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6:06: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水資源的定義
水資源一詞的定義隨著人類發展、社會進步,也在逐步擴大和發展。原本資源的本質特性就是能夠應用于人類生活,強調它的可用價值。基于這個觀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共同制定的《水資源評價活動-國家評價手冊》中,定義水資源為:“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夠數量和可用的質量,并能在某一地點為滿足某種用途而可被利用。”1988年8月1日頒布實施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水法》將水資源認定為“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科學詞典》(1994)定義水資源為“特定時空下可利用的水,是可再利用資源,不論其質與量,水的可利用性是有限制條件的。”由于人們從不同的側面認識水資源,造成對水資源一詞理解的不一致性及認識的差異性[1]。
2 具有中國特色的水資源分布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千百年來孕育了華夏文明的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水資源源頭,中國擁有充沛的水資源,但人均占有量僅居世界第108位。因此,從人均占有量來看,中國也是世界上水資源緊缺的國家之一。
不僅是人均占有量少,更嚴峻的問題在于,中國的水資源分布非常不均勻。東邊洪澇西邊干旱,這就是水資源分布不均勻的一個大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年年都會出現。
2.1 簡言之,由于國土廣闊,中國水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人口眾多,人均水量較少;中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總量約為六萬億立方米。其中約3.2萬億立方米左右通過土壤蒸發和植物散發又回到了大氣中,大約44%的降水量轉化為地表和地下水資源。中國平均年徑流量為27115億m3,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3,河川徑流是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占中國水資源總量的94.2%,這一總量僅低于巴西、前蘇聯、加拿大,約占全球河川徑流量的5.8%,但是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人均占有水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約1/4,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僅占世界平均值的約79%,因此,人均和耕地平均所占有的水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
2.2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水資源的豐富與否取決于每個地區的降水量,或者是否靠近大江大河,中國水資源在地區上的分布很不均勻,屬于東部南部水資源豐富,西部北部水資源匱乏。
除了地域不同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外,受季風影響也造成了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一年內,降水量分配不均勻,有的月份接連降雨,有的月份根本無雨。干年有、水年也有,這種現象連續發生,已經可以算是全國人民最擔憂的問題之一了。
我國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之間相差懸殊,南部地區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部地區則達3-6倍。降水量的年內分配也很不均勻,由于季風氣候,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由南往北雨季為3-6月或4-7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長江以北地區雨季為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
2.3 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分布不匹配:我國北方區域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5,但水資源總量僅為全國水資源的1/5,北方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127立方米,僅占南方區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3。在全國人均水資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的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北方區域占了8個。南方區域耕地面積占全國的2/5,北方區域占全國的3/5,而南方區域每畝耕地占有水資源量為28450m3,而北方區域只有9465m3。
3 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1 我國自改革開放后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商品豐富、交通便利,早就已經向發達國家看起,然而,我們還停留在學表未學里的階段上,我們學會了發達國家先進科技和享受人生的生活態度,卻沒有學會如何在享受的同時保護好身邊的自然環境。我們擴大城市、我們發展科技,而我們的水資源卻沒有得到最好的保護。對于水資源的調配、建設、使用,我們還處于學習階段,還有很多問題要自省、要完善。由于我們單方面強調地表水渠系利用率,使山前沖洪積扇區河流被給地下水量大為減少,造成下游河道干涸、沙化。
3.2 地下水資源開采過度,地質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地下水開采過于集中,在城市地區引起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區域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降落漏斗面積不斷擴大。華北平原地區的深層水水位以3~5m/a的速率下降。地面沉降:超量集中開采深層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度下降后,多孔介質釋水土層壓密,導致了地面沉降,造成城市雨后地面積水、建筑物破壞等嚴重危害。由于超量開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蓋型巖溶水源地和礦區產生地面塌陷,人民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遭到極大破壞與損失。
3.3 除了水資源的浪費,還有一個重大的水資源問題,就是水污染。水不僅僅是一種液體,它更是要有質量、有數量、有能量的資源。我們的國家里真正有效的水資源不是取決于單純的數量,而是達到引用標準的水才能稱之為水資源。
這些年來,人們忙于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質,忙于享受國際氣息,卻沒有深刻的認識到水資源污染是多么的嚴重,這對我們而言將是多么嚴峻的危機,淮河流域自1979年以來,共發生水污染事故160多起,使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價值。海河流域除引灤專線未受到重度污染外,河系中完全不能利用的河長達1821km。是全國七大江河中水資源最匱乏和水污染最嚴重的地區[2]。
3.4 水資源開發利用缺乏統籌規劃和有效管理,不能夠盲目的開發利用,仔細的考量和設計,地上水和地下水之間的協調,上游水與下游水之間的協調,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之間的協調,一次用水與二次用水之間的協調,仔細規劃、眼光放長遠,思想放廣博,把水資源的規劃布局當做縱觀整個人類歷史長河都要慎重處理的事業去完成。
4 保護水資源從小事做起
4.1 中國依法治國,任何事情的確立、執行都不能夠離開法律的保護和約束,保護水資源應當從立法開始,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保o水資源這件事上不能夠單純從學者呼吁或專家指導這些方面做工作,更要做到保護水資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2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水資源寶貴,節約用水是每個中國人都應當贊同并執行的事,節約用水不是一句空話,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關緊每一個水龍頭,洗手的水再擦地,重復使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水資源。
4.3 提升環保意識,從個人到政府,從民眾到專家,時刻把環保作為頭等大事,強化水體污染的控制與治理,水利工程科學嚴謹,保護地下含水層。
結束語
在中國五千年華夏文明歷史的長河中,水資源就像是嬰兒口中吸吮的乳汁,如今,中國人走過這五千年,成長為今天這樣挺拔堅韌的樣子,正是我們的母親河哺育了我們。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們一定要把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它蘊含的水資源一起傳給我們的子孫后代。任何時候,我們不會忘記,水,是我們最敬畏、也最珍視的生命之源。
摘要:紹興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關注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高效和諧與持續發展。筆者立足紹興市生態興市的指導
