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15:21: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統文化開發利用及保護,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能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進行產業化開發,一直為學界所爭議。綜觀相關言論可以發現,對于非遺產業化開發的爭論多集中在非遺所內含歷史的、民族的、區域的文化與精神意蘊是否能在開發利用中得以傳承,是否會因開發利用而被逐漸淡化、逐漸扭曲,甚至于消失。我們知道,非遺技藝層面的傳承保護相對較為容易,但精神層面的內容因為往往與過往某一特定時期、某種特定生活習俗與社會形態相關聯而使其開發利用存在一定難度,但如果失去了這一精神層面的對應與指向,非遺的傳承保護的意義與價值又如何得以體現呢?這確實是非遺保護與開發過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題,也是學界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與方向。筆者所指美術類非遺項目包含非遺名錄分類中傳統美術欄目中的所有項目和傳統技藝欄目中與傳統工藝美術相關的部分項目。
一、非遺產業化開發概念及其開發方式分析
(一)非遺產業化開發概念分析
非遺產業化開發是伴隨著非遺生產性保護理念而提出的,可以說,無論是生態展示性開發、商業化經營,還是產業化開發的概念的提出,都是對非遺開發利用的不同角度或方式的理解與探索。在對非遺產業化開發進行方式、路徑等研究之前,我們有必要厘清非遺產業化開發的概念及其特點,給予非遺產業化開發一個較為明晰的概念限定,這是進行相關研究的前提。關于產業化,楊治在《產業經濟學導論》一書中提出,產業化概念是從產業概念擴展而來的,產業概念是屬于微觀經濟的細胞與宏觀經濟的單位之間的一個集合概念。產業經濟學家認為,產業是指具有某種同類或類似屬性的企業或組織的集合,或者是指以某一標準劃分的部分國民經濟的總和。產業化即是指具有同一屬性的企業或組織集合成社會承認的規模程度,以完成從量的集合到質的激變,真正成為國民經濟中以某一標準劃分的重要組成部分[1]14-16。與楊治有所不同,有專家指出,所謂產業化保護道路就是把某個東西完完全全地變成一個經濟產業,按照產業的規則和規律來運作。產業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簡單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場化。它主要包括下面幾個要點:市場化經營運作形式;達到一定的規模程度;與資金有密切關系;以盈利為目的。[2]綜上所述,產業化必須滿足以市場為導向,符合市場化運作方式和規律,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標準等條件。
(二)美術類非遺開發利用方式分析
對于非遺開發利用,以美術類非遺項目開發為例,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非遺傳統生態展示性開發,包括拓展非遺傳承人隊伍,保留原有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模式與傳統制作工藝,以傳統生態展示方式進行開發利用。譬如以某一類非遺集中展示方式形成民族或地區的文化生態展示區或主題生態園區,并與地方博物館捆綁,以形成地方旅游經濟開發特色內容,實現“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是目前地方非遺開發利用的最常見形式,關于此方面的理論研究也頗為多見。二是非遺產業性開發。與傳統生態展示性開發不同,非遺產業性開發首先必須根據當前受眾的接受程度以及能夠與現代工藝相結合、能夠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并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等條件,遴選部分傳統非遺項目,進行產業性開發。相比于傳統生態展示性開發,非遺產業化開發在影響范圍、經濟效益、項目推廣等方面明顯大于前者,但由于與現代工藝相結合以及必須考慮現代人的欣賞口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易于與非遺所內含的傳統文化與精神指向相沖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傳統手工藝所特有的工藝美感缺失。因此,該如何進行非遺產業化開發,如何在產業化開發中保持傳統工藝的精神內涵與工藝美感等,都是我們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二、非遺產業化開發與非遺傳承二者關聯性分析
事實上,產業化開發的這種“市場化”、“規模化”、“標準化”和“逐利性”等特點正是非遺保護與開發中部分專家所詬病與竭力排斥的原因,也是非遺產業化開發是一柄雙刃劍的論點由來。對于非遺的傳承與開發,專家較為普遍認為,整體性傳承是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基本方式和首要方式,價值、內涵、個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層結構,外在表現形式則是其表層結構。不能脫離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原生態環境進行開發,而應整體性保護和開發。[3]因此,我們所說的非遺傳承開發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技術技巧,還應包含所蘊含的區域性、民族性以及個體化、差異化的特色與價值。在此,產業化開發特點和非遺傳承要求貌似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產業化要求有規模、有標準,但文化要求個性、要求獨特、要求差異。產業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產,這和手工技藝的要求正好相悖。[2]不可否認,在非遺產業化開發實踐中出現了一些產品低劣化、粗制濫造等現象,但一些成功的非遺產業化開發案例也告訴我們,某些非遺項目進行產業化開發是可行的,這在美術類非遺項目方面較為突出。在農村鄉民社會非遺項目的產業化探索方面,各地不斷總結出一些成功的經驗,既傳承了傳統的非遺技藝核心和文化蘊涵,又在文化內部規律允許的情況下有所發展。這大多是以傳統技藝為核心的技藝類或民間美術類,是歷史上就天然地與市場互為依存的項目,如:年畫、剪紙、玩具、泥塑、繡花鞋等。[2]許多成功案例表明,在某些美術類非遺項目方面,非遺與產業化開發兩者之間存在著一條可共生發展的路徑。關鍵要在厘清產業化開發與非遺二者特點之間的關聯性上,尋找適合美術類非遺產業化開發的正確道路。
(一)關于市場化與區域、民族及歷史特色
美術類非遺多為手工技藝,屬應用美術范疇,與國畫等純藝術不同,其產生與發展是建立在民眾生活需求這一前提之上。年畫和剪紙等能夠產業化發展,其主要原因,一是這類非遺項目與民眾信仰和心理訴求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血肉關系;二是歷史上其就也因市場而得以生存、傳播、傳承和發展,在現代條件下,能夠順利進入市場,為其生存和發展提供驅動力。[2]因此,美術類非遺市場化本無問題,關鍵在于能否在市場化中保存非遺所特有的區域、民族與歷史特色。美術類非遺源起背景多為封建社會的鄉野村鎮,其較為封閉的生存空間與相對緩慢的歷史文化進程造就了與之相對應的美術類非遺固有的特色與價值。美術類非遺的這種特色、價值與其源起與發展期間的地域、歷史和文化背景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當對非遺進行市場化開發時,由于人們的心理、生活需求發生了轉變,如何保留其內在的文化和精神意蘊就成為非遺市場化必然要考慮的問題。金元浦教授曾指出:“一切過去時代的文化資源,都有一個在今天文化語境中重新闡釋和創新開掘的問題。任何文化資源想要成為生動的、活躍的‘現在時’或‘現在進行時’,都必須與今天、與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聯系。所以,一切傳統的文化資源要想在今天發揮作用,都要經歷一個現代的轉換[4]”。轉換是必要的,但轉換成功的關鍵在于厘清哪些是可以轉換的,哪些又是必須保留的。必須凝練出能代表美術類非遺項目的身份元素,包括核心技藝、文化符號與精神內涵,這樣才能成功實現轉換,才能實現屬于非遺自身真正的產業化開發。中國貿促會家紡分會副會長楊兆華說:“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走上市場?第一步是商業化,第二步是提煉中國元素,然后,將這些元素與工業化生產結合,才能真正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2]”。
(二)關于“規模化”、“標準化”與“個體化”、“差異化”
傳統非遺項目多以身口相傳方式得以傳承延續,美術類非遺同樣如此。歷史上,美術類非遺多以單個傳承人或生產作坊方式得以傳承,這是與封建社會供需方式以及生產水平相對應的,因此非遺項目多存在個體化特征。正是因為傳統非遺個體化的傳承與生產方式,使其具有了個體鮮明的藝術特色與風格特點,具有差異化特征。而規模化則是適應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而產生的,是指生產企業為了提高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而進行批量化生產。企業規模化生產一般包括兩種路徑:一是在現有生產設備及生產能力不變前提下,加大生產單元(個體)數量,從而提高規模;二是在現有生產單元(個體)數量不變基礎下,提高生產設備科技水平,從而提高生產能力。標準化可以說是規模化生產的要求與結果,標準化既能保證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同時又能提高產品產量。非遺作為文化產業資源之一,進行開發利用時,雖然也有部分非遺項目在生產過程的某一階段采用機器替代原先的手工操作,但總體而言,仍然屬于手工藝范疇。因此,非遺項目的規模化生產一般采用路徑一方式,即增加某一單項非遺從業手工藝者的數量,從而形成規模化生產。譬如,蘇州鎮湖鎮就在政府引導下,集中民間繡娘并且通過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繡娘培訓班,在加大繡娘數量的同時,提高繡娘的藝術素養和刺繡能力,從而形成了刺繡規模化生產。而在非遺開發標準化方面,與工業規模化生產所要求的標準化不同,工業產品標準化要求在產品規格、品質等方面嚴格統一化、規范化,但非遺的標準化更多指向于在一定規范前提下,單個手工藝者賦予作品的個性化藝術特色,這使得非遺產品在保證一定規范與質量的標準下,具備了一定的差異性。
(三)關于逐利性
利潤最大化是企業追求的目標,逐利也是商人的本性,這一點在市場化的今天無可非議,不應該將其視為當下非遺產品開發粗鄙化、低劣化、同質化現象的罪魁禍首。事實上,即使在封建社會手工作坊時期,也存在產品品質高低不一現象。非遺開發出現產品低劣化現象,更多原因在于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管不力以及品牌效益缺失,說白了,還是屬于保護不到位或保護意識淡化或片面化。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現階段在利用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側重于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或濫用。[5]非遺保護不僅僅是對傳統非遺技藝、文化、材料以及代表性作品的靜態性保存保護,更多應該在開發利用中樹立非遺品牌意識,建立非遺開發利用相關標準與體制,并建立政府與市場化監管與監督機制,保證非遺在市場化運作、產業化開發中產品的品質。
摘 要:以農村文化為主要構成的鄉土文化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時期,農村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為研究對象,介紹了目前農村資源的概況,系統地分析了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便為提高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政策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4-0097-02
我國各地區在不斷的開發和利用農村文化資源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農村文化資源的消失問題就很突出。在我國正面臨著文化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雙重時期,必須不斷加大對我國農村文化等傳統文化資源的投入,以保證農村文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以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現狀為案例,詳細分析了其在利用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便為提高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利用提供一些借鑒。
