目設置,以及與之相關的納稅申報思路。其次財務人員要熟悉商品房銷售與交付流程,掌握各項目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及時申報納稅。項目開發過程發生的成本費用要合理歸集分配,可以抵扣的進項稅完稅憑證由專人負責保管、認證及抵扣工作,提前做好土地增值稅測算工作。財務人員既要熟悉營改增相關政策又要做好會計核算和申報工作,才能規避相關稅務風險。
三、結語
總之,房地產企業如果不及時解決稅務風險,將不利于自身的穩定發展。稅務風險存在于房地產企業所有業務活動中,需要企業領導提高重視程度,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方能保證經營管理工作更加安全。此外,房地產公司還要結合稅法政策變動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提升稅務風險控制能力,為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上市公司稅務風險是指上市公司的涉稅行為沒有經過正確有效的方法途徑,或者是沒有按照有關稅務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要求納稅,而致使企業的利益未來可能會遭到損失的風險,包括企業財務損失、企業聲譽損害和法律懲處等。它是上市公司生產運營以及實施稅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內部制度和外部環境等因素所引致的企業各種損失的可能性。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背景下,上市公司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經濟發展形勢,上市公司稅務風險不僅與稅收政策的變化有關,也與其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有關,稅務風險管理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經營決策。上市公司稅務風險問題,日益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議題,也是國內外上市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所以,上市公司應充分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構建科學合理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處理稅務風險。
近年來,稅務風險管理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國內大部分學者主要建立在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研究稅務風險管理,采用理論研究或者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研究稅務風險的成因等探討稅務風險的管理控制等問題。如陳鵬(2010)通過對企業加強稅務管理的必要性、稅務管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引發潛在稅務風險的因素等多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防范稅務風險的建議,比如通過多溝通交流來處理好稅務機關與企業的關系、提高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等。張德志(2013)認為,稅務風險主要源自稅務系統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從外部看,主要是指在稅務機關的稅務執法人員的執法不當或錯誤而引起不利后果和不利影響的可能性;從內部看,主要是企業納稅人未能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履行相關的義務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二、當前上市公司稅務風險管理現狀
(一) 缺乏對稅務風險的全面認識。近年來,上市公司日益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對稅務風險認識也有了提高,但就普遍情況而言,大多數上市公司對稅務風險認識不全面,主要表現在:一是對稅務風險基本內涵和管理要點不了解,簡單認為防范稅務風險是財務核算部門的事,與生產、經營等無關,只要不造假,不偷稅,按時納稅就不存在稅務風險,未把稅務風險控制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二是不注重稅務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未設置專門的崗位和人員,稅務人員身兼多職現象明顯;三是合理避稅意識不強,企業管理層往往重視財務管理忽視稅務管理,認為稅務風險管理往往認為是稅務機關的事,與企業自身無關,對自身權利未充分了解,不能合理避稅,未能積極爭取本該獲得的稅收利益;四是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不強。企業管理層往往認為稅務管理就是少繳稅,甚至通過非法手段,企圖以不合法行為以及人情關系來達到減少企業稅務責任的目的。隨著我國稅收體系的健全,企業管理層的這種稅收意識極易造成稅務事實上的違規,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
(二) 稅務風險控制環節不完善。一是上市公司稅務風險內控體系不健全,稅務風險控制散落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稅務風險識別、預測、控制和防范的一系列制度和規程,缺乏整體稅務規劃,未將稅務規劃貫穿于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未建立相應的溝通和會商機制。或者部分上市公司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相應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但機制往往停留在設計層面,實際操作時缺乏合理的控制制度,執行流于形式,未達到應有的防控稅務風險的作用。二是組織機構不健全。上市公司雖安排了稅務人員,但多如未設置獨立的稅務管理部門或專門的稅務崗位,稅務人員多由會計人員兼任。會計人員在自身繁雜的核算職責的基礎上,難以有充分的時間精力來關注稅務風險管控問題,也難以及時掌握稅收法律法規的更新變化,特別是在當前國家稅務改革的大背景下,兼職稅務人員不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來應對日益復雜的稅務實務工作。機構和崗位設置上的不健全導致稅務管理話語輕,力量弱,推動難,稅務風險管控難以落實。
(三) 缺乏有效的稅務審計制度。當前,上市公司的審計主要針對財務審計及經濟責任審計,較少涉及稅務風險防控。如未建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日常稅務管理工作缺乏應有的監督和檢查;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對審計重點、審計方法、審計頻率、審計結果跟蹤等重要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規定,監督檢查無據可依,缺乏系統規劃和管理;日常審計和管理職責多交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但受限于外聘審計機構不能全面、完整掌握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全部信息,審計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受到較大影響。再加上審計機構受聘于上市公司,部分審計機構受利益驅動,在未全面了解實際情況的情況下就主觀出具審計結論和報告,僅僅滿足稅務管理機關的基本要求,沒有對公司的稅務風險進行全面體檢并提出有效的防控建議。
(四) 內外部信息溝通不暢。一是上市公司內部,部門利益和公司整體利益往往存在沖突。如在未建立企業共同遵照的稅務風險管理原則之前,不同部門站在自身角度出發,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可能滿足了其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但卻增加了企業整體稅負,降低了企業整體效益。二是上市公司與稅務機關之間,由于征納雙發利益出發點不同,存在信息溝通不暢的現象。如企業納稅意識不強,不配合稅務機關檢查工作,稅務機關只提供被動咨詢服務,不主動提供指導等,往往因多種原因導致納稅申報漏洞,引起稅務風險。
(五) 未建立符合自身實際需要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不能提前識別和發現稅務風險,稅務風險防范滯后。
三、對提高上市公司稅務風險防范的一些建議
(一)提高對稅務風險防范的重視程度
上市公司應正確認識稅務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并將稅務風險防控意識貫穿到企業管理全過程,全面梳理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稅務風險風險點,并根據企業組織分工,明確對應的責任部門。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整體規劃稅務風險防范工作,定期分析稅務風險程度。在重大決策過程中,吸納專業的稅務人員參與,充分考慮稅務風險因素。
(二)營造良好的稅務風險內控環境
一是完善企業內部稅務控制制度。包括合理設立專門的稅務部門,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崗位,配備專業人員,明確職責權限,充分授權,并采取措施提高稅務人員專業素質;完善規章制度,建立稅務風險防控相關制度,如納稅申報流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等,同時,做好對稅務風險進行梳理,形成相應的風險提示,明確規范的操作手冊等基礎工作。二是在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上,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要形成有效的監督與制衡關系,防范管理層從自身利益出發,通過不合規的方式來降低稅負,導致稅務風險。董事會和管理層在制定戰略計劃和經營決策時,綜合考核稅務風險。同時,上市公司內部機構之間也要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包括稅務管理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明確職責,形成統一的稅務風險管理原則。三是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傳遞合規操作、稅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從根源上防范稅務風險。
