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08: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病毒預防小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R 512.91 G 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2-0113-02
KAP of AID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YANG Ai-hua.Medical Faculty,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of Guizhou, Guiyang(55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gnition of AIDS and relevant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Methods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 000 students from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 in the year of 2005. ResultsThe students got some ideas on the three infectious transmissions of AIDS, but they still had some wrong ideas of the non-infectious transmission of AIDS. Most of their knowledge came from media such as radios, TVs but less from health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ost students had a strong desire for the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onclusion Wide and systematic education is needed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uizhou to enhance the AIDS prevention and cultivate scientific behaviors.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Universal precautions;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Students
【作者簡介】 楊愛華(1962- ),女,貴州大方人,大學本科,副教授,主要從事高校健康教育和基礎醫學教育工作。
【作者單位】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醫學教研室,貴陽 550004。目前艾滋病在國內快速蔓延的趨勢仍未得到強有力的遏制,且逐步向普通人群蔓延。有專家分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預計到2010年,我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量將達到1 000萬,成為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當前對艾滋病的預防還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至關重要。為了解貴州大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情況及行為和態度,以便為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學依據,筆者于2005年11-12月對貴州部分高校1 0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從貴州省4所高校中,以班級為單位,整群抽取大一和大二2個年級8個專業(非醫學類)的學生,發放問卷1 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90份,有效率為89.00%。調查對象來自貴州省87個縣、市。其中男生370人,占41.57%;女生520人,占58.43%。來自城市或城鎮的學生360人,占40.45%;來自農村530人,占59.55%。年齡為18~25歲。
1.2 方法 參考國內有關預防艾滋病的文獻資料,自行設計艾滋病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艾滋病基礎知識、預防措施、行為態度及相關知識需求等。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當場發放,由學生獨立完成,限時收回。全部數據輸入Excel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艾滋病傳播途徑認知情況 見表1。
2.2 艾滋病預防措施認知情況 見表2。結果顯示:一年級新生對艾滋病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回答正確率低于二年級學生,如“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能否傳播艾滋病”,新生和二年級學生回答正確率分別為85.12%和90.12%;“與艾滋病人共用游泳池、浴池、馬桶圈能否傳播艾滋病”,一、二年級學生回答正確率分別為75.01%和82.54%。在所有被調查學生中,女生回答正確率高于男生,如“不正常的性接觸能否傳播艾滋病”和“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男、女生回答正確率分別約為84.24%和89.32%。生源地對學生掌握艾滋病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無明顯影響。
2.3 艾滋病相關知識來源 調查得知,有70.24%的學生是從電視廣播、報刊書籍、網絡等大眾傳媒獲取艾滋病知識的;從學校系統的健康教育獲取艾滋病知識的學生僅占29.76%,相對較少。
2.4 健康教育需求 91.02%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講座。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貴州省大學生對艾滋病三大傳播途徑(血液、性、母嬰)的認知情況尚可,回答平均正確率達85%以上,這是令人欣慰的,說明隨著大眾傳媒的廣泛宣傳,大學生對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已基本了解,但低于郭建麗[1]的調查結果,可能與貴州大學生對艾滋病的關注程度和自身學習能力有關。被調查學生對艾滋病的非傳播途徑(蚊蟲叮咬、輕吻、擁抱、共用游泳池、浴池等)的認知存在誤區,如蚊蟲叮咬是否傳播艾滋病,回答正確率僅為43.82%,與郭建麗[1]的調查結果相似,稍低于琚臘紅等[2]的調查結果,說明以大眾傳媒為主的健康教育不夠全面、系統和深入。
結果提示:貴州大學生對艾滋病預防措施認知情況較差。雖然大學生在理論上了解艾滋病的三大傳播途徑,但預防艾滋病知識普遍缺乏,對某些能傳播艾滋病的潛在危險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如隨便穿耳、紋身、美容、到非法醫療單位注射、拔牙和針灸等的回答平均正確率僅為61%,明顯低于郭建麗[1]的調查結果;對正確使用安全套能預防艾滋病的措施,回答正確率僅為43.26%,與郭建麗[1]、琚臘紅等[2]的調查結果(91.8%和87.2%)差距甚大。提示必須對貴州大學生進行系統、全面、深入的學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讓學生能正確、全面地認識艾滋病,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促進科學預防艾滋病行為的形成,以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傳播。
調查表明:新生與二年級學生對艾滋病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差異,可能剛踏入大學校門的新生在中學階段關注的重點是高考,忽視了艾滋病健康教育;進入大學后學習壓力相對減輕,視野逐步開闊,對媒體關注程度增加,因此二年級學生艾滋病知識普遍高于一年級新生。女生答題正確率高于男生,表明女性更關注生殖健康,更容易接受健康教育。生源地對學生掌握艾滋病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無明顯影響,這是由于貴州省屬經濟欠發達省份,教育也相對落后,有高中部的中學大多集中在縣城或縣城以上地域,農村學生進入高中后與城鎮學生所處的教育環境差別不大,接受的健康教育大致相似,因此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無明顯差別。
91.02%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講座,說明大學生渴望從學校獲得系統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學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校健康教育使學生獲得必要的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價值觀,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預防艾滋病的目的。學校可采取多種形式,針對學生的求知特點和對健康的需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如開設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或將健康教育納入選修課程,還可利用校園廣播、報刊專欄、知識競賽、咨詢活動等形式進行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強化艾滋病相關的倫理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了解艾滋病國內外流行趨勢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的危害;學會關愛、幫助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充分了解我國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相關政策與法規;積極參與艾滋病預防宣傳教育活動。艾滋病的流行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公共衛生與社會問題,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在青壯年人群的蔓延十分重要和迫切,在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的情況下,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青年學生了解艾滋病的預防知識,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個人行為來預防艾滋病的感染,健康教育是目前最好的疫苗[3],而學校是健康教育最適合的場所。
4 參考文獻
[1] 郭建麗.清華大學新生艾滋病知識、態度及性觀念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5,26(3):223-224.
