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6: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焊機制造業的發展重要性
焊接是制造業中最重要的工藝技術之一。它在機械制造、核工業、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及建筑和電子等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焊接已從簡單的構件連接方法和毛坯制造手段,發展成為制造業中一項基礎工藝,一種生產尺寸精確的產品的生產手段。傳統的手工焊接已不能滿足現代高技術產品制造的質量、數量要求。因此,保證焊接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高生產率和改善勞動條件已成為現代焊接制造工藝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控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為焊接過程自動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術基礎,并已滲透到焊接各領域中。近20年來,在半自動焊、專機設備以及自動焊接技術方面已取得了許多研究和應用成果,表明焊接過程自動化已成為焊接技術新的生長點之一。從21世紀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要求看,焊接自動化生產已是必然趨勢。焊接機器人的誕生是焊接自動化革命性的進步,它突破了焊接剛性自動化的傳統方式,開拓了一種柔性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從而使中小批量的產品自動化焊接成為可。
焊接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摩托車等行業,極大地提高了焊接生產的自動化水平,使焊接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產生了質的飛躍。同時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2]。但是,現在焊接領域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手臂式機器人在使用時有兩個局限性:一個是它的活動范圍較小,因為它像一個手臂,手臂長1.5~2米,也就是其活動半徑,所以焊接的工件不能太長,最大范圍也不能超過2米。二是它必須用編程或示教進行工作,對不規則的焊縫,特別是在焊接過程中焊縫發生形變時,則很難適應。然而,許多大型工件體積非常龐大,而且必須在工地和現場進行焊接。例如:石化工業中的大型儲油罐、球罐,造船業中的各種輪船,對這類產品的焊接,就很難實現自動化,許多建設工作仍然采用人工焊接[3]。因此,給焊接機器人加裝各種傳感器,使它們具有焊接路徑自主獲取、焊縫跟蹤以及焊接參數在線調整等能力,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機器人焊接過程的自主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科研工作者的一個研究重點。移動焊接機器人由于其良好的移動性、強的磁吸附力以及較高的智能,成為解決大型焊接結構件自動化焊接的有效方法[4]。盡管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實用化研究還不夠完善,但移動機器人是解決無軌道,無導向,無范圍限制焊接的良好方案。
2國內外研究現狀
自1962年美國推出世界上第一臺Unimate型和Versatra型工業機器人以來,越來越多的工業機器人投入生產使用中。這其中大約有半數是焊接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是在工業機器人上裝備焊接系統,如送絲機、軟管、焊槍、焊炬或焊鉗,并配備相應的焊接電源的自動化焊接裝備。
從20世紀60年代誕生和發展到現在,焊接機器人可大致分為三代:
第一代是指基于示教再現工作方式的焊接機器人,由于其具有操作簡便、不需要環境模型、示教時可修正機械結構帶來的誤差等特點,在焊接生產中得到大量使用。
第二代是指基于一定傳感器信息的離線編程焊接機器人,得益于焊接傳感器技術和離線編程技術的不斷改進,這類機器人現已進入應用研究的階段。
第三代是指裝有多種傳感器,接收作業指令后能根據客觀環境自行編程的高度適應性智能焊接機器人,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相對滯后,這一代機器人正處于試驗研究
階段。
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使焊接機器人由單一的示教再現型向多傳感、智能化方向發展將成為科研人員追求的目標。
焊接機器人的技術水平在不斷的進步,目前,焊接機器人幾乎全部采用交流伺服電機驅動,這種電機因為沒有電刷,故障率很低。控制器中普遍采用32位的計算機,除可以控制機器人本體的5-6個軸外,還可以使設備和機器人協調聯動。例如,日本安川公司的新型焊接機器人控制器NX100技術中,一臺控制器能同時控制四臺機器人共36軸(每臺機器人有本體6個軸,3個外部軸),并且能夠使用軟PLC對周圍裝置進行控制。與NX100配套的示教盒也采用了功能強大的Windows CE操作系統。而瑞士的ABB等其他公司也有類似的控制器產品,如ABB的第五代機器人控制器IRC5。
配套焊接系統也有很多新的進展,在1993年的埃森展覽會上,日本松下公司把旋轉電弧焊技術用于弧焊機器人。由于采用旋轉電弧焊時,焊絲能夠以50Hz以上的頻率旋轉,所以用這種技術進行焊縫跟蹤時,其跟蹤精度比機器人經常采用的擺動焊(擺動頻率小于10Hz)要高得多。該公司還于1993年首先銷售在控制柜中內藏焊機的機器人,依靠數字通訊技術實現了焊機和機器人的結合。并于2004年研制出了TAWERS機器人,實現了焊機和機器人的融合,即由機器人控制器直接控制焊接波形。其中焊機采用了頻率為100kHz的逆變電源,體積小巧,控制精度高。焊機和機器人融合的優點主要有焊機和焊槍的動作能夠實現同步的精確控制,便于實現縝密的焊接條件控制,并使焊接系統小型化。另外,該機器人把送絲機和機器人手臂做成一體,使送絲機能夠配合焊槍的動作進行轉動,以保證送絲始終順暢。
焊接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重要的領域之一,隨著國外對工業機器人在焊接方面的研究應用,基于生產實踐的需要,我國也開始了焊接機器人的研究。20世紀50年以來我國在焊縫自動跟蹤方面有了長足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并取得了許多應用成果。
我國已發展了各種類型的傳感器技術,控制坐標已從單坐標和雙坐標發展到了多坐標。20世紀50~60年代多采用接觸跟蹤,西安交通大學和三橋機車車輛廠是中國從事接觸跟蹤和電磁跟蹤研究較早的單位。60~70年代后期發展了電磁跟蹤、光電跟蹤、電弧跟蹤、激光跟蹤等非接觸跟蹤技術。華中科技大學與湖北造船廠合作研制成功全位置電磁跟蹤氣體保護焊機,跟蹤精度達±1mm。華南理工大學與廣州造船廠共同研制的電磁立焊縫自動跟蹤焊機,用在萬噸輪的焊接上。天水電氣傳動研究所和上海造船工藝研究所合作,研制的光電跟蹤裝置用于螺旋管焊接和船舶的焊接生產中。哈爾濱焊接研究所與遼陽鋼廠合作研制的激光跟蹤裝置用于螺旋管焊接自動生產線等。20世紀80年代后期,微機跟蹤和電視跟蹤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從而為傳統焊接自動化向現代焊接自動化發展奠定了基礎[9]。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清華大學潘際鑾院士對電弧傳感焊縫跟蹤做了大量研究。80年代末,潘院士在電弧傳感器結構及控制方面又進行了新的研究,研制出一種空心馬達式高速旋轉掃描電弧傳感器,并成功地對一種無道軌的自動小車進行跟蹤控制,獲得了專利。
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研制成功了單片機控制高精度激光跟蹤系統,西北工業大學研制成功微處理機控制熔化極脈沖窄間隙焊縫自動跟蹤系統等,都獲得了較好的自動控制效果。計算機圖像法控制技術也在80年代研究成功,如水電部電力建設研究所研制成功DL-64固態圖像傳感器進行焊縫跟蹤的裝置。
總的說來,我國的焊接研究人員對各種焊縫跟蹤方法進行了研究,并在某些特定的應用中獲得了成功。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焊縫跟蹤技術大都還停留在實驗室中,在生產中應用的絕大部分還是針對特定焊接對象、工藝和焊接狀況的焊縫跟蹤系統,能夠形成商業化的產品非常少見,而這正是我國在焊縫跟蹤領域與發達國家的最大差距所在。
參考文獻:
1發展歷程和現狀
我國游艇制造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經歷了幾十年緩慢的發展過程,直到本世紀初才出現游艇工業闊步發展的局面。最早的游艇制造是50年代至70年代生產供公園、人工湖及海邊用的玻璃鋼劃槳艇、機動小艇和機動游覽艇,玻璃鋼建造技術的引進是那一階段的主要標志,發展相對緩慢,還沒有真正進入私家游艇領域。進入80年代,沿海和內陸一些游艇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料加工與外商合資合作,以oem(貼牌生產)為主要形式,開始生產各種不同規格、不同型號的游艇,包括豪華型游艇。90年代后期隨著休閑經濟的升溫,大量世界游艇企業選擇以獨資、合資、合作的形式來華建立游艇制造企業,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看好游艇產業,進軍游艇制造領域,在游艇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產品類型方面都有了提升。2008年短暫的金融風暴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游艇產業也未能幸免,國內的游艇制造業及時調整戰略,轉換思路,吸取經驗,正向更快更好的方向邁進[1]。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玻璃鋼復合材料船艇制造企業364家左右,按地域主要分布在南方廣東與福建、海南島珠三角地區,湖南、湖北、重慶等中西部的地區,大連、天津、威海、煙臺等環渤海灣與北方地區,江浙滬的長三角地區。廣州、深圳和常州是游艇制造企業最為密集的地區,其中廣州、深圳地區有知名游艇生產廠近20 家,常州地區有知名企業30 多家。2007年年銷售收入1 000萬以上的企業就有28家,其中廣東有12家。目前,廣東的珠海、深圳和東莞,江蘇的常州、無錫、蘇州,福建的廈門,山東的青島,以及上海等地已初步成為我國游艇工業的重要基地。
從近幾年我國游艇產業的銷售收入、出貨值、出口額等指標來看,60%以上的游艇是直接出口的,由此可見,我國游艇產業同造船業一樣也是外向型產業,其市場主要在國外。我國游艇出口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是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地區,最主要的是美國、香港地區和澳大利亞,還有英國、挪威、法國、俄羅斯、荷蘭、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近幾年,中國游艇制造企業的出口以非常的速率在上升,2008年出口216萬艘,即使在金融危機還在深度影響著世界經濟的2009年仍然有177萬艘的出口。出口金額也幾乎以同樣的比例在增長。
2面臨的問題
2.1 國際企業的競爭
國內的游艇制造企業有的是大型國有企業開辟新領域投資建設,如上海紅雙喜游艇公司,有的是傳統的造船企業轉制,如廈門翰盛游艇公司、無錫江陰東方公司,更多的是民營企業,如佛山寶達,珠海江龍,青島藍波,威海竹內,上海琺伊等,大約占到我國游艇制造企業的一半,當然還有外商投資和合資企業。中國的游艇制造雖然在摸爬滾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對世界400億美金的貿易值,我們僅僅占了1/130,面對國際級的游艇制造企業,如美國水星、意大利法拉帝、英國圣斯克以及一些臺灣企業,我們的整個游艇制造產業在競爭中顯得還是相對弱小。
