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7 16:51: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儒家的文學思想,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川端康成是上世紀中期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他的《雪國》、《古都》、《千紙鶴》三部小說于1968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文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Anders Osterling評價他“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從而把日本文學和日本文化引向世界,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40多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對川端康成文學作品的研究風起云涌。縱觀國內外研究,幾乎都集中在他的日本民族美意識特征、對日本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上,川端康成文學與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關聯研究卻很少。
中國儒家思想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見于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書紀》和第一部文學著作《古事記》中。隋、唐以降,中國儒家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筑、雕刻、佛教等中國傳統文化傳到日本,對日本人的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儒家思想以多種方式孕育了日本傳統道德價值體系,川端不斷地從傳統文化中吸取著精神食糧,傳統文化的養分深深滲入了他的血液。他在《我在美麗的日本》里說:“《源氏物語》是深深地滲透到我的內心底里的。”說明他從文學典籍中間接受到了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影響。川端在東京帝國大學學習的專業是日本文學,“可以說學習日本文學本身, 從廣義上看就是置身于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影響之中。” 川端16歲為止一直和精通易學的祖父相依為命,從小耳濡目染了儒家六經之首——《周易》,對其文學創作中融入儒家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感覺派解體之后,他全盤否定西方文學的影響,全盤吸收以儒教、佛教和神道教為綜合體的日本傳統文化。和日籍華人圍棋名將吳清源的交往中,在吳清源深厚的中國文化修養影響下,寫下《名人》等充滿儒家思想的報告小說。
因此,川端康成直接或間接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在創作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了儒家文化精神,使其作品蘊含豐富的儒家思想內涵。川端被稱為“東方美的現代探索者”,除追求日本傳統的物哀、風雅、玄幽等審美情趣[7]外,儒家美學思想也是川端康成文學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試圖從兩方面來剖析其內含的儒家美學思想內涵:從人物形象上看儒家美善統一思想的審美愉悅,表現了儒家美學與倫理學一體化思想的道德訴求;在主題表達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體現了儒家中和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1 人物具象篇:儒家美善統一思想的審美愉悅
儒家美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標準是“盡善盡美”,強調美與善的高度統一,注重以人為本的審美理念。孔子在《孝經·圣治章》第九章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主張自然萬物中最有靈性的是人。《周易·賁卦·彖傳》也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說,意思是細察人類的各種美好的風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由此說明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論語·里仁》開篇就寫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提出社會環境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與仁者相處,會變得有智慧。這里的“仁”,指的是人格美,包括性格、道德、藝術等方面的修為,是人性的內在審美。儒家美學倡導人在自然與社會中加強人格修養,追求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文與質、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即“ 文質彬彬”、“盡善盡美”。
川端康成從傳統文化和自身經歷中領悟了很多儒家美學之人格美的精髓,重視以“善”為立足點,尊重生命和人性本能,強調人生甘苦中的多種體驗。他將這些審美意趣在文學創作中加以放大詮釋,提升了儒家美善統一思想的審美愉悅。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具象出儒家人格美的個體,表現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肯定,對人性自私的超越和對于堅強生命力的贊美。
川端康成表現人物形象時注意表現人物性格的個別性、內在性和整體性,通過意識流等手法深入挖掘人物內心世界,使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個性十足、內心豐富的統一體。他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對人物的外形一筆帶過,但卻用了濃墨來書寫人物的內心、精神及情感。作品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劃分為三類。第一類人物形象是形神豐滿的凡塵俗世中的肉體與精神俱美的女主人公,她們是川端著力刻畫的美善統一的人物代表,是承載儒家美善統一思想的生動的人物具象。這類女主人公一般生活在社會底層,地位卑微,卻有對生活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川端從小父母雙亡,有強烈的孤兒情節,從未享受過女性的溫暖與愛,他在心里有一種強烈的被愛的渴望,所以他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具象出來,通過女主人公來向世人傾訴自己的感情需求。川端筆下的女主人公一般都有美麗純潔的外表,有強烈的母性、善良的性格、敢于為愛犧牲和與命運抗爭的善的本質。《雪國》的駒子、《千只鶴》的文字,《舞姬》的品子、《花的圓舞曲》的星枝、《母親的初戀》的雪子、《伊豆》的熏子、《東京人》的敬子,《招魂祭的一景》的阿光、《古都》的千重子、《山音》的菊子、《河濱城鎮的故事》的房子等都是這類代表性人物,她們身上既體現著外在的美又有著以善為基礎的內在美。
第二類人物形象是第一類人物形象中抽離出來的非現實的靈魂附著體,似乎屬于女人公的精神影子,以似虛似幻的形象演繹女主公的精神之美,“具有終極超越意味的空靈境界,體現出一種恒遠的審美意識,簡言之就是象征彼岸‘靈’的境界”,從而突出表現女主人公的靈魂之善美。《雪國》中的葉子是女主人公駒子的心靈之影;《千只鶴》中的雪子是凡塵中的文子的靈魂之伴;《古都》中的苗子是同胞姐妹千重子的精神之侶……她們都是為強調和補充女主人公的精神之美而存在的,在她們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儒家美學思想的善的本質。
第三類人物形象是文中的男性形象或其他配角,通過這些人物的內心自白或行為處事的對比,或襯托川端康成文學中的女主人公的外形與心靈之美,或贊揚人性之美,從而達到領悟和肯定生命的美與善的目的。《雪國》的島村就是“塑造駒子的一個道具而已” [13]98 ,《千只鶴》中的菊治等的寂寞空虛反襯女主人公的美善統一的積極品格;《睡美人》中的山口、《山音》中的信吾、《湖》中的銀平、《一只胳膊》中的“我”等男性形象都是為了表現人性的本能,否定人性中的丑陋,反襯生命和人性中美的部分;《名人》則是川端文學里面唯一一部以男性為題材的小說,主人公秀哉名人在圍棋告別賽中表現出的鍥而不舍、勇于進取的精神正是儒家調和論的精神之美……
川端康成以儒家美善統一思想為主線塑造了以上三種人物形象,使主人公的具象描繪清晰明了,謳歌了女性的美麗和在艱苦環境中對愛與溫暖的執著追求的樂觀向上、善良隱忍的精神風貌。這種美不僅屬于日本女性,同時也是全人類之美。川端通過儒家美善統一原則塑造的人物形象提升了儒家美學的審美愉悅,表現了儒家美學與倫理學一體化思想的道德訴求。