【關鍵詞】P波離散度;小兒甲亢;并發房性心律失常;預測價值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由于各種發病原因導致患者的甲狀腺的功能加強,甲狀腺合成和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最終導致發生各種臨床癥狀的綜合征。甲亢是內分泌科臨床上的常見病。有文獻報道,近年來,小兒甲亢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房性心律失常是小兒甲亢患者的臨床表現。目前的相關研究普遍認為,P波離散度可以用作臨床上預測房性心律失常的心電圖指標[2]。P波離散度是應用同步記錄的體表十二導聯的心電圖中,測定不同導聯中P波的最大時限和P波的最短時限之間的差值。筆者通過對P波離散度的研究,分析體表心電圖P波離散度對甲亢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及房顫的預測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小兒甲狀腺亢進的患兒85例,入院后所有的患兒給予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以及常規十二導心電圖檢查,并根據患者是否合并有各種類型的房性心律失常,將以上85例患者分為4組,分別是:單純甲亢無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組(A組)、房性早搏組(B組)、短陣性房性心動過速組(C組)以及陣發性心房纖顫組(D組)。四組患兒中,A組患兒有29例,占34.12%,男性13例,女性16例;B組患兒有16例,占18.82%,男性7例,女性9例;C組患兒有4例,占4.71%,男性2例,女性2例;D組患兒有36例,占42.35%,男性11例,女性25例。
1.2研究方法
以上所有的患兒在房性心律失常尚未發作,轉復為竇性心律之后24小時到48小時內,對患兒的十二導聯心電圖進行記錄。具體的檢查方法為:首先讓患者取仰臥為,放松休息5分鐘左右后,采用心電圖分析儀,按照每秒50毫米的速度走紙,增益為每毫伏20毫米,同步記錄患兒的十二導聯心電圖。待患兒的心電圖基線平穩,心電圖紙上可以看到清楚的心動周期時,進行打印。所有的患兒的十二導聯心電圖檢查都是由同一位專業的心電圖醫師操作的。根據患兒的常規十二導聯心電圖的檢查結果,計算出P波的最大時限,P波的最小時限以及P波離散度。并進行統計分析比較。根據公式:真陽性人數/(真陽性人數+假陰性人數)×100%=敏感性;真陰性人數/(真陰性人數+假陽性人數)×100%=特異性,真陽性人數/(真陽性人數+假陽性人數)×100%=陽性預測值[3],分別計算出其敏感性、特異性以及陽性預測值,從而評價P波離散度對小兒甲亢患者并發房性心律失常的預測價值。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組研究所收集的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軟件包進行分析,各組數據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驗證,P
2 結果
經過研究計算,結果顯示,將A組和B組患兒的P波的最大時限(Pmax)、P波的最小時限(Pmin)以及P波離散度(Pd)進行比較,兩者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和D組患兒的Pmax、Pmin以及Pd與A組的患兒比較,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甲亢是臨床上發生心房纖顫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文獻報道,大概有10%-15%的甲亢患者會并發心房纖顫[4]。房性心律失常也是小兒甲亢臨床上的臨床癥狀之一。從本組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應用Pmax以及Pd預測小兒甲亢患兒,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敏感性以及陽性預測值。可以應用常規的十二導聯的心電圖,篩選出Pd陽性的患者,并在臨床上對Pd陽性的患者進行相關的檢查,以幫助臨床醫生及時準確發現和診斷小兒甲亢并發房顫。因此,我們認為,Pmax以及Pd可以用于預測小兒甲亢患兒陣發性心房纖顫的發生,Pmax和Pd的結合應用,可以使預測房顫具有更高的準確性以及特異性。
參考文獻
[1] 吳艷華. 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因與治療進展[J]. 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4):3490-3492.
