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16:37: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學教育基礎,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檢 索:.cn
Abstract :In our culture and history, ceramic art,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public concern and attention. Today's society, living standards are improv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sign life of charm and basic ability to design quality has become one of people's basic quality, universal design literacy training in today's era of cultural divers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basic education high school pottery design concept, design literacy and pottery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orm a design awareness, improve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chieve 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Keywords :Ceramic Art, Basic Education, Design Literacy, Fuse
Internet :.cn
《考工記》中有這樣的記述:“……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百工之技藝是其登堂入室的前奏,然而陶工之事,智者創物為最高境界,是為圣人之作。
可以說設計無處不在,它存在于人們的物質空間中。設計教育產生于新時代的工業化進程中,社會的科技、經濟、生活的發展都和它密切相關,這是它最為有效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規律。正因為其如此重要,所以從小培養人的設計意識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中學階段。
一、陶藝基礎教育的現狀
隨著“設計?工藝”列入中學美術課程四大學習領域之一,陶藝基礎教育因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軌道。中學設計教育是個新名詞新領域,其進入到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更是像一張白紙。因而,在其發展的道路上必然存在許多曲折。比如在其目標定位上是怎樣解讀的;教學范圍含糊不清;教學內容雜亂無章;設計教學與其他教學課程交叉混雜;中學設計教育到底要怎樣引導?陶藝,不僅在工藝上有它的獨特性,在設計層面上也有其研究性、長遠性,在這里只談在陶藝基礎教育中的設計素養的培養上。
在陶藝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引入設計素養的教學,首先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尊重學生,啟發學生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因此我們必須:(一)實現交互式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指導學生通過自我提問,總結,澄清和預言等步驟,監控學習的過程,并建構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1]如何作用?這些都可以在陶藝教學中體現出來,學生在接觸泥巴的同時,更是對設計理念與思維的碰撞(圖1);(二)提倡個性化設計教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潛能,以原有開設的課程為切入點,將過去單一維度的課程內容轉化為獨立創意,自主創新能力的思考。
二、設計素養教育與中學陶藝教育的融合
(一)設計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相對較完整且知識架構較嚴謹和知識范圍較寬廣的的學科體系,因此基礎教育中設計素養的培養價值的新定位應以使學生形成設計習慣為主,那么,教授給學生的應是這個體系中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
大家知道大學設計專業必修的三大構成課程是成為專業設計師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可以讓設計師的表達意圖切中要害,但中學設計教育的重點是基礎素養的培養,而非學習某種技術。所以說,在中學階段涉及太多的三大構成的知識沒什么必要,應該點到即可。
繁多的設計種類,那么基本的設計是怎么形成的呢?“設計的含義包含三個方面:第一是計劃、構思;第二是將計劃、構想中解決問題的方式表達出來;第三是通過傳達之后的具體應用。”[2]任何設計的形成都會或多或少涉及這三個階段,“不同的設計領域有不同的規律和現實的特殊性,同時又遵循著設計思維發展的共同方向,相互滲透、聯系和影響,并且也體現出融合的跡象,”[3]通過陶瓷材料的教學參與,讓學生們認識到這里面要遵循的設計思維,逐漸形成設計素養,這才是目前我們要做的。
(二)中學設計素養教育的教學內容,可以概括如下:1.設計的基本元素;2.設計的基本法則;3.設計的一般方法;4.設計的一般過程:概念定位――方案制定――草圖和制作模型――設計評價與反饋;5.在中學階段的陶藝基礎教育中,首先在學生對材料、形式與功能三者關系的把握上要重視起來,使之融會貫通,學會分析一件作品;6.在對上述知識體系的認識理解上,陶藝這個具有生命力的載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要在愉快地氣氛中把這些具體設計共同遵循的設計思維教授給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必須要結合陶瓷材料進行闡釋,這樣才能讓學生實實在在地理解設計。學生在理解設計的共性特點的同時,達到設計素養與陶藝基礎教育的融合。
三、設計在陶藝基礎教育中的體現
設計的體現方式多種多樣,在這里先說一下在陶藝基礎教育中的諸多方式,陶藝的成型工藝中包括泥片成型,盤筑成型,拉坯成型等。(圖2~7)
四、教材的實施價值與可行性
如圖8壽光市世紀學校學生個人感想美術教材實施的價值在于“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4]陶藝屬于教學的延伸,而談到陶藝教學實施的價值在于創新性實踐和三維目標的外延性探索,這種探索是值得的,科學的,是可行的。首先程序化的教學方法,很難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在高考激流中忙的身心疲憊。選擇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又能讓學生愉快地來實現美術教學目標,是開設陶藝課的初衷,而師生互動、快樂學習,讓學生在“不以為是在學習”間獲取知識和發展諸如審美、創造及合作等能力。材料的準備和師資的考核,不應該作為主要困難,先從基礎開始,慢慢形成自己學校的規模和適應發展的流程。
五、陶藝基礎教育中培養設計素養的價值
首先歸結為三個方面,藝術價值: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和消費,從而產生了設計這種創造。陶瓷設計是陶藝精神活動的充分體現。陶瓷設計需要一種意念,更需要一種文化意識,這才是設計的歸宿,在基礎教育中結合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教師應階梯性的闡釋每個作品所具有的藝術價值,繼而讓學生主動體會并且形成自己正確的價值尺度,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發散性的運用所學知識來設計制作來自自身生活的物品,例如近些年提到最多的“手作”一詞,或者對正在使用的物品加以改造升華。
科學價值:比如在一個陶瓷器的產品結構的規劃上或者是某塊面的色彩搭配上,都涉及到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因素,設計本來就是一個多元化的交叉學科。這樣來看學生培養設計素養的科學價值在于每件作品的形式與功能等具體案例分析上。簡言之,在陶藝基礎教育與設計素養培養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設計某個作品要具有科學依據,并且理解作品的科學性,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設計理念,從而使學生形成設計意識,具備設計素養。其次要鼓勵學生形成勤動手的好習慣,比如制作模型。一般在構思一個茶杯,咖啡杯或者是牛奶杯等杯子時,某些懷有很多固有思想觀念的人想的最多的往往是如何有創意,如何推陳出新,但如何讓其適合生產,怎樣拿起來最舒服、最便捷,以及多種杯子的用途知識等等實際問題,在隨著課程的一步步深入操作過程中逐漸發現并解決它們。所以說,要真正理解其科學性,必須完成一個完整的制作過程。強調設計素養教育的科學價值,就要強調學生體驗陶藝設計的工藝流程。反過來,理解其科學價值,也從側面影響到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習上。作為生活的見證很大程度上是從這些具體的設計作品中反映出來的。
社會價值:1、設計素養的培養應與陶藝的基礎教育接軌,借用陶藝自身的材料美感和資源,促成設計的觀念教育和設計的能力教育與陶藝的基礎教育融合,發展有天賦的孩子的學習和研究潛力,為“中國設計”的未來做出應有貢獻。2、中學陶藝基礎教育倡導低碳環保理念,這種理念通過課堂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環保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相信中學陶藝基礎課程的實施會越來越明朗化。
設計素養的培養一定基于快樂、健康的學習為出發點,給孩子們一片可以創造的天地,通過動手、動腦、一方面了解祖國的優秀文化藝術,另一方面學習一些簡單理論知識,對特殊材料在其特制的加工工藝過程中,學會創造,享受創造帶來的身心快樂!同時豐富自己的藝術文化修養,達到全面培養的目的。
注釋
[1] http:///link?url=xy6CFEb-Rrn0jP9aZmRi3Qd5-tsXB6TY4seFUrukwVM8G_cCihwr4FiXir8WSFjaQWsbjl82EHpvPWvw6UTBpq
[2] 曹川泉.藝術設計概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10.
