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7:11:4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產業發展狀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5月19日
引言
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浙江作為推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種數據表明已開始從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速增長階段轉換,經濟結構體制增效升級勢在必行。經濟調整期正是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窗口期,新能源、生物醫藥技術、3D打印等各類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對傳統經濟模式正形成潛移默化的顛覆,推進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國務院在2010年《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重點領域。浙江省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還包括海洋新興產業和核電關聯產業,共九大重點關鍵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結合新一輪的產業革命,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最終形成戰略性“支柱”產業。2012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為2,520.8億元,同比增長9.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3.7%;201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為2,744億元,同比增長8.2%,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核電關聯增速超過10%;2014年1~5月,增加值達到1,119億元,同比增長7.8%,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浙江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拉動浙江省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基于上市公司數據
2011年以來,浙江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浙江省陸續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江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等規劃和意見文件。針對不同的行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體制機制的完善,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并且規劃引導發展;二是發展平臺提升,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三是增強要素保障,即加大財政扶持。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2011年開始,省財政設立了每年5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專項資金;然后是保障發展用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可以以工業用地最低標準確定出讓底價;還要落實稅收優惠,支持金融創新,浙江省金融辦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開展未上市公司股權轉讓試點,支持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票據、可轉債等方式進行融資;最后是引進高端人才,出臺《浙江省博士后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并支持開展重大產業技術創新研究。在積極的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上市公司不斷增加,本文選取在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名錄中浙江省的64家上市公司進行考察,這些企業的規模及行業地位在我國具有代表性。樣本數據主要來源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企業官網和巨潮咨詢等官方網站,手動下載樣本公司各個年份的年度報告。
(一)經營狀況總體向好。從2013年64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資產負債率三個指標可以看出,企業經營狀況整體向好。具體來說,有35家企業凈利潤達到1億元,有20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海康威視甚至凈利潤達到30億元以上,大華股份、正泰電器等凈資產收益率都將近30個百分點。一半以上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都在40%以下。(表1)
(二)布局相對集中。根據本文所隨機采集的64個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情況表來看,主要分布在環杭州灣地區。64家上市公司中,杭州有19家,紹興有15家,寧波有8家,臺州有6家,嘉興有5家,其他地區都在4家上市公司之內。這種分布狀況與戰略新興產業占浙江省、及各市區的比重具有一致性,據浙江省規劃發展規劃研究院公布數據統計,2011年,杭州、嘉興、紹興和寧波四個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了浙江省的65%。四個市的總量位居前四。其中杭州占23.2%。其他7個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整個浙江省的比重都未超過10%。2012年,寧波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為3,030.94億元,杭州為2,955.37億元,紹興為2,074.73億元,嘉興為1,232.62億元,四個市的產值合計占了整個浙江省的67.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區域集聚性。同時,各市區也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如海洋新興產業被舟山獨占鰲頭,新能源產業則是嘉興位居第一,寧波、杭州等地則聚集了大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物聯網產業。
(三)產業內部結構相對集中。如表1所示,在調查的64家上市公司中,生物產業占6家,節能環保產業占9家,新材料產業占14家,新能源15家,物聯網產業占15家,高端裝備制造業占4家,核電關聯產業1家。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三大產業上,分別是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
二、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影響因素
(一)企業規模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由規模經濟理論可知企業的規模對企業的利潤有直接的影響,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企業的規模。根據表1看出,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企業的凈利潤與總資產有一定的追隨關系,總資產大的企業其凈利潤也相對較大,總資產小的企業其凈利潤也相對較小。由此可見,一個企業的規模與其利潤有著正向關系。總體來說,一個企業規模越大,其單位成本會減少,產值會增加,利潤也會相應增加。(二)政府補助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府刺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是政府補助,所以政府補助可以映射出政府對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由此,認為政府補助資金可以作為衡量政府財政政策的指標。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各個企業當年享受的政府補助資金都相差不大,居于幾百萬、幾千萬的水平,與企業凈利潤比較起來是一個非常微小的數據。各個企業的凈利潤確實相差甚大,各個企業凈利潤額起伏波動非常大,凈利潤最大的企業海康威視達到30多億元,而最小的只有500萬元;但他們得到的政府補助為人民幣3,903萬元和456萬元,差異并沒有如凈利潤的差異明顯,由此可以認為政府的直接財政扶持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關系,但是影響并不是非常明顯。
(三)稅收優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由表1中所呈現的各個企業稅收優惠力度即稅收返還額與營業收入的百分比以及凈資產收益率,可以比較政府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稅收優惠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從表中數值看出稅收優惠與戰略性新興企業存在著一定關系,而且呈現出正相關,稅收優惠大的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也大,兩者有一定相關性,可見政府稅率優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起到了一定效果,政府的扶持政策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稅收的優惠對新興企業的成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
(四)R&D經費投入強度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企業R&D經費作為技術創新活動實現的“血液”,是技術創新能力轉化為現實競爭力的物質基礎。每個企業都非常重視這一塊的經費投入,大多數企業都維持在3個百分點以上,但是也不乏部分企業存在偶然性,報告期的營業收入不樂觀,導致比重較大,此類企業可忽略不計。從表中可以看出R&D經費投入強度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并不如稅收優惠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大。R&D經費投入具有一定滯后性、高風險性、時間長、不確定性的投資回報率等特點。但卻是企業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投入。
三、結論及建議
從調查64家浙江省戰略性新興企業的結果看,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整體勢頭良好,企業主要集中布局于杭州、紹興等地,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是9大培育產業中的主導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對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作用明顯,政府補貼和企業規模的影響相對較弱,因此在產業政策完善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的引導和刺激作用,適當使用政府補貼對產業的扶持,轉而運用政府采購或其他方式加強對產業的支持;同時,要注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鏈完善和產業集群的形成。
主要參考文獻:
銀行表外創新業務的主體是表外融資業務,表外融資呈現明顯的順周期特征,即外匯資金流入增多時,表外融資活躍,負債頭寸大量增加;外匯資金流入減少時,表外融資萎靡,大量敞口頭寸被平倉。表外融資的順周期特征加劇了結售匯波動,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不容忽視。
目前,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表外融資業務數量和品種較多,外資銀行表外融資業務量較少,主要包括海外代付、協議付款、減免保證金、出口發票池、進口開證、遠期信用證、進口押匯、出口押匯、保函(備用信用證)、融資性保函、非融資性保函(預付款保函、履約保函)、提貨擔保、貸款承諾、信保押匯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內保外貸、期限結構搭配的組合套利融資產品等創新型表外融資業務,如匯利通、付匯理財通等。
為了解商業銀行表外融資業務的開展情況,本文對大連市外匯指定銀行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商業銀行表外融資業務增長迅速。
一、商業銀行表外融資業務開展情況
1、銀行表外融資業務量呈折線型上升,增速快于同期進出口額的增速。從表外融資與進出口額的增長情況看,表外融資業務的增長速度快于同期進出口額的增速,隨著表外融資業務的增長,表外融資業務占進出口額的比例不斷提高,2010年上半年達到35.7%。
2、表外融資業務需求不斷增長,銀行表外融資業務增速快于本外幣貸款的增速。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外匯資金相對短缺,企業對外匯資金需求增長,促進了表外融資業務的增長,增長速度超過了同期本外幣貸款的增速。2009年銀行表外融資業務的增速仍超過了本外幣貸款的增速,超出14個百分點。此外,表外融資業務量與本外幣貸款投放量的比例不斷提高,2009上半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分別達34.46%、35.82%、49.42%。
3、創新型表外融資業務發展增速快于傳統型表外融資業務。2010年上半年累計發放4.13億美元,同比增長88.08%。創新型表外融資產品發放量雖然尚小,但增長速度十分顯著,增速超過傳統產品的3.5倍以上。
二、幾個典型產品的發展情況