結果 小組絕大部分順利完成項目活動,技術支持與督導相結合的方式受歡迎,大部分小組與托管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發現的問題:小組存在能力不足,經費使用有"白條"現象;項目從國家層面到地方進行督導,督導成本大,地方政府對外來人員介入較為敏感,感染者存在暴露風險,經費托管機構沒有統一的操作規范等。
結論 由國家項目辦制定統一標準,讓地方承擔現場督導與技術支持的模式更為適合于基層社區小組開展的草根項目。
[關鍵詞] 艾滋病;基層社區小組;現場督導
[中圖分類號] R593.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4208(2009)15-0007-02
基層社區小組參與艾滋病控制工作是全球基金第三輪艾滋病項目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全球基金和國際社會的一個關注點[1\]。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體系中,民間組織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目前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層社區小組較為活躍,他們絕大部分組織成員是普通的農民,同時也是感染者,涉足艾滋病防治工作,在某些地區還是個較為敏感問題,當地政府對他們聚集開展活動有一定的顧慮。
全球基金第三輪中國艾滋病項目國家項目辦支持了20個草根項目,分別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湖北六省的感染者較多的自然村。針對基層社區小組參與工作熱情高,但能力有限的實際情況,另由清華大學NGO研究所和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承擔一個“草根NGO活動跟蹤和技術支持”的支持項目,專為該20個草根項目進行督導和技術支持。筆者資料來源于對該20個草根項目的兩次現場督導和技術支持,目的是通過現場督導和技術支持幫助小組順利地完成項目,探討更為適宜基層社區小組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現場督導模式。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研究對象為20個基層社區小組參與的草根項目的項目執行負責人或執行人員、托管機構知情人、項目活動點的社區干部。
1.2 調查方法
1.2.1 個人深入訪談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個人深入訪談方法。訪談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專業人員來完成,訪談地點設在相對獨立的場所進行,按事先準備好的訪談提綱一對一訪談,每次訪談前在征得調查對象口頭同意后開始,每次訪談約50分鐘。
1.2.2 小組座談 參與式的座談,由調查人員做主持人,事先準備好的座談提綱,提綱為半結構式。
1.2.3 查看項目相關記錄文件 對項目活動的相關記錄文件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查看,并對存在問題進行現場及時糾正。
1.3 調查內容 了解小組項目執行情況、與托管機構的溝通與協調關系、對督導與技術支持的反饋、項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4 資料處理 訪談結束立即將原始記錄進行整理,據定性研究的方法,反復閱讀原始記錄,以不同問題分組,歸納各種觀點或看法,找出主要觀點和次要觀點,并進行分析討論。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情況 本次訪談了48人,其中小組負責人20人(17人為感染者),托管機構知情人22人,社區干部7人。
2.2 項目執行情況 督導顯示,20個項目除三個項目進度沒跟上和一個項目未報批國家項目辦和督導單位而對計劃稍有調整外,其余的項目基本按計劃開展項目活動,相關記錄資料也較完整,經費使用絕大多數按預算進行。
2.3 督導與技術支持的反饋 在督導的同時,與技術支持相結合,針對大部分基層小組是初次參與項目工作,經驗不足,且文化程度較低的情況,對項目的執行、相關項目文件的書寫、活動的記錄等進行“手把手”的指導。訪談中發現(20/20)小組普遍反映這樣“手把手”的現場指導,對他們幫助很大。把督導工作定位于旨在幫助小組完成項目,鼓勵為主。例如:對項目活動記錄不全的地方,不會采用責備的語氣,而是用商量的口吻,教他們如何記錄才是較為規范。一方面督導方能心平氣和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被督導方易對督導方產生認同感,樂于接受督導專家的指導,最終達到既能將項目做好,又能提高小組能力的目的。(20/20)小組普遍反映這是一種平等、民主的督導方式,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能力。
2.4 小組與托管機構的溝通與協調關系 項目執行之初,大部分托管機構有一定的擔心,對小組開展活動不放心,認為會由此帶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但隨著活動的開展及相互間不斷的交流,同時有的小組還幫助當地政府調解感染者與相關部門的一些糾紛,事實證明小組是在配合政府開展工作。因此大部分小組與當地托管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當地政府從不理解到認可,到最后給予大力支持。但也有極個別項目點,小組進行了項目活動以外的維權活動,讓地方政府對他們有了負面印象。
2.5 督導、技術支持及經費管理的可及性
