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43: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課題實踐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課程改革中,對學校而言,最大的困惑就是小課題的開發與實施。怎樣開發這樣的課程資源,創辦特色學校,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不斷探索中,我們確立了“以人為本促發展,以校為本創特色”的小課題研究開發策略,著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1、充分利用地域優勢,讓孩子們在參觀訪問中感受家鄉的可愛。
我們從設置綜合實踐作業入手,進入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的探索之中。首先,我們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悅納本土文化精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進行了開發。我們棲霞是煙臺市唯一一個內陸縣市,人稱“膠東屋脊”,不僅山川秀麗,自然景觀值得觀賞,而且被譽為“中國蘋果第一市”,同時還是道教名人丘處機的故鄉,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地主莊園――牟氏莊園和濱都宮等旅游景點,可以說,在地域文化上有很大的挖掘潛能。在綜合課程的研究上,我們單獨開設了一個單元――“可愛的家鄉”,下設四個子課題:《中國蘋果第一市》、《中國民間小故宮――牟氏莊園》、《天然氧吧――牙山》、《歡樂農家》。學生在調查訪問體驗中,積極地深入農家,感受農民的辛苦,了解蘋果的栽培與管理、農民的收入與快樂;到交易市場,親眼目睹來自各地的收購人員對棲霞蘋果的贊嘆與需求,還能給果農與政府提出可利用的建議呢!從中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家鄉的自然景觀與蓬勃向上,而且又進行了拓展延伸,開發了兩個專集,把他們了解到的一些歷史文化編寫出來――《老城逸事》、《棲霞名人》。其中《老城逸事》又分為家鄉變遷、村名來歷、民間藝術、農民風采、民風民謠,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老城的故事,反映了同學們熱愛家鄉的真摯感情。在《棲霞名人》中,學生們不僅認識了抗日英雄于七、道教名人丘處機,還深入了解了牟氏莊園的興衰過程,同時對于棲霞現在的名人也進行了了解。
2、盡情觀賞自然景觀,讓孩子們在玩賞與創造中發現自然之美。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注意引導學生去讀懂大自然的語言。如當金色秋天來臨之際,五彩斑斕、形態各異的樹葉吸引了我們的視線,我們組織活動去認識它們的名稱,用孩童的語言去描繪它的顏色和形狀,再把形態各異的樹葉匯集起來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講給家長和同學聽。在“尋找四季腳步”這一專題研究中,學生們分組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各個季節的足跡,到廣闊的書海中查閱贊美各個季節的詩句,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春夏秋冬,用自己的筆繪畫一年四季。
二、有法之后求變化――在實踐中完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在實施中,我們不斷進行適當的調整,使教學內容更系統、更完整,努力拓寬了實踐活動渠道,弘揚了學生個性。
1、體驗是最好的學習,讓孩子們發現生活實踐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
在生活中體驗,在實踐中成長,是我們一貫倡導的實踐活動方式。可以說,體驗中生成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取向,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往往會樂此不疲。比如《我與大蒜同成長》,學生每天用心去觀察,去發現水生大蒜的變化及生長過程,從而了解了培育蒜苗的步驟和管理方法。有的同學在實踐作業中寫道:“為了弄明白在陽光下蒜瓣為什么會變成紫色這個問題,我利用星期天去請教對門的阿姨,阿姨教我上網查資料,在這一過程中,我不僅弄明白了問題,還學會了上網。”這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兒童遇到事物,發生了求知的動機,于是親自去觀察、去實驗。結果,他們對于這事物得到了一種新知識,他們在生活中就有了一個新趨向。”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們帶著問號在興趣領域中遨游。
小課題的研究是挑戰性的學習,因為是未知的,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調動多方面的能力去完成任務。我們在涉及這些小課題時注意設計有創意的題目、開放的題目、涉獵面廣的題目。小課題的確定主要依據以下幾方面: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與時尚話題有關的、與學生生活有關的、與學生興趣有關的。涉獵面較廣:有歷史的、現代的,有自然的、社會的。有專題研究人物的、有專題研究動物的、有探究自然現象的、有研究某一現象的發展變化的……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決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與學科進行整合,產生學生感興趣的小課題也使我們收獲了許多驚喜。
三、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學習中前行
小課題研究型學習如今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課改中我們每天都有困惑,每一天都是在反復的思考與實踐中不斷摸索,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慢慢探究前行。
一、本課題的理論意義
將新課程倡導的先進理念用通俗親切的方式表述出來,特別是讓教學一線的教師和學生都易于掌握與接收。在襄陽市教研室曹松山老師的領導下,我們英語教研組掌握了大量的理論基礎。從感知,到理解,到鞏固,最后運用。從輸入,到內化,再到輸出,我們采用了Preparation(準備),Presentation(呈現),Practice(練習),Production(運用)和Progress(評價)的5P教學模式。除此之外,我們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基礎。本次課改前的JEFC教材,提出了英語課堂教學的五個教學步驟(復習、呈現、操練、練習、鞏固),俗稱“五步教學法”,在實踐中我們已十分熟練,并得心應手。這是我們研究“伙伴課堂教學模式”重要的實踐基礎。在實踐中,我們進一步豐富了伙伴教育的內涵。我們不僅研究課堂教學的方式與流程,更試圖研究參與教育的各主體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把握,以及怎樣在具體的教學中體現這種關系,并讓這種關系產生“正能量”。
二、本課題的應用價值
課題研究必須在理論指導下進行,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又反過來驗證相應的理論和拓寬新的理論。我校的伙伴教育與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結合緊密,課題研究必將同步伴隨著教育教學方式和內容的顯著變革,帶來的實際效果必將十分明顯,而且前進的每一步都將是理論支撐下的自覺行動;“伙伴課堂”模式需要培養學生的相處、交往、互動、合作能力,使教學的三維目標有落地點,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重要內容,也是特色德育工作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們的研究工作具有推廣的條件和價值。
三、課題的創新程度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雖然是對課堂流程環節的優化,但非常強調“伙伴校園”文化的影響,強調先進的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的對接,從理念到措施到目標用一個主題貫穿,具有高度的統一性,也易于理解和把握——即建立伙伴人際關系,采取伙伴合作的方式,實現伙伴發展的目標。課改的重心在課堂,但不僅僅拘泥于課堂。我們的課題視角范圍廣闊,以伙伴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為龍頭,向課堂教學、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特色創建的方方面面拓展。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進一步挖掘伙伴課堂的核心理念,與實踐研究相輔相成;形成伙伴課堂的基本模式:伙伴導航自主探究伙伴互動反思互查;形成“伙伴課堂”特色課型,積累相關經驗;伙伴課堂的目標評價體系的建立;伙伴校園文化的培育。
五、課題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視角
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系統,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所以我們的研究視角既要關注課堂環節設置的有效性研究,還要關注其他方面的影響。除了伙伴課堂教學模式在各學科、各種課型中的推行實踐研究外,我們還把以下6個跨學科的子課題做為課題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
(1)《基于伙伴課堂理念的校本培訓》研究。
(2)《伙伴文化的打造和伙伴行為意識的養成》研究。
(3)《伙伴課堂的評價》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課題是以對比實驗為主,同時在研究中還輔之以調查研究、行動研究、自然實驗研究和問卷法、經驗研究法、講座法、專題研究法、總結法等,積極探索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及教學模式,確保本課題得以高效的實施。
(三)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調查研究和準備階段)——開展教科研方法的校本培訓;收集整理有關資料;梳理有關理論,進行策略和理念內涵的研究;制定開展活動的方案,調查摸底,分析總結我校已有的課改經驗和有效性教學經驗。
