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09: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短期債券投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對于此項投資,投資成本是46000元,現賬面價值是48000元(46000+4000-6000/3)。因投資成本低于賬面價值,應按投資成本劃轉,差額計入投資損失。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借:短期投資 46000
投資收益——長期債權投資劃轉損失 2000
貸: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面值) 40000
——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4000
——債券投資(溢價) 4000
如果上述長期債權投資曾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1500元,則其賬面價值為46500元(48000-1500),仍按成本劃轉。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借:短期投資 46000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1500
投資收益——長期債權投資劃轉損失 500
貸: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面值) 40000
——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4000
——債券投資(溢價) 4000
如果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是2500元,則其賬面價值是45500元(48000-2500),此時則應按賬面價值劃轉,以45500元作為短期投資的入賬金額。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借:短期投資 45500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2500
貸: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面值) 40000
——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4000
——債券投資(溢價) 4000
如果企業購入的債券是分期付息債券,且是溢價購入,平時收到利息時并沒有增加應計利息,隨著溢價的攤銷,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會越來越低。因此,無論何時將長期債權投資劃轉為短期投資,其賬面價值肯定會低于投資成本,直接按賬面價值劃轉即可,也不會產生劃轉損失;如果企業是折價購入的分期付息債券,債券賬面價值會隨著折價的攤銷而逐漸增加。因此,無論何時劃轉,其賬面價值都會大于投資成本,這就應當按投資成本劃轉,同時就會產生劃轉損失。
例2:甲企業在一年前購入分期付息債券一批,現擬轉為短期投資。當時的購買價格是46000元,面值400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0%,溢價按直線法攤銷。
現在該債券的賬面價值為44000元(46000-6000/3),低于投資成本,則應按賬面價值劃轉。
借:短期投資 44000
雖然有以上不利因素影響,但在美元逐步走弱的趨勢、我國龐大的經常項目順差和外匯儲備面前,人民幣升值壓力并沒有因兌美元匯率創新高而有所減弱。人民幣升值引發的我國貨幣投放過大,直接導致在債券市場上,資金過于充沛,債券的總體表現仍然是高位運行。具體到各類品種方面。可以依據債券的期限分別考慮:
短期債券依然是“看多做多”
這首先是由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熱錢”多為短期資金,因而也就更加熱衷于投資短期債券品種。而且短期債券對利率變化的敏感程度最差,所以調控政策對其沒有什么影響,同時由于此類債券流動性最好,也是避險資金的不二選擇。因此,無論從抗風險角度還是流動性角度來說,短期債券將受到投資者的偏好。建議投資者可以中倉持有此類債券。
中期債券的表現將是“看空被迫做多”。
第二種情況,經濟高增長、低通脹時期。此階段常見的表現就是市場拋棄安全的債券資產,購入股票等風險資產。因為長期債券等被拋棄,長期債券價格下跌,債券市場進入熊市。此階段短期債券不賺錢,而長期債券價格下跌。
第三種情況,經濟高增長、高通脹時期。這個階段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價格都是下跌的,只有做空債券才能盈利。這一階段短期債券收益率上升,向長期債券收益率接近。
第四種情況,經濟低增長、高通脹時期。此階段,長期債券價格大幅度上揚,此后應盡量持有長期債券,因為經濟已經或者即將進入衰退期。
在把握了大的經濟環境之后,決定是否投資債券就變得相對簡單一些了。目前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和較為寬松的資金面,均有利于債市行情延續。整體來看,債市基本面良好,短期監管政策的調整不影響中長期債市慢牛行情。債市基本面向好,固然有利于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實現理想回報,但并不代表在具體投資時可以率性而為。
