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7:11: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風景園林專業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68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風景園林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發展。這種跨越式的發展,讓風景園林學科逐漸興起。經過多年的教育發展和西方教育模式的引入,教育界對當前我國風景園林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改的方案,為高校展開該專業的改革探索提供了理論依據。然而,國內和國際教學水平的差距仍在不斷拉大。根據相關的調查發現,在國外,學生經過幾年的大學教育之后,能夠成長成為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國內,大部分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還存留在基礎設計階段。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素質已經成為當今高校風景園林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主要目的。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素質,是當今高校面臨的重大問題。
1 目前我國風景園林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特點
風景園林專業中的課程設計是高校本科生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它主要包括了城市園林的規劃、工程、建筑設計和園林設計等課程內容。該課程教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各類園林綠地的設計,與城市園林設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融合了各項專業基礎課的知識應用,并設計了美術、制圖、設計等課程。因此,具有多學科綜合性的特點,專業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
1.2 教學存在的問題
關于風景園林專業,很多北方高校在教學上,主要是以理論教學為主要目的,設計方面或者時間方面的課程反而成為了輔教學。在課堂內容當中,學生主要熱衷于記筆記,對于課程的思考較少,因此對技能掌握的程度有限,動手能力較差,走到社會上,往往會因為實踐能力不強而適應不了社會的需要,被社會所淘汰。
2 教改建議
2.1 培養明確的目標,改革教學體系
教學一定要以“厚基礎,重實踐”作為主要的目標,以人文教學和自然通識教育為基礎,不斷開拓學生的事業,構建多元化的園林風景知識結構。著力在實踐當中培養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應用技術的能力。在知識的構建上,從原來偏重于規劃設計或者園林植物設計,轉向兩者相結合。將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與人才培養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才能,對自身的職業進行分析,明確專業方向,進而確定其具體知識結構,為培養專業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和個性化奠定堅實基礎。
舉個例子,北方某學校教授將風景園林學科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傳統園林學、大地景觀規劃、城市景觀設計。目前,對于風景園林教育基本從基礎層次進行辦學。該學校按照國際風景園林教育學會提出的教育課程安排要求,并與該學校校慶和辦學目標相結合,開展富有特色的課程,為學生日后的職業規劃做好準備。下面對該校的教學方案進行詳細分析:
第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主要包括:繪畫、設計、測量學、園林藝術、園林史、城市生態學、園林美學、土壤學等方面的課程。老師在進行這方面的教學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必修課程,為學生們打好堅實的基礎。
第二,專業必修課:城市規劃、園林建筑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園林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案例分析等課程。老師在進行基礎教學的同時,必須要按照相關的課程內容安排學生實踐。
第三,專業方向課:專業方向課程往往決定著學生們日后工作的方向。關于風景園林專業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①植物造景以及設計、園林植物栽培學、植物遺傳育種、病蟲防治等課程。②建筑概論、獨立項目研究、風景區規劃、場地規劃與設計等。老師一定要要求學生對自身情況進行了解,選擇合適的專業方向。
第四,選修課:關于選修課,包括了職業教育、風景攝影、工程預算、建設水景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社會學、寫作表達、外語、風景資源調查等課程。老師必須要指導學生在課程的學時分配上進行合理的規劃,根據其自身的興趣愛好技術方向,對課程進行選擇。
2.2 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學實踐體系
由于風景園林專業是一個專業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育,因此,教師應該要注意構建系統的技能培養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了:課程實驗、設計、實習等方面。在進行實踐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簡單――復雜”、“綜合――專業”、“基礎――方向”這幾個原則進行教育,要注意循序漸進。
舉個例子,某北方高校對于風景園林專業的教育規劃非常重視,大力建設校內基地。將教學、科研、生產三者成功相結合,為培養實踐性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學校以教師為載體,在常規教學之余,不斷推動學生參與科技型實體項目設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讓學生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們的素質。
2.3 注重對外交流工作
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百勝。高校要做好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要積極跟蹤國內外風景園林學科好的教育模式,對于一些先進的教育方法要及時借鑒,并結合本校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力求對其進行超越。國內的學校要積極和國外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進行相結合,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國際風景園林教育的相關研討會,積極吸收國外的先進理念。或者可以自己設計相關作品,并在相關研討會上進行介紹。這樣是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對于日后學生設計思維的發展有著很好的幫助。
3 結束語
風景園林設計涉及的專業比較復雜,并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學生必須要通過畢生的努力,才能夠領略其風姿。因此,學院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日后從事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對學生 “授之以漁”,對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風景園林專業課程是農林院校園林和風景園林專業課程的主要方向之一,尤其是風景園林專業,一系列的課程均是圍繞風景園林專業而設置。專業基礎課是學生進入專業的入門課,是學好專業課的前提保障,因此對于風景園林專業的其他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
一、風景園林專業類課程專業基礎課分析
(一)教學目標
風景園林專業類課程專業基礎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風景園林專業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并能通過理論的學習,能夠分析園林設計的作品;掌握風景園林專業的圖紙繪制的規范與表現技法,掌握從方案設計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透視圖、鳥瞰圖以及施工圖的表達方法,并通過一些園林空間與建筑空間的模型制作,讓學生初步掌握園林三維空間的尺度,以及與空間功能的關系,為今后的一系列課程設計打下理論、繪圖以及空間感知的基礎。
(二)教學主體的特點
教學的主體由兩部分所組成,即教師與學生。風景園林專業類的課程講授的教師主要是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教師與美術教師,專業教師主要講授《風景園林專業原理》、《設計初步》、《園林制圖》、《園林建筑設計初步》等專業基礎課程,《景觀表現技法》、《構成設計》等課程是由美術老師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是參加全國高考統一招生錄取的理科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入學沒有美術類課程的測試,絕大部分的學生沒有美術基礎,對于繪圖等技法比較陌生,入學需要一年的時間進行素描、水彩等基礎美術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學習專業基礎課的繪圖表現的學習。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風景園林專業類專業基礎課是學生接觸專業的入門課,一開始學習專業課都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但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課程的學習中與規劃設計的課程設計中。
(1)風景園林專業的理論課理解問題
《園林藝術設計原理》作為設計理論的基礎課,對其內容的理解與應用應貫穿于整個園林設計的相關課程的整個學習中,但由于該門課程開課時間較早,而且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并不是十分明確對相關課程設計的指導作用,加上時間的遺忘。因此,該門課在其后的設計課中的學習會出現一些“斷檔”現象。
(2)圖紙表現問題
圖紙表現問題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制圖規范,二是技法藝術性。圖紙表現的規范主要是在《園林制圖》與《設計初步》課程中講述,是園林設計相關圖紙的繪制需要遵循的制圖規范,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大部分是以臨摹相關的圖紙為主,在其后的課程設計中就會出現由于概念的不清而出現的一些不規范的繪圖,如立面圖與透視圖的混淆、施工圖的標注、索引等等問題。表現技法藝術性一直是困擾園林與風景園林學生的一個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美術基礎,雖說大一上了一年的美術課,但是課時相對較少,且一周只一次美術課,對于圖紙色彩關系的處理以及鳥瞰圖、透視圖繪圖的技法教難,很難一時掌握,在相繼的課程設計中表現并不是很理想。
2.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專業不同導致教學方法不同
園林設計類課程的專業基礎課理論的開設是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師,而技法類的課程大部分是美術老師。美術老師都是長期受藝術的訓練,其授課的方法大部分是以美術的訓練的過程為基礎,而園林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較差,單純美術的訓練在短期內很難見成效,學生的訓練大部分是以臨摹為主,很難掌握設計表現的實質與內涵。
(2)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導致教學不夠嚴謹
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基礎課階段進入到專業的狀態,隨著課程的深入,內容的增加,圖紙量的增大,學生會出現厭學的情緒,從而導致學習熱情下降,拖圖的現象比較嚴重。而有些教師礙于情面,加之課堂教學評估的壓力,對學生姑息遷就,影響了教學效果。
(3)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導致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不足
由于風景園林專業屬于理工科專業,學生缺乏美術基礎,更要加強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一入學,就加強學生美術基礎的培養。但是,單純靠課堂的時間很難建立起學生的形象思維的能力。而且近幾年,由于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普遍應用,學生普遍輕視手繪,導致在專業的規劃設計類課程中,方案能力和手繪表達圖紙的能力都較弱。
二、風景園林專業基礎課的優化策略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風景園林專業類的專業基礎課不僅是課程本身的要求,更是規劃設計一系列課程的應用,最終的培養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規劃設計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需要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的優化
1.增加理論教學的實例,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專業基礎課中的理論課最終是應用到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之中,在理論教學中增加一些風景園林專業的實例,一方面減少理論教學的枯燥性,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對理論實際應用的能力,將理論更好地應用到規劃設計中,提高園林設計的水平。風景園林專業是藝術設計的一種重要形式,以繪畫藝術、音樂藝術、造型藝術等綜合時空藝術設計,因此,理論課之初以各種藝術形式增強學生對于藝術的直覺和敏感,從同學們熟悉的藝術形式自然過渡到園林藝術設計。
2.加強繪圖技法培養,增加繪圖量,提高學生的圖紙表現力
近幾年的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為了鍛煉學生的手繪表達能力,有機地將圖紙表達的手法貫穿在《設計初步》和《景觀表達技法》中,課堂上,老師有的放矢地加強風景園林平面圖及其效果圖的直接訓練,做到“形象的思維”邏輯化,注重一些技法的表達;同時,加大作業量,課上課下一起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式的優化
1.教與學結合,加強學生學習目標、學習態度與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前提,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是專業基礎課的主要任務之一。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利用多媒體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可以到現場感受的實際的空間與尺度,課程設計由淺入深,逐漸建立學生對專業的信心與興趣。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風景園林專業的最終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規劃設計的能力,因此,在專業基礎課教學階段就應該加強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如《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原理》增設了對不同園林設計形式的臨摹與分析,訓練學生能夠按照園林藝術規劃設計理論來分析園林設計的空間布局與景觀的設計,引導學生學會賞析一些設計作品的優劣;《設計初步》、《園林制圖》等課程在講述制圖規范等基礎上,實例以實際項目的園林總體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以及透視圖、鳥瞰圖、施工圖的繪制,要求學生不僅識圖,而且掌握各種圖紙的基本制圖規范。
3.多媒體教學與手繪相結合,增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與藝術性
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的一種手段,在風景園林容藝術與與科學一體的學科,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在理論課的教學中,注重“圖文并茂,聲像結合”,一方面傳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原理,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如在ppt中,多插入一些手繪的、電腦繪制的設計方案及其實際項目的實景照片,還注重播放一些視頻資料,這些視頻資料以專業為主,同時,還增加一些藝術價值較高的視頻,以不斷加強學生的藝術素質修養,同時使枯燥的理論課,能夠愉悅學生們的心情,加強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
4.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有機結合,不斷調整專業基礎課的內容與講課方法
專業基礎課無疑是專業課的基礎,專業課反過來也可以促進基礎課的教學。都是基礎課在低年級開設,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專業基礎不扎實會在專業課的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就要及時反饋給專業基礎課的任課教師,分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調整教學內容或方法。總之,風景園林專業的基礎課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風景園林專業學科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園林以及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抓好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至關重要。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也促使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首先是立足于本專業,同時也要按照社會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要,不斷調整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與方法,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性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濱誼.風景園林學科專業哲學風景園林師的五大專業觀與專業素質培養[J].中國園林,2008,24(01):12-15.