[3] 周至禹.思維與設計[M].北京:北京人出版社,2007:200.
[4] 余文森.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J].明日教育論壇,2001(3):28.
參考文獻
1 少兒陶藝基礎教育陶藝教學研討專刊,2004.
2 朱智賢著.兒童心理學[M].(修訂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楊景芝著.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二、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
觀察是一種常見的用以具體把握事物細節特征和發展動向的主體性知覺活動。學生不會觀察寫生對象,也就不會觀察自己的畫面,繪畫訓練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觀察方法十分重要,它決定作品的優劣和學習的進步幅度,整個畫畫的過程就是改變中學生據不觀察的習慣,掌握正確觀察方法的過程。人的眼睛在觀察過程中會形成一定的觀察范圍,這就是視域,按照觀察活動的雙重性分析,視域具備有限性與無限性的雙重對立統一關系,即焦點透視和散點透視之分。繪畫的觀察方法是整體與局部結合的觀察方法。也就是從整體出發在保持整體感的前提仔細觀察。例如,我們看一個人,由于觀察的心理習慣,首先被其五官相貌及體型所吸引,這就區分了主次,眼睛在順帶看一些其他的局部細節,留下的是整體特征的印象,這便接近繪畫的整體觀察。但作畫時僅停留此還是不夠的,如此人的耳朵可能沒注意到,腳上的鞋子可能沒看清,以及衣紋特點沒注意等。而在畫此人的時候都要畫下來,這就要求我們局部也要觀察得到,而這些局部表現到何種程度視主體表現的如何而定。
三、掌握比較的作畫方法
觀察意味著比較,畫畫中的比較一般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形體間的特征比較
通常一組靜物中會有一個大的主體物,旁邊有其他小的主體物,如一個矮陶罐旁邊有個啤酒瓶,常見的蘋果的造型跟梨的造型、橘子的造型有什么不一樣。初學者看到的往往都是圓的,怎樣讓他們區分出具體的細微差別,一個立著的蘋果跟一個躺著的蘋果有什么不同,一個盒子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呈現在畫面上的又是不一樣的盒子。這些都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仔細思考揣摩。
2.比例位置的比較
一幅完整的素描靜物既要考慮到每個物體的大小比例,同一大小的物體前后空間不同呈現在畫面上近大遠小的關系。對形體比例的觀察不應是機械、刻板地比較,應注意立體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視變化中的比例關系。要致意在相互比較中抓住物像的比關系,特別是大的、整體形象的比例關系,而不應停留在局部去過分計較煩瑣細節的比例。初學繪畫可借助工具測量的方法去求得基本比例的準確,隨著觀察能力的提高,應逐步拋棄這種方法,著重憑感覺、眼力,*比較,訓練觀察能力的準確。
3.明暗色調的比較
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繪物像立體與空間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呈現一定的明暗關系。光源的強弱,距離光源的遠近及照射角度的不同,都會使物像呈現不同的明暗。光是物體明暗形成的先決條件,也是物體明暗變化的外在因素在一定的光線下,明暗變化是由形體的機構起伏、轉折而產生的。因此,明暗在任何時候都只屬于特定的形體結構,回明暗的調子變化也就是在表現結構的起伏轉折變化。結構是內在的、本質的因素,明暗是外在的,表象的形式;形體結構需要通過明暗來表現,而明暗關系中又處處體現著內在的形體起伏和結構變化。。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學業成就的測評工作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我們仍然無法忽視其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現行的學業成就測評仍然擺脫不了對學生進行排隊的嫌疑,通過測評所挖掘的學生的信息仍然不夠深,從而導致對學生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診斷和指導[2];二是囿于測評技術的發展局限,現行的學業成就測評還是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能力的掌握還不夠深;三是學業成就測量與評價的非標準化,導致了測評內容缺乏客觀性。盡管我們打破了傳統的材一統天下的局面,制定了一個共同的課程標準,但現行的考試制度還是抹不去學業成就測驗內容選擇的主觀色彩;四是學科專家和心理測量學專家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導致學科專家在成就測評的實施過程中,缺乏心理測量學的理論指導,而心理測量學專家對學科知識和課程標準也吃不透;五是在我國現狀下,大規模的學業成就測評的形式非常單一,主要采取紙筆的形式,這也導致人們對測評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存有質疑。綜合上述五個問題的出現,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心理測量學的基本理論還沒有完全融入到學業成就測量與評價的實踐中去,所以,要解決學業成就測評面臨的問題,還得從心理測量學的理論與技術的實施中尋找答案,加強心理測量學專家與學科專家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從而做到學業成就測評的客觀、公正與公平,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二、學業成就測評的經典測量學基礎
經典測量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CTT)起始于20世紀中葉之前,其主要特點是以真值理論為基礎,以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為指標,它的基本假設是考生的分數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值,而是其真實能力或技能的反映與測量誤差的和,所以稱為真值理論。根據經典測量理論,人們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測驗發展的標準化程序,通過標準化的程序提高所編制的測驗的信度和效度。
自2001年國家教育部提出課程改革以來,教育心理學工作者和學科專家在新課程下學業成就測評工具的研發上,下了不少工夫。經典測量理論在學業成就測評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某地區初中數學成就測驗在編制過程中,首先是依據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確定初中數學涉及4個領域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以及綜合應用。同時結合美國教育學家B.S.Bloom的教育目標分類法,選擇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運算能力、推理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為教育目標,確定測量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制定了雙向細目表,之后對該區的數學教學專家進行了訪談,確定了項目以及項目所占的權重,然后組成兩套平行題本。根據題本通過小樣本預試,用難度、區分度的指標來篩選題目,最后確定正式施測題本。采取分層整群抽樣,進行施測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從而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來評價學生學會了什么,對什么是了解、知道、理解、應用[3]。
在大規模的學業測評中,試題往往要全面覆蓋基礎教育的各個學科,測試題目非常多,如果要將這些題目讓全部學生作答,測試的時間會大大超過學生所能承受的限度,這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矩陣取樣技術化解了這個難題。將覆蓋多個學科的所有題目按照一定原則分配到多套測驗中,學生隨機分配,每個學生只需完成一套測驗中的試題,這樣的設計叫做完全矩陣取樣設計。采用這種設計解決了測驗時長的問題,但是不同學生測試結果的比較又成了新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發展出不完全矩陣取樣設計,就是每一個題本中都有一部分共同題,利用學生在共同題部分作答的情況,將學生在整個題本中的作答結構等值到同一個量尺上,就可以解決個體之間的比較問題。
即便如此,經典測量理論下的學業成就測驗,采用總分指標來評價能力,對個體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進行排序,不能指出被試具體掌握了哪些內容,更無法診斷其題目作答錯誤的原因,仍然擺脫不了還只是對學生知識點考查的怪圈,在注重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它缺乏對學生能力的掌握;用難度與區分度的指標來分析學生的反應,保留了一些反映學生能力的題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也都是自出題目,對題目的難度和區分度只做一個主觀的估計,同時,它也缺乏避免曝光的理論技術指導,從而造成學業成就測驗的標準化程度很低;另外,如果涉及到語文成就測驗時,主觀題目的設計以及結果的分析又會面臨統計學的難題。
