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6:17: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電商分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黃崇珍,杜蓉.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術,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編,《電子商務與物流》,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張曉燕.對中國B2C電子商務發展思路的探索[J]商場現代化.2005年9月(中),總第443期.
[4]張鐸,林自葵.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譚清美,王子龍,城市物流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研究——以江蘇南京為例,工業技術經濟,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歐現代物流發展的比較與啟示,東北亞論壇,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陳峻,王煒,城市現代物流系統布局規劃研究——以揚州市為例,規劃師,2005年02期
[8]梁燕君,《電子商務物流新舊模式之比較》,商品儲運與養護,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馬祖軍,武振業,現代物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輝民,現代物流的形成趨勢與對策,集裝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鳴,馮浩,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政策及建議,宏觀經濟研究,2010年05期
[12]張林紅,陳家源,新世紀我國航運企業物流運作模式的探討,世界海運,2011年05期
[13]王成鋼,陳登斌.B2C電子商務配送系統建設[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2008.
[14]仲巖,蘆陽,李霞.電子商務實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5]常連玉,陳海燕.B2C電子商務配送模式的思考[J].物流技術.2010(8).
[16]孫勇.我國B2C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0(7).
參考文獻
[1]張洪斌,趙玉敏.我國快遞業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J].中國物流.1999.
[2]李炎.當前形勢下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的物流發展策略[J].中國商貿.2009.
[3]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4]晏敬東,石銀萍,李謙.我國快遞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8.
[5]趙玉敏,張洪斌.中國快遞市場發展研究報告[J].2006.
[6]常楠.中國民營快遞業SWOT分析及選擇[J].商業周刊.2010.
[7]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
[8]李謙,呂利平,晏敬東.我國快遞業的產業環境分析[J].商業經濟.2010.
[9]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10]周艷軍.我國快遞業品牌建設現狀及對策思考[J].財貿經濟,2001,(05).
[11]沈玉良.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的幾個問題[J].2001.
[12]羅德曼.企業物流管理供應鏈的規劃組織與控制[J].2006.
[13]WilliamBronchick.RayCooper.HowToSellAHouseFastInASlowRealEstateMarket:A30-DayPlanForMotivatedSellers[M].Wiley,2008-10-08.93-187.
[14]PorterErisman.ALIBABA’SWORLD[M].Macmillan,2015-05-07.27-83.
[15]呂曉慧.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瓶頸及解決方案[J].科技論壇.2008.
[16]謝勇,廖佑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物流技術.2008.
[17]李善偉.電子商務下網購物流配送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00.
[18]魏斐翡.基于網上消費者風險的快遞服務滿意度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1.
[19]方美琪.電子商務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J].2000年.
[20]朱閃閃,方威.我國農產品流通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探討[J].湖南省市場學會會暨.2010.
[21]王艷瑋,王拖拖,常瑩瑩.生鮮農產品網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王艷瑋[J].經濟與管理.2013.
[22]于文靜.我國將支持涉農電商推動農業跨越式發展[J].2015.
參考文獻
[1]黃崇珍,杜蓉.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術,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編,《電子商務與物流》,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張曉燕.對中國B2C電子商務發展思路的探索[J]商場現代化.2005年9月(中),總第443期.
[4]張鐸,林自葵.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譚清美,王子龍,城市物流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研究——以江蘇南京為例,工業技術經濟,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歐現代物流發展的比較與啟示,東北亞論壇,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陳峻,王煒,城市現代物流系統布局規劃研究——以揚州市為例,規劃師,2005年02期
[8]梁燕君,《電子商務物流新舊模式之比較》,商品儲運與養護,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馬祖軍,武振業,現代物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輝民,現代物流的形成趨勢與對策,集裝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鳴,馮浩,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政策及建議,宏觀經濟研究,2010年05期
[12]張林紅,陳家源,新世紀我國航運企業物流運作模式的探討,世界海運,2011年05期
[13]王成鋼,陳登斌.B2C電子商務配送系統建設[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2008.
作為一名講授電子商務課程的老師,經常會向學習電子商務課程的同學講解電子商務特點的內容,也經常需要向沒有學習過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各類人員介紹電子商務存在的價值,它有哪些特點?目前,電子商務的特點主要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里被五花八門的闡述著。那么,電子商務究竟有哪些特點呢?這對于學習電子商務的人士來說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就連講授電子商務課程的老師也感到相當的困惑。因此,本文力求在充分歸納分析目前電子商務特點分析的基礎上,在重要性、主體性、趨勢性和全面性分析原則下,從網絡、市場、賣方、買方、政府、整體六個視角對電子商務的特點進行一個比較深入的歸納分析。
一、網絡(交易載體)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雖然電子商務的定義很多,但是從本質來看,電子商務就是在網上(主要指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的這一說法得到了大家的比較一致認可。電子商務被看成一種新生事物主要是由于它是在網絡環境中開展的,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借助于網絡這種交易載體使商務模式相對于傳統商務來說發生了質的變化,因此,網絡(交易載體)是分析電子商務的特點最根本的一個視角。從網絡角度來看,電子商務至少應當具有數字化、交互性和高效率三個基本的特點。
1、數字化
當商務以及與商務活動相關的各種信息都以數字形式被采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時候,商務模式就發生了質的變化,數字生活、數字商務、虛擬企業等數字化形式就應運而生了。數字化具有的易于存儲、查詢、處理、修改信息等優越性,這使人類將前進的方向與數字化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正是由于電子商務的數字化特點,它使得商務活動中的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都能夠在計算機網絡中迅速傳輸,形成“三流合e”的商務模式,這使得現代商務活動朝著“無紙”商務、信息商務、快速商務的方向發展。
2、交互性
各種信息交互協議決定了數字化信息在計算機網絡中具有雙向溝通的功能,而電子商務正是基于這種網絡環境中的商務活動,因此,在電子商務過程中,可以輕松完成商務信息的雙向溝通,實現商務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交互。這是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相區別的重要方面,它預示著電子商務可以采用網絡重復營銷、網絡軟營銷、數據庫營銷、一對一營銷等現代營銷的方式和手段,從而提高營銷的效率和效益。
3、高效率
電子商務的信息傳遞基于的是電磁波的傳輸原理,主要采用互聯網的傳輸信道,能夠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將信息向前傳遞著。在這種速度下,常規的時間和空間的規律已經被徹底打破,電子商務已經突破了傳統物理世界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使商務交易的效率和商務服務的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市場(商務環境)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網絡不僅是商務活動的交易載體,而且形成了一個廣大的虛擬空間――CyberSpace,這個虛擬世界中的虛擬市場具有很多與現實世界商品市場相同的共性,也具有一些自身獨有的特性,主要有全球化、充分競爭和買方市場。
1、全球化
實體市場的低速度決定了商品交易的市場規模和范圍的有限性,而在電子商務這種虛擬化的商品市場中,由于商務的數字化帶來的虛擬特性使信息的傳遞以極高的速度快速流轉,在這種環境下,商務主體之間的距離被無限的縮短了,商務交易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被突破了,商務交易的范圍也從有限的區域性小市場走向全球化的大市場了。因此,相對于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的市場被深深的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2、充分競爭
如果電子商務的市場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征的話,那么,電子商務市場的另一個特征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充分競爭。經濟全球化使企業的潛在客戶擴大到了全球,同時,經濟全球化也使企業的競爭對手擴大到全球范圍,也就是說,同一領域中的企業將面臨全球化大市場中的幾乎所有強大的競爭者,這樣,商品市場中的充分競爭將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也可能是消費者所希望看到的。
3、買方市場
充分的市場競爭必然對消費者有利,但是,充分的市場競爭并不一定能形成真正買方市場。例如,現實中的消費者早已經生活在比較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了,但是,消費者為什么對自己的商務結果還是屢屢不滿呢?那就是因為充分的市場競爭讓我們對市場下了一個有利于消費者的結論,但是,商務活動主要是在有商務需求的消費者與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之間展開,而現實中兩者的對比結果是:強勢的企業和弱勢的消費者(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這樣,我們不禁要問,這是一個真正的買方市場嗎?顯然不是,它充其量是一個準買方市場,而電子商務的市場環境給了我們一個什么是真正的買方市場的滿意答復。在電子商務市場中,消費者有足夠的能力和可能獲得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的信息,另外,就算單個的消費者與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相比處于劣勢,消費者也可以在虛擬網絡中通過“團購”輕松實現對商務服務提供企業的劣勢的扭轉。
三、賣方(服務主體)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提供商務服務的一方主要是以企業的形式存在,那么,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的商務模式相對于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終極目標的企業而言有哪些特點呢?從邁克爾.波特的企業競爭戰略分析框架中我們可以知道,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可以采納差異化、目標積聚和低成本三種戰略形式,由于電子商務能夠很好的支撐企業的這三種戰略,所以,電子商務具有個性化、專業化和低成本(費用)的特點。
1、低成本(費用)
按照新的財務管理的觀點,制造企業中降低利潤的主要因素是資本成本和商品成本兩大塊。資本成本又包括取得和使用資本時所付出的代價,如果制造企業及其相關的服務提供單位能夠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來武裝企業的日常運營,那么他們將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在發行債券、股票時的費用,降低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借款的手續費用等取得資本過程中所花的代價;商品成本中包含生產經營成本、營銷成本等子項,在有效利用電子商務各種手段的情況下,企業將能夠在其中的采購成本、生產成本、物流成本、營銷成本、人員工資等方面得到明顯的降低。另外,對于非制造類企業來說,這類企業獲得收入的代價就是發生各種費用,即管理、財務、銷售等費用,同樣,如果這類企業能夠充分采用電子商務的理念、技術、手段,例如,優秀的電子商務軟件、良好的網絡營銷策略、戰略性的供應鏈合作運行體系,這都將給企業帶來可觀的費用降低。
因此,在充分利用各種電子商務技術和手段的情況下,制造類企業能夠有效的降低其運營成本,特別是其中的商品成本,而非制造類企業也能夠有效的降低其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從而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同時保持較高的利潤。追求高額的利潤是企業經營的終極目標,而企業運營發生的各種成本或者費用則是與利潤額的高低相背離的主要因素,因而低成本(費用)是電子商務最不易被忽略的一個特點。
2、個性化