1、海外代付業務。海外代付業務是境內銀行以承諾付款方式請境外行先行支付款項,待融資到期日、客戶償還融資后,境內銀行償付其行本息及相關費用的行為。今年信貸緊縮,銀行外匯資金頭寸緊張無法為企業提供進出口押匯等表內融資業務,從而選擇境外同業進行海外代付。因90天以上的海外代付占用銀行短期外債指標,所以銀行目前辦理的海外代付期限均在90天以內。
2、內保外貸業務。內保外貸業務是為了幫助企業解決走出去的海外融資難問題。境內母公司在境內銀行有授信額度,而境外新成立或小型的子公司以其自身的資信情況無法得到境外銀行的貸款,通過內保外貸的形式,即可滿足境外子公司的融資需求,同時可以利用母公司的授信額度,享受境外較低的外匯貸款利率。內保外貸業務占用銀行外債余額指標。
3、遠期信用證業務。遠期信用證為銀行傳統表外融資業務,為企業增強資金流動性、延長企業付款期、降低企業付款壓力及財務成本提供了保障。目前銀行開立的遠期信用證多為90天以內。大連轄內2009年累計發放遠期信用證14.40億美元,2010年上半年累計發放8.38億美元,同比增長42.52%,環比下降1.23%。
4、協議付款業務。協議付款業務是由中國銀行海外機構(融資行)向境內的進口商提供的短期融資業務,即中國銀行境內分行受海外融資行的委托與境內進口商(即融資申請人)簽署協議付款合同后,由海外機構(融資行)將融資款項按進口商指示對外進行付款。
三、表外融資業務快速發展的原因
1、國內流動性趨緊促進銀行表外融資業務增長。世界經濟穩步恢復,大連市進出口企業訂單增加,企業貸款需求增長。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劇,本外幣利差空間較大,一方面企業愿意提前結匯或盡可能少地保有現匯,導致外匯存款顯著下降;另一方面,企業為實現套利,往往利用外匯貸款和貿易融資推遲對外付匯,使外匯貸款大幅增長。在銀行外匯流動性趨緊的背景下,表外融資業務尤其是代付類業務成為銀行解決自有外匯資金短缺、滿足客戶進口融資需求的重要途徑。
2、境內外資金成本差異促使表外融資業務發展。境內外資金成本差異較大,現階段本外幣利差仍然存在,在國內外匯貸款報價Libor+300點的情況下,通過表外融資方式從境外融資報價一般為+200個點左右,甚至有銀行報價低至+120個點。與國內進口押匯利率相比,海外代付利率較低。
3、銀行短期外債余額指標政策的調整助推表外融資業務的發展。現行外債管理規定,90天以內的海外代付等業務不占用代付申請行的短期外債額度,在銀行自身信貸資金不足、短期外債額度趨緊以及企業進口單證合規等情況下,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資業務的規模可以無限放大。另一方面,一些銀行將授信主體由海外銀行向境內銀行的授信,再由境內銀行向境內進口企業的授信,改為境外銀行直接向境內企業授信,境內銀行一般起擔保作用,從而將境內銀行的外債轉為進口企業的外債。
4、人民幣升值預期擴大了表外融資業務需求。人民幣升值預期使企業推遲付匯的意愿增強。基于海外市場NDF一年期報價與國內市場同期限遠期交易品種存在較大價差,企業普遍預期人民幣將有較大幅度升值,出口收匯盡量提前結匯,進口付匯盡量延后購匯。海外代付等業務可以推遲國內企業進口后實際付匯日期,為企業賺取利差贏得時間。
5、企業進口需求帶動了表外融資業務的增長。2010年以來,隨著國際市場鐵礦石、原油價格一路走高,市場對鐵礦石價格上漲的預期較強。鐵礦石漲價預期拉升了企業進口付匯需求,為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資業務的開展提供了空間。據調查,由于國內銀行普遍按照“以存定貸”的原則對進出口企業核定外匯貸款和貿易融資額度,受“存貸比”限制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的影響,各商業銀行外匯存款普遍減少,造成外匯貸款規模壓縮。同時,由于企業減少外匯留存,其進口外匯需求相應大幅增長,從而出現外匯貸款不能滿足國內企業進口需求的情況,在這種形勢下,海外代付業務等表外融資業務保證了企業正常的進口付匯融資需求。
四、表外融資業務對外匯收支影響的分析
在從緊貨幣政策的影響下,各銀行外匯頭寸較為緊張,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資業務可以充分利用國外資金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促進企業貿易項下流動資金的周轉,支持企業進口付匯增長,加大了外匯資金的流出量。
近年來,隨著境內外匯流動性日趨緊張,銀行貸款利率逐步上升,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表外融資業務如海外代付業務的海外貸付利率明顯低于境內的融資利率,因而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企業增加融資,促進了企業外匯收支規模的增長。
一些表外融資業務如融資類保函、內保外貸等融資形式可以解決走出去企業海外融資難問題,滿足境外子公司的融資需求。境內擔保企業都是資信良好、在銀行具有一定授信額度的母公司,而境外貸款企業可能是新成立或小型的子公司,以自身的資信無法得到境外銀行的貸款,這類企業的融資需求促進了內保外貸業務的發展。又因境外外匯貸款利率較低,因此頗受一些大型走出去企業的青睞,有利于母子公司外匯收支規模的擴大。
企業利用表外融資方式獲取資金,加大了外匯流入規模,同時表外融資產品也擴大了企業貿易信貸規模,企業資金充裕后,在未來融資產品到期付款時對外付匯量也隨之增多,外匯收支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表外融資業務增強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企業通過表外融資業務可減少自身的外匯留存,延期使用人民幣購匯以獲得預期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收益和避免留存外匯而帶來的損失,最終增加了國內的外匯儲備,進一步助長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五、銀行對表外融資業務的風險管理措施
1、制定管理辦法,嚴格實行授信審核。多數銀行針對不同的表外融資業務制定了具體的管理辦法,客戶的表外融資業務需要經過信貸審批過程,并占用客戶的授信額度,必要時提供保證金,授信額度或保證金一般能夠覆蓋銀行所承擔的付款責任。
2、統籌管理,將表外業務納入到本行資產風險管理體系。一些銀行對表外融資業務進行資產分類管理,利用經濟資本計量方法準確反映風險控制能力和資本抵補能力,以掌握融資風險變動情況。銀行通過對資本、風險資產權重、表外信貸業務轉換系數來測算和控制風險,加強資金管理,提高銀行經營的安全性。
3、加強事后跟蹤和監督,及時發現融資風險。各銀行關注融資企業進出口貿易情況、企業經營業績及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波動等,監控企業的資金及貨物流向,確保貿易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以規避銀行風險。一些外資銀行總行、國外母行的審計人員還對分行的表外融資業務進行審查,避免融資風險的產生。
4、加強信息收集和業務培訓,提高融資業務水平。各銀行通過加強對表外融資業務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對表外業務進行全面風險監測,及時識別并發現風險,有效預警和報告,做好風險成因分析和風險趨勢判斷等手段,有效控制了融資風險。盡管目前各銀行采取了各項風險控制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個別銀行對于在銀行貸款審查中,因風險過高不能放貸的企業,選擇為其發放表外融資產品來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內保外代業務中,同一母公司旗下多個子公司同時辦理內保外代業務時,母公司承擔風險過大等等。
六、商業銀行發展表外融資業務的政策建議
1、實行報備制度,監督銀行表外融資業務的發展。實行貿易融資產品報備制,設置貿易融資產品數據報表,加強對貿易融資數據的監測,在總體上掌握貿易融資產品類型和產品規模,監督指導銀行表外融資業務的發展。
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通信服務也極不平衡,尤其是廣大農村的通信服務水平較低,這必然會制約、阻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鑒于農村通信服務產業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抗災減災能力、提升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積極、有效、合理地發展農村通信服務,進一步提高農村通信服務水平,以此帶動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選擇。本文以浙江省為例,首先對農村通信產品的經濟屬性進行了界定,然后對浙江農村通信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農村通信服務產品的經濟屬性分析
從經濟學特性上分析,通信產品不僅具有一定的非競爭性、非排他性,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正外部性。作為一種基礎設施或平臺,通信產品不僅提供通信服務本身,同時還可以提供其他諸如傳播知識、提供信息、構建平臺、傳情達意等公共服務,既能給提供者和消費者帶來收益,而且還能使社會或他人受益。世界銀行在這方面有過研究,發現經濟發展和通信發展有正相關關系。因此,即使不能說通信產品是純粹的公共產品,它至少也應是混合產品或者準公共產品。這就決定了推進農村通信發展,實施農村通信普遍服務,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場自發的力量,政府在其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帶動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來助推通信發展,努力使通信服務具有更強的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平性。
二、浙江通信服務發展狀況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通信服務業得到了持續的發展。固定電話、移動電話、數據通信等業務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通信收入持續增加。
全省電話用戶數從1978年的7.88萬戶增長到2005年的2231.65萬戶,見圖1,年增長率達到23.26%。固定電話普及率從1990年的1.6部/百人增長到1995年的8.5部/百人,到2005年是45.6部/百人,年增長率25.02%,而移動電話普及率從1998年的3.7部/百人增長到2000年的11.8部/百人再增長到2005年的54.8部/百人,年增長率46.97%。
圖1 浙江省電話用戶增長情況
全省2005年末使用互聯網用戶達到345萬戶,使用寬帶用戶達到338萬戶。郵電業務總量從1978年的6851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8303851萬元,見圖2,年增長率30.08%。
圖2 浙江省郵電業務總量增長情況
注:郵電業務總量1978-2000年按1990年的不變價計算,2001年開始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浙江省農村未通電話的行政村個數迅速減少,從1993年的19960個減少到2005年的295個,農村通電話行政村比重從1993年的54.1%增長到2005年的99.1%,見圖3。
圖3 浙江省行政村通電話比重
三、浙江農村通信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浙江通信服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但是,在一些農村尤其是有些山區、海島地區,通信發展水平仍不盡人意,一些地區甚至處于停滯狀態乃至出現倒退。加之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普及和大眾消費觀念等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上述農村地區低收入人群多、人員流動小、信息溝通弱、消費支出能力有限、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不高,導致農村通信需求不足,農村通信消費增長緩慢。地域之間、城鄉之間在通信普及程度、網絡及通信增值業務應用、通信消費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
1、農村通信發展步伐相對緩慢
從電話用戶總數增長情況來看,浙江省市話用戶數從1978年的42043戶增長到2005年的14215278戶,同期農話數從1978年的32919戶增長到2005年的8101240戶,農話總數除2000、2001年超過市話總數外,其余時間一直低于市話總數。
從電話用戶年增長率情況來看,浙江省農話用戶增長率除了1994年-2000年期間有過高于市話增長外,其余時間均低于市話年增長率,特別是近幾年,農話用戶增長率出現明顯的下降,2005年比2004年僅增長2.99%,遠低于同期市話19.64%的增長率。
從電信市場的分布上看,農村固定電話用戶數占全部固定電話用戶總數的比重1978-1990年期間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從1978年的46.70%下降到1990年的30.99%,而從1990年――2000年出現上升趨勢,從30.99%上升到52.56%,從2000開始又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從52.56%下降到32.06%。
2、城鄉之間通信水平差距較大
浙江省城鄉之間通信水平呈現出明顯的非均衡態勢。從城鄉來看,截至2005年12月底,全省城市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28.4部/百人,農村固定電話普及率為21.4部/百人,超出農村固定電話普及率100個百分點。移動電話在城鄉的分布差距就更大,絕大部分用戶集中在城鎮。
3、農村村村通電話仍未完成
浙江省經過多年努力,農村行政村通電話的比重逐年提高,但是離村村通電話還有一定距離。浙江省1993年有19960個行政村未通電話,至2005年全省仍有295個行政村未通電話,未通電話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麗水、臺州和溫州等一些貧困山區,見圖4。從橫向比較來看,浙江省農村通電話行政村比重高于全國水平,但是與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完全實現村村通電話的省份比較,浙江省仍不甚理想。
圖4 浙江省各地區農村通電話行政比重
4、農村通信需求層次較低
在通信業務的需求內容上城鄉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層次差異:在各城市,基礎通信業務的普及程度較高,通信業務增長集中在高速、寬帶的非話音業務領域;而在小城鎮、農村地區,通信應用還處于基礎話音業務的普及階段,業務使用單一,應用層次不高,諸如短信、悅鈴、來電顯示、語音小秘書等通信增值業務少有問津。
5、農村網絡普及明顯滯后