[2]吳良鋪.人居環境科學與景觀學的教育[J].中國園林,2004,20(01):2-5.
[3]王紹增.論風景園林的學科體系[J].中國園林,2006,22(05):9-11.
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評估采用的是一種自我認證的評估方式,即認證是一個非政府性的,自愿的自我調節和自我評價體系。從機構性質上講,LAAB是一個“專業的認證”,它實質上是一個典型的民間機構,有點類似于我國的風景園林學會。LAAB是風景園林的認證組織,是專業及專業認證機構(ASPA)協會的一員,它的設立必須得到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的認可并且必須遵守CHEA制定的標準。CHEA將LAAB認證為風景園林第一專業課程的官方認證主體,并通過審查LAAB認證標準和過程來確保政策和程序都能滿足正確的標準。所以本質上,LAAB就是美國高校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評估機構,對高校是否具備設置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資格具有絕對的決定權力。LAAB由風景園林從業者、學者、風景園林平行組織的代表和公眾代表組成。風景園林平行的組織有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SLA)、風景園林登記委員會(CLARB)和風景園林教育家委員會(CELA)。由此可見,LAAB在美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風景園林學會的設置可以參考美國的現行模式,讓其在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評估)標準的構成
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的標準是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一共由7個大的認證標準組成,內部涵蓋如下幾個部分:1)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任務和目標;2)專業自治、管理和經營;3)專業課程結構;4)學生管理和課堂教育;5)師資配置;6)課堂的外部拓展計劃;7)教學的設備和技術支持。這些部分構成了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的標準體系,下面對上述認證標準進行簡要的介紹和分析,其中的關鍵內容將作單獨分析。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標準體系的首要認證標準就是學校設置風景園林學科專業需要有明確的專業任務和目標,以使全體教師、學生和學院具有共同的核心價值和基礎目標①。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教育目的必須要被清楚地說明,并通過能夠達成的教育目的來描述專業的基礎目標是如何實現的。這點類似于我國高等院校中,農林院校、建筑類院校、藝術類綜合性院校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辦學基礎,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辦學特色首先會在專業任務和目標上有所差異。
美國風景園林認證標準體系中的第2個認證標準就是對專業的自治、管理和經營,它要求學校能夠對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提供充足的財政和院系支持,并賦予相應的管理機構完成規定的任務和目標。在項目的經營上,風景園林學科專業必須在教學機構的內部作為一個單獨的、可確認的院系;另外,本專業的教育管理者要有教師委派權和相關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管理經驗。學院要能夠提供有效資源來實現專業的任務、目標和目的,并支持獨立系別的發展和提升。評估標準包括:1)學生和教員的工作室比例標準是否不大于15∶1;2)資金是否充足,能夠支持教員和其他指導性人員進行持續性專業發展,包括支持科研發展和參加學術會議的經費、電腦和相關軟件,其他類型設備以及技術支持;3)能給學生提供支持的資金是否充足,如獎學金、開展研究工作的經費等;4)能夠達成專業任務和目標的人員支持是否充足。
在這個評估標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認證參數就是教師的數量,LAAB規定教職員工應當是一個有效的規模,以便完成專業的目標和目的,教導課程。達到和維持認證狀態的最低要求如下。1)課程和學位的描述應包含術語“風景園林”。2)本科的第一專業課程至少包含4年的學習時間。3)研究生的第一專業課程應當包含3年的學習時間。4)全日制等值(FTE)指導性的教師滿足如下要求②:a.僅僅提供一個第一專業課程③的學術小組至少有3個全日制等值的有風景園林學科專業學位的指導老師,這些老師中至少有一個是全日制的;b.同時提供學士和碩士水平的第一專業課程的學術小組,必須有6個指導的全日制等值教師,其中至少有5個擁有風景園林學科專業學位,且至少有2個是全日制的。5)母學院是被正式委任機構所委任的認證院校(就像被美國教育部或高等教育委任協會確認)。6)會有一位指定的項目總管負責復核中的領導和管理工作。7)一個被LAAB授權的項目將滿足:a.持續性遵守認證標準;b.按照要求為年度品牌和其他費用付款;c.定期歸檔完整的年刊和其他要求的報告。當以上任何因素在委任時段里不再能提供,項目負責人要通知LAAB。項目負責人同時也要對任何項目發生的實際改變負責。
3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標準中的關鍵標準制定
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的標準中,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是它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這個也是我們分析的重點。第一專業學位課程包括關于風景園林的核心知識技能和運用。對于專業課程設置的任務目標,其評價標準為課程設置是否融合了期望在學生畢業時所能掌握的知識、技術、能力和價值。這個評價標準中有2點是非常重要的:1)除了專業課之外,本科第一專業學位項目將提供其他學科學習來豐富教學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文科,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以及提供給學生發展對其他領域興趣的機會;2)除了專業課之外,碩士專業學位將會提供研究申請及學術方法的指導。項目課程覆蓋了以下范圍:歷史、理論和批評;自然和文化系統(包括可持續發展原則);公眾政策和法規;各種范圍的設計、規劃、管理和應用(包括并不局限于人行和車行系統、下水分級和雨水管理);場地設計和實施(材料,方法,技術,應用);施工文件和管理;寫作、口語和視覺傳達;專業實習;專業價值觀和道德觀;植物學和生態系統學;電腦應用和其他先進科技技術。教學大綱的設置應該達到2個標準:一是應該包括教育目的、課程內容和將用來評價學生表現的準則和方法;二是能確定各種水準的學生能夠成功完成課業①。教學大綱是為課程設置而存在的。對于課程和課程組的層面來說,該項目評價了課程組幫助學生及時完成學習目標的效率。
在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標準體系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該標準就是要考察學校是否使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能夠繼續從事風景園林相關職業,學生是否被證明已經掌握解決創造性問題,批判性思考,交流、設計和組織能力來讓他們進入風景園林領域。也就是說,對學生能力的評價也是專業認證的一個重要的參考系數,在學業完成時,學生有資格進入風景園林相關領域工作。美國風景園林認證標準體系也十分重視對專業師資力量的評價,該標準認為全體教職員和教育人員的從業資格、學術地位、專業活動將促進和增強項目的學術宗旨和目的。因此,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應當需要合格的有經驗的教職員工和其他教育人員來幫助學生們注入繼續從事風景園林事業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教職員工、教育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應當有與他們的職位相匹配的證書。教職人員應當持續地參與到各項能使他們的專業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使項目更有效的活動中去(諸如學術咨詢、研究、專業實踐、專業服務、大學服務和社團服務)。在美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標準體系中,如果只有課程之內的認證標準,那將是不完整的,課程以外的拓展計劃也是一個重要的認證指標。也就是說,風景園林課程必須有一項對于課程和專業機構、校友、政府、社團和大眾成功互動的記錄或者計劃。其目的在于向學生提供學習工作機會、學術技能發展和專業引導以及財政支持。為此,開設課程項目的院系必須和專業機構、社團、校友、從業者以及大眾建立有效的聯系。最后的一個認證標準就是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硬件和技術支持,即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和其他人員應當能使用設備和裝備、圖書館以及其他為了達到專業教育宗旨和目標的必要技術②。這方面在專業的評估中不具有獨特性,因此在此不進行展開說明。
借鑒與啟示
通過上文的介紹,對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認證標準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下面將參照美國的評估經驗,提出對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進行評估的標準方面的建議,筆者將從評估模式、專業觀和學科設置的角度來展開對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價標準體系建構的探討。
1采用多維度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評估)模式
我國的風景園林教育歷史較長,層次多樣且規模龐大。要想制定出能有效統合涵蓋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職高專生、中職生的專業評估制度,需要采取一種多維度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模式[1]。考慮到我國目前風景園林學科專業尚未進行一級學科的評估工作,因而筆者建議借鑒美國的相關評估標準和國內的城市規劃專業中的相關評估模式來開創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的新局面[2]。從上文可知,美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認證標準體系幾乎涉及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方方面面,既考慮到了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本身的特性,又兼顧了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但是,美國的模式不一定完全適合中國的風景園林教育,但其中的專業課程、學生教育和課外拓展方面的認證標準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考慮到我國現行的專業評估指標體系中的內容過于抽象,例如僅僅將評估指標劃分為師資、科研、人才培養和學科生源4大內容,缺乏專門針對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可操作性,因此,中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標準體系在具體的操作中宜采用具有寬涵蓋、大彈性的多維度評估標準體系。具體來說,就是既要有適合中國國情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任務和目標,又要有合理設置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尤其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的培養制度。由于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是一門具有高度實際操作性的專業,因而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也應該成為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中的重要標準參數。