由于電子商務是以網絡為基礎的,因此,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可以輕松實現信息的自動化傳遞,并建立面向消費者的數據庫系統。在網絡營銷和虛擬生產的理論指導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數據庫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營銷、一對一的個性化設計和生產,實現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全程的一對一個性化跟蹤服務,最終實現企業的差異化經營戰略。電子商務個性化服務的經典案例莫過于Dell公司計算機的生產、營銷等的定制化服務,通過向其顧客提供計算機的定制化服務,Dell公司極大的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3、專業化
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1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可以看出,國內互聯網正在跟隨國際互聯網呈良性的發展態勢。隨著進入互聯網的人越來越多,互聯網中的商務活動越來越頻繁,這些都預示著一個巨大的CyberSpace的形成。在連通全球的互聯網絡環境下,企業的潛在客戶從有限的地域空間無限的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企業服務的目標客戶群就有可能急劇擴大,同時企業也將面對世界范圍內超強的競爭對手。依據供應鏈管理理論和核心競爭力理論,企業不可能在其所涉及的所有方面都做得最好,因此,企業必須屏棄大而全的經營思路,走專業化的道路,當然,全球大市場中越來越多的同類客戶也使企業走專業化道路成為一種可能。
四、買方(消費主體)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消費需求是商務動力的主要的源泉,只有真正把握了消費者的需求,很好的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企業才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從商務需求購買方的消費者視角出發,企業只有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新的環境下良好的發展。滿足消費者商務需求可以從為消費者直接的商務節約和間接的商務節約――方便性兩方面來入手,而電子商務恰好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關于商務服務的這種要求。
1、節約性
很多時候,商品的價格都還是由商品的最終成本決定的,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作為商務服務主體的企業由于采用的電子商務等相關先進技術而使企業可以實施低成本戰略,或者可以長期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和銷售商品,也就是說企業可以以較低的價格將商品或者服務銷售給消費者。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大宗的生產性和銷售性的購買,還是小宗的消費性的購買,都可以獲得極大的節約。生產性和銷售性購買的節約主要體現在極大的降低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等;消費性購買的節約主要體現在能使消費者獲得高額的消費者剩余。2、方便性
電子商務的數字化特性和高效率特性使消費者的商務活動可以輕松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理論上講,地球上的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輕松地實現商務購買,這雖然只是一個愿景,但是隨著各種方便的上網設備被發明出來,電子商務正在逐步將這個美好的愿望變成現實(至少數字化商品可以盡快的實現),這無疑給消費者的商務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性。
五、政府(監督管理)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經濟行為,必然要受到相應的監督和管理。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作為經濟活動的裁判員需要能夠對電子商務環境實施有效的監督控制和良好的預測分析。由于電子商務能將商務活動的信息數字化,因此,從政府的監督管理視角來看,電子商務具有有效的監督管理和良好的預測分析兩個特點。
1、有效的監督管理
由于電子商務活動的信息能夠以數字化的形式采集、存儲、傳輸和處理,因此,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綜合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利用先進的網上傳輸內容監控、網上信息流動監控、在線審計等技術可以實現對電子商務活動的有效監控,從而實現政府對電子商務的良好監督和管理,以利于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高效、有序的運轉。
2、良好的預測分析
基于對電子商務豐富的歷史數據和現實數據把握,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綜合利用各種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數學模型來分析電子商務主體的各種行為,分析電子商務環境下國民經濟的運行規律,優化國民經濟的運作的機制,使整個國民經濟在健康有序的快車道上前進,實現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另外,利用各種計算機技術和數學模型還可以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歷史數據和現實數據進行準確的預測分析,做到壞事情先防范,好事情先知道,指導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開展。
當然,電子商務在世界很多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的比例還不大,政府還沒有能力全面監控電子商務的各個方面,但是,由于電子商務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如火如荼的高速度發展著,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比如我們國家完全有可能在5-10年后實現對電子商務活動的全面監控,在掌握所需的數據和相關技術后,最終實現對整個國民經濟有效的監督管理和良好的預測分析。六、整體(系統工程)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傳統商務是主要基于實體商品的現實商務模式,而電子商務則是基于計算機的虛擬商務模式,對于主要活動都在電腦空間(CyberSpace)中開展的虛擬商務模式――電子商務而言,從整體(系統工程)的角度來看,它與傳統商務相比有一個由量變引起的質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具有明顯的協同性、集成性和擴展性三大特點。
1、協同性
雖然我們在傳統的商務活動中也講協調、和諧、協同,但是我們知道,在實體商務中,這種相互配合并沒有被特別的強調(商務書籍中幾乎都沒有這方面的闡述)。而在電子商務這種虛擬商務模式中,幾乎所有的信息交互都可以在瞬間完成,那么相關的所有商務活動都必須適應這種速度,也就是所有提供商務服務的主體都應該相互協調并適應光速的商務規則,即電子商務的協同性,不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最終影響商務活動的開展。例如,如果在互聯網上,很多人會因為網頁在3秒之內還不能打開而放棄對該網頁的瀏覽,因此,網上的信息的傳輸要足夠的快;同樣,與網上信息的高速傳輸相比,如果相應的物流配送體系不能適應這種速度,至少要能夠在消費者的容忍時間之內,試想如果我們到網上去購買一本圖書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到我們手中,可以想象一下會有多少人會因為不能容忍這種慢速度而放棄網上購書,如果到貨時間縮短到2天或者1天,情況又怎樣呢?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很多人把電子商務又說成是協同商務。
2、集成性
由于電子商務必須作為一個整體盡可能的向消費者提供良好的“一站式”模式的商務服務,也就是說,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所在的整個供應鏈必須被集成為一個整體而開展工作,只有這樣,電子商務的協同性規則才能得到保證。同樣,只有電子商務服務能力被集成為一個整體,才能真正適應光速的商務規則。如果計算機元器件的基礎只能是電子管,那么計算機還能夠像今天一樣改寫人類的歷史嗎?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這樣的計算機最多只能幫助我們完成一些簡單的科學計算工作,只有把組成計算機的大量元器件集成在一起,走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路子,才能制造出足以改變世界的計算機。因此,我們可以說,不管電子商務的服務能力還是電子商務的服務提供商被物理的或者是邏輯的集成在一起,這種集成都是必須的,不然,我們就有可能回到實體商務的歷史中去。
3、擴展性
與實體商務的有限的消費者相比,電子商務的潛在消費者由于計算機網絡的全球性使其天生的具有了全球市場的特點,同時,由于信息的數字化傳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地球村”的商務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采納。因此,面對潛在消費者數目的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就要電子商務的服務系統必須具備高度的彈性,以適應越來越多的消費需求。否則,電子商務系統將會由于消費者的增多而使其難以承受,降低了服務水平,企業最終將失去市場生存能力。
很多人一說到電子商務就有這樣一種錯覺,前幾年還挺紅火的,現在基本上沒有人談它了,所以,他們就得出結論,電子商務由于沒有什么實質的東西,所以必然是曇花一現。殊不知電子商務這幾年并不是沒有人談、沒有人做了,而是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人更加務實,他們已經深刻的領會到:務實才是硬道理,盈利才是硬道理。這使電子商務真正的得到了理性的回歸。
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想象中國手機市場在經過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就會有很多的人不可能預測到幾年以后中國電子商務會是什么樣子的,世界電子商務又是什么樣子的。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文從網絡、市場、賣方、買方、政府、整體六個視角對電子商務特點的進行歸納分析,讓大家真正理解電子商務為什么不是曇花一現,為什么會成為21世紀新的商務模式,為什么被認為是新的生產力,為什么會給我們的世界帶來新的革命。參考文獻:
[1]張寬海,帥青紅.電子商務概論[M].2005.6:10-13
石化行業是一個全球性的巨大市場,客戶和供應者之間的交易頻繁而分散;在石化行業,生產商既是供應商又是客戶,產品大部分是標準化的產品,而標準化的產品就決定了一個合同可在不見面的情況下通過標準的質量數據來完成,包括合同細節。另外,石化業的產品配送也較完善,這些都為石油石化行業開展電子商務帶來了便利。這一點從石化行業的電子商務貿易量在美國居第三位可以得到證明。
一、國外石化行業電子商務主要應用模式
目前石化行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要方式是:石化制造企業的網站,第三方網站交易平臺,國際聯合體。
(一)制造企業的網站
由于化學產品大部分是標準化產品,產品質量規格數據完善,產品交易量大,物流以一對多、多對多、多對一等各種形式進行,十分符合網上交易的貿易流。所以,大中型石化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時,往往第一步就是建立起自己企業的門戶網站。這種門戶網站除了提品目錄,信息之外,還具有網上在線訂貨、實現安全交易等功能。例如,德國拜爾公司通過自己的BayerOne網站與客戶開展業務往來,除訂貨外,還可以完成發貨跟蹤、查詢原料安全數據單(MSDS)、化學證明(COAS)、購買歷史記錄等采購過程。Dow化學公司有MyAccount@Dow,伊斯曼化學等,均可為客戶提供交易功能。我國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門戶網站,去年8月15日正式開通后,3個月內就成交了14.2億元,預期今后每年網上交易可達100億元以上。
(二)第三方網站交易平臺(又稱獨立電子商務交易網站)
全世界已涌現40多個專門做化工產品交易的網站,現在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部分網站有大型石化制造公司注入資金,但基本上是自負盈虧的獨立運營商。PwC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把它們分為四大類型:
1.交易廳型(主要是商品交易平臺),例如CheMatch、ChemConnect和e-Chemicals等。
2.目錄型(主要提品及服務信息清單),例如ChemNet、ChemExpo、PlasticsNet、i2ichemicals和等。
3.經紀人型(支持電子采購、拍賣和電子銷售),如Chemdex、SciQuest等。
4.社區型(是垂直行業網絡的一部分,提供信息、新聞和獨立咨詢業務),如ChemicalOnline。
(三)國際聯合體(Consortia)
從1999年以來,一些主要的傳統化學/石化制造商就在醞釀如何面對電子商務浪潮的挑戰,辦法之一就是聯合起來共同創造電子市場。
Envera:由Ethyl公司牽頭組織22家公司共創的聯合體(如Lyondell/Equistar、OccidentalChemical、Solutia等均在內)。這是為所有成員設計的全球性真正意義上的BtoB交易市場,與全球金融機構、裝運公司和其它參與者相連接,從跨國石油公司到客戶、供應商,包括分銷商、零售商等均可通過這個網站獲得信息指南、開發票、進行交易聯絡等。因此,它們自稱是B4B(BusinessForBusiness)。現在已有60家公司表示有興趣加入,它們代表著230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預計已盈利。
Omnexus:由5家大型石化公司發起的聯合體網站,它們是BASF、Bayer、Dow、DuPont和Ticona/Celanese,目標是為塑料模注制品商提品及服務。這個網站2000年10月開通,預期年銷售額可達500億美元。
Newco:由ATOFINA、BASF、Bayer、BPAmoco、Dow、DuPont、MitsuiChemicals、Rhodia、RohmandHass和SumitomoChemical等共同組建,計劃在12月份正式運行,現已籌集到1.5億美元的啟動資金。
亞洲地區的化工廠商也從觀望走向行動。香港特別行政區的24家主要塑料生產廠商共同簽署了一份拓展網上市場的合作協議書,策劃共同建立網上塑料市場,以保持香港在國際塑料制品市場中的強者地位。
二、典型的石化企業電子商務實證分析
(一)Eastman化學公司
Eastman化學公司的電子商務戰略大體上分4個不同領域。業務的50%直接在系統與系統之間完成。在這一層次上。客戶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與該公司的系統對話,以及他們之間的資金流動、商品流動和訂單記錄將用數字資料的形式處理;另外30%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網站完成,如Chemconnect;還有20%在完成。此外該公司正致力于開發一個體系完整的第四部分----數字化商業投資環境。該公司在美國投資了大約15個B2B的技術、服務和市場公司。具體見表3。系統與系統的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有重要意義的客戶,而其他技術力量或業務量不大的客戶則通過網絡在公司網站購買。還有一些客戶可以通過第三方交易市場或參與拍賣的途徑來購買。公司給客戶提供這么多的渠道,主要是為了讓客戶有更多的選擇,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2000年該公司在網上的銷售額已達1億美元。該公司正在積極參與和支持XML標準的制訂。
該公司全球電子商務主管認為,迄今為止取得了投資額兩倍的回報,節約了大約2800萬美元,包括1000萬美元的采購INITIATIVES,公司從一個成熟的資本密集產品導向的公司變成客戶導向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二)Dow化學公司
Dow化學公司決定2000年投入1億美元資金和200多人力進行電子業務集成,并期望在幾年之內將80%的Dow化學業務轉移到電子業務軌道上來。Eastman化學公司特別重視電子商務聯盟,它一方面構筑自己的網站,一方面注資參與各種各樣的電子商務網站建設,其情形如表4所示。Dow化學公司發現網上采購和動態交易使得效率大大提高,從而使目前的現貨交貨工業供應方式相形見拙。Dow化學公司的年采購量大約在20億美元,其中15%~30%可能在網上采購。Dow化學公司還打算在未來幾年內將15%~30%的銷售額(大于180億美元/年)實施網上交易。
公司設立e-epoxy網站花費不到200萬美元,由3個人管理,能夠產生足夠的銷售來跟上“燒錢”的速度,第一個季度每個月產生10萬美元。收入的65%來自新業務,而許多公司只是把傳統業務搬到了網上以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成本。
