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09: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道德行為的培養方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建立小學生行為評價目標體系
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的評價,是目前教育科研中的一個難題,幾年來,結合我校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正教育行動,我作為學校一個品德課教師,一個學校分管德育的工作者,在對小學生行為評價方法和評價過程激勵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實踐證明,效果良好,方法可行,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結合《中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守則》,制定《學生行為年級序列要求》,“序列要求”體現小學階段各年級兒童心理、知識層次、行為發展的特點。接著,根據“序列要求”建立“高、中、低各年級學生行為規范量化考核目標”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由學習、禮貌、紀律、衛生、互助、愛校等行為組成,考核目標的內容體現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各年級內容既有一定的重復,又有適度的化,體現出對學生行為評價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步提高的要求。同時,針對學生易出差錯的行為,制定了《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分學習、紀律、禮儀、衛生四個方面,25個考核細目,列為“班級周評比”,這樣,學生行為考核做到長、短結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激勵對學生起一種增強和鞏固的作用。如果學生的某一行為能獲得學校、老師、家長、同學的承認,并受到了贊揚,就會有一種強化作用,他就會反復出現和保持這種行為;如果學生的行為得不到贊揚,他就會減少這種行為的出現,甚至消退。因此,必須重視評價過程激勵。
每學期班里開展“十花”競賽活動,每一行為學生達到一定分數值時在“紅花欄”上掛一朵花,每學期獲“紅花少年”。半學期開展一次由家長、學校評選“文明孩子”活動,評上的在全校學生會上給戴上大紅花。每月一次諸如“學《規范》,做文明孩子”、“行為規范量化、目標知識搶答賽”、“學《規范》動作操作表演能力賽”、“學《規范》美術作品賽”等競賽活動。每天由紅領巾廣播站表揚好人好事一次,強化他們的良好行為,使之形成習慣。
2 拓寬道德行為評價途徑,進行行為習慣培養
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往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習慣,它是在長期活動中逐步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動作的行為方式。行為有好有壞,一種穩定的好習慣實際上就是一種好品質的表現。如:認真讀書、寫字、獨立思考的習慣,守紀律的習慣,節儉的習慣、愛勞動講衛生的習慣等。習慣雖不是智力因素,一旦一種好的習慣參與了工作學習或勞動,便具有定向、動力,維持和強化的作用。好習慣受用終身,是成人成才必備的素質。縱觀古今中外,有成就者,開拓者無不具備有幾方面或多方面的好習慣。
“思考-行動-習慣-品質”是道德形成的規律,而“習慣”在從“行為”到“品質”的轉化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好行為能不能轉化成良好品質,關鍵在于對“習慣”這一環節的強化。因此,好習慣的培養成了少年教育的主攻方向。
小學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于關鍵時期。孩子們生活在人群中,大千世界,好的壞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同時在影響他們。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根據神經系統“最在可塑性”強調指出:“只要實施相應的影響,一切都可以使之向最好的方向轉變。”“即使是一般的學生,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了不起的人。”從心理學角度看,良好行為的活動方式對大腦皮層連續進行定向刺激,就會形成“行為定勢”這種行為定勢表現出的便是“習慣”。
德育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途徑的設計,評價考核的改革等。教育部《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頒布,為我們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提供了一步很好的教材。我認為,采取形式多樣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道德評價是加快良好行為習慣、道德品質養成的有力措施。
根據少年兒童認識事物、領悟道德的規律,評價教育主要是進行基本文明素質的培養,對低年級(七八歲的孩子)憑借《行為規范》擬定校內、家庭、社會考察細則,分段確定重點,提出“小目標”,如:課堂常規小目標、紀律小目標、勞動衛生小目標等等。提出一個,指導、落實一個,檢查、總結一個,抓好典型評選、樹標。接著再要求、再訓練。訓練時教師要有清晰的教育輪廓,寓教育于比賽之中,如:愛護書簿評比、個人衛生評比、說話評比等。通過比賽和評比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表現自己”的機會。堅持正面教育,不譴責,不懲罰,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進步”、“完成”、“高分”,受表揚、夸獎的喜悅,這種“成功的樂趣”是學生行為的內驅力。教師要以等待、寬容之心對待暫時后進的學生,教育全體學生從小“想好、向好、爭好”。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對低年級學生出現的任何問題都不可輕易下結論。應遵循學生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規律,循循善誘。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階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對兒童一生的成長都有重要作用。因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尤其是人的許多行為習慣,都是在兒童時期養起來的。在小學階段養成兒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為習慣,就為他們今后的思想品德進一步健康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相反,如果在這個時期放松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當,使學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則將影響他今后一生的發展。
由上可知,在小學階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在德育的過程中應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我認為鍛煉學生的德育意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尤為重要。可以說有許多學生不乏道德認識,知道要怎樣做而不應該怎樣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誘惑而人為地犯錯誤,或情緒被激化時而犯錯誤,如明明知道打人罵人不對,但當與同學發生沖突時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這些同學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可見,教師在德育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道德意志的解釋是:是指人們為了達到確定的目的,自覺克服困難和障礙的能力和毅力。通過這個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精神力量。具有這種能力的小學生,可以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道德認識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的道德情感轉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轉化為自身的素質。可以說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形成的催化劑。而對道德行為的解釋是:人們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為。道德行為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高低、道德品質完善程度的主要標志。上面的話里也已經說過,由于學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確的道德認識、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為上確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見教師在德育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怎樣去做,才能鍛煉好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好學生的道德行為呢?“小學兒童的品德是從習俗水平向原則水平過渡,從依附性向自覺性過渡,從外部監督向自我監督過渡,從服從型向習慣型過渡。”既如此,“壓”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說“壓”有些不太合適,要說嚴格要求更為妥當。人都有自覺能動性,但人的自覺能動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圍,并不是每一項紀律都能自覺的遵守,每一項任務都能自覺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覺的完成,也就是說人還有一些不自覺性。對小學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現在道德品質上,自覺能動性越強的學生道德品質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對于“反之”的同學,就需要我們的嚴格要求,使之養成習慣,形成為自覺能動性。當然,嚴格要求是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的。
現代國家的合法正當性不僅需要健全的法律或法制,也需要健全而高尚的道德倫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在全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道德建設的新途徑,為社會道德建設提供相關支持是一項重要課題,而大學生作為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他們的道德水平是社會道德的重要風向標,對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的研究也顯得由為重要,然而當代大學生群體的道德現狀總體復雜,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中經常出現知行脫節的現象。該文從道德同一性的角度出發,對于理解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不一致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道德同一性對道德動機的整合
