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5 15:42: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體解剖學綜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廣東解剖學通報 粘附分子表達和巨噬細胞浸潤在缺血皮質和基底節區分布的比較雷萬龍袁群芳(9)
降溫速度對冷凍保存異體小靜脈通暢率的影響周建生胡汝麒(13)
人腦膠質瘤細胞SWO—38促進體外培養的小腦皮質神經元的生存和生長廖異平郭畹華(16)
短程與長程去卵巢大鼠骨計量學的實驗研究黃連芳李青南(20)
肝部分切除術后血管增生的形態計量學與計算機三維重組研究李長青鄒仲之(23)
bFGF對培養的基底前腦細胞表達NOS和NGFR的作用燕啟江謝瑤(26)
鎖骨下肌的臨床解剖學觀測瞿東濱鐘世鎮(31)
Tau蛋白異常磷酸化及其與AD病理機制的關系汪建民(34)
氧化損傷在老年斑及神經纖維結形成中的作用庚照學(38)
重視能力培養推進素質教育劉建康何清華(43)
中醫院校組織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羅灼玲張立群(46)
課前下功夫課堂要效益尹保國(48)
組織學教學中多種媒體的優化組合馬寧芳何清華(52)
提高人體形態學教學效果方法探討徐杰陳傳好(56)
內耳骨迷路標本的制作馮正鞏汪華僑(62)
人參皂甙Rg3對淋巴管內皮細胞生成的影響李明秋滕誠毅楊春壯張大偉劉躍光馮克儉(81)
變應性鼻炎與TGFβ1—509C/T基因多態性的關系丘理子黃映紅賴荷張建國陳盛強李敏雄(85)
纈草對慢性應激導致的抑郁大鼠血清皮質酮和海馬caspase-3陽性細胞數量的影響秦亞靜林玉坤周春春李燕鐘志強曾園山(88)
褪黑素對1型糖尿病腦病大鼠學習記憶和海馬齒狀回細胞凋亡及Bax與Bcl-2蛋白表達的影響玉洪榮王薇郭靈張芳藍玲白鷺(94)
1型糖尿病腦病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與海馬齒狀回神經干細胞增殖的觀察郭靈崔衛剛藍玲鄧祥發曾慶堂林丹磨潔琳(99)
幽門螺桿菌成分對食管癌細胞增殖的影響江振友李春艷葉嗣穎顧文珍施珊珊胡萍(103)
胎兒及育齡期子宮內膜P63表達及其意義廣東解剖學通報 林芳芳盧曉曄(107)
30日齡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曠場行為觀察邢州剝、衛文黃越玲李敏雄易詠紅戴麗軍陳盛強(109)
ERK1/2信號通路介導同型半胱氨酸對PC12細胞的損傷作用申新田趙靜范黎黎楊春濤李玉娟馮鑒強唐小卿(114)
抗壞血酸體外誘導皮質與中腦源神經干細胞向TH陽性細胞定向分化彭超華戴冀斌潘伯群(119)
家兔軀干肌抗疲勞相關酶的測定與光譜比較董煒吳連仲朱友余秦宜德汪元鈞李衛平(122)
湘西大學生Heath—Carter法體型研究黃大元張惠娟朱耀峰吳國運梁成青(125)
四周齡大鼠海馬腦片培養方法于天蓮趙小貞林凌(129)
骨質疏松癥骨組織cDNA差減文庫的構建魏小勇(132)
NF—KBp65、VEGF-C及受體VEGFR-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孫平郭素芬李明秋馬彥文馮克儉(134)
大鼠視網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與觀察程輝李秀云鞠學紅(139)
Nogo基因及其受體與缺氧缺血性腦白質損傷的研究林如英(綜述)王瑋(審校)(142)
胸腰椎骨折分類研究進展王剛(綜述)彭浩(審校)黃文華(審校)(146)
教學經驗
護理學專業解剖學教學的體會郝木峰賀振泉王家有許曉伍馬春媚張進(149)
啟發式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肖春茍陳秀琴周星萍鄒錦慧(150)
開展留學生解剖學全英文教學的思考余菁歐陽麗斯郭開華李東培(153)
八年制醫學解剖學教學的探討歐陽麗斯余菁李東培郭開華初國良(155)
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初探彭微(157)
纈草對慢性應激導致的抑郁大鼠大腦海馬p-CREB陽性神經元數量的影響周春春曾園山秦亞靜丁英李燕鐘志強(81)
電針上調腦梗塞大鼠皮質缺血半影區Bcl-2蛋白質的表達劉星宿寶貴呂來清潘三強韓輝(88)
轉化生長因子TGFβ1869基因多態性與Alzheimer病的關系葉靜萍黃紹寬陳盛強劉學軍王延平(93)
哌唑嗪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下丘腦nNOS表達的影響朱永紅童明張露青肖明丁炯(96)
類風濕關節炎前后腸道T淋巴細胞的分布變化姜楊侯繼野朱勇杰王吉錫王皓徐玉東(100)
改良法體外分離培養成年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實驗研究周麗娜謝華(103)
經貴要靜脈行PICC置管的解剖觀察董博(107)HttP://
水通道蛋白在急性實驗染毒大鼠腎臟的表達及意義陳俠黃中新(110)
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在腦干腫瘤手術的應用呂建平曹志愷全偉張昊鐘文軍陳凡帆駱錦標(114)
不同階段生精小管組織學結構研究賈書花王炯安煒欣王誼榮田云李凱平李建偉(117)
糖尿病腎病不同進展階段的微炎癥狀態及其干預治療研究許敏玲袁帥丁德良(121)
東莞明代雙人墓出土骨骸的鑒定和保存劉靖陳凌楓陳國偉張文光張德興李國營張龍(126)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的回顧性分析廖鏡芳周冬梅鐘東彩(130)
綜述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視網膜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程輝(綜述)栗志(綜述)鞠學紅(審校)(134)
體外分離培養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研究進展田東(綜述)付茂勇(審校)(138)
教學經驗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學習資源管理的組件化姚伙生洪衍波徐達政楊秉其陳治環黃志松初國良(142)
在高校基礎醫學教學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探討成家茂張本斯朱建華何宏文張衛光(144)
HDMI視頻錄播系統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徐松王岐本關勇蒙艷斌鄺滿元賈蕾(148)
激發興趣·傳授方法·培養能力——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晏長榮鄧成國郭青平(150)
Motic數碼互動顯微實驗室在組織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程云岳淑芬劉玉荷宋芳楊美霞(152)
中樞神經系統的教學實踐及體會謝勇江周速(154)
技術方法
兔腎積水鑄型標本設計與制作李萬強周小兵張杰彭珍山(156)
顳骨的解剖學標本制作和體會劉金生劉錦宇汪昌學涂良攜姜蘇明(158)
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局部晚期原發性肝癌的影像學觀察麥大海林華明季德林黎昌國
系統解剖學案例教學法中案例設計的初探陳婷婷韋力黃紹明玉洪榮鄧瓊英楊伯寧
廣東解剖學通報 苯丙胺對大鼠海馬突觸素表達和突觸結構的影響張潔劉欽宿寶貴
低聲壓級次聲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GFAP表達的影響黃文豐鐘立軍裴兆輝莊志強陳景藻初國良
盲校人體解剖學教學探索和實踐許曉伍馬春媚郝木峰賀振泉
核轉錄因子κB在神經干細胞中的作用及信號通路劉疏影狄娟李錚俞楊劉子中戴冀斌
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征壓痛點定位規律及其解剖學基礎劉強楊波李義凱
胎兒大腦半球徑線生長規律的解剖學研究夏武憲楊曉勤孟慶軍
葡萄膜炎與腫瘤壞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態性的關系初步探討李林姚達強江惠燕陳盛強
中職正常人體解剖學教學的探討郭佩勤
髂內動脈發出三條臀下動脈一例林燈馬建軍黃晶晶石靜寶張藍方趙琰譽楊智奎
淺談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公民素質教育李婧
組織胚胎學課程“雙向互動式”教學改革質量監控與效果評估周乾毅袁新初張偉程桂榮袁世錦
兔膝關節神經支選擇性切斷后對關節軟骨的影響肖春茍梁俊暉鄧雪華周小強劉國強周星平鄒錦慧
人胚肝組織結構發生發育及其功能關系的研究王炯賈書花王誼榮宋麗華張旭東
人體解剖學對義術語的釋義原則王曉鷹徐杰
苯丙胺對大鼠學習能力和海馬結構GFAP陽性細胞結構的影響劉欽劉運泉潘三強韓輝宿寶貴
IL-6、TNF-α與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陳永鋒吳仲敏浦發曉
人肺動脈干、右肺動脈和左肺動脈多層螺旋CT成像的基礎研究陳吳興陳光平紀建松王向明王祖飛趙中偉徐民
臨床膠片庫在影像解剖學與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高恒宇姜楊郭林娜侯繼野
聚乙烯醇水溶膠在解剖標本涂刷中的應用徐宏張雨生石小田
組織學與胚胎學多媒體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吳學平金曉梅湯美容李玉磊
兒童感音神經性聾聽覺穩態誘發反應閾與聽性腦干反應閾比較丘理子毛敏黃映紅
脊髓小膠質細胞SFKs介導rrTNF誘導的機械痛敏魏緒紅楊濤劉翠翠宮慶娟信文君周麗君劉先國
一、研究背景
實驗教學是學生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和臨床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的人體解剖學主要有《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兩門課程組成,實驗課基本上還是按課程孤立設置,學生按照編好的實驗指導書的要求,由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模式,學生都是在“接受性學習”,缺乏“自主探究學習”,整個實驗缺乏系統性、全面性以及創新性。因此,通過對原有的實驗教學定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對培養學生的臨床應用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
我校五年制醫學專業采用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分別在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上學期完成的模式,我們初步嘗試將原有的《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實驗進行整合,在前期系統解剖學驗證性實驗學習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創新性實驗,由教師根據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教學安排,分不同層次、由淺入深提出實驗任務,學生自主選擇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內容、確定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經老師審核后開始實驗過程,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完成實驗報告或實驗論文的新模式。通過一系列的有系統、有計劃的實驗教學,使學生達到由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再由實踐操作到創新和臨床思維能力的不斷由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在時間安排上,課內課外并重,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部分標本制作的實驗內容。另外,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局部解剖學的部分實驗進行獨立的設計,改變原來的實驗依托理論的模式,要求學生根據臨床手術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設計,在尸體和標本上進行模擬手術,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局部解剖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將現有的課堂教學、課外專題講座、課程實驗、課外第二課堂等實踐形式向課外科技創新、科研訓練(student research train,SRT)、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新苗計劃等活動延伸,不斷豐富課內外一體化自主研學平臺的內涵,使學生盡可能多的學做合一,擴大學生自主創新實踐的內容,有效的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推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就是要構建教與學為一體、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一體、課內與課外教學為一體的實驗教學模式。