一、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調查
河南修武縣隸屬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東鄰新鄉市獲嘉縣、輝縣市,南接焦作市武陟縣,西連焦作市區,北靠山西省晉城市、澤州市和陵川縣。修武縣南北長40公里,東西寬36公里,是海河的源頭之一,氣候主要是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修武縣總面積676.4平方千米,在2013年末總人口達到了28.0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3個,占人口比例不足1%,下轄城關鎮、七賢鎮、郇封鎮和周莊鎮等8個鄉鎮以及一個小營工貿區,223個行政村,當地的方言主要是懷川話。①2012年,修武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9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25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62元。2013年,修武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9.96億元,同比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6元,同比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10868元,同比增長13.7%。在各個產業中,工業和旅游業發展較快,2011年,修武縣接待旅游者480萬人次,門票收入3.7億元,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億元。2012年,接待游客558.2萬人次,增長16.3%;實現門票收入4.5億元,增長21.6%;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增長27.8%。②
河南修武縣的農村文化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主要是以民俗文化資源為主要構成,以舞蹈、雜技、音樂和戲曲為主要形式,極具地方特色。其中極具娛樂性的花船藝術形式、極具觀賞性的舞獅子和舞老虎活動、傳統雜技類的踩高蹺以及別有風趣的張公背張婆和騎毛驢是修武縣農村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還有紅色資源的特質的腰鼓和秧歌活動,群體性的推花車和霸王鞭等民俗。戲曲則主要包括懷梆、上黨梆子、豫劇、二夾弦和京劇等。
二、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修武縣的農村文化資源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隨著目前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步伐的不斷加快,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的保護與開發也面臨一些問題。
(一)推動農村文化發展的人才極度匱乏
修武縣的農村文化發展所需人才極度匱乏:首先,河南修武縣的農村經濟發展較慢,人均生活水平較低,不足當地城鎮人口人均收入的一半。在現階段,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導致大量的修武縣農村勞動力人口外遷,特別是青壯年人口的不斷外溢,使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中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大量流失。這就使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傳承出現問題,導致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萎縮,進而加大了農村文化資源利用和保護的難度系數。其次,隨著我國的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文化科學科技得到了快速發展,修武縣農村地區早已實現了電視、電話和網絡的全面覆蓋,這就是使得農村文化遭到了排擠、同化。最后,修武縣農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具有農村文化某些特長的人才出現了短缺,導致修武縣農村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受到極大的限制。此外,修武縣鎮村級的文化隊伍的年齡結構偏老、專業素養偏低,影響了農村文化發展的后勁,待遇偏低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這些都會農村文化傳承與保護不利。
(二)政府對農村文化重視程度不夠
修武縣地區政府現階段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發展地區經濟,對農村現階段的投入主要是為了完善基礎設,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如新農村建設、農村公路的建設、醫療機構、水利設施和農機機械化等,基本上都集中在物質層面,而對農村的文化建設以及農村文化資源的保護投資較少。對修武縣農村文化建設以及保護認識的不足,導致修武縣農村原有文化基礎設施老化,而新建的寥寥無幾,使得農村文化資源的硬件設施不足以支撐農村文化資源的傳承和發展。修武縣政府在政策上未向文化傾向,使得農村文化產業在規模、融資渠道、文化含量以及銷售渠道未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影響了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由于對其農村文化資源投入的不足,規劃不合理,削弱了農村文化發展后勁。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主體是農民,而當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相關的專業素養都很低,這是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改變的。
(三)商業化開發過重,農村文化發展方向存在誤區
修武縣在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上還存在商業化開發過過度問題,這對農村文化資源的保護產生了不利影響。一方面,修武縣為了快速的發展當地的農村文化產業,采取了設立當地的農村文化藝術節等形式,大力推銷,使得農村文化過于舞臺化和商品化,這就導致了農村文化脫離原有本色,對旅客來說也未必產生吸引力,同時還打亂了農村文化發展路徑。另一方面,商業化過重還導致修武縣農村文化的發展脫離了當地農村文化的實際,這同樣不利于修武縣農村文化的發展。要知道,失去了根基的文化是沒有生命力的。
三、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策略
(一)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的原則
農村文化資源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修武縣的農村文化資源對修武縣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未來經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正處于新農村建設的新時期,在發展修武縣農村經濟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農村文化的保護,必須協調好農村經濟建設、農村政治建設、農村文化建設和農村社會建設四者的關系,確保修武縣農村實現全面的發展。在對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時,首先要把握好農村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關系,要明白,開發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是為了推動農村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文化資源發展戰略,嚴防因偏重經濟利益而損害農村文化的傾向。第三,遵守農村文化資源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開展農村文化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工作。
(二)開發利用河南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措施
1.政府應該提高對文化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修武縣的文化資源的主體是農民,而僅憑農村難以對當地文化資源進行深層的開發和利用。修武縣地區政府必須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加大對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的力度。首先,地區政府應該認識到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的重要性,農村文化資源不但是凝聚當地人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修武縣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以農村文化資源為主的旅游資源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其次,修武縣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現階段修武縣農村地區的文化活動規模較小,文化氛圍也較為薄弱。為此,政府應該增加農村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提供物質保障,以便進一步提高農村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
2.做好農村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規劃。在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中,地區政府應該制定合理的戰略規劃,協調好農村文化資源的主體、文化產業投資商和旅游顧客三者之間的關系,對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政府要從政策以及財政等扶持的方式對農村文化相關的主體進行扶持,通過構建相關的信息交流平臺和,加強農民、文化企業和旅游市場三者之間的信息交流,進而合理的開發農村文化資源。在初期,對文化企業的扶持尤為關鍵,現階段修武縣的農村文化企業尚未形成規模,其市場的競爭能力較弱,政府必須在資金、政策和相關技術上予以扶持,促使其快速走向成熟。在開發利用的同時,應該制定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保護措施,對在文化、歷史和審美價值上具有獨特價值的文化資源予以保護,特別是具有建筑學和歷史人文價值的古村落。鑒于修武縣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需對其按照曲藝、戲劇、舞蹈和民間雜技等分類標準分類,并從專業的角度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3.建立專業性的文化人才隊伍。修武縣農村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關鍵在高素質的農村文化人才。文化人才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本地區的培育;另一種從其他地區的引進。修武縣文化民俗等專業性的表演人才,應該主要來自本地區的培養,而引進的人才則應來自經濟文化發達地區,主要是文化資源的營銷、規劃方面的專業人才。為此,政府應該積極構建文化資源人才交流平臺和文化人才的培養機制,打造一支具有很強專業性的文化人才隊伍。
4.提高農民文化保護意識。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離不開該地區農民的參與,農民是該地區文化資源的傳承主體,加強農民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意識是修武縣地區文化資源得以繼承和發展的根本保障。為此,地區政府應通過媒體宣傳、教育培訓、實踐教育等方式,提高修武縣農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提高農民對農村文化的認識水平,進而提高其保護農村文化資源的積極、主動性。
注 釋:
①②百度百科.修武縣.baike.baidu.com/subview/141151/11245840.htm.