(三)建立和完善稅務審計制度
一方面是合理行使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權限,在審計委員會內設稅務審計專門人員,定期研究和部署稅務風險防范相關工作,保持機構的獨立性,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另一方面是規范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范圍和審計頻率。內部審計應加強對稅收法律法規的遵循、企業內部稅務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效果,稅務會計核算、外聘審計機構、稅務申報等方面工作的審計。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合理安排審計頻率和覆蓋范圍,確保內部審計發揮應有的作用。
1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和分類
1.1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由于稅法的強制性、固定性、無償性,以及經濟業務的復雜性而帶來稅務責任的一種不確定性,如企業被檢查、稽查、引發補稅、繳滯納金和罰款的責任。它是由經濟活動環境的復雜性、多樣性,以及納稅人認識的滯后性、對稅收政策理解的偏差和操作上產生的失誤等共同作用的結果。供電企業作為央企承擔著諸多社會責任,承擔著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供電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依法合規納稅,降低稅務風險。
1.2稅務風險的分類
當前供電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主要有兩種:稅收決策層面的風險和稅收執行層面的風險。稅收決策層面的風險是指企業在決策這一經濟事項的時候沒有考慮稅務風險或者考慮不周,導致企業增加了稅收滯納金、罰款、罰金等額外支出的可能性。稅收執行層面的風險是企業在處理涉稅事項的過程中,基于稅法認識不到位或辦稅人員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嚴格遵從稅法規定,增加了稅收懲罰的可能性。
2堅持學以致用,夯實財稅基礎
2.1構建微信平臺,探討涉稅難題
公司自“子改分”以來,創建了稅務工作微信交流平臺,成為了分享經驗、集思廣益的互動性平臺。管理員定期推送稅務學習數據,及時發送和傳達上級要求,探討稅務申報、匯算、繳納和發票管理中遇到的難題和疑問,總結工作中遇到的涉稅注意事項,消除了上傳下達以及下情上達的地域和時間限制。
2.2編寫指導手冊,加強政策解讀
自2016年5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全面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公司通過多種信息渠道,結合業務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政策解讀及宣傳,先后編寫下發了《“營改增”報銷操作指南和稅務管理指導手冊》,對政策變化后索取發票的注意事項、增值稅發票的取得范圍等與日常業務息息相關的事項進行特別提示,杜絕“營改增”過程中涉及的稅務風險,最大限度的享受“營改增”稅收政策為企業帶來的稅收紅利。
3貫徹業財聯動,防范稅務風險
3.1強化決策管理,提升應對效率
一是規范決策管理,從制度上嚴控稅務決策風險,成立了以總經理為主任的稅務風險管理委員會及工作機構,規定公司范圍內的重大涉稅事項均需要稅務風險管理委員討論通過方可執行。二是建立決策清單制度,通過對公司范圍內全部涉稅業務的梳理,形成需要決策的業務清單,同時明確清單以外涉稅金額超過五十萬的事項也需上會審批。三是加強稅務風險評估,通過對前端業務的梳理,評估各項業務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必要時借助社會中介機構的力量,提升評估的效率和效果,使風險應對更有力。
3.2開展學習培訓,加強人才儲備
一是開展全員培訓,根據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不同的需求,制定培訓計劃,重點開展對公司領導層的培訓,提升公司領導稅務風險敏感度。二是加強政策研讀,稅務專業管理人員集中解讀相關政策,研究財稅政策動向,分析潛在風險,把握稅收優惠,明確實務操作。通過政策學習解讀,引導公司涉稅業務決策和運作,有力地保障了公司依法納稅和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地。三是加強人才儲備,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財務人員報考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等社會考試,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養,充實公司稅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儲備力度。
3.3梳理前端業務,全面管控風險
3.3.1營銷部門
一是管控增票開具范圍。發票管理是稅務管理和稅務稽查的重點,營銷部門承擔著開具發票的職責,財務部門對營銷電費中心的發票管理進行監督和指導。不定期對電費管理中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登記和開具進行抽查,確保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范圍正確。二是管控增票開具經濟業務實質。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取得的增值稅發票需要符合“三流一致”(合同流、資金流、發票流)管理要求,營銷部門和分布式光伏并網企業必須先簽訂購售電合同,才能根據發電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進行資金結算。
3.3.2工程部門
一是區分工程開工日期。2016年5月1日之前開工的老項目、甲供項目、清包項目,可以按照原計價依據執行,項目承包商開具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可以執行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工程項目計價依據,項目承包商開具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5月1日以后的項目執行項目承包商開具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二是區分計價定額的使用。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工程項目,計價定額材料及機械使用費必須執行稅后定額,不得執行原計價定額,稅后定額調整系數暫按造價[2016]11號文執行,人工費計價定額暫不調整,待行業計價依據(定額)出臺后執行行業計價依據(定額),項目承包商開具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三是規范不動產進項稅抵扣。“營改增”后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其取得的進項稅額分兩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公司為規范不動產進項稅抵扣管理,建立不動產和不動產在建工程臺賬,分別記錄并歸集不動產和不動產在建工程的成本、費用及進項稅抵扣情況,留存備查,保證進項稅額的抵扣時間和金額的準確性。
3.3.3物資部門
一是源頭區分項目性質。因為農維項目的進項稅額是不能抵扣的,在工程項目立項時區分農維項目和主業項目,從項目源頭管控物資發貨,同時財務每月進行農維費進項稅額轉出操作。二是資產報廢閉環管理。資產報廢會涉及到企業所得稅中的資產損失申報,項目管理部門會同物資部門完善拆舊明細,完善報廢物資處置計劃匯總表,縮短報廢物資處置周期,財務部門確保處置收入能對應到具體資產,及時去稅務局備案,實現閉環管理。
3.3.4費用報銷部門
一是遵照報銷操作指南。“營改增”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率增加了很多,業務部門索取發票參照報銷操作指南,對屬于增值稅抵扣范圍的業務必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并開具正確稅率。二是告知增值稅專票認證時間。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時間是自發票開具之日起180天內,業務部門取得發票后及時來財務報銷,避免超期未報銷認證的情況。三是公布公司開票信息。“營改增”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業務增多,將公司增值稅開票信息掛內網并郵件告知全體員工,確保公司取得的進項稅票完整有效。
4評估與改進方向
近年來,公司堅持夯實財稅基礎、梳理前端業務等有力措施,不斷提升稅務風險管理水平,使公司風險管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未來通過建立信息化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在公司稅務風險目標值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使用信息化手段,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監控,實現實時取數計算,及時關注指標異動并進行分析,解決每月手工計算帶來的指標滯后性。
作者:李琳 胡培培 單位:國網蕪湖供電公司
一、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目標描述
(一)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理念與策略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在法律規定容許的范圍內,從減輕自身稅收負擔的角度考慮,通過對相關經濟事項所進行的一系列規劃、設計等具體行為,使公司財富增值的進程更加穩健、更加快速。只有正確認識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掌握防范稅務風險的基本方法,才能使稅務成本最低化,目標利潤最大化,最終實現納稅籌劃的風險管理目標。
(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目標