三、教學內容改革
對現有的《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的實驗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結合教學大綱和高等教育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改革的需求,按照分層式實驗教學的模式;增加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增加實驗的開放性,綜合性、設計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對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課程進行了改革。
1.拓展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實驗層
在系統學習解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穿插講解對尸體解剖的一般方法、解剖器械和操作方法、基本解剖方法、標本防腐固定法、血管灌注技術、淋巴管灌注方法等實驗對學生進行解剖學實驗技能訓練。課堂并以學術講座的形式向學生講解解剖學科學研究方法,文獻綜述撰寫,布置學生查閱文獻,撰寫文獻綜述。使學生掌握解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熟悉常用儀器的操作,培養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結果及整理、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2.以臨床應用為導向的解剖學實驗教學
將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內容相互穿插并與臨床及其他相關基礎學科結合起來。將實驗課內容分為骨學、節學、下肢、上肢、頭頸部、脊柱區、胸部、腹部、盆部與會陰、感官、中樞神經系統十一部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每一章節(如上肢、軀干、頭頸部等)實驗開始和結束都由教師進行15min的結合臨床案例的前言和總結的講座,使學生認識到解剖學在臨床醫學中的重要性及其如何與臨床結合。以頸部為例,我們通過和臨床醫師及其他相關基礎學科的教師一起討論,把頸部的內容提煉成以下幾個問題:(1)簡述頸動脈鞘內結構的排列關系;(2)甲狀腺切除術時,從皮膚切口到暴露甲狀腺依次有哪些層次結構,術中需特別注意對哪些重要結構的處理,為什么?(3)氣管切開術選擇何部位,到達氣管要經過哪些層次結構?(4)左、右喉返神經的來源和走向有何不同?(5)頸部皮神經的分支分布有何特點?頸部局部麻醉宜選在何處?(6)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有何結構特點和重要毗鄰,對深靜脈穿刺有何影響?上課時先由帶教教師介紹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手術步驟、手術中應注意事項,并發癥及其處理措施,然后將問題一一列出。
3.以創新為導向的解剖學實驗教學
該部分實驗分為設計創新型實驗教學和課外研究創新型實驗兩類。設計創新型實驗教學由教師提出實驗任務,學生獨立實施過程,教師全程指導、啟發和評價,使學生從科研選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結果分析、文獻查閱、論文撰寫、報告與答辯等各個環節得到一次全面的創新能力和方法的訓練。比如教師結合某些知識點或關鍵的實驗技術,提供一些與臨床聯系較緊密且學生感興趣的題目作為實驗教學內容以供學生選擇,讓學生在第一、第二階段已掌握的理論和的技能的基礎上自主完成實驗,并根據完成情況提交實驗報告、實驗作品或學術論文。
課外研究創新型實驗主要形式為:給定有關題目;各種大學生科技活動;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科研子課題等項目。讓學生通過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交流溝通能力和責任感。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1.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自主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實驗指導書修改為由淺入深、由驗證、綜合再到設計創新的實驗項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通過驗證性實驗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方法,學會正確查找資料,設計綜合實驗,正確記錄觀察實驗結果,分析實驗結果,對實驗結果進一步作出判斷、推理的能力;正確的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書籍、工具書及其他信息源信息已解決臨床應用中的問題的能力。同時借鑒借鑒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進度安排臨床病例討論課,提供相應的病例設計問題和相關的參考書籍書目,讓學生圍繞病例,通過書籍雜志和網絡、用解剖學知識解決問題。
2.運用現代化技術及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對臨床應用中的實際問題如常見病的手術治療采用計算機虛擬技術、虛擬人、醫學仿真技術等現代化實驗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學校的BB平臺、已經建好的人體解剖學PBL教學平臺和人體形態學數字化教學平臺,把虛擬實驗、醫學仿真實驗和臨床實踐問題想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與創新和臨床應用接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將尸體上的實際操作和虛擬仿真、現場授課和多媒體課件、網絡化遠程互動和掌上智能式平板虛擬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及各種實驗教學媒體進行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技術的臨床應用性和常見手術操作的前瞻性,促進學生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與創新能力的結合。同時讓學生了解先進的手術操作技術及其應用,拓寬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實驗技能和科研能力。
3.課外開放實驗。在開放性實驗室里,學生可以在自己支配的時間內從事提前設計的,教師審核通過的實驗,也可以完成課外的實驗,以學生為中心,自主設計制作的人體解剖學標本制作大賽。開展“解剖學實踐大賽”,學生根據自己興趣,自愿參加,自由組合,設計方案,擬定操作步驟和程序,在教師和實驗師指導下,完善方案,獨立完成解剖學標本制作和實驗報告。如學生制作闌尾炎手術的解剖學入路。
4.運用先進的實驗教學考核方法。實驗成績采取平時成績同實驗報告和實驗論文相結合的做法。鼓勵學生實驗中有創新。(1)實驗報告為平時成績,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驗結果的整理、分析、總結能力。此部分成績約占總成績的30%;(2)以實驗考試、考核成績反映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試、考核的內容除解剖、觀察標本外,還應包括X光片、螺旋CT圖片閱讀及相關臨床病例分析、討論等)。此部分成績約占40%;(3)學生設計方案及實施考核,主要考察學生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式與實踐能力。教師根據學生查閱文獻情況、實驗設計水平、實驗方案的實施情況、以及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論文撰寫情況綜合評定實驗成績,此部分成績占30%。
五、結語
【中圖分類號】R7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2-0015-01
人體解剖學(常簡稱解剖學)是生命科學中的形態學科之一,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其基本任務是探索和闡明人體器官與組織的形態結構特征、位置毗鄰關系。根據研究和學習重點不同,可分為系統解剖學(大體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外科解剖學、數字解剖學等各相關學科[1]。在這些名稱中“解剖”一詞讓人產生歧義,尤其對那些對本學科了解較少的人誤解很大。作為醫學基礎課的命名應該更科學,更容易準確理解,更有利于學習和掌握。
1 “解剖學”在命名方面與習慣不符,有商榷的必要
通常的學科命名是以內容為主的,很少以研究方法命名。anatomy,來自希臘語anatome,從ana-temnein,“劈碎”引申來的[2] 。從這一學科內容看,學科主體是人體的結構及結構之間的聯系。從“劈碎”引申出的“解剖”是研究結構和結構關系的方法,不是學科的內容。而且隨著學科的發展,對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的研究也已經不是用持刀切割這樣的方法能完成的了,顯微結構的觀察、組織處理技術、X線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都在應用。
2 在“解剖學”名稱的起源上有商榷的必要
20世紀前中國知識界是以“全體學”指稱“解剖學”,并經歷了一場由“全體學”到“解剖學”的發展過程 。了解這個過程后,我們就能知道對這門學科的命名是有商榷的必要的。英國在華醫學傳教士、同文館醫學教習德貞于1886年翻譯出版的《全體通考》開始使用了“解剖”、“解剖學”和“外科解剖學”等專業術語,用以闡述西方的身體知識和“解剖學”思想。但是德貞之所以要將其翻譯為“解剖” 是因為他要打破中國傳統文化中不能解剖人體的觀念:中醫既不究心于諸物之體,復不欲剖乎死人之身。1884年前,中文關于人體結構的著作中從未出現“解剖”和“解剖學”的字樣。19世紀70年代德貞出版的人體結構解剖學圖譜,其譯名為《身體骨骼部位臟腑血脈圖》(Anatomical Atlas),這里也沒有“解剖”的字樣[3]。說明他也沒有把“解剖”這一名詞作為一個專一的特指。
3 由于首次命名的歷史背景有商榷的必要
1915年,教育部、中華醫學會、中國博醫會、中華民國醫藥學會和江蘇省教育會五方以專業學者與官方機構結合,組成聯合醫學名詞審查委員會,以完成醫學名詞統一事業。1916年,醫學名詞審查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就是要確定“Anatomy”的譯名。當時的選擇在“體學”和“解剖學”之間,主張采用“體學”代表的理由是:“體學”說法已有30多年,合信的《全體新論》和柯為良的《全體闡微》,就是講“人體學”而有代表建議用“解剖”,其理由是:“《全體通考》亦以稱之為解剖學,若再更改,永無統一之日[4]。最后,按名詞統一標準:一有根據;二順習慣的原則舉手表決。 最后同意“解剖學”者舉手,超過半數,即定“解剖學”為標準譯法。1927年由教育部審定,科學名詞審查委員會編輯的《解剖學名詞匯編》出版,官方正式確定“解剖學”的譯名[5]。也許同樣是因為怕“若再更改,永無統一之日”,這個譯名便被沿用至今。