2 主題抽象篇:儒家中和之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儒家思想的天地轉化觀認為,萬物隨時處于變化、對立的狀態之中,卻又向著各自的方向轉化著、互補著,以期達到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狀態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和。萬物如能達到中和,天地便各得其所,萬物也生生不息。中和是宇宙萬物存在的最佳狀態,是萬物相互協調而達到的一種理想化狀態。漢代董仲舒認為:“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舉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天地陰陽》),意指中和作為天地之道,使四季輪回,生命繁衍不息,表現出矛盾對立統一卻又和諧共存的特質,而萬事萬物具有不偏不倚、相反相承的特質時,宇宙萬物都是美的。這種美的狀態就是儒家美學思想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一種普遍的和諧關系、關系形態或結構。”中和之美思想是儒家美學思想的核心,不僅表現在藝術領域,還表現在人的道德修為等層面。中和之美思想以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為目標,是儒家美學思想的最高理想。它包括自然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對立統一的和諧之美。
川端康成對美有著獨到的領悟:“美,一旦在這個世界上表現出來,就決不會泯滅。”他認為美只存在于少女、孩子和頻臨死亡的男人身上,這三者都是弱美形象,和儒家主張的“溫柔敦厚”、“陰柔為美”的中和之美思想是一致的。他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響,將感受到的各種美的事物以中和之美的原則以永不泯滅的形式注入其作品之中,對宇宙之美做了完美的注解,進而完成人與自然、社會與人的美的和諧互動,對生死轉換的體驗也提升到了美學的高度。
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常表現出孤兒情結的無以為家的漂泊感,在愛與死亡間游離是人類共同的宿命,而以女性為表征的大自然則成為人性回歸的精神家園。他用充滿悲而美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性,在萬物的中和之美中尋求到生與死的凄美哲學體驗。川端文學里嚴峻的生死之間并無難以逾越的鴻溝,可以說他的文學的兩極性就是生的贊歌與死的彩繪。因此,川端文學的主題可以概括為兩個:生的中和之美——愛與溫暖的家園追尋;死的中和之美——死亡的美學思考。
關于生,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個嚴肅的話題。川端自幼喪失多位親人,從記事起就不停地參加親人的葬禮,被戲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體弱多病的他幾乎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從小就對生的不易了然于心。他潛意識中極度渴望愛與溫暖,于是他把這種渴望寫進作品中。在生的中和之美——愛與溫暖的家園追尋過程中,大多把女主人公安排在優美寧靜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川端認為自然對人而言“從中可以看見自然的生命, 領悟人生的哲理, 吸取宗教的精神。” 川端康成對大自然的敏銳感受以及對這種感受的深邃的藝術表現,構成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獨特審美視角。他“以其細膩而敏銳的筆觸, 在自然與人生、自然與人情的描寫中, 不僅展現了作家自身對人生復雜而深邃的精神感受, 而且, 也把日本文學對日本人精神實質的展現, 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 川端在自然中感受人生的同時,用重彩描繪的是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中的女主人公們對生活和愛情的執著追求。在她們身上,川端傾注了自己的美學追求和人生理想。她們依據不同的情況和時間,在愛情中或進或退,在人生道路上或停或向前,都符合儒家中和之美思想中的依時而中的時中思想。在自然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互動中完成愛與溫暖的家園的追尋之夢。
關于死,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法逃避的宿命。川端在累累白骨中度過大半生的個人體驗使他對死比一般人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敏感的生存意象和死亡體驗驅使他沉醉于生與死的藝術境界,重視生命及其死亡的倫理意義和價值,并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美學思考。川端認為死是最高的藝術,而藝術的極致就是死滅。死亡美成為川端文學的獨特審美形式之一。生的對立面就是死,物極必反是儒家天道觀下的中和思想的表現。生與死的對立在川端眼里變成了相互銜接的流動的兩極,在相互轉化中完成宇宙間生命交替與延續。他強調的是死亡的倫理意義和美學價值,在其中找到一個適中的切入點來表現到極致。如《雪國》中的葉子之死就是為了保留其精神的純潔與完美;《睡美人》中的老人之死是為了讓沉睡少女的美麗在死亡的老人心中永恒;《千只鶴》中的文子的死是想讓在世俗眼中的少女通過死回歸美學與倫理學高度統一的美善行列……將唯美的追求與生命的終結、真實的人生與死亡的虛無互相矛盾著的對立體在作品中達到理想的和諧統一,以中和之美的姿態超越一切有限的現實苦難,使生命走向無限的永恒。
川端康成在表現生的贊歌與死的彩繪的主題時,其情感、美學思想、價值觀、靈魂深處的渴望和大自然、社會相呼應,讓生命和人性的情理反思、生死意象的表層中蘊涵著生命和靈魂的掙扎與拯救意義融入宇宙萬物中,達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同構”的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從而在主題表達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體現了儒家中和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川端康成善于“發現存在的美,感覺已經發現的美,創造有所感覺的美”,在文學創作中將日本傳統美意識融入人物形象塑造中;運用傳統和西方意識流等手法,切斷時間空間而再構造,細致描繪出人物內心的情感,多層次地表現人物感情的柔美。其作品包含了東西方多維度的美,如一首華美絕倫的變奏曲,含蓄雋永、優美雅致。儒家美學思想就如川端作品眾多美中的一朵尚待世人欣賞的奇葩:在人物形象上塑造了儒家美善統一思想的審美愉悅,表現了儒家美學與倫理學一體化思想的道德訴求;在主題表達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體現了儒家中和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儒家美學思想演繹了川端康成文學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美的和諧互動,升華了生與死的凄美哲學體驗,闡釋了超越時空的生命和人性的美麗與憧憬。
參考文獻
[1] 高明士 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21]川端康成.我在美麗的日本[M].葉渭渠,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3,270
[4] 羽哉.中國と川端[G]//成蹊大學文學部紀要,1997,03:37
[5] 周閱.川端康成文學的文化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6] 長谷川泉.川端康成論[M].孟慶樞,譯.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
[7] 葉渭渠.川端康成評傳[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8] 陳昭英.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9] 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說藝術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10]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說的人物塑造.文史哲[J].1995, (05):95 100
[11,13,15]川端康成.獨影自命[M]. 葉渭渠,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8,247
[12]靈與肉的變奏曲—解讀《雪國》中的女性想象.世界文化[J].2009,(07):42
[14] 張國慶.中和之美——普遍藝術和諧觀與特定藝術風格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50
[16]王立名.對人性歸宿的東方式思索—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說的主題.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J].2010,26(10):113 114.
