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16:37: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火災的防治途徑,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世界各國大城市地鐵火災及突發事件頻繁發生的背景下,應重視地鐵火災應對措施的研究,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完善地鐵火災防災救援系統。筆者曾對我國地鐵火災防災救援系統的構成與運作流程進行過較全面的論述(見文獻[1]),然而隨著地鐵火災防治工作的日益深入,一些新的措施和手段也在不斷的探討和實踐中。本文針對地鐵火災的防治,就一些新的認識進行探討。
1地鐵火災防治大系統的觀點
以往地鐵火災的防治工作往往只著眼于在地鐵系統內部發生火災時的應對措施,多強調一些硬件設施的設置和完善,而沒有從系統和全局上去認識地鐵防災系統。應根據地鐵火災的發生、發展過程和條件,構建一個全局性的地鐵防災減災大系統,以起到全面和徹底的“防”與“治”的作用。
1.1地鐵火災防治系統的組成
地鐵火災的發生過程可劃分為災前、災時和災后三個階段,地鐵火災防治系統即根據這三個不同階段進行配置,起到不同的火災預防和控制作用。地鐵火災防治系統的組成及實施要點見表1。
1.2地鐵火災防治大系統的構建
地鐵是一種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相當重要的社會效益。因此,地鐵火災的防治不應只依靠地鐵運營部門的努力,而應構建一個從政府部門到各相關執行部門(包括地鐵運營部門、公安、消防、醫療、通信、新聞媒體、環保單位乃至民眾)的全面的地鐵火災防災救援體系。
結合地鐵火災防治系統的組成與實施,借鑒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的結構[2],可以得到地鐵火災防治體系如圖1所示。
2地鐵火災預防中的管理要素
2.1災害學對管理因素的認識
從災害學的角度來說,災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事故種類各式各樣,災后的損失也千差萬別,但每種事故都有一個共性,即都是由一些相同基本要素構成的。這些要素是人(Man)、物(Machine)、環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即4M問題[3]。事故的發生是這些要素相互作用或要素的不安全因子同時存在、同時發生的結果。
1976年紐約工業學院的E.J.Cantilli等人揭示了以管理為邊界的人、物、環境之間的事故起因和預防機理關系,如圖2所示[4]。通過這四者的相互作用及其與事故發生的影響關系可知,防止災害的發生不但可以從人、物、環境因素的控制入手,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管理因素改變系統行為,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安全接受水平和系統狀態。因此在地鐵火災的防治中,也需要重視對管理要素的認識。
2.2地鐵火災預防中管理因素的體現
地鐵火災預防的廣義管理因素涉及的部門不單有地鐵運營管理部門,也包括國家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通過不同層次和目的的管理手段,調整地鐵系統中“人”和“物”的不安全行為和狀態,可減少火災的發生幾率。
1)建立和健全火災防治立法體系
有效的法治管理是地鐵乃至其他公共交通安全運營的有力保證。通過國家立法與行政管理部門、行業管理機構、地鐵運營企業,組織制定有關防災安全的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和條例等,以求共同遵守和規范系統的運作。
2)營造安定的社會環境
通過學校和家庭教育,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個體的安全意識;通過完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關懷社會弱勢群體的需求,化解民族和宗教矛盾等,消除社會不穩定的內部因素,減少地鐵火災和其他突發事件的發生。這是營造一個安全和穩定的外部大環境所必須的途徑,而這多體現在政府部門的社會管理職能上。
3)成立統一調度的指揮機構
由政府部門成立專門的指揮機構,聯合地鐵運營公司、公安部門、消防部門、醫療單位、通訊部門、新聞媒體乃至民眾,統一調度,進行地鐵災時人員疏散預案的制定和定期的防火演練,提高職能人員和民眾對火災的應對能力。
4)加強地鐵系統內的安全管理
地鐵運營部門是地鐵火災防治的主要執行部門,加強其內部的安全管理,可以起到更加直接的火災預防作用。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就乘人員身份辨識系統,建立進站安全檢查制度,派設安全巡視人員,對站臺和列車內的情況進行監控,營造舒適的工作和就乘環境,加強對可燃物的管理,對系統設備定期檢修和改進,對職工和乘客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等。
3地鐵火災防治的補充措施
結合我國地鐵系統火災防治措施的現狀,在文獻[1]的基礎上,對現有地鐵防災救援系統提出補充和完善的措施。
3.1地鐵防火設計
設計人員應根據相關的防火規范和規定以及國內外地鐵火災的經驗教訓,合理地進行地鐵建筑結構和地鐵列車等的設計,以控制火災發生時的環境,為撲滅火災和疏散人員創造有利條件。
1)區間隧道設計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鐵未考慮區間隧道的防火設計,應引起重視。為此,在設計中應考慮:
①雙線區間隧道之間每隔一定距離設置聯絡橫通道,當列車在區間隧道發生火災時方便人員疏散和逃生。
②區間隧道內安裝手機通信聯絡裝置,保證手機在地鐵區間隧道內也能正常和通暢地使用,以在發生火災時便于乘客與消防部門直接聯系,及時通報災情和引導人員疏散。
③區間隧道內設置疏散平臺,與聯絡橫通道配套使用,在火災時方便人員疏散[5]。
④在可能的條件下,縮短區間隧道的長度,以便在區間隧道中發生火災時,減少人員沿隧道疏散至車站的時間。
2)地鐵列車設計
地鐵列車的防火設計應得到足夠的重視,避免出現韓國大邱地鐵火災中由于地鐵列車防火設計不完善而造成人員傷亡慘重的情況。具體應考慮:
①在列車底板上加裝防火和隔熱層,防止列車底部電氣設備起火對人員逃生造成影響,也可延緩車廂內火災對列車底部電氣設備的破壞作用,為救援和逃生創造條件。
②列車上設置視頻傳輸系統,圖像傳輸到司機室,以對車廂內的情況進行監控。
③列車上設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包括滅火器、細水霧噴淋系統[5]、火災探測器等整套車載自動火災探測消防系統。
④列車設置緊急情況通報按鈕與手動開車門裝置,以及司機室與車廂之間的緊急疏散門、列車前部的逃生門等裝置。
⑤列車上設置足夠的滾動顯示條和液晶顯示屏以及廣播系統,災時可引導乘客疏散。
3.2地鐵火災監控與報警系統
目前我國地鐵防災監控與報警系統(FAS)按兩級監控方式設置:第一級為中央控制室級,作為防災報警控制中心,對全線報警系統實行集中監控管理,隨時掌握全線動態情況;第二級為車站調度室級,分別設置于地鐵各車站,它們是獨立的報警子系統,在其所管轄的范圍內,對火災狀況進行監控、報警,并能夠實施有關的消防聯動控制操作[1]。
建議增設現場(列車)級防災監控與報警系統。該層次的系統設備可由火災傳感器、手動報警器、聲光示警器、視頻傳輸系統、監視屏等組成,在司機室設一個控制終端,由司機掌握列車內的情況,并可將信號傳輸到車站調度室,以加強對列車內異常情況的監視。
3.3地鐵消防設施
鼓勵引進新型消防設施,全面覆蓋地鐵車站、區間隧道和地鐵列車,不出現消防死角。為此應考慮:
①如前所述,地鐵列車上可考慮設置車載消防系統,包括細水霧噴淋系統、抽排煙系統、火災探測器等,與常規的滅火器配合使用。
②在區間隧道的頂端可安裝移動式滅火系統,一旦列車著火,可自行移至著火點,實施滅火。
③根據國外地鐵的經驗,在車站公共區一般不安設自動噴淋系統,以免地滑而影響疏散速度。但可考慮在車站公共區的兩頭一定范圍設置自動噴淋系統,因為這些區域往往是零售點、書報攤等易燃物集中所在地,而中間的人行密集區域,可不設置自動噴淋系統,僅設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即可。
3.4其他措施
1)對車站區域內的附屬設施進行安全化處理
減少垃圾桶、公共廁所等的數量,并進行防火和防爆處理;將零售店和報攤點集中在站廳層兩頭的安全區域,站廳中間留出疏散的空間和通道等。
3)重視新聞媒體對公眾的安全導向教育
新聞媒體要多做安全防火宣傳,災時客觀如實地對災情進行報導,災后多做正面報導,和地鐵運營部門一起努力重建公眾對地鐵安全度的信任感。
4結語
地鐵作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運營是其首要目標和基本原則。隨著我國地鐵建設的來臨,地鐵火災的防治措施也要跟上。本文針對地鐵火災的防治,探討了如下問題:
①提出了地鐵火災防災減災大系統的觀點。應根據火災發生的不同階段,設置不同的防災子系統,從而構建一個整體的火災防治大系統。不能只著眼于火災發生以后的應對措施。
②管理是地鐵火災預防措施中重要的因素,通過不同層次的管理手段,可改變地鐵系統的不安全狀態,預防火災的發生。
③新的地鐵火災防治措施在不斷地發展和探索中,地鐵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要及時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地鐵的防火設計和防災系統的設置,完善地鐵防火救援系統。
參考文獻
[1]蔣雅君,楊其新.地鐵防災救援系統[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4(1):13.