4 在翻譯方面有商榷的必要
1908年,《高氏醫學辭匯》由博醫會出版,標志著醫學名詞標準化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其中“Anatomy”譯為“體學”,“Anatomist”譯為體學士和解剖士,“Human Anatomy”譯為“人體學”,“Dissection”當時譯為解剖學[6]。現代漢語中“解剖學”對應英語中“Anatomy”,拉丁語“Anatolia”譯為“解剖學”。不過,中文“解剖”可對應兩個英文單詞“Anatomy”和“Dissection”。當年,科學名詞委員會審定“Dissection”為“解剖與解剖術”。“Dissection”意為“解剖”的這個動作或從事的醫學行為,即“解剖術”。英語“Anatomy”(解剖與解剖學)最早源自希臘語,意思就是“Dissection”,這意味著“解剖”在西方古代醫學中并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門技巧與技術,是一門剖割術或解剖術。這與中醫文獻中“解剖”的意思完全一致。“解剖”一詞雖在漢代已出現,但該詞語并沒有作為專用術語進入中醫學和中國知識體系中。中國醫學有其自成體系的身體知識語言,即臟腑學說[3]。“解剖”行為的詞語表述一直沿用傳統的“剖”、“割”、“刳”、“剝”等[7~8],現在當提及“解剖”時,首先想到的也是這些詞語,而不是一門學科。這是不符合翻譯原則的。翻譯應信守的原則是:遵從譯語習慣;切合語體語域。或嚴復提出的'信、達、雅'[9]。這里“信”與“達”都沒有達到,就更不用說“雅”了。中國人提及“解剖”想到的還是“剖”、“割”、“刳”、“剝”,而不是人體結構。
5 在系統學習、科學掌握人體結構方面有商榷的必要
學習西醫的醫學生入學后首先要學習掌握人體結構,因為它是西醫學基礎的基礎,即使生理、病理這樣的基礎課也一定要有人體結構知識做基礎。一些學生會很快理解解剖學是講人體結構的,但常會有學生恐懼的問:我們什么時候做解剖,尤其上實驗課更是嚴重。作為教師幾乎每學期都要為此作解釋:我們是學習正常的人體結構形態的,不是一定讓大家解剖尸體的,通過圖譜、模型、課件、標本的觀察都可以學習。當然如果在學習人體結構時親自解剖尸體更有利于知識的掌握。有學生就是因為恐懼而不愿意學習這么重要的一門課。像“數字解剖學”就讓人更費解了,從字面上看實在無法和人體聯系起來。一門學科對于未知者應該更直白才有利于人們學習和了解,而不應平添障礙、自找其擾。
6 在作為科學進行普及方面值得商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對身體的保健,也就更需要對自己身體結構的了解。網絡上搜索人體結構,內容很少,因為這些內容被冠以“解剖”字樣了。當你搜索“解剖”時,網絡中與解剖聯系的又是恐怖、暴力,而不單是科學、正常人體結構。解剖學教師時常會被問:你解剖過多少個尸體?尸體從哪來?學生都要做解剖嗎?你們害怕嗎?神態中感覺解剖教師和劊子手差不多,經常有人對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另眼相看。從業者做著如此高尚的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人們對這門科學和從業者的誤解,與“解剖”學這一命名不無關系。這種現象是不利于這門學科的普及的。
既然“解剖”一詞有諸多的不當,那么用那個詞來替代它更好呢。筆者認為把“解剖”換為“結構”或“構造”更能表達這門學科的內容,即《人體結構學》。而且很多帶“解剖”字樣的詞都應該換為“結構”,如:“動物解剖學”是“動物結構學”。這會更為人們接受。這樣做從歷史角度看也是有依據的。西方科學史家將近代解剖學的誕生定在1546年比利時解剖學家維薩里(Andreas Vesalius)的《人體之構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簡稱為Fabrica)的出版。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解剖學著作以人體解剖替代動物解剖,終結了蓋倫解剖學在歐洲醫學界兩千年的統治。《人體之構造》使西方醫學走出中世紀的大門,代表了近代醫學的到來。維薩利的《人體之構造》,被譽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最準確、最完整、最精美的人體解剖學典籍[10]。維薩利(Andreas Vesalius) 被譽為人體解剖學的奠基人,現代醫學的創始人之一,但是他介紹人體結構的書是(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簡稱為Fabrica),而不是“Anatomy”和“Dissection”。
參考文獻
[1] 竇肇華.正常人體結構學[M]第二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1月.1
[2] 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M] 2004年7月 第一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58
[3] 高.歷史研究 (京)][J/OL]2008年6期. 80-104
[4] 張劍.近代科學名詞術語審定統一中的合作、沖突與科學發展文 [DB/OL]
[5] 《 中國醫學通史》[OL]中國醫學通史近代卷西醫篇 近代西醫書籍的出版
[6] 左玉河.西學移植與中國現代學術門類的初建 [DB/OL]中華文史網
[7] 《現代漢語辭典》[M]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6年3月 第二版 .627
[8] 《現代漢語辭典》[M]商務印書館 第五版 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9年2月.701[9] 劉杰輝.中國當代翻譯標準討論綜述[J/OL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9年5月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解剖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1633
國內刊號:31-1285/R
郵發代號:4-38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4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1.1縮減學時,減少操作的局部
隨著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興學科,這意味著醫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學習更多的課程,使其在學習時間的安排上捉襟見肘。因此,很多醫學院校對解剖學教學計劃進行調整,縮減了學時,以便空出時間供其他新興學科使用。此外,由于教學觀念的轉變,注重對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因而減少了以老師為主體的“灌輸式”的課堂講授,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解剖學的學時被一減再減。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醫學院的解剖學總學時不足160,而局部解剖學僅在70學時左右。
1.2PBL教學
目前多數醫學基礎課程仍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這種“灌輸式”教學嚴重固化了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批判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針對傳統授課方式的種種弊端,很多高校都嘗試了教學方法的改變,如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翻轉課堂等。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其他能力的養成。
1.3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縮短學時、減少操作局部以及PBL教學等措施以外,還體現在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如多媒體教學、網絡課程等。
2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醫學院校就已經對解剖學課程進行了改革,其措施也包括縮短教學時間、減少操作局部、應用PBL以及實施多媒體教學[1]。目前國內進行的改革與美國的做法大同小異,基本上照搬了美國模式。然而,Cahill于2000年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對美國過去30年的解剖學教學狀況進行了評價。文中指出美國立法委、大眾媒體對這一時期培養的學生質量進行了調查。其調查結果顯示,這一階段培養的醫生,大多因為基礎知識缺乏而不稱職。美國已經對先前的改革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這值得引起廣大解剖學教師的高度重視,認真思考改革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首先,由于學時減少,無法完成所有的教學內容,不得不刪減教學內容,并相應減少操作的局部,有些甚至是很重要的內容。根據調查情況來看,多數學校的局部解剖學學時數在70左右,但解剖完一具尸體,這點時間顯然不夠。解剖學是一門形態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學習解剖學的唯一方法就是“解剖”,學生只有通過實地解剖操作及近距離觀察,才能理解并掌握人體的形態結構。減學時、去局部這樣的做法,將使學生不能完整學習解剖學的基礎知識,無法全面掌握人體的正常形態結構,制約其今后在臨床上的發展和提高。因此,在調整課程學時的時候,應該從課程本身的特點出發,簡單的“一刀切”式做法值得商榷。其次,目前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變。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方面,主要有PBL教學的運用。PBL的優勢在于:首先,它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自主、積極地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其次,在討論中可以加深對理論的正確理解,還可以不斷發現新問題并解決新的問題;第三,它可以鍛煉學生文獻檢索、邏輯推理、歸納總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可為其今后開展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PBL教學法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然而國內做法是,僅在解剖學課程中設置幾次病例討論,并未以問題為導向對該課程乃至跨學科進行講解。因此,大多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Cahill在其論文中,對PBL進行了評價[1]。文中指出PBL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缺乏全面了解,是一種顧此失彼的教學方法。而且PBL還受到師資力量、辦學規模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因此,PBL教學模式可謂有利有弊,在學習國外先進教學經驗的時候不能盲目照搬,對于解剖學課程而言,應從該課程整體教學架構與計劃等方面深入思考,根據自身條件及辦學特點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3解決問題的途徑