2.5.1 技術支持 項目執行過程中,大部分小組文化程度較低,一些檔案文件的記錄與書寫有一定的困難,能力不足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小組反映獲取技術支持較為困難,地方相關機構又沒有提供的義務,從國家獲取相關信息因沒有網絡等相關條件而受到限制,這給工作帶來了不便。
2.5.2 現場督導 基于艾滋病問題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在局部地區政府對感染者參與艾滋病相關工作還相當敏感,如有外來組織的介入,他們擔心會給當地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當地相關機構相當謹慎。另外,督導人員對當地來說,是外來人員,會引起當地老百姓的注意,村民對此有一定的好奇和猜測,給感染者的暴露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項目分布于六個項目省,極為分散,且均在最基層的鄉村開展活動,地處偏遠,交通極為不便。另外,項目執行人員大部分為農民,白天要忙于農活,督導工作還得考慮到農閑時間,無形中加大了督導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
2.5.3 財務管理 因為大多數小組(18/20)沒有注冊,項目經費需要托管。作為財務托管部門,其責任與義務不明確,托管到什么程度,如何托管,各地操作不一。極少部分(2/20)托管機構過多參與項目活動,從項目的申請和執行所有的活動均一手操辦,小組的參與性極低,缺乏自主性,脫離了項目的初衷。“白條”現象存在,項目活動中發生的費用,常常是額度相當小,無法索取正式發票,給項目執行方和財務托管方在財務管理方面帶來了困難,涉及項目資金的安全問題。托管機構沒有提取一定的管理經費,對托管過程中發生的一定費用無法支出,影響了其工作的積極性;有的托管機構只是承擔報賬工作,對所開展的項目活動缺乏了解,對項目經費的具體使用難以監督。同時極個別地區對督導工作配合不夠,有故意避開督導人員現象,使得財務督導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2.6 督導與技術支持的正面影響
2.6.1 宣傳國家艾滋病相關政策和全球基金項目 在了解項目活動開展情況的同時也了解目標人群對國家艾滋病相關政策的理解情況,發現部分感染者對國家艾滋病相關政策有一定的誤解,認為每個地區政府應給予同樣的救助,督導人員進行了及時的糾正。目標人群小組座談中,針對大多數感染者對項目資金來源未知的情況,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解釋,讓他們對全球基金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開展活動的資金來源于全球基金,而不是當地政府發放的救助款,避免由此而引發感染者到當地政府索要救助款的事件發生。
2.6.2 兼顧政府與小組的利益, 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 作為小組,更多關注的是感染者本身的利益,希望有外界的幫助;而政府部門,更多考慮的是社會的穩定,站在更全面更高的角度來關注小組的項目活動,他們擔心外來人員的介入,會引起當地的不穩定,對外來人員或組織有一定的戒備心里,由此,雙方理解的角度不同可能會引發一些沖突。督導過程中針對感染者提出的一些敏感問題,給予及時的疏導,告訴他們問題的解決要據當前現有的相關政策和實際情況來進行,讓感染者逐步形成理智地與政府溝通的意識。督導的同時也幫助了小組建立與當地相關機構信任關系。本著就地開展活動的原則,項目活動一定要與當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結合。而小組參與艾滋病防治活動,對地方來說是個新生事物,當地相關機構對他們工作情況及產生的結果無法預測,存在過多負面影響的擔心。項目督導人員的到來,將民間組織工作的理念傳遞到相關部門,給了當地相關機構了解民間組織工作的一個好機會,由此部分機構開始對小組工作有了一定的關注。
2.6.3 營造民間組織的社會支持環境 小組經費托管機構基本上是當地的項目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衛生局,大部分小組在未參與項目工作前極少與這些部門有接觸,甚至有的還不知這些部門的具體地址。在項目的申請與執行過程中,小組成員開始與這些部門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觸,部分地區,小組還要與當地行政機構如鄉政府等有交流。督導過程中,督導人員對托管機構知情人進行了訪談,通過訪談了解具體情況,對存在的溝通協調上的問題及時給予當事人反饋,并現場解決,增進了雙方彼此間的合作與信任,為項目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環境。小組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作用大,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他們有一定的水平,但缺乏參與的空間和機會,地方相關機構應給他們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讓其充分發揮優勢,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
3 建議
3.1 提倡平等、民主的現場督導方式 督導工作定位旨在幫助小組完成項目,鼓勵為主,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開展督導,督導工作完成的同時小組的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有雙贏作用。