2以多元化、高涵養的專業觀教育為評估中心
美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標準的首要指標就是專業目標和專業任務,筆者將其放置于中國語境之中來進行理解,就是說風景園林教育一定要塑造中國風景園林學科的專業哲學。筆者相信只有將專業哲學作為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最為重要的評估標準,我國的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評估標準體系才具有了真正的靈魂。我國有的學者已經指出了風景園林學科專業中的專業哲學的塑造問題,并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5大專業觀,即生活觀、自然觀、科學觀、空間環境觀和實踐觀[3]。筆者認為,這種專業觀體系雖然涵蓋面較廣,但可操作性不足,不太適合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標準的量化和具體實施。因此,在結合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前提下,借鑒美國風景園林教育專業觀的基礎是一種比較適宜的專業觀評估標準化道路。美國的經驗就是一條高度職業化的專業觀教育之路,而目前我國風景園林教育實際上也是以職業化教育為主。筆者建議,風景園林教育的專業觀應該是多元化和高涵養的職業化教育之路,故而在制定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評估標準時就應該緊扣風景園林教育課程體系的多元化性和高涵養性。
3倡導科學的學科劃分和專業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213-03
一、引言
風景園林學是保護、規劃、設計和可持續管理人文自然環境的綜合性學科[1]。在世界性的環境生態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空間與生態問題逐漸成為風景園林的中心課題。風景園林從業人員必須樹立強烈的生態理念,在掌握空間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正確地認識并引導規劃設計與建設的實施。20世紀后半葉,不少學者提出了面向園林規劃的、區域規劃的生態分析模型。不斷發展的景觀生態學及其指數方法大量應用在景觀分析中,從而使我們能夠深入理解景觀結構與動態過程,并為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規劃提供了客觀的依據。風景園林的規劃與分析離不開空間信息技術的支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逐漸建立現代風景園林專業。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深和環境生態危機的涌現,風景園林專業逐漸受到重視,社會需求大幅增加[2]。中國的風景園林專業屬于工學和農林學科領域,在教育方法上比較重視空間規劃設計、植物配置與設計制圖方面的訓練,缺乏對于空間信息處理技能的基本訓練,而中國空間技術的進步也未能與蓬勃發展的風景園林教育有效結合。在中國城鎮化發展與生態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風景園林從業人員必須面對更加復雜的社會與自然方面的問題,處理海量的多源異構數據,因此掌握一定的空間信息分析技術顯得尤為迫切。高等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應考慮納入相應的空間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這對于進一步改進現有的教學內容是有益的探索。
二、“數字地球”與3S技術
“數字地球”是空間信息技術發展中的重要概念。“數字地球”的構想是美國副總統戈爾于1998年提出的,其實質是網絡基礎設施、數據庫與計算機構成的數字化地理虛擬系統,目的是使人們能夠通過數字化信息網絡,自由地鏈接、調用地理信息。“數字地球”的核心是3S集成技術。
3S包括GPS、RS和GIS。GPS即全球定位系統,可通過坐標系統進行全天候精確定位、定性和定時,在導航、測繪、軍事、農業、考古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RS即遙感技術,各類衛星遙感能夠全天候對地表實時監測,深入、準確地監測地表景觀的狀態。GIS即地理信息系統,是各類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集成數據庫平臺,能夠進行各類空間分析、演變分析與三維成像。GIS、RS與GPS所采用的數據格式具有共通性,能夠達到無縫連接,極大地拓展了風景園林中分析、規劃與設計的一體化能力。
三、空間信息技術促進風景園林專業技能變革
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大幅促進我國風景園林專業技能的變革。主要的變化包括空間數據、景觀的監測與分析、工作效率化方面。
風景園林研究、規劃和設計均涉及各類空間數據。對于規劃設計人員來說,獲取、處理有效的數據是重要的專業技能。針對基礎數據內容龐雜、種類繁多且尺度不一的特點,我國已經著手建設地圖數據庫、測繪檔案等數據基礎設施。各類商業遙感影像也是重要的數據源,可以根據用戶要求有針對性的調取。規劃設計人員能夠在GIS平臺上,對空間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準確地掌握基地的地表狀況,提高規劃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風景園林從業人員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對地貌景觀進行廣域、實時、高精度的監測,并通過GIS進行定量化分析;通過RS和GIS技術,規劃師可以定量地掌握綠地植被分布狀態,在GIS中可以進行時間序列演變分析、土地適宜性評價、熱島分析、空間分析(包括網絡分析、可達性分析、疊加分析等)、景觀指數分析等,為綠地規劃、城鄉與區域規劃提供基本的依據。
引入數字技術能夠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空間數字信息技術,尤其是3S集成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促進了數據與軟件的無縫兼容,推動了園林設計的自動化進程。設計自動化包括辦公流程自動化、數據采集自動化、輸入輸出自動化、分析自動化和管理自動化。辦公電子設備與軟件集成化發展提高了數據傳輸與處理的效率,國家大力推動的數據標準化與共享化也有力提升了規劃設計人員采集、分析和處理數據的能力[3]。
四、高校風景園林專業空間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
(一)加強對空間數據的理解
風景園林專業的規劃設計課程涉及到空間數據的處理。空間信息技術教學實際上是圍繞空間數據的獲取、處理、分析而展開的。目前學生普遍缺乏對空間數據的理解,對于空間數據的基本屬性、數據的格式與轉換、數據的來源缺少科學的認知。空間信息技術教學可以使學生深入掌握各類空間數據的特征、理解數據的含義和表達、了解數據的來源途徑和獲取方法,熟練運用不同的空間數據格式轉換技能,為識別有效數據、處理數據奠定基礎。
(二)掌握空間數據的獲取能力
空間數據來源廣泛、質量混雜,初學者往往難以理清數據的來源渠道。比如有學生在課題中利用遙感圖像進行綠化地解析,所采用的數據為網絡下載的柵格數據,這類數據失真性較大,并不能用于綠地定量研究。出現這種錯誤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沒有了解有效數據的獲取途徑。教學中應使學生了解國際、國家和省市等相關機構和商業公司的各類空間數據范圍及其特性,以及這些數據對于風景園林專業的用途,使學生具有識別有效數據,掌握有效數據獲取途徑的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空間分析方法
深入、正確的空間分析是獲得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的前提,也是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調整的基礎。因此,應使園林專業學生了解、掌握利用GIS軟件處理空間數據和進行空間分析的方法。GIS平臺中的空間分析模塊包括疊加分析、緩沖區分析、可達性分析、距離分析、表面分析、計量統計等功能,可進行時間序列演變與空間格局的量化分析,也可以利用統計結果進行各類景觀指數的演算,并制作相應的主題圖,作為規劃設計的依據。
(四)掌握數據庫能力
數據庫是對各類工作數據的管理平臺。對于景觀規劃、園林遺產保護、園林植物與應用方向的學生來說,需要收集、管理各類園林資源、植物和地理空間數據。而現實狀況中,這些數據往往數量龐大、來源復雜、格式多樣,如何管理好這些數據成為影響工作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數據庫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方法。空間信息技術教學應使學生獲得數據庫構建技能,進一步提升其管理數據、使用數據的能力與效率,對其將來的工作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高校風景園林專業空間信息技術課程設置
風景園林專業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與社會實際需求結合緊密。而空間信息技術本身是系統性的科學,因此需要以風景園林專業特點為中心進行知識點提煉,建立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教學體系。風景園林專業課程包括理論與設計兩大類型,成系列的規劃設計課程為教學體系的中心,相關理論知識點是圍繞提高學生規劃設計能力這個目標來設置的。因此,空間信息技術課程也應以園林規劃設計為中心,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通過培養學生空間數據處理技能達到提高規劃設計能力的目的[4,5]。
一般來說,高校園林專業所設置的園林規劃設計系列課程包括園林設計與園林規劃兩大內容。園林設計是針對中小尺度的場地,包括庭園設計、專類公園設計、綜合公園設計、廣場設計、居住區綠地設計、街旁綠地設計、帶狀公園設計等課程,園林規劃是在大尺度的場地上實施的綠地系統規劃、風景區規劃、度假區景觀規劃、濱水區景觀規劃等。設計的尺度越大,與城市、社區以及自然環境的關系越復雜,就越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并能夠掌握、應用一定的空間分析方法。
筆者認為,針對園林專業課程內容和技能要求,可將空間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模塊,每個模塊有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目的,且與相應的園林教學課程相對應。三個模塊包括基礎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空間分析模塊,基礎模塊是理論教學,數據處理與空間分析模塊是實踐教學。基礎模塊以學生認知空間數據為基本目的,主要包括空間數據的格式與分類、空間數據的作用與意義、地理坐標系統與地圖學基本知識、3S技術原理、數據庫基礎、數據基礎設施與常用空間數據源等教學內容。數據處理模塊與園林設計課程相對應,以學生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正確獲取、處理基地環境數據為目的,教學內容包括DEM高程數據處理、GPS數據獲取與轉換、CAD文件格式轉換、RS地物分析等。空間分析模塊與園林規劃課程相對應,以學生在規劃過程中能夠進行科學地空間分析為根本目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疊加分析、緩沖區分析、可達性分析、距離分析等,并使學生能夠制作主題圖,作為規劃的依據。基礎模塊、數據處理與空間分析三個模塊教學內容應依次進行,只有掌握前一個模塊內容,方能進行下一個模塊的教學。