(三)德國BASF公司
該公司計劃要在2000~2002年花費7500萬歐元發展電子商務,目標是在2002年前將至少40%的業務移到網上在線進行,到2005年則達50%。這個公司在原料采購方面每年花銷達50億歐元,到2002年20%的采購將在網上進行。BASF公司手動訂貨的花費大概是100美元,而采用電子商務后,通過網絡的定貨成本只有10美元,差錯率也大幅度下降,還可以節約因錯誤而產生的巨大費用。
BASF發現85%的客戶行為方法一致,因此該公司提供全球性的標準平臺,而其余的15%由地區性公司提供服務;BASF對客戶進行分類管理,因為大約200個客戶貢獻了90%的利潤。該公司除了向他們提供e-commerce方式外,還提供ERP-ERP的直接連接。
三、對我國石化行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啟示和對策
(一)分析國際上成功的電子商務案例,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內外兩方面的制約
從企業外部來說,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存在基礎設施和管理機制兩大障礙和安全、信用與投資三大風險。網絡基礎設施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網絡支付、配送體系和安全認證體系遠未完善。社會的稅收和關稅問題、電子合同的效力等相關法律問題、電子交易的安全問題、消費者權益和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都有待解決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式尚不明朗,投資風險、信用風險、安全風險也是決策者不得不認真考慮的問題。
從企業內部來說,典型的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應該包含如下過程:
構建企業的網絡基礎設施;實現企業辦公自動化;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最有代表性的是ERP(企業計劃資源系統)和門戶網站;針對企業經營的三個直接增殖環節,建立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及產品研發管理PLM。
而這些要求離我國石化行業的現實距離還相距甚遠。
(二)決策管理機制問題
電子商務要求我們擺脫傳統石化企業中央集權式的金字塔型組織,創建朝創造與發展的方向前進的組織。現在要求構筑網絡時代相適應的中國石化集團各下屬分公司同其下屬部門之間的新型關系。集團公司要考慮到所有事業的異同,分別構筑最佳的管理系統,并作為整個組織而制定明確的計劃,其下屬部門能以獨自的方法靈活、自主地進行經營,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迅速地改變事業結構,并確保向心力。企業高層領導的決心和投入對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能否取得成功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三)循序漸進,解決人才技術問題
電子商務需要跳躍性思維、發揮創造性、具有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高的技術開發、編輯制作、經營運作、客戶服務、人力資源、財務結算、信息采集、宣傳推廣等相關人員。必須大力培養,并引進大量專業人才。
(四)重新洗牌,解決網絡化集成問題
集團公司必須重組下屬企業,改革各企業業務流程,優化業務結構,要根據行業特點量體裁衣,借助企業資源計劃(ERP)、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實現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整合現存的銷售和客戶服務,將各網站重新洗牌,在同業、上下游企業間開展貿易和業務協同以信息論的實時交互實現信息共享,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實現集團所有企業供應鏈、客戶關系、市場開發等有效管理,將生產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物流系統及銷售系統管理集成一起,并在改造過程中賦予新觀念、新規則和新價值,從而實現網網相關,一觸即發。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瓜能力、降低企業生產調整的時間、實現客戶大生產。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歐美發達國家在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法規方面早已有所行動,而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新加坡也在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法規方面做出了嘗試。美國國會于1998年通過了《互聯網免稅法案》,對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提供的網格接入服務暫不征銷售稅或使用稅;對在網上銷售而網下無等同物的商品與服務,如數字化產品及勞務,暫不征稅。此外,美國還力推將因特網宣布為免稅區,凡無形商品經由網絡進行交易的,無論是跨國交易或是在美國內部的跨州交易,均應一律免稅。歐盟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沒有美國成熟,主要致力于推行現行的增值稅。印度則于1999年一項規定,對在境外使用計算機系統,而由印度公司向美國公司支付的款項,均視為來源于印度的特許權使用費并在印度征收預提稅。針對當前各國逐步規范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制度這一現象,已經參與全球經濟運作的中國也應考慮制定有利于我國經濟和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電子商務稅收法規,以使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及電子商務法規能跟上其它國家的發展步伐。國家也已意識到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是勢在必行的。國務院辦公廳2005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費優惠政策,加強電子商務稅費管理”。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2007年6月25日聯合的我國首部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也指出,相關部門需研究制定包括網上交易稅收征管在內的多方面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本文試圖對中國當前的電子商務相關稅收規定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的探索,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中國現行電子商務稅收管理體
2007年7月,全國首例個人利用B2C網站交易逃稅案一審判決,被告張黎因偷逃稅款,被上海市普陀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這個簡單的案件,由于其特殊性——我國首例網上交易逃稅案,引起了全社會對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特別是稅收法規的關注及思考。雖然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問題處于比較模糊的狀態,也沒有專門針對電子商務的稅法。但如果參照傳統的稅法,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并非無法可依。本文分以下三種電子商務征稅對象來考察當前的稅收征管辦法。
(一)電子商務企業賣家
根據電子媒介是作為傳遞商品或服務的媒介,還是僅用來處理訂單、廣告和提供輔助的媒介,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直接電子商務和間接電子商務兩種。間接電子商務是指涉及商品是有形貨物的電子訂貨。交易的商品需要通過傳統的渠道,如郵政業的服務和商業快遞服務來完成貨物運輸。直接電子商務是指涉及的商品是無形的貨物和服務。如計算機軟件、音像制品等的電子信息傳輸和交易。因為間接電子商務只是相當于利用了網絡手段來聯絡和達成交易,而貨物的運輸有時甚至包括貨款的支付仍需通過傳統的交易手段來完成。因此,一般認為,對于間接電子商務與傳統交易的稅收征管區別不大,進行間接電子商務的企業賣家仍需與傳統企業一樣繳納相關的稅收。我國首例網上交易逃稅案的審判結果也表明,這類電子商務企業賣家須按傳統稅法規定繳納相關的稅收。對于直接電子商務企業賣家是否需和傳統企業一樣繳納相關稅收,我國稅法還未有明確規定。直接電子商務企業在銷售電子軟件、電子圖書等無形商品時,到底是把它歸為銷售貨物還是歸為提供服務也存在著爭議。
(二)電子商務個人賣家
特別地把C2C的個人賣家單列出來,是因為對于C2C是否應征稅及如果要征稅的話如何征稅等問題是目前學術界討論較多的話題之一。按照現有法規,個人以營利為目的銷售全新的商品需要繳稅。現行傳統個體商戶銷售貨物的增值稅起征點為月銷售額2000~5000元不等。具體參照各個省市的規定,增值稅稅率為4%。如果參照這一標準,網上個體商戶月銷售額超過2000~5000元的也應繳納增值稅。2007年3月6日的商務部《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中,對于網上交易參與方作出如下規定:法律規定從事商品和服務交易須具備相應資質,應當經過工商管理機關和其他主管部門審。然而在目前的工商登記法規中,并沒有對”網上交易”這一領域進行規定,但原則上網上交易是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的。既然從事網上交易需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和辦理營業執照,則電子商務個人賣家也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然而在現實中,由于對網上個體商戶的監管存在較大困難,監管成本較高,收益也不是很可觀,所以一般網上個體商戶都不會繳納稅收。
(三)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企業論文寫作
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企業可分為平臺服務提供企業和輔助服務提供企業。后者包括為買賣雙方提供身份認證、信用評估、網絡廣告、網絡營銷、網上支付、物流配送、交易保險等輔助服務的企業。在我國,目前多數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都注冊于各地的高新技術園區。這些企業大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其營業執照上限定的營業范圍很廣。這些企業被認定為生產制造企業、商業企業還是服務企業,將直接決定其稅負情況。在企業所得稅方面,高新技術企業、生產制造型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享受減免稅優惠。而服務性企業則通常適用營業稅。那么,被定性為什么樣的企業就成為關鍵問題。因此,電子商務企業在設立時,就可以通過擴充、縮減營業范圍,使自己被認定為理想的企業性質。
綜上可見,雖然中國當前沒有專門的電子商務稅法,但根據當前的法律規定,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傳統企業是一樣需繳納相關稅收的,而從事電子商務的個人賣家如果其完成的交易達到一定的數額,也應繳納相關稅收。至于為何大家都認為國家在對電子商務進行稅收優惠,其主要原因是我國沒有對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或者至少可以說是監管較松,致使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及個人利用電子商務無紙交易的特點進行偷漏稅,而這就是所謂的“稅收優惠”。也即,中國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優惠”并非來自于相關稅收政策,而是來自于監管的放松。稅務部門監管的放松減少了電子商務企業及個人的納稅。
二、中國當前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不存在專門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當前法規本質上不存在任何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的優惠,法規仍要求從事電子商務交易的企業與傳統企業繳納相同的稅收。而當前我國很多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可以不交稅或者少交稅。這不在于法律的規定,而在于稅務部門的放松管制。但畢竟管制的放松不等于稅收的優惠。另外,對于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企業,除了部分企業可以利用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獲得一定的稅收優惠外,稅法并未給予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企業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所以,整體來看,我國還不存在專門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稅收管制的放松不利于企業間的公平競爭,不利于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前文的分析,從事網上交易的企業和個人也應繳納相關的稅收。對于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其公司運營和管理都比較規范,一般也會與傳統企業一樣繳納稅收。而對于從事電子商務的中小型企業,因為國家對網上交易稅收管制較松,再加上電子交易的無紙化,他們很可能利用電子商務進行一定的逃避稅。而事實上也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首例網上交易逃稅案就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在這個逃稅案中牽涉到的黎依公司的偷稅行為并不是在稅務部門查稅時發現的,而是在警方偵查一起詐騙案時被意外發現。如果沒有這起詐騙案的話,黎依公司可能還在通過網上交易偷漏稅。這種對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較松的稅收管制,一方面,可以說是變相的“稅收優惠”,有利于鼓勵中小型企業積極參與電子商務,也有利于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變相地鼓勵企業進行偷漏稅,不利于企業的公平競爭,也不利于營造一個秩序良好的電子商務交易環境和誠信體系,長期看不利于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法規的不健全不利于我國電子商務行業與國際接軌
2007年8月28日,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在香港宣布進軍海外市場。據介紹,支付寶將與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合作,代替賣家人民幣購得外幣,再結算給海外賣家,解決用戶在國外網站購物時貨幣不同的問題。此項業務將支持包括英鎊、港幣、美元等在內的十二種海外貨幣。無獨有偶,阿里巴巴在2007年9月17日召開的阿里巴巴第四屆網商大會上,也宣布了該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計劃。其國際化路線圖為先中國香港、接著是中國臺灣、然后是日本。這一系列我國企業欲開拓國外市場的舉措,意味著我國電子商務企業開始走上國際化的道路。巨大的國外市場將給我國部分實力雄厚的電子商務企業更大的機遇。而我國國內不完善的管理體制及稅收體制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國際化。電子商務行業的國際接軌也要求國內管理體制與稅收體制的國際接軌。另外,眾多國外電子商務巨頭也正計劃或已進人中國巨大的市場,如何對跨國電子商務進行稅收管理也是我國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
三、中國的對策
雖然當前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還不成熟,對電子商務方面的一些概念也較難界定清楚,制定一部全面的電子商務基本法存在諸多困難。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在某些方面先對電子商務浮現出來的一些問題加以規范。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方面,筆者認為有以下問題亟需解決。
