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5: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防雷電安全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不要停留在山頂、山脊或建(構)筑物頂部。
2、不要停留在鐵門、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
3、應迅速躲入有防雷保護的建(構)筑物內,或有金屬殼體的各種車輛及船舶內。不具備上述條件時,應立即雙腳并攏下蹲,頭部向前彎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因為雷電流經落雷點會沿著地面逐漸向四周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之中人的前腳和后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
4、不要在大樹、電線桿、廣告牌、各類鐵塔底下避雨。因為此時,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接觸大樹、電線桿、廣告牌、各類鐵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裝置引下線一樣,就很可能會被雷擊。
5、不要在水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
6、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在雷雨天氣中有時能夠起到引雷的作用。隨身所帶的金屬物品,應該暫時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電活動停止后再拾回。
7、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引下線、自來水管、家用電器的接地線、大樹樹干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的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或者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8、不要在戶外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滋波也會引雷。
9、雷暴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10、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11、在室內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和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12、不宜使用淋浴器。雖然目前新建居民樓的金屬水管一般與防雷接地已進行等電位連接,但雷電流仍有可能通過水流傳導而致人傷亡。
1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電話線及電視饋線等有可能將雷電引入室內的金屬導線。穩妥科學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電源避雷器,在電話線上安裝電話避雷器,在天饋線上安裝天饋避雷器并做好可靠保護接地措施。
14、保持屋內的干燥,房子漏雨時,應該及時修理好。
15、進戶電源線的絕緣子鐵腳應做到可靠接地,室內的電源插座中的保護地線應連接良好。
16、晾曬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
17、不要在沒有防雷裝置或孤立的涼亭、草棚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最好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雷電的破壞
1,直擊雷破壞
當雷電直接擊在建筑物上,強大的雷電流使建(構)筑物水份受熱汽化膨脹,從而產生很大的機械力,導致建筑物燃燒或爆炸。另外,當雷電擊中接閃器,電流沿引下線向大地瀉放時,這時對地電位升高,有可能向臨近的物體跳擊,稱為雷電“反擊”,從而造成火災或人身傷亡。
2,感應雷破壞
感應雷破壞也稱為二次破壞。它分為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兩種。由于雷電流變化梯度很大,會產生強大的交變磁場,使得周圍的金屬構件產生感應電流,這種電流可能向周圍物體放電,如附近有可燃物就會引發火災和爆炸,而感應到正在聯機的導線上就會對設備產生強烈的破壞性。
3,靜電感應雷
帶有大量負電荷的雷云所產生的電場將會在金屬導線上感應出被電場束縛的正電荷。當雷云對地放電或云間放電時,云層中的負電荷在一瞬間消失了(嚴格說是大大減弱),那么在線路上感應出的這些被束縛的正電荷也就在一瞬間失去了束縛,在電勢能的作用下,這些正電荷將沿著線路產生大電流沖擊。
4,電磁感應雷
雷擊發生在供電線路附近,或擊在避雷針上會產生強大的交變電磁場,此交變電磁場的能量將感應于線路并最終作用到設備上。由于避雷針的存在,建筑物上落雷機會反倒增加,內部設備遭感應雷危害的機會和程度一般來說是增加了,對用電設備造成極大危害。因此,避雷針引下線通體要有良好的導電性,接地體一定要處于低阻抗狀態。
閃電的類型
曲折開叉的普通閃電稱為枝狀閃電。枝狀閃電的通道如被風吹向兩邊,以致看來有幾條平行的閃電時,則稱為帶狀閃電。閃電的兩枝如果看來同時到達地面,則稱為叉狀閃電。
閃電在云中陰陽電荷之間閃爍,而使全地區的天空一片光亮時,那便稱為片狀閃電。
未達到地面的閃電,也就是同一云層之中或兩個云層之間的閃電,稱為云間閃電。有時候這種橫行的閃電會行走一段距離,在風暴的許多公里外降落地面,這就叫做“晴天霹靂”。
閃電的電力作用有時會在又高又尖的物體周圍形成一道光環似的紅光。通常在暴風雨中的海上,船只的桅桿周圍可以看見一道火紅的光,人們便借用海員守護神的名字,把這種閃電稱為“圣艾爾摩之火”。
超級閃電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閃電大100多倍的稀有閃電。普通閃電產生的電力約為10億瓦特,而超級閃電產生的電力則至少有1000億瓦特,甚至可能達到萬億至100000億瓦特。
紐芬蘭的鐘島在1978年顯然曾受到一次超級閃電的襲擊,連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響,整個鄉村的門窗都噴出藍色火焰。