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目標,是把握公司整體的納稅狀況,識別和防范納稅風險,強化公司內部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高稅務風險管控能力,實現依法納稅、準確納稅、合理納稅。
(三)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項目范圍
納稅籌劃風險管理項目范圍涵蓋企業的所有經濟業務,具體包括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各稅種稅務風險的識別和防范、稅務分析和納稅評估。
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內容
(一)納稅籌劃相關的風險
主要有稅收征管風險、稅收政策風險和企業經營風險。
1、稅收征管風險
稅務登記風險,是指由稅務登記基本信息變更所帶來的風險,如公司法人變更,公司名稱變更、辦公地址因搬遷變更等,應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稅務登記變更,否則違反了稅法規定,存在稅務罰款風險。
發票征管風險,是指納稅人未按稅法規定印制發票、領購發票、開具發票、取得發票、保管發票,存在稅務征管部門罰款的風險。
納稅申報風險,是指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及營業外收入等稅率、稅金計提的正確、完整性和年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進行調增而未調增的項目,導致稅務部門罰款及繳納滯納金的風險。以及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未通過稅務部門允許延期交納稅款,造成罰款及繳納滯納金的風險。
納稅評估風險,是指稅務機關納稅評估后,相關企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未及時解決會計與稅務處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沒有及時規范財稅處理而導致稅務風險。
2、稅收政策風險
稅收政策理解偏差引起的風險。由于納稅籌劃人員專業知識存在局限性或對稅收政策理解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實際操作中出現與稅收政策相沖突的偏差,引發納稅籌劃的政策風險。
稅收政策調整引起的風險。若納稅籌劃方案跟不上最新的稅收政策,則相關的籌劃內容可能由合法變為不合法。稅收政策具有時效性,如若把握不好稅收調整的時機則會引發納稅籌劃的政策風險。
稅收政策模糊引起的風險。我國現有的稅收法律法規中某些稅收行政規章缺乏明晰性,納稅籌劃若以這些較模糊的行政規章為依據,則可能對稅法精神理解錯誤而引發納稅籌劃風險。
3、企業經營風險
投資決策引起的風險。稅收政策的制定存在導向性差異。這種導向性差異也是納稅人制定具體籌劃方案的切入點。如果在考慮分析相關因素時缺乏全面性,未能覆蓋所有重要的因素,則可能會給納稅人帶來損失。
成本開支引起的風險。理論上很多納稅籌劃方案都具有可行性,然而在實際執行中被各種因素所制約和影響,籌劃的成本會明顯增加。如果忽視這一成本,則可能會導致利益的流出。
方案實施風險。納稅籌劃方案的科學統籌安排是必要的,同時,如何有效的實施既定方案也是直接關系到納稅籌劃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問題。納稅籌劃方案雖然具有科學性與可行性,但如果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嚴格的執行規范和完善的操作手段,或缺乏合格稱職的工作人員,都會引發籌劃方案的實施風險。
(二)納稅籌劃風險產生的原因
1、納稅籌劃具有條件性
因一般企業財務人員編制普遍較少,稅務管理人員身兼數崗,不能集中時間和精力對相關稅務政策進行研究、分析和解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納稅籌劃目標的實現產生了不利影響。
2、納稅籌劃具有主觀性
納稅籌劃涉及多個領域,籌劃人員對稅收政策法規的理解、認識和判斷以及籌劃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知識面和理解能力等因素或多或少都會對納稅籌劃方案產生直接影響。
3、征納雙方認定具有差異性
我國稅法中的某些規定具有伸縮性,而納稅籌劃方案是否符合稅法的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稅務機關的認定。即使納稅籌劃方案中的具體內容并未與稅法發生抵觸,但若不符合稅法精神,稅務機關仍會視其為非法行為。
(三)納稅籌劃風險的控制方法
1、納稅籌劃風險控制體系
組織控制體系:加強公司流程權責的控制
業務控制體系:區別業務類型及性質對稅種準確性的核定
票務控制體系:嚴格票據的領用、受票、開票管理
會計控制體系:加強會計憑證的制證、復核、審批控制
資金控制體系:加強資金安全管理和預算管控
2、納稅籌劃風險控制體系具體說明
組織控制體系:成立稅務風險控制小組,由公司財務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主要職責是組織與協調日常稅務風險控制工作。
業務控制體系:財務部門相關崗位人員與業務部門及有關往來供應商及時溝通交流,分析有關經濟業務涉稅情況以及業務模式與公司稅負形成的關系。如施工工程承包業務,分析含材料設備發包還是部分發包對公司稅負的影響,合同鑒定環節需要注意的合同要素,并及時反饋業務部門。
票務控制體系:嚴格各項發票的購領銷手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受票和開票,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符合進項稅抵扣條件的業務盡量取得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款。除了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以外,其他業務盡量取得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并制定相應成本管理辦法,努力將稅務風險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會計控制體系:一是會計核算規范,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標準化核算的要求,選擇會計科目進行日常賬務處理。二是完善制度建設,制定相關文件規范會計核算。三是稅金的計提、申報與納稅的復核管理,對計提的稅金在復核后,進行納稅申報工作,繳納稅款。月末稅務工作人員檢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及部分往來科目,檢查相關財務數據的一致性以及往來賬項的性質,檢查各項收入的來源及性質,判斷各項收入計提稅種的正確性,檢查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及附加等是否完整計提,有效控制納稅風險。在各項稅金計提正確的情況下,進行納稅申報表的填制,經專門人員復核后,進行納稅申報、繳納稅款。
資金控制體系:完善資金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資金內控制度,檢查內部牽制的有效性,業務審批流程的規范性,認真開展資金安全管理的自我檢查與自我糾正,對檢查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加強資金的預算管控,實行資金集中統一監管,嚴格收支兩條線,有效控制納稅風險。財務人員根據業務部門提交的原始憑證復核支出內容、發票真實性、經濟業務內容真實性,不隨意列支與公司生產經營無關的支出。制證形成后由專職人員審核,最后匯總至財務部門負責人審核,層層把關,將納稅風險控制在源頭。
三、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評估與改進
根據稅務風險制定下一步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并積極實施,形成稅務風險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良性循環機制,最終實現稅務風險的合理管控,達到準確納稅的目的。
訂購稅法數據庫,及時獲得與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最新稅法信息,或者聘請稅務顧問及時解決稅務管理人員的稅收政策理解與難題。
1.稅務風險管控的目標與范圍
1.1稅務管理的目標
當前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稅收政策理解風險。二是稅收政策執行風險。為有效規避上述風險,合理避稅、誠信納稅,蕪湖供電公司分別從風險防控體系、納稅企業文化、稅收管理制度、內部企業管理等方面尋求方法,積極應對,構建企業自身一整套的標準化流程,依法納稅,確保不發生大的稅務檢查問題。
1.2稅務管理的范圍
按照涉稅環節,蕪湖供電公司稅務風險管控的范圍主要分為:一是涉稅政策使用引發的稅務風險,包括資格認定,優惠稅率的使用等;二是收入、成本、費用的處理方式上引發的稅務風險,包括收入的確認、成本的確認、費用的確認等;三是發票管理方面引發的稅務風險,涵蓋普通發票使用和保管,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開具和使用,普通發票的使用與管理等;四是增值稅、營業稅及其他稅務處理引發的稅務風險,包括增值稅、營業稅的計提、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以及其他稅費的計算等;五是納稅申報、稅款繳納引發的稅務風險,包括納稅申報的真實性、稅款繳納的及時性等。
2.稅務風險管控的主要做法
2.1縱向管控,構建稅務風險防控體系
(1)構建組織,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
蕪湖供電公司是安徽省電力公司下屬的非獨立法人單位,不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等決策機構,公司總經理辦公會是公司最高決策機構。
公司總經理辦公會作為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決策公司的重大涉稅事項,同時公司作為省公司下屬的非獨立法人的分支機構并不獨立繳納企業所得稅,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的重大事項需要向省公司進行匯報。公司財務資產部在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公司的統一領導下,依法進行涉稅業務的會計核算,履行納稅申報、繳納稅款的義務,評估公司相關業務的稅務風險,并根據風險等級實行對應的處置措施。
(2)營造氛圍,建立稅務風險管理企業文化
