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36: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急診醫生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生死觀教育在急診醫學中的重要性
2.1生死觀教育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醫學人文精神
醫學人文關懷是指在醫護過程中除了為患者提供必需的診療技術服務之外,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務,以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患者就診時,往往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對傷痛往往顧慮重重,在診療過程中,醫學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不亞于醫療技術的服務。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醫務人員不重視與病患的溝通交流,甚至過分考慮經濟效益,醫學人文關懷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在當今醫療領域市場化導向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往往被醫院和醫務人員當做“肉體物質”或“機器”,出現“重病輕人、重利輕義、重親輕疏”的現象。在診治過程中,往往不注重溝通交流,甚至出現未看病人,僅憑檢查結果來判斷、治療的現象。醫生和患者之間只有經濟利益關系和權責明確的醫療關系,醫學人文關懷幾乎缺失。在這種關系下,醫院和醫生缺乏對患者醫療權利和生命、人格的尊重,“以患者為中心”就成為一句空話。因此,要切實培養醫護人員的醫學人文關懷精神,應當對醫護人員進行補課教育,尤其是通過生死觀教育,使他們將“生命價值論”、“生命神圣論”等觀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導醫護人員對生命的重視和理解,充分認識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嚴和價值的人,而不僅僅看到疾病本身,從而真正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作風。另一方面,醫護工作者尤其是急診醫學科的醫護工作者,要面對患者的“生、傷、死”,其中“死亡”是常有的事,如此頻繁和近距離的接近“死亡”是任何職業的工作者都無法相比的。可以說,醫務工作者既是人生開始的第一個見證者,也是人生結束的最后一個送別者;他們在治療和護理臨終患者中,一方面要自身樹立科學、健康的死亡觀,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識的克服不利于臨終患者的不恰當態度和行為,同時還要給予臨終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等全方位照護,并對家屬進行悲傷輔導。對醫護人員進行生死觀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對死亡的本質有正確的認識,樹立健康、科學的生命觀和死亡觀,同時掌握調適處理死亡事件的知識和技能,成為臨終患者的照護者、指導者和教育者,擔當起人類生命的指引者、守護者。此外,對醫護人員進行生死觀教育,也有助于他們自我調適,尤其是在臨床實踐中接觸大量死亡病例后能自我緩解因此而造成的心理沖擊和挫敗感,減輕自身的心理壓力。
2.2生死觀教育可以讓患者正確認識生命的自然規律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但是,受傳統觀念影響,病人或家屬常忌諱談論死亡,面對即將到來或突然而至的“死亡”往往出現回避、忽視、冷漠或恐慌的態度[4]。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在當代社會,死亡的觀念甚至被人們從頭腦中驅逐出“境”:只有臨終病人而沒有臨終者;只有逝去的病人,而沒有老死者;無疾而終、自然而死已經被社會認為是不正常的、不存在的。這意味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已讓人類產生了“生死的狂妄”(把正常死亡驅逐出人類視野了)。這種“狂妄”一方面造成了人們意識不到生命的脆弱,不思考死亡也不知道死亡,從而在人生當中迷失了方向,無法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和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這種“狂妄”也導致了人們對死亡的無知,而一旦真正面對死亡時,往往會表現出痛苦萬分、驚慌失措,直至心有不甘、無法瞑目,更不用談“超越生死”獲得“不朽”與“永生”了。由于沒有正確的生死觀,臨終者往往無法釋懷,總糾結于諸如“當今醫學科技如此發達,為什么自己的病就治不好呢”這種問題,甚至認為自己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死亡是不應該的,死亡的傷悲也就更大了;而臨終者家屬也往往覺得是自己沒有照護好死者,沒有及時發現親人的病痛,沒有讓親人接受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師治療,于是不管患者得到多好的治療,只要沒達到患者及家屬的預期,患者不得不走向死途時,那絕對是心有不甘的,內心之愧疚和痛苦就更深;當患者死亡后,家屬也往往把怒火集中投向醫生、醫院,根本無法接受“不治身亡”這一事實,醫患關系也就空前地緊張起來。因此,一定要讓世人(包括醫生自己)明白醫生可以治“病”,但不能治“命”。“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規律,任何人都改變不了,所謂“永生、不死”是任何醫學科學都辦不到的。通過對患者進行生死觀教育,可使患者勇敢地正視死亡,加深對死亡的認識,使其意識到時間的有限,并逐漸接受死亡的現實,進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時光,采取積極的人生態度,使自己的余生過得更為健康和有意義,讓家人、朋友及社會放心、安心。同時通過生死觀教育,讓患者樹立健康、科學的生死觀,了解醫學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2.3生死觀教育可以讓患者家屬以及社會正確對待生命,從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人是社會之子,但首先是自然之子。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智慧、力量和其他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礎,什么名利、地位、權勢、金錢等,一旦生命逝去,將毫無意義。因此,要提高生命質量,維護生命的價值和尊嚴,體現生命的神圣。正如蘇格拉底所說:“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價值。”對于個體而言,生命顯得如此弱小而單薄,極其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愛生命、憐憫生命。但不可否認,生命終有一天會結束,只是人們在接受死亡這個問題上,是泰然處之,還是焦慮恐懼。人們接受這個問題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死亡的態度:是自然之死還是因疾而終。如果我們能夠把“走向死亡”看作是自然的一個過程時,對死亡的接受也就能默然處之,焦慮與恐懼也就大大減輕,因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之必然。但若無法正視死亡,視所有臨終皆因病所致,是因自己疏忽造成,是因醫學科技不發達所致,那就難以接受死亡,強烈的恐懼與痛苦就會如影隨形。因為無法接受死亡,也就視之為非自然,當然也就非必然,對此不必然的結局(尤其是死亡)不甘心、不安心,于是矛頭都指向“沒有盡心盡責”的醫院和醫生———這即是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深層根源。所以,解決緊張的醫患關系僅靠技術醫學是不行的,必須要從人文、宗教與哲學等角度來解決,要教育和引導患者及家屬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而醫師除了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之外,還應具備一流的人文醫學素養;醫院也不應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還應是生死觀教育的基地。只有這樣,才能讓患者知道生命之可逝,讓家屬或社會明白死乃生命之自然。只有通過樹立正確的生死觀,世人才會理解死者應優逝、醫療有局限,和諧的醫患關系才會真正建立。