閃電現象介紹
暴風云通常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云移動。陽電荷和陰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陽電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陰電的云層相遇;陰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陰陽電荷終于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云涌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千米,但最長可達數百千米。
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發出聲音。閃電距離近,聽到的就是尖銳的爆裂聲;如果距離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你在看見閃電之后可以開動秒表,聽到雷聲后即把它按停,然后以3來除所得的秒數,即可大致知道閃電離你有幾千米。
猜你感興趣:
1.防雷電安全教育資料
2.防雷電安全知識資料
3.防雷電安全知識講座稿
引言:惠州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雷電季節從4月開始一直到9月才結束,雷電高發區為5月至8月,每年平均有雷電日87天,每年因雷擊災害造成的損失十分嚴重,近10年來,每年均有發生雷擊死傷事故。惠州市全市共有中小學1000多所,其中登記完善防雷設施的僅有400多所。相當一部分學校的校舍沒有完善防雷設施,部分學校防雷設施檢查不合格,卻都因經費原因,一直沒有按規范要求對防雷設施實施整改。許多學校的防雷設施沒有按要求進行年度檢測。據統計,我市中小學校防雷設施的年檢率僅有20%至30%,絕大部分學校都不會主動要求對防雷設施裝置進行年檢,尤其是鄉村一級的學校,存在較大的隱患, 2009年6月11日,龍門縣平陵中學教學樓、門衛值班室、教師宿舍樓遭雷劈,導致教學樓四樓樓面被擊穿、教師宿舍樓大燈1盞被擊壞、門衛值班室的控制器被擊壞,以及教學樓風扇7臺,燈15個受損。雷擊原因:該中學教學樓、教師宿舍樓、門衛值班室均沒有安裝防雷設施。因此,加強學校防雷工作,意義重大。
1 教學樓防雷設計
1.1 學校選址
學校選址應避免雷擊氣象災害:為了確保安全在建校選址中,應該從哪些方面加以考慮,我們提出如下防雷建議。“易擊雷區”最容易引起火災和人員傷亡,所以應該將房屋的位置選在“非易雷擊區”。“易擊雷區”有以下主要特點:地形位置較高,突出于周圍地貌;鄰近潮濕和水草地區;處于上升氣流的迎風面;地下有金屬礦藏的地區;從以往經驗了解經常遭雷擊的地區等。房屋位置的選擇應避開上述“易雷擊區”,另外房屋位置的選擇還要避開高壓輸電線路和移動基站。
1.2 學校防雷的設計思路
一是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裝置與其它設施和建筑物內人員無法隔離的情況下,應采取等電位連接。
學校建筑物防直擊雷措施的接閃器,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學校建筑物宜利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礎的鋼筋作為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其接地裝置宜與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Ω。防雷的接地裝置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
二是突出屋面的物體其防雷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2]:1、金屬物體可不裝接閃器,但應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2、在屋面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外的非金屬物體應裝接閃器,并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磚煙囪、鋼筋混凝土煙囪,宜在煙囪上裝設避雷針或避雷環保護。
三是防雷電波侵人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1、對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端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當電纜轉換為架空線時,應在轉換處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于30Ω。2、對低壓架空進出線,應在進出處裝設避雷器并與絕緣子鐵腳、金具連在一起接到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
1.3 學校舊建筑物改造
對舊校舍改造我們提出采取以下防雷措施:一是建筑物有防雷裝置,應進行檢測,對不合規范要求的防雷裝置進行整改;二是對旗桿、金屬欄桿、金屬門窗要求接地;三是電教設備電源至少設兩級浪涌保護器,信號線路設信號浪涌保護器[3];四是對校園內路燈也要求接地。
1.4 學校防雷裝置維護
1.4.1 學校應建立各項防雷減災管理制度及應急措施,指定專人負責防雷裝置,落實防雷設施的定期檢測,做好檢查和日常的維護工作。防雷裝置存在隱患時,應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4.2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學校內防雷裝置檢測應當每年一次。已安裝防雷裝置的學校應當主動申報年度檢測,檢測應由取得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防雷檢測資質證的檢測單位進行。
1.4.3 具有防雷檢測資質的單位對防雷裝置檢測后,應及時出具檢測報告,學校對檢測報告指出的不合格事項應逐條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反饋給檢測單位以安排復檢。
1.4.4 是建立健全雷電災害報告制度,在遭受雷電災害后應及時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2 學校防雷安全教育
