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7:11: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中生培養目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目標的重要性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這里的理想、方向我們可以理解成就是目標。
另外,哈佛大學也做過調查,對象是一群環境、智力、學歷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結果:3%的人有目標且長期清晰;10%的人有清晰目標,但比較短期;60%的人有目標但比較模糊;27%的人基本沒有目標。然后哈佛對這群人進行了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又如何呢?3%有清晰且長期目標的人,大都成了社會頂尖的成功人士;10%有清晰但短期目標的人,大都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60%目標模糊者,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但沒有特別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基本上是經常失業,靠社會救濟。由此可見,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啟動、激勵、凝聚、調控、制約等心理作用,對整個人生更是非常重要。
二、如何樹立學習目標
1.切實地審視自己,制定切合自己發展的目標,要切實能達到。樹立學習目標正確的方法是要切實地審視自己,制定切合自己發展的目標,要既能揚長避短,又能促進自身發展。我們普通高中的學生,多年的學習習慣及實際的知識狀況,大部分學生再走高考的獨木橋不太現實,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結合學校分層教學的實際,選擇自己的發展的方向,如向體育、健美操、民族舞、美術、音樂等專業去發展。
2.建立有效目標,核心是量化和時限性。目標就是量化后的夢想,即一個有效的目標,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目標要具體的;能量化的必須量化;目標要能夠實現的;目標要有時間期限的。如果把上述要求再作簡化,有效目標的核心條件只有兩個:第一,量化;第二,時間限制。量化包括數字具體化和形態指標化。如果某一目標能用數字來描述,則一定用精確的數字來描述。時間限制是指任何目標都必須限定什么時候完成,可具體到某年某月,甚至是某日某時某分。
任何目標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時都是無效目標,因為它是模糊目標。模糊的目標就像打靶時,若靶子都看不清,命中是偶然的,打不中是必然的。
3.建立目標要有階段性。要根據不同時段制定階段性目標。
三、如何實現目標
1.分解目標。分解目標就好像切香腸,一個大香腸吃起來不方便,但如果我們把香腸切成一片一片地入口,也就極其方便了,如果把目標分年、分月、分周、分天、甚至是分時來層層分解,按時間和計劃來執行自己的每一步目標,那么無論多大的目標,其達成都能舉重若輕。
例如,日本馬拉松選手山田本一,多次獲得世界冠軍,在他的《自傳》中是這么寫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過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起初,我并不懂這樣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標定在40公里外的終點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每個人與自己制定的目標都有一段很長的距離,這個距離常常使我們感到壓力大、信心不足,甚至是心煩氣躁,以至于有時會在奔向目標的路途上半途而廢。這時,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把這一段距離劃分成幾段或若干段,化整為零,逐一跨越,以此增強自己的信心。最終,讓自己的目標成功達成。大多數人之所以半途而廢,其實往往并不是因為目標過高、難度太大,而是覺得成功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缺乏前進的動力。確切地說,他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循序漸進,在達成無數的小目標之后,才實現他們偉大的夢想的。
2.反復強化。第一,反復拷問自己,為什么要設置這個目標。一般人在設置好目標之后,都是去想如何實現,卻沒有想為何要制定這個目標。當你能找出設定目標的六大理由時,你就會產生迫切要實現這個目標的欲望。第二,設置的目標要具體,最好有明確的數字。如果某一目標能用數字來描述,則一定用精確的數字來描述。第三,目標期限。時間限制是指任何目標都必須限定什么時候完成,可具體到某年某月,甚至是某日某時某分。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求快,太快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欲速則不達。第四,制定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也就是哪個階段完成什么,如何完成。
3.積極的心理暗示。心理學證明,積極的自我暗示可能會對我們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消極的自我暗示可能會對我們的身心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師告訴學生時刻給予自我積極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要做好!我一定能做好!同時把自己的目標張貼在明顯之處,每天反復地提醒自己,反復地強化。
4.抵御誘惑。當今社會,科技發達,文化多樣,很多都會對我們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誘惑。包括:電玩、網絡、漫畫、小說,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早到的愛情等等。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009-02
自黨的十以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高職教育得到了蓬勃發展,逐漸占領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出人意料的是,高職畢業生仍遭受著文憑含金量低、社會認可度不高、就業薪酬低等問題的困擾,高職生的發展現狀與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之間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今天,培養符合高職教育目標的高職生不僅有利于我國職業教育的長足發展,也有利于滿足市場對勞動力的多樣化需求,更是保障我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因此本文將針對高職生的培養目標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力圖為高職生培養目標的實現提出建設性意見。
一、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2006年11月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種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肩負著提高國民素質和為市場提供新型勞動力的雙重目標,其未來的發展將取決于育人性和應用性的發揮。
1、高職教育的地位
2011年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 ISCED )指出:“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學術教育,還包括高級職業或專業教育,比學術教育更廣泛”。 進一步明確了“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同等地位。早在2000年,我國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就曾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高職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同等地位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認可。
2、高職教育的育人性
教育作為有目的的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其目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社會的發展。高職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承擔著育人的職責。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不斷更新,僅僅擁有職業技能的純粹勞動力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習力的培養、職業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市場對高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職教育的育人性應體現在重視高職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
