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7:16: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設計的基本原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什么是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可劃分為藝術與設計兩個詞匯。藝術可從兩個層面上理解。第一個是精神層面上,他是意識形態的一種表現,有無意識皆可,和信仰、追求同屬于一種精神創造。第二個是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藝術就是人的自我創造、自我修復、對現實的模仿。而設計又是什么呢?設計亦可理解為計劃,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設計,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藝術設計,就是指用特有的藝術方式來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
二、什么是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馬克思注意理論體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是對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體現的根本性質和整體特征,體現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相對于特定歷史條件下所作的個別理論判斷和具體結論,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三、的基本立場與藝術設計的聯系
的基本立場,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這就是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關于這一點,是很實在的一點,如工業設計設計生產用具,其用具的主旨目的就是為了服務于人,而服務于人,則需要與人體相關的知識,如人體工程學等。只有懂了這些,這個才能叫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不符合這些理念的東西,甚至可以叫做反人類設計。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人性化”設計。列如近幾年出現的十分方便的掃帚于家居鞋相結合,十分適用于上了年紀或者腰部有疾的人群,動動雙腳就能清掃地板。不僅是些商業化的設計,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一些關于環和保極簡化的設計,是在對生態環境的一種盡可能的保護,而環境保護歸根結底也是為人類創造美好家園,正對應了上文中提到的以人為本。
四、的基本觀點與藝術設計的聯系
的基本觀點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的科學總結。而與藝術設計有關系的幾點,主要是:關于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觀點,關于實踐和認識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的觀點,關于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業的觀點。放眼觀望,古今中外的設計史,一步步走來,正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意識形態推動了他的發展。我們從設計的根本方向來看,“設計”這個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從純粹觀念的角度,認為設計是一種改造客觀世界的構思課和想法,二是從科學發展演變的角度出發。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選材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靠對于自然社會的理解,如當今世界上,各種自然資源消耗殆盡,我們考慮的,就更應該環保,符合自然的意志。這是必須的,因為反自然設計,迎接我們的,必然是自然災難的到來,我們應保持敬畏的心,來選擇設計。
五、的基本方法與藝術設計的聯系
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實事求是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歷史分析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在設計學中,一個好的設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今現代化的設計講究“隨性”,也可稱之為偶得設計,意指不用刻意的去塑造和呈現一個設計,而是憑感覺、走心的去創造,通常是一筆而成。恰到好處的運用這樣的手法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靈感和創意。但是,如果過分夸大的把設計完全推向偶然,不顧原本的設計理念,浮夸的展現一個作品,那往往會適得其反。在不忘本的基礎上發揮無限的遐想,實事求是。我們做一個設計,要考慮的有很多,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設計的產品,會不會有人使用,它值不值得生產出來,如果值得,那么問題又來了,如果是一部手機,他該多大呢?我們肯定就需要實事求是的思考了。手機,那么我們就得考慮符合手大小的設計,符合手掌握的質量的設計。不能漫天胡思亂想,只是我覺得該這么大,這樣的設計就是沒辯證分析過的。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073
1 機械設計概述
所謂的機械設計就是對所有部件和整體的配合進行設計的過程,整個過程都要遵循機械應用的原則,大到整個機械設備的配合及運行,小到每個工作零件的選材、大小及等,都要你按照其運行的基本原理進行構思設計。對不同用途的機械,要利用不同的原理進行相應功能的設計。
2 現代的機械生產模式
(1)能適應市場批量生產的要求。現在的市場對機械產品的需求量很大,相應的生產周期也在不斷減小。這對傳統生產模式是一種挑戰,因此,機械生產的方式以及觀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生產企業都使用了自動化控制技術,再加上多媒體技術的輔助,為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益處。(2)引進全新的技術,完善現在的生產模式。目前,單一的生產技術已跟不上市場的腳步,必須要將多個領域的技術綜合起來,以很好地適應社會。在機械制造行業,傳統模式以人工操作的方式為主,這樣不僅生產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現差錯,導致產品質量較差,此外,對能源的浪費也很嚴重。
當下的生產模式中,加工車間的安全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工人一旦操作失誤,不僅會危及人身安全,而且會影響產品質量,導致整個生產過程面臨誤工,耽誤整體產品的生產效率。
3 機械設計的節能基本原理
所謂機械設計節能的基本原理就是對設備的動能輸出以及勢能和其消耗的無用功進行整理,并進行函數分析,總結出該如何進行設備的節能設計。
(1)動能方面的節能分析。在傳統設計中,工程師一般都考慮動能變化對輸出功率的影響,調節改善設備的波動、使用周期及加工精度,很少改善其給系統帶來的影響。因此,筆者主要在這一點上進行研究改善。傳統機械設備的動能并沒有完全開發出來,這主要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動能沒有及時進行回收并轉化。本著節能原則,調節系統的動能變化范圍,盡可能地縮小范圍。
