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5:18: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服裝設計企劃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服裝企業設計管理的基本現狀
有上文闡述我們可知,當前國內并沒有擁護度和忠誠度特別高的服裝品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產品的設計未能抓住消費者的胃口。服裝設計管理對無形中增加服裝品牌的價值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尤其隨著服裝品牌化的進程,服裝設計不再是簡單的傳達個人理念,而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核心,用理性的指導帶動設計。科學的設計管理能夠提高產品開發設計的效率,為品牌的建設增加競爭力。然而當前國內設計管理的現狀并不容樂觀:
我國以工業設計領域為最早接觸設計管理的行業。設計管理目前在我國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上海嘉華、海爾等大中型企業目前也參與到了設計管理的運用和研究中,一些高校也逐漸將設計管理納入到主要課程的行列中。然而,當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內部對設計管理的重視度還不夠,一些企業或許了解到設計管理的重要性,但并未能在企業內部進行推廣使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服裝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且成為了國內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然而服裝企業多以利潤為經營核心,缺乏對創新研發的重視力度,對品牌的成長規劃更是少之又少。服裝企業樹立品牌,建立自己的設計團隊對于企業長遠發展來說,意義重大。由于服裝市場更新速度快,季節性強,且隨著企業品牌的增加和擴張,設計的品質和數量將更趨復雜。企業內部穩定的設計團隊,可以靈活的跟進設計和生產的過程,給企業減少不必要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帶來的損耗。服裝設計與工業設計不同,工業設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設計需要外包給設計公司或獨立設計師,但服裝設計則必須擁有自己穩定的設計團隊,同時需要這些設計人員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同時對企業的運作結構、產品技術以及品牌的營銷方式及特征均深入了解。除此之外,企業內部一個好的設計團隊,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設計成本,同時還可及時收集整合相關信息,以集體智慧的力量獲取更多更好的設計思路。
然而相關調查顯示,國內服裝企業用于研發的費用還不到銷售收入的22.5%。較少的投入,必然負擔不起太多研發人員和設計人員的費用,必然導致服裝企業內部自主設計能力的低下。甚至一些企業根本沒有自己的設計師,為獲取利益只是對國外的一些流行版型進行抄襲,或聘請一些服裝設計師為自己的品牌進行設計,自己企業內部沒有穩定的設計團隊。一些大規模服裝企業,也只是大型“加工企業”而已。雖然生產能力很強,但企業內部的營銷能力和設計能力卻十分薄弱。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內服裝行業逐漸以國際視角來看待服裝行業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并逐漸明白品牌附加值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加工所帶來的利益所得。隨著2008年全球性危機給服裝行業帶來的洗禮,更讓我們意識到組建自己的品牌,以及有效的設計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很多企業逐步將品牌的建設置于企業最核心的位置上,但很多企業卻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尤其是產品的設計過程中,由于缺少長期的規劃和管理,沒能將各項資源有效的整合利用,導致在品牌道路上走得不是一帆風順,無數的新建的服裝品牌甚至熬不過第一年就銷聲匿跡了。因此,服裝企業必須更加強化其內部的設計管理。
服裝設計管理中的幾個問題
協調與溝通是服裝設計管理中的重點,其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對外為部門間的協作與配合工作,對內為團隊內部的協作。服裝企業中,從某一服裝產品的制訂到產品投放市場銷售這一過程需要涉及設計部門、企劃部、樣品部、市場部、采購部等部門。僅從設計流程來看,設計部也必須與銷售部、經理部、企劃部等進行直接聯系(如圖1所示)。由圖1不難看出,設計部必須將企劃部制定的相應產品開發計劃具體實施,還必須向企劃部提供服裝面料信息、流行信息等等,除此之外一些服裝企業還會將產品的賣場的陳列設計歸屬為設計部,讓設計部直接參與產品的銷售環節。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完成工作,是企業順利運作的前提和基礎,且多依賴于設計管理中的協同工作。設計管理者拿到企劃部制定的服裝產品企劃案后,由設計部門負責產品的設計工作。雖然由于習慣沿襲和組織結構等方面的關系,各企業內部品牌設計研發方案的環節與工作組織等不盡相同,但將設計方案按產品概念、產品數量、開發計劃、產品分配、款式圖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制定,同時將品牌設計方案中涉及到的各項內容進一步組織、劃分設計工作的開展,同樣是設計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監督和控制主要是對設計工作的進度和計劃開展的控制和監督。服裝品牌產品的推出以流行季為主要時間單位。通常按照春夏和秋冬一年兩個流行季推出服裝品牌產品,也會有一些品牌他們主要根據銷售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產品特點,進行流行季的劃分,有春、夏、秋、冬四個流行季的劃分,也有六個或八個之分。無論怎么劃分,已經確定,這一流行季的特征就成了企業恒定的工作指針。企業所有的工作都圍繞其進行開展,從產品的企劃、設計再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所有環節均根據流行季來作相應的調整和計劃。而設計管理的除了對設計方案的制定外,還要對工作計劃的進度和完成效果進行實時監控,以防工作進度滯后或完成效果不佳。