基礎模塊必須開設獨立的課程,數據處理與空間分析模塊既可以是獨立的課程,也可以作為園林設計課程中的組成單元,或者采用連續性的講座形式。
六、難點與展望
在風景園林專業引入空間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面臨基礎薄弱、師資和設備場地不足等問題。當前高校風景園林專業開設空間信息技術課程極少,個別院校即便開設有GIS課程,多以理論為主,上機實踐操作較少,難以對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產生實質的影響。盡管在科學研究和實際規劃項目中,運用遙感與GIS分析方法越來越多,但是對于風景園林專業來說,空間信息技術教學畢竟是新事物,目前缺少這方面的教學實踐積累和相應的教學研究,只能是邊嘗試、邊總結、邊推進。
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引入空間信息技術教學,要求主講教師不僅是園林規劃設計和研究的專家,還要熟悉3S等空間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技能。目前這方面的師資嚴重缺乏.雖然高校中不乏GIS、RS等專業的教師,但這些老師不了解風景園林專業的特點,所開設課程難以與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銜接,常導致學生聽課后不知道如何運用。因此,高校風景園林學科應大力引入擅長GIS、RS操作,并有實際園林規劃設計項目經驗的專業老師,解決這方面師資不足的問題。
教學空間信息技術中的數據處理與空間分析內容,注重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訓練。因此,該部分教學需要專業實驗室和上機設備,還需購置相應的教學用軟件。只有通過增加這方面的教學投入,不斷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和設備使用效率才能解決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深,環境生態問題日益嚴重,風景園林學科將承擔越來越重的社會責任,必須根據社會情勢調整現有的教學內容。隨著社會對高校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不斷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大量的復合型人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進入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筆者相信,師資問題和硬件問題都將獲得解決,通過不斷的探索,必然能夠完善面向風景園林專業的空間信息技術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2010風景園林學科發展報告[R].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2010,(4).
[2]張啟翔.關于風景園林一級學科建設的思考[J].中國園林,2011,(5):16-17.
[3]許浩.空間信息科學的發展對景觀規劃設計的影響[C].國際景觀教育大會論文集,2005,(10):221-225.
[4]王浩,蘇同向,趙兵.聚點成面、以面拓展、強化核心――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設計教學體系的創新建設[J].中國園林,2008,(1):16-18.
【摘 要】本文根據本校定位和新舊校區分段辦學特點,突出農業類高校的辦學特色,改革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建立“2+2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理論的綜合性與實踐的重要性,依托本校優勢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合作教育,提高園林專業人才教育質量,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個性發展的多元化應用型創新人才。
關鍵詞 一級學科;風景園林;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研究項目“一級學科背景下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12JK339);2014年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園林專業《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
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其特點是綜合性非常強,涉及規劃設計、園林植物、工程學、環境生態、文化藝術、地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交匯綜合。2011年,風景園林學正式成為一級學科,在此背景下,現行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風景園林學科發展的需要。對風景園林學科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行研究,并探討農業類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專業方向設置、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等內容極為必要。
1 普通高校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隨著風景園林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高素質專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國內設置園林、風景園林專業或相關專業的高校日漸增多,逐步由農林類院校發展到工科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各高校對園林學科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各具特色[1]。
長期以來我國學科劃分將風景園林放在不同領域中,學科分化嚴重,人為分割導致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不完整,直接導致了園林植物與園林設計的分離,造成了學術界和行業界的迷失、偏差。風景園林行業的發展,使專業覆蓋面更廣、業內分工更細,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要求提高,面向產業、面向領域,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復合型人才,是本科院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目前,全國設置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院校有180多所,分別分布在農業院校、工科院校、美術院校、師范院校以及綜合性院校里,如何在風景園林一級學科體系建構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院校基礎條件,合理設置專業,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務之急。
人才培養沒有統一的模式,但就人才培養的類型和層次來說是主要是為地方或區域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由于不同類型的院校,基礎條件、學科特點不同,故應根據學校自身特點,確立培養目標,培養出符合社會和企業需要的不同層次與行業細分的專業人才。
2 風景園林學學科設置研究狀況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風景園林建設不足,20世紀50年代初,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與清華大學營建系合作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園林專業,時稱“造園”專業,開創了我國風景園林教育事業的先河。而美國哈佛大學早在1901年成立了風景園林專業[2]。2011年“風景園林學”新增為國家一級學科,這對我國未來風景園林人才培養和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表明我國的風景園林教育與風景園林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3]。近年來,我國學者對風景園林學科建設和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較多。劉濱誼認為一級學科的風景園林學當務之急需要二級學科的基本建設,他提出風景園林一級學科目前下設的5個二級學科:風景園林歷史理論與遺產保護、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園林與景觀設計、園林植物應用、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4];宋建軍等認為風景園林學科應向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研究、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風景資源學與景觀遺產保護、園林植物與工程技術等四個方向進行調整[5];林廣思對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職高專生、中職中專生各教育層面進行劃分,設置園林專業[6]。周進建議加快學科建設,完善技術、專業資質標準等,通過園林植物與生態、規劃設計兩大核心技術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藝術的風景園林[7]。總之都是在風景園林學科群理念的統領下,整合風景園林學科和行業的各種資源,全面推進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發展。
3 我校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1 改革目標與總體思路
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實際需求,以人才培養機制研究為基礎,注重理論與實踐、技術和應用的結合,以培養個性發展的,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多元化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改革教學方法,合理制定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專業設置時,一方面要根據市場、社會需要以及國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另一方面要針對院校自身特點和優勢,揚長避短,設立自己的特色專業,才能使該專業的整體水平得到一個提升,培養有特色的相關人才,促進園林行業的更好發展。作為農林類院校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探索出不同于工科院校的教育體系,形成農林與人文有機結合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是時展的趨勢所然。