有的醫學院已經意識到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加以解決,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3.1結合解剖學課程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計劃
以協和醫科大學以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為代表的高校,秉承“小系解、大局解”的優良傳統,從解剖學自身的特點出發,并未對學時進行大量縮減。具體做法是將少量的學時用于講授系統解剖學,讓學生構建完整的人體概念,然后將大量的時間用于局部解剖學的教學,通過實地解剖的方式來學習解剖學,保障教學內容的完整性。這種方式具有學時設置合理、且內容詳盡豐富、涵蓋范圍廣的特點,同時也是筆者最推薦的一種方法。
3.2拓展性學習和繼續教育為了彌補課時不足
帶來的影響,以第四軍醫大學、福建醫科大學以及重慶醫科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校,將學習由課堂內拓展到課堂外,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入實驗室,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在實驗室進行教學計劃以外的局部解剖學實驗。通過拓展性學習,既保障學生能完整學習人體解剖學的基礎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我校,課題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探索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LCD教學模式[2,3]。其包括三個環節:L指學習(learning),即在大綱的指導下進行系統性學習、課余的拓展性學習以及基于專題的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和學生的雙重主體作用,提倡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4]。C和D(com-munication&discussion)指在學習的基礎上,學生根據不同的專題,閱讀臨床相關教科書/專著、瀏覽視頻、上網查閱文獻,撰寫綜述,然后進行交流和討論。數年的教學實踐表明[3],這一模式能較好地解決教材內容相對于學科發展嚴重滯后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基礎與臨床脫節的問題,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學相長。LCD教學對于那些招生數量多而師資力量卻相對不足的學校,更具可操作性和實踐意義,因而具有推廣價值。當然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課題組也在其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生數量眾多,學生的交流和討論受到局限,實驗室的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以及學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思維固化,參與拓展性學習的積極性有待提高等。因此,LCD教學在實際運用中,應結合辦學規模等自身條件,靈活運用并對其進行不斷地完善。如今,生命科學已從分子、基因水平來認識人體,但迄今為止,大體解剖仍不能少。解剖屬于大體形態學的范疇,有著自身的特點,雖然新的教學手段不斷涌現,但是傳統的實地解剖操作仍不可取代。如今由于微創和介入等診療技術在臨床的廣泛運用,對解剖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著力探索,摸索出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的解剖學教學模式。
作者:卓飛 孫善全 楊美 邱國平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
參考文獻:
[1]CAHILLDR,LEONARDRJ,MARKSJrSC.AcommentonrecentteachingofhumananatomyintheUnitedStates[J].SurgRadiolAnat,2000,22(2):69-71.
1.本科生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作為師范類生物科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備學習后續課程所需的人體形態學基礎。如今師范類本科生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課程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學科本身的特點復雜難記,本科生解剖學實驗時間的壓縮,等等。主觀原因:部分調整錄取的學生對生物不感興趣,學生考研選擇帶來的問題[1],[2]。
2.采用啟發式教學、探究―發現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英國哈羅德?艾利斯教授明確提出了解剖學的教學目標,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基本解剖學術語,解剖實驗方法,可理解的三維解剖學,解剖學上常見的病理狀態,學生實驗的團隊合作,學生適應現實造成的死亡和尊重身體。解剖學教學應以自主學習為主[3]。
21世紀生物學教學的宗旨、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物學各學科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必須相應地實行變革。隨著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體組織解剖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也需與時俱進[4]。
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課程內容豐富、系統性強。在學習過程中,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習的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了強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該采用啟發式、探究―發現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
2.1啟發式教學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啟發式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原則只有一條,就是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實踐、總結、提高,讓他們主動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應用知識能力,創新知識的能力。
2.1.1形象比喻啟發
教學中面臨的首要難點是常用術語,術語是描述性的,但只有通曉古希臘語的人才能理解原意。在引導學生了解身體的過程中,用單詞激發想象而不是抽象概括是很重要的。形象比喻,既能給學生以豐富的聯想,又能將孤單的抽象與枯燥無味的現象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借助聯想,加深理解某些生物概念和生物現象。激發想象是互動的,因為它把研究對象對學生的感官體驗結合起來,而抽象的詞語只來自閱讀或被動地聽講座的記憶。舉例來說,如果學生碰見不認識的術語,教師可以把它和圖像聯系起來,在黑板上寫出,并把它們拆開,在課堂闡明。比如術語“氣胸”,詞面意思對學生來說很模糊,可以分開來闡明,它的意思是“在胸外的空氣”。術語也可以用手勢來說明和解釋。在談到動脈收縮時,舉起一只手,慢慢地合上手指;要顯示擴張,打開手指。同樣,描述呼吸的機制,把手張開來顯示胸腔擴張,然后握緊手,以展示胸部的收縮增加了肺部內的空氣壓力迫使空氣呼出。
同時也可以聯系臨床上的病例和生活中的常識,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效果。比如,學習臂叢的分支時可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進行描繪,由閉孔神經聯想到騎馬,從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及展神經聯想到眼睛的保健,由股神經和坐骨神經聯系到臨床上股靜脈采血和臀肌注射,等等。教學時把知識性、科學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只要學生感到有興趣,其思維就會活躍起來,課堂上將出現有趣的生動場面,然后老師因勢利導,使學生的認識步步深入,獲取新知識[6]。
2.1.2啟發性提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內容、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能力水平提出富有啟發性思維的問題,應該在教材的關鍵處、轉折處和引申處等提出“為什么”,問題要有分量,又要難易適中,有利于師生間產生震動和共鳴。
舉一個簡單的啟發式提問的例子。例如一個肺的氣球模型,通過提啟發性問題提示學生來如何設計肺,如何根據所需要的肺的功能來設計肺的結構。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啟發式問題來修改他們的原始設計或添加所需的結構特征。經過這種創造性的過程,學生在接下來觀看解剖模型和幻燈片時能夠把握住整體的概念而不會迷失在細節中。更重要的是,他們將會得到身體如何工作,以及可能的毛病的知識,而不僅僅記憶身體部位的名稱和特征。以下通過兩個啟發式提問教學實例來說明問題。
2.1.2.1設計呼吸系統
向學生分發氣球,讓他們吸入最多空氣盡可能一口氣吹脹氣球。這項活動將展示他們能夠在肺部一口氣吹出多少空氣(肺活量)。然后寫在黑板上:“呼吸―呼吸作用”,問學生:什么是呼吸道系統,需要做什么?學生會總結出來:首先,它需要用身體吸入和呼出空氣,所以需要設計東西做這件事,稱之為肺。肺需要有出口和入口,然后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模型:一個氣球,它有彈性和一個缺口。可以畫出身體軀干的輪廓(頭部轉向一側的正面視圖),然后補充氣球肺和氣管。
接下來問:身體如何使肺部舒張和收縮?讓學生練習證明兩種呼吸機制:使用胸腔的肌肉,提升和舒張胸部的胸式呼吸(手放在胸骨),和使用腹部肌肉動作的隔膜腹式呼吸(手放在肚臍),這兩種呼吸可以說明為什么脊椎或脖子周圍神經的損傷可能切斷通向肋骨肋間肌或膈肌的信號,使一部分或另一部分肺不能進行呼吸。
肺吸取空氣進入人體后,氧氣必須從空氣中進入血液。肺的氣球模型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因為血液附近大多數的空氣永遠不會進入。我們需要一個設計帶來的氧分子接近周圍血管的模型。鑒于這一要求,學生將很快制定出肺的分支模型,解現實的肺部。這樣一步步問題的提出,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從而從一個氣球的狀態形成真正的肺的結構。
2.1.2.2設計循環系統
在設計呼吸系統中,將看到一個系統從肺部輸送氧氣到身體周圍,這將是一個循環的系統。可以讓學生預習課程,詢問:如果這個系統出了問題會發生什么?然后返回循環系統。
本課程的下一個問題是循環系統需要什么組件:心臟、血管、血液和控制系統。這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或模型來說明。然后,引導學生開始考慮系統的功能,他們會在設計中增加更多的功能。例如,血液必須從肺部吸收氧氣帶回心臟,然后向全身輸送含氧血液。所以,你需要兩個循環的兩個的心泵。心臟的各個部分也需要一個單向閥,以防止血液流回心臟。
為了保持血液循環,以控制血液分布,管道必須能夠收縮和擴張,這就需要血管肌肉層壁富有彈性。學生同時也可以想到,血管同時也可作為熱循環交換系統,這將有助于解釋身體對冷熱刺激的反應。
