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6:06: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互聯網金融趨勢,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支付模式: 從“ABC”向“AC”轉變
隨著互聯網模式興起和用戶對支付便捷性需求的提升,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并迅猛發展,簡化了支付流程。即從App(應用)―Bank(銀行)―Customer(客戶),簡化為“AC”模式。比如支付寶等已經能夠為客戶提供收付款、自動分賬以及轉賬匯款、機票和火車票代購、水電費與保險代繳等結算和支付服務,對商業銀行形成了明顯的替代效應。
互聯網新經濟下,用戶行為習慣在發生改變,用戶希望成為服務的中心。第一,用戶自主選擇服務時間,50%以上的余額寶交易發生在金融機構的營業時間以外,絕大多數交易發生在碎片化時間內;第二,用戶自主選擇服務渠道,來自實體網點和ATM機的交易已基本飽和,用戶更希望自主選擇網銀、手機APP、微信公眾賬號、支付寶服務窗等多渠道完成交易。
融資評估模式: 從“線下核實”轉向“線上信息”
近年來,以小貸、P2P與眾籌為代表的網絡融資模式快速興起。2014年,我國各類網絡融資新增約2500億元,約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千分之十。盡管互聯網融資金規模、管理水平上不及商業銀行,但在風險控制上,一些電商小貸對小微企業進貨、銷貨、商品交易、資金周轉和歸集等商業行為進行動態掌握、全數據挖掘處理,運用一套無擔保、無抵押、純信用的評估模型,決定企業信用評級及是否發放貸款。這種依靠“線上實時信息”的風控模式比傳統銀行基于“線下核實填報信息”的模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更加契合現代社會信息經濟運行的規律。
據統計,目前我國個人手中可投資的資產總值已近77萬億元,個人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人群持有可投資資產高達20萬億元。與此同時,國內目前有5600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其中真正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只有11.9%。以P2P、電商供應鏈融資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以其公開、透明的平臺優勢,實現了用戶體驗革命、成本下降和渠道擴展,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連接”資金冗余一端的個人資產和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存款業務關注重點: 從“天量大戶”轉向“海量小戶”
傳統金融著重服務于占比20%的大客戶,而互聯網企業則以小微客戶為突破口,選定剩余80%的“長尾”客戶作為服務對象,集合了更為廣大的客戶群體。隨著互聯網平臺客戶流量和沉淀資金規模的不斷增加,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觸角正逐步向基金、余額理財等領域拓展,對商業銀行基礎性存款的分流壓力越來越大。在監管機制不完善的空檔期,一些互聯網企業將“支付交易”與“資產增值”相結合,推出了一批低門檻、隨用隨取、連通消費的資產服務類產品,吸引了大量長尾客戶的理財資金,分流了商業銀行存款。余額寶截至2014年9月資金規模已達5349億元,用戶數量超過1.49億戶,與“余額寶”對接的貨幣基金僅用一年時間即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基金。
互聯網金融“長尾效應”明顯,傳統金融往往為高收益人群提供貸款等優質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契合了人們碎片化、草根化需求。當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空白被填補時,傳統金融的監管以及安全性優勢將蕩然無存,低消費、高數量的互聯網金融的長尾效應將凸顯,喚醒普惠金融市場。
趨勢:境界與商機
未來金融生態顯示出多層次的顛覆性。首先商品交易的網絡金融渠道進一步拓展,強力整合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內的多種支付工具;其次虛擬信用平臺建立,有助于革新傳統的金融中介及貨幣發行體系,形成完善的信用體系,建立新生代金融生態圈;最后是數據產品化,虛擬貨幣作用不斷升級。互聯網基因拓展了金融服務維度和深度,也催生了新商機。
第三方支付: 從“單一功能”到“多元服務”
未來,隨著互聯網金融平臺上企業的不斷壯大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資金、人才的積累,第三方支付公司必將參與到企業的現金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管理咨詢等領域,在提供其支付和清算等基本服務的同時,在增值服務方面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比如,支付與金融相結合,第三方支付企業圍繞核心企業的資金現結、賒銷和預付等常見支付形式,以其信譽作為擔保為一些企業提供融資授信業務,開發供應鏈金融服務;支付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支付公司通過與財務管理軟件企業合作,把支付服務嵌入到財務管理服務中,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付服務的同時,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支付與營銷結合,第三方支付公司擁有龐大的客戶信息,包括交易、支付、結算、現金流動等,依托企業集團資源和用戶資源,在支付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營銷增值服務。在服務行業方面,第三方支付未來將主要向基金、保險、教育等行業擴展,如今已有13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了基金第三方支付結算牌照,這為第三方支付進入基金行業提供了準入證。隨著保險業和教育等行業向互聯網方向的發展,第三方支付也將針對這些行業特點制定相應的支付解決方案,充實其多元化的服務。
業務渠道: 從“互聯網金融”到“物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還只是停留在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階段,僅僅是由線下到線上的整合,缺乏用戶體驗。物聯網是人與物的結合,對于用戶習慣的收集與量化可以幫助金融機構設計出適合用戶特性的個性化金融產品。借助于物聯網在用戶體驗上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由現在以平臺為主的模式向物聯網金融轉變,或許是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發展階段。物聯網金融實質上是對現在互聯網金融的“去線下化”,建立一個純線上模式的金融體系。比如一個可穿戴設備可以采集人類生命體征信息,以此判斷出這個人的發病概率,并直接應用到人壽險上,從而免去了線下投保人與保險人見面的過程。再比如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物聯網技術可以使供應鏈實現透明化,對供應鏈上貨物的生產流通等所有環節進行實時的監控、跟蹤、定位和雙向追溯。借助物聯網技術和金融信息化技術開展供應鏈融資與信貸業務,可以開拓供應鏈融資業務新局面,全面提升金融業務監管水平,確保供應鏈融資安全。互聯網金融是物聯網金融的基礎,物聯網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的延伸。物聯網既把互聯網延伸到物理世界,同時又可以把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廣泛延伸到專業智能的物聯網,未來將有廣泛的想象空間。
價值載體:從“有形貨幣”到“虛擬貨幣”
二、政策背景
互聯網金融是近年來的熱門詞,剛進入2017,騰訊金融、螞蟻金融、百度金融就吹響了新的沖鋒號。與傳統的銀行、證券行業的歷史悠久不同,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興起之后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從當前形勢下,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即從傳統互聯網擴展金融到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支付再到競爭和網絡信用。與英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仍處于起步階段。互聯網金融政策的范圍變得更廣泛,因為新經濟市場的網絡效應,互補性和規模經濟,導致的失敗的可能性更大。互聯網金融火熱的同時,也是泥沙俱下,隱藏著不少風險。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非法集資、經營不善“跑路”、利用監管漏洞套利......互聯網金融某些業態已經偏離正確的創新方向,并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此外,由于許多公司的跨國性質,以及國家市場之間的依賴關系,反壟斷機構的利益經常重疊。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領域,其中信貸服務是一個重要的支柱。了解相關問題互聯網信用服務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這種新現象但還擁有潛在的解決實際問題。大數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許多互聯網服務公司的商業信用。
三、發展趨勢分析
1.水平:兩級分化大小并存。大多數人習慣使用電子網絡這一行業發展模式來推斷P2P網絡未來在信貸行業的前景。可是在相對規模集中的條件下,當標準化的產品或服務缺乏一定的元素(比如地理等約束),產品或服務的個性化程度越高,對區域也就有更高的需求,細分市場的特點也就越明顯,從而網絡將會達到高度的集中點。基于同種原因,P2P網貸兩極分化和大小并存也就產生。
P2P和各種金融模式是唇齒相依的,其涉及到的領域有一般借款,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抵押貸款、信用貸款,個人消費金融,商業貸款、汽車貸款和抵押貸款等等。它對于平臺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需求。目前P2P模型,主要有3類:一是線下交易模式,二是承諾本金和保障的網站運營模式,三是不承諾本金的網站模式。后兩類主要是線上交易,網絡作為中介平臺。然而線上交易多數為客戶端交易,其互聯網屬性已經有向半互聯網屬性轉變的趨勢,這對網絡平臺的運營提出了一定的區域要求,使得業務發展多元化,同時P2P因金融屬性而具備的復雜性也是不可估量的。
與我們上面所討論的相一致,中國為互聯網金融服務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相對比較業余。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急需金融服務。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人們有強大需求去接觸更大的消費者群體,這使得“互聯網金融價值”意義重大。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在互聯網行業培養了一代受過良好教育的IT工作者。這使得開發和實施先進的模型能夠充分利用預測修正的價值,并提供多種服務。