3、高職教育的應用性
在我國7000多萬技工中,高級技工僅占5%,與發達國家1/3的比例相距甚遠, 而在產業結構升級的今天,市場對工程師、高級技工等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卻在與日俱增。因此,培養與市場接軌的具有超強動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既是高職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總的來說,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一線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這一目標既遵循了國際發展潮流,也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切實可行的目標。
二、高職生培養目標的實施情況
從我國高職生的發展現狀來看,現實狀態中的高職生與培養目標之間出現了偏差,高職生培養目標的實施情況不容樂觀。
1、社會認可度低
這主要體現在文憑貶值、擇業空間小等方面。在當前的勞動力市場中,學歷是求職者最直接的敲門磚,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和教育層次的高移,本科生與研究生人數與日俱增,相比之下,高職生的專科文憑在這場文憑“大比拼”中日益縮水。不僅如此,高職生的就業空間也逐漸被日益膨脹的本科生擠占,生存空間日益狹窄。
2、就業質量低
雖然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率在逐年提高,但高的離職率依然反映著高職生就業質量低的現狀。據調查,我國2009屆高職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為45%,遠高于“211” 院校和非“211”本科院校的22%與33%。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市場更加強調應聘者的學習能力、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單純擁有職業技術的高職生們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3、高職生的擇業優勢在不斷削弱
超強的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高職生明顯的擇業優勢。但從目前的一些研究中發現,高職畢業生最引以為傲的“動手能力”與普通本科畢業生相比,已無明顯優勢; 另外,擇業的功利色彩也在不斷凸顯。據王冉(2009)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生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畢業之后都選擇留在北京,不愿回到生源地或到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西部地區。
三、現實與目標沖突的原因分析
目標狀態中的高職生是奔赴祖國各行各業生產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勞動者,而現實中的高職生并沒有得到市場的青睞,這種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受傳統人才觀、學校和學生個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1、思想觀念障礙
受“學而優則仕”“君子不器”等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的職業教育一直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工匠藝人的精湛技藝一直被認為是“奇技巧”,無法與讀書人的求仕之路相提并論。直至今天,“學歷至上”依然是企業信奉的用人準則,可以說傳統觀念是影響高職生獲得社會支持的一大因素。
2、高職院校自身的障礙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成就動機是指人們在完成任務時獲得成功的內部動力,是通過后天培養,人類特有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的動機。①成就動機包括自我提高力,認知內驅力及附屬內驅力,其是學習動機的核心部分。美國的麥克萊蘭(Mc.Clellamd,1953)指出評價成就動機的三條標準是卓越的社會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獨特的方式完成任務。②根據以上理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由于我國的招生體制,使得現在高職學生的基礎薄弱,學習的自覺性也很差,成就動機很低。故在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和激發高職學生的成就動機。作者經過多年教學的積累,總結出以下幾點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現介紹如下:
1 明確教學目標、及時反饋、提高學習愿望及動力
教師在高職病理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清晰的將這個教學目標傳遞給學生,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原因在于如果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通過學習能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達到自己的學習目的。因此,在高職病理教學中,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就要實施目標教學。我們在傳統的病理教學中,雖然也有目標教學的意識,但一般都沒有將其作為一個清晰的目標展示給學生,學生在課前也很少進行預習,因此學生不清楚老師在課上要講哪些內容,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知識,因此就很難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得出結論,要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就必須有具體的教學目標。即要緊扣教學大綱,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從而使目標的導向功能,檢測功能與激勵功能得以實現。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學生一般都會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教師要將長遠學習結果按優劣分類,反饋學習結果一般有三種形式:(1)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反饋。(2)學生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反饋。(3)學生之間相互進行評價反饋。教師在高職病理教學中,不管采取何種反饋評價,都要秉著及時有效的原則,學生越早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就會越早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學習動力及愿望。反之,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反饋,學生就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就很難有學習的動力和愿望,學習就很難進步。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在不斷反饋的過程中,很容易取得成功的經驗,從而就會產生進一步獲得滿足的愿望,這樣就能使學生的潛在的能量轉變成為行為的推動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認知內驅力的目的。