稅務風險己成為當今企業的一種常態風險,企業在從事各項經濟活動時必須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公司將每一次稅務檢查都視作一次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實戰檢驗,并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回頭看。同時公司內部規定:各業務部門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須自行整改到位并確保以后不在發生,通過多種措施并舉使得稅務風險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3)強本固基,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在各項業務流程中嚴格執行國網公司和省公司的相關文件制度規定,同時結合公司實際,制訂了一整套符合公司實際的管理制度:在農維費管理方面,制訂了《蕪湖供電公司農村電網維護費財務管理辦法》,在資金管理方面修訂了《蕪湖供電公司資金支出管理辦法(修訂)》,在差旅費方面制定了《蕪湖供電公司差旅費管理辦法》等。
2.2橫向應對,建立稅務風險“三步走”
第一步 稅務風險的事中識別
為快速有效識別公司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公司采用強化內部管理、財務與業務融合并輔以報表分析法來識別公司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
首先,強化發票管理。對于報銷用的普通發票的發票專用章的格式以及發票抬頭名稱是否完整進行嚴格審核;對于對外開具的電費增值稅專用發票,確保增值稅專用發票制度得到貫徹執行,國家稅款不致流失;對于部分用戶增值稅應稅業務和非應稅應付同時存在需要分割電費發票的問題,因電費分割單營銷部門無法復核,為避免出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問題,公司要求用戶去稅務主管機關開具相關的證明作為電費分割的依據。
其次,促進財務與業務的融合,使得稅務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轉變。
再次,加強報表分析,設置科學有效的指標分析體系。
對于增值稅,設置了如下兩個指標體系:
增值稅稅負率
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應稅主營業務收入)*100%
應納稅額與工業增加值彈性
應納稅額與工業增加值彈性系數=應納稅額增長率/工業增加值增長率
用于判斷企業是否存在少繳稅金、進行虛假申報的稅務風險。
對于個人所得稅,設置了個人所得稅稅負率指標。
個人所得稅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生產成本-工資)/100%
從這個指標大致可以判斷企業有無少計提、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況。
第二步 重大事項的稅務風險評估
公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評估稅務風險。除此之外,如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界限較為模糊,可能導致納稅調整事項的,我們從其金額上來判定是否會產生大的稅務風險,一般我們認為超過十萬元即是重大的稅務風險。
第三步 稅務風險的應對
公司按照稅務風險的等級和頻次分別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對于重大的稅務風險即行整改。對于偶發性質的非重大的稅務風險則選擇保留相應的稅務風險;對于經常發生的非重大的稅務風險,則需要查明其經常發生的原因,確保此類問題不再發生。
2.3加強溝通、暢通信息溝通渠道
(1)加強內部信息的溝通與傳遞
建立健全企業基礎信息系統。一方面公司匯編并定期更新本行業適用的稅法法規。另一方面公司強化對財務管控稅務管理模塊的深化應用。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渠道。公司積極利用預算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大修技改工程推進會等多種形式宣貫稅務風險管控理念,同時為其他部門提供稅務咨詢并定期組織稅務培訓,強化相關部門對稅務風險的認識和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責任意識。
(2)建立外部信息傳遞和聯動機制
公司定期開展與稅務主管部門溝通交流,總會計師經常帶隊拜訪稅務主管部門,就企業相關重大涉稅事項進行探討,并約定企業涉稅處理的具體流程,同時積極邀請稅務主管部門就最新的稅務政策等進行授課解讀,建立起了良好的稅企聯動機制。除此之外,公司還積極加強與兄弟單位的溝通交流,提升自身稅務風險管理水平。
3.評估與改進
公司為保證稅務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通過審計委員會來開展對其持續的監督與評價工作。同時為提高評估的有效性,公司還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根據相關外部規范和企業內部要求,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有效性評估。
參考文獻:
[1]韓靈麗:《公司的稅務風險及其防范》,稅務研究,2008(7)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在防范稅務風險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隨著我國稅收制度的不斷完善,面對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建安大型企業如何進行稅務風險管理,以期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稅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就成為擺在企業各級領導及財務人員面前的一件大事。建安大型企業稅務管理面臨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大型建安企業組織結構龐大,經營業務多樣,經營活動復雜,管理難度大;另一方面稅務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管理資源缺乏,管理環節滯后。目前許多大型建安企業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一些企業盡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制度,但都偏重財務報表目標,而不太重視涉稅合規目標。《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及《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重點關注的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和財務報告方面的目標,稅務合規方面的內容比較缺乏或單薄。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而建安大型企業點多面廣,稅務風險防范與管控的任務異常復雜而艱巨。
一、當前大型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及分析
1.建安企業產品施工的特殊性給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帶來難度
建安企業具有經營分布點多、面廣,在其提供勞務和建造產品上具有跨區域、工程項目周期長和成本核算程序復雜,各施工地納稅環境差異大,稅務風險管理難度高。多數大型建安企業跨省、跨國經營,企業需要面對世界各地層級不同的稅務機關及國外稅制的管束。而不同管轄區域的稅務機關對稅法關于建安企業政策規定的理解和執行差異很大,這就額外增加了建安企業擔負稅務風險的系數,給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管理帶來難度。
2.稅收行政執法不規范以及稅企信息溝通不及時,不可避免地增加建安企業的涉稅風險
稅收政策執行偏差的可能性在我國是客觀存在的,這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國家對建安企業外地施工實行施工地和注冊地稅務機關雙重管理的稅收政策,各地方稅務局都采取“以票管稅”、強化稅源管理等征管措施,導致企業執行難度大,稅企爭端多。南京、廣州等地方稅務局按建安企業營業收入的1%加征個人所得稅;四川等地方稅務局按2%預征企業所得稅,以解決機構所在地和施工地主管稅務機關對外出經營建筑企業爭搶所得稅或都不管所得稅的問題。這就要求建安企業每到一地施工都應事前到機構所在地和施工地的地方稅務機關詳細了解相關的稅收管理政策,以減少稅務風險。
3.大型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通常與做假賬或者簡單的賬面差錯關系不大,主要來源于企業管理層的納稅意識和觀念不夠正確,相關內部風險防范制度缺失或不夠健全,經營目標和經營環境異常壓力等諸多方面
在施工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中,從投標決策開始到竣工結算很容易忽視稅務因素,加上施工企業層層轉包分包,對項目管理的稅務風險意識又比較淡薄,這樣就可能增加涉稅風險。建安企業是完全市場競爭下的微利企業,我公司一年完成了近30億的施工產值,完成的營業利潤也只有近2500萬元, 僅占施工產值的8.3%。如果因稅務風險意識淡薄導致稅務稽查處罰,企業的稅務風險很容易轉化為直接利益損失,這樣不僅會吞噬企業利潤,阻礙商業目標的實現,還會給企業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4.建安企業稅務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管理資源缺乏,管理環節滯后,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大型建安企業點多面廣,有的只是在總部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有的甚至連總部都沒有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稅務管理崗位。各個施工地點更談不上配置專門的稅務管理人員,相關的稅務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項目經理部或分公司財務人員兼任,他們面對我國稅法及其相關法規的不斷變化,缺少涉稅輔導及稅法后續教育,對稅法的理解、認同和把握有一定的偏差,這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在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二、大型建安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管控應對措施
