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08: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肺結核的護理診斷及措施,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結核病是一種由于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棄傳統的健康教育方法,應用護理程序對住院肺結核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計劃性、預見性、針對性、時限性和可視性,提高了肺結核患者的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治療、轉歸有一個科學認識,提高患者認知行為和遵醫方式,增強治療效果,提高肺結核的治愈率。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護理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結核病患者,根據住院順序單雙號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18~71歲;試驗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齡21~70歲。2組性別比、年齡間有均衡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2004年中華醫學會、人民衛生出版社推薦的肺結核診斷標準;(2)需要抗癆治療;(3)年齡≥18歲;(4)自愿接受各種問卷評估。排除標準:(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及老年癡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護理評估 入院時評估患者的基本狀況,包括目前生活狀況、知識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狀態;評估入院時各系統的常規檢查情況,有無藥物過敏史;評估護理對象對長期用藥的態度,對藥物知識的了解程度。通過評估了解護理對象及其家庭對疾病、健康、治療、康復的態度,家庭經濟情況等,為健康教育提供依據[1]。結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顧自己而且似乎沒有問題。 然而,可能會產生某些阻礙治療依從性的事件,如情緒沮喪、財務困難、懷孕、乙醇或藥物依賴、違法工作、至親過世、無家可歸等。護士必須聽取患者的意見,并評價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結核病診斷對患者有著怎樣的影響[2]。
1.4 護理診斷 正確區分護理診斷與醫療診斷,認真評估患者的個體是否具有該診斷的依據。肺結核的護理診斷側重于認知、行為等因素。主要的護理診斷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與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關;(2)氣體交換受損:與疾病致肺通/換氣障礙有關;(3)體溫過高:與機體感染致病菌有關;(4)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慢性疾病消耗有關;(5)活動無耐力:與疾病致體力下降有關;(6)知識缺乏:與缺乏肺結核的預防保健知識有關。
1.5 護理計劃的制定 標準護理計劃對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護理診斷、預期目標、基本的護理措施和評價標準[2]。盡管患者使用的藥物劑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靈活制定個體化的護理計劃。了解患者的情況并制定一個包括支持系統在內的個體化計劃,這樣可以使治療對患者生活的影響降到最底,激發患者的依從性,并且促進藥物治療的完成情況。
1.6 護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線圖:首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生活方式和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然后護理人員根據評估情況按臨床路徑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實施連續動態、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證達標: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嚴格執行醫囑,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保證肺結核患者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堅持服藥。根據健康教育內容上的指標,反復進行評估教育,直至達到最終護理目標。運用溝通技巧,積極建立治療性人際關系,取得患者信任,關心他們,使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醫院環境,積極主動配合醫療人員進行藥物治療。保證患者理解:服用多種藥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覺已經很好時;每種藥物要按劑量服用;每種藥物按藥物的時間服用;藥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觀察。
1.6.3 指標觀察:定期對肺結核健康教育指標進行觀察,觀察內容及方式包括: 將自行設計的問卷發放給患者,由患者填寫后收回。①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婚姻、職業、文化程度、住院次數。②對肺結核知識認知程度問卷。認知內容包括肺結核的發病原因、誘因、傳播途徑、疾病的臨床癥狀、治療方案、所服藥物名稱及不良反應、所服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不按醫囑服藥的后果、按醫囑完成藥療計劃及定期復查的重要性等。按認知程度分為了解組、一般了解組、不了解組。③對疾病預后的了解情況。④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是否滿意。⑤治療依從性問卷。治療依從性情況分為堅持服藥、間斷服藥、從不服藥;復查情況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復查,遵醫方式綜合 評分70分以上者為遵醫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為不遵醫。其中正確用藥占60分,飲食習慣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護理評價 評價貫穿于健康教育過程的始終,通過教育評價反饋再教育的過程,不斷評估教育策略、教育內容是否適合教育對象,以便隨時修訂教育計劃[3]。在長期的結核病治療(尤其是耐多藥結核的患者)期間,許多因素會改變,因此護士必須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評價患者的進展,包括患者的臨床情況、個人的境況、心情、態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變都應該被關注。臨床實踐證明,護理程序應用于肺結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結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學到護理知識,對多種宣教形式滿意。通過出院后反饋調查顯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飲食,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堅持服藥,能滿足自我護理的需要。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促使患者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人體的健康[4]。護理程序作為一種科學的確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為護士提供了一個符合邏輯的、科學的健康教育活動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5]。運用護理程序對肺結核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促進了服務質量的提高,護士熱情周到的服務,密切了護患關系,促進了信息交流傳遞,不但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還減輕了患者孤獨感和心理壓力。使患者在情緒穩定下接受治療,保證了健康教育的延續性和完整性,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運用護理程序進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計劃性,有目的性,根據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態采取不同的護理計劃,隨時評價學習情況,及時修改使護理目標更加明確,通過全程質量控制,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肺結核患者用藥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何春渝.病人入院護理評估中的缺陷及干預措施.中國護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麗,林菊瑛,鞏玉秀,等.整體護理于護理程序.//姜安麗主編.新編護理學基礎.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1 一般資料 本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痰結核桿菌涂片及痰結核桿菌培養陽性者30例(75.0%),陰性者10例(15.0%)。合并空洞32(80.0%)例。糖尿病的診斷參照1999年WHO所頒布、中國糖尿病學會采用的診斷標準,即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漿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OGT試驗中,2 hPG水平≥11.1 mmol/L。
2 護理體會
2.1 飲食護理: 加強營養支持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因此需要控制飲食。但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支持治療是抗結核治療的基礎。所以兩種疾病的營養治療是互相矛盾的。在飲食指導時,要清楚治療的關鍵,做好營養搭配,既要保證高蛋白、高能量、高纖維素的攝入,又要穩定血糖,不加重糖尿病。因此,飲食指導和營養支持是護理人員日常工作中的重點,護士應指導患者合理餐次,科學配膳[2]。進食主張: 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素,同時應補充微量元素。嚴格限制糖的攝入。胖者限制油煎、油炸食物。當飲食控制使患者出現饑餓狀態時,護士應主動向患者和家屬做好飲食控制的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飲食在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堅持合理飲食。