2.2自主品牌的欠缺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的游艇制造業發展,很多國內游艇企業在從事為國外知名企業貼牌生產或來料加工的工作,僅有少數企業買斷國外游艇品牌在中國的生產銷售權而進行自主生產,擁有自主品牌的游艇生產企業更是鳳毛麟角。結果,依靠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我們只能“蠶食”少得可憐的貼牌加工費,卻要看著外方合作商“鯨吞”設計、科技和品牌所帶來的巨大收益。遠離游艇消費中心、缺乏自主研發設計等“先天不足”,并不是游艇制造業壯大的真正瓶頸,缺乏品牌才最為致命[2]。沒有自主品牌使我們很難在國際企業的競爭之中立足。雖然從技術層面來講,我們的制造技術完全可以駕輕就熟,但是品牌的建設涉及到整個行業、產品的質量、設計、市場推廣等諸多方面,游艇企業小打小鬧難有作為。
2.3專業人才的缺失
人才是支撐游艇產業未來持續良性發展的關鍵因素。游艇產業需要有掌握前沿技術的技工和熟練工人、有具有國際眼光的游艇外觀和內裝設計人員、有服務意識的維修維護人才。然而,目前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矛盾比較突出。長期招聘的技工數量少,導致企業之間相互“挖人”的惡性競爭,而針對一些特殊工藝,國內又沒有技術精湛的技工,只能到海外借助外援。國外的游艇設計有專業機構,我國的游艇設計專業人才少,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國內企業只能聘請外籍人士,大部分從新加坡、美國、香港等地聘請。由于游艇產業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國內有眾多船舶、海運高等院校和職業教育院校,鮮有開設游艇專業和課程,導致我們的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嚴重滯后,特別是維修維護人才的培養,目前基本處于空白狀態[3]。
2.4經濟實力的不足
國內游艇制造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進軍國內外游艇市場方面表現出了積極開拓的精神,但是大多數企業依靠自有資本,融資渠道不暢。由于私家游艇此類商品不是公共消費品,市場需求有一定的限度,很容易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一旦經濟下滑,消費收緊,很多企業銷售不暢,訂單受挫,資金鏈斷裂,面臨虧損和倒閉的風險。由于這種行業發展的特殊性,要吸引風險投資融資也相對困難。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應對各種危機,游艇制造企業很難持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3對策建議
3.1加強合作團結作戰
游艇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游艇制造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生存,必須摒棄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自私”思想,借助于游艇發展的行業環境,和諸多游艇企業加強合作交流,“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生存”。只有合作交流團結作戰,才可能避免惡性競爭。只有整個行業做大做強,才會有企業的長足發展。
游艇企業可以通過協會這樣的平臺加強交流,實現資源信息共享,及時了解產業鏈的配套信息,參加國內外的各種游艇展覽會,了解最新的市場發展趨勢,尋找新的需求和發展空間,在聯合采購談判中爭取主動權。同時,通過協會的力量,可以進一步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科研、人才培養、招商引資、稅收、法規法律方面的優惠政策,為整個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3.2樹立品牌戰略意識
游艇是海外舶來品,以中國造船的思路制造世界級的豪華游艇,很難在世界市場上擁有立足之地。因此,作為中國游艇制造企業要擁有世界性的眼光,高瞻遠矚,緊跟世界潮流,研究世界市場,在對游艇和產業的認識上做到和世界同步。樹立自主品牌,堅定不移地走品牌建設之路。
在國內,要狠抓內功,提升企業自我管理能力,推動產品結構的升級,尤其要在產品設計和質量上面做文章,用一絲不茍的態度和一流的產品品質贏得國內外消費者的信賴。在國外,通過各種銷售渠道,開辟歐洲、美國和亞洲等消費市場,在獲得市場關注后,建立起營銷網絡,對特定的客戶群體進行品牌營銷,逐步樹立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品牌的建設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短期的資金投入或是廣告只能風光一時,因此,樹立品牌的道路還應該步步為營,持之以恒。
3.3推行內外并蓄的人才政策
國內游艇企業應該以開放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接納人才、發現和培養人才,盡快形成合理的人才機制,帶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大膽從國際上引進“外才”,涉及管理、技術、品牌和營銷等各方面。通過“借腦”,加快提高國內游艇設計、制造和服務水平,提升企業人力資本質量。同時,企業也應為來自國外的設計、研發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逐步積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軟實力。
當然,解決人才瓶頸問題的根本,還在于立足本土“育腦”,構建游艇產業專業人才教育和培訓體系。特別是專業的技能型人員,要加快本土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工作,提升本土人才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不能一味靠引進海外技術和人才,而應該在學習和引進的基礎上,培養新人,創造新技術,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另外,可以嘗試“訂單培養”的模式,形成以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政、校、企三方合作,產學研結合的聯合辦學機制,培養一批在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盡早解決游艇產業人才匱乏的問題[3]。
3.4 創造一切機會拓寬融資渠道
頭頂中國“游艇第一股”光環的珠海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28日在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在發行市盈率高達96倍的情況下首日漲幅仍達到17.38%。嚴格意義上講,游艇業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并不是始于太陽鳥的上市。在去年年中,以船舶設計為主業的創業板企業上海佳豪宣布成立游艇發展公司[4]。兩創業板的收益令其他游艇企業頗感振奮,也為中小型游艇企業的融資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
借用資本市場,走資本經營之路,企業才能更快的做大做強。擁有一定高新技術的游艇企業不妨創造條件在國內外證券市場上尋找機會,也可以在適當的階段引進有實力的投資者或風險投資。當然,任何融資渠道都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政府的稅收政策、中小企業的貸款扶持、上市公司的審批等等都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游艇制造企業可以聯合起來爭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 上海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2009 -2010年中國游艇產業發展綜述報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0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行業,是科學技術物化的基礎,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載體,是國防建設的基礎工業,也是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供消費類機電產品的行業。自貢是因鹽設市的老工業城市,機械工業經濟在全市國民經濟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但是自貢機械工業技術和世界機械工業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加上地理環境的限制,自貢機械工業在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使得自貢機械工業不得不加快發展速度,發展先進的技術,當然新形勢也給自貢機械工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新的挑戰。
1 自貢機械制造業發展現狀
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對于自貢這樣的老工業城市的改造和構建和諧的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自貢機械制造業經過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產業集群,并且在產業關聯方式上,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產品形成兩大關聯:一是產品的生產鏈關聯,二是產品的產品鏈關聯。這兩大關聯使自貢機械產業發展成以鍋爐及容器、金屬切削機床、工程及運輸機械、泵閥設備、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天然氣(LNG)設備、商用汽車及零部件、電力輸變電設備七大類產品鏈。
截止2011年,自貢機械工業方面的企業已達212戶,占全市企業的36.6%,完成產值487.51億元,占全市的43.8%。但是其中鍋爐及容器產業鏈則只有6家企業,卻完成了76%的產值。其余幾大產品鏈只占了24%的產值,可見自貢機械企業布局的不合理。其次自貢機械生產的產品只有中型機械,小型機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企業,重型機械的生產為零,可見自貢機械行業發展不均衡。
2 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競爭能力分析
2.1 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有:(1)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已經產業集群,具有相當大的產業發展空間;(2)自貢位于成渝經濟區的中間位置,川南城市群的幾何中心,具有相當的地理優勢。(3)自貢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具有相當的技術儲備。(4)自貢現有“一環三橫五縱”的大城市骨干路網,交通便利。(5)自貢人力成本較沿海發達的地區低。
劣勢有:(1)自貢缺乏優質的鋼鐵材料,只能從較遠的攀枝花等地方運進,材料成本高。(2)除了鍋爐容器產品,其他產品發展任然處于起步階段,在設計和制造實力方面遠落后于國內江浙地帶。(3)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基礎設施仍然滯后,建設資金和高端人才短缺,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瓶頸制約發展。
2.2 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機會和威脅
機會有:(1)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一大批重點工程建設陸續開工,為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2)中國將大力發展成渝經濟區,而自貢正好位于成渝經濟區的中心位置,為自貢機械加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3)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又將能帶動一大批企業的崛起。(4)自貢毗鄰宜賓即將修建宜賓港,利用長江水路運輸擴大市場。