道德同一性或稱“道德自我認同感”、“道德自我同一性”,從心理層面上看, 道德同一性被界定為:“個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與個人同一性的會合, 在某種程度上是將道德價值流入個人的自我感”[4]。“道德同一性是道德判斷轉化為道德行為的重要自我調節機制,是激發道德行為的重要動機”[6]。傳統的道德動機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說明道德行為問題,道德行為的動機并不是簡單的認知“好人”的結果,“縱觀道德認知的經驗研究,我們發現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僅顯示出較小程度的相關”[2];布萊西在1980年的研究中證實了“單獨的道德認知在解釋道德行為時發揮了很小的作用(解釋了大約10%的變量)”[3];這種微弱的關系被稱為“判斷行為缺口”,這說明在道德領域僅有道德認知是不夠的,還要以更綜合的概念框架來理解道德范圍和道德功能的復雜性,因此該文以布萊希的道德同一性理論為基礎,試圖通過實證研究探索影響道德行為的深層原因。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對成都市某高校350名大至大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回收有效問卷342份有效回收率97%;大一92人, 大二 83人, 大三82人,大四85人;男174人, 女168人;人文社科類 156,理工類186 人 。
2.2研究工具
2.2.1道德同一性問卷
萬增奎在Aquino & Reed(2002)的道德同一性問卷基礎上進行修訂,最終得到的道德同一性問卷包括16個項目,問卷采用5級評級,其中內隱維度項目9個,外顯維度項目7個,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達到了0.85,其中內隱維度0.83,外顯維度0.74,具備滿意的心理學測量指標。
2.2.2大學生道德行為問卷
徐麗莎編制的大學生道德行為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七個維度:利他、學習、公德、孝順、尊重、愛國、愛心,該問卷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都在0.657一0.783之間,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72,分半信度為0.847,其結果符合測量學的要求
2.3研究程序
使用 SPSS17.0進行描述統計、 方差分析、T檢驗、 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統計學方法對大學生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為現狀及二者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3.數據分析
3.1大學生道德同一性與道德行為的基本狀況
3.1.1大學生道德同一性的基本狀況
大學生道德同一性的均分為 3.93±0.65,其中道德同一性的內隱維度均分為 4.14±0.74,外顯維度均分為3.66±0.67。配對樣本 t 檢驗的結果顯示(表1), t=7.65, p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被試的道德同一性總體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顯和內隱兩個維度,在基本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如性別、年紀、生源地上均無顯著水平的差異,但在專業這一變量上,人文社科類(M=39.39)專業的學生與理工類(M=36.2)專業的學生(p =0.015
3.1.2大學生道德行為的基本狀況
被試的道德行為分為七個維度,分別為利他、學習、公德、孝順、尊重、愛國、愛心行為,其中愛心(2.1)與學習(1.9)行為均值較低,處于6點量表的中偏下水平,道德行為總體均分(3.3)及其他各維度的平均分皆處于6點量表的中偏上水平;
此外,基本的人口統計變量與道德行為的關系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專業的大學生在總體道德行為及其他七個個維度上的得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生源地這一變量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學生在利他行為(P=0.036
3.2大學生道德同一性與道德行為的相關性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道德同一性總分與道德行為中的五個維度(利他、公德、孝順、尊重、愛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在(0.36-0.44之間);道德同一性內隱維度得分同樣與道德行為這五個維度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在(0.40-0.52之間);道德同一性外顯維度與與道德行為中的六個維度(利他、學習、公德、孝順、尊重、愛國)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在(0.23一0.40之間)
3.3.大學生道德同一性對道德行為的預測
以道德同一性總分、內隱維度得分、外顯維度得分為自變量,以總體道德行為為因變量做逐步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道德同一性總分已達到容差0.000的限制,表明此變量與其它兩個自變量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因此這一變量剔除,內隱及外顯道德同一性這兩個自變量進入回歸方程,但道德同一性外顯維度對道德行為的預測能力并沒有達到顯著水平,表2顯示內隱道德同一性對總體道德行為有顯著預測作用(P
4.結果討論
4.1大學生道德同一性特點分析
4.1.1大學生道德同一性整體狀況分析
結果顯示,被試的道德同一性整體水平較高,其平均分為 3.93,處于 5 點量表的中間偏上的水平,其中內隱道德同一性得分(均分=4.14)顯著高于外顯道德同一性(均分=3.66)。道德同一性的內隱維度對應的是自我價值感的內在自我,是自我對道德特質的內在認同,表現為道德特質在自我感中的重要性;道德同一性的外顯維度對應的是外在公共自我,是在日常的人際互動中所想要表現出自身所具有的某些道德特質的程度。內隱維度的得分顯著高于外顯維度的結果表明,大學生具有較高水平的內在自我的道德認同,道德特質在這一群體的心目中仍然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了道德教育的成果,然而,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即使有著較高水平的道德意識,但在實際活動中卻難以實踐,許多學生并沒有作出與他期望成為道德人相一致的道德行為,這可能是因為,一個人的自我同一性是多元的,除了道德同一性,還有職業、政治、民族、權利等多種的同一性,因此有可能其他的同一性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道德同一性的力量,從而抑制了道德行為的出現,這一結果也指出了“知與行之間的差距”,揭示了大學生日常道德行為中的知行脫節的社會現象。
4.1.2大學生道德同一性的差異分析
獨立樣本 t 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被試的道德同一性總體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顯和內隱兩個維度,在基本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均無顯著水平的差異,但在專業這一變量上,人文社科類(M=39.39)專業的學生與理工類(M=36.2)專業的學生(p =0.015
4.2大學生道德行為特點分析
4.2.1大學生道德同行為整體狀況分析
當前大學生道德行為總體水平良好,其平均分為 3.27,處于6點量表的中間偏上的水平,尤其是在愛國和利他等方面得分最高,但在學習及愛心行為上得分較低,道德行為的具體方面的發展并不平衡。
4.2.2大學生道德行為的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道德行為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及專業差異,但年級差異結果表明,在愛心行為這一維度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由事后檢驗發現,大學生道德行為表現基本呈V字型,從大一到大三愛心行為得分呈遞減趨勢,大四得分又有顯著回升,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大一學生作為剛進入大學生活的群體,他們身上還保留著高中時期的教育痕跡,比如高中時期較為嚴肅的治學環境對學生們的道德行為有著較強的約束作用,然而在熟悉大學生活以后,由于外界約束的減弱,大學生的道德行為也會相應的滑坡,最后在面臨就業以及社會生活的壓力之時,他們的道德意識會再度激起相應的道德行為,這也是為什么他們的道德行為會在大一到大三呈遞減趨勢,而在大四出現回升。這也提醒德育工作者,要對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培養保持長期的關注,既要重視新生的德育觀教育也要對老生的德育思想給于充分的重視;除了年級這一變量對大學生道德行為具有影響作用外,大學生在不同生源地、是否具有學生干部任職經歷以及是否參加過志愿活動等因素上,也在道德行為某些維度上存在著不同水平的差異,這提示我們道教育的內容與手段要具有針對性,針對不同背景的大學生施教重點也應有所區別,同時要注重學生在道德實踐方面的加強,通過讓學生承擔更多的角色,獲得更高的道德責任感,從而培養較高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以激發較多的道德行為。
4.3.道德同一性對道德行為的影響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道德同一性總分及其內隱、外顯兩個維度都與道德行為及其各維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其中道德同一性內隱維度與道德行為的相關程度(0.40-0.52之間)總體上要高于外顯維度(0.23-0.40之間),這表明道德同一性與道德行為之間具有顯著的一致性,這與布萊斯的道德動機理論以及Aquino 和 Reed 的研究結果:“道德同一性越高預示著做出志愿者行為的比率越高”的結論相吻合。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道德同一性的內隱維度對總體道德行為有著顯著預測作用(P
5.結論
總體而言,大學生的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為水平普遍較高,這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但在道德同一性上,大學生的外顯維度顯著低于內隱維度,也說明了大學生道德實踐上的欠缺;此外,道德同一性與道德行為二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關,并且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前者能夠解釋后者31.9%的變異量同這一研究結論啟示德育工作者可以從學生自我道德同一性的角度進行道德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道德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萬增奎.西方心理學道德動機觀的研究進程及展望[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92
[2] S. A. Hardy,G. Carlo.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 [J]. Human Development, 2005,48:232- 256.
[3] Blasi A.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ology Bulletin,1980,88: 1-45.
[4]Nasir,N.S,&Kirshner,B.(2003).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7(3):138~147.