此外,中國嚴格的隱私保護法律同西方國家有所不同。這于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挑戰,但也為互聯網信貸服務公司提供了機會。它允許他們大量精準地收集所需要的數據。此外,他們的工作可以通過提出適當的隱私保護指南來為社會做出貢獻。
2.縱向:專業化和加強控制。一個成熟發展的平臺,包括資金的前端和后端資產,中間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技術的支持,在P2N模式(P2N中的“N”一般為多家機構,即借款人來源是網貸平臺合作公司,集成化的模式構成,囊括P2B,P2C等多種產品構成,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模式搶占市場份額和流量入口為第一要旨,上線沒多久成交量比較大的平臺多屬于這種模式)中,互聯網平臺實際上改變或削弱資產的功能,由機構資產風險控制。鵬金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這一模式的高度關注,業內有專家認為在這種模式下,如果出現大額度違約,擔保公司可能無法第一時間墊付,平臺就容易被擔保公司綁架。這體現該模式風險可控性低,不符合當前市場監管的潮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P2N模型的成功和風險點,即“機構風險控制”:如何與合作伙伴管理風險。事實上,“利潤率”也反映出行業鏈中不同部分利潤分布的趨勢。通俗地說,由于競爭生存的需要,勞動分工的需求和趨勢會變得更加明顯。
事實上,根據監管部門的意見,該平臺被定位為信息中介,不能自行擔保。與此同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更多的平臺將尋求第三方托管,機構可能都是外部的第三方機構也可能是分離資產管理公司的平臺本身。換句話說,P2N不會完全消失一段時間,而是隨時有可能會蓬勃發展。細化勞動分工是一個趨勢,但在這個方向上,行業利潤被分割。根據行業的一般規律,價值鏈利潤越高,越高的利潤的門檻越高,未來的凈貸款,利潤的分配就會顯示出一個凹曲線的形狀。凹凸的程度取決于相互之間的競爭水平,競爭越激烈,曲線凹程度越低。在利潤的驅動下,經過詳細分工,該平臺將追求利潤向上游和下游資產發展資金,并顯示對發展趨勢的控制。
從傳統金融服務到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繁榮發展,隨著互聯網金融服務被普遍認可是有利于提高技術水平的銀行帶來便利的服務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不妨以網上銀行為例,這個平臺可以幫助銀行的各種組合打破時間和空間等的限制,擴展高端的客戶鏈,升級所需要的業務流程,便于數據的處理,以及降低服務的成本,從而可以實現信息化和集約化的管理效率的提高。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如雨后春筍,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后,網絡銀行業務正在接受著來自全球銀行業的嚴峻挑戰。但與此同時,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必須要積極有效地應對全球金融服務提供商的挑戰,建立新的互聯網金融戰略,互聯網金融自產生之日起就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了解、分析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現狀,就是保障我國保持金融業競爭力的重要方法。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及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相對于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具有很大的變化,它不僅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改進,而且在金融行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觀念上面都很大的改變。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信息化和虛擬化。在互聯網金融中進行生產和流通的是信息(包括貨幣、價格、中介服務等),這種現象它就決定了市場的信息化和虛擬化。
2.高效性與經濟性。相對于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的網絡技術更加先進,處理相關的金融業務也更加快捷,它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并且已經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能夠為客戶提供更豐富、更方便的服務,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3.一體化。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網絡化的過程當中,客觀上存在著系統管理客戶所有財務金融信息的需求。
(二)互聯網金融的意義
互聯網金融對當代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互聯網金融服務更全面直接廣泛,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客戶對原有的傳統金融分支機構的依賴性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則是網絡交易。而網絡交易無須面對面進行交易,這樣不僅提高了銀行的服務質量,還提高了客戶的金融交易需求。
2.互聯網金融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聯網金融機構無需構建龐大的辦公場所,雇傭眾多的營業員工,在各地開設分支機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
3.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全球化服務。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互聯網金融服務突破了語言和地域方面的限制,使得網上銀行的跨國服務更加容易,同時也會接觸越來越多的客戶,實現規模化經濟。
三、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現狀
(一)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取得的成績
我國自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金融電子化的進程,這就為互聯網金融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互聯網金融所需要的基本技術及運營框架。目前,企業網上銀行功能非常豐富,還有質押貸款業務等等。網絡銀行最近幾年,主要是以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為首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多大的獎項。
(二)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金融網絡化已經初具成效,但是通過互聯網金融所進行的交易量所占比重還相當小,表現在客戶范圍小,交易額小,風險性大等缺點。主要體現在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環境尚未完全建立、金融業缺乏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風險意識、金融認證體系尚未完善和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有待配套。同時,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對傳統金融業造成沖擊與挑戰。傳統金融業的支柱是支付和信用,其核心分別是錢和信息,但如今這兩方面都能夠不同程度地借助互聯網完成。但是,由于目前中國信用體系并不完善,相關政策不夠健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然面臨種種問題與風險。
四、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金融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形式日新月異,從網銀到第三方支付,從國際電匯到電子商務。手機支付、網購保險、網上小額貸款……互聯網與金融服務的融合日益加深,互聯網金融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替換、優化和創新。替換是指對傳統金融業務流程中某環節的直接替換;優化是再造金融業流程本身,即簡化、優化或重構;而創新則是創造新的金融業務流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移動化、電商化、自金融將成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發展方向。
“移動化”主要指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據互聯網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統計,2012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12.9萬億元,同比增長54.2%,其中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511.4億元。這使得銀行服務逐漸從前臺走向后臺。
“電商化”是指電商企業基于交易信息和信用評估為小微企業提供的信貸服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金融,為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平臺的小微企業提供可持續性的小額貸款,金融從數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而“自金融”模式則是通過互聯網的用戶聚合和高速傳播的特點,為用戶提供直接的投融資服務,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都是個人,取代了原有的機構渠道來進行融資和貸款。宜信、拍拍貸、人人貸等小額網絡貸款平臺是提供此類服務的代表性平臺。
五、小結
經濟的發展是以科技為基礎的,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互聯網金融產業的興起也是迎合了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其發展現狀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互聯網金融產業仍會是未來一個高增長、高增加值的產業。由其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電子化的時代需要電子化的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責任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趙艷.網絡金融監管的難點及對策探究[J].學理論,2011(01).