針對前面的課程設計,在授課之前,校企雙方教師應就課程目標、實施意見共同商討,針對課程內容進行項目任務的分解,理清各階段的子目標、標準及達成手段。在為服裝設計專業二年級學生授課中為某品牌服裝企業真實開發產品實施項目化課程所設計的一個教學任務書。在任務書中,應明確課程的內容、目標、組織形式、“雙師”分工、課程考核等各環節的安排,這是產品開發類項目化課程有效實施的前提保障。
(二)交替授課、彈性課時
按照上面提到過的師資教學任務分配設計,為了解決企業師資方的時間受限問題,在該教師時間節點授課時間外,為有效監控項目推進效果,可利用網絡教學等形式進行時間點外的授課與輔導,達到課時分配的柔性化。企業教師對于學校的前導及后續課程知識鏈接比較模糊,因此,校方教師在企業教師來校授課節點之外的其他課程時間內,要有意識地針對企方提出的項目,系統講授完成項目所需的知識技能,并指導學生在項目實施中學以致用。例如,企方在課上提出下一季企劃案的設計思想和要求,并下達在兩周內完成企劃方案的階段任務。在接下來的授課中,校方教師就需要針對這一內容進行服裝商品企劃、版式設計等相應知識的講授或知識串聯,使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企劃方案的制作,并在規定的時間點內交由校企雙方教師聯合驗收。這對校方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種考驗,同時也可提升其“雙師”素質。
(三)作業形式向產品轉化服裝設計類專業的課程作業
通常以實物作品的形式展現。在經過企業綜合考核后,作業中優勝者的作品會出現在企業的新品定貨會中,以產品形式接受市場的檢驗。這樣,考核方就不僅僅是學校、企業,而轉化為市場價值的考量。對于在校生來說,這不僅是對課業成績的檢驗,更是對于職業能力的綜合評定。
二、項目化課程教學反思
(一)初步形成了“三雙、五化、多手段檢驗”的課程設計思路
第一,運用了“雙師引導、雙線教學、雙場地實訓”的課程實施思路。構建了校內、外雙向聯動的共同培養局面。第二,實現了“教學內容項目化、課時分配靈活化、授課時間彈性化、授課方式多樣化、作業形式產品化”的課程實施嘗試。第三,采用了調研報告、開發方案、產品畫冊、產品實物等多種形式的檢驗方法,集中展現了學生綜合的專業能力。
(二)初步形成了“基于過程的動態考核
基于結果的項目驗收,基于銷量的市場檢驗”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使課程的驗收不僅僅局限于校內或某位教師,而是來源于產品進入市場的銷量,在更具說服力的同時,也成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最好檢驗方法。這樣的變革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設計類專業教學成果考核局限性的難題。
(三)初步探索了校企產學結合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
校企長效合作的基礎是要找到共同的利益點,項目化教學在共同培養人這一根本目標之上,又結合了共建師資、共建實訓環境等相關的密切合作,使校方受益的同時,企業也可以得到產品銷售利潤,不失為一種好的合作方式。
(四)對以往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了嘗試性解決
第一,動態教學計劃的嘗試,在企業項目與學校教學進度不對接的問題上有了一定突破。第二,在課程中引入網絡遠程教學的教學手段,在解決企業教師授課時間受限的問題上有一定效果。第三,學校與企業教師交替授課的安排,為實踐依據與實踐方式的有效銜接提供了可能。第四,在作業—作品—產品的階段成果的逐一考核中,最終市場的檢驗成為成品轉化的考核標準,使考核方式更加多樣化和實用化。第五,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專業能力也在向職業能力轉化,學生能夠憑實力到企業實習直至就業,校企合作在此過程中真正深化。
三、對課程的思考
(一)可以進行“工學結合、專業融合、校企聯合”的產學共建嘗試
高職院校的藝術類專業,可以嘗試在共建項目化課程的基礎上,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進一步實行工學結合的高職高專教學模式;在成果建設上,實行相近專業的有效融合,比如可結合服裝設計與鞋類設計、家居設計等專業的特點,形成作業到作品的成果呈現;再與合作企業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聯合進行課程開發、聯合開發新季產品,形成作品到產品的系統轉化。
(二)可以在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搭建有效的師資建設平臺
學校與企業在教學、項目推進中形成深度融合,分工協作,搭建教學、實踐交叉組合的師資建設平臺,在雙贏的局面下,提高企業與教師雙方素質,為可持續的師資隊伍建設注入活力。校企雙方在合作成熟的基礎上,可以慢慢發展到共同承接社會培訓工作,擴大校企雙方的社會影響。
(三)持續進行探索,開辟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
項目化教學的成果轉化除了市場價值之外,其社會價值的體現既符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要求,同時也體現了高職教育的社會責任。一方面,在教改科研成果的轉化方面,校方應起到主導作用,可結合教學、項目的實施經驗,積累相關素材和案例,積極準備編寫、出版相關教材,在分享經驗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社會反饋,形成教育成果在社會上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校企雙方還可集合成員的智力資源進一步拓展產學研究,促進科技和創業教育的成果轉化。從本文所講的整個服裝設計專業項目化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可以看出,在課程推進中基本實現了“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這正是國家對職業教育提出的“三對接”要求。這也再次說明了真正落實職業教育理念歸根結底還是在課程的開發和建設上,高職教育工作者為此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
一、服裝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