(2)在輸出力方面的節能分析。不同工作要求的機械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的輸出力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機械設備在不同過程要求下輸出的力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在節能方面進行改善。
導致機械設備在工作過程中輸出力偏高的因素主要是在很短時間內,力的變化波動比較大,在函數中表現為周期函數。只要把輸出力的波動變化范圍縮小,變化越小,節能的效果也就越好。
(3)降低無用功,節省能源。無論何種機械設備,都不可避免地會有摩擦以及其他阻力,這些阻力都或多或少地產生無用功。這些都和設備在設計過程中采用的零件精度以及方式有很大關系。這些無用功都對設備的使用效率產生極大阻礙。因此,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節能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小無用功,提升設備的使用率。
(4)節能原理的分析總結。節能的方法主要就是在動能、輸出力以及減小無用功等方面對設備進行改進。簡單地說,就是工程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把系統的一些參數變化維持在一個盡可能小的范圍內,就可以極大地節省能源。但這點實現起來極為不易,是所有工程師長期奮戰的目標。
4 機械設計節能原理的實際應用
由于機械設計節能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質點以及動能定理,因此,由質點組成的對象都可以利用,其適用范圍寬泛。
4.1 該節能原理在升降機械力的應用
升降機械在實際工作中消耗的功率較大,產生的無用功也較大,因此,要在節能方面進行改善。改進前,要先研究消耗的原因,大部分功率的消耗都發生在設備提升以及下放物體的過程中。一般來說,在設計升降機械前,一定要標準化,結合電梯的設計原理,加入機械設計的節能原理。在升降機械設計中的應用升降機械與其他機械相比,消耗功率的主要特征是貨物和人的重量(有勢力)在提升或下降的勻速運動過程中均要消耗功率。工程實踐證明,以相同的速度提升質量相等的重物,按照電梯標準計算設計的曳引驅動機構所消耗的功率比傳統卷揚驅動機構要小得多。若按“系統勢能為常量或在最小范圍內變化”設計升降機械或電梯,可得平衡升降機和平衡電梯設計方案。在平衡升降機中,若用Q(t)表示提升物體的質量,用P表示自重不變的配重,用r1表示升降貨物卷筒的半徑,r2表示升降配重卷筒的半徑,若要平衡升降機的系統勢能為常量,則必須滿足式Q(t)r1=Pr2(公式1),雖然Q(t)為變量,但可采用自動變速機構改變傳動比,可實現系統勢能為常量。在平衡電梯中,若用Q(t)表示轎廂和水箱自重以及隨人數變化載質量,P(t)表示配重和水箱自重(變量),曳引輪與導向輪半徑相等用r表示。平衡電梯在工作時,當進入轎廂人的質量為q1,轎廂下水箱里將有p1重的水進入配重下水箱。電梯空載時,Q(t)=QP(t)=P,電梯工作時Q(t)=Q+q1-p1,P(t)=P+p1,將其代入式(公式1),則可求得轎廂下水箱里水進入配重下水箱的質量。
可以看出由轎廂水箱進入配重水箱水的質量只是人質量的1/2。現對卷揚驅動機構、曳引驅動機構和平衡升降機或平衡電梯所需要的電機功率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平衡升降機或平衡電梯顯然要比曳引驅動機構要小。同時還可以發現,卷揚驅動機構系統勢能在最大范圍內變化,曳引驅動機構系統勢能在較小范圍內變化,平衡升降機或平衡電梯的系統勢能為常量或在最小范圍變化。由此可知,當系統勢能為常量時,該機構節能效果最為明顯。
4.2 在加工型設備中的應用
加工型機械設備在實際生活中較為常見,其在加工過程中消耗的能源也最大,因此,該類設備的節能尤其重要。以牛頭刨床為例,該設備主要由一個質量很大的主軸來操作其穩定運行,要想實現節能,就要降低輸入的功率,結合機械原理,再增添一個該裝置,設備的功率變為原先的2倍,以提升功率,節省能源。
4.3 該節能原理在大壓路機上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基于動能的機械設計節能方法證明
人們以往對系統動能變化率對輸入功率的影響研究,主要對機器工作過程中經過“起動-工作(勻速)-減速”3個階段中的第1和第3階段進行分析。雖然也對不勻速的第2階段進行分析研究,但主要是針對機器周期性速度波動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的如何調節,為提高使用壽命、工作精度進行研究,很少涉及到功率問題。所以,還應對系統動能的變化率對輸入功率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
機器系統結構復雜,在其內部所有運動件均按設計要求作各自的運動(平動、轉動和平面運動等),故該系統動能T可表示為:
(1)
式中:Ici為轉動慣量;ωi為角速度;mi為質量;vci為速度。
對式(1)求導,可得系統動能變化率為:
(2)
式中:εi為角加速度;αci為加速度。分析式(1)可得出如下結論:
短時間內,系統動能在最大范圍內變化,或系統動能在制動過程中沒有得到回收或轉換而白白浪費等,均是系統動能變化率引起輸入的功率較高和能量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若系統動能為常量,則系統動能的變化率所需輸入的功率為0,與速度的大小無關。
為了便于分析,將系統動能表示為由多個用周期函數表示的動能的疊加組合,計算式為:
(3)
則系統動能變化率又可表示為
(4)
式中:ω為基頻;b0為待定常數;t為時間;Bji為幅值;φjib為相位角。
分析可得如下結論:系統動能的變化率的大小取決于系統動能變化的最大幅值B和變化時間t,在相同時間內最大幅值B越小,則系統動能的變化率越小;系統動能變化的最大幅值由機器內各部件的動能的初相位決定;當系統動能的變化率呈周期性變化,在設計時既要滿足提高使用壽命、工作精度,還要達到節能要求,此時,可配置一個相同系統動能的變化率呈周期性變化機構,2個系統動能的初相位相差π角度。
綜上所述,歸納如下:①引起系統動能變化率較高和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為,短時間內系統動能在最大范圍內變化;②系統動能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沒有得到回收或轉換。基于動能的機械設計節能方法,在設計機械系統時,只要使系統的動能為常量,或在最小范圍內變化;若機器系統動能的變化率呈周期性變化,還可再設計一個與原周期變化相同的機構,使2個系統動能的初相位相差π角度;對于制動頻繁的機器或工作裝置,應設計一套將能量(動能、勢能)儲存或轉換系統;則維持系統正常工作所需輸入的功率將會降低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系統的動能為常量和在最小范圍內變化的必充條件是,各動能2個相鄰的初始相位角的之差為π或在π附近。
2、降低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NSF措施的論證
機器在工作過程中的輸出力,針對不同的工作對象便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如車輛的輸出力,包括行駛阻力、坡道阻力、慣性阻力等;刨床的輸出力為刨刀的削力;振動機械的輸出力還包括激振力;液壓機械的輸出力為推力或扭矩(與油壓和流量有關)等。由此分析可得出,機器輸出力是由不同形式的力組成的。
除了重力外,其他輸出力在少數情況為常量,在多數工作狀態為變量,若將其中某一輸出力Fsi與其速度vsi的乘積可表示為某輸出力消耗功率NSFi,或將其輸出扭矩Msi與其角速度ωsi的乘積可表示為某輸出力消耗功率NSF。則輸出力消耗功率NSF可表示為:
(5)