2.4生死觀教育是新醫學模式的內在需求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科。醫學的目的是預防疾病、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確立,使醫學集科學性、藝術性、道德性于一體的本來面目充分顯現[1]。傳統的醫學模式在診治過程中僅把病人當做一個生物體,而新醫學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慮病人的生物因素,還要重視病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全面分析把握,做到身、心兼治,內、外兼顧,這就要求在醫學人才的培養中,必須教會醫務人員既要懂得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也要懂得分析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的因素。而生死觀教育是此項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有了正確的生死觀,醫護人員更容易對患者產生共情,更加注重與患者溝通、交流、深入了解,真正的病因也就更容易找到。醫護人員在具體的醫療實踐中要時刻遵循“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醫療原則,既要運用自己精湛的醫療技術去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要充分發揮人文關懷的精神去安慰、幫助患者,以盡量緩解、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新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醫務人員必須接受生死觀教育,也只有這樣醫務人員才會更尊重患者的生命,關注患者的心理,盡一切可能促進患者康復。由于醫務人員職業特性,每天都要面對病患的病痛甚至死亡,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沒有人文關懷的理念,沒有正確的死亡觀(尤其是優逝的意識),就會對臨終病人漠然置之而沒有共鳴(同情)溝通,或對臨危前的處置機械傲慢而缺乏人文關懷,使病人在無望、恐懼和痛苦中死去,無法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因此,對醫務工作者開展生死觀教育及醫學人文培養是新醫學模式的內在需求,必將深遠影響其醫護職業生涯。
3生死觀教育的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生死觀教育在醫療活動過程中有著深刻的意義,那么如何開展生死觀教育呢。首先我們要結合醫療工作明確教育的對象,要對醫護人員加強生死觀教育。由于醫護人員常面對“生、傷、死”,特別是經常近距離接觸死亡,對死亡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確的死亡觀,是開展醫療救護和臨終關懷的基礎;其次還要在全社會開展生死觀教育。生死觀教育,尤其是臨終關懷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僅局限于對醫護人員進行生死觀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全社會大力開展生死觀尤其是臨終關懷的知識普及、宣傳教育,使生死觀教育尤其是臨終關懷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全社會了解、支持臨終關懷事業[5]。結合急診醫學科的特點,生死觀教育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1)堅持理論教育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周期性教育。在理論學習階段,可以讓醫護人員學習、了解各種與死亡相關的文化與知識,包括死亡恐懼、類型、心理、禁忌等。而在臨床實踐階段則側重于教授臨終關懷服務等方面的知識與技巧,如病情告知技巧、與臨終病人溝通技巧、喪親心理調適、悲傷輔導、自殺干預、器官(遺體)捐獻及與死亡相關的習俗、儀式等。
(2)堅持多學科融合教育。生死觀的課題不僅涉及醫學,同時涉及哲學、宗教、社會學、心理學、文學、藝術、法學、倫理學等,這就要求在開展生死觀教育時,要廣博開放、多學科融合貫通。
旅游者外出到異地文化區域的旅行游覽,是對另類文化的體驗。旅游者異域文化的體驗最明顯的是文化震驚,就是說旅游者對他鄉文化的不理解而大為震驚。文化震驚是指某人進入一種新文化環境時所經歷的情感落差或創傷性經歷。很多跨文化交流的著作中也稱為“文化沖擊”、“文化休克”和“文化震蕩”等,我們在論述旅游文化傳播中,稱之為“文化震驚”。
文化震驚是1960年首先由文化人類學家奧伯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他認為文化震驚是“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會交往信號和符號,對于對方的社會符號不熟悉,而在心理上產生的深度焦慮癥”。日本學者星野命認為“文化震驚一般來說指的是一個人在接觸與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人際關系、價值觀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時,最初所產生的情感上的沖擊和認知上的不一致”。托夫勒(A.Toffler)說“文化震驚是某人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是’的意思變成了‘否’,‘固定的公價’變為可以討價還價,微笑可以表示氣憤”。人們發現自己處于陌生的環境,無法對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應,不能問路,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人的問題,氣候與自己家鄉的氣候完全不同,食物幾乎不認識等等,這些給人們帶來的震驚猶如經歷一種動亂,一場內在文化積累或文化構成上的動亂。文化震驚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旅游者的文化身份(指旅游者的所附帶的客源地的文化)與目的地的文化不一致造成的,但是這只是外在的因素。從旅游者的內在心理運行來看,文化震驚表現為旅游者認知機制的變動,是由于旅游者的認知心理平衡被破壞導致的。
一、旅游者文化傳播中震驚產生的心理機制
旅游者對世俗生活表現以及對生存世界的認識、價值觀有自己的觀念,這是旅游者在旅游中的文化背景,也成為他們作為主體心理反應和行為的根據,和作為旅游觀賞對象的目的地人們的世俗生活以及生存世界的認識、價值觀念有根本上的不同。其實,這種不同就打破了旅游者認知心理平衡結構。
對人的認知平衡研究比較重要的心理學家是弗里茨·海德,他研究人的認知結構平衡主要目的是讓人對事物的認識如何與外界保持和諧一致,因此他在1958年所寫的《平衡理論》中認為:人的認知結構是平衡的、和諧的,一旦出現不平衡、不和諧,就會產生一種緊張和恢復平衡的力量去改變這種狀態,重新恢復認知系統的平衡狀態。海德還提出了體現這種思想的“P—O—X”模型,體現了一種簡單的交往關系,其中P是認知主體,O是作為P認知對象的另一個人,X則是與P、O有著某種關系的某種情境、事件、觀念。