目前整體債券信用利差仍維持在歷史低位,短期內可能呈現供需兩旺、收益率在低位盤整的格局,這意味著,在投資時必須積極尋找具有票息優勢的品種,并優選個券進行投資。
正常收益率曲線那些期限較長的債券的利率高于短期債券,因為長期持有債券的風險,如通貨膨脹,要求所得收入更高。債券投資者發出信號,表示他們預計經濟增長將繼續而不會出現重大中斷,因此很樂意長期投入資金。
不可分散風險,又稱為系統性風險,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的債券都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具體包括政策風險、稅收風險、利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
1.1.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政府有關債券市場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舉措、法規出臺,引起債券價格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政府對本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通常有一定的規劃和政策,以指導市場的發展和加強對市場的管理。政府關于債券市場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應該是長期穩定的,在規劃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條件下,政府應運用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導債券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
1.1.2稅收風險
對于投資免稅的政府債券的投資者面臨著稅率下調的風險,稅率越高,免稅的價值就越大,如果稅率下調,免稅的實際價值就會相應減少,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下降;對于投資于免稅債券的投資者面臨著所購買的債券被有關稅收征管當局取消免稅優惠,則也可能造成收益的損失。
1.1.3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市場利率的可能性變化給投資者帶來收益損失的可能性。債券是一種法定的契約,大多數債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變的,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會吸引一部分資金流向銀行儲蓄等其他金融資產,減少對債券的需求,債券價格將下跌;當市場利率下降時,一部分資金流回債券市場,增加對債券的需求,債券價格將上漲。同時,投資者購買的債券離到期日越長,則利率變動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風險也相對越大。
1.1.4通貨膨脹風險
由于投資債券的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貨膨脹率。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隨著商品價格的上漲,債券價格也會上漲,投資者的貨幣收入有所增加,會使他們忽視通貨膨脹風險的存在,并產生一種錯覺。其實,由于貨幣貶值,貨幣購買力水平下降,債券的實際收益率也會下降,當貨幣的實際購買能力下降時,就會造成有時候即使我們的投資收益在量上增加了,但在市場上能購買的東西卻相對減少。當通貨膨脹率上升到超過債券利率水平,則債券的實際購買力就會下降到低于原來投資金額的購買力。
1.2可分散風險
可分散風險又叫非系統性風險,是指某些因素對單個債券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具體包括信用風險、回收風險、再投資風險、轉讓風險和可轉換風險。
1.2.1信用風險
當債券發行人在債券到期時無法還本付息,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為信用風險。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公司債券中,公司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完全履約支付本金和利息,則債券投資者就會承受較大的虧損,就算公司的經營狀況非常良好,但我們也不能排除它存在財務狀況不佳的可能性,若真有這種可能,該公司的還本付息能力就會下降,那么就會發生它不能按約定償還本息,從而產生了信用風險。
1.2.2回收風險
對于有回收性條款的債券,常常有強制收回的可能,而這種可能又常常是市場利率下降、投資者按債券票面的名義利率收取實際增額利息的時候,而發行公司提前收回債券,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就會遭受損失,從而產生了回收性風險。
1.2.3再投資風險
由于購買短期債券,而沒有購買長期債券,將會有再投資風險。例如,長期債券利率為10%,短期債券利率8%,為減少風險而購買短期債券。但在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金時,如果利率降低到6%,就不容易找到高于6%的投資機會,從而產生再投資風險。
1.2.4轉讓風險
1、應計貸款和非應計貸款分類的差異性