根據機器檢測的數據結果,式(5)中每個輸出力Fsi、Msi的工作速度,仍然以周期性的變化顯示。根據周期函數的性質,周期函數無論是與常數還是其他任意函數的乘積,其結果為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2種。所以機器系統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NSF可以看作為多個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的合成。現將其以多個周期函數合成表示為:
(6)
式中:ω為基頻;c0為待定常數;Cji為幅值;φjic為相位角。
分析結果可得:以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表示的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所需匹配的平均功率較大;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的變化與每個輸出力Fsi、Msi和其工作速度vsi、ωsi有關;當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在較大范圍內變化,則每個輸出力Fsi、Msi或系統動能必然在較大范圍內變化。若要將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降低,則以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表示的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應在較小范圍內變化,其充分必要條件是每個輸出力Fsi、Msi的工作速度vsi、ωsi的乘積所表示的周期函數或非周期函數的相位應相差π。
綜上所述,歸納如下:①引起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較高的原因為,短時間內輸出力Fsi、Msi或系統動能在最大范圍內變化;②降低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NSF的措施,在設計機械系統時,只要使以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表示的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應在較小范圍內變化,則維持系統正常工作所需輸入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將會降低;在最小范圍內變化的充要條件是每個周期函數相鄰的初始相位角之差為π或在πrad附近;針對某輸出力和工作速度的乘積所表示的周期函數就是機器系統的周期函數,還想取得更佳的節能效果,應再附加一個相同周期函數機構,2個相同周期函數機構初相位應相差π。
3、降低無用功率NR措施的論證
機器在將能量傳送到工作裝置和作用,并與工作對象(或介質)在工作過程中,由于摩擦發熱、發聲、以及彈性、塑性變形等,要損耗掉一部分功率,即無用功率。雖然其量與機器的傳動方式、制造精度、條件等有關,但對損耗功率的發聲、彈性、塑性變形現象進行動力學分析,可知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部件運動過程中的慣性作用使其受力不均勻、變化較大。從能量分析可得出,部件受力不均勻、變化較大的原因是,系統的動能或勢能在較大范圍內變化。
動摩擦因數不僅與接觸物體的材料和表面有關,而且與接觸物體間相對滑動的速度大小有關,動摩擦因數隨相對滑動速度的增大而減小;若系統的動能或勢能在較大范圍內變化,即使部件的接觸表面的摩擦因數不變,但接觸表面的正壓力則呈周期變化,所以摩擦力與摩擦力損耗功率呈周期變化。同時鑒于機器發聲、彈性變形也基本都是周期性的,故無用功率NR可用周期函數表示為:
(7)
式中:ω為基頻;d0為待定常數;t為時間;Dji為幅值;φj為相位角。
分析以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表示的無用功率,可得:當以周期函數表示的無用功率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所需匹配的平均功率較大;當無用功率的變化主要與每個無用輸出力Fsi、Msi的工作速度vsi、ωsi有關,若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在較大范圍內變化,則無用輸出力Fsi、Msi或系統動能必然在較大范圍內變化。
引起無用功率較高的原因是,短時間內以周期函數表示的無用功率在較大范圍內變化。降低無用功率NR措施:在設計機械系統時,只要使以周期函數表示的無用功率在較小范圍內變化,則維持系統正常工作所需輸入無用功率將會降低。
4、機械設計節能基本原理的歸納整理
將基于動能的機械設計節能方法,降低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的措施,降低無用功率的措施歸納為機械設計節能基本原理。在設計機械系統時,只要使系統動能為常量,或使其能量在最小范圍內變化;只要使以周期函數和非周期函數表示的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無用功率在較小范圍內變化;調整系統動能變化率、其他輸出力消耗功率、無用功率3個函數初相位,使輸入功率函數幅值在最小范圍內變化;若機器或工作裝置使輸入功率函數幅值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應再配置一個與輸入功率相同周期函數的工作裝置,使新的合成輸入功率函數幅值在較小范圍內變化,或直接配置一套能量儲存或轉換系統;則維持系統正常工作所需輸入功率將會降低,系統能量將得到充分利用。
結束語
總之,在機械設計中,遵循節能的基本原理,將其應用到其中,才能夠真正的促進我國機械設計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保證我國機械制造業在技術上不斷獲得新的突破。
1.引言
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北部于北京時間3月11日發生了里氏9.0級強震。震源深度達20余公里,該次地震引發了海嘯,導致核物質泄漏,近1/3自來水被污染,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地震頻發的日本一直被公認為世界的抗震強國。在本次強震中,日本雖然損失慘重,但多數堅挺不倒的高層建筑物,以頑強的形象,展示了日本較強的抗震能力。這些高層建筑之所以能在多次特強地震中屹立不動,這與日本房屋建筑上的防震技術和措施密不可分。為了抵御地震的破壞,日本的高層建筑普遍采用了一種地基地震隔絕的技術。這種技術,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裝彈性橡膠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緩沖裝置來抵抗地震。
2.橡膠支座的分類
2.1 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
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分為板式橡膠支座和四氟滑板式支座。
板式橡膠支座由多層橡膠與薄鋼板鑲嵌、粘合、硫化而成。它具有足夠的豎向剛度以承受垂直荷載,且能將上部構造的壓力可靠地傳遞給墩臺;有良好的彈性以適應梁端的轉動;有較大的剪切變形以滿足上部構造的水平位移;具有構造簡單、安全方便、節省鋼材、價格低廉、養護簡便、易于更換等特點。
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膠支座簡稱四氟滑板式支座,是于普通板式橡膠支座上按照支座尺寸大小粘復一層厚2-4mm的聚四氟乙烯板而成。四氟滑板式支座除具有普通板式橡膠支座的豎向剛度與彈性變形,且能承受垂直荷載及適應梁端轉動。對于30米的大跨度橋梁、簡支梁連續板橋和多跨連續梁橋可作活動支座使用;對于連續梁頂推、T型梁橫移和大型設備滑移可作滑塊使用。
2.2 球冠圓板式橡膠支座
球冠圓板式橡膠支座在平面上各向同性,并以其球冠調節受力狀況。不但適用于一般橋梁,也適用于各種布置復雜、縱橫較大的立交橋及高架橋,其坡度使用范圍為3~5%,也可根據不同坡度需要調整球冠半徑。球冠圓板式橡膠支座分為球冠圓板式橡膠支座和聚四氟乙烯球冠圓板式橡膠支座。若在支座底面粘貼一塊與支座平面尺寸相同的聚四氟乙烯板則稱為聚四氟乙烯球冠圓板式橡膠支座。