[2]聶高眾,馬宗晉,李志強.防災減災系統工程的國際對比分析及建議[J].災害學,1998,13(4):67.
1.1地鐵火災防治系統的組成
地鐵火災的發生過程可劃分為災前、災時和災后三個階段,地鐵火災防治系統即根據這三個不同階段進行配置,起到不同的火災預防和控制作用。地鐵火災防治系統的組成及實施要點見表1。
1.2地鐵火災防治大系統的構建
地鐵是一種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相當重要的社會效益。因此,地鐵火災的防治不應只依靠地鐵運營部門的努力,而應構建一個從政府部門到各相關執行部門(包括地鐵運營部門、公安、消防、醫療、通信、新聞媒體、環保單位乃至民眾)的全面的地鐵火災防災救援體系。
結合地鐵火災防治系統的組成與實施,借鑒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的結構[2],可以得到地鐵火災防治體系如圖1所示。
2地鐵火災預防中的管理要素
2.1災害學對管理因素的認識
從災害學的角度來說,災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事故種類各式各樣,災后的損失也千差萬別,但每種事故都有一個共性,即都是由一些相同基本要素構成的。這些要素是人(Man)、物(Machine)、環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即4M問題[3]。事故的發生是這些要素相互作用或要素的不安全因子同時存在、同時發生的結果。
1976年紐約工業學院的E.J.Cantilli等人揭示了以管理為邊界的人、物、環境之間的事故起因和預防機理關系,如圖2所示[4]。通過這四者的相互作用及其與事故發生的影響關系可知,防止災害的發生不但可以從人、物、環境因素的控制入手,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管理因素改變系統行為,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安全接受水平和系統狀態。因此在地鐵火災的防治中,也需要重視對管理要素的認識。
2.2地鐵火災預防中管理因素的體現
地鐵火災預防的廣義管理因素涉及的部門不單有地鐵運營管理部門,也包括國家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通過不同層次和目的的管理手段,調整地鐵系統中“人”和“物”的不安全行為和狀態,可減少火災的發生幾率。
1)建立和健全火災防治立法體系
有效的法治管理是地鐵乃至其他公共交通安全運營的有力保證。通過國家立法與行政管理部門、行業管理機構、地鐵運營企業,組織制定有關防災安全的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和條例等,以求共同遵守和規范系統的運作。
2)營造安定的社會環境
通過學校和家庭教育,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個體的安全意識;通過完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關懷社會弱勢群體的需求,化解民族和宗教矛盾等,消除社會不穩定的內部因素,減少地鐵火災和其他突發事件的發生。這是營造一個安全和穩定的外部大環境所必須的途徑,而這多體現在政府部門的社會管理職能上。
3)成立統一調度的指揮機構
由政府部門成立專門的指揮機構,聯合地鐵運營公司、公安部門、消防部門、醫療單位、通訊部門、新聞媒體乃至民眾,統一調度,進行地鐵災時人員疏散預案的制定和定期的防火演練,提高職能人員和民眾對火災的應對能力。
4)加強地鐵系統內的安全管理
地鐵運營部門是地鐵火災防治的主要執行部門,加強其內部的安全管理,可以起到更加直接的火災預防作用。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就乘人員身份辨識系統,建立進站安全檢查制度,派設安全巡視人員,對站臺和列車內的情況進行監控,營造舒適的工作和就乘環境,加強對可燃物的管理,對系統設備定期檢修和改進,對職工和乘客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等。
3地鐵火災防治的補充措施
結合我國地鐵系統火災防治措施的現狀,在文獻[1]的基礎上,對現有地鐵防災救援系統提出補充和完善的措施。
3.1地鐵防火設計
設計人員應根據相關的防火規范和規定以及國內外地鐵火災的經驗教訓,合理地進行地鐵建筑結構和地鐵列車等的設計,以控制火災發生時的環境,為撲滅火災和疏散人員創造有利條件。
1)區間隧道設計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鐵未考慮區間隧道的防火設計,應引起重視。為此,在設計中應考慮:
①雙線區間隧道之間每隔一定距離設置聯絡橫通道,當列車在區間隧道發生火災時方便人員疏散和逃生。
②區間隧道內安裝手機通信聯絡裝置,保證手機在地鐵區間隧道內也能正常和通暢地使用,以在發生火災時便于乘客與消防部門直接聯系,及時通報災情和引導人員疏散。
③區間隧道內設置疏散平臺,與聯絡橫通道配套使用,在火災時方便人員疏散[5]。
④在可能的條件下,縮短區間隧道的長度,以便在區間隧道中發生火災時,減少人員沿隧道疏散至車站的時間。
2)地鐵列車設計
地鐵列車的防火設計應得到足夠的重視,避免出現韓國大邱地鐵火災中由于地鐵列車防火設計不完善而造成人員傷亡慘重的情況。具體應考慮:
①在列車底板上加裝防火和隔熱層,防止列車底部電氣設備起火對人員逃生造成影響,也可延緩車廂內火災對列車底部電氣設備的破壞作用,為救援和逃生創造條件。
②列車上設置視頻傳輸系統,圖像傳輸到司機室,以對車廂內的情況進行監控。
③列車上設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包括滅火器、細水霧噴淋系統[5]、火災探測器等整套車載自動火災探測消防系統。
④列車設置緊急情況通報按鈕與手動開車門裝置,以及司機室與車廂之間的緊急疏散門、列車前部的逃生門等裝置。
⑤列車上設置足夠的滾動顯示條和液晶顯示屏以及廣播系統,災時可引導乘客疏散。
3.2地鐵火災監控與報警系統
目前我國地鐵防災監控與報警系統(FAS)按兩級監控方式設置:第一級為中央控制室級,作為防災報警控制中心,對全線報警系統實行集中監控管理,隨時掌握全線動態情況;第二級為車站調度室級,分別設置于地鐵各車站,它們是獨立的報警子系統,在其所管轄的范圍內,對火災狀況進行監控、報警,并能夠實施有關的消防聯動控制操作[1]。
建議增設現場(列車)級防災監控與報警系統。該層次的系統設備可由火災傳感器、手動報警器、聲光示警器、視頻傳輸系統、監視屏等組成,在司機室設一個控制終端,由司機掌握列車內的情況,并可將信號傳輸到車站調度室,以加強對列車內異常情況的監視。
3.3地鐵消防設施
鼓勵引進新型消防設施,全面覆蓋地鐵車站、區間隧道和地鐵列車,不出現消防死角。為此應考慮:
①如前所述,地鐵列車上可考慮設置車載消防系統,包括細水霧噴淋系統、抽排煙系統、火災探測器等,與常規的滅火器配合使用。
②在區間隧道的頂端可安裝移動式滅火系統,一旦列車著火,可自行移至著火點,實施滅火。
③根據國外地鐵的經驗,在車站公共區一般不安設自動噴淋系統,以免地滑而影響疏散速度。但可考慮在車站公共區的兩頭一定范圍設置自動噴淋系統,因為這些區域往往是零售點、書報攤等易燃物集中所在地,而中間的人行密集區域,可不設置自動噴淋系統,僅設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即可。
3.4其他措施
1)對車站區域內的附屬設施進行安全化處理
減少垃圾桶、公共廁所等的數量,并進行防火和防爆處理;將零售店和報攤點集中在站廳層兩頭的安全區域,站廳中間留出疏散的空間和通道等。
3)重視新聞媒體對公眾的安全導向教育
新聞媒體要多做安全防火宣傳,災時客觀如實地對災情進行報導,災后多做正面報導,和地鐵運營部門一起努力重建公眾對地鐵安全度的信任感。
4結語
地鐵作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運營是其首要目標和基本原則。隨著我國地鐵建設的來臨,地鐵火災的防治措施也要跟上。本文針對地鐵火災的防治,探討了如下問題:
①提出了地鐵火災防災減災大系統的觀點。應根據火災發生的不同階段,設置不同的防災子系統,從而構建一個整體的火災防治大系統。不能只著眼于火災發生以后的應對措施。
②管理是地鐵火災預防措施中重要的因素,通過不同層次的管理手段,可改變地鐵系統的不安全狀態,預防火災的發生。
③新的地鐵火災防治措施在不斷地發展和探索中,地鐵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要及時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地鐵的防火設計和防災系統的設置,完善地鐵防火救援系統。