參考文獻:
〔1〕熊官進,李玉瓊.淺談當前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23(8):36-38.
〔2〕宋宇成.淺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成就、問題和建議[J].北方經貿,2012,(8):50-52.
〔3〕王義杰.農村民間組織參與河北省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路徑探討[J].群文天地,2012,(8):116-118.
當前,地方文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對地方文化的開發與重構力度越來越大,地方文化已經成為各地打造品牌、開發旅游、發展經濟的重要籌碼。合理開發利用地方文化不僅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必然要求。
1地方文化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1對地方文化的價值功能認識不準確,忽視內涵建設
在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源時,優先考慮的不是社會價值,而是經濟效益,在拜金主義驅使下,開發活動僅限于對現有文化資源的簡單利用,甚至是破壞性利用,對地方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對民族精神的錘煉不夠,曲解誤解,有的甚至不尊重地方文化的真實性和嚴肅性,歪曲事實,調侃歷史人物,抹上迷信色彩,甚至故意歪曲解讀,將有地方特色的東西進行不正當的舞臺化、低俗化,甚至利用傳統風俗,暗藏等曖昧活動,把高尚神圣的地方文化庸俗化,以迎合受眾娛樂心理。這種只求利益最大化、不擇手段搞創收的行為,完全背離了地方文化的開發利用目的,是對地方文化和歷史的褻瀆。長此以往,地方文化高雅的東西不見了,只留下垃圾快餐,不利于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最終也會損害開發利用者的經濟利益。
1.2法制不健全
在國家層面,我國已出臺了一些宏觀的文化保護條例和法規,但在地方,可操作的具休細則仍然十分缺乏。地方政府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時,對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認識不充分,存在急功近利現象,對一些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地方文化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只有通過法律法規予以規范,才能從制度上控制這種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現狀,保證地方文化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利用。
1.3文化資源爭奪紛亂無序
由于歷史和地域等原因,地方文化的分布并不均衡,且沒有明顯的界限,同一主題的文化資源通過很多點體現出來,而這些點可能屬于不同的地方政府,各地為了搶奪文化資源,各自為政,認識不到彼此利益的一致性,不管條件是否具備,紛紛上馬文化旅游項目,為了搶奪市場,各地之間無序競爭,各自打著不同的品牌,為了宣揚自己不惜低毀別人,讓受眾無所適從。這種無序開發,難以形成合力,導致文化資源利用率低,綜合效益不高。這不僅不利于文化資源的整合,也是導致地方之間矛盾的根源。
1.4不重視周邊群眾的參與
開發利用地方文化往往是政府重視,商家積極,卻不重視周邊群眾的支持與配合,在拆遷和征地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矛盾糾紛。事實上,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周圍環境、自然風光息息相關,需要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圍,以保持文化景點的連續完整性。一些旅游景點,旁邊的居民亂搭亂曬,小販在旁亂擺亂賣,跟文化完全不搭調,破壞了景點的整體文化氛圍;有的在古建筑周邊違章建設與主題毫無關聯的娛樂設施,使歷史深厚的古建筑看上去就像一座落寞的城堡。我們認為,民風民俗、風土人情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為了獨占經濟利益,人為地把周邊群眾與開發項目割裂開來,反倒不利于地方文化的綜合利用。
1.5資金投入不足,缺乏產業化開發
很多優質的地方文化資源處于經濟不發達地區,人們思想封閉,交通狀況較差,自行開發建設能力較弱,迫切需要外來人才與資金,但吸引外部投資的環境又不理想,導致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得不到開發,僅靠零散的驢友消費與推介,豐富的文化資源不能有效地、大批量地轉化為文化消費產品,經濟效益就難以顯現。
1.6導游素質有待提高
導游在文化的推介和弘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許多導游為迎合游客娛樂心理,可以不尊重歷史事實,對地方文化亂講一氣,掛在嘴邊的不是歷史的艱苦,不是先人的事跡,而是一些道聽途說的野史甚至艷史,編排一些封建迷信的東西,嘩眾取寵,以博游客一樂。在這種導游引導下,非但起不到文化的宣教目的,反倒使地方文化旅游變了味、走了樣。
2對策研究
2.1注重內涵挖掘,深化對地方文化資源的價值認識
一是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文化消費品位。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時,要根據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加強對文化資源的提煉和創新,把純潔、文明和獨一無二的文化套餐提供給游客。二是在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要堅持以社會效益為主。地方文化是歷史的記憶和見證,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載體。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不利于地方文化健康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克服拜金主義的影響,制定經濟、文化、生態環境一體化的長期協調發展戰略,實現地方文化資源和地方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2.2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確保地方文化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
地方文化的物質形態部分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損毀就無法逆轉,因此必須建立各層次的法律保護體系,禁止在進行城鎮規劃建設中,損毀地方建筑原貌,孤立地方文化資源群,對破壞資源的個人、單位或組織實行嚴厲懲罰。在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源時,必須堅持“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注重開發和保護并重,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絕不能采取掠奪性的開發利用,而應有序、科學地規劃和開發利用,加大對物質形態的地方文化資源的修復、還原和保護。一旦開發與保護出現矛盾,就必須把保護放在首位,不能以城市建設、商業開發等為借口而毀損地方文化資源。對于精神形態的資源,要加大宣傳和傳播力度,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省內到省外,受眾越多,地方文化越能得到發展和傳承,把地方文化變成民族文化,直至走向世界。
2.3加大投入力度,優化配置,實現產業化運作
建立多渠道的經費籌集機制。首先,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增加地方文化資源的保護經費,對一些瀕臨滅絕的地方文物,更要優先保護。其次,要積極爭取海內外關心地方文化資源保護事業的團體與個人的投資和捐贈。再次,要將地方文化產業相關的收入用于地方文化資源的維修和保護。地方文化資源往往在那些自然風光優美的山區,這些地方常常還擁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可以將地方文化、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等有機結合起來,以地方文化為主帶動區域經濟聯動開發。將豐富的地方文化與優美的自然風景結合起來,招商引資,力爭實現產業化、專業化開發。2.4推進創新,確保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活力創新是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源的靈魂,沒有創意的文化就失去了文化發展的后勁和活力。通過內涵挖掘,讓游客在游覽體驗過程中,更加深入、理性地理解地方文化資源的精神實質,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為了讓游客更好地理解歷史,適時介紹相關的歷史知識或者配以簡潔的文字加以說明,或者開發一些參與性強、互動性強的項目,或舉辦一些地方文化主題活動,讓游客參與和體驗,增強親和力。利用現代聲、光、電等科技手段,進行動態展示、場景再現,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引起游客情感共鳴,讓游客過目不忘,從而達到提高文化產品美譽度、知名度的目的。
2.5服務經濟發展,造福當地百姓
地方資源的開發利用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服務于當地社會生活的進步,創造和諧發展環境,造福當地百姓。開發的結果是為了人們享受更多更好的資源,在開發的過程中不能損害當地人民群眾的利益,不能暴力拆遷,不能損毀田園,應該確保投資建設者、當地居民的合理經濟利益都能夠得以實現。總之,我們既要繼承地方文化內涵和精神實質,又要與時俱進,賦予地方文化以新的時代內容,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合理創新,增強文化活力,凸顯地方魅力,永葆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意義
1.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保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地之間、莫貴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富貴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無不凝結著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華,無不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無不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無不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幾千年始終延續發展,成為維系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成為振奮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為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對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立足時代實踐、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的需要