我校園林專業多年辦學,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應充分利用學科與行業優勢,根據我校二區辦學特點建立“2+2”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模式。前一個“2”指學生利用白云新校區完善的基礎實驗條件,完成本科前兩年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學習;后一個“2”指學生在海珠舊校區利用城市公園綠地及校企合作的園林公司等,與社會緊密接觸,建立與區域產業集群無縫對接的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模式,完成后兩年的專業學習與實踐教學,成為具有創造性的合格人才走向社會。
3.2 制定出合理的“2+2”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方案
(1)分析農林類院校學科特點,突出農林院校風景園林專業的優勢,研究風景園林課程與農科課程有機結合的方法和綜合性風景園林人才的培養途徑。風景園林多學科理論綜合特點導致其培養過程中的多方面知識有機結合的問題復雜。
(2)按“2+2”模式完善和健全培養方案。具體內容包括合理設置教學課程體系和創新實踐教學環節等。探索高效、優質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以林學、風景園林學科的相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體系。在此培養模式中,前一個“2”實現“厚基礎”目標,即重點完成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學習;后一個“2”實現“寬口徑”目標,即專業內涵的外延與擴展;并利用最后一年時間,建立與區域產業集群無縫對接的實踐教學,實現“強實踐”的目標。
(3)隨著園林行業發展迅猛,行業內分工越來越細,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把握通與專之間的矛盾與統一,探索高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制訂在一級學科背景下的應用型創新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方案。
(4)圍繞產業化現代園林對人才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將理論基礎、實踐創新和素質教育有機統一起來,制訂突出現代園林產業和嶺南園林特色,適應社會發展實際需要,特色鮮明的實用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
3.3 注重實踐環節,建立教學與生產互動、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創新型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模式
依托地方區域園林產業,以教師科研助手為手段,以企業實際項目為載體,構建與教學內容體系互動的學生課外科技體系和創新平臺。在此基礎上實施規劃、參與互動、進行試驗、開展行動研究,并最終形成一個教學應用模式。
(1)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把科研引入教學過程,理論教學與專業實踐結合,將實踐教學融于社會經濟建設當中,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創新的機會,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克服理論(下轉第52頁)(上接第16頁)與實踐脫節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素質。
(2)校企合作培養。以“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推廣、合作發展”為宗旨,組建若干科研院所和園林龍頭企業共同參與的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臺,加強學校與科研院所和園林龍頭企業的深度合作,發揮產學研各方在人才、技術、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讓企業真正地全程參與到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中。校企加強科研合作和新技術開發,以研促教,通過研發過程中結合創新項目、畢業設計、興趣小組,科研小團隊等相關工作,把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
(3)進一步完善“四平臺、四層次、三階梯”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四年八期不斷線,基本技能、綜合技能、創新技能循序漸進。大一、大二專業基礎技能訓練,大三專業技能訓練,大四產業技能與創新的能力訓練。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踐(實驗、實習)改革,提高實驗課程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設置科研訓練項目,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創新平臺。
(4)通過開展講座、論壇、社會實踐、科技服務、公益活動、參觀、競賽、文體競技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拓展素質,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散思維的形成和基本方法、工具的掌握,為專業后續模塊學習和專業能力培養打好基礎。
4 結語
一級學科背景下,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社會、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課程體系結構,將創造性思維方法引進教學,按照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提高能力的原則,堅持以“基礎厚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為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我校二區辦學特點,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和實踐,建立注重職業技能,提升實踐能力的“2+2”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郭春華.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2012(2):1618-2616.
[2]陸支悅.基于研究生培養的中國高校風景園林學科建設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3.
[3]張啟翔.關于風景園林一級學科建設的思考[J].中國園林,2011(5).
[4]劉濱誼.對于風景園林學5個二級學科的認識理解[J].風景園林,2011(4).
[5]宋建軍.風景園林學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養工作調適:基于風景園林升格為一級學科后的思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
中圖分類號:G642;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3)04-0000-00
收稿日期:2013-06-04
修回日期:2013-07-02
1學科現狀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與建筑學同時位于我國110個一級學科之列[1]。建筑、園林、城鄉規劃3個學科各有特點和規律,但是在學科發展的過程中,三者需要互相依賴、融合、促進,立足各自的學科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2]。風景園林學可設5個二級學科或方向:風景園林歷史理論與遺產保護、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園林與景觀設計、園林植物應用、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3]。21世紀是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時期,風景園林學的內涵和外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3]。風景園林的外延包括景觀建筑、構筑物與工程設施的設計與建設等。
2風景園林專業發展
風景園林學科名來源于西方學科名“Landscape Architecture”,由于早期翻譯的差異和學科認識的局限,歷史上曾被譯為“景觀建筑學”,偏向人工營建的景觀。當時也有“風景園林”這一概念,偏向自然風景的內容。兩者經常被比較區分,認為兩者各有側重,也有被認為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2011年后頒布的一級學科目錄中的“風景園林”學科名,與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對應,融合了以往的“景觀建筑學”和“風景園林”兩個概念,屬于舊詞新涵義。中國的風景園林學科也有一定的歷史,以1951年原北京農業大學和清華大學合作設置的“造園組”為學科誕生的標志[4]。
新頒布的一級學科對研究內容進行了擴展,并明確了方向,能被業內接受。“景觀建筑學”在歷史上曾呼聲較大,但容易與建筑學專業混淆,其內容也被涵蓋在新頒布的一級學科內,并被替代取消。“景觀建筑學”或許改稱為“景觀營造學”比較合適, 這里的“建筑”不是建筑學中的一種類型建筑,如公共建筑、文化建筑等,而應該是“營建”“營造”的意思。目前,中國的風景園林學科被設置在農學、林學、工學及藝術學等眾多門類及學科中,沒有統一的研究內容,側重點甚至還會大相徑庭,這也導致了國內對這個學科內涵的認識模糊不清,繼而影響與同列一級學科的“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互相滲透。
全國目前的風景園林專業或風景園林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農林院校的風景園林教學體系,重點是園林植物和園林規劃設計,偏重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另一類是建筑院校的風景園林教學體系,重點在人工環境的規劃設計。
3學科關系
風景園林專業是以室外人居環境――開放空間( Open Space) 為中心, 跨越庭園、城市綠地和區域景觀尺度的規劃與設計,融合城市設計、城鎮土地利用規劃等。這是“城市綠地――城市開放空間――區域景觀”空間層面的專業[6]。在某些空間尺度上,建筑屬于風景園林中的一個元素。如何利用好建筑元素,控制好建筑元素的體量、形式及建筑圍合的戶外空間,是風景園林項目成敗的一個關鍵點。
建筑學專業先于風景園林學,是一個成熟的系統性學科,其研究內容明確。與風景園林相對而言,建筑學研究的是室內人居環境。兩者雖然有內外之分,但研究內容存在交集,涉及的學科領域也有交集。建筑內環境需考慮外環境的影響,與建筑相關的小環境應該由建筑師和風景園林師共同完成。
目前,我國建筑學專業的基本教育還是以西方現代主義建筑教育理論為基礎,重建筑的功能和實用性,過分注重場地內部的關系與結構,忽視建筑本身應具備的社會、時代與地域屬性,沒有建立與實際場地以至更大范圍地域相關聯的設計思維[7]。建筑設計受諸多技術限制,包括規劃條件、功能、結構、設計規范等,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做設計時,往往花大部分精力來滿足限制條件,而無力融入建筑設計的理念或情感元素,即類似后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風景園林學科的景觀設計受技術條件限制較少,重景觀視線,強調場地情感、人的宜居感受,給設計者很大的創作空間,可以突破學生做建筑設計時的思維局限。故建筑設計融景觀設計的教學方式,不僅解決實實在在的項目設計問題,加強建筑與環境的關系,而且能培養后現代主義的建筑思想。