第二階段(全面研究和實施階段)——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完成。在全校推行該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發現提出問題,不斷研究解決問題。抓住典型問題進行微型研究;通過對比實驗總結具體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收集整理較為系統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進行研究。
第三階段(整理成果和總結階段)——利用一個學期時間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及論文,展示實驗成果的專集,展現課堂模式的實際效果,并進行課題總結、鑒定、驗收等。
六、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課題負責人王俊是本校校長,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襄陽市教研先進個人,以巨大的魄力領導學校在本地率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使學校獲得初中課改先進學校稱號,被多家媒體報道。本課題組其他成員也均為學校教學與管理的骨干,業務素質高,其研究水平、組織能力強。這批高素質的課題組主要人員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很強的人力條件。且課題研究始終貫穿于正常的教學、教研、教改活動中,有充分的時間保證。
參考文獻
1 化學課堂結構的研究。教學改革的深化呼喚多樣化的新型課堂結構的建立,有關這方面的問題亟待深入地探究。例如,化學教學目的與教學重點的確定原則與體現途徑的研究,教學環節與課型的研究,并進式實驗的選定原則與實施方式的研究,課堂練習的設置目的與組織形式的研究,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等。
2 學生的素質結構及施教策略的研究。在化學教育教學中怎樣承擔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素質結構應由什么組成和怎樣實施的問題已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作出明確的回答。
科學方法論與科學世界觀教育的研究,形成良好嚴謹學風的研究,都是素質教育研究的組成部分,都是建立素質教育運行機制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中學化學的考前總復習幾乎成了一些學校約定俗成的教學計劃,這就需要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復習課的地位與作用;無窮無盡的“題海戰術”對學生學習心理與素質形成帶來的危害,也需要給出恰如其分的分析與研究;令人生厭的“順口溜”在化學教學中的濫用所起到的不良作用,同樣需要作客觀的評析等。
3 化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怎樣在化學教學中完整地體現課程標準對知識和能力的規定,課程標準中知識結構怎樣在教學進程中形成網絡等,都需要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根據化學新課程標準,國內出版了多套化學教材,因為教材的多樣化,使教學設計的優化有了更多可以參照的依據。要把“優化”變成可能,就得圍繞課標要求,融合不同版本教材的內容,進行多維對比研究。
4 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對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必要對怎樣組織實驗作深入的研究。怎樣使實驗課有序地進行,怎樣使實驗課形成理想的科學氣氛,這種課題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對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還包括對實驗內容的研究等。有些實驗被很多人引用,但它卻未必十分正確。學貴有疑,這是化學教師應有的素質。目前強調探究性實驗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是有利的,因此如何進行科學探究是一個頗有實際價值的研究課題。
5 三維目標與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課程標準規定中學化學教學主要應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相融合的中學化學課程目標體系。因此,對這三個目標內容的研究,三個目標之間關系的研究,三個目標結構的研究,三個目標形成過程的研究,以及它們在教學過程中發展狀況的研究等,都是當前化學教學研究中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研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往往對人的素質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制約作用。這個課題較大,涉及多學科的協同,但可以從具體的化學問題入手來逐步解決。
6 成熟理論再創造的研究。隨著改革開放,國外一些已成熟的現代教育理論紛紛傳入我國。例如,布盧姆的掌握學習、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學等,近年來國內也有一些新的教學模式發表。對這些已成熟和基本成熟的理論,教師可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引進到教學改革中來,開展教學研究。
在做這類研究時,不能機械地引用,要使實驗與研究的過程成為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以一種理論為中心,可以考慮兼收并蓄,吸收其他理論的優點,建構屬于自己的教學工作體系。還應注意,對國外的理論不能無批判地接受。
7 指導備考研究。有考試就有備考,用有限的時間指導學生準備中、高考,這與應試教育是兩回事。教育改革在深化,中、高考改革也在深化。指導備考的研究可以包括:考試說明的研究,題型的研究,各種題型所承擔的功能的研究,能力結構與考查的研究,實驗考查的研究,試卷結構的研究等。尤其是中、高考對中學化學教學的正向導向作用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至于那些猜題、押題、不負責地傳播“中考信息”、“高考信息”,并不屬于對中、高考的研究之列,只是備考工作中的不正之風。
二、化學課題研究的一般步驟
1 確定研究課題。進行課題研究,首先必須選好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研究的價值,引導著研究的方向,制約著整個研究過程。選題主要突出一個“新”字。要選擇有別于他人又符合教育發展方向的觀點,還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來分析化學教育教學現實中的問題或是在教育領域新出現的有典型意義的問題等。
2 制訂研究計劃。包括:課題名稱、課題組成員及基本狀況和在課題中的分工、課題提出的背景和對教學工作的實際意義、本課題當前在國內外的基本狀況、課題研究進度安排、課題研究的基本手段、課題研究的經費支持狀況及使用計劃等。
3 查閱文獻。從文獻中了解其他人在有關本課題各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就,為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線索,也可吸取前人工作的經驗以避免工作的重復和少走彎路。
4 確定控制因素。一個客觀事實是由若干因素構成的,在這些因素中有一個或幾個對其他因素起著制約的作用,這樣的因素稱為控制因素。確定了研究課題的控制因素,可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展開。例如,研究學生在學習化學中思維能力的形成時,思維層次是它的基本因素,而思維層次與思維屬性密切相關,在思維屬性中思維的創造性又是其最集中的表現,因此,在這個課題研究中,可以把思維創造性的形成作為控制因素。
5 運用因素,開展研究。在確定了有關因素和控制因素之后,就要運用它們開展研究工作。一般的常規手段有:進行有目的的研究性的教學實踐,編制調查問卷并實施調查,用對比組的辦法進行一個階段的測試,對所得數據作統計等。用初步研究得到的結果提出一個有關本課題結論的假說,將這種假說應用于實踐,對假說加以修正,得出課題結論。
6 寫出課題報告(論文)。教學研究多數是以課題報告(論文)的形式來表達其成果的。論文的一般結構,包括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研究、結論與反思等。研究論文的撰寫是課題研究的最后階段,直接關系到科研成果的呈現。
三、化學課題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1 要重視過程。教師的科研意識是在教育科研的過程中展現的,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特點是“教中研”。包括接受既成的科研理論成果,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實踐;在教學中自覺地發現問題,然后進行自我探索、監控、評價,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2 要注重應用。科學研究一般分為基礎研究、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首先,教師研究的問題直接來自教育教學
實踐,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服務的,它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才有價值。其次,教師的科研應體現在如何將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盡快地轉化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再次,教師在教育科研中應是一名學習者。一方面,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學習者角色是一種自主式的學習主體。教育科研是一個不斷發現、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是“學習”的本質所在。另一方面,教師作為自主式的學習者是貫穿教育教學過程始終的,只有學習行為日常化,教師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3 要遵循原則。課題研究要有科學性,不要為研究而編造數據、湊材料。有一些教師將課題研究庸俗化,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心得、一種見解寫出來就當作科研成果,不想搞調查、做研究,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有些學校提倡教師人人有課題,卻忽視了教師專業素質的參差不齊,一些教師教學的基本功還很差,硬要他搞課題研究,又沒有進行相應的指導,結果造成課題研究的形式主義泛濫。