由于缺乏浙江省農村網絡普及的統計數據,我們這里引用幾組全國的數據來大致了解農村網絡普及滯后的情況。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17日的第1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05年底,農村網民數量為1931.4萬人,是城市網民數量的1/3,僅占農村人口的2.6%;農村網民普及率是城市網民普及率的1/6,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僅相當于世界上網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的網民普及率。
6、農村通信消費水平低,需求彈性大
近年來,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和通信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有效刺激了社會通信消費的增長。通信消費的增長幅度不僅遠遠超過社會消費的同期增長幅度,而且通信消費在社會消費總量中的比重,也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通信消費已成為人們社會和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農村通信消費同樣呈現上升的趨勢,2000年,農村居民人均通訊消費支出84.98元,僅占生活消費支出的2.63%,至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通訊消費支出已上升到188.74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上升到3.62%,但是與城市相比,目前農村通訊消費水平仍較低,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通信消費支出為349元,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為4.97%,至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通信消費支出為798元,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為6.51%,由以上數據可知,農戶對電話消費的支出仍比較少。
農村通信需求彈性較大,突出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村每部電話的月話務量與城鎮電話相比有很大差距。二是逢年過節時話務量劇增,平常話務量低,零次(沒有打出電話)用戶比例大。據全國的一項統計,全國長途電話零次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農村電話用戶占有較大的比重。三是不同地區電話來話(接受)與去話(打出)比例差異明顯,欠發達農村地區來話數量遠大于去話數量。通常,經濟發達農村地區電話來話與去話比例基本在1∶1至2∶1之間,經濟落后農村地區來話與去話比例一般在3∶1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10∶1。
四、發展浙江農村通信服務產業對策探討
1、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村消費能力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在發展農村經濟、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發展農村通信、提升農村通信消費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下一步,要繼續在增加農民收入上下功夫,包括增加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努力推進農村經濟體制創新等。
2、建立電信普遍服務基金制度,實現普遍服務
電信普遍服務是指對任何人都要提供無地域、質量、資費歧視、且能夠負擔得起的電信服務。在追求企業效益的目標下,電信運營商勢必選擇經濟發達的地區和贏利的電信服務項目開展營銷業務。據統計,中國電信每年投入興建和設備維護的1000億和500億資金中,分別有50億和30億屬于普遍服務范疇。在各企業講求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時候,讓誰承擔這筆費用,都是不現實、不合理的,必須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很多發達國家都成立了“電信普遍服務基金制度”,用于對盈利能力較差的普遍服務機構提供專門的資金支持。中國也應該參照國際通行做法,盡快建立電信普遍服務基金制度,從所有獲準經營電信業務企業的營業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電信普遍服務基金。電信普遍服務基金主要應用于對那些在農村地區、邊遠地區開展業務的電信企業提供補償,可以按照成本補償的原則,對其發生的政策性虧損進行補貼。運用經濟杠桿,落實電信普遍服務措施,進一步擴大農村電信消費市場。
3、繼續調整和完善監管機制
電信監管的主要內容是對市場秩序和企業行為進行監管,從而達到維護市場競爭、促進發展、維護國家權益、保證國家利益和安全的目的。我國電信監管機制不能適應電信服務業發展的需要,應該調整和完善電信監管機制。首先,應使電信監管機構更加獨立。其次,電信監管的目標應該是維護電信市場的有效競爭。政府監管目標必須從簡單的破除壟斷、引入競爭轉變為按照國際規則和對外承諾維護電信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民族電信服務業的正當利益。第三,監管的重點應該是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資可以按照規定的比例自由進入中國電信市場,繼續采取嚴格的市場準入政策,限制的只能是國內的資本,因此,電信監管的重點應轉向依法規范電信企業的市場行為,維護電信市場的正常秩序,保證電信市場的公平競爭。
4、提升電信運營商的服務水平
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顯著,通信消費能力也快速提升。這既為農村電信發展提供了機會,也對電信運營商提出了市場創新的要求。電信運營商應該努力挖掘農村電信發展的潛力,實現農村電信服務方式的升級換代。農村通信市場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必須區別對待,實施差異化服務。通信運營企業既要發揮自身的網絡優勢,采取靈活、實用的技術手段,擴大農村電話和寬帶互聯網接入覆蓋范圍;又要加強市場細分,選擇目標市場,因地制宜地提供適用的通信服務;還要堅持正確的營銷策略,將農村市場開拓與當地信息化建設相結合,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村通信產品營銷體系。要進一步優化調整農村通信資費體系。在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通信資費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更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盡可能釋放通信需求能量的農村通信資費政策,能夠進一步刺激農村通信消費,最大限度地發揮通信業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注:本文是2006年浙江省社科聯重點研究課題《基于農民需求導向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研究》(06Z2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胡鞍鋼:中國國情與電信普遍服務.電信軟科學研究,2004。
[2] 楚俊國:中國農村通信消費現狀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6(4)。
[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互聯網發展地區差異分析[EB/OL],新浪科技網tech.省略,2006年1月17日。
[4] 陳金橋、楊子真:我國農村通信未來發展與展望[EB/OL].省略ii.省略,2002年9月13日。
[5] 杜振華:構建電信普遍服務機制應注意的問題[EB/OL].省略ii.省略/index.htm,2002年9月2日
1.1綿羊生產狀況
綿羊存欄量從1961年4 846萬頭持續增加,1982年達歷史最高值7 030萬頭后開始下降,從2000—2006年開始一直保持4 000萬頭左右,2008年為3 408.8萬頭,比1961年減少29.7%。綿羊的屠宰量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動性上升趨勢,80年代后期呈下降趨勢[2]。1961年為2 726萬頭,至1985年達最高值5 070萬頭后開始下降。2008年屠宰量為3 360萬頭,比1961年增長了23.3%。綿羊的胴體重自60年代緩慢下降,1961年平均為16.7 kg/只,而1985年達最低值14.3 kg/只。此后開始緩慢上升,2008年胴體重為17.7 kg/只,比1961年增長了6.0%。綿羊肉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上升趨勢,80年代后期開始下降,從90年代開始趨于平穩。1961年產量為45.7萬t,至1985年達到高峰72.8萬t,比1961年增長了60%。此后開始下降,2008年產量為59.8萬t。綿羊皮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動性上升趨勢,80年代后期逐漸下降,從90年代后趨于平穩狀態。1961年產量為7.6萬t,至1986年達到高峰14.9萬t后開始下降。2008年產量為14萬t,比1961年增加了84%。
1.2山羊生產狀況
山羊存欄量從1961年2.8萬頭持續增加,1976年山羊存欄數升高為7萬頭,至1988年達歷史最高峰130萬頭后開始下降,2002—2005年保持穩定在15.4萬頭左右,2007—2008年略有下降。山羊的屠宰量從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在穩定水平,從1989年開始急劇上升,達22.1萬頭,90年代末開始下降。2001—2008年屠宰量保持穩定,2008年為10.7萬頭,比1961年增長了2.24倍。山羊胴體重1961年平均為12.1 kg/只,此后持續上升,至1979年達最高值18 kg/只后持續下降,從90年代開始呈穩定狀態。2008年胴體重平均為10.7 kg/只,比1961年減少了11.6%。山羊肉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較低水平,從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長,從90年代中期開始趨于平穩。1961年產量為400 t,1991年達到歷史高峰3 160 t,比1961年增長了6.9倍。此后開始下降并趨于平穩,2008年產量為1 153 t。山羊皮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較低水平,從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長,從90年代開始保持穩定狀態。1961年產量為66 t,至1991年達到高峰516 t,比1961年增長了6.8倍。2008年產量為214 t。
2、新西蘭養羊業布局
2008年新西蘭北島地區綿羊總計為1 698.8萬頭,南島地區綿羊總計為1 710.0萬頭,分別占全國綿羊總數的49.8%與50.2%。綿羊數量最多的地區為南島坎特伯里地區(606.3萬頭),占全國綿羊總數的17.8%。其次為北島馬納瓦圖—旺加努伊地區(591.7萬頭)與南島奧塔哥(534.3萬頭),分別占全國綿羊總數的17.4%與15.7%。這三大區域的綿羊總數占全國綿羊總數的50.9%。2008年新西蘭北島地區山羊總計為6.36萬頭,南島地區山羊總計為3.21萬頭,分別占全國山羊總數的66.5%與33.5%。山羊數量最多的地區為北島懷卡托(3.07萬頭),占全國山羊總數的32.1%。其次為南島奧塔哥(1.45萬頭)與坎特伯里(1.17萬頭),分別占全國山羊總數的15.2%與12.2%。這三大區域山羊總數占全國山羊總數的59.5%。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7-0026-05
引言
高新技術產業是基于高新技術,從事研究、開發、生產高新技術產品與相關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雖然其開發難度較大,但往往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對于整體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帶動作用。國內對于該產業的分類主要為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三大類,而國際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于1994年選用科技研發(R&D)總費用占總產值比重、直接R&D經費占產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三個指標將高新技術產業分為航空航天制造業、計算機與辦公設備制造業、電子與通訊設備制造業以及醫藥品制造業這四大類和其他若干小類,這種分法也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接受。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素質的創新型企業與企業家,推進了新興經濟的發展。1988年8月,“火炬計劃”開始實施,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得到了超速發展,取得了不少杰出成就,進入高速發展的21世紀后,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從當年的新生產業成為當今的支柱產業,其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從1991年至2012年9月,國務院先后批準建立了114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我國也逐漸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對于高新技術產業與經濟整體發展關系,一方面,強有力的經濟增長勢必會增加固定資本投入額度,改善人們的收入狀況,因此會使得消費觀念得到改變,人們對于高科技產品有了更多的需求,高新技術產業也能得到更多的投資機會以便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的長期而快速的發展會帶來更多的高新技術產品,從而改善當下的生產環境,提高生產率,進而促進經濟的高速增長。
