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10:0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企業與創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統計工作是通過搜集、匯總、計算統計數據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統計工作與統計信息密切相關,利用統計信息,不僅可以對事物本身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對不同事物進行又聯系的綜合性分析,既可橫向對比,也可總結歷史預測未來。由于統計的特性決定,如果一個企業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既科學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統計工作制度,那么,這套制度對企業而言,將具有很大作用。
統計工作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使企業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筆者認為,在運行方法和統計內容及計算方法上,企業統計工作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企業創新的統計度量做一闡述。
1.產出角度的度量
其具體做法有兩種,一是間接度量法,利用公司財務會計及市場信 息,如銷售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收入增長事、市場占有事、成本利潤率以及公司市值來度量其創新產出。自然地,盈利增長高的公司通常被認為是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這一方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其缺陷一是會計利潤指標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和公司可操作性,公司市值在一個非有效的市場里常常遭到扭曲;缺陷二是公司盈利性雖好度量,但盈利的持續性則很 難測算,盡管有托賓Q值、成長能力指數可資借鑒,但效果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缺陷三是帶來企業盈利的不僅僅是創新因素,還有非創新因素,比如新的訂單。若不將這兩類因素分離出來,創新因素的貢獻就很難準確地測度。
第二類做法是直接度量法,即對處于企業創新最高層次的產品或工藝創新加以度量,設計出相應的指標,度量企業新的或改進的產品數量、工藝數量及其價值。著名的創新研究機構一一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科學政策研究所建立的數據庫就是采用這種方法。澳大利亞統計局的創新調查也是直接詢問企業是否有新的或改進的產品與服務,調查機構讓企業估計其銷售量中有多大比例是:
(1)新產品;(2)改進的產品;或(3)沒有變化的產品。還請企業估計其銷售的產品中有多少比例來自于新的或改進的工藝,構建新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收入等指標來反映企業的新產品創新能力。
另一種潛在的產出度量方法是智力產權統計,比如專利、商標及專用設計。企業申請智力產權,意味著企業認為這種產權已經創造出了某些需要保護的新知識,這些新知識會帶來價值。媽使智力產權申報后來因缺乏新穎性而被拒絕,這一申報仍然對企業的創新行為具有一定的指示意義。但學術界有人對以專利數作為創新產出的指標提出批評,認為專利并不必然代表具有商業開發前景的創新,專利的商業價值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引發出的改進思路是做更細致的調查工作,比如對專利擁有人的專門調查,利用專利維持費繳納資料,或專利引用資料,這些資料對評估專利的價值大小都有一定作用,比單純地看專利數更有意義。但要注意的是,只有那些真正有商業價值的專利,其專利期內繳納的維持費才有信息含量,而專利引用數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引用越多,其價值越大這一假設基礎之上的。
2.投入角度的度量
一個企業在研究與開發(R&D)上的投入是最為常用的度量企業創新的變量。其優點在于它易于理解,且其資料較易獲得,并且R&D與 創新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關性,這使人們相信用n&D作為度量創新的代替變量有一定意義。但其缺點一是對R&D很難做出準確的界定,二是企業創新所包括的內涵要大于企業R&D所包括的內涵。
從企業在商標或專用設計上的投入來度量創新,這種方法雖不像專利那樣常見,但亦是一種選擇。國外有些創新調查就包含有購買商標之 類的內容,如澳大利亞統計局進行的創新調查。有學者認為:“商標是,并且從19世紀晚期到整個20世紀一直都是重要的商業資產。然而,它們(不僅是商標,還有品牌及公司名稱)并沒有得到經濟或商業史學家們的系統研究。”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對商譽、商標、專用設計等無形資產的意義越來越受到學界與實務界的重視與認可,因而,根據無形資產資料苧度量企業過去的創新活動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一種選擇。利用兩個不同時間內無形資產的變化作為這段時期企業創新活動的替代指標也就成為一種方案。
從投入角度度量創新的另一種方法是以企業外購專利、商標和特許權方面的支出數額作為度量創新活動的指標。有時,技術可能就內含在資本性投資設備之中,如機器設備、工業工程、產品投產期上的支出。一家購買了改進型機器設備的企業,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一個創新者。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把總投資支出都當成是創新性支出,那是不適當的,那些用于更新原有設備方面的支出應剔除掉,并且由新舊設備上的支出比率可用于度量企業的創新水平。
企業在新產品上的營銷支出也常被視為劬新的一部分。有學者對營銷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做過一個綜述,對兩者之間的關系給予肯定。在國外的一些創新調查中就包含有與新產品與改良產品的銷售相關的費用支出,以及與新產品或改良產品與工藝相關聯的培訓支出費用。
最后,創新也可能發生在管理方法和組織方面。這方面改進上的費用支出,也涵蓋到相關的創新調查與度量之中。
將以上創新投入方面的支出數額與公司產品銷售收入或公司總資產相比,便構建出反映公司創新投入強度的相對指標。
3.計量綜合角度的度量
上述或從投入角度或從產出角度的度量及其指標,是現在國內外企業創新統計調查或相關研究中用來度量企業創新的常用方法。每一種指標都刻畫了企業創新的某一側面的內容,是對企業創新程度的部分度量,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指標都很難作為度量企業創新的基準。
日本人湯淺光朝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結論:近代世界科學中心轉移的歷程是:
從上述歷程中不難發現:科技中心轉移的取向是有解放的思想、寬松的環境、對人才、技術、資金有吸引力的區域。為什么近現代的科技革命繞過了曾經有過輝煌巔峰時期的近現代中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道路和速度與其文化傳統、思想體系密不可分。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國三個世紀抗拒西方科學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創新文化的底蘊是我們中華民族在科學技術發展上很難有大作為的緣由”。
讓我們再把目光轉移到美國高技術園區的發展。有人說,“文藝復興之后的全部事件中,對世界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硅谷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硅谷對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影響。事實上,在美國,跟硅谷有相同甚至更好的硬件環境的技術園區不止硅谷一個。
位于波士頓旁的128號公路區,附近有MIT、Harvard等知名大學,其創新力量絲毫不遜于斯坦福等大學,美國政府早期對128號公路區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比西部硅谷還要大,且128號公路區更靠近世界著名的NY金融中心。但128號公路處于老的工業基地,新英格蘭的老傳統如等級觀念,多層管理,重技術、輕市場等觀念深深地影響著園區的發展。而硅谷是一個由創新者、創意、金錢等要素無限組合、急劇變化的特殊“星團”,是適于創新創業、有良好生態環境的創業公司的“棲息地”。硅谷的文化特點是:
民主、平等、和諧、隨意的人際關系:從CEO到普通員工大家平等,“找不到丁點兒官僚氣味”。
開放、流通的企業網絡結構:“交流、溝通無處無時不在”。
充滿激情、永爭一流的進取精神:那里的創業家有一句名言:“吃掉自己的幼崽”——逼迫自己始終位于技術的前沿。
寬松的輿論、法律環境:“失敗了沒關系——真的沒關系”。
正是這樣的定義模糊、無法量化的文化因素,使得硅谷與128號公路區產生了巨大的差別。
如何建設創新文化?著名企業西門子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150多年來,西門子不斷創新,改變著行業,改變著世界。
西門子認為,對一家公司來說,在市場上取得優勢地位的必經之路包括整合產品組合、優化流程、減少產品的復雜性,以及根據成本設計,對現有業務擴展等等,這種連續性更新叫做“漸進式創新”。還有一種創新方式則顯得不那么穩定,那就是“革命式創新”,這種創新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突破,但時間長、風險大,企業必須要有耐心,要有直覺,要有全面的視角。:
西門子把創新文化詮釋為四大要素:
首先,必須具有客戶導向。
其次,管理層要關注創新,要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創新目標,要有一個適當的系統控制創新人員,要設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一旦創新成功要給予到位的獎勵。
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歷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能否維持企業的生存并努力推動企業的發展不僅關系著企業家和員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對整個國家和社會都有著重大的影響。企業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企業最關心產品的銷售情況。因為銷售是企業取得利潤的最重要途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保障。而銷售又受到生產能力的制約。質量好可用性強的產品,需求量才大,才容易被售出,也就是說生產的好壞是銷售好壞的前提。怎樣生產出適銷對路,能夠滿足市場需要,消費者樂于接受的產品是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然而,一種商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消費者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往往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而提高。當某種商品剛被推出的時候可能很受歡迎,但在一段時間以后,就可能不再能夠滿足消費者增長了的需求了。這時需要一種變化了的新產品投放市場代替原有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也就是說企業需要改進自己的產品,進行創新來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熊彼特說開發可以替代市場上已有物質的產品就是一種創新。他說,如果這種替代物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并且比較廉價,那么創新成功(帶來利潤)的可能性就很大。他的觀點告訴我們,企業創新成功與否只取決于替代物發揮作用的程度和價格。價格是可知的,而替代物發揮作用的程度不單廠商不可預知,就連消費者在短時期內也很難知道。因為消費者大多希望商品"經久耐用",這需要一定時間來檢驗,同時消費者又希望盡快得到新產品。這種心理上的矛盾造成了消費者面對多家企業的多種產品時很難選擇,很多時候,消費者會出現從眾心理,把自己的選擇建立在大多數人的選擇結果之上。其實消費者的選擇都是建立在一種判斷的基礎之上的,這種判斷的實質是消費者認為某種產品是好的產品、生產該產品的廠家能生產出好產品的可能性是多大。可能性越大,消費者越愿意購買這種產品。從總量上講,該產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這種可能性可以用我們講的信用來衡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信用就是企業向消費者提供的、供消費者選擇時參考的承諾。