威脅有:(1)工業發達國家及東部地區產業向西部轉移步伐加快。(2)自貢機械制造產品鏈單一,一旦該產品市場壓縮,將對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是重重一擊。(3)行業整體的生產水平偏于中下,制造的產品也都處于中低端。(4)國內市場分布零散,產品售后服務網點建設緩慢。
3 自貢機械工業存在的問題
(1)企業結構不優:自貢除了鍋爐容器等大型的領頭企業,像金屬切削機床、工程及運輸機械、泵閥設備、壓縮天然氣設備、商用汽車及零部件、電力輸電設備的的企業結構不優化,其發展方式任然是粗放型和資源利用型,沒有向科技型、節約型轉變。
(2)自貢中場產業的滯后:中場產業中關鍵性、高功能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間材料具有很大盈利空間(如汽車零部件,液壓件等),而自貢大多數產品都是低端產品,市場競爭既激烈,利潤空間也小。
(3)產品檔次差、影響力弱:以機床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無論是在行業內、還是在全國,都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影響力很弱。企業產品缺乏核心技術,企業對市場的瞬息萬變反應較慢,因此產品很多總是落后于市場需求。
4 自貢機械裝備制造業發展對策
4.1 提升傳統機械裝備制造業,加快優化結構
首先政府鼓勵企業直接參與行業技術國家標準制定,同時企業自身應注重國內外技術(裝備)集成,通過引進消化和自主研發,實現機械制造業向先進適用運輸裝備、新能源裝備、高端精密制造、先進通用設備及基礎零部件等領域聚集,促進普通機械制造向高端制造轉化,形成一批具有工程總包能力的企業集群。
4.2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產業
鼓勵企業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再創新,提高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水平,拓展國內乃至國際“首臺首套”設備的應用范圍。依托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自貢運輸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四川川潤股份有限公司,重點發展生活與工業污水治理、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棄物治理四大門類為主的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同時創建國家級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基地。
4.3 大力發展中小型企業
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型、生態環保型、勞動密集型和外向型中小企業,培育一批“成長型”和“小巨人”企業,形成與龍頭企業(集團)配套協作和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加快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和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鼓勵支持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擴張發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構建民營經濟發展的公平競爭平臺,化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4.4 大力發展中場產業
要抓住在金屬復合材料、核燃料元件、液壓元件、汽車零部件、柴油發動機配套件、壓力容器等中場產業方面的技術優勢,通過自主研發、引進技術、合資、重組等多種方式,形成專業化、系列化、大批量的生產體系,提高質量、可靠性、技術檔次,適應整機發展的需要,并為周邊地區機械裝備制造業提供配套。
參考文獻:
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制造技術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只有跟上先進制造技術的世界潮流,將其放在戰略優先地位,并以足夠的力度予以實施,才能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發展的現狀分析
機械制造技術是研究產品設計、生產、加工制造、銷售使用、維修服務乃至回收再生的整個過程的工程學科,是以提高質量、效益、競爭力為目標,包含物質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統工程。
20世紀70年代以前,產品的技術相對比較簡單,一個新產品上市,很快就會有相同功能的產品跟著上市。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市場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CIMS技術的大力推廣應用,包括有CIMS實驗工程中心和7個開放實驗室的研究環境已建成。在全國范圍內,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項目,諸如CIMS軟件工程與標準化、開放式系統結構與發展戰略,CIMS總體與集成技術、產品設計自動化、工藝設計自動化、柔性制造技術、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質量保證技術、與數據庫技術以及系統理論和方法等均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不同程度的進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機械制造和絕大部分中小型機械制造企業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統,底層基礎自動化還十分薄弱,數控機床由于編程復雜,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制造業仍然存在一個階段性的整體上的差距。
目前,我國已加入WTO,機械制造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新的機遇。因此,我國機械制造業不能單純的沿著20世紀凸輪及其機構為基礎采用專用機床、專用夾具、專用刀具組成的流水式生產線――剛性自動化發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發展,即全球化、網絡化、虛擬化、自動化、綠色化。
二、世界機械制造業發展出現的特點
21世紀,世界機械工業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對比其他行業,機械工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這些主要特點:
1 經濟規模化。全球化的規模生產已經成為各大跨國公司發展的主流。在不斷聯合重組,擴張競爭實力的同時,各大公司也紛紛加強對其主干業務的投資與研發,不斷提高系統成套能力和個性化,多樣化市場適應能力。
2 地位基礎化。發達國家重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不僅在本國工業中所占比重、積累、就業、貢獻均占前列,更在于裝備制造業為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現代化經濟不可缺少的戰略性產業,即使是邁進“信息化社會”的工業化國家,也無不高度重視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3 機械制造業跨國并購加劇。現代并購不再一味地強調對抗競爭,強強聯合成立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這是機械制造業全球化過程中大公司謀求生存發展的一大特點。而且趨飽和的市場,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投資建廠的風險增大,也使得更多企業開始采用聯合并購的手段。在建廠的前提下,優化企業產品結構,以達到提高生產能力、擴大市場份額、獲取規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術為內涵的行業來自技術創新的威脅,使跨國公司走上了聯合之路,以形成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機械制造業大企業間的戰略并購,導致了機械工業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機械工業的競爭格局出現了協作型的局面。
4 機械制造業全球化的方式發生了新變化。傳統的全球化方式有兩種:一是以母國為生產基地,將產品銷往其他國家;二是在海外投資建立生產制造基地,在國外制造產品,銷售到東道國或其他國家。特點是:自己擁有制造設施與技術,產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資源的利用上,僅限于利用東道國的原材料、人員或資金等。
三、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方向
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技術的最新發展階段,是由傳統的制造技術發展起來的,既保持了過去制造技術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斷吸收各種高新技術成果,并滲透到產品生產的所有領域及其全部過程。
20世紀80年代,隨著掃描顯微鏡的發明和使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進入納米尺度,納米技術是指實現納米級精度,是一種在納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和分子結構,物質特性及相互作用與運動,并運用這種技術為人類服務的高新技術,納米技術對制造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應用范圍將非常廣泛,包括納米材料技術、納米加工技術、納米裝配技術和納米測量技術等。
1 前言
制造業是貴州工業的主體,其中原材料、煙酒等產業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機械、冶金、化工、煙酒、食品及制藥為主的傳統產業及航天、航空、電子三大軍工基地,構成了全省工業發展的基礎,為貴州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貴州的工業體系中,制造業企業占全省工業企業總數的63.1%,制造業從業人員占工業從業人員總數的62.2%。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貴州傳統制造業比重過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日趨嚴重,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差,總體經濟效益低,已成為制約貴州省工業發展的瓶頸之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制造業,已成為促進和加快制造業發展,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緊迫任務。
信息化是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加快推進我省制造業信息化是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水平、提高制造業整體競爭力的需要;同時也是發展先進制造業、加速推進我省工業化進程,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2 現狀與問題