從2007年開始,江蘇省的高新技術產業開始迅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6.46%,2013年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51 899.1億元,竟占到全省總產值的87.72%,R&D的內部經費支出也從2000年的33.15億元一路躍至2013年的891.16億元。由此可見,高新技術產業在江蘇省的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們應當注意的是,2013年國內R&D經費支出為11 846.6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8%,江蘇的R&D的內外部經費支出之和雖然達到了923.19億元,但只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56%,說明江蘇省對于科技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關經費的投入力度還有所不足,高新技術產業對于其他產業的外溢效應還不明顯,因而對于總體經濟水平的提高還有不少上升的空間。
一、研究現狀
過去,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認為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源泉,但技術進步是外生的。到了20世紀80年代,新增長理論不再認為技術進步是外生性,而認為經濟增長由經濟系統內在決定[1],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內生源泉,其強大的驅動力來自于R&D(Romer 1986,Lucas 1988)。D.Oh和I.Masser[2](1995)通過對英國、德國、韓國和日本的相關情況研究分析,論證了高技術中心(High-tech Centre,HTC)在區域經濟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認為對于不同地區而言,HTC的作用存在差異。Josep-Maria Arauzo-Carod[3](2009)通過在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制造業數據基礎上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得出的結論認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密集程度與當地新企業的發展存在正相關關系。Keneth L.Kraemer與Sanjeev Dewan [4] (2000)單獨對IT行業進行研究,通過對36個國家1985―1993年的數據進行計算,論證不同國家IT業投資額與GDP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發展中國家IT行業的投資額對GDP增長影響程度明顯小于發達國家。C?rvers F.,Meriküll J[5](2007)通過對2000―2004年25個歐洲國家的工業與技術結構進行偏離份額分析,結果表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國內工業結構中的占比將直接影響相關技術工人的就業結構。Brunton和Coll[6](2005)對新西蘭的教育情況進行分析,發現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當地學校教學中高技術人才的培養有著密切關系,認為政府應該重視學校對高技術人才的培養以增加國內高技術人才在總就業人數中的占比。而國內學者方面,鐘鳴長、沈能[7](2006)運用菲德模型對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間的溢出效應進行實證分析,檢驗結果表明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產業有著顯著的溢出效應,反之則不然。劉文萍、田巧娣[8](2011)同樣采用菲德模型考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整個工業的技術外溢程度,得出結論認為,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的拉動存在負效應。孟偉[9](2008)運用格蘭杰因果分析,證明了R&D經費與GDP總量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李萍[10](2006)通過比較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出口額與省內生產總值、出口額,論證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于廣東省經濟增L的強大的促進作用。余甫功、歐陽建國[11](2007)基于兩部門模型的省際Panel Data實證分析得出,高技術產業產出會影響整個工業的增長。尹小玲、夏宏奎[12](2011)通過分析與總結國外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主要途徑和經驗,找到對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借鑒作用。
二、數據來源及檢驗
鑒于數據的可獲取性以及相關學者對菲德模型的實際運用,將選取如下變量為接下來的數據分析及模型構建所使用,所用軟件為Eviews8.0,所有數據皆來自于江蘇省統計年鑒,時間區間為2002―2013年(2014年數據暫未獲得):生產總值(Y,單位: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生產總值(G,單位:億元)、全年固定資本投資額(K,單位:億元),全年從業人員數(L,單位:萬人)。
(一)ADF單位根檢驗
為了避免時間序列數據出現“偽回歸”現象,經常使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對數據是否存在單位根進行檢驗,考慮到生產總值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間線性關系不強,于是對二者取對數處理,方便分析。分析方法選擇加入趨勢項與常數項,SIC最大滯后數為默認的2,對于Y和G的檢驗指標(如表1所示),括號內為相應的P值。
通過比較各變量ADF檢驗值的P值,可以發現lnY與lnG都是不平穩的,但是經過一階差分和二階差分后,兩者都在5%顯著性水平下表現平穩,它們都是一階單整序列。
(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為了初步分析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于經濟總量是否有著直接的影響,需要使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來分析二者的因果關系。由于在這里主要討論高新技術產業的增長狀況與經濟整體的增長狀況,所以選取的變量為兩者每年的增長額,即Y與G,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分析可以得知,當滯后長度為1時,5%顯著性水平下,P值為0.2490的假設不應被拒絕;而在滯后長度為2時,5%顯著性水平下,兩種假設均被拒絕。于是可以得出結論:在長期中,經濟總量的增長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增長互為格蘭杰因,也就是兩者對彼此都有一定的直接促進作用。
三、實證分析――基于菲德模型
(一)模型介紹及構建
菲德模型是由著名經濟學家菲德(Feder Gershon)在1983年提出[13],最早用于估計出口部門出口額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將一個社會分成兩大部門,研究其中一個部門對于整體經濟的影響以及對于其他非該部門經濟的外溢擴散效應,基于該觀點,構建如下模型。
根據菲德模型的原理,將江蘇省整體經濟分為兩大部門:高新技術產業部門和非高新技術產業部門。
G與N分別為高新技術產業產出值與非高新技術產業產出值,于是有總產出Y=G+N,g與n為兩者的產出函數,自變量分別為高新技術部門的資本投入K1與勞動投入L1,非高新技術部門的資本投入K2與勞動投入L2以及高新技術部門對非高新技術部門的外溢作用G,K與L為全社會的資本投入與勞動投入,其中資本投入與勞動投入分別以固定資本投入額與就業人數代替。
模型假定不同部門對資本和勞動的邊際生產力是不同的,表示如下:
==1+δ
δ的取值區間為全實數域,當δ>0時,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各要素的邊際生產率大于非高新技術產業對各要素的邊際生產率;當δ=0時,說明兩種部門的邊際生產率相同;當δ
上述方程中,表示江蘇省總產值增長率,表示江蘇省固定資本投入增長額占總產值的比重,表示高新技術產業產出增長率,表示高新技術產業產出值占總產出值的比重。+n'G表示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全部貢獻,其包含兩個部分,分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和對非高新技術產業的外部影響。-θ表示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作用,θ表示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外溢效應。方程(1)說明了高新技術產業對整體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方程(2)說明了高新技術產業對其他非高新技術產業的外溢作用。這里我們令:
(三)結果分析
從模型的擬合結果看,兩個模型的擬合優度分別是0.65和0.67,相應的F統計量的P值分別為0.0479和0.1053,模型總體擬合程度較好,方程的所有參數估計值均為正,符合客觀事實。方程(3)除參數A外,其余參數均通過了10%顯著性水平下的t檢驗,而方程(4)的各參數均未能通過t檢驗,但這并不表示就應該接受方程個參數為0的假設,考慮到方程總體的F值與擬合優度較好,可以認為高新技術產業對于其他產業還是有一定的外溢效應,但是作用并不明顯。
C1值為0.400049,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產值每增長1個單位,總產值就有0.400049個單位的增加,高新技術產業對于經濟整體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
θ的值為0.084063,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高新技術產業部門沒增加一單位產值,就有0.084063個單位的產值外溢到其他部門中,該數值過小說明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外溢效應暫未明顯體現出來;根據θ的值可以算出δ的值為0.516751,這表明高新技術產業對各要素的邊際生產率大于非高新技術產業對各要素的邊際生產率。
結語
通過上述的實證分析可以知道,江蘇省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于江蘇省的整體經濟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盡管2013年該產業的產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過80%,但是由于其外溢作用也不明顯。因此,其他產業未能很好地收到高新技術帶來的外溢擴散影響的好處,從而整體經濟也沒能實現更高速的增長。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得出的結論,結合江蘇省狀況,對于江蘇省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充分利用民間資本。我國高新技術產業FDI(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外溢效應顯著[14],而FDI在江蘇省的經濟增長中發揮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同時,江蘇省三次產業結構調整與外商直接投資變化間有著長期均衡關系[15],以及背靠內陸,面向大洋,磧屑佳的地緣優勢,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優勢,一方面創造出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資的環境,發揮外資對于產業結構優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依靠強大的港口通商優勢,出口本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強相關行業的國際交流,提高自身國際知名度,對于本國的其他高新技術產業是一個不小的激勵。
第二,改革教育制度,培養能夠適應新時代的專業人才。高新技術從業人員的培養不一定非要等到本科、碩士階段,可以在大專,甚至在中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因此,初等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應該不是放在孩子們的升學率上,而是他們的專業化培養上。越早地培養出具備熟練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人才,就能越快地將其投入到科研團隊中去,將他們輸送到更加與其專業對口的崗位上去,從而能更好地發揮各種人才的專業優勢,大大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研發進度與生產效率。
第三,發揮優勢產業的先鋒帶頭作用,號召企業走創新道路。從前面的實證分析我們得知,高新技術產業的外溢效應在江蘇省并不明顯,這說明除了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外,各個行業之間對于高新技術的學習與交流的聯系不夠緊密。政府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大力扶持已經或是可以進行高新科研的企業,同時也要積極引導非高新技術產業邁向新路子,加強創新,不斷與其他企業相互交流、學習,發揮好協同創新作用,提高企業自身創新實力,在競爭中加強創新意識培養,研發出更多更好并能滿足廣大消費群體需要的優質產品。
由于自主研發、協同創新與外資引進這三種模式對技術導向和技術創新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16],政府應該不斷協調好三者的關系,對于外資要營造良好環境以便吸引其投資,對于企業與企業之間,政府應該好好運用“看得見的手”,在合適的時機引導企業向高新技術轉型,為高新技術的開發建好溫床,減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壁壘,獎勵擁有創新產品的個人與企業,加強與國外先進企業和高等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津.高技術產業與我國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4,(8):14-17.