3.2 現場督導與技術支持相結合 作為草根項目的督導,原則上應以幫助其提高能力,促進小組的成長為主。在督導的同時,與技術支持相結合,針對大部分民間組織參與項目工作經驗不足,且文化程度較低的情況,針對具體操作進行“手把手”的指導,解決了存在問題的同時又進行了規范。同時關注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問題,項目中經費使用發生的“白條”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督導過程中結合當地具體財務管理規定和項目執行方的實際困難幫助協商解決,因此在督導現場既了解項目活動開展的情況,又解決了項目執行過程的技術操作問題。
3.3 建立地方督導機制,國家統一規范,宏觀管理 草根項目的實施地點多為較偏遠的農村,且項目執行人員要忙于農活,督導時間要靈活安排,國家督導人員下到現場進行督導不切實際,人力、物力、時間大大增加;另外還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外來人員給感染者的暴露帶來了一定的危險,因此將督導相關工作由地方承擔,對其進行統一的培訓,并與地方相關項目督導相結合,在節省資源的同時,也可以解除地方政府的擔心與敏感,還考慮到了感染者暴露問題,更是降低了督導成本,也確保了督導隊伍的穩定和督導工作的順利進行,更符合社區基層小組就地開展活動的原則。
二、活動背景:
甲型h1n1流感,又稱為a(h1n1)型流感。甲流作為流感的一種,舊稱人感染豬流感。擁有極強的傳染性,如不能及時治療會轉為內傷,引發腎陽衰而陰寒內生,腎絡通于肺,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沒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無神,或噴嚏不休,或兩腳冰冷,法宜扶陽,對人身體健康危害極大。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0月30日,我國內地累計報告44981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33184例。重癥病例累計82例,已治愈29例、死亡6例。
進入10月份以來,全國重癥病例不斷增加,疫情形勢相當嚴峻。根據全國流感監測網絡的監測數據,甲型h1n1陽性標本占所有流感陽性標本的比例已高達70%多。這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我國已廣泛扎根,并且成為流感病毒中的主導病毒。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全球實際病例數和死亡數均高于報告數,甲型h1n1流感病毒傳播力明顯高于其他季節性流感,疫情繼續呈快速上升趨勢。
學校作為一個人口稠密聚居地,一旦發生感染必定會迅速傳播,形勢嚴峻。為做好防甲流工作,我們協會特此舉辦預防甲流小知識宣傳活動,增加大家預防知識。
活動目標:
通過預防甲流小知識宣傳活動幫助大家深入了解關于甲流預防的知識,以便深入做好學校的預防工作,減少不必要的恐慌,保證正常的學習工作環境。
三、承辦單位: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四、參加人員:青年志愿者協會全體會員
五、活動地點:校園內每個寢室
六、活動時間:2009年11月20號
七、活動形式:
由志愿者協會成員到每個寢室去發放宣傳資料并加以解說,盡可能詳細地解說甲流預防知識
八、活動流程:
a、由宣傳部把宣傳資料全部做好,通知每一位志愿者,保證一切準備就緒。
b、組織部組織分配會員到每一個寢室去做宣傳。
預防接種前,要注意的9件事
1.帶好《預防接種證》。接種證上記錄著每次接種疫苗的名稱、批號、接種日期,醫生參考接種證,可以防止錯種、重種和漏種。每次完成接種后醫生還會再填上本次接種的情況,供下次接種參考。接種證上的記錄還有助于在萬一發生嚴重接種反應后可以追溯到所接種疫苗,積極尋找原因。
2.事先了解接種的疫苗。事先對這種疫苗的作用性質有個大概的了解,可以有的放矢,對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有心理和物質準備。比如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后比較容易出現輕微的腹瀉,因此,在口服疫苗的1~2天內不要給寶寶添加新的輔助食品,以免疫苗和新食物所引起的不良反應重疊出現。而注射百白破疫苗后輕微發熱的可能性比較大,注射后應適量地多喝水。
3.疫苗反應及時告訴醫生。大多數疫苗都要連續接種幾次,如百白破疫苗每月注射一次,連續三次;乙肝疫苗也要接種三次等。如果寶寶在前一次接種某種疫苗后出現高熱、抽搐、尖叫等不良反應,或有蕁麻疹、哮喘等過敏反應,都要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是否再次接種這種疫苗。
4接種前幾天關注寶寶的健康狀況。在預定接種的前幾天,要特別觀察一下寶寶的健康情況,看他有沒有發熱、腹瀉、咳嗽等情況。即使寶寶只有輕微的患病征象,也要謹慎,如果進行預防接種,很可能會加重原有的病情,形成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
5如實告訴醫生寶寶的過敏史。如果寶寶有明顯的過敏癥狀,如支氣管哮喘、全身皮疹,明確的食物、藥物或疫苗過敏史,都要如實告訴醫生,醫生會根據寶寶的情況來決定是否繼續接種。
6家人有傳染病也要讓醫生知道。如果與寶寶密切接觸的家人有患傳染病的,要告訴醫生,以決定是否延遲接種。