作為化學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研究、反思來更新知識、確立理念、提升境界。向書本學習,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向學生學習,做到教學相長;向同行學習,取長補短。現代學校鼓勵教師進行研究,現代教師要學會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可以寫教學日記,進行資料信息的研究;可以寫教學札記,進行現狀的研究;可以寫案例分析,進行個案的研究;也可以將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持續的歸納、提煉、總結,直至形成研究成果。實踐是教師發展的基礎和生命。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是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實現的。我們可以從學生作業上、考卷上、課堂中了解教學的問題,進而分析問題,改進教學。
做好化學教育科研不僅有利于化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更有利于化學教師專業的成長。雖然在日常化學教學實踐中開展課題研究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但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高劍南,王祖浩,化學教育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范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一、找準定位,明確方向
1.課題定位和研究方向。我們研究的課題名稱是“永安市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校本資源開發與研究”。首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校本研究;其次是課程資源的常態開發與持續利用研究;最后是永安地域人文資源與各中小學綜合實踐常態化活動相并軌鏈接研究,彼此遞進、依存。課題的管理者、組織者、參與者,都需掌握校本研究的內涵、特征、基本形式,學習和研討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熟練運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為常態校本研究、資源常態建設、課程常態化實施貫穿為一個有機整體而努力。
2.個人定位和發展目標。在基礎教育課改中,教師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確定自身發展目標,必須立足于最常態化的課堂教學,把細微處的改革和創新作為時常的研究工作。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校本資源開發與研究”的參與者,應以本校綜合實踐活動為研究陣地,自身教學實踐問題為內容,學生主題探究活動為主體,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共同發展為目的,立足于課堂,結合學校環境特點,收集整理有價值的案例材料,思索符合校情、生情、師情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和途徑。
二、理論支撐,培訓是關鍵
任何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都需依借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科學教育思想的教學理論。以貫穿整個課題研究、課堂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細節的精神支柱,促進研究者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把現今的教育理論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觀念,轉化為我們課題研究的動力、領引我們日常的課題研究,借助科學有效、系統條理的專題培訓,做到釋疑解惑、轉化觀念、達成共識,減少課題研究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對此,采用“走出去,充電換腦;請進來,專家坐診”的方式,分批、分次、分主題、集中培訓、專家引領與內部研討等方式相結合,針對課題相關教育理論、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實踐與操作策略及技巧等方面進行培訓、學習和研討,達到共性磨合、個性張揚。課題培訓的基本思路是:思想更新―微格演練―價值提升。
三、抓住特色,校校聯合
如何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實施研究在課題教學研究中獨樹一幟?關鍵在于特色創新。依據我個人的思考,課題應該從以下幾個特色上下工夫:
1.定位。我們的課題是在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研究、課程資源建設、常態化課堂并軌的三個層面有機結合角度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這是當前類似課題研究的主流。
2.管理保障機制。出臺了“教學―科研―評聘”一條龍的相關激勵性政策的管理機制,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步入研究、管理、考評的常態化運作軌道,無疑為我們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3.教學資源。突破中小學教學界限,實現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無縫常態化鏈接的課題研究目標。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要想真正形成以上特色,僅僅依靠某一個人、某一個學校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它的成敗關鍵在于是否能創建一個校校聯合的暢通渠道。
四、重點問題,集中突破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問題是難免的。隨著問題的解決,逐步實現理論創新和價值提升。由于條件的限制,無法一蹴而就。因此,我們的基本研究策略是“重點問題,集中突破”。既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發展,又能滿足絕大多數教師的實踐需求,建立課題研究問題累計制度,要求參與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定期提出1~2個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召開課題組研討會進行交流并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五、簡化評價程序,促成評價常態化
建立“注重參與、重視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教師肩負著繁重的課題指導與教育教學任務,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課題研究評價指導機構,設計并制定科學高效的教育評價方案,簡化教師的日常綜合實踐活動教育評價程序,及時消解教師在日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管理是不可能的。為此,課題組在專門針對如何簡化評價程序、提高評價效率問題上展開討論并積極征詢專家的意見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下簡化評價對策:
1.篩選年富力強、富有創新理念和教育科研經驗的骨干教師,組建綜合評價指導小組,做教育評價的咨詢工作。
2.分期對綜合教師進行評價策略培訓,并跟蹤指導。
3.由各年段綜合老師提名、班級民主投票的方式優選學生骨干,成立班級和年段學生綜合評價小組,在接受相關培訓后輔助指導教師采集學生的評價信息并接受監督。
4.依據各年段學生的發展水平分步驟、分階段制定各學期的教育評價重點和評價指標。
“如果說在做專業以后,寫文章、出書,文字上還算過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十年的記者、編輯生涯。”
記者(以下簡稱“記”):吳教授您好,能先請您談一下起初是什么促使您報考法律系的呢?
吳振興(以下簡稱“吳”):我從小就對法律感興趣,可能是受到小說和電影的影響,覺得法官、檢察官、律師在法庭上侃侃而談讓人非常羨慕,想得很單純。我報考大學的時候要填五個志愿,我的前四個志愿都是政法院系,第一志愿就是吉林大學法律系。
記:當時的法律系開過哪些課呢?
吳: 入學以后到以前,大約九個月吧,我學過兩門專業課,上學期的專業課叫“國家與法的理論”,當時國家與法是合在一起的,相當于現在的政治學與法理學。“國家與法的理論”課程結束后,我就確定了畢業論文的題目,――“法律的工具性問題”,而且我還搜集了不少資料。當時,我對法律的工具性有些疑問,覺得法律的確有工具性,是政治統治的工具,但法律不完全是政治統治的工具,因此這個問題是可以探討的。除了專業課以外,上學期還開設了外語和政治兩門課。下學期的專業課叫“法律制度史”,同時繼續學外語。在“法律制度史”和外語課還沒結束的時候,開始了。開始后,我利用業余時間,看了一些哲學和經濟學方面的書,積累了一些基礎知識。1969年下半年,我開始實習。那個時候的公檢法工作基本停滯,我就到市公安局的政法大隊去實習。在政法大隊,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聯合辦案。研究案件主要憑經驗,不談什么構成要件,當然法律根據之類更是無從談起。后來我又到長春市汽車廠派出所和桂林路派出所實習過。前前后后實習了一年時間。
記:當時學習的外語是俄語嗎?
吳:是日語,當時我們班學習日語的同學并不多,有二十人左右。
記:1980年,您回到吉林大學讀研究生,當時您已經在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待了十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回去讀研究生的?
吳:就個人來講,我還是有點名利思想的,認為在廣播電臺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不過,實事求是地講,在省電臺的十年中,我不僅在政治理論上有提高,而且通過組織法律講座、編輯法律講座稿件,在法學基礎理論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彌補。特別值得一提的事,這十年中我自采自編的稿件較多,凡有采訪任務,我從來不用下面的通訊員,從調查、提綱到寫作,均自力而為,從而使我的文字功夫受到很大的鍛煉。如果說我搞專業以后,寫文章、出書,文字上還算過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十年的記者、編輯生涯。
“那時候,我幾乎每天都看到、寫到半夜12點,無論冬夏,光讀書筆記就做了幾大本。這段碩士生期間的學習,對于我夯實自己的基礎理論起了重要作用。”
記:您是吉林大學第一屆刑法學碩士研究生嗎?