中國服裝業已是舉世公認的龍頭產業,但中國的時裝設計還沒有走出國門,中國的品牌還沒有真正在國際上立足。服裝設計要走出國門,首先要創新教育模式,站在企業和行業的前沿。我國的服裝高等技術教育尚不能滿足服裝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服裝人才的培養嚴重滯后于服裝產業的發展,其表現為:專業教學多沿襲藝術設計學科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重藝術、輕技術,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依然十分嚴重。因此,加快服裝專業教學方法改革,探求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21世紀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社會的核心是創新。知識經濟最需要的是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創造性源泉則來自于人所具有的豐富個性。個性化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未來取向。在服裝設計領域里,需要大量知識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綜合的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通過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進行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強化練習是培養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的一種培養模式。
首先,從市場反應看,近些年企業普遍反映畢業生實踐能力較差。其次,從學校實踐教學的實際看,目前中國服裝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大多仍停留在手繪表現和計算機表現的水平,與設計實踐密切相關的實踐教學(比如工作室教學)十分薄弱,投入不足。所謂實踐課大多停留在上電腦課和參觀工廠的層次上。而在歐洲,設計藝術院校非常重視服裝設計實踐教學,其中創新教育模式―――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服裝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之探析
(一)立足本土區域文化培養應用型人才。深化中國地域文化教育,服務地方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是近年來興民強國教育的重要思路。一直以來,由于國外服裝行業的絕對優勢和服裝教育的先進性,國內大多數課程教學大都照搬國外教育模式,忽略了國外優勢教育模式與地域文化特點的兼容性,教育出來的學生不是眼光過“高”,就是脫離實際。再則,發揚中華民族地方服飾文化精神及發展區域服裝產業是地方院校的服裝專業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服務區域文化,建設區域經濟,解決就業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我們要客觀全面地了解本土文化。服裝設計專業如何形成多樣化、靈活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區域實踐教學特色體系是目前服裝實踐教育的發展趨勢。
(二)專項專題設計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服裝的種類多樣,其價值通過獨特性表現出來,專項專題設計培養模式是根據特定服裝種類的共同特性,采取設立專題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設定具體情境場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思維模式,完成附有自身個性又契合實際的作品。根據課程的服裝種類設立的專題有:創意服裝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禮服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內衣、泳裝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民族服裝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童裝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戶外服裝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編織服裝設計技法表現專題訓練。
(三)“競賽促學”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傳統的實踐教學課堂講授模式主要以學生被動接受為主,難免枯燥,久而久之學生無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且教學的效果取決教師的專業水平,學生無法更全面地接受專業知識。“競賽促學”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是指在學生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和專項專題設計階段時,直接參與到和課程時間相符的國際與國內設計類比賽中,以參與比賽的成果作為課程結課作品或加分項目,通過硬性要求引起學生重視,在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競賽促學”是把具體賽事直接與課程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而且在過程中學生的專業水平也將得到突飛猛進,如果學生獲得比賽獎項更是其就業的助力之一。
(四)校企合作、協同辦學模式。實踐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與社會鏈接的重要橋梁,在制定實踐教學體系時更應該結合市場,體現靈活性。目前,傳統校內實踐教學實訓室建設的目的性比較單一,不僅軟件設備無法與企業同步,而且也缺乏與服裝產業的溝通交流。
1、具體落實協同辦學制度,邀請相關企業高級技師為本專業客座教授,在企業環境中講授課程實踐部分,另外學生可選擇專題課程的實踐環節、畢業設計和專業賽事在企業里共同合作。
2、學生參與企業項目設計,根據企業的要求,向企業提供各類社會及市場調研、具體款式設計和樣板,使學生盡早體驗企業運作模式,協助企業完成項目開發。
3、企業提供先進軟件設備給實訓室或在企業中設立研發室,專業教師可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及產品項目企劃案研發。