[2] D.Oh,I.Masser.High-tech Centr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Some Case Studies in the UK,Germany,Japan and Korea[J].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pace Advances in Spatial Science,1995:295-333.
[3] Arauzo-Carod J.Location determinants of high-tech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a preliminary analysis[J].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 source Sciences,2009,(1):23-29.
[4] Dewan S.,Kraelner K.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ountry level data[J].Management Science,2000,(4): 624-643.
[5] C?rvers F.,Meriküll J.Occupational structures across 25 EU countries: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in old and new EU countries[J].Economic Change & Restructuring,2007,(4):327-359.
[6] Brunton,Coll.Enhanc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by Forming Links with Industry:A New Zealand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5,(1):141-166.
[7] 鐘鳴長,沈能.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間的溢出效應分析――基于菲德模型的檢驗[J].生產力研究,2006,(7):212-214.
[8] 劉文萍,田巧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技術外溢”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1,(24):117-119.
[9] 孟偉.高新技術產業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當代經濟,2008,(1):140-142.
[10] 李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廣東經濟增長[J].特區經濟,2006,(12):24-25.
[11] 余甫功,歐陽建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對工業的帶動作用和溢出效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7):35-43.
[12] 尹小玲,夏宏奎.國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途徑及其對江蘇的啟示[J].特區經濟,2011,(5):283-284.
[13] Feder G.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2,(12).
[14] 何建瑩,李曉鐘.FDI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J].企業經濟,2012,(1).
[15] 朱燕.外商直接投資與江蘇省三次產業結構調整[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38-41.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267-02
工業新型化是推進煤焦行業轉型發展的根本舉措,是實現跨越發展的主要依托。新產業系統作為煤焦行業工業新型化的有力支撐,應當緊跟煤炭主業發展步伐,加快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合理化、高級化拓展,積極推動煤焦行業由單一煤電“基地”向立體能源“中心”轉變。
一、煤焦行業做強做大優新產業系統的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指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煤焦行業要緊跟時展步伐,把積極推進新產業系統的快速健康發展作為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主要依托和強力支撐,做強做優新產業系統。
1.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高產量和浪費煤炭資源行為帶來的后果是煤炭資源枯竭。長期以來,煤炭行業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嚴重束縛了其動力和活力,導致其核心競爭力匱乏,產業多元化經營格局尚未形成。隨著煤炭市場的逐步放開,如果繼續沿用這一模式,煤炭企業將很難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與其他企業分庭抗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已經成為煤炭產業發展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和必然趨勢。
2.新產業系統快速健康發展是煤焦行業戰略發展的強力支撐。煤焦行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在于切實貫徹“以煤為主,多種經營,綜合發展”的方針,要圍繞煤,延伸煤,跳出煤,更新發展理念,全力推進工業新型化建設,逐步從“一煤獨大”向“以煤為本,相關多元化”轉變,最終實現煤炭支撐非煤、非煤反哺煤炭的產業轉型,為煤焦行業戰略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3.新產業系統快速健康發展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相對于煤焦行業煤炭主業而言,新產業系統的發展規模與速度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要看到,煤焦行業煤炭主業發展為新產業系統提供了雄厚的物質、資金、人才、技術等多種基礎資源優勢,新產業系統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發展前景。煤焦行業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使新產業快速趕超煤炭主業發展步伐,做強做優新產業系統,為煤焦行業轉型跨越發展貢獻力量。
二、煤焦行業新產業系統發展狀況分析
煤焦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非煤比重偏低,對新產業系統發展缺乏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扶持,機制體制活力不足,管理體系不夠完善,資源回采率和資源利用率低,各產業板塊聯合發展能力較差,企業研發和創新能力弱,部分產品技術含量低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煤焦行業新產業系統發展潛力和優勢的有效發揮。
1.組織結構不合理、非煤比重仍然偏低。煤焦行業組織結構不合理、非煤比重偏低,非煤產業的發展沒有得到充分重視,部分產業板塊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有些生產工藝仍然比較粗放,加工層次較淺,副產品沒有得到有效利用,資源采出率、綜合利用率較低,如對煤炭開采過程產出的原煤副產品煤層氣、煤矸石、粉煤灰、煤泥等循環利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
2.政策扶持和項目投資仍需有力支持。新產業系統發展缺乏系統、完善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新產業系統的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作為以煤為主業的煤炭企業來講,各種投資主要側重于煤炭生產的建設和開發上,非煤產業投資比重仍然偏低,資金投入依然是新產業板塊發展的“瓶頸”之一。新產業系統的快速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體系。
3.機制體制活力不足,管理體系不夠完善。新產業系統各產業板塊分屬多重和多個部門領導和管轄,各產業板塊的發展缺乏統一協調的整體規劃。企業生產經營的規范化、安全生產的組織、重點建設項目的投入、新產品的開發利用等多方位的需求還需要進一步落實,新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亟需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系統的管理體系。
4.各板塊分散發展,未形成聯合發展管理模式。建筑建材、機電修造、煤化工綜合利用、多種經營、新型運輸、后勤服務等各產業板塊獨立發展,廠點分散,各自為陣,聯系不夠緊密,聯合發展和協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較弱,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沒有形成相關產業鏈條,尚未形成聯合發展的園區化管理模式。
5.創新能力有待加強,核心競爭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各產業板塊受傳統發展觀念與管理思路的影響,一方面對煤炭的依賴性較強,另一方面創新發展的思路不開闊。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發展能力有待加強,在市場競爭中缺乏核心優勢。
三、煤焦行業新產業系統快速健康發展政策的思考和建議
新產業系統的快速健康發展要以產業優化升級,機制體制創新,整合重組傳統產業,積極發展新產業,培育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兼顧勞動密集型產業,推廣園區化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集約化管理,使新產業系統形成科學、合理、統一、高效的有機整體。當務之急是要把重心放在經濟結構調整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找準優勢,抓住特色,促進新產業板塊從外延式增長向內涵式增長轉變,延伸產業鏈,做大產業群,構建循環經濟體系,實現煤焦行業新產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1.調整產業結構,合理規劃布局。要優化產業結構,改變“一煤獨大”的結構現狀。以煤為基,做好煤炭延伸發展的文章,提高新產業系統各板塊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高效、綠色、安全發展。鼓勵煤化工、煤電氣、煤電一體化開發,提升焦炭、電力、建筑建材等傳統產業發展水平,壯大現代煤化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物流運輸等優勢產業發展規模,重點加快節能環保、信息網絡、研發設計、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積極發展瓦斯抽采、煤層氣、煤矸石、煤泥發電、礦井水綜合利用項目;進一步落實有關煤炭、瓦斯等綜合利用優惠政策,鼓勵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抓好潔凈煤技術的工業化應用,發展洗煤、型煤、配煤等多聯產技術,提高煤炭洗選加工程度;加強資源的循環使用,擴展延伸產業鏈條,輸出高附加值產品,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立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的示范點,建成新產業系統循環經濟園區,以工業新型化推進新產業系統快速健康發展。
2.加大扶持力度,優化投資結構。要實施新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進一步使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新產業系統經濟發展優勢。要加大對非煤產業項目的資金、政策扶持力度,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煤焦行業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統籌安排投資布局,避免盲目建設和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堅持上下一盤棋,使各個局部既服從整體戰略安排,又照顧各產業板塊的特殊情況;既能獨立發揮各自優勢,又能形成整體合力。要繼續實施推進項目帶動戰略,抓緊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加快實施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再造步伐,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新型材料、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提升新興產業發展水平,努力實現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繼續優化投資環境,積極擴大外部投資和開放程度,著力建設開放平臺,強化區域合作,引進推廣高新技術,提升投資水平。不斷拓展投融資渠道,擴大項目建設資金來源,增強投資活力,尤其圍繞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建設領域,進一步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大籌集建設資金的力度,整合統籌各類資金。繼續優化投資結構布局,促進產業板塊均衡發展,全面拓展新的投資增長領域和空間,促進新產業系統投資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3.完善機制體制,健全管理體系。加快新產業系統機制體制改革完善,一方面可以推動主業不斷增強競爭力,從而帶動新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各板塊產業間的協作,優化內部市場環境,形成良性循環模式。因此,應當加強對新產業板塊的管理,統籌協調各產業板塊發展關系,建立與煤焦行業相配套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先進體制、活躍機制及完善的管理制度。要以產權為主題,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構建各板塊和集團整體協調發展格局;以經營為主題,完善勞動、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激勵約束機制,增強各板塊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以管理為主題,實現管理方式的升級優化,解決各板塊發展中的能力和效率問題。以好的體制確保好的戰略決策,以好的機制確保好的戰略執行,以好的管理制度確保戰略執行到位。要在用足用活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實現從政策優勢向體制優勢轉變,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促進新產業系統的健康快速發展。
4.加強技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要立足實際,不斷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要積極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加強基礎研究和戰略技術研究,加快關鍵優勢領域技術研究,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實現重大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跨越,形成知識、原始創新技術、產業化的有機結合。要集中優勢力量,整合科技資源,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有效集成與合理配置,進一步增強集成創新能力,實現產業核心技術的集成創新與突破。加強科技戰略合作,遵循產學研與自主開發并重原則,繼續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其他相關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強化產學研戰略聯盟。鼓勵、吸引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參與和承接行業及國家級科研項目,開展科技攻關,打造科技創新試驗基地,實現新技術、新工藝的優先使用和專利共享,提高集成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有所突破,要避免重復引進,走引進――吸收――提高――創新的自主創新之路,這是縮短與先進技術差距,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捷徑。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加快高效、安全的新產業系統建設,提高各板塊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術和工藝,推動新產業系統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轉變,提高煤焦行業新產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光.高新技術企業經濟風險規避的措施和方法[J]遼寧經濟,2009(1)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5-00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8