2.1 貴州省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十一五”以來,我省積極貫徹“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方針,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穩步推進,初步形成了以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核心的制造業信息化應用創新體系;以培訓基地和中心為骨干的應用技術人才培訓體系;以生產力促進中心為重點的應用服務推廣體系等支撐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三大體系。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升
2.2 存在的問題
貴州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企業信息技術應用不平衡,需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應用水平
地方企業與軍工企業相比,在應用上仍存在較大的技術落差。全省大多數地方中小型企業對4CP技術的集成應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部分企業還局限于單元技術的應用,普及應用率較低。
2.信息化建設的投資效益還需要提高
部分制造企業雖然投入大量信息化建設資金,卻不能有效實現內部信息共享和提高生產效率,達不到精益生產或精細化管理、控制和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信息化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的作用還未全面顯現出來。
3.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對信息化建設認識不足,部分企業信息化建設滯后,特別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尤為欠缺,致使大多數企業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創新能力和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難以形成競爭優勢或產業優勢。
4.人才缺乏狀況依然嚴峻
現有信息化人才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與企業現實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信息化專業人才流失也較為嚴重。應用技術人才短缺仍是制約我省制造業信息技術深化應用和加快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3 對策
根據上述問題,我們給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1.加強政府部門的協同、管理和服務
充分發揮省制造業信息化管理辦公室的管理和服務功能,統籌規劃我省制造業信息化的建設,研究出臺有關指導政策和管理制度,協調解決存在問題,針對重點領域和行業,整合資源,組織抓好重點示范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以點帶面,推動制造業信息化發展。
2.營造有利于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整合資源,推動制造業信息化產學研合作,積極引進推廣信息化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技術咨詢、服務和指導作用。為實施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提供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制造業信息化持續和健康發展。
3.引導企業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
以企業投入為主體,進一步加強政府資金引導,重點支持以數字設計、數字生產、數字裝備和數字管理為目標的制造業信息化項目實施。鼓勵和支持已具有較好基礎的企業,加強在系統應用集成、產品創新、人才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努力向數字企業目標邁進。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制造業信息化多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鼓勵我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在辦好現有信息技術本、專科專業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申辦碩士、博士點,擴大本土信息化高中級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同時,加強與教育部門、勞動部門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進一步加強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培訓中心建設,大力開展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和生產技術人才的培訓。
綜上所述,貴州的制造業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制造業信息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關注每一個環節,走自主創新之路,通過自主創新促進制造業信息化的長遠發展。大力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對貴州制造業轉型升級,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實現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加快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我省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將圍繞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著力提高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的信息化水平,努力提升創新能力,為加快構建我省特色產業體系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制造業信息化的內涵和策略[J]. 中國工程科學, 2001, 3(7):7-11.
[2]杜平安. 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與現狀研究[J]. 中國機械工程, 2003, 14(13):1126-1130.
[3]汪琛君, 孫興. 貴州省制造業信息化人才培訓現狀與存在的問題[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4):206-207.
[4]楊小蘭, 孫興. 貴州省制造業信息化年度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與設計[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5):63-66.
[5]陳厚義. 對貴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幾點認識[J]. 貴州財經學院學報, 2004(2):68-71.
一、引言
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整車行業的頂端,可以說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隨著整車消費市場與服務維修市場的迅猛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不但發展迅速,而且發展趨勢良好,不斷轉型升級,向專業化方向轉變。本文主要通過對浙江省寧波市模具的龍頭企業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和財務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雙林公司存在家族式管理弊端、償還能力下降以及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增長趨勢減緩等問題。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相應的改進建議:雙林公司應該淡化家族制、合理把握股權集中度以便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
二、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汽車市場在普及化消費需求的帶動下迅速成長,成為了吸引全球汽車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為本土零部件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汽車零部件出口額增長較快,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加入WTO以來,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規模更是迅猛擴大,2001至2010年汽車零部件工業產值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5.07%,高于汽車工業總產值21.17%的年均增速。然而,我國零部件工業產值占汽車工業總產值比重只有30%左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60%~70%。這與我國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制造產品更多地集中在低附加值產品領域有很大關系,因為在關鍵零部件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工藝水平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我國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制造的產品還難以達到跨國汽車企業對整車匹配的較高要求。
三、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現狀分析
1.公司簡介。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屬于股份制企業,成立于1987年,總部設在寧波,是以經營汽車零部件為主的公司。目前,公司廠區占地面積600余畝,現有員工3000余人,并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2個生產基地及4個代表處。
2.企業基本情況調查及分析。(1)企業股權分析。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屬于典型的家族式企業,公司控股股東為雙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本公司股份58.75%。雙林汽車實際控制人是鄔建斌家庭成員,包括鄔建斌、鄔維靜、鄔曉靜,分別擁有90%,5%,5%的控制權,并由鄔建斌出任公司的董事長一職。除了雙林集團持有的58.75%外,在雙林汽車的十大股東中,只有鄔建斌的股份超過1%,達到了6.42%,其余股東都不足1%。鄔氏家族通過雙林集團和鄔建斌直接持有的股份比例高達65.17%。(2)企業財務分析。浙江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上半年財務狀況:2014年1-6月份業績穩中有升,實現營業收入722,671,536.22元,同比增長27.83%,營業利潤為74,028,486.50元,同比增長8.08%,利潤總額為76,716,411.71元,同比增長9.08%,實現凈利潤(歸屬母公司)64,342,199.77元,同比增長11.43%。