(五)實訓(改成“驗”)室“企業化”教學模式。實驗室“企業化”運作是建立在“體驗式”教學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學生“員工化”為核心,模擬企業化管理模式。例如,我院服裝設計專業《企業產品設計》課程與實踐教學基地企業合作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按照具體企業成品指標布置教學任務和作業,按照企業運轉模式進行教學過程與管理,讓學生在校內實訓室中體驗專業氛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自控能力。同時,教師作為教學組織者在教學結題時邀請實踐基地的客座教授和企業技師作為考評員進行打分,學生進行匯報,成績優異者企業適當給予鼓勵,成品可供企業開發應用。在此過程中,師生都會提升認識,增強了學生專業興趣和學習動力,促進教師教育和專業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本屆Intertextile面料展展出面積總計50000平方米,共有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114家企業參展,展品涵蓋棉、麻、絲、毛、化纖、功能面料,針織、繡花蕾絲、輔料,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媒體等。海外國家和地區展團來自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巴基斯坦,來自奧地利的纖維紗制造商蘭精公司(Lenzing)繼續組團參展。其中,日本服裝面料及相關紡織品供應商展區為本屆展會首次增設,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組織了近50家公司參加面料展,參展面積700多平方米,展出的面料有男女裝面料、童裝面料以及其他面料,也是面料展上最大的外國展團之一。面料展上,一些意大利制造的極品羊絨面料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受。此外,還有部分獨立展商分別來自中國香港、土耳其、英國、美國和越南。內地展商來自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部分展商仍然來自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和福建等地區。此外,江蘇盛澤、浙江蕭山、福建石獅和中國麻紡協會等地區和組織均以展團亮相展會。新――更重功能性
近年來,運動面料多以功能性為賣點,如吸濕排汗。防水防風等。在此次面料展上,參展面料除“功能性”外,還更突出了“環保”和“時尚”。作為一家生產運動功能面料的紡織企業,華懋(廈門)織造染整有限公司每次參加Intertextile面料展,都會帶來公司的主流產品。一直以來,華懋的運動功能面料都備受關注,Recyeled (可回收)面料、超級易去污面料、吸濕排汗易去污PD21布種、TPE環保面料。納米竹炭面料、遠紅外涂層面料等,都吸引了行業的目光。公司產品開發部負責人說,環保輕量產品不僅符合紡織品趨勢,更能體現公司一種環保責任。
以搖粒絨產品為主打的江蘇申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將環保理念融入到各類新型功能性面料中。此次參展的搖粒絨系列產品,主要看點除了“易去污”,用可再生原料生產的環保面料也是一大主題,例如可樂瓶的回收再利用。
面料的自然,環保以及高科技、高性能,也是一些大的品牌采購商所關注的。深圳歌力思服裝事業有限公司產品開發總監顧怡認為,高品質面料的使用能使品牌風格卓爾不群,更能引領消費潮流,品牌也會有更強的競爭力及附加值。面料在技術上的創新對服裝價值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歌力思一直比較關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面料,如新型纖維、特種功能性及符合后整理面料等。新――環保加創新
“低碳”、“節能減排”等字眼近來頻頻在國內外媒體上出現。而本屆展會上,“環保”和“創新”則是貫穿于各個展館的關鍵詞,各式時尚型、功能型、環保型和創新型的優質面輔料在展會上集中亮相。參展產品中正裝面料館的“科技”、女裝面料館的“時尚”、休閑裝面料館的“舒適”、運動裝面料館的“功能”和輔料館的炫目工藝,為20lO年的“低碳經濟”和產品創新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新――借機找品牌客戶
江蘇盛虹面料有限公司2009年加強了與品牌的合作,李寧,美特斯?邦威,利郎,阿依蓮、歌力思、海瀾之家,紅豆等知名品牌服裝都是盛虹面料的用戶。“我們與服裝品牌的對接就是通過Intertextile面料展這個平臺,”盛虹面料總經理唐俊松說:“面料展這個專業展會搭建了這一讓面料企業與服裝品牌直接接觸的橋梁,效果特別好,有很多服裝設計師和品牌擁有者主動前來和我們接洽。”唐總還介紹說:“北京和上海的面料展盛虹面料每次都會參加,原因一是展會影響力比較大,二是效果比較好。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品牌公司的合作。”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盛虹面料已經主動放棄了一些小的貿易商客戶,省掉中間環節,讓利給消費者。
益盛(福建)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林秀查總經理介紹說,這次展會上,益盛的展品中棉的比例略大一些,但是也會有交織和化纖面料。“現在人們比較喜歡多纖維混紡、交織的面料,我們將順應市場的需要開發新產品。”林秀查表示,面料展架起了面料與服裝上下游面對面交流的橋梁,此外企業參展還能加深客戶印象。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高鵬,他認為,作為大企業,在這樣的專業展會上,接單是一方面,展示企業形象也很重要,同時面料展也是與現有客戶進行交流的場所,“只有充分交流了,才能進一步做好產品”。
新――自主研發成主力
雖然集光環與榮譽于一身,但心中擁有寶貴哲學財富的楊軍卻始終選擇簡單與通透。她感恩于自身經歷的偉大時代。
“一個人的成長歸根于時展變遷。我的人生經歷了中國跨時代的裂變,吸取了每個歷史階段帶給我的人生感悟,并有幸得以在人生舞臺上演繹出文化與時尚的符號。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奇才,我只是一個豐滿時代的擁有者。”
尋夢巴黎
1989年,26歲的楊軍帶著心中涌動的夢想,只身一人來到了一萬多公里之外、極具浪漫氣息的“時尚之都”法國巴黎。這里匯集了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夢想與期許在縈繞著曼妙香水味的空氣中浮沉。前所未有的時尚與繁華深深震撼了楊軍。她的身邊是裝了滿滿兩箱軍用壓縮餅干的行李箱,而她的身份是——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
那個時代,代表著前衛與時尚的設計師對中國來說,是一份陌生的職業。歐洲時尚圈有一種說法:世界時尚舞臺上不會出現中國人的面孔。而這個來自中國,身上甚至還帶有“”的成長烙印年輕設計師卻雄心勃勃,她在埃菲爾鐵塔下照了一張相,并以此告誡自己,要用三年的時光證明中國設計師一定能在這塊土地上扎根。