>>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與水資源開發利用 宿遷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對策研究 新疆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淺談中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節約型社會建設中的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石家莊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保護對策分析 延安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保護對策 大理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其保護問題淺論 麗江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分析 澄城縣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方案 中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淺談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 保定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策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思路與建議 延安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及對策研究 焦作市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問題研究 佳縣毛一渠渠首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羅閘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對策 馬龍縣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政治 > 紹興生態市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方案研究 紹興生態市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方案研究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紹興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關注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高效和諧與持續發展。筆者立足紹興市生態興市的指導思想, 從紹興市水資源持續利用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紹興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預測了紹興市水資源供需的趨勢,并根據紹興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有關 規劃,提出了紹興市水資源調控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水資源供需;生態用水量;水資源調控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929(2004)04―0025―04
一、前言
煤炭資源是貴州省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資源,在貴州省開展工業強省計劃的方針政策下,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全省經濟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對全省工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因為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要注意資源利用的效率,盡量最大限度發揮煤炭資源的作用,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但是,在煤炭的開發利用過程中,難免會由于各種原因而出現環境的污染與破壞的問題,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經常出現對水資源的污染問題,因此,需要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注意對水資源的保護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水資源,以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貴州省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水資源的污染問題,因此,筆者立足于貴州煤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發展現狀以及對水資源的污染與保護問題,對貴州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水資源的污染與保護問題相關內容進行論述。
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水資源產生了污染破壞作用
1、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大量的廢氣會導致酸雨覆蓋面積的增加,這對空氣資源和水資源都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空氣資源和水資源的污染與破壞已經成為影響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而環境狀況的破壞也會直接影響煤炭產業的發展,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都是互相影響的。所以,需要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重視空氣污染和水資源污染的問題,采取措施來保護空氣資源和水資源。
2、水資源的分布不均,水土流失和洪澇旱災等自然災害時刻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的正常運行與發展。貴州省的水資源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不同地區的水資源分布不均,這也使得不同地區受到水土流失和洪澇旱災影響的程度不同,而這些因素對于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程度。由于很多落后地區的水資源比較稀缺,加上煤炭資源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出現對水資源產生的污染與破壞作用,這就使得一些地區的水資源更為稀缺。在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下,對煤炭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時候應該更加注意對水資源的保護,確保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3、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使得礦區及流域水資源受到嚴重耗損。貴州省很多水資源主要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為主,這些水資源受到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耗損相當嚴重。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水資源的耗損主要呈現在兩個階段,一個是在煤炭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之前,要確保采礦的安全,需要預先進行礦井排水工作,這不僅包括對地下含水層和地表水進行人工疏干,還包括對巖溶水等進行人工疏干。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對水資源產生一定的耗損。其次就是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采動沉陷影響及采動裂隙帶對上覆含水層產生自然疏干,造成大量水資源的流失。采動沉陷影響及采動裂隙帶對上覆含水層產生自然疏干,造成大量水資源的流失。這兩個環節對于水資源的耗損也會直接影響到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因此,需要對水資源的耗損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否則也會影響到煤炭資源的長期開發與利用,更是會對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地區今后的長期發展與人民的生存、生活產生影響。
三、貴州省煤炭資源開發與水資源保護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因此,在貴州省煤炭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也需要強調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所以,筆者將對貴州省煤炭資源的開發與水資源保護的對策問題進行論述。
1、全面統籌,科學合理開發煤炭資源
科學合理的方法與指導是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要保證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水資源的保護相協調,就需要對開發利用策略進行全面統籌,結合具體情況科學合理進行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國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觀念,這對我國自然環境的破壞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現在需要轉變這樣的發展觀念,采用“誰污染,誰治理”的觀念,增加煤炭開發利用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和環境保護意識。重視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滿足資源開發利用的環保要求,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與破壞,協調水資源的保護與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共同發展。
2、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開啟綠色發展道路
先進的技術與設備是促進煤炭資源開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煤炭產業走向綠色發展道路的重要基礎。在政策上積極引導,支持煤炭企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減少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水資源產生污染,盡量凈化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過程,提高煤炭資源綠色利用率。
3、嚴格落實煤炭企業廢水排放標準
很多地區對于煤炭企業廢水排放已經做出了明確規定,但是很多規定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落實不到位的問題,而且一些煤炭企業在廢水排放的時候也沒有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這都影響到水資源保護工作的落實。要實現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與水資源的保護相協調,就需要嚴格落實煤炭企業廢水排放的標準,監督煤炭企業按照規定來執行廢水排放標準,既實現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目的,也可以保障礦區的水資源,實現煤炭資源開發與水資源保護相協調。
結束語
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水資源的保護是社會經濟發展中是兩個重要因素,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必須關注的兩個問題。本文主要論述了貴州省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與水資源保護的相關問題,提出了解決煤炭資源開發與水資源保護相協調的對策。