政府安全部門、教育部門、氣象部門要加強溝通與聯系,通過發放《公共安全知識手冊》及電視、報紙、廣播、短信、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手段,及時向學校雷擊等氣象災害預警。
利用報紙、電臺、網絡等媒體廣泛普及防雷安全知識,每年應通過地方主要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防雷減災公告、防雷安全科普等,做好面向社會公眾宣傳工作。
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對氣象災害的防范意識教育。教育部門應組織學校積極開展防雷安全教育,加大對中小學生防雷減災知識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警示,科學指導預防。
學校應開設防雷減災知識講座(如中央臺的開學第一課),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不斷提 高師生的防雷安全意識。教育學生避免在下面易遭雷擊區域停留:一是水面和水陸交界地區以及特別潮濕的地帶,如河床、低洼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二是土壤電阻率較小的地方,如有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岸、地下水出口處和金屬管線集中的交叉點等;三是土壤中電阻率不連續的地點,比如巖石和土壤的交界處、露出地面的巖層等;四是地勢較高和空曠處,如房頂、操場等;五是孤立、突出在空曠地帶的高聳物和金屬突出物,如大樹、旗桿、變壓器、廣播電視天線等;六是含有大量金屬構件的建筑物,如鋼結構體育館、風雨操場等。
3 雷雨天氣防雷基本方法
3.1 雷電天氣發生時,應遠離可能遭雷擊的物體和場所,迅速躲入有防雷裝置保護的建筑物內。
3.2 如在室外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應遠離樹木、電線桿、旗桿等高聳、孤立物體和墻根避雷接地裝置,不要在鐵欄桿、架空電線、變壓器附近停留,以防旁側閃絡、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
3.3 頭頂電閃雷鳴時,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雙腿并攏蹲下,抱膝,身向前屈,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塑料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3.4 打雷時如在室外,切忌騎車、奔跑,師生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牽著手靠在一起。
3.5 雷電天氣發生時,室內門窗一定要關閉,以防球雷進入室內。不要靠近、接觸金屬門窗、管線等。最好不要使用電器設備,尤其不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應拔去電器設備所有的外接電纜插頭。
中圖分類號:TU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218-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防雷安全定期檢測做了相應的規定。開展防雷裝置安全定期檢測、消除安全隱患,使防雷裝置真正起到防雷作用,切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1 防雷安全定期檢測現狀及存在問題
(1)大批已經安裝的防雷裝置處于一種無人管理的狀態,年久失修缺少維護,沒有進行防雷定期檢測,存在嚴重的雷擊隱患。
(2)農村防雷是一個薄弱環節,除了部分參加新農村建設的防雷示苑村有防雷裝置外,極大部分農村住宅沒有安裝防雷裝置。農村用電通常采用架空線進入農民住宅,容易造成雷電波入侵。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家用電器越來越普及,雷擊造成的房屋和家用電器損壞事故也越來越多。
(3)人們對防雷定期檢測的認識不足,認為防雷裝置經過竣工驗收檢測合格,再也不用進行防雷定期檢測。
(4)有許多企事業單位雖然對防雷定期檢測重要性有一定認識,也非常歡迎進行防雷定期檢測,但對防雷檢測所產生的檢測費用不愿意承擔,最終會放棄防雷定期檢測。很多人存在一種僥幸心理,認為雷擊是小概率事跡,自己單位建筑物防雷裝置不一定會遭到雷擊。
2 紹興市上虞區雷災分析
(1)根據1971―2010年歷史氣象資料統計,7~8月受副熱帶高壓邊緣影響雷暴天數最多,歷年平均年雷暴日35天屬多雷暴地區。一年中最早“初雷日”出現在2002年1月15日,最晚“終雷日”出現在1979年12月19日。1975年雷暴天數最多為55天;1988年雷暴天數最少為21天。上虞全年各月均可出現雷暴天氣。
(2)由2007―2013年上虞區雷擊災害統計:7年中發生雷擊111次,平均每年發生16次。危害比較大的有以下幾次。
①2007年3月14日9時50分,曹娥街道新沙村及獅子村25戶村民家遭雷擊,擊壞家用電器42臺。②2007年8月5日16時20分崧廈鎮萬湖村村民俞,顧夫婦在田間勞動時遭雷擊死亡。③2009年6月20日16時10分某公司35 kv變壓器遭雷擊,突然電壓波動幅度很大使SVC室跳閘,造成公司各生產車間突然停止生產,直接經濟損失103萬元。④2010年9月14日17時20分左右,梁湖鎮南穴村村民潘騎電瓶車下班,路經曹娥江堤塘百官三村地段遭雷擊當場死亡。
(3)根據雷災資料分析,由于極大部分農村住宅沒有安裝防雷裝置,農村用電通常采用架空線進入農民住宅,由雷擊擊中房屋起火倒塌、雷電波入侵損壞家用電器的事件有許多。工廠廠房發生雷擊事故很多,有些廠房的防雷裝置未經防雷定期檢測,老廠房年久失修防雷裝置已經損壞,不但起不到防雷作用,而且起到了引雷作用。
3 防雷定期檢測的法律法規依據
(1)《氣象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對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管理,并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對可能遭受雷擊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的檢測工作。