Frosch和Gallopoulos首次提出產業生態系統的概念,指出產業可以仿照生態系統形成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再由分解者進行物質再循環的過程,企業之間建立共生關系。隨著循環經濟的迅速發展,產業生態系統越來越多被管理者和學者所運用。胡孝權提出產業生態化是用來觀察企業與企業及企業與環境間互動關系,并探索其發展軌跡的一種方法,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生態化發展的關鍵。張攀分析了產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特征,從系統、產業和企業三個層面對產業生態系統的發展成熟提供了有價值的對策。李銳等提出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多個技術創新過程的聚合與疊加,是科技創新集群網絡化發展的過程。產業生態系統運行合理能夠提高經濟體的全面運行效率,有效整合產業內部資源,促進產業繁榮發展。
雖然我國創新產業發展的時間較短,但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很快。就目前發展狀況而言,我國已形成以科研院所、高校為核心的創新產業鏈條。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高科技經濟的發展,加之我國政府對創新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我國創新產業的發展已經具有了生態化系統的雛形并在不斷壯大。本文以生物群落的互利共生發展為研究視角點,運用生態學理論研究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實現路徑。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國內學者對創新產業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企業和集群層面,較少涉及網絡化的生態視角,而創新產業生態系統對創新產業繁榮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探討創新產業生態化成長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主體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是一個仿生概念。自然界中的自然生態系統由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兩部分組成。類似的,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也是由企業構成企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兩部分組成,其中,創新企業生物群落相當于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由生產者、消費者和管理者組成。非生物環境是指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技術支持、政策環境和系統運行機制等。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是在一定地域內由諸多創新企業基于一定的契約關系依賴系統環境的支撐組合在一起的有機整體。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中各個企業不是孤立的個體,它們之間成網狀結構,彼此之間會有能量、物質、資金、信息的互換。成員在產業生態系統中會有自己的生態龕位,實現自身創新與合作共贏。
1.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生物群落
1.1.1 生產者――創新企業。生產者是指提供創新產品生產和從事創新行業服務為主的企業個體,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為創新產業的創新性生產提供技術支撐,而創新企業依靠高技術支撐生產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比如,動漫公司和動漫基地是動漫行業的生產者,其技術支持可以通過與高新技術產業的合作獲得,它們共同組成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生產者,共同為創新產品生產提供服務。
1.1.2 消費者――享受創新產品和創新服務的消費群體。消費者是指市場中購買創新產品和享受創新行業服務的群體。
1.1.3 分解者――創新產業生態系統運行方案的制定者。分解者是倡導創新企業通過聯盟、集群或者網絡化的形式集合在一起的創新組織,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形成和運行提供方案和對策,憑借經濟實力在系統中占有較多的話語權,比如聯盟的盟主。針對運行中出現的矛盾沖突進行調和,平衡各方利益,幫助各個主體在系統中找到合適的位置。
1.2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的非生物環境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非生物環境是指創新企業所處的微觀層面的外部創新環境,包括創新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創新產業發展的科研環境、資金保障和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需求量等多方面的內容。
1.2.1 科研環境。高新技術產業等科研主體提供科研環境。在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中,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服務于創新技術研發工作,也包括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行業協會等。高新技術產業為創新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主要任務是對關乎生態系統的重大科技項目進行研究,保持技術的先進性優勢,是創新產業發展的引領者和支撐者。
1.2.2 資金保障。創新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尋找合適的第三方機構來合理地評估創新產業項目的價值,為其融資提供相應的擔保,這是創新產業融資的關鍵環節之一。創新產業融資機構為生態系統提供資金運行保障創新產業的融資機構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公司等。
1.2.3 政策支持。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為生態系統提供政策支撐,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提供公共管理服務,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和創新行業協會等組織。這些組織部門為創新產業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政策,通過金融、產業政策的引導,加強對創新發展方向、總量、結構和質量的宏觀調控,做好引導、扶持和服務工作。
2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主體間關系
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存在水融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和相互影響成為產業生態系統主體間存在的真實狀態。與自然界生態系統類似,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創新產業的發展是由生態系統內多個主體協同推動的。不同的主體間保持相互穩定的聯系,各主體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互利共生、有效耦合的網絡組織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主體間關系
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的源動力,其消費需求的性質也決定著創新產業發展的脈動。在創新產品的科研和設計階段,高新技術產業憑借其技術密集的優勢帶動創新產品創新,為產品設計提供思路和理念,為創新產品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在產品生產階段,高新技術產業改變傳統產品的生產過程和生產方式,促使創新產品能夠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創新產品的銷售階段,高新技術產業幫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達消費者,如通過網絡利用電子商務等方式進行;在使用或消費階段,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使用承載不同技術的創新產品。作為創新產業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門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形成的強有力的推動力,也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過程中有效的分解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具有產業關聯效應的企業,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在全球內部協同創新,實現創新產業生態系統中資源的Reuse、Recycle和Reduce,最終形成不斷增值的創新產業鏈條。
融資機構為創新產業生態系統提供資金保障和金融支持,表現在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優惠的產業政策傾向引導融資機構把注意力集中在創新產業上,而創新產業也需要通過創新產品開發項目,創新資產證券化等吸引金融資本的投入。通過融資方式的多樣化、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加大對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投資,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有效形成及運作提供資金保障,促進創新產業的繁榮發展。
3 我國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特征
我國創新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政府強有力的推動力發展的,在發展中已經具有了互利共生、協同發展的雛形,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同生共進的創新產業生態圈。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發展具有以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特征
階段 特征
形成 科技創新水平低;網絡節點聯系不緊密;系統環境不完善
發展 科技創新水平逐步提升;要素流動加快;合作加強;網絡節點相對緊密;生態化系統快速發展
成熟 科技創新能力高;交流機制完善;網絡節點聯系緊密;節點功能銜接;創新產業繁榮發展
衰退或
升級 技術退出:系統衰退;尋找新的出路
新技術代替舊技術:生態系統升級形成-發展-成熟循環往復
3.1 初級階段
在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構建的初期,政府必須充分利用產業政策制定者的優勢發揮其強有力的推動力的作用。創新企業個體在特定空間集聚之后,形成了若干個創新產業種群,這些種群在空間、時間和流動要素等方面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絡結構。此時,創新產業的生態化系統初步形成。生態系統初始形成后,內部的各個主體之間的聯系不多、網絡內各節點的連接不緊密,生態系統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完善。這一階段,系統內部主要對資源要素進行整合,增強系統內部各個群落間的要素流動,加強合作,使各個群落利用系統內部的資源,推動創新產業生態系統發展。
3.2 發展階段
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階段主要是依靠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帶動起來的。創新產業和其他產業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系,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對創新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發揮巨大作用,為其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內部存在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科技創新群落,當市場出現創新產品需求后,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科技創新群落中高技術企業對產品雛形和設計思路進行研究,加速系統內部科技創新資源的流動,從而帶動各種要素的流動,隨著各種要素的流動性加強,系統內部各主體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各網絡節點的聯系更加緊密,推動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快速發展。
3.3 成熟階段
當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到成熟階段之后,系統內部創新企業和各個主體的融合程度增強。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更多的科技創新資源,融資機構也主動創新金融支持。在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內部,通過廣泛的創新企業與創新企業間合作、聯盟和聯盟的合作等形式各個主體間進行密切合作,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強化系統內部的合作交流意識,提升系統的輻射和集聚效應,進而創新產品生產和銷售,實現互利共生和協同發展的目標,形成穩定有序的系統。
3.4 衰退或升級階段
自然界中的生態系統都遵循著從產生到滅亡和演化更替的過程,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也具有類似的特征,當創新產業發展的某一項核心技術被新的技術所替代時,生態化系統想要發展必須研發新的技術,否則,該系統則走向滅亡。對舊的技術進行改良或者是在舊技術的基礎上研發新的技術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獲得活力的唯一途徑和方式。
4 我國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實現路徑選擇
4.1 通過聯盟的方式逐步形成創新產業生態化種群
創新產業繁榮發展的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而聯盟是創新產業迅速獲取核心技術的有效途徑。通過聯盟,創新產業內外部的企業可以實現核心技術資源的優勢互補,可以迅速獲取科技創新所需要的資源,為創新產業快速把握市場機遇創造條件,因此,我們提倡以契約形式組建聯盟,利用聯盟的優勢互補特征提升創新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4.2 通過種群間的集群方式逐步組建創新產業生態群落
創新產業生態化種群形成以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創新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但是,隨著市場對創新產品需求的不斷提升,要求創新產業生態化種群形成具有更加緊密聯系的組織,以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因此,通過種群間的集群方式組建創新產業生態化群落加強產業內外部的資源流動和交流。比如,創新產品挖掘節點上形成創新產業科技創新種群,為了挖掘創新產品的創新理念通過聯盟方式組合在一起;創新產品生產節點上形成創新產業生產種群和創新產品的監測種群,大規模的創新產品生產企業通過聯盟方式組合在一起;創新產品宣傳媒體建設的節點上形成創新產品營銷種群,創新產業生態產業鏈中的上下游種群通過集群方式組合在一起形成創新產業生態群落,很大程度上縮短了企業間交流的時間,增強了企業間的交流密度,而群落的規模效應使各成員企業減少了網絡維護成本,更容易獲取由集群帶來的網絡共享資源。這樣,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內部各個群落進行緊密聯系,實現網絡化環境下各個節點的密切聯系和功能鏈接。
4.3 通過網絡化的方式形成創新產業生態系統
創新產業生態群落間通過網絡化的關系形成一個開放、規律的系統,網絡關系包括系統內部企業、種群和群落以及不同行為主體之間的聯系和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過網絡化的形式,創新產業生態系統形成一定的規模,網絡規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網絡內部各主體獲取網絡資源特別是科技創新資源的自由程度。在系統內部通過廣泛的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聯盟、聯盟和集群等的密切合作,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強化系統內部的科技創新意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創新產品生產和銷售,實現互利共生和協同發展的目標,形成穩定有序的系統。
參考文獻
[1] FROSCH R A,GALLOPOULOS N.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
[2] 胡孝權.產業生態與產業集群生態化發展策略研究
[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1,(1).