2.2 心理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需要終身治療的慢性疾病,合并肺結核后病情復雜化,治療難度大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是嚴重的慢性病,長期的病程除了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外,還給患者帶來的巨大的精神壓力,易產生恐懼、焦慮心理,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會對生活失去信心,發生自殺等不良事件。因此,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護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定期給患者進行肺結核及糖尿病知識講座,使患者對疾病的提高認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針對出現明顯情緒障礙的患者,可安排心理治療師進行心理疏導方法,幫助患者緩解和消除消極情緒。
2.3 加強血糖檢測:飲食控制 + 運動療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礎措施。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療成敗的關鍵[3]。同時,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結核藥物常不能將應有的療效充分發揮,從而降低結核病的治愈率。指導患者規律進食,做到定餐、定時、定量,因此,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應認識到血糖監控的重要性,每日要嚴密監測血糖,監測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并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保持相對平穩,同時控制血糖過程中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4]并將檢測結果及時報告醫師,醫師根據血糖值進行藥物治療的合理調整,加強治療效果。
2.4嚴格隔離護理,預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力較低,且多為排菌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及交叉感染,因此,在對患者做好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加強室內通風,適時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嚴格隔離制度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對患者的預后轉歸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預防感染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2.5出院指導: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周期長,出院指導內容多,包括以下內容: ①定期復查。②自我監測血糖。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教給患者血糖儀自測血糖及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以便糖尿病患者自行監測血糖、血壓等。③控制飲食,合理運動。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兩疾病相互影響,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的紊亂,引起蛋白質及脂肪代謝失調,導致機體營養不良、脫水,降低了機體的抵抗力和組織的修復能力,而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產物又有利于結核菌的生長繁殖。同時,結核病導致的慢性消耗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負擔。因此倆病并存使治療周期長,治療難度大,患者的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重,因此高質量的護理在這類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高質量的護理措施不僅可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減輕其痛苦感,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還能避免或者降低患者醫院感染率,延緩其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愈好轉率 。同時高質量的出院指導對患者的治療周期及治療效果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尹海鷹 .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對策[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3( 11) : 87.
臨床護理路徑;肺結核;應用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是整體護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與模式[1],該模式是針對一種疾病進行有計劃的護理措施,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時間與管理方法,從入院、住院到出院,以時間為橫軸,以肺結核理想的護理手段為縱軸,制定一個非常合理的計劃表[2],在臨床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質量。隨著肺結核近年來不斷上升的發病率,合理有效地護理措施非常重,對肺結核病情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意義[3]。本文通過對肺結核患者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分析臨床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1.5±10.5)歲,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并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將120例肺結核患者采取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兩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取傳統常規的護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以及病情程度專門制定的護理措施,患者從入院、住院、出院均有計劃的進行護理措施。患者在進入醫院時對患者講解入院須知,熟悉住院環境,指導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以及時間,教育患者正確的生活以及行為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定期進行消毒隔離,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搭配,注意營養的攝入,保證維生素的供給。為患者制定適量的運動鍛煉,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與免疫力。對患者制定的時間計劃表中詳細標注患者的檢查時間、治療時間、以及相關的護理措施時間,進行有計劃的護理,計劃表一定要詳細有效,并對患者講解說明。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詳細講解時間計劃表,并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癥狀表現以及護理需求更改調整時間計劃表,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要準確評估患者的并請了解情況,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肺結核的相關知識,一直到患者知識達標教育下一個患者,另外也可以采用互動式教育方法,根據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且示范式教育方式也會受到非常高的效果回饋。對患者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消毒隔離知識,患者的不能隨地吐痰,吐痰時一定要注意將痰液使用衛生紙包好,然后進行焚燒。藥物服用知識,患者在服用藥物時一定要按照醫囑使用,并且還要了解藥物的副作用。
1.3 診斷標準
患者在出院時對患者進行自制的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的滿意度以及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問卷分為十個方面,例如個人衛生、飲食營養、休息活動以及藥物服用方法等,每個選擇為10分,滿分100分,分數在90分以上視為達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采用t檢驗,結果以P
2 結果
經過臨床觀察,觀察組患者中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達標的患者為58例(96.7%),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60例(100%);對照組患者中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達標的患者有42例(70%),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53例(88.3%),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使護理措施更加規范化和具體化,改變了傳統機械化的護理方式,在臨床中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4],并且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癥狀表現以及護理需求更改計劃表,完全針對患者進行有計劃的護理,減少資料浪費,縮短患者的治療之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與壓力[5],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為患者爭取到最佳的治療與護理效果,促進護患之間的良好關系,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醫療糾紛的發生率。
參 考 文 獻
[1] 錢月娟.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結核治療中的應用.蚌埠醫學院學報,2007,32(6):749-750.