(2)《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第二十三條規定,已安裝防雷裝置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主動委托有相應資質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進行定期檢測,并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和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4 開展防雷安全定期檢測方法措施
(1)1999年9月29日,全國第一家規范意義上的行政服務中心“上虞便民服務中心”誕生,辦理各類涉民涉企的審批、審核、辦證、辦照事項和相關服務。上虞氣象局積極行動在中心設立“行政審批”“防雷服務”兩個辦事窗口,在政府管理層面上確立氣象部門的行政管理地位,為防雷圖審,防雷定期檢測開啟了新里程。
(2)開展防雷定期檢測管理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原則。由政府牽頭組織氣象局、建設局、建管局、安監局、消防大隊等部門,召開防雷減災專題會議進行責任落實,由氣象局實施防雷定期檢測組織管理,其它部門配合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
(3)開展聯合監管和聯合執法,對生產、儲存、銷售易燃、易暴化學危險品的企業,通過安監局、消防部門進行聯合監管,把是否取得防雷定期檢測報告,作為企業安全評估的一項指標,從而促使企業重視防雷檢測這項工作。氣象局每年4月和9月參加安監、質監、公安、消防、建管、環保、市場監管、衛生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活動,對重點監管行業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發現存在防雷安全問題,向企業發出整改意見書,督促企業進行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4)結合“平安浙江”考核,由政府發文明確各有關部門的防雷安全考核職責。每年公布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加強對防雷重點單位的指導管理,對防雷重點單位安全管理員進行防雷安全知識培訓,建立防雷安全責任制、防雷裝置定期檢測制度,切實抓好防雷定期檢測工作。
(5)加強行業協作是做好防雷定期檢測的有效方法,結合“校安工程”建設,與教育部門建立協作關系,已連續6年為全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進行防雷定期檢測。強化與石化行業、醫藥化工等行業的溝通聯系,促進防雷定期檢測工作向縱深推進,使定期檢測覆蓋率逐年提高,目前定期檢測覆蓋率已名列浙江省前茅。
(6)每年在《上虞日報》上刊登關于開展防雷定期檢測的通知,要求有關單位及時申報防雷檢測。結合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防雷安全知識。結合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設、防雷科普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活動,以防雷安全知識講座、播放防雷視頻、發放防雷資料、宣貫防雷法律法規、防雷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開展防雷定期檢測宣傳工作。
(7)建立對防雷定期檢測單位的考核機制,每年一次評比防雷安全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樹立先進典型進行廣泛宣傳,激勵各單位部門積極開展防雷定期檢測工作。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果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夏季預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知識二、山體滑坡災害常識
當不幸遭遇山體滑坡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亂。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遇到山體崩滑,當你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
夏季預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知識三、泥石流災害常識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當發現泥石流后,要馬上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兩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對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夏季預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知識四、雷電的危害常識
當遇雷電天氣時,在室內者,不要靠近窗戶、盡可能遠離電燈、電話、室外天線的引線等;要迅速切斷電視機電源。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
2、不能在大樹下躲避雷雨。
3、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4、雷雨天氣在戶外行走時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看過“夏季預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知識”的人還看了:
1.預防自然災害安全知識
2.校園自然災害防范教育
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規定》有關要求,中小學開設了系列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利用板報、手抄報、廣播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雷電、防火、防煤氣中毒、防溺水、防震、防交通事故等有關知識,并配合有關部門在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正確領導下。