作者:田春梅 王文海 單位:寧安市水利基金辦公室 寧安市渤海灌區中心水利站
人類活動的影響,極大地干擾了水的自然循環過程,使一些地區的水資源量減少和分布狀況發生變化;人類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污染了自然水體,造成水資源的質量下降,失去原有的使用價值。這些都說明了水資源的脆弱性。水資源的社會屬性水資源的社會特征表現在以水的商品性,水的價格遵循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不可替代性,水資源是特殊商品,其他物質可以有替代品,而水則不可用其他物質替代,即使是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可能依賴水的進口,支撐一個國家的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社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影響至關重要,區域的產業、種植結構、用水方式受到水資源的制約;水是重要的環境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功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可能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水具有多功能的用途,除了供水外,還可以發電、航運、養殖,用于景觀娛樂等功能。凡此種種,足以說明,水資源和經濟社會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鑒于水資源的上述屬性和特征,人類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要有別與其它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也要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促進水資源的恢復。避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水資源的再生能力和恢復能力是在水資源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的,流域的水資源不可以無限度地開發利用,一旦發生過度開發利用的情況,水資源的恢復能力遭到破壞,區域的水資源供給能力就可能喪失。現在國際上普遍認為一條河流調水不應該超過20%,用水不應該超過40%,地下水的開采量不能超過地下水的補給量,否則就會出現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將產生嚴重的生態后果。所謂水資源的過度開發,近年來水資源專家提出了水資源承載力的概念,即一個流域內自身的水資源可以水資源能夠持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并維系良好生態系統的能力。它包括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兩個方面,前者是講一個流域的水量能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后者是指流域的水體的生態系統保持良好,并可以被持續的利用時,水體納污的最大能力。因此,避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就是控制用水規模,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維護流域的生態平衡,發揮河流的綜合功能水是重要的生態要素,對維護流域的生態平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要考慮人類的需求,也要考慮流域的生態需求,才能保證河流生態健康,促進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在流域的規劃上,保證足夠的環境流量和生態用水量,使河流廊道的生態系統得到所需的水分,維持良好的生態平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應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作用,考慮到河流的社會效益,在制定開發利用規劃時,應協調好供水、發電、航運、養殖、景觀等用水需求,兼顧到不同功能的協調,使水資源的社會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兼顧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水資源是流動的資源,正是由于水的流動,保障了河流廊道的獨特生態系統特征。因此,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能僅僅考慮一個地區和部門的利益,要兼顧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各方的利益和用水需求,具有資源共享的理念,特別是河流的上游地區,決不能將流動的資源全部截留,而導致下游地區斷流和缺水。水行政主管關部門應該行使好管理的權利,合理地分配流域的水資源,并實施嚴格的管理和監督責任,保障各方的利益得到不受到去侵害。
建設地表、地下水資源儲存工程水的天然時空分布,不能滿足人類的用水需求,因此,為了滿足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必須建設相應的水利工程,儲存汛期多余的水量,以備旱季只用。不僅可以減少洪水對人類的威脅,減緩洪水災害,還能解決干旱時的用水矛盾,保證基本的生產生活秩序。一方面,建設流域上控制性水庫,攔蓄地表水;另一方面,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地下水庫的建設也值得推廣,將汛期多余的地表水儲存在地下含水層中,在旱季開采利用,是一種很好的水資源攔蓄方式。不僅減少占地的面積,也減少了蒸發早成的水資源的損失,在國內外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保護和涵養水資源,減緩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干擾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活動干擾的抵抗能力十分脆弱,所以人類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涵養與否,決定了一個地區、一個流域的水資源能否可持續利用。水資源的保護,是對水量和水質的保護,以往的實踐主要著重與水質的保護,避免水污染和水質惡化的發生,新形勢下,要強化對水資源量的保護,即控制流域水流失的發生、杜絕用水浪費現象、避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特別是通過流域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涵養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質量,實現區域的人水和諧和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遼寧本溪市境內有著較為豐富的水資源環境,據水文水資源監測數據顯示,市域內平均每年的地表水徑流量在35億m3左右,而可供市內居民應用的水資源總量達到30億m3左右。豐富的水資源為區域內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較大的便利,但隨著近年來人們開采力度不斷加強,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等問題的出現,使得在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表現出較多的矛盾之處[1]。基于此當前加強區域水文水資源監測,促進水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表現出十分積極的意義。
1水文水資源監測與水資源開發利用關系
水文水資源監測與水資源開發利用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通過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夠更好的掌握水資源動態變化狀況,從而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形成指導,保證水資源開發的可持續性。從整體來看,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夠起到以下三點積極作用:1)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根據水資源監測結果,能夠從中了解到區域水資源的自凈化能力,了解到區域內對水資源的需求,然后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做出合理的調配,避免局部區域對水資源需求過大,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情況發生,促進區域產業與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發展;2)提升水資源管理水平,避免洪水災害。通過加強區域內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夠及時掌握區域內水量、水位的變化,及時針對可能出現的洪水災害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3)提升對水資源的保護效果。區域內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污染程度超過水資源自凈化能力等,這些都將影響到區域水資源可持續性開采應用,而在嚴密的水文水資源監測下,能夠及時發現異常狀況,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形成對水資源的良好保護效果[2]。
2本溪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問題分析
從遼寧本溪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來看,在水文水資源監測上仍舊顯得較為不足,以致開發利用表現出較多的矛盾之處,不僅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而且對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也十分不利,遼寧本溪市可供開采水資源情況如表1所示。
2.1存在較為明顯的地域性缺水
地域性缺水是遼寧本溪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較為顯著的問題之一,西部區域是該市主要經濟發展建設的主要區域,聚集較多的人口和產業,但是可供開發利用的水資源總量卻相對較少(據相關資料數據顯示,西部區域每年可供開發利用水資源總量在330mm左右,東部區域每年可供開發利用水資源總量在448mm左右),在此種情況下遼寧本溪市西部區域在經濟發展建設中呈現出地域性缺水情況,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較大的阻礙[3]。
2.2水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存在缺陷