也許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在楊軍的人生道路上,“設計師”這個職業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
楊軍的身世籠罩著濃濃的傳奇色彩。1963年,她出生于上海著名的顧繡誕生地“露香園”,成為愛新覺羅家族的新成員。愛新覺羅家族族長,薩滿教教主在故宮得知她出生的消息后,為她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愛新覺羅·豳靼。她在北京后海大翔鳳胡同里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直至“”時期,舉家搬遷至上海。
由于成長過程中經歷多元文化的熏陶,楊軍自幼便顯得思維靈動,天資聰穎。她癡迷于天文和地理,浩淼天宇間的未知樂趣總能讓她心馳神往。在生活的細節中,她也展示出獨特的藝術天賦。她的外公在解放前在上海經營了一家傘廠,每逢暑假,楊軍便去幫助外公家族,在一張張傘面上留畫下美麗的兒時回憶。
1981年,楊軍考入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現上海東華大學),研讀紡織工程專業。也正是這個時期,她開始接觸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學習中,她無比快樂,并不著迷于一件衣服的單純表象,卻沉下心來學習工藝、面料設計、制作流程等等,從一根線到一根紗,再到一件可以出售的成衣,這其中絲絲入扣的原理讓楊軍徹徹底底地研究個透徹。畢業之后,她順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做面料設計,也由此成為了中國第一代服裝面料設計師。
雖然在中國最早的面料設計領域內已初有所成,但二十出頭的楊軍,有著那個時代天生的抱負感與使命感,技術與工藝已經不再是她接近設計真諦的障礙,楊軍開始思考 “如何才能找到一個設計師的靈魂”。
和其他60年代出生的設計師一樣,剛剛叩開藝術之門的楊軍開始無法抑制地著迷于哲學,她發現,哲學書籍里那些略帶晦澀的描述,考驗得其實就是人洞察事物的本質與耐性,使得人內心充盈。她眺望達利的超現實主義,習慣用多維的視角看待世界,她漸漸發現,原來那些生命中永不枯竭的靈感來源,紛紛散落在博大精深的人文科學之中,與日俱進的社會發展之中,多如皓星,俯首即是。于是,1987年,她在藝術領域中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準確定位——后工業時代,后超現實主義原創設計師。
“在我的世界觀的形成中,遵循規律,我看到有著10億人口的中國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著厚重珍貴的文化,隨著永不停歇的歷史巨輪的滾動,中國的時尚文化一定會更加趨于完整與唯美。”
有了這樣的想法后,上世紀80年代后期,楊軍決定出國深造,并鼓起勇氣報考了有著“時裝界的哈佛”之稱的巴黎藝術學院。她將大學里值得驕傲的設計圖紙寄到學校,并附上一封情真意切地自薦信。
我是一個來自中國的學生。我的夢想不只是要做一個設計師,而且還要為自己設計生涯規劃,與此同時,我更要為十億中國人的國家去設計一個行業……雖然我是一個工科學生,但我對中國文化的根基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深諳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四大錦秀”,而世界知道嗎?……
信中流露出的謙和自信與對厚重的文化良好掌控,使得楊軍順利得到這所時裝界最高學府的青睞。收到巴黎藝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后,部隊出身的父親交付于女兒三樣珍貴的“禮物”:一張沒有返程的機票、兩箱軍用壓縮餅干,三面旗幟——黨旗、軍旗,國旗,并深情地囑托:“無論你身處何方,不要忘記根在中國。”
巴黎,對未曾出過國門的楊軍來說,是另外一個未知的世界。沒有任何的猶豫,她堅定了信念,要攀越世界巔峰的藝術天堂,那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阿瑪尼里的“中國血統”
在楊軍看來,人生道路上,沒有低婉的絕唱,只有奮斗的組歌。在巴黎的時光,是她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雖然付出了辛苦的耕耘,但也品嘗了豐收的碩果。
作為巴黎藝術學院唯一的中國學生,楊軍每天早晨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觀摩款式多樣的服飾,而是坐地鐵去巴黎北部,和諧包容了宗教、藝術、香艷和愛情的蒙馬特高地去寫生。“能夠使世界產生共鳴的藝術靈感,一定歸結于時展的潮流中,藏匿于厚重多樣的文化城堡間。”當家境富饒的學生優雅地享用法國大餐的時候,她吃著又硬又干的壓縮餅干,喝著冷冷的礦泉水,不知疲憊地忙于學習和打工之間。
在老師和學生眼中,楊軍逐漸成為巴黎藝術學院的“中國符號”:刻苦勤奮,聰明好學,堅忍不拔。既通曉面料制作工藝,同時又具有時裝設計的藝術素養,這種“從內而外”的扎實“功底”,讓楊軍的設計理念總能夠輕松地得到精準地實現與表達。她的作品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為根基,輕松自如地游離于文化與服裝工藝之間,在歐洲的時尚舞臺上有力傳遞中國文化元素,立刻得到了歐洲時尚界的追捧。
這一時期,幸運女神也對這個天資聰穎的女孩表現出了獨一無二的垂青。楊軍邂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導師——國際時裝大師,現被譽為“時裝界的凱撒大帝” 的香奈兒設計總監拉格菲爾德。這位時尚界巨頭如此評價她的作品:厚重,骨子里透析出文明古國的大家風范。
“拉格菲爾德是建筑設計出身,并不是科班學服裝的,這點我們雷同。與導師的交流中,在對服裝的表現力方面,尤其是對應將哲學思想融入藝術設計的想法,導師與我一拍即合。”楊軍回憶。
“你要做屬于你自己的東西。”1992年,當楊軍順利獲得服裝設計與視覺傳達藝術的雙碩士學位時,拉格菲爾德對她說道。“我猛然意識到,我的人生需要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她去歐洲最氣派的百貨公司“老佛爺”閑逛時,看到了與寶格麗毗鄰的喬治·阿瑪尼。深沉的黑色,簡約中彰顯著力量,這是對低調奢華的一種無聲詮釋。“于是我告訴拉格菲爾德,給我一周的時間,我去意大利米蘭挑戰喬治·阿瑪尼。”
可是,當楊軍拿著她認為很值得驕傲的文案見到阿瑪尼時,這位資深時裝界泰斗卻搖了搖頭。“收起所有讓我看得到的東西,它已經成為化石,我要跟你進行靈動的思想交流。”
楊軍立刻意識到這是對自己的一個考驗。面對仰慕的時尚界教父,楊軍表現得自信,不卑不亢。“我的理念是——用服裝文化釋放人們的壓力。我將摒棄維多利亞的拘謹,巴洛克的繁瑣,只留存他們的經典。現在我們能不能不談服裝,只談哲學?”