2.3 坡型板式橡膠支座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各種斜橋越來越多,梁橋坡度從1~4%不等,有的特殊橋梁設計坡度甚至達8%左右。斜橋由于傾斜或橋面逐漸升高,就給支座的設計準則增添了更多的因素,一部分垂直于橋面的作用力作用于支座的剪切面上,如果設計未迎合這些力的需要,支座就會產生過大變形,影響其使用性能和壽命。
以往對梁體縱坡1%
由此,坡型支座應運而生。目前,支座生產廠家可根據設計使用要求,加工制造不同規格、不同坡度、不同彈性模量(形狀系數)的坡型板式橡膠支座。
坡型支座安裝、施工時只按普通板式橡膠支座的安裝方法既可。無須準備楔塊或對梁底做相應處理,省工省料,施工方便。
2.4 GPZ盆式橡膠支座
盆式橡膠支座是由鋼構件和橡膠構件組合而成的新型橋梁支座。它具有承載力大,水平位移量大、轉動靈活等特點。與同類的其他型號盆式支座和鑄鋼輥軸支座相比,具有重量輕、結構緊湊、構造簡單、建筑高度低,加工方便、節省鋼材、降低造價等優點,是適宜于大跨徑橋梁使用的較理想的支座。
2.5 TPZ型橋梁盆式橡膠支座
TPZ型盆式橡膠支座由聚四氟乙烯板、橡膠墊板、鋼盆和滑動頂板組成。具有承載能力大、水平位移量大、轉動靈活等特點,且重量輕、結構緊湊、構造簡單、建筑高度低,加工方便、節省鋼材、降低造價等優點,是適用于支座承載力為1000KN以上的大跨徑橋梁使用的較理想的支座。
3.隔震技術原理
傳統的房屋上部結構和地基牢牢地連在一起,地震時地面運動的能量經過地基毫無障礙地傳輸到上部房屋結構,使房屋發生震動和變形,當結構變形過大,達到某個極限時,房屋便發生破壞甚至倒塌。建筑隔震減震技術是通過在建筑物底部或某高度處設置側向剛度較小且變形能力大的隔震裝置,以減小地震對上部樓層的能量輸入,從而減小上部樓層的地震響應。早在一百多年前,人類就曾利用滾木、球和沙等作為隔震裝置實現了建筑隔震減震[1],但直到約30年前夾層橡膠隔震墊發明后,現代建筑隔震技術才開始在實際工程中逐漸得到推廣應用。目前,隔震建筑已經被地震國家廣泛接受。
由于隔震支座組成的隔震層的水平向大變形運動能消耗掉大部分地震能量,減輕上部結構所受到的慣性地震作用,有效降低地震引起的結構加速度反應,減小層間剪力及相應的剪切變形。如圖2.1所示:
圖2.1 傳統結構和隔震結構對比[2]
我國自1993年在汕頭建成首幢橡膠墊隔震建筑以來,橡膠墊隔震裝置已在多地的工程中得到應用。建筑結構采用隔震措施后,與相同的非隔震結構相比,將具有較長的周期(通常是原周期的2-3倍)。根據反應譜理論,層數較少的非隔震結構周期較短,地震作用較大,而隔震建筑的周期明顯延長,使得地震作用顯著減小。這是目前對隔震建筑原理的一般解釋,并由此認為隔震建筑一般適用于層數不多的建筑[3]。
4.橡膠隔震支座結構設計方法
4.1 隔震結構分布設計
《規范》中采用分部設計方法和水平向減震系數這兩個概念來考慮隔震結構。隔震結構分部設計法是將隔震體系分為上部結構、隔震層、下部結構以及基礎四個部分[4]。
4.1.1 上部結構設計
上部結構的設計是利用水平向減震系數來實現的。水平向減震系數定義為設防烈度下,結構隔震與非隔震時各層層間剪力比的最大值,它代表了采用隔震設計時的減震效果。
(4.1)
式中ψ為剪力比的最大值;Qgi、Qi分別為設防烈度下結構隔震與非隔震時第i層的層間剪力。
為提高抗震設防目標,設計時水平向減震系數φ取層間剪力比最大值1/0.7倍,且不宜低于0.25。
(4.2)
4.1.2 隔震層的設計
隔震層的設計應根據預期的水平向減震系數和位移控制要求,選擇適當的隔震支座以及為抵抗地震微震動與風荷載提供的部件組成隔震層。隔震層的平面布置應對稱,并設置在受力較大的位置。
隔震層的驗算包括豎向的承載能力和水平向的位移。《規范》規定:隔震支座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組合的豎向平均壓應力設計值:甲類建筑不應超過10MPa,乙類建筑不應超過12MPa,丙類建筑不應超過15MPa,且支座中不宜出現拉應力。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應符合下列要求:
(4.3)
4.1.3 下部結構及地基基礎設計
下部結構墻、柱地震作用和抗震驗算,應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豎向力、水平力和力矩進行計算。隔震建筑地基基礎的抗震驗算和地基處理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進行。
4.2 隔震結構概念設計
隔震結構概念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隔震層剛度的設計和上部結構強度的設計。
4.2.1 隔震層剛度的設計
隔震層總體剛度范圍的估計是隔震概念設計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確定隔震層的總體剛度范圍以后,才可以選用合適的隔震支座,估計結構反應的其它參數,繼而進行隔震層和上部結構的初步設計。隔震建筑可簡化成單質點模型,根據單質點模型將隔震結構加速度反應衰減比η表達成:
(4.4)
式中Xs為結構加速度反應;Xg為地面加速度輸入;ω為場地特征頻率;ωn為隔震結構的固有頻率。
根據式(4.4)可以估算出隔震層總體剛度的上限值,超過該值將達不到所要求的隔震效果,而總體剛度的下限值由(4.5)式估算,小于此下限值時,隔震層會因剛度太小產生較大的位移而不安全。
(4.5)
式中Dk為近場系數;Fek為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uh為隔震層允許的水平位移。
4.2.2 上部結構強度的設計
隔震建筑上部結構概念設計與抗震結構基本上相同,應避免應力集中,選擇有利房型,設立多道防線等,不同的是上部結構強度設計上存在差異。由于隔震建筑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比同一環境下抗震結構要小,因此可以減小梁柱的尺寸和配筋,但材料過分節省時,就可能達不到使用隔震結構提高建筑地震安全性的目的。所以,必須按規范規定,使得隔震建筑安全等級高于抗震建筑。
5.橡膠隔震支座的發展展望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鐵道部交通部建設部先后頒布了橡膠支座的產品標準,生產廠家應嚴格按照產品標準生產。然而,由于橡膠支座的生產利潤高,出現了一哄而上,生產廠家日益增多的情況。橡膠隔震支座發展至今已較為成熟,但仍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其中包括:(1)選用用的橡膠材料和金屬板材料的品種規格不規范,不遵守國家產品標準規定。構造不合理,許多橡膠層厚度不均勻金屬板厚度層數不規范制作工藝不合理表現在橡膠層與金屬板粘接力不夠。一些生產廠家不了解橡膠支座的技術性能不懂生產工藝盲目生產。(2)橡膠支座隔震效果對體型基本規則的低層和多層建筑比較有效,而對于高層建筑效果不大,通常情況下不隔震時基本周期小于1.0s的建筑采用隔震方案效果較佳;而目前為了節約土地資源,有效利用上部空間,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研制出一種新型的用于高層隔震的橡膠隔震裝置已非常有必要。(3)工程中運用的橡膠隔震支座都是為了減小結構水平向地震作用而設計的,對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幾乎沒有減震效果。對于沒有豎向隔震能力的的隔震結構,尤其是大跨度、長懸臂以及高聳結構,在豎向地震作用下,上部結構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軸向拉壓力,這種拉壓力可能會導致結構的破壞。如何既能水平向隔震,又能對豎向減震的多維隔震支座已倍受關注。
參考文獻:
[1]Farad Naeim,James M Kelly.Design of Seismic Isolated Structure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John Wiley&Sons,Inc,1999.