7不要強行要求接種。如果寶寶有輕微發熱、腹瀉,曾經有驚厥、過敏病史,輕型先天性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等,雖然并不是嚴格的預防接種禁忌癥,但醫生通常還是會建議媽媽們暫時不要讓寶寶接受預防接種,等完全痊愈以后再接種。遇到這種情況,還是聽從醫生的建議為好。因為醫生往往是權衡了預防接種的利和弊后所作出的決定。對大多數寶寶來說,在妨礙寶寶接受預防接種的情況消除后仍然可以繼續接受預防接種,而且延期接種對寶寶來說是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的。
8接種時讓寶寶穿寬松衣服。為了方便接種,接種當天寶寶所穿的衣物應該寬松,這樣容易卷起袖子,因為大多數預防接種采用的是手臂皮下或肌肉注射。
9預防寶寶暈針。接種前要讓寶寶吃好,休息好,因為饑餓和過度疲勞容易引發應急性反應,也就是暈針。對于較大的寶寶,應該盡量安慰他,克服他的恐懼心理。
預防接種后,要提醒的5點
1寶寶打完預防針后不要著急回家。在極少數情況下,寶寶有可能發生罕見的嚴重急性過敏性反應,出現暈厥、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這些情況雖然非常少見,但一旦發生就需要爭分奪秒地采取急救措施,因此,最好再在醫院待上半個小時左右才回家。
2預防接種后的1~2天內,要讓寶寶適當休息,減少劇烈活動;正在添加輔助食品的寶寶暫時不要添加新的食物,多喝水,大些的寶寶少吃刺激性食物。接種當天晚上就可以洗澡,但不要將打針的部位浸泡在水中,也不要用力擦洗注射部位,可以輕輕沖淋,并用干凈的毛巾輕輕吸干水分。
3接種后寶寶常常有一些輕微的反應,主要是發熱和局部紅腫,還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注射局部有硬結等情況。這些癥狀一般1~2天內就會自行消失,不需要任何特殊處理。
4少數寶寶可能在接種后的24小時內出現高熱、不間斷地持續嚴重哭吵,甚至驚厥等嚴重不良反應。一旦發生這些情況,必須盡快上醫院,由醫生對癥處理。通常情況下,打完預防針24小時后出現的高熱和其他嚴重情況,可能與打預防針沒有必然的聯系,但你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時,或以后再次接種時,都應該向醫生說明情況。
5了解一些疫苗的特殊反應,如接種卡介苗2周后,注射部位會再次出現硬結和紅腫,隨后還會形成膿皰、破潰,最后結痂脫落形成皮膚瘢痕;接種麻疹疫苗一周后可能會發生非常輕微的類似麻疹的皮疹等。心中有數,遇到寶寶出現異常時,就不至于手忙腳亂了。
二、組織開展防控科普宣傳行動
按照縣委、縣政府及指揮部印發的關于疫情防控的倡議書、防控宣傳知識等積極開展宣傳,并通過微信、QQ等社交媒體擴大宣傳覆蓋面,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宣傳,更新安全教育宣傳欄,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的知識。充分利用“微”微信公共號、大廳LED顯示屏及門前主公路懸掛“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標語等方式,并每天在大廳LED屏滾動播放預防小知識。根據疫情動態,持續抓好肺炎疫情期間的愛國衛生運動號召全局人員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做到及時學習科普知識,營造“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良好氛圍,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并且號召全體干部職工家屬做好家庭衛生及疫情防護工作。全局人員嚴格按照疫情期間辦公要求細致落實測溫洗消等規定。
三、積極協調、辦事防疫兩不誤
為了有效減少慢阻肺的急性發作,患者應該預防在先,平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積極防止呼吸道感染,入冬以后要注意防寒保暖,出門時衣服要穿暖,還可加用圍脖、手套御寒。因為冷空氣能增加支氣管黏液分泌,減弱支氣管纖毛運動,降低局部抵抗力,導致機體易受細菌侵襲而發病。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清新,多開門窗,減少室內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濃度。
2.即使病情處于緩解期,也應堅持用藥。為了獲得科學、合理的治療,患者應該到醫院進行肺功能檢查,由醫生制訂科學的治療方案,輕者可以單純吸入抗膽堿藥,如異丙托溴胺(愛全樂)氣霧劑;中、重度者除使用上述藥物外,還需加用β2受體激動劑吸入劑(短效的有沙丁胺醇、間羥舒喘寧等,長效的有沙美胺醇、福莫特羅等)、抗膽堿藥和β2受體激動劑的復方吸入劑(可必特)或茶堿(如氨茶堿或喘定等)。
3.患者在緩解期如有輕微咳嗽、咳痰,可服用溫和鎮咳藥物,如棕色合劑等。應避免服用強力鎮咳藥,因這些藥可導致痰液潴留,加重病菌感染和增加氣道阻力。同時可服用祛痰藥物,如乙酰半胱氨酸等,這樣有利于減少痰液粘稠度和分泌物,改善氣流受限程度。但如果痰不多,咳喘不明顯時則不必使用祛痰藥物。
4.若患者開始出現氣急癥狀,即應進行康復治療,其中包括氧療、呼吸阻力鍛煉、縮唇呼吸等。
(1)縮唇呼吸:經鼻吸氣,然后縮攏口唇呼氣,即為縮唇呼吸。縮唇呼氣時氣道內壓升高,有助于防止小氣道陷閉,幫助新鮮空氣吸入,糾正體內二氧化碳潴留,減少呼氣末肺內殘余氣體。
(2)遞增性呼吸阻力鍛煉:慢阻肺患者因肋間肌和膈肌虛弱而使呼吸肌力減退。呼吸阻力鍛煉有助于增強呼吸肌力,預防呼吸肌疲勞和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阻力器鍛煉時,每天3次每次15分鐘,在鍛煉過程中,要逐漸遞增呼吸阻力。