參考文獻
[1]蔣雅君,楊其新.地鐵防災救援系統[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4(1):13.
[2]聶高眾,馬宗晉,李志強.防災減災系統工程的國際對比分析及建議[J].災害學,1998,13(4):67.
[3]葉義華,許夢國,葉義成,等.城市防災工程[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9:37.
[4]謝正光.北京地鐵安全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04(4):17.
1 概述
煤層自燃火災是礦井主要災害之一。煤礦井下火災通常是由于氧氣供給不足,空間較小,從而導致在這個有限的區域內,釋放出許多有毒氣體,致使整個上機巷出現人員中毒傷亡事件。從分析和研究相關資料可以看出,煤礦火災,特別是煤層自燃對煤礦生產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其導致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因此,煤炭火災的防治一直是煤炭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
2 煤層自燃發火因素分析
2.1 采煤方法問題
對于回采工作面的發火原因分析,有多種說法,但是其中最為主要的一種是采煤方法的限制,還有一些原因,比如工作面推進速度慢,炮后堵架子和采空區出現漏風等情況,均會引起煤層自燃,或者在順槽掘進時的高冒區處理不當,工作面推進至此時引起火災。
2.2 頂板管理問題
對于一些井田煤系地層,其巖性大部分是以砂巖、粉砂巖、粘土層為主,煤層頂板大都為砂巖或砂質泥巖,在形成采空區后,其跨冒較難,這樣使得采空區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壓實,如煤層頂板的巨厚砂層,質地堅硬,采空區漏風,提供了好的供氧條件,這樣就給煤層自燃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2.3 高冒區處理問題
高冒區煤層易于自燃主要是高冒處煤質松軟,粘結性差,接氧面大,巷道內沒有適宜的有效風速產生渦流風速,帶走高冒區空隙內積聚的熱能。另外,冒頂后未作防火處理或者用可燃物充填,也是造成高冒發火的因素之一。
2.4 地質因素
由于煤田的構造多,地質條件復雜等,表明煤層受到應力的強力擠壓,致使煤質松散,易破碎,孔隙多,透氣性強。煤層本身具有自燃傾向性,且發火期較短。
3 煤層自燃規律
根據煤礦開采的特點、結合煤層自燃的特點,分析出煤層自燃主要呈現如下規律:
①切眼、停采線采空區浮煤極易自燃。
②回采期間存在采空區二道自燃火災威脅。
③采空區自燃高溫區域范圍大且隱蔽。
④采空區自燃火災滅火難度大。
4 礦井巷道內煤層自燃的防治方法
在我們通常使用的、風量充足的巷道中,往往不容易發生煤層自燃,而是在一些微風或者少風的環境下極易發生煤層自燃,由于滿足了熱量易積聚的自燃條件,易造成煤層自然發火。對不同的巷道自然發火情況,應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4.1 直接滅火法
①挖出火源。井下火災范圍不大,人員能夠接近火源時,可將已燃煤炭挖取出來,運送地面。挖取火源時,必須隨時檢查瓦斯濃度和溫度,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②用水滅火。用清水槍頭直接向明火或出煙處噴灑水,將明火噴灑滅,并把明火周圍的高溫煤體灑透,待灑下來的水不熱為止,并監測一氧化碳濃度,直至其濃度為0或比自燃前下降很多。
4.2打眼滅火法
①井下打眼滅火法。某些巷道自燃出煙后,就必須通過電煤鉆或巖石注水鉆進行打眼,然后采用管子接通灌漿管路進行灌漿。
②地面打眼滅火法。當主要回風巷道發生嚴重的煤層自燃,造成通風系統混亂,威脅全礦井安全時,就必須封閉災區進行地面打眼滅火。
4.3聯合滅火法
對一些巷道頂、幫的自燃出煙,有時并不是通過打鉆注漿、注膠就能夠解決的。如果打鉆打不到火源,灌下來的漿水不熱,而煙仍源源不斷涌出時,則應進行聯合滅火。
4.4均壓滅火法
在運輸巷火源地點以外建風門,回風巷建調壓風門,運輸巷風門外安設局部通風機,風筒接過火源地點以里30m左右,打眼滅火等。
4.5封閉滅火法
某些礦井煤層自燃后,不能滅火或經采取各種滅火法無效果時,應采取封閉滅火法。
5煤層自燃防治對策
煤層自燃現象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經常出現,通過研究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煤層自燃現象對煤礦的影響是不容忽略的,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巨大的,不僅對煤炭資源造成了浪費,還會帶來水資源的白白流失,然而更為嚴重的是出現人員傷亡的慘劇。因此,煤炭火災的防治一直是煤炭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
煤炭火災的防治一般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第一,了解火區范圍;第二,建立火災預測預報系統;第三,滅火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煤層的火區進行勘察,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是利用遙感技術。煤炭火災由多種因素引起,就煤層自燃引發的火災防治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是在煤層發火之前,這個階段必須要加重力度對通風系統進行維護,對火災樣檢測的傳感單元做好充分的預防措施,而且還要建立控風、防滅火專家系統。第二,是在煤層發火以后,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要對火區進行封閉性技術的研究,惰性氣體的防火技術和綜合防火技術,都應該在火區中試用,使得煤層自燃災害得到有效的預防和防治,降低煤礦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效益的損失,同時還應該研究出新的技術和新的材料,采用新的綜合的應用技術,使得煤層自燃的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從當前的情況來說,在煤礦中有些防火和滅火的技術措施還是很有用的,對煤層自燃能夠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煤層自燃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所以,我們要對煤層自燃進行區域調查,同時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技術綜合應用,綜合治理煤層自燃的災害,這樣還能夠有效地防止煤層自燃的災害損失,使得煤礦能夠實現高產高效的安全生產。
6結語
綜上所述,從當前的情況來說,在煤礦中有些防火和滅火的技術措施還是很有用的,對煤層自燃能夠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煤層自燃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所以,我們要對煤層自燃進行區域調查,同時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技術綜合應用,綜合治理煤層自燃的災害,這樣還能夠有效的防止煤層自燃的災害損失,使得煤礦能夠實現高產高效的安全生產。
①對于煤礦生產而言,由于影響煤層自燃的因素有多種多樣,所以對于煤層自燃現象應該從全局出發,整體考慮,采用綜合應用技術措施,這樣才能帶來好的應用效果,將煤礦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
②對煤層自燃進行綜合防治,這本身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考慮,比如從巷道布置,工作面位置的確定,改進采煤工藝等,這些都是綜合防治的有效表現和途徑。
參考文獻:
[1]鮑慶國,文虎等.煤自燃理論及防治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
[2]王雪峰.煤氧化自燃過程的紅外光譜研究[D].阜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安全及技術工程,2004.