三、學業成就測評的現代測量學指導
基于經典測量理論下成就測驗只能測查知識點的致命缺點,教育與心理學工作者圍繞經典測量理論的一些問題展開了討論,促進了測量理論的新發展,注重表現學生能力的項目反應理論(Itemresponse theory,IRT)產生了,該理論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其特點是:采用嚴格的數學模型來反映不同能力水平的測試者對測試題目的反應模式。項目反應理論相對于經典測量理論來說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也并非沒有缺點[4],它的3個基本假設非常嚴格——(1)單一維度假設,即假定測驗的所有題目只測查同一種能力或潛在特質。但實際上,很少有測驗只測查單一的能力或特質。(2)局部獨立性假設,即當控制所測量的能力或特質之后,被試在不同題目上的反應是相互獨立的。換一句話講,就是被試對題目的反應只受該題目所測的能力的影響。(3)單調遞增假設,即被試對題目正確反應的概率隨其能力水平的增加而單調遞增。這3條非常嚴格的假設,使其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圍繞項目反應理論產生了很多新的研究和新的動向,如:多維項目反應理論(Multi-dimensional IRT,MIRT)、非參數項目反應理論(Non-parametric IRT,NIRT)等。多維項目反應理論為成就測驗中所涉及的每個維度引入能力和項目區分度參數,進而模擬測驗題目和被試之間的交互作用,它是一個非線性的用來表征題目參數、被試的多維潛在能力以及其正確作答概率之間關系的數學函數,通過這個模型,我們可以對被試的多個特質進行分別推斷。換一句話說,利用多維項目反應模型能同時估計被試在多個維度上的能力參數,并且考慮各能力維度之間的關系,因此,如果測驗數據是多維的,則多維模型就能更有效地估計被試及項目參數。這使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被試,結合多方面的信息,為對被試的評估或診斷提供幫助。在實際應用中,一個總的學業成就測驗可以分為多個子測驗,如果子測驗測量了不同的內容領域或認知技能,則這些項目就有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維度,這時,對每個項目能夠正確作答所需要的內容領域或認知技能進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傳統測驗中一個知識點的考查可能涉及到對多個能力的考查,用經典測量理論的假設,一個題目對應一個能力,這顯然是有很大的誤差。另外,多維項目反應理論能夠提供項目在每個能力維度上的區分度參數,可以據此來選擇對多維能力差異具有敏感性的項目。在教育中,課堂上學科教師給學生出的小測驗比比皆是,這種測驗不僅題目少,而且受測的對象也僅僅是本班的學生,即樣本小,這時,非參數項目反應理論就給我們提供了模型,這至少削弱了我們對經典測驗中樣本分布正態和在參數項目反應理論中關于特質分布正態假設的依賴。
四、學業成就測評的認知診斷技術前沿
認知診斷理論(Cognitively diagnostic theory)非常值得我們關注。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關于知識與技能的認知理論為我們研發成就測驗工具提供了理論基礎。認知診斷理論就是以現代測量學為基礎,結合認知科學對學習理論的研究與發現,采用更精致的數學模型,來研究如下問題,(1)學生在答題時,經歷哪些認知過程?(2)這些認知過程如何發展?以及能力高的學生與能力低的學生在這些方面有哪些差異?認知診斷可以通過學生對試題的作答反應,推論出其認知過程與知識結構的可能狀態。
在學業成就測評中,經典測量理論和項目反應理論,都是根據理論中的一些指標來篩選題目,將學生按順序排列在特定能力(或特質)的連續體上。這并不能給學生或教師有用的診斷信息,不能幫助學生或教師理解需要學習或教學的知識與技能。而運用認知診斷理論,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隱含在考生總分背后其認知技能之間的差異。這為我們深入挖掘受測者信息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
認知診斷理論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Mislevy的以概率為基礎的推理(the probability based inference)、Corbett和Anderson等人的學生思維模擬(student modeling)、Britton和Tidwell的認知結構診斷(cognitive structure testing)以及Tatsuoka的規則空間模型(rule space model)[5]。Tatsuoka的規則空間模型最初是用來診斷小學生在解決四則運算問題時答對或者答錯的原因,進而發現學生使用錯誤的規則來解題,因此會產生系統化的錯誤,這種系統化的錯誤,他們稱之為“失誤”。該模型的方法包括兩個階段[6]:第一階段是抽取某個領域的認知特征并根據這些認知特征確定潛在的知識結構;第二個階段是把學生的反應模式劃分到所確定的各個知識結構中去,并且計算被試的屬性掌握概率。在構建規則空間的過程中使用了項目反應理論中參數估計的方法,所以嚴格來講,規則空間模型的建構方法是項目反應理論的繼承與發展。用規則空間模型的方法編制成就測驗時,通過可達到矩陣的距離來澄清各屬性之間的關系,使得矩陣中的項目屬性關系清晰且符合邏輯。同時,由于屬性間的邏輯關系很清晰,所以在項目的反應上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學生掌握了哪些屬性,或者未掌握哪些屬性,或者是因為失誤而造成的反應錯誤,這樣就能給教師和學生提供更深層的信息,從而進行補救性的教學[7]。
在實際工作中開展認知診斷測評,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系統化工作:(1)確定診斷目標。必須明確要診斷的具體學科內容,如小學數學分數診斷,中學語文句法診斷等。(2)確定診斷目標所涉及的認知屬性及屬性間的階層關系。這項工作需要認知心理學家、學科專家和教育測量學專家共同完成。(3)根據已經確定的屬性和屬性層級關系選擇適當的模型,如規則空間模型就是一種。(4)預測驗與正式測驗,獲取模型參數。(5)診斷結果報告和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措施的制作。
認知診斷測評技術的發展使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得以可能。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主題是關心人的發展,全面提高人的素養,同樣,學業測評的功能也就從過去關注結果的評價逐漸轉向注重過程的評價,強調通過評價改進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發展。“為了學習的評價”(Assessment for Learning,AFL)理念就應運而生,其核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該理念還提出了教育政策制定者過于強調大尺度教育評價對教育的影響而忽視了課堂上的評價。事實上,過程性評價是課堂上應該選擇的最有效的評價方式,因為,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學活動而不是鑒定學生能力,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評價。這樣,教學活動得到及時反饋,教師可以根據評價結果來調整教學;同時,學生得到學業評價的反饋,也提高了學業監控能力。
五、學業測評技術的理論發展與反思
通過心理測量理論的歷史發展這條主線,對其在學業成就測評中的應用進行回顧,體現了測量理論在學業成就測評中的意義與價值,同時,這也體現了學業成就測評的測量學取向。從經典測量理論下學業成就測驗對知識的測查,到項目反應理論下學業成就測驗對能力的靜態刻畫,再到認知診斷理論下學業成就測驗對能力的動態診斷,從而使教育者從反應行為的面紗下揭開能力的形成過程,對學生能力能進行更好的診斷、評價以及實施補救性的個性化教學。從學業成就測評的測量學取向的發展來看,隨著認知科學、教學研究和心理統計學的發展,以認知理論為基礎的新的測量方法和測驗設計方法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從而更好地指導學業成就的測評工作。
在對測評理論發展趨勢的展望下,我們也應該有所反思。傳統的學業測評中,更多地強調對學生學業水平和能力的衡量,但是認知診斷技術的發展趨勢告訴我們,對學業的測評不僅僅是為了對學生進行考量,更應該是對教師改進教學質量提供信息,為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信息。另外,增值性評價的提出,提倡學生本身的縱向比較,更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與提高,使教育更人性化。這也更順應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的,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Lewis R Aiken.心理測驗與考試——能力和行為表現的測量.張厚粲,譯.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2002.