“P—O—X”模型存在兩種關系:單元關系和情感關系。人的認知對象之間,有的是分離的,有的則是由于存在接近、類似、相屬等關系而結成一個整體,被人們所認知,這種聯結成一體的認知對象,海德稱之為單元關系。人對認知對象都有特定的情感與評價,如喜歡、討厭、贊成、反對等,對認知對象的這種情感、評價稱之為情感關系。海德認為人對認知單元內的兩個對象,一般是保持同一方向的態度,如對不喜歡的人的衣著也不喜歡。海德認為人們在對認知對象的整體情感一般是同一的。情感關系有正負之分,愛、喜歡、贊成、尊重、認可、崇拜為正向情感關系;恨、討厭、反對、排斥為負向情感關系。
海德認為,個體的認知結構是否平衡,取決于情感關系是否一致。在“P—O—X”三者之間的關系可能是平衡的,也可能是不平衡的。三者關系的直觀表現是:
P與O對x認知和情感處于不平衡狀態有4種狀況:
1.P與0的關系和諧,二者在情感上是認可的。
P贊成x,O也贊成X;
P反對X,O也反對X;
2.P與O的關系不和諧,二者在情感上是不認可的。
P贊成X,O反對X;
P反對X,0贊成X;
1957年利昂·費斯廷格在《認知失調理論》中提出了認知失調論。他相對海德來說,更加強調認知要素引起的矛盾沖突即失調或不協調。費斯廷格說過,如果用“協調”來代替“平衡”這個詞,用“不協調”代替“不平衡”,那么海德的陳述和失調理論所討論的是同一“過程”。當然,費斯廷格的失調理論和海德的認知平衡理論既有密切的關系,又有不同的側重點。
費斯廷格所指的認知是一個相對比較寬泛的概念,是指認識體系的因素,即一個人意識到的一切有關環境、個人的任何認識,如事實、信念、意見、情感等。他認為人的認知因素是無窮盡的,各種認知因素間存在著3種關系:協調、不協調、不相關,人總是使不協調的認知協調起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難做到這一點。他認為,不協調有各種表現,如獲得的認知與先前的認知,原先所抱的希望未實現,做出的決定還有某種遺憾。
費斯廷格認為不協調存在程度的差異,有的嚴重一些,有些輕一些,主要由兩個因素來決定的:
(1)認知對個人的重要性,如果認知的對象與個人關系重大,不協調的程度就要高;如果認知對象對個人不重要,不協調的影響程度就要輕。
(2)不協調因素在全部認知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不協調認知在全部認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不協調的程度就越高。
費斯廷格認為,通常有3種途徑來減少不協調:
一是改變行為,使認知主體對行為的認知符合態度的認知。二是改變態度,使主體的態度符合他的行為三是引進新的認知元素,使之與原有的認知成分保持一致,如尋找一種能夠解釋認知和行為的理由,像阿Q的精神勝利法。
海德的平衡理論和費斯廷格的失調理論,主要研究人的認知和人的行為態度的變化。我們把他們的研究引入旅游文化傳播中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從人的認知角度來觀察旅游者在游覽旅游對象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旅游者以客源地的文化身份旅游,其動機就是體驗旅游目的地的差異化的文化。客源地的文化與目的地的文化距離落差越大,越能夠提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對旅游者產生的吸引力也越大,也因此產生的文化震驚也越大。旅游者的不平衡會越嚴重,心理上的失調會越嚴重,也就是震驚程度也越大;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對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二者密切程度很高,或旅游者對目的地的文化關注度很高,對二者的文化差異非常感興趣,那么對旅游者的心理震驚程度也會越大,反之,就越小。用一個比較形象的公式表示就是:
旅游者的心理震驚=文化差異性(客源地的旅游文化與目的地之間的文化差異)×目的地文化對旅游者相關的程度(重要性、密切性、關注度等).旅游者在旅游異域文化中出現的心理不平衡或失調正是旅游目的地經營者所追求的,這種不平衡越明顯,旅游者感受的心理壓力越大,他受到的刺激越大,震驚程度越高,留下的印象越深刻,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特色也就越鮮明,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也會越大。當然,目的地的文化特色越鮮明,對旅游者的針對性也就越強,對旅游者細分度會越高,會排斥一些對這種文化不感興趣的旅游者。
學者們對旅游者進入異質文化中產生的文化震驚,主要集中在兩個階段:(1)經歷異文化過程中的文化震驚;(2)經歷異文化回到自己文化群體之后的文化震驚。旅游者到外地異域文化旅游之后又回到本文化中時,還會經歷一次文化震驚,其強度有時不亞于進入新的異質文化。當旅游者在外地旅游完后,回到家鄉吃驚地發現家鄉的文化與自己所想的不一樣。這種感覺被稱為反向文化震驚。這種經歷一般要持續一段時間,旅游者才能再次適應家鄉的文化環境。正如位和平組織的志愿援外人員回到美國后,這樣說道:“當我回到俄亥俄家鄉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晚上像從前一樣與老朋友們在房前花園里聊天。但兩個星期以后,我就不去花園那里了,他們并不關心我講的秘魯的印度人的問題,我也不關心他們所講的克里夫蘭印度人問題。”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文化震驚的強度變化如下圖1:
文化震驚和反向文化震驚都是旅游者心理平衡被破壞和認知失調的結果,尋求心理平衡和協調是每一個人心理的自然趨向,旅游者在這種心理壓力下會尋求調適的方法。
二、旅游者文化震驚的作用以及對負向作用調適的策略
文化震驚對旅游者可以產生兩種作用,即正向作用和負向作用。正向作用是:適度的文化震驚可以給旅游者帶來心理上的期待,刺激他們的好奇心理,讓他們對旅游過程產生興趣。負向作用是文化震驚也可能帶來跨文化交流的障礙,旅游者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礙,瑞辛格(Y.Reisinger)與特納(L.W.Turner指出:人們已經指出了文化休克的大量癥狀,如:緊張、源于脫離自己所熟悉的環境而產生的失落感、由于在新環境中不能應對自如而產生的無能為力的感覺、尷尬、屈辱、沮喪、被新環境中的成員所拒絕的感覺,對其本身的價值觀與身份的迷茫、缺乏競爭力、挫折感、對東道主的消極情感、拒絕學習新的語言、煩躁增加、疲憊、挑剔、主動性降低,甚至對清潔狀況的過度關注與擔憂。詹特(Jandt)識別出了文化休克的2類癥狀。生理癥狀包括對健康與安全的緊張、懼怕與新國家中的任何人有身體交往、渴望感、酗酒與吸毒過度關注清潔狀況、工作質量下降。心理癥狀則包括失眠、倦怠、孤立、孤獨、方向感錯亂、挫折感、對新國家持批評態度、神經緊張、自我懷疑、易怒沮喪、氣惱以及情感與智力上的衰退。嚴重的甚至是旅游者到一個社會制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國家或民族去旅游,個人長期建立起來的信念和價值觀根本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以致于發生了混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遇到的問題。一些人甚至喪失自己原本應有的原則,而隨波逐流。如一些政府官員到我國的澳門旅游的時候,看到當地的賭博很興盛,認為別人賭了,自己也想參與賭一把,最后把賭博還當成了一門愛好,不惜貪污受賄參加賭博,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文化震驚中產生的正向作用,會激起旅游者的興趣,進一步去探索旅游文化產生的原因,尋找到解釋理由之后,能夠對旅游中所發現的文化差異進行理解,尋求兩種文化的共同點,從而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閱歷。
旅游文化震驚的負向作用破壞了旅游者旅游行為的本來目的,所以只有積極消除負向作用,或者把負向作用轉化為正向作用,才能夠讓旅游者的旅游行為成為一個增長見識和閱歷的非常有意義的過程。這樣,對旅游者、作為旅游中介的導游以及旅游目的地都提出了要求:
旅游者外出到異地文化區域的旅行游覽,是對另類文化的體驗。旅游者異域文化的體驗最明顯的是文化震驚,就是說旅游者對他鄉文化的不理解而大為震驚。文化震驚是指某人進入一種新文化環境時所經歷的情感落差或創傷性經歷。很多跨文化交流的著作中也稱為“文化沖擊”、“文化休克”和“文化震蕩”等,我們在論述旅游文化傳播中,稱之為“文化震驚”。
文化震驚是1960年首先由文化人類學家奧伯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他認為文化震驚是“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會交往信號和符號,對于對方的社會符號不熟悉,而在心理上產生的深度焦慮癥”。日本學者星野命認為“文化震驚一般來說指的是一個人在接觸與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人際關系、價值觀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時,最初所產生的情感上的沖擊和認知上的不一致”。托夫勒(a.toffler)說“文化震驚是某人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是’的意思變成了‘否’,‘固定的公價’變為可以討價還價,微笑可以表示氣憤”。WWW.133229.COM人們發現自己處于陌生的環境,無法對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應,不能問路,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人的問題,氣候與自己家鄉的氣候完全不同,食物幾乎不認識等等,這些給人們帶來的震驚猶如經歷一種動亂,一場內在文化積累或文化構成上的動亂。文化震驚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旅游者的文化身份(指旅游者的所附帶的客源地的文化)與目的地的文化不一致造成的,但是這只是外在的因素。從旅游者的內在心理運行來看,文化震驚表現為旅游者認知機制的變動,是由于旅游者的認知心理平衡被破壞導致的。
一、旅游者文化傳播中震驚產生的心理機制
旅游者對世俗生活表現以及對生存世界的認識、價值觀有自己的觀念,這是旅游者在旅游中的文化背景,也成為他們作為主體心理反應和行為的根據,和作為旅游觀賞對象的目的地人們的世俗生活以及生存世界的認識、價值觀念有根本上的不同。其實,這種不同就打破了旅游者認知心理平衡結構。
對人的認知平衡研究比較重要的心理學家是弗里茨·海德,他研究人的認知結構平衡主要目的是讓人對事物的認識如何與外界保持和諧一致,因此他在1958年所寫的《平衡理論》中認為:人的認知結構是平衡的、和諧的,一旦出現不平衡、不和諧,就會產生一種緊張和恢復平衡的力量去改變這種狀態,重新恢復認知系統的平衡狀態。海德還提出了體現這種思想的“p—o—x”模型,體現了一種簡單的交往關系,其中p是認知主體,o是作為p認知對象的另一個人,x則是與p、o有著某種關系的某種情境、事件、觀念。
“p—o—x”模型存在兩種關系:單元關系和情感關系。人的認知對象之間,有的是分離的,有的則是由于存在接近、類似、相屬等關系而結成一個整體,被人們所認知,這種聯結成一體的認知對象,海德稱之為單元關系。人對認知對象都有特定的情感與評價,如喜歡、討厭、贊成、反對等,對認知對象的這種情感、評價稱之為情感關系。海德認為人對認知單元內的兩個對象,一般是保持同一方向的態度,如對不喜歡的人的衣著也不喜歡。海德認為人們在對認知對象的整體情感一般是同一的。情感關系有正負之分,愛、喜歡、贊成、尊重、認可、崇拜為正向情感關系;恨、討厭、反對、排斥為負向情感關系。
海德認為,個體的認知結構是否平衡,取決于情感關系是否一致。在“p—o—x”三者之間的關系可能是平衡的,也可能是不平衡的。三者關系的直觀表現是:
p與o對x認知和情感處于不平衡狀態有4種狀況:
1.p與0的關系和諧,二者在情感上是認可的。
p贊成x,o也贊成x;
p反對x,o也反對x;
2.p與o的關系不和諧,二者在情感上是不認可的。
p贊成x,o反對x;
p反對x,0贊成x;
1957年利昂·費斯廷格在《認知失調理論》中提出了認知失調論。他相對海德來說,更加強調認知要素引起的矛盾沖突即失調或不協調。費斯廷格說過,如果用“協調”來代替“平衡”這個詞,用“不協調”代替“不平衡”,那么海德的陳述和失調理論所討論的是同一“過程”。當然,費斯廷格的失調理論和海德的認知平衡理論既有密切的關系,又有不同的側重點。
費斯廷格所指的認知是一個相對比較寬泛的概念,是指認識體系的因素,即一個人意識到的一切有關環境、個人的任何認識,如事實、信念、意見、情感等。他認為人的認知因素是無窮盡的,各種認知因素間存在著3種關系:協調、不協調、不相關,人總是使不協調的認知協調起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難做到這一點。他認為,不協調有各種表現,如獲得的認知與先前的認知,原先所抱的希望未實現,做出的決定還有某種遺憾。
費斯廷格認為不協調存在程度的差異,有的嚴重一些,有些輕一些,主要由兩個因素來決定的:
(1)認知對個人的重要性,如果認知的對象與個人關系重大,不協調的程度就要高;如果認知對象對個人不重要,不協調的影響程度就要輕。
(2)不協調因素在全部認知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不協調認知在全部認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不協調的程度就越高。
費斯廷格認為,通常有3種途徑來減少不協調:
一是改變行為,使認知主體對行為的認知符合態度的認知。二是改變態度,使主體的態度符合他的行為三是引進新的認知元素,使之與原有的認知成分保持一致,如尋找一種能夠解釋認知和行為的理由,像阿q的精神勝利法。
海德的平衡理論和費斯廷格的失調理論,主要研究人的認知和人的行為態度的變化。我們把他們的研究引入旅游文化傳播中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從人的認知角度來觀察旅游者在游覽旅游對象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旅游者以客源地的文化身份旅游,其動機就是體驗旅游目的地的差異化的文化。客源地的文化與目的地的文化距離落差越大,越能夠提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對旅游者產生的吸引力也越大,也因此產生的文化震驚也越大。旅游者的不平衡會越嚴重,心理上的失調會越嚴重,也就是震驚程度也越大;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對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二者密切程度很高,或旅游者對目的地的文化關注度很高,對二者的文化差異非常感興趣,那么對旅游者的心理震驚程度也會越大,反之,就越小。用一個比較形象的公式表示就是:
旅游者的心理震驚=文化差異性(客源地的旅游文化與目的地之間的文化差異)×目的地文化對旅游者相關的程度(重要性、密切性、關注度等).旅游者在旅游異域文化中出現的心理不平衡或失調正是旅游目的地經營者所追求的,這種不平衡越明顯,旅游者感受的心理壓力越大,他受到的刺激越大,震驚程度越高,留下的印象越深刻,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特色也就越鮮明,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也會越大。當然,目的地的文化特色越鮮明,對旅游者的針對性也就越強,對旅游者細分度會越高,會排斥一些對這種文化不感興趣的旅游者。
學者們對旅游者進入異質文化中產生的文化震驚,主要集中在兩個階段:(1)經歷異文化過程中的文化震驚;(2)經歷異文化回到自己文化群體之后的文化震驚。旅游者到外地異域文化旅游之后又回到本文化中時,還會經歷一次文化震驚,其強度有時不亞于進入新的異質文化。當旅游者在外地旅游完后,回到家鄉吃驚地發現家鄉的文化與自己所想的不一樣。這種感覺被稱為反向文化震驚。這種經歷一般要持續一段時間,旅游者才能再次適應家鄉的文化環境。正如位和平組織的志愿援外人員回到美國后,這樣說道:“當我回到俄亥俄家鄉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晚上像從前一樣與老朋友們在房前花園里聊天。但兩個星期以后,我就不去花園那里了,他們并不關心我講的秘魯的印度人的問題,我也不關心他們所講的克里夫蘭印度人問題。”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文化震驚的強度變化如下圖1:
文化震驚和反向文化震驚都是旅游者心理平衡被破壞和認知失調的結果,尋求心理平衡和協調是每一個人心理的自然趨向,旅游者在這種心理壓力下會尋求調適的方法。
二、旅游者文化震驚的作用以及對負向作用調適的策略
文化震驚對旅游者可以產生兩種作用,即正向作用和負向作用。正向作用是:適度的文化震驚可以給旅游者帶來心理上的期待,刺激他們的好奇心理,讓他們對旅游過程產生興趣。負向作用是文化震驚也可能帶來跨文化交流的障礙,旅游者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礙,瑞辛格(y.reisinger)與特納(l.w.turner指出:人們已經指出了文化休克的大量癥狀,如:緊張、源于脫離自己所熟悉的環境而產生的失落感、由于在新環境中不能應對自如而產生的無能為力的感覺、尷尬、屈辱、沮喪、被新環境中的成員所拒絕的感覺,對其本身的價值觀與身份的迷茫、缺乏競爭力、挫折感、對東道主的消極情感、拒絕學習新的語言、煩躁增加、疲憊、挑剔、主動性降低,甚至對清潔狀況的過度關注與擔憂。詹特(jandt)識別出了文化休克的2類癥狀。生理癥狀包括對健康與安全的緊張、懼怕與新國家中的任何人有身體交往、渴望感、酗酒與吸毒過度關注清潔狀況、工作質量下降。心理癥狀則包括失眠、倦怠、孤立、孤獨、方向感錯亂、挫折感、對新國家持批評態度、神經緊張、自我懷疑、易怒沮喪、氣惱以及情感與智力上的衰退。嚴重的甚至是旅游者到一個社會制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國家或民族去旅游,個人長期建立起來的信念和價值觀根本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以致于發生了混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遇到的問題。一些人甚至喪失自己原本應有的原則,而隨波逐流。如一些政府官員到我國的澳門旅游的時候,看到當地的賭博很興盛,認為別人賭了,自己也想參與賭一把,最后把賭博還當成了一門愛好,不惜貪污受賄參加賭博,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文化震驚中產生的正向作用,會激起旅游者的興趣,進一步去探索旅游文化產生的原因,尋找到解釋理由之后,能夠對旅游中所發現的文化差異進行理解,尋求兩種文化的共同點,從而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閱歷。
旅游文化震驚的負向作用破壞了旅游者旅游行為的本來目的,所以只有積極消除負向作用,或者把負向作用轉化為正向作用,才能夠讓旅游者的旅游行為成為一個增長見識和閱歷的非常有意義的過程。這樣,對旅游者、作為旅游中介的導游以及旅游目的地都提出了要求:
1引言
衛生資源配置效率問題成為目前醫療衛生領域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目前,從醫院管理的角度看,對醫院進行績效評價的方法有不少,但是這些方法主要是從醫院自身出發,從組織內部的角度進行績效評價的.從整個醫療行業這個外部環境來看,對每家醫院同其他醫院進行效率比較的研究目前在國內還比較少.Berger與Humphrey在對金融機構的效率研究中總結了效率研究方法主要分為參數法和非參數法兩大類.其中,參數法包括SFA(StochasticFrontier Approach)、DFA(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和TFA(Thick Frontier Approach)三種,非參數法包括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和FDH(Free Disposal Hull)兩種,并認為SFA和DEA是更好的兩種效率測量方法.隨后Ondrich & Ruggiero和Ruggiero分別利用SFA和DEA對截面數據和面板數據的對比分析后發現SFA比DEA并不具備任何分析優勢,反而由于DEA具有非參數性和支持多變量輸入輸出的特性而得到廣泛應用.
另外,醫院績效評價是一種典型的多指標問題,涉及的因素繁多.多指標帶來了分析上的復雜性和指標間的多重相關性兩大問題.醫院績效評價的各個指標之間往往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這種相關性使得觀測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信息有所重疊,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對原始指標體系進行化簡,將投入和產出指標進行多指標綜合,以使評價指標降維,從而實現用少數幾個綜合指標代替原始眾多指標.為此,筆者在分析和構建一套合理的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PCA/DEA 的復合評價模型,進而為醫院相對效率評價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2 效率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選取湖南省35家大型綜合醫院為決策單元(DecisionMaking Unit, DMU),基于醫院資料取得的限制及多數學者采用的輸入與產出項,選取醫師數,護士數,病床數,其他醫療人員,護醫比,護床比,固定資產,醫院成本,床均固定資產九項為投入變量;門急診人次,住院人次,手術次數,每醫生年均負責急診人次數,每醫生日均負責急診人次數,醫院收入,盈利,固定資產產值率八項為產出項.采用SAS9.1.3軟件,運用PCA法對35家醫院2004年統計數據進行指標壓縮得到如下(表1-表4).
表1 投入指標的總方差分解表
相關矩陣特征值
因子提取結果
Eigenvalue
Proportion
Cumulative
Eigenvalue
Proportion
Cumulative
1
5.80720912
0.6452
0.6452
5.80720912
0.6452
0.6452
2
1.50615550
0.1674
0.8126
1.50615550
0.1674
0.8126
3
0.78769761
0.0875
0.9001
4
0.54793649
0.0609
0.9610
5
0.19932715
0.0221
0.9831
6
0.08308800
0.0092
0.9924
7
0.03499355
0.0039
0.9963
8
0.02404576
0.0027
0.9989
9
0.00954683
0.0011
1.0000
于鶯離開的是中國醫療機構的“塔尖”——北京協和醫院,但她并不是離開公立醫院的第一人。僅2011年一年,上海某公立三甲醫院就有20名醫生辭職。2012年,于鶯的同事、協和腎內科主治醫師朱巖和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的“出走”成為震動醫療界的大事。目前,朱巖已經實現了“自由執業的夢想”,他在深圳開辦了高端連鎖診所,走起了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的道路。
“離開公立醫院”這股潮流在2013年繼續發酵。今年1月,自稱在“公立醫院體制海洋里泡了20年”的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強,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兩個月后,張強用微信公共賬號推送了題為《上岸第一季》的文章,分享走出公立醫院的心得。張強分析說:“2012年是外資高端醫院發展的爆發期,他們要從社會上網羅一批臨床水平優秀、有一定市場號召力的醫生。體珊個人社會價值的黃金時間到了。”這是否意味著,將有更多醫生離開公立醫院?醫院體制倒逼醫生自由執業
離開公立醫院單干,在過去看來似乎是一個不可理解的行為。上世紀90年代前后,除了鳳毛麟角的診所、門診部外,公立醫院幾乎是學醫之人的唯一出路。