一、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發展模式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沒有資金支持企業很難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形成了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的多種互聯網金融模式,使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發展。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當前金融支付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優勢主要在于其服務于公眾日常生活消費中的小額高頻的支付服務,成立至今擁有大規模穩定的用戶群體。據統計,截至2016年,中國已經有270家企業法人持有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競爭使得第三方支付公司不斷開展業務創新,通過條碼等技術手段實現了近場支付的功能,比如支付寶、微信等二維碼掃描支付,極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的服務與銀行有越來越多的交集,涉足銀行長期占領的行業,比如公共事業繳費、金融業、教育業等。
2. P2P網絡貸款
P2P是指借貸雙方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進行資金借與貸,借貸人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出借方,貸款人通過與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風險,并在所有信息中選擇低利率借款;其性質上屬于小額民間借貸,方式靈活,手續簡便,是現有銀行體系的補充。P2P網絡貸款的發展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具有重意義。
2007年,我國第一家小額借貸網站――拍拍貸成立后,多家P2P網絡借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接踵而出,根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份,全國累計共有5902家網貸平臺,2016年1-7月累計成交量為11750.04億元。
3.眾籌
眾籌融資即大眾籌資或群眾募資,指項目發起人利用互聯網平臺作為中介,把自己的創意通過文字、圖片或音頻等形式介紹給眾多潛在投資人,取得投資人的認可后獲得募集資金。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眾籌融資方式更加開放,項目能否獲得資金支持,也不再由其是否能夠創造令人滿意的利潤作為唯一標準,只要客戶看中這個項目,就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籌得資金,為許多小經營者或初創公司提供無限的可能。2014年《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頒布后,我國眾籌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
1.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融合共生趨勢
目前,圍繞互聯網金融發展問題的爭論越演越烈。首當其沖的便是:互聯網金融是否會取代傳統金融?其實不然,傳統金融機構多年來建立的地域資源與良好信譽依舊無可撼動。隨著中國持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深化金融改革,互聯網金融將獲得較大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傳統金融機構勢必要進行創新,調整經營策略,同時不斷加強與互聯網的合作。將來,銀行將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業務模式也會更貼近客戶、更加人性化,以此保障自己的地位。證券交易的電子商務化也會利用互聯網技術借用各種通道業務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而各大保險公司也不斷探索網上經營業務模式,有望在未來的幾年內得到快速發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保險營銷模式。通過以上分析,互聯網金融雖然發展很快,但絕不會取而代之。同時,面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來勢洶洶,傳統金融行業也會努力汲取教訓,完善自身的服務,提高競爭力。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雙方將會在業務上相互補充,實現逐步融合,從而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而馬云也認為,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二是互聯網金融。
2.第三方支付移動化
移動支付是指通過移動電話、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發出數字化指令為商品或服務交易進行資金支付、轉賬等資金流動活動。近年來中國智能手機廣泛普及,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的保障。同時新的支付技術不斷涌現,如二維碼、指紋、人臉識別支付等各類創新支付方式,為消費者支付帶來極大的方便。消費者之所以選擇移動支付,除了它能夠避免假幣難以識別的弊端以外,還因為它縮短了交易時間;而縮短交易時間即提高了資金流通速度。在移動支付中,手機作為工作家庭兩者的必備品,它的可攜帶性和優秀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符合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的技術要求。
3. P2P資金價格呈下降趨勢
P2P市場規模在近兩年仍處于較高增速,大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實力雄厚的民間金融機構對P2P網絡借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在積極的謀劃轉型為P2P網絡借貸平臺,從而推動P2P網絡借貸規模大幅上升。隨著P2P網絡借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價格即借款利率將呈現下降趨勢。這是由于人們對于P2P網絡借貸的認知與接受度不斷增強,那么進入P2P網絡借貸市場的投資者數量也會相應增加,如果資金供給充足,優質借款項目將不斷增多,借款利率自然會下降;其次,隨著平臺數量的激增,行I競爭的加劇,借款人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議價空間。
4.眾籌與產業的融合日益加強
眾籌融資解決了一些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資金籌集問題,也有力地支持和鼓勵了社會個體和企業進行自主創業。我國眾籌融資當前狀況雖然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但發展潛力巨大,與各產業的融合也不斷加強。2015年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在上映期間收獲9.56億票房,創下了中國動畫電影最高票房。這部動畫電影正是一個影視股權眾籌項目。除了文化產業,還有農業、服務業等與眾籌結合,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傳統金融業偏好服務高大上的企業和高端客戶。 道理很簡單, 此類客戶業務大,償還能力強,屬于優質客戶;但對大眾和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并不到位。而互聯網金融能把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通過互聯網高效的聚合起來,抓住“金融長尾”,推動金融普惠化。非銀行支付和余額寶就是典型的例子。 跨界和融合
互聯網在滲透各個領域,也在模糊眾多邊界。今天許多流行的產品比如微信、P2P平臺等,都是沒有具體邊界和形態的。非但如此,互聯網也在模糊產業,如在通信領域, 騰訊、Google等互聯網企業正在毫不客氣地吃著三大壟斷通信運營商明天的午餐。
企業的邊界也在模糊,內部組織架構在以用戶為中心扁平化。大數據的興起,讓技術和營銷日趨緊密地結合。在金融領域,東方財富網、和訊網等過去只是單純的媒體角色,現在卻在銷售金融產品。在信息極大豐富的互聯網環境中,金融開始泛信息化,并通過跨界融合與產業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不斷創造出新的金融模式。
正如非銀行支付公司和銀行在競合中一起成長,并極大提升了中國零售支付的服務水平, 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之間如能秉持開放心態,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相互競合,甚至融合,將引領中國的金融行業走向更加開放、高效和普惠。 去中心化
中國的企業數量7000萬家,就業人口也將近8億。圍繞這些龐大的群體提供金融服務,自上而下的中心控制顯然無法應對越來越龐大而個性化的需求。這個時候就要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來處理。比如易寶,在最近兩年就“裂變”了不少易寶系公司,這些公司相互獨立,又相互協同。各自主導創新,對風險承擔第一責任,但又能彼此攜手,共同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我們稱之為“一群人的浪漫”。同理,完全自由,不代表任何的比特幣誕生,開始打破貨幣發行的中心主義,顛覆了傳統貨幣的概念。 P2P推動下的共享金融