[2] 辛濤.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業評價:測量理論的價值.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
[3] 柴彩霞.7~9年級數學成就測驗的初步編制.湖南師范大學,2005.
[4] 辛濤.項目反應理論研究的新進展.中國考試,2005(7).
長久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偏向于服務政治、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以滿足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需要。其結果是傳統教育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學習,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在反思傳統教育基礎上,提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強調現代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性。引導式教學是美國專家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采用問題、任務、案例等方式,調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等方法,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引導式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資源向導、學習顧問和學習伙伴。目前國內關于引導式教學的研究較多,引導式教學的設計紛繁多樣,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探討總結了中學體育課程引導式教學的設計程序,總結了引導式教學設計的四個步驟:進入任務及問題情境——引導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實踐——展示、交流與評價。
二、引導式教學設計程序分析
1.進入任務及問題情境
引導式教學的開始一改傳統課堂“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的正向教學程序,而是以學習任務和問題為引導,形成“學生先學,老師后教”的逆向式教學程序。在這一環節,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包括“任務引導式”、“問題引導式”和“任務及問題引導式”三種方式。教師的引導可以發生在在前續課堂結束部分,也可以發生在本次課堂的起始部分。在前續課堂的結束部分引導后續課堂的教學,一般采用任務引導式,教師給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要求學生在下堂課之前完成老師安排的學習任務,這樣可以合理利用給學生課余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缺點是學生的學習不在教師的控制之下,造成學習結果差異較大。在本次課的起始部分引導則便于教師管理和控制,學生的學習起點一致,合作探究的效果更好。
2.引導下自主學習
確定學習的任務和目標后,每個學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教師準備的學習材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師所提供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習材料的引導自主學習,為了便于學生深入理解學習材料,教師可以在這一環節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學生的任務是通過材料提示、自主學習、探究實踐,形成自己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即構建知識。
3.合作、探究與實踐
合作、探究與實踐是引導式教學的主要部分,在這一環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合作探究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知識一般屬于程序性知識,主要是關于“怎么做”或“如何做”的知識。那么學生關于運動技能知識的建構,需要大概概括運動技能的要領和練習程序,同時總結小組在練習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則可以向老師提問,教師盡量不直接給與答案,而是以問題答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結果。
4.展示、交流與評價
(1)展示和交流展示和交流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分享個人和團隊的學習成果,反思不足。通過展示和交流,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信心和自我表現力,也能幫助學生深入認識自我,發現和欣賞他人,更加享受共同學習的過程。
(2)評價引導式教學教師的評價至關重要,合理、公正、及時的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評價要與學生的探究直接聯系起來,除了總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應該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始終。在整個課堂進行過程中,教師均要適時對學生的探究和合作給予適當的評價和鼓勵。
三、小結
采用引導式的教學方法,老師除了教授知識之外,更多的是陪伴式的引導,關鍵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引導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必須明白幾個重要原則:①各個階段均有限定的時間,以防止學生討論時間過長;②每一個階段教師均需引導學生進入狀態;③當學生需要交談時,鼓勵他們進行討論,但是,在提問階段不允許學生交談。④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和學生互動,并在適時提出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朱虹,王棟,邢楠.論工科大學專業課的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02):151-152.
[2]王東,楊磊,付彬,李仁發.計算機網絡課程引導式教學的實踐示例[J].計算機教育,2012,(02):58-61.
近年來,隨著新教材的逐步推廣,二十一世紀初開始的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全國展開。特別是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出臺,更是為基礎教育改革指明了前進正確的方向同時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基礎教育課程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如何在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動思想政治課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克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點和不足,成為許許多多負責人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如何在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完善中學政治課教學。
一、要明確認識到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極其重要性
中學生所處于階段是青少年從兒童到成年人的過渡時期,是行為習慣、性格特質,品格意識、思維方式的形成階段,世界觀尚未形成,思想不太穩定,所以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他們樹立科學的思想意識,抵制錯誤思想的毒害,具有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是由其課程性質決定的。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具有階級性、思想性、社會實踐性、價值引領性和現實超越性的課程,要通過學習,引導學生“領悟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的生活能力,逐步樹立建設有中國特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礎”。思想政治課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在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內傳播理論的一條重要途徑,其階級性決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引導下,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有效地抵制不良信息給學生造成誤導,堅定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其課程任務目標決定的。教育的本質在于育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終目標瞄準的不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幸福成長。新課程改革中也倡導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新時期思想政治課作為對學生系統進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和常識教育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載體。因此這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和目標可以就理解為“提升學生現代公民意識,強化學生對主流價值的理解、認同和接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形成一些作為公民所共有的基本道德和文化素養,明確作為一個公民所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同時要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青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課作為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注重傳播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以無產階級思想占統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強調人的個性發展,培養人的現代公民意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思想性與道德性的統一,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大意義。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分析
盡管基礎教育改革已近推行了許多年,但是在現今應試教育事實上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素質教育還沒有完全深入推進的情況下,中學思想政治課各個方面依然面臨眾多問題。
(一)過于注重科學知識,而忽視情感價值的培養。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強調工具理性,缺乏對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關注,只是一味的關注于和考試相關的知識的強制灌輸,要么是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講臺上空泛的講授,要么是學生在課下極不情愿地背誦著枯燥的書本知識。這樣一味的追求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機械的記憶,而完全忽視了情感價值和道德體驗等實際內容。這樣就容易造成一些可怕的后果,比如某些成績好的同學在現實生活中做一些不道德甚至是違法的事,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敗。
(二)教學模式單一,而忽視學生主體性。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沒有交往就不可能有教學,失去了交往的教學是不可想象的,教與學的關系表現為特定客觀條件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行為關系、互動關系。而我們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大多的時候強調的都是教師主導下的那種不科學的“灌輸”。思想政治課教師高高在上,自己說的天昏地暗而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不考慮學生是否真的接受,只是一味的用教師的權威強迫學生要達到所謂的教學目的。這種忽視學生主體性的教學,完全是不科學的,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教學規律的。
(三)課堂教學多是空洞的理論,而忽視生活實踐。中學思想政治課從來都不是一門和現實生活毫不相關學科,恰恰相反,其實踐性和綜合性說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和現實生活結合極其緊密的學科。而在大多時候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卻總是得不到重視,這一方面導致了課程的講授過程中的枯燥乏味,學生不喜歡聽,也不易理解。很難使他們引起共鳴,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認識指導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違背了課程“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基本理念,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滿足不了學生的發展需求,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實踐活動。
三、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推進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
(一)積極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學活動要讓學生成為主角,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建立開放、民主的課堂環境。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理念,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的發揮。因此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要強調學生主體性,同時并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性作用,要堅持教師的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發展又可以促進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和發展,雙方共處一個和諧、協同的活動統一體中。另外,要做到“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也就是理論與生活相統一,即所謂的“生活體證理論,理論提升生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只有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學習,才能學以致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關鍵詞 :美術教育 創造力 想象力 培養
美術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首要目的,因此,重視美術基礎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十分重要。然而,我國現代美術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普遍較低,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材、教法單一,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過于陳舊。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談談如何改變美術教育的現狀。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首要目標就是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進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目前,在美術課堂上,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等諸多問題依然存在。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習與實踐相分離,基礎知識薄弱對學生創造力的提升影響頗大。教師怎樣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呢?