中圖分類號: U65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依然迅猛,國際間貿易往來頻繁,隨之而起的港口建設在不斷向前推進,其中,火災隱患對港口現代化建設有重大影響。如何保證港口運輸安全發展,有效避免火災事故發生在港口運輸中是一個常態化的思考問題。以下具體從火災發生的原因出發,探尋防治火災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
一 港口機械火災發生的原因
火災是一種燃燒現象,發生火災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著火點、易燃物和助燃體。這三個方面少一個都無法形成火災。下面就具體從這三個方面來對火災原因進行展開。
(一)著火點
火災發生的首要條件是要有著火點,能作為著火點的種類很多,例如明火、靜電、摩擦、化學反應以及光線等都是火源的重要途徑。作為港口運輸行業來講,通常都是采用大型集裝箱來作為貨物裝配應用,這就需要應用機械來起吊、整理以及搬運,而且工作時間長、頻率高。因此,在機械設備當中一般容易發生發動機、輸電線路起火事故。
1 發動機起動、發電線路引起的火災
發動機的起動、充電線路是最主要的起火點。蓄電池、起動機、發電機線路是發動機引起火災最多的線路。起動機啟動時使用的電流和發電機發出的電流一般都在幾十安培、甚至超過百安培,加之此線路為長期通電線路,使用環境溫度較高。如果其絕緣層老化破裂而導致的接地,因局部電阻過大發熱使導線或接點燒著熔化,引燃導線或周圍的可燃物。同時起動機及發電機碳刷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也可能出現火星,在有易燃物的環境中可能導致引起火災。
2 發動機排氣管高溫引起的火災
發動機設計時為了防止出現火災,油管、電氣線路與發動機排氣管是分別位于發動機的兩側的。發動機經過長時間運行排氣管溫度非常高,如果排氣管上附著油污、棉紗等易燃物則非常容易引起火災。
3 其它電氣線路引起的火災
現代港口的大型流動機械是通過電液控制的裝卸設備,電氣控制上大多采用全CAN BUS設計,但老舊型號設備,一般都是采用繼電器來控制的,斷電是通過保險片熔斷進行,斷電時間較長,而且線路遍布車身,所以必須選擇使用合格的保險片,否則容易引起失火事故。
4 駕駛室的起火點
駕駛室作為一個全車的監控操作中心,電氣線路尤其多。電氣線路的日常檢查維保更應該小心謹慎,嚴禁電氣線路的死搭亂改。另外此起火點還存在人為可能性。例如司機作業人員在操作過程吸煙造成火災事故。
(二)易燃物
造成火災事故發生的另一個關鍵條件是易燃物。只有起火點而無易燃物只能算是單體的火源,而無法形成火災事故。在港口運輸過程中,處處都是易燃性的貨物,稍不注意就極易造成港口火災,這里的貨物就是形成火災發生以及火勢延伸的易燃物。
1 遺留的易燃材料
在港口流動機械消防安全檢查中,發現許多駕駛操作人員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把用過的油乎乎的擦機布、手套等塞在發動機散熱口等附近的空隙里,以備繼續使用。這正好為發動機起火準備了很好的易燃材料。一旦發動機溫度升高,周邊的這些帶有油漬的東西極易揮發出易燃油蒸氣,遇到靜電火花,或者達到燃點的溫度時,極易起火。
2 作業中產生的易燃粉塵、細屑積聚
港口流動機械作業有特殊性,作業場所密閉狹窄不通風,裝卸、堆存的貨物經常是容易產生易燃易爆的粉塵或木屑,如在船艙中清理木薯干、大豆、木片等,這些貨種產生積聚的粉塵、細屑都極易著火引起火災,這些原因引起的流動機械火災所占比例也很大。
(三)助燃體
凡是與易燃物結合能導致和支持燃燒的物質,都叫做助燃體。如空氣(氧氣) 等。空氣是最常見的助燃物,一般情況下,可燃物的燃燒都是指在空氣中進行的。港口流動機械工作環境要切斷空氣是不可行的,但能通過減少氧氣數量或濃度來控制火勢的發展。
但是既使具備了三要素并且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燃燒也不一定發生。要發生燃燒還必須滿足其他條件,如易燃物和助燃體有一定的數量和濃度,點火源需要一定的溫度和足夠的熱量等。
通過以上對港口火災發生原因的簡單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在具體的港口火災防治工作中更加清晰定位火災事故的防治,也可以為防治港口火災防范、滅火尋找有效途徑。
二 港口機械火災防范、滅火措施分析
港口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嚴重的。由于貨物擺放相對比較集中,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擴散會非常快,這就給滅火和撲救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礙。因此,在港口建設當中,應首重火災的防范工作,再制定一套嚴格的、靈活的滅火措施。盡量減小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即使發生火災也能在最短時間內尋找到火災源點,并迅速組織滅火撲救工作。
(一)港口機械火災防范措施簡析
1 對于各類電機火災防范的要點
起動機及發電機應日常檢查其轉子運轉情況,尤其對使用時間較長的起動機及發電機進行拆裝檢查,并檢查線路的固定情況,不能有松動部位;其次做好線路周圍的清潔工作,清除線路附近的易燃物,線路附近不得有油泥、棉紗及其它漏油情況存在。另外,根據自己所處作業場地的不同周期性清潔排氣管及四周,保持排氣管干燥、干凈,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2 其它電氣線路引起的火災防范的要點
電氣線路的維保作業過程必須要小心謹慎,線路整齊有序,接觸良好。附線作業必須選擇品質好的耐油電線,同時必須使用阻燃護套管,附線作業必須經過公司技術負責人的同意,其整個作業過程必須由主管工程師在現場監控作業并做好記錄,存入設備維保檔案。
3 對于易引發火災的易燃物防范
應該定期整車清潔,除了經常性清潔空氣濾芯、散熱器表面外還得清洗發動機外部及排氣管上可能的附著物。
此外,對于助燃體應在先進技術上多下功夫,盡量減少設備的氧氣濃度和數量。
(二)港口機械火災滅火措施
通過上面對港口機械火災的原因分析,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應對港口機械火災:
1港口流動機械產生火災事故前,肯定有好多征兆,需要駕駛操作者引起警覺。在作業中如聞到很強烈的焦糊味,或者發現機身冒出不明煙霧時,馬上停止作業并關閉電源,迅速離開遇險的流動機械,然后快速撥打火警電話,同時要沉著冷靜,取出滅火器,在第一時間準確找到起火點。如果是發動機起火,在發動機艙有煙冒出或火勢還沒蔓延出來的情況下,可以拉一下發動機蓋的拉手,讓發動機艙蓋彈起一條可以讓滅火器噴嘴通過的縫隙,手持滅火器,從這條縫隙向發動機艙內噴灑滅火劑。切忌全部打開發動機艙蓋,因為燃燒初期火勢會較小,如果貿然打開發動機艙蓋會引入大量氧氣,讓火勢瞬間蔓延或增大。撲救時要隨時觀察冒煙或者火苗的位置,盡量瞄準起火點的根部進行噴射。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車載滅火器的容量都較小,如果盲目使用,滅火劑將很快耗盡,所以找準起火點才能讓有限的滅火劑起到最大效用。如果是駕駛操作室起火,可用滅火器打碎玻璃,對準起火點滅火;如果是電器線路起火,要及時查看是否斷開電源總開關,還要注意燃油箱附近的線路是否燃燒,然后覆蓋著火處的電氣線路。如果發現火勢無法控制就要立即撤離到安全地帶,等待消防救援車輛的到來。
2 公安消防隊到達流動機械火災現場后,可根據火災現場情況,盡可能使用干粉滅火器、車載干粉炮滅火。滅火時消防戰斗員要同燃燒機械、車輛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并同時注意加大對油箱、輪胎的冷卻。因為港口流動機械功率大,相應的燃油箱容量大、輪胎體積大,當這種機械、車輛完全燃燒時,極易引起燃油箱、輪胎爆炸,對救援人員和現場圍觀人員帶來極大傷害,因此現場滅火指揮員要審時度勢,及時疏散周圍人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結束語
當前港口外包的流動機械數量越來越大,建議使用這些機械的單位要對駕駛操作人員做一些測試,檢查一下他們的操作證,駕駛技術,甚至有必要進行統一培訓考試,對那些駕駛技術低劣、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的人員,拒絕他們施工,車況較差的禁止入港作業。
關鍵詞:煤礦;一通三防;防治對策
一、礦區概況
平頂山裕隆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所屬煤礦均位于韓梁礦區,礦區地處平頂山市魯山縣、寶豐縣、石龍區結合部,東距寶豐縣城約20公里,南距魯山縣城約30公里。
礦區可開采煤層為一4、二1、三9-10、三12、四6-7,本區域主要開采一4、二1、三9-10、三12煤層,煤層賦存較穩定,各煤業公司為低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自燃傾向等級為二類自燃煤層;水文地質條件屬于中等偏簡單類型。