③以求知為目標的內在驅動力會非常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學習,從而成為學生學習最穩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2 克服學習困難、創造問題環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動力是對知識的渴望,故教師在高職病理教學中,要緊緊抓住知識間的連接點,幫助學生找到學習中的困難,并積極幫助學生克服,在任何情況下,教師都要誘導學生克服困難,不回避困難,告訴學生雖然克服學習困難會很痛苦,但這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高職學生都有很強的求知潛能,在高職病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創設問題環境,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出難度適宜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能只依靠固有的方法及知識,這樣能更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學生達到“口欲言而未能,心求通而未達”的思想境界,在這種境界中,學生的求知欲望最強,更容易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在多年的病理教學中,在向學生教授教學內容前,通常都會提一些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使學生的心理形成一定的懸念,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欲望。除此之外,教師在解決問題時,如答案是在學生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答案,這樣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及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時,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己的自尊心,使學生的內驅力得以提高。
3 加強人生觀教育 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在高職病理教學中,學生最初的學習動力會來自好奇心,但好奇心會隨著知識的積累及學習的深入而逐漸失去作用,這時,信念和理想會取代好奇心成為最重要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高職病理教學中要積極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因此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故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使其知道自己所肩負的歷史責任,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這樣能直接推動學生的成就動機。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學習動力也會永不枯竭,將來也會取得可喜的成就。
4 應用多種方法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如具有自信心,就會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也會充分的評估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的發掘自己的潛能。有資料顯示,一個人自信心的強弱能直接影響這個人的成就動機。④因為通過實踐證明自信心的建立與過去的學習成績,失敗的經驗,在集體中的地位等有密切關系。例如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會為自己設立很高的學習目標且會有很高的理想抱負。相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通常不是為自己設立的目標太低就是目標太高,無法實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并學會客觀地評價事情,如事情成功,要歸功于自己能力強,如事情失敗,也不要輕易氣餒,要告訴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一定會成功,這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成就動機必然增強。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在高職病理目標教學中增強學生自信的幾種方法,具體如下:
(1)培養、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我們在病理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偏見,不要只注重提高“優等生”的成績,也要對所謂的“差生”進行正確引導,因為“差生”之所以差,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周圍同學老師的偏見,這種偏見一旦形成,導致“差生”對自己的認識也會出現偏差,嚴重的甚至會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就是不行。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對其加倍關懷,經常找其談心,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長處,鼓勵學生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幫助學生建立起“我能行,我能學好”的自信心。
(2)增長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教師在課前要向學生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從而使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得到提高;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來使自己的記憶能力增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多創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多思、善思,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講授病理知識,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病理聯系臨床,從而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提高后,自信心也會隨著提高,面對問題時,也會表現出應有的自信。
注釋
① 樊幫林.高職病理目標教學中學生成就動機的培養與激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33):229-230.
二、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實”,提升高中生的學習技能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現實落腳點,也是教師有效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和要求,更是貫徹落實能力培養目標的重要舉措.傳統教學活動中,高中數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和升學壓力的影響,培養學生學習技能的目標性不強,方式不夠科學,效果不夠明顯.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對高中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實”,要將能力培養貫穿落實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滲透在每一個教學策略中,發揮教師“釋疑解惑”作用,將學生學習技能培養真正落到實處,使高中生學習技能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數學學科是一門基礎性的應用學科,它與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密切而又復雜的聯系,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尋到數學學科知識點的“蹤跡”.生活性成為數學學科的顯著特性之一.三角函數章節作為數學學科知識體系構建的一個“分支”,自身就具有了生活應用性的內在特性.而高中生與其他階段學生一樣,對貼近身邊的現實問題充滿濃厚的學習和探知欲望.因此,在三角函數章節教學中,教師發揮教學情境的情感激勵作用,設置具有生活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濃厚教學氛圍中主動開展學習探知活動.
如,在“三角函數”復習課教學活動中,教師為觸發高中生自主學習探知該節課知識內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認真研析該節知識內容及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利用高中生在該階段學習認知上的特性,利用數學教學情境的情感激勵功效,設置“如圖為一半徑為3米的水輪,
水輪圓心O距水面2米,已知水輪每分鐘轉4圈,水輪上的點P到水面距離y(米)與時間x(秒)滿足關系式y=Asin(ωx+φ)+2,求ω和A的值”具有生活應用特性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的情感“發展區”得到了“激活”,內在學習潛能得到了“釋放”,主動探知新知內涵成為內在要求和自覺行動.