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貸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沒有收回的貸款應作非應計貸款核算,其已入賬的利息收入和應計利息予以沖銷。但由于該制度未對計息期間做強制性規定,可能會導致同樣的貸款由于計息期間的不同,銀行披露的會計信息存在差異,從而削弱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兩銀行同時在1月1日向丙企業發放貸款,甲銀行采用月度計息,乙銀行采用季度計息,倘若丙企業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該筆貸款在甲銀行業已歸入非應計貸款核算,但該筆貸款在乙銀行仍然處于正常的應計貸款科目核算,雖然該筆貸款在兩行狀況并無差異: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連續狀態。從而導致銀行在會計信息披露的差異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經營狀況。
2、措辭不嚴謹導致會計處理的無所適從
根據《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短期債券投資的利息,應當于實際收到時,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可見短期債券投資利息按照收付實現制核算。同時該制度又規定:金融企業應當在期末時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這樣,減值準備的計提確認的權責發生制與短期債券投資利息確認的現金收付實現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確認標準導致了會計處理的無所適從。例如銀行在3月投資A債券30萬元,4月A企業宣布支付利息3萬元,并于5月收到,此時A債券的賬面價值為27萬元,倘若6月末A債券的市場公允價值為28萬元,那么此時銀行對A債券價值的核算則陷入兩難局面:會計報表列示27萬元則不合會計制度的規定;若列示28萬元則不合謹慎性原則。其實我們只要將短期投資的期末計價改為“金融企業應當在期末時對短期投資按賬面價值和市價孰低計量”則可以很好的解決短期債券的期末計價問題。
3、債券收入的歸類問題
按照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債券投資同發放貸款一樣是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之一,同時從商業銀行資金的運用情況來看,不外是發放貸款和投資兩種,因此,銀行業債券投資收益采用同一般企業的列示方法(投資收益歸屬于營業外收入)則有不妥:一則商業銀行運用資金一般為信貸投放和債券投資,債券投資的收益占收入多為20%以上,將其列示為營業外收入容易讓人誤解為我國銀行業主業不突出;二則銀行業的利息支出為最重要的營業成本,其間有相當部分為債券資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將債券收益列示為營業外收入則容易導致收入與成本不配比,不利于進行損益分析。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會計報表的格式來解決債券收入的問題:在利潤表中將投資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時將營業利潤的公式修改為:營業利潤=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利潤總額+其它業務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其它業務支出。
4、資產減值導致的利潤調節問題
由于現行金融會計制度明確規定:當期應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如果高于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賬面余額,按照其差額補提減值準備;如果低于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賬面余額,按其差額沖回資產減值準備。同時,我國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則退市處理,由此導致了不少上市銀行利用資產減值作為利潤的調節杠桿,通過“計提”和“轉回”的賬面游戲,誤導投資者的選擇。在財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通過明確規定“已經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在以后年度不得轉回”來避免企業利用減值準備來調節利潤,但這未免有矯枉過正之嫌,規定減值準備不得轉回則不符合資產自身的定義,其實我們通過嚴格規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條件和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條件則可以使利用減值準備來調整利潤的情況得以改觀。
5、短期債券投資收益的入賬時間問題