5.緩解期還可使用免疫調節劑和疫苗,如舌下滴蘭菌靜和注射流感疫苗等,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少慢阻肺的急性發作。具體使用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作者:康琳 李維青 單位:新疆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服糖丸后2小時后才能喝熱開水、飲料或者喂奶。首次免疫為出生后第8周開始,每間隔4~6周服用1次,連續服用3次,到4歲時再加強免疫1次。如遇脊髓灰質炎流行季節可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加服。合理使用消毒劑雖然脊髓灰質炎病毒在自然環境中存活力較強,但加熱溫度至56℃以上的環境就可使之失去活性。使用甲醛、2%碘酊、升汞及各種氧化劑如雙氧水、漂白粉、高錳酸鉀等,均能使其滅活。
集體大課教育應將脊髓灰質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及患者臨床表現等相關知識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集體授課。集中對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和嬰幼兒孩子家長進行授課,授課的內容應簡單、易記、實用、有說服力。大課教育中可配合發一些彩色宣傳單、小折頁,也可制作圖文并茂的板報和櫥窗在街道明顯的位置集中展出,以增強宣傳教育的力度,普及防治常識。運用多媒體教育在信息時代中,多媒體的便捷也是健康教育可依托的方式。可建立一個脊髓灰質炎的健康教育網站,由疾病預防控制專家現場解答群眾的各種疑問,能針對性的解決一些專業性問題;還可依托短信平臺群發一些疾病流行動態以及疾病防護小知識,給更多的人群以溫馨的健康提示;或者與電視臺合作,將疾病防控常識制作成動漫,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循環播放,這樣能取得不錯的宣傳效果。特殊群體教育脊髓灰質炎的高發人群是免疫力低下和自我保護能力差的兒童,要做好兒童的健康宣教工作就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可以用小動畫或者漫畫等形式告訴小朋友應該怎么做。要加大對監護人和托幼機構的宣傳教育和監管力度,提高他們的重視度,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防控中來。因本病發病初期與感冒類似,因此家長和幼兒機構在脊髓灰質炎的流行季節需要加強對發燒小患者的監護,如遇不明原因發燒應及時送往醫療單位接受正規治療。
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正確的心理應對方式在新疆和田發生的脊髓灰質炎已確認為輸入性野病毒,而目前我國已經使用的疫苗對這種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的防控率可達到95%以上,因此我們不要恐慌,只要按時在醫療部門服用正規疫苗的人群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被疾病所感染,而疫區之外大部分地區的人群都是相對安全的。因此要正確看待本次疫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做到適度防護,不要盲目輕信流言蜚語,更不能以訛傳訛。融入積極心理學因素將積極心理學因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變群眾為知識被動接受者和被動的學習者為健康知識積極的傳播者和主動的學習者。增加積極的心理品質,如積極的認知加工,積極的社會態度,使健康知識在廣大群眾樂于接受的情境下內化[1]。群眾在合理學習中增長健康知識,在認知改變后強化健康行為,努力實現接受健康教育群眾行為“知-信-行”改變的統一。
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定根據接受教育群眾的文化層次、生長環境、、生活習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科學性、針對性,避免內容滿篇的心理專業名詞,避免照搬書本內容,避免授課內容死板。也可類似廣告提出心理健康口號,如用“疾病不恐懼,恐懼源于心”等,使接受教育者能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2]。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一種積極的生活理念,提升一個地區的衛生狀況,加強一個部門的監管力度,無一不是我們掌握傳播健康養生知識和付諸維護健康行動的法寶[3]。并且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可防、可控、可治的普通傳染性疾病,只要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去應對,就會順利度過這個難關。
理 念
目前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療,是采用抗病毒、免疫調節、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纖維化等綜合療法,但其中的關鍵乃是抗病毒治療。這是由于抗病毒治療不僅可以抑制病毒的復制;而且能改善肝功能和肝臟炎癥、壞死和纖維化病變;還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和減少其傳染性,最終使病毒清除,終止病變的發生、發展,使病損修復,阻斷發展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這便是當今對抗乙肝病毒治療的新理念。
回想以往,我們在治療乙肝病毒中所存在的誤區、盲點,還真不少。