一是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發揮美術學科的魅力,以學生的階段性特征為基礎,配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二是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貫徹啟發性教學,豐富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欲和創作欲。同時,注重學習的連貫性,興趣的激發需要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只有始終保持對美術學科的興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學習中,用心學習和創造作品。
三是教師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師要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習慣和個性心理,使教學符合學生的愛好和習慣,跟上時代潮流。同時,教師要始終保持有耐心、認真的工作態度,讓學生對美術保持長久的興趣。
二、審美意識是美術學習的基礎
審美意識是一個人對“美”的見解,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因此,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是美術作品鑒賞課的目的所在。美術鑒賞是人們對美術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評價的過程。美術鑒賞能力的提高是長期積累和實踐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師要大力開展美術鑒賞課程,通過美術鑒賞,一方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充實了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審美意識的過程中,通過理解和感受,能夠明辨是非,并且在鑒賞的過程中,能夠以一種創造性的心態,以獨特的視覺和思路去探索、體驗和思考,從而形成獨到的見地。通過開展美術鑒賞課程,學生經過大量的觀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獨到的審美意識,這種審美意識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識
美術并非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植根于社會文明大背景下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美術知識,還要充分完善自身素養,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我們的知識拓展得越寬,見解越深,感悟就會越多,思想就會越解放,創造力才會越大。
與美術相關的領域有很多,例如,歷史、地理、政治、文學、音樂、舞蹈、戲曲等,學習這些知識,對我們進行美術教育有著很大的幫助。許多大藝術家不僅精通美術,還在雕塑、詩歌、音樂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單一的知識,很容易使人在知識拓展上遇到瓶頸,無法充分發揮主動性。
負責人 陳林志
學 科語文 學歷本科 職 稱:中學一級教師
年 齡43
參加工作時間 1991.7.1
QQ號80642646 郵箱806426462@qq.com
新浪博客網址
課 題
名 稱
農村初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研究
小課題其他成員
姓 名
職 稱
工 作 單 位
陳林志
中學一級教師
漢濱區建民辦建民初中
汪曉菊
中學一級教師
漢濱區建民辦建民初中
陳博
中學一級教師
漢濱區建民辦建民初中
羅長安
中學一級教師
漢濱區建民辦建民初中
選題緣由
研究設想
一、研究目標
1、學習班主任專業化的理論內涵,探索班主任專業化的內容、要求、與意義,研討農村學校班主任專業化的途徑與方法;
2、立足本校,通過對班主任的評價研究和班集體的評價研究,梳理學校的現有規章制度,改進班主任和學生管理工作,摒棄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學有效地班主任選拔、培訓、評價、管理的體系;
3、通過課題研究,大面積提高本校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
4、將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敘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層學校參與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達方式引入課題研究中,增強我校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興趣,提高我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線教師,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實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過課題研究,試圖將班主任專業化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農村初中學校產生良好的輻射作用。
二、研究專題:
1、班主任專業學習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途徑與方法探究
4、班主任隊伍的管理與發展
三、研究內容:
A、文獻學習:
1、學習班主任專業化的概念與內涵。
2、班主任成長規律和因素。
B、自主發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長探究、責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學生的教育,班風的形成。
3、班級文化的建立。
C、培訓策略研究:
1、培訓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D、評價機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職條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評價方法、班級評價。
3、班主任論壇。
E、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資格聘任標準。
2、班主任工作過程管理辦法。
3、班主任隊伍建設規劃。
F、成果對比分析:
1、班集體對比分析。
2、班主任對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A、問卷調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態、工作現狀調研
責任人:陳林志 汪曉菊陳博 羅長安
對象:本校2/3現任班級班主任
方法:問卷調查、座談會
工作呈現:調研報告
2、班主任專業水平調研
責任人:汪曉菊 陳博羅長安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紹。
工作呈現:班主任工作經驗集,疑難問題匯總。
3、班集體現狀調研
責任人:陳林志 汪曉菊陳博
對象:中心學校班集體和九年制學校班集體
方法:現場查看、學生座談會
工作呈現:調研報告
時間:2013年3月
工作意義:
為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策略研究提供現實依據。使我們明確研究的重點,確保研究的實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調研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準備材料。
2、按規定時間完成調研任務。
3、及時擬寫調研報告。
4、收集過程資料。
(二)文獻法。
責任人:陳林志
學習內容:
1、班主任工作職責。
2、班主任工作經驗介紹,優秀班主任事跡。
3、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理論。
4、班主任素質培養的途徑與策略。
人員:集中學習陳林志
自學;全體教師
學習呈現:學習心得匯集。匯總 陳林志
工作意義:
為課題提供理論支撐和方法引領
工作要求:
1、集學:每周一次,每次1小時以上,每次確定學習主題、主學人、主講人,擬定三個月集學計劃。
2、自學:在集學的基礎進行,全體教師必須堅持自學,擬寫學習心得。
(三)行動研究法。
責任人:汪曉菊
1、班主任自主發展研究
人員 全體課題組成員
內 容(1) 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負責人、陳博 羅長安
工作呈現:班主任安全教育方法集
內 容(2)評價激勵方法研究
負責人、汪曉菊羅長安
工作呈現:班主任激勵策略案例集
內 容(3)家訪策略研究
負責人、陳林志陳博
工作呈現:班主任家訪心得集
內 容 (4) 小助手的培養
負責人、汪曉菊陳博
工作呈現:班主任小助手培養案例集
內 容 (5)學困生的轉化
負責人、陳博羅長安
工作呈現:班主任學困生轉化策略集
內 容 (6) 特長生的培養
負責人、汪曉菊
工作呈現:班主任特長學生培養策略集
內 容 (7) 心里輔導
負責人、陳博羅長安
工作呈現:班主任心理教育案例
內 容 (8) 班級文化建設
負責人、陳博羅長安
工作呈現:班級文化建設論文集
內 容 (9) 班級管理策略
負責人、陳博羅長安
工作呈現:班級管理建設論文集
內 容 (10) 留守兒童教育
負責人、汪曉菊 陳博
工作呈現:留守兒童關愛教育集
意義: 通過班級工作的行動研究,使班主任教師在實際工作研究,在研究中成長,了解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和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工作要求:
1、全體班主任教師和課題組老師必須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積極撰寫心得、案例和論文。
2、子課題負責人,要按時完成案例論文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積極組織相關評選工作,選報優秀論文參加上級的評審工作。
(四)實驗法
1、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培訓途徑與方法的研究
1、負責人:陳林志
2、方法:開展多種方式的培訓活動進行比較、分析。
工作呈現:形成班主任培訓工作總結材料。
2、班主任任職條件研究
1、負責人:陳林志陳博
2、方法:根據班主任專業化發展要求及農村小學實際擬訂《建民辦中心校學校班主任任職條件》(試行草案),在實踐中研究。
3、工作呈現:形成《建民辦中心校班主任任職條件方案》
3、班主任評價機制研究
1、責任人:陳林志
2、內容: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內容、評價的主體、評價的方法、評價的作用。
3、工作呈現: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評價方案。
4、班主任隊伍管理研究。
1、責任人:陳博羅長安
2、內容:研究班主任聘任方法、過程管理以及班主任隊伍建設規劃。
3、工作呈現:制定班主任隊伍建設發展規劃。、
(四)、研究的意義
1、以此項課題研究,統攝我校的班主任工作,從“班主任專業化”新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效能、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2、此項課題研究,將有可能為我校打造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班級管理與教育方面的專家型班主任隊伍。
3、本課題研究成果將有利于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條例》的順利對接
單位
審查
意見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縣(區)基礎
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查意見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市基礎教育
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