STS是由科學、技術和社會這三個詞所對應的英文詞匯的首個字母組合而成的,其含義是在既有社會和技術條件下,合理地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而其主要的教育理念是將學生對自然界的理解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從而在教學實踐中使學生明白科學、社會和技術三者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在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換言之,STS教育理念強調對學生科技價值觀和參與意識的培養。
STS教學理念符合我國教育改革的總方向,也就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面向現代化的總趨勢,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重視。和應試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比,STS教育有著不同的教育目標,其主要探討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在社會已進入信息化的今天,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生物教學中STS教育理念的滲透策略
1.從實際出發,豐富生物教學的內容
在現行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增加有關生物科技和社會熱點問題內容,采用綜合的方式開展高中生物教學,結合相關內容,在教學中穿插熱點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生物科學發展史教學。眾所周知,生物科學的發展史較長,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適當增加生物科學史方面的知識,比如為生物科學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學者,以及其學術成就等。
(2)注重理論教學,介紹生物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動態。在生物教學中,適當增加這方面的內容,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問題思考和探究能力。
(3)強化與生產生活的聯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應用,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可適當增加生物科技的教育,提高學生果樹、食用植物等方面的知識水平等。
2.把必修課和選修課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實踐課
(1)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必修課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渠道,由于其是全體學生均必須學習的課程,因此在必修課上進行STS教育理念的滲透,收到的效果會更好。按照必修課的教學大綱,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讓學生更好地系統地掌握生物學知識為主要目的,把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等因素綜合考慮在內,從而更好地開展STS教學。
(2)開展選修課,提升STS教學的層次性。選修課以課堂教學為主,可輔助以實習、參觀和實驗等多種教學方式,因此,開設選修課有助于更好地開展STS教學。由此,也可以看出,選修課有著較好的層次性,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以及教學的時間和地點等合理開展STS理念的滲透。
(3)增加實踐技術課,體現STS教學的多樣性。生物科學活動課是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和有效補充,因此其是開展STS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也是夯實學生生物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使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其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3.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2、表演意識的欠缺
一個好的舞蹈演員一定能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抒發人物情感,從而達到震撼心靈的藝術效果。不管是多么好的軟開度,多么高超的技術技巧,還是多么純正的舞蹈風格。它們都是為了使舞蹈演員更好的表演來服務的。對于我們的教學對象普通的高中生來講,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所認為的舞蹈就是簡單的壓腿、軟開度或者說還有一個簡單的劇目,表演意識對于他們來講,不僅僅陌生而已。從舞蹈的本質來看,舞蹈是一門傳情達意的藝術,是舞蹈演員用自己的身體去給他的觀眾傾訴一個故事、一種情感。如果舞者考慮的僅僅是自己的動作,那么怎么能達到“傳情達意”的地步呢?隨著全國各地普通類高校舞蹈專業的開設,舞蹈的高等教育也開始普及開來,但是又由于大多數生源都來之普通高中,底子薄、基礎差,針對這樣一個現實情況,如果還照搬專業院校的辦學模式。以培養高、精、尖的舞蹈人才為主,事實上是不切實際的。普通類院校該怎樣面對這個矛盾的事實呢?我認為這需要學校、教師、學生聯合起來,共同努力。
首先,普通師范類院校。
(1)及時調整培養目標。面對基礎差、底子薄的普通高中生,如果照搬專業院校的以培養尖子人才為目的的培養目標,肯定是不可行的。筆者認為作為普通師范類高校應該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培養方案,明確自己的人才培養定位。針對高中生文化底子較中專生好的特點,舞蹈學科全面推進,增加理論課的學習。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培養的舞蹈人才全面發展。而不僅僅局限于舞蹈演員的路子;
(2)制定切合實際的培養方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培養方案。在課程的設置方面,相對于專業院校,增加理論課的課時量,增開一些普及型以及舞蹈經營性的舞蹈課程,培養舞蹈全面人才,如中小學舞蹈教師、舞蹈經紀人等等。普通師范類院校,還可以以綜合資源的優勢為依托,是舞蹈學科與學校其他專業相結合,重視舞蹈領域的科研。
其次,舞蹈教師。