[17]長谷川泉.川端康成論[M].孟慶樞,譯.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
[18]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選[M].葉渭渠,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274
[19]韓貞全,吳舜立.“川端文學”的自然觀.日語學習與研究[J].1995,01:51
此文為黑龍江省教育廳課題“儒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由于西方文化嚴重沖擊了中國傳統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層出不窮,道德滑坡現象嚴重,連老人摔倒該不該扶起來都成為一個問題。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就需要我們正確看待和運用儒家文化,充分發揮儒家文化的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何讓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為我所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一個很有時代意義的,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1 儒家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
1.1 儒家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的今天,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逐漸對當代的青年大學生產生劇烈沖擊,使得很多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日趨淡化和削弱。他們在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上出現偏軌,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急需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儒家認為,愛國愛民、救國救民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肩負的責任,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息息相關。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愛國詩人陸游“位卑不敢忘憂國”的詩句,屈原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頑強抗敵,這些思想弘揚的都是個人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忠貞愛國的真情流露。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群體主義和利他主義精神,對于現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這些錯誤的價值觀念和惡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整治和洗滌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讓大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弘揚社會、國家、人民的利益至上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1.2 儒家文化對于培養大學生高尚道德情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關注人的發展首先就應培養主客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文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孔子提出的“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嚴己待人之心以及“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誠信態度。“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思想;孟子提出的“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關愛他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心比心”的寬容品質。無不反映了我國傳統文化對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我國傳統文化的誠信、寬愛之心、孝道,謙虛謹慎等思想,對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對于培養大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著重要積極的作用。
2 儒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
2.1 重視對儒家文化典籍的學習,從知識源頭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與核心。直接從文化典籍中汲取理想、價值、基本道德素養,允吸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從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經典中感受“仁”、“禮”之理,品悟出為人處世之大道理大智慧,從
而更好的為大學生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服務。《詩》、《書》、《禮》、《樂》、《易》、《春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這些充滿哲學思辨、人生智慧的著作無不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塑造人的品德的重要性。因此,重視對儒家文化典籍的學習,從浩瀚的傳統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長足發展的切實立足點與內涵豐富的不竭源泉。經濟全球化日趨加強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內遭到冷落的普遍現象,我們應把傳統文化作為必修課開設,讓儒家文化普及到大學生日常課程的學習當中。大學生組建儒家文化典籍閱讀愛好者社團,通過團體宣傳的力量去感染每一個大學生,在尋找和發現儒家文化典籍的知識海洋中去修繕和加強自身道德水平。總而言之,我們應積極營造學習儒家文化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行動讓大學生在傳統文化中學習經典,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領域,從源頭處發現,在行動中收獲。
2.2 利用多渠道的傳播方式加強對儒家文化的學習
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面對傳統文化在國內越來越遭到冷落的局面,大眾傳媒、網絡絕對是一個有效傳播儒家文化的有效方式,從而使儒家文化借助信息化時代的特有方式得到傳承。我們應該用多渠道傳播方式弘揚儒家文化,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更好的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在校園生活中,學校可以組織學生看《百家講壇》節目,從大師們的講解中感受、學習和領悟儒家文化;在學校的班級實踐活動上,也可以組織各個學習小組把通過電視、網絡、雜志、論壇、廣播中學習的儒家文化進行小組間的心得交流,以討論的方式做到對儒家文化精華與糟粕的揚棄,從而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營造良好的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以促進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應根據時代的要求,積極的將儒家文化精華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將好的品質滲透到對每一個大學生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教育之中,發揮文化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并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做到儒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為了將誠信思想根植于當代大學生的頭腦,成為他們心中永不磨滅的信仰,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
(一)設置儒學課程,進行儒家文化的熏陶,筆者認為這是對當今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最基礎手段。只有大量地閱讀,學生才能從書中汲取文化營養,豐富自身內涵,提高自身修養,才能真正地置身于孔子的世界之中,同孔子一起享受誠信的滋養。
(二)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中體現的一種方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各學校要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方面的教育力度,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方面人手,使學生沐浴在誠信的氛圍之中,加強對學生的身心影響。
現代學校文化建設是具體落實現代學校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支撐學校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特有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學校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依托于長期的教育實踐,是一種穩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由學校全體成員創造和遵守,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因此,學校文化可以說是學校的精神支柱。現代學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學校全體成員進行教育創新和改革、適應時展潮流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校創新發展的強大內驅力。現代學校文化的建設必須具有時代特征,但并不意味著拋棄教育的傳統文化。中國教育源遠流長,浩瀚廣大;群星燦爛,競相爭輝。這當中尤為耀眼的是儒家教育。在古代,儒家教育思想體系構成了中國傳統教育的主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現代中國教育,并推動其向前發展。我認為,基于儒家教育思想的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突顯了中華教育文化特色,發揚著中華文化的傳統,擺脫了現代社會中的浮躁氣息。儒家教育思想影響下的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突出體現在現代學校的課程文化、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方面。
一、傳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實施現代學校課程文化建設
今天我們進行教育改革,應當自覺地發揚光大儒家教育思想之精華,以使我們的教育走得更快,走得更穩,成效更為顯著,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需要的人才。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礎是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其核心是教化天下。當然我們今天的教化內容與傳統儒家思想的教化有著本質的不同。在近幾十年的教育改革過程中,課程和課程文化建設越來越注重這些至今閃光的思想與現代教育內容、方式方法的融合。課程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一切教育活動的載體,課程和課程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支柱。課程不等于學科,它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其本質是一種教育進程,是一種實踐狀態的教育。[1]學校課程文化本身具有開放性、選擇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本身就顯示出儒家教育的光輝思想。而現代學校課程文化還應具有活動性,即開展活動課程,充分發展學生個性。這是也是對儒家教育思想的發展。儒家教育中學生以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為主,涵蓋人文、藝術、科學各個方面,因此,儒家思想下的課程文化建設首先要豐富課程內容,提高藝術類、科學類課程在學校課程中的比重;其次,教材的選擇和使用要不拘泥于統一編制的教科書,應大力開發校本課程,體現本土特色;第三,課程實施過程中,充分融入儒家思想元素,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在教學中,如音樂、美術課程包含經典民樂、民歌、民族戲劇欣賞和中國畫、書法藝術欣賞的內容,體育課增加中國武術等教學內容等。學校可以秉承儒家教育思想,在課程文化建設方面,首先注重德育滲透,關注課程發揮的道德教育功能,提出“蒙以養正”的教育理念,意即通過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如為了讓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地成長,面向學生和家長開設心理團輔課。整個課堂以活動為載體,在寓教于樂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利用親子活動,增強親子交流,提高家長教育能力,實現義務教育與心智成長和諧遞進,為塑造良好學習成長環境、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打好基礎。此外,注重課程建設的活動性,寓教于樂,知行合一。活動課程可以豐富多彩:“文明禮儀活動月”“藝術活動月”“體育活動月”“讀書活動月”,每年四個主題周而復始,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為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可以推行校內“志愿者在行動”,讓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比如食堂就餐的管理,做到三句要求:“進食堂,安靜;餐盤里的飯菜,吃凈;坐過的地方,更干凈。”
二、傳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實現現代學校教師文化建設