當前遼寧本溪市在對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上仍舊顯得較為不足,整個開發利用體系表現出較多的缺陷。從具體來看,首先市域內水利工程主要以水庫、塘壩為主,并以此為農業灌溉提供所需水資源,但許多水利設施都顯得較為老舊,在引水灌溉的過程中造成較多的水資源浪費,影響到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其次,缺乏節水方面的宣傳,市域內居民普遍節水意識不強,對水資源的應用表現出較高的隨意性,造成日常生活用水量普遍較高;最后,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雖然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但是在具體執行和實施過程中,卻缺乏對管理權限、管理職責的落實,以致在對水量管理、水污染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進而影響到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4]。
2.3水污染情況嚴重
在城市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市內工業數量、畜禽養殖點與日增多,城市居民數量呈現大幅增加,相應的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多。在此過程中不僅加劇對水資源的開采應用,同時各種廢水的大量排放,也加劇了水體的污染程度。水庫蓄水、區域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呈現出水體富營養化特征,對區域水資源的可持續應用造成較大的阻礙。
3本溪市水文水資源監測措施
從遼寧本溪市目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來看,目前已經呈現出過度開發利用的情況,尤其是在本溪市西部區域,地下水位一直處于不斷下降的趨勢,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較為明顯,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中,區域水資源短缺現象將更加的明顯。為此,當前應高度重視區域內水文水資源監測,并結合監測數據信息,制定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措施,以此來達到區域水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利用。
3.1完善水文監測內容,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在水文水資源監測方面出現較多先進的技術設備,使得水文水資源監測工作開展變得更加高效、全面。在此種情況下,遼寧本溪市內各水文站應加大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引入更多先進的水文監測設備,從而實現對區域范圍內地下水位、地表徑流量、年降水量的實時監測和記錄,為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提供充分的數據資料,堅持以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作為基本原則,制定對應的水資源管理措施[5]。如:從本溪市水資源開發應用監測結果可知,在對太子河、渾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相對不足,而在西部地區地下水資源開采過度,面對此種情況應適當轉變水資源開采渠道,適當降低對地下水資源的開采,加大對太子河、渾河水資源的應用,以維持水資源開采應用平衡,構建良好的水生態循環。
3.2利用水文監測數據,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在現代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已基本實現數據信息化,各水文站在監測過程中收集到較多的數據信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實現對這些數據信息的自動分析和挖掘,以統計表格或折現圖的形式將一些潛在的規律表現出來,以此能夠對水資源開發管理工作提供較大的幫助,對提升區域水資源利用效率將產生較大的幫助。如:通過監測到的水文水資源數據,采用按需配置水資源的措施,以形成對居民用水、工業用水、灌溉用水的約束和管理,從而達到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目的[6]。例如在面對工業用水方面,可根據國內同類性企業用水情況、該企業既往用水數據等,對企業用水量做出限定,超出部分將收取較高的費用,以此將促進該企業降低水資源利用量。以同樣的方式,也可以實現對居民用水、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保證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平衡性,促進區域水資源可持續性利用。
3.3加強水資源污染程度監測,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內各地區水資源都面臨著污染程度加重的現象。從遼寧本溪市水資源的實際情況來看,不管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都遭受較為嚴重的污染,水生態環境遭受較為嚴重的破壞,間接降低區域內可用水資源量,同時也對區域內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威脅。面對本溪市水資源表現出來的問題,主要還需針對污染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時針對區域內亂排亂放做出處理,從而保證具備良好的水資源環境。而從實際開展情況來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常表現出后知后覺的情況,往往當流域水體出現較為嚴重的污染時,才著手調查造成污染的來源,由此在水資源污染防治工作上表現出來的效率較為低下。基于此當前應當利用先進的水文水資源監測技術,在監測區域內水量、水位的同時,對市域內各主要污水排放點進行水質監測,及時發現不達標水質的排放,對相應工廠、污水處理企業做出懲處,并要求其做出整改,達到從源頭上控制水體污染。此外,考慮到農業生產中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較容易給水資源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還需積極聯合農業部門,號召區域農業生產降低對農藥、化肥的應用,改用物理防蟲、生物防蟲等方式[7]。
3.4利用水文監測數據,加強宣傳教育工作
新疆地處我國的西北邊陲,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且深居內陸,水資源極為寶貴。水是新疆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性自然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增長,新疆水資源供給越發緊張,水資源能否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合理配置,關系到新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大局;關系到新疆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等事業的成敗。本文通過對新疆水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現狀合理性分析,為今后優化配置水資源提供必要依據。
1新疆水資源概況及分布特征
新疆境內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條,地表水可利用量為617億m3,平原區地下水天然補給量65億m3,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682億m3(包括平原區生態環境需水量)。新疆人均水占有量約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2倍多,居全國第四位,從這個意義上講,新疆的水資源是相對豐富的;但相對新疆的土地面積,平均水量只有4。8m3/km2,居全國倒數第三位,這對降雨稀少、生態脆弱的新疆來說,水資源量確實又是非常緊缺的。
新疆是干旱內陸區,水資源在地域分布上極不均勻。從空間分布上看,新疆水資源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于東部。從時問分布上看,新疆河路徑流量年際變化平穩,而年內分配極不均勻,水資源具有“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特點。另外,水資源分布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不協調,制約了區域的經濟可持續發展[1]。
2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2007年全疆各類水利工程總供水量517。7億m3,總用水量517。7億m3,總耗水量352。6億m3,廢污水排放總量為8。04億t[2]。截止2007年,新疆已建水庫360座,總庫容75。41億m3,全疆各類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45。99億m3。總井數38941眼,配套井數36665眼,已建成機井裝機容量104。35萬千瓦,配套機電井裝機容量101。81萬千瓦,報廢井數1610眼,新增井數3245眼。井灌面積63。62萬hm2,其中純井灌面積35。18萬hm2,春季開井率57。6%。渠道總長248527km,其中已防滲93546hm。
3新疆水資源開發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
3。1水資源環境惡化河流上游大規模開荒,引走大量的河水,使得下游水量減少,流程縮短,一些河流甚至出現了斷流。河流流程縮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河流斷流斷面向綠洲區移動,改變了天然的水鹽平衡,加重了土壤的積鹽和地下水的礦化,造成了土壤的鹽漬化。在加快水利開發的同時,往往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經濟社會用水擠占了生態用水,導致水土失衡,水環境惡化,天然植被衰敗。
3。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從地域上來看,伊犁、阿勒泰等地區地表水、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僅地表水該兩地擁有了13。8億m3/年,大約占全疆的1/3),遠遠大于本地區開發之需要,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而吐魯番、哈密等地區地表水、地下水資源較貧乏,由于地方工業的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了需求大于供給的局面,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比較高。
時間上,地表水資源季節變化懸殊,每年汛期來水量占全年水量的80%以上,為水資源科學、高效利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4]。
3。3鹽堿化嚴重
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南北疆廣大平原灌區大規模引河水灌溉,興修平原水庫,高灌溉定額灌溉農田使地下水位逐年提高。次生鹽堿化面積迅速擴大,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現全疆有100萬hm2鹽堿地,是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形成了新疆一個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3。4胡楊林等自然植被衰竭