4社會需求與現狀
從2001年開始的短短10年間,中國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從28.4%提升到37.37%,人均公園(公共)綠地面積從4.6 m2上升到9.71 m2 [8]。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整個社會對生活環境的品質日益重視。現代建筑設計需要滿足城市規劃對場地的限定與要求,而規劃對于場地的控制指標中往往包括25%~40%的綠地率,這就意味著一個建筑作品不僅僅需要處理建筑本身,它的周邊環境特別是綠地也成為重要的設計內容,這些任務通常落在與建筑師配合的風景園林師身上[5]。
為滿足社會的需求,景觀及園林設計公司日益龐大,但目前該類公司的人員格局普遍存在缺陷,景觀設計師不具有建筑設計的能力,或公司建筑設計力量較弱。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對外工程服務,造成一些項目不能獨立完成。就廣州幾個主要的景觀設計公司而言,如廣州園林院(簡稱,下同)、廣州普邦、廣州怡境等,都存在這一問題,比如風景度假區規劃項目,涉及到景觀建筑就無法承擔。這與公司的人員招聘有關,公司主要以景觀設計師為主,而且所招的景觀設計師很多是來自農林院校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農林院校出來的學生往往側重植物和純景觀教育,建筑設計能力較弱。
須將景觀與建筑一體考慮的項目比比皆是,如資源再利用方面,考慮“可持續發展”,舊建筑區域的再利用開發工程;城市公共空間界面的景觀建設;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垂直景觀[9]。有些小型項目同為設計類的內容,但沒條件細分工種,建筑和景觀往往一體設計,由同一班設計師完成;大型項目,雖有條件分工設計,但由于建筑與景觀關系緊密,設計師必須同時了解不同領域才能互相配合。
景觀與建筑結合的社會要求促使景觀設計公司和建筑設計公司進行人員調整,特別是景觀設計公司。易道景觀公司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公司原先定位為景觀設計,后融建筑、規劃于一體,設計師的配置也能滿足當今社會的項目要求。
風景園林學現與建筑學同為一級學科,雖然明確了風景園林的學科內容,但其概念依然可能令人誤解,并與建筑學關系疏遠。景觀設計公司的人員構制跟院校的人才培養關系密切,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往往不會做跟景觀有關的建筑設計;而建筑學專業學生又不屑做景觀設計,以為只是植物配置或者綠化小品的內容,且本科對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的教育也不充分,而且建筑學專業畢業生不愿意去景觀設計公司。簡單地說,學建筑的不重視景觀設計,學風景園林的不會建筑設計,導致綜合性人才的缺乏。
5教學策略
5.1兩學科設置互補的課程
目前風景園林專業設置有園林建筑設計,但深度不夠,特別是農林院校下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而且建筑設計的內容可擴大范圍,跟景觀關系密切的建筑類型都可以納入,如度假別墅、度假酒店、會所等。也可以強調傳統園林建筑的設計,不光是建筑形體,還要考慮傳統園林建筑構造,以應對實際工程。考慮到風景園林專業學習的內容較多,5年制的建筑學和城市規劃專業是主流,故建議風景園林專業改為5 年制比較合適[4]。
建筑學專業教育不能僅限于《景觀設計原理》《園林史》之類的理論課程,還要加入景觀設計環節,如公園規劃設計、城市廣場設計;每個類型建筑設計中也應融入景觀設計。
5.2設置景觀建筑二級專業
這里的景觀建筑專業并非以往的“景觀建筑學”,而是建筑學和風景園林學的一個分支及綜合,研究的內容是與景觀密切相關的建筑類型及其相應的戶外環境,這個環境不限于建筑庭院,可擴展到城市綠地。
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曾經培養過建筑與景觀的綜合人才,并受到社會企業好評。在學院建筑學專業成立之初,有過4年制的景觀與建筑設計方向。專業教育上,建筑設計教育2年,景觀設計教育1年半,畢業設計半年,學制比較緊湊。學生兼具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的能力,特別適合景觀規劃設計公司,也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可惜在5年制建筑學專業申請下來后,這個方向被取消。
5.3通識教育
將風景園林、建筑學、城鄉規劃學3個一級學科設置在同一學院,三位一體。頭兩年專業教育在同一平臺上教學,第三年開展各專業的內容,這也有利于響應國家的“通才教育”。這種模式是解決這一社會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國內比較成熟的工科院校的建筑學院都這樣設置,如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由于歷史原因,農林院校風景園林專業和建筑學專業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學院,或只有風景園林專業,如華南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這樣會形成各學科較獨立,交融性差。三位一體的模式,應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專業互補的理念,同時各學科的師資力量需平衡,不能一方主導,才能達到教學上的互補。
6總結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城鄉建設一日千里,各種新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涌現,包括可持續發展問題、資源環境的危機、城鄉矛盾的加劇等。3個學科涉及的領域與社會發展密切,如今在建設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1]。城鄉規劃和建筑學這2個學科的滲透關系引起了各界的重視,在風景園林學科成為一級學科之初,我們也要重視風景園林學與建筑學及城鄉規劃的滲透關系。
參考文獻:
[1] 吳良鏞.關于建筑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同列為一級學科的思考[J].中國園林,2011(5):11-12.
[2] 齊康.尊重學科,發展學科[J].中國園林,2011(5):13.
[3] 王紹增,王浩,葉強,等.增設風景園林學為一級學科論證報告[J].中國園林,2011(5):4-8.
[4] 林廣思.1951-2006年中國內地風景園林學科與專業設置情況普查與分析[J].中國園林,2007(5) :7-13.
[5] 張汛翰.加強建筑學專業的風景園林教育[J].中國園林,2001(8) :10-12.
[6] 林廣思.論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劃分與專業設置的改革方案[J].中國園林,2008(9):56-63.
[7] 林磊.如何在建筑學教育中植入景觀規劃設計的差異性教學[J].華中建筑,2009(11):173-176.
[8] 仇保興.建設綠色基礎設施,邁向生態文明時代[J].中國園林,2010(7):1-5.
[9] 趙秀恒.景觀與建筑的融合景觀建筑學的發展與實踐[J].時代建筑,2002(1):18-21.
作者簡介:
【關鍵詞】風景園林 哲學 三元論 環境生態
一、研究背景
風景園林本體有其自身產生、存在、發展的規律,這種規律既包含了源自自然萬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也包含了源自人類需求的社會發展的主觀規律。但歸根結底還是源于自然的客觀發展規律。在發現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認清風景園林,探索主觀規律,發揮主觀的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首要任務。
從現象的層面看,從客觀的時空存在到主觀的感受審美,風景園林所呈現出的“存在”是千變萬化的,產生的感受也因人而異、難以捉摸。為此,需要“以不變應萬變”,借助于哲學,經過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抽象概括,基于找到構成風景園林豐富多彩世界的“三原色”的思想,采用建立風景園林的“元素周期表”的理性方法,發現、探尋那些從古至今,在各個領域層面左右著風景園林的元素及其相互之間的耦合關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完成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首要任務。
受制于整個社會主觀認識的影響,在風景園林意識形態的歷史長河中哲學一元論和二元論一直l揮著主要作用,即使在人類社會迅速發展的當代,作為根深蒂固的意識,仍然影響著人們對于風景園林的思維理解而成為一種束縛發展的桎梏。與一元認識論和二元認識論相比較,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彌補了前兩者的不足,更為接近風景園林本體。借助于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可以澄清風景園林的基本概念,明確學科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指導學科專業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研究提出風景園林三元論的意義所在。風景園林的“意義”,可以歸納為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組成的物質環境和資源,簡稱為“環境資源元”;②人類等生命體的戶外感受和行為,簡稱為“感受活動元”;③這類環境和行為賴以存在的空間和時間,簡稱為“空間形態元”。風景園林的追求同樣可以總結為三元:①保護物質環境資源與生態平衡;②滿足引導人類的身心健康行為;③保護、組織、創造環境資源和感受活動的空間。
風景園林哲學認識論的“存在”暗示了風景園林的存在形式,風景園林哲學的“意義”涵蓋了風景園林的研究與實踐內容,風景園林哲學的“追求”概括了風景園林的目標和價值觀。與一元認識論和二元認識論相比較,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彌補了前兩者的不足,更為接近風景園林本體。借助于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可以澄清風景園林的基本概念,明確學科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指導學科專業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研究提出風景園林三元論的意義所在。依據三元論的認識論,風景園林所有“存在”的形態,可以概括為三元:“園林(garden)”;“風景(scenery)”;“地景(landscape)”,風景園林的“意義”,可以歸納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組成的物質環境和資源,簡稱為“環境資源元”;②人類等生命體的戶外感受和行為,簡稱為“感受活動元”;③這類環境和行為賴以存在的空間和時間,簡稱為“空間形態元”。風景園林的追求同樣可以總結為三元:①保護物質環境資源與生態平衡;②滿足引導人類的身心健康行為;③保護、組織、創造環境資源和感受活動的空間。從學科發展的角度看待,風景園林存在、意義、追求中各自的三元均作為基本元素,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但又并非等量齊觀。 “存在”的三元中,“地景”是具統領性的。因為,在風景園林三元“存在”的定義中:地景是大地表層,是自然與人工環境的載體,地景中富含自然與文化資源的地帶可以成為風景,園林則是以優美風景或地景為大背景的人為環境。雖然,學科理論概念研究中的“地景”是以概念中的第三元而后介入的,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地景卻是最早出現于地球之上的。