教師文化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對職業、學生等一系列問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主要包括教師的職業意識、角色認同、教育理念、價值取向、情緒和行為的反應等。[2]教師文化是學校的主流文化之一,學校教師文化建設的內容一般包括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風格、行為風范等。儒家教育思想下的教師文化表現在:1.為人師表,認為一位稱職的教師必須具備博學、勤習、求知、踐行和謙讓五方面的條件;2.教學相長,認為教育者只是相對高于受教育者,因此當他教育別人時,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3.有教無類,認為無論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4.因材施教,認為對不同的材,進行相應的教育,使學生將其特長和本領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5.善于誘導,認為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6.勤勉不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顯然儒家教育思想強調教師的敬業精神、自我提升與教育教學方法等。承繼儒家教育思想中對教師的要求,學校應將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對教師個人專業素養提出要求,要求他們不斷學習,更新和擴充知識體系,提升自我,以適應當代社會學生學習需要。學校還可以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圍繞學習型學校的建設目標,利用一切機會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培訓和學習的平臺,在原則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方式上側重參與式培訓與反思性教學,在內容上堅持通識培訓與學科培訓并舉,在層次上全員培訓與骨干培訓相結合,逐步形成師德與業務并行、務實進取的教師文化。[3]如深入扎實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通過進行“身邊人寫身邊事”,在全校樹立起師德標兵,以先進的典型事跡引領全校教師修身立德、為人師表。同時,還將師德列入教師績效考核范疇。此外,在終身學習理念的指引下,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還可以組織教師每學年都參與教育局與中國教育學會聯合開展的培訓,北京、上海等地的學習交流和考察極大地拓展了教師視野,吸收了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為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除為他們提供學習培訓機會外,還可以在校內實施校內導師制,定期磨課、研討,鼓勵優秀青年教師加入縣名師工作室等。
三、傳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實施現代學校學生文化建設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價值是教化天下,而教化的關鍵是修身正己,即所謂“內圣外王”,就是開掘道德潛能,追求道德人格,達到人格完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儒家的修身正己有一套準則與規范,那就是仁、義、禮、智、信。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特定文化環境和氛圍;不同的文化環境,學生群體必定持有與他們的文化環境一致的共同的價值觀、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和氛圍,決定了不同的修身正己的準則和內容。因此人們常說,什么樣的學校走出什么樣的學生。可見,積極、健康的學生文化的形成與學校整體文化建設息息相關。積極健康的學生文化的形成取決于修身正己的準則和內容。修身正己的前提是立志。立志就是要確立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目標,樹立起前進的方向,堅定前進的信心。其次要自強不息。儒家認為人應該堅忍不拔,志存高遠,立功當代,揚名后世,生則有為,死則不朽,壯心不已,奮斗不息,以天下為己任,“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啟發,我們確立了“身心健康、品學兼優、做大寫的中國人”的培養目標,形成了“勤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培育有理想、有擔當、有愛國情懷的少年。儒家教育思想認為教育是形成于內而形于外的,修養的高低主要靠行動來體現,也只有按照道德規范身體力行,才能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水平。為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應做出以下努力:一是強化學生會職能,發揮學生會、學生文明崗在學校常規管理中的作用,強化班團干部的管理、使用;二是實行班級內部學生值日制度,設值日班長,每日輪流值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培養自主管理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好班會課這一主陣地,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自我設計、自我教育,給學生以展示自我的平臺;四是依據學生的興趣與發展需求開發了拓展性社團,有“黑鷹跆拳道社團”“飛翔田徑社團”“鏗鏘玫瑰足球社團”“書畫社團”“舞蹈社團”“百靈鳥合唱團”等等。儒家認為人性本善,可以通過教化,由善端發展為善行,或善質變為善行。根據儒家教育思想,學校應看重學生德行的養成教育,看重良好德行養成的具體內容與措施。為此,學校開展了三個德育專題活動:《做一個文明人》《干凈整潔每一天》《自理自立我能行》。我們認為,學生從小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必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在,更要關注學生的未來。我們知道,儒家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啟發人的內心自覺,教育人如何“做人”。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懂得,做事先做人,做人比做事重要,做事比做學問重要。我們注重學生的自覺自省,使他們成為管理自己學習和生活的主人,最終達到學習上自覺,主動參與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動自理與服務;行為上自律,主動約束與反省;交往中自強,主動合作與交流。通過系統全面的養成教育,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讓我們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成就孩子未來。
四、傳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實施現代學校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一般指學校的綠化、美化、凈化、文明化,具有美化作用、引領作用、育人作用、助推作用,這與儒家教育思想一脈相承。儒家教育思想充分利用人的社會化的本能和需要,重視在“導”字上下功夫。儒家認為,道德即人處于理智狀態,當人們在道德無知狀態下,要向人們灌輸道德理性;當人們的理智在失控的狀態下,要向人們進行道德理性的呼喚;當人們在道德迷惘的狀態下,要向人們進行道德理性的啟發。通過“導”尋求漸進的功效。[4]基于此,為進一步規范、細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學校可以將物質文化進行這樣的打造:走進我們校園,首先看到的是刻有《論語》經典論述的“孔子大道”,讓學生每天行走在經典之中;“孔子游學”浮雕、儒家思想經典語錄、校園展板、醒世警言,多姿多彩的班級文化長廊、班級宣傳欄,都是一種無聲的循序教導;班級里的圖書角,每月一次的影視欣賞,陶冶學生情操,增長見識。學生作品的展示也為校園帶來濃濃墨香。從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廳文化、建筑文化、花園文化建設,讓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注重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把儒家思想、傳統文化的精髓自然融入于學校物質文化之中,為校園文化建設鋪下深厚的積淀,讓學生耳濡目染,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儒家教育思想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一經融合,便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當然,目前學校儒家教育思想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融合基本上停留在表層,形式居多,尚未完全內化進領導層的管理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與學生的修身中,尚未完全自然地融入于學校物質文化中;再者,還需注意學校文化設計上的整體性、創新性,要讓學校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鮮明的“性格”。我們相信,有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塊厚實肥沃的土壤,有我們自覺的繼承與發揚文化傳統的意識,我們一定能在日益開放、多元文化并存的社會中為學校發展謀得一席之地,彰顯學校特色,培養出更多祖國建設需要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程紅兵.學校發展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N].中國教育報,2007-11-13(06).
[2]李金初課題組.學校文化建設: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J].教育研究,2004,(12):80-85.
儒家文化是一門重要的中華傳統文化,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態文明哲學思想。現階段,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對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為中心的生態智慧加以繼承并運用,積極探索可持續的對大自然的索取與利用方式,以此來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永續利用,并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態文明哲學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態倫理思想
從根本上來講,傳統儒家文化中的生態倫理觀念的最大原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歸一”的生態倫理理念,想要表達的是個體思維具有整體性與系統性。正是在這兩大特點的基礎上我們才有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的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傳統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論,被越來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為作為一個傳統而又古老的哲學命題,它又與現代化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密切統一,其具有的生態倫理價值有利于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有效合作,實現自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環境失衡不但體現在人與自然之間,更表現在人與與,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在這里所說的生態危機不是單純的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等一系列表層現象,而是指人類正在面對的一系列生存危機。這些危機都是我們對地球無節制物計劃開采,耗費所造成的。
從儒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對生態環境應該懷有敬畏之情。對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說,“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說,我們應該對生命,對自然,對他人懷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樣性與自身的發展規律。大自然中存在著不同種類的生命,其形態以及其他調整各有各的不同,我們應該尊重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尊重生物物種的發展規律。保持謙卑、兼容的認識觀,在愛護自身的同時,也愛護其它生命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時,也要以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個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生存環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態責任擔當
儒家文化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它不僅包含了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同時也包含了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將傳統儒家生態環保倫理觀念與現代化生態環保學進行統一,促進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有效進行,對于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來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根據傳統儒家觀念中“個人―家族―國家―天下”的認識邏輯,“個人”是其所有認識的出發點,位于其他幾個重點內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認為個體通過自身修養的提高,以實現齊家,治國最后平天下的遠大戰略目標,其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也要擔負起自己的職責。
作為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觀念的來源,必須要從全球化生態保護的需求出發,對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統性進行深入探討,將其與現代化生態環保理念意識想結合,使之引導我國生態建設工作的有效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為子孫后代生存與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良好的生態環境,進一步促進家國國家發展,切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