在新疆干旱、半干旱氣候條件下,一般難以形成自然植被,但由于內陸河的發育與滋潤,在河流的兩岸形成了以胡楊林為主干“綠色走廊”,阻止了沙漠的移動,有機地組成了護衛綠洲的穩定因素的荒漠生態環境。隨著人類的經濟活動,在擴大新的綠洲的同時,對原始生態的自然資源進行了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如對水資源的截流、攔蓄;減少了胡楊林等自然植被賴以生存的水分,導致河流兩岸天然林大量衰亡,植被覆蓋率顯著降低。
3。5沙漠化威脅
沙漠化是在人類不適當活動,又因氣候干旱、水源減少、植被衰亡,使干旱地區生態不斷惡化的結果。沙漠化往往是與水源減少植被退化聯系的,它不只限于沙漠邊緣有侵占吞噬的一帶,而同時又是因水源減少,植被退化而產生土地沙化。
新疆許多地方沙漠化進展十分迅速,生態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3。6湖區生態惡化
湖泊是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主要調節器,湖泊水體的數量和質量對于湖泊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有著重大的影響。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生態結構本身脆弱,湖泊生態系統中的某一環節發生變化都可能導致湖區生態平衡失調和資源的損失。新疆近幾年許多湖泊因人為過度墾植使入湖水量減少,湖區生態惡化,表現在湖區水面縮小,湖水水質變壞,湖區周圍荒漠植被衰退,湖區小氣候異常,水生生物和野生動物減少。目前新疆的烏倫古湖、艾丁湖、博斯蘑湖等都存在湖區生態環境惡化的威脅。
3。7地下水開采過量
從全疆總體情況來看,己開采的地下水僅為開采量的十二分之一,但在昌吉、烏魯木齊河流域,包括頭屯河流域一半地區和米泉,地面徑流量僅為6。6億m3,地下水開采量已由1980年的2。5億m3猛增到1983年以后的4億m3。形成烏魯木齊市區、溢出帶、沖積平原三個地下水漏斗。除烏魯木齊之外,昌吉、石河子、阜康均有類似的情況,地下水開采過量,會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的問題,如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地面沉降,水井廢棄等[5]。
4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4。1制定全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劃既要綜合考慮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健康、有序發展,又要做到地表水、地下水和跨流域調水的合理配置,以便實現全疆水資源的的高效利用。在水資源調配原則方面,適度利用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調配,合理利用;要合理分配各地州用水,除滿足經濟社會用水外,還要保障生態用水。要大力發展節水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提高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益。
4。2強化流域資源的統一管理
應對水權依法進行明確規定,強化水資源歸國家所有的概念,并對有關的管理權?使用權?經營權等進行明確的界定。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水量。生態用水也應當由國家保障供給。經濟需求可以通過市場的交換和轉讓。確立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法律地位,加強水資源的宏觀管理職能建設,強化調控能力,建立管理有效?運行靈活的水資源管理機制,以便實現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管理,確保生態用水。
4。3建立資源友好的經濟結構體系實行嚴格的建設項目用水論證制度,對于那些高耗水、高污染項目不予審批;建立與完善水生態補償機制,確保區域協調發展。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伊犁河和額爾齊斯河流域,地表水資源豐富,以地表水開發利用為主;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故要在充分利用地表水的基礎上,加大地下水的開采力度,以緩解水資源時間上分布的不平衡性;東疆吐魯番、哈密地區地下水開采嚴重,應當以節水灌溉和調整產業結構為核心,控制地下水的開采量,使有限的水資源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合理配置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4依法加大對污染排放的監管力度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是保障水利行業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首先應當關閉一批水污染程度大、經濟規模小、缺乏污水處理能力的中小企業,責令其限期整改,達不到污水處理標準的決不允許經營,努力提高全疆企業內部的污水處理重復利用率和污水達標排放標準。還應當在
城市中心地帶建立一批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廢水的重復利用率,嚴格執行污水達標排放制度,對于不符合污水排放標準而隨意將污水排放的單位和責任人予以嚴厲處罰,加強對污水排放的監督管理,為了強化遏制土地利用中地下水位下降與水質污染的出現,必須在采補平衡條件下利用地下水資源,并且在發展城鄉經濟產業時,采取有力措施嚴格禁止超標排放污水,以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4。5推廣先進灌溉技術
全疆應當制定出節水灌溉總體規劃,加大節水宣傳力度,增強全民族節水意識。保護好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大力開展以節水為中心的灌區設備更新改造,農業節水應從發展節水灌溉入手,因地制宜,推廣滴灌、膜上灌、滲灌、大田噴灌等農田節水技術,減少輸水、配水、灌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4]。
4。6貫徹規劃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認真貫徹《環境影響評價法》,在規劃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在開發建設項目評價時必須深入研究項目區水源問題以及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4。7做好水資源環境保護規劃
規劃各流域水體的功能區,制定出區域水資源環境保護目標,做出區域或流域的水質現狀評價,提出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標、防治對策和建議,確保水資源永續利用。各級政府要把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計劃,要加強政府引導和監督執法,并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性[1]。
5結語
對于干旱區的新疆來說,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就是水資源的短缺,必須高度重視水資源的承載問題,把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和綜合治理放在突出的位置,做到全員節水?科技降耗、循環利用,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利,李維青,馬斌鳳。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12)。
[2]200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資源公報[A]。新疆水利局。2007。
關鍵詞:水資源 開發利用 現狀 問題及對策
華縣位于秦嶺東部、渭河南岸,南依秦嶺與洛南、藍天接壤,北臨渭河與大荔相望,東以方山河與華陰市相連,西跨赤水河與臨渭區相接。域內地勢南高北低,山、塬、川、灘依次排列,形成了“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全縣國土面積11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2萬畝。共轄14個鄉鎮、242個行政村,總人口36.4139萬人。水資源總量34504.15萬m3,開發利用率22.89%,人均占有水資源量948m3。境內有12座水庫,6條南山支流。
一、華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華縣水資源總量34504.15萬m3,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22498萬m3,地下水資源總補給量為24865萬m3,可開采量12006.15萬m3。全縣國民經濟用水量7724萬m3,其中:工業用水2449.27萬m3,農業灌溉用水量4848萬m3,生活用水426.73萬m3。
(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低
水資源開發總量不足,利用效率較低。根據數據顯示,2007-2009年,年均水資源開發量為7897.37萬m3,僅占水資源總量的22.89%。全縣國民經濟用水量7724萬m3,占開發量的97.80%。其中工業用水2449.27萬m3,農業灌溉用水量4848萬m3,生活用水426.73萬m3。
(二)水資源開發結構不合理
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低,開發結構不合理。根據數據顯示,2007-2009年,年均地表水開發量2900.08萬m3,占地表水資源可開發量的12.89%,占總資源的8.41%;年均地下水開發量4997.29萬m3,占地下水資源可開發量的41.62%,占總資源的14.48%。
(三)水資源開發供水工程弱
一是地表水源供水工程方面,蓄水工程有庫壩12座,總蓄水能力3250萬m3,設計灌溉面積17.1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2.88萬畝;引水工程有自流引水渠道171條,其中控制面積千畝以上五條,最大引水量89.54m3/s,可控制灌溉面積3.33萬畝;提水工程有抽水站26個,裝機功率2400kw,其中控制面積在千畝以上有6個;排水工程分為排水溝,排水站兩類,排水溝有赤―遇、遇―石、二華干溝,共長29.6km,最大排水量17.55m3/s,排水站有后李、由里、侯坊、方山等4個,最大排水量13.30m3/s,保護耕地面積21.07萬畝。二是地下水源供水工程方面,利用地下潛水,配套機井4104眼,控制灌溉面積14萬畝。以上地表、地下水源供水工程灌區存在交叉灌溉。截止2009年底,全縣有效灌溉面積22.61萬畝,占總耕地面積36.68萬畝的61.64%。
(四)水資源管理缺乏科學性
現行的水務是多部門分割管理,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門管理,縣城配水由城建部門管理,污水治理由環保部門管理,這種管理體制造成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和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水利用,這種管理體制無法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建立從供水、排水到治污的有效調節機制,導致水浪費嚴重、水質污染、亂取亂用等一系列問題。
二、華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對策