在互聯網金融圈,提起P2P就想到網絡借貸平臺。其實P2P更是一種互聯網精神。比如過去人們用BT下載,下載的人越多,速度反而越快。和以服務器為中心、訪問的人越多速度越慢的傳統正好相反。為什么?在P2P模式中,大家都共享了自己的資源,加入的人越多,資源就越多,當然體驗就越好。在出行領域,優步、滴滴、Airbnb等共享經濟的興起,也需要新的金融模式來匹配。
作為網絡借貸平臺的P2P,是自現代銀行誕生四百年以來,金融史上首個脫媒的創新。過去人們是把錢存在銀行,需要錢時去銀行借貸,離不開銀行這個中介。但P2P繞開了銀行這個中介,通過網絡實現了對資金供需方風險偏好的匹配,這是傳統銀行的標準化服務難以做到的。
2015年P2P累計交易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發展極其迅速,但良莠不齊。 P2P良性發展的關鍵有三點:一是必須找到根。把P2P想象為成長中的一棵樹,決定樹未來的不是現在的枝葉有多繁茂或漂亮,而是地底下看不見的東西――樹根。P2P的枝葉是網絡的理財端,主要體現在網頁。而根則是如何高效地發現需要融資的項目并管理好該項目的風險,這就需要P2P公司有獨特的數據、商戶等資源。二是用好互聯網技術。互聯網金融能超越傳統金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互聯網帶來了新技術,使得發現客戶能更加高效,并管理好風險。三是自律。 短路徑和組織扁平化
傳統金融模式的不足之一就是對于用戶來說路徑太長。很多傳統金融機構也強調用戶至上,現在的銀行營業廳越來越現代闊氣,還提供糖、咖啡等食品飲料,銀行人員也強調服務意識,并做了很多努力,但用戶對金融產品的使用路徑還是非常長――需要從家里或公司到銀行,需要在路上花費時間,到銀行要填一堆表格,還要等候,許多業務還需要預約、需要層層審批等。
互聯網產品生命力強,重點在于它的使用是短路徑的。網上支付,幾秒鐘的時間就完成了, 操作極為簡便。余額寶的使用路徑很短,用自己熟悉的賬戶,很快地操作完成。如果還需要老百姓去理解貨幣基金,熟悉貨幣基金的一套操作流程,那就路徑太長,損失太多用戶了。
路徑要足夠短,意味著傳統金融企業要對業務流程、繼而對組織結構做出變革。當前,中心化的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在金融面臨的挑戰了,而要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再造組織,使之扁平化、去中心化,用戶是真正的核心。 大數據和個性化
國外有關互聯網金融業態產生較早,但沒有“互聯網金融”即“Internet finance”的統一稱謂,而是根據不同的業態分類有不同的稱謂,如,Mobile Payments(移動支付)、Emerging Retail Payments(新興的零售支付服務)、Electronic Fund Transfers(電子資金轉賬)、Electronic Money Institution (電子貨幣機構) 、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等。國外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也在這些業務的發展中得以跟進和完善。
一、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非常迅速,出現了從網絡銀行到網絡保險,從網絡個人理財到網絡企業理財,從網絡證券交易到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等全方位、多元化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詳見下表)
國際互聯金融主要業態及其發展狀況
[業態名稱\&代表性機構名稱\&發展狀況\&第三方支付\&Paypal、
Eway(AU)、
Google Wallet\&1998年Paypal在美國加州成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支付公司。2013年,美國Square移動支付公司的總支付額近200億美元;Paypal的移動支付量為200億美元。PayPal在法國在第三方支付方面占據48%的市場份額。\&P2P\&Lending Club、Zopa(UK)、Prosper、
Auxmoney(德國)、Smava(德國)\&英國是P2P借貸的發源地,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務的網站公司Zopa在英國倫敦成立。
Lending Club成立于2006年,目前融資估值15.5億美元,Lending Club 有非常多的知名投資機構和個人。2013年,Lending Club貸款超過20億美元。\&供應鏈融資\&亞馬遜、PayPal、Kabbage\&2012年,馬遜推出基于亞馬遜平臺的供應鏈融資項目Amazon Lending;PayPal于2013年4月在英國測試推出針對ebay等平臺商家的融資服務。Kabbage目前已經獲得累計5600萬美元的融資。2012年,Kabbage約借出7000萬美元的貸款。\&眾籌融資\&kickstarter(KS)\&2009年,美國率先出現了眾籌(Crowdfunding)這一創新融資模式,2012年上半年全球共有眾籌融資平臺450多個。KS于2009年成立,主要向公眾為小額融資項目募集資金,致力于支持和鼓勵創新。2013年法國境內通過眾籌平臺共籌集了8000億歐元。\&網絡銀行\&SFNB、
樂天(日本)
SBI(日本)\&1995年美國花期銀行率先在互聯網上設立站點,形成了虛擬銀行的雛形。1995年10月,世界第一家純網絡銀行―安全第一網絡銀行(SFNB)開始營業。2009年日本的樂天開辦網絡銀行,目前樂天銀行是日本最大的網絡銀行。\&互聯網基金、證券\&PayPal MMF、
E*Trade\&PayPal公司成立于1998年,并于次年就設立了賬戶余額的貨幣市場基金,基金通過PayPal網站向在線投資者開放,前提是投資者須成為PayPal用戶。2011年7月,PayPal關閉了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1996年,純網絡經紀商E-Trade上線,開創了完全基于互聯網交易的模式。1999年,以美林為代表的傳統券商全面開展網絡業務。\&互聯網保險\&Insweb\&1997美國的網絡保險公司Insweb用戶數是66萬,1999年增加到了300萬。目前,美國部分險種的網上交易額已經占到30―50%,英國、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車險網上銷售額占比超過50%。\&]
(二)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
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核心是互聯網支付,方向是瞄準普惠金融,形態是實現混業經營的大金融:一是移動互聯網金融時代加速到來。近年來,移動通訊、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加速發展,全球將迎來了移動互聯網金融時代。國際電信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14年底全球移動寬帶普及率將達到32%,互聯網用戶總數將接近30億,全球移動寬帶簽約用戶將達到23億,其中55%來自發展中國家。2011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總金額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2016年將達到6169億美元。同時,據國外機構預測,全球移動設備離線交易總額將會迅速突破萬億美元大關,2017年預計將增長至1.5萬億美元。移動互聯網金融將滲透到傳統銀行業務的較多領域。二是互聯網普惠金融時代加速到來。普惠金融體系是2005年之后才由聯合國提出的一個概念,其基本含義是:能夠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互聯網金融具有與生俱來的普惠屬性,對于推進金融體系的擴大化、平民化和人性化,實現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義。三是互聯網大金融時代加速到來。本世紀以來,在全球范圍內金融產業重組,兼并的趨勢不斷加大,金融服務業向綜合業務集成方向發展,混業經營已成為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導趨向。互聯網為金融服務綜合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呈現出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
二、國際互聯網金融監管舉措及其特征
(一)主要經濟體互聯網金融監管舉措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體對待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主基調是“鼓勵金融創新、謹慎業態監管、保護消費權益”。
1、美國
2010年,美國設立了獨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SEC),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產品,一般都隸屬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監管。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求先取得牌照才能開展業務。眾籌業務由SEC直接監管。2012年美國通過JOBS法案,放開了眾籌股權融資,而且在保護投資者利益方面作出了詳細的規定。美國證監會對P2P貸款公司實行注冊制管理,對信用登記、額度實施評估和管控。美國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互聯網信貸平臺注冊成為證券經紀商,認定互聯網信貸平臺出售的憑證屬于證券。
2、英國