當前,辭職率激增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公立醫院的官本位意識太強,行政化意識太強。2012年末,在301醫院當了一年半住院醫師后,李陶從這個聲名顯赫的地方辭職了。令他難以接受的是,所在醫院下級必須對上級絕對服從,甚至是在給病人開藥時,也必須開上級指定的牌子。
嚴重的官本位思想跟公立醫院自身的體制有很大關系。公立醫院的用人機制和晉升機制還與科研結果、論文等業績掛鉤,導致很多搞臨床的醫生因論文等因素無法晉升。大多數離開公立醫院的醫生表示,自己的選擇跟公立醫院自身的體制有很大關系。這點也是于鶯在微博上透露的原因,“不和科研考核大夫的評判體系玩了”“航母式的醫聯體最終會讓專注于臨床的一線大夫,尤其是急診科醫生成炮灰。”
另外,實行醫改之后,醫保資金猛漲,很多之前沒錢看病的患者都去就醫了,因此每個醫生的診療人次和住院人次都在大幅增加甚至翻番,但工資水平并未有相應的增幅。這也是醫生離職的原因之一。
自由執業是醫改必經之路
急診科晝夜開放,是醫院急、危、重癥患者最多、最集中的科室。急診患者起病急,因素多,病情復雜,變化快,患者及家屬對急診診療要求高,就醫心切。由于夜間常有急診患者入院就診,夜班醫護人員除負責留觀患者的診治外,還需要處理急診入院患者及危重患者的搶救,而且值班者多為低年資醫護人員,工作量較大,同時加上夜間身體和心理健康因素,工作質量難以保證。為了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保證醫療質量,減少醫患糾紛和投訴,我院自2008年4月開始安排夜間專職巡視工作,現報道如下:
1 急診科夜間意外事件
急診科夜間意外事件主要是靜脈輸液意外和醫患糾紛。
1.1 靜脈輸液常見意外[1]
①藥物外滲;②靜脈炎或血栓性靜脈炎;③發熱反應;④急性肺水腫;⑤空氣栓塞與肺栓塞。
1.2 醫患糾紛常見原因
①患者病情危急,就醫心切,容易急躁。醫護人員如果搶救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靜脈輸液意外,容易產生矛盾。②患者及家屬不了解就診順序,就診過程多,等候時間長,不了解醫學常識,不理解夜間護士的護理方式。③醫護人員不了解患者的心理,患者多、工作忙,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不能給予耐心解釋和說明,或者說話語氣生硬,對患者缺乏人文關愛、體貼等服務態度問題。④醫護人員責任心不強,不遵守操作規范,不認真執行查對、核對制度,導致輸錯液、漏輸液,操作不規范導致輸液反應等。⑤護理人員不足。工作量大,巡視病房不及時,未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并及時診治,導致患者發生意外。
2 防范對策
2.1 設立專職醫護人員巡視,并認真作好記錄
巡視分為常規性巡視與檢查性巡視。
2.1.1 常規性巡視,目的是掌握病區及患者的動態情況,以查看病區環境、患者的情況為主。要求:①值班醫護人員巡視,每晚3次,交接班時進行;②專職巡視護士巡視,每小時2次,在下午接班后到次日早晨交班前進行;③各值班護士不定時巡視。
2.1.2 檢查性巡視,目的是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各項治療的進行情況。主要是實施護理操作,按護理級別巡視:①特級護理24 h專人負責;②一級護理每15~30分鐘1次;③二級護理每小時1次[2]。
2.1.3 專職巡視人員每次巡視都要認真作好巡視記錄。巡視記錄作為工作考核、考查的依據,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醫護人員可根據巡視卡記錄的內容做好患者的解釋和說明工作,以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2.2 巡視的重要作用[3]
2.2.1 發現問題是巡視的主要作用之一。巡視時注意每位患者的精神狀態、液體的懸掛牢固和合理高度、輸液的速度等情況;如果是兒童患者,還要認真注意頭皮針穿刺的部位情況、年齡、體重、病情、哭聲,對其所使用藥物都要了解,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
2.2.2 解決問題是巡視的主要作用,也是巡視的目的。醫護人員工作的優劣、素質的高低,都與患者康復密切相關,特別是隨著現在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品質醫療的質量要求更高,這給巡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巡視要切實地幫助患者及家屬解決問題,才能讓他們滿意。
2.2.3 分診、咨詢作用。急診科的疾病,其病情也有輕、重、緩、急之分。其中,有患傳染病的患者,也有病情較重需要立即轉院的患者。巡視者要運用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敏捷的思維作出判斷,給予分診,耐心地回答咨詢。
2.2.4 搶救患者。按照就診患者病情的輕重、需要處理的迫切程度和健康狀況,處理急診和搶救患者。急診患者均為發病緊急、病情危重、變化快。巡視者與患者的距離最近,最易發現,并且又能準確地報告值班醫生和護士,積極配合搶救,為搶救患者的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安排臨床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和責任心強的護士進行巡視,充分發揮巡視對搶救的作用。
2.2.5 開展健康教育,促進疾病康復。指導患者如何活動可避免液體滲出,活動度多大、什么樣的不影響輸液,液體滴完時的處理方法,特別是護士不能及時趕到時的簡單處理方法[4]。平時由于醫護人員少,患者多,做治療的護士和診斷疾病的醫生沒有時間做細致的健康教育工作。而巡視護士就在患者和患者家屬中,接觸機會多,也更有時間和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在患者輸液過程中簡要地說明所使用藥物的知識、使用效果、有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并及時提供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覺到輸液過程是一次醫患交流,是一次健康教育,把人性化服務落實到實處[5]。
2.2.6 監督指導作用。由于急診科患者多,陪護及探視人員也多,其醫學知識以及素質都不一樣,隨地走動、亂扔垃圾、喧嘩、吵鬧、說笑等,給患者的安全帶來隱患,使就醫環境不和諧。巡視發現后及時提醒患者及家屬注意,保持清潔及安靜,并指導衛生管理員及時清理。
3 小結
巡視病房、觀察病情是醫生,特別是護士的基本職責和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有較好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還必須要加強醫療安全,增強防范意識,注意自身的醫德修養,提高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同時,醫護人員在回答患者及家屬的問題時要有耐心,觀察患者要細心,對待患者及家屬要熱心,對孩子要有愛心,對本職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只有這樣才能在巡視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預防問題的發生,努力創造和諧的醫患關系和良好的就醫環境,使醫院服務更加人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醫患糾紛[6-8]。
[參考文獻]
[1]張景龍.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田秀云.高效率巡視病房在整體護理中的作用[J].吉林醫學,2006,27(6):656.
[3]吳宏贊,陳華,于會霞.談巡視在兒科門診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家庭護士:專業版,2008,6(19):1770.
[4]郭連榮,趙延英.靜脈輸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66-67.
[5]石坤峰,黃維蘭.醫患關系的溝通及事故防范與處理[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1):121-122.