[5]萬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發展與建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8.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10
1 良好道德品質的基本構成要素
1.1 道德認知
“道德認知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現象、道德規范及其履行意義的認識,也就是對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及處理這些關系的原則、規范的認識。”[1]包括道德觀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評價等方面。
1.2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認知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在個體道德形成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以情感為核心的動機系統是個人道德發展的內在保證。
1.3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們自覺自主地確定道德行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為,克服各種困難,實現既定目的的心理過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識向道德實踐轉化的過程,是主觀見之于客觀,觀念付諸于行動、實踐的過程。
1.4 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指一個人遵照道德規范所采取的言論和行動。它是品德的外顯成分,是實現道德動機達到道德目的的手段。”[2]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
在道德發展結構中,四種心理成分是處在一個互動的、開放的統一體中的,彼此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不可偏廢其一。
2 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
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實質上是個體對社會規范的接受和內化過程,包括三個階段或層次。
一是社會規范的遵從。這一階段的道德行為具有很強的被動性,盲目性。只是迫于外界威脅或壓力才勉強遵從社會規范,這是社會規范內化的最初也是最低階段。二是社會規范的認同。該階段個體已比遵從階段表現出了更多的主動性、積極性與自覺性。個體對社會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已有了深入理解,而且行為很少再受外界權威的脅迫。三是社會規范的內化。這時外部社會規范與內部個體道德認識、情感、行為已達到了高度同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道德教育不能僅從外部約束來控制開始,任學生的道德行為僅停留在表面上的遵從水平。道德品質是學生具有的自覺自主能動的品質,而不是對規范的敷衍與填塞,更不是陽奉陰違。必須引導學生對規范原則進行思考、分析和判斷,促進其對規范的認同與內化。
3 高中生良好道德品質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3.1 提高高中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3.1.1 促進學生對道德概念的掌握
首先,應多提供形象的事件、感性的經驗。提供具體的事例和示范,增加品德教育的生動性、感染性和趣味性,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其次,培養學生對道德知識的學習和概括能力。教師一定要通過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提供必要的具體事例,幫助學生清晰理解有關道德知識及其意義。再次,加深學生對道德行為規范的社會意義和個人意義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必須從學生理解道德意義的特點出發,不僅要讓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去做,而且要讓他們了解到為什么要這么做,即明白做的目的和意義。
3.1.2 引導學生把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信念
教師應巧妙運用集體的力量來強化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引導學生把道德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另外,教師一定要處理好反面的經驗與體驗,防止反面體驗削弱道德要求的說服力。
3.1.3 發展高中生的道德評價能力
教師要尊重高中生的道德發展水平,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要有效運用言語說服和小組道德討論等方法,經常通過言語講解和說服來使學生理解和接受一定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注意巧妙運用正面論據與反面論據。同時,還要堅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情境運用。
3.2 激發高中生的道德情感體驗
教師應采取正確恰當的情感表達方式,增強不同表情的感染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道德的社會意義,激起他們的道德情感體驗。通過美感教育,給學生提供生動、鮮明的形象,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穩定的審美情操,以達到以美儲善、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真情感化,促進學生道德情感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移情能力。情感體驗,是一種潛代性的情緒,情感反映,是一種無意識的,有時又十分強烈的對他人的情緒狀態的體驗。[3]可通過表情識別、情境理解、情緒追憶等方法來加以培養。
3.3 加強高中生的道德意志鍛煉
為高中生提供道德意志堅強的道德榜樣,激發鍛煉的自覺性。教師應通過一些生動的范例,強化學生對鍛煉道德意志作用的認識,使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自覺地、主動地鍛煉道德意志。科學地指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道德意志。教師應抓住各種實踐來鍛煉學生不同層次的道德意志。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些困難情境,并給他們提供適當的解決條件,引起學生意志行為上的努力。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引起學生厭惡、煩惱的情緒,讓高中生愉快、主動地接受教育。
3.4 注重高中生道德行為的訓練
道德行為是學生道德品質的外部顯現,只有道德品質轉化為道德行為,其品質才可具有社會價值。首先,有意識地使學生了解有關行為的社會意義,產生自愿練習的愿望。榜樣應貼近生活,具有高尚品質,讓學生全面深入了解榜樣的精神實質,監督學生對榜樣的品質模仿。其次,創設重復良好行為的情境,避免重復不良行為的機會。再次,及時糾正不良行為習慣。教師要耐心細致地做工作,讓其深刻理解不良行為習慣的害處,利用各種影響力量適當、及時地幫助學生矯正其不良行為習慣。最后,提高學生的道德自律水平,使其能夠按照自己內在的價值標準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從而規范約束自己做應該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應該做的事。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種自省的確是通向完美人格修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一、研究方法
(一)實驗法
1.被試
以從遼寧大連市某公立幼兒園隨機抽取66名與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的5~6歲兒童為被試,其中男孩、女孩各33名。
2.實驗工具
根據盧樂珍對學前兒童道德行為類型的分類研究,我們將學前兒童道德行為分為親社會行為(包括同情行為和助人行為)、服從規則行為和誠實行為。〔1〕為此,我們設計并開展了4個道德行為實驗,即同情行為實驗、助人行為實驗、服從規則行為實驗與誠實行為實驗,每個實驗所使用的材料見表1。4個實驗均采用記分法,具體記分方法見表2,分值越高,說明兒童的道德行為水平越高。
3.實驗設計
(1)同情行為實驗
主試:“老師給你講個故事,如果你認真聽故事,可以得到3張獎券,獎券可以兌換禮物,獎券越多,禮物就越多。”確定被試理解后,開始講故事,故事結束后,給被試3張獎券。接著告訴被試:“老師認識一個小女孩,她生病了不能來聽故事,但她也想要禮物,你能幫幫她嗎?”拿出貼有女孩難過表情照片的捐贈箱,請被試自己決定是否捐贈或捐贈幾張獎券給女孩。被試捐贈前,主試離開實驗室。
(2)助人行為實驗
被試兩人一組,相互熟悉5~10分鐘后,主試告訴被試:“這里有雪花片玩具,每人300片,請你們用雪花片搭個房子(提供房子圖案),誰先完成,誰就有小獎品。”被試開始搭建5分鐘后,主試搬著裝滿玩具的箱子經過被試身邊,不小心將玩具散落在地上,并適時向被試求助。
(3)服從規則行為實驗
在實驗室地板上,放一件新奇的玩具(如電動軌道火車),讓被試自由把玩。5分鐘后,告訴被試時間到了,請他收拾玩具并離開實驗室。
(4)誠實行為實驗
主試:“老師畫了一道彩虹,請你觀察1分鐘,嘗試畫一道和老師一模一樣的彩虹。如果成功了,會有獎品。但只能看1分鐘,不能再看。”被試觀察完畢開始繪畫后,主試離開實驗室,用攝像機繼續記錄。5分鐘后主試返回,并詢問被試:“我不在的時候,你看過這幅畫嗎?”“看了幾次呢?”記錄被試的回答,并與攝像機記錄的情況進行核對。
(二)問卷法
1.調查對象
向參與實驗的66位被試父母發放《父母教養方式問卷》,問卷由家長填寫,教師統一回收。
2.調查工具
問卷改編自Block編制,陳欣銀等人翻譯修訂的《父母教養方式問卷》。研究者報告,該問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原問卷由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拒絕否認、接受性、鼓勵獨立、鼓勵成就等6個維度組成。我們對某些維度的具體問題作了修改,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如原問卷中的“我經常懲罰我的孩子”改為“我認為打孩子屁股是懲罰孩子的好方法”,并將原問卷中的“接受性”維度改為“情感溫暖與理解”維度。問卷采用5級記分法,1分為“非常不符合”,2分為“比較不符合”,3分為“有時符合,有時不符合”,4分為“比較符合”,5分為“非常符合”。所有數據運用SPSS16.0進行處理。
二、結果分析
(一)5~6歲兒童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則行為與誠實行為的相關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分析表明,5~6歲兒童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則行為與誠實行為之間均呈顯著低相關。由表3可知,5~6歲兒童同情行為與助人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同情行為與服從規則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同情行為與誠實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助人行為與誠實行為呈顯著低相關,與服從規則行為則不相關;服從規則行為與誠實行為呈顯著低相關。可見,兒童道德行為可分為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則行為與誠實行為。
(二)父母教養方式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的相關分析
1.父母教養方式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各維度的相關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分析表明,父母教養方式與5~6歲兒童的同情行為、助人行為呈顯著正相關,與誠實行為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服從規則行為呈顯著負相關。
2.5~6歲兒童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各維度的相關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分析表明,5~6歲兒童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情感溫暖與理解維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鼓勵獨立和鼓勵成就維度呈顯著正相關。5~6歲兒童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中的嚴厲懲罰和拒絕否認維度呈極顯著負相關,與過度干涉和保護維度呈顯著負相關。