審查意見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5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lect?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natural result after chang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so is essence of new course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s mostly concerns students’ life, also shows characters of expansiveness and research.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we must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 on knowledge, break the rigesc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expand space and time by walking out from the limited classroom. We also need to give more speaking right to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 fairnes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s; student; subjectivity
1 課程內容中學生主體性體現的意義
追溯中外教育史,“鐘擺”現象似乎是熱心教育改革的教育家們不可規避的事實。學生作為人的影子在教育史上時隱時現,看不見學生的教育注定是失敗的。時下,我們的社會、教育部門等都在呼喚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改革中學生主體性體現是課改的實質和關鍵。
2 告別傳統教育的必然
傳統教育是看不見人的教育,我國自建國后,很長一段時期都在強調“雙基”, 希望通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人才的培養。在課程內容中體現更多的是知識點的序列,很多教育人都相信只要講解到位,線索明晰的知識結構是可以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的,背誦、默寫、復制到卷子上都不成問題。
無學生的課程內容造成了無人的教育,無人的教育致使“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為一句空談。警醒于人才培養的缺失,反思傳統教育的弊端,只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把學生看作人,看作正在發展中的人,看作具有特殊性的人,我們的教育才會充滿溫情,以數字和符號演繹的知識點才具有意義。走出傳統教育的陰霾,彰顯學生的主體性,教育是個大寫的“人”才能站得住腳。
3 新課改的根本體現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中無人的現象而展開的,課程作為教育的手段,課程內容作為課程的核心,在其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是改革的重點,課程的意義在于學生,學生是課程的主體和指向,課程內容中學生主體性的體現也會促進課程以人為本的走向。
課程內容中學生的主體性是新課改以人為本精神的根本體現,影響課程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自始至終顯現。在課程編制環節,我們倡導集體審議,其中有別于傳統教育的是學生也以編制者的身份建言獻策,但大多時候,學生和其他編制者的互動是非面對面的,是借助課程內容完成的;在新的課程目標的設計中,新課改主張三維課程目標,而這需借助課程內容實現,沒有滿足學生興趣需要的,沒有學生參與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設計的如何完美都將落空;課程實施是課程內容的實際展開,新課改倡導創生取向的課程實施觀,打破n程、教師、學生線性的關系,改為兩兩交叉互動的關系,如果要保證創生取向的課程實施成功,必須在課程內容中給予學生一席之地,否則學生發出的聲音是失去依托的,也是毫無意義的;課程評價是判斷課程內容實際效果的手段,課程評價在逐漸地走向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之路,這也是與課程內容中學生主體性的體現相一致的,只有課程內容中有了學生,課程評價的對象和主體才可見學生。
4 課程內容中學生主體性體現的主要特征
4.1 課程內容的生活化
課程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不要單純追求學科的邏輯順序,而是強調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容。基礎教育是為國民素質打基礎的,只有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體現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結合,才能發揮基礎教育課程內容在人的發展中基石的作用。艱深、晦澀的知識點形成的知識結構是外在于學生的,我們不能寄予用花樣繁多的教學方法完成學科結構的內化,這無疑是用糖衣裹著炮彈的做法。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彼此關注促進了學生的真正成長,課程內容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意義。總之,在學生的個人成長中,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也只有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滿足其最近發展區需要的知識結構才有價值。
4.2 課程內容的拓展性
課程內容的形成在從形式到實質地對學生發生作用時,學生的知識意義的個人建構是關鍵。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任何知識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強調賦予知識以個人意義外,還要整合錯綜復雜的知識結構,以便于學生習得知識的網狀結構,既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高,走出狹隘的線性知識體系,強調學生基礎性知識的學習和其他學科建立聯系。
目前的問題是大多數的教師仍糾纏在原學科知識的講授,幫助學生理清章節點的順序,掌握學科知識結構的前后貫通。所以,我們在化學課上聽到的只是化學術語,在物理課上聽到的只是物理語言,在數學課上聽到的就只是數學聲音,等等。學生的學習之路是越走越窄,在追求滿足單一學科興趣的同時,令學生費解的問題越來越多,可有價值的問題卻少得可憐。
4.3 課程內容的研究性
課程內容并不是靜態的、符號性的,課程內容的動態性和生成性在于它的研究性特點。課程內容具有預設性的一部分應給學生留有研究的空間,適當引入前沿性的知識,學生通過對前沿性知識的研究,有助于學生形成個人研究問題的觀點、態度和方法,謀求在更高層次上獲得知識結構和經驗積累,這就要求課程內容的設計者及時更新內容,把握學科研究的最新動態信息,最大限度地減弱課程育人的滯后性,使今天的課程更好地體現超前性。課程內容中非預設的一部分是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生成的,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共同體――教師和學生在充分的互動中,學生的知識經驗被調動起來,通過質疑和闡述個人觀點,學生的研究意識、習慣、能力也發展起來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課程是研究性的課程,當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課程內容面前時,課程對學生的個人意義及課程內容中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淋漓盡致地彰顯出來了。一直以來,我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倡導交給學生確定性的知識,在高等教育階段再教給學生問題,可我們目前面臨的尷尬是基礎教育的學生“沒有問題”,高等教育的學生也是“沒有問題”,長期的無問題式教育,致使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提不出問題,習慣了默認,也習慣了沉默。高等教育的問題要在基礎教育中解決,課程內容的研究性特點是這一問題解決的關鍵。
5 課程內容中學生主體性體現的策略
5.1 改變傳統的知識觀,打破僵化的知識體系
課程內容等同于知識、等同于知識的載體形式――教材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本體的知識觀是從知識的產生過程來討論知識的,它是就知識論知識的;而主體論的知識觀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知識的,鐘啟泉在2007年出版的《課程論》中這樣界定知識:“知識是激起學生終身發展的愿望并要求學生以多種方式學習并獲得人生意義的有效信息”。課程內容的形成如果走本體論知識的路線,呈現在學習者面前的就是線性的、嚴密的、邏輯性強的僵化的知識體系,這就像枷鎖一樣束縛了人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抹殺了課程內容設計者在進行內容設計時也會從三個來源進行權衡,其一就是學習者的興趣和需要,可較之社會和學科發展的需要,人的發展在預設的前提下就顯得那么微弱,而且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課程內容的三個影響因素中也是最難把握的。
只有觀念先行一步,改變本體論的知識觀,確立主體論的知識觀,課程內容在選擇和組織時打破僵化的知識體系,知識的邏輯順序永遠服從于學生的心理順序,課程內容中學生的主體性才會顯現。同時,主體論的知識觀也是動態的知識觀,師生面對的課程內容均是不確定的、境遇的、文化的,等等。師生也是課程內容的設計者,解構、重構知識體系和完善課程內容是師生行使設計者的權責所在,也是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都會得以提高。
5.2 走出封閉的課堂空間,延伸有限的課堂時間
傳統的學校教育主要是借助課堂完成的,“老三中心”之一的課堂作為教學主陣地是傳統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者曾理想地期望有限的課堂時間和空間能取得教學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狹小的課堂注定演繹不了成功的教育之歌。傳統的預習和復習環節雖然走出了課堂,但并沒有做出有效的延伸。教師在預習和復習指導時也是簡單布置學生去看看課文,牢記段落大意,或是給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答案,等等。這恰恰從反面夸大了預設的課程內容的作用,弱化了學生在課程內容面前的主體性。真正讓學生去做的不應單純是從文外獲得問題,文中找到答案,而主要是文中發現問題,問外探討答案,甚至是沒有定論的,這才是預習和復習要做的事。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相關知識經驗,幫助學生養成在課前做一些問題卡片等的習慣,課后查找資料,再進一步補充、驗證。有限的課堂空間和時間使學生學到的也是有限的課程內容,無限的課堂時間和空間將把學生帶到無限的知識殿堂中去。
5.3 交給學生更多的話語權,體現師生平等
新課改除了強調學生做得多之外,學生還要說得多,說得有條理,在說的過程中透出智慧,提高思維的技能,讓學生正確、流暢地表達自己,同樣是學生作為課程內容主體性的重要體現。學生的經驗是課程內容之一,經驗的歷程和表達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課程內容沒有給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也不提倡學生說得太多,對學生的經驗并不予以關注,而經驗體系是課程內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經驗進行關注就必須賦予學生更多的話語權。
培養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是革命老區發展的需要 2012年,達州市基礎教育普通高中在校學生102 394人,初中在校學生253 309人,中等職業教育職業高中在校學生71 052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24 845人。2013年達州市高考報名人數37 393人,本科上線人數9261人,占高考報名人數的24.8%,專科上線17 770人,占高考報名人數的47.5%。從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中學畢業后即要進入社會,參加工作或勞動。面對此種情況,中學需抓好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培育,把握發展機遇,以利于終身學習和成長,進而促進家鄉建設和發展。
培養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是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需要 如今,信息、能源、物質并列成為社會發展的三大要素。學校圖書館要給同學們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實踐操作的條件。如學校圖書館可以發揮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的功能優勢,采取全開放形式讓學生觀看有關科學技術成果的電影和錄像,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新的情報資料的觀察力、注意力,判斷力,從而提高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開放式就是盡可能由學生自己去操作和實踐。