二、生態文明下儒家文化在當下的意義
(一)“仁”
簡單來說,傳統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個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仁”又作為一種包含內容極為廣泛的道德品質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憐惜、體諒、互助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一理念基礎上“仁”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社會得以繼續發展向前的重要動力。
在古書《中庸》中寫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對作為個體,卻又屬于社會的人的存在結構與生存原則作了簡明,清楚的論述。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觀念正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儒家哲學與美學的大體構框架。根據儒家文化的初始觀念來看,我們對“仁”字的本質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是從目前個體生存權進行拓展,涵蓋所有生命形態的生存結構與態度。在《禮記?大學》中,古人個體想要有大的作為,為天下人服務,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個人修養,這是個體發展的基礎,只有處理與與自己的關系,才能以正確的態度與世界,與他人相處。
(二)個體與群體的協調和睦
在儒家的傳統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個體與社會群體之間的和諧,統一。從先秦開始,眾多入派學家一直將人的社會性群體性看得特別重,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并不否認個體存在的價值以及個體對群體的作用。在儒學思想觀念中,人類本能情感的抒發與表現必須要以共同存在的條件作為前提,這里所說的共同存在的環境就是中國人一直以來比較重視的社會倫理與道德規范。雖然儒家學派的精神與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種維度性,不過從人類社火存在的大環境來看,儒家學派所體現這一條件,恰好體現了人類智慧與理性的優勢,同時也使得人與之之間,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能夠保持一種正確的關系。處于對個體生命有限性與群體生命無限性的理性認識,在儒家學派的思想觀念下,認為個體更應該懷有一種人本主義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還是從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來論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態環境,而“人”即指個體實體,也指個體的精神狀態與情感意志,個體言行舉止。根據儒家美學的觀點,個體情感與意志可以寄托與自然,同時也會以自然變化為轉移,自然作為客體與人這種審美主體之間存在著“比德”聯系,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另外,個體意志情感與自然相附而存在,從古語“樂而不,哀而不傷”中可以反應出古人的這一思想。大自然饋贈人類,人類要服從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長遠發展。對于儒家學派來說,天人合一,人順于天,才是生態美學的終極體驗與目標。根據馬斯洛的相關理論來看就是:人與自然是彼此最為重要的組成內容,這就要求人類必須與自然保持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續獲得持續長久的發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實體之間其實不存在任何絕對化的間隔。這一觀點打破了以為生態觀下對生命認識的局限性,它是從生命的普遍性這一角度出發,對生命之間的聯系進行認識,以實現不同生命體與結構之間的協調性。
(四)“德”
我國儒家生態理念的重點是堅持以德性為中心,從愛民普及到愛萬物,達到“仁者”與世間眾生統一的思想境界。在這里所說的“仁”,就是仁愛。在《論語》一書,第一次對“仁者,愛人”的思想內涵做了一個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態哲學的觀念。從儒家學派所反應的生態哲學中我們可以對人類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有初步的認識。儒家思想觀念中,人是萬物之首。孔圣人曾經說過“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就反映了儒學中仁愛的三層內涵:第一是愛親人,第二是愛祖國,第三是愛世間萬物。儒家學派的繼承發展人孟子也曾說過遵循規律,按時播種,糧食年年有余;不用過密的欲望,放過小魚仔則魚鱉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則材木山貨用之不盡,只有這樣民眾才可以獲得長遠富足的發展,這也是治國之道也。從孟子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學派不但將仁德看做是人類的本質品性,而且希望能夠將這一品性推及到世間其它物種,包括宇宙自然的萬物,讓作為個體的人具有一種普世的價值情懷。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號召仁德的同時,給予世間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愛護。儒家思想中順天時,萬物生生不息,盡天命的觀念與態度,為當今人類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論支持,為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平等和諧發展提供了指導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中華傳統儒家文化中蘊含有豐富的生態文明哲學思想,儒家以仁德出發“親親,仁民而愛物”的生態倫理觀,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辯證思想對于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宇宙萬物和諧共生,建設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活動的不斷深入,我們要認真分析、學習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結合當下生態環境現狀,重新審視人類的生產發展模式,轉變無規劃、無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62-01
一個人智育不過關是次品,體育不過關是廢品,德育不管過則是危險品。大學生擔負著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健康、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全面教育不僅意味著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儒家文化在中華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如果能將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不僅能夠加深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缺陷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逐漸滑坡,暴露出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誠信的缺失。大學生不誠信的行為到處可見:考試作弊、遲到早退、欺騙師友、偽造證書等等現象愈演愈烈,甚至成為了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態。
二是價值觀出現偏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學生出現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傾向,對缺乏國家意識、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心,而是熱衷于追逐金錢和名利,價值觀物質化、庸俗化現象嚴重。
三是心理素質薄弱。部分大學生心理素質差,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便容易想不開,甚至輕生。這種對生命的否定感是大學生思想意識中的大蛀蟲。
二、將儒家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將儒家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第一,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儒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幫助學生重塑道德意識,提高其人文素質。
第二,有教無類的教學方式可以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思維。在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溫故知新等教學思維能夠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教育的實效性。儒家文化重視學生的個體性,強調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擅長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通過學與思的辯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儒家文化強調在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學與思的循回往復中實現知識的滲透和精神的領悟。
三、探索儒家文化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儒家文化強調以人為本,而現代教育理念也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二者不謀而合。大學生思想政教育應該吸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全面系統地對學生展開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繼承傳統、把握現代。
(一)引進儒家經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傳統的課堂式教學,將中國傳統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是針對學生特點進行的一次課堂完善,能夠在提高課堂吸引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這不僅是課堂和教學方法上的完善,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過程。因此,我們要將儒家經典融入思想政教育內容中,讓學生領悟儒家文化價值,將儒家文化精髓內化在學生的思想意識中。
(二)注重知行合一,促進儒家文化從理論走向實踐。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儒家文化追求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要求學生不僅能領悟某一真理,更要在實際生活中踐行。具體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舉辦經典文化講座、知識競賽等方式促進儒家經典文化的傳播,學以致用,將內化于心的文化修養外化到行動中。
(三)營造校園文化,形成濃厚廣泛的儒家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是無形的,要想將儒家文化徹底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營造出深厚廣泛的儒家校園文化,潤物于無聲,充分發揮文化滲透的作用,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標語、社團等方式,使學生每時每地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如微博、微信、博客、論壇等平臺,不遺余力地進行儒家文化傳播,營造出真正濃郁的儒家文化氛圍,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儒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我們應該充分地吸收儒家文化中的精華,將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春暉.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現[J].中州大學學報.2014(4):102-105
[2]周捷.將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4)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一個“仁”字。孔子倡導“仁者愛人”,在《論語?顏淵》篇中教育人們要“克己復禮為仁”,并把“仁者愛人”的精神推廣到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還提出了一整套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形成了仁學思想。
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思想,認為“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孟子?盡心上》),主張王道的核心就是“行仁政”(《離婁上》)。
仁學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深深地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血液之中,進而表現在文學作品里,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富于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懷。下面我們要討論的是受仁學思想影響而形成的中國古代詩詞中的人文情懷。
仁學思想與古代詩詞中的親情情結
《論語》中的“仁”,有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孝悌”。孔子的“愛人”,是由愛親發展培育起來的,是由“愛親”推及“愛人”。“仁”的根本在儒家看來是“孝悌”。《論語?學而》篇載,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大意是說,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一般不會去觸犯上級;不觸犯上級的人,就不會犯上作亂。君子應該致力于根本,根本樹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會形成,而“孝悌”二字就是“仁愛”的根本。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孝悌”二字是《論語》中“仁”的最本源的內容。