[2]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74.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204-01
肺結核是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咯血是肺結核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如搶救不及時可在數分鐘內發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在進行搶救大咯血的同時,給患者實施全方位的心理護理,這在穩定患者情緒、預防和減少窒息的發生和促進患者康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降低咯血致肺結核患者死亡發生率非常重要。現將對肺結核大咯血的診斷及護理措施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54例咯血患者均為住院患者,男37例,女17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22歲,平均52.3歲;其中浸潤型肺結核40例;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14例,大量咯血12例,中量咯血36例,小量咯血6例。
2護理措施
2.1基礎護理(1)病房要求安靜,適宜的溫度、濕度。(2)床邊常規備吸引器、開口器、壓舌板。(3)咯血時要保持床邊整潔,記錄血量。(4)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5)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感染。(6)定時翻身,預防褥瘡。
2.2心理護理(1)患者入院時,要及時做好護患溝通,使患者了解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達到消除恐懼和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2)告知患者咯血時,不能強行下咽;應避免用力咳嗽誘發大出血。
2.3病情的觀察及護理(1)嚴密觀察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以及咯血的色、量、粘稠度、是否有條狀血塊,預防再出血,預防肺部感染、肺不張。(2)做好護理計劃,及時病情記錄,嚴格交接班制度,必要時特護。(3)當患者出現血壓下降時,應及時做好:吸氧、備血、保暖,準備靜脈通道。(4)當患者出現胸悶、煩躁、呼吸困難且伴張口瞪目、牙關緊閉、大汗淋漓、二便失禁、四肢抽搐等均提示窒息可能,應及時報告醫生,做好窒息搶救準備。
2.4窒息搶救當患者出現窒息時應記住:引流、高流量給氧、負壓吸引、保持呼吸道通暢。(1)保持正確,頭低腳高、床尾抬高45°,適時叩擊胸背,加速血液、痰液的排出;牙關緊閉者,撬開口腔,拉出舌尖,用吸引器吸出口咽部血液、血塊。(2)同時高流量輸氧。(3)建立靜脈通道。(4)嚴重者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吸出積血,保持呼吸道通暢。
3肺結核咳血的護理體會
在搶救治療和護理肺結核咯血患者時,醫護人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洞察力,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并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進行綜合考慮,實施整體護理,約60%肺結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2]。及時發現咯血先兆癥狀,盡早給予有效止血,積極搶救,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要加強病情觀察,做好急救護理工作。要認真做好交接班,詳細記錄咯血量、顏色、性質,加強床邊監護,動態觀察病情變化。根據咯血發生規律,嚴格加強夜班巡視制度,嚴密觀察大咯血先兆癥狀。大咯血發生時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搶救,保持呼吸道通暢。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對患者宣教,加強呼吸道防護,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指導患者飲食,保持口腔內清潔,防治惡心嘔吐。囑患者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者,要指導使用開塞露,忌用力排便致腹壓增加,引發咯血。大咯血發生時,護理人員要及時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同時配合搶救,以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對咯血患者要給予多方面的關心、愛護,幫助正確認識疾病,勇于面對現實,幫其樹立信心,敢于同疾病斗爭,并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飲食護理是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護理中關鍵的一步。肺結核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強營養,增加熱量供給,而糖尿病則需控制總熱量攝人。因此兩種疾病同時存在時,一般熱量的攝取較單純糖尿病增加10%左右,補充優質蛋白,適當限制脂肪的攝入,補充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多食新鮮蔬菜,高纖維素食物,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述控制飲食的重要性,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近年來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不斷增加,兩病相互惡性影響且發病急、病情重、療效差,故加強護理尤為重要。我院2008年12月共收治32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對其進行積極的治療精心的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齡45~79歲,平均55歲。有患者均為繼發性肺結核及2型糖尿病。其中空洞形成21例,65.63%;結核性胸膜炎8例,占25%;血痰及少量咯血5例,占15.63%;連續3次痰涂片找到抗酸桿菌陽性22例,占68.75%。人院測量空腹血糖在7.6~24.3 mmol/L,平均13.2 mmol/L。肺結核診斷均符合1998年中華醫學會結核分會制定的《中國結核病分類法》的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符合ADA與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2臨床表現及特點
本組病例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乏力、胸痛為主,低熱、盜汗不明顯,三多一少癥狀多不典型。特點:①>40歲起病多見,男性多于女性。②均以浸潤性肺結核為主,干酪病灶易形成空洞,痰菌陽性率高,持續時間長。③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均應用胰島素降糖,部分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藥物。④血糖愈高,肺結核病變愈嚴重。
3護理