培養信息處理能力是革命老區中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不能只接受老師教授的課本上的或課堂內的知識,還要學會自學,學會自主獲取其他知識的方法,要學會向知識的領域求知,變“不知”為“知之”,變“知之不多”為“知之甚多”。每個人在學校學習階段都不可能掌握他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識,人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具備信息處理能力,也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
革命老區中學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由于長期應試教育的制約,學校圖書館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圖書館及其資源大都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給中學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圖書館應發揮自身的優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向師生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2011年的工作要點的第五項工作重點是改善中小學技術裝備條件,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為此,教育部在2011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項目”,為農村中小學校配備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逐步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在這個改造計劃項目中,達州市享受中央財政9549萬元的專項圖書配備資金,現已落實到每所農村中小學校。讓農村中小學校的每位學生都可以充分的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發揮好圖書信息的作用,給我們革命老區的農村中小學校圖書館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即在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如何培養中學生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處理信息的能力。
2 研究的設計
課題界定 信息:本課題中的信息僅指與中學圖書館有關或有助于中學生學習的新聞、知識、消息、報道、數據、材料、聲音、圖像和文字等。搜集信息:是指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和書籍等途徑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處理信息:是指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截取、摘錄、補充等簡要處理和加工。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指學生具備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主動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和書籍等途徑及時快速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并進行簡要處理和加工的能力。
課題組擬定的《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革命老區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培育研究——以四川省達州市為視角》課題,目標是要通過圖書館管理人員及學科教師的探索和研究,鼓勵、引導、訓練和培養中學生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主動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和書籍等途徑,及時快速地獲取所需要的新聞、知識、消息、報道、數據、材料、聲音、圖像和文字等信息,并進行截取、摘錄、補充等簡要處理和加工。從小養成對各種信息資源的關注和有效利用的習慣。對圖書館管理人員和學科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也有相應促進,對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為其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積極作用。
研究目標
總目標:革命老區的中學生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得到培育和提高。
具體目標:轉變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觀念,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高優質的服務水平;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習慣,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具備主動而準確地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指導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方法,并能將此方法進行推廣運用;中學開設閱讀指導課并納入教學計劃、有條件的學校要開設電子閱覽指導課、指導學生正確運用電子閱讀系統。
研究內容 中學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處理能力培育對中學生發展對學校素質教育深化的作用和意見;當前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培育的現狀、困境與成因;提升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培育策略。
研究對象及方法
研究對象:本課題以達州市中學生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廣泛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教育部實施新課程的相關政策法規,借鑒國內外圖書館管理的先進經驗,以此提高研究者的理論水平,并利用文獻指導課題研究。問卷調查法,即以調查和問卷的形式充分了解達州市中學生在搜集處理信息方面已掌握的方法和存在的問題,找準研究的重點,向教師、學生和家長采集對搜集處理信息的認識、意見和建議。
3 研究的過程
課題研究準備階段 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完成課題的申報立項工作。調查全市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培育的現狀、困境與成因,形成調研報告。
課題研究實施階段 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召開課題開題報告會,聘請專家對參與研究人員進行輔導,根據研究方案啟動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結題階段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匯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工作報告、成果分析報告,申請結題,舉辦研究成果展覽。
4 研究的成果
填補了革命老區中學圖書館圖情課教育的空白 一是編寫了《達州市中學圖書館入館導航手冊》;二是編寫了《走進圖書館》。
提出了指導革命老區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創設信息情景,激發中學生搜集信息的興趣。中學圖書館在廣泛采集國內外相關圖書資料的同時應注重緊密聯系中學生生活,創設信息情境,營造濃厚的信息氛圍,讓中學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培養中學生關注信息的意識,激發中學生搜集信息的興趣。課題組選擇不同層次的學校,利用圖書館現有的資源,從中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搜集、處理信息。例如,宣漢中學是全國示范性高中,學校建有電子閱覽室和數字化圖書館,圖書館工作人員充分利用這個優質的課程資源,在七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一周就安排時間對他們進行入館知識宣傳,帶領同學們參觀學校圖書館樓,展示電子閱覽室、數字化圖書館、藏書室。從直觀的角度告訴同學們中學生活離不開圖書館,學習離不開圖書館。告訴同學們通過紙質圖書、期刊、雜志、網絡和視頻資料等都可以搜集查閱信息資料。通俗地講,就是面對不懂的東西,要知道去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尋找答案,豐富自己的知識,從小養成信息意識。對于高中學生來講,他們所關注的信息大部分是高考信息和軍事新聞等,學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就要在這些方面給他們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料,激發他們搜集信息的興趣。
2)關注生活,探索搜集處理信息的方法和途徑。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現在的中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也百般呵護,養成他們很少關心家庭的事情。學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鼓勵學生去感受生活,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教會他們信息處理的方法和途徑。搜集信息的途徑很多,一般采用看電視節目,聽廣播,閱讀傳統的書籍、報刊,利用電腦上網查閱,利用數字圖書館,利用電子閱覽室,實地采集等方式。搜集信息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面對浩如煙海、雜亂繁復的信息,要能夠去粗取精,去偽取真,進行識別,并做出正確選擇,這才是我們收集處理信息的真正目的。信息處理常用的方法是熟練運用工具書,文獻檢索和互聯網信息檢索。
3)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培養中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中學圖書館工作要結合新課改,配合學科教師組織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開展圖書情報教育課、圖書和圖書館知識介紹、工具書使用方法、圖書的選擇和讀書方法以及讀書衛生知識等方面的指導。學校應開設閱讀指導課并納入教學計劃,開設電子閱覽指導課,指導學生正確運用電子閱讀系統。學生需要通過閱讀、調查、觀察、實驗等多種途徑獲取資料和信息,并需要學會利用適當的工具和技術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學會運用獲得的信息描述或說明問題,并做出恰當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相應會得到鍛煉和提高。在不斷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提高分析和利用資料的能力。
提出了革命老區中學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策略
1)教育裝備部門牽頭,成立圖書信息資源建設中心。達州市教育裝備部門要以“四川省中小學數字化云平臺建設”為契機,設立“達州市中學圖書信息資源建設中心”,統籌規劃圖書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由中心和各學校圖書采編人員組成采編協調中心,合理配置資源,避免重復購置,同時對圖書管理人員進行采購分類和編目指導,負責學校圖書館的檢查督導和業務培訓。