信用在企業創新時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為企業創新提供了一定的時間。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不妨把企業和消費者的交易看成一種博弈,企業和消費者是參與人。再假定某個企業將先后按順序推出一系列產品:M1M2M3……且其中MK+1是MK的替代品,每推出一種產品,企業將與消費者進行一次博弈,假設每次博弈的支付函數都相同,如圖(1)所示
消費者
合作
不合作
合 作
5,4
0,0
企業
圖(1)
不合作
5,-4
0,0
應該說明的是:(1)這個支付函數只能表示企業與消費者關于一件商品的博弈,而不能代表整個市場的全部交易。(2)企業的創新行為并不一定會使自己的產品改進,有可能變動不大甚至是"改退"的,我們把改進產品的行為表示為"合作",而把沒改進的行為表示為"不合作",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為"合作",不購買該商品為"不合作"。
很明顯,在這樣的博弈中,企業愿意選擇"合作",雖然在某一輪的博弈中企業選擇"合作"還是"不合作"都能獲得一樣的利益,但是消費者往往選擇"針鋒相對"的策略,在下一輪的博弈中,對本輪中選擇"不合作"的企業實行"不合作"的做法,如果企業"不合作",那么在下一輪博弈中企業的利潤肯定為0,企業所希望的如果是利益最大化的話,在每一輪博弈中都希望獲得利潤,所以每次博弈中企業都努力選擇"合作"。
然而如前所述,"合作"與"不合作"作為企業行為的后果是不可預測的,也是企業不能完全控制的,他們只能努力采取"合作",但不能保證自己的行為肯定是"合作"的。我們這里用X來表示企業真正實現"合作"的概率。當然消費者也明白這一點,他們如果選擇"不合作"則收益為0,如果選擇"合作"則收益可能是4也可能是-5,所以在購買商品時要利用信用來進行選擇,也就是對企業生產好產品、真正達到"合作"的可能性進行判斷。
我們用P來表示信用度,也就是可能性,如前所述,P的大小和產品的總銷量成正比關系,P越高總銷量越大。令總銷量為Q,則Q=KP,那么企業的總收益函數為
W=5KP
(1)
令Pt為T階段消費者認為企業"合作"的概率,也就是T時期的信用度,Xt為T時期企業真正實現"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T階段企業真正實現了"合作",那么,根據"貝葉斯法則",消費者在T+1階段認為企業會實現"合作"的后驗概率(信用度)為
Pt+1=Pt×1/Pt×1+(1-Pt)Xt≥Pt
將上式帶入(1)式可得出,Wt+1≥Wt。特別的,當Wt+1=Wt時,Xt=1,這意味著在T階段企業的創新肯定會成功,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很小(這個問題我們在后面將會討論),所以我們近似的認為,在T階段企業選擇"合作"之后,T+1階段企業的利潤會大于上一時期的利潤。如果企業能夠連續創新成功,那么他的信用度便會不斷積累持續上升。信用的最初方式就是這樣的,它的不斷增加帶來了利潤。
這個簡單的計算說明,如果企業一次創新成功,會使下一次的利潤增加,而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信用P的增加,這樣,我們便不難理解一些現象了,如企業做廣告,無非是在向人們推廣它的信用,并努力增加它的信用,從而增加自己的利潤。
但是,只要Xt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選擇"針鋒相對"或"冷酷戰略"),如果T足夠大,那么存在一個T0〈T,使得下列戰略組合構成一個精煉貝葉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階段選擇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階段的數量(T-T0)只與P有關而與T無關。
因為廠商的創新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可以認為廠商有非理性的可能。同時,消費者也是非理性的(采取"針鋒相對"或"冷酷戰略")。只要他們進行足夠多的博弈次數T,肯定存在一個T0。在T0階段之后,廠商和消費者不合作,而且,(T-T0)只與P有關,這個P與前面提到的X有關系:P=1-X.
上面的闡述至少說明任何企業在一系列的創新中肯定會出現創新不成功,即在T0階段出現"不合作"行為,而且在之后的(T-T0)階段中,消費者選擇"不合作",這樣一來企業不單損失了這些階段的利益,而且把前些時候日漸積累起來的信用也丟失了,通過"貝葉斯公式"不難算出企業在"不合作"后的后驗概率也即信用度為0。企業為了獲得利益而不得不重新采取"合作"的辦法,但在(T-T0)階段時,消費者選擇"不合作",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而且即便消費者在一段時間后開始"合作",因為企業的信用減少,其銷量也會大規模的減少。在恢復信用的一段時間里,企業損失巨大,有的甚至因銷售停滯導致資金周轉困難,進而引發企業生產管理的混亂,甚至倒閉。
在某個企業創新失敗的(T-T0)階段內,這個企業原來的用戶將選擇其他廠商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這家新廠商如果創新成功的話將使自己的在顧客心目中的信用度增加。這時,即便原來廠商的新產品創新成功,也有可能難以吸引原來的客戶。所以,不同廠商在與客戶進行博弈的同時還在與其他廠商進行著競爭。
轉貼于
在廠商的競爭中,信用和創新依舊是他們能否取勝的關鍵。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勝出不但必須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而且必須盡量搶在其他廠商之前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同時更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信用度,提高銷售量,以獲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創新比的不光是質量,還有速度和連續性。然而,當一個廠商率先推出新產品時,即便他原有的信用能保證消費者接受這種新產品,但它能獲得多少收益呢?規模較大的廠商模仿能力相當強,當一種全新的產品被推出后不久,他們便已經可以進行仿造或者參照新產品改造自己的原有產品。這時,這種新產品已經基本度過了它的創新期,或者說這種創新的最初實現者已經不再獨自占有創新所帶來的利潤,這樣看來創新所能帶來超額利潤的時間很短,時效性很強。所以創新的最初實現者如果以前的信用不夠高,生產規模不夠大,那么它所能獲得的利潤也十分有限。廠商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只能不斷提高自己的信用,增加自己的產量。只有在自己的信用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才能保證自己的創新行為被消費者接受,并獲得較大數額的利潤。這正是信用度不高的新企業不斷尋求創新的原因。這里又一次說明了,創新和信用的相互作用:創新能增加信用,信用為創新提供保障。那么已經形成一定信用規模的大企業是不是不需要創新了呢?當然不是。也許他們可以通過仿制其他廠商的產品獲得一定的利潤,但他們也面臨著與之規模相近企業的競爭。其實仿制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創新,但它畢竟是一種消極的策略,而且會因為新產品推出不及時而損失掉一部分原有顧客,使廠商的信用度降低,這與創新不成功的后果相差無幾,所以與其如此還不如進行創新,畢竟創新還有可能帶來更大的收益。
對于一些有壟斷優勢的廠商而言,創新失敗的損失相對較小,但是,如果不進行創新也必然會使自己的信用受損。一旦顧客對其產品失去信心,其他廠商進入就會十分容易,而且可能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其壟斷地位構成威脅。當然,壟斷廠商產品創新的時間周期可以相對長一些,但這個時間周期也要跟隨消費者需求的變動而變動。
現實社會中壟斷企業只占少數,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創新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面臨著創新失敗的壓力,他們當然希望減少創新失敗帶來的損失。他們推出了很多舉措。以舊換新是很典型的一個辦法。以舊換新是保持企業信用,增加銷量,維持企業銷售連貫性的有效手段。
消費者
消費者
買
換
買
換
賣 5,4 0,0
賣 5,4 0,-4
企業
企業
換 0,0 4,5
換 0,-4 4,5
圖(2)
圖(3)
如果舊產品是創新成功的產品的話,支付函數如圖(2)所示。對于企業來講"換"可能得到的單個利益少一點,但總銷量是擴大了(這一點我們后面要提到),而消費者則因"換"時付出成本較少,而利益較大。
如果舊產品是創新不成功的產品的話,支付函數如圖(3)所示。對于消費者來講,如果與企業不能形成合作,則他們上一階段的損失還在延續,所以收益是-4。
可以看出,在這兩種博弈中,消費者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愿意和企業形成行為上的一致,即"合作",更重要的是如果原來的產品是創新不成功的產品的話,消費者可以在下一次博弈中因少付出成本而獲得一定的補償,即"換"的行為,雖然這種行為未必能實現(比如企業連續兩次創新失敗)但至少存在一種可能性。這也使消費者減少了對企業創新失敗的恐懼,也就是使企業信用有了一定提高。與之俱來的是銷量增加,利潤增加。當然消費者的利益損失也有受到補償的保障,這是一個雙贏得好策略。總之,以舊換新是利用信用的連續性拓廣市場,防范創新失敗的好辦法。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創新和信用兩個要素總能給企業帶來收益,但要獲得比較豐厚的收益還需要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其實如前文所論述的一樣創新和信用不但能給規模經濟帶來收益,而且本身就是規模經濟產生的兩種要素。一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就是創新和信用相輔相承、互相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產品創新本身就是一個廠商生產函數改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企業的規模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時,企業的規模報酬遞減,因為生產函數是始終在不斷變化著的。如果按這種情況來推理,我們應該可以得出創新和信用能使企業永遠保持在規模報酬增加或不變的階段進行生產的結論。這個結論至少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企業可以運用創新和信用來解決規模效應對企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以上是在比較抽象的意義上對創新和信用在企業中的作用作出的論述,現實社會并非如此。企業的生存發展還面臨著融資渠道、內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問題,而且,創新和信用也不單獨表現在生產和銷售著兩個環節上。但本文所試圖闡述的只是對生產和銷售這兩個企業中最重要環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兩個因素:創新、信用。現實社會中,很多企業都缺乏創新能力和信用機制,尤其是在中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中。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但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這兩種要素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力量,只有想方設法理順各種關系,建立起能使創新和信用充分發揮其作用的合理機制,才能從更本上解決企業中的問題。
總的來講,信用是一種穩定的、連貫的承諾,而創新是一種不穩定的、跳躍式的變化,穩定和變化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矛盾。那么,矛盾雙方是否存在了一種同一性是本文所試圖探索的,如何化解這種矛盾,是本文所試圖解決的。正如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德所說:取得進步的訣竅在于變化中保持有序的狀態和在有序的狀態中繼續變化。對企業來講,這無疑是正確的。
主要參考文獻
(日)金指基,《熊彼特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丁冰,《現代西方經濟學說》,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版