(一)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大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節水產業政策,發展節水產業,建設節水型工業、節水型農業、節水型服務業和節水型社會。按照“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的原則,繼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使開發利用率從22.89%逐步提高到50%以上。尤其是在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時候,必須嚴格執行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審批制度,以現狀水資源條件確定的建設項目規模和取水規模,以水定產,以水定規模,合理確定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進一步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助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優化水資源開發結構,促進水務工作上臺階
華縣水資源開發構不合理,嚴重制約著水務工作的健康發展。要進一步優化地表和地下水資源開發結構,尤其是要提高地表水資源利用的比重,即占其可開發量比重從12.89%逐步提高到50%以上;占全縣水資源總量的比重從8.41%逐步提高到50%以上。同時,圍繞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取水、破壞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等行為。逐步建立與用水總量控制、水功能區管理和水源地保護相適應的監控體系,加強取水計量監管。有效促進優化水資源開發結構,助推我縣水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加大水利工程的投入,切實改善水利基礎設施
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水利工程投融資機制。一是爭取上級支持。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把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二是爭取金融支持。落實上級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水利信貸資金,鼓勵小額貸款資金優先用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三是整合縣級資金。統籌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整治、農業發展基金、小型農田水利等各類涉水專項資金,集中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切實加強水利投資項目和資金監督管理。四是利用社會資金。制定優惠政策,積極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吸納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水利建設領域,充分開發利用好現有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四)深化水務管理體制,實現水務管理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人們對水資源的配置利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益,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已經是擺在各級各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上。就杭錦后旗如何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談一些看法。
一、對水資源的認識
水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而又無法替代的物質資源,包括地表下和地下水。變化原因一是氣候自然的變化,二是人類活動影響的變化。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缺水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環境改善的主要制約因素。
近年來我旗要實現 “興工惠農、城鄉統籌、科學發展、富民強旗”的總體目標,都離不開水資源的保障,尤其是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和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使工業用水量快速增加,加之黃河水資源的日益緊缺,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出了重大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水資源問題,把水資源的合理可持續利用做為當前乃至今后工作的重點來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二、全旗水資源現狀
我旗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8.8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8.70億立方米(即引黃水量),地下水資源量為2.89億立方米。30%屬于淡水,70%屬于咸水,全旗地下水年平均埋深1.94米,平均礦化度5.28克/升,總體屬咸水范圍。
2010年全旗水資源利用總量為9.72億立方米,其中引黃水量9.12億立方米,地下水開采量0.59億立方米。在地下水中,淡水資源可開采量約0.45億立方米,現已超采0.14億立方米。陜壩鎮城市水源地其允許開采量為2.0萬m3/日,現開采2.7萬m3/日,日均已超采7000 m3。由于淡水資源貧乏,農村人畜安全飲水水源地50%建于烏后旗山前水源地。總體來講,我旗淡水資源零散交錯分部于咸水中,不宜大量開采,是一個水質型缺水地區,所以說杭錦后旗合理開發和保護水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勢在必行。
三、全旗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講,我旗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著“認識不高、投入不足、機制不力、法制不強”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杭錦后旗地下水資源比較貧乏,但開采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需要進行合理調配;二是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低,農業用水灌溉方式落后,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36,利用效率與效益低下;三是陜壩鎮城市污水排放量高,治理程度低,污染嚴重;四是陜壩鎮城市水源地超采嚴重。五是社會節水意識淡薄,水資源浪費嚴重;六是涉水部門沒有實現統一管理。
四、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建議
面對嚴峻的水資源形勢,對全旗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圍繞“嚴格水資源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法制宣傳日”期間,集中宣傳水資源的節約保護,要充分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宣傳,以增強全民節水意識,提高全民節約用水的自覺性。
二 是要大力推進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建設。我旗由于歷史原因,涉水部門較多,由于管理部門多,管理權限分散,各部門之間存在管理建設情況不詳,水量、水質及排污等情況難以掌握,且在涉水事務中存在職能交叉的問題。長期以來缺乏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和統一調配用水的機制,形成不利于管理的弊病。所以,我旗要努力實現水務一體化管理,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和排水、排污,城市用水和農村用水的統一管理。已有實踐證明,水務一體化管理是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體制保證。
三 是對水資源的利用實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以結合各個企業的產品、產量和重復用水量,根據各行業單位產品用水定額,確定出各個企業的總用水量。即把水的使用權分解到各用水企業,進行水量核定后,控制超額用水。
四 是建立水權交易市場。用水戶在水資源的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基礎上,擴大再生產,增加用水量,一是改進生產工藝或種植技術,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來減少單位產品耗水量,用節約的水量來擴大再生產;第二個途徑也就是水市場理論,即通過經濟手段向其它用水單位購買水資源或者投入資金幫助其它用水單位改進生產工藝,采取節水改造措施,然后把節約出來的水量由投資者自己使用。實行水權轉換和交易,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五 是加強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推動作用。第一,政府要重視和加強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要組織和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水資源的目標規劃、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實。創建節水型城市、節水型社區、節水型企業;要正確處理行業內外、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以及社會各界的關系,對用水戶要依法行政,對有關部門要積極協調,增進溝通,尋求合作共贏;第二,政府要有資金投入。水資源管理是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也要有經費的投入。但目前,政府用于保護水資源的經費沒有,這是需要政府有待研究的問題。
六 是合理調整水價,加大征費力度利用市場經濟杠桿搞好節水。水資源的節約管理,要特別注意運用經濟手段,發揮價格對促進節水的杠桿調節作用。要通過水價改革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節約和保護,并建立起自律式發展的節水模式。
夏縣位于山西省運城市中偏東南部,南接平陸縣,北鄰聞喜縣、垣曲縣,西連鹽湖區,東隔黃河與河南澠池縣相望。根據全省《第二次水資源評價報告》夏縣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3046萬方,人均水資源量僅為376.9方;地表水資源總量為9331萬方,可開采利用量僅為4945萬方/年,人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42.9方。結合現階段夏縣水資源情況來看,如何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確保水資源優化配置,并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當前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1水資源利用存在問題