3.1一般護理 嚴格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痰菌陽性者應入住單人病房,患者人院時,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肺結核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簡單易行的消毒隔離措施,并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教育并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不可面對他人,用雙層紙巾輕捂口鼻,將飛沫包于紙內放入垃圾袋中,統一焚燒。痰液吐入放有0.2%有效氯的帶蓋痰缸內浸泡消毒后棄去。家屬探視時戴口罩,病房內應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紫外線消毒1次/d。
3.2飲食護理 正確合理的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有助于肺結核的治療和康復。糖尿病為代謝性疾病,需嚴格控制飲食,而肺結核為慢性消耗性疾病,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以增強其機體抵抗力,促進病灶愈合。解決這一矛盾的理想飲食是既能提供肺結核病所需的熱量和蛋白質,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本組病例中超過標準體重的患者較少,我們主張總熱量攝人比單純糖尿病患者增加10%左右,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病情、活動量制定膳食原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分別占總熱量的60%、25%、15%。蛋白質攝入1.5~2 g/Kg/d,并給予優質蛋白質,如蛋、乳、瘦肉、禽類等,主食以粗制米、面及適量雜糧為宜。將一天的總熱量按早、中、晚各1/3或早1/5、中晚各2/5進行分配,宜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餐。提倡進食高纖維食物,補充足量的維生索特別是B族維生素。食譜可多樣化,應絕對戒煙限酒。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3.3用藥護理 代謝紊亂、營養不良、免疫功能損害是促使結核菌生長繁殖和和病灶復發的主要因素,而肺結核加重胰島負荷,胰島素受體功能下降,糖耐量降低,血糖不易控制,兩病并發需同時進行積極治療。臨床上抗結核采用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使用感藥物的治療原則,主張三聯或四聯抗結核藥物聯合用藥。糖尿病的治療原則是要嚴格控制血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鍛煉和有效藥物治療。根據血糖情況,隨時調整胰島素及其他降糖藥物的劑量。抗結核藥物副作用較多,一些藥物會干擾影響血糖代謝和降糖藥物的療效,如異煙肼可干擾正常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使血糖波動;利福平可使D860的降糖作用降低;乙胺丁醇易引發球后神經炎。另外,抗結核藥物可引起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護士應指導患者按醫囑服藥,不能自行增加劑量或停藥。因此,在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及早期低血糖的表現。準確注射胰島素劑量,提醒患者在餐前用藥后按時進餐,并認真檢查患者進餐情況。
3.4病情觀察 注意觀察患者有元氣胸、咯血、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發生。一旦發生咯血,應囑患者絕對臥床,使其取患側臥位,頭偏向一側,鼓勵患者將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應用止血藥物,必要時吸氧,并準備好搶救物品,如吸引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準備。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3.5預防感染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易發生感染。應保持口腔及皮膚清潔,每天用溫水泡腳。保持床單元平整、干燥,經常更換內衣,勿抓傷皮膚。臥床患者應勤翻身,同時配合拍背,預防繼發感染和壓瘡的發生,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胰島素注射部位有計劃輪換,防止發生感染。
3.6健康教育 對首次人院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應告知其規律服藥及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出院前責任護士給患者制定詳細的指導計劃:①堅持遵醫囑規律用藥,定期復查。②制定合理飲食計劃。③教會患者及家屬掌握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及胰島素的注射方法。自測血糖,注意定時定量注射胰島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④教會患者預防、識別和處理低血糖。⑤采用運動療法,在肺結核全程治療期間,患者應充分休息,病情穩定后,以小運動量、短時間為宜。⑥做好消毒隔離,室內定時通風。⑦指導患者注意衛生保健,預防各種感染及外傷。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64例, 其中男49例, 女15例, 年齡49~78歲, 平均年齡(63.1±2.3)歲;64例患者均是2型糖尿病與繼發性肺結核, 其中糖尿病診斷依據為WHO及ADA所制糖尿病診斷標準, 肺結核診斷依據為中華醫學會結核分會所制《中國結核病分類法》。患者入院時空腹血糖為8.0~24.9 mmol/L, 平均為(16.5±2.4)mmol/L。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抗結核、降糖治療, 在患者住院期間給予精心護理干預, 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程較長, 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悲觀、絕望等不良心理, 導致其治療依從性較差。護理人員應主動和患者展開有效溝通, 耐心傾聽患者傾訴, 引導患者快速適應醫院環境及患者角色, 按照其文化程度、年齡和接受能力展開有效心理疏導, 消除患者心理障礙。②飲食指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合理飲食計劃, 對其糖分攝入量予以嚴格控制, 可允許其進食少許水果;指導患者加大粗纖維食物攝入量, 確保魚、蛋、奶、瘦肉及豆制品等精蛋白攝取充足, 告知其盡量不要進食飽和脂肪酸, 嚴禁食用動物性脂肪。如果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 則可使之適量加餐。③用藥護理:指導患者按劑量、按時服藥, 禁止隨意增減藥量, 同時對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當有異常時及時向醫師報告。根據患者血糖改變情況對胰島素和其他降糖藥物給藥劑量予以及時調整, 囑咐患者在用藥之后按時進餐, 并對其進餐情況進行觀察。④嚴格隔離與消毒: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 對其生活用品及食具進行嚴格消毒, 囑咐其將痰液吐到痰杯中并進行集中處理。⑤感染預防:糖尿病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力相對較低, 大部分患者有營養不良現象, 因此容易發生院內感染。護理人員應每日利用紫外線對病房進行2次消毒, 每日為患者展開2次口腔護理, 確保其皮膚干燥、清潔;囑咐患者勤換衣物并為其定時拍背, 協助其翻身, 對墜積性肺炎、褥瘡等加以預防。⑥運動指導:根據患者體力、年齡、病情為其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 囑咐其每日展開適量運動, 運動方式以太極拳、慢跑或步行為主, 同時在運動過程中注意對足部加以保護, 避免發生下肢壞疽現象。⑦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囑咐其堅持飲食治療, 指導其掌握自測血糖及尿糖的方法, 并根據血糖及尿糖改變情況對降糖藥物服用劑量予以合理調整;告知患者根據醫囑繼續服用抗結核治療藥物的重要性, 為其講解胰島素用法、器械消毒及低血糖處理等方法, 并做好定期復查。