一、問題的提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育實踐學認為,學生學習技能、學習素養的形成和提升,都離不開辛勤的努力和艱辛的勞動。高中學生經過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習探知、問題探析、思考辨析等鍛煉實踐進程,已形成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逐步積累了一定的探究實踐的方法和經驗。隨著新課改在高中階段學科教學中的深入開展,學科教學活動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已經放在了高中生良好學習能力和高尚學習品質的培養上。教學實踐證明,高中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養成,能夠深入學習探究新知,為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提供能力保障,有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助于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高中生探究數學的能力基本形成,探究問題的方法基本領會,已經能夠進行一定的探究學習活動,但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指導,才能實現探究活動效能的有效提升。高中生探究學習活動中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改進,這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引導。
二、存在問題及分析
1.探究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強。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由于受學習容量大、解題數量多、學習要求高、學習時間緊等方面的影響,經常出現被動學習、應付學習的現象,其主動探究的意識不強。同時,高中數學教師受到高考政策、社會壓力等方面的影響,其能力培養目標意識不強,未能將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擺到重要地位,忽視了對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2.探究解答問題的方法不夠科學。技能素養是高中生探究學習活動效能取得提升的重要保障。高中生由于學習基礎較薄弱,思考探析能力較低下,導致其在探析、思考、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探究解題的方法不夠科學,思考分析的程度不夠深入。經常表現為在對一個問題或案例解析時,對問題的條件內涵及相互關系掌握和認知得不夠深刻,對案例的解答策略及規律方法運用和實施得不夠清晰和明確,導致部分高中生探究學習、解答問題時無從下手,效率低下。
3.探究學習思想未能完全形成。探究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多種多樣,經過提煉和概括可以形成具有系統性的探究學習思想。一方面,高中生在探究學習活動進程中,不能對探知新知的內涵和探析解答問題的方法做及時總結,不能科學地歸納,不能深刻地提煉,不能形成有效的解題策略。另一方面,教師注重問題案例數量和結果的傳授,忽視問題策略和方法的教學,不能為高中探究學習活動歸納和提煉出指導性、系統性的思想策略。
三、對策和建議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學生能力素養品質鍛煉和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要實現能力培養目標,實現高中生探究學習活動效能和探究素養的提升,需要高中數學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實現教學相長。
1.綜合多種教學因素,激發學生探究學習情感。情感是學習活動深入推進和有效實施的思想保證。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利用學科的內在情感因素、課堂教學因子和教學手段的激勵功效,借助于現有教學資源,采用幽默鼓勵的教學語言,創設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抓住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感,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欲望”,增強他們知難而進的信念。如在“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一節的教學中,教師為激發學生探知該知識點的計算公式及相關性質的情感,設置“某城市住房建設規劃”的生活問題,抓住學生的生活探知欲望,引導其主動探究。又如在教學“三角函數”章節時,教師抓住學生的好奇和質疑特性,采用探究性教學策略和合作性教學策略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探知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實踐的“舞臺”。
目前,高職在校生源呈現多樣化:有通過高考統招錄取的高中生,高考前自主單招的和高考后注冊入學的高中生;有通過對口單招的中職生;還有“3+3”中高職銜接的中職生和“3+2”專本分段培養的高中生。從以上生源情況可知,由于入學渠道和標準不一,錄取的學生在知識水平和能力上有著較大的差異。如高中生源和中職生源,其前期學習經歷一個是側重于理論知識,一個是側重于技能實踐。即使同一起點來源的學生如高中生,通過高考統招的和注冊入學的,兩者文化知識水平也有著明顯差別。再加上地區教育水平和個體的差異,使得高職生源更加多樣性。
這些多樣化生源存在心理狀況、學習能力、學習目標等差異。據心理健康調查,高職學生普遍自我評價低,自我調適能力較低,特別是剛進入新的學習環境,人際關系的好壞、經濟條件的差別、性別差異等都影響著其心理狀況,進而影響著其學習的專注度。學習基礎的強弱、是否擁有良好學習習慣和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都會影響學習結果的不同,為達到相同的學業要求對其培養途徑也應有差別。如多數學生入學前對所學專業了解,學習目標明確;部分學生學習目標模糊;少數是毫無目標可言。降低目標對高職學生并非良策,只有讓學生擁有適度目標,才能調動其求知欲。
鑒于高職生源多樣化的現狀,高職教育必須借鑒先進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原則,根據學生的學業基礎、目標、興趣和心智等有針對性施教,即開展分層教學分類教育,從而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在分層分類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二、基于生源多樣化分層分類教學的探索
關于分層分類教學,在國外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家哈利斯于1868年提出并實施的“活動分團制”。在國內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主張。[1]因材施教作為一種教育原則,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實施不同的教學形式,幫助其成才。分類是指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分成不同的類別,實施橫向差別化分類教育。分層是指根據學生能力把課程、實驗根據其內容和要求分成不同的層次,實施縱向差別化分層教育。[2]由于高中起點和中職起點這兩類生源,他們在文化基礎、專業技能、個人素養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實施分層分類人才培養,就是為了尋求最為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法,以滿足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一)基于學生文化基礎差異的分層分類教學