吳:是的,吉林大學從1980年開始招收刑法學的碩士研究生,我是何鵬老師的開門弟子。當時之所以選擇刑法學專業,主要是出于幾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是我的外語不太好,所以就沒有考國際法專業。除了國際法以外,憲法學也開始招碩士研究生,但我對憲法學沒興趣,覺得憲法沒有什么好研究的,但現在看來,這種看法還是很膚淺。但刑法作為實體法,與現實生活和法律事務聯系比較緊密,這也是確實的。這也是我當時選擇刑法學專業的粗淺想法。
記:當時您研究生畢業后就留校了嗎?
吳:其實畢業的時候我很想到實務部門鍛煉一下,但法學院堅決不同意,于是我只好留校任教。
研究生入學以后,我主要是跟何鵬老師學習外國刑法,吉林大學的刑法學是靠研究外國刑法起家的,準確地說,是靠研究大陸法系刑法起家的。何鵬老師外語好, 1981年(或1982年),吉林大學第一次組團去日本訪問,隨行的翻譯人員的翻譯水平還趕不上何老師,有時候還需要何老師充當翻譯。由于何老師的日語好,看日本刑法方面的書就像看中文書一樣,給我們講起外國刑法來就非常方便。
那時候,我還幫助何老師整理過《外國刑法簡論》,這是國內關于外國刑法的第一本書。上課除了我以外,還有一個老師叫賴宇,就我們兩個人聽課。聽完課以后進一步加以整理,就形成了《外國刑法簡論》。此外,我還幫助何老師整理過《外國刑事法選論》。再有,在何老師和甘雨沛老師合作撰寫的《外國刑法學》中,我還協助何老師撰寫了分則部分;還以副主編的身份參與編寫了《現代日本刑法專題研究》。
記:能不能談一談你碩士生期間的學習情況?
吳:1980年入學后,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是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從客觀上看,當時刑法方面的著述(包括譯作)還不多。好在1979年刑法典頒布,我們有了高銘暄、馬克昌等前輩一起編輯的刑法學教材,還有一些老一輩學者和少數年輕學者撰寫的文章,他們為我國刑法學的繁榮拉開了序幕。雖然我是法律系畢業的本科生,但實際上在校期間并未系統地學過刑法理論。于是我開始不折不扣地勤奮刻苦學習,如饑似渴。我是住在校外――省電臺分配的住宅,只一間房,不到20平方米。當時孩子小,我又抽煙,都是自己卷的煙,因為工資低,買不起煙卷。看書寫作時煙抽得多,孩子挨嗆,得了急性氣管炎。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只好弄了一張三條腿的桌子放在室外走廊上,然后再拉一條線,在室外支個燈(這種三條腿的桌子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就是有一條腿是活動的,拉出來可以將桌面支起來,放回去桌面也收回那種)。幾乎每天都看到、寫到半夜12點,無論冬夏,光讀書筆記就做了幾大本。這段碩士生期間的學習,對于我夯實自己的基礎理論起了重要作用。
記:您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是關于哪方面的?
吳:我的畢業論文題目叫《教唆犯的概念與特征研究》,這篇論文是從我的關于教唆犯的書稿中抽出來的,這本書稿在我提交畢業論文時就已經完成了,有十四五萬字之多,并且在1986年正式出版。現在看,這本書在有些方面研究得還不夠深入,但當時確屬為數不多的刑法專著。
記:您的博士論文是關于哪方面的?
吳:我的博士論文題目叫《罪數形態論》,現在看來,書中的一些內容還需要補充,我也想在武漢大學期間進一步完善這本書。但當時對這本書的評價還是相當不錯。我的博士論文答辯時的評委是高銘喧、王作富、曹子丹、何鵬、高格五位老師。在這次答辯會上,評委們的提問讓我汗流浹背,而我在重要場合下一般不會流汗。這些評委都非常認真,問了我33個問題,使得答辯足足花了半天時間。同時,這次答辯對我博士論文的修改幫助很大。評委們對我這篇論文的評價還是很高的,至少有這么一句話:“為建立我國的罪數理論體系做出了貢獻。”我這篇論文也被評為優秀博士論文。
“法律實踐為我們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很多課題。要研究這樣的課題,不僅要有法律功底,沒有法律功底就無法進行研究,而且還要有研究能力。”
記:能不能請您談一下法學重建過程中您的主要貢獻呢?
吳:我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1997年《刑法》修訂過程中,我曾參與過發表修改意見,另一個是《論教唆犯》中的一些觀點直到現在也能夠站得住腳。比如在教唆犯的種類中,我提出了蓋然性教唆和半蓋然性教唆,國內學界基本上認同這種觀點。在最近由我組織的“四方談”(全稱為“刑事疑案四方談”,包括法院、檢察院、律師、學界)中,我又將半蓋然性教唆劃分為單向半蓋然性教唆和雙向半蓋然性教唆,將單向半蓋然性教唆分為性質單向半蓋然性教唆和對象半蓋然性教唆,將半蓋然性教唆予以細分。我覺得,將半蓋然性教唆予以細分就便于把有些問題厘清。此外,我還提出了重合性過限和非重合性過限,這也得到了國內學界的認可。李光燦老師在《論共犯》一書中提到共犯過限問題,前蘇聯的刑法理論中也提到共犯過限問題,但都只是簡單地提到而已。在這一基礎上,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共犯過限存在重合性過限和非重合性過限的問題。關于重合性過限,我還提出所謂的正重合性過限和逆重合性過限,國內學界對此并無反對意見,但也沒有更多的贊同意見。
再一個就是關于罪數形態的理論。國內的一些教材對罪數類型的觀點并不一致,當時大體上維持了高銘喧老師和羅平老師提出的“一行為在法律上為一罪,數行為在法律上為一罪,數行為在處理上為一罪”的分類方法。但是我提出了“三三分類法”,根據“三三分類法”,一罪的類型應該分為本來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處斷的一罪。我的“三三分類法”是第一步為基礎步驟,即把典型的一罪、純粹的一罪與典型的數罪、純粹的數罪分開,將純粹的數罪放在一邊,并不去研究它。第二步叫中間步驟,即把一罪類型中屬于一行為的類型和數行為的類型分開,將一行為的類型統稱為本來的一罪。第三步叫完成步驟,即把本來的數罪劃分為法定的一罪與處斷的一罪。這樣一來,根據“三三分類法”,我就把罪數形態的類型分為了本來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處斷的一罪三類。在很多的罪數個體形態上,我也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張。比如說牽連犯和吸收犯的界定問題,這是很多年以來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我提出了同質吸收,我認為在牽連犯和吸收犯之間有很多地方都是重合的。比如說入室盜竊,我們可以說它是吸收犯,我們也可以說它是牽連犯。因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是一種手段行為,盜竊是一種目的行為,發生了目的行為和手段行為,二者互相牽連的手段牽連類型的牽連犯。在這種情況下,既符合吸收犯的特點,也符合牽連犯的特點。我認為,如果數行為屬于異質性罪名,一律按照牽連犯處理。比方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1810年《法國刑法典》在入室盜竊上就規定了單獨的罪名,我國刑法將入室搶劫作為搶劫罪的加重犯處理。換句話說,入室與非入室相比要重一些,因此按照我的觀點,異質性犯罪應該作為牽連犯處理。
在牽連犯和想象競合犯的處理上,我還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即從一重重處斷,就是按照一個重罪然后再從重處罰。為什么要按照一個重罪來從重處罰呢?因為按照我的想法,想象競合犯至少是一個半罪,如果從一重處斷,就等于按照一個重罪處罰,還有半個罪沒有考慮,這是沒有道理的,至少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所以我認為應按照一個重罪然后再從重處罰。
此外,我的一個貢獻是在國內引發了關于犯罪形態研究的熱風,我正在組織編寫“犯罪形態研究叢書”,該叢書由檢察出版社出版。現在已經出版了八本書,但要實現出版五十本書的目標,恐怕很難。為組織編寫該叢書,我們還專門在北京開了一個會,張明楷和陳興良也都參加了,他們也是這個系列的副主編。
記:您到武漢大學后,在學術發展上有什么打算?