夏季是雷電災害的多發季節,雷電事故是嚴重的自然事故,大家知道。對人員、財產安全危害極大。隨著我市教育現代化的迅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電器設備不斷增加,雷擊隱患也隨之增加。今年月份縣小學遭雷擊事件為我敲響了警鐘。學校是人群較為密集的地方,防雷安全尤為重要,一定積極配合氣象部門做好防雷安全工作,把防雷安全知識教育作為學校夏季安全教育的重點,充分利用氣象部門贈送給我宣傳材料加大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使防雷意識深入每一個學生心中,并努力向家庭、社會延伸。為此,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對在校中小學生中開展防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并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廣泛深入地開展防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各旗縣區教育局、各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防雷安全工作,1要加大宣傳力度。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結合創建“平安校園”活動,把防雷科普宣傳列入學校安全工作計劃中,充分利用廣播、墻報、宣傳欄等大力宣傳防雷的意義及雷電的危害。
讓學生了解雷電基本知識,2要通過專題教育和實地演習等形式。知道在室內外如何防雷,懂得雷擊燒傷如何急救,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規定》的有關要求,在中小學開設了系列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利用板報、手抄報、廣播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雷電、防火、防煤氣中毒、防溺水、防震、防交通事故等有關知識,并配合有關部門在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大家知道,夏季是雷電災害的多發季節,雷電事故是嚴重的自然事故,對人員、財產安全危害極大。隨著我市教育現代化的迅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電器設備不斷增加,雷擊隱患也隨之增加。今年5月份重慶開縣興業小學遭雷擊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學校是人群較為密集的地方,防雷安全尤為重要,我們一定積極配合氣象部門做好防雷安全工作,把防雷安全知識教育作為學校夏季安全教育的重點,充分利用氣象部門贈送給我們的宣傳材料加大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使防雷意識深入每一個學生心中,并努力向家庭、社會延伸。為此,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對在校中小學生中開展防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并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地開展防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各旗縣區教育局、各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防雷安全工作,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結合創建“平安校園”活動,把防雷科普宣傳列入學校安全工作計劃中,充分利用廣播、墻報、宣傳欄等大力宣傳防雷的意義及雷電的危害。
一、物理課堂教學中應滲透安全教育
物理與生活聯系密切,教材的編排遵循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論。結合教材課本內容,可以進行多方面的安全教育。
(一)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
暑假期間是溺水的高發時期,附近鄉鎮的學生近年來發生了數起溺水死亡事件。這些事件,多數是因為當事者自我防范意識淡溥,認為水淺、自己會游泳等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結合相關的物理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前給學生打預防針。在學完浮力知識后,可以出這樣一道討論題:人游泳時,若腳陷到泥里,是否還能浮上來?學生明白后,我意味深長地點評:“淹死的往往多數是會浮水的。”這樣,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受到安全教育。復習光學知識時,我設計了一幅漫畫“一人來到水塘邊,喊到水真淺,下水后,水沒過頭頂,大喊救命,讓學生用物理知識解釋這種現象”后,我強調總結:“由于光的折射,水的視深比實際淺,容易造成錯覺,所以不要貿然到不明水域游泳,千萬不要做‘不知死的鬼’。”這樣,學生在笑聲中接受了安全教育。
(二)防雷知識安全教育
夏季是雷電的高發季節,結合物理教材內容,可對學生進行防雷安全知識教育,學完電學知識后,我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防雷呢?并說出這樣做的道理。學生討論后,我及時強調總結:(1)不要在大樹下或山頂的亭子里避雨,因高的物體容易摩擦帶電易遭受雷擊;(2)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尤其不要扛著鋤頭等金屬物品行走,因鋤頭是導體,空中云層易通過其放電;(3)關閉門窗,可防止雷電進入室內;(4)不要接打電話、看電視等,因雷電可沿導線進入室內,易遭雷擊。這樣,學生知道一些防雷知識包含的道理,更利于其防雷。
(三)易燃易爆品的安全知識教育
每年的節日,都有許多被爆竹炸傷的學生,因此,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易燃易爆品安全知識教育。