礦井火災根據發火機理和可燃物的不同,分為內因火災事故和外因火災事故。
內因火災事故: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層賦存條件、煤質、通風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或由于上分層工作面或相鄰區段工作面在開采過程中遺煤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風通道發育,供氧積熱條件較好等造成的自燃發火事故。我公司所屬煤礦開采煤層自燃發火傾向為二類自燃煤層。
外因火災:A)因溢煤堵皮帶或司機失誤造成過卷,引起火花造成皮帶著火;B)不及時更換防爆性能差的設備,一旦失爆,發生電器爆炸,可能引起火災;C)采區變電所配電點,因沒有專人值班,電器失修,長期下去可能發生火災;D)漏電繼電器、電焊、綜合保護失靈,接地系統不符合規程要求,當發生短路故障時,不能立即切斷電源,易引起火災;E)井下動力、照明等供電線路遍及各類巷道,由于井下潮濕、絕緣老化、機械外傷、吊掛不當、保護失靈等方面的原因,使電纜線路產生火花引起火災;F)燒焊不按措施執行,不留監護人,遺留火種不清除,易發生火災;G)因其它原因而引起火災。
一旦發生內因火災或外因火災,其危害程度嚴重,可造成礦井停產,燒毀設備,危及現場工作人員和著火地點回風側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屬于礦井重大事故。
瓦斯、煤塵爆炸:
我區域公司礦井雖屬低瓦斯礦井,但是也有容易引起瓦斯積聚的地點如: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獨頭上山的掘進迎頭,頂板冒落的頂部。局扇停止運轉,風筒末端距工作面距離較遠,風筒漏風太大,致使風量不足或風速過低都會引起瓦斯積聚。如果通風、放炮、機電設備管理不嚴,爆炸事故也是有可能發生的。這是因為局部小范圍的瓦斯積聚引起的爆炸,會引起大規模的、連鎖性瓦斯煤塵爆炸。
我區域公司目前開采的二1、三9-10煤層,煤塵具有爆炸性。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塵較多,存在著燃燒爆炸的危險性。一旦發生煤塵爆炸,可造成礦井停產,破壞巷道和機電設備,嚴重威脅現場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屬于礦井重大事故。
礦井通風設施較多,井下通風巷道長,通風管理難度大。由于某種原因造成供電系統中斷或機械故障、風門等通風設施受到意外破壞、井下主要通風巷道發生嚴重冒頂、主要通風機停電停風,造成井下供風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礦井通風系統發生短路、紊亂,作業地點微風或者無風,易發生人員缺氧窒息事故、瓦斯超限,會引發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升高、產生集聚,會使工作場所的溫度增高,嚴重者可誘發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直接威脅礦井安全生產。
二、煤礦一通三防事故的特點分析
煤礦一通三防事故的主要是指通風、防瓦斯、防煤塵以及防火災這幾個方面,由于一通三防工作直接關系到井下作業員工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須要做好一通三防工作的風險分析和規避措施。以下主要對一通三防的事故特點進行分析。
(一)一通三防事故的突發性
因為煤礦地下開采工作受到地質條件以及煤層復雜程度的影響,使得一通三防事故的發生往往具有突發性。特別是社會發展促使煤礦需求量的不斷上升,大規模的開采再加上沒有足夠充分的安全措施,危險操作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這就更加使井下作業員工難以對事故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從而造成瓦斯爆炸,煤塵爆炸,巖爆以及礦頂坍塌等一系列事故,給員工身體和心理上帶來巨大沖擊以及其他非常嚴重的后果。
(二)一通三防事故的破壞性
由于煤礦開采屬于地下作業,一旦發生一通三防事故不但會對煤礦生產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還會直接威脅到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而且由于事故的發生會使井下環境更為復雜,如果搶救決策失誤或者搶救不及時等都會進一步造成更為重大的人員傷亡。
(三)一通三防事故的持續性
一通三防事故在發生后,往往在短時間內還會引起同類事故或者誘發其它事故的發生,具有較強的持續性。由于礦井巷道相互串聯錯綜復雜,而且通風管道的路線太長,導致巷道有效斷面不夠或者局部通風機安裝沒有達到標準要求,使空氣不能進行正常循環,而通風不暢就很容易造成瓦斯等一些可燃氣體大量積累,而如果一旦出現火災,那么它將是直接造成煤礦瓦斯、煤塵爆炸的一個重要誘因,再加上礦井巷道的串聯相通更有可能引發連續性爆炸以及礦頂坍塌等一系列持續性的事故。
三、煤礦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防止對策
煤礦生產企業要加強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各級部門相互配合,樹立安全生產的思想統一部署,把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上。以下主要從防瓦斯、防煤塵以及防火災三個方面對一通三防的規避措施進行探討。
(一)瓦斯的防治
由于瓦斯是一種爆炸性氣體因此對井下員工的生命安全危害性極大。礦井中的瓦斯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通過通風等有效措施可以降低瓦斯的濃度,減小其爆炸的可能性,所以加強通風是瓦斯防治的重要途徑。具體措施包括:合理的選擇以及規劃通風路線,盡量避免通風線路過長或者嚴重交叉的現象,必須確保礦井各個工作區域內都有相對獨立的通風系統;礦井中的瓦斯一般應該采用抽出式的通風系統,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主通風機停運造成積存在采礦區的大量瓦斯涌出;正確分配風量,使礦井中每一個工作區域內都能夠確保正常的空氣循環。
(二)煤塵的防治
對礦井煤塵防治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煤礦粉塵的生產量、降低空氣中粉塵的濃度,從而有效地控制人體吸入煤塵的總量。具體可以通過通風除塵、凈化風循環以及增加空氣濕度等措施進行煤塵防治,其中通風除塵是利用縫的流動將礦井中的煤塵帶出,從而有效地降低煤塵濃度;凈化風循環是指將礦井中含有煤塵的空氣通過一定的設備進行排除,目前使用比較普遍的是水幕凈化風流和濕式除塵裝置等;增加空氣濕度是指利給空氣中噴灑水或者其它液體,使其與煤塵等其它細小顆粒相融合從而達到捕獲煤塵的目的,由于增加空氣濕度操作簡單、成本低廉而且除塵效果好所以它是礦井中防治煤塵最常用的方法。
(三)火災的防治
接下來是火災。告訴我們怎樣會引發火災很多都是我們不注意細節引發了火災,如:臺燈、蚊香、電熱毯、電取暖器等不規范的使用都會引發火災,接著講了遇到火災時的處理辦法。當發生火災時要學會自救,迅速逃生。
第三,介紹了傳染病的種類、癥狀、傳播途徑以及如何治療傳染病,特別是如何養成并保持良好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預防傳染病,從而保持健康的體魄。
公眾聚集場所人員密集,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很難引導疏散,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對我國的社會穩定造成嚴重的威脅。所謂“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盡量的減少人員的傷亡和物質的損失,對于保證人們的安全以及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1.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特點
通過對近些年來我國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的火災案例進行分析,得出此類場所火災的特點,為火災的預防和救援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據,火災特點分析如下。
(1)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的火災頻率遞增,在火災中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規模不斷擴大。