吳:我到武漢大學后,首先是協助馬克昌老師組織撰寫與其主編的《犯罪通論》、《刑罰通論》配套的《罪刑各論――百罪通論》。之所以叫做“百罪通論”,是考慮我國刑法規定的罪名400多個,而且已有多部系列性的分則著述。這部“百罪通論”只限于常見罪、多發罪和個別的新罪,共計108個,計劃搞150萬字。這樣可以將這本書寫得深入一點。
另外,就是參與了馬克昌老師主編的《大陸法系刑法總論》的編撰,承擔了違法性論一章的寫作任務。自以為寫得還不錯。
精心制訂活動計劃,開展小課題探究活動。在確定小課題主題及合作小組后,每個課題小組就要根據主題制訂小組活動計劃,可見小組活動計劃表,然后再根據調查研究獲得的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加以具體實施。教師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提供咨詢、監控及研究指導,并定期檢查研究進展情況,及時解決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偏差和問題。如某探究小組確定了“潛伏在家居裝修中的隱形殺手”這一小課題以后,首先開展了實地調查,走訪了珠海市世邦家居、永N家居城,了解到許多家具的資料介紹中都有相關的甲醛、苯、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然后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發放調查問卷、查閱報刊雜志等了解家居裝修材料中的污染物來源及危害等。為了真實感受甲醛的存在,小組成員還進行了簡單的科學小實驗,檢測新裝修家中的甲醛含量是否超標,為大家解密家居中的甲醛。最后,提出減少室內裝修污染的方法,為人們的健康提供了參考性建議。
我們的小課題探究活動基本上要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活動時間上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學校中午放學后的一段時間、雙休日自行安排的時間。教師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組織跟蹤反饋工作,多方聯系,甚至有必要和學生一起參與。方法上是引導學生圍繞所研究的課題,通過調查、采訪、觀察、實驗、討論等方式,廣泛積累原始資料,為撰寫結題報告打基礎。在研究過程中,孩子們有新奇、驚喜和贊嘆,更多的則是疑惑不解,這些都促使學生不斷地刨根問底、探究根源,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畢竟是初中階段的孩子,我們重視和關注的是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而不一定是達到一個什么目標或層次。而且每一次的活動,孩子獲得的親身體驗是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
二、探究活動的交流
學生將探究的過程以照片、視頻、文字、統計數據等形式記錄下來后,我及時指導學生將課題探究過程中通過觀察、調查、訪問、閱讀、查閱資料所搜集到的所有信息資料進行主次分明的梳理、分析、歸納和提煉,在大量案例探究的基礎上進行課題總結,并制作成PPT,這一過程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重要過程。
通過PPT展示探究成果時,至少要體現四個方面:一是小課題的探究主題和探究目的;二是具體安排,有任務分工、探究實踐和探究方法等;三是探究內容,措施及結果,這是需要重點詳寫的部分,應內容充實,證據確鑿,結論正確科學;四是建議或倡議,既有獨到的見解和改進的方法,又針對性強,讓人看了信服,便于他人改進、創新。我除了讓學生以課題報告的形式展示小課題探究的成果外,還積極引導學生將自己在課題探究中的真實感受、體驗,用小報、微電影、朗誦、演講等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展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A-0004-02
小課題研究是指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課題研究的管理成功與否牽系著整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與教育品質內涵的提升。因此,不同學校均應該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學校小課題研究的操作管理,使之行之有效地為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整體提升服務。我校提出以學習習慣培養為途徑,結合小課題研究,依托教研組、年級小團隊,進行“一人一抓手、一組一特色、一科一品牌”的行動研究。
“一人一抓手”即教師圍繞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根據班級實際與自己的教學實際,從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尋找到一個突破點,作為教學中的主攻方向來克服,解決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實踐“點”上存在的問題。
“一組一特色”即每個學科組、年級組或教研組圍繞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根據年級組或學科特點,找出一個教學層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利用集體智慧作為主攻方向,以此突破,解決教師與學生教學中“面”上的問題,以彰顯學科組建設的課堂特色。
“一科一品牌”既是過程,也是目標,是基于做實、做大、做強“一人一抓手”“一組一特色”來實現學科品牌建設,解決的是一個學科或年級組推進行動研究的核心價值問題。
以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學校在小課題研究與操作管理中的一些思考,與同行共同商榷。
一、尋――問題源自教學
小課題研究內容的確定是展開具體研究的第一步。遵循“三小”原則,即選擇切口要小:可以是一個要素、一個環節、一個章節、一個案例、一個片段、一種現象等。研究范圍小:從小處著眼,研究的內容一般可以針對教學實際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或缺陷展開,如教師怎樣傾聽學生的發言,學生間如何評價欣賞,學生如何進行問題矯正等。解決問題小:主要解決教師遇到的一些小問題,因此應當貼近實踐、扎根班級、扎根課堂、扎根學生。
基于學校培養學生習慣的特色,我校著眼于課堂之中學習習慣的培養,結合教師個人的“抓手”,分析自我課堂中的教學問題和學生實際,最終確定小課題研究的方向和內容。學期末,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召開“沙龍式”校本研修活動,找到各學科的教學薄弱點。例如,語文教研組的閱讀教學如何重新定位,數學組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如何提升,綜合學科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如何發展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下一學期初,各學科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自己的教學實際,參考教研組的研究方向,確定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中要落實、解決的問題,初步形成學習習慣培養“抓手”,然后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制定方案、ふ也唄浴Q校根據學科聘請相應專家對教師們的小課題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教師們再次進行修改,最終確立課題研究方案。
二、實――研究始于課堂
課堂教學研究源于問題,即從課堂教學問題實際出發,確立課堂教學研究方向,可以開展某些微小環節的教學實踐研究分析與探索。通過一系列有目的的微小環節教學實踐分析與思考,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提煉,即形成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小課題。這樣的小課題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且一線教師十分需要這樣既有一線教學特點,又有共性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問題。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不斷落實和修改操作的途徑,實踐研究采取個人實踐與團隊研究兩條線交織開展。平時,教師根據自己制定的研究計劃開展課堂研究,年級組教師之間進行定期聽課、評課,發現并記錄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教研時,根據團隊確立的統一研究點,針對聽課、實踐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改進。比如,“已知:被除數+商×除數=72,求被除數?”這個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思維方式這一研究方向作為課堂教學的問題,教師在現實教學中一般會這樣處理,“因為,被除數=商×除數,所以:被除數+商×除數=被除數+被除數,被除數=72÷2=36”(通常情況,學生也能根據這樣富有邏輯的推理,通過師生對話交流來解決問題,并且在即時的鞏固練習中準確無誤地完成答題任務)。這樣的教學路徑看似沒有問題,一直自然而然地被一線教師們沿襲下來,但是,如果從思維方式這一角度來看,解決以上問題的邏輯演繹推理思維占據主導,而演繹推理是成人思維的主要思維方式,它并不是兒童學習數學的思維,兒童學數學時更多的是不完全歸納的思維方式占主導。由此可見,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研究教學,教師就能有針對性地找到課堂教學的落腳點,使學生不被大人強加的思維所負累,能輕松地學習,最終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年級團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團隊活動不僅對教師個人小課題中的問題進行了集中解決,也把握住團隊的探究方向。同時,學校利用校本培訓,聘請專家來校指導課堂教學進行專題講座,給教師的課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三、思――提升基于反思