首先是不注重抗乙肝病毒治療,誤以為轉氨酶(ALT)異常就是提示有傳染性的指標,并以為轉氨酶越高,傳染性就越強。遺憾的是,持有這種錯誤觀點的,現在仍大有人在。他們只重視降轉氨酶,不考慮抗病毒治療;在選擇抗病毒治療時機上,總是先采取措施把轉氨酶降至正常,或在抗病毒治療的同時,加用聯苯雙酯之類強降酶藥物。這使得很多患者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在抗乙肝病毒藥物的選擇及方法上,有的醫生或患者,不愿接受國際公認的抗病毒首選藥α-干擾素、次選藥新核苷類似物,而長年累月地接受中藥抗病毒治療,或只想用某一種藥物、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結果只能是以失敗告終。這樣不僅給患者造成經濟上的浪費,還使他們在精神上蒙受很大挫折,傷心失望之余,有的還得出“乙肝沒法治”的結論,以麻痹自己。
藥 物
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在抗乙肝病毒治療上,已獲得許多新的進展。現在的治療方法主要鎖定以下三類:
(1)用α-干擾素和核苷類似抗病毒藥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地卡韋等,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
(2)以細胞因子如胸腺素α1、白介素12、γ-干擾素等,進行非特異性免疫調節治療;
(3)采用抗HBV治療性疫苗,進行特異性免疫治療。
特異性免疫療法對乙肝病毒而言,確實是一種全新的療法,其特點是它可以打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耐受,也就是說在谷丙轉氨酶不高的情況下,亦可接受此種療法。
在我國,特異性免疫療法是1998年9月獲國家衛生部批準,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臨床研究協作組,組織有關單位采用基因重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制成的治療性疫苗。先后觀察治療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370例,結果使HBsAg、HBeAg及HBV DNA陰轉率分別達到14.7%、30.0%與37.3%,療效較好,與同期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這種方法還很安全,至今未發生令患者不能耐受的副反應,值得進一步研究,目前,正在為能夠達到抗乙型肝炎治療的總目標而努力。
前 景
2004年4月召開的第39屆歐洲肝病會議上,有專家報道:單用阿德福韋,可使部分患者HBsAg、HBV DNA轉陰,ALT恢復正常。用阿德福韋酯化物治療一年過程中,90%以上患者能保持HBeAg血清轉換。
另外,聚乙2醇化干擾素α-2a(派羅欣)單用,也能產生比拉米夫定高的持續應答率。筆者以此藥聯合胸腺肽-α1(基泰)治療慢乙肝6例,其中已有1例HBsAg轉陰,另1例HBsAg也已由治療前的強陽性,至治療5個月時的弱陽性。初步看來已顯示出較好苗頭。如能再配合前述的特異治療性疫苗,其療效將會更好。
據悉,目前我國正在抓緊研制的DNA疫苗、樹突疫苗等治療性疫苗,前景看好。所以,雖然前程困難不少,但乙肝患者卻不要為此失望,因為科技總在前進,明天定會勝于今朝。 (專家門診時間:周四下午,咨詢電話:021-63610109轉43923。)
小知識
抗乙肝病毒療效的總目標是什么
總目標分為兩種,即近期和遠期目標。
近期目標:目前據美國肝病學會和歐洲肝病學會抗乙肝療效共識,均推薦病毒定量終點為保持<105copies/ml,使病人處于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對HBeAg陽性病人則需要達到HBeAg/抗HBe長期保持血清轉換狀態(即HBeAg轉為陰性,抗HBe轉為陽性);ALT保持正常和肝組織學指數好轉(僅有陳舊性病變或輕微炎癥)。
使用后,為何性病還騷擾
1.安全套質劣,性生活中破裂、脫滑導致外滲。這種情況臨床較少見。
2.重復使用安全套。如果第一次使用的安全套沾滿了病原體,在沒有嚴格消毒的情況下繼續使用,有可能罹患性病。這種情況臨床較少見。
3.性生活中沒有全程使用安全套。不少人認為,只有在的時候才會感染性病和艾滋病,所以在性生活開始時并沒有使用。事實上,男性和女性的生殖道分泌物中都可能存在病原體,因而仍有感染可能(需要提醒的是,性生活過程中可能會有少數在前漏出,所以只在時才戴安全套也不是絕對安全的避孕措施)。臨床中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4.安全套無法保護的皮膚出現的擦傷或潰瘍,也有可能導致病原體傳播。如果女方的大或患了性病(一期梅毒硬下疳、尖銳濕疣、陰虱等),即使全程使用安全套也是不安全的。
5.也會導致性病傳播。有一患者在不潔過程中,初是被,后戴上安全套,結果感染了淋病。即使是戴上安全套后被女性性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現安全套被牙齒劃破而罹患性病。當然,引起性病的危險性還是比的危險性要小一些。
安全套:正確使用才安全
1.到正規藥店和超市購買有質量保證的安全套。避免陽光曝曬和擺放時間過長。
2.使用前檢查安全套是否過期、破損;使用時擠出安全套尖端小囊里的空氣,自上而下套住,直至根部,小心指甲弄破安全套;后很快拔出并握住根部,防止流出。如果在疲軟后再拔出安全套,有可能導致回流到陰道里,引起女方感染性病和艾滋病。
3.每次性生活時,必須使用新的安全套。
預防艾滋病和性病,倡導遵循的“ABC”原則,即A“禁欲”(Abstinence,禁欲)、B“對伴侶的忠誠”(Befaithful,忠誠)、C“使用安全套”(Condom,安全套)。在高危中永遠要牢記:戴安全套預防性病不是萬能的,不戴安全套進行是萬萬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