循環系統通過運輸液體和營養物質和消化系統與淋巴系統相聯系。這些設計特征都可從啟發式問題中得出。
2.1.3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啟發
根據教材性質,難易程度,學生接受知識能力的強弱,反應的快慢,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方法和形式,注重啟發式教學,應用多媒體課件,配合各種直觀教具(如掛圖、模型、標本、自身觸摸,等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自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解剖學的課堂教學方法發展迅速,已經從書寫板書演變到多媒體授課,完全改變了課堂上老師寫板書、學生記筆記,課后學生背筆記的傳統教學方式。現在,教師省去了板書的時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但是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在講授的過程中涉及一些與解剖學相關的臨床病例知識,并采用CAI作為輔助手段,進行講授。這樣使所講授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使學生非常主動地參與教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啟發和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
傳統解剖學教學需要用大量的掛圖、模型、標本和錄像資料等,費時、費力,效果還不理想。解剖學CAI教學使課堂有效時間增加,相同內容比用掛圖、模型、錄像資料等要節省1/3的時間;比用板書板圖的方式至少節省2/3的時間[7]。CAI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有利于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為非線性教學模式的建構提供了可能。而且越來越多的事例證明,現代教育將趨向大眾化、個別化、終生化、多媒體化和網絡化,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教育是當今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
國內已有數家醫學院校成功出版發行了解剖學多媒體課件,并將之應用于解剖學教學中;國外,開發成功的解剖學多媒體課件代表作有美國Stanford大學醫學院開發的電子尸體解剖(Electric Cadaver),Utah大學病理解剖科開發的生命的細胞(Slice of life),兩部CAI電子教材均收集了5000余幅解剖學及相關學科的圖像,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人體解剖學過去通過標本、模型進行教學,人體大體結構還能展示清楚,組織結構、微觀結構、動態過程展示就難以呈現。現在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強大功能,把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現出來,或把人體的微觀結構或動態的生命過程通過動畫形式展現出來,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8]。多媒體教學利于突出重點,易于突破難點。
2.1.4比較聯系啟發
在生物課教學中,將某些有共同屬性的生物知識歸類進行比較,啟發學生找出異同,這樣對學生認識、鑒別問題、想象思維、能力大有益處。對于有些常混淆的知識,把它們找出來,排在一起,加以比較,學生能一目了然。善于比較則可以抓住知識的本質特征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而達到準確理解、記憶和應用知識的目的。在學習中要善于用比較,首先要動腦,勤于思考,發現知識間有不同和相似之處,然后找到比較標準,即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比較時可以列表,也可以繪圖,這樣就可對所學內容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可以提高學習新知和復習鞏固的效率。
對于形態結構部分的教學,傳統的方法往往是在講授理論課時,老師利用掛圖講述其結構,而后學生到實驗室觀察相應標本、模型、組織切片,來驗證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這樣,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經典知識,難以達到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目的。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直接讓學生到實驗室,教師提出觀察要點、具體要求、思考題,然后學生分3―4人一組,邊觀察、邊思考,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得出結論。由此,變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既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又能培養觀察、思考、自學等多種能力,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人體解剖學的課程內容,即人體基本組織和九大系統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列表比較它們的異同和聯系,從而理解人體各個系統、器官、組織和細胞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的相互影響。器官或局部與整體間、局部間或器官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注重局部與整體的結合。
2.2探究―發現式教學啟發學生科研思路
探究―發現式教學的本質就是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充分參與和體驗知識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的各種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實施探究―發現式教學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教育學發展的趨勢[9]。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課應該依據實驗課程特點,采用探究―發現式教學,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加強知識點的研究和理解,促進知識的掌握。
探究―發現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布魯納的構建主義發現學習理論和施瓦布的生物科學探究模式。布魯納認為,不論我們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而掌握基本結構的方法是“發現”,學生的認識過程有共同之處,教學就是學生主動探究和發現結論和規律的過程。施瓦布的生物科學探究模式的實質是教學生用相似于生物學家的研究方法去處理信息,也就是教學生確認問題并用特殊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探究―發現式教學模式的一般教學程序: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假設―推理―驗證和得出結論。
生物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重大發現和發明,往往集眾多科學家多年的心血和智慧,通過一系列實驗,反映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按教材順序平鋪直敘的講述方法為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重演科學史的發現過程,引導學生沿科學的邏輯思維路線,主動發現問題;分析、推測、探究問題,最終獲得符合邏輯性的結論;理解科學實驗方法、培養探索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記住這段歷史。
教師在教學中應啟發學生科研的思路,如在講授植物神經的興奮傳遞一部分時首先介紹T.R.Elliott,U.E.Dixon等人的實驗:發現平滑肌對腎上腺素的反應與刺激交感神經效應相同,毒覃堿的作用與刺激副交感神經的效應相似。引導學生得出“興奮的傳遞是經神經末梢釋放特殊物質(遞質)實現”的假設,然后布置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來證明這一假設。最后老師介紹Off Loewi 1921年所做的蛙心灌流實驗。該實驗把兩個蛙心用任氏液灌流系統連接起來,當刺激第一個蛙心的迷走神經時該心的搏動受到抑制,隨后第二個蛙心的搏動也受到抑制,這意味著在一個蛙心迷走神經受到刺激時,釋放某種化學物質,經灌流液的傳遞到第二個蛙心。當時Loewi把這物質命名為“迷走物質”,后來證實此物質就是Ach。這一獨具匠心的精彩實驗,不僅確鑿地證明興奮傳遞是經神經末梢釋放遞質來實現的,而且讓學生領略了科研思路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0]。
教師不僅要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應該把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帶入課堂,把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將承擔的科研項目的內容、研究成果及新的進展融會于課堂講授之中,將發表的與課程有關的研究論文作為課外閱讀資料,使學生加深對新知識點的理解,也使得講述更為生動而富有啟發性。在教學中,還可以針對人體組織解剖學的研究熱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例如由教師或學生確定主題,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信息參考,指導他們走進圖書館、資料室或上網,自己去查找相關資料,撰寫相關主題綜述,最后相互交流。這種活動不僅能使學生了解某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最新成果,對課堂講授也是很好的補充和延伸,而且能鍛煉學生查找資料、總結資料和學術論文寫作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畢業論文設計奠定基礎。
3.人體組織與解剖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展望
高師院校的教學改革要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習活動所必備的能力)的目的,就必須使“教”和“學”達到高度統一,即要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要求學生通過自身主動的學習活動去掌握知識,要求教師從對教學內容的加工為主發展到以指導學生完成學習活動為主。任何改革都應該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教學活動是一個多因素、多環節的過程,其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會受到諸多因素和條件的制約。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課程的改革將會越來越深入。
參考文獻:
[1]張文學,張順利,李莉等.高師人體組織解剖學教學改革探索[J].生物學雜志,2009,4:82-85.
[2]張文學,侯玉杰.高師生物系人體解剖學教學的困難及對策[J].解剖學研究,2003,(25),1:73-75.
[3]Andrew T Raftery.Anatomy teaching in the UK[J].Surgery,2006,(25),1:1-2.