1.提高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認識,加強稅務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企業應倡導合法納稅、誠信納稅的稅務風險管理理念,按照《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辦理稅務登記,準確計算稅金,按時申報、足額繳納稅款,規范納稅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在企業內部營造稅務風險管理環境,增強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將稅務風險管理的工作成效與相關人員的業績考核相結合,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并把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與企業的其他內部風險控制和管理制度結合起來,將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
要組成部分,形成全面有效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與防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機制,把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融入到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中,以形成既擁有風險管理防御能力,又有戰略管理規劃,使稅務風險管理和戰略管理有效地融合。稅務風險管理由企業管理層負責督導并參與決策,管理層應將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項重要內容,促進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監管的有效互動。
2.管理環節前移,變事后管理為事前管理和事中監督,提前發現和預防稅務風險,做好日常風險處置預案
稅務風險管理是公司稅務管理的基本和首要任務。加強對建安企業各項目經理部或分公司稅務風險因素的識別和應對,重在事前防范,做好“曲突徙薪”式的工作,這不僅有利于控制風險,也為公司經營提供了通過稅務籌劃創造價值的可能性和空間。建安企業應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內部和外部以及各施工地點的相關信息,查找企業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分析和描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條件,評估風險對企業實現稅務管理目標的影響程度,從而確定風險管理的優先順序和策略。對于監控和分析到的風險,應仔細分析原因并加以解決。這是一項長期的日常性工作,要實行動態管理。可根據需要在各項目經理部或分公司設立稅務管理崗位。
3.強化企業信息管理建設,制定稅務風險管理控制流程,明確風險控制點
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與溝通制度,明確稅務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建立和完善稅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統,及時匯編本企業適用的稅法并定期更新;企業應根據業務特點和成本效益原則,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稅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建立內、外部及各施工地點的信息管理系統,有效的信息系統能確保企業內、外部及各施工地點信息通暢,能確保企業稅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企業稅務部門與企業管理層的溝通和反饋,發現稅務風險先兆和實際問題均能得到及時的關注和妥善的處理。企業內部完整的制度體系是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基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與科學,從根本上制約著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程度。如果企業缺乏完整系統的內部管理制度,就不能從源頭上控制防范稅務風險,也就無法有效地提高防范稅務風險的效益。大型建安企業應結合內控管理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一是加強內部控制,即“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二是“利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對具有重復性、規律性的涉稅事項進行自動控制”;三是制度流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建安公司業務和稅收規定都是不斷變化的,制度流程也要及時進行修訂完善。
4.配備專業的稅務人員
由于稅務管理的專業性、政策性和復雜性,稅務管理工作對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求較高,配備合理的崗位和人員,是公司有效管理稅務風險的必要條件,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企業應定期對負責涉稅業務的員工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一般來說,稅務管理人員首先需要深刻理解稅收法規,這是最基本的專業能力;其次要熟悉建安企業財務、會計處理,因為納稅處理基本以會計處理為基礎;最后,還要熟悉建安企業業務以及整體經營戰略,不熟悉業務就無法深刻理解某些相關的稅收規定, 不把握經營戰略則難以發揮稅務的事前籌劃、規劃作用。另外,這些人員還必須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稅收政策不斷變動,要求稅務管理人員不斷提高學習、思考和研究的能力,確切說稅務管理部門要成為“學習型部門”。
5.利用納稅評估降低稅務風險
納稅評估是由稅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比對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報送納稅申報資料及提供的相關涉稅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評定、核實,從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斷,進一步對納稅人實施管理和服務的行為。目前很多企業及其財務人員缺乏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因不熟悉稅法規定或無意之失而造成的稅收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從而導致企業被稅務違法處罰風險增大。因此企業應借鑒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方法,通過分析財務部門各月、季、年申報和上繳的稅款情況,財務報表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主附表之間的邏輯關系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內部自檢。從故意稅務違法風險、非故意行為導致結果違法的稅務風險、稅收政策調整或主管稅務機關責任帶來的稅務風險、客觀上少繳稅款的無責任稅務風險等方面,采取手工和計算機軟件相結合的辦法,深入開展宏觀稅負分析活動。充分利用納稅評估活動,詳細剖析容易形成稅務違法風險的不同風險點,分別采取相應措施,降低企業納稅風險。
6.建立良好的稅企關系,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 稅收具有財
政收入職能和經濟調控職能。政府為了鼓勵納稅人按自己的意圖行事, 已經把實施稅收差別政策作為調整產業結構, 擴大就業機會, 刺激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國人多面廣,國家的宏觀稅收政策具有較大的彈性空間,對政策法規的不同理解及地域差異造成了各地的稅收征管模式各不相同,各地稅務執法機關也就擁有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此, 企業要注重對稅務機關工作程序的了解, 加強聯系和溝通, 爭取在稅法的理解上與稅務機關取得一致, 特別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處理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減少涉稅風險。
7.加強稅收法規學習,準確把握稅收政策
我國稅制建設還不完善,稅收政策變化較快,許多稅收優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區域性,這就要求企業在準確把握現行稅收政策精神的同時關注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通過稅收政策的學習,掌握稅收法律政策變動的情況,審時度勢,用足用準國家稅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納稅成本和其他成本。綜上所述,大型建安企業產品施工的特殊性決定了稅務風險控制的艱巨性,企業管理層應充分認識到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對稅務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使企業隨著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在防范稅務風險的同時降低企業整體風險,從根本上解決稅務風險問題,從而降低納稅遵從成本,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
參考文獻:
[1]劉芳,高雅杰,新形勢下建安施工企業稅務風險,價值工程,2010,(1)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目前我國正在完善相關的稅收政策,營造一個良好的稅收環境。在稅收政策和內容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稅務的下降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去發展自身的實力,但是在另一方面稅務部門也加強了對企業稅收的監察力度,對企業的稅收內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企業在稅收風險的防范上敲響了警鐘。