講內能一節前,我講解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違法生產爆竹的作坊,執法人員開車前去取諦。當場沒收了非法生產的爆竹,由于執法人員缺少必要的物理知識,裝車時,爆竹發生爆炸,當場把執法人員和作坊主全部炸死。新課后,我讓學生討論:“易燃、易爆品搬運時為什么必須輕拿輕放?為什么不允許帶易燃易爆品上車?”這樣,學生印象深刻,比空洞的說教效果要好的多。
(四)學生出行安全教育
物理學的許多知識,可對學生出行進行安全教育。像慣性知識可告訴學生騎車時不能過快,不能闖紅燈等,否則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知識可告訴學生候車時為什么一定要站在安全線以外;進入加油站,不準接打手機,否則產生的火花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當然,安全教育的內容很多,像防火災,用電安全教育等,在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在物理實驗操作中應滲透安全教育
物理實驗操作中常常伴隨著很多危險的存在,所以無論是多么簡單的實驗,都不能粗心大意。所以在實驗操作中應注意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從而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在物理實驗操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在進行物理實驗操作之前應作好相當周密的實驗前準備,首先,不僅要對所用的實驗裝置及藥品等進行相當認真的檢查,而且,還需要按照實驗操作的要求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2.在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需教育學生遵照教師的指導進行實驗操作,決不可隨意蠻干,或者是采用不合適的實驗操作方法或使用不安全的裝置進行物理實驗。
3.在實驗前還需要估計到實驗的危險性,實驗事故的發生雖不可預測,但它的危險性的大小卻是可以估計出來的。所以即使對不大了解的實驗,要對其進行操作也必須要推測其危險程度、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方案。
4.物理實驗操作不可忽視其結束后的收拾處理事宜,只要我們能對各種物理實驗室事故所引發的原因有所了解,遵循操作中的規定和要求,并且能認真仔細地進行實驗操作,那么多種事故的發生就可以避免,從而達到實驗預期的效果,也可以使得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安全得到保證。
三、物理教學反饋中滲透安全教育
為了免除傷害事故的發生,我們要做到讓安全教育從小抓起,讓安全意識從小樹立,讓安全思想深入人心。
(一)高度中的安全教育
背景:新快報5月18日報道,你能想象嗎?一個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時孤身跳下6樓成功自救,隨后又返回廢墟里救出了好幾個教師。這個女孩就是映秀中學11歲的康潔。
例1:北京奧運會即將舉行,請你分析在“跳高”和“跳遠”的比賽中,運動員為什么要落在沙坑或海棉墊上?“跳傘”運動員著地時,為什么要有“團身”動作?
解:運動員落在沙坑中或“團身”動作,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即增加接觸時間。根據動量定理Ft=P可知,相同的動量變化,碰撞時間越長,所受作用力越小,從而防止過大的作用力對人體造成傷害。
高度安全問題,實際上是高速與地面碰撞的結果,因此身居高處要居安思危,要學會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交通安全教育
背景:公安部2008年6月3日公布,5月份,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1885起,造成5524人死亡、2535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0.7億元。
引言:據統計,近10年來, 全國平均每年傷亡人數為850人左右,死亡450人左右,而農村占總傷亡人數的92.3%。當前,我國農村發生雷擊傷亡事故多且嚴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農村的居住環境而致,農村房屋建筑在規劃建設上基本都是坐北朝南。二是雷電高發期,我國正是西南季風暴發時期,房屋建筑由于坐北朝南,正處于迎風向,是雷云運動的主方向。三是村鎮建設中架空線的引入,普遍存在著“架空”現象,在雷暴高發區,雷擊的時候即使沒有打到線路上,只要是在線路1 km的范圍內,都會引起線路產生感應電壓,進而沿整個線路傳到千家萬戶,造成雷擊。
一、農村雷擊的原因
1、思想意識落后
封建迷信在農村較為普遍,一旦遭了雷災,村民認為是老天報應,經常隱瞞雷擊事實,不愿主動報告尋求有效防御措施。有關部門對農村自建房屋缺乏技術支持和現場指導,村民對雷電防護的科學認識有限,因此普遍思想麻痹大意,主動防御雷災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2、田間勞作時應對措施不當
近年來,農民在田間勞作時受到雷擊導致傷亡的事件屢見不鮮。夏季是雷雨天氣多發的季節,田間勞作時大多置身于空曠野外,使人容易遭受到雷電的襲擊;其次,農民在干農活時所用的鋤頭等金屬用具,會進一步增加人體的高度,有的農民甚至赤腳在水田里勞作,這些都大大增加了被雷電擊中的概率。農民在田間勞作時,若遇雷雨天氣,切忌找大樹避雨,常常進入孤立的棚屋、亭子等低矮建筑物。
二、針對農村防雷現狀所提出的幾點宣傳措施
1.加強防雷意識,引導農民正確選擇房舍位置
“易擊雷區”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地形位置較高,突出于周圍地貌;二是鄰近潮濕和水草地區;三是處于上升氣流的迎風面方向;四是地下有金屬礦藏的地區;五是從以往經驗了解常常遭雷擊的地區等。在建房時應破除封建迷信,正確選擇房舍的位置,避開“易擊雷區”。房舍位置選擇時,還要注意避開電力系統的高壓輸電線路,不要將房舍建在高壓輸電線路的下面和近旁,應離開一定的距離。