龔紹東,《企業文化變革戰略》,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雖然近十年的以IT、電信、互聯網新技術與新方法為代表的年輕企業成功案例多而顯著,但畢竟因時間尚短而不能概論。創新不是現在普遍定義的新經濟企業的專利,一個社會長期可持續快速發展所需的創新應該是更廣義的。
就改革開放三十年期間逐漸發展起來的海爾、聯想、華為等等被中國大眾所熟知的企業成功度而言,若沒有在各個發展階段的創新(不僅是技術或產品),取得其相應的成功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沒有張瑞敏、柳傳志、任正非等各自身上帶有的價值觀、學習力、毅力、人格綜合特質等等似乎更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們正在變老,但誰又不是呢?與時間聯系的一切都在延續,以至永遠。
就企業家這個外來詞匯而言,在最早的法國經濟學家的論述中,企業家就是在市場中充分利用未被別人認識的獲利機會并成就一番事業的人。
之后另一位經濟學家是這樣說的,企業家就是“將資源從生產力和產出較低的領域轉移到生產力和產出較高的領域”。
就創新這個概念而言,管理學家認為創新是一個經濟或社會術語,而非科技術語。創新活動賦予資源一種新的能力,使它能創造財富,凡是能使現有資源的財富生產潛力發生改變的事物都足以構成創新。
或者說,創新就是改變資源的產出,創新就是企業通過改變產品或服務為客戶提供價值和滿意度。
就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而言,企業家是一個組織內部商業活動的帶動人,也應該是能夠使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創新者。管理學家還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的標志,創新是判斷企業家的唯一標準。
企業家或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有目的、有組織地系統創新。與行業、規模、階段、年齡、性格、背景和所有權無關,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愿意,企業家抑或企業家精神是人人都可以學習的,不專注于冒險,只專注于機遇。
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后的新年伊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的學習力競爭已經非常明顯,這時重溫祖先“學而時習”之說,更感強國之延續力。無論是為了一個企業,還是為了國家,如何不斷地以創新回應環境迅速變化的挑戰,都是每一個社會公民的責任。
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s),首先由美國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濟高速發展,且文化不斷融入到經濟發展當中的背景下誕生的。企業文化有多種別稱,比如公司文化、組織文化、管理文化,這同其所涉及的管理、組織行為學知識有關系。雖然名稱并不相同,但是其基本內涵是一致的。所謂企業文化是在某種價值體系的指導下,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所遵循的具有穩定性的行為方式的總和。企業文化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體現在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制度方面的企業制度文化,二是體現在企業日常工作中的企業外顯文化。而企業價值觀是構成企業文化的核心,同時也規定了企業文化的形式。因為企業價值觀的特殊性,又可以將其稱之為企業隱形文化或企業文化之核。
1 創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1.1 適應新經濟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市場競爭日益國際化,而且愈演愈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就必須具備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的提升必須要依賴于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樹立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創新力不足就與其文化建設滯后有著直接聯系。
1.2 整合企業形象的需要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原有企業文化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國有企業在文化方面存在著種種差異,主要表現為地域文化差異和企業間的文化差異。這些差異在改革和重組的過程中,急需做出調整和協調,而原有的企業文化對此卻無能為力。而進行企業文化協調,并加以創新是整合企業形象的客觀需要,這是因為企業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
1.3 構建市場經濟道德觀的需要 就當前情況而言,雖然市場經濟獲得快速的發展,但是與之相適應的市場經濟道德觀卻遲遲未建立。而構建市場經濟道德觀,必須要有思想的指導,必須要讓每個企業及其員工都在觀念和行為上作出努力,而企業文化的構建對于企業員工價值觀念的培養,行為方式的規范等都發揮著積極作用。所以要不斷創新企業文化,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體系的建立。
2 企業文化的改造與創新
2.1 成功企業的企業文化要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 任何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特定的企業文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業文化都能夠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營效益。事實上,不少企業就是因為自己的企業文化的某些缺陷而無法獲得發展或者直接導致了破產,被市場經濟所淘汰。企業因為企業文化而成功或失敗的例子都不少,而這兩種不同的結果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海爾集團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其他企業并不能完全照搬海爾的成功模式。雖然企業文化的形成會受到民族文化、倫理道德等共同文化因素的影響,但是企業文化畢竟是在各個企業經營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無可避免的帶有各自的獨特性。從理論層面而言,并不存在所謂好的企業文化,更沒有哪一種企業文化是能夠讓所有企業都能獲得穩定而持續發展的;事實上,評價一種企業文化是否是有效的,必須要看它是否適應企業的環境。而企業的環境包括企業內部環境和企業外部環境。前者是指企業的經營策略等;后者是指行業客觀狀況等。企業環境會受到企業發展狀況和社會政治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原有的企業文化會逐漸出現不適應企業環境的情況,這需要企業管理者及時認識到、并采取措施,改革原有的企業文化,創造新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能否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從根本上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企業能否形成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文化改革和創新成為非常必要的事情。無論是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還是改善自身的經營管理,企業都需要規范行為方式,構建良好的價值觀。
2.2 圍繞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在實踐中提煉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的提煉和價值觀的形成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當企業精神和價值觀確定下來后,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明確下來。在改革和創新企業文化的過程當中,要不斷提煉企業精神,形成獨特的企業價值觀,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對企業歷史使命進行深入的認識,讓企業員工形成最基本的價值觀。其次,培養開拓創新的意識。創新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因素,企業要在市場競爭當中,不斷淘汰舊觀念,形成新觀念,不斷滿足社會需求,提升技術水平,開拓新市場,讓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再次,要重視產品質量,強化質量意識。產品的質量關系到企業形象的樹立,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必須樹立質量第一,以質取勝的思想。最后要讓企業員工形成奉獻精神、競爭意識等,不斷豐富企業精神,充實企業文化。
2.3 向“人本管理”轉變,營造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 長期以來,企業管理沿用“物本管理”的管理模式,將企業看做機器,而員工則是機器的零件,將員工當做物來進行管理。隨著“人本管理”思想出現,企業管理模式開始發生轉變,不再將企業員工單純看做創造財富的工具,開始重視人力的價值。人本管理思想的推廣,使得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的進步。我國民營企業在創辦之初,往往都不具備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產品質量較差,勞動效率也較低,而且多數民營企業管理者都采取“物本管理”,將員工單純視為“經濟人”,單純依靠金錢刺激生產效率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目前,民營企業需要充分重視員工的主體地位,使其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如此一來才能夠讓管理者開展更為有效的管理,讓企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2.4 以實事求是為原則 在對原有企業文化進行改造和創新的過程中,首先要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國外有關學者的研究,企業文化要想推動企業獲得成功,就必須能夠與企業的外部環境相適應,否則不論其如何強勢,都無濟于事;甚至,其越強勢對企業的發展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嚴重。這里以王安電腦公司為例,王安電腦公司曾經取得過驕人的成績,但是由于其始終固守原有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不及時對企業文化進行改造,從而導致了無法適應企業外部環境,最終走向了破產。企業文化從根本上說,都是某一階段市場環境的產物,但是市場環境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如果不能及時改進企業文化,必然出現不相互協調的現象,阻礙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管理者要時刻關注企業外部環境,對企業文化做出適時的評判和改造。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都存在著嚴重滯后的情況,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環境,嚴重阻礙著企業生產能力,經營效果的提升。從這一點來說,國有企業不斷深化改革,逐漸提升競爭能力,適應市場競爭的關鍵就是要改造和創新企業文化。
3 結論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獲得穩定持續的發展,不僅要滿足客戶、員工、股東以及社會利益相關者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還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經營的靈活度等。而要實現這些,就需要企業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求和企業環境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改造和創新原有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文臣.中國企業精神文化的構建[J].江漢論壇,1999(07).