由于生源起點層次的不同,或同一起點文理科基礎的差異,學生知識、能力有著較大差異。根據文化基礎測試,針對文化知識薄弱的學生,要彌補其不足,使之達到規定的要求。所以,即使同一專業應制訂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架構、課程內容、畢業要求等方面也應有所不同。在課程體系設計中,實施分類設計,加重文化基礎薄弱生的文化知識的課程門數、課時、學分比例等,先強化他們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再提升其水平;對于文化基礎相對厚實的學生,則增加其知識文化水平的深度和廣度。如在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課程內容、時數、學期安排等各不相同,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編班。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將“大學英語”分4個教學層次、“高等數學”分2個層次、“計算機基礎”分初級、高級兩類、“基礎化學”分文科生、理科生兩類。即每個學生都根據所學的專業需要和個人知識水平跟班學習,達到相應的程度,從而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
(二)基于學生專業技能差異的分層分類教學
中職學生和職高學生在進校前通常通過了初級專業技能培訓,均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或專業特長;高中畢業生在專業技能方面是“零起點”。高職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實踐性和職業性,讓學生通過學習后在將來工作中具有一技之長。因此,在實踐教學設計中,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操作能力,在職業資格鑒定、考工等級中達到中級工或高級工標準,是對中職學生實踐教學項目學習的要求;增加實驗實訓項目、課時、學分等,加強基礎職業技能訓練,加大實驗實訓操作,這些是提高高中起點學生專業技能的有力措施。如在“烹飪與營養專業”的實踐項目設計中,要求中職起點學生強化創新菜肴的學習和設計,高中起點的學生注重烹飪基本功的訓練,這樣可以使專業技能起點不同的學生最終達到相同的學習目標。
(三)基于學生個人素養差異的分層分類教學
個人素質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發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結構及其質量水平,包括自然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價值,不僅在傳授知識而且要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經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和操作訓練獲得知識技能。面對社會高學歷的要求,中職學生自信不足,缺少成就感,導致情緒低落,厭學甚至自暴自棄。為此,中職起點學生的素質培養目標就是實施養成教育,注重職業觀、知識體系、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高中起點學生,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定位,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為此,他們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強化技能訓練、培養創新能力。[3]為提高學生素養,我院遴選開設涉及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學的公共選修課,每學期都會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修其中的一到兩門課程,對中職和高中生源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其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其知識技能提升后,再進行《大學生創業和就業教育》學習。
三、基于生源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一)“3+3”中高職聯合培養,打通升學綠色通道
中等職業教育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積極探索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課程銜接和學制互換方式方法,將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有效銜接,建立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和銜接的“立交橋”將會實現。“3+3”中高職分段學習、聯合培養,是指中職校以聯合培養的高職校的名義招生,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3年,通過轉段考試后直接升入高職院校學習3年,獲得專科學歷證書。如旅游管理專業,學院與合作中職校共同完成“3+3”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二段一體,螺旋遞進”課程體系,即中高職“二段”相對獨立,完成中職階段學習后,學生實行分流,有的進入高職(需考核合格)進一步學習提升,有的直接就業。同時兩個階段又是一個整體,課程體系相互銜接,知識與技能螺旋遞進,學生面對社會崗位,職業能力得到整體提升。
(二)“3+2”專本分段培養,構建現代職教體系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中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合理教育結構,推動現代教育體系的基本建立。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溝通,“3+2”專本分段培養模式是推進現代職教體系構建的有效舉措,也為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分類培養提供了平臺。“3+2”專本分段培養是指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高職院校在統招錄取批次中選錄優秀高中畢業生,他們在高職院校完成3年專科階段的學習,獲得專科學歷后,通過本科的轉段考試,進入本科階段學習2年,學分修滿,可獲得普通高等學校本科證書和學士學位。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7)04-00-04
社會責任感是指人基于對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關聯的認識所形成的自覺為社會盡責任的意識,以及在這種意識作用下產生的經常動機。它作為一種高級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四者的有機統一,對人的道德行為具有驅動作用。