一是水資源利用有效率低。夏縣人均水資源量僅為376.9方,人均用水量較少,且用水存在嚴重浪費情況,水資源利用率低,公民節約用水及一水多用意識較低,水資源沒有發揮最大利用效率。另外,夏縣在工業用水上存在水工藝落后、用水效率低、再生利用程度低等問題,導致水源利用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1]。二是水資源配置合理性差。合理的水源配置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保障,但現階段夏縣在水資源管理環節中城市供水、排水、節水以及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等環節明顯處于相互脫節狀態,所以難以形成統一的水資源管理,無法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三是開發利用技術較落后。夏縣在針對水資源開發利用概念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片面性,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對天然淡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正是因為這種片面性的理解,導致夏縣一些地區始終沒有重視工農業用水重復利用技術、節水技術以及污水資源化技術等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因此導致了水資源的低效使用與極大浪費。四是水資源污染情況嚴重。導致夏縣存在水資源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農業污染、工業污染與生活污染三大類。夏縣工業排水中約有40%以上的廢水未經過任何處理便直接排放。1噸廢水便可以對14噸清潔水造成污染,且一旦被污染后再想消除難度較大。雖然近年來省政府、縣政府在水資源污染的治理上投入了較大人力、財力和物力,但水污染治理效率依舊不高。
2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措施
2.1制定制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水資源利于率的有效保障,夏縣水利局應針對水資源管理制定有完善的政策法規和管理體系,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以此來加強夏縣水資源管理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率[1]。基于此,夏縣政府及水利局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前提條件下,制定有一套水資源管理體系,加強對社會用水情況的管理,同時還應研究制定鼓勵科學節水和推進相關技術研發的支持政策,將依靠現代化科學技術治水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2.2統一管理并優化水資源配置
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資源優化配置是提高夏縣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的關鍵,也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保障。首先是必須實施水務一體化管理,制定完善、高效、協調的管理體制,實現水資源全領域、全過程、全方位統一管理。其次是加強立法和執法監督,對采水資源管理過程中相關實施情況進行規范,提高水資源管理行為的規范化、法治化和科學化,促進水資源管理由以往粗獷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轉變。最后是確保水價體系制定的科學性,確保水資源費依法征收,加強用水管理,特別是用水大戶,要實行計劃用水,對超計劃用水的則實施超額累計加價制度。對于水資源的管理,夏縣政府須加強本地區水資源宏觀調控力度,盡可能提升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2.3重視水資源利用技術的開發
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增強節約用水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含量,把現代新工藝、新設備以及新技術投入到科研開發中,增強相關技術的研發力度,確保科技成果得以實際應用。另外夏縣相關職能部門還應當積極推廣各種節水型設備與器具,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資力度,增強當地的蓄水供水能力。第一是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第二是組織發動當地群眾做好小水渠工程;第三是積極種草種樹,涵養水源;第四是有必要時進行人工降水。
2.4加強水污染防止和水源保護
首先,要積極調整優化夏縣產業結構,推廣清潔生產技術,針對污染較大的企業應當設置監測斷面,對用水與排污實施合理監控,對于不達標的污水堅決禁止排放,實施污水排放總量的控制。其次,要做好水資源保護工作,讓一些已經失去使用功能的水體質量得以優化,如此一來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另外還能夠增加可用水量;另外,為了更好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降低農業中各種化學藥物對水資源的污染,應盡可能的避免使用化學農藥;最后,由于近年來禽畜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讓水資源的使用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必須要對養殖業生產進行規范,控制好禽畜養殖污染,加強水資源保護,避免水源污染。
3結語
相對于西方國家來說,我國在水資源利用管理上起步較遲,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夏縣水利局在管理上應積極吸取其它地區先進的水資源利用管理經驗,并充分結合當地水源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本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體系,提高地區水資源利用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第一條 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下簡稱《水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必須遵守本條例。
跨省的河流、湖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條 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中的水,屬于集體所有。
第四條 全省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下級管理服從上級管理,部門管理服從統一管理。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按統一規劃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各項事業。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六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自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涵養水源,防治水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資源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水體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督、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 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用水、節約用水。
各單位應采用節約用水的先進技術,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第二章 管理機構與職責
第九條 省水利廳是省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水資源管理工作。城建部門負責管理省轄市規劃區范圍內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和節約用水工作;環保部門負責對水體污染進行調查、監督和評價,對水污染防治進行監督管理;地質礦產部門負責地下水普查勘探和監測,并對地下水的開發利用進行監督。
市(地)、縣(市、區)水利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水資源管理工作。
第十條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水資源的主要職責是:
(一)實施《水法》及其他有關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二)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全省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編制開發利用水資源的綜合規劃,制定水長期供求計劃和水量分配方案;
(三)歸口管理全省節約用水工作;
(四)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水資源費的征收、使用、管理;
(五)統籌城鄉水資源,對水資源進行統一調配,處理用水糾紛;
(六)負責國家分配給我省的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工作;
(七)負責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協同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八)組織協調重大的水資源科研工作;
(九)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
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水政監督管理,負責查處違反水法律、法規的行為,調處水事糾紛,保障水法律、法規的實施。
第三章 開發利用
第十二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必須進行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全省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市(地)、縣(市、區)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由同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
第十三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流域或者區域進行統一規劃。規劃分為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