(三)父母教養方式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回歸分析
統計表明,父母教養方式各維度與5~6歲兒童道德行為均顯著相關。
三、討論
(一)5~6歲兒童道德行為結構
本研究結果表明,5~6歲兒童的同情行為、助人行為、服從規則行為和誠實行為維度間呈顯著低相關,這說明兒童的道德行為可分為這四個基本方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二)父母教養方式影響5~6歲兒童道德行為
本研究結果顯示,5~6歲兒童的道德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鼓勵獨立、鼓勵成就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與父母教養方式中的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拒絕否認維度呈顯著負相關。這說明,若父母給予幼兒更多的情感溫暖,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多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幼兒會表現出更高的道德行為水平。這一研究結論與目前國內外有關兒童道德行為發展與父母教養方式關系的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2,3〕
有研究表明,學前期幼兒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很難體會到他人的困難和無助,因此很少產生助人、同情等道德行為。父母情感溫暖與理解的教養方式能有效增強幼兒的移情能力,幫助幼兒形成道德行為的情感基礎。父母鼓勵獨立的教養方式與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呈正相關,與幼兒的說謊行為呈負相關。〔4,5〕父母鼓勵成就的教養方式與幼兒說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另有研究表明,父母嚴厲懲罰的教養方式會使幼兒表現出更多的說謊行為和不順從行為。〔6〕父母過度干涉和保護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幼兒自我控制能力較低,更易表現出不服從規則行為。〔7,8〕
四、建議
(一)多給幼兒以情感溫暖與理解,少拒絕否認
父母給予幼兒情感溫暖與理解主要是指父母在親子交往過程中關心愛護幼兒、對幼兒的行為表現作出積極的回應。處于溫暖家庭氛圍中的幼兒更愿意聽從父母的指導,接受父母的教誨,通常表現出較高的道德行為水平。
給予幼兒溫暖的情感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關心接納幼兒,拒絕否認的教養方式對幼兒成長十分不利,關心接納幼兒是父母給予幼兒情感溫暖與理解的基礎。二是增加親子間的積極互動,增進彼此間的理解。父母應增加與幼兒共處的時間,多與幼兒交流、討論,并在親子互動中,對于幼兒的道德行為給予及時有效的表揚,分析其不良道德行為的危害。與幼兒的積極互動有助于幼兒道德情感的發展,從而達到理解道德行為和踐行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多鼓勵幼兒的獨立,不過度干涉和保護
鼓勵獨立的教養方式是指父母要給予幼兒自主發展的空間,鼓勵幼兒獨立判斷。形成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是幼兒表現出高水平道德行為的前提。試想,一個洗手、穿衣、吃飯都需要父母幫助的幼兒,又如何幫助他人?父母過度干涉和保護的教養方式會使幼兒更多依賴成人,不利于其形成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鼓勵幼兒獨立自主,可從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獨立處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一些家務活)著手,以幫助幼兒形成生活自理、移情、合作互助、自我控制等能力。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
職業道德行為是個人在一定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勵下,表現出對他人或對社會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義的一系列具體行動。
良知,就是判斷是非善惡和正當與否的理智。漢語中的“良知”和“良心”相連,一詞可析為兩字∶一為”良”,即道德;二為“知”,即認識。“良”字一旦與“心”或“知”聯系起來,則從來都只有道德的含義。
一、良知和職業道德行為的聯系
我和一位在工作中遇到麻煩的學生有過一次對話。我批評了他在實習期間遲到較多的行為,而他的反應不是預料的顯露出悔改之意,而是憤憤不平,說經理也經常遲到,但科長卻要拿他說事。說看透了科長這個“壞家伙”,就想克扣員工,碰見領導卻是真正“小人”一個。末了他對我說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不會遲到了,要以科長為范,學會“劃水”的藝術。
他的話讓我深深地思考。在學校期間,我們的學生接受著良好的正面教育,他們充滿著理想,堅信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可進了實習崗位,為什么一些學生的行為會產生較大的反差?一些原本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在他們的心中似乎很快消融,轉而出現的是對利益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不滿,其行為也漸漸變質了。
我覺得這當中有著很強的社會因素。學生的心靈是一方凈土,我們教給了他們很多美好美麗的東西,他們也在愉快地接受著。可當所學所思跟當下復雜的社會現象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發生沖突時,學生的職業道德信念會極大地動搖,行為也會發生變化。
在心理學的概念中,行為區別于一般的動作,是受意識或潛意識支配的動作,其特點為目的性和意志性。而職業道德行為是人類的高級行為,其目的性尤為明顯。引起職業道德行為的外在條件是誘因,常和目的緊密相連。而引起行為的內在條件是職業道德認識、情感和意志,其過程帶有個人的意志。如果我們把外界的種種現象看做是誘因,即外因的話,那我們的內在條件——認識、情感、意志就是內因。認為,我們的內因是主因。這對教育者的啟示是:學生面對外部誘因中的不良影響,需要靠內因去約束和抑制。要讓其在職場中堅守其形成的固有的正確職業道德信念,就要讓其擁有基本的道德認識和對行為的規則,即是非善惡的理智判斷,也即良知。
二、良知的可塑性和職業道德行為
孟子言“不學而能謂之良能,不學而知謂之良知”,以“不學而知”來定義“良知”。“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賦之知。但隨著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發展,我們知道,所謂良知的天賦性,只是為了強調其理所當然,即前人所說的天理。良知的真正起源,在于社會、家庭、學校等對受教育者在道德(主要是在人性善惡是非等)方面持久的本質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的思想家大都強調良知的綜合性、直覺性和自覺性,把良知看作一個包括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種種道德意識成分的整體。我們知道,良知中“知”意味著認識、知識,而對這個“知”的詮釋則多解為“理性”,即理性的認識。由此可見,良知的構建對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情感,堅定其意志,最終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行為,具有決定性的一面。
三、樹立良知信念的意義
1.培養良知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們的時代在各方面都進步了:經濟借助于科技得到了高速發展,人民變得較為富庶。古人說“倉廩實而后知禮節”,我們的時代由此也應是一個道德的時代。但不幸的是,我們時代最引人注目的問題卻正好是道德的危機。道德的淪喪,是教育的失敗。而良知的淪喪,就是人性的泯滅。因此,古往今來,在道德出現危機時,都強調良知的重要性,把它作為道德的底線。
2.培養良知是個人成長的需要
郭沫若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于正義的淪亡。”沒錯,如果良知在一個人的內心中死亡,那么他和普通的動物有什么區別?良知的形成與發展在個人的道德行為中有著重要作用。良知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動個人的道德從認知發展為習慣。如果缺乏相應的良知,即使天天在喊著道德口號,也只停留在口頭上。正如盧梭所說的“良心,你是善與惡的評判者”,人的道德行為是一種高度自覺的動作,很多情況是在沒有外在直接監督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個缺乏良知的人,會喪失做人的基本準則,他的行為將會只以自身為評判準則,無視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對社會產生危害。喚醒學生堅守良知,培育學生良知信念,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的根本。
3.堅守良知是培養良好職業道德行為的基本要求
作為職業道德行為來說,更需要良知的約束。在當前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很多人的思想發生著巨變,物質至上主義,庸俗的功利主義甚囂塵上。在一些人的眼中,只要能得到利益,完全可以不擇手段。對于他們來說,成者為王成為信條,良知蕩然無存。社會上發生的“大頭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無一不告訴人們,沒有了良知的職業行為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傷害。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一些不公平的做法也加重了對職業道德的侵蝕。人們總是在說商場如戰場,過度地強調市場和職場的競爭性。似乎在“適者生存”這一生物法則前,一切行為都可以稱為合理。存在就是合理也成為當前人們的信條。這從反面印證出良知對個體形成正確職業道德行為的極端重要性。
四、良知的內容及培養
1.良知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非之心,羞惡之心,惻隱之心;又一說是:知恥、知愧、知恩。筆者認為落實到職業道德行為培養中的良知內容則為是非觀念、責任感和同情心。
2.良知的培養
(1)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先人對我們的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說到底就是要求我們有最起碼的是非觀。所謂“善”,就是“是”;所謂“惡”,即是“非”。在現在的社會中,一些應該堅守的職業道德,如誠實守信,團結協作等,似乎只停留在一些人的口頭上。一些原本錯誤的職業行為,如回扣、人情大于法律等卻被披上合理的外衣,給予包容。作為教育者,應讓學生明白社會的復雜性、錯誤的職業觀念的危害性,以及這些行為存在的暫時性。邪不壓正是每個當代人必須具備的信條。
(2)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馬卡連柯這樣說過:“培養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有真正的工作。”責任心是一種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責任心也是堅守良知的重要一環。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說:“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變得很有責任感的。”教育者要讓學生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比如,在學生犯錯誤時,征求犯錯者的意見,讓他自己說再次犯錯應受的懲罰。那么,如果再次犯錯,他將付出一定的成本。這樣,就能讓學生逐漸了解責任的重要性。
(3)培養為別人著想的同情心。讓職場中的學生具有同情心,其實并不容易,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是重要的方法。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與人之間少不了理解,理解也包括寬容。要教育學生懂得,未來在職場中大家都有被“冒犯”、“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于懷,心中就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主動與別人交流溝通,對自己心理的平衡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職業道德行為的培養中,應教育學生懂得,在職場中,競爭是必然的,但人與人的聯系中,不應只有競爭,還存續著必要的人性光輝。
總而言之,在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中,良知不可或缺。良知作為人性的一部分,在當今的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應被人們喚醒,培育,頌揚。
參考文獻:
[1]馬世領.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河南農業(素質教育),2010(11).