[2]李圃.橡膠支座隔震技術在災區重建工程中的應用[B].福建建筑,2010,9(147):24-26.
[3]曲哲,葉列平,潘鵬.高層建筑的隔震原理與技術[A].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9,10(31):58-63.
[4]時本強,徐趙東.橡膠支座隔震結構的分析模型與方法[A].
1.“沒有兩個學生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由于先天稟賦以及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差異。要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并能夠自主學習。教師設計作業時要分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習題,品嘗屬于他們自己的“果子”。教師在作業布置上應尊重學生的個性,既要關注后進生和中等生,又要關注優秀生。“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因此也不能改變另一個人,除非那個人自己想改變。”語文教師可根據不同語文能力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增加作業的層次性,供學生選擇,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不同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展示,從而能夠自主地學習。
如背誦,一般學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誦有關篇目,對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多選擇一些精彩片段背下來并默寫。這是作業量分層。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寫作能力,我的具體做法是:以教材為載體結合學校開展“家校閱讀獎勵計劃”活動,還有區開展的“講歷史故事 傳承中華文化”的講故事比賽,要求所有學生保證每天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把讀到的好詞好句摘抄在“采蜜本”上。而學有余力的學生則要求寫讀后感。這是作業難度分層。如“我是小老師 我來考考你”的作業中,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完成一兩題就可以,而且完成時間我也會寬限幾天,發現他們不能及時上交作業時,會對他們進行指導,以確保他們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 學習習慣。這是完成作業時間分層。由于分層作業的份量、難度適宜,選擇自主,完成的時間靈活,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這無疑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樂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既感到輕松愉快,又扎實掌握了知識技能。這樣就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加快學習進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習活動處于積極狀態,從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任何具有創新思維的做法,都會比舊有的多一份成功機會。改變自己,學生才有可能改變。改變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我設計“我是小老師,我來考考你”的作業,就是引導學生把豐富的學習資源內化為自身的財富,從而激活學生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發展他們多樣的個性。結合畢業班實際情況與同級老師研討后,增設了每周習慣作業布置:{1}積累。默寫一句名言、格言、警句、諺語、歇后語。(每周最少一句,學有余力的同學可多默){2} 默寫一首課內(或課外)的古詩詞。{3}讀一本書,做讀書筆記。(1)書名、作者。(2)摘抄好詞好句。(3)歸納主要內容。(4)寫讀后感(對學習困難生不作要求)。{4} 讀抄一則新聞,寫讀后感(對學習困難生不作要求)。{5} 逢周五上交作業。由于作業內容比較自由,量少,時間長,這樣學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穎多樣的習題,練習成了他們一種愉快的精神享受,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喚醒了學習的主動性。
1 概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日用陶瓷要求也越來越高。僅靠改變花式品種,難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筆者公司在市場調研基礎上,引進清華大學新型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開發凈化空氣陳設瓷壁爐新產品。產品的創新是以鈦有機醇為原料,研制出凈化功能的多孔陶瓷,并與電器、陳設瓷壁爐框體、仿真燃燒瓷飾件等組裝而成。產品具有凈化空氣、取暖、涼風和陳設欣賞等用途,可廣泛應用于家庭、賓館、辦公室、餐廳等。
2 凈化空氣陳設瓷壁爐產品的技術、質量指標
凈化空氣陳設瓷壁爐產品可達到如下指標。
(1) 電氣安全、熱風輸送、陳設藝術方面的技術性能指標執行GB4706?1(IEC335-1)、GB4706?28(IEC335-2-30)和企業產品標準。
(2) 凈化空氣方面主要技術性能指標:臭氣有害物質(代表物:HCHO、C7H8、SO2、NO2)去除率≥90%;滅菌率≥90%;風量≥6m3/min;電耗≤50W。
(3) 關鍵部件TiO2光催化遠紅外多孔陶瓷表面薄層TiO2粒度平均直徑≤50nm;遠紅外輻射率≥90%;呈銳鈦礦晶型;吸收波長為300~500nm。
3 產品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內容
鈦有機醇類與其他有機醇類、無機鹽等經特定工藝反應,并將摻雜改性劑和銀等金屬離子復合,混合溶膠后生成摻雜改性納米TiO2光催化復合功能陶瓷液(穩定液)。多孔陶瓷載體經特定工藝先后浸漬高效紅外粉漿、TiO2復合功能陶瓷液,熱處理后制成TiO2光催化遠紅外凈化功能多孔陶瓷部件,功能多孔陶瓷表面中TiO2以平均直徑≤50nm顆粒均布。凈化空氣陳設瓷壁爐正面出風口裝有上述功能多孔陶瓷部件和除塵網;內有等離子體部件、紫光燈和電風機。通電時,紫光燈照射多孔陶瓷部件,電風機使室內空氣強制對流。在紫光照射和紅外粉作用下,多孔陶瓷表面納米TiO2薄層由于具有量子效應、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摻雜改性效應、光催化活性高等特征,激發產生大量電子、空穴。其中,價帶空穴可以將能級比其高的物質氧化,導帶電子可以將能級比其低的物質還原。在高效的氧化、還原作用下,產生負氧離子和OH活性自由基,并分解了流過功能多孔陶瓷的有機物分子和生物分子,起到了凈化空氣、除臭、抗污垢、殺菌等功能。等離子體通過施加高壓產生等離子,而離子化對流空氣中的煙塵、霉菌等帶正離子后,在負極被捕獲,實現凈化。壁爐中還裝有背景燈泡、光折射鏡片、仿真木樁煤碳瓷飾件和電熱元件。通電時,電光折射、爐腔中瓷木樁煤碳飾件仿真燃燒、火焰跳動,圖象逼真,起到藝術欣賞的功能。在冬天,電熱元件加熱對流空氣以熱風送出,有取暖功能。
3.1 TiO2功能陶瓷液制備
本產品的關鍵技術是高效摻雜改性納米TiO2光催化復合功能陶瓷液的制備技術(即配方與工藝的確定)和多孔陶瓷浸漬紅外粉漿、功能陶瓷液,以及熱處理形成TiO2薄層的工藝技術,包括:載體與紅外粉漿、功能液的優化配比、復合化和熱處理技術。其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3.2 凈化空氣多孔陶瓷制作
凈化空氣多孔陶瓷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3.3 凈化空氣陳設瓷壁爐整機裝配
凈化空氣陳設瓷壁爐整機裝配的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4 產品的技術創新及難點問題
本產品的技術創新點為:一是產品結構的創新。將浸漬高效凈化材料的功能多孔陶瓷部件與電器件、工藝陳設瓷壁爐框體與飾件組裝制成具有藝術欣賞、暖涼風、凈化空氣多功能的家用電器;二是凈化空氣技術創新。采用吸附、遠紅外活化、光催化、等離子體等功能特性集于一體的高效凈化技術。其中,功能多孔陶瓷載體制作中加進了遠紅外材料,大大增強了降解物的反應活性,提高光催化效果;三是高穩定性的功能陶瓷液制備工藝創新。使用鈦有機醇類、無機鹽和其他有機醇類,以特定工藝反應,并將摻雜改性劑、銀等金屬離子復合,制備納米TiO2光催化功能陶瓷液。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提高了功能材料的光催化效率與滅菌效力。
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后方可交談。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在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教堂等公共場所都應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講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守約遵時。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并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與人約會不能失約,不能超時。失約和超時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承諾別人的事情不能遺忘,必須講“信用”,按時做好。