2 結果
本組64例患者均好轉出院, 住院時間為22~29 d, 平均時間(23.6±2.5)d;經X線胸片檢查, 所有患者病灶均有明顯吸收, 其中58例患者痰菌培養結果顯示為陰性, 轉陰率為90.6%;經有效護理, 所有患者均未發生院內感染、低血糖昏迷癥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 其中2例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低血糖癥狀, 在給予葡萄糖后癥狀迅速消退;在患者出院時, 其空腹血糖為5.2~8.1 mmol/L, 平均為(6.4±1.3)mmol/L。
3 討論
[中圖分類號] R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203-01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臨床較多見,兩者并存治療互相矛盾,護理上也不是單純2種疾病護理的簡單相加。我們分析了42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并根據特點提出護理措施。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10年5月-2011年7月共收治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齡32-68歲,痰菌陰性者28例,痰菌陽性者14例,形成空洞者2例,尿糖在(+―++)空腹血糖7.10-18.17mmol/L,其中不同程度咯血者8例,選同期對照病例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0-70歲之間,咯血者7例,痰菌陰性者35例,痰菌陽性者15例。
2 結果 住院一個月觀察,合并糖尿病患者有9例痰菌陰轉,占68%,咯血癥狀消失者6例,占75%,空腹血糖6.65-11.42mmol/L,尿糖(+―++),而對照組痰菌陰轉者14例,咯血癥狀全部消失,占100%。
3 臨床特點與護理
3.1 心理特點
3.1.1 診斷疾病所致的心理特點 由于肺結核是一種傳染病,人們自覺不自覺地疏遠病人,且住院期間控制家屬的探視,病人會感到孤獨、自卑、被遺棄感,一部分病人自憐,思想負擔加重。其表現為憂心忡忡、心境悲觀、愁眉不展、睡眠及食欲障礙。
3.1.2 在治療護理期間的心理特點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病,短期治療不能立即見效。一部分病人缺乏肺結核病的保健知識,或因經濟、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堅持吃藥,擅自停藥,造成病情反復發作,表現為抑郁、傷感、情緒低落、言語少,對醫護人員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緒非常不穩定。
3.1.3 要給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 目前肺結核患者雖然能夠治愈,但對于糖尿病的治療還沒有很好的方法,需終身用藥,造成患者的思想負擔過重,焦慮、恐懼,認為自己好不了了,所以首先要給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環境優雅,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以穩定患者情緒;其次,護理過程中語言要文雅親切,使患者有親近感,尤其是對老年患者,要消除其孤獨感,減輕其心理壓力;睡眠不足者,每晚用溫水泡泡腳,以利于入睡。
3.2 臨床特點
3.2.1 糖尿病對肺結核的影響 糖尿病的糖代謝紊亂是促發或加重肺結核的主要因素。糖代謝紊亂可引起蛋白質及脂肪代謝失調,以致患者營養不良、脫水。血液及組織內糖量增多可促進體內結核菌生長繁殖,使結核病不易控制。糖代謝紊亂導致肝功能受損,加重了對肝功能的損害。
3.2.2 肺結核對糖尿病的影響 浸潤進展期肺結核促使糖尿病代謝紊亂,并使血糖難以控制。肺結核可導致胰島細胞營養不良,胰腺內分泌功能減退。肺結核的中毒癥狀發熱、納差可引起糖代謝功能調節障礙。抗結核異煙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可使血糖升高,波動并難以控制。
3.3 護理體會
3.3.1 督促指導病人合理用藥 對42例病人進行調查表明,約有78%的病人不知道治療成敗的關鍵所在。護士應耐心地向病人解釋抗結核藥的用藥原則,即堅持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治療。在調查中發現約有80%的病人因經濟困難而不能接受治療,住院期間負擔重,病情稍好轉就要求出院。針對此類病人,護理人員應讓病人知道必須規律用藥,完成全療程,應有95%以上治愈機會,并不會傳染他人,否則就會發展成難治性肺結核病,使結核菌耐藥,即便應用昂貴藥品,花費更長時間,也難以治愈。
3.3.2 對住院病人的生活指導 由于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疾病,豐富的營養對疾病恢復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指導病人要加強營養,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及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水果及蔬菜等,教育病人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飲酒,保證每日有足夠的睡眠,勞逸結合,增強機體免疫力。
3.3.3 加強消毒隔離知識指導 由于肺結核病是經呼吸道傳播,開放性肺結核病人的排菌是結核病傳播的主要原因,切斷傳染途徑從自己做起。給病人講解預防常識,發給病人痰袋或痰紙,囑病人吐在紙里后放入痰袋統一回收并焚燒,不面對別人咳嗽、打噴嚏,咳嗽、打噴嚏時用手帕遮住口鼻,減少結核菌的傳播,保護自己和別人不被交叉感染,增強病人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病室要經常通風,并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床頭桌,被褥要經常曬,起消毒殺菌作用。病人餐具應單獨一套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及早發現和診斷病人,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使群眾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應進行PPD實驗,陰性者及時接種卡介苗,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3.3.4 心理護理 對于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這是心理護理至關重要的一步,心理護理貫穿于住院患者始終。由于病人來自不同階層,文化程度、年齡、性別、社會環境及個體的性格差異,我們在護理時要針對這些不同情況,判斷病人的心理活動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特征和規律性,獲得病人的資料,評估病人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嚴重程度,而決定采取哪一種具體的護理方法。
3.3.5 皮膚護理 糖尿病會引起皮膚微循環障礙,使皮膚防御能力下降,加上結核病慢性消耗,容易發生感染,因此對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護理至關重要。首先,要預防皮膚干燥,建議患者用溫水洗澡,熱水會導致皮膚干燥,洗澡時不使用粗糙毛巾擦拭身體,用柔軟的毛巾拍干或吸干皮膚表面的水分。洗澡時間不易過長,避免泡澡,應使用溫和的香皂和溫和的爽身粉。其次,要合理潤膚。保持皮膚滋潤有益于軟化皮膚和避免瘙癢。不使用含有酒精的潤膚產品。最后,要注意保濕和防曬。在寒冷的季節應該使用空氣加濕器。戶外工作時要帶手套,曝露在太陽下的部位要擦SPF在15以上的防曬霜。要適量喝水,保持皮膚滋潤。