[2]何懷宏著.良心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一、引言
在美國,注冊會計師必須具備四個素質:“服務責任心、正直、客觀和能力”;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在其發表的《職業會計師道德手冊》中規定了所有職業會計師必須遵守道德守則,公平、誠實并超脫于利益沖突;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也于1996年12月《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規定了注冊會計師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獨立、公正以及客觀要求注冊會計師摒棄絕對自私的商業觀和時刻牢記社會公眾利益,體現了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期望與要求,也體現了注冊會計師行業對自身道德素質的一個設定。
誠信危機引起了人們的反思:什么原因致使注冊會計師作出這種不道德行為?根據本文所涉獵的研究文獻,制度問題是學者們尋求到的第一個原因。具體而言,第一,審計市場競爭激烈,并且缺乏高質量審計報告需求,這使得審計市場“劣幣驅逐良幣”,注冊會計師的誠信遇到挑戰。第二,審計委托人和被審計者的合一使得審計委托關系被扭曲,影響了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第三,會計師事務所的有限責任使得注冊會計師風險和收益不相稱。第四,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注冊會計師的違約成本較低。除此之外,張鳴,王俊秋提出,會計準則的制定及財務報告披露方面的缺陷、公司治理的缺陷也是誠信缺失的原因。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絕對完美的制度,因此僅從制度層面來分析可能無法完全解決審計的誠信危機問題。考慮到注冊會計師個體因素,學者們從“人”的立場來探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一定制度背景下注冊會計師的經濟人立場可能是導致審計誠信危機的重要原因。從會計師事務所角度來說,事務所具有“經濟人”天性,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如果誠信的收益與不講誠信狀態下獲得的收益相同,事務所自然選擇誠信而不選擇失信。基于注冊會計師的理性經濟人立場,要解決審計誠信危機,很多學者認為需要從制約“人”的利益機制出發,完善相關制度,加強行業監管,如通過法律規定將誠信的外部性收益和成本內部化,讓作假者承擔作假成本。
那么,注冊會計師是否僅僅具有理性經濟人的特征?其是否存在自我道德約束?亞當斯密認為經濟人的實質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主體,但他同時也在其《道德情操論》中表明,人性中也具有同情心、正義感和行為的利他主義傾向,在不影響自身利益的同時,同情心也會左右人們的行為。在國外,學者們已經在審計師行為研究中引入了道德理論。我國學者也對此問題進行了探索,葉陳剛通過對323位注冊會計師的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的注冊會計師明確自身的責任感及使命感,保證職業中的獨立性,但此認知卻與“要與客戶搞好關系”的現實相矛盾。這說明,注冊會計師作為理性經濟人,也存在道德立場,但是其道德立場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葉陳剛認為,“亂世用重典”反而使得獨立審計的失信度越來越嚴重,在完善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環境時還必須加強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教育。蘇孜也認為應該構建以審計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職業道德,吳建友則提出了面臨道德困境時基于認知的道德決策五要素模型,以作為對現有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規范缺失部分的補充。具體包括:獲得理解、辨識影響、判斷備選方案、分析其他因素和做最終決策。根據該模型,在判斷備選方案前注冊會計師需辨識各備選行為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在行為目標上,經濟人逐利,而道德人逐義;行為動機上,經濟人利己而道德人利他;行為約束方面,經濟人主要是他律而道德人則是自律。正是由于注冊會計師具有經濟人和道德人的雙重屬性,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其道德觀念來促進其自發的道德行為,而不僅僅是通過利益機制來進行約束;但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的利己傾向將會很大程度影響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決策。因此,本文希望通過構建一個利己與利他相結合的注冊會計師道德行為決策模式,探討如何解決注冊會計師的誠信危機問題。
二、構建注冊會計師行為決策模型的幾個基本問題界定
Rest提出一個四階段的道德行為模型:識別道德問題、道德判斷、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參考Rest的模型,我們認為,注冊會計師的道德行為決策模式也基本遵循這個邏輯,但我們將引入環境因素。在分析注冊會計師的決策模式前,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思考:
1.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道德判斷時,應把握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是職業團體為減少注冊會計師個體進行道德判斷的困難和不同個人可能出現的偏差而制定的一個普遍化的原則規范。職業道德準則是注冊會計師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具有自愿性和強制性。這說明,職業道德準則可以也應當作為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道德判斷時的標準。假定注冊會計師將遵守道德準則作為道德判斷標準,則隱含著兩個潛在假設:所有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都是一致的;并且審計師主觀上愿意遵循道德準則,運用道德準則規避風險。隨著注冊會計師職業環境的日益復雜,在道德判斷時不可避免會出現職業道德準則空白或是職業道德準則規定相對模糊的地方(可能是一些非結構性的問題),對于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制定原則性的職業道德準則來解決。但是這同時意味著,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可能會受到個體道德水平的影響。例如,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規定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包括形式上獨立和實質上的獨立,但由于實質上獨立要求注冊會計師能夠恪守其內心的獨立和客觀,而這種獨立和客觀沒有辦法通過具體的條款條例來指導注冊會計師,因此,是否遵循內心的獨立和客觀,以及內心獨立和客觀的程度取決于不同個體的道德水平(主要是個體對道德判斷標準的把握)。
另一方面,由于審計期望差的存在,注冊會計師的道德觀念與公眾期望值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比如,審計抽樣方法可以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效率,但同時也意味著審計的固有風險。對于社會公眾來說,審計抽樣則可能是注冊會計師的原罪。然而對注冊會計師來說,審計抽樣方法的使用并不涉及到道德問題。因此,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道德判斷時,往往容易陷入道德困境。本文認為,注冊會計師對道德判斷標準的把握影響其道德判斷能力(包括其走出道德困境的能力),而對判斷標準的把握受到個體道德水平的影響,并受到行業環境的制約。如當注冊會計師沒辦法直接依賴道德準則進行判斷時,其可能會進行同行討論或是參考同行業的做法,即“如果行業中的人都是這樣做的,那我也不會覺得這樣做有什么不道德的。”
2.注冊會計師一定會遵循道德判斷的結果嗎?――基于道
德動機的分析
在Rest提出的模型中,個體對行為進行道德判斷并不一定導致道德行為,在真正的道德行動發生前還必須建立道德動機。經濟主體在建立道德動機時可能同時具備自利的道德動機和公益的道德動機。這一點建立在個體同時具備經濟人與道德人屬性基礎上。較之自利的經濟動機,公益的道德動機處于弱勢地位,它取決于主體所處的政治法律環境和主體對道德規則的恪守。這表明,環境因素在道德動機中被視為一個重要變量。那么,個體什么時候建立自利的道德動機,什么時候建立公益的道德動機?本文認為,這與注冊會計師所處的環境相關。
3.道德動機中的環境因素
個體所處的環境會影響人們的道德動機。如吳建友所界定的環境因素包括注冊會計師工作環境和組織環境。本文主要從注冊會計師所處的制度環境來界定環境因素:包括審計市場的競爭程度、法律法規和監管模式、被審計者的公司治理水平等。本文分析認為,制度環境對注冊會計師建立道德動機的影響最終體現在其行為的成本收益上。收益可分為道德收益與不道德收益:當大部分人的人都不講道德,那么講道德的人將會獲得道德行為的額外收益(這種收益可能在長期的一段時間內才能反映出來);反之,當大部分的人都講道德,那么不講道德的人將會獲得不道德行為的額外收益。此外,成本也可區分為道德行為的成本和不道德行為的成本。道德行為的成本主要是不道德行為所取得的收益以及道德行為的損失,如失去客戶。不道德行為的成本體現在兩個方面:顯性的制度懲罰成本,即注冊會計師違背道德準則和相關法律后,監管部門對注冊會計師的懲罰;隱性的成本,主要指注冊會計師不道德行為帶來的長期信譽損失。
我們認為,當環境因素使得個體判斷出道德行為的收益大于行為的成本時,個體會通過建立自利的道德動機來促成道德行為;當道德行為的收益小于成本的時候,道德水平較高的個體將會建立公益的道德動機從而促成道德行為,相反,道德水平較低的個體則可能沒有辦法建立起道德動機。
三、注冊會計師的道德行為決策模式
綜上分析,本文認為注冊會計師的道德行為決策模式應該遵循這樣一個邏輯:問題識別、道德判斷、收益成本衡量、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其中,收益成本衡量代表注冊會計師對于當前環境的判斷,兩種道德動機的建立(自利的道德動機和公益的道德動機)決定注冊會計師是否最終產生道德行為。
首先,注冊會計師必須了解所遇到的具體情況,即問題識別,進而才能進行道德判斷。其次,衡量行為的成本收益。最后,注冊會計師通過建立道德動機并最終決策是否選擇道德行為。如下圖所示四種情況:
1.第一種情況:行為是道德的且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亞當斯密認為,自利是主導的,而利他是次要的,因此,當行為是道德的且收益大于成本時,人們優先建立自利的道德動機。這種自利的道德動機最終使得注冊會計師選擇道德行為。
2.第二種情況,行為是道德的但收益小于成本。此時自利的道德動機將不會產生,而公益的道德動機是“純粹真正的他利”,公益道德動機的建立將使注冊會計師選擇道德行為。此時,我們可以看到,公益道德動機成為注冊會計師的一個內在的道德約束機制。
3.第三種情況,行為是不道德的但收益大于成本。此時,顯然不能通過建立自利的道德動機使注冊會計師摒棄不道德行為,只能通過公益道德動機來促使注冊會計師選擇道德行為。
4.第四種情況,行為是不道德的且行為收益小于成本。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出于自利的道德動機,注冊會計師不會選擇不道德行為。
從上述四種情況來看,第一種和第四種為最佳的境況。對于第二或第三種情況,公益道德動機的建立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基于此,本文認為有兩種方法可以促使其更多的選擇道德行為:其一,通過制度安排(即改變環境變量)來改善成本收益,使第二種情況成為第一種,第三種情況變為第四種;其二,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鼓勵其建立公益的道德動機。
四、關于改善注冊會計師誠信危機問題的思考
上文對注冊會計師的道德行為決策模式進行了詳細分析,筆者就如何解決注冊會計師的誠信危機問題,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和思考:
研究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對于我們當前的道德教育來講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一方面,只有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才能夠準確的認識發生在道德教育領域中的這種特殊現象。另一方面,只有通過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才能夠盡量避免道德悖論的產生。
在下文之中,我們將對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特征、形成原因和如何消除等問題做詳細的分析。首先我們需要考察的則是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表現特征。
一、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特征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是一種發生在道德實踐領域中的結果式悖論