(2)火災發生的地點比較集中,主要是在公共娛樂場所、商場、飯店以及地下工廠等地,并且所造成的群死群傷情況比較突出。在這些火災事件中,尤其以市場、個體租賃和私營企業的狀況較多。
(3)在對發生火災的地域進行研究,其中城鎮比例較大,經濟比較發達的縣市較多,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所占的比例也較高。
(4)火災所發生的時間也具有很強的規律性,一般都是在凌晨的兩點到四點間發生,這個時候是人們熟睡的時間。從整體時間上來看,在每年的十二月到二月是高峰期,因為處于春節期間,煙花爆竹易引起火災的發生。
(5)在引起火災發生的原因中,因為電氣和用火不慎所造成的火災占據了所有火災一半以上的比例。
2.公眾聚集場所火災事故原因
(1)大多數場所,擅自設置鐵窗、柵欄,影響正常的人員疏散。
(2)防火避難設施不全:a.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或鎖閉;b.安全通道,防火間隔被堵塞;d.防火分區劃分不合理;f.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
(3)防火管理制度未落實:a.消防設備未發揮應有功能;b.錯過初期火災的撲救時機;c.通報火災太慢;d.避難通道設置不規范。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消防安全責任制在一些社會單位和企業尚未落實到位。
2)一些地區和部門,習慣于臨時性、突擊性的安全檢查,而疏于隱患整改和規范化的日常管理。
3)傷亡事故沒有嚴格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調查處理。
4)企業員工安全培訓教育不夠,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安全操作技能。
5)火災救護與安全常識宣傳力度不夠,群眾火災安全知識匱乏。
6)企業或單位的安全巡查力度不夠,單位的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有效。
7)部分公眾聚集場所建筑屬簡易建筑,耐火等級低。
3.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的防治措施
3.1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和指導
公眾聚集場所人員比較集中,一旦發生火災就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危害,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要根據公眾聚集場所的規模、危險性,明確各自管轄的職責,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的日常監督和檢查指導。對于安全出口鎖閉、消防設施器材損壞停用、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實等火災隱患,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加大監督處罰力度,并跟蹤問效,督促企業、單位整改隱患。要采取行政、技術和法律等一切有效手段,加大專項治理力度,注重治理效果,同時要加強與文化、工商、質監等部門密切合作,充分發揮主管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的作用,有力促進隱患的整改和問題的解決。
3.2提升經營者的消防安全意識
在公眾聚集場所中,存在很多的產權不明的情況,對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發現問題,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很多。主要是場所經營者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造成的,沒有認識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提升經營者的消防安全意識,樹立消防安全的主觀意識,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對消防設施能夠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保證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落實消防安全檢查和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加強經營者消防知識的學習,提供培訓的機會,只有不斷加強消防能力的提升,才能夠做好火災預防工作,在遇到火災時能夠冷靜應對,減少火災造成的傷亡和經濟損失。
3.3提高公眾聚集場所的滅火救援能力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具有突發性,火災現場比較復雜,所以就需要消防部隊針對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特點,分析總結大量火災事故的經驗教訓,制定完善的滅火救援計劃,并加強滅火應急疏散演練,積極做好預防工作,隨時做好戰斗的準備,為火災的救援提供有利的基礎,一旦發生火災,能夠及早的投入戰斗,爭取有利的救援時機,將火災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3.4阻燃材料的應用
要結合公眾聚集場所的特點,按照消防技術要求和有關規定,多考慮采用阻燃材料和難燃材料,包括室內的裝修、電氣、可燃物等,減少因為使用材料產生的火災隱患。
3.5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的設置和配置
要重視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合理設置消防安全標識,配置滅火器材以及其他的消防設施,經常檢測指示燈等設施的工作狀況,做好相關的維護保養,一旦發生火災,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在初期火災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6提高科技手段
多引進高科技的消防產品,如視頻監控系統、感煙、感溫探測器、雙監或三監探測器等,第一時間的發現火災,在事故的發生的初期就采取主動控制措施。
3.7合理設計安全門和安全疏散通道
許多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驗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本身存在很多“先天性”的火災隱患,如安全出口數量不足,疏散距離超長,疏散寬度不夠等,因此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合理的設計安全疏散通道,結合場所的實際,優化安全疏散設計,避免因安全疏散問題導致嚴重的火災損失。
3.8防排煙設計
中圖分類號: X7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 安全與事故時刻伴隨著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隨著國家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 雖然全國煤礦安全形勢有所好轉, 但一些中小型煤礦事故特別是“一通三防”事故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應清醒認識到煤礦安全形勢仍然比較嚴重, “一通三防”事故仍然是安全生產最大的威脅,“一通三防”依然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工作。
一、煤礦“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風險
( 1)隨開采深度的增加, 礦井供風能力不足。
近年來, 由于煤礦資源有限及其需求的遞增, 使得煤礦的開采強度加大,開采難度增加, 開采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 這就使煤礦安全生產條件進一步惡化, 導致了更多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而有相當一部分煤礦企業從經濟利益出發, 大規模私挖濫采, 在沒有足夠安全措施和設施的情況下冒險作業, 造成瓦斯、煤塵爆炸、沖擊地壓和頂板災害等事故頻繁發生。
( 2)不重視“一通三防”工作, 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低。