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連續的過程,是在既有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傳承、變革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是進行文化創造的深厚土壤,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們要在廣征博采的基礎上廓清歷史文化發展脈絡,認真挖掘提煉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價值,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闡發,作出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揚光大。當然,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回到過去、守舊復古,而是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要求,進行科學梳理、精心萃取,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上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豐富文化寶庫,不斷創造符合當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吸納融匯外來優秀文化成果、在與世界文化對話交流中豐富發展中華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與世隔絕,都需要從其他文化中汲取養分。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不同文化盡管有過摩擦、碰撞和沖突,但交流、借鑒和融合始終是發展的主流。一個民族要跟上時代,就必須善于同其他國家和民族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學習和借鑒外來文明成果,取諸家之長,走自己的路。中華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經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傳統。當然,學習借鑒不是簡單模仿、照抄照搬。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始終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把有益外來文化同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烙印,形成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使中華文化始終立于世界文化發展的潮頭。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構成要素
1.傳者與受者
在現代社會中,學校、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現代媒體等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者。而傳統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體。受者對于傳統文化的接受受到傳承內容以及傳承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職業類別等因素的影響。這是我們在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過程中需要注意的。
2.傳承內容
傳承內容主要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的傳承內容應是其優秀、精華的部分,包括中華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倫理精神、民族藝術、社會制度、知識體系、節日習俗、生活方式等等。
3.傳承方式
傳承方式是文化傳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總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方式是傳統傳承方式與現代傳承方式的結合。主要有民間傳承、學校教育傳承、媒體傳承、場館傳承、文化產業傳承等。
4.保障體系
保障體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傳承良性運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間傳承機制等方面構成,還包括運行機制、監控與評估體系等內容。
三、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
1.加強保護歷史文物
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遺跡、遺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鮮活的物質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從歷史文物中,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時代、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生產方式、政治制度、社會風俗、思想觀念、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歷史信息。沒有歷史文物的物質之軀,也就沒有傳統文化的存在,更談不上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必須進一步健全完善歷史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進重大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擴大歷史文物管理人員隊伍規模,提高其能力素質和科技應用水平。只有這樣,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才能長期具有直觀體驗的物質對象,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留第一手資料和基本信息來源。
2.培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踐行者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鍵是培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踐行主體。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全體國人。只有把優秀傳統文化外化為個人的行為自覺,傳承體系的建設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機和活力。
鳳慶的茶歌唱了千百年,茶園內采茶婦女常與挑茶男子對歌,就像電影《劉三姐》中的對歌一樣。如男的唱“:芭蕉樹上小綠雀,愛是愛來捉不著。”女的對“:小白衣裳漂茵茵,人倒好看沒良心。”一九五八年,一個鳳慶回族唱茶歌的老大伯,曾到北京表演過鳳慶茶歌。鳳慶的茶舞也豐富多彩,有大直歌、小半翻、三翻三轉“、毛朝里”“、毛朝外”“、鵪雞擺尾”“、老母豬吃食”等。鳳慶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獨樹一幟。鳳慶的茶文化是無形的財富,有待于進一步的挖掘及弘揚。鳳慶是中國茶文化中一顆璀燦的明珠。
二、如何開發利用鳳慶茶文化
鳳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比較豐富,不論是服飾文化、居住文化、飲食文化還是社會文化都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征,應該發揮地方優勢,合理開發利用。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培育文化產業和投資者,繁榮市場文化”。鳳慶茶文化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產業,其開發利用具有經濟屬性,也具有經營文化產業的屬性。必須通過市場經營運作來實現經濟價值。
在市場經濟中開發利用茶文化是鳳慶經濟增長的一種模式,一種資源。如果文化產業不運用市場經濟的組織方式和手段,文化本身就因為缺乏物質基礎和動力也就很難發展起來。所以,必須要通過開發來利用,也通過利用來開發。
三、鳳慶茶文化的開發和利用
1.酒泉民族宗教文化發展現狀
酒泉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區,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現有政府正式批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60處,信教群眾56150人。已成立市級愛國宗教團體1個,縣級愛國宗教團體15個。宗教教職人員143人,宗教活動場所生產自養收入115萬多元。
酒泉市合法宗教團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參教人數多;二是范圍分布廣;三是信教群眾文化層次較低;四是近年來伊斯蘭教、基督教發展迅速。信教群眾方面:具有“三高一低”的特點,一是農村人口多,據掌握農村信教群眾約占全部信教群眾的85%以上;二是婦女多,約占全部信教群眾的75%以上(伊斯蘭教除外);三是老年人多,55歲以上的人員約占全部信教群眾的70%以上;四是信教群眾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小學文化及不識字的人員約占全部信教群眾的65%以上。教職人員方面,文化水平、宗教學識普遍比較低;特別有威望的代表人士比較缺乏。
2.酒泉宗教文化發展存在的不足
2.1 對宗教文化認識不足,投資不夠
如敦煌莫高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所展示的無疑是文化,是繪畫與雕塑藝術,可疏漏了一個不該疏漏的文化問題,即莫高窟是佛教文化的產物,她首先或根本上是佛教圣地。從旅游市場目標群體的確定來看,莫高窟的目標群體主要有兩個:一是文化人,一是信佛者。莫高窟的游客除了藝術家、文化人,還有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有著佛教信仰傳統和背景的人士。但是現在只重視了前者而有意無意忽略了后者,在宗教文化的展示上有疏漏和偏頗之處。
2.2 對宗教文化資源深度開發不夠
在宗教文化開發方面觀念保守,開發利用方式單一,表現出重旅游輕文化,過渡商業化,重視有形的硬件建設,忽略無形軟件建設的現象。從事宗教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研究和創作的人員鳳毛麟角,作品更少。應該有更多《敦煌神女》、《水月觀音》等文藝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酒泉宗教文化魅力。
2.3 偏重管理,宗教文化感染教育作用發揮不夠