[2]廖新平.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制度文化建設[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02).
[3]李軍祚.企業制度文化的激勵功能及完善途徑[J].大慶社會科學,2009(01).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煤礦企業領導缺乏較強的經營管理意識,沒有足夠重視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毋庸置疑,絕大部分煤礦企業就是要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這也是煤礦企業從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正因為如此,煤礦企業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創新意識淡薄,很可能會出現決策失誤的情況,這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為了實現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礦企業的損失,我們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煤礦企業管理理念,不斷強化煤礦企業的創新意識。
1.2煤礦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可否認的是,相當一部分煤礦企業缺少自主管理方式,根本沒有實行責任制。為了更好地完成每個工作環節,僅局限于辦公室,不出去實地調查是不可取的。更確切地說,任何一線礦井工作,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不能掉以輕心。煤礦企業的員工應該牢記安全生產,注重強化管理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大幅度提升煤礦企業的管理質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益。對于每位煤礦企業的員工來說,生命是無價的,增強安全意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實際上,安全并非僅是企業管理模式。煤礦企業每一階層的管理者都必須樹立起安全意識,明確自己的職責,了解自己的權限范圍。換句話說,煤礦企業員工只有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才能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才能達到工作預期的實際效果。
1.3煤礦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經濟效益是它最終的追求目標。值得肯定的是,煤礦企業能否得以生存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沒有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煤礦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有待進一步改善。從培訓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努力尋找符合煤礦企業員工要求的培訓方式,探討合適的教學模式。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少培訓都無法被煤礦企業員工接受,為此無法取得預期的培訓效果。事實上,絕大多數煤礦企業領導不能及時更新觀念,沒有嚴格按照相應的法律規章制度,正確進行現場指揮,這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其實,我們應該知道,煤礦安全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之間存在著十分巨大的聯系。正因為如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強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避免發生一些煤礦事故。與此同時,有關部門應該提醒煤礦企業的負責人,定期對員工開展安全生產方面的培訓。在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的時候,員工只有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才能保質保量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2創新煤礦企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煤礦企業只有通過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創新煤礦企業管理模式,才能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實踐中,我們了解到,煤礦企業員工具有較高的勞動強度,稍不留神也可能會引發一些安全事故。值得肯定的是,絕大多數煤礦企業員工從事的一線工作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另外,相當一部分煤礦企業的良好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更詳細地說,煤礦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煤礦安全生產之間的沖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礦企業的有序發展。對于絕大多數煤礦企業來說,安全生產是取得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條件之一。當前煤礦企業出現了不少難題,只有找到正確方法,妥善解決好這些難題,才能大幅度提高煤礦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正因為如此,創新煤礦企業管理模式,不容忽視。調查研究表明,創新煤礦企業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快促進整個煤礦企業的發展,有益于煤礦企業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煤礦企業全體員工的創新意識,強化煤礦企業全體員工的責任感。這也就意味著,創新煤礦企業管理模式,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3煤礦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策略
3.1創新煤礦企業的管理理念
在煤礦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陳舊的管理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煤礦企業的自我發展。實踐表明,創新煤礦企業的管理理念,減少資源消耗勢在必行。這也就是說,煤礦企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道路。從一定意義上說,煤礦企業注重降低成本,強化市場競爭能力,有利于促進煤礦企業實現健康有序發展。伴隨著我國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煤礦企業之間的競爭出現白熱化狀態。為此,煤礦企業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實現科學規范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創新煤礦企業的管理理念,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煤礦企業管理結構,有益于大幅度提升煤礦企業的管理效率。從另一種層面上說,煤礦企業管理人員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有效調動煤礦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能夠推動煤礦企業實現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換句話說,煤礦企業管理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如果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了解科技前沿的理論知識,就能夠創新工作內容,帶來一些具有實效性的舉措。為了順應時代潮流,煤礦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實事求是,注重創新工作理念,充分借鑒和參考先進的現代管理知識。值得肯定的是,煤礦企業應該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實踐狀況,爭取將煤礦企業自身發展、科學的管理理念與新時期新技術有效融合起來,為煤礦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前進的動力。
3.2創新煤礦企業的管理制度
在實踐中,煤礦企業能夠順利開展相關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創新煤礦企業的管理制度。換句話說,創新煤礦企業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礦企業的管理水平。正因為如此,煤礦企業必須在創新管理制度方面下功夫,想干事,干實事。從本質上說,煤礦企業必須增強企業文化,力爭將企業形象較好地展示出來。除此之外,煤礦企業必須強調企業內部的管理以及控制,完善規范的管理機制,注重提高煤礦企業的綜合實力。事實上,煤礦企業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發展現狀,及時改變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內容。值得一提的是,煤礦企業必須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強化自身的使命感,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達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不斷改革煤礦企業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員工的能力。這個方式是:引入相應的競爭機制,采用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從目前看來,唯有選擇正確的方式,才能不斷強化員工的競爭意識,才能督促員工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才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實踐中,煤礦企業必須做到賞罰分明、強調科學知識、重視人才培養。事實上,對于絕大部分煤礦企業來說,更加注重員工給企業奉獻的大小,給予不同的待遇。對于工作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物質以及精神獎勵,再接再厲。值得一提的是,經營者在煤炭企業中所處的崗位有所不同,選擇的分配方式也并不一樣。這些分配方式包括:期權獎勵、年薪以及紅利等等。從監督的角度來看,秉承責任與利益相結合理念,認真進行考核,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值得肯定的是,煤礦企業既要注重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員工,又要防止發生腐敗現象。
3.3創新煤礦企業的財務管理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創新煤礦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煤礦企業財務管理通過逐步向會計電算化靠攏,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企業財務管理電算化的目標。在完整的計劃管理基礎之上,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企業的監督體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從某種程度上說,為了盡可能提高煤礦企業綜合經營管理水平,我們必須考慮各種實際情況,注重將煤礦企業的計劃管理與生產經營管理融合起來。一般來說,合理控制煤礦企業成本,是煤礦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表明,煤礦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創新煤礦企業財務管理形式,盡可能提升煤礦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對于煤礦企業而言,為了有效評估煤礦企業的基本財務情況,為了及時發現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漏洞,構建有效的財務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為了確保煤礦企業達到財務再生之目的,我們必須結合具體的實踐情況,不斷創新財務管理方式,不斷創新煤礦企業的財務管理策略。