(一)與國際接軌,逐步建立健全電子商務稅法和其它法規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貿易問題也被各國和一些國際組織如WTO所關注。電子商務的多邊貿易問題也被納入了WTO的多哈貿易談判中。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同時在考慮我國電子商務具體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相關的電子商務法規,有助于規范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有助于我國在將來的電子商務多邊貿易談判中處于有利地位。當然,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尚不成熟的時候制定全面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對此,我國可以就某些方面如電子商務企業賣家、跨國電子交易出臺部門法規,并在此基礎上逐步規范和完善電子商務稅收管理體制。
(二)加大對電子商務服務行業的政策扶持和稅收優惠
電子證據是維護電子商務當事人合法利益、“定紛止爭”的憑據。證據的存在本身是一個事實問題,依靠調查、質證即可查明究竟,但證據的可采性和證明力卻是一個法律問題。“由于在電子商務中確定交易各方權利和義務的各種合同單證都采用電子形式,電子證據的可采納性、電子證據的證明力及其審查判斷規則就成為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1
一、電子證據的概念和特征
對于電子證據,目前尚無較統一的定義,既無明確的法律文件中的定義,也無統一的司法實踐中的和較統一的學術界的定義。在這種情況下,在賦予“電子證據”這一“能指符號”以含義時,就應當根據該“能指符號”所使用的詞句,按“通常理解原則”予以處理,以盡可能地使其符合通常的語言規律和思維習慣。
顧名思義,電子證據是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的證明材料,即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數據電文證據及其派生物。這個概念是廣義的。在廣義上,電子證據的表現形式為電子數據交換、電子簽名、電子認證、電報、電傳、傳真、電子郵件、電子留言、電子聊天記錄、電子公告、手機短信、電話通訊單、電子資金劃撥、電子賬目、數據庫等一切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的證明材料。以武漢大學黃進教授為代表的一批有志于研究電子商務問題的學者,先后從2001年年初開始,在廣州、武漢等地舉行了《中國電子商務示范法》研討會,并起草了學術研究性質的《中國電子商務法(示范法)》草稿和正式稿。2采用的也是廣義的電子證據概念。《中國電子商務法(示范法)》第一次正式稿第六章“電子證據”部分第一條第(一)項對電子證據的界定是,“‘電子證據’指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一切材料。”3在狹義上,電子證據是指計算機證據,“電子證據即網上證據,也被稱為計算機證據,是指在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以其記錄的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電磁記錄物。”4
電子證據的“元特征”是“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有學者指出,“無紙、快速、量大、易復制、易流失是信息技術的特點,也是電子證據的特點”。5但是,實際上,電子證據中的電文證據(電報、傳真等)并非嚴格意義上的“無紙”化證據。除了電報、傳真等電文證據之外的電子證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即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第二,取證和認定存在一定的困難,難以區分原件和復制件。第三,有一定的證明能力,但是證明力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二、電子證據的可采性和證明力
電子證據之所以能夠作為證據使用,是因為其具有可采性和一定的證明力。
證據的可采性是指證據的“證明能力”,即“可接受性”,也就是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問題。電子證據以電磁或其他形式儲存在一定的介質上,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將其表現為文字、圖片、視頻、數據等能夠為人們所感知的信息,其形成、保存和傳輸、再現都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其內容也會與電子商務往來事實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只要在收集電子證據時再符合合法性要求,就完全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因而具有可采性。
電子證據的可采性目前已經得到了公認。1996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業示范法》第9條“數據電文的可接受性和證據力”(1)明確了電子信息的證據效力和評價標準,指出:“在任何法律訴訟中,證據規則的適用在任何方面均不得以下述任何理由否定一項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可接受性:(a)僅僅以它是一項數據電文為由;或(b)如果它是舉證人按合理預期所能得到的最佳證據,以它并不是原樣為由。”6美國《統一電子交易法》(1999)第13條規定了電子證據的可采性,“在訴訟程序中,記錄或簽名的證據不得僅僅因為其為電子形式就被排除。”7我國的法律也是承認電子證據的可采性的。例如,我國《合同法》(1999)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根據《電子簽名法》(2004)第四條的規定,“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
證據的證明力,簡稱“證據力”,是指證據的證明價值、證明效力或作為證據使用時的分量。我國《民事訴訟法》對于電子證據沒有明確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證據有下列幾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有不少研究者認為電子證據應屬于視聽資料,認為,“電子證據應當是視聽資料的一種”,8但也有觀點認為將其歸入“書證”似更合理。9還有的學者,根據電子證據通過以電磁或其他形式儲存的資料以證明案件事實的特點,認為電子證據“是一種介于物證與書證之間的獨立的證據。”10
相關立法和司法實踐也各不相同。根據《合同法》第十一條的規定,以及《電子簽名法》第四條的規定,數據電文被視為書面形式。《電子簽名法》(2004)第四條關于將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的規定,基本上是《合同法》第十一條關于“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的規定的一次重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各類案件有關證據問題的規定(試行)》(2001年9月17日印發,自2001年10月1起試行)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12月21日公布)將EDI、E-mail、電子數據、計算機數據歸入視聽資料。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各類案件有關證據問題的規定(試行)》將EDI、E-mail和電子數據歸入視聽資料。其第3條規定,“證據的種類有:……(7)視聽資料(包括錄音錄像資料和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電子數據等電腦貯存資料)。”11最高人民法院也是把計算機數據作為視聽資料來對待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12月21日公布)第二十二條將計算機數據證據歸入視聽資料,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這樣就出現了法律(合同法和電子簽名法)將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而司法實踐、司法解釋將計算機數據等歸入視聽資料,學者聚訴盈庭的現狀。那么,電子證據究竟應當屬于書證還是視聽資料,抑或是物證或者其他證據形式?雖然所有的證據都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第七十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制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可見,視聽資料的證據效力比起書證、物證來,限制條件更加苛刻,具有更強的不確定性,更加模棱兩可。書證、物證可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而視聽資料如果沒有其他證據佐證則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在審判實踐中,電子證據不僅證明力偏弱,而且舉證相對艱難。“一家審理過多起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的法院在一份調研報告中說,“擁有著作權的關鍵是要拿出‘原件’,但在網絡環境中,‘原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經發生了變化,在一些數字化作品中,甚至存不存在原件都成了問題。電子文檔可直接在電腦上輸入完成,數碼照片也一般都是通過光盤等來保存,復制件和原件是由同樣的數字表達,幾乎是沒有任何差別,這些作品究竟有沒有原件?原件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究。面對網絡世界,傳統證據形式的證明力似乎有些蒼白無力了。”12該文所述雖是網絡環境下著作權案件審理中的尷尬,但實際上揭示了所有電子文件在證明力方面所遇到的問題。
三、對電子證據法律定位的思考
證據的法律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因為這牽扯到證據的可采性和證明力。學理上先后出現了“視聽資料說”、“書證說”、“物證說”、“獨立證據說”、“四分法說”(將電子證據分為書證、視聽資料、勘驗檢查筆錄、鑒定結論)、“七分法說”(認為電子證據不是獨立的證據種類,應分別納入傳統的七種證據種類之中,例如電子書證、電子物證、電子視聽資料等)等。13
我國現在的民事訴訟,特別是合同糾紛案件司法實踐,基本上是按照書證或視聽資料來對待電子證據的。也就是將電報、電傳、傳真等以紙張為載體,以記載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電文證據,作為一種類似于副本、復印件的書證對待,效力低于原件書證。而將計算機數據等電子數據證據作為視聽資料來對待。
應當說,將電報、電傳、傳真等電文證據作為書證來對待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目前所賦予其的證據力偏低。而將計算機數據證據按照視聽資料來對待則有失偏頗,有削足適履之嫌。視聽資料是以活動的音響、圖像動態地連續地反映案件真實情況的,而除了電子視頻之外,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電子留言、電子聊天記錄、電子公告、數據庫和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計算機數據證據卻并非以活動的音響、圖像動態地連續地反映案件真實情況。
認為電子證據是普通七類證據電子化的主張,清醒地看到了電子證據與已有七類證據的交叉關系。但是,僅僅注意到電子證據的多樣復合性是不夠的,既然承認電子證據是七類證據“電子化”的結果,就要承認“電子化”本身就是電子證據一切特點的“源泉”。已有七類證據都有可能以電子化的形式出現,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是,電子證據具有與已有的七類證據所不同的特點。電子證據應當是一種獨立的證據種類。原因在于:電子證據具有獨立的表現形式;電子證據具有自成體系的證據規則;電子證據不可能納入任何一種證據種類之中。內容、形式、規則等是現行實在法區分證據種類的根據。其中,內容是次要的,因為不同的證據可能具有相同的事實內容,可以用以證明相同的案件事實。形式差異是實在法區分證據種類的主要根據,規則的差別是形式差異在證據法上的反映。從證據法有關證據種類的規定來看,形式規則占絕大多數,這也是證據合法性的要點所在。電子證據內在的電子介質和外在的信息技術設備是其他任何證據種類沒有的表現形式,而正是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構成了電子證據特殊規則的主要根據。鑒于其具有虛擬、快速、便捷、易消逝或者篡改等特點,電子證據的收集、調取、提供、舉證和質證具有不同于其他證據種類的規則,只有將其確立為獨立的證據種類,才能形成系統的電子證據規則,發揮電子證據作為一種特殊證明手段的作用。不少國家制定了單獨的《電子證據法》,例如《南非1983年計算機證據法》、《菲律賓電子證據規則》、《加拿大1998年統一電子證據法》等。如同我們不能因子女像父母而否認其獨立的法律地位那樣,我們也不能因電子證據類似傳統證據種類的某個特征,而將其納人某個證據種類或者將其肢解而后分別納入傳統的證據種類之中。只有將電子證據確立為獨立的證據種類,才能一攬子解決有關的證據法問題。14
認為電子證據僅僅是普通七類證據電子化的主張,也已被我國的司法實踐所否定,我國的司法解釋已經開始逐漸對“計算機證據”、“電子郵件”加以明確規范。2002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24次會議通過、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次規定了電子郵件等新類型證據的證明力。其第六十四條規定,“以有形載體固定或者顯示的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以及其他數據資料,其制作情況和真實性經對方當事人確認,或者以公證等其他有效方式予以證明的,與原件具有同等的證明效力。”
我國訴訟法中對電子證據的長期立法缺位,不利于保護電子商務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利于促進和保障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利于保護從事涉外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中國當事人。“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電子證據都已經成長為一個十分豐富龐大的體系,盡管它還未得到中國法律的明確確認。”15將所有形式的電子證據一概而論地歸入已有證據類型中的某一類,是不夠科學嚴謹的。將電子證據看作已有證據類型的電子化,也失于簡單化。解決我國訴訟法與電子證據的矛盾,就必須修改法律或者另行制定新的特別法,通過完善立法對電子證據的類型和效力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
建議在將電子證據作為單獨的一類證據的同時,將“電子證據”劃分為“電文證據”和“電子數據證據”兩種,根據不同電子文件的載體、證明方式、對介質的依賴程度特別是其安全強度等進行具體分析,確定不同的認定標準。二者的共同點在于都是數據電文證據,即都是電子證據。二者的不同點在于“電文證據”是指以紙張為載體,以紙張中記載的內容來證明待證事實的電子證據,包括電報、電傳、傳真等形式。而“電子數據證據”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性質介質為載體的,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電子證據。包括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電子留言、電子聊天記錄、電子視頻、電子音頻、電子公告、手機短信、數據庫、電子資金劃撥、電子賬目和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形式。“電文證據”細類的提出,有利于彌補我國法律中尚未對電報、電傳、傳真等以紙張為載體,以紙張中記載的內容來證明待證事實的電子證據進行規制的缺憾。對于電子商務秩序中的電子證據,只要其具備信息的完整性、生成、傳遞和保持辦法的可靠性等條件,應給予其應有的證據力。對于“電文證據”,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應當賦予其與書證原件相同的證明力,而對于“電子數據證據”,應結合其生成、傳輸和保存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和設備完好性進行確定,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也應當賦予其與原始證據(原件)相同的證據力。
參考文獻:
[1]郭懿美.電子商務法律與實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563.