理論上來說,在三年相關科室的住院醫輪值之后,我就成了總值班。總值班的意思就是總在值班,一次24小時,兩天一次,要管病房的所有事情。
結束“總在值班”之后,繼續輪值一到二年,再通過幾個掛倒一大片的考試,就能成為主治醫生了。主治醫生之后至少五年,才有可能成為副教授。但那時候我會發現,不管是總值班、主治醫生還是副教授,我的薪酬都沒有任何變化……
對了,我現在月薪7000多,年終會有一點年終獎,我們的收入在住院醫中已經很高了,有的醫院的住院醫月薪才2000多(當然,當了主治醫生以后,他們的薪酬漲得也多)。灰色收入這種事,我這種級別的完全輪不到。至于幫人掛號了,那算什么“隱形福利”?所有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都來求我幫著掛號,弄得我都特別不好意思。
最近,我的心情很不好,每天在急診科看到的都是人類最丑惡的一面。病人吵鬧的最多的就是需要病床,但醫院早已經沒有空床。曾經有病人家屬鼻子貼鼻子地對我怒吼:“你不給我解決床,我就把我爸扔這兒,死了你負責!”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弱弱地說:”第一,木有空床了;第二,床神馬的,真的不是我管。”換來的回答是“就賴上你了!”。
我認為這和溝通技巧沒有關系。根本原因在于病人不了解醫療體制,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以及醫院是怎么運轉的,所以出現任何困難第一反應就是指責醫生沒有醫德。
被吼事小,還有被捅的。但溫嶺殺醫案的民眾反應令我心寒,微博不說,即使是清華水木這樣的“高知”論壇,支持醫生該死的也是占大多數。中國大部分醫院是自負盈虧的,而很多藥的定價高也不是醫生決定的。而且,如果中國醫生都早九晚五,一周休息兩天,醫療體系早就崩潰了。
目前國內急診從業人員普遍存在診斷思維窄、處置反應慢、動手能力差等問題,現有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其需求。急診醫學迫切需要改革:急需構建與拓展與其發展匹配的知識體系,探索與建立相應的教學手段,鍛煉與提高更符合臨床實際的診斷與處置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
為更好的促進急診醫學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認為建立急診醫學實踐教學體系應該要滿足以下要求:(1)拓展急診醫學思維,提高快速診斷的能力;(2)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3)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技巧,養成終身學習、自我學習的習慣;(4)提高滿足急診從業需求的綜合人文素質;(5)以醫學實踐為導向,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實用性急救人才。
因此需要對目前急診醫學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革,整合課程,改變教學方式和考核模式。
1 交叉學科知識點的整合
通過橫向和縱向整合,使知識點涵蓋相關交叉學科,拓展臨床思維急診醫學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個科室,病種涉及到呼吸、循環、消化、血液、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疾病發生發展時心、肝、肺、腎等多個器官可同時受到累及,表現出發熱、腹痛、胸痛、嘔血、抽搐、昏迷、休克等多種癥狀,加上對急救工作“快捷、有效、安全”的要求,需要急診醫生具備全面的臨床各科診療理論、知識和技術。因此建議對急救醫學的授課課程應采取以系統為模塊,以癥狀為中心的課程整合改革。
1.1 縱向整合――以系統為模塊,建立涉及多學科的急診醫學課程體系:以“系統為模塊”是指按人體器官系統進行整合。每一個器官系統的教學都是從宏觀到微觀,從形態到功能,從正常到異常,從疾病到藥物治療,將基礎醫學的內容與臨床各種常見急診的內容融會貫通,在急診醫學臨床課程的基礎上整合了相關基礎醫學的內容,這樣就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機的急診醫學課程體系,有利于學生對急救醫學知識全面系統的掌握,并使其對疾病有了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符合人們認識疾病和學習的規律,使得急救醫學這門新興的學科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跨學科課程[1]。將急救醫學的課程按照器官系統整合為循環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急診等多個模塊,在每個模塊中除講述每種具體疾病的診斷治療外,簡明扼要地加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 的相關內容,并進行有機動態的融合,這就是所謂的縱向整合,重點在于對疾病的全方位的理解。
1.2 橫向整合――以癥狀為主線,培養急診特色的臨床思維:打破原來教學過程中“內、外、婦、兒”的傳統分科,以發熱、心悸、呼吸困難、疼痛、出血、抽搐、昏迷、休克等常見急診癥狀為主線,對課程進行整合,強調疾病診斷程序的邏輯思維訓練,以培養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的快速準確診斷和處理疾病的能力。在以癥狀為主線的課程整合教學中聯合運用基于問題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和循證醫學(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診斷思維的訓練[2]。
2 教學方式的整合
目前國內對急診醫學的教學方式大多還停留在大班授課的階段,部分大專院校有開展零星的PBL教學及臨床見習,但受急診醫學本身特點的影響,學生動手機會少實踐技能差,鑒于此建議可進行了以下的嘗試:(1)以癥狀為主線,根據急診醫學特點,構建PBL教案庫;(2) 在授課方式上,使用經典案例,進行情景教學,模擬臨床場景,不斷訓練和強化學生快速病史采集、重點體格檢查的能力;(3)引入標準化病人[3],對學生進行實戰演練,并同時提高學生的交流與協調能力;(4)利用電子模型人(如高級心肺復蘇模型人、氣管插管模型人等),鍛煉各種應急狀態下的動手能力,提高搶救的正確性及有效率。
比如在講述腹痛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先進行PBL教學。在PBL教學的過程中,設定一個老年的女性患者,突發急性上腹痛的病例。然后一步步引導學生思維發散,讓其了解腹痛的疾病可能是腹部臟器炎癥、穿孔、梗阻等原因導致,腹腔外疾病也可以引發腹痛。并在授課過程中,引入標準化病人,模擬臨床接診狀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加強對病史采集的訓練。然后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利用EBM方法搜尋目前最合適的治療手段,并進行討論。然后再進行理論授課,將PBL教學過程中呈現的問題,以及腹痛的相關常見疾病按病理病生發病機制治療手段等進行講授。最后在網絡上留下一個新的病例分析,讓學生自行查詢相關資料,明確診斷及治療方式,以獨立報告或者小組討論的形式上交,作為平時得分。
3 考核方式的整合
傳統的學科為基礎的課程模式中, 教師專注于該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而以“結果為導向”的課程計劃( Outcomebased curriculum) 不僅是知識的傳授, 而是要緊扣畢業生應達到的培養目標來進行[4]。建議①在筆試中增加涉及基礎和臨床多學科的多選題、以病例為基礎的分析題,培養臨床思維;②增加非考試考核:如自行選定學習內容,獨立完成論文;通過文檔、音像和多媒體自學,按時完成規定作業和實習獲得學分;③增加能力測評: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和互助完成制定學習目標;利用小組討論表現獲得學分;根據網絡留言、評論給以不同程度學分獎勵等;④利用網路平臺及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利用QQ、微薄等網絡資源或構建專業網絡平臺,定期教學計劃、教輔資料、講義或相關文獻,組織網絡討論,促使學生學會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具有實踐性的急診醫學人才,其特點為具備多學科交叉的臨床思維,現場的快速反應,正確的診斷能力,恰當的處置手段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我們希望通過整合教學模式、考核模式,利用網絡等新興教學手段使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以提高 實踐技能為導向,著重與實際相結合,增強邊采集、邊診斷、邊治療的能力,提高第一時間診斷及處置的正確率。并使學生學會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近年來,我科在進行急診醫學改革尤其是整合教學方面作了教案編撰、教學方法研究等大量的準備工作,為急診醫學教學改革的實施奠定了基礎。今后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改進,努力提高急診醫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魏武,王庸晉,宋曉亮,等. 以急救醫學為平臺的課程整合改革實踐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34-35