在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讓阿瑪尼感到非常滿意。后來,他打趣兒地向公司所有人介紹身邊這個身材嬌小的中國女孩:“這就是我找的男裝設計師——雖然她看起來更像童裝設計師。”
優雅的禮帽,層疊的襯衫領子,微卷的頭發,黑與白的經典搭配。走進阿瑪尼時,楊軍一改在巴黎“糖果色”的俏皮裝扮,顯得沉穩而大氣。憑借著自己對服裝設計豐富的想法和良好的執行力,僅僅三個月,她便完成了第一份近乎完美的企劃案,得到了阿瑪尼的賞識。不久后,她便擁有了一間帶有一整套音響的氣派辦公室和一個令人艷羨的新頭銜——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品牌男裝主設計師。
年輕自信的楊軍開始釋放她在設計研發領域內的能量。她發明的絲綿印染改變了傳統工藝中做成布后方能印染的步驟,而是在纖維階段就印染,再織成布,立體感強了很多,當時風靡了整個美國。在阿瑪尼公司工作的幾年間,她除了承擔男裝的設計工作,同時也與范思哲、古琦等眾多一線品牌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1992年,楊軍順利成為了歐洲時裝工會的國際簽約設計師。并在此后獲得法國“騎士勛章”。最前沿的時尚領域終于褪去了它們的神秘面紗,在她面前一一鋪陳。
1996年,楊軍受邀造訪白金漢宮。在接受會見過程中,伊麗莎白女皇問她:“你覺得我穿什么衣服比較好看?”楊軍巧妙地傳遞中國文化:“您穿了一輩子的宮廷禮服,應該穿一次旗袍。”女皇莞爾一笑:“你是中國人,當然會這樣說。”并欣喜地接受了楊軍親手為她設計的旗袍。2002年為慶祝中法文化年,作為故宮龍袍傳承人的楊軍特別設計了一件龍袍,以此來紀念兩國友誼,被永久地收藏在了盧浮宮內。
第一代設計師的責任與擔當
去巴黎前,父親將黨旗、軍旗,國旗三面旗幟交付于楊軍手中時,曾語重心長地囑咐她:“黨旗下你是女兒,軍旗下你是養子,藍天下的五星紅旗將是你藝術人生永遠的三原色。”多年來,當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想家的時候,我能做的就是在中國大使館看看五星紅旗。”眼前的楊軍絲毫不掩飾她的愛國之心,不管走到哪里,她內心深藏的是對祖國的一份熱愛與擔當。
在炙熱的愛國之心的號召下,2005年,楊軍告別眾人不解的眼光,毅然決定回到祖國這片熱土上施展拳腳。
楊軍的第一個目標便鎖定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心存一份設計“百年奧運”責任與使命,使得向來視任何盛事“云淡風輕”的她,第一次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加入到了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服裝設計籌備工作當中, 并擔任藝術總監。
“我想通過奧運會還中國一個本真的面目。”楊軍的這番宏大理想,在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最終得以實現。
一個多小時的文藝表演,從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絲綢之路,從具有中國特色的戲曲到太極拳,時間跨度長達五千年,人物服飾也從春秋戰國、秦、西漢、唐、宋、元、明、清一路走來。
“整個開幕式的色彩變幻透露出中國的哲學思想,”她舉了個例子,“當共和國這一頁開啟,我們用了極致飽和的色系,大量的漸變色,金屬面料與結構主義來表達現代中國的精神風貌,這就是中國騰飛的象征,厚重、輝煌,有力。”
這場精耕細作的奧運會開幕式,就是一場哲學與美學相會的最完美視覺盛宴,楊軍從中收獲了滿滿的喜悅與成就感。“無論是學術還是實踐,終將為國家,為這片養育我的土地的發展添磚加瓦。”
作為一名中國設計師,無論在奧運抑或在世界時尚舞臺上,楊軍在藝術上的獨特與強勢都可以歸結于其作品中強大的中國文化因素。阿瑪尼曾說過,中國文化將會主宰全人類。這讓楊軍深受鼓舞。
她發現,回國這些年來,世界諸多一線時尚品牌紛紛開始從文化層面、學術高度來透析東方元素的魅力所在,時尚圈內興起了一股研究中國文化的熱潮。而在這股熱潮中,以楊軍為代表的中國設計師的地位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高度。
在這種格局下,2013年,楊軍得喬治·阿瑪尼的親筆授權,擔任阿瑪尼服裝高級定制大中華區的總裁兼設計師。阿瑪尼大中華區以“提供高品質的定制化延伸服務,以及商務文化高端交流服務”為己任,致力于打造獨一無二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時尚王國,向世界舞臺傳遞著中國文化的魅力與力量。感知到中國設計師的獨特風采與不可預估的潛力,不久的將來,楊軍也將應邀重返阿瑪尼公司,擔任其2014-2015年度喬治·阿瑪尼品牌首席設計師。
在時尚界,楊軍的事業顯然已經經營得風生水起。然而作為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楊軍的另外一個身份鮮少有人知道——美國南加州大學材料學博士。近年來,楊軍投身高科技研究領域,先后獲得三十多項科學發明專利,部分屬于國際重大命題,尤其是在碳纖維領域與復合材料領域有所建樹,填補了國家空白,躍身于世界前列。同時,她也擔任國家宇航服的科研開發與設計工作。
憑借多年的經驗,楊軍敏銳地認知到,接下來的趨勢一定是科技引領時尚。“目前,在纖維方面我們已經研究到甲殼素了,在海洋生物里提取生物離子,有益于人的皮膚,也是較好的醫用材料。未來世界的戰略重點將會是在海空防護這一方面,這將帶來一場材料革命。材料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致力于打造中國材料學的航母。”