社會責任感的養成是一個非自發的過程,需要外部系統的明確導向和內在的自教自律、自我體驗,學校是實現學生社會責任感整體提升的主陣地。目前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總體設計脫離校情,忽視社區資源、地域優勢等;而實施過程也存在培養目標空泛,不尊重學生主體性,不重視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單向灌輸依然盛行,知行脫節,忽視新媒體的作用,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等問題。[1]另外,在理論建設方面,研究者較多關注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理論研究,而以校本為研究平臺,結合實踐操作的行動研究相對較少。
我們認為,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養成,其合理的路徑應是基于學生實際生活和心理發展特點,立足學校文化內涵,整合校內外資源,進行層次化和序列化的培養。
一、培養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必要性
社會責任感是一個人立足和適應社會,并更好地服務社會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不但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是學校教育的應有之義。而在當前學生核心素養已成大勢所趨的形勢下,高中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必須有自己的校本定位。
(一)是培育核心素養的要求
近幾年來,國家的多個綱領性教育文件都明確提出了培養公民社會責任感的總體目標,它們是學校進行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方向和指針。而新近出臺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定稿,更是明確提出“責任擔當”為六大素養之一,可見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是時展的要求。
人生活在社會之中,因此社會性是其本質屬性。人的社會性體現在社會參與之中,而社會參與的核心是處理自我與社會的關系。因此,作為未來公民,當前學生必須學會遵守和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成為既有理想信念,也勇于承擔責任的人。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能秉持正確的情感態度、積極的價值取向和健康的行為方式,在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方面都契合時展的要求,這是作為未來公民必備的素養。
湖南師大附中前身為近代民主革命家禹之謨于1905年創辦的惟一學堂(后更名廣益中學),1929年確立了“公、勤、仁、勇”的校訓。這個校訓固然有著當年時代的氣息,但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社會擔當、個人追求歷久彌新。近年來學校立足校訓,深入探究社會責任感的內涵,賦予其以新的含義――將“公”的內涵擴展為對家庭、集體、社會、國家、人類負責的精神;“仁”的內涵擴展為愛自己、愛他人,仁義守信、履行義務;“勤”則理解為勤于修身,勤于學習,對自己負責,主動發展;“勇”則意味著道義行動,勇于承擔各種責任。如此,將社會責任感培養目標的確立與時展的脈搏連接起來了。
(二)是走向未來人生的需要
當前,人的關系性存在特質被侵蝕,憂患意識和未來意識的弱化以及價值認同危機的出現,使社會責任感的生成面臨挑戰。具體表現為,片面強調個人發展,忽視社會價值的創造;過于注重個人需要和利益的滿足,較少考慮社會需求和公共利益;實用主義增強,功利主義滋長,團結協作、奉獻精神不足;缺乏歷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責任感,社會理想模糊;責任認知和責任行為脫節等。[2]這既是成人社會面臨的問題,也是高中生即將面對的問題。
今天的青少年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因此必須把今天的學習同明天的建設、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明確當今時代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要樹立為中華民族在未來競爭中取勝而努力學習的強烈責任感。與此同時,高中生即將邁入成人世界,與社會的接觸將越來越頻繁,因此客觀上要求他們必須準備承擔社會公民理應承擔的責任。
而作為學校,對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更應適應社會發展的緊迫需求和學生即將步入成年階段的現實,以基本的價值認同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人翁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和為家庭建設盡責的情感等,激發學生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為步入社會奠定良好心理適應性的基礎。
二、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校本路徑
顯然,學校的情況千差萬別,相應地其辦學愿景也不盡相同,因此社會責任感培養目標的定位也應立足校情,在作為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總目標與作為個體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將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目標融入校訓,以保持兩者之間的統一性、一致性和集中性。
(一)從責任經驗出發提高責任認知
責任認知是指責任主體對自己所承擔責任的認識,即對責任內容與意義的認識,以及對責任及其行為的正確感知、判斷、理解和評價的能力。它是責任行為產生的心理依托和精神基礎,個體只有形成了明晰而正確的責任認知,才能自覺而堅定地履行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責任認知的形成不能通過簡單的灌輸、傳授、訓練來完成。高中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責任經驗,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提高其責任認知要從他們的自身責任經驗出發,從鮮活的生活事件、故事、案例等引出,引其分析、判斷、評價,進而得出結論。如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反對父母生二胎現象”“小悅悅事件”“‘薩德’部署引發的砸韓系車事件”等話題,引導學生對責任擔當進行思考,提升對責任感的判斷和評價能力,從而提高其責任認知。
(二)在多角色體驗中走向自覺自悟