對于非金融企業來說,由于短期投資一般金額較小,流動性較強,投資收益于實際收到時確認無可厚非。但對于銀行業來說,為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其擁有的短期債券投資較多,如果采用收付實現制確認投資收益則不太符合實際:一來銀行業持有的短期債券多為國債或金融債券,違約風險較小,且利率多為固定,適宜按期計提收益;二來短期債券投資所承擔的存款利息支出多為按期計提,債券投資收益采用收付實現制則明顯收入成本不配比;三來短期債券投資收益采用收付實現制容易造成銀行業利潤的期間波動起伏太大,不符合銀行業穩健經營的原則。因此,我們根據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原則和銀行業“穩健經營”的原則,可以對短期債券投資收益采用按期計提的權責發生制原則予以確認。
6、短、長期投資的劃轉條件不明確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金融企業改變投資目的,將短期投資劃轉為長期投資,應按短期的成本與市價孰低結轉,并按此確定的價值作為長期投資新的投資成本。擬處置的長期投資不調整至短期投資,待處置時按處置長期投資進行會計處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資的劃轉的條件在于“改變投資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現實標準,在實務操作中難以把握。而在現實中,由于短期投資在期末必須按照成本和市價孰低提取減值準備,相對來說長期投資計提準備的要件嚴格得多,因此,銀行的財務部門會在短期投資市價持續下跌時完成短、長期投資的劃轉來規避短期跌價準備的計提,從而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
7、對金融衍生工具的關注程度不夠
金融衍生工具作為現代金融發展的產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會計處理難度較大,同時具有收益不確定性、高杠桿性、高風險性等特征,已經成為銀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和風險規避工具。但在現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中只是簡單在第一百四十條提及“對于外匯交易合約、利率期貨、遠期匯率合約、貨幣和利率套期、貨幣和利率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應說明其計價方法”,并未對金融衍生工具的計價和披露做出統一的規定,因此,國內銀行一般將其作為會計報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難以客觀的確認銀行業的風險。
8、與稅收制度的銜接問題
2001版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遵循會計的穩健性原則規范了銀行業對貸款損失準備的計提。但現行的稅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貸款的1%差額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可以在計算所得稅中扣除,對實際計提超過1%的部分調增應納所得稅額”,由此導致不少金融企業出于利潤考核的考慮對金融會計制度執行不嚴。當然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國家稅務部門對稅前的“呆賬準備金”抵扣額進行調整。但目前我們可以通過在金融會計制度中明確:對由于會計政策與稅務規定不一致產生的所得稅差異允許單列科目“遞延所得稅”處理,同時將該科目歸屬于利潤分配項下做增項理,以此來激勵銀行采用金融會計制度的規定。
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對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基本適應了當時銀行業發展的需要,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中國銀行業在加入WTO時關于銀行業開放承諾的逐步兌現,現行會計制度的不足之處便顯示了出來:外資銀行的加入帶來的國際會計準則接軌問題;衍生工具的計量問題等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在理論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與時俱進適合銀行業發展的需要:
1、減少金融企業的選擇權,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
其實,早在二十世紀末,在美國的會計理論界就展開過“會計藝術論”和“會計制度論”的爭論,前者認為應當給予會計人員更多的會計判斷權和選擇權以促進會計學理論的發展;后者認為應當減少會計人員的判斷權和選擇權以維護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和相關性。2001年的“安然會計造假”事件讓這次爭論劃上了句號:美國國會2002年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對現行的公司和會計法律進行了多處重大修改,以減少會計人員的價值判斷來強化了當局的監管。而我國近年來上市公司年報的不斷調整和不斷出現的會計差錯也從側面映射出會計判斷和會計政策選擇權過多會削弱會計信息的質量。美國會計學界的價值形態的變化或許值得我們借鑒。
2、注重銀行體系的特殊性,如實反映金融企業的財務情況