楊軍對高科技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與熱忱。多年來,世界每一次全球材料大會,世界最高端最前沿的學術論壇,她場場必到。每年她都會發表自己的學術論文,在學術界頗受認可。在時尚與科技之間,楊軍顯得游刃有余。“我的專業和我的學術領域,分別代表著時尚與高科技。雖然看上去好像跨越很大,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都圍繞著‘材料’而展開。”
作為國際一流的服裝設計師,楊軍也習慣于設計和規劃自己的人生。“在我自己的生涯規劃當中,10年左右可能會在材料方面有一個新的重大突破。并且我將會回歸到文化遺存領域,完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江山如此多嬌
楊軍口中的“文化品牌”,是指奧運會后由她一手創辦的品牌“江山多嬌”。
“江山多嬌”品牌定位為:以中國文化元素為基礎,用世界語言來解讀中國的文化密碼。
“中國文化四張名片——茶葉、絲綢、書畫、陶瓷,還有其他很多元素都將被囊括在這個品牌之中。”楊軍說,“我的學生屆時將會成為品牌不可缺少的設計主力。他們遍布世界各地,有著拳拳愛國之心,有學術的高度,文化的歷練,我將帶領他們在啟動‘江山多嬌’,使之成為中國新時代的絲綢之路,并帶著整個設計團隊,帶著中國夢,帶著華夏兒女的情懷走遍世界,去做真正的文化使者。”
2012年底,楊軍成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署的副總干事,她笑稱由于自己有“世博情結”,所以“江山多嬌”品牌將在2015年米蘭世博會聯合國館啟動。屆時,展廳內將呈現用絲綢織成的《紅樓夢》原著,云錦龍袍,故宮博物院三希堂法帖之蘭亭序等彰顯中國元素的作品。寓意為源自東方,恩澤世界。
“等這個品牌完善了,被世界認可了,我會將之全部交付于國家。”楊軍對“江山多嬌”的理解為,“她并不只是一件衣服,一條絲巾,一串珠寶……她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瑰寶,是歷史與21世紀穿越時空的對話,是歲月對文明的禮贊。”
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因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競爭就靠品牌。沒有品牌的競爭,就等于沒有利器。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面對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角逐中國市場,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早已不再是技術和設備等硬件因素,規劃和創建有滲透力的品牌文化才是決定競爭結果的核心。而品牌是長期積累和概念性的東西,品牌既是企業的一面旗幟,又是企業的競爭法寶,更是企業維系生命的支柱。企業打造品牌、經營品牌,已經到了不能再拖的時候了,目前,無論對于企業家還是服裝設計師來講,大家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在品牌營銷時代到來的今天,如何去做好一個品牌建設,而服裝品牌在市場中的創建應具備哪些方面的內容和路徑。
一、產品定位應細化、精準
一個品牌的產品定位包括:產品市場的定位和產品的風格定位。市場的定位:包括地域、市場等級的劃分、年齡的劃分、價位的劃分。產品的風格定位:包括款式的劃分、色彩系列感的劃分、面料風格的劃分等等。
首先是進行產品的市場定位:就是要確定做一個什么樣的產品:男裝、女裝、童裝、休閑裝、商務裝等,還應明確是做多少年齡段的消費群體,并要仔細針對他們的消費能力、價值取向、審美習慣等進行綜合評估,并選擇其中一個細分市場來進行深度挖掘,才可能做到準確定位。比如:針對20歲~35歲或25歲~35歲的女性這一年齡段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能力、消費品位、穿著情趣等方面都不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是同一年齡段表現出的社會性差異也越來越顯著,所以,若是一個品牌年齡定位跨度過大,固然可以擴大消費層面,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鎖定消費群的雜亂,因而做品牌必須要深入了解特定目標群體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消費需求,只有對自己的目標定位準確了,它的目標群才會鮮明。又如:福建石獅七匹狼集團公司生產的服裝“七匹狼”品牌男士系列,其主打產品為男士夾克及T恤,其定位就在于30歲左右、敢于創造、敢于奮斗、具有一定成功經歷的男士為目標消費群體。而“依米奴”的目標人群則為年齡在20多歲,有品位、有個性、追求時尚、充滿活力的年輕人。VERSACE系列則是定位于相對成熟的貴族女性,走的是華麗、典雅的高級成衣路線,所以其產品所需素材中就加入了細化,精準的特點,也正是由于這些品牌企業對其產品定位的準確性,才成就了其打造品牌的良好開端。