一、當前對于稅收內控的理解
1.公司管理松散,領導結構不完善都影響著所得稅稅務內控的實施
傳統的公司管理機制影響著稅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很多企業在機構的設置上部門重疊,責任不清,權力集中嚴重,更多的是承襲著計劃經濟時的管理模式。影響著企業內部信息的溝通,消息的閉塞使公司部門完全沒有協調溝通能力。嚴重的影響著企業的長遠目標以及良性健康的發展。
2.稅務管理制度的不明確,影響公司其他規章制度的執行
在公司執行制定的預算,審批等方面都流于表面,責任分工不明確。再加上領導層沒有專業的財會人員,導致在稅務政策的實施責任不明。更是缺乏在這方面的監管和獎勵機制。
3.新會計準則的實行,對稅務內控的影響
在當今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下,新會計準則的出臺,有利于我國會計準則的更新發展。但同時對于公司的財務報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企業在某些方面的利潤降低了。例如:某A公司2008年七項計提對利潤調減總額高達6.54億,A公司當年的利潤總額高達6.31億,但已經暫停了上市的可能,顯而易見七項計提使造成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而A公司計提的壞賬竟然高達5.28億。對于如此高額的壞賬,已經影響到公司稅務的正常運行管理。
4.變幻莫測的經濟市場使稅務內控成為公司的薄弱環節
市場經濟一直都處在風險頻發的狀態,今年我國又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外匯占款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近些年關于取消出口退稅的意見一直高漲。鼓勵出口的直接表現就是出口越多,外匯越高,更增加了國內基礎貨幣的貯藏。加之信貸的乘數效應,就更加的引發了通貨膨脹的加劇。使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也會越來越多,這時就需要出口退稅的調劑。出口退稅政策的變化會讓一些依賴出口的公司蒙受重大的損失。使公司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承受危險的頻率增加。
5.相關職位的缺失,使稅務內控成為企業的薄弱點
稅務的風險管理已經成為公司管理的主要只能之一。而在國內的大多數企業里并沒有相關對于稅務管理職位的設置。大多數財會人員對于稅務知識也是一知半解,只會一些簡單的技能。例如怎樣填寫報表,而對于國家相關稅收的減免政策的實行、優惠政策的出臺也是知之甚少。加上對于招聘人員的經驗沒有相關硬性的要求,也就談不上對于企業稅收的安排、風險的規避了。
二、對于所得稅稅務內控的完善
1.制定相關法律,嚴格要求稅務人員的行政執法能力
對于稅務人員的行政執法能力進行深入細致的考核,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和探討,形成一個統一的規范標準。使稅務人員在行使權力時有法可依,并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一些不合乎規定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機制進行全面的清理,簡化工作流程,總結一套行之有效的實際經驗。在明確規定的狀態下,對違反行為進行細致的探討處理;形成一套相互聯系的規章制度,在彼此監督制約的基礎上,協調促進發展。保證行政權力有效有序的運行下去。
2.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對風險的防范意識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自身的自控能力也越來越體現出來。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這是一個警示。傳統的企業所得稅的管理只是強調申請表的稅額計算及申報等一些的基礎性工作。但是隨著我國稅收政策的不斷完善,所得稅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企業所得稅的管理范圍也進行了相應的擴充和調整。這對于企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保證企業所得稅按時收繳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發展自身的實力,在規避各種危機中快速發展。
3.簡化行政管理機構,完善自身發展的體系
各個部門彼此之間的協調制約,是稅務內控制度良好運行的基礎條件。這樣不但不能降低公司運營的效率,而且會因為部門之間的配合,促進公司保持良性健康快速的發展。
4.企業稅務的管理與稅務內控的結合
企業的稅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結合各項資源的同時,致力于企業的稅務的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種類繁多,內部控制和外部監察成為實現稅務管理的主要手段。企業必須憑借自身的調控,運用合理的手段達到分配利用企業資源,進而實現公司的稅務目標。以企業所得稅的統籌策劃為例,在實現其四種類型的稅務目標的同時,又與稅務構成相聯系。只有他們正常運行,才能使稅務在企業正常的發展。
5.加強企業在業務和會計核算方面稅務內控制度的建設
企業稅務的管理與公司的日常經營息息相關。要建立一個采購與銷售經營一條龍服務的管理通道,企業的稅務主管部門要對他們進行時時的監督,發現其中存在的危險更要及時的糾正出來,這樣有利于減少企業稅務的損失。在此基礎上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改進工作方法,嚴格按照稅法的要求進行統一的管理實施。
三、結束語
稅收內部調控制度的建立為企業所得稅的管理提供一個全新的研究角度。將稅收內控制度和企業的實際相結合起來,有助于幫助企業在防范危機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做到企業內部管理的升級。我們在實行稅收內控制度的同時,要善于發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相關的職責;規范在實行中出現的不但想象,并加以監管;認真落實相關要求,發揮自身的內控作用。在總結發展的同時,也要充分吸收國外先進的經驗。促使內控制度的不斷發展,使其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肖大勇.稅務內控為企業筑牢“防火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
海外經營;稅務;原因;管控
中圖分類號:
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301580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尤其是資金和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抓住政策紅利,紛紛搶灘海外,掀起了以形式多樣、資源導向、項目多元、專業開發為特點的境外投資熱潮。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所涉足地區和范圍不斷擴大的同時,由于自身經營管理和外部環境方面的原因,中國公司在境外面臨著種種異國稅務問題,給公司的經營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中國公司在“走出去”的同時,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稅務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規避和防范各類稅務風險,實現海外工程項目的正常、安全和健康運營。
1 中國公司海外經營中出現的稅務問題
海外經營應遵守所在國與工程項目有關的稅收政策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所得收入必須按規定依法納稅。如果企業不能充分了解所在國的稅收種類、稅率、征稅方式和稅收優惠,不能從會計制度以及簽訂合同等環節中采取合法的減稅、免稅和避稅措施,或者避稅失敗,將會給工程項目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各國紛紛加強稅收監管的大背景下,稅務問題更呈不斷上升之勢。
從稅務問題的發生原因和影響來看,中國公司海外經營通常存在的稅務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1)稅收籌劃的失敗是稅務問題的主要誘因。絕大多數中國公司海外經營時為降低稅務成本、提高經營效益都進行了稅收籌劃。稅收籌劃的主要特點是一種事前行為,具有合法性、超前性、長期性、預見性等特點,而國家稅收政策、稅收法規都在不斷變化,由于其目的的特殊性和企業環境的多樣性、復雜性,稅收籌劃與其他財務管理決策一樣,風險與收益并存。稅務籌劃是有風險的,即稅務籌劃活動因各種原因涉嫌違法而受到行政、刑事處罰。因此公司通過稅收籌劃減少稅收成本時,要特別關注稅收籌劃的風險控制和防范。
(2)中國公司由于沒有對項目當地的會計和稅務制度充分了解或存在機會主義的思想,對稅收法規的理解和執行發生偏差,企業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及聲譽損害等風險。
(3)中國公司海外經營運作時,一般都會遇到當地稅務機關例行性的外帳稅務審計。在南美、中東、北非等不少國家都設有針對一定規模外資企業涉稅事務的大企業管理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進行稅務審計。由于東道國及母國的稅收監管帶來的稅務檢查、調整,以及由此產生的稅務糾紛和處罰措施,對企業經營和聲譽產生不利影響。
(4)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充分用好優惠政策,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造成多付稅金的風險。在投資架構安排實施過程中,由于東道國、母國等各方的稅務處理差異而導致的對所得雙重征稅的風險。
2 原因分析
公司的涉稅管控能力、會計核算水平、內控制度以及涉稅人員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海外經營的整體稅務風險。由于近年來海外項目發展太快,相關人才儲備沒有跟上,各級管理者對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視,一旦有了項目,還是派遣國內的財務人員,管理制度還是沿用國內那一套。即使這樣,財務管理機構還是過于精簡,人員是少之又少,在素質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又擔負大量的業務工作,導致管理上不完全到位。公司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由于相關人員自身業務素質的限制,以及各國稅收法規、財務法規的復雜性可能會出現對有關稅收法規的理解偏差,雖然主觀上沒有偷稅的愿望,但在納稅行為上沒有按照有關稅收規定去操作,或者在表面、局部上符合規定,而在實質上、整體上沒有按照有關稅收規定去操作,造成事實上的偷稅,給公司帶來稅務風險。