3.3.6 健康教育 戒煙戒酒,無論是肺結核,還是糖尿病患者都應戒煙,因為吸煙可以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對組織器官的供應減少,這樣對肺結核治療效果及糖尿病的皮膚危害極大;飲酒能導致肥胖增加,肝糖原合成降低,引起應用胰島素治療患者出現低血糖,過量飲酒還會是食欲下降,致使多種營養缺乏。抗結核藥物需長期使用,告知患者即使出院也要持續用藥,不能隨便停藥,即使癥狀消失也不代表結合病灶以痊愈,須經復診后確定病灶以完全穩定,方可停藥。糖尿病需終身用藥,隨時監測血壓、尿糖、空腹血糖,預防低血糖。每月復查肝功能、腎功能、血液分析、胸部平片一次,特殊變化隨時診治。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3.3.7 出院指導 耐心的向病人再次強調肺結核治愈的關鍵是嚴格遵從醫囑服藥,堅持療程,并強調讓家屬起監督作用,避免因不規律用藥而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同時協助病人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適當進行體質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按期復查,便于及時了解病情變化,有利于治療方案的調整。病人回家消毒隔離也很重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傳染給家人。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873-02
耐藥結核病是對一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耐藥的結核病,至少對異煙肼和利福平同時耐藥的結核病稱為耐多藥結核病。耐藥結核病可分為原發性耐藥結核、初發性耐藥結核、獲得性耐結核、耐多藥結核。診斷耐藥結核依據是通過實驗室進行痰標本結核菌的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測定。由于此病病程長,一般正規治療普通肺結核患者療程需6-8個月,而耐多藥病人一般需要18-24個月,而且治療受藥物的限制,給治療帶來困難。因此,合理選用有效治療方案是治療的關鍵,而精心細致的有效護理干預對提高治愈率及控制病情蔓延起著重要的作用。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藥肺結核患者,經采用合理治療方案及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藥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藥敏試驗及痰結核菌培養示對多種藥物均有耐藥性。男48例,女16例,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39.5±2.6)歲。肺結核平均病程6.82年。臨床表現: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咳痰,本組64例患者中,有46例咯血,12例胸痛,6例明顯呼吸困難。其中初發性耐藥結核12例、獲得性耐結核50例。
2 護理措施
2.1 制定合理治療方案 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含3種以上敏感藥物組成新的方案;全療程應在18-24個月;根據體重制定藥物劑量;對藥物不良反應做對癥處理。
2.2 控制傳染源 為以防止耐藥、耐多藥結核病在醫院內傳播,首先把耐藥和耐多藥結核患者與其他患者進行隔離,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隔離,避免相互傳染。由于結核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咳痰要特別注意,患者吐痰應吐在紙上,然后進行焚燒處理,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使其在咳嗽時阻擋含結核菌的飛沫飄入空氣中,以免污染空氣。然后手帕進行消毒處理。家人與病人近距離接觸時最好戴口罩,尤其病人咳嗽劇烈時更應戴口罩,口罩要每天清洗,清洗以前要煮沸消毒。患者用過的一性醫療用品使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即消毒原毀型原集中收集原焚燒原記錄。病人臥室內要保持通風良好,陽光充足,定時空氣消毒,實行分餐制,并固定餐具。減低空氣含菌濃度,及時消毒處理病人的排泄物,痰、糞便及分泌物,減少耐藥結核菌的傳播。
2.3 痰液處理 肺結核主要傳播途徑是的痰液,所以一定要做好痰液處理工作。每日定時為患者發放一次性紙杯,紙杯內盛有10ml消毒液,患者不得隨意吐痰,應將痰液吐在指定的杯內,然后由專人定時收回,做焚燒處理,從而切斷傳播途徑,降低傳染率。
2.4 心理護理 由于耐藥患者療程長,而且長時間的醫藥費用是治療一般病人的100倍左右,因此增加耐藥結核病的治療對個人及家庭經濟負擔,并且耐藥結核病是長期具有傳染性,不能參加工作學習和公共活動,同時受親朋好友的排斥及隔離治療,往往患者會出現自卑、悲觀、抑郁、不安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工作,讓患者了解耐藥、耐多藥結核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給患者講述積極配合治療,不擅自停藥和換藥,減少耐藥菌的產生,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實例,使患者打消心理障礙,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態配合治療。
2.5 一般護理 加強營保養及適當休息,患者應根據病情輕重情況來進行運動,當患者咯血時應絕對臥床休息,當病癥改善后,進行適當的活動。給患者多飲水,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及牛奶、豆漿、雞蛋、瘦肉等食物,禁吃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休息,來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2.6 用藥護理 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應堅持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原則,護士應督促患者不可隨意增減藥量,遵醫囑服用藥物,以免影響治療療效,要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確保合理化療的完成,一旦出現藥物毒副作用,應報告醫生處理,絕對不能自行中途停藥,保證完成療程,達到治愈目的。同時每月定期進行復查1次,包括痰液檢查、肝腎功能檢查、胸片等。
3 結 果
本組64例患者經治療和護理干預后,患者痰菌轉陰、病灶吸收、空洞閉合情況明顯好轉,本組患者9個月痰菌轉陰49例,陰轉率76.56%;病灶吸收45例,吸收率70.31%;空洞閉合47例,空洞閉合有效率73.43%。
4 討 論
目前我國耐藥結核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的趨勢。耐多藥結核病主要導致原因是由于采用單藥和不合理聯合用藥或劑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由于耐藥和耐多藥結核病預后差,治療困難、結核病人病程長,治療費用高、死亡率高等特點,大多數病人失去了治療的信心,部分患者中斷治療,這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實施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消除了耐藥結核病患者負面的思想情緒,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對穩定病情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囑患者堅持規律服藥,并做好與家屬及周圍人群的消毒隔離,一旦周圍人群及家屬出現咳嗽、發熱癥狀2周以上,常規抗炎治療癥狀無好轉,就應該到醫院進行檢查就診。早診斷,早治療,控制病情的傳播,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確保合理化療的完成,是提高治愈率關鍵。