由于酒泉市信教群眾一半以上是近年來從外地遷入的移民,宗教活動場所近一半是隨著移民遷入興建的,信教群眾文化素質較低,教別、門宦比較復雜,教職人員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管理難度明顯加大。有些教存在“三亂”問題,宣教內容不符合社會主義科學文化內容,對信教群眾有誤導,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向心力和精神狀態。
2.4 移民區的宗教問題日趨凸現
隨著疏勒河項目的實施,由甘肅省東部地區遷往酒泉市玉門、瓜州的穆斯林移民達到近4萬人,移民項目區在正式移交酒泉市管理前,就已經形成了多個宗教活動點,這些活動點都未經宗教管理部門登記審批,給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5 愛國宗教團體力量薄弱,愛國教職人員缺乏
市、縣兩級宗教團體,無專職工作人員,自養收入很少,活動經費比較缺乏,工作開展和作用發揮不夠理想,不能很好地發揮聯系信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教職人員隊伍整體存在素質不高、年齡偏大、文化層次偏低的現象。高層次、有影響的教職人員缺乏,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
3.進一步弘揚宗教 構建和諧酒泉的建議
3.1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保持清醒頭腦,統一思想認識
進一步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宗教觀、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宗教政策法規的教育和培訓,使其在了解宗教與宗教文化社會作用的機理和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宗教和宗教文化的正負社會功能和積極、消極兩個方面的社會作用。宗教文化與宗教信仰既有聯系也有區別,雖然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將宗教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納入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
酒泉市宗教資源千佛洞、榆林窟、東、西千佛洞,法幢寺等,是宣傳正信佛教、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法門。既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又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實現酒泉經濟轉型,培育和著力打造文化型支柱產業勢在必行。建設旅游名城,打造佛教旅游就是轉型中的一個重大項目,通過名人、名山、名寺的整體合力,全力謀劃建設佛教文化品牌,帶動酒泉市文化、旅游業大發展。同時,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宗教場所建設和管理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旅游名城”的要求相適應,為我市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增添和諧因素。以做好旅游品牌為大局,將酒泉市宗教文化與山水文化共同策劃、包裝、推介。
3.3 整合宗教名勝資源,打造人文景觀名牌
控制“宗教搭臺、經濟唱戲”行為,避免助長宗教熱。對與宗教無關的單位、企業或個人違反規定,擅自投資興建寺廟教堂、亂建露天宗教造像特別是露天大佛等違背宗教政策法規的行為,要按照有關規定堅決予以查處。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要合理規劃城市老居民區和人流密集區的宗教建筑。開發散落的宗教場所,優化周圍環境。深度開發,突出特色,明確主題,不斷提升景區文化資源開發的品位,力爭打造精品名牌項目。
3.4 尊重文化開發利用的規律和宗教文化自身規律,科學規劃,合理利用
在以宗教文化資源為主體和依托的景區開發中要正視景觀的歷史文化淵源,尊重宗教文化自身規律,同時要注意景區文化資源要素之間的內在協調性,以保護優秀傳統宗教文化為前提,以開發利用促繼承保護,確保宗教場所的宗教活動正常有序進行,切實維護宗教文化部門的合法權益。
3.5 培養高素質宗教人才,發揮傳承文化的主體作用
一是加強對宗教界人士的培養。努力提高教職人員的宗教學識和文化藝術素養,引導他們愛國愛教,遵紀守法,正信正行,鉆研宗教典籍,提高學識素養。二是要建立激勵機制。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將宗教場所內部擺設、裝置的文化藝術品味、文物收藏與保護、名勝解讀與展示、教職人員培訓、宗教文化研究等列入考核內容,引導宗教場所挖掘和表現文化內涵。三是創造良好氛圍,調動宗教界人士的積極性。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宗教政策,尊重、關心宗教界人士,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創造自養和良性發展的條件,從而凝聚人心,融洽感情。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其實施主體和惠及的主體是農民,而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成與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農村的文化建設至關重要。鄉土文化是鄉村特定區域環境下的文化積淀,反映特定時代、特定區域民族傳統文化及鄉村經濟社會狀況。在工業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鄉土文化面臨著被摧毀的危險。
一、鄉土文化的概念與價值
說過:“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豍那么,在鄉土社會產生的文化就是鄉土文化。
(一)鄉土文化的概念。
鄉土文化是一種孕育于幾千年自給自足的以農業為基礎的中國鄉土社會,依賴于鄉土社會,蘊含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農民本土文化體系,其實質是當地人的生活狀態,它是維系當地人民群眾共同生活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如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娛樂方式、傳統禮儀習俗、對土地的感情等。
(二)鄉土文化的價值。
鄉土文化作為特定時期不可替代的區域文化形式,有著重要作用:
一是區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產生了不同的鄉土文化,因不同的鄉土文化而帶有不同的傳統性,這足以將自己所處的鄉土文化與其他鄉土文化明顯的區分開來。二是社會認同作用。鄉土文化是鄉村特定區域環境下的文化的長期的積淀,對在共同鄉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較強的社會認同與整合作用,對維系農村社會穩定與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三是規范作用。“中國傳統的鄉土文化是在幾千年自給自足的農業基礎上形成的,它適應于血緣或宗法式的小農經濟,這種文化核心是‘禮’。豎“禮”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成為調整農村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
二、鄉土文化的困境
鄉土文化孕育并依賴于以農業為基礎的中國鄉土社會,根植于傳統性,所以當傳統的鄉土社會解體時,鄉土文化也將隨之消亡。
(一)鄉土文化區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鄉土文化與生俱來的,而這恰好與以先進、開放為特性的現代文化是相互對立的關系,在現代化的大潮中,鄉土文化的面臨嚴重的威脅。人們想要保存自己的鄉土文化,就不會去改變鄉土文化下的社會和生活;而現代化產生的生產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廣大的農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們就必須拋棄原來的生產生活方式,不得不舍棄熟悉的鄉土文化,追求接受現代的生存方式。
(二)鄉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傳統性,使得鄉土文化在開發上存在諸多難題:鄉土文化資源地域分布分散;流傳斷層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發揮經濟效益。而市場化對鄉土文化開發利用也有要求:鄉土文化能夠實現資源規模化、傳承的連續性、經濟價值。傳統性和市場化的不同要求使得鄉土文化的資源在開發與利用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對矛盾:鄉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傳承其固有的傳統性,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又企圖獲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須在傳承鄉土文化時,實現鄉土文化資源的市場化。
(三)鄉土文化認同的困境。
我們對鄉土文化的認同,包括其生存的狀態、呈現的形式、它所產生的社會關系、生活方式、價值觀、世界觀的認同。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可供廣大農民選擇、認同的文化種類越來越繁多,當廣大農民不再自己所屬的鄉土文化產生認同時,那么,認同困境就會降臨鄉土文化。
三、鄉土文化傳承的可能性
2010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對新時期我國的文化建設提出要求“必須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豏這無疑為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機遇。
正確處理好傳統性與現代性的矛盾關系,使鄉土文化在傳統性與現代性在斗爭與統一傳承與發展中。鄉土文化的傳統性,是長期以來特定區域的居民留傳下來的文化積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要傳承鄉土文化的傳統性;同時我們還需要做的是賦予鄉土文化一定的現代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要充分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努力實現其經濟價值,使之成為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對鄉土文化即應保證鄉土文化傳統性的前提下,實現鄉土文化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護好鄉土文化的傳統性。在開發與利用鄉土文化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拋棄其與生俱來的、最根本的傳統性。
二是充分挖掘與利用鄉土文化資源。打破鄉土文化資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賦予其市場經濟下的氣息,能夠對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如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是實現鄉土文化的傳統性與現代性的有機結合。一方面,以傳統性為內容,以現代性為形式,將鄉土文化予以傳承。另一方面,以鄉土文化傳統性的方式,賦予現代性的內容,將鄉土文化予以發展。