英國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傾斜于寬松的非審慎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監管注重行業自律。同時也注重監管隨后跟進。2011年英國成立了全球首個人人貸行業協會,即“P2P金融協會”,建立 P2P借貸的行業準則。2012年成立了眾籌行業協會。從2014年4月將P2P、眾籌等業務納入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監管范疇,配套推出一攬子監管細則。
3、歐盟
建立內容全面、清晰、透明的法律體系。堅持適度審慎監管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各成員國采取一致的監管原則,建立“起始國”規則,加強聯合監管。要求參與信貸業務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需獲得傳統信貸機構牌照。2011年4月起,歐盟將網上第三方支付服務認定為“信貸機構”。按信貸準入監管標準進行管理。開展支付業務的機構事先應獲得法國金融審慎監管局(ACPR)頒發的信貸機構牌照或者支付牌照。金融審慎監管局和金融市場監管局(AMF)對眾籌實施監管。瑞典的網絡融資與傳統業務使用相同的監管規則。
4、日本
注重對現有管理規則的完善和補充,強化互聯網金融保障性法律法規的建設。2008年,日本金融廳出臺了電子貨幣支付監管等一系列專門法案。同時,近年來日本研究出臺了信用管理和互聯網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為互聯網金融發展保駕護航,如《規范互聯網服務商責任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電子契約法》等。
(二)國際上互聯網金融監管主要特征
國際上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行為方式存在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差異:一是監管力度上存在差異。澳大利亞、英國等大多數國家采取輕監管方式,對互聯網金融的硬性監管要求少,占用的監管資源也相對有限,而美國監管機構為了避免公眾對監管不作為的指責,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相對主動。二是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強化法律規范。各國都強調,互聯網金融平臺必須嚴格遵守已有的各類法律法規,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信息保密法、消費信貸法、第三方支付法規等,目前尚沒有國家針對互聯網金融出臺專門的監管法律。三是強調行業自律。主要發達國家都強調建立互聯網金融的行業自律機制,如,英國2011年成立了全球首個人人貸行業協會,2012年成立了眾籌行業協會,通過行業協會建立了相關行業準則。四是重視信息披露,注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金融行為監管。多數發達國家對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機構采取了注冊登記、發放從業牌照以及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同時設立了獨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機構,對互聯網金融實施嚴格的行為監管,加強對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三、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啟示及建議
(一)加快互聯網金融立法進程
在我國《合同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和《保險法》、《票據法》、《電子簽名法》等經濟法律中適時補充互聯網金融管理條款。根據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發展的需要,盡快出臺《放貸人條例》、《電子資金劃撥法》、《網絡購物條例》等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相關的專業法規、明確互聯網金融參與主體權利、義務。適時出臺《規范互聯網服務商責任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電子契約法》等方面法律法規,為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同時要從立法文本、立案標準以及司法解釋等方面加快互聯網經濟金融犯罪的法制工作,如,在往后的《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互聯網經濟金融犯罪的相關規定。
(二)建立完善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
根據一行三會(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現有的職責分工,明確互聯網支付、借貸、保險、證券、信托以及基金等業態監管的職責權限。完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互聯網金融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同時,加快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量的整合,成立聯合統一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建立一行三會與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工商總局、地方政府金融辦等部門的工作協同機制,在互聯網科技、信息、機構準入以及經貿行為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互聯網金融協同監管。建立網絡支付、借貸、眾籌、證券等互聯網金融各業態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功能。
(三)制定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權力清單
在現有“一行三會”金融管理權責基礎上制定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權力清單,厘清各部門在行政審批、日常管理以及風險監控方面的工作職責。設立由央行牽頭的互聯網金融聯合監管辦公室,建立工作磋商以及聯合行動工作機制。同時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部門溝通協商機制,開展聯合風險評估工作。在互聯網金融聯合監管工作框架下,由央行牽頭成立互聯網金融綜合信息平臺。建立互聯網金融數據庫系統,開展相應的數據監測與分析工作,風險提示、預警,定期互聯網金融發展監測報告等。
(四)對互聯網金融行為實施負面清單管理
出臺支付、借貸、保險、證券、信托以及基金等互聯網金融業態監管工作準則,對各業態創新發展的法制要求作出原則性規定,對一些涉及面廣、風險較大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制定行為規則,建立日常監測與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對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機構平臺實行備案、注冊、發放牌照等行業準入制度。跟蹤研究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演變,制定互聯網金融各業態“負面清單”,及時明確法律與監管的紅線。要求互聯網金融參與機構主體對照清單開展自檢,對其中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事先進行整改,對于突破法律與監管紅線的主體行為予以堅決取締,采取嚴格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巴曙松,楊彪.第三方支付國際監管研究及借鑒[J].財政研究,2012,(4)
[2]第一財經金融研究中心,中P2P借貸服務業白皮書(2013),2013年,中國經濟出版社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030
1 互聯網金融現狀
1.1 國外模式
1.1.1 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產品1999年首次出現在美國民眾的眼前,貝寶(PayPal)提倡全民將銀行中的余額購買利息率更高的貨幣基金產品,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在2006年伴隨著銀行利率的持續上漲,其吸收到的資金總額超過10億美元。在該貨幣基金還未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型金融領域前,遭遇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由于美聯儲將利息僅有1%不到,貨幣基金的投資價值蕩然無存,最終于2011年伴隨著經濟蕭條退出美國的大舞臺。
1.1.2 網絡信貸
在美國通過網絡進行信貸交易的形式主要有網絡銀行,網絡銀行指的是僅以網絡的形式進行銀行的存貸業務。由于網絡銀行特殊的存在形式,形成了其超低成本的融資優勢,以其高于實體銀行的投資回報率高速地吸收存款。但是傳統銀行針對純網絡形式的銀行,通過發展各自的網絡業務,逐漸削弱網絡銀行原本的競爭優勢。最終安全第一網絡銀行(SFNB)在1998年被一家加拿大的實體銀行收購。
1.1.3 P2P借貸
P2P借貸在美國興起是在2006年,主要以平臺的形式存在著。借貸俱樂部(Lending Club,LC)就是其中的主力。該平臺只收借貸的中介費,由于個體間的融資規模較小,且無法提供大額的抵押物,期間的擔保僅靠借款人的信用支持,而平臺不提供其他擔保措施。在個人高效且小額的融資需求下,P2P一路以來也是高歌猛進。