[4]徐平,王衛東.人體組織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8),1:100-102.
[5]李曉雙,鞠學紅,王金平.人體解剖學教學方法探索[J].教育論壇,2008,(5),23:103-104.
[6]劉進師.主體性教學法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研究,2003,(25),1:75-76.
[7]雷萬龍,初國良,曲懷剛,郭開華,徐杰,汪華.一種新型人體解剖學教學模式的實施和論證[J].解剖學研究,2007,(29),6:468-470.
人體結構生理學是現代醫藥學的基礎,這門課程是由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三部分組成而產生的一門課程。如何在高職高專的學生中開展這門課程,如何使高職高專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好的掌握人體結構生理學的知識體系,是高職高專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在《人體結構生理學》課程教學各個教學環節中的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1 應將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有機整合
《人體結構生理學》這門課程雖然是一本教材,但其實它只是將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三部分機械的放在一起。同時通過對幾所高職高專調查發現,開設這門課程的各個高校在上課的時通常是三個學科的老師分開上,一部分講完再由另一個老師講,各自完成各種不同的課程內容,這樣的一門課程講解分三部分講,失去了這樣作為完整一門課程設置的意義。所以如果能夠使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有機的融合和相互滲透,使三門學科的界限消失,實現醫學基礎課程整體化,則可以為學生后期學習臨床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可以讓一個老師把三門課程的內容同時由淺入深,由形態結構到功能規律一次完成講解,這樣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連貫性,更容易接受,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更系統。2 應多媒體教學且要有創新
由于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三部分結合的課程講解起來難度是比較大,還在教學實踐中既要有形態結構的實體模型,同時還有一些微觀、抽象、復雜機理內容,所以用傳統的板書教學很難滿足以上教學內容,所以可運用計算機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比如在講心血管內容的時候,可以先用圖片講解心臟和血管的結構,然后再用動畫演示心臟的泵血和血管的運輸血液過程,從而完成血液循環的內容講解,理解起來更容易,更直觀。同時多媒體教學技術還具有減輕教師勞動,豐富信息量和表現力等的意義。多媒體的優點還表現在信息的控制、組織、傳遞,更重要的是能對信息內容和形式進行分解、加工、改造、轉換、新建,創造出一種新的信息內容和形式,所以多媒體可以真正的做到三門課程的有機整合,這是其他媒體難以做到的。
高職高專的課時數比較少,多媒體還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充分傳達教學意圖,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景式教學,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強教與學的交流,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形式。3 應將較多的試驗和科研引入到教學當中
生理學本來就是一門實驗性學科,現有的生理知識大量來自于動物實驗和科研的結果,所以我們將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納入了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向學生滲透科研實驗的思路,介紹常用的科研方法,講解實驗操作等內容,指導學生按照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查閱文獻資料,撰寫文獻綜述,由教師對其科學性進行評判,這樣既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又促進了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4 應將較多的臨床知識引入到教學當中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81
《臨床應用解剖學》課程自筆者所在院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開設以來,深受廣大在校碩士研究生和臨床醫師的歡迎,每年約有上百人次選修該課程,主要是外科、婦產科、放射科、五官科等十余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臨床醫師來選修此課程。由于這些學員的學習和工作背景不同,掌握與臨床相關的解剖知識參差不齊,有的學員雖然在本科階段學過《局部解剖學》課程,但對所學內容大多已印象不深,部分學員雖然具有多年臨床經驗,但對解剖知識尚不系統和全面。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也有部分學員反映,該課程在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內容缺乏新意和缺少臨床聯系等問題。如何教好臨床應用解剖學,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為臨床手術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多年來教學改革所面臨的突出問題。近年來,筆者所在系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指導思想下,按專業劃分重點,實行了“以器官或結構為中心的解剖與手術操作的實驗教學模式”,結合“以問題為中心的理論教學模式”,探索出一套能強化醫學研究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臨床應用解剖學教學模式,為學員今后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1 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目前筆者所在院校的《臨床應用解剖學》課程教學,主要按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指導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首先根據學員所從事的專業,要求他們在尸體上按照他們所學專業劃分不同局部區域來進行解剖操作。每具尸體的各個區域可由數個學員同時進行解剖,在解剖操作期間,鼓勵學員之間進行互相觀摩與交流,使學員對除自己解剖區域以外,對其他區域解剖結構也都有較好的觀察與學習機會。在學員操作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臨床相關問題,同時還注重引導學員去發現和思考問題,組織學員把解剖學知識與臨床手術應用結合起來進行討論、綜合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這種注重于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學員能通過實地解剖操作和理論學習,把局部區域的解剖與全身整體形態結構和臨床應用有機地相結合,使之能全面而完整地掌握臨床解剖學知識,為今后臨床實踐與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采取以器官為中心、解剖與手術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按學員所從事的專業來確定其重點解剖部位[1],如骨科學員側重四肢和脊柱區解剖,普外科學員側重腹部解剖,胸外科學員以胸部解剖操作為主,神經外科學員側重頭頸部和腦的解剖,泌尿外科和婦產科學員側重男、女性會和盆腔內容的解剖,燒傷整形外科學員側重全身各部由淺入深的皮瓣和肌肉的解剖。同時實行“以器官或結構為中心的解剖與手術操作的實驗教學模式”,所選取的中心器官或結構按照局部解剖的重點教學內容,如頸部以甲狀腺為中心;腹前外側壁解剖以腹股溝管為中心;腹部結腸上區分別以肝、胃、十二指腸、胰和脾為中心;盆部以膀胱、直腸為中心。要求學員在尸體上把局部的器官或結構作為中心進行解剖操作的同時,緊密結合臨床疾病的手術病例,嚴格按照手術操作方法和步驟在尸體上做“手術”,如心臟瓣膜置換術、胃大部切除及吻合術、膽囊切除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與股骨頸骨折手術入路、椎間盤手術和椎管內手術入路、肌皮瓣移植手術等。以器官或結構為中心的解剖與手術操作實驗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了完整和系統的解剖知識體系,其優勢在于學以致用、重點突出、由淺入深、以點帶面。這種實驗教學模式有利于學員全面掌握解剖專業知識及與臨床知識的應用。
3 結合以問題為中心的理論教學模式
在臨床應用解剖學理論教學上,充分應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2,3],要求學員在操作前,選擇適當的臨床病例,并緊密結合局部解剖理論知識設計問題和提出問題。在進行解剖操作的同時,學員經過查閱文獻和資料,從網上下載有關手術視頻和解剖圖片,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通過PPT形式在討論課上進行交流。通過相互的講解和充分的討論,使學員加深了對臨床應用解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這種互動性理論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PBL教學法可充分發揮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實踐、自學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通過多種途徑,強化醫學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學員的教學要提倡主動學習和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臨床醫學研究生的綜合能力應包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知識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臨床手術學科的研究生在學習臨床應用解剖學基本操作和基本理論的過程中,應涉及到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4.1 培養研究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使之在較短的時間里能對相關解剖知識有較大的提高,同時還要在教學別注重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研究生在解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某些結構難以尋找,某些找出來的結構難以辨認和確定正常或變異。教師通過啟發式講解,去引導學員思考問題。同時,鼓勵學員遇到問題要善于聯系臨床應用,查閱相關資料,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4.2 培養研究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今后臨床手術技能的高低、手術效果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自對解剖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其運用程度和解剖操作時動手能力的水平。因此,要求學員在本課程的學習中,把解剖操作作為動手實踐的好機會。通過認真細致地觀察和解剖每一個結構,弄清楚每個層次的重要結構特點和與臨床上的關系,尤其是頭頸、胸、腹、盆部和四肢等各大局部重要器官的形態、位置、毗鄰、體表投影及其血供和神經支配。引導學員聯系臨床手術去思考手術入路和手術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當切除某一病變器官可能會影響到此器官的哪些附屬器官和毗鄰結構,如何來預防、減少和避免損傷這些結構,啟發學員積極思考,有無改進傳統手術的入路和手術方法。通過引導學員積極主動的思考,加強對學員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防止和杜絕學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機械性學習記憶方式。
4.3 提高研究生知識表達能力 教師在理論教學的內容中將臨床上最常用的解剖知識,如頸部的甲狀腺區、腹部的結腸上區、腹股溝區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引導學員更加系統、全面、完整地掌握臨床應用解剖學的理論知識。同時在指導學員解剖操作的過程中,通過PBL教學法圍繞問題展開討論,要求學員在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認真解剖尸體的同時,又能條理清晰、完整全面地講解自己所解剖結構的步驟經過和相關理論知識,使之在加深對解剖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4.4 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 在當前全球信息化、醫學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提高創新能力是研究生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問題[4]。在教學中不斷鼓勵學員主動地去學習,在尸體上進一步探索新手術入路,改進手術方法,按應用解剖學的研究手段,設計臨床專業科研課題的選題與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實驗方法。同時,加強相關知識的橫向擴展與聯系,充分利用尸體和標本資源,通過對筆者所在院校“生命科學館”中所陳列的特殊標本和斷層標本的觀察,把整體與局部、形態與功能、器官的表面和三維斷面結合起來,更好地觀察和理解器官及其毗鄰關系,實現局部解剖、斷層解剖與臨床應用解剖學的相互交叉與融合。使臨床醫學研究生從多層面、多角度上對器官的形態結構和毗鄰關系加以理解和記憶,從而建立起科學和完整的解剖知識體系。通過《臨床應用解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更進一步加強對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促使他們能從本門課程的學習中,不但獲得大量解剖和臨床學相關知識,又能將所學知識轉變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不斷創新的能力。
通過近年來本系任課教師的堅持探索和不懈努力,在臨床應用解剖學的多元化研究生教學模式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受到廣大教師和研究生的好評,極大地提高了筆者所在院校臨床專業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仍需不斷努力,為筆者所在區醫療戰線培養出更多的不但具有較強創新精神,而且具有較強科研與臨床實踐能力的復合型高級人才而努力奮斗。
參 考 文 獻
[1] 劉培黨,李濤,朱建寧,等.臨床應用解剖學教學改革模式的探討[J].解剖學雜志,2005,28:727-728.