總之,在現代化的浪潮中,生存與發展對鄉土文化來說是不易的。鄉土文化作為特定區域的歷史文化積淀有著其重要的價值,保護好傳承好鄉土文化,對于今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義深遠。
(作者:齊魯工業大學12級中國化研究生)
注釋:
1前言
目前, 我國已有 31 項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各級政府對世界遺產的申報和保護意識正在增強。但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 過度的商業化開發, 也使得一些文化和自然遺產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壞。目前, 部分世界遺產地出現盲目的商業化開發, 給世界遺產地的生態環境和歷史風貌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和破壞。此外,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致使我國一些遺產資源面臨著真實性和完整性消失的危險。本文從動態發展的視角, 以一些旅游地為例, 通過實地調查研究,立足于民族旅游原真性保護,在城市化過程中應保護和延續其社會聚落特征,強化其時空異化過程。探討如何營造和諧的整體人文生態系統體驗,再現詩意生活場景,實現可持續發展。
2平遙古城的保護與開發
平遙古城能夠完整地保存至今,除了有利的自然條件因素以外,還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關系。由于當地干燥的氣候條件,使得木結構的古建筑物得以保存,同時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工業主要以煤炭業和輕工業為主,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來改造公共古建筑物,居民也缺乏經濟能力改善自身的居住條件,使得古城 4000 多所古民居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下來。除了上述客觀原因外,古城的保護同時也得益于當地民間、平遙縣、山西省以及國家的重視。在當地縣政府和省政府的努力下,一系列規章和條例得以制定,對古城的保護力度得到加強。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后,對平遙古城的保護工作納入到了國際組織的監督和保護體系內。平遙古城保護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省縣政府以及民間。據記載,僅從 1979 年至 2000 年底,對古城保護的資金已就達到了2500 余萬元。在對古城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總體上說來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平遙古城開發的景點已經有 30 多個,古城內的民俗客棧已達到 40 余家。而利用當地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所舉辦的各種大型活動,也吸引了眾多旅游者。
古城的保護工作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作為保障,還涉及到怎樣處理好遺產保護和發展當地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間的矛盾關系.為了發展旅游,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以改善古城的環境,修建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除此以外,古城居民的搬遷、新城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做后盾。根據平遙旅游局的統計,僅居民搬遷和新城建設就需要資金近 20 億。雖然通過多種渠道獲得資金投入,但古城需要的保護資金仍然不足。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的興起,古城風貌、街道鋪面以及典型民宅等,還面臨著另一種性質的破壞、建設性的破壞。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部分古城居民開始追求現代化的居住條件。在改造和裝修自家店鋪和四合院時,使用了一些非傳統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瓷磚、水刷石等,外觀造型亦追求現代風格。這種做法對平遙古城的整體風貌造成了嚴重的視覺破壞,影響了古城整體環境的真實性[1]。
3江南水鄉古鎮的可持續發展
1. 保護并延續古鎮農業社會聚落的質樸性特征,強化古鎮時空異化過程。
江南水鄉古鎮具有典型的農業社會聚落特征。在保護利用中,可利用當地木結構建筑的藝術性、古鎮完整性和水鄉文化的豐富性,挖掘其中蘊涵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歷史背景與古鎮發展緊密連接,將歷史時期古鎮景觀的原貌保護并延續下來,使之成為特殊形式的歷史博物館,張揚古鎮農業社會聚落的質樸性,保護質樸傳統的景觀特征。其次,古鎮是農業社會聚落發展的產物,與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和時尚化的社會發展相背離,時空異化是彰顯古鎮遺產價值的核心,因此應強化古鎮的原真性和時空異化過程。
2. 規劃景觀遺產隔離廊道,保護江南水鄉區域景觀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城市化和現代化對古鎮的侵擾不可避免,但又是必須加以控制的,是保護古鎮原貌的關鍵。古鎮生活、市場功能的延續必然并可能犧牲現代人享受現代化成果的權利,因此將現代生活與古鎮完全協調融合無法辦到。可以林地、農田為景觀要素建設古鎮遺產隔離廊道,將傳統古鎮與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景觀相對隔離;并通過遺產廊道將分割的古鎮連接,在區域上形成連接網絡,保持區域連續性和完整性,避免孤島化現象的產生。
3. 保護古鎮水鄉文化的原真性,營造和諧的整體人文生態系統體驗。
古鎮整體人文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社區教育,建立多種社區參與及相應保護和利益機制,提高居民對古鎮本身遺產價值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其保護原真性的積極性,調動參與古鎮旅游的積極性,避免古鎮空心化發展。同時,營造古鎮整體人文生態系統完整的體驗。從現有的游客偏好調查來看,高達49 %的旅游者喜愛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風貌,48 %的游客對古鎮獨特的人文風情感興趣,而36%的旅游者認為古鎮現有的產品缺乏亮點和特色,13 %認為與古鎮本身的特點相差甚遠。由此可見,古鎮整體人文生態系統的原真性是人文生態旅游體驗的核心。
4. 合理調控環境容量,降低聚集密度和強度,控制服務設施和規模,再現詩意生活場景[2]。
容量、人口密度和流動強度、服務設施與發展規模是衡定古鎮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傾向的重要指標,也是傳統文化景觀與現代文化景觀本質的區別之一。為了再現江南水鄉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的安詳靜謐的社區生活場景,可以嚴格控制現代工業,拆除和整治保護區和傳統民居風格不協調的建筑,保護傳統空間格局;恢復古鎮傳統手工制造工藝,嚴格限制人口的大規模集聚和商業的大規模發展。
4結論
江南水鄉古鎮雖然已經有了配套成熟的保護制度和執行機制,然而城市化、現代化和旅游業對古鎮的沖擊已經表現得越來越明顯,無論是古鎮的自然和人工景觀體系,還是居民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與之相應的行為方式等,都在逐漸向著時尚、現代以及后人工化的方向發展,城市化成為江南水鄉區域景觀整體性保護的嚴峻威脅。江南水鄉古鎮景觀的原真性存在以下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的問題: 1. 古鎮物質景觀的原真性與生活場景的現代化過程; 2. 古鎮保護追求人文生態的原真性是傳統的真實,還是現代的真實? 3. 與周圍空間的連續性決定了古鎮為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擴張提供了客觀環境; 4.高密度旅游活動為古鎮現代化、時尚化、藝術化和商業化提供了必然的經濟基礎。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K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2-0192-03
一、基于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文化規劃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隨著20世紀末以來文化及創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發展,以文化為中心的城市發展策略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由于文化對于城市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因此制定城市的文化規劃與發展戰略,加大政府對于文化建設的投資,彰顯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對于城市的發展非常必要。全球范圍內,文化正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核心議題,文化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城市的文化繁榮總是和經濟昌盛聯系在一起,例如14世紀的佛羅倫薩、16世紀的倫敦、18~19世紀的維也納、19世紀末的巴黎等,它們的輝煌文化無一不是經濟繁榮發展的產物。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城市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隨著人均GDP越過3 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呈現快速拉長,政府財力持續增加以及文化經濟在城市經濟結構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文化設施大量興建,中國城市正在進入文化建設的期,文化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已經逐漸得到各方面的重視,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出臺和快速增加的文化事業規劃、文化產業規劃、綜合性的文化發展規劃,以及近幾年來大量涌現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都表明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當前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西安地區的文化開發與利用則尤為重要。西安面臨文化建設的良好機遇,為使西安能夠更好地在全球占據有利的節點位置,必須在對西安的建設中突顯西安的歷史文化優勢,以此來提高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和經濟競爭力。