2)統一規劃,責任明確,加快圖書信息資源共享建設。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和學校“寬帶網絡校校通”的推進,中學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其中資源共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圖書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應采取的途徑:一要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由教育裝備部門負責對學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進行分工,達成資源共享的協議;二要制訂中學圖書館與高等院校以及公共圖書館館際互借協議;三要利用網絡,建立虛擬館藏,搜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
3)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中學圖書館管理人才隊伍。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質量。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由圖書館工作人員來完成,工作人員是形成工作能力的保證與主體,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因素。
要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中學圖書館管理人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更新服務觀念。學校圖書館服務觀念正在從以往強調服務數量(借閱率)向提高服務質量轉變,從圖書資料的管理向信息資源的管理轉變,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二要更新知識結構,當好信息導航員。圖書館工作人員要不斷地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熟悉計算機和網絡知識,不僅應具有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懂得信息技術分類方法,熟悉信息系統的使用,當好信息咨詢導航員。
三要建立業務培訓的長效機制。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培訓形式,由市教育裝備部門負責安排,要定期選派圖書館工作人員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修,學習和吸收先進的圖書管理技術和方法,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四要實地參觀先進圖書館管理科研成果。由市教育裝備部門組織實地參觀圖書館先進管理科研成果。采取這種培訓方式的特點是直觀、易學、操作性強,可以及時與先進科研成果單位的管理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培訓效果好。
信息處理能力培育對中學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養中學生自立自強、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近幾年,課題組的同志在學校的支持配合下,積極開展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培育研究,要求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不低頭,不喪氣,而是利用電腦、網絡、書刊等工具查找、收集、整理信息,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挫折,讓同學們在收集處理信息資料的過程中積極地去發現和思考,結果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段經歷,這個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研究表明,中學生的自立自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切實得到提升,為中學生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培養中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當同學們第一次面對網絡,面對網絡上五花八門的信息,如何處理?面對書本上有爭議的觀點如何處理?是被動的接受,還是自己查找資料來佐證。面對虛假的信息如何辨別等問題的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自己去查找資料解答。
總之,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培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和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以應對未來生活中的磨礪,能夠真正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
5 得出的結論
通過3年的研究,得出結論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革命老區中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高,為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交際教學法的內涵
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以社會語言學為理論基礎,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體系,它讓學生在交際中使用語言、學習語言,也讓學生在交際中檢驗自己的語言,然后在交際中改正,最后在交際中達到真正的準確。
二、英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特征
1.注重實踐性
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創造機會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活”不僅指形式方面的,更要指內容方面的。活動內容的多樣性是它“活”的體現,活動內容的綜合性也是它“活”的體現。它是鮮活的內容和富有意義的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的。在“做事”過程中,學習者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在課堂上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討論、去活動,讓他們自己去分析、理解、認識,因此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2.加強互動性
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在整個活動中,都存在著師生之間互動,生生之間互動等多種形式的互動。
3.發揮主體性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完美地結合起來,采用生動、靈活、富有啟發性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我國的英語教育現狀
長期占據英語教學中心地位的語法翻譯法和在此方法下培養出來的英語教學師資隊伍仍然是我國目前英語教育的主流。傳統教學法適合我國以成人為主的英語學習者,而且在這種英語教學法在其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英語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也為我們在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上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但不可否認,傳統教學忽視口語和聽力訓練;過于追求語法的精確性,忽略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充分發揮語言學習者學習語言的主觀能動性等特點。所有這些都與交際法的基本主張是背道而馳的。
四、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體會情景,提高興趣
在英語課堂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歡樂中不知不覺地學到英語,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創造性、想象力、發掘交際體裁,設置符合學生實際的交際情景和多種活動,如全班活動、分組活動等,可借助文字材料、圖片、畫面、圖表等,也可結合教材設計演、唱、畫、游戲、口訣、壓韻詩等,使學生充分投入到英語情景中,激發學習興趣。如學完了“購物”后,在教室里布置一個大柜臺,擺滿學生們喜愛的物品,讓他們分組表演購物情景,再由大家評選最佳表演者,并當場頒獎。這樣大膽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獨立去想、去練、去說,既培養了他們的交際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更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2.優化基礎知識教學
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
優化基礎知識教學就是要在英語教學中正確處理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和語言功能三者之間的關系。新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要求教師能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相應的交際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掌握語言知識,學會運用語言。在教授語言基礎知識時,教師應本著“體驗、反思、歸納、總結、計劃”的原則設計活動,即先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語言,對所感知的語言進行反思后再對該語言現象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后再設計新的活動來加深印象。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應始終圍繞形式、意義和功能三個方面,并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善于模仿,愛說、愛唱、愛表演,學得快,我們可以通過圖片和實物教授新單詞,利用所學的句型進行造句。如學會了ruler時,學生們樂意嘗試的欲望特別強。因此可以適時地抓住時機,誘導他們積極參與,滿足其心理欲望。
A: I have a ruler. It's red. Do you have a ruler?
B: Yes, I do.
A: What colour is it? Is it red, too?
B: No, it isn't. It's yellow.
A: Where is it?
B: It's here.
通過這樣的分組對話練習,使學生們在交談中操練各種句型。大膽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獨立去想、去練、去說,既有利于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學
3.精心導入交際情境
初中學生愛說、愛動,善于模仿,記憶力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欲,喜歡嘗試著把學到的語言材料隨時進行對話、敘述和表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交際活動適合于初中學生的特點,便于學生邊學邊練,學用結合,使所學語言材料能夠在運用中獲得鞏固和提高。如何根據情境創設要求,利用多種辦法,合理、恰當、自然地引導學生融入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活動,是交際教學法的關鍵。
在教第二冊Lesson34“Asking the way”時,教師可把教室作為一區域,課桌當作地點,每行桌子間的空行作為馬路,然后讓學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問路,有時還可以更換路名,地點,學生完全置身于情景中邊對話,邊表演,效果頗佳。
五、結論
交際法以培養交際能力作為外語教學最主要的宗旨,它的教學特點是課堂教學過程交際化。教學過程交際化既克服了語法翻譯法培養“啞巴英語”的弊病,又克服了聽說法那種只停留在句型操練的不足,它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這對提高學生英語的整體素質,提高外語教學質量作用甚大。初中英語交際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毛衛芳.初中英語交際教學法的基本形式與要求.江西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