[2] 張陽.PBL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9,21:90-93.
1 藏象的涵義
現代中醫學對藏象的涵義有多種認識。孫廣仁[1]認為,目前比較公認的藏的內涵有二:一指臟器,即為實質器官,可以屬于形藏;二指氣藏,即不指實質器官,而是指人整體之氣運動變化呈不同狀態的代名詞。象的內涵有三:一指內臟的外見形象;二指內臟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指內在5個生理病理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相通應的事物與現象,即兩者類比所獲得的比象。戴儉宇[2]認為中醫學實際上就是以象測藏的醫學,是現象 (狀態 )醫學,藏象學說的思維方式指導著辨證論治的全過程。谷振省等[3]認為從詞語屬性及文字的演變看,藏象即臟象;從藏象的源流、本義及內涵、外延看,作為人體臟器名稱特別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概念術語,當稱臟腑而不應稱藏象。楊化冰[4]認為中醫學以藏象學說為核心來闡釋人體,其中象的思想貫穿于中醫學理論與實踐始終,并主張從觀象、悟象、辨象、治象4個方面淺析中醫之象。王穎曉[5]認為藏象之象有3個方面的意義。首先,具有形象之意,即為臟腑的具體形態結構;其次,更泛指一切可見的或可感知的現象與征象,即為臟腑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的外在表現;最后,具有古代哲學思維的特點,含有想象、取類比象之意,即將臟腑與自然界四時陰陽五行等相應的事物、現象進行類比,經抽象思維,尋找對應關系。
2 藏象與解剖的關系
近年來中醫對藏象理論的認識側重與現代解剖學進行比較的報道逐漸增多。《內經》藏象的含義與現代解剖學中的臟器的含義不同,后者立足于微觀的實體解剖與描記,前者側重于臟腑生理功能的宏觀概括。如白云靜等[6]認為中醫學的藏象學說不是以解剖形態學為指歸的,而是對人體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病證現象的整體概括,每一臟均涉及多系統的部分結構和功能,每一臟所主的功能均不是某一系統所能獨立完成的。孫尚拱[7]認為藏象理論的形成主要由3個因素造成,即初步的解剖知識、對臨床生理及病理現象的觀察和古代哲學思想。解剖學認識是中醫藏象理論形成的起點,從象把握藏的本質的方法,是中醫藏象學說的特點
3 藏象與黑箱理論的聯系
中醫學強調黑箱理論在藏象理論認識中的重要作用,并將藏象理論與黑箱理論結合起來共同研究藏象理論。張景岳稱藏象是“藏居于內,行見于外”。王米渠等[8]認為,藏指內藏之臟,居于體內,外不可見;藏還有臟器的意義。象是現象、形象,流露于外,是可見的表現,是可預測的征兆。藏象就是通過外在可見形象研究內在不可見事物的一種方法。這種研究方法與現代之黑箱理論有相似之處。藏象概念強調它有實體臟器與功能系統雙重涵義,倘否定一方,言象無臟器,言臟腑不言象(功能)則均有偏頗。錢麗[9]認為,黑箱是指內部結構尚不能 (或不便 )直接觀測,但可以從外部去認識的事物;凡客觀事物,當人們還未深入解剖其內部細節,還不清楚其內部詳情時,都可以看作是黑箱;黑箱方法是不直接探測其內部結構,而通過考察對象的輸入、輸出及其動態過程,來研究對象的行為、功能等特性的科學方法。《內經》中“藏象”一詞恰好道明了中醫學理論“藏象學說”是不自覺地運用黑箱方法構建的。藏象學說正是把人體作為活的有機整體 ,以整個活的機體作為研究單位 ,在不割裂整體、不干擾正常生命活動的情況下,用司外揣內的推導方法,把握整體的運動規律。如《靈樞·本神》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其所病矣。”這也說明了藏象理論是以象測藏的,由外知內的。
4 藏象與臟腑的比較
中醫基礎理論認為藏象和臟腑的涵義是不同的。王東坡[10]認為藏象學不是臟腑學,藏象學中的五臟是以心、脾、肺、腎、肝為代表的五大功能系統,是用以說明和指導臨床辨證與用藥的一種理論工具,經數千年歷代醫家的不斷總結和補充,已形成其特有的體系,并有效地指導著辨證和臨床治療。楊洪軍等[11]認為,藏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核心,從本質上講,藏象是研究人體臟腑經脈、形體諸竅的形態結構、生理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思維模型,它追求的是本質特征的神似,而略于形跡的逼真。將藏象這一思維模型,用于推演人體生命活動很實用,也具有科學性。郭海[12]認為藏象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基石,藏象是臟腑功能的推理演化,臟腑與藏象是2個不同的概念,臟腑首先是解剖學上的器官,而藏象的系統功能是在解剖學臟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5 藏象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聯系
藏象理論與臟腑的功能特點、氣血津液的功能特點以及經絡的生理病理特點是息息相關的,而且正在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共同發展。邢玉瑞等[13]認為,中醫藏象學說對臟腑生理功能與特點、氣血循環與作用的認識,以及經絡系統的構建,都借用了類比思維的方法。類比思維的基本形式可分為比類、類推、比附。趙宏杰等[14]用指紋圖譜“以時測象”研究藏象實質,指紋圖譜方法是一種適合于記錄氣血信息的工具方法。具體做法是,以指紋圖譜對血液(中醫的氣血)取象并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動態模型,并認為依據藏象生理信息為藏象病理研究(即證本質研究)和藏象辨證論治研究所建立的平臺,結合信息技術,完全能夠實現藏象研究和應用的信息化和現代化。閃增郁等[15]認為從藏象學的形成及發展來看,它在認識論、方法論上體現了以下特征,即依據人體內外的完整統一性 ,通過見外而知內的方法,把人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察,通過生命過程中自然流露的外部征象,來研究內臟的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吳彌漫[16]認為,古代醫家運用“以表知里,以象知臟”的方法,通過深入細致地觀察、分析外在生理表現和病理征象,以推知人體內部的生命活動機理,這種獨特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中醫獨特的生命觀——藏象學說。參照現代科學方法論,這種藏象研究方法正是對信息的充分利用,包含有信息論、系統論方法的基本原理。其實質是中醫關于人體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理論,在認識論上具有整體恒動觀的鮮明特色,在方法論上則具有信息論、系統論的顯著特征。
小結
中醫學對藏象理論的研究包括藏象理論與解剖理論的關系、藏象的涵義、與黑箱理論的聯系、與臟腑涵義的比較、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聯系等。由此可見,藏象學說在《內經》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成為《內經》理論的核心,也是臨床辨證論治的重要理論基礎。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藏象學說理論的研究還不完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孫廣仁.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J].中醫研究,1997,10(5):1-5.
[2] 戴儉宇.藏象學說與辨證論治[J].北京中醫,2006,25(1):23-25.
[3] 谷振省,陳延香,張效霞.藏象學探究[J].現代中醫藥,2005,25(4) :1-3.
[4] 楊化冰.淺析中醫之“象”[J].中醫藥學報,2005,33(3):1-2.
[5] 王穎曉.藏象之“象”含義探析[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0(4):45-47.