與一般工商企業比較,金融企業的行業有著自身的特性,如果單純地按照一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套用在銀行上,則容易令人誤解銀行體系的財務狀況,尤其在涉及到主營業務上。例如對投資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業屬于非主營業務,歸屬于營業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資收益原本就是銀行的主營業務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業的歸屬方式則會影響外界對銀行的公允評價。同樣,在對短期投資收益的確認上也有必要考慮銀行的特殊情況。
3、完善會計制度、準則建設,適應銀行業發展狀況的需要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發展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并不為過,尤其是在外資銀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關注程度后更加帶動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創新,同時,由于立法的滯后性,導致現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對金融衍生工具的計量和披露的關注程度不夠,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種合約,它只產生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實際的交易事項可能尚未發生,從而與歷史成本計量原則不符,因此在資產負債表內不能夠具體量化,企業多在資產負債表的附注中提及,進而掩飾了銀行業的潛在風險,難以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財務信息。因此,銀行業的發展對會計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況下,可以通過根據新出現的情況進行新準則的制定來予以補充。
貨幣基金穩中獲益
貨幣基金是最普通的資金管理工具,主要投資于貨幣市場中的短期債券,為投資者提供和市場短期利率相當的回報。歐美債券市場無論其深度、廣度和市場化程度都大大超越中國,因而其貨幣基金產品在資金趨緊的階段,往往能提供相當高的收益率。
一般而言,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主要和其貨幣的強勢程度有關。比如歐元,目前的基準利率為4%。近年來,歐元兌美元匯率不斷創出新高,加上歐元區通脹等因素,歐元短期債券的收益率水漲船高,遠高于同類美國短期券。今年至今,港元類貨幣基金的回報率大約為3.75%,美元類貨幣基金回報率為3.65%。其他強勢貨幣類別的貨幣基金收益則更高,其中澳元類別貨幣基金的回報率達21.6%,歐元為12.18%。
對那些不想承受太多風險,又希望有效抵御通貨膨脹的投資者來說,貨幣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和國內一樣,多數貨幣基金是沒有申購、贖回費的。不過要注意的是,貨幣基金也是有可能虧損的,比如2005年,由于債券市場的動蕩,很多貨幣基金都是虧損的,但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多樣的債券產品
1 債券融資思想述要
20世紀30年代之前,企業債券的發行尚屬鳳毛麟角。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前期,企業債券發行雖然逐漸增多,但也還只是局限在極少數比較著名的企業之中,有資料表明,截至1940年,全國發行債券的企業大致僅有19家,債券總發行額5000余萬元。其中上海約有8家,發行債券總額1800余萬元。
中國近代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的企業大體有通泰鹽墾公司、緯成公司、北平電車公司、六合溝煤礦、閘北水電公司、啟新洋灰公司、江南鐵路、大通煤礦等,其債券融資思想也具體體現在債券的發行章程中。以六合溝煤礦公司為例,其債券發行情況如下:
六合溝煤礦公司為整理債務改善營業,決定募集短、長期公司債兩種。委托鹽業、金城兩銀行經理發行,其發行公司債章程要點如下:①債額及債券。總額四百萬元,分短期、長期兩種。短期債券,共150萬元,票額每張為1萬元,短期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七、八月間發行;長期債券共250萬元,票額每張分為10000元、1000元、100元三種(民國二十四年二月為募足期)。②還付本息。短期債券自發行日起,6個月內只付利息,第7個月起還本,每年兩期,每期用抽簽法還債1/10。長期債券5年內只付利息,第6年起還本,每年兩期,每期用抽簽法,償還1/10,分五年還清。③利率及付息。短期債券按月利息1分(第一期利息到期時,因公司經濟情形不佳,未能照付);長期債券按年利息8厘,均按每半年付息。④擔保。由公司指定本礦礦業權、不動產及各項建設物、機器、家具等,除揚子鐵廠財產應作為該廠債務擔保外,所有公司之全部財產,及其收入均作為擔保品。⑤監理會。規定在債券還清以前,由發行銀行推定5人組織監理委員會,其職權:監管占有擔保品,保管債券,監管售出債券之現金暨審核及簽署公司支出,重要職員的任用及辭退。⑥基金。自發行日起每月在營業收入內應先提發5.7萬元,存儲經理銀行充還本付息基金。每屆還本付息時,如基金不足,應按下列順序支配:第一、短期債券付息;第二、長期債券付息;第三、短期債券還本;第四、長期限債券還本。⑦處分擔保品。公司遇下列情形之一(即積欠債券應付本息逾兩期以上,經催告無效時,公司宣告清理清算或破產時,公司違背本章程條款經催告無效時。)發生時,經理銀行代表債權人,可將擔保品部分或全部拍賣。擔保品處分后,所得現款,先抵付短期債券付息,其次抵付長期債券本息,如抵付后尚有余額應交公司。