[2]何家弘.電子證據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09,415.
[3]高加偉,邵明,王萬華.證據法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39.
[4]闞凱力,張楚.外國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22,267-268.
[5]田文英,宋亞明,王曉燕.電子商務法概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138.
由于傳統的商業運營和商業環境的成熟,造成了互聯網作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的概念得到了極大的體現。電子商務發展在互聯網的初始概念“第四媒體”被完全的拋棄之后。因為互聯網并不是一個媒體,它實際上是一個工具。就像是人類開始使用工具來發展自己的生產力一樣,全新的工具會改變一個社會的表現和發展。所以,商務在加上了電子之后,應當體現出更大的活躍性。但是,事實并沒有象蒸汽機一樣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激發因素。由于成熟的龐大的社會體系,各個方面的優勢和劣勢造成了的互相制約,使電子商務成為了概念和預期的代名詞。曾經風光的B2B、B2C、C2C等等模式,讓人們欣喜和悲傷。
轉眼來看中國互聯網的風起。為了在新的時代不至于落后,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在無數的勇敢的探險者開拓下出現了。
網上拍賣市場,實際上屬于C2C的范疇,任何人可以將屬于自己的東西賣給別人。在中國先有EACHNET和CLUBCITY從事,而后幾乎所有的網站都可以提供此項服務。復雜的如同完整的拍賣公司,簡單的就是一個BBS。
網站通常會建立一個交易平臺,由用戶在上面進行自由的交易。成熟的賺錢模式是收取每一筆交易的傭金。如果有了巨大的個人物品流通市場,網上的個人物品拍賣還是非常的紅火,網站就可以從這里獲得大量的收入,集少成多。網站同時也需要對每一個用戶進行跟蹤和評估。欺詐是難免的,這也是最讓網民擔心的。一旦欺詐出現,網站的責任就沒有那么的簡單了,建立了平臺,那上面發生的一切就與你有關了。所以,對網民的信用評估浮出水面。利用評估來保證交易的安全系數,用一個簡樸的標準來衡量信用價值。網站其實有點無奈。
在美國,個人物品拍賣市場的成熟和廣泛造成了網上拍賣的紅火,但是中國人還沒有形成進行二手物品的買賣習慣,尤其是剛剛口袋里有了點兒錢的時候。另外,中國的互聯網主要用戶是年輕人,一般的年輕人是沒有什么真正有點兒價值的東西能夠出賣的。
所以,在中國,個人的物品交換好象永遠不是電子商務中的寵兒。
B2C和B2B方式,曾經是最輝煌的亮點。但當它們不能給投資人帶來幾何級的現金增長時,被拋棄了。這種方式中,網站會作為零售商或者是商城管理公司的角色出現。這里出現的商品一般是具有行業統一標準的物品。比如電腦相關產品、圖書等。
1移動商務的驅動因素
1.1社會發展的驅動
移動商務是基于Evernet理念的應用,使隨時隨地進行商務及秘密通信成為可能。盡管傳統的通信覆蓋了社會的各個層面,然而在不久的將來,市場細分和顧客細分將不斷增長。而移動通信界面的個性化設計為用戶簡化了服務與信息的接入,從而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1.2技術進步的推動
我們不僅經歷了比固定線路質量更好的語音傳輸,同時也將把移動接入Internet和其他基于協議的服務與應用中。第三代網絡實現了帶寬的激增,藍牙技術使個性化的帶寬分配極為高效,多媒體網絡的融合使各種通信十分便利。
1.3經濟的需求
良好的外部網絡環境、引人注目的內容、低廉的成本、合理的移動服務價格以及其它因素正在潛移默化地推動市場的增長。鑒于UMTS服務在價格、網絡容量及傳送速度上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固定線路連接正在被移動連接所替代。同時,人們也期望移動電話供應商低額定價法的采用能夠產生更強的替代作用。
基于這些驅動因素,移動環境有望成為下一代的市場,吸引全球各個領域的人們都參與其中。
2移動商務的特點
2.1無處不在
由于移動電話天生的設計特性,便于人們攜帶,可隨時與人們相伴。這將使得用戶更有效地利用空余時間間隙來從事商業活動。如用戶可在旅行途中利用可上網的移動設備來從事商業交互活動,如商務洽談、下訂單等。
2.2以定位為中心
不僅移動電話可到任一處,GPS也可以識別電話的所在地,從而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服務。知道因特網用戶的地理位置,給移動商務帶來有線電子商務無可比擬的優勢。利用這項技術,移動商務提供商將能夠更好地與一特定地理位置上的用戶進行信息的交互。
2.3便利性
人們在接入電子商務活動時,不再受時間及地理位置的限制。然而,移動商務的接入方式更具便利性,使人們免受日常繁瑣事務的困擾。例如,消費者在排隊或陷于交通阻塞時,可以進行網上娛樂或通過移動商務來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消費者的舒適體驗將帶來生活質量的提高。移動服務的便利性使顧客更忠誠。因此,移動商務中的通信設施是傳送便利的關鍵應用。
2.4定制化
由于移動電話具有比PC機更高的貫穿力,因此移動商務的生產者可以更好地發揮主動性,為不同顧客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例如,跟傳統媒介類似的,開展具有個性化的短信息服務活動,要依賴于包含大量活躍客戶和潛在客戶信息的數據庫。數據庫通常包含了客戶的個人信息,如喜愛的體育活動、喜歡聽的歌曲、生日信息、社會地位、收入狀況、前期購買行為等。利用無線服務提供商提供的人口統計信息和基于移動用戶當前位置的信息,商家可以通過具有個性化的短信息服務活動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廣告宣傳,從而滿足客戶的需求。
2.5可識別性
與PC機的匿名接入不同地是,移動電話利用內置的ID來支持安全交易。移動設備通常由單獨的個體使用,這使得商家基于個體的目標營銷更易實現。通過GPS技術,服務提供商可以十分準確地識別用戶。隨著時間和地理位置的變更而進行語言、視頻的變換,移動提供了為不同的細分市場發送個性化信息的機會。
移動電話的使用讓電子商務的開展擺脫了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商家對客戶的服務無處不在。在預先定位的基礎上,廣告商可以選擇用戶感興趣的或能滿足用戶當前需要的信息,確保消費者所接受的就是他所想要的。通過對廣告的成功定位,廣告商可以獲得較高的廣告閱讀率。同時,商家可以通過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產生或鞏固虛擬社區,以滿足客戶進行社交、與人溝通的需求。
3移動商務應用的形式
3.1內容傳送
在內容傳送模式中,移動網頁用于通知和報告重要的信息內容,如體育新聞、個性化的財經報道、有獎品派送的游戲以及移動賀卡等。所有的內容提供商必須確保他們提供的服務是對移動渠道的最優化,真正達到質量可靠及可用性的最高層次。
3.2進行交易
在交易模式中,公司用無線因特網來運行商業交易。移動商務的顧客可以通過產品目錄及在線訂購來實現交易。盡管這依然有一些潛在的障礙,如交易的安全性、速度、易用性等。但通過無線因特網,大多數的公司能直接從交易中獲益,尤其對于中小型企業。事實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包括On-payMCS,它能勝任與外部在線商人進行交易,包括購買機械、訂票等業務。
移動商務為因特網增加了移動性及便利性,從而帶來了一系列全新的機遇。移動設備的易攜帶性突破了固定范圍內的、基于臺式機的因特網服務,提供了全新的商務應用。然而,由于移動商務目前還處于不成熟階段,移動應用還不能得到移動用戶地廣泛實施及采用。
4運用移動服務的關鍵成功因素
4.1確保可靠的傳送速度
從因特網誕生開始,數據包的傳送速度就成為一個關鍵因素。隨著用戶的增加,傳送速度變得更為重要。在移動通信中,對于需額外交費的服務,傳送速度必須是可靠的。假如用戶通過固定線路可以定制的服務比通過移動網絡更快捷、方便,那么移動應用的存在也就無優勢可言。在不久的將來,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網絡專業化,例如,視頻點播或網上沖浪將通過固定網絡,而地區交通信息或交通新聞的發送將會成為移動網絡的專利。
4.2提供個性化服務
內容傳送模式的關鍵之處在于個性化的信息。與個性化相關的因素有:用戶的前期交易或偏好,與交互的時間及地點相關的當前選擇。例如,促進一位顧客進行在線預訂餐廳的可能是一個移動引導地圖或吃飯前的一件事。所有這些都基于顧客的前期行為。然而,個性化將意味著顧客暴露自己的偏好及行為。如果對自己有利,顧客是十分愿意向公司提供個人信息的。因此,公司要明確強迫顧客接受與對顧客有用之間的界限。
定制化戰略可用于緩解移動交易中對安全及隱私問題的擔憂。如消費者可以通過改變安全及隱私的設定來滿足他們的個人口味及關注。這種功能與在電子商務網頁中設定Cookies是類似的。
4.3尊重消費者隱私
由于移動電話具有內置的ID,在增加交易安全性的同時,也增加了消費者對隱私保護問題的關注。為了防止宣傳活動在第一聲手機鈴聲響起之前就被搞砸,商家必須強調保護消費者的隱私,要有配套的、詳盡的自愿選擇加入郵件列表計劃。同時,為了發送定制化的信息,商家需要收集數據,這也會涉及到消費者的隱私問題。因此,商家要在實現個性化和尊重消費者隱私之間進行權衡。
4.4提供友好的用戶界面
時間敏感性及使用的簡單性是交易模式的關鍵成功要素。為了使消費者享受更方便快捷的服務,體驗移動交易的魅力,移動服務提供商可從以下方面努力:只設定肯定及否定選項;為顧客自動地提供無處不在的計費交易服務;在出售機器、票務、汽車時,利用小額支付技術;提供實時的無處不在的在線拍賣活動;為移動游戲、娛樂等找零錢;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供實時交易的便利性。
參考文獻
1.多平臺運行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平臺運行,即:同一套程序編碼可以在多種硬件平臺和操作系統上運行,以便企業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和投資能力選擇最佳平臺,并且幫助企業順利實現不同應用水平階段的平滑過渡。在企業建設管理系統初期,可以選擇普通的PC網絡,投資相對較低,但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需要更大的處理能力硬件環境,例如:選擇高檔的AS/400服務器,但并不希望更改應用軟件系統。這樣一來,跨平臺的軟件系統顯出十分優勢,也能充分保護用戶的投資。
2.與多種應用系統集成
不少企業已經建立了各自的應用系統。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將會要求新系統也能與原有系統進行數據交流和集成,從而有效利用已有投資。例如,已經采用財務軟件的用戶,希望整個銷售和生產管理系統也能與目前的財務系統數據共享。企業間(特別是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數據交換將幫助企業有效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1)、與PDM集成
產品數據管理PDM將企業中的產品設計和制造全過程的各種信息、產品不同設計階段的數據和文檔組織在一個統一的環境中。隨著計算機集成制造CIMS和并行工程日益發展,PDM愈顯重要。ERP需要和PDM進行集成,實現設計數據、產品構型、BOM、設計文檔、有效性控制等。
(2)、與CRM進行集成
傳統的ERP系統著眼于企業后臺的管理,而缺少直接面對客戶的系統功能。因為,傳統的企業只是著力于買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快速高效地生產出產品,至于哪種產品更受歡迎,哪些服務最有待改進這一類的問題,卻往往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憑經驗臆測。在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中,企業的客戶可能分散在全球各地,企業不可能對他們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所以必須有一個系統來收集客戶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利用。