信息不對稱滋生信貸配給問題
中國的小企業之所以難貸款,除了信貸市場固有的信息不對稱因素外,還與中國特殊的小企業信貸市場的特征和信息結構有關。
長期以來,中國的小企業信貸市場的借貸雙方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信息不對稱主要在于銀行很難了解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真實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財務信息不規范,財務報表失真,這不僅因為小企業普遍沒有財務人員并且缺乏相應的財務專業技能,還因為小企業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很多小企業不愿意對外公開自身真實的財務狀況。二是小企業發展時間較短,沒有經營情況歷史數據的積累,也缺乏可靠的外部信用評級,難以度量其信貸風險。三是小企業的存續具有不穩定性,經營波動大,小企業的基礎數據變化較大,面臨的不確定性較大。大量的小企業處于企業生命周期中的初創階段,很多小企業尚沒完成原始積累;小企業在高速成長期只有少部分能夠進入成熟期,相當部分的小企業沒有進入成熟期即進入衰退期;由于技術水平較低,競爭力不強,小企業受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影響較大。
特定的信息結構對應著特定的融資結構。經典的企業融資次序理論認為企業融資總是選擇先內源融資后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又是先債務融資后權益融資。但是實證研究表明,小企業的信息特征決定了它的融資次序可能是一種“被截斷的形式(truncated form)”,即出于成本、獨立性和控制權的考慮,企業較少考慮外源權益融資和長期債務融資。而由于財務信息不規范和信息披露成本較高等原因,在中國小企業也很難達到資本市場對信息披露的要求。
小企業資本形成機制的缺失,不但導致小企業融資渠道的缺乏,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加大了信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加重了信貸配給現象。
貸款合同成立之前,銀行難以區分 “優質”借款人與“劣質”借款人,只能按照市場借款人的平均違約概率對貸款進行定價。從而讓“優質”借款人格外承擔了不應該承擔的風險溢價,并抑制了“優質”借款人的借款需求;而“劣質”借款人承擔了較少的風險溢價,擴大了“劣質”借款人的借款需求。由于“劣質”借款人的借款份額增加,使得小企業信貸市場整體的風險增加,銀行為了覆蓋風險,只能提高貸款利率,這又會導致小企業信貸市場中“優質”借款人的減少,市場中“劣質”借款人的比例增加,從而出現信貸市場的逆向選擇。最終市場中充斥著“劣質”借款人,導致小企業信貸市場萎縮。
貸款合約成立之后,銀行成為貸款的委托人,而借款人成為人。由于信息不對稱及激勵約束機制缺失,人存在違背委托人意志而從事高風險投資行為的沖動。如果高風險投資成功,銀行也只能取得約定的收益;如果高風險投資失敗,損失最大的是委托人―銀行,從而出現信貸風險。
小企業信貸的金融創新
針對小企業信貸市場的現狀,要解決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惟有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緩解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情況,縮小信貸配給規模。因此,針對中國小企業信貸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委托關系扭曲、資本籌集機制不健全、外部信用環境缺失,以及缺乏合適的金融產品等問題,當務之急是通過資本籌集方式創新、信貸管理創新、產品創新以及貸款定價機制創新等來加以解決。
創新小企業資本籌集方式
要創新小企業資本籌集方式,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適應不同行業、不同業績、不同盈利水平的各類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降低小企業對信貸市場的依賴程度。
一要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特別是私募形式的創業投資,滿足創業初期的小企業融資需求。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投資目標更具針對性,薪酬激勵與業績掛鉤更為緊密,信息披露成本更低等優勢,更加適合小企業特點,所以私募型創業投資基金應該作為大力發展的方向。
二要發展風險投資基金,滿足高科技小企業創業期的資本需求。高科技的小企業風險程度更高,并且專業化要求更高。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風險投資基金是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劑。在我國,應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基金以滿足高科技高風險小企業的融資需要。
三要發展二板資本市場,主要滿足已經進入成長期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和初期資金退出需求。小企業規模較小,其股票難以達到一板市場的上市要求,因此需發展適合小企業直接融資需求的二板市場。二板市場不僅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而且能解決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等初期資金的退出問題。股份轉讓是當前我國前期投資資金最主要的退出形式,而二板市場的發展,則可以滿足大規模的股權交易需要,實現初期投資的價值。
四要拓展小企業投資銀行業務,推動小企業產權交易發展。投資銀行主要是為小企業融資和產權交易提供專業化的中介服務,節約交易成本,促進產權交易的發展。
五要引導民間融資的規范發展,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小企業融資市場。在我國,民間資金比較充裕,但是缺乏適當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場,規范和引導民間融資投向小企業。
創新小企業信貸管理制度
構建適應小企業信貸市場特點的組織機構。各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設立專門的小企業信貸部門,或者專門的小組,配備專門的人員,完善組織機構,提高小企業貸款的專業化水平。
簡化小企業信貸審批管理的程序。銀行應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合理下放對小企業貸款的審批權限,并實現貸款產品和運作流程的標準化,簡化貸款手續,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務。
注重非財務信息的收集與使用。有關小企業的軟信息由于不能批量生產和不易傳遞,在小企業貸款中的作用更大。因此,銀行要根據小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單純依賴正式的財務報表、商業計劃或各類書面文件,而是注重現場調查,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如納稅記錄、報關信息、電費繳納、職工工資發放是否及時、歸行現金流量等非財務信息,以減少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加強對小企業信貸專門人員的培訓與管理。簡化流程后對小企業信貸人員的品德操守和轉運技能要求更高了。銀行應對小企業貸款相關人員事先進行嚴格和專門的培訓,使之掌握小企業貸款理念、方法和特點,并通過經常的訓練,使之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行業知識,善于總結工作經驗,確保有關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執行。
建立小企業客戶準入、退出的動態管理制度。鑒于小企業穩定性較差,生命周期較短,銀行應當對小企業貸款客戶實施動態準入和退出。要按季按年在潛在的小企業客戶群中篩選優質小企業作為銀行營銷對象,不斷充實銀行現有的小企業客戶群,同時要定期對銀行現有小企業客戶進行分析鑒別,對違約可能性增加的小企業貸款客戶要及時退出。小企業貸款客戶的退出應建立強制性制度和實施比例管理,以保證銀行小企業貸款客戶群的質量。
構建企業信貸的專項考核體系。銀行應針對小企業業務特點,重新構建激勵約束機制,強化正向激勵,制定專門的業績考核和獎懲機制,建立與小企業貸款業務相適應的信貸文化。
創新小企業信貸產品
房地產抵押貸款。小企業的原始積累少,可供抵押的財產更少。相對于機器設備、廠房等折舊較快的財產,房地產是銀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目前這方面的創新主要要處理好集體土地的流轉工作,以增加銀行可接受的抵押品。
貿易項下融資。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這種融資結構化特性旨在彌補借款人較低的用戶信用等級,淡化企業財務分析和準入控制,非常適合中小企業主體資質偏低、經營穩定性弱等特點。
產品鏈下的融資安排。也就是自償性貿易融資,實際上是將核心企業的融資能力轉化成上下游企業的融資能力,實現核心企業信用向小企業的傳遞。這種融資安排適合與大中型信用良好企業有著廣泛和長期產供銷合作關系的小企業。
票據業務。票據利率比較低,節約小企業融資成本;具有延期支付功能,小企業可獲得該期限內的資金融通;票據關于行為連續性的規定使得結算涉及的各方結成具有連帶責任的穩定結構。這些都切合了小企業融資需要。
與個人信用聯系的信貸產品。小企業的信用和企業主的信用緊密相連,有調查顯示,個人抵押或者擔保以及個人貸款占到小企業所有者對企業投資的15%。因此,要在個人資產和經濟責任上與企業掛鉤,增強企業家的責任意識,減少違約概率。
發揮擔保機構的作用。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融資擔保可以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對小企業最主要的支持形式還是提供融資擔保。在我國,也應該適度發展政府背景的融資擔保機構,并可積極探索合作性擔保,如小企業聯保、小企業之間的合作性擔保機構。
小企業信貸產品的科學定價
銀行應充分利用貸款利率放開的市場環境,在小企業貸款上引入貸款利率的風險定價機制,在法規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根據風險水平、籌資成本、管理成本、貸款目標收益、資本回報要求以及當地市場利率水平等因素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對不同貸款人實行差別利率,并在風險發生變化時,隨時自主調整。
注意小企業信用資料的積累。長期穩健的借貸關系需要全面的借款人信息。對信用風險的量化需要諸如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評級轉移矩陣等時間序列資料,例如要準確測算出借款人的違約概率,一般需要五年左右的歷史數據。而中國的基礎數據嚴重不足制約了風險的準確衡量。
注意小企業信用評級的應用。信用評級是貸款定價基礎,不僅要重視社會中介的外部評級,更要加強銀行的內部評級的運用。目前銀行對內部評級結果缺乏后評估,未能與違約概率對應,對貸款的風險評級標準過粗,受人為因素影響過大,定性過多,定量不足,尚未確定根據經濟周期變化對債務人、貸款進行壓力測試的辦法,這些都制約了企業的信用評級工作的深入。
注意小企業的風險分類的應用。準確地衡量小企業風險,對風險系數高的,風險溢價就相應地增加一些,增加貸款定價的準確性。
當前中國金融業已全面對外開放,金融業加大了金融創新的力度,創新業務發展迅速,金融創新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點:
第一,金融監管的自由化與國際化由于金融創新,使當前的全球金融監管出現自由化傾向,同樣由于金融創新,金融風險在不斷加大,各國政府的金融監管更注重國際間的協調與合作金融業的全面開放加快了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外資金融機構廣泛介入我國金融市場,將直接帶來創新業務,由此帶來競爭的加劇也將迫使國內金融機構加快創新步伐同時,受國際金融發展趨勢的影響,我國金融管制必將趨于放松,寬松的外部環境也將推進金融創新的發展毋庸置疑,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金融創新將進入一個發展期,并將成為推動我國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金融業務多元化隨著2006年金融產品創新的開展以及金融機構業務多元化,主要表現為銀證銀保等業務領域的交叉銷售,混業經營的潮流已經顯現出來當前世界各國金融業普遍呈現出業務多元化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有50多個國家允許銀行經營證券業務,30多個國家允許銀行經營保險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通過組建金融集團設立基金公司以及探索設立保險公司,嘗試著銀行資金的跨業流動從2006年以來,工農中建交5家銀行相繼提出了設立保險公司的意向2005年,開發銀行和建設銀行開展了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工作,開發銀行已經發行了100億元以公司貸款為支持資產的證券化債券;建行發行了30.16億元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為支持資產的證券化債券銀行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穩健探索跨業經營,拓展了業務領域,增強了資金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探索開展多層面多形式的綜合經營已成為許多銀行的發展需求
第三,金融活動國際化當前,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1萬億美元,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也高達16.66萬億元由于國內投資渠道相對狹窄,同時面臨流動性過剩且人民幣資本項目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如何為巨額的外匯儲備和居民儲蓄存款尋求投資機會以分散風險,是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難點在這種情況下,中資銀行開展了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引導國內資金投向國外安全穩定的金融產品截至目前已有8家中資商業銀行5家外資銀行內地分行獲準開辦了代客境外理財業務,這使我國資本進入了國際市場,優化了中資銀行的業務結構,同時,還鍛煉了隊伍積累了境外投資經驗隨著我國銀行業全面融入國際金融體系,資本的跨境流動必將更加活躍
第四,金融交易電子化現代金融具有時效性和迅捷性的特點,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必須開發高效安全穩定的電子金融服務平臺目前,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電子銀行和銀行卡業務迅猛發展,我國幾乎所有大中型商業銀行都開辦了電子銀行業務,2005年交易額達到了100萬億元,已初步形成了以互聯網電話和手機為渠道,包含信息查詢支付結算和投資交易等多種功能,覆蓋企業個人用戶的電子銀行網絡銀行卡作為方便快捷的支付結算工具,受到金融消費者的青睞銀行卡的發卡量成倍增長,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卡量已經超過10億張,信用卡在這幾年也快速增加,已達5000萬張金融服務電子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不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信息交流與資金融通,更將為金融領域的技術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金融產品復雜化為了規避自身風險以及滿足客戶投資與避險需求,商業銀行開展了自營和代客的衍生品交易業務目前,已有62家中外資銀行獲得了衍生品交易資格,2005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衍生產品交易額達到了14萬億元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推出形式多樣的衍生產品,不僅包括期權期貨和掉期等衍生品工具,還推出了與利率匯率商品價格和股票指數掛鉤的結構性票據,以及其他復合型金融工具這些產品的推出,提升了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但是,由于產品結構日益復雜,潛在風險也不斷增大,這就對商業銀行的市場定價和風險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金融服務個性化改革開放28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6年,GDP高達20萬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個人財富積累,為商業銀行開展財富管理提供了廣闊空間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已開始提供針對特定客戶“量身定做”的財務規劃投資分析和私人銀行等個性化服務可見,金融個性化服務將成為未來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
第七,金融機構同質化由于金融機構在業務形式和組織機構上的不斷創新,使得銀行與保險信托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職能分工界限逐漸變得越來越不清楚,各國的金融機構正由分業經營向綜合化方向發展
2金融創新活動中金融風險的表現
金融創新具有轉移和分散金融風險的功能,例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創新以及當前正在實行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撐的證券化就是為了更好的規避風險的需要,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但是,金融創新卻無法消除整體風險,而只是分散和轉移了個別風險,所以,金融創新只是在微觀上降低了風險,在宏觀上卻是將風險從風險回避者轉移給風險偏好者,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金融體系的總體風險并未因此而減少而且在當前的金融創新活動中還產生了新的金融風險,以前的金融風險還是初級的幼稚的,但是,隨著金融業的全面開放和金融創新的發展,未來的風險會是集成的相互作用的更加復雜的風險具體表現為:
第一,金融創新增加了金融業的系統風險金融創新之后,各機構間交往越來越密切,形成了以資金聯系為基礎的伙伴關系,表現出很強的相關性這樣,任何一個部門出現問題都將迅速波及其伙伴,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影響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1997年,從泰國開始的金融風暴迅速席卷東南亞國家,連日本韓國也未能幸免于難,這充分顯示了“伙伴風險”巨大的危害同時,大規模的金融電子創新,在提高金融活動效率的同時,也伴生出新型的電子風險,如計算機病毒電子犯罪網絡安全問題等電子風險具有明顯的系統性特征,隨著金融電子化的推進不斷增加,這種新型的風險具有巨大的破壞力最后,在當代金融創新中,一大批高收益和高風險并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應運而生,如股票指數交易期權期貨交易等衍生工具的虛擬性特性使金融市場成為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市場根據現資理論,衍生市場其價格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投資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當一種金融產品價格發生波動時,價格越是上漲,越是有人由于價格上漲的預期而入市投機,從而產生所謂的“羊群”效應,出現虛擬資本市場價格數倍數十倍于原生資本市場價格而膨脹的現象這種泡沫膨脹和過度投機造成金融資產價格失真,一旦消腫必然導致價格狂跌,引起金融動蕩,增大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也是金融危機發生的直接誘因
第二,金融創新增加了金融業的表外風險即沒有在資金平衡表中得到反映而又可能轉化為銀行真實負債的業務或交易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隨著表外業務的開展及規模的增大,金融企業的表外風險隨時都可能轉化成真實風險金融創新中涌現出諸多新型表外業務,如貸款承諾借款擔保備用信用證等這些經營項目都不表現在資產負債表內,業務發生時銀行并無資金外借,但銀行承擔了潛在風險,這些潛在風險一旦轉變為現實風險,將給金融機構造成巨大損失所以,表外業務的風險也成為金融機構風險的主要來源
第三,金融創新增加了金融業的脆弱性金融市場國際化和自由化進程加深后,外資可能大量流入該國銀行體系,促使銀行資產負債規模快速擴張,尤其是銀行的對外負債增長更為顯著在一些國家,以銀行對外負債形式流入的資金絕大多數投資于國內市場,導致銀行體系外幣凈負債上升特別是當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時,大規模資本流入使銀行的流動性出現大幅度擺動,銀行貸款膨脹和收縮時期交替出現,引起影響全局的風險,甚至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大幅度上升
第四,金融創新增加了金融業的經營風險金融創新使金融機構同質化,加劇了金融機構間的競爭,銀行傳統的存貸利差縮小激烈的競爭迫使各金融機構不得不從事高風險的業務,這又導致金融機構經營風險增加,信用等級下降近年來,國際上發生的大銀行倒閉事件無不與金融創新有關
第五,金融創新為金融投機活動提供了新的手段金融創新是一柄“雙刃劍”,既增強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提供了新的金融產品,由此也為更大的投機創造了可能性比如,我國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雖然為股市良性發展有了促進作用,但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機手段,如果運用不當也有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3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促進當前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在給金融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使金融業面臨一些新的風險因此,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要提升風險識別與管理能力,特別要注重防范創新過程中新的風險,保證金融穩定,提高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具體措施為:
第一,加強政府部門的金融監管金融監管是一國政府為保證宏觀經濟平穩有序進行,實現宏觀經濟目標,通過一定的金融主管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一定程序,對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實行檢查組織協調的過程按照國際慣例,從市場準入市場運營市場退出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性監管中國金融業已全面對外開放,中資銀行要盡快提升市場競爭力,那么就要加大金融創新的力度,監管部門要積極鼓勵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創新,有效地規范金融機構的創新活動,提高風險監管水平同時,還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規和部門規章,創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法制環境對于目前正處于成長階段的金融創新活動,應在控制好風險的前提下簡化準入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基本原則應該是“區分風險,允許探索,加強協調,逐步理順”要區分不同新產品的風險狀況,鼓勵商業銀行探索新業務,開發新領域,給予他們試驗的機會監管部門的風險監管要體現到新業務開展的具體流程中去,通過不斷的溝通與協調,揭示業務風險,及時糾偏和糾錯,促進新業務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如果創新業務尚未出現就將其扼殺,就永遠不會有創新的存在;沒有創新的出現也就無法發展和探索新的監管思路和方法,無法總結相關的經驗和教訓,也就沒有更高的目標引導我們去學習和提高