從六合溝煤礦公司債券發行章程來看,近代企業的債券融資就策劃方面來說,是較為完善的。從承購主體看,主要是各個銀行機構承購債權;發行方式涉及承購、包銷和直接發行;發行費用包括折扣加利息,一般在8%-10%或是更高。
2 債券融資思想特點
近代企業債券無論在發行方式、發行主體、以及承銷主體上,都是比較規范的,發行公司不僅規定了發行債額、期限、利率、還本付息方式、還對擔保品的估算等細節作了說明。
2.1 債券融資思想中關于債券基本特征的思想特點
2.1.1 發行方式
近代企業的債券融資思想在發行方式上主要體現為銀行承購認募。企業委托銀行發行債券,募集資金。如:六合溝煤礦公司委托鹽業、金城兩銀行發行;茂昌股份有限公司債券由交通、中國、上海三銀行分擔經募;另一方面,近代企業公司債券并非是由銀行全額承銷,發行企業給予銀行一定的承銷折扣價。如茂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交通、中國、上海發行債券時,在其章程式中規定“九八發行”。
2.1.2 債券種類
近代企業債券發行章程中明確有了債券種類的劃分思想,分為“記名債券”和“不記名債券”。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用記名或不記名兩種方式發行債券,但規定不記名式者遺失不補。商辦江南鐵路公司發行的債券均為不記名式,但其發行章程中指出:“如持券人要求,得改記名式,不記名券概不掛失,記名券轉讓須經過戶手續。”可見,近代企業發行的債券一般選擇不記名債券,但并不限制記名券,并規定記名券的轉讓須經過戶手續。
2.1.3債券期限
現代企業的短期債券是指企業界發行的還本期限在1年內的債券,中長期債券是指企業發行的還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債券。而近代企業債券的長短之分并不是以1年為期限,長短只是相對而言。
2.1.4 債券利息
近代企業債券融資思想中對于債券利息的規定為固定利息制,債券的利息始終保持不變,一般為年8厘或1分,采取分期付息的方式,大多為一年兩期。
2.2 債券融資思想中關于降低債券風險性的思想特點
2.2.1 注重抵押擔保
近代企業債券融資思想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在債券發行時必須提供抵押擔保。發行債券的每個公司幾乎均以公司之全部財產及收入作為擔保品。這雖然是出于承銷商為降低承銷的風險性這個目的,但這種對發行者的約束和限制顯然是極為苛刻的,增加了企業的發行成本和負擔。
2.2.2 設立償債基金
所謂償債基金是指債務人定期(一年或半年)向債權人代表(通常為金融機構)支付一定數額的款項,由這家機構代為收回部分債務本金。從近代企業債券發行的章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類似償債基金的規定,六合溝煤礦公司在其債券發行章程中指明:自發行日起每月在營業收入內應先提發5.7萬元,存儲經理銀行充還本付息基金。
2.2.3 采取承銷商監督措施
在近代企業的債券融資思想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就是債券承銷商注重對企業經營的監督管理。這在現代企業的債券發行中是不曾有的。六合溝煤礦公司的債券發行章程中規定在債券還清以前,由發行銀行推定5人組織監理委員會,其職權:監管占有擔保品,保管債券,監管售出債券之現金暨審核及簽署公司支出,重要職員的任用及辭退。這種思想特點從理論上說有助于降低債權人的投資風險,但在操作上必須運用適當,否則將會導致企業喪失經營自。
總之,近代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債券融資思想是相當完善的,其發行和策劃也是相當成功的。
3 債券融資思想產生的原因分析
近代債券融資思想的產生并在企業中得到嘗試也有其歷史必然性。
3.1 融資環境比較惡劣
從時間上看,20世紀20年代的幾次企業債券的發行都是在金融動蕩時期,1921年通泰鹽墾五公司債券的發行是在信交風潮之時,人們的投資注意力集中在信托業和交易所投機行業,1926年北平電車債券的發行是在戰后經濟的短期衰退時。
3.2 其他融資方式很難運作并達到融資的目的
在近代中國的企業融資方式中,大體有發行股票、銀行放款、抵押借款及發行債券等幾種。發行股票的限制主要是本世紀二三十年代股票風險性加大,股票市場曾產生三次股市危機,增加了股票投資的風險性,從而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股票融資對近代企業來說已經非常困難。銀行貸款的困難在于資金難以回收。銀行貸款一般是以廠基為擔保,如果借款到期不還,可將廠基拍賣。但拍賣抵押品存在的問題是:處分抵押品需要經過法律程序,另一方面,被抵押的廠基機器日久損毀,若欲拍賣,買主難以尋覓,因此必然增加銀行的貸款成本。據中國銀行民國二十三年度(1934年)營業報告記載,當時工業放款是5400萬元左右,均成為呆壞帳。因此可見,銀行不愿意貸款給企業,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于股票融資和銀行貸款這兩種主要的融資渠道無法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企業經營者從而選擇債券融資這一途徑。但是債券融資卻始終未成為一種主流的融資方式,就近代企業整體來說也是微不足道。
參考文獻
[1] 董貴昕. 如何進行企業速效[M].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 盧福財. 企業融資效率分析[M].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 顧凱. 企業資本運營[M]. 海天出版社,2000.