其次是根據企業產品特點,樹立產品形象概念,這些都有利于產品形象和風格的形成。這一階段的服裝產品設計是從無到有,多注重品牌的款式構成,是品牌的基本雛形,也是品牌逐漸健全的過程,此過程重點是做一系列完整的產品概念,就是使產品設計系統化,形成品牌固有的風格。由于一個品牌的產品風格及相關因素、內在聯系的體現,是需有別于其他品牌的特征,無風格則零亂。而體現風格的因素則包括款式、顏色,產品陳列、標識包裝以及道具裝潢等等。比如“魚牌”、“衡韻”,無論從產品本身,還是從店面,形象標志及著裝等方面都不無體現其文化內涵,展現出東方女性婉約、端莊的優雅氣質,向消費者傳達的是一種中國元素的服飾風格:而西班牙品牌ZARA則是徹底展露低調奢華的唯美浪漫,新維多利亞式的荷葉邊,融合英國與鄉村的經典風采,以及城市混搭的浪漫氣味,令人為之心醉;意大利品牌貝納通則擅長用顏色來闡釋全人類、全民族平等的精神,其設計意識始終流淌于服裝的創作設計理念之中,它大膽,鮮明,不肯示弱,強烈的色彩,明媚真摯的笑顏,充斥在貝納通的色彩全世界中。……不難看出,做品牌必須要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創造、固定的流派,這就是為什么地攤裝再怎么抄襲品牌的東西,雖然其價位低,但消費者一看就知道這是從哪個品牌抄襲來的,因為好的品牌已形成了穩定的、固有的、已被廣泛認可接受的風格,也就是具有屬于自己風格特色的品牌形象。創建對目標消費群有滲透力的品牌文化,才能真正賦予品牌以文化的內涵,使品牌文化不再只停留于抽象、空洞和廣泛的綜合范疇,而是成為品牌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注重結合市場進行服裝品牌形象的宣傳、推廣與傳播
現代服裝正日漸脫離實體產品的屬性而成為一種文化衍生品,消費者早已不再簡單滿足于產品的質量和款式,更多的需求表現在對品牌所傳遞出的文化信息是否欣賞,對品牌文化是否認同,而這便是決定消費者品牌態度的關鍵所在。服裝品牌形象的傳播同樣要以多種渠道、多種表達形式來實現。在服裝品牌的廣告中所傳達的人物形象,時尚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企業的主題活動、社會行為、贊助項目等,都是品牌形象推廣的手段。但由于我們處于一個注意力和認知主導的時代,光靠廣告為主的淺層溝通已經行不通了,必須“海陸空”相結合進行,也就是服裝企業要整合所有的社會資源,結合市場與消費者來進行深度溝通,要將它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滲透于消費者的頭腦和精神之中,要真正走進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使之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這個品牌的存在及其潛移默化的號召力。在進行品牌深度溝通時還應采取多種手段,但是必須遵循一個大主題,那就是品牌的核心價值,具體到每一項溝通活動,都應有自己特定的小主題,這些小主題,也就是所謂的“概念營銷”,是服裝企業依據社會文化現象和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來創造的一個概念,通過它向消費者傳播品牌價值理念、文化內涵和時尚觀念,以求引起共鳴,從而達到宣傳、推廣、傳播的作用,讓品牌魅力無所不在。
三、加強品牌在消費者中的快速適應能力,建立完善的銷售的網絡,營造良好的營銷環境
在品牌銷售這一重要環節上,除了通過加盟連鎖形式、專賣店連鎖形式、商場直銷形式外,還可以通過網絡營銷來建立更為完善的銷售網絡。據統計,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近55%的服裝企業進行了企業網站建設,服裝網絡營銷不僅可以及時傳達最新流行資訊,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而且可以省去從生產商到零售商的投資、店面裝修費用和一系列的管理費用,為服裝公司節約更多的銷售成本,使資金更有效地用于公司和產品的廣告宣傳。新晨
另一方面,由于服裝具有典型的流行性和時效性特點,因而企業必須做到庫存量管理優化,信息反饋高效、市場反應靈敏,這樣才能在日趨激烈的服裝行業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因而,在品牌銷售過程中,還應注重提升和加強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具體包括組織協調能力、信息處理與分析及物流能力。即根據服裝市場和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及時、快速的調整服裝生產數量、花色品種及款式,是應對服裝市場實際需求的反應能力,從而把服裝生產過程、營銷過程、管理過程重新整合為統一高效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業務流程,企業通過市場快速反應能力,不僅能有效地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經營水平,同時亦可改善整個營銷環境,并能幫助企業作出適當的調整,以不斷積累經驗,從而創造出更高的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進一步促進品牌的提升。
綜上所述:21世紀將是品牌打天下的世紀,市場競爭是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和價格等諸多要素的競爭,最終要通過品牌競爭來實現,以品牌的經濟實力為后盾來分割世界資源,拓展全球市場,將是國際經濟運行的一大特點,當今品牌競爭已由單一的商品質量競爭轉向綜合經濟實力競爭,而綜合實力的競爭,最終是創建強勢的有鮮明品牌形象、有文化內涵的原創品牌。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并熟練運用品牌戰略來打造優質、強勢的國際服裝品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