基于上述背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又稱前臺管理系統,成了ERP市場上最新的亮點。一般來講,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包含銷售、市場及服務三類模塊。其中,銷售模塊有很多功能,從最初的需求生成,到自主銷售,到最后的銷售人員傭金管理都涵蓋其中。銷售人員只要有一臺手提式電腦,就可以隨時得到生產、庫存和訂單處理的情況,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客戶進行業務活動;而市場模塊則偏重于對市場計劃和市場戰役的策劃與管理,讓企業心中有數;服務模塊涉及到服務的方方面面,例如服務合同管理和電話呼叫中心的管理等等,確保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為此,新一代的ERP產品正在向客戶端和供應端延伸,客戶端的延伸是客戶關系管理,而供應端的延伸則是跨企業供應鏈的同步管理。
(3)、與EDI的集成
雖然EDI是許多MRPII已經具有的功能。近年來ERP的EDI功能又有進一步的擴展。(l)ERP將企業內部的EDI集成。業務文件(如計劃或訂單)的傳遞和一般的公文傳遞,在內容、傳遞范圍或是所運行的計算機環境等方面,都有區別,但又是交叉在一起的。ERP把原來分散的EDI連通,是企業辦公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的進步。ERP系統的EDI具有與系統以外的EDI連通的功能。這樣ERP用戶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與本企業的非ERP軟件用戶交換信息。(2)企業間的EDI。EDI功能是至關重要的功能,要求ERP軟件在銷售和采購模塊中用EDI實現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的電子訂貨和銷售開單過程。
因為EDI的格式非常多,軟件商必須為用戶開發和維護能支持含有數百種不同的EDI格式,所要求的專業技術水平很高。制造軟件廠商們正在與EDI軟件廠商聯合。
3.數據高度集成
進入系統的數據要能根據事先的設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內在規律和內在聯系,經過轉換、整合再傳遞到相關的功能模塊中,達到數據高度共享和系統的高度集成。
4.高度模塊化
新的“模塊化”的概念與現行的“可選擇模塊的套件”是不同的。軟件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要保證各子系統、子系統中的各項功能,甚至每一個應用程序的高度模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對系統的自由剪裁和重新配置。對系統的剪裁不僅是對子系統的取舍,還包括對子系統內部各項功能的剪裁,如:對總帳系統內部的數量帳、銀行帳、部門帳等功能的取舍。這樣可以達到根據大、中、小型用戶的不同需求配置系統的目的。例如,SAP公司的模塊化具有以下特點:(l)采用業務應用程序接口(Business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BAPI)將第三方軟件集成到ERP中去。這是一個標準化的開放接口。有了BAPI,用戶可以通過測覽器、Exchange電子郵件來使用ERP系統,用戶可以將這些軟件模塊與非ERP軟件混合匹配使用。
(2)用戶可以按需求單獨更新某一個模塊,而沒有必要為了增強某一個功能對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用戶用逐個模塊更新的辦法增強系統的功能,而不必更換整個系統。
BAPI技術對ERP軟件的開發商說來是非常重大的進步。從MRPII到ERP,系統功能越來越多,一個軟件公司無論多么強大,也無法獨自開發包括企業全部專業的全部管理功能的軟件。在技術上必須有能力把第三方軟件接在自己的核心軟件上。例如,SAP的BAPI和Oracle應用的30多個API能夠使自己的軟件具有“無限”的擴展能力。
5.支持分布式應用
新一代的管理軟件系統是超大規模的,它將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網絡服務器上的系統,因此支持分布式應用和分布式數據庫是未來管理軟件的一個特征。
6.真正面向電子商務應用
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企業各種對外的業務活動也已經延伸到了Internet上。新一代的管理軟件應當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獲取及網上交易的實現。然而,電子商務并不簡單是Web界面,其內涵比簡單的Web界面要廣闊許多,實際上電子商務關鍵在于經營。所以,新的系統要能從企業的實際出發來設計電子商務工作模式。
由于今后1ntranet將成為許多大公司網絡建設的選擇,使用Web客戶機具有費用低廉、安裝和維護方便、跨平臺運行和具有統一、友好的用戶界面的優點,加之所有的數據庫廠商對WEB技術的支持,使得目前幾乎所有的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的開發廠商都計劃將Web測覽器的前端安裝到他們的產品上去。專家們預言,“Web測鑒器將來會完全代替傳統的客戶機”。幾個大的制造軟件公司Oracle、SALP和BAAN都在爭先恐后地把他們的MRPII/ERP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的客戶機“Web化”。
(l)建立能使現有應用程序結構與Internet協議進行通訊的橋連技術。例如,1996年3月SAP公司展示了其InternetR/3軟件,為銷售、產品配置、庫存及采購模塊提供Internet訪問功能,R/3使用戶通過客戶端的Web測覽器來訪問R/3應用軟件包,進行企業內部和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訪問。
(2)其二是增加新的基于Web的應用程序。例如,Oracle公司了OracleApplicationforWeb的3個以Web測覽器為前端的應用套件,允許企業外部的授權供應商、客戶或企業內部某些經授權的工作人員通過一個標準的Web測覽器遠程進入ERP系統,完成輸入訂單、監督裝運、檢查付款、查看供貨協議、監督庫存、查驗收據、審批支付狀況、測覽產品目錄等業務。
(3)三是改寫原有的應用。應用軟件廠商正忙著把應用程序建立在網絡計算環境中,使應用程序的代碼完全適合Internet。這些公司計劃把他們的應用程序重新建立在數以百計的基于Java小程序的部件(cartridge)和模塊上。例如,Oracle許諾在1997年底之前所有的軟件都被Java化,并通過Oracle網絡計算結構NCA將應用軟件轉換成更為分布化的系統。Oracle的許多功能都將變成能插入NCA的新結構。
以測覽器為客戶機的Internet網絡計算方式將會成為ERP架構的主流模式,但對于繁雜的制造業應用軟件分布化以及把大型應用軟件分成為小構件,重建應用程序部件將是十分困難的,是各主要廠商將要走的最艱苦的歷程。
7.多語種支持及個性化用戶界面
跨國企業的管理和企業的跨國交易必然帶來對管理軟件多語種支持的需求。一套應用系統應當可以按照用戶的設定,在不同的用戶端顯示不同語種的應用界面。由此還可以引申出另一種功能,即可以由用戶來自行設定應用系統輸出界面上使用的術語和界面格局,形成個性化的用戶界面,不同行業的用戶也可以面對的專業性更強的界面。8.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大規模的系統、分布式應用、廣泛的網絡連接需要系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強的安全控制。遠程通信線路故障、多用戶操作沖突、共享數據的大量分發與傳遞,需要管理系統有超強的穩定性,并能夠對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做出正確處理。黑客入侵、越權操作等現象需要管理系統有健全的安全防線。對系統內部數據記錄的存取及刪改權限的管理,系統操作日志的建立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
9.支持企業的工作流程定義與企業重組
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需要企業不斷地改變自己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兼并、內部重組、工作流程改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企業間甚至可以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臨時組成跨越國家與地域限制的虛擬企業集團。新一代的管理軟件應當能夠支持小到某項業務流程重新定義,大到企業的合并、分離、重組以及虛擬企業的重組操作。
對工作流(Workflow)的需求是與無紙管理及EDI在ERP軟件中的應用同時發生的。使用EDI以后就出現了電子文檔(電子的計劃文件、電子訂單或工程更改文件)在要求的時間按照規定好的路線傳遞到指定的人員處的問題,必須采用工作流管理進行控制。全面的工作流規則保證與時間相關的業務信息,諸如對采購訂單需求的核準,能夠自動地在正確的時間流轉到指定的人員處。對工作流的管理使ERP的功能擴展到辦公自動化和業務流程的控制之中。
10.面向個性化的設計
管理軟件所面對的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世界,不能要求所有企業都按同一模式運做。因此,新一代的管理軟件需要有非常靈活的設計。在輸出界面(包括:文字、圖像、聲音、圖形等)、運算公式、業務邏輯(限于一些可選業務邏輯)、業務關聯等諸多方面都能留給用戶足夠的自由空間,允許用戶通過設置建立符合自己需求的應用系統。
11.支持智能化的信息處理和決策支持功能
電子商務時代所帶來的巨大信息量是人力處理所不能完成的,管理系統中必須加入一定的智能化處理功能,才能協助人們有效地完成各項管理工作。
新一代管理軟件中的商業智能功能主要有以下幾種:
(1)智能化業務過濾和處理功能。管理系統自動識別什么是普通業務,什么是特例業務。對普通業務能夠按事先的設定好的方法進行處理,過濾出的特例留給人來處理。還能夠通過用戶的設置不斷的學習新的普通業務特征及其處理方法。
(2)智能化計劃優化功能。管理工作實際上就是在不斷尋找各項工作的平衡點。企業的計劃工作就是依照各種平衡點來制定工作的指導方針。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復雜化,企業各種平衡點的約束條件日益增多,企業的計劃工作就變得日趨困難。以往的管理系統中制作的計劃往往都是單約束條件的,新型的管理系統在制作計劃時必須考慮多維約束條件和多種目標任務的同時并存,實現智能化的計劃優化功能。
(3)智能化數據分析功能。所謂智能化數據分析就是指管理系統能夠自動對大量數據信息的分析結果做出判斷,對于超出正常值范圍的異常狀況(包括好壞兩方面)給出解釋說明,并分析異常情況將會產生的影響,給出建議的應對措施。
(4)智能化決策支持功能。即利用數據倉庫技術來提供各級決策需要的系統環境。
12.具備可擴展的業務框架,有標準的對外接口
管理思想的發展、用戶需求的變化與多樣性,使得任何的應用系統都無法覆蓋所有用戶的所有實際需求,因此新型管理軟件應當有一個易于擴展的框架結構。這種框架結構使得開發商今后對軟件的維護和擴展變得更為容易,也使應用系統的客戶化和二次開發變得簡單。還可以為將來實現多種管理軟件系統(來自于不同供應商,應用于不同行業)的彼此銜接,即所謂EAI(企業應用集成)打下基礎。
這將改變向用戶提供適于所有用戶的通用產品的狀況,而針對具體的用戶市場對軟件預先“剪裁”推出針對特殊市場的軟件產品。專業化軟件不需要用戶進行針對性的配置就可得到可用的菜單、模塊和報表等,可以更快的啟用,可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服務。13.支持更廣泛的應用終端
隨著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企業對外的接口界面大大擴展。傳統的系統一般只能提供電腦終端給系統使用者,而電子商務時代的終端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固定的或可以移動的電腦之外,還有更廣泛的各類數字終端,如電話、電視、PDA、BP機等等,要求新一代系統也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更加方便系統用戶的使用。
隨著現代科技和信息產業的發展,互聯網的興起給旅游業帶來了新的契機,網絡的交互性、實時性、豐富性和便捷性等優勢促使傳統旅游業迅速融入網絡旅游的浪潮。美國著名的CRG-Research公司稱,2005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增至620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為40%,其中旅游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50億美元,全球約有30多萬家旅游網絡企業在網上開展旅游服務,全球享受過旅游網站服務的人數超過2億人次,據世界旅游組織(WTO)預計,5年之內旅游電子商務將占全球所有旅游交易的25%。在未來4至5年內,旅游電子商務占電子商務中的比重將達到2O%~25%。
一、旅游電子商務在歐美和日本的發展