[4] 潘飛, 朱百鳴. 企業籌資決策[M]. 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5] 仇慶德, 柴傳早, 高成路. 現代企業籌資理論與實務[M]. 青島: 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3.
[6] 張國輝. 與中國近代企業[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優越的現金管理
貨幣市場基金的特征在于其收益與定期存款類似,流動性則與活期存款相仿。也就是說,管理的比較好的貨幣市場基金,其年化收益率可以與一年定期存款差不多;而且可以隨時取現,與活期存款相似。當然,嚴格意義上說,貨幣市場基金取現的靈活性要比活期存款略差一些,在T+2贖回的情況下,需要等待兩天之后才能拿到現金。
筆者數年前在美國求學時,就發現個人銀行賬戶中,有三個戶口,分別是:儲蓄、支票和貨幣市場基金,相互之間可以方便的進行網上銀行轉賬。其中,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取現的靈活性則略差一點,每個月都有轉出次數和最低金額的限制,但是已經能夠滿足日常需求。因此,筆者當時把大部分流動資金都放在貨幣市場基金中,以在保持流動性的同時獲得更高的收益。
目前,國內需要通過網上銀行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操作起來沒有美國那么方便,而且一般無法做到T+0,但依然是一個很好的現金管理工具。筆者一般在留出少量可以應付一個多月日常開支的資金于活期存款賬戶之后,會把大部分閑置流動資金放在貨幣市場基金中,以應付不時之需,并獲得合理收益。
衰落的王者
2010年中,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約為2.7萬億美元,在9.5萬億美元的共同基金總規模中,占大約28%,略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債券基金,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期,美國的存款總額為7.7萬億美元,與貨幣市場基金之比大約為3∶1,即很多美國人會用貨幣市場基金來進行現金管理。在最近十年中,貨幣市場基金在美國基金市場中所占的比重,最低的時候,約為20%,最高的時候,超過40%。
中國的貨幣市場基金曾經在基金市場上是絕對的主力。2005年底至2006年初,規模曾經達到2000億元,在基金總規模中的占比超過40%。之后,貨幣市場基金不斷衰落,到2010年中,總規模僅為974億元,在基金市場中的占比僅為4%。同期,中國的人民幣存款總額高達67.4萬億元,與貨幣市場基金之比為692∶1,即大部分國人依然主要使用銀行存款進行現金管理。
中國貨幣市場基金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對其缺乏了解,不知道其低風險、合理回報的特征(與股票基金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利率水平并未市場化,長期偏低,使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相對有限。另外,銀行在銷售貨幣市場基金時獲得的好處較少,因此銀行客戶經理在向客戶推薦基金產品時,不太愿意推薦貨幣市場基金。
細看收益
為了考察貨幣市場基金的表現,我們把到2010年9月13日具備1年、2年和3年回報的貨幣市場基金進行統計(針對機構客戶的B單位未納入統計)。可以發現,所有貨幣市場基金過去一年的回報都超過0.7%,高于0.36%的活期存款利率;其中4只更是超過2%,與2.25%的一年定存利率相仿;還有35只收益率介于1%和2%之間,與7天通知存款的1.35%和三個月定存的1.71%相仿。如果看過去兩年的年化回報,則全部超過1%,其中還有18只超過2%。過去三年年化回報也全部超過1%,其中35只介于2%和3%之間,還有3只超過3%。