通俗來講,但凡悖論反映的都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邏輯悖論、認識悖論等,道德悖論也不例外,道德悖論反映的也是一種自相 矛盾的現象。但是,道德悖論與其他悖論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道德悖論是發生在道德實踐領域中的一種悖論,并且道德悖論反映的是存在于道德價值的實現結果之中的自相矛盾現象,這也就意味著道德悖論關注的僅僅是發生在道德行為的實踐結果中的自相矛盾現象,而不關注發生在道德行為的動機和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的自相矛盾現象。
在道德教育研究中,部分研究者也許會把道德悖論問題等同于“道德兩難”問題或者“好心辦壞事”問題,因此,研究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我們有必要把道德悖論問題與“道德兩難”問題和“好心辦壞事”問題進行區分。所謂“道德兩難”,指的是當在一種道德情景中同時涉及兩種不可兼顧的道德規則時,學生應當如何選擇的問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海因茲偷藥”的故事,因此,“道德兩難”問題反映的是兩種道德規則之間的對立和矛盾現象,而不同于關注于兩種矛盾的道德行為結果的道德悖論問題。同樣,道德悖論問題也不同于“好心辦壞事”問題,
“好心辦壞事”關注的是好的動機與壞的結果之間的矛盾現象,而道德悖論關注的則是一種道德行為中出現兩種矛盾的道德結果的特殊現象。
(二)道德悖論中善與惡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共時性存在的自相矛盾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是發生在道德實踐領域中的一種結果式的悖論,這種結果式悖論最鮮明的特征就在于悖論中善與惡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共時性存在的自相矛盾,這也就是講道德悖論中的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既是同時存在的,又是自相矛盾的,下面我們就對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這個特征做詳細分析。首先,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中善與惡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共時性存在的矛盾,這也就是講當我們在一個道德行為中看到了善的結果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惡的結果也同時出現了,而當我們在一個道德行為中看到了惡的結果出現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在惡的結果中必然包含著善的結果。因此,在道德悖論中,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在邏輯上是同時存在的,而一定不會出現善的結果或者惡的結果單獨出現的現象。其次,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中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之間是一種自相矛盾的關系,這也就是講,在道德實踐中,當我們說我們做了件道德的事情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我們正在道德的事情的時候,那么在這件不道德的事情中必然包含著道德的因素。
(三)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問題常常處于一種被隱蔽的狀態
道德悖論問題是我們在道德教育中經常遇到的一類矛盾問題,但是,長期以來,道德悖論問題卻并沒有得到其應有的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問題常常處于一種被隱蔽的狀態,而具有隱蔽性也就成為了道德悖論的一個重要特征。
道德悖論的隱蔽性指的是道德悖論中存在的善的結果與惡的結果之間的對立和矛盾關系并不以一種顯性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果我們不對道德悖論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那么則很難發現道德實踐中道德悖論問題的存在。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被隱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原因是由于道德悖論中存在的善的結果隱蔽了惡的結果。道德悖論之所以被稱為道德悖論,其原因就在于在道德悖論中既存在善的結果也存在惡的結果,而在道德教育中,我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更加傾向于關注善的結果的傳統,也就是講,在一種道德行為中,只要我們的道德評價者能夠看到一點善的結果,也會認為這是一種善的道德行為,即使我們的評價者發現了道德行為中的惡的結果,也往往會認為這僅僅是一種偶然現象,而很少進一步深究惡的結果出現的原因,這也就造成了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問題被隱蔽的現象。道德悖論被隱蔽的另一個原因與我們當前道德教育中的評價方式有關。在我們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對學生道德行為的評價更多的是關注于學生的道德動機,而較少的關注于學生道德行為的結果,即使那些主張以道德動機與道德效果相結合的方式評價道德行為的人,也通常更偏重于評價道德動機,這也就限制了我們對存在于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的發現。
二、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產生的原因
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則是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規則本身具有的“二律背反”特征是道德悖論產生的首要原因
在康德看來,人是一種二重性的存在,人既是感 在者,遵循的是道德律令這種絕對命令,產生的是一種道德的行為,而人作為感性的存在者,又會把追求幸福(滿足自己欲望)當作自己生活的最高目的。在生活世界中,人作為理性的存在者要求的是道德自律,而人作為感性的存在者又往往會為了滿足自己欲望,而沖破實踐理性的約束,無視道德律令,這樣也就必然會產生道德與幸福之間的矛盾,這就是康德所講的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問題。121
道德教育中道德規則的制定依據的是人的實踐理性,按照康德的說法,道德規則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都是一種絕對命令,而這種絕對命令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規定了人們應當為了道德律令而放棄一定的幸福(利益)要求,因此,在道德教育中當我們的學生按照道德規則行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正在放棄一定的幸福(利益),這也就是講,當我們的學生在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的同時,卻有可能正在放棄自己的幸福,這也就構成了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條道德規則“見義勇為”就具有這個特征。
那么,在生活世界中如何才能做到道德與幸福的統一呢?康德認為,在塵世間幸福與道德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是難以根本解決的,所謂的解決也只能是一種相對的解決。這也就意味著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盡可能的把道德悖論帶來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點。
(二)道德智慧的缺失是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產生的主體原因
在一個道德行為中,善的道德結果的實現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除了道德行為者應當具有好的道德動機之外,道德行為者還應當具有道德智慧。具有道德智慧也就意味著道德行為的實踐者能夠把握道德行為的方向,并且能夠對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進行具體的策劃。在道德實踐中,如果我們缺失了道德智慧,那么我們的道德行為就有可能會轉變成一種魯莽的行為,從而導致道德悖論的產生。比如,我們都熟知的小英雄賴寧救火的事跡,在原本意義上賴寧是懷著好的動機去做一件道德的事情,但是由于他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缺少對具體道德實踐環境和道德行為手段的審視,以致于他在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的同時,卻也出現了惡的結果。
在我國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更多的是關注質的養成,但是卻很少關注學生道德智慧的培養。這也就造成了在道德行為中我們的學生往往僅僅具有良好的道德動機,卻不知道如何把好的道德動機轉化為好的道德結果,以致于我們的學生在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的時候卻也往往產生惡的結果。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們除了應當培養學生好的道德動機以外,還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智慧,因為只有具有了道德智慧,學生的道德行為才能夠盡量避免惡的結果的出現。
(三)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假設的被利用也造成了道德悖論的產生
人性是善還是惡?在人類歷史上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同樣也是一個無法得到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在道德教育中,相信學生具有積極向善的傾向,并且相信后天的教育力量可以最終使人向善,卻是我們當前道德教育的一個基本假設。在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的假設對于我們道德教育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的向善性又僅僅是一個假設,當人性向善的假設被利用的時候,在道德教育中就往往會出現道德悖論問題。比如,在道德教育中,我們曾經一度相信,“如果我們一個人去做好事,那么我們身邊的人也會積極的做好事”,我們的這個教育觀點所依據的基礎就是人性向善的假設,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卻會發現當我們的一些學生在做好事的時候,卻也有一些學生在利用他人的好心,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自私和投機取巧的人,這就是典型的人性善的假設被利用而造成的道德悖論問題。
在道德教育中,我們不能否認人性向善的假設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在道德教育中當我們運用人性向善的假設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人也具有作惡的傾向性,因此,如果我們在道德教育中忽視了人作惡的可能,那么我們的善就有可能被利用,從而帶來惡的后果。
三、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消解
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形成的原因可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并不可以完全消除,但是不可以完全消除并不意味著不可以降低道德悖論發生的概率或者弱化道德悖論產生的危害。在道德實踐中,如果我們能夠對道德悖論問題有充分的認識,并且 德悖論發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道德悖論產生的危害。
(―)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形成理性的自覺是消除道德悖論的前提
在當前的道德教育中,我們對于什么是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還缺乏一種理性的認識,這也就意味著,當我們在道德實踐中遇到了道德悖論問題的時候,我們并不能確定地認知道德悖論問題,也就更不用說消除道德悖論問題了。因此,要消解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我們首先就應當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形成一種理性的自覺。
對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論問題形成理性的自覺,也就意味著我們能夠對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論的特征、表現形式和形成原因等有一個確定性的認識。而當我們的道德教育能夠把這種確定性的認識傳授給學生的時候,我們的學生也就對道德悖論問題有了一種理性的自覺。這樣,我們的學生在道德實踐中才能夠盡量避免和預防道德悖論的發生。