全省的綜合規劃和跨市(地)的流域或者區域的綜合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編制,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市(地)的綜合規劃和跨縣(市、區)的區域或者流域綜合規劃,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編制,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市、區)的綜合規劃,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防洪、治澇、灌溉、航運、城市和工業供水、水力發電、漁業、水質保護、水文測驗、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動態監測等專業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經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綜合規劃應與國土規劃相協調,兼顧各地區、各行業需要。
經批準的規劃是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改,必須經原批準機關核準。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綜合規劃,制定中長期實施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
第十五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正確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區之間的關系,統籌兼顧供水、灌溉、治澇、發電、航運、漁業、水土保持等各方面的需要,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第十六條 市(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根據水土資源條件,發展灌溉、排水、水產和水土保持事業;應積極采取噴灌、滴灌、管道灌溉等節水灌溉方式,促進農業穩產高產。
第十七條 興建引用黃河水工程,應對渠首沉沙、清淤占地等進行科學規劃,防止渠道淤積、土地沙化和引起澇、漬、堿災害,并應妥善安排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
興建水工程需要遷占、移民的,應按照受益負擔、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妥善安排好移民和遷占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所需安置經費,列入工程建設投資計劃,并應當在建設階段按計劃完成安置工作。
第十八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用水和航運需要,維持生態環境用水。
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工業發展規劃時,必須以水資源評價為依據。擴大城市供水規模,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十九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水能資源、水運資源、水產資源和旅游資源。
第四章 水資源保護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加強對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向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等水利工程內排污的,排污口的設置或擴大,排污單位在向環境保護部門申報之前,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在水庫、湖泊周圍和河流兩岸采礦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體受到污染和破壞。
禁止任何單位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向地下排放、傾倒污廢水。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單位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對超標排污嚴重影響水體用途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制止。
對造成水資源嚴重污染和破壞的排污單位,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限期治理。因水污染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賠償損失。
第二十三條 開發利用地下水,應維持采補平衡。對已超采的地區,應當采取回灌補源措施,嚴格控制采水量。
在海水入侵地區不準增打深井并限制開采量。
第二十四條 開采礦藏或者興建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影響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并造成損失的,采礦單位或建設單位應當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
第二十五條 興建水工程或其他建設項目,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或者航道水量有不利影響的,由建設單位采取補救措施或給予補償。
第二十六條 水工程及堤防、護岸等設施,防汛設施,導航、助航設施,水文和水文地質監測設施以及水文測驗河段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毀壞;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拆除或遷移。
第二十七條 國家所有的水工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劃定管理和保護范圍。
集體所有的水工程,由縣級人民政府劃定保護范圍。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二十八條 全省和跨市(地)的區域的水長期供求計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市(地)、縣(市、區)的水長期供求計劃由同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水長期供求計劃和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對直接從河流、湖泊、地下取水的,實行取水許可制度。為農戶生產、家庭生活、畜禽飲用取水和其他少量取水的,不需要申請取水許可。
取水許可制度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條 使用國家所有的水利工程供應的水,應當依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繳納水費;使用其他水工程供應的水,應當依照市(地)或縣(市、區)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繳納水費。
第三十一條 對直接從地下或者河流、湖泊取水的單位,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征收水資源費。對農業灌溉取水,可暫不征收水資源費。
省轄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地下水資源費,可以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城建部門征收。
征收的水資源費,繳同級財政部門,納入預算管理,作為水資源管理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水資源的調查評價、規劃、保護、管理、補源以及補助節約用水等,專款專用,不得挪用。
水資源費征收、管理、使用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條 地區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團結協作的精神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在水事糾紛解決之前,未經各方達成協議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在市(地)交界線兩側各五公里,縣(市、區)交界線兩側各三公里的范圍內,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引水和蓄水工程,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
第三十三條 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依照《水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主管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采取臨時處置措施,當事人必須服從。
第六章 獎勵與懲罰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成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一)宣傳、實施《水法》及其他有關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事跡突出的;
(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成績顯著的;
(三)管理和維護水工程成績顯著的;
(四)勇于同破壞水資源、破壞水工程行為作斗爭的;
(五)為開發利用水資源,做出重大貢獻的;
(六)在水資源科研方面成績顯著的;
(七)節約用水成績顯著的。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取水、截水、阻水,給他人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毀壞水工程及堤防、護岸等有關設施,毀壞防汛設施、水文監測設施和測驗河段、水文地質監測設施和導航、助航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可以并處一千至一萬元罰款;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擅自拆除或遷移前款所列工程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部門責令其修復或遷回原址,可以并處一千至五千元罰款。
第三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依照《水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九條 拒絕、阻礙公安人員、水政監察人員或其他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水事公務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處罰。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以及水工程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對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