[3] 張攀,耿涌.產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發展機制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0,(6).
[4] 李銳,鞠曉峰,劉茂長.基于自組織理論的技術創新系統演化機理及模型分析[J].運籌與管理,2010,19(1).
城市傳媒是中國近年來新媒體市場難得的好方向,也有利于文化產業的迅速活泛發展。文化產業,顧名思義,與文化密切相關,是現代網絡世界的新寵,利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生存發展的事業,結合先進的技術和長盛不衰的文化,推進城市傳媒產業突破試點實施階段,進入普及階段。“城市傳媒”的小苗正在我們身邊漸漸發芽。
一、城市傳媒的新產業形態定位
城市傳媒新產業形態的形成主要是對原產業技術的融合、業務( 市場) 融合和企業組織融合等各個方面。
(一)城市傳媒的技術形態
現在與過去相比,不會再過分依賴固定的傳送網絡線路和終端技術,不再把各種媒體設施與技術業務割裂開來,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巨大飛躍促成了現代媒體的簡便化、生活化,將文檔、相片、聲音、信息轉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數字,這就完成了傳統電信、廣播電視、計算業務的聯合發展,同時淘汰了一部分過去的功能單一的信息產品,促進新的產業產品的火熱發展,融合了各個產業原本獨立的通信鏈。
可以把城市傳媒簡單的解釋為各種網絡形式在繼續發展優勢特點的基礎上朝著一致的方向前進。從網絡的各個層面來說,首先走向傳送技術的統一巔峰,其次把網絡連接起來便于共同進步,最后在功能和實用方面,交叉運行,同步起來,達到一軟件多網絡形式的目標。技術融合最重要的兩方面是傳輸通信層和中間網絡層。
(二)城市傳媒的業務形態
如何在業務上達到融合,應該從技術融合得到的成果出發,把計算機網絡、電信網、廣播電視網進行拓展,推陳出新,取舊精華,去舊糟粕,延長產業鏈,鋪開產業網絡。計算機網絡借助音頻信號的發送接收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減輕用戶付費壓力的效果,朝著這個目標發展也能夠有效率的推進IP網絡走向多媒體業務的支持。在電信業的發展中,保存了過去低速數據和語音傳輸的優點,并擴展到視頻通信等寬帶業務發展。廣播電視網已經進入新領域,主要方向是數字電視、數據傳輸、電話業務、高清晰度電視以及點播電視,與此同時還要擴大其傳統的有線電視業務。通過擴展這些業務使他們之前產生交叉。
(三)城市傳媒的企業形態
三大產業從之前激烈的競爭關系轉為隊友關系,并行發展、通力合作,業務和市場的融合交叉促進了其相似產品的研發與出售,具有相互替代的特點,技術上的飛躍使他們之間又發生了競爭關系,三個產業即合作又競爭,形成良好的企業融合狀態。新的融合關系的出現可以淘汰掉原來單獨發展、競爭激烈的模式,在并行中互相競爭,在交叉中優勢互補,有利于市場環境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大促進了企業的高速發展。諸如華數傳媒這種優質企業,產業之前交叉融合,無法清楚判斷其產業歸屬。
二、城市傳媒集團產業發展經營管理創新
在未來城市傳媒發展趨向平穩之際,會產生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叫做“大文化產業”,凱文?曼尼(Kevin Maney)曾經提出“大媒體產業”,用來概括包攬多個信息傳播行業的大型傳媒集團組成的產業體系,而“大文化產業”表達的是數字融合、媒介融合和城市傳媒,通過跨越傳統的產業界限,由信息傳播技術形態升級轉變帶動產業形態的改變。進入新的階段,產生新的產業管制并嚴格遵守,更好的服務于民眾的信息傳遞。這就是對于新興的文化產業的展望與目標。
大文化產業的進展可以由產業融合的不同范疇和發展狀況進行劃分。大文化產業,首先是本文重點解釋的城市傳媒問題,也可以簡單的闡述為技術融合的進展,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依托,多項技術合理利用,極大的促進城市傳媒的發展;其次是產業之間的融合,不同產業之間打破原有的嚴格的界限,實現不同程度的融合。具體表現在互聯網行業、廣播電視行業以及電信行業的融合,通過企業組織、市場、業務和監管的融合統一,跨越更遠一步的障礙。最后是大文化新產業逐漸成型的階段,在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方面,一個以互聯網為生存基本,一個以廣電業為核心業務,兩相并行協調發展,從而能夠覆蓋全方位的信息產業文化。由此我們推出,這場產業的大變革將不止步于簡單的在微觀范圍內的融合和改變,它會放眼于更廣闊的大文化產業群的發展。當然,這是一次新的質變,是一個不斷的融合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進行組合和疊加,不同的技術形態、不同的產業形態充分結合,利用相互的優勢作用形成最佳的效果,以達到最終的改革發展的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產業的出現及運行是由大文化產業的發展帶動,構建出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文化產業體系,使之結構合理,具有創新意識和可持續性,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17
一、引 言
高新產業的發展是政策所需,也是城市未來工業發展的方向,對合理利用土地,創造經濟價值,建立新型城市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于高新產業而言,技術上的不斷創新是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條件。
持續性技術創新是技術創新理論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持續性技術創新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對其概念與內涵、要素、目標以及持續性技術創新體系和實現機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性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究較少,需要進一步深入。
近年來,湖北省高新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全省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貢獻。湖北是“科教大省”,科技創新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具有實施“科技強省”的優勢。但是,與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湖北省高新產業在科技人才培育,自主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高新企業持續性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研究和探討湖北省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的瓶頸及提升策略是實現“十二五”戰略目標的關鍵問題。
二、湖北省高新產業發展現狀
(一)高新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近年來,湖北省高新產業得到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總產值和利潤點額都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見圖1。
目前,湖北省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新企業,尤其是武漢郵科院、凱迪電力、華中數控等已成為帶動高新產業增長的排頭兵。同時,全省有70余家高新企業孵化器,其中,省級以上單位28家,國家級孵化器16家,正在孵化的高新企業達3 800余家,凱迪電力、凡谷電子、三特索道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在創業搖籃中成長壯大的[1]。2010年,湖北省高新企業已達897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就有77家。湖北省還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引導與帶動作用,直接支持了2 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其中凡谷電子、光迅科技、新華光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湖北省高新產業增長的重要推動力[2]。
湖北省高新產業未來發展目標是年產值增長超過20%,高新產業增加值增長超過15%;同時,進一步加大科技招商和技術引進力度,力爭每年引進大概50個有份量的高新技術項目;到2015年,要爭取高新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35%以上,工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工業銷售收入比重的20%,全省能夠形成5個產值過千億元,10個產值過百億元的高新產業群[2]。
(二)武漢創新實力突顯
武漢市高新產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尤其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等方面卓有建樹,因此,榮膺2011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之首。現今,武漢中國光谷和光谷生物城已成為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旗幟和標志性品牌。2011年,該區建立了待認定企業后備庫,已吸納2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成為今后高新企業認定輔導服務的重點對象。
湖北省在推進武漢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同時,還是三個國家級高新產業基地——武漢國家生物產地基地、武漢國家信息產地基地和武漢國家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目前,武漢市被確定為國家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全省信息產業總產值已超過1 700億元,保持中部居首。
(三)四大支柱產業支撐作用明顯
2011年,湖北省高新產業保持平穩發展勢頭。據統計分析,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計完成產值3 326.58億元,同比增長了26.3%,實現增加值1 030.96億元[2]。其中,四大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明顯,上半年累計實現增加值870.92億元,占全省高新產業增加值的84.48%。在四大支柱產業中,先進制造業完成增加值417.74億元,貢獻最大;新材料行業發展速度最快,完成增加值228.59億元,同比增長28.9%,領跑其他行業;另外,電子信息完成增加值166.6億元,同比增長18.2%;生物醫藥完成增加值57.99億元,同比增長10.55%[2]。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見圖2。
三、湖北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瓶頸分析
湖北省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能力雖然不斷提升,但與江浙、廣東、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高科技人才較為缺乏,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比例失調,自主創新能力不高,科技轉化能力較弱等方面,從而直接影響湖北省高新產業的利潤總額和持續競爭發展的實力。
(一)科技人員總體分布失衡
湖北省是科教、人才大省,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在全國都占有優勢。目前,湖北省從事科技活動人員近20萬人,科學家和工程師5.5萬人,均居全國第9位,但各類人才分布不均,不僅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較為缺乏,而且專業技術人才空間結構分布也不夠合理,主要集中在武漢及周邊城市。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人才的應用領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和基層人才較少。根據統計,湖北省有62.18%的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在教育戰線,22.76%在衛生戰線,只有11.05%是工程技術人員,高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專院校和中央在鄂科研單位,企業創新人才較為缺乏,直接影響代表創新實力的高新企業總體規模和發展水平。
雖然湖北省科技人力資源基礎強,但人才吸引力較弱。近年來,雖然湖北省加大了力度,培養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學家和工程師等高素質人才,但是在沿海的高收入等條件的吸引下,高科技人才外流現象嚴重。由此,湖北省科技人員數量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應給予高度重視。
(二)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比例失調
湖北省高新產業的R&D經費投入低于江浙、廣東、北京等省市,尤其是技術引進經費和消化吸收經費之比為6∶1[3],遠遠高于經濟發達的上海、浙江等地的2∶1[4-5]。可見,湖北省忽視技術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過度依賴引進,缺乏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6]1-5,高新產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待提高。
技術引進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一條重要途徑,是為了超越式發展。在技術引進過程中,引進技術的選擇、消化吸收、擴散和創新等環節各有其不同的功能,要實現從根本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進行充分的消化吸收。湖北省在鼓勵發展高新產業的同時,對R&D投入強度和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重視不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創新缺乏持續性,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和競爭實力。
(三)科技活動產出力有待提高
發明專利的申請數和擁有發明專利數是反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專利申請在全國排名第10位,專利授權在全國排名第12位[7],低于廣東、江浙等地[4,8]。從表1列出的高新產業發明專利情況可以發現:2010年,湖北省高新產業發明專利授權數為2 025項,占全國高新產業發明專利授權數的0.25%,居全國第9位,低于廣東、北京、江浙等[9-10]經濟發達地區。湖北省高新產業科技活動產出力不高,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收獲的效益有限,湖北省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的發展空間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提升湖北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的路徑與方法
湖北省高新產業要發揮技術創新的優勢,改善人才培養環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轉化力,發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效用,創新產業集群,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延長企業生命周期[11]。
(一)改善高科技人才培養環境發揮湖北智力資源優勢
當今,人才已成為科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湖北省改善人才分布不均現象,吸引人才回流和遏制人才外流的根本在于軟硬環境的改善和提高。目前,湖北省綜合科技實力居全國前列,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 364個,普通高校86所和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研究中心,湖北省應該對如此龐大的科技人才隊伍進行合理引導和充分利用,使人才資源向重點創新領域和薄弱環節和部門流動。