稅收籌劃是建立在公司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水平以及涉稅誠信基礎之上,與企業的管理決策者和相關人員對稅務籌劃的認識程度有十分重要的聯系。一旦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低下,相關信息嚴重失真或領導部門對稅務籌劃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甚至于與找關系、鉆空子等同起來,就會造成稅收籌劃基礎極不穩固,基于這種基礎的稅務籌劃,風險性會更大。個別中資公司管理層,低估了項目所在國特別是非洲、東南亞等一些經濟相對落后國家的稅務、海關和外匯管理機構的專業水準和執法能力,結果為自己的主觀片面認識和錯誤的稅務稅收籌劃付出了沉重代價。
中國公司海外經營出現稅務糾紛也有一些客觀原因。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其經濟、體制以及文化、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跨文化沖突無處不在,給項目管理帶來嚴峻的挑戰,國內成熟的項目管理方法和模式整體移植導致水土不服,管理失效,嚴重者引致項目失敗。由于各國政治、經濟、法律制度的不同,導致各國的會計核算體系不同,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差別很大,集中體現在稅務處理方面。各國稅收政策和制度的差異給中國公司海外項目的稅收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中國與很多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但部分協定目前還停留在紙面上,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很難落實到實際操作中。二是企業對各稅種政策的掌握程度,因為很多國家或地區的關稅、增值稅、所得稅等稅目較為復雜,因此在各稅種的政策把握和計征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
隨著國際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多,涉及的施工領域越來越廣,承包商與國外公司間的各項合作也在擴大,合作收入的分配、資金的流動、成本的分攤、利潤的分配、稅金的繳納等事項,都涉及多國法律、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操作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公司注冊、稅務登記、設備物資進出口、外匯管制、適用的會計制度等各國之間都有差異,這就要求公司管理層和業務經辦人員熟悉相關國家的法律法規,做到知己知彼,保證主動,防患于未然。
3 海外經營稅務風險管控措施
3.1 樹立遵紀守法觀念,強化稅務風險防控意識
境外工程自身及其外部環境的復雜性給風險識別帶來很多困難,已知的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風險。因此,對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必須盡可能全面、細致和準確,主動選擇適當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稅務風險是與政府財稅機構相關,與稅收法律相關,所以海外企業應樹立嚴格的守法觀念,提高風險意識。排除無足輕重、麻痹大意思想,打消偷稅漏稅、違法籌劃念頭。把稅務風險防范作為企業風險防范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人人管風險、事事想風險”的氛圍,把風險防范制度和措施落實到實處。
3.2 完善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建設高素質、國際化和復合型的人才隊伍,是現階段中國公司跨國經營過程中一項相對緊迫的任務。選拔和招聘有較好當地語言溝通能力、一定涉外稅收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人才,充實海外項目的財務團隊。母公司財務部門可適時調整財務崗位,增加財務管理人員,提高對海外公司管控能力。培養高素質、國際化人才,除選派一些年富力強、熟悉業務、懂管理且有外語基礎的人到國外高校接受系統的培訓外,更要重視選派人員到成功的跨國公司學習與鍛煉,參與跨國經營的具體業務,從實踐中培養才干,積累經驗。國際化公司應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參加定向培訓或定期培訓等多種渠道,幫助項目經理、財務、進出口和法律等海外一線涉稅人員加強項目所在國稅收法律、法規、各項稅收業務政策的學習,系統學習并熟練掌握轉移定價等稅收籌劃主要流程,了解、更新和掌握稅法新知識,能及時合理地發現和估計潛在的稅務風險。
3.3 優化管理體系,健全內控制度
國際化公司應堅持改革創新,建立靈活適用的國際經營管理體制和科學、高效、嚴密、可發展的制度和執行體系,并結合自身特點,借鑒國內經驗和國際經驗,逐步形成適合海外市場的管理模式。完善的內控制度是項目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保障。境外項目內控制度要以中國的法律法規、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和公司總部的內控制度為依據,同時要結合工程項目的自身特點,在充分了解當地合同、財務、稅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清晰的管理制度,健全項目管理機構,劃分人員權限、明確崗位職責、完善項目財務核算體系等,這樣才能保證國外項目規范健康運行,為化解稅務風險提供制度保證。
3.4 聘請當地中介,借助高水準“外腦”
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顧問等中介服務機構,不僅可為中資企業提供稅收籌劃服務,更重要的是規避涉稅風險。中國公司境外經營不可能及時全面地掌握當地所有的政策法規,納稅信息滯后,通過中介服務可以做到未雨綢繆。中介稅務服務的內容為納稅信譽評估,即通過稅務鑒證,稅務機關認可獨立的審計報告,對納稅義務人的綜合納稅情況給予信譽等級評估,因而減少納稅檢查次數、給予公司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形象,從而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和負面效應。中介機構通過事前獨立的納稅檢查,既幫助納稅人整改經濟事項從而有效地防范稅務風險,又承擔了涉稅責任。
加強項目外賬財務管理,聘用信譽可靠、工作能力強的當地會計師,特別是四大協助進行當地賬務處理、稅務申報、審核和編制當地稅務部門要求報送的各種財務報表,發揮他們在語言和當地政策了解上的優勢,這對海外項目處理好財務特別是稅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5 科學籌劃、周密安排、合理避稅
稅務籌劃是一項需要長期規劃、綜合考慮、細致實施的工作,它要求相關人員在實施時既要著眼于稅法的基本原則考慮,又要從稅法具體條款的操作性著手來進行規劃。同時,節稅應與籌資決策、投資決策、營運決策和收益分配決策結合起來,實現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結合,從而謀求納稅人最大的經濟利益。
在實際操作時,應該要學法、懂法和守法,準確理解和全面把握稅收法律的內涵,時時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趨勢,務必使稅收籌劃方案不違法,這是稅收籌劃成功的基本保證。從籌劃的實效性看,僅僅意識到風險的存在還是遠遠不夠的,各相關企業還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網絡設備,建立一套科學、快捷的稅收籌劃預警系統,對籌劃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風險,立即向籌劃者或經營者示警。綜合考慮和全面權衡稅務籌劃所帶來的風險,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稅收籌劃方案,并保持相當的靈活性,以便適時更新籌劃內容,采取措施分散風險,趨利避害,保證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
3.6 積極配合當地稅務機關審計
海外項目在接到所在地稅務機關的審計通知后,應當準確了解稅務審計的性質、進場時間、審計內容等,提前準備好會計憑證、財務報表、繳稅證明等文檔,做好稅務自查工作。企業應當在稅務審計中積極配合稅務機關的工作,給稅務機關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企業日后稅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配合稅務機關進行稅務審計的同時,注意選擇合適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面對稅務檢查人員的不合理要求,采取不卑不亢、有理有節的方式妥善處理。對于稅務審計結論,特別是涉及補稅或其他違法行為認定的,必須仔細審核,如存在爭議,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企業應當依法行使權利,維護公司利益。中資企業海外項目機構應以稅務審計為契機,針對審計結果反映的問題,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完善內控機制,規范稅務管理,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4 結束語
從勞務合作到工程承包,從單一產業到多輪驅動,中國公司憑著一股“敢為人先”的勇氣,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一直保持著持續健康發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海外經營之路。“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加強稅務風險管控已是海外企業當務之急。海外經營的管理者特別是財稅工作者,必須深入研究、反復探索并勇于實踐稅務風險管理,從而促進海外事業有質量、有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一、物流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一)籌資風險
物流企業全國布點較多,如建倉庫、購車輛等,要投入大量資金布局全國,企業除自身積累外,必須依靠外部借款解決,但是借款必然伴隨著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的風險,有宏觀的、微觀的。如何確定最佳的資本結構,如何安排長期和短期借款的比重,是公司籌資決策面臨的問題。