而從2011年到2013年期間,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得出,雖然雙林股份的總資產從184,329萬元上升到203,856萬元,上升幅度為10.59%;但是負債也由81,971萬元上升至98,397萬元,上升幅度為20.03%;同時,所有者權益也上升了4.49%。通過計算發現雙林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上升了39%。由此可見,公司總資產規模的上升主要是由負債增加引起,也就是說,公司在這幾年間增加了對外借款,減少了自己的資金持有量。負債的較大幅度上升以及所有者權益小幅的上升,直接導致了公司財務風險加大,資金成本升高,財務費用增加,財務杠桿效應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同時發現,代表短期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從2011年的2.27%下降至2013年的1.33%,且一直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不僅如此,現金比率從2011年的95.46%跌至2013年的37.21%,下降幅度竟然高達61%。不能不說,這與雙林公司資本的支出逐年增加以及流動負債的大幅度增加有著直接關系,且不僅不利于公司調度資金,還會加大資產風險。
此外,除了資產負債率,股東權益比率和盈利能力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雙林公司的股東權益比率從2011年的67.2%下跌至2013年的54.42%。作為長期償債能力保證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股東權益比率指標的降低說明雙林公司資產中由投資者投資所形成的資產增加幅度減少,償還債務的保證能力降低。其實,該項指標一直以來頗受投資者的關注,因為它能夠顯示一個企業對債權人的保護程度,指標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的信心。同時,雖然資產或所有者權益是對企業債務的最終保障,但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企業很少靠出售資產或者股權來償還債務,企業平時的盈利才是償還本金和利息最穩定也是最可靠的的來源,因此,企業盈利能力也是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經過分析發現,受汽車產業格局變化及汽車零配件行業競爭日漸激烈的影響,雙林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下降。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代表公司資本經營能力的主要指標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從2011年的16.23%下降至2013年的10.64%,下降幅度達到34.44%,這表示公司投入資本經營而取得利潤的能力、資本的增值能力和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均在下降。其次,代表商品經營能力的銷售凈利率2011年到2013年期間從14.58%下跌至8%,下降幅度達到41.15%。除此之外,三項期間費用比率一直在12%以上,其中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在2012和2013年都有較大的支出,尤其是財務費用。數據顯示,2013年雙林公司的財務費用為1450.49萬,增幅高達65.54%,且主要用于短期借款;而管理費用的增加則主要是因為工資及研發費用的增加。最后,雙林公司所享受的所得稅、增值稅稅收優惠在2011年、2012年兩年間已陸續到期。而從2013年開始,雙林公司獲得的財政補貼支持較前兩年有大幅度下降,從而對該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可知: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潤增長幅度的減緩、期間費用的逐年增加以及政府補助減少是凈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
除了盈利能力,雙林公司的成長能力同樣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都有所下降。雖然雙林公司每年凈利潤都為正數,但凈利潤增長率從31.83%的正增長變成了現在-8.14%的負增長,而且年度之間的差異較大。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從2011年的25.75%下降了約13%,雖然銷售規模仍在增加,但是收入增長的速度有較大幅度減緩。同時,總資產增長率從2011年的16.13%下跌至2013年的23.37%。一般來說,判斷一個企業在銷售方面是否有良好的成長性,必須分析銷售增長是否具有效益性。但從2011年到2013年的數據來看,2013年雙林公司營業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賴于資產的相應增加,也就是說收入增長率低于資產增長率,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銷售增長不具有效益性,公司在銷售方面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
相比較于其他幾項能力的降低,雙林的營運能力則相對穩定。一方面,雖然近幾年雙林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略有下降趨勢,平均賬期也從2011年的72.89天上升到了2013年的91.04天,但在存貨管理方面,雙林公司的周轉天數從101天縮減為了96天。另一方面,作為衡量企業營運效率的主要指標總資產周轉率雖然從2011年開始有略微下降,但仍一直保持在72.25%以上,對于企業的營運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資產使用效率也變化不大。
四、雙林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
1.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作為鄔氏家族企業的雙林公司,鄔氏成員不僅擁有大多股份,而且掌握了全部的控制權。一家獨大的狀況使得鄔氏家族在公司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同時對公司的經營決策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這將會帶來以下弊端:(1)對其余的中小股東而言,毫無話語權也就抑制了他們參與公司管理的積極性,同時一家獨大的模式,也容易侵害其余中小股東的應得利益;(2)對投資者而言,他們會認為雙林公司中家族影響過大,公司極有可能更注重自身利益,而漠視投資者利益,從而減弱他們投資的信心和積極性;(3)對公司而言,如果一個公司做出的重大經營決策一直靠的是經營者的主觀經驗和常識,而非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就極易導致企業戰略決策上的失敗;(4)在管理上,企業核心管理成員不是鄔氏家族成員就是親屬故交一類,這種“唯親是舉”的做法顯然不利于人才的提拔與成長,不僅降低了人才競爭機制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企業發展動力的不足。
2.償債能力下降。一個企業如果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則有可能會面臨倒閉,因此,償債能力也應當作為企業經營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影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內部因素主要有:流動資產結構、流動負債結構以及企業的融資能力。而流動比率則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相比。雙林公司的應付股利和應交稅費的增加導致流動比率降低,償付能力降低,短期流動性風險加大。償還能力的下降還將使雙林公司在今后的生產經營中可能會面臨現金不足、短期債務償還能力欠缺的問題。同時,盈利能力、資產負債率和股東權益比率不同程度的下降,又將使雙林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減少,企業長期償債能力下降。
3.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增長趨勢減緩。在宏觀經濟波動中,汽車業增速趨緩使得零部件公司業績下降,雙林股份的盈利能力下降也在意料之中。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價格與整車價格有較大關聯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整車制造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國內汽車產量逐年增加,雖然這兩年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整車市場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一般而言,新車型剛上市時價格較高,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作為汽車產業鏈頂端的汽車整車制造商對零部件廠商具有較強的談判實力,因此可以將降價部分傳導給上游的汽車零部件廠商。汽車行業雖然也會遭受成本沖擊,但由于產業鏈較長,各級供應商能夠消化掉部分成本的上漲,表現在毛利率的變化上就是整車廠商毛利率較高,損失不是很大;而零部件企業毛利率相對較低,損失較大。
對于雙林公司內部而言,在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和收入增長率等各項指標的降低,三項期間費用比重上升,主營業務成本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主營業務利潤率下降主要是由產品價格下降和費用的增加引起的。雖然產品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經濟,無法由公司決定。但是費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利息以及研發費、人工費增加造成的,如果不加以解決,日漸增長的費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利潤。
由以上數據可知,雙林公司的銷售增長不具有效益性,可持續發展不強。對于一個銷售汽車配件占據94.32%收入的公司來說,銷售增長的可持續發展不強無疑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在銷售利潤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只有更大的銷售規模才能保持現有利潤或更高利潤。
五、對雙林公司未來發展的建議
中圖分類號:S77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技術裝備的工業總稱,是生產投資類制成品的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產品范圍包括機械工業(含航空、航天、船舶)、電子工業和兵器工業中的投資類產品,與工業發達國家的資本貨物相當。裝備是科學技術成果的結晶,是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載體,是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的根本手段。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才能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才能完成工業和社會的信息化。當今世界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是通過發展先進的裝備制造業而走向富強的。裝備制造業應是正在工業化的國家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
一、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現狀
1、總體水平不高
(1)設備利用率低且陳舊落后。主要機械產品和大多數電子信息設備的核心技術依靠國外引進, 自主開發薄弱, 原創性技術和產品少。出現了引進- 落后- 再引進的局面。