參考文獻
近年來肺結核發生率有所抬頭,對于肺結核患者臨床診斷和治療,逐漸的越來越規范,肺結核的治療方案也趨于一致[1 2]。對于肺結核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也逐漸增多,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和康復。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臨床護理資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20例作為本次觀察對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齡28歲-68歲,平均年齡48.5±11.5歲,臨床癥狀:咳嗽110例,咳痰105例,咯血48例,發熱102例,乏力100例,盜汗98例,胸悶99例。病程為0.5年-20年,肺結核分型:慢性空洞型81例,浸潤型39例。120例肺結核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本項調查,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護理組60例和心理護理組6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分析比較,均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 對入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實施常規的臨床護理措施。心理護理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1)制定心理護理方案:根據肺結核住院后的心理特征進行總結和歸納,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2)心理疏導: 針對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3)良好的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出院后服藥和心理情緒做好正確的指導,出院后做好電話隨訪,保證治療的連續性和心理情緒的鞏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心理情緒評分情況的比較 焦慮評估量表(SAS)、抑郁評估量表(SDS)及自尊(SES)量表評分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建立數據庫,通過t檢驗分析,P
2 結果
兩組患者心理情緒評分情況的比較(如表1)心理護理組焦慮評估量表(SAS)、抑郁評估量表(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而自尊(SES)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P
表1兩組患者心理情緒評分情況的比較
3 討論
肺結核病程長、病灶廣泛、臨床癥狀明顯、社會負擔和經濟負擔大,患者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易于、自卑的心理情緒,影響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措施:(1)分析患者不良心理情緒:①恐懼情緒:肺結核患者由于對病癥缺乏了解,害怕同事們知道自己得了肺結核,對于自己歧視和看不起,年輕的患者擔心自己的婚姻問題。②自卑情緒:肺結核患者由于乏力,需要休息甚至絕對臥床靜養 ,患者可能產生自卑的心理情緒,認為自身和常人不一樣,與社會嚴重的脫節。一方面患者和家屬交流減少,擔心其知道自己的病情,表現出孤獨、自卑等情緒。③疑慮情緒:一些排菌肺結核患者對于自己被隔離,無法正確的理解,感覺家人和同事朋友們對自己厭惡,拋棄里自己,懷疑別人對于自己探視的誠意等。煩躁情緒:肺結核患者由于病情反復、病程漫長,大多數出現不良反應,嚴重的挫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容易出現煩躁、懊惱等不良的心理情緒,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傾向。(2)患者剛入院后可能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觸情緒,對于陌生的治療環境缺乏了解,可能出現護患糾紛。此時護理人員首先要在尊重患者隱私的情況下,同情患者的境遇,傾聽內心的聲音。向患者耐心的介紹醫院的救治條件和醫療資源的配備情況。根據患者的自身的文化、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和個人的不同心理情緒,采取相對應的談話方式和談話內容,盡可能將疾病的知識和治療過程甚至不良反應的發生等給患者做耐心的講解。(3)患者因病情緩解或者痊愈可以出院,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在保證修養和服藥的同時注意調節自身對于心理情緒的調節,穩定不良心理情緒,普及和講授肺結核防治知識,焊接緊張焦慮的心理情緒,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提高對于肺結核并的認識和接受全程化療的意識,保證患者徹底康復。本研究通過常規護理組和心理護理組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心理護理組焦慮評估量表(SAS)、抑郁評估量表(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而自尊(SES)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提示心理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了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肺結核患者中應用后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湯錦美, 淺談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2):2728-2729.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其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1]。近年來,在我國由于人口流動性顯著增加,易感人群也明顯增加,肺結核其發病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因此積極干預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意義[2]。
眾所周知,抗結核治療周期長,患者服藥量大,甚至部分藥還存在明顯的副作用,因此護理干預也是結核干預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3];護理干預是指通過使用護理措施來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隨著我國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干預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實施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4],本研究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9年9月-2011年6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103例,其中男67例,女36例,患者年齡17~72歲,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以及其他癥狀。所有入選患者均為初次診斷為肺結核。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關檢查,肺結核的診斷主要依賴于中華醫學會關于肺結核的診斷標準,根據患者住院期間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51例和干預組5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發病情況、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患者入選后收集其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齡、性別、發病時間、病程等,并對患者進行分組。