2、禮貌用語禮貌用語是禮儀的表現形式,能傳達愛心與禮節,使說話人更被人敬重。“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在國際交往中要經常使用:
“請”。幾乎任何需要麻煩他人的事情,都應該說“請”。
“謝謝”。只要別人為你做了什么,都應該說聲“謝謝”,包括家人或關系密切的朋友。
“對不起”。凡是不小心妨礙或干擾了別人,都要說“對不起”。
“再見”。“再見”不僅是同事、朋友、家人之間相互告辭時的禮貌用語,也是陌生人之間接觸后相互告辭時的禮貌用語。
3、尊重隱私在國際交往中,尊重隱私也是重要的禮儀規范。
尊重隱私,要堅持以個人為交往對象的禮儀原則。如:給一家人中的某個人幫了忙或送了一份禮物,這行為本身也僅是對某個人而言才有意義,除受惠人會表示感謝外,其他家人一般不會因此而致謝,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尊重隱私,不能侵犯屬于個人的空間與領域。一家人同住一棟房子里,各個房間便是每個家庭成員自己的天地,不敲門,不經允許,便不能突然闖入。拜訪他人家庭、前往他人家庭、前往他人辦公室洽談,都須預先約定。
尊重隱私,在交談中應回避涉及個人隱私的任何話題。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五不問”:一不問年齡;二不問婚否;三不問去向;四不問收入;五不問住址。
4、女士第一“ladies first”即女士第一或女士優先,這是國際禮儀中很重要性的原則。 女士優先的核心 是要求男士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都要在行動上從各個方面尊重、照顧、幫助、保護婦女。在社交場合遵從女士第一的原則,可以顯示男子氣質與紳士風度。
男女同行時,男子應走靠外的一側。不能并行時,男士應讓女士先行一步。在開門、下車、上樓或進入無人領路的場所、遇到障礙和危險時,男士應走在女士前面。乘坐計程車或其他轎車時,應讓女士先上車;下車一般是男士先下,然后照顧女士下車。在門口、樓梯口、電梯口及通道走廊遇到女士,男士應側身站立一旁,讓其先行。在需要開門的場合,男士應為女士開門。
在社交聚會場合,男士看到女士進門,應起身以示禮貌;當客人見到男女主人時,應先與女主人打招呼。
就餐時,進入餐廳入座的順序是,侍者引道,女士隨后,男士“壓陣”。一旦坐下,女士就不必再起身與別人打招呼,而男士則需起身與他人打招呼。點菜時,應先把菜單遞給女士。女士在接受男士的禮讓時,不能過分靦腆與羞怯應面帶笑容道謝。
5、不卑不亢國際交往中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應是平等的關系。中國人與外國人交往時不卑不亢,這也是國際禮儀的重要原則。國際禮儀中的不卑不亢原則,最重要的是保持人格平等,因為“卑”和“亢”都是置對方或置自身于不平等位置上的交往態度。“卑”有損自身人格甚至國格;“亢”則顯得虛張聲勢,也有傷對方的自尊。要做到“不卑不亢”,應注意:
不能對對方有金錢與物質利益上的希望和企圖。“心底無私天地寬”,雙方的人格就平等互利了。我方無所企求而心地坦然,對對方無需戒備則輕松自如,這樣的交往自然分不出尊卑。如果一味希望對方擔保子女出國或獲得其他物質上的好處等,就很難堅持此項原則。
關鍵詞:知識經濟 會計 基本原則 基本假設
21世紀,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時代,是高科技大發展和經濟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時代,這種大環境,將推動會計發生相應的重大發展。經濟的全球化、數字化、網絡化、無形化特征,便傳統會計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與環境相適應,會計是千秋大業,凡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需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使用計算機進行核算只是改變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變核算的內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內容范圍擴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強了。
一、知識經濟下的會計基本原則
1、歷史成本計價原則
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在傳統會計中長期處于”一統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以知識為主要資源,依靠發達的科學技術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決定條件的情況下,單一的歷史成本計價暴露出很多缺陷:
1)忽視了”軟資產”的價值。”軟資產”是指沒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主要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特征在于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超額經濟利益,若按歷史成本計價,往往會低估無形資產的實際經濟價值,甚至被排除于企業資產負債表之外。
2)不能提供投資者決策所需的相關會計信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市場瞬息萬變,風險和收益都呈極大化趨勢,投資者迫切希望會計信息能直接用于決策,以求得盈利多、損失少。而將歷史性會計信息用于決策時,往往有”時過境遷”之感。
3)歷史成本計價模式的相對優勢在降低。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互聯網的運用和信息共享,企業獲取資產現時成本、重置成本資料的來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時性也大為增強,歷史成本計價模式的相對優勢在降低。
2、收入確認原則
收入確認原則,是有關收人人賬時間確認的原則。傳統收入確認原則的最大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真實盈利能力的判斷。
傳統收入確認原則更確切地說是營業收人的確認原則。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知識密集型產品,具有較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的整體評價。另外,產品的個性化和網絡商務的興起,使生產商、銷售商、顧客之間信息溝通更為暢通,產品的銷售風險大為降低,資產置存收益實現的可能性顯著提高,因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收入確認應由單一的”已實現”標準向”已實現或可實現”標準轉化。
3、費用配比原則
在傳統會計的費用配比原則下,首先應確定成本是否已經消耗。末耗成本仍具有未來經濟效益,應作為資產處理,而已耗成本則應予轉銷。已耗成本與營業收入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三種:①根據因果關系直接配比;②系統和合理地分攤;③立即確認為費用。配比概念是傳統會計理論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費用與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關系到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4、權貴發生制原則
權責發生制原則是傳統會計的支柱原則之一,它是收入實現原則和費用配比原則的前提。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權責發生制原則也受到較大的挑戰,其原因主要表現奪:首先,權責發生制不利于反映企業本期現金流量信息,現金流量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項財務數據,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的有效評價。而在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的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知識創新、擴散的速度很快,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加劇,企業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破產、清算。其次,權責發生制下所確定的凈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會計收益中包括許多非現金的應計和遞延因素,其數額的分配是依據假定關系而進行的,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容易導致收益結果不能真實、可靠地反映企業經營業績。
5、充分披露原則
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經濟環境的復雜化和經濟風險的加劇,充分披露原則成為未來會計最重要的原則之一,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范圍不斷擴大。由于現代信息技術強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會計既可作貨幣性計量,又可作非貨幣性計量;既可定期報告,又可實時報告,通過多元化信息的提供,使充分披露原則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二、知識經濟下的會計基本假設