基于這種認識,儒家對“孝”極為推崇。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里仁》)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他認為:“仁之實,事親是也。”(《孟子?離婁上》)“堯舜之道,孝弟而己矣。”(《孟子?告子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仁學思想中。狹義的孝,是指子女對父母的感情和禮節:廣義的孝,是指孝道,泛指家庭倫理。儒家提倡一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于儒家對孝的極致推崇,孝的思想融入到了中國人的思想之中。也滲透到了抒情言志的詩詞之中,讓古代詩詞呈現出一種濃郁的親情情結:孝順父母、關愛親人。親情成為對仁的情感體驗,親情情結賦予中國文學以濃厚的人文情味,下面我們看看根源于孝悌思想的詩詞中的親情情結。如: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l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支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來描寫偉大的母愛,也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獨在異鄉為畀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王維在節日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也成為傳誦千古的思親佳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悼念亡妻之作。表達了作者對亡妻那“不思量,自難忘”的深切思念。出自肺腑,流于筆底,哀婉凄惻,十分感人。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愛人”,是由愛親發展培育起來的,但又絕對不局限于“愛親”,是由“愛親”進而推及“愛人”。如《論語?學而》篇載,子曰:“弟子人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里的“泛愛眾”超越了家族內部。超越了狹隘的愛親范圍。儒家認為,如果用對待父母的親情去對待其他社會成員,必然會使全社會成員和睦相親,就像《論語?顏淵》所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孟子也主張要推己及人,他要求人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這樣,在儒家那里,家庭倫理中的孝悌,很自然就放大成了一種社會倫理,對父母兄長的親情之愛,擴充為對整個社會人群的博愛。由于儒家推已及入思想的倡導,謳歌友情也是詩詞中親情情結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白與杜甫曾在漫游中結下兄弟般的情誼,分別后,兩人都深切地懷念著對方,李白對杜甫是“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杜甫更是相思心切,“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連夢中都想念著李白。
在難以計數的送別詩文中,流注其中的無不是濃郁的友情。如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千載后讀來。那深摯的友情依然具有感動人心的力量。
仁學思想與古代詩詞中的鄉土情緒
在詩詞中表現對鄉土的眷戀之情源遠流長。如《詩經?采薇》中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那如泣如訴的懷鄉之歌,一直震撼著后人的心靈。血緣、地緣觀念一直是古代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這與古代小農經濟社會有關,而儒家思想強化了國人心中的鄉土情結。
思念家中的親人,當然也會思念家鄉的山山水水,所以與上文所談的親情情結相聯系著的就是鄉土情結,思鄉與盡孝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儒家對孝的極致推崇與古代農業型自然經濟結合,造就了人們安土重遷的戀鄉情結,在文學上體現為對于故鄉家園的執著思念。我們以唐詩為例看看詩詞中那濃得化不開的思鄉之情。
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元稹)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
仁學思想與古代詩詞中關愛民眾的人文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思想傳統。西周時期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這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民本思想的優秀成分,并把“民本”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儒家“仁者愛人”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基石。儒家把“仁者愛人”的思想用于國家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
孟子則提出了影響中國幾千年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著名觀點,成為歷代開明統治者維護統治的座右銘。荀子也主張民為邦本,他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君舟民水的比喻,傳之久遠,是歷代為政者必修的一課。
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民為邦本思想的發展和演進。民本思想也使中國古代文學呈現出了關愛民眾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現為對百姓的關心,對國事的憂患,對腐敗統治者的譴責,以及對清明政治和美好未來的向往,體現出中國古代文人同情眾庶的人文情懷。
詩詞中關愛民眾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現在文人憂國憂民的情懷上面。古代文人從儒家民難邦本、心憂天下思想出發,關心民生,憂民之憂,表達自己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如: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
衙齋臥聽簫簫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板橋)
關愛民眾的人文精神還表現在對腐敗政治的諷刺和對廣大民眾苦難生活的同情。如: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李紳)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陸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儒家人本主義哲學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光輝成果。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從殷商以來的天命神學中解放了“人”,從而發現了“人”,創立了人本主義的仁學思想,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借鑒儒家人本哲學思想有重要意義。
一、培育有人性光輝的企業文化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作為《四書》之一的《中庸》,在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詳細地闡述了人為宇宙中心的思想。它說:“惟有天下最誠心的人,才能完全認識到和實踐自己的本性;能盡自己的本性,就能認識人有共有的本性;能認識到人的本性,就能認識到萬物有本性;能認識到萬物的本性,就能幫助天地間萬物的變化發育;能幫助天地間萬物的變化發育”,就“可以與天地參”了。也就是說,人與天、地并列為三,與天地同尊,并處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同時,儒家把“智”作為人的一種規定。人具有智慧,因而,人是宇宙中最有靈性的動物。現代社會中的人并非機器,而是有意識、有感情和有社會關系的“人”。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社會關系及以此為依托的復雜的人文背景,科學管理制度在其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慮這些因素。以尊重人為目的的思想而逐漸進入管理領域,它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僅為了企業的利益,而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尊重人的權利、價值和愿望,乃至關心他們的未來。因此,尊重人性,認清人在企業發展中的決定意義,把人視為企業行為的出發點和目的,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人性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培育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儒家思想主張民為邦本。孔子主張富民、教民(《論語?子路》) ,重視“民、食、喪、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堅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的基本觀點,強調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國滅身。因而,在我國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充分重視人的管理,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發揮出能動的創造性。一切物質的因素都是死的因素,只有調動職工的積極性,開發他們的智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事業的發展。西方的現代企業管理也不是見物不見人,企業管理并沒有進入所謂以決策理論、系統科學和定量分析為中心的現代階段,而是更重視人的因素,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
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愛思想反映了儒家對人的本性的理解,它是源于人的血緣親情形成的一種內心感情和自覺的道德意識,以此推及社會人群,就是人際倫理關系的道德準則,其本質就是愛人、關心人、尊重人。只有重視顧客、雇員的利益,公司才能在凝聚中求得發展,只有發展,公司才能有長久的經濟信譽。企業文化的優劣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如果企業能夠本著儒家思想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觀,在對待職工和企業利益的問題上,體現“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思想,將職工的利益、消費者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放在企業利益之前,企業才能擁有長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培育和諧進取的企業文化
儒家人本哲學思想在人際關系問題上,要“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即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盡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內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同時,儒家人本哲學思想講究中庸與和諧,它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提倡社會責任感,勤奮工作。其中的“和為貴”、“義以建利”、“民生在勤”、“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等思想都與現代企業管理中所追求的和諧共存的思想不謀而合。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普通中國人的頭腦中。強調群體利益,形成了追求群體的和諧和有效率的發展,表現出比個人主義文化更大的優勢。儒家思想作為一種倫理規范進入企業,經過調整與現代經濟運行機制相協調,可以在培育群體意識上發揮重要作用,使得企業內部人人都能恪盡職守,人人具有主人翁思想和意識,從而形成企業內部的和諧風氣和團隊精神。
孔子提倡并努力實踐“發憤忘食”的精神,鄙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生態度,他“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易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人格理想,《荀子》中的“人定勝天”的思想、無不體現出一種陽剛向上、富有競爭精神的向度。這種精神已經普遍化和社會化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性格,如果將自強不息的精神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去,那將充分調動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增強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個組織充滿活力地向前發展。
總之,儒家人本主義哲學,強調人性的尊貴、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企業經營的道德自律,強調任賢使能,強調積極進取與奉獻,這些思想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中國的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不可能拋開中國傳統文化而重建,如果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獨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進管理模式相結合,就必然會使中國的現代企業文化建設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加速發展。
參考文獻:
一、引言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既需要注重智力因素的提升,還需要關照學習者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在我國,“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是近二十年的事,但是“非智力因素”的思想早已散見于古代教育家的言論和著作之中。尤其在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著作和實際教學中,尤為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對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就是“具有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處理各種內外信息等具體操作的機能。”②主要指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對認知活動起始動、維持、強化、定向、引導和調節作用的動力系統,它不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處理內外信息。一般包括動機、興趣、意志、情感、個性、志向等。在語文學習中只有全部的心理機能都得到充分調動,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占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當前的語文學習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語文學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是滲透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一種文化基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他們的思想在今天的語文教學中依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下面著重看其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非智力因素”的啟發價值。
(一)學習動機論
學習動機是“學生傾向于發現學習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并盡力從中獲取預期的學業上的提高”③。動機對語文學習具有激發、維持與指向功能。回顧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給我們的啟示是明確“以人為本”的教育目的,確立正確的語文學習動機。
在先秦時期,沒有獨立的語文學科的設立,但孔子、孟子、荀子這些教育家們積極開展的“詩教”課程可以說正是我們語文課程的萌芽,“詩教課程是以孔孟儒學的育人標準,以《詩》的審美趣味,凈化美化學習者的品德情操與歷練涵養學習者的言語行為的母語教育實踐過程”④。其目標是緊緊圍繞“人的發展”來展開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志士仁人”“文質彬彬”的君子;孟子認為教育要“明以人倫,教人以善”;荀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他認為“以美其身”是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他們對教育目的雖有不同提法,但皆是圍繞促進“人的發展”而展開的,簡而言之便是“以人為本”。
從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看,正確的語文學習動機,包括以下三個層次:第一,獲得知識,充實自我,即“求知”。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養成良好的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能力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孟子·盡心上》:“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在這里強調了學習語文知識要有系統性,只有“成章”才能為“志于道”做好準備,“求知”乃語文學習動機的第一層次。第二,涵養道德,提升自我,即“立德”。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層面上,必須將自我的全面發展作為學習的目的。孔子在《論語· 學而》中講道:“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在這里孔子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學習不光是為了獲取知識,還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涵養自己的道德品質。“立德”乃語文學習動機之第二層次。第三,完善人格,實現自我,即“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種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增厚美德、容載萬物的君子人格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們追求的終極目標。語文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在塑造學學習者的主體人格方面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立人”是語文學習動機的第三層次。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學習者普遍對語文有一種誤解,認為學習語文沒有太大的價值和意義,因為學與不學,在成績上差別不大。這就是沒有正確的語文學習動機的表現,因而我們當前的語文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時,不防有選擇地借鑒古人“求知——立德——立人”的層次理論。
(二)學習興趣論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興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先秦儒家教育家們非常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習者的興趣:
第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習內容、學習情境。《論語·公冶長》: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孔子的教學過程中,他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用親和的話語消除學生顧慮,以貼近日常生活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從而提起學生的興趣。孟子、荀子以善用譬喻見長,且譬喻多與生活貼近,教學過程不是空洞的說理,而是借助生活中極其簡單的例子,讓人頓時清晰明白,學習者自然不會感到乏味。
第二,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荀子·性惡》中說:“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荀子認為治學要有良師益友相輔, 師友之間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孟子提出“圣人與我同類”、“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圣人與凡人、圣人與我,均為人。這樣就改變了學生仰望圣人、仰望老師的視角。在這樣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之中,每一個學生都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興趣自然日益濃厚。
第三,構建漸進有序的學習過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只有遵循其規律,才能使學習者維持學習興趣,持之以恒,有所進益。《學記》指出了教學中貪多求快的后果,“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針對這種情況孔子強調學習是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顏淵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孔子善于依據教學內容的客觀順序,又能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步步地進行誘導,使學生能由淺入深、由近及遠、有步驟地學習,越學越有興趣,“欲罷不能”。
第四,采用憤悱啟發的教學方式。《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道而弗牽”是指引導學生但不強行牽引;“強而弗抑”是指要激勵學生而不要壓抑他們;“開而弗達”是指開導學生而不是全部告知。這種教學方式尤其適用于今天語文的閱讀教學。很多教師在上閱讀課的時候往往將講臺變為展現自己淵博學識的舞臺,用詳盡的、無一遺漏的講授代替啟發引導學生自己領悟,導致的后果是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三)學習情感論
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學習者帶著飽滿的情感投入語文學習, 同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也在進一步升華著學習者的情感。人的情感簡單地分為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積極情感的推動促進,避免消極情感的負面影響。學習者以積極的學習情感為學,就是學會“樂學”。
怎樣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習者積極的學習情感?首先,需要學習者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動機、并且激發學習者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關于這兩點,前面已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此外,先秦教育家們還做了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第一,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我們今天語文教學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其實就是孔子孟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發現學生,針對不同學生選取程度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使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論語》中多處記載學生個性的不同:“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 “師也辟”“由也喭”,當教師依據這些不同的個性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時,學生自然感到一種人性的關懷,學習也開始積極主動起來。第二,恰當運用正反激勵評價,激化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生的某種良好行為出現之后,如能及時得到相應的認可,就會產生某種心理滿足感,形成愉悅的心境,并使同類行為向高層次發展。在《論語》中,孔子曾多次稱贊顏回“賢哉,回也!”評價閔子騫“孝哉,閔子騫!”評價南宮適“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他善于抓住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加以表揚。這樣學生就會受到極大的鼓舞。另外,恰當的反面激勵評價會使學生摒棄消極地情感因素,從而走向積極。孔子對于自我要求不嚴而“ 晝寢” 的宰予, 采用“朽木不可雕也”的嚴厲批評促使他摒棄消極、“回歸正途”。第三,以自身人格魅力升華學生的學習情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讓學生好學,教師必先博學;要讓學生身正,教師必先德高。教師人格魅力的形成必須要有廣博的學識、崇高的品德。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首先對自己嚴格要求,由“好學”至“博學”,對于他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老師就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欽師敬師繼而好學樂學。語文的學習內容很廣,教師要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必須自己先廣博的學習,成為一個“好學者”,才能向學生展現語文的魅力,引導其進入語文學習的殿堂。
(四)學習意志論
“學習意志是指學生根據學習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實施、調節自己的學習行動, 不斷排除干擾、克服困難, 以完成預定的學習任務的心理過程。”⑤語文課程包羅萬象,在語文世界里探索遨游需要有長期的努力,頑強的意志作為保障。在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主要從以下方面培養學習者的學習意志。
首先,培養堅定的學習意志,要以專心——信心——恒心貫穿學習過程。第一,要做到“專心”。《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一起學習,成功與否不一定是智力因素所決定的,還要看其是否專心、用心。第二,要樹立“信心”。信心是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它是意志的重要保障。孟子說“自暴者,不可與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自暴自棄皆是沒有信心、沒有意志力的表現,這樣的人不可能在學業的追求上善始善終。第三,必須始終貫穿“恒心”。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恒心是堅持不下來的。
其次,培養堅定的學習意志,要養成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學習中的自我監控是指學生為了達到學習目標,在所進行的學習活動中,不斷進行積極自覺的計劃、監察、評價、反饋、控制、調節的過程。這是形成堅定的意志力的基礎。先秦詩教課程的核心是“以和諧為中心,在自求、自省、自克、自成中涵養美麗人生。”⑥其中“自求、自省、自克”正是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的表現,在語文學習中,首先要有語文學習的自覺性,即“自求”。孟子主張“深造以道,反求諸己”,他認為自覺得到的知識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學習者只有主動求知,才能深造自得。第二,要有語文學習的反思意識,即“自省”。曾參說“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去反思自己學到了哪些知識,對這些知識還有什么困惑,這不僅是一種高效學習方法,也是培養意志力的一種途徑。第三,語文學習需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即“自克”。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白沙在涅,皆是受到外界負面因素的干擾,但是其結果不同,關鍵就在于能否做到“自克”。在當今社會,有許多干擾因素在影響著學生,使其自我監控能力非常差,而先秦時期孔子、孟子、荀子為我們提供的“自求——自省——自克”范式正能幫助我們排除外界的干擾、重享學習之寧靜。
三、結語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們語文教育的“根”。一個民族的發展,決不能擺脫自己的根基,更何況,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還有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養分。在當今語文學習中,教學者和學習者都應該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這方面給了我們不少的啟示,我們應吸納其有價值的成分,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行更遠!