一方面,湖北省應積極改善人才培養環境,并優化高科技人才配備,要主動關心、支持和培養現有人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均衡發展。另一方面,要積極合理地建設相關科學園區、高新產業基地,為本地人才和海外回國人員創業提供廣闊空間。
(二)提高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效用,提高科技轉化能力
2010年,湖北省發明專利授權量2 025項,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2 330.16億元,湖北專利申請和授權量不及經濟發達地區,新產品銷售收入也低于江浙[3,4,10]等地。湖北省應該堅持創新驅動的原則,強調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相結合,注重提高企業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能力,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架起科教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的橋梁。同時,要加強管理,避免低級重復引進[12]280-310。
湖北省要進一步加大知識創新服務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和產學研合作平臺的建設,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知識創新服務平臺要致力于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設;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則重點發展企業咨詢機構和風險投資機構兩類組織;產學研合作平臺主要推進深度合作。湖北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能夠搭建聯結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間的橋梁,推動企業積極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優化配置技術資源,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不斷提高技術創新的落實效率,實現企業持續性技術創新。
(三)發展創新集群促進企業技術改造
近年來,湖北省政府加大了支持產業集群發展的力度,出臺了《關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每年安排1億元建立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資金,培育和發展湖北60個重點產業集群,支持產業集群骨干企業的技術改造。
從全省高新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建立以光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的信息化大省是湖北省發展的必然選擇。湖北省應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集群,形成幅射效應,促進全省創新集群的發展。通過全省四大支柱產業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貢獻率分析,湖北省可重點培育光電子技術產業創新集群、汽車制造技術產業創新集群、生物技術產業創新集群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產業創新集群。首先,大力發展信息光電子技術及其相關產業,并以汽車科技打造“湖北制造”。同時,以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為契機,重點培育生態環境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等特色產業群,支撐企業的發展壯大。創新集群的發展能夠有效地實現新技術的應用與升級,提高企業科技活動產出,給企業帶來實際利益與效用。
(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持續能力
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信息社會最具活力,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技術創新方面發揮著生力軍的作用。目前,湖北省有249個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了國家2011年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資助,獲資助金額達15 180萬元,占全國資金總額度的6.32%,全國排名第6,科技型中小企業已成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主體[13]85-86。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的實施,將對湖北省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和提升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能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推動持續性技術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湖北省應該積極創新投資策略,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培育環境,并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對持續性技術創新的引導與帶動作用,推動高新產業技術創新的持續能力。同時,要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與研發能力的投入,以創新求發展,實現湖北省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的優化升級。
五、結 論
通過政府的引導和調控,實施“產學研”戰略聯盟,使科技成果不斷向經濟領域滲透,增強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高新產業持續性技術創新,已成為促進湖北省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克服湖北省高科技人才整體分布不均和外流現象嚴重,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比例失調,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和科技成果轉化力不高等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創新思維,發揮湖北省的比較優勢,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高科技轉化能力,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湖北科技強省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 盧平川.“風投”眼中的湖北科技企業[N].湖北日報,2010-09-03(8).
[2] 湖北省統計局.上半年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大關[EB/OL].(2011-07-22)[2012-01-06].
[8] 幸曉維,葉健夫.2011年廣東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9] 蘇 輝,潘 璠.2011年北京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10] 朱曉明,樊燕超.2011年江蘇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11] 楊愛華,高嘉社.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持續性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2):74-76.
[12] 肖安民.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280-310.
[13] 王 龍,康燦華.科技型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的動因、問題及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85-86.
Research on the Bottlene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ubei High-tech Industry Sustainab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XIA Jun,CHENG Yan-xia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2)04-0076-04
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經濟中長期經濟學的應用促進了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伴隨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以及后期創新系統方法的運用,產業結構調整等理論也相繼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注重各個產業之間關聯度以及產業各階段的發展狀況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創新技術和服務業的完善引入產業動態分析中,并以此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河南省經濟發展同樣也走進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時期,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提高當前中原區經濟發展的迫切任務。
庫茲涅茨曾指出經濟增長不僅僅是一個總量發展的過程,而是部門變化與總量變化互相依托的,只有將它們同時納入總量結構框架中才能夠恰到好處的平衡。事實上,在現代經濟發展理論中,經濟增長的表現只能作為內部結構轉變的一個剖斷面,尤其是對于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而言,隨著各項收入增長帶來的貿易、需求、生產要素等結構方面的變化,對經濟增長影響最直接的則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化,尤其是三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動對經濟增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經濟發展環境及其產業結構特點分析
河南省是我國內陸地區心腹地帶,是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主體,也是我國重點經濟發展區域的開發基地。河南省位于我國縱橫陸路交通系統交匯處,是東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地,同時,也是繼我國發展“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經濟發展區后的又一個新起之秀。該區域作為我國中部地區人口和經濟最為密集地區,經濟發展在全國經濟發展區域中趨向定位于重點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基地、原材料生產加工基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創新基地。
河南省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農業生產大省、經濟大省,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升級在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響下,新型的服務產業和科技產業對于提升和拉動河南省經濟發展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從省內城市經濟群看,鄭州、洛陽、開封等城市在經濟區域發展中對邊緣經濟區域的交通、商業物流、金融服務等行業具有持續帶動作用。對外經濟區域中,對加強和促進毗鄰經濟地區發展能夠起到互動發展、優勢互補的作用,同時,對于帶動中部地區經濟的崛起和拉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河南省經濟發展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升,與改革開放前相比,產業結構調整日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提高。河南省地處我國中原地帶,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業結構特點。農業仍舊在第一產業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工業是拉動第二產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重工業中原材料工業和采掘工業的比重較大,具有技術含量的加工工業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發展呈上升趨勢,但與周邊的東部省份和沿海地區相比,河南省第三產業的總體發展水平較低。從內部的產業結構來看,河南省自主創新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較慢,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則趨向飽和狀態。所以,發展河南省內陸新興經濟大省,對于國家實施中部城市崛起戰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現階段經濟發展環境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十二五”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是河南省建設經濟大省最為重要的任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是取得經濟競爭優勢的先決條件。從河南省歷年的統計年鑒來看,產業內部的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仍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一)產業之間比例不協調
第一產業在經濟結構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第二、三產業平均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對未來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產業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較大。因此,河南省產業結構中農業是經濟收入的主體部分,而對經濟增長有巨大推動作用的第二、三產業則相對落后,與周邊的河北、山東、江蘇等省份相比則差距更大。
(二)資源條件制約了產業結構升級
從河南省產業內部結構看,產業多以資源開發型為主,尤其是煤炭、冶金、建材等原材料的加工產業比重較大,而能夠拉動經濟增長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環保產業仍處于待開發狀態,特別是對具有高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業的發展仍處于摸索階段。自“十二五”以來,礦物制造業、金屬冶煉業、化學加工業、電力供應業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3.1%,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均占有資源量偏低,這對河南省GDP的整體提高將起到極大的制約作用。
(三)產業結構引導經濟增長消耗能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