2 培養針灸醫生要多方位
西醫臨床醫生實習時一定會去急診科學習一段時間,而中醫的畢業生這方面的培養就欠缺,在美國心肺復蘇術已做為常識在各行各業的人群中所掌握了,這樣可以增加了多少條生命被挽救的機會。中醫針灸都來開設學習心肺復查的實習課,這方面就顯得不足。如針灸科醫生在實習期間能多到骨科門診、神經科門診、CT放射科、MRI室,尤其是手術和麻醉科,能學習到許多對我們有用的知識,如手術醫生斷層解剖、重要臟器的位置,神經節段分布、麻藥的劑量、毒副作用、手術中監護搶救等,對我們針灸科來說太有好處了,我建議以后針灸科醫生實習時都到手術室麻醉科學習3個月,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有助于我們業務水平的提高。
3 論文資料應詳細更具體
如肩周炎這種病實際上包括了岡上肌腱及肩峰下滑囊炎、喙突綜合征、肩胛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如論文寫作肩周炎統計出的結果就會更準確,這些病的預后不同,有的病需要關節鏡等手術,方能解決,我們應對病例細致的了解,分類如病痛點的位置,主動被動活動受限情況,各個方向活動角度多大,有無其它疾病如糖尿病史等,這樣分類記錄給于我們對疾病的療效有一明確的判斷,積累經驗,有助于我們業務水平的提高。
4 關于葦管灸的改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2996-02
1 急診急救的必要性
生命是最重要的,無論什么時候,在什么情況下,生命是一個人生存最起碼的前提。急診急救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在捍衛生命的權利。當今社會發展很快,人們也在從事著不同的事情和工作,外出的時間也在增多,很多人常年奔波在外,這都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埋下了隱患。在發生意外事情的時候,急救顯得很重要,如果沒有及時地拯救發生突發事件的患者,很可能讓其失去生命。如果是在醫院,急診顯得更為重要,急診需要全體醫生和護士的共同搶救,只有多方面的積極配合才能讓病人得到及時的救助,拯救病人的生命。所以在當今社會下急診急救是很重要的,它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社會的和諧穩定等多方面的內容,只有及時地采取正確的急診急救方法才能拯救病人于危難之間,讓病人重新站起來。
2 急診急救應注意的問題
21 病人第一的原則 無論什么時候,在醫院里病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出于對生命的尊重,醫院在遇到緊急的突發事件時一定要先給生命垂危的病人治療,這個時候不必考慮掛號的問題。有很多醫院在這方面做得不是特別好,他們沒有對發生突發事件的病人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這導致很多的病人失去了鮮活的生命。還有的醫院在對病人進行搶救時沒有對病人進行嚴格的檢查,而是靠經驗判斷病人什么部位出現了問題,工作態度不認真,敷衍了事,從而導致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甚至使病人失去生命。
只有對病人全方位地檢查才能分清病人的傷勢和病情,但很多的醫院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他們只是急于搶救現有的病人,沒有用客觀清醒的頭腦對病人的整個傷勢進行分析,只有到了在手術或者醫治的過程中才發現了新的問題,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治療方法。醫生的本能是救人沒有錯誤,但同時要保持客觀、冷靜的頭腦也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很可能對病人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在手術或者治療之前就要對病人有合理的全方位的檢查,這樣可以檢測病人的病情及其嚴重度,沒有全面的檢查是無法對病人對癥下藥的。但這個過程中,值得提出的是,一定要對病人進行全面又快速地檢查,如果速度不夠快,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很可能會對病人的生命安全產生很大的影響。
3 提高急診急救效率的方法
31 提高醫護人員的醫療素質 對于醫生和護士來說,雖然治病救人都是每天重復的工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的醫生和護士態度不端正,工作不認真,操作不規范,這都可能對病人病情的治療產生很大的副作用。對于發生突發事件的病人來說,醫生的一個小小的動作上的問題都可能對病人產生很大的影響。重要的一點是,醫護人員要保證忙而不亂,粗中有細,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在慌亂的情境中保持一份冷靜和客觀,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對整個的救治的過程是很有幫助的。
32 醫療設備的改進 醫療設備的不先進導致了很多病人不能及時地進行治療,或者不能用最先進的治療手法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很多的中小型醫院里的檢測儀器和設備的誤差比較大,很多的測量值都是不準確的,在這很大程度上導致對檢測的結果判斷有誤,找不準病人的最佳治療方案,這無論是對醫生還是病人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為了提高儀器的使用和精度,國家在這方面應加大對醫療設備的投入,保證醫院具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手段。在醫生之間廣泛地開展先進儀器的使用教學,加深大家對先進儀器的熟練使用。只有有了先進的醫療設備才能對病人的病情加以準確的分析,之后對之進行精確的治療。
4 適當學習急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和突發事件,這個時候我們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識來救人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紹一些常用急救的方法。首先最重要的是學習對于突發病如心臟病的急救方法,當這種情況出現時,要將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的地面上并通風,解開其衣領扣子,使頭部后仰以保持氣道通暢,此時可以兩手掌根重疊,按壓其胸部必要時要進行人工呼吸。關于溺水事件,當發現他人發生溺水事故的時候,盡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飄浮物拋給落水者,比如救生圈、木塊等。如果沒有也可以找到長繩或將腰帶,圍巾連起來后拋給落水者,將其拉上岸。冬天發現踩破冰面的落水者,救助者一定要趴在冰面上匍匐接近落水者,同時應盡量減輕自身重量對冰面產生的壓力,以防壓破冰面適得其反,然后再將方便可取的物品,如圍巾、長繩或竹竿等拋給落水者拉他上岸。如果自己溺水,不要慌亂,不要胡亂拼命掙扎,不要將手臂上舉亂動,這樣會致使人體在水中失去平衡,身體就會下沉得更快。除大聲呼救外,落水后應立即屏住呼吸,如果感覺到上浮時,應盡可能地使頭部后仰,使鼻部能夠露出水面呼吸,但千萬不要試圖將整個頭部伸出水面,這時要等待救助者的出現。遇到燒傷情況,盡量脫去被燒毀的衣物,防止創傷面積增加,當遇到著火時應迅速臥倒,在地上匍匐前進,迅速逃離開現場,不管是被火燒傷還是酸堿燒傷都應及時冷療,這樣能夠阻止熱力繼續作用而使創面加深。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自救和他救的方法可以保證我們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中保持冷靜。
5 結 語
珍惜生命,健康常在。當面對突發事件給我們壓力時,學會急診急救無形中給了我們堅固的盾牌,此次的調查研究正是證明了善于急救營救的必要性。國家也在政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提高醫療的設備,總體來說技術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觀,有人說是急診急救帶給我們第二次生命,所以掌握急診急救的科學方法是很關鍵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