1.2.2 護理方式
對照組患者實施肺結核治療的一般護理方式,如進行口頭健康指導等;干預組患者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2.2.1 心理干預
大多數結核病患者在得知自身患有結核病后,由于擔心被他人歧視,常產生自卑、厭世情緒,因此在進行治療時不能很好地配合,甚至與護理人員產生沖突,因此對于結核病患者入院后進行心理干預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意義,用眼神鼓勵患者,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微笑面對患者。
1.2.2.2 健康宣教
對結核病患者進行積極有效地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進行規律服藥,向患者講明肺結核的危害,如何進行預防,以及在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何進行預防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出現不良反應時注意事項。
1.2.2.3 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
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使其加入到整個治療過程中,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
1.2.2.4 飲食護理干預
對于這類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意義,肺結核為慢性消耗性疾病,實施飲食干預對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非常重要。
1.2.3 評價標準
患者住院期間對其實施護理干預,出院時采用自制的肺結核健康知識評價表對患者進行評價以及患者用藥依從性(健康知識評分≥90分,掌握;依從性評分≥90分,依從性好);滿意程度表評價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評價;采用SCL-90量表[5]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結束后的心理狀態,評分越高表明。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用藥依從性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干預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率、用藥依從性好、對護理工作滿意分別為94.2%、98.1%、100%與對照組84.3%、80.4%、82.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評分比較
經護理后干預組患者SCL-90量表評分各項指標,軀體化、人際關系、強迫癥狀、抑郁、偏執、焦慮、恐懼、敵對、精神病性得分,總分均顯著低于干預組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性明顯增加,發生結核感染的比例也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并且耐藥菌出現,成為臨床上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6]。而結核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部分患者因用藥依從性較差或者不能耐受副作用,導致抗結核治療的失敗,因此,加強對結核治療的管理是目前臨床上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7]。
大多數結核患者由于自身患有結核病,缺乏對結核的正確認識和健康知識,因此常充滿了恐懼的心理狀態,加上被社會邊緣化,甚至有的患者出現輕生的念頭,在治療過程中不能積極配合,導致治療失敗[8]。
護理干預是在臨床護理基礎上對患者實施的全面的護理方式,包括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對結核相關知識的了解,因此,能從改變自身的心理狀態,正確的、積極地心態去面對治療;心理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9-10]。
在本研究中,通過觀察發現,干預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率、用藥依從性、對護理工作滿意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達到了預想中的效果,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越高,其對于治療的配合程度也越高,因而其用藥依從性也顯著增加,達到一個良性循環,最終患者獲益顯著。在整個過程中,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提高,對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經護理后干預組患者SCL-90量表評分各項指標較對照組顯著降低,再次證實了護理干預的重要的臨床意義,不僅能改變患者身體上的疾病,對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與目前所提倡的醫學模式是相匹配的,因而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對肺結核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于玉琴.護理干預對不同肺外結核病患者從醫行為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16(20):132-133.
[2]瞿紅.心理護理對監獄女性結核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1):115-116.
[3]時永紅.健康教育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全程規則化療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3):26.
[4]涂淑華,黃春梅,陳麗娟.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3):28.
[5]趙輝,張秀峰.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5):78-79.
[6]李紅花.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4):120-121.
[7]劉麗萍,曾德志,顧桂英.100例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07,13(16):1484.
[8]高明愛.心理干預對復治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