第二,加強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控制能力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市場風險正日益成為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現階段,我國銀行業衍生產品風險定價能力還不高,風險轉移和對沖手段還較少,大部分銀行缺乏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型,具有現代金融工程知識的專門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特別是面對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風險的管理意識及經驗更是缺乏因此,如何提高市場風險管控能力是擺在監管部門和銀行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加強信息技術風險管理隨著我國銀行業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在銀行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信息科技手段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直接關系到銀行業的安全穩定和健康發展在此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目前,許多創新業務和產品都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如電子銀行和銀行卡業務應該說,目前在電子銀行和銀行卡業務上,信息技術風險防范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信息技術風險的防范絕不僅僅局限于特定的業務部門,而是涉及到科技服務部門科技風險管理部門科技風險審計部門以及任何信息數據使用部門所以,銀行要像重視信用風險市場風險那樣重視信息技術風險
第四,加強金融業的國際間合作在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中,一國控制金融風險已經顯得勢單力薄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和金融衍生業務的開展,必須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比如,我國可以與國外金融衍生交易自律組織簽訂關于金融衍生市場信息互享的諒解備忘錄,或者與國外政府簽訂相關合作監管的協議,還可以參與國際監管組織并且參照其標準制定我國開展金融衍生業務的相關規則,從而達到全面有效監管的目的
第五,加強銀行業的內部治理首先,建立由董事會高層管理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組成的風險管理系統包括要有健全的組織結構恰當的職責分離,明確劃分機構內部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建立起對業務經營活動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適當機構,在管理人員和執行人員間設定明確的轄屬和報告關系,建立嚴格的授權和審批制度,對越權行為予以嚴厲處罰;通過機構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實現內部控制,督促穩健的經營方針的貫徹實施其次,要加強內部信息的透明度,強化信息公開制度,主動接受外界的監督通過建立獨立的會計及核算體系,對所有的業務活動進行及時完整準確的記錄,會計報表一經生成,不得更改;杜絕信息獨占,任何會計統計信息都應做到分層共有,并在不損害商業利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公開
第六,加強銀行業資產的管理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良貸款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為中國金融風險的代名詞這幾年通過清收剝離盤活核呆等各種辦法,不良貸款率由以前的50%已降至今天的不足10%,為中資銀行和國際接軌奠定了基礎,為金融創新的更好進行創造了條件2007年,隨著農行股改上市即將完成,四大商業銀行即將全部完成股改上市,銀行的公司治理又上一個臺階,將為推動金融業務創新提供體制制度保障
總之,金融創新在中國還是新生事物,它的成長需要商業銀行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共同推動銀行是金融創新的主體,對創新活動及其風險承擔第一責任,銀行要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包括建立爭議處理的解決機制;投資者在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同時,也要遵循“買者自負”的原則,承擔決策風險;監管機構要履行服務于公共利益的職責,督促商業銀行向金融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風險,保護金融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建立公平的市場交易規則,完善法律法規;另外,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還共同承擔對投資者教育的責任,向社會公眾普及金融知識,增進投資者對金融產品,尤其是對創新產品收益和風險狀況的了解,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承受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小鋒,黃嵩.投資銀行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歷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能否維持企業的生存并努力推動企業的發展不僅關系著企業家和員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對整個國家和社會都有著重大的影響。企業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企業最關心產品的銷售情況。因為銷售是企業取得利潤的最重要途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保障。而銷售又受到生產能力的制約。質量好可用性強的產品,需求量才大,才容易被售出,也就是說生產的好壞是銷售好壞的前提。怎樣生產出適銷對路,能夠滿足市場需要,消費者樂于接受的產品是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然而,一種商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消費者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往往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而提高。當某種商品剛被推出的時候可能很受歡迎,但在一段時間以后,就可能不再能夠滿足消費者增長了的需求了。這時需要一種變化了的新產品投放市場代替原有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也就是說企業需要改進自己的產品,進行創新來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熊彼特說開發可以替代市場上已有物質的產品就是一種創新。他說,如果這種替代物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并且比較廉價,那么創新成功(帶來利潤)的可能性就很大。他的觀點告訴我們,企業創新成功與否只取決于替代物發揮作用的程度和價格。價格是可知的,而替代物發揮作用的程度不單廠商不可預知,就連消費者在短時期內也很難知道。因為消費者大多希望商品"經久耐用",這需要一定時間來檢驗,同時消費者又希望盡快得到新產品。這種心理上的矛盾造成了消費者面對多家企業的多種產品時很難選擇,很多時候,消費者會出現從眾心理,把自己的選擇建立在大多數人的選擇結果之上。其實消費者的選擇都是建立在一種判斷的基礎之上的,這種判斷的實質是消費者認為某種產品是好的產品、生產該產品的廠家能生產出好產品的可能性是多大。可能性越大,消費者越愿意購買這種產品。從總量上講,該產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這種可能性可以用我們講的信用來衡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信用就是企業向消費者提供的、供消費者選擇時參考的承諾。
信用在企業創新時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為企業創新提供了一定的時間。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不妨把企業和消費者的交易看成一種博弈,企業和消費者是參與人。再假定某個企業將先后按順序推出一系列產品:M1M2M3……且其中MK+1是MK的替代品,每推出一種產品,企業將與消費者進行一次博弈,假設每次博弈的支付函數都相同,如圖(1)所示
消費者
合作不合作
合作5,40,0
企業圖(1)
不合作5,-40,0
應該說明的是:(1)這個支付函數只能表示企業與消費者關于一件商品的博弈,而不能代表整個市場的全部交易。(2)企業的創新行為并不一定會使自己的產品改進,有可能變動不大甚至是"改退"的,我們把改進產品的行為表示為"合作",而把沒改進的行為表示為"不合作",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為"合作",不購買該商品為"不合作"。
很明顯,在這樣的博弈中,企業愿意選擇"合作",雖然在某一輪的博弈中企業選擇"合作"還是"不合作"都能獲得一樣的利益,但是消費者往往選擇"針鋒相對"的策略,在下一輪的博弈中,對本輪中選擇"不合作"的企業實行"不合作"的做法,如果企業"不合作",那么在下一輪博弈中企業的利潤肯定為0,企業所希望的如果是利益最大化的話,在每一輪博弈中都希望獲得利潤,所以每次博弈中企業都努力選擇"合作"。
然而如前所述,"合作"與"不合作"作為企業行為的后果是不可預測的,也是企業不能完全控制的,他們只能努力采取"合作",但不能保證自己的行為肯定是"合作"的。我們這里用X來表示企業真正實現"合作"的概率。當然消費者也明白這一點,他們如果選擇"不合作"則收益為0,如果選擇"合作"則收益可能是4也可能是-5,所以在購買商品時要利用信用來進行選擇,也就是對企業生產好產品、真正達到"合作"的可能性進行判斷。
我們用P來表示信用度,也就是可能性,如前所述,P的大小和產品的總銷量成正比關系,P越高總銷量越大。令總銷量為Q,則Q=KP,那么企業的總收益函數為
W=5KP(1)
令Pt為T階段消費者認為企業"合作"的概率,也就是T時期的信用度,Xt為T時期企業真正實現"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T階段企業真正實現了"合作",那么,根據"貝葉斯法則",消費者在T+1階段認為企業會實現"合作"的后驗概率(信用度)為
Pt+1=Pt×1/Pt×1+(1-Pt)Xt≥Pt,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將上式帶入(1)式可得出,Wt+1≥Wt。特別的,當Wt+1=Wt時,Xt=1,這意味著在T階段企業的創新肯定會成功,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很小(這個問題我們在后面將會討論),所以我們近似的認為,在T階段企業選擇"合作"之后,T+1階段企業的利潤會大于上一時期的利潤。如果企業能夠連續創新成功,那么他的信用度便會不斷積累持續上升。信用的最初方式就是這樣的,它的不斷增加帶來了利潤。
這個簡單的計算說明,如果企業一次創新成功,會使下一次的利潤增加,而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信用P的增加,這樣,我們便不難理解一些現象了,如企業做廣告,無非是在向人們推廣它的信用,并努力增加它的信用,從而增加自己的利潤。
但是,只要Xt<1,就有創新失敗的可能。這一點我們可以根據KMRW聲譽模型進行證明。KMRW定理說:在T階段重復囚徒博弈中,如果每個囚徒都有P>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選擇"針鋒相對"或"冷酷戰略"),如果T足夠大,那么存在一個T0〈T,使得下列戰略組合構成一個精煉貝葉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階段選擇合作(抵賴),在t>T0階段選擇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階段的數量(T-T0)只與P有關而與T無關。
因為廠商的創新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可以認為廠商有非理性的可能。同時,消費者也是非理性的(采取"針鋒相對"或"冷酷戰略")。只要他們進行足夠多的博弈次數T,肯定存在一個T0。在T0階段之后,廠商和消費者不合作,而且,(T-T0)只與P有關,這個P與前面提到的X有關系:P=1-X.