[注釋]
①靳健.后現代文化視界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106.
②陰國恩.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與教育[J].天津師大學報.1999.4.26
③[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4.468.
④靳健.后現代文化視界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0.50.
⑤林斯坦.學生學習意志綜論[J].教育評論.1995.5.28
⑥靳健.后現代文化視界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50.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6.
[2]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12.
[3]張覺.荀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
[4]張隆華 曾仲珊.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
[5][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4.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價值內涵
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概念是從人們對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體現為我關系,所表明的是主客體關系的重要概念,以客觀對象的需求對人的需要滿足來衡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關系中,客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主體主要是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廣大受教育者及身處其中的個人和社會。因此,廣義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可以定義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實踐活動滿足廣大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會需要的效用,是作為客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實踐教學活動同作為主體的社會的人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這種關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在教育活動和社會關系中合乎主體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目的而呈現出的一種肯定的意義關系。狹義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可以定義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實踐活動滿足廣大受教育者和社會需要的效用。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主要包括核心是以人為本,發展是第一要義,使發展承載了科學的內涵與人文意蘊,彰顯了人文關懷的時代價值。“堅持以人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最集中的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核心價值就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宿和核心價值。所以以人為本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定位是必然的結果。綜上所述,科學發展觀與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關懷價值層面相契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基本原則
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體現人文關懷的基本價值,大力弘揚以人為本的精神,也就成為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面臨的重大教學問題。由于人文關懷內涵豐富,其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樣,筆者認為應主要把握三大基本原則,才能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個性化原則是內容、生活化原則是核心、幸福化原則是目標。
1.個性化原則是內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人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那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也就不例外,必須讓它具有個性化。一切的管理條文、規章制度都應該從培養學生的人格角度出發,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思考,探討二者之間的關系。尊重個性至上,培養健全的人格至上,要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滿意,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點去發展自己,關懷他人,發揮潛能,超越自己,走向世界。個性化教育就是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以社會法律為行為底線,以自己健全的人格為核心,尊重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會自己負責,關心自己、愛護自己、照顧自己,樹立基本的、健康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基本的處世原則,克服缺點、發揮優點。當然,也應該容忍別人的缺點,給自己和別人提供發展的空間,使自己形成獨立高尚的品格。
2.生活化原則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核心,生活是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
高校的大學生活也不例外,這也是人的本質,只有把一切融入自己的生活,個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必須生活化才會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化、生命化。高校應當采取各種辦法、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注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社會建設者。
3.幸福化原則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目的
幸福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歸屬和目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社會主義社會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不例外。從某個層面來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幸福是需要教育的。以育人為崇高目標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幸福。
總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價值取向以人為本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主要目標內在統一起來,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人文關懷教育的平臺和著力點,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文關懷素養具有重大的價值意義。要把這三個基本原則貫徹下去,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人文關懷教育的實效性。
一、繼承與發展前人先進文學思想
蘇軾具有較強的藝術兼容性,他在理論上和創作中都不把某一種風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蘇軾主張兼收并蓄吸取各家所長并予以發展,這在他的文學思想中體現的是十分充分的。金代趙秉文在《書〈達齋銘〉》中這樣評價:“東坡先生,人中麟鳳也。其文似《戰國策》,間之以談道,如莊周;其詩似李太白,而輔之以名理,似樂天;其書似顏魯公,而飛揚韻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竊嘗以為書仙。”蘇軾的文學思想強調干預現實,他為官期間“為民請命”被看作責任,這是蘇軾對韓愈“不平則鳴”文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蘇軾在他的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所向外展示的就是積極干預社會現實,“一肚皮不合時宜”,他對現實的干預是從他自身的人生經歷和文學素質體現出來的,正是因為他不斷的人生挫折及獨特個性使他對現實的批判是通過描寫民生疾苦(天災人禍)等方面來表現的,如描寫蝗旱之災。
二、儒家兼濟天下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釋道三家,以及三家“以體用為本”與“有為而作”的精神,都是蘇軾儒家兼濟天下的學思想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元素在蘇軾身上有很深刻的體現,他是中國傳統文化人的優秀代表。“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種思想境界充分表現在他的文學佛學上,既有對現實的批判,又有人生如夢的感嘆,更有瀟灑自適的抒情。蘇軾的思想以儒家為本,但受道家和佛家的影響也很深,曲折的人生經歷,不斷遭貶得挫折,以及“懷才不遇”的感受,使他更加深入的研究這些思想。蘇軾吸納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而佛家思想在其中發揮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中論及蘇軾所學時說:“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謂然嘆息曰:‘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后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由此可見蘇軾思想的發展演變,他先將儒家治平思想吸納,重實用之學,不為無用之空言。后感興趣于道家,莊子先得其心,而到了黃州以后,儒、釋、道三家為一體的思想風貌在他身上已經日益明顯了。
三、文以載道文以達意
蘇軾與歐陽修在文學思想上都強調“明道”和“致用”,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但蘇軾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單純的“載道”之具,并不認為文學的目的只是闡發儒家道德理念,他的文學思想是文道并重。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文章并不僅僅是載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現功能便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高級形態。蘇軾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他提倡藝術風格隨著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樣的自然暢達。他廣泛地從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藝術營養,蘇軾自謂:“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在文與意的關系上,提出文以達意。他的“辭達”說強調作者要運用高超的藝術技巧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客觀事物的特征。在散文寫作方法方面,蘇軾最重視的一點就是“以意為主”,重視在“意”的支配下構成自由揮灑、變化無端的藝術風格,強調身與物化,將作者的主觀情感融化到所要表現的客觀對象中,以達到主客和諧。
四、形式多樣,自由靈活的文學創作思想
1、文“如行云流水”
蘇軾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反對“貴華而賤實”,強調作者要有充實的生活感受,要做到物我一體。物我一體是創作最佳的精神狀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成竹在胸,可以物形于心。恰如蘇軾在《謝民師書》中借評謝民師的詩賦雜文,指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當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也就是說無論創作對象是什么,只要了然于胸,就會文如萬斛泉源,滔滔不絕,神思可以穿越古今,跨越流年,作為創作主體的胸中丘壑,都可以隨物賦形。
2、不事雕琢的審美意識———天工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