西安的文化優勢顯然在于其悠久的歷史,尤其以周秦漢唐文明著稱。西安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祥地,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 0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共13個王朝建都,中國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許多歷史文明都誕生在這里,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也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為我們的今天保留了大量的文化資源。1981年,西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與雅典、羅馬、開羅并列為世界四大古都。對西安的文化建設,首先要考慮到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對周秦漢唐文化的規劃與開發自然是重中之重。
二、西安地區周秦漢唐文化資源開發的局限性
西安歷史文化資源主要包括都城遺址、宮殿遺址、帝王陵園、歷史重要事件遺址、城市歷史格局、宗教文化活動、人類活動遺跡、歷史文化街區、自然生態環境及歷史文化環境、近現代建筑、古鎮(古街、古園林、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等。面對發展機遇,各方面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是在不斷增加,但是應該清晰地看到,中國城市在文化建設中所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在探討和運用文化資源的城市和地區發展策略中,重經濟價值輕人文價值的出發點往往使得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面臨著過度商業化的開發,在很多時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1]
我們也應該看到,西安地區周秦漢唐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范圍上和內容上都有一定局限,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力度不強,民俗類資源挖掘深度不夠,開發利用方式單一,缺乏現代感。首先,西安文化資源開發主要局限于城區、近郊及臨潼,而長安、藍田、戶縣、周至則大多處于未開發狀態。其次,西安地區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存在很大局限。中國古代傳統的飲食文化、藝術文化、教育文化、儒學文化、建筑文化、服飾文化、娛樂文化等方面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與利用。比如幾千年的三秦文化熏陶形成了西安鼓樂、歷史上的工藝作坊包括漢長安的制陶作坊、鑄幣作坊,在中國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民間社火、楹聯習俗以及節慶、禮俗、游戲等傳統民俗文化在關中地區又獨具特色。但這些文化資源很少得到開發與運用,其蘊藏著深厚的文化潛力與經濟潛力都無法得到利用,西安完全可以以這些特色文化為依托,大力開發周秦漢唐民俗文化。
三、西安地區周秦漢唐文化規劃與運用的策略
西安作為中國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適逢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契機,為參與激烈的全球城市競爭和營造自身良好文化環境的需求都使得西安地區需要以更為整體的視角,有策略地運用文化資源促進城市文化建設,創造宜人的城市文化環境,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應對全球城市競爭。西安一方面要抓住機遇,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將文化規劃與應用做到最優。另一方面,要堅持以文化為基點、突出周秦漢唐文化特色、深刻發掘中國文化內涵,提升西安的核心競爭力。
1.突出歷史文化主題,確立整體的城市文化發展空間格局
古都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可利用的歷史資源很多,根據歷史資源分布,西安在已有的文化主題基礎上,確立更多的歷史文化主題,形成整體的城市文化發展空間格局。例如,西安市中心規劃“中心唐城老區”,將周秦漢唐的歷史資源利用起來,復興唐皇城,再現古西安。加強老城的整體保護,重點保護傳統空間格局、歷史街區、文物古跡、城市風貌、人文遺存等,逐漸弱化和分離老城的行政、居住等功能,強化其旅游觀光、文化交流功能,降低老城內的人口密度。曲江新區可以繼續發揮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優勢,重點發展文化產業。西安東郊,歷史文化資源相對不足,但其作為近現代一些工業企業的集中地,承載著近現代西安歷史文化的傳承,不能忽視,在其舊城改造中,可以把工業遺產作為歷史文化主題,利用轉型時期的有利條件建立工業遺產博物館。圍繞漢長安城遺址和大明宮遺址,建立漢唐文化景觀區,依托終南山源遠流長的文化資源,深入研究和進一步挖掘其極大的文化價值和豐厚的經濟價值。結合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將關中—天水經濟區建成國際性文化交流基地,全面深入地反映這些資源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旅游價值。
2.既要繼承歷史傳統,又要謀求文化創新
西安文化規劃和文化開發,對西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必須要有一種對歷史、對文化的敬畏之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謀求創新,是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唯一的健康發展之路,其關鍵在于找準傳統和現代的契合點,也就是拿捏好傳統和現代結合的程度。”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商子雍如是說。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傳統,高度重視并且精心保護那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它們所處的環境,發掘周秦漢唐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精髓。其次,漢唐時代的長安是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今天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不能拋開歷史,而是在繼承中有所創新,從歷史中探求漢唐長安文化精神,融入到當前西安的發展理念和城市精神中。第三,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城市文化規劃獲得更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事實上,近幾年來,西安在這方面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文化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創新,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為社會服務,另一方面,又能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比如在華清池文化景區演出大型歷史舞劇《長恨歌》,將唐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進行歷史創新,得到了社會各界較高的評價。總之,開發和利用周秦漢唐文化資源,還要不斷將文化資源變成為文化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將文化創新作為一種常態,使其成為文化規劃和發展的必要前提。
3.具有開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間網絡
在對西安地區文化規劃和利用上,無論從城市居民自身的需求角度出發還是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來看,西安都需要完善自身的文化空間網絡,一方面為西安市民提供文化活動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城市軟實力。西安文化規劃與利用應該具有唐文化的特色,秉承開放性之特點,建立城市文化網絡空間。堅持大開放、大旅游、大市場、大品牌的市場開發戰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重點建設商業聚集區。在西安形成漢唐文化景觀區等多個文化中心區,充分利用古都西安的獨特文化資源,使西安的古城街、巷、院、鋪,傳統民居、古老建筑及周邊環境,得到更好的保護,使文化中心城區成為集商貿、旅游、服務、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綜合區。強化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堅持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堅持遺產保護,文化復興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相互協調,以世界古都,高品位文化產品等優勢資源為基礎,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大以歷史古都和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品的深層次開發,提升文化產品內涵,樹立最具東方神韻世界古都形象。將周秦漢唐文化與生態文化相結合,增強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功能。例如,將周秦漢唐文化應用于秦嶺生態旅游新產品,溫泉旅游新產品和曲江旅游度假區等自然景觀新產品和休閑度假新產品。再如將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成為立體式的華夏文明發掘基地、維護基地、開發基地、學習基地、研究基地、普及基地,而且建成國際性文化交流基地,提升漢唐文化的開放意義。
4.挖掘文化內涵,進行全方位深度開發,提升城市軟實力
我們提升西安的軟實力,就要從西安文化內涵入手,以隱形文化顯性化為重心,以特色文化多樣化為途徑,全方位、多層次深度開發文化資源,走“內涵式”文化產業發展道路。例如,在飲食文化方面,除了對現在已經開發的比較有成就的唐代皇家飲食文化的繼續創新外,還可以加大對唐代宗教飲食與保健飲食進行深度開發,諸如對唐代佛教飲食、道教飲食、保健飲食等的開發利用。在服飾文化方面,可以大力開發漢唐文化的服飾與化妝產品,漢唐服飾異常豐富,不但水平高,造型好,而且極具文化特色,在這方面進行深度開發,既可以宣傳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擴大西安的文化影響。在節慶文化方面,可以利用周秦漢唐節慶文化,加大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習俗,弘揚西安文化精神。例如借鑒唐人重陽節賞菊飲酒之習俗,開發一些節慶旅游產品。還可以加大開發一些便于群眾參與及展示性較強的游藝產品。例如唐代的雙陸、投壺、斗雞、舞馬等活動既具有觀賞性和展示性,也具有參與性。在民俗文化方面,可以深刻挖掘古代民俗文化內容,進行深層次開發。周秦漢唐民俗內容非常豐富,包括禮儀風俗、黥刺習俗、婚姻習俗、喪葬風俗、信仰習俗、避諱習俗、稱呼習慣、禁忌習俗等等。目前學術界對這些問題已經進行了相當深入的研究,但在開發與利用方面,其價值遠遠沒有被發掘出來。在演藝文化方面,要以《仿唐樂舞》、《大長安》、《長恨歌》等系列作品的成功為典范,大力挖掘歷史題材,以現代科技形式展示傳統文化內容,突出周秦漢唐文化內涵,創作優秀舞臺劇目。總之,要充分發掘西安地區周秦漢唐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建立以周、秦、漢、唐文化為主體的產業園區,實現文化資源全方位展示。