美國學者波斯納(G.J.Posner)曾提出過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揭示了經驗和反思對于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教育家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十年的教案成不了名師,堅持寫十年的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對經驗的過程、依據和結果進行主動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獲得認知洞見,獲得對工作和生活更有價值的指導意見。一個學校的高水平發展,需要的是一群善于反思、勇于實踐、勤于思考、樂于學習的教師。反思是提煉思想的重要途徑,也為小課題之后的論文寫作提供資料和素材。因此,重視反思是小課題研究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一月一精品反思”是學校小課題研究管理中的特色。教師的反思不僅僅局限于對操作步驟的思考,更是對于教學的設計、效果等全面剖析。依托課堂的實際案例,提取重要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分析自我教學行為,最終形成高質量的精品反思。反思之前,教師可以在團隊內廣泛地聽取意見,吸收自己所需的內容,然后根據課題實際和課堂實踐形成具有一定深度、廣度的反思。在教學反思上交后,由各教研組評選出當月的優秀教學反思,在團隊內進行交流分享。同時,教研團隊也會針對本月教師的反思整體情況進行反饋,及時調整教師小課題實踐的方向和方法。例如,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的復習”一課,筆者總結了兩點反思經驗:一是讓數學復習課多些探究味。數學復習課一般有先理后練、邊理邊練、先練后理三種形式,它是比較難把握的一類課型。該題結論性比較強,為教學內容進行“一課”的構建,如果不增加一些“探索味”,學生就會學得索然無味。因此,本課著重引導學生以探索的形式,促進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結論性探究,邊探索邊整理,從而使課堂更富有挑戰性。二是別讓學生厭倦復習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經過反思及討論,把“學法的整理”確定為本課教學應著重關注的問題,使復習課不再是一些簡單的練習題的疊加。
四、理――方法源于提煉
美國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說過:“一個專心鉆研問題的老師能夠拿出一個有意義的但又不太復雜的小課題,去幫助自己發現問題的各個方面,使得通過這個問題,就好像通過一道門戶,把自己引入一個完整的教育教學理論領域。”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將問題提煉成專題,同時按照一定的方式把相關問題進行實踐研究,反思調整,提出對策等,這不僅是一種問題意識,更是一種良好的思維方式。從研究者的角度而言,自覺地養成思維習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將問題進行歸類、整理,提高自身把握實踐中問題的能力,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另一方面,這種意識可以擴大到自己認識的視角,使自身能夠居高臨下地對待教育教學問題,從而幫助自己養成歸納、反思、整理的良好品質。因此,個人或團隊在解決問題歷程中需要適機進行理性思考與整理,這是促進自我專業成長的核心環節之一。例如,“除數是一位數筆算除法”的教學,本節課教學內容有兩個例題,其一是每個數位都是夠除的,也就是高位分完后,下一位繼續分,然后用階梯型的豎式表示過程與結果;其二是高位分后還有余,與下一位合起來再分,并用階梯型豎式表示過程與結果。如果教師不善于“理方法”的話,就會導致該課教學容量較大。為了完成課時目標,教師往往會淡化第一例題的教學,也就是將第一例題看作一個簡單豎式書寫重溫過程(因為三年級上冊已經有了除法筆算的規范書寫格式),容易忽視它的算理過程,而把時間主要集中在第二個例題的教W,因為教師普遍認為高位分后有余,與下一位合起來再分是難點。但是,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當商中間有“0”或末尾有“0”時,學生的錯誤率迅速提高。發現問題并進行實踐研究后,教師就可以“理”出這樣的教學思路――其實本節課例一的教學是重點,一是要充分利用生活經驗知道怎么分(即生活中的平均分往往是先分整,再分個);二是要利用數學經驗來記錄每次分的過程(即豎式為什么是以階梯型呈現,也就是每次分后都需要進行一次記錄),抓住了這兩個教學要點,學生后續學習的錯誤率就會明顯降低。
通過這個環節的整理,教師可以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從無序到有序,從局部到整體,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而促進自身加深對所研究問題認識的個性化程度。如果說,教育教學問題是山腳下的一棵棵樹木,我們引領教師在樹林里轉,那么教師的眼中只有樹木;倘若我們能夠領著教師走上山坡,那么,我們看到的將是一片樹林;如果我們還能往上走,那么,看到的將是一座森林。做小課題也一樣,要引領教師不斷進行反思后的提煉,讓大家對問題解決的方法能見樹木又見森林。
五、享――積累來自分享
自己的成果能與別人分享是一種積累,更是一種教育境界。一線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其實就是一種智慧分享,彼此能真誠分享研究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實現共同成長、享受認同與被尊重的愉悅歷程。從實用主義角度來說,其實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從具體問題出發,并展示、交流、分享自己實踐中的研究過程。在小課題研究中,團隊是堅強的后盾。以團隊活動為主要形式,每周開展聽課評課、研究討論等活動,為教師們的研究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臺。每學期期中和期末定期召開團隊分享會,教師們在教研組范圍內和大家交流、分享小課題研究中的困惑、經驗、成果,對于個別小課題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為教師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多渠道的幫助。在小課題結題階段,學校還可以聘請相關學科專家為教師進行論文指導修改,幫助每一位立項的教師順利地實現課題結題。
六、讀――動力源于學習
中學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初始階段,一個人的成長行為習慣不少就是那時養成的,然而這影響著青少年的一生。當前在我們的中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前年,區教育局對全區的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狀況進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數據顯示:40%的學生景仰科學家,35%的學生景仰體育、影視明星,只有1.5%的學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勢力老大的學生竟然達到2.9%,幾乎是崇拜父母的兩倍!“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對父母不懷感恩之心,更何況對同學、對老師、對社會呢?這種感恩情懷的缺失讓我們意識到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塑造學生的感恩意識意義重大,加強農村中學生的感恩教育更是當務之急。
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是一種處世的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對于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還是一種責任意識、自主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更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課題組提出了《農村中學開展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有利于中學生養成一種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伴、感恩身邊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國,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準則、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積極做好課題準備工作。為了使課題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開學初,我們組織了課題組成員學習新課程標準精神,制定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在認真學習并領會課題實施方案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積極地參與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建議,確定了各自的研究重點。
2.1組織分工:
顧問:朱春雷(連云區教育局副局長)、指導開展工作。
組長:李立飛(中學高級教師)全面負責學校的的課題組織、指導工作。
副組長:祝運平(師德先進個人,黨支部副書記)資料搜集匯總并執筆。
成員:崔建華(市優秀教師)、張葉川、董志園(連云區模范班主任)具體課題實施與探索。
2.2認真做好課題開展工作。為了更好的開展研究活動,我們制定了課題研究計劃,并著手進行課題準備。事先我們召開了課題組主要成員會議,對各自的分工作了具體的布置,研討了課題計劃方案。