二、風景園林三元方法論和實踐論
(一)風景園林三元方法論
如何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哲學方法論的基本內容。風景園林方法論所要探索的是關于風景園林科學、藝術、工程的原理、方式、途徑,要解決的關鍵是風景園林學科的思維方式。面對風景園林所包含的元素、要素、因素,如何認識,分清主次輕重及其相互關系,面對規劃設計中的諸多選擇、如何排序取舍,需要借助方法論。方法是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立場、方式、角度,不同的方法,直接影響認識判斷、決定處理方式。
(二)風景園林三元實踐論
廣義的風景園林實踐內容包括專業教育、資源保護、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養護管理等,面向國土、區域、鄉村、城市、街區、住區、各類園區的自然與人工境域等空間范圍,涉及方法、途徑、科學、工程、技術等環節。把這些實踐內容作為一個整體,“一條龍”式地展開實行,或者取其中某一內容獨立而行,這是風景園林一元論的實踐論。把這些實踐內容兩兩劃分開,如將“設計”分為規劃和設計兩大類;將“總規”分為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城鄉綠地系統規劃兩大類;把各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分為“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和“園林與景觀設計”兩大類,如此等等,均以二元結構呈現,這是風景園林二元論的實踐論。將廣義的風景園林實踐內容劃分為三元和三元一體的組成,這是風景園林三元論的實與一元實踐論、二元實踐論相比,三元實踐論更為切合當代風景園林實踐的實際狀況。
風景園林作為自然和人類社會現象歷史久遠,作為學科專業歷史卻又不過100多年。作為三大世界風景園林體系之一的中國風景園林,在成為一級學科百業待興的今天,迫切需要從哲學的高度和深度,深入、全面地認識風景園林學科本體,尋求正確的學科觀和方法論,進而堅持正確的實踐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5-0122-02
一、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風景園林專業(專業代碼082803)屬于工學門類建筑類本科專業,可授予工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目前全國共有116所高校開設該專業,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園林與景觀設計、地景規劃與生態修復、風景園林遺產保護、風景園林植物與應用以及風景園林技術科學,交叉綜合了工、農、理、哲、歷史、管理和藝術等多個學科。該專業畢業生可在規劃設計機構、科研院所、管理部門、相關企業從事風景區、城鄉園林綠地、國土與區域、城市景觀、生態修復、風景園林建筑、風景園林遺產、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規劃、設計、保護、施工、管理及科學研究等工作;也可在風景園林、園林、景觀、建筑、城市規劃、環境藝術等專業繼續深造。
風景園林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專業知識,掌握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植物應用和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風景園林表現技法;熟悉風景園林遺產保護與管理、生態修復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風景園林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了解風景園林施工與組織管理以及風景園林研究和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各高校基于自身辦學特色、師資和教學資源配置的不同,各有側重,有的院校偏重園林規劃設計,有的院校偏重園林工程施工管理,有的院校偏重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管理。
二、基于園林式度假酒店需求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
1.園林式度假酒店發展現狀。隨著休閑度假游的興起,人們外出時不再滿足于舒適的住宿環境和可口的美食佳釀,對于所住酒店的外部環境也變得挑剔起來。休閑度假游客更傾向于選擇建在濱海、山野、林地、峽谷、鄉村、湖泊、溫泉等自然風景區附近的度假酒店。園林式度假酒店是借鑒園林設計理念和造園手法,通過現代設計手法,營造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時尚為一體的度假酒店,為賓客構建出與自然親密接觸,追求精神世界感受和生活品質的場所。
2.園林式度假酒店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在園林式度假酒店里,園林是酒店的組成部分,它服務于酒店建筑,是酒店賓客愉悅身心,活動放松的場所。但就其自身而言,園林應該有自己的完整構圖,無論人們走在園林之中,或從室內看園林景色,園林都要有完整的藝術形象。如何在酒店的整體空間環境中從建筑過渡到園林,并使之和諧統一、融溶與共,這就需要風景園林設計師來完成二者的銜接、過渡和轉化。
在園林式度假酒店的規劃設計方案中,需要風景園林師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地形、水系、植物以及人文特色和民族民俗情況;場地的容積、交通、建筑、景觀布局;酒店的建筑風格等諸多因素,從而對酒店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即使酒店已經完成了規劃設計和工程施工階段,在經營過程中,仍然需要風景園林專業人員來承擔酒店園林的日常管理,所以園林式度假酒店對于風景園林專業人才有著必然的需求。
3.基于園林式度假酒店需求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基于園林式度假酒店的需求而培養風景園林專業人才,風景園林專業應使學生具有專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能夠在有機結合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基礎上充分把握酒店園林的特點,于咫尺山林間展現步移景異的酒店園林魅力;同時應具備酒店管理基本素養,可將園林管理與酒店管理專業知識融會貫通,以滿足園林式度假酒店的人才需求。
三、L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
1.構建適應酒店行業需求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設置,不僅讓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體系,也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構建與酒店行業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設置,除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美學基礎與設計表達、園林與景觀設計、地景規劃與生態修復、風景園林遺產保護與管理、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植物應用和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傳統板塊之外,應增加酒店管理板塊,添加酒店管理、旅游接待禮儀、主題酒店設計、酒店企業文化、旅游美學等課程,以使學生能夠適應酒店行業的需求。
2.構建適應酒店園林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適應行業需求,是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風景園林專業實踐體系包括實驗、實習和設計三個部分。構建適應酒店園林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可將學生的實習實踐教學引入園林式度假酒店來完成,除實驗室項目外,學生可到園林式度假酒店實地勘察酒店園林的規劃設計,酒店園林植物的配置、養護與繁育,測定酒店園林的土壤和氣象,對酒店園林進行美術寫生,使學生在實踐中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并運用理論知識來有效地指導實踐。
3.強化學生對酒店園林景觀設計的能力。景觀設計是風景園林專業的核心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考察酒店現狀條件,把握場地特征,正確分析各相關要素的能力;使學生在設計酒店園林景觀方案時能夠合理運用地形、水體、植物、園林建筑等景觀設計要素,布局合理,構思新穎,充分反映時代特點,具有獨創性、經濟性和可行性;結合酒店當地氣候條件,充分考慮喬木、灌木、花卉的合理配置和植物的季相效果;設計滿足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符合人體工程學和景觀設計常規要求;可熟練利用AutoCAD、Photoshop、3D MAX或SketchUp等計算機應用軟件完成酒店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圖面表達清晰美觀并符合園林制圖規范,同時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法律法規。
4.強化學生對酒店園林景觀維護和植物養護的能力。酒店園林景觀維護和植物養護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時期內可以視為園林施工過程的延續,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踐向結合,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教師可先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網絡手段,為學生講解酒店園林景觀維護和植物養護規范;再通過實習實踐環節向學生展示酒店園林景觀維護和植物養護的操作方法,以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
以酒店園林植物養護管理為例,教師可先在課上講授園林植物的水肥管理、土壤管理、整形與修剪、防凍、防風、防病蟲害管理等理論知識;再利用實習來培養學生熟練掌握對園林植物進行養護管理的操作方法。由于南北方氣候條件的差異,南北方園林植物也多有不同,南方多采用常綠植物,北方園林則更強調季節變化。這就要求學生對南北方的植物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專業教師應提供和培養學生自學的思路與能力,讓學生在課外也能繼續深入和有效的學習,通過采集植物標本,認知植物圖片,了解植物習性等方法來熟練掌握常見園林植物生物特征和養護方法。
2、各省市園林綠化、景觀類設計、施工、園林監理類企業。此類方向為園林類專業(風景園林、城市規劃)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從事景觀類設計、施工、植物栽培養護、計算機繪圖、園林工程監理類等方面的工作。
3、建筑行業類企業、房產類開發公司。隨著各地房地產業的火爆,此類企業對園林類專業畢業生也有一定需求量,主要工作為建筑景觀配套設計、居民區環境設計、小區植物栽培養護等。
4、苗木苗圃公司。包括一些苗木、種子的進出口公司和相關單位。主要從事植物品種的引種育化、繁殖栽培等工作。
5、園林類教學、科研機構。主要從事園林教育、規劃設計、科學研究類工作。
風景園林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化及生態環境成為新追求,不僅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競相打起了“綠化牌”、“景觀牌”、“生態環境牌”,一些企事業單位也越來越注重環境景觀設計,使之“既要與城市環境協調,又要讓員工和客戶舒暢”,那些既懂得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和花卉苗木養護,又懂得“綠色經濟”經營管理的人才具有廣泛的就業前景。