早在2003年歐洲旅游者在線消費額已達到290億美元。美國旅游電子商務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不僅旅游專業網站數量驚人,而且已經形成了類型功能比較齊全、涵蓋旅游業各個方面的網上旅游產業體系。2004年,美國有2900萬個家庭在網上進行旅行預訂。歐美國家對于信息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在不斷結合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先進的經驗和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在線旅游與電子商務
在歐洲、北美,在線旅游和電子商務的歷史較長,酒店、機票和租車的銷售形成了很多模式。主要包括:OTA模式,即在線旅游服務商,其代表為Expedia和Travelocity;在線銷售公司模式,像Orbitz和Travelweb就是由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聯合組建的公司。
根據美國CRG研究公司的統計數據,2002年全球旅游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30億美元,占全球電子商務總額的20%以上。目前,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約1/4的旅游產品訂購都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的。相對而言,我國的在線旅游行業則剛剛起步。因此,借鑒歐美成功企業,并逐步形成適合我國特色的在線旅游與電子商務模式,對于我國旅游業的整體發展都十分重要。
2.GDS全球分銷系統
GDS(GlobalDistributionSystem)全球分銷系統供貨商主要是提供一個網絡平臺,由旅游產品供應者透過后臺設定產品銷售,讓全球的旅游商或散客(旅游網站等)可以直接利用此平臺進行交易。
3.GPS全球定位系統
GPS(全球定位系統)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已經廣泛運用于多個行業,在旅游業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并不斷推出新的技術手段和經營模式。例如日本技術服務信息公司就設計了一種利用微型CD-ROM和GPS接收機的“風景導航”系統。將該系統安裝在旅游車上,便可計算出旅游車的位置,并向CD-ROM查詢該區域的信息。當GPS接收機指示出旅游車上接近某處風景點時,一臺電視監視器就能將光盤中的信息以畫面和聲音形式播放出來,經過一座建筑物時,電視還能播放出其內部景物;接近一座山時,就能顯示各個季節的風光。在更廣泛的旅游市場上,小巧玲瓏的手持型GPS接收機已被那些徒步旅行、森林荒漠探險、狩獵的游客視為“護身符”,也推動了專門的行業發展。
二、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起步較晚,從1995年才開始出現專業的旅游網站。在此之前,只是在大部分ICP(網絡服務商)的網站中有旅游景點的介紹等信息,但由于大多是非旅游專業人士進行的信息收集制作,欄目多屬泛泛介紹,缺乏新意。雖然旅游電子商務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其發展勢頭卻頗為迅猛。
目前全國已擁有5200余家具有一定資訊服務實力的旅游網站,可以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旅游目的地的六要素信息及其旅游企業的信息。目前,我國的旅游信息網站大體分為以下四類:(1)以金旅雅途網、山東旅游網、桂林旅游網等為代表的政府背景類ASP(應用服務供應商);(2)以中國旅游資訊網、中國旅游商務熱線、攜程旅行網、圖行天下網等為代表的商業旅游網站;(3)以青旅在線、昆侖在線為代表的傳統旅游企業自建網站;(4)以新浪、網易、搜狐、中文雅虎等為代表的旅游專題門戶網站。
三、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
2003年11月18日,由德國TUI股份公司、MB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中旅(集團)公司合作組建的中旅途易旅游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成為首家在華由外方(即德國TUI)控股、與中方合作的旅游企業。2003年12月1日,經國家旅游局審批獲準在我國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獨資旅行社——日航國際旅行社(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開業。根據我國加入WTO時的承諾,在2007年11月10日前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旅行社,日航國際的開業標志著此承諾提前了3年多得以兌現。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旅游業要學會引近來、走出去的戰略,必須借鑒國際旅游業的成功經驗。具體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完善宏觀環境,整合旅游企業
我國旅游電子商務不僅在體制、法律、支付、物流、信息化基礎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在理念上也有很大的差距,這是我國旅游網站及其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我國應當建立一個完整的“大電子商務”體系,即以企業競爭為基礎,以聯合競爭為主體,以國家直接參與和組織競爭為龍頭的競爭體制;依靠傳統實體行業,加強橫向聯合,整合旅游資源,建立中國旅游數據庫,為現實中的管理與業務提供必要的支持;完善旅游電子商務軟、硬件環境,普及寬帶服務;健全政策和法規;與交通部門合作,推行電子票務;加強銀企合作,解決網上安全支付問題;建立中國旅游業共用電子交易系統,開展低層的電子商務,發揮知識密集型的旅游網站的優勢,面向營銷環節,為不同目標市場的使用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而傳統旅行社則主要面向操作環節,進行市場調研、產品開發,提供接待保障,使旅游網站與旅行社業務能有機整合,相輔相成。
2.加快推動實施金旅工程
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DMS)。金旅工程是國家信息化工作在旅游部門的具體體現,從一定程度上構架了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工程的基本框架,為國內旅游企業向電子旅游企業轉變奠定了物質基礎,是我國健全建立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的具體措施。針對我國旅游部門間缺乏協調、信息共享性差的問題,我國旅游業要提高競爭力,必須加快推動實施金旅工程,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統,以綜合旅游電子商務平臺推動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我國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建設起步較晚,應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基礎,以網絡為橋梁,聯合區域內較強的旅游企業共同建設區域DMS,把它建成區域綜合電子旅游營銷平臺,從而促進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3.穩步推進旅游信息化進程
正確處理網絡企業與傳統企業的關系互聯網經濟給世界帶來的震動和變化是巨大的。人們在感受它所帶來的新鮮和刺激時,對互聯網所產生的作用往往不能準確估計。要么過分夸大其作用,制造網絡神話;要么認為網絡是泡沫,沒有實用價值。我們不能被網絡旅游的美好藍圖所迷惑,急于為傳統旅游掘墓,也不要被動消極等待,而應當在現有條件下尋找一種適合現階段我國旅游企業發展網絡營銷的途徑。一方面傳統企業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工具,把傳統企業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另一方面,網絡企業要以傳統企業為依托,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把傳統項目做出新意。
4.引導和培養民眾網上消費的觀念
電子商務離不開消費者的參與,消費者對它的認同影響著它的進程。美國的電子商務之所以發展較快,與它們現有的社會條件和消費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美國郵購和電話訂購比較成熟,消費者習慣使用信用卡交易。而我國恰恰缺乏這種環境,消費者習慣銀貨兩訖的交易方式。因此,政府和企業應當運用輿論工具,引導和培養人們的消費新觀念,嘗試“移動支付”手段,調動消費者廣泛參與的積極性。
5.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加強相關專業人才培養
旅游業是一個信息依賴性非常強的行業,我國旅游企業普遍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術人才缺乏,這種現狀不能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求。首先,對于各級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而言,要組織從業人員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針對不同應用層面的管理和應用人員開展培訓教育,提高推進旅游信息化和掌握電子商務技能的綜合能力,進而培養和造就一支既熟悉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專業隊伍。其次,高校應加強培養針對實現旅游現代化的需求,注重培養旅游電子商務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凌冰:吉林省旅游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J].東北亞論壇,2003(1)
[2]楊路明巫寧:旅游產業與電子商務的天然適應性討論[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6)
1.多平臺運行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平臺運行,即:同一套程序編碼可以在多種硬件平臺和操作系統上運行,以便企業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和投資能力選擇最佳平臺,并且幫助企業順利實現不同應用水平階段的平滑過渡。在企業建設管理系統初期,可以選擇普通的PC網絡,投資相對較低,但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需要更大的處理能力硬件環境,例如:選擇高檔的AS/400服務器,但并不希望更改應用軟件系統。這樣一來,跨平臺的軟件系統顯出十分優勢,也能充分保護用戶的投資。
2.與多種應用系統集成
不少企業已經建立了各自的應用系統。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將會要求新系統也能與原有系統進行數據交流和集成,從而有效利用已有投資。例如,已經采用財務軟件的用戶,希望整個銷售和生產管理系統也能與目前的財務系統數據共享。企業間(特別是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數據交換將幫助企業有效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1)、與PDM集成
產品數據管理PDM將企業中的產品設計和制造全過程的各種信息、產品不同設計階段的數據和文檔組織在一個統一的環境中。隨著計算機集成制造CIMS和并行工程日益發展,PDM愈顯重要。ERP需要和PDM進行集成,實現設計數據、產品構型、BOM、設計文檔、有效性控制等。
(2)、與CRM進行集成
傳統的ERP系統著眼于企業后臺的管理,而缺少直接面對客戶的系統功能。因為,傳統的企業只是著力于買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快速高效地生產出產品,至于哪種產品更受歡迎,哪些服務最有待改進這一類的問題,卻往往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憑經驗臆測。在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中,企業的客戶可能分散在全球各地,企業不可能對他們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所以必須有一個系統來收集客戶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利用。