(2)組織結構落后, 零部件、元器件產業的發展沒有合理安排, 加之體制和機制方面的原因, 難以形成專業化、大批量、優質、低成本、先進的基礎零部件產業。
(3)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差, 新產品開發周期長, 國產裝備的交貨期長已成為在國際、國內競爭中屢屢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產品更新速度跟不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需要。
(4)經濟效益低, 銷售收入利潤率、增加值率以及勞動生產率都低于整個制造業的數值, 處于很低的水平。
2、國民經濟建設和高技術產業所需裝備依賴進口
近年來出口的迅速增長是建立在大量進口元器件、技術和裝備基礎之上的,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光纖制造裝備的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裝備的85%、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工業裝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等70%由進口產品占領。
3、條塊分割以及地方、部門保護依然嚴重
雖然歷史上已形成一批跨地區的裝備制造業集中地, 如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制造集中地; 珠江三角洲通信設備和計算機制造集中地; 東北重大成套裝備制造集中地; 西部(包括四川、重慶、陜西等) 軍事裝備制造集中地。但是條塊分割、地區封鎖、行業壟斷的市場格局, 加上法制不健全,使得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重新組合困難重重, 造成資源配置不當、組織結構分散; 又由于非正當的市場競爭, 產業結構難以優化。
4、民營企業比重過小
由于裝備制造業進入門檻較高, 民營經濟進入難度大且占比重偏小, 產業缺乏活力。
二、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方向
1、生產數字化
生產數字化顧名思義就是在數字化技術和制造技術融合的背景下,使用虛擬現實、計算機網絡、快速原型、數據庫和多媒體等支撐技術,根據用戶的需求,收集資源信息,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和資源信息進行分析、規劃和重組,實現對產品設計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進而快速生產出達到用戶要求性能的產品整個制造全過程。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迅猛發展的信息技術逐漸與制造技術融合,裝備制造業逐步走向數字化,裝備制造技術發展強勁。在大型跨國企業中,無圖紙生產已初具規模,CAD/CAM被廣泛使用,100%數字化設計得以實現。制造過程技術在快速成型、并聯機構機床、多功能機床、機器人化機床等整機方面和直線電機、高速電主軸、軟件補償精度等單元技術方面成績顯著,創造了數字化制造技術向縱深發展的條件。
我國已經發展了不同程度數控技術、制造信息支持系統以及CAD/CAPP/CAM/NET/CAE為主體的技術等在。在“九五”期間,特別是實施“CAD應用工程”后,CAD技術被我國大量的骨干企業不同程度地采用,促進了我國的設計自動化水平的質的提高。
2、生產自動化
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是對生產裝置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響應和保護的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它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生產過程的需要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新領域。自動化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著地區的產業結構,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我國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發展戰略在20 世紀90 年代初就提出了。逐步提高的自動化程度,使自動化工程造價比重逐步提高,促進了科技的進步要求工程技術人員更新科學知識,提高工程素質。全自動化的裝備制造業生產也許永遠無法實現,不過這并不妨礙人們對裝備制造業自動化的追求。無論是為了解放繁重勞動的人類,還是為了追求資本效益的最大化,這都必然促進裝配制造業的自動化。
3、綠色制造
綠色制造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制造工程師學者發表關于綠色制造的藍皮書,提出綠色制造的概念,綠色制造逐漸受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關注。緊接著關于環境管理的ISO14000 系列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綠色制造作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造模式為人類所廣泛接受。環境保護標準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使綠色競爭力將成為制造業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制造必然成為新世紀制造業發展的方向。傳統制造模式將改變,綠色制造技術應運而生。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綠色計劃”在一些國家的政府部門已經推出,有些國家進口產品時進行綠色認定,只接受綠色標志的商品。甚至有些國家制定了極為苛刻的產品環境指標來限制國外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即設置綠色貿易壁壘,以保護環境為借口,推行為世人所不恥貿易保護政策。我國在綠色制造方面差距較大,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掀起的“綠色浪潮”。
當今世界,微電子技術、大規模集成電子技術與機械工業相結合,機械工業蓬勃發展,可是卻造成了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和浪費及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這是困擾全世界的技術人員和環保人士的難題題,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綠色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該領域已經開始的到我國的充分重視。
傳統制造根據市場信息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其余就考慮得較少,這是傳統制造和綠色制造的最大區別。綠色制造通過綠色生產過程(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設備、綠色工藝、綠色包裝、綠色管理) 生產出綠色產品,產品使用完以后再通過綠色處理后加以回收利用。綠色制造使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達到最高,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不利影響。iso9000 系列國際質量標準和iso14000 國際環保標準為綠色制造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 綠色革命' 的大潮已經來到。
4、生產全球化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全球購并席卷全球,近期國際經濟關系中出現了購并的金額大、范圍廣、跨國案例的比例高的特征,這是全球化進程結果。一批跨國公司在購并中形成和壯大了。現今,全球有超過5.3 萬家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
國際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以及世界制造基地的轉移與跨國購并伴隨而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結構正在轉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低附加值、資源消耗性的產業轉向人力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工業發達國家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以OEM方式將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中的低端部分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對自身比較劣勢的部分,通常采取全球化采購。跨國購并和國際產業轉移,全球化的顯示了另兩個表征:全球采購與配套、全球設計與制造。上述表征相關的必然結果是金融的全球化。可以預見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市場競爭將會愈演愈烈。
中圖分類號:F416文獻標識碼: A
1 前言
熒光增白劑(flourescent whitening agents)是一種無色的有機化合物,它能吸收人眼看不見的紫外光(波長范圍在300-400nm之間),再發射出人肉眼可見的藍紫色熒光(波長范圍在420-480nm之間)。熒光增白劑能顯著的提高被作用物(底物)的白度和光澤,所以被廣泛的用于紡織、造紙、塑料以及合成洗滌劑等工業。熒光增白劑也可被看做是一種白色染料,或者是白色的熒光染料,利用熒光給人給予視覺感受器官以增加白度的感覺。
紙制品的白度是一項重要的質量指標,為了生產具有較高白度的紙制品,造紙商過去主要采用化學漂白(如氯氣漂白)、添加藍色染料等措施來改進紙制品的白度,但這種白色紙制品看上去往往仍有微黃發暗之感。自從熒光增白劑用于紙制品后,利用其吸收紫外光發射藍紫色熒光而后與紙制品上的微黃光互補增白的原理,使紙制品的白度大增,并且經濟合算。熒光增白劑是一種具有光學性增白作用的染料,是迄今為止被認為是制造白色紙張的最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助劑[1]。
2 造紙用熒光增白劑的類型及制備
跟據熒光增白劑分子結構中含有的磺酸基團的個數,可以將造紙用的熒光增白劑分析劃分為三類:雙磺酸型、四磺酸型和六磺酸型。。
2.1 雙磺酸型熒光增白劑的制備
雙磺酸型液體增白劑具有良好的纖維親和力、熒光強度高,用量少而經濟,但酸堿穩定性差,其代表為VBL型。
Massimo采用大比例有機溶劑調配法[2],將15g VBL型等不易溶的FWA和55g二甘醇復配,得到液體型熒光增白劑。該溶液在20℃時,黏度為150mPa?s;在-15℃下,溶液保持穩定。使用該文獻中的方法,制備得到的二磺酸型增白劑成本較高。
Erwin等[4]首先采用常規方法得到熒光增白劑濾餅,濾餅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為40%,然后用75g濕濾餅和去離子水混合,加入0.2g黃原膠、0.1g苯噻唑啉酮等化學助劑,充分分散后,加入少量的二磺酸型結晶作為晶種,結果得到體系含有各種微細結晶、性能穩定的熒光增白劑。
2.2 四磺酸型熒光增白劑的制備
含有四個磺酸基團的液體熒光增白劑,其成產方法和VBL型相同,主要是在總的分子結構中增加了兩個磺酸基以及多個羥基等親水性基團。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用氨基苯磺酸替代VBL生產中的苯胺,用多元醇胺代替單醇胺。結果得到的熒光增白劑在分子結構中引進了兩個磺酸基團及2~4個羥基,這些增加的基團具有較大的極性,按照大大增加了FWA的水溶性。
2.3 六磺酸型熒光增白劑的制備