當今世界城市化和花卉產業的興起,更促進了園林事業的發展。風景園林專業也是培養適應未來城市環境美化要求及發展花卉產業所需人才的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社會對此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社會急需大批優秀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
風景園林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生態學、園林植物、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在綜合分析、設計表達、設計實踐、科研創新、團隊合作等方面得到訓練。
1.掌握中外園林史、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原理、園林建筑設計原理、園林工程技術理論等風景園林基礎理論與知識;
2.熟悉普通生態學、景觀生態理論、群落生態理論等風景園林自然系統理論基本理論與知識;
3.掌握素描、水彩畫、鋼筆畫,中外藝術、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空間構成美學基礎,掌握傳統手繪表現技法與數字表現技術等設計表現技法,掌握畫法幾何、陰影透視、建筑及園林制圖等專業制圖基礎;
4.熟練掌握庭園、公園、開發空間、專用綠地等園林與景觀設計能力,掌握區域綠地系統與城鎮綠地系統等城鄉綠地系統規劃內容與方法,熟悉旅游景區、休閑游憩、鄉土景觀等規劃流程與方法,了解生態修復規劃要點;
5.掌握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風景區規劃與設計流程與方法;
6.掌握風景建筑、園林建筑、建筑小品等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能力,熟悉傳統園林建筑測繪、設計與營造;
7.能掌握400種以上園林植物,熟悉其園林造景運用特征,了解其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知識。掌握植物多樣性規劃、植物景觀規劃等植物造景規劃與設計。了解花藝與盆景藝術基本知識;
做好風景園林設計對城市環境與綠化發展規劃十分重要,而且風景園林設計還強調人文藝術性及“風水”學說。所以,市政相關部門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工作時,應把人性化、人文藝術性與自然地域元素相結合,以綠色植物和地理環境為基礎,開發與設計出更多優秀的地域特征與人性化明顯的風景園林作品,并借此突出當前風景園林的地理環境以及社會發展。
1 人性化與自然地域元素的設計理念
1.1 人性化風景園林設計理念
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要求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生活,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又不能拘泥于形式層面,務必要做到人文藝術色彩、人性化的精神層面需求。同時也要保證風景園林在城市規劃發展中的實效性,否則會導致城市風景園林整體水平下降,與最初目的相違背。此外,風景園林設計階段基于人性化設計的差異化區分也十分重要,可以對城市風景園林規劃進行年齡段人群的區分,規劃與設計不同用途及風格的風景園林,對應兒童可以設計動畫人物或是益智、早教類的園林剪裁,對應老年人可以設置乘涼、散步、休閑的風景園林區域,以此突出風景園林設計的人性化。
1.2 自然地域元素設計理念
我國幅員遼闊,東西與南北橫跨伸展面積都很大,又屬于多民族國家,而且包括各種地理類型,造成我國擁有非常多種獨特的自然地域元素特色。我國當前的風景園林設計對于自然地域元素設計的融合還較少,缺乏較為完善與全面的設計體系和標準。將自然地域元素設計理念內化到人性化設計中,對設計的戰略部署與規劃進行妥善的構思與研判,主要包括因地制宜、注重生態、以人為本等方面;利用地方特有的自然地域元素進行優化、新技術應用,使其成為一種多方面、經濟效益較高的風景園林設計[1]。
2 風景園林設計現存缺陷
2.1 風景園林設計風格較少
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的綠色發展意識觀念的提升,全國各地已然發展出非常多規模不同的風景園林了,但缺乏擁有獨特風格、體現人性化與個性化設計的風景園林,造成全國各地風景園林大致相同的現象出現。許多地區的風景園林的設計甚至被地方政府干擾,出現“腐敗化”,為了政府官員而設計的風景園林,這與風景園林的建設目的大相徑庭,這樣的風景園林必然缺少特色風格、自然地域元素與人性化需求。
2.2 風景園林設計效仿現象頻出
我國近年來城市化發展進程的飛速推進導致人們缺乏對于特色娛樂與休閑結合的風景園林的設計理念,也少于對此的研究,很多風景園林的設計方案與實際建設都處在學習、效仿與借鑒的階段,甚至是直接效仿國內外風景園林設計方案,無法在設計層面提升,長期進行下去會導致風景園林設計與實際需求不符甚至是棄用,催生人民群眾的不信任感與抱怨。
2.3 風景園林設計團隊專業素養不高
風景園林項目在設計階段的方案與規劃相對于實際實施更加重要,關乎整個項目的質量與其在城市環境規劃中的作用。但是當下許多風景園林項目的建設在前期設計階段并未經過專業的設計,很大一部分項目直接全權交給施工企業來執行,而一般的施工團隊并不會擁有風景園林的設計專業素養,或是為了利潤不聘請專業的風景園林設計團隊,導致風景園林設計處在一種惡性循環之中,無法得到提升與進步,甚至出現浪費資源的情況[2]。
3 人性化與自然地域元素結合設計應用探究
3.1 實現風景園林設計的人性化需求
在風景園林的設計階段,設計、規劃與建設人員和團隊必須根據實際用途與使用人群進行全方面的人性化設計,提升風景園林的綜合實用性。隨著全國各地風景園林的出現,大量相似風格與特色的風景園林層出不窮,難免會造成社會群眾的“審美疲勞”,而且城市規劃與現代化進程也難以優化,所以風景園林必須通過獨具一格的人性化設計才能突出重圍,提供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滿足。風景園林設計團隊需要充分分析與探究風景園林的用途、人群與人性化需求,努力實現風景園林設計的人性化需求與特色呈現,比如城市花園這一類型的風景園林設計,其主要用途是居民休閑、散步或是晨練,出于人性化設計必須使其與居民生活區交通便利性提升、活動區域的劃分、人行步道的比例與設置等等,設計人員如此重視人性化設計便能有效實現風景園林設計的人性化需求。
3.2 完善與優化風景園林設計
風景園林的整體與局部細節上的把控直接影響風景園林的質量與效果,而且在風景園林設計方案中體現對人性化考究的細節更能滿足風景園林設計對于人性化設計的需求。因此,可在設計階段更加注重細節方面,完善并優化風景園林的設計。比如設計對路線長短、瀏覽時間有不同需求的路線,并合理且清晰明了地設置指示牌,進行游覽道路的規劃與人民群眾的引導,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的同時,優化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還可以對風景園林中的樹木、綠色植物、花朵等加上說明牌,提供相關品種名稱及產地分布情況等,或是設置二維碼進行樹木知識的傳播,可以優化游客的游玩體驗,還能加深游客對樹木、綠色植物的認識,讓游客覺得不虛此行。此外,還可以合理運用燈光,實現夜晚營造氛圍的目的,能更好地提升風景園林的檔次感、體驗感以及層次感。鍛煉區域與游覽道路也要加強細節優化,充分考究市民群眾的人性化需求,提升到風景園林的設計中來[3]。
3.3 加強風景園林個性化特色設計
風景園林的個性化設計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呈現出自身的特色與個性化體驗,不顧風景園林的發展,一味地進行效仿、借鑒將會嚴重阻礙風景園林設計的進步以及個性化特色的形成,無法結合當地居民群眾以及自然地域元素也就難以產生個性化特色。首先要將當地自然地域資源做好分析與探究,從本地特色、人文藝術、自然地域元素著手進行優化風景園林的個性化設計,盡可能在滿足風景園林的使用與人民群眾人性化需求的同時,提升風景園林個性化特色。
3.4 多元化風景園林設計理念
在風景園林的設計階段中,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多元化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板塊與區域的科學布局與劃分能有效提升風景園林的實用性。單一供觀賞、散步的風景園林儼然無法完全滿足社會群眾的需求,要深入了解多元化風景園林設計理念,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做出多元化的、適應性強的設計方案,滿足人們與風景園林建設的需要。
3.5 強調當地自然地域元素
在新時代的風景園林設計中,必須要考究當地的自然元素,許多風景園林的設計由于設計風格定式或是極力追求某個綠色植物的設置,完全忽略該綠色植物與當地環境的適配程度,直接從原始森林或是野外移植過來的樹木或是綠色植物可能無法適應當前風景園林,造成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目的無法完成,還會提高養護成本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所以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應強調當地的自然地域元素,對風景園林的樹木設置、草坪配置以及生態系統進行統籌規劃,使其能形成運行較為穩定的生態系統,降低養護成本,實現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最終目的。風景園林的設計不僅關乎于此地的生態系統還能帶動產業的發展,設計師可以購買當地花農銷售的樹木、草坪、花卉,以實現風景園林設計與當地自然地域元素結合,降低植物不適應性帶來的影響。而且這樣還能實現就近原則,在降低了運輸時間和成本的同時,減少運輸過程中對苗木造成的損傷,還可以帶動當地花卉培育產業的發展,加強社會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考究與平衡,提高經濟效益[4]。
3.6 考究生態環境進行布局
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系統來說,風景園林的設計對其也有重要的影響。風景園林中草坪的設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僅可以利用草坪的特點實現水土保持、凈化空氣,還可以降低氣溫提供水汽促進降雨,再生能力強、養護成本低使得生態系統較為穩定,在實現風景園林設計需求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也有所幫助。所以要在實際設計中加強風景園林的生態環境構建以及層次化體現,實現高低層次不同的植物群落生態,使得風景園林呈現出完整的、多樣性完好的生態環境及其體系,提高風景園林設計的必要性。
3.7 人性化需求與自然地域元素配置
近些年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深受人性化設計理念的影響,但是依然存在實現不力的狀況,有害氣體及尾氣的吸收、地下根系的生長、涵養水源的作用并不能得到較好地體現。務必從風景園林的生態系統、環境氣候、水文條件、適用人群以及居民使用需求入手,做好人性化需求與自然地域元素的結合與配置,解決人與自然和生態之間的隔閡,促進生態園林的發展并實現其人性化以及科學性、實效性。
4 結語
總之,新時代的風景園林設計一定要摒棄傳統、糟粕的部分,努力實現設計上的人性化與自然地域元素結合,盡量擺脫效仿與借鑒的環節實現整體風景園林設計水平的提高,打造出屬于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的獨特風格與標準,實現人民群眾生活滿意度的提升與安居樂業的最終愿景。
參考文獻
[1]李曉晨.人性化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J].全文版:農業科學,2018 ,000 (001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