基于上述背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又稱前臺管理系統,成了ERP市場上最新的亮點。一般來講,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包含銷售、市場及服務三類模塊。其中,銷售模塊有很多功能,從最初的需求生成,到自主銷售,到最后的銷售人員傭金管理都涵蓋其中。銷售人員只要有一臺手提式電腦,就可以隨時得到生產、庫存和訂單處理的情況,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客戶進行業務活動;而市場模塊則偏重于對市場計劃和市場戰役的策劃與管理,讓企業心中有數;服務模塊涉及到服務的方方面面,例如服務合同管理和電話呼叫中心的管理等等,確保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為此,新一代的ERP產品正在向客戶端和供應端延伸,客戶端的延伸是客戶關系管理,而供應端的延伸則是跨企業供應鏈的同步管理。
(3)、與EDI的集成
雖然EDI是許多MRPII已經具有的功能。近年來ERP的EDI功能又有進一步的擴展。(l)ERP將企業內部的EDI集成。業務文件(如計劃或訂單)的傳遞和一般的公文傳遞,在內容、傳遞范圍或是所運行的計算機環境等方面,都有區別,但又是交叉在一起的。ERP把原來分散的EDI連通,是企業辦公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的進步。ERP系統的EDI具有與系統以外的EDI連通的功能。這樣ERP用戶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與本企業的非ERP軟件用戶交換信息。(2)企業間的EDI。EDI功能是至關重要的功能,要求ERP軟件在銷售和采購模塊中用EDI實現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的電子訂貨和銷售開單過程。
因為EDI的格式非常多,軟件商必須為用戶開發和維護能支持含有數百種不同的EDI格式,所要求的專業技術水平很高。制造軟件廠商們正在與EDI軟件廠商聯合。
3.數據高度集成
進入系統的數據要能根據事先的設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內在規律和內在聯系,經過轉換、整合再傳遞到相關的功能模塊中,達到數據高度共享和系統的高度集成。
4.高度模塊化
新的“模塊化”的概念與現行的“可選擇模塊的套件”是不同的。軟件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要保證各子系統、子系統中的各項功能,甚至每一個應用程序的高度模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對系統的自由剪裁和重新配置。對系統的剪裁不僅是對子系統的取舍,還包括對子系統內部各項功能的剪裁,如:對總帳系統內部的數量帳、銀行帳、部門帳等功能的取舍。這樣可以達到根據大、中、小型用戶的不同需求配置系統的目的。例如,SAP公司的模塊化具有以下特點:
(l)采用業務應用程序接口(Business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BAPI)將第三方軟件集成到ERP中去。這是一個標準化的開放接口。有了BAPI,用戶可以通過測覽器、Exchange電子郵件來使用ERP系統,用戶可以將這些軟件模塊與非ERP軟件混合匹配使用。
(2)用戶可以按需求單獨更新某一個模塊,而沒有必要為了增強某一個功能對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用戶用逐個模塊更新的辦法增強系統的功能,而不必更換整個系統。
BAPI技術對ERP軟件的開發商說來是非常重大的進步。從MRPII到ERP,系統功能越來越多,一個軟件公司無論多么強大,也無法獨自開發包括企業全部專業的全部管理功能的軟件。在技術上必須有能力把第三方軟件接在自己的核心軟件上。例如,SAP的BAPI和Oracle應用的30多個API能夠使自己的軟件具有“無限”的擴展能力。
5.支持分布式應用
新一代的管理軟件系統是超大規模的,它將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網絡服務器上的系統,因此支持分布式應用和分布式數據庫是未來管理軟件的一個特征。
6.真正面向電子商務應用
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企業各種對外的業務活動也已經延伸到了Internet上。新一代的管理軟件應當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獲取及網上交易的實現。然而,電子商務并不簡單是Web界面,其內涵比簡單的Web界面要廣闊許多,實際上電子商務關鍵在于經營。所以,新的系統要能從企業的實際出發來設計電子商務工作模式。
由于今后1ntranet將成為許多大公司網絡建設的選擇,使用Web客戶機具有費用低廉、安裝和維護方便、跨平臺運行和具有統一、友好的用戶界面的優點,加之所有的數據庫廠商對WEB技術的支持,使得目前幾乎所有的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的開發廠商都計劃將Web測覽器的前端安裝到他們的產品上去。專家們預言,“Web測鑒器將來會完全代替傳統的客戶機”。幾個大的制造軟件公司Oracle、SALP和BAAN都在爭先恐后地把他們的MRPII/ERP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的客戶機“Web化”。
(l)建立能使現有應用程序結構與Internet協議進行通訊的橋連技術。例如,1996年3月SAP公司展示了其InternetR/3軟件,為銷售、產品配置、庫存及采購模塊提供Internet訪問功能,R/3使用戶通過客戶端的Web測覽器來訪問R/3應用軟件包,進行企業內部和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訪問。
(2)其二是增加新的基于Web的應用程序。例如,Oracle公司了OracleApplicationforWeb的3個以Web測覽器為前端的應用套件,允許企業外部的授權供應商、客戶或企業內部某些經授權的工作人員通過一個標準的Web測覽器遠程進入ERP系統,完成輸入訂單、監督裝運、檢查付款、查看供貨協議、監督庫存、查驗收據、審批支付狀況、測覽產品目錄等業務。
(3)三是改寫原有的應用。應用軟件廠商正忙著把應用程序建立在網絡計算環境中,使應用程序的代碼完全適合Internet。這些公司計劃把他們的應用程序重新建立在數以百計的基于Java小程序的部件(cartridge)和模塊上。例如,Oracle許諾在1997年底之前所有的軟件都被Java化,并通過Oracle網絡計算結構NCA將應用軟件轉換成更為分布化的系統。Oracle的許多功能都將變成能插入NCA的新結構。
以測覽器為客戶機的Internet網絡計算方式將會成為ERP架構的主流模式,但對于繁雜的制造業應用軟件分布化以及把大型應用軟件分成為小構件,重建應用程序部件將是十分困難的,是各主要廠商將要走的最艱苦的歷程。
7.多語種支持及個性化用戶界面
跨國企業的管理和企業的跨國交易必然帶來對管理軟件多語種支持的需求。一套應用系統應當可以按照用戶的設定,在不同的用戶端顯示不同語種的應用界面。由此還可以引申出另一種功能,即可以由用戶來自行設定應用系統輸出界面上使用的術語和界面格局,形成個性化的用戶界面,不同行業的用戶也可以面對的專業性更強的界面。
8.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大規模的系統、分布式應用、廣泛的網絡連接需要系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強的安全控制。遠程通信線路故障、多用戶操作沖突、共享數據的大量分發與傳遞,需要管理系統有超強的穩定性,并能夠對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做出正確處理。黑客入侵、越權操作等現象需要管理系統有健全的安全防線。對系統內部數據記錄的存取及刪改權限的管理,系統操作日志的建立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
9.支持企業的工作流程定義與企業重組
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需要企業不斷地改變自己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兼并、內部重組、工作流程改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企業間甚至可以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臨時組成跨越國家與地域限制的虛擬企業集團。新一代的管理軟件應當能夠支持小到某項業務流程重新定義,大到企業的合并、分離、重組以及虛擬企業的重組操作。
對工作流(Workflow)的需求是與無紙管理及EDI在ERP軟件中的應用同時發生的。使用EDI以后就出現了電子文檔(電子的計劃文件、電子訂單或工程更改文件)在要求的時間按照規定好的路線傳遞到指定的人員處的問題,必須采用工作流管理進行控制。全面的工作流規則保證與時間相關的業務信息,諸如對采購訂單需求的核準,能夠自動地在正確的時間流轉到指定的人員處。對工作流的管理使ERP的功能擴展到辦公自動化和業務流程的控制之中。
10.面向個性化的設計
管理軟件所面對的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世界,不能要求所有企業都按同一模式運做。因此,新一代的管理軟件需要有非常靈活的設計。在輸出界面(包括:文字、圖像、聲音、圖形等)、運算公式、業務邏輯(限于一些可選業務邏輯)、業務關聯等諸多方面都能留給用戶足夠的自由空間,允許用戶通過設置建立符合自己需求的應用系統。
11.支持智能化的信息處理和決策支持功能
電子商務時代所帶來的巨大信息量是人力處理所不能完成的,管理系統中必須加入一定的智能化處理功能,才能協助人們有效地完成各項管理工作。
新一代管理軟件中的商業智能功能主要有以下幾種:
(1)智能化業務過濾和處理功能。管理系統自動識別什么是普通業務,什么是特例業務。對普通業務能夠按事先的設定好的方法進行處理,過濾出的特例留給人來處理。還能夠通過用戶的設置不斷的學習新的普通業務特征及其處理方法。
(2)智能化計劃優化功能。管理工作實際上就是在不斷尋找各項工作的平衡點。企業的計劃工作就是依照各種平衡點來制定工作的指導方針。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復雜化,企業各種平衡點的約束條件日益增多,企業的計劃工作就變得日趨困難。以往的管理系統中制作的計劃往往都是單約束條件的,新型的管理系統在制作計劃時必須考慮多維約束條件和多種目標任務的同時并存,實現智能化的計劃優化功能。
(3)智能化數據分析功能。所謂智能化數據分析就是指管理系統能夠自動對大量數據信息的分析結果做出判斷,對于超出正常值范圍的異常狀況(包括好壞兩方面)給出解釋說明,并分析異常情況將會產生的影響,給出建議的應對措施。
(4)智能化決策支持功能。即利用數據倉庫技術來提供各級決策需要的系統環境。
12.具備可擴展的業務框架,有標準的對外接口
管理思想的發展、用戶需求的變化與多樣性,使得任何的應用系統都無法覆蓋所有用戶的所有實際需求,因此新型管理軟件應當有一個易于擴展的框架結構。這種框架結構使得開發商今后對軟件的維護和擴展變得更為容易,也使應用系統的客戶化和二次開發變得簡單。還可以為將來實現多種管理軟件系統(來自于不同供應商,應用于不同行業)的彼此銜接,即所謂EAI(企業應用集成)打下基礎。
這將改變向用戶提供適于所有用戶的通用產品的狀況,而針對具體的用戶市場對軟件預先“剪裁”推出針對特殊市場的軟件產品。專業化軟件不需要用戶進行針對性的配置就可得到可用的菜單、模塊和報表等,可以更快的啟用,可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13.支持更廣泛的應用終端
隨著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企業對外的接口界面大大擴展。傳統的系統一般只能提供電腦終端給系統使用者,而電子商務時代的終端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固定的或可以移動的電腦之外,還有更廣泛的各類數字終端,如電話、電視、PDA、BP機等等,要求新一代系統也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更加方便系統用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