含有六個磺酸基團的液體熒光增白劑,其生產方法和四磺酸型大體相同,主要是在總的分子結構中增加了兩個磺酸基以及多個羥基等親水性基團。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用苯胺2,5-雙磺酸單鈉鹽代四磺酸生產中的對氨基苯磺酸。結果得到的熒光增白劑在分子結構中多引進了兩個磺酸基團,這些增加的基團具有較大的極性,按照大大增加了FWA的水溶性。
3造紙各步對熒光增白劑的不同要求
紙漿造紙在制造過程中大都需要進行加填、施膠、涂布和染色等工藝處理,造紙生產中的各部對熒光增白劑有著不同的要求:
(1)濕部-紙漿的增白 增白劑對紙張的增白是在水介質中進行的,所以要求所用的熒光增白劑品種既有較高的水溶性,又是價格低廉的。還要求熒光增白劑對紙纖維及其制品有較高的泛黃點。
(2)干部-表面施膠 施膠的目的在于減少毛坯對水、墨水和油墨的吸收,提高紙張的平滑度、疏水性以及適應性。為增加紙張的白度,需要在施膠的膠液中加入熒光增白劑,在具體的施膠過程中,視紙張的規格或等級在其一面或兩面進行。施膠過程中用的熒光增白劑一個主要指標是水溶性。
(3)干部-表面涂布 涂布的材料主要是膠黏劑和無色的無機顏料(如高嶺土、碳酸鈣、氫氧化鋁、鈦白粉)配制成涂料,涂布在紙張表面,以使紙張有非常光澤潔白的表面,并使涂層具有很好的防水性。
4 影響增白劑增白效果的因素
在造紙生產過程中,選取的熒光增白劑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對紙張的增白效果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是即使選取對了合適的熒光增白劑品種,但在使用過程中不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添加也會對增白效果產生消極影響。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影響增白劑增白效果的因素:
4.1 底漿的白度
底漿白度的不同對增白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研究表明,當紙漿的基礎白度達到75%以上時,無論是漿內使用熒光增白劑,還是在表面施膠和涂布中都可以是紙張獲得最大的增白效果。若是紙漿的基礎白度小于65%,那么使用再多量的熒光增白劑都不能使紙張白度有所提高[8]。
4.2熒光增白劑的泛黃點
研究表明,當熒光增白劑的使用量超過泛黃點后,紙張的增白效果不但不會
增加反而還有可能出現“泛黃”現象。研究發現,根據紙張不同白度的要求,增白劑的用量應控制在約占干漿重量的0.05%-0.2%。
4.3 酸堿度的影響
紙漿的酸堿度對熒光增白劑的增白效果非常明顯的影響,當pH值在 6~9范圍內時,紙張的白度值隨著pH值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當紙漿的pH值低于5.0時,其增白效果明顯下降,當pH值在4.0以下時,熒光增白劑的增白效果基本消失。這是因為每種熒光增白劑都有其適用的pH范圍。
4.4 表面活性劑
帶有正電荷的表面活性劑會中的正電荷會與熒光增白劑分子中的陰離子反應生產沉淀,降低熒光增白劑溶液的吸光度,甚至會導致激發出來的熒光猝滅。帶有負電荷的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型的熒光增白劑混合后,對增白劑分子的增白效果則無影響或影響極小。
4.5其它因素
熒光增白劑復合使用時的配伍和比例、熒光增白劑的商品劑型、紙漿所使用的水質、金屬離子含量的多少、增白劑在漿料中的添加順序、增白劑分子的抗日曬性、紙漿的前處理以及后處理等,都會對熒光增白劑的效果產生影響。
5 展望
針對國內市場上增白劑存在的諸多問題,其未來的研究和生產將會在如下幾方面進行提高。
(1)開發熒光增白劑與一種或幾種造紙用化學品預混的產品,提高熒光增白劑產品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更好的為造紙工業服務。
(2)開發pH適用范圍更廣的液體熒光增白劑。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熒光增白劑均無法滿足強酸和強堿條件下的使用,降低了熒光增白劑的適用范圍。
(3)開發特種紙的專用品和高檔品,滿足未來高端領域紙業的發展需求。如可用于強酸性施膠的特種液體熒光增白劑,可用于施膠壓榨和淀粉涂布具有鮮艷的最高白度等級的特種液體熒光增白劑。
(4)研制存貯穩定的液體劑型熒光增白劑。使其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自動化造紙生產線,這不但能夠降低人工成本,還因為粉塵的降低使得熒光增白劑在添加時的工作環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有利于工人健康。符合職業健康安全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上世紀七十年代,原糧食部組織了全國范圍內的碾米設備選定型工作。通過這項工作,使得我國的碾米機械水平大為提高,當時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在東南亞已處領先地位。我國的礱谷機技術至今仍不失為世界同類產品中的先進技術。
(2)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陸續引進了數百套國外先進的面粉、碾米、飼料等成套加工設備和技術,通過長達近十年的消化吸收攻關工作,全面提高了我國的糧食加工機械制造水平,縮短了我國的糧食加工機械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但是,受當時體制和條件的制約,糧食加工機械設備的消化吸收工作主要是山原生產廠家承擔,力量分散,缺乏國產設備成套化和規模化生產方面的考慮,使我國糧食加工機械制造業失掉了一次產業整合、規模化發展的好機會。可喜的是,飼料加工機械制造、碾米加工機械領域也出現了成套設備和技術生產廠家一汀蘇牧羊集團、江蘇正昌集團、湖南郴州糧機廠、浙江諸暨糧機廠一等,成為首批掌握成套設備和技術的糧食加工機械制造企業。這些成套化、規模化經營的企業向全國同行展示了技術水平、設備質量、售后服務方面的優勢和特點。
(3)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糧食加工機械制造業如同其它機械行業一樣逐步走向市場。特別是自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使糧食加工管理放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許多國營糧食加工機械制造廠因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經濟體系,紛紛陷入困境。經過國有企業改制浪潮,大部分通過管理層承包或整體出售,成了集體、個體及股份制等多種所有制的工廠。他們憑借老廠幾十年的人才資源、技術力量和品牌優勢的積累,加上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一些有膽識的民營廠領導注重科研與科研院所合作,花費重金引進先進機械加工設備,提高了糧食加上機械制造質量,逐步向成套化,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同時注重打造名牌產品,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例如:
1998年,原安陸糧機廠的十多名骨十,以股份制的形式組建湖北永祥糧機公司,公司迅速壯大。到2005年,水祥公司資產超過億元,年銷售收入8000萬元,上交稅金500萬元,遠遠超過原廠的業績。水祥糧機公司的崛起引發了群起效應,現在安陸的民營糧機企業已發展到近三十家,糧機產業總資產已近3億元,從業人員近3000人。糧機產品已拓展到碾米、榨油、面粉、倉儲運輸、膨化、脫粒六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產品出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糧機的銷售額超過4億元。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行業界限,一些國防工業體系的企業,借助軍轉民的優惠和企業加工裝備方而的優勢,投人很大的力量開發生產糧食機械,如天津核理化院、哈飛公司等。這些企業目標大都瞄準技術難度高的設備,如:面粉加工設備中的磨粉機、高方篩、清粉機和大米色選機等。
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提供的‘份最新資料顯示,開前,中國糧油和農業機械工業企業約為8000余家,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1470家,其中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487家,民營企業916家,三資企業67家,分屬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飼料生產專用設備、畜牧機械、機械化農具等。截止同前,糧油和農業機械企業資產669.6億元,其中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為358億元,占總計的53.5%;民營企業資產為274.6億元,占總計的41%;三資企業資產為36.8億元,占總計的5.5%。行業從業人數為41萬人。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外資企業紛紛采取合資、獨資的方式走入國門。瑞士布勒公司在向我國銷售了幾百套面粉、大米加工設備后,在無錫、深圳投資創辦了獨資糧食加工機械、電子設備制造廠,最近又收購了“陜西糧機”等企業,占據我國糧食加工機械高端市場的意圖顯而易見。日本佐竹公司借日本進口我國東北大米,成功向我同推銷了數十套碾米機械設備,并于1998年在蘇州建立了糧食加工機械生產基地,2004年在廈門建立第二工場,先后成立了北京、哈爾濱、沈陽、成都、廈門等多家事務所,同時利用其收購的英國西蒙公司技術在我國推銷剝皮制粉設備和技術意大利GBS公司在我國也有70多條面粉生產線的成套設備,2004年該公司進軍北京,成立了吉必圣糧食機械公司。美國皇冠公司1997年在北京建立辦事處,2001年與武漢友誼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國內最有競爭力的油脂加工設備生產廠商之一。
綜上所述,我國糧機制造領域已經匯聚了擁有世界上最先進制造技術的國際跨國公司,我國糧機企業面對強大的國外競爭對手正努力奮斗,進行行業內的技術升級和組織整合,一些龍頭企業已擁有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機和噴涂流水線等先進設備和加工手段,糧機制造業已有了值得客戶信任的名牌產品。
二、國外糧食加工機械制造業的現狀
國外擁有先進糧機制造技術的企業大都有兒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特別是近幾十年米,國際上糧機制造業發生了一系列大的企業兼并活動,完成了產業整合,出現了全球性跨國公司。1972年,布勒公司通過收購德國的米亞格公司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糧機制造供應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生產面粉加工機械但更以飼料加工機械見長的貝爾加公司收購本國知名的面粉加工機械企業圣加蒂,再于2000年兼并另一家同樣知名的面粉加工機械企業圣高爾菲特公司,形成最大的面粉加工機械生產商GBS集團。原英國的西蒙公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與另一老牌糧機生產商羅賓遜公司合并,不到十年就被以生產碾米機械聞名于世的日本佐竹制造所收購。
如今這些世界級糧食加工機械制造公司都在我國落了戶,并建立起了完整的糧食加工機械、電子設備等制造體系,設立銷售公司,有計劃地逐步收購我國糧機制造行業內的強勢企業,以求壟斷國內市場。我國糧機制造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
三、國內糧機制造業存在的問題
3.1技術裝備水平低
我國糧機制造企業的規模和實力與國外著名糧機制造公司的差距顯著,擁有的 技術力量和先進制造裝備數量、檔次相去甚遠,機械產品在設計水平與制造工藝方面還達不到國外先進水平。在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能力上更是無法與其相比,自主創新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仿制產品多。不少民營企業自己沒有加工能力,采取外協加工再進行組裝來生產設備,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自1998年來,由于缺乏行業管理,大多數產品沒有統一標準可依,設備造型落后,外觀粗糙,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工藝性能低、能耗高,無故障時間短,使用壽命短。