作者簡介:彭誠,1982—,男,漢,四川綿陽人,博士,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科技管理
目前,技術創新被譽為能夠影響企業生命的復雜經濟行為。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存在眾多能夠影響技術創新的因素,而企業在制度搭建方面的創新正是外部環境中影響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企業要保障其技術得到全新創新提升,不但需要一系列的經濟和行政手段,更需要企業在制度創新方面做出努力。
一、企業制度與技術創新的相互關系
企業在當期發展環境下所具備的技術研發和變革技術直接反映出了企業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能力。企業的技術再發展也建立在已有的技術水平基礎之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只有牢牢把握自身的技術和制度基礎才能突破自身特殊性,持續重建新的技術與制度。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是相互依賴、相互輔助、共同進步的。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制度建設具有穩中求變的特性,而技術創新則追求持續突破。文中強調的制度與技術的創新互動,并不是強調兩者在發展節奏上追求同步,當然在現實中,也很難出現企業的制度與技術是同步創新同步變動執行的。針對我國的眾多企業而言,生產規模的發展壯大往往會受到來自管理、研發、營銷等各方面的制度約束,制度的創新不可避免。而當制度在不斷健全完善時,技術創新的腳步不會停滯,仍然朝著既定目標推進。因此,兩者之間互為因果,制度的完善排除了技術創新的阻礙,技術創新又拓寬了制度的涉及領域,補充了制度的創新空白。企業作為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的實施主體,同時也是兩方面創新的受益者。企業應該積極營造適合制度與技術創新的可控環境,確保創新工作的開展。
企業的制度與技術的互動創新一般經歷幾個階段:第一,企業制定出制度,為技術改革提供人員組織、資源調配,提供必要的激勵機制,同時為技術的研發提供信息保密機制、責任監督機制、資源整合機制等。第二,技術的進步帶動企業快速成長,制度開始成為成長的羈絆,其不均衡性無法滿足特定的市場需要。企業需要調整和創新制度來為企業的發展創新更大的平臺。第三,企業的制度開始深層次的驗證完善。制度在創新中的內容依據大多來自于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得到了有關經驗教訓、理論知識及人文信息等。第四,已有的制度和技術都會成為下一次創新后的新制度和技術的基礎。只有前期的不斷磨合適應才能創新出更加匹配的企業技術和制度。
二、組成企業技術創新的制度體系特征
企業都朝著宏大的未來目標去發展,完善自身制度體系對于在特殊文化環境下的企業技術創新來講是必不可少的。組成技術創新的制度體系都具有一定的特性,主要包括層次性、復雜性、關聯性、特殊性、演進性和趨同性等特征。
1.層次性。運用于同一類技術創新的制度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程度的區別,制度的約束性有層次差別。企業的制度往往涉及企業經濟與行政活動的方方面面,根據制度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性來劃分層次,主要分為根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輔助制度。根本制度指的是能夠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活動方向及內容起到決定性判斷的制度;重要制度是指能夠指導技術創新在關鍵環節理清方向的制度;而輔助制度則表現為促進技術創新效果較不明顯的制度。
2.復雜性。制度的建立往往經過長期實踐活動的試驗才能得出,對于不同的實踐過程產生的效果描述不同,所形成的制度內容也容易產生復雜多變的性質。企業技術創新的制度構建中,制度形式既包括經濟類,也包括社會類、人文類、思想文化類等,而且在這些分類中,也還有正式文本與非正式的區別。一些制度可以是人們為分配技術創新利益而制定的,也有些制度時為推進技術創新的科技含量而制定的。這些制度都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和風險預控,但無疑是復雜多樣的。
3.關聯性。在技術創新的制度構建中,不同制度之間是存在一定關聯的,彼此獨立又可相互影響。如制度的三大分類中,根本制度有可能直接影響著重要制度與輔助制度的內容和形式,后者的運行效果也會隨著前者的影響而千差萬別。當然,由于制度建立的作用對象是大體相同的,許多重要制度與輔助制度也會在實施過程中影響根本制度的運行。
4.特殊性。特殊性主要是強調技術創新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表現特征。由于技術和制度的建立和創新都存在一定的歷史積累過程,由于不同企業甚至國家的發展軌跡不同,歷史人文背景和文化理念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技術手段和制度成果。當然,在當前信息時代下,知識共享程度加劇,許多國家和企業都能積極借鑒學習其他國和企業的技術創新點和制度創新點,但是不可否認,在搜集并整理后的制度創新已經具有了本國和本企業的自身特點,完成了互動的快速融合。
5.演進性。企業創新不是口號一出現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量的積累和時間。技術創新下的制度構建具有不斷變化的性質,可以是循序漸進的,也可以是加劇突變的。企業的生產規模在擴大,技術發展也隨之不斷滿足要求在提高,生產力和技術的發展直接推動了制度創新的演進。可以預見,隨著科技的發展速度日益加劇,與技術研究和變革相呼應的制度建設也會日益加劇。其創新可以是突然擺脫原有制度框架,創新全新體系,也可以是在原有模板上細化分章,不斷優化。
6.趨同性。雖然企業的發展理念有所不同,但是在技術創新的制度搭建方面往往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由于不同的國家和企業之間存在相互借鑒學習的過程,彼此的知識都能夠相互吸收融合,摒棄不好的,學習先進的技術和制度,這樣的局勢使得技術創新的制度結構具有了趨同性。
三、激勵技術的基本制度建設框架
激勵技術創新能夠確保技術獲得更多的活力,達到更大的規模和高度。企業制度創新在激勵技術創新方面既追求私有化,也追求公有式競爭。激勵技術創新,可以從政府、企業、產權、市場幾個方面進行制度框架建設。
1.企業。企業鼓勵內部成員的創新熱情,積極挖掘員工潛力。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提拔熟悉制度和技術創新的管理者,營造創新氛圍。同時加重企業間的合作。
2.產權。積極放大產權對人們內化外部因素的激勵效果,完成無形與有形資產產權的創新轉化。
3.市場。引導市場積極抵消由于創新所帶來的負面因素,同時可以借助市場競爭壓力提高創新動力和效率,力爭造就適合創新的外部環境與整體結構。
總之,企業的制度創新能夠保證技術創新的順利進行,使技術創新充分展現其作為公共產品的性質。技術創新可以引導制度創新的升級,促進企業獲利。兩者是互相融合,相互促進的。只有認清制度與技術創新的關系,掌握技術創新的制度結構特征,積極建立激勵技術創新的制度框架,企業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互動機制才能完美形成。
參考文獻
[1]楊迎昕.試論技術創新中的制度激勵[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