2.3感恩教育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我們的學生或者子女實施的識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使學生懂得了常感父母養育之恩;感師長教導之恩,感同學幫助之恩;感黨和國家關懷之恩;常懷報效黨和國家之心、報效父母之心、報效師長和同學之心。學生的思想轉化了,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有利于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和諧班級、和諧校園的建設。我想:一個懷著感恩理念的學生,感受到父母節衣縮食,含辛茹苦供養自己讀書學習,為的是讓他成為有用的人,過上幸福生活時,他能不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父母嗎?一個懷有感恩理念的學生,一旦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教育他成長時,能不刻苦鉆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績回報老師。
3.研究內容與策略。我們認為感恩教育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產生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為,就是知恩、報恩、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有正確認識。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別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報。
我們這個課題研究解決的重點在于對中學生開展的感恩教育從小處入手,從身邊入手,教育學生認識、感受、體驗父母、老師、同伴、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愛和幫助,讓學生知恩圖報,從而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身邊人,進而推恩及恩,發展成愛自然、愛祖國等,并使感恩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品德。
3.1教育活動感恩先行。當前構建和諧校園是學校的重要任務。“人際和諧應從學會感恩開始”,將感恩理念大膽引入學校德育,開展感恩教育和活動,有利于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為此我校“十一五”德育課題《農村中學感恩教育的實踐研究》在上級有關部門領導的指導下,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共建和諧校園,努力打造學校特色德育。
3.2動手實踐,親身體會。組織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在體驗中成長。讓學生感受親情,感恩父母。校團支部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從調查、走訪、實地調查發現:初一年級學生在行動中、生活中,認識了媽媽、老師的辛苦,有的學生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老師,例如,他們為媽媽洗腳、為老師唱歌、幫奶奶梳頭等體驗活動,從而培養他們的感恩之情;初二年級學生精心設計、自己動手制作有意義的賀卡送到媽媽、老師、爸爸手里,在賀卡的傳遞中,讓他們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初三年級學生用書信的方式,在字里行間中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真情,體驗到:感謝有你、伴我一生、給我勇氣等,本次活動不論是在學生的實際操作還是在學生的情感體驗上都給學生以啟迪教育,使之學會感恩,懂得關愛。
3.3讓學生感恩集體,關愛校園,珍惜友誼。學校課題組要求各班組織學生尋找身邊需要感恩的對象,并且把最感人的事例在學生中廣為宣傳;要求學生起身離座后,把椅子放回桌子下面;看到地面上的垃圾、紙屑揀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去;按時關好門、窗;開展活動后,把活動現場收拾干凈再走。同時各班尋找家庭困難的學生,在經濟上開展“一幫一”活動。通過這些實實在在、力所能及的體驗活動,養成學生文明、衛生、守紀、助困的良好行為習慣,增強同學之間友情,創造美麗、和諧的校園環境。
4.研究對象:連云區板橋中學全體學生。
5.感恩教育課題研究要注意的問題及對策。農村中學感恩教育要爭取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題活動、學科滲透、課外延伸(家庭、社會活動等)為載體,以角色換位、實踐體驗為行動策略,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5.1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學校德育和學科教育相互結合,創設感恩教育的平臺與氛圍。感恩教育不能少,整體的德育教育更應該改革。學者劉金鐸在他的《道德體驗論》中寫道:如今的學校德育未能達到引導者預期的效果,理論界稱之為“德育失效”。目前約束性道德教育無法使道德教育本身與體驗者之間發生有效的情感關聯,也不能使體驗者個體把有關的道德知識與一定的實際道德情境有機結合起來,發生實際的體驗,因而無法保證道德教育的實效。所以我們首先要創設一個感恩教育的和諧環境。學校德育還可以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利用學科教材資源進行感恩教育的滲透。全體教師改變觀念,充分認識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確課題目標。
5.2努力建立學校與家庭的教育紐帶,爭取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共同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與家長達成共識,爭取家校共同實現對學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鏡子,照著我們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現便是我們家長教育的回應。許多時候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更多時候則更需要我們去引導感悟。所以作為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愛心、榜樣、機會,更需要學會珍惜、欣賞、肯定孩子的示愛和感恩的表現,我們的孩子才會不僅有愛的意識,更會有那些感恩的行為。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系卡、電話聯系、廣播電視學校、家訪等方式讓家長了解我們課題實施的意義,以共同實現對孩子的感恩教育。
5.3教育學生知恩,體驗父母、老師、同伴、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愛、幫助。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身邊的人,乃至發展到愛自然、愛祖國等。
5.3.1對父母的感恩。一個人只有愛父母、愛家人,才會愛他人、愛祖國,所以對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礎的。
①首先開展體驗活動,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可結合母親節、婦女節、父親節等開展如“一日護蛋行動”、“做一天家務”、“為父母洗一次腳”、“給父母過生日,親手制作小禮物”等活動。
②觀看親情影片,聯系自身,激感。
5.3.2對老師的感恩。
①了解老師一天的工作內容,酌情開展“我當小老師”的體驗活動,體會老師教育學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認真學習、主動幫助老師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對師長有禮貌,尊重老師。
②進行征文或演講比賽,抒發對老師的愛和感激。
③教師節為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表達感恩之心。
5.3.3對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①“我的同伴”主題活動,可以選擇征文、班課會、交流等方式進行。
②發現身邊幫助過自己的人,如醫生、郵遞員、清潔工等。
③結合“學雷鋒、學賴寧”開展回報活動,幫助社會上弱勢群體,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為生活中有困難的同學獻愛心等。
5.3.4延伸至對自然、對祖國的感恩。
①了解大自然為我們的生存提供的物質條件,人類對于自然的依賴和利用,感受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開展“環保小衛士”等活動。
②了解祖國的地大物博,更從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國的博大精深,豐富底蘊,從祖國的優秀兒女,特別是在祖國危難時刻為祖國獻身的英烈事跡中感知祖國的凝聚力和無盡的恩情。
6.研究方法:根據課題性質、類型,本課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結合文獻研究法、教育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等
7.研究過程:
7.1研究時間:2008年4月~2008年8月
7.2研究步驟:
7.2.1準備階段:做好前期工作,制定課題實施放方案,并組織組員學習。
7.2.2實施階段:根據實施方案開展具體的研究實踐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積累、存檔。
7.2.3階段性小結:小結前一段課題的實施情況,反思存在的問題,修正實施方案。
(一)調研對象的確定
根據設計課題的性質、目的、任務,確定調研的對象、調查地點,選擇合適的調研類型和方法。
(二)調研計劃的制定
1.確定采用的調查方法。通常情況下,調查的方法依據課題中所要收集資料的種類而定。反應場地形態及尺度關系方面的資料可用測量法;反應行為活動方面的資料可用觀察、對比法;反應人們態度方面的資料采用詢對象詢問、與人訪談類的問卷式調查法。一些簡單課題采用上述一種調查方法即可,而相對復雜的課題,則需要同時采用多種調查方法相結合來完成調研。
2.篩選重點調查項目。首先,從宏觀上整體分類,確定調查的具體項目,篩選出有重要價值的項目,逐層深入分析,以便于將所獲得的資料系統化。
3.擬定調查進度計劃。
(三)調研內容的制定及工具的確定
根據調研計劃制定相關項目的表格或問卷,方便信息的記錄及統計,以保證調研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四)調研資料的整理