5.借鑒儒家思想中的美學觀念,講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態文化,強化西安國際化大都市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強調了自然環境同從文精神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得自然環境背后體現著深厚的文化意味,強調了一種美學意境。在西安的城市規劃與建設中,對于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美學理念的解讀與運用對于城市的發展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提升整體的城市環境質量,增加城市的文化品位。現代人對山水環境的渴望是很強的,西安城市文化建設中應該把秦嶺等自然美景的運用考慮進去。近期西安提出的“八水潤西安”的城市建設戰略規劃也是對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彰顯,在文化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注重生態建設,已經義不容辭。例如大明宮、建設中,在大明宮附近規劃出29平方公里,以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依托,構建完整的文化體系與生態體系,重點恢復太液池,加快城中村、棚戶區的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建設,將這個區域發展成集旅游、商貿、文化、居住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功能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相得益彰。
四、結語
各地區對儒家文化的內涵詮釋不盡相同,因此儒家文化的旅游價值和旅游開發狀況在不同地區有所不同。李文明以廬山白鹿書院為載體,對廬山儒家文化的內涵和旅游價值進行了發掘和分析,并對廬山儒家文化的旅游深度開發策略進行了探討,其中在策略上重點探討了旅游形象策略、景點建設策略、產品策略和市場營銷策略。李晉宏從儒家文化開發的角度,研究了平定縣冠山獨特的儒家文化,指出了開發利用儒家文化對豐富山西省旅游文化、指導地方旅游開發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旅游地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發展和諧旅游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梁煒從儒家文化的和諧觀角度出發,探討了儒家文化對發展和諧旅游的教育啟示功能以及如何實施這種教育。方百壽、張芳芳和李洪波等建議以儒家傳統文化為基礎,以旅游發展的利益相關者為出發點,建立良好的旅游生態倫理體系,以保證旅游業的良性發展。吳聲怡、余志榮和高群認為中國旅游與儒家文化有著密切關系,中國旅游在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同時也促進了儒家文化的傳播,而儒家文化的傳播又進一步帶動了旅游的發展。
二、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資源分析
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故鄉,也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來就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家喻戶曉的“三孔”———孔府、孔廟和孔林在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市現存文物古跡300多處,具有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2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魯國故城遺址、顏廟、九龍山漢墓群、尼山孔廟及書院7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有十幾處。曲阜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是開展儒家文化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表1對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資源狀況作了簡要的分類。人文旅游資源是由人類創造的,反映各時代、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俗與民情狀況的旅游吸引物。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資源多為人文旅游資源,其歷經滄桑巨變的積淀,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文化的“沉積巖”,在現代社會中因其歷史的厚重感而散發著獨特的旅游資源魅力,也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地理景觀,即現今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資源中的自然旅游資源。在曲阜的儒家文化資源體系中,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的界限并不是絕對的,很多人文旅游資源需要借助一定的自然景觀表現其特有的價值,而自然旅游資源在很多情況下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色彩。從文化時空觀的角度來講,人文旅游資源更多地依托于時間的積淀,屬于時間的范疇,自然旅游資源表現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屬于空間范疇,這二者共同構成了時空向度上的儒家旅游資源。
三、曲阜儒家文化的旅游價值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們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會產生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等精神層面的需求。文化作為人類精神領域重要的構成元素,便成為滿足人類更高層次需求的精神營養。而對于歷史和異域文化的向往促使人們產生了旅游行為。儒家文化作為寶貴的人類精神遺產,必然成為政府部門、旅游企業、旅游研究部門、旅游從業人員和旅游者所關注的焦點。曲阜儒家文化對于炎黃子孫乃至世界人民而言具有重要的精神價值。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現代商業社會下人們尋求返璞歸真欲求的精神沃土。以儒家文化旅游資源為主題開展的旅游活動不僅可以使旅游者獲得視覺、聽覺等方面的旅游體驗,而且可以使旅游者的精神思想得到升華。因此,儒家文化在旅游業中所具有的精神價值使得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滿足。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儒家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儒家文化旅游活動積極展開,祭祖旅游、修學旅游、文物旅游、節慶旅游以及美食旅游等旅游活動在孔子故里開展得如火如荼,在這一過程中旅游的社會文化效應尤為明顯。現代商業社會中,曲阜儒家文化與商業元素的融合使得傳統的儒家文化煥發著商業氣息。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十六屆三中全會對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意見。這一政策為儒家文化的產業化吹來了一股強勁的“東風”,旅游業成為儒家文化產業鏈條中最為活躍的一環,不僅使得儒家文化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繼續散發著思想魅力,也使得儒家文化逐漸融入到經濟浪潮中創造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四、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曲阜市借助儒家文化的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自1987年曲阜市舉辦首屆“孔子故里游”旅游節慶活動以來,“三孔”等一批人文景觀相繼對外開放,還先后舉辦了“孔子誕辰故里游”、“修學旅游”等專項活動。從曲阜市旅游業的發展狀況來看,以“三孔”為代表的孔子文化資源是其核心旅游資源,而目前孔子文化資源在旅游業中的開發利用現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節慶旅游
在孔子故里的節慶活動中,影響最廣的是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它是融合了紀念、文化、旅游、學術和經科貿的大型國際性節慶活動,旨在紀念孔子對人類文化的杰出貢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國際孔子文化節自1984年起已連續舉辦了26屆,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山東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東的重要平臺,已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國家級“旅游節慶精選”之一,被國際節慶協會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其濃郁的儒家文化特色、豐富多彩的旅游活動,吸引了海內外大批游客。時至今日,孔子國際文化節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二)修學旅游
孔子故里曲阜具有修學旅游基地的特殊功能,這個功能對于孔子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游客的活動范圍大多局限在“三孔”之內,游客很難找到短暫休息、停留的回旋空間。自2006年推出首屆“孔子修學旅游節”后,開創了國內修學旅游的先例,整個活動從整體形象宣傳、景區整合推廣、修學活動策劃、市場營銷組合、演繹平臺搭建等軟件入手,挖掘孔子故里人文內涵,豐富修學旅游產品內容,改變了孔子文化旅游的既有模式,將孔子家鄉修學旅游從普通觀光型升級為休學體驗型。通過開展修學旅游,改善了孔子文化旅游集中于“三孔”的局面,同時帶動了周圍旅游“冷線”的升溫,帶動了區域旅游的整體發展。另一方面,修學旅游延長了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時間,有利于當地旅游業的吃、住、行、游、購、娛整個產業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