一、全納教育的內涵
教育公平是當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觀,全納教育提出教育公平,不僅要注重教育起點的公平,還要注重教育過程中的公平。全納教育倡導教育要容納所有學生,主張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在學生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強調在實現班級學生統一目標的同時,滿足學生個體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具體來說,全納教育包括五個特征,第一,滿足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也就是說,在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教育內容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第二,促進學生全體的積極參與性。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教育過程中要調動學生全體的積極性,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第三,學生全體以實現共同的目標為前提。全納教育的一個教育原則是向班級所有學生提供相同課程,實現課程目標的一致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遇到的問題予以及時指導,對學生取得的成就予以及時肯定;第四,滿足學生的特殊要求。每一個學生因為興趣的不同,學習需求會呈現出不同特色,因此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第五,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促進不同個性、不同背景和不同興趣學生的合作,是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重要方法。
二、中職德育課程的特點
中職德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涵蓋了包括思想品德、政治理論和道德實踐等在內的各方面知識。這門課程在開展過程中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個特征是以育人為根本目的,這門課程通過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嚴謹的政治修養;第二個特征是以學生為基礎,凸顯生動形象的教學開展方式。學生對于事物和觀念的認同依賴于具體的事物和形象化的事件,這就要求教師在課程開展過程中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第三個特征是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中職德育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知識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衡量道德水平高低的標準是學生的行為,也就是說需要學生將接收到的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為轉換,只有真正轉換完成的知識才能成為高尚的道德,而道德行為的轉換首先需要學生的道德認同,道德認同通過簡單的道德說教是不能實現的,需要學生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情緒體驗,通過積極的情緒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因此,中職德育教學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第四個特征是綜合性。中職德育教學需要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也就是說中職德育課程的開展需要教師綜合教材的道德認知和政治素養要求,組織一定的活動促進學生形成道德行為,促進課內知識和課外實踐的整合。中職學生在多年教育中不斷加深自己的道德認識,形成自己的認知觀和價值觀,因此在思想道德認識的發展上表現出較高水平,但是在道德認同和道德行為上則表現出明顯不足,表現出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不一致。
二、中職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
(一)在德育理論的教育過程中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
道德行為的養成需要學生道德思想的情感認同,而道德認同的實現在同伴交流中更容易實現,因此,全納教育主張德育理論的傳授要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強調以情境教學推動學生的同伴交流,促進道德認知的情感認同,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調動學生全體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員參與。具體來說,道德情境的創設以學生的日常行為為素材,對學生各種道德行為進行綜合或者典型化凸顯,通過學生的話劇表演或者PPT展示,引起學生作為旁觀者對自己行為的自我省視,與同伴對道德行為展開討論。這樣的情境教學促進道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將理論化知識轉化為生活化教學案例,這樣的案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更能讓學生領會其對自己成長的影響。同時在道德情境的創設中,要設置一些道德兩難的問題,在道德兩難問題的解決中,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密切道德的是非觀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客觀地評價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道德兩難理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采用教材中的案例,而是結合網上流行的案例“媳婦和媽媽掉進水里先救哪一個”,展開討論,在學生熟悉的道德兩難理論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道德兩難是一個道德難題,但是無論怎樣做都是高尚的道德行為。
(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典型的道德行為進行討論
德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道德認知到道德行為的轉化,這就要求我們把這個轉化過程通過動態方式呈現和分析出來。學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展開關于道德理論的討論,讓學生在同伴交流中促進學生個體的特色成長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以學生的日常行為為核心設計道德教學是突破這個難點的重要途徑。包括三個環節,第一,分析本節課道德課程的主要內容,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為相聯系,圍繞主題選擇學生典型的道德行為作為課堂開展的主要案例,如愛國主義課程教學,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主要集中為在祖國遇到危難時的保家衛國,但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需要學生展開什么是愛國主義討論,在自己的生活中怎樣愛國,并舉出5個例子進行討論,教師備課案例,景點不隨地亂畫,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如講禮貌、尊老愛幼、文明用語等;第二,促進學生對道德行為的分析和討論,對道德行為是否需要改正進行討論,例如,在隨地扔垃圾教學中,有的學生表示,垃圾不應該亂扔,有的學生說,紙片無所謂,每天都有打掃的人,而且紙能夠分解,有的學生認為在沒有垃圾桶的地方可以扔,這是他們的問題,有的學生表示,有的臟東西,擦鼻涕的紙,三米內沒有垃圾桶就得扔,拿在手里很惡心。結合這些現象,學生展開討論,教師通過引導確立正確的道德行為,引導的過程要循序漸進。通過關于學生道德行為的討論,促進學生道德理論和道德行為的轉化,是道德養成的關鍵。
(三)引導學生在日常行為中養成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的樹立需要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養成,這個過程需要一定規章制度的保障,規章制度是每一個中職學校都具備的,但是并沒有可以執行的道德行為考核標準,同時,中職學生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都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中職學生具有重要的自主性,發揮中職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制定符合學生行為的具體道德行為考核和監督機制。在上述道德認知教育和道德行為的探討過程后,由班級學生自主決定在一定時間內要養成的行為,并建立道德行為登記表,由學生選取道德行為監督員,負責記錄學生的道德行為和監督學生的道德行為養成,具體來說,在班級道德行為記錄表中予以登記,以一天為單位,一天中沒有出現不道德行為即為10分,出現一次扣一分。以學期為單位進行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即道德不及格,學校其他獎勵不得享有。本周的行為在下次道德課上進行評價總結,包括自己關于本節道德行為的疑惑或者感悟。這樣就把學生的行為作為道德開展的起點、過程和重點,促進學生行為的養成和轉化,集教育和評價為一體。同時,對表現不好的學生,監督員有權予以指正。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學生主體的能動性,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群體間的互相監督,而且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社會對人才有這樣的評價:“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的是。”在第四屆全國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大賽表彰會上,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說:“有德有才重點用,有德無才培育用,無德無才棄之用。這代表了很多企業的用人理念。”這表明了企業很看重人才的職業道德。
高職院校以培養實用型、操作型人才為主,在重視對學生技能進行培養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所謂職業道德行為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的職業道德知識、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覺活動。對這種實踐活動按照職業道德規范要求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稱之為職業道德行為養成。‘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落實到職業活動中去,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進而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根據個體對社會道德的內化規律,職業道德行為養成需要經過“基于感性認識的功利需要和他律、基于理性道德認識的道德自律、自由自覺的道德行為習慣的‘無律’三個發展階段”。‘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接受某種理論,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即認同、同化和內化。根據這一理論,筆者認為高職生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一、以課堂教學為重要途徑,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認知
職業道德的內化最初是基于道德對自身有利的感性認識,出于對道德的表面認識,出于對道德的畏懼和功利的需要而講道德,把社會道德作為外在的道德主體的異己力量,道德還停留在外在的約束或強制階段,以“必須”“服從”的形式來實現,屬于道德他律階段。這時,人們的道德行為選擇具有不自覺性和不穩定性、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特點。‘眼據這些特點,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應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認知。
(一)高職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突出職業道德教育