如果看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回報,過去1年為1.56%,過往兩年年化為1.99%,過去三年年化為2.55%,都遠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也高于7天通知存款利率。
為何貨幣市場基金在保持流動性的同時,可以取得高于活期存款的回報?貨幣市場基金可以把一部分資金存為定期存款,以獲得與定期存款相仿的利率;還能用部分資金投資于短期債券、央行票據、同業存款等,這些品種的收益率一般都會高于活期存款,其中短期企業債券的收益率往往會更高一點,當然風險會高一點。
何時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率?貨幣市場基金主要投資于短期債券,因此在債券的收益率曲線較為平坦,也就是短期收益率與長期收益率接近,甚至短期收益率高于長期收益率時,能夠取得較高的回報。一般,如果宏觀政策偏緊,收益率曲線會較為平坦,甚至出現短期收益率高于長期收益率的情況,因此在宏觀政策偏緊的時候,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可以取得較高的回報。
與之相反,在債券收益率曲線較為陡峭,也就是短期收益率遠低于長期收益率的時候,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較低。一般,宏觀政策寬松的時候,收益率曲線會較為陡峭,此時投資貨幣市場基金獲得的回報往往較低。所以我們看到去年,國內的宏觀政策較為寬松,短期債券收益率較低,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較低;而今年宏觀政策偏緊,短期債券收益率較高,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也明顯上升。
上證國債指數由3月15日110.34點的高位下跌到4月14日收盤的109.73點,創下了近期的新低。同時,伴隨下跌的是成交量的放大,特別是市場快速下跌的幾個交易日,期間成交量為197億元,顯示市場參與者正在改變其觀望的策略。交易所企業債在3月下旬達到新高后也開始向下調整,上證企業債指數由3月15日的121.98點下降到4月14日的120.78點。
從券種上看,短期品種的整體表現最好,漲幅居前的都是3年以下的短期品種,而中長期券調整幅度最大,特別是10年以上的長期品種,調整幅度均在1%以上。
這種調整一方面是債券市場本身調整的意愿,另一方面也與近期股票市場整體走強有關,替代效應導致企業債被拋售,從而引發下跌。
一級市場趨于理性 短期品種更受歡迎
而在一級市場,3月中旬到4月中旬,共發行三只國債。3月15日,在實行余額管理之后,財政部發行了今年的第二期國債,期限為3個月,中標價格99.665元,收益率為1.394%,但認購倍數達到了3.3倍,商業銀行對本期債券認購較為積極。稍后,3月24日,10年期06國債03的中標利率為2.80%,比較符合市場預期,認購倍數為1.88倍,也低于前兩期國債的認購倍數。4月14日,3年券06國債04中標利率為2.12%,低于市場普遍的預期,該期國債認購倍數為2.29倍。
連續三期國債招標的結果顯示市場投資者對短期債券較為青睞,這種重短期而輕長期的行為一方面反映了市場資金面的變化,市場流動性正在降低;另一方面,也暗示市場中的大部分機構對債券市場的后市持謹慎預期,從追捧長期債券轉而關注風險較小的短期債券品種。
從財政部最新公布的2季度國債發行計劃表來看,還將發行5期國債,期限從3個月的短期到20年的長期。顯然,后市發行節奏的加快會對目前已經趨緊的資金面形成更大的壓力。
經濟偏熱 緊縮政策出臺在即
4月14日,央行公布了3月份的金融運行數據。M1、M2增長率分別為12.7%和18.8%,基本與上月持平,但M2仍高于全年16%的控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