據雷電災害資料統計,由雷電災害傷亡的大多數是農民,在農村發生的很多雷擊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識釀成的。目前,對于防雷措施薄弱的農村和缺乏雷電防范知識的農民來說,防雷宣傳工作做得還不到位,還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氣象部門要加強農村雷電防御知識和防雷減災管理工作的宣傳,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除了利用電視、電子顯示屏、農村網絡外,還要因地制宜的開展農村集會宣傳、墻體平面宣傳、免費發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讓防雷減災常識深入民心,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雷擊事故的發生,保障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加強個人戶外防雷意識
“三夏”時節,農民在戶外活動的頻率增高,也是雷電高發季。農民外出時應了解當天天氣預報和雷電預警,在雷雨到來前回到安全地帶,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如果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說明正處于近雷暴危險環境,而又無處可躲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立即下蹲,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較身體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擊。同行人多時,不要擠在一起,相互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在遭受直接雷擊后傳導給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不宜進入空曠處的孤立棚屋、崗亭等。
3.引導農民正確使用家用電器
在雷暴時,盡可能不使用家用電器(洗衣機、電冰箱、粉碎機、攪拌機等),平時不使用時,應將它們的插頭拔下。建議在家用電器的供電線路上,裝一個閘刀開關,不用時,或雷雨天氣時,或看天色有可能打雷時,將開關拉開,避免雷擊時對連電用電器的影響。
建議家用照明燈的開關使用拉線開關,不要使用床頭燈和床頭開關,不要在床上拉電線,不要在床上使用220 V電源的設備。當使用吊燈照明時,注意吊燈不宜太低。當人站立時,吊燈與人頭之間應有至少1 m的空間距離。家里的電線不要亂拉亂繞亂放,暫時不用的電線,應收放在人們不常接觸的地方,特別是不要讓小孩拉著玩耍。
4.避免雷擊,預防為主
4.1應避免在雷雨中干活或停留
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當預報有雷雨天氣時,應合理安排一切戶外活動,避免或減少可能發生的雷擊災害。老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4.2在戶外時應注意:
① 不要在大樹下避雨;
② 不要拿著(身上帶有)金屬物品(鋤頭、鐵鍬等)在雷雨中停留;
③ 不要在水體邊(河、江、湖、塘、渠等)、洼地里停留,要迅速到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在山巖下和山洞中避雨;
④ 遇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將雙腳并起來,不要與別人拉扯在一起,以減少跨步電壓(跨步電擊)的危害。隨身所帶金屬物品,應暫時放在5米以上距離之外,等雷電活動停止再拾起拿走;
⑤ 不要觸摸或靠近防雷引下線、自來水管、用電器接地線、大樹樹干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4.3在室內時應注意:
① 離開電線、燈頭、插座、電視機等1~1.5米以外
② 進戶線的絕緣子鐵腳應接地。條件充許的,還應在電源進戶處安裝電源避雷器
③ 大樹木應離開窗戶、門口2米以上,或者雷雨時人不要在那里站立
④ 房子漏雨時,應及時修理好,使屋內保持干燥
⑤ 鄉村草房子要采取簡易的防火措施,以減少雷電火災的發生。如采取防雷措施,應把接閃器架起足夠的高度,以免引起火災
⑥ 晾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致人死亡事件發生
⑦ 不要在孤立的涼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最好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⑧ 雷雨天氣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不要看電視(錄象、VCD)和聽音響。不要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饋線。穩妥科學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電源避雷器、在電話線上安裝電話避雷器、在天饋線上安裝天饋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⑨ 腳踏著木板或其它絕緣的物品,或并著腳站(蹲著),可減少跨步電壓危害
4.為了保證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在購買房屋時應要求房產開發商或相關部門提供防雷主管部門出具的防雷裝置驗收合格報告。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的規定,按國家防雷規范要求安裝避雷裝置,并做好如下工作:
① 建(構)筑物選址及防雷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氣象條件、雷擊選擇性等要素,使防雷方案安全、合理、經濟;
② 建設項目防雷工程應報氣象主管機構進行設計審核、施工監督、竣工驗收;
③ 各單位使用的防雷建(構)筑物及微電子場所,每年應接受一次防雷主管機構防雷裝置安全性能檢測;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負起學校安全教育的領導責任,切實把安全教育擺上學校議事日程,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力爭使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周密計劃,認真落實