[6] 白云靜,孟憲林.從五行互藏探討五藏互藏理論[J].國醫論壇,2002,17(1):14-16.
[7] 孫尚拱.用統計方法檢驗中醫藏象(五行)學說[C]// 2003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北京: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2003:23-30.
[8] 王米渠,吳斌,嚴石林,等.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探討中醫藏象學說的內涵[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19(4):314-315.
[9] 錢麗.黑箱方法與中醫“藏象學說”[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1):14-17.
[10] 王東坡.治病求本必先五勝—論王琦教授對藏象學的研究與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3,25(3):4-6.
[11] 楊洪軍,黃璐琦,呂冬梅.論中醫“藏象”思維模型及其對系統復雜性研究的意義[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3,9(5):15-17.
[12] 郭海.藏象研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河南中醫,2005,25(10):10-12.
[13] 邢玉瑞,孫雨來.類比思維與中醫藏象學說的建構[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26(6):414-416.
1 解剖學研究
傳統上一直把鼻翼軟骨簡單地分為內側角和外側角兩部分,兩者之間的連接稱為膝部或穹隆部。Daniel[4]在1992年對鼻翼軟骨的解剖形態進行了系統地描述:鼻翼軟骨左右各一,底面成馬蹄形,可分為內側角,中間角和外側角三部分,每一腳又由兩個節段組成。內側腳由上方的小柱段和下方的腳板段組成,作用為構成鼻小柱的主要部分和鼻尖的支撐結構。中間腳也由二個節段構成,分別為內側的小葉段和外側的頂段,它主要構成鼻尖和尖下小葉的形態。小葉段與內側腳的小柱段之間的過渡為小柱交界,有一向后旋轉的角度為鼻翼軟骨的后旋角,兩側小葉段從小柱交界開始向兩側分開,從而形成鼻翼軟骨的分離角度,為90°~100°。外側腳主要依據凹凸形狀分為兩個節段,意義不是很大。至于外側腳是否組成了鼻翼的主要部分,即鼻翼的支撐問題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論。國內大多數學者認為鼻翼部只有軟骨支撐,外側角直接對應鼻翼的形態,即鼻翼軟骨為構成鼻翼的支架。但是,還有學者認為鼻翼伴行在鼻翼軟骨側方,僅僅延伸至鼻孔側壁前3/1,外側角幾乎不維持鼻翼的形態和結構,外側腳主要形成鼻尖的支持[4~6]。對此目前尚無明確定論,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總體上講,要明確地描述解剖中所見的鼻翼軟骨的形狀似有困難,如同Natvig所說,沒有一個模型可以代表所有鼻翼軟骨的形態[7]。鼻翼軟骨并不孤立存在,而是與周圍筋膜、肌肉、韌帶等結構密切相關。Lepesteur等[8]提出鼻翼軟骨環的概念:鼻翼軟骨的內、外腳,穹隆部,鼻中隔,小翼軟骨和鼻孔基底的纖維組織連結而成的環狀結構。此后,Daniel和Letourneau等[9,10]也闡述了鼻翼軟骨環的概念。
2 組織學研究
鼻翼軟骨屬于透明軟骨,由軟骨細胞和軟骨基質組成[11]。以往的學者采用穿刺等方法研究雙側軟骨差異,現多采用將軟骨連續切片后研究其組織學特征。對鼻翼軟骨的組織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唇裂患者鼻翼軟骨的病理學研究上。關于唇裂鼻畸形形成機制一直以來存在著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理論之爭,但兩者均認為鼻翼軟骨在鼻畸形形成中起著最主要的作用。內源性理論者Stenstrom、Stark和Kaplan等認為,與正常側相比,患側鼻翼軟骨細胞和基質成分有所改變。杜曉揚等[12]亦觀察到患側鼻翼軟骨小于健側,承認鼻翼軟骨存在發育不足。楊連平等[13]也支持此觀點,認為單側唇裂患側鼻翼軟骨的外側腳細胞發育差于內側腳及中間腳處,患側鼻翼軟骨外側角較健側發育不足。魏建宏等[14]對軟骨連續切片后進行了組織學觀察,發現畸形患兒的鼻翼軟骨外側角1/4處細胞面積、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均明顯小于健側,提示患側鼻翼軟骨外側角發育不足;并且研究還發現,患兒雙側鼻翼軟骨外側角近膜邊細胞和靠近中央細胞均有差異。而Sadove[15]等進行了單側唇裂健患側鼻翼軟骨的組織學比較,認為二者并無顯著性差異。唇裂鼻畸形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而鼻翼軟骨的組織學研究是鼻畸形形成機制的理論基礎,因此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還任重道遠。
3 測量學研究
國內外有關鼻翼軟骨的定量研究,文獻甚少。洪志堅對20具尸體標本進行了鼻翼軟骨的解剖學測量:得到了鼻翼軟骨內側腳厚度為(0.96±0.19)mm,外側腳厚度(1.06±0.20)mm,頂部軟骨厚度(1.13士0.31)mm,可見鼻翼軟骨菲薄,僅為1 mm 左右。這是目前所查到的文獻中,對鼻翼軟骨形態學數據測量最為詳細的資料[16]。但以上測量是建立在尸體解剖基礎之上,人體死亡后的軟骨結構迅速發生生物學和力學的變化,其形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尸體解剖得出的研究資料與實際的活體狀態有較大的差距。Young Seok Kim等[17]在開放式鼻畸形整復術中用游標卡尺測量兩側鼻翼軟骨內側腳的長度、寬度以及厚度,唇裂側、非唇裂測量結果分別為內側腳長度(13.84±3.47)mm、(13.80±3.48)mm,寬度(2.92±0.95)mm、(3.28±0.93)mm,厚度(0.69±0.23)mm、(0.70±0.20)mm。迄今為止,我們所得到的鼻翼軟骨的三維測量數據還較為局限,這是因為受到樣本含量及測量方法的限制,因此,對鼻翼軟骨的精確的定量性研究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尤其是測量方法的改進,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數據。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學者對關節軟骨的MR成像和軟骨三維重建方法進行了研究[18]。重建后的軟骨像具有立體直觀的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空間分辨率。但鼻翼軟骨菲薄且形態復雜,目前尚不能實現對其的三維成像,這還有賴于醫學影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4 小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鼻翼軟骨在維持外鼻形態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對其形態學、組織學及測量學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臨床上認為單側唇裂繼發鼻畸形的修復方法以軟骨移植效果最佳。因此,如果術前能夠詳細了解正常側鼻翼軟骨的形狀和大小,在軟骨移植及軟骨塑形時有較為精確的數據作為參考,使得鼻畸形整復術更為精確和個體化,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對正常側鼻翼軟骨的手術創傷,同時也大大節省了手術時間。
參考文獻
1 Sheen JH.Aesthetic rhinoplasty.Louis:Mosby,1978,2.
2 Oneal RM,Lzenberg PH,Schlesinger J.Surgical anatomy of the nose.In Daniel RK:RhinoPlasty.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4,1-20.
3 De Carolis V.A newly designed minigraft to achieve angularity and Projection of the nasal tip:The asymmerterical bipyramidal graft.Ann Plast Surg,1993,30:122.
4 Daniel RK.The nasal tip:anatomy and aesthetics 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2):216.
5 Devan PP.Rhinoplasty.Nasal Tip Projection,2003,1.
6 Neeta Patel,Rhinoplasty.The Difficult Nasal Tip:Total Resection of the Alar Cartilages Aesth Plast Surg,2009,33:81-83.
7 Natving P,Sether LA,Gingrass RP,et al.Anatomic details of the osseouscartilaginous framework of the nose.Plast Reconstr Surg,1971,48:528.
8 Lepesteur J,Firmin F.Considerations of the cartilage pent roof of the nose.Ann Chir Plast Esthet,1977,22:1.
9 Daniel RK,Letourneau A.Rhinoplasty:Nasal anatomy.Ann Plast Surg,1988,20:5.
10 Letourneau A,Daniel RK.The superficial musculoponeurotic system of the nose.Plast Reconstr Surg,1988,82:48.
11 周仲之.組織學與胚胎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
12 杜曉揚,水慶付,褚燕軍,等.單側唇裂繼發鼻畸形的整復.安徽醫藥,2003,7(11):47-48.
13 楊連平,喬麗平.單側唇裂鼻翼軟骨組織學觀察.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5,15(3):258-266.
14 魏建宏,喬麗平,楊連平.鼻翼與鼻翼軟骨的解剖學觀察研究.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39(5):397-399.
15 Sadove R,Ladaga L,Magee WP Jr.Cartilaginous histology of the cleftlip nose:proving the extrinsic etiology.Plast Reconstr Surg,1988,81:6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