1.1.4 眾籌模式
眾籌模式于美國開始盛行是在2009年,它的出現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一個新的融資模式,極大的拓寬了富有創意的小額融資項目的募集資金渠道。對于眾籌而言2012年無疑是新的起步,美國國會通過了JOBS法案,該法案將眾籌融資形式正式認可,且允許企業通過該模式進行融資獲得股權資本。
1.1.5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源自于購物平臺在支付過程中發生的一種業務形式,其中美國最早的網絡購物平臺貝寶(PayPal)公司,與之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發展一直不錯。整體來說互聯網金融在美國的生存極大地受到了美國傳統金融體系的擠壓。主要原因在美國傳統金融體系已經發展了太長的時間,對于金融市場的分割已成定局。在面對新事物帶來的沖擊時,傳統銀行都能通過創新產品或者服務來應對。
1.2 國內模式
本文中談及的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企業涉及金融服務后形成的一個新的行業領域,而另一類互聯網金融形式歸為傳統金融行業的未來發展形式。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存在著一定時代因素,怎樣才能使互聯網金融在國內健康地發展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1.2.1 貨幣基金
貨幣市場基金模式簡單來講就是結合互聯網獨有特性,研發而來的高效且較高息的投資理財產品。目前國內較為流行的是以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而發行的“余額寶”。但是現階段各大金融互聯網公司在對待其貨幣基金業務方面都是過多的宣傳其收益,而對其風險卻談之甚少。如何降低風險是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向傳統的金融公司學習的地方。
1.2.2 網絡信貸
與國外不同的是國內的網絡信貸業務發生在證券領域和保險領域。在網絡證券領域國內起步較早,直到2000年4月證監會頒布了《網上證券委托暫行管理辦法》,網上證券業務行為規范進一步得到了完善。目前中國證券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其網上交易業務也逐步擴展到手機網上交易,網上開戶甚至是推廣電子券商。目前國內的保險業在互聯網上同樣發展的不錯,從1997年我國第一家保險網站上線,到2000年首個全國性電子商務網站開通,國內的保險業網上經營正在蓬勃發展。
1.2.3 P2P信貸
P2P(Peer-to-Peer lending)信貸,主要通過互聯網金融公司組建第三方平臺將資金的出借方與貸方匹配鏈接。P2P信貸能夠將各類個體小型貸款人聯結在一起共同承擔風險,還能使借款人在全面信息下選擇更為有利的借款利率。目前在國內呈現的P2P模式有2種:第一種是線上模式(Online),代表企業有拍拍貸和人人貸。該模式的特點是沒有實體成本,審核僅通過視頻認證、銀行流水賬單等手段對借款人的信用進行評級。第二種是線上到線下模式(Online to Offline),代表企業是翼龍貸等。相比于第一種模式,在信用風險評定方面發生了變化,借款人除了需要在線上提交有關的借款申請,還需要到實體商處進行進一步的信用等級審核。
1.2.4 眾籌
眾籌模式,從名稱上就可以理解為大眾或群眾進行共同籌資,其形式是通過網絡的形式將還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項目或者個人的創意思維向公眾展示,公眾可以通過自我意愿選擇將資金投資給目標企業或者個體。針對眾籌的融資模式,國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建設平臺方面主要注重于合理的項目展現形式和出借方用戶數量,目前國內在平臺建設方面較為突出的是天使匯、淘寶夢、點名時間以及一些微信公眾平臺。
1.2.5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發展至今,其運營模式主要是兩種:第一種是獨立創建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僅為用戶解決在網絡支付過程中發生的各類支付需求,主要代表公司有快錢和易寶支付等。第二種是用于擔保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它們從創建初期就已經定性,依托于所屬的電子商務網站并為其提供支付擔保,在實物跨越時間與空間后進行網上資金交付,主要代表公司有支付寶。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規模不斷擴大,其范圍也在不斷的增加,已經不局限于在互聯網上實現支付功能,而是形成了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
2 存在問題
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依托僅是原社交網站和電子商務平臺的衍生,對于金融服務方面僅能做到對客戶需求和偏好進行統計分析。在互聯網金融高效快捷的優勢下,難免會被人們遺忘一些它現階段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下是針對貨幣市場基金、P2P信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2.1 貨幣市場基金
國內由“余額寶”帶領的高回報率產品出現,各大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從事貨幣市場基金業務搶占市場份額,在高回報率占領市場和開拓新客戶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金融風險的評估。在美國支付公司貝寶 (PayPal)就曾經用同樣的方式吸收資金,當美國的市場利率下降,貨幣市場基金的高回報率就無法被支撐,投資者的預期回報率就無法被實現。這時不但是從事該模式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會倒閉,整個市場上的閑置資金也會發生恐慌,形成國家內部的金融動蕩。
2.2 P2P信貸
針對國內現行的三類P2P信貸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來自模式和不可控信用風險:首先是線上模式(Online)普遍存在,在沒有線下機構進行輔助控制信用風險情況下發生信用風險的概率會非常高;其次是大多數P2P信貸公司向出資者提供金融擔保,這種資金中介的擔保會帶給出資者更高的收益預期和更低的風險預期,在這類模式下整個P2P信貸模式將會變得更加富有信用風險;最后是國內整體的征信系統并不完善,僅僅靠目前互聯網系統產生和金融服務中的信息,很難做到對借貸主體的信用等級評定,這也是現階段國內發展P2P信貸模式快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信用風險。
3 發展趨勢
在國內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存在以上因為階段性導致的收益率風險、信用風險等問題,都將會被逐步解決和完善,而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它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變得更加重要。本文提出兩個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趨勢,分別是:大融合趨勢和全方位趨勢。
3.1 大融合趨勢
從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不難看出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發展趨勢就是關于融合。互聯網作為現代社會最關鍵的應用工具,它已經和原本傳統的各類行業進行了超級親密的合作,例如傳統的零售業與互聯網結合成就了現在的網上購物,那么互聯網與金融行業之間未來也必將是融合的。本文所述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僅是狹義的互聯網金融企業 (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化),在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另一大部分將會是傳統金融行業的互聯網衍生,這兩類企業未來將會在互補中相互融合,雙方的優勢都將得以發揮。
3.2 全方位趨勢
在國內政府對銀行業的監管非常的嚴格,禁止混合經營其他業務,在降低金融業發生杠桿效應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金融業靈活多變的特性。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后這類抑制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在面對人們對金融服務需求日益便捷廣泛的前提下,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全面的結合將會是解決以上矛盾的主要選擇。
在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金融企業高度融合以后,原本存在的金融業邊界將會逐漸消失,金融業將通過互聯網的廣泛性和便捷性重新融入各大行業,也就是重新定義各行各業與金融業之間的交互關系。未來的社會將會是高速運作的,金融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將會是支撐整個運作系統的關鍵,而互聯網必定會是金融業實現該職能的工具。
參考文獻:
[1]王靜,邢成.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行為變遷及銀行變革[J].征信,2014(9).