學校認真根據“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安全教育主題,緊密結合本校實際、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方案,明確安全教育目標、組織領導機構、教育活動措施、實施方法步驟等,確保主題教育活動有人抓、不脫節。圍繞安全教育主題,認真分析學校目前安全工作現狀,特別針對防震、防火、防雷電以及校園傷害、擁擠踩踏、交通、溺水、用電等事故的薄弱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使學校的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三、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3月26日,學校舉行了主題為“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的安全知識講座。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墻報、標語以及班隊會活動等方式,大張旗鼓地向學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在學校圍墻外張貼兩幅宣傳標語,在操場內醒目處懸掛一幅宣傳橫匾,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游泳溺水、飲食衛生和防雷擊等事故的發生根源與預防;學校組織辦了《地震基礎知識》專題板報,向學生介紹地震知識及防震要領。多渠道、多形式地傳播安全常識和教育活動,使安全教育真正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四、開展演練,增強意識
第三條市行政區域內防雷重點對象及其責任主體單位的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市氣象局負責全市防雷重點單位的組織管理、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等工作。
縣(區、市)氣象局和上城區、下城區、拱墅區、江干區、西湖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濱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湖風景名勝區、錢江新城、錢江經濟開發區、之江度假區政府或管委會確定的氣象災害防御主管部門(以下統稱縣級氣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防雷重點單位的日常管理、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等工作。
市、縣(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行業(系統)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防雷重點單位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
市、縣(區、市)氣象臺負責各自預報服務責任區內雷電監測預警服務工作,應當將防雷重點單位作為雷電預警服務的重點對象。
防雷專業技術服務機構負責面向防雷重點單位提供各類技術咨詢和指導工作。
第五條防雷重點對象應當由其責任主體單位主動填寫《防雷重點單位登記表》(見附表),報所在地縣級氣象主管部門或市行業(系統)主管部門。
責任主體單位十分明確的防雷重點對象也可由縣級氣象主管部門或市行業(系統)主管部門直接將其登記在冊。
第六條上城區、下城區、拱墅區、江干區、西湖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濱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湖風景名勝區、錢江新城、錢江經濟開發區、之江度假區政府或管委會確定的氣象災害防御主管部門和市行業(系統)主管部門應當將登記在冊的防雷重點對象及其責任主體單位名錄報市氣象局。
市、縣(區、市)氣象局應當分批分次向社會公布防雷重點對象及其責任主體單位名錄,并視情適時予以調整。
第七條防雷重點單位應當落實防雷安全工作責任制,確定防雷安全工作責任部門及責任人。
防雷重點單位負責人和具體工作責任人應當按要求參加防雷安全知識培訓,并負責向本單位員工普及雷電災害防御科普知識。
第八條防雷重點單位應當結合實際建立完善雷電災害應急預案,確保與雷電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的銜接,定期組織開展雷電災害應急演練。
有雷暴天氣即將或已經影響本單位時,應當立即啟動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及時采取切斷電源、暫停生產(作業)、疏散人員等防雷應急措施。
第九條防雷重點對象的改建、擴建和符合防雷重點對象申報條件的新建建設項目,應當按規定事先開展雷擊風險評估,并將雷擊風險評估報告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依據。
第十條防雷重點對象的改建、擴建和符合防雷重點對象申報條件的新建建設項目,應當依法向當地氣象主管部門報請辦理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
第十一條防雷重點對象已建成的防雷裝置,應當依法委托具備防雷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定期檢測與維護。易燃易爆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其他防雷裝置每年檢測一次。
第十二條防雷重點單位有雷擊災害發生時,應當及時如實地向所在地縣級氣象主管部門和行業(系統)主管部門報告災情。必要時,應委托防雷專業機構及時進行雷擊災情評估。
第十三條防雷重點單位應當將以下文書材料納入單位檔案管理:
(一)防雷裝置設計安裝的圖紙及相關說明材料;
(二)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出具的防雷裝置設計審核意見書和防雷裝置竣工驗收合格證;
(三)防雷裝置定期檢測報告及維護記錄;
(四)雷擊風險評估材料;
(五)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建設及應急處置和開展演練情況;
(六)雷擊災情(損失)及其調查評估材料;
(七)防雷安全工作制度及責任制落實情況;
(八)參加安全培訓和開展防雷科普教育情況;
(九)其他與防雷安全相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