貨幣計量假設對任何學科都很重要,因為它為該學科的理論和實務提供了研究出發點,但假說不是一成不變的。眾所周知,現行的會計基本假設是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會計環境基本適應的,而知識經濟的來臨,使會計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趨復雜化、多元化。當前財務會計只有及時完善、創新某些理論方法體系,才能在新的經濟環境下,真正發揮會計信息的決策參考作用。
1、會計主體假設
“網絡經濟”的興起,使得會計主體界限越來越難以把握。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以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新信息技術革命,使得知識、信息的擴散與應用大大加快,交易、決策瞬間完成,電腦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使通過互聯網形成了所謂“網絡經濟”。“網上公司”又可稱為“無實體公司”,它可以通過互聯網橫跨大洋把千萬個個體聯系起來,一旦業務完成時,又可在幾秒鐘內解除這種聯系。
2、持續經營假設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破產、清算;并購潮流將進一步加劇,會計個體被兼并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競爭激烈可想而知,并購將成為一種趨勢;“網上實體”不適用持續經濟假設,而適用破產清算與破產期間假設。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更新、擴散的速度很快,經濟活動面臨著較大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網上實體”的特點。“網上實體”經營活動的“短暫性”,適時介入退出與轉換的特點,決定了持續經營假設已不能適應,而必須代之以破產清算與破產期間假設。
3、會計分期假設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傳統的以年度為期的會計分期假設將受到沖擊。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法》均規定會計年度為公歷年度,即以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作為會計年度,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內部管理會計以至戰略管理會計的推行,企業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將朝著多層次、多元化方面發展;在時間上而言,不同管理主體對會計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會計分期應以它們的需要為基礎,決不能以整齊劃一的日歷年度為標準。
4、貨幣計量假設
關鍵詞:知識經濟 會計 基本原則 基本假設
21世紀,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時代,是高科技大發展和經濟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時代,這種大環境,將推動會計發生相應的重大發展。經濟的全球化、數字化、網絡化、無形化特征,便傳統會計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與環境相適應,會計是千秋大業,凡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需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使用計算機進行核算只是改變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變核算的內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內容范圍擴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強了。
一、知識經濟下的會計基本原則
1、歷史成本計價原則
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在傳統會計中長期處于”一統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以知識為主要資源,依靠發達的科學技術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決定條件的情況下,單一的歷史成本計價暴露出很多缺陷:
1)忽視了”軟資產”的價值。”軟資產”是指沒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主要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特征在于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超額經濟利益,若按歷史成本計價,往往會低估無形資產的實際經濟價值,甚至被排除于企業資產負債表之外。
2)不能提供投資者決策所需的相關會計信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市場瞬息萬變,風險和收益都呈極大化趨勢,投資者迫切希望會計信息能直接用于決策,以求得盈利多、損失少。而將歷史性會計信息用于決策時,往往有”時過境遷”之感。
3)歷史成本計價模式的相對優勢在降低。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互聯網的運用和信息共享,企業獲取資產現時成本、重置成本資料的來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時性也大為增強,歷史成本計價模式的相對優勢在降低。
2、收入確認原則
收入確認原則,是有關收人人賬時間確認的原則。傳統收入確認原則的最大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真實盈利能力的判斷。
傳統收入確認原則更確切地說是營業收人的確認原則。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知識密集型產品,具有較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的整體評價。另外,產品的個性化和網絡商務的興起,使生產商、銷售商、顧客之間信息溝通更為暢通,產品的銷售風險大為降低,資產置存收益實現的可能性顯著提高,因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收入確認應由單一的”已實現”標準向”已實現或可實現”標準轉化。
3、費用配比原則
在傳統會計的費用配比原則下,首先應確定成本是否已經消耗。末耗成本仍具有未來經濟效益,應作為資產處理,而已耗成本則應予轉銷。已耗成本與營業收入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三種:①根據因果關系直接配比;②系統和合理地分攤;③立即確認為費用。配比概念是傳統會計理論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費用與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關系到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4、權貴發生制原則
權責發生制原則是傳統會計的支柱原則之一,它是收入實現原則和費用配比原則的前提。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權責發生制原則也受到較大的挑戰,其原因主要表現奪:首先,權責發生制不利于反映企業本期現金流量信息,現金流量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項財務數據,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的有效評價。而在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的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知識創新、擴散的速度很快,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加劇,企業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破產、清算。其次,權責發生制下所確定的凈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會計收益中包括許多非現金的應計和遞延因素,其數額的分配是依據假定關系而進行的,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容易導致收益結果不能真實、可靠地反映企業經營業績。
5、充分披露原則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22-0192-01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水利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也越來越朝向生態化的方向發展,生態水利工程已經成為一個既定的概念映入人們的腦海,如何實現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1生態水利工程概述
為了使讀者能夠對生態水利工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下將分別從生態水利工程的分類、生態水利工程的功能以及生態水利工程的特點兩個方面來對生態水利工程做概要說明。