將收集的調研信息進行系統化的統計、整理、分析,從而便于科學性地找出問題,得出結論。
(五)調研報告的撰寫
對通過調研時發現的問題做出詳細的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給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
二、景觀設計課題調研環節介入的成果
以《景觀設計課題I——街邊綠地》課程為例。課題正式開始之前,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主要通過網上搜索和現場勘查、訪談以及調查問卷的方式,對選址場地的歷史以及周圍的景觀進行細致深入地調研。調研內容包括選址場地所在市區的特點、場地的歷史、場地周圍景觀現狀、市民對場地及周邊環境的期望。然后,將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成文字資料或者圖形資料的形式。其操作流程如下。
(一)調研范圍
調研的區域位于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和蘭陵路之間的某路段。這一帶曾為俄租界,街道較窄,且街道兩旁老房子屬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立面裝飾用材較有特色,在武漢并不多見,頗具保留價值。
(二)調研方式
場地測量、問卷調查、訪談調查。
(三)調研思路
網上獲取資料實地測量調研問卷調查、訪談調查。
(四)調研成果歸納
對現場調研回來后,組織同學們對調研結果分組進行PPT匯報,相互之間取長補短,綜合優化調研結果,將優秀報告集中展示于教室墻面,再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設計方案構思。學生通過調研了解到本案——“街邊綠地”屬于袖珍公園的其中一種形式,是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它們常呈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直接為當地居民服務。學生根據調研結果,整理出一系列設計的相關條件和數據,形成更為完善的設計任務書,再依據新的任務書進行方案設計,在這種模式下做的方案會更切合實際情況,更具說服力。有了調研環節的介入,設計方案的前期工作會更為系統、細致,學生在正式進入方案設計階段也更加游刃有余。
1.事件發生――課題產生的觸發點。課題一定是問題,但問題未必都是課題。課題一定要體現兩個以上的變量之間的關系。比如,今天有多少位教師未參加培訓呢?――此乃問題,但非課題。今天為什么有5位教師未參加培訓呢?――此問題就可以是課題,就可以研究。是培訓通知沒有到位?還是教師學習意識淡薄?是會議制度不夠健全?還是培訓內容不受歡迎?是培訓者水平太低?還是培訓時間不夠合理?是教師工作量太重,還是什么特殊原因?等等,值得進行分析與研究。
2.教師個體從自身教育教學面臨的困境中發掘問題。如:一數學教師發現,有一些學生對數學學習比較困難,每次考試分數都比較低。如何提高這些學生的考試分數呢?最初教師是讓學生準備一個日記本將“我做錯的題目”,“我不會的題目”寫在本上,讓這些學困生記數學日記,借助數學日記這個平臺,讓學生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總結學習中容易出錯的地方;也可以把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寫下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堅持了一段時間他感受到,這個方法對一部分學生有一定效果,于是產生了“利用數學日記轉化后進生個案的研究”。
3.來自同伴的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如:課堂教學中如何導入的研究。
4.教師自身在讀書、學習后的對某種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嫁接、應用。如:賞識教育在改變與轉化學生不良行為習慣中的應用
5.教師圍繞學校主課題研究,結合自身實際,確立的具體可行的子課題研究,進行建構性試驗。
二、微型課題的基本理念:
研究的著眼點主要關注于教育教學細節,研究內容是教育教學實踐中碰到的真問題、實問題、小問題。微型課題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過程、有實效”為基本特征,以“問題即課題、對策即研究、收獲即成果”為基本理念。
問題即課題。倡導每一位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意識,這也是教師開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按照切口要小、選題要準、研究要實的指導思想,從自身的需求出發,從一個個實際的教學實例出發,認真解析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尋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自我診斷,然后在若干問題中篩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課題。
對策即研究。確立問題后,作為研究對象,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將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微型課題研究的一般思路是:發現問題――形成課題――填寫方案(教師個人)――課題立項(教科室確認)――交流展示(科研論壇)――課題結題(教科室確認)――成果展示。
收獲即成果。微型課題研究目標定位為“收獲先進的教育理念,蘊積靈動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師把研究過程中的感悟、體會記錄下來,撰寫教學隨筆和教學反思。
三、微型課題研究“四特點”
微型課題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點:
短,即周期短。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時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時候結題。
平,即平實。微型課題研究立足于當前教學實際,針對教師教學中遇到的盲點、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開展實實在在的行動研究。微型課題研究抓住一個“實”字就能出成果:課題源于教學“實際”,放在教學活動中去“實踐”,研究活動要“真實”,研究過程要“踏實”,研究結果要“務實“。
快,即收效快。一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轉入到下一個問題的研究;一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得到一點收獲。它不需要觸及該問題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統的經驗總結,也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研究心得發表,關鍵是要讓自己體味到“眼前一亮”、“心頭一喜”的愉悅。
活,即靈活。“微型課題”是一種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動,在選題及管理上,它不需要局限于科研機構所提供的選題指南,也不需要申報、審批、立項,發現問題就可以確立選題,有了選題就可以研究;它存活于教師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沒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時時都可以開展,處處都可以進行。
四、微型課題應“四宜”
選題是微型課題研究的第一步,是解決研究什么的問題。那么,選題如何進行呢?
選題宜新。如果選擇的題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缺少新認識、新角度和新材料,是很難寫出新意的。因此,題目必須新穎。這里的新穎一是抓住最新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經常關注主流教育媒體的新動向,把握新熱點,選準新角度,此謂“錦上添花”。二是針對原有問題,提出新觀點、新思路、新解決之道,即“舊瓶裝新酒”。選題宜小。微型課題題目一般不宜大,即切口要小。選題過大,一是受到時間、精力、資金等限制,短期內很難取得具體成果。二是容易寫得空泛,研究得不深不透,對自己專業成長沒有什么有價值的幫助。選擇一個恰如其分的小題目去研究,方向就會看得準確,問題可以說得深刻,結論可能下得透徹。
選題宜實。選題要注意實用價值,要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題目。有現實意義的題目大致有四個來源:一是教育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帶普遍性、整體性、全局性的客觀課題;三是帶局部性、具體性的微觀課題;四是教育實踐中的新發現、新創造,包括空白的填補,“通說”糾正,“前說”的補充。總之,教師要多結合本職工作,多研究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選題宜熟。立足本職工作,選擇熟悉的、主觀上有利于開展的課題,這是教師科研應堅持的原則。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專業工作熟悉,有濃厚的興趣,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獲取資料相當方便,能得到同行的指導和幫助,能發揮自己的專長。
五、微型課題的五個一般性屬性:
1.研究對象:從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找出問題,然后確定研究對象。一般都是從教師身邊的、引起教者持續關注(研究)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細小問題。
2.研究主體:教師,往往是個體,而且研究者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不是外在的要求,很多是源自于教師的突發其想,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個性化色彩,當離開了這個情境,離開了某個個人,就會有不同的教育問題,這些教育問題在有的人眼中可能會成為有價值的微型課題,在有些人面前可以就不成為問題或者是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