原計劃經濟時代招收的固定工, 大多數已退休或退出了煤礦生產一線, 取而代之的是農民輪換工、合同工, 這些人沒有打算長期在煤礦工作, 培訓不到位, 操作技能相對較低, 安全思想不牢固, 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 3)礦井專業技術人員缺乏, 安全技術管理工作不到位。
煤礦開采生產技術落后, 特別是安全管理技術落后。在煤炭開采技術方面, 雖然國有重點煤礦與世界煤炭開采技術差距不是很大, 甚至一些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但在綜合技術上是有明顯差距的。激烈的市場競爭、多元化的企業結構、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法治的傳統, 使美國煤炭企業形成獨特的管理模式、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 機構精干, 權力分散, 生產經營以成本管理為核心, 安全技術管理實行嚴格的逐級負責制,把安全貫徹到一切工作中。
二、防止措施
2.1提高認識, 依靠科技進步抓好“一通三防”工作
( 1)領導重視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的管理, 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先決條件。煤礦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到“一通三防”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
( 2)依靠科技進步, 完善基礎設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大量先進的設施、設備是實現通風安全的重要基礎。
2.2建立和完善“一通三防”工作的責任制和專項管理制度
要形成以各煤礦企業技術人員為核心的“一通三防”技術管理體系。按規定提足、用好“一通三防”專項資金, 保證“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財、物, 認真落實瓦斯檢查、局部通風、盲巷管理等制度。切實抓好通風系統專項檢查, 認真核定礦井通風能力, 抓好以風定產措施的落實。各級領導都要明確相關的安全工作責任, 認真制定所管轄范圍內的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制度, 編制執行好有關規程和改善“一通三防”安全狀況的規劃措施, 解決存在的問題。通過這些制度來約束全體干部和職工的操作行為。
2.3培養一支過硬的“一通三防”專業隊伍
“一通三防”的技術管理是一項長遠的、技術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 涉及礦井的方方面面, 必須有超前意識, 這項工作搞好了, 礦井的防災、抗災能力才會有一個大的提高。要依靠科學先進的技術管理, 培養一支過硬的專業隊伍, 確保整個礦井有一個合理、穩定、可靠的通風系統, 否則, 通風工作搞不好, “三防”工作也就無從談起。
2.4加強“一通三防”的培訓工作
( 1)加大培訓工作力度。有計劃地培訓新上崗人員, 對通風班組長、放炮員、瓦檢員及防突專業人員等特殊工種進行脫產專業培訓, 做到培訓及時, 人人持證上崗, 培訓內容結合實際, 主要學習業務知識、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文件、“一通三防”事故安全教訓及防災自救等, 提高安全業務素質和自主保安意識。
( 2) “一通三防”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重要任務, 貫穿安全生產的全過程。一些企業結合單位實際開展崗位行為規范教育以及“手指口述”操作,就是為了糾正各種妨礙安全生產工作的行為習慣,保證職工在崗位尤其是在要害崗位上正規、集中精力操作, 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有力舉措。
( 3)教育職工認識事故的危害性, 增強安全意識。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檔案, 定期對職工開放, 用生動形象的案例教育職工; 用經常說教的方式, 教育職工認清“三違”的危害, 強化職工安全防范意識; 定期請事故受害者家屬做報告, 以引起職工思想上的共鳴。
(4)煤礦職工家屬是搞好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力量。親人的安危家屬們最為關心, 只有親人安全了, 才能使職工家庭團圓幸福。
三、煤礦“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規避措施
由于近些年來,我國工業生產對煤炭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煤礦開采的強度相應增強。而且由于煤礦開采的越來越深,環境越來越復雜使得煤礦安全生產條件更加惡化,導致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越來越頻繁。因此需要煤礦生產企業要加強“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各級部門相互配合,樹立安全生產的思想統一部署,把“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上。以下主要從防瓦斯、防煤塵以及防火災三個方面對“一通三防”的規避措施進行探討:
3.1瓦斯的防治
由于瓦斯是一種爆炸性氣體因此對井下員工的生命安全危害性極大。礦井中的瓦斯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通過通風等有效措施可以降低瓦斯的濃度,減小其爆炸的可能性,所以加強通風是瓦斯防治的重要途徑。
具體措施包括:合理的選擇以及規劃通風路線,盡量避免通風線路過長或者嚴重交叉的現象,必須確保礦井各個工作區域內都有相對獨立的通風系統;加強瓦斯易積聚地點的風量及瓦斯監測,積極采取措施有效瓦斯積聚;合理分配風量,確保礦井中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風地點的需風量。
3.2煤塵的防治
煤塵是煤礦開采過程漂浮在空氣中的煤粉,當煤塵濃度達到45~2000g/m3時,遇到火災或者在高溫情況下就會發生爆炸,并且產生CO等其它有害氣體,另外礦井作業人員如果長期接觸煤塵還會引發塵肺病等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所以必須要加強煤塵的防治工作。
對礦井煤塵防治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煤礦粉塵的生產量、降低空氣中粉塵的濃度,從而有效地控制人體吸入煤塵的總量。煤塵防治分為減塵措施和降塵措施。減塵措施主要有濕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煤層注水。降塵措施主要有通風除塵、凈化水幕、沖洗巷幫、噴霧灑水、使用捕塵器等。
3.3火災的防治
煤礦火災主要有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根據火災種類的不同進行防治的措施主要包括:
外因火災:外因火災的防治主要通過杜絕明火源、防止電氣起火、增設消防器材以及礦井專用的滅火器材、采用不易燃燒的支護措施以及在礦井中設置消防供水系統。
內因火災:灌漿——可以通過泥漿等材料經過混合借助輸送管道送到可能發生自然的區域進行煤炭自燃的預防。噴灑阻化劑——向采空區落煤及矸石上噴灑阻化劑,達到隔絕空氣防止氧化的作用,從而防止煤炭自燃。均壓防滅火——通過設置調壓裝置以及通風系統改進礦井的空氣壓力分布,盡可能的減小風道兩端的壓力差,達到減小或消除漏風抑制采空區煤炭自燃的目的。采空區注氮——利用氮氣的窒息作用抑制采空區落煤自燃。
結束語
在煤礦開采中,“一通三防”工作直接關系到煤礦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所以它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先決條件,所以需要各級領導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在生產中健全“一通三防”的各項管理制度,礦井上下員工統一思想,通過各部門之間的積極配合,協調開展工作,最終達到系統可靠、裝備先進、管理到位、素質提高的總體要求,切實保障煤礦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周建寧.淺談煤田地質安全生產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0.