目前高職院校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思想品德課程。這兩門課程涉及了職業道德的內容,但所講的只是共性的、普遍的、放之諸業皆準的職業規范和要求,而且所占篇幅較少,因此,授課教師在教學中應聯系學生所學專業進行職業滲透,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情況不斷挖掘、開發具有本專業特色的教學內容,并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如營銷專業在講到培養職業經營風格時,應結合營銷專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強調誠信經營;物流管理專業應培養學生顧客至上的服務態度。
(二)專業課教學要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作為職業素質的重要內容,職業道德是與專業業務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高職教育側重于對學生進行某種職業生產、職業技能和管理教育,以提高職業技術水平為目的。它以職業崗位群的需要為依據編排教學計劃,確定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明確高職畢業生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進而組織教學。”c4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在熟悉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熟悉職業道德規范,專業課教師應明確自己所教學科與職業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點,有意識地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例如,在給學生講關于倉儲管理知識的同時應滲透有關吃苦耐勞、工作細心的職業要求。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了解本專業特有的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同時將職業道德認知轉變為職業道德行為,進而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三)通過見習和實習活動深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認知,養成職業道德行為
除了注重職業道德知識的講解外,學校還應該大力開展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促進學生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這是因為“踐行某一思想道德觀念或信念的次數越多,它的固化程度也就越深,久而久之便轉化為人的行為習慣。道德信念就是通過反復的踐行而固化于行為主體的道德品質中,形成一種道德思維定式,從而轉化為人們的道德行為和道德行為習慣的”。@然而,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這種授課形式利于學生掌握課程的內容,但職業道德教育內化的效果不夠理想。學生如果沒有直接的道德體驗,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就可能是表面的、膚淺的,學生只有通過社會實踐體驗和感受職業道德,加深對職業道德的理解。職業道德同人們的職業內容和職業生活實踐相聯系,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職業習慣的養成要在職業實踐中慢慢實現。
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公共管理系從2006年開始,利用暑假組織學生由教師帶隊到企業進行專業見習、實習。在見習、實習中帶隊教師要時時注意學生的見習、實習狀況,尤其關注學生的職業道德行為。學生在見習、實習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體驗,達到認識專業、走進專業、訓練專業技能和培養職業情感的目的,明確道德規范,發現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從而促進良好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在見習、實習中,通過嚴格管理,有效規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把這種規范養成習慣內化為自身的道德素養,從他律轉化為自律。
二、內因、外因雙管齊下,促進職業道德規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
要將職業道德內化為個體的道德品行,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道德主體的道德認識,使道德主體從心靈深處真正認識到道德對公民個體和社會的價值,從理『生上認同社會道德,從情感上真誠地接受社會道德,愿意踐行社會道德,并在意志上能夠堅持持久,道德從他律階段轉向自律階段。《根據這些特點,高職院校在進行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教育是為了不教育的目的。
(一)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建構”
“所謂‘自主建構’是指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其自主地、能動地生成的,而不是教育者灌輸和模仿的結果。”⑦德育過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構是通過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進行的,包含著內隱活動和外顯活動兩個方面。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來源于外部動作的內化,這種內化不僅可以通過教學實現,也可以通過Et常生活、游戲和勞動等來實現。另一方面,內在智力動作也要外化為實際動作,使主觀見之于客觀。內化和外化的橋梁便是人的活動。”維果茨基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德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構是通過同化、順應、慎獨、反省、體驗、交往等形式得以實現的。@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兩方面:
1.經常自覺地進行自省。自省是我國古代道德修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法,其基本含義是在個人遇到道德矛盾或自己出現道德過錯時,應先從自己主觀動機上尋找原因,并責求自己承擔道德責任,自覺自愿地修正自己的錯誤。如“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都說明白省的重要性,對于現在的道德教育仍有很大的啟示意義。目前,許多高職生責任意識不強,出現差錯時很少尋找自己的主觀原因,而是千方百計從客觀上尋找原因,推卸責任。為此,應該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針對已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進行自我批評。通過反反復復的活動,學生的品德得到了提高,責任意識得到了加強。
2.樹立榜樣,努力做到慎獨。慎獨的主要含義是指人在獨處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機會并且不會被人發覺的情況下,仍能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地按照道德準則行事,而不做任何壞事。有些高職學生就不能做到慎獨,如有人監督時表現良好,無人監督時表現較差。心理學家詹姆士說得好:“每一回破例,就像讓你辛辛苦苦繞起來的一團線掉下地一樣,一回滑手所放松的,比好多回才能纏繞上去的還多。”為此,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樹立榜樣人物,使其不斷鞭策自己,自覺進行慎獨,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
(二)營造有利于職業道德品質形成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職業道德氛圍
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活的物質條件。”⑨任何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脫離一定物質生活條件而存在,因而他們的思想觀念、道德行為、道德品質總是要被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所決定,即環境造就人。優良的環境有利于人的發展,不良的環境會阻礙人的發展。高職生在校期間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大學校園,學校的校風、學風、教師的精神面貌、校園文化等因素對高職生的健康成長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具有導向、熏陶、激勵的作用。學校應營造一個好的校園生活環境,讓學生在這里健康成長。
1.創新校園文化建設。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大力開展文明班集體、文明宿舍創建活動,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活動中;二是有針對性地開展誠實守信、文明禮貌活動,大力倡導文明禮貌、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等職業道德規范;三是通過網絡、廣播、報紙、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職業道德教育,同時,請已畢業的學生與在校生進行關于職業道德方面的經驗交流,激發學生愛崗敬業、樂業勤業、艱苦創業的意識。
2.抓好教職員工的職業道德建設。美國學者麥金太爾和奧黑爾指出:“可以確定的是教師會帶著一定的價值體系進入課堂,而你的學生也必定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你與教學環境、學生、其他教師的交流方式,你說的笑話、你帶進教室的個人習慣無一不成為學生的行為示范。”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我們要讓每位教職員工都樹立“我是學生的榜樣”的觀念。全體教職員工都應該以身作則,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使一線教師,教書育人;管理人員,管理育人;服務人員,服務育人,形成全員育人的大局面,時時以一個優秀從業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鼓勵。
三、加強職業理想、事業信念教育,促進自由自覺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所謂“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可見,良好的習慣對于一個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必須注重行為習慣的培養。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正如杜威所言,“道德同存在的事實性密切相關,而不是同脫離實際的理想、目的和責任相關。作為道德基礎的事實,來源于人們相互之間的密切合作,來源于人們在愿望、信仰、滿足和不滿足的生活中相互關聯的活動結果”。@道德教育應從日常生活開始,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也是如此。高職院校應以日常生活為切人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應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兩方面:
1.從小事做,嚴格遵守行為規范。良好職業道德的形成不是靠某個階段的教育或強化就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人生連續不斷的許許多多個日子有意識的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即“不以善小而不為”。在積善的同時,要防微杜漸,即“不以惡小而為之”,所以,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任何不符合職業道德規范的言行,都應該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施教者與被教者共同重視“小節”,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從我做起,從自己的身邊做起。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要求學生從我做起,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行為規范入手,從行為習慣訓練抓起,克服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二)加強道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