(二)投資與經營風險
1.對外的股權投資風險
物流企業的發展戰略中確定發展途徑主要以自我發展為主,但也不排除機會合適時候的兼并與收購,并購風險是指企業在并購活動中不能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所帶來的影響程度。一般包括:并購失敗;并購后企業的贏利無法彌補企業為并購支付的各種費用;并購后企業的管理無法適應并購后企業營運的需要,從而導致企業管理失效或失控,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
2.應收賬款風險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物流市場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物流企業為保持或擴大市場占有率,除了依靠服務質量、價格、廣告等促銷手段外,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的賒銷已成為企業擴大銷售、占領市場的重要手段,但利用商業信用實現的營業額越大,承受的應收賬款風險就越高。
3.存貨風險
對于物流企業而言,會計意義上的存貨基本沒有,這里講的存貨主要是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和配送等業務環節中客戶暫時存放在物流企業車上或倉庫中的貨物,這些貨物由于主、客觀原因都可能造成貨物的滅失、損壞、錯發錯運帶來的賠償風險。其中貨物滅損的賠償風險,是對物流安全性的挑戰;錯發錯運的賠償風險,是對物流準確性的挑戰。存貨風險與物流運作水平息息相關。
4.稅務風險
稅務風險是指企業涉稅行為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如稅收政策改變導致的風險;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導致的風險;納稅人員素質有限,稅務法規理解不透,造成稅收犯規,從而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目前全國營改增,物流企業稅負明顯增加,如何進行稅收籌劃非常重要。
5.外匯風險
我國加人WTO后,加快推進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政策進行有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成為趨勢。在這種環境下,匯率浮動所產生的風險會更頻繁、更直接地影響企業的損益。物流企業有涉及國際海、空運業務的外匯收入,所以外匯風險問題同樣存在。
二、物流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外部理財環境是財務管控的外部約束條件,財務決策更多的是適應它們的要求和變化。主要的是法律環境、金融市場環境和經濟環境。
(二)內部原因
1.資金結構不合理
由于客觀原因,有的物流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不利于外部籌資。
2.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物流企業資源配置的兩種方式:一是市場導向的觸發式,二是戰略導向的前瞻式。由于物流商的弱勢地位決定了“合同的不平等”,資源配置完成后客戶爽約或業務量相去甚遠的情況屢有發生;戰略導向的前瞻式配置資源,由于物流市場是一個發育中的市場,在我國認識和受重視的程度還比較低,所以存在“前瞻度”不足的問題。
3.應收賬款賬期過長
物流企業應收賬款賬期過長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合同賬期過長(外部原因),二是從運作到開出發票環節時間過長(內部原因)。
4.稅務籌劃水平參差不齊
物流企業全國網絡多,國家近年來的稅收政策變化較大,各地企業所得稅、營改增、個人所得稅、土地使用稅、稅收優惠政策等都有很多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把握不好就會出現多繳稅或該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未享受到的問題。
三、物流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對策
(一)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在內控制度建設中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1.合法性原則:公司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集團有關制度的規定,不得與之相抵觸。
2.有效性原則:公司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應當符合公司實際,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3.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制度應當覆蓋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下屬單位的所有業務及事項。
4.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制度應當在全面建設的基礎上,要重點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5.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在內容上應當把握控制成本和效益的關系,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的目的。
(二)實行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財務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籌劃,并通過對執行過程的監控,將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目標不斷對照和分析,從而及時指導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以幫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業和最大程度地實現戰略目標。
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充分的雙向溝通以及所有相關部門的參與。全面預算的有效推行將為公司各下屬單位確定了具體可行的努力目標,同時也建立了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是企業業績評價的基礎和比較對象,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就是企業目標分解、實施、控制和實現的過程。
(三)成本費用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運用以成本會計為主的各種方法,預定成本限額,按限額開支成本和費用,以實際成本和成本限額比較,衡量經營活動的成績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以至超過預期的成本限額。主要從以下方面加強:
1.確定成本控制目標與方案
加強成本控制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獲利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應該是全成本概念,包括營業成本、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也包括投資成本、外協成本。主要目標是降低單位成本,采用絕對額與相對額相結合的控制目標。貫徹經營與行政并重、員工與領導并行、總部與基層共推的原則。
2.成本控制的過程管控
(1)宣傳推動:上下互動,營造氛圍
利用OA系統、物流報等多種方式開展對好的單位宣傳、好的經驗推廣、典型問題案例討論、成本控制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活動,實現普及和提升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促進公司經營發展的最終目標。
(2)組織推動:層層落實控制傳導
成立成本控制小組,確定該小組的工作職責,由該小組編制年度控制計劃,并對計劃中的重點工作分解落實,落實總部部門、各經營單位成本控制責任,要求總部各部門、下屬各單位明確領導責任、專職責任,并指定聯系人,確保成本控制工作的層層責任落實,分總部部門、下屬單位兩級,抓“拿具體措施、見實在效果”,抓總部14個部門的系統控制責任與事項落實,抓下屬經營單位,重點關注大單位、虧損和效益下滑單位。
(四)應收賬款管控
1.制定合理的銷售政策,現金結算、短賬期、長賬期。
2.建立客戶信用管理,信息收集、客戶評價(5C)、信用政策。
3.加強物流合同管理,合同范本、審批流程、執行與檢查。
4.進行賬齡分析,信用期內、信用期外區別對待。
5.建立預警管理指標,總量預警指標、單個客戶預警指標、預警指標報告制度。
6.對應收賬款管理進行考核,絕對額、周轉天數、與公司和個人效益工資掛鉤。
7.應收賬款風險轉移,流動性轉移(應收票據)、對象轉移(保理)、方向轉移(回購資產)。
(五)加強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正確履行納稅義務,不錯計、漏計、也不多計稅負,避免無謂地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另一方面是納稅人通過對多種經營活動的選擇和不同納稅方案的比較,選擇最佳納稅方案,獲得節稅利益。就物流企業而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1.加強現行相關稅法的研究,避免錯計、漏計、多計稅負,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2.對照稅收試點物流企業申報要求完善相關工作,盡早達標以避免營業稅重復納稅問題,減輕公司稅務負擔。
3.部分公司要盡快解決自開票納稅人資格認定或開票額度過低的問題,避免稅務風險。
4.平衡集團各納稅企業之間的稅負。如:內部轉移定價等。
5.營造良好的稅務關系。
(六)財務模型的運用
財務模型,是依附于企業商業模式、業務構架的財務范疇數學模型,可用財務語言揭示經營變量與結果的函數關系,但卻是一個不完全一一對應的模糊函數關系。可用數學方法對損益、現金流量、資產負債表重新歸類、排列,清晰準確展現企業財務結構變化。財務模型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分析預測功能,二是風險監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