一通三防關乎到煤礦的安全生產,關乎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乎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一通三防是煤礦安全的重中之重。
1.一通三防治理瓦斯問題
1.1瓦斯的危害
煤礦瓦斯是煤層的一種伴生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礦井中一種最常見的有害氣體,在開采過程中以不同形式從煤層中涌出。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①瓦斯具有燃燒爆炸的危險,②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瓦斯事故難以預測。一旦發生,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對煤礦的安全生產產生嚴重地威脅。
1.2瓦斯治理的現狀
我國煤礦事故的事故總量過高,而且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其中瓦斯事故比例高,人員傷亡大,在特大事故中80%以上是瓦斯事故,每年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約2000人,占事故總死亡人數的近1/3。
1.3通防技術治理瓦斯的實施
(一)、提高認識,提高理念:
嚴格遵循治理瓦斯必須采用抽放,堅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的方針;只有打不好的鉆孔,沒有抽不出的瓦斯,要提高鉆孔打鉆質量、密度、和封孔效果;要從根本上改變對瓦斯超限事故的認識,變被動防范為主動治理瓦斯。
(二)、技術措施:
根據煤層煤質,透氣性、瓦斯含量、卸壓程度編制掘進工作面瓦斯抽采設計,明確制定出鉆孔的有關參數;打鉆人員要嚴格按設計施工,不能超出允許值范圍外;打鉆完工后要有專人驗鉆、封孔、觀測抽放效果;技術人員要根據抽放效果及時調整設計,所有施工嚴格按照《規程》及《一通三防管路制度》嚴格進行,并嚴格要求通風設施質量標準化建設工作,做到按需供風,優化通風系統,杜絕短路風、循環風、串路風、盲巷區等狀態,保證通風系統的穩定。
2.一通三防治理粉塵問題
2.1粉塵的危害
我國煤礦多為井工開采,礦井內部會產生大量的煤塵。礦塵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煤塵隨著空氣吸入工作人員體內,工人長期吸入礦塵輕者患呼吸道炎癥,重者得塵肺病,居國內礦務局統計塵肺病死亡數是工傷事故的6倍。二煤塵會燃燒和爆炸,威脅礦井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例如1906年43月10日法國科利爾煤礦發生煤塵爆炸。死亡1099人。造成重大災難。三,煤塵會降低煤礦內的能見度,導致事故發生幾率升高,使工傷事故增很多。此外礦塵使開采設備銹蝕,加速機械磨損,減少精密儀器的使用壽命。大量粉塵還造成環境污染,鑒于此進行礦井內部的除塵工作非常必要。
2.2粉塵治理現狀
我國粉塵過程中總結了非常實用的“革、水、密、風、護、管、教、查”防塵八字經驗,并且成就卓越。八字經驗也是我國防塵工作的指導方針。目前狀況是對煤塵進行處理主要是采取以下方法:以煤層注水為核心,通過通風除塵 ,濕式作業,密閉抽塵,凈化風流,加強個體防護等措施除塵。除了這些基本除塵方法外,還可以采用隔爆除塵措施。最新除塵主要是泡沫除塵。
2.3通防技術治理粉塵的實施
通風除塵是指通過風流的流動將井下作業點的懸浮礦塵帶出,以降低作業場所的礦塵濃度。決定通風除塵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風速及礦塵密度、粒度、形狀、濕潤程度等。
掘進通風系統主要采用長壓短抽掘進除塵系統,以壓入式通風為主,在工作面附近以短抽方式將工作面的含塵空氣吸入除塵器就地凈化處理(見圖2-1)。
壓、抽風量的匹配應當遵循以下兩個方面
A.采用除塵系統。壓入式風筒出口風量應比抽出式風筒入口風量大20%~30% ,以保證工作面不出現循環風。
B.采用長抽短壓(前壓后抽)除塵系統。抽出風量應大于壓入風量20%~50% ,以保證重疊段區域內巷道的風速不低于《 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此外還要注意一下幾點經常檢測風流中的粉塵含量,定期清掃和沖洗巷道周壁,減少粉塵積存。采煤工作面回風巷裝煤點下風向、掘進工作面迎頭等處安裝風流凈化水幕,能封閉全斷面。在主要進回風巷、進風井、采掘工作面巷道內均安設了風流凈化裝置,在主要大巷、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煤及半煤巖巷等處均安設有隔爆設施。綜采工作面采煤機截割部具有可靠的自動噴霧灑水功能。地面的主皮帶運輸篩分樓裝有ZC72/3—Ⅱ回轉反吹自動清灰袋式除塵器,皮帶走廊裝有靜壓灑水裝置,煤產品經皮帶走廊進入儲煤場,儲煤場設有擋風抑塵網,同時配置專用灑水滅塵系統。
3.一通三防治理火災問題
3.1火災的危害
礦井發生火災會燒毀大量機械設備、設施、巷道及工作面,凍結大量的煤炭資源,而且燃燒生成的有毒有害煙氣,使處于排煙道上的工作人員的生命受到威脅和傷害,甚至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給礦井帶來更大的災難。
3.2火災防治的現狀
井下發生火災主要分為內因和外因,目前治理火災主要從防范入手,本著“預防為主,消防并舉”的原則,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本礦盡量使用不燃或耐燃的材料與制品及防止失控的高溫熱源,同時建立膠帶巷獨立通風系統是有效途徑,而且礦井設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統,進風井口應裝設防火鐵門,須有防止煙火進入礦井的安全措施,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裝入蓋嚴的鐵桶內,由專人押運送至使用地點,剩余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運回地面,嚴禁在井下存放,井上、下設置消防材料庫。內因火災的防治措施:合理地進行巷道布置,防止漏風,均壓防滅火,預防性灌漿,阻化劑、惰性氣體,凝膠,三相泡沫等。
3.3通防技術防治火災的實施
均壓防火實質是利用風窗,風機,調壓氣室和連通管等調壓設施,改變漏風區域的壓力分布,降低漏壓風差,減少漏風。從而達到抑制遺煤自燃,墮化火區。或熄滅火源的目的。
火區的形成和發展與通風系統不合理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合理 調整通風系統可起到平衡火區漏風風壓的作用。從利于防滅火的角度出發,要遵循以下原則調整通風系統:
1增加火區或采空區的并聯封路,減少并聯分支的風阻和風量。
2增加火區所在分支或其漏風流經路線的其他分支的風阻,在非漏風流經的路線上減阻。
3降低火區漏風源的壓能,增加漏風匯的壓能。
4當火區的漏風源與漏風匯分別處于進回風井附近時,應設法降低主要通風機負壓。
這是一場不冒煙的森林火災,正不斷吞噬著我國有限的森林資源,破壞著祖國的青山松林,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松材線蟲病造成的災害,駭人聽聞。
松材線蟲病最早是1982年從日本傳入我國,而浙江省自1991年發現疫情以后,蔓延迅速、危害嚴重,全省疫點數以平均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許多重要生態區域受到嚴重威脅。
數據顯示,歷年來,浙江省因松材線蟲病枯死、砍伐的松樹累計已超過2億株,相當于減少了130萬畝松林,僅木材損失就達數十億元。
伴隨疫點數的持續增加和貿易往來的日益頻繁,松材線蟲病傳播蔓延的幾率增大,如果不從法律上加強保障,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增強防治工作的規范化、法治化和科學化,還會造成更大的、前所未有的森林生物災害。
目前。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斷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表明我省通過地方立法防治松材線蟲病、堅決保衛青山松林的決心。條例將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亮點紛呈
亮點一:加強松科植物和疫木的調運監管
松材線蟲病傳播途徑很廣,無序運輸松科植物和疫木是松材線蟲病最危險的傳播渠道之一。條例注重加疆對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調運的監管,規定了單位和個人調運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到達調入地次日起5目內,應當將植物檢疫材料報調入地縣級以上防治檢疫機構備案,防治檢疫機構可以進行復檢,以防止染疫的松科植物調入。條例對疫木的調運監管更加嚴格,規定疫木不得調出松材線蟲病發生區,因當地不具備安全利用條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形確需向外地調運疫木的例外,但必須報經省級以上防治檢疫機構批準。
亮點二:設定必要的許可制度加強對松木加工的監管
經科學論證,疫木經除害處理后是可以安全利用的。積極探索疫木安全利用的方法,能最大限度減少林農損失,避免浪費。
條例對此規定:“木材加工企業利用疫木加工板材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許可;利用疫木造紙、制作人造板的,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許可。”
條例還對這些定點企業進行疫木加工規定了明確的期限,要求在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完成對病死松木加工和加工剩余物的集中除害處理工作。同時,考慮到全省各地媒介昆蟲的羽化期略有區別,條例給各地疫木加工安全期留有了一定調整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