1)生態水利工程的分類。為了消除水患以及開發水資源而修的水利工程需要修建水閘,堤壩等不同水工建筑物,來有效的實現其目標,其中生態水利工程可以進行如下分類:①按期服務的防洪水利工程,比如長江三峽工程等;②農田水利工程,比如小浪底工程等。
2)生態水利工程的功能。①生態水利工程可以提高河道的蓄水能力,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及農田用水。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劇增,人們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說個地方政府在河流都建立起各種水利工程控制,調節水量以及開發和利用水資源,從而可以提高河道的蓄水能力,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及農田用水;②生態水利工程具有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除這兩項最基本的功能外,水利工程還可以在汛期進行防洪,發電、發展航運,旅游以及養殖漁業等需求,顯然經濟效益會十分的顯著;③生態水利工程具有很好的防洪排澇的功效。水是人類在生活和生產中必不可缺的珍貴資源。但其人類真正能利用的水卻只占地球總水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符合人類的需求,水的存在直接就推動了巨大的經濟、社會雙效益。對于生態而言,也同樣具備了積極地作用,通過對水量的調節合理支配水資源,可以使河流長期的處在一個平穩的狀態,有效防止旱汛不均問題所造成的斷流或者是洪災,而且可以使污水再蓄水庫中有一個沉淀的過程,就干旱與半干旱為例,可以此地區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改善,使其充分地發揮了本身的調節功能,從而促進了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只有在修建了水利工程的前提下,才能控制水流的平穩狀態,防止旱澇災害的發生,并通過對水量的分配和調節來滿足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3)生態水利工程的特點。水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貴資源,但其存在的并不能符合人類對它的需求,所以我們要想更好地節約水,利用水,就要修建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修建生態水利工程是尤為重要的因素。其中生態水利工程的特點如下:①有很強大的綜合性和系統性,統一流域及地區所組成了單項水利工程,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既緊密又相互矛盾。水利工程與其他也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關,詳細的綜合分析才可以獲得最佳方案;②建設水利工程,對環境也有影響,水利工程不僅對經濟社會發生影響,而且也影響著江河湖泊以及生態環境,氣候等。這種影響有利也有弊。設計規劃時一定評估出利弊關系,使其消除弊端,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本身的積極作用;③建設水利工程的任務難度大,很難掌握自然條件下對施工建設的影響,其建筑比一般的建筑物更為復雜;④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不確定性,每一年的水文狀況都不會完全相同,所以利害每年也不相同。因此,制定合理的水利工程機制,就必須統籌兼顧以減少不利影響,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⑤一般水利工程都是規模很大,難度大,因此所需要的資金也比較多,另外工期也長,所以工程施工時一定要充分考工程的實際環境和需求。
2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和修建中的注意事項
結合大量的生態水利工程的實踐,筆者總結認為,生態水利工程在設計和修建中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注意事項。
1)修建的水利工程可以同時為多種目標服務的水利工程,而且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時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原理,以及生態平衡的相關要求和相應的自然規律。
2)生態水利工程的修建要從保護生態的角度出發進行水利工程建設,必須要滿足可持續發展以及良性循環的水利體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
3)考慮到水利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緊密聯系。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可以使生態系統發生變化的關系。因此,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和開發,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前提條件下,要采取有效舉措來充分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生態系統自身的良性發,這同時也在要求,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修建時必須把人與水體當作為一個整體去考慮問題,同時也要兼顧到人與自然共同的需求。
4)合理的做好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規劃、施工以及相應的工程運作機制控制工作。在有效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礎上,達到改善和優化生態系統的目的,同時使相關的自然資源可以得到持續和反復的利用,真正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最顯著的一個原則就是在設計時一定要凸顯其生態性,這是生態水利工程的本質體現,除此之外,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還需要遵循協調性,系統性和安全性的原則,以下將分別給予詳細的說明。
1)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之協調性原則。所謂的協調性原則,就是要確保水利工程要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我們不要著急的去建設,而是要與周圍環境實現和諧統一,只依靠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控制自然的。與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指紋一樣,世界上是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條河,每一條河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所以我們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考慮周圍環境因素,更好地控制水的時間與空間的分布,防止災害發生,也為工農業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提供了保障,如果違背了自然界的規律,那么災難就會來臨。
2)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之系統性原則。在設計整個生態水利工程的過程中,必須系統性的設計好,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環境的易變性,不確定性,水域生態系統是在時間與空間不斷收縮或不斷發展的動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屬于一個開放的系統,隨時都與周圍生態系統進行物質循環以及能量傳遞。一條河流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在生態修復中必須與相鄰的流域相互協調,必須從全局出發,綜合的,系統的進行討論,才能得到最佳方案。
3)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之安全性原則。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的時候,必須要從根本出發,考慮多方面因素,其中安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生態水利工程作為一項綜合性工程,有航運、防洪、發電以及抗旱等相關的功能需求,因此,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時,必須要符合工程學的相關原理,同時還要符合工程力學以及水文學的相關規律,有效確保生態水利工程的各項安全。
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追求,促使水利工程也不得不向生態化的設計方向發展,然而由于水利工程作為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其所要滿足的功能需求比較多,而且涉及的面也比較廣,所以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時一定要嚴格遵循各項設計原則,這是有效發揮生態水利工程各種功能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