國內制造企業只能生產一兩個品種,廠與廠之間互相惡性競爭。這在國內面粉加工機械制造業表現最為突出,雖然單機生產堪稱全球之冠,但卻沒有一個具有能完整生產面粉生產線能力的食業,甚至沒一家能同時提供磨粉機、清粉機、高方篩三大主機的廠家。使用國產設備配套新建的面粉廠,試車時,有多達一、二十個廠家的技術人員參加調試,眾多廠家參加調試人員溝通協商不暢,調試工作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國際跨國公司提供的是包括工藝設計的完整配套生產線,設備質量有保障,車間整齊有序,工藝成熟可靠。試車時,技術人員配合默契,不扯皮,調試工作效率高。
3.2品牌意識薄弱
國內糧機制造行業目前有數以千計的生產廠家,大都未形成規模優勢,產品類同嚴重,如去石機,振動篩這樣的單機設備,據中華面粉網的統計,生產企業超過40家以上;就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磨粉機,在國內也有超過10家以上的廠生產。
然而國內糧機制造業除了幾個知名企業比較注重創建和保護自己的品牌外,不少中小型糧機制造廠家為了迫求眼前利益一味仿造;為爭訂單互相壓價,惡性競爭,只把主要精力放在人際關系的拓展和公關上,沒有品牌效應意識。由于銷售價格低,利潤低薄,又形成企業無力負擔售后服務工作,售后服務的欠缺使得國內的糧機產品在用戶心日中一直擺脫不了低檔貨的地位,不能和國外品牌同等產品處于平等競爭地位。導致整個行業經濟效益下降,技術水平難于提高,逐步喪失市場競爭力。
牧羊集團是集飼料、倉儲、糧食機械等產品研發、工程設計、制造、安裝與服務為一體的著名企業集團。公司現有總資產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2億多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其中山口1200萬美元,目前是最人的國內糧食加上機械制造企業。但與瑞士布勒、日本佐竹這樣的國際跨國公司相比,規模實力相差就太人了,國內糧機制造業企業已經感受到來自國際品牌強人的壓力。樹立現代國際市場的競爭觀念,在競爭的同時加強合作,使資源配置更為合理,效率更高,向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創建自己的品牌,是組建航母型糧食加工機械制造企業的必由之路。
3.3經營觀念有待提高
瑞士布勒進軍中國糧機市場有著明確的目標,即占領中國面粉加工機械的高端市場。為實現這個目標,布勒公司制定了一套市場發展的戰略。自1982年,布勒公司進入中國,在北京成立辦事處。至2006年1月,布勒控股與汀蘇保龍農牧機械有限公司合資創建了第四家生產基地、專業飼料機械制造商一布勒(常州)機械有限公司。
布勒公刊在經營策略上始終堅持:注重品牌,設備制造質量第一,以用戶為本。根據中國的國情,推出層次不同的產品,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系統,加強同客戶的溝通,大力宣傳品牌。
二十多年來,布勒公司根據我國糧食加工機械制造業情況,對其在中國的企業進行了戰略整合,同時兼并國內行業的骨干企業,既消滅了高端的競爭對手,又拓展了市場,減少了投資風險,大大地降低了運營成本,逐步實現了其對中國面粉加工機械的高端產品和技術壟斷的目標。
在市場的爭奪上,國內有些企業不是以產品質量取勝,而是靠拉關系促銷。而國際跨國公司的經營策略是提供上百頁內容詳盡的合同,首先贏得客戶的信任;再以高質量產品利可靠的技術、完善的售后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這樣的競爭結果必然是我國企業將喪失技術含量高、利潤豐厚的高端市場面粉設備加工廠失去競爭力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四、我國糧機制造業發展思路
根據統計資料,2002年底全國大米加工企業8991個,年生產能力7324萬t,年生產大米1878萬t,開工率25.65%。1998年底我國已擁有生產能力為50t/24h-1200t/24h設備的大、中、小各類面粉加工企業近千個,其中采用50t/24h以下的小型機組約4萬個。面粉全行業目前的年加工能力已達3.5億t左右,而整個行業的年加工量不到1.3億t,面粉行業的開機率已不足40%。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糧食加工能力已達飽和狀態,糧食加工廠的大規模建廠提升技術水平工作已告一段落,國內糧機制造業面臨產業整合階段。
挑戰和機遇總是共存的。近年來,國外設備和技術進入國內市場,擠壓了國內糧機制造業的生存空間,但是也促進機械制造工業開拓新市場,尋求出口,走向世界。據海關統計,2006年1-4月我國糧食加工機械及零件出口1578萬美元;畜禽飼養機械出口2274萬美元。
中圖分類號: F416
文獻標識碼:A
工業化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必由之路。中科院研究認為,中國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預計2021年基本實現工業化。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中國工業遭遇“寒流”。溫州、東莞等地先后出現企業倒閉潮,僅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有1000多家。統計數字表明,倒閉企業主要集中在紡織、塑料制品、玩具制造等行業。隨后續效應進一步發酵,逐漸擴散到鋼鐵、煤炭、船舶制造等行業,且有愈演愈烈趨勢。專家預計,今后幾年,30%-40%甚至更高的工業企業面臨倒閉。低水平、低技術、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的工業化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中國工業化進程無論在量還是質的規定性方面都大打折扣,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成為中國工業化的重要出路。
一、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性
裝備制造業是生產機器的機器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它是國民經濟,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
(一)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是工業化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規律。
工業化是一個系統性、階段性工程。首先從以滿足國民消費質需求的輕工業開始,發展到一定程度和規模后,輕工業本身形成了對資源、能源的巨大需求,從而引致重化工業快速發展。輕、重工業發展進一步引發工業自身生產裝備制造需求,加之科學技術發展,裝備制造業不斷擴張并轉型升級。發達國家成功工業化實踐證明了這一點,英、法、德、美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以及后起的日、韓等國家基本上都是遵循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資本、勞動密集型的重工業——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深加工業這一發展道路的,中國也不能自外于這一規律。(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建國初期我國重工業比重一直呈上升趨勢。改革開放初期,重工業比重處于徘徊狀態。后十年則呈現跨越式發展,比重達70%以上。但是,這種發展主要是資源、能源、化工等行業擴張,裝備制造業比重相對較低。美國、日本、德國等工業化或后工業化國家始終把裝備制造業作為主導產業,比重分別是41.9%、43.6%和46.4%。中國(見表1)還不到30%。這充分說明,中國工業化已經走到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深加工業階段,優先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龍頭的深加工業已勢在必行。
(二)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是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然選擇。
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具有產業關聯度強、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帶動面廣的特點。裝備制造業集中了包括電子信息技術在內的當代最先進科學技術,采用了包括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納米材料在內的最新原材料,系統集成了一系列零部件、元器件。隨著我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必然要求用先進的裝備制造業裝備、改造和提升國民經濟各產業、行業,在自主創新基礎上提高產品和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
(三)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是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戰略能力的體現和主要基礎與來源,是進入大國俱樂部的門檻。 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實踐表明,沒有先進發達的裝備制造業,就不可能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強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
二、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迅猛發展,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裝備制造業大國。但是距離裝備制造業強國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觀念上存在模糊認識。
由于產業劃分過粗和統計方面原因,在理論和實踐中,容易把裝備制造業和重工業混淆,認為發展裝備制造業就是國民經濟重工業化,意味著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大多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大多具有總裝式、集成化生產模式,其能耗和污染比傳統意義重工業甚至是一般加工業還要小。據測算,冶金工業單位產值能耗消耗強度是1.76、化工業是1.3,裝備制造業只有0.18。此外,國家雖然出臺了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相關政策,但是,由于建設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部分地方政府缺乏足夠重視。
(二)產業結構存在低端化傾向。
近年來,由于投資過熱過快導致裝備制造業與其他產業一樣出現產能過剩現象,規模龐大但競爭力不強。但是,冷靜分析,這種過剩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的相對過剩、結構性過剩。產能過剩主要是低端的一般裝備制造,先進裝備仍然需大量進口。資料顯示,中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光纖制造設備、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石油化工裝備、數控機床等絕大部分市場被進口產品占領。三軸五軸以上的數控加工設備、半導體加工設備等關鍵高新技術裝備進口率百分之百。據統計,2011年我國進口機械設備超過3000億美元,與日本機械設備進出口逆差高達500億美元,與德國逆差高達400億美元。因此,我國裝備制造業急需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兼并重組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