[2]程華.互聯網金融的雙邊市場競爭及其監管體系催生[J].財政金融,2014(7).
[3]向思遇.互聯網金融業態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5).
[4] 蔡林正也,梁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啟示――以P2P、B2B和余額寶為例[J].中國市場,2014(9).
[5]曹鳳岐.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挑戰[J].中國市場,2014(7).
互聯網和金融作為時下發展最快、熱度最高的行業,他們的結合無疑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互聯網金融作為“互聯網+”領域中最大的一塊蛋糕,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的先行者。2017年初,銀監會正式批復中信銀行與百度公司籌建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這標志著歷經兩年多的時間,百信銀行終于從設想變為了現實,也成為了國內第一家獨立法人運作的直銷銀行。
早在2015年,百度就和中信集團聯合達成戰略合作,意在共同發起設立百信銀行,這是中國首家由互聯網IT公司與傳統銀行發起的直銷銀行,與傳統銀行的區別是百信銀行沒有線下網點,只有互聯網一個渠道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因而不受時間地域限制。
2015年正是直銷銀行興起的時候,彼時全國共有二十余家直銷銀行,但均是傳統銀行的線上版本,其主要業務依然是存款和標準化的理財產品,只有同戶名賬戶間的資金才能流轉;隨后,四十余家直銷銀行在傳統金融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針對存量客戶的延伸服務;2016年至今,直銷銀行的數量增加至六十家,其功能也繼續擴大到保險和信用卡業務。這種變化的趨勢說明直銷銀行已不再僅僅作為銀行基礎功能的延伸,而是開始深耕新興業務領域。
一、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銀行由爭奪客戶走向戰略合作
(一)阿里、騰訊率先設立互聯網銀行
阿里和騰訊先后發起了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網絡銀行,均是由互聯網公司單方面發起,沒有傳統金融機構參與。深圳的前海微眾銀行是第一家試營業的互聯網銀行,其產品由于創新不足而導致叫好不叫座,線上產品也僅僅是傳統業務的網絡化。微眾銀行的發展也是困難重重,在業務受限制的同時,還受到了高層管理人才流失的影響。浙江網商銀行推出的口碑貸和旺農貸等產品,都是面向線下實體商戶或農戶的貸款產品,其客戶和業務操作都基于線下,嚴格來說還是傳統銀行的業務模式。這一階段互聯網銀行的核心問題在于缺少銀行參與,其業務在金融行業的監管下面臨很多困難,這點我們僅從互聯網銀行高管團隊不斷離職的浪潮中便可知其一二。
阿里孵化出的螞蟻金服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涉獵最廣。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螞蟻金服基于淘寶、天貓、支付寶打造出了初步的閉環生態圈,同時不斷創造和收購新的金融應用場景。騰訊進軍金融是以財付通為起點的,由于電商板塊――拍拍網長期不振,其金融板塊發展長期缺乏載體,直到微信的推出才確定了騰訊在移動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但本質上仍是基于閉環開展金融服務的思路。
(二)百度中信首次嘗試“互聯網+銀行”模式
百信銀行與此前民生銀行、北京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建立直銷銀行部門最大不同在于其獨立法人性質。成立單獨的直銷銀行可以有體制機制上的優勢,在成本核算和產品定價上更加明確。與互聯網企業主導下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不同的是,百信銀行有傳統銀行的控股,銀行的風控技術和體系能夠得到有效運用,彌補了單純互聯網企業做銀行業務的薄弱之處。百信銀行的設立成為百度金融生態圈的重要一環,二者的互補與合作將促成“互聯網+金融”的雙贏局面的打開。在客戶服務方面,百信銀行利用百度巨大的流量優勢以及中信銀行完善的賬戶體系和線下網點,可以使其產品和服務能快速、廣泛地觸達網絡用戶。在產品開發方面,百度與中信銀行將在海量互聯網用戶數據基礎上進行合作,結合中心銀行的金融產品設計能力,將用戶的個性需求打造成金融產品。在風險控制方面,中信銀行擁有的風險數據和風險控制手段,結合百度以互聯網動態行為數據為基礎的風控系統,有望提升金融風控水平。
(三)核心領域爭奪仍激烈,戰略合作卻成為可能
2013年風靡一時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余額寶,拉開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銀行爭奪現金流的大幕。這場爭奪的核心其實是金融結算數據,誰擁有了海量的結算數據,誰就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得到用戶行為習慣,進而建立更科學準確的個人信用體系,用更低的成本解決資金來源與流向這個銀行業的核心問題。隨著結算數據的爭奪進入白熱化,百度最先利用流量導向和傳統銀行進行合作,雖然并未涉及核心的結算數據,但使基于數據共享的合作模式逐漸成為可能。
二、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銀行合作帶來雙贏機會
互聯網金融不足以作為一個單獨的金融業態存在,只是互聯網時代促進產融結合的特定手段。在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產融結合是企業達到相當規模后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經濟運行中為了共同的利益目標,產業與金融通過股權控制等方式而進行內在合作,既包括摩根財團為代表的由融而產的模式,也包括美國通用為代表由產而融的模式。而今,互聯網時代孕育的互聯網金融,為我國當前金融牌照嚴格管制環境下產業資本進入金融打開了一扇大門。
(一)互聯網企業變相擁有銀行牌照
與阿里、騰訊申請民營銀行牌照的路徑不同,百度選擇與擁有券商、信托、基金、保險全牌照的中信集團合作。通過這種方式,百度大大降低了開展金融業務的成本,一方面避免了獨立申請牌照的繁復流程,另一方面也節省了應對金融監管的精力。把金融業務核心運營交給更擅長的專業銀行,而把精力專注于互聯網技術開發,是維持百度的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在這一點上,阿里更青睞親力親為,例如收購天弘基金和投資成立眾安保險。這也是由阿里電商平臺背后海量結算數據的優勢所決定的,阿里不需要和銀行合作就天然擁有了結算功能。
(二)銀行獲得了互聯網企業的流量價值
中信銀行在與百度合作的一個重要基礎在于百度所擁有的巨大流量。例如百度投資去哪兒網之后,出行相關的需求流量都會導入到去哪兒網,使得去哪兒業務迅速壯大,這就是百度所謂的“中間頁”戰略。未來百度將更傾向于將流量導入與百度業務融合的商家,而不再靠出賣流量賺取廣告收入。例如,過去百度將理財、融資等金融需求導入到它的廣告傷來賺取廣告費,未來更有可能將此類需求導入到自己的業務部門,將自己的定位從信息入口升級到服務供應商。
(三)互聯網企業技術優勢可以得到更好發揮
百度在云計算方面的驗,可與傳統銀行進行有效結合,從而發揮出效率。在銀行傳統安全驗證的基礎上,通過精準定位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并增加安全驗證的空間維度數據。在人工智能研發領域,百度也具有自己的優勢,百信銀行作為沒有實體網點的直銷銀行,一定會向客戶自助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銀行,能夠提升效率并節省成本。此外,基于區塊鏈這種分布式賬本技術來實現銀行交易后清算結算,能夠通過去中心網絡的技術架構來提升銀行交易流程整體的安全性和效率,甚至改造傳統的銀行體系。
三、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銀行合作仍然面臨挑戰