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將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可見,培養社會責任感不能靠說教、滲透,因為它是由外向內,學生被動接受的。只有在鮮活的社會生活中引導、漸染,通過在生活社區、廣闊農村、活力企業、他鄉異域和網絡虛擬空間的實踐體驗,由內向外,將學生內心與外部世界有機鏈接,讓學生通過感官刺激、身體力行,主動與外界對話,與自己心靈對話,才能產生深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促進精神生命自我覺悟。[3]
如:讓學生在同一組織中扮演不同角色,承不同責任,讓學生在角色轉換中學會換位思考,并將在前一角色中承擔責任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帶到另一個角色中去。另外,基于高中生心理特點,學校應引導學生對社會責任做更深層次的體驗和理性思考。例如,組織學生深入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就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科技下鄉、土地流轉等問題展開調研,進而產生強烈的改造農村的責任感、使命感。
此外,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生長的過程,需要反復刺激,不斷強化。因此,即使相同模式、相同類型的實踐活動,也可以反復呈現,不斷體驗。在活動中,學生們主動思考,自覺運用一些道德觀點、原則、信念來調節行為,升華思想,陶冶情操,使集體觀念、組織觀念、責任意識逐漸鞏固和加深。[4]
(三)借助生涯規劃教育強化責任意識
生涯規劃教育是有效提升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因為高中生必須了解社會發展現狀,了解自我,準確定位并確立人生目標,知曉自己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在生涯規劃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認知,能使學生將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有機結合起來,將社會責任內化為一種自覺行動。從高一到高三,學生的生理和心智不斷發展成熟。如何以生涯意識教育提升社會責任感?有的學校在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上著力,譜寫“認識自我”“內心求證”“專業選擇”三部曲。高一階段,通過普及心理教育課程、生涯規劃指導課程,開展心理測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知自己的興趣、愛好,探尋潛在的能力,發現自己的特長。高二階段,通過校內外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擴大生命本體與外部世界的聯結,將學生對自身的關注置于其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國際、自然的有機聯系中,引導學生思考自己適合什么、應該選擇什么、對自己的未來將擔負怎樣的責任,激發其求知欲、發展欲。高三階段,調動學生家長資源和社會資源,開展“職業面對面”活動、職業選擇講座、職業體驗活動等,普及專業、職業基本知識,使學生對此有較為系統的了解,進而啟動實質性的專業選擇,初步確定職業走向,進一步培養對自我的責任意識。
(四)依靠新媒體輔助社會責任感培養
從積極的方面看,新媒體對拓寬學生的視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網上的正能量視頻和信息能促進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在新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應積極加以運用,以增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為學生抵御各種不良信息侵蝕及時提供幫助與指導,通過新媒體,以文章、講座視頻等資源形式對其進行社會責任感教育。通過媒介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新媒體環境本質的認知,增強媒介道德感和素養水平,這對中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中提高社會責任感意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感有著重要作用。例如,湖南師大附中先后利用藍天作文網、“12KM”原創作文網,建立“網絡作文本”,讓學生通過電腦終端、手機APP上傳作文,師生進行交互式評點。為了維護網絡正常秩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作文,正確對待他人評價,培養網絡道德意識、網絡社會責任意識,承擔網絡責任,學校每天安排語文教師輪流值班,對學生網絡行為進行及時引導,效果顯著。
(五)建立導師制解決個性化問題
由于學生的責任意識存在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成長軌跡、發展基礎、家庭環境各不相同,因 此個別化的社會責任感培養非常必要。許多學校正在推行導師制,給每位學生配備成長導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學業指導、心理疏導、生涯輔導、生活幫導。實行“導師制”,以“一對一”的指導方式,特別適合解決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中的各種個性化的問題,有利于提高社責任感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實施過程中,導師參與學生的諸多校內外教育活動,能夠及時發現、解決小群體的或者個性化的問題。導師高頻率地接受學生個體的咨詢,大大加強了思想交流的深度,從而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效度。而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尤其是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主要由班主任承擔,往往因為教育涉及面廣,班主任難以顧及全部學生個體,致使學生社會責任感中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造成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長期低效。
應該說,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工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特點,是學校教育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學校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如何立足校本,準確定位目標,合理利用和開發教育資源,優化培養路徑,可謂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艾楚君.青少年責任感缺失征候、原因與培育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10(11):21.
[2]李菲.社會責任感生成遭遇的時代困境與教育思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