如果說,金融危機意味著挑戰;那么,新的技術便意味著機遇。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危機,既是變革的背景,也是變革的動力。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金融產生了。什么是互聯網金融呢?當前尚無明確的、獲得廣泛認可的定義。這里緣引《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是借助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既包括作為非金融機構的互聯網企業從事的金融業務,也包括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開展的業務。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僅指互聯網企業開展的、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業務。自2013年起,互聯網金融熱潮便蓬勃興起,各種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猶如春筍般破土而出,如支付寶、比特幣、陸金所等,它們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金融需求。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為第三方支付、金融互聯網化、P2P網貸、眾籌融資、互聯網貨幣以及基于大數據的征信和網絡貸款。
一、互聯網金融的成因
我國互聯網金融為什么會產生呢?與其他行業一樣,互聯網金融也是通過銷售自己的產品來滿足它們自身的需要和客戶需求,從中獲取利潤,并實現利潤最大化。
1.金融市場需求的變化拉動互聯網金融產生
近年來,金融市場上的個人和金融機構面臨著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利率波動性的日益增強,這改變了金融產品的需求狀況。利率的大幅度波動產生巨額資本損益,并增加了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與利率走勢和回報率的不確定性相關的風險就是利率風險,隨著利率風險的上升,就會加大對能夠控制這種風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種市場需求促進了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對于具有盈利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從而拉動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產生。
2.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條件
推動互聯網金融產生的供給中最為重要的變化就是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這種技術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技術,它不僅降低了處理金融交易過程的成本,使得金融機構能夠從這種為公眾創建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獲取利潤,而且降低了投資者獲取信息的難度。這為互聯網金融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3.政府監管促使互聯網金融產生
在日常融資過程中,會出現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不能從銀行借到錢的現象,是因為在利率管制條件下,傳統金融機構出于成本層面的考慮,不情愿為中小企業貸款;相同條件下,只有做大額、中額貸款,才能得到理想的經濟效益。這使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融資方式,互聯網金融便產生了。所以,政府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互聯網金融產生。
4.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使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政府的鼓勵和支持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趨勢
1.互聯網金融產品終端化和移動化
移動終端由于不受地點空間的限制,具有安全、便捷等特點,它還可縮短交易時間。對客戶來說,縮短交易時間便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對商戶來說,縮短交易時間意味著提高資金流通速度和增加交易金額。因此,互聯網金融產品在未來將朝著移動終端不斷發展。
2.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加快
《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業務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將會是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互聯網社會的核心基礎設施,在未來互聯網金融模式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征信的需求將變得更加迫切,有關部門將會統籌加快建設進程,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方面的研究,完善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征信制度建設。
3.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規范化
任何金融創新都能帶來效益和風險,互聯網金融也不例外。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些業務已經頻發風險,這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快速產生以及行業惡性競爭,但沒有相關針對性監管措施。在未來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到成熟期的時候,監管部門將會頒布實施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政府也將會頒布相關專門法律對互聯網金融實施宏觀監管,使我國互聯網金融健康、持續發展。
4.新技術的不斷產生和應用
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是計算機網絡、相關軟件系統與電腦程序相互對接。在未來的發展中,人們將會不斷研發先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并將其應用于互聯網金融當中,不斷加強網絡安全防護體系,讓互聯網金融產品更加智能、安全。
參考文獻: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是金融 最終要走向實體產業
“金融是本質,互聯網是手段,用戶是核心,最終要走向實體。”這句話能夠非常清晰的表達互聯網金融的實質,即與互聯網結合的金融即便是更加多樣化與個性化的,其本質仍舊是金融,并不會因為金融走向互聯網就會變的比不可捉摸。互聯網是為金融的服務的,而之所以會選擇互聯網這個載體,是因為只有互聯網才能把普惠金融放到各個角落,才能有全民性的投資參與。這種大眾投資給各實體行業發展的方式,在以前是沒有的也無法實現的。
可想而知,民間資本力量幫助企業行業發展轉型,這可以為銀行與企業解決多少難題?而P2P網貸是互聯網金融的一種,這種投資理財形式面向個人用戶,更適合全民參與,更容易實現普惠金融。P2P網貸猶如一條杠桿,一邊是大眾以理財的方式將閑散資金放上去,另一邊則是企業、行業以及產業發展的資金需求。產業應用這些資金發展起來以后,所產生的收益的一部分成為杠桿另一端用戶的收益。
因為P2P網貸的存在,所有參與理財的人都成為投資人,只不過投資金額沒有投資機構那么多。事實上投資機構的錢大多也都是私募而來,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要說區別,則在于之前的金融都是大機構限時限地點限額參與,現在則是人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各家的P2P產品參投,更加公開與透明化。同時,還有各種大數據以及保險措施保證投資人的安全性,這比民間的私募眾籌要強數倍。恩,我說的是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完善后的狀態,現在遠還沒有達到這個水準,當前主要還是靠P2P企業的良心與追回款項的能力。
P2P網貸雖在混亂中成長 產品及模式在創新中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