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8 09:18: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消費心理分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大眾消費體系下的消費心理
包裝設計的過程是如何塑造產品形象,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的過程。產品形象塑造與大眾消費不僅僅是一個講求商品實用和符合包裝物理功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對消費心理的研究應貫穿整個包裝設計思維的全過程。
人們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感受包裝,包裝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非常直觀的印象,包裝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都在包裝的設計上體現無余。一般來講,消費者需要直接面對商品,需要在第一時間和商品零距離接近,這就要求商品的包裝設計具有直觀性。包裝設計對商品的附加值的體現,商品是否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即商品以及包裝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是否體現出了消費者的身份、層次、地位甚至情趣愛好。因為,他們購買商品除了買商品本身之外,更多的是買心情、買滿足、買自信……在商品銷售這一過程中,消費者是主體,如何激勵這個主體,即消費者想要什么,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希望得到怎樣的心理滿足,是包裝設計定位的前提。
二、消費定位與設計定位
定位就是在消費者的心目中給商品設定一個清晰的位置,便于消費者根據自身的需要實現消費目的,達到滿足消費欲望的目的。好的定位有“先入為主”的效果,設計師要想知道消費者想要什么,想得到怎樣的心理滿足,在著手設計之前,就必須對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就必須對消費市場進行有效而真實的調研。以市場和市場營銷中的各種問題為調查研究的對象,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有關信息,為計劃和決策提供依據,圍繞將要實現的設計目標,進行各類信息的處理。在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進行設計定位。
品牌包裝設計,一方面需要滿足包裝的物理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具備心理功能。要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就需要個性化設計理念的注入。同時,產品和包裝都是批量生產,不可能為某一個人的需要而設計。無論什么商品總是有其目標消費群體的,無論哪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把握目標消費群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和表現,是設計取得成功的途徑。
我們常常走進超市,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們看到的商品包裝在設計方面并不能說很豐富,其設計更難讓人感受到個性化。在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基本上還是出于對產品的需求為第一感覺,很少是先被商品的外包裝所吸引而后產生購買行為的。也就是說,商品的包裝設計對促銷起到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三、包裝設計需針對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由于社會的高度物質化,大眾消費體系的形成,使得消費者被商品和物質的體系所包圍,在這樣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階段,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使得人們的消費觀念起了根本的變化。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商品消費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方式,消費意識的有效過程主要是消費者通過日常消費的行為來完成的。消費行為就是購買商品,消費的過程就是購買動機形成到消費行為產生的過程。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需求和商品本身兩個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由于物的體系包圍了人們,消費成為了人們的主要生活方式,人們在實際消費過程中,要求商品對心理的滿足不亞于實用本身,因為,人們所消費的物品并不全都用于生活必需。包裝設計需要滿足消費者攜帶和使用上的方便,消費者在商品消費過程中要求商品的使用具有安全感。商品包裝設計具有時尚性,富有時代特色,要符合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人們要的就是在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滿足感、內心征服感,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物有所值。
四、品牌包裝設計與傳播品牌價值是包裝設計的靈魂
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如何突出產品的形象。產品的形象塑造在銷售的各個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適應作用,直接影響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以至消費行為的構成,從而影響到商品銷售這一最終目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前首先看到的是商品的包裝,商品的包裝既要符合消費者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又要能準確反映出商品的品質特點。
塑造產品形象,一方面要受內在特質的制約,即產品品質的制約;另一方面又要受外在環境的制約,即消費者的滿意程度的制約。一個高質量的產品,再加上高質量的包裝設計,使其所傳達出的信息處處讓人感覺到質量的存在,使消費者對其產生好感。作為設計本身,既注重包裝設計美感,體現產品的價值,又要能夠給產品帶來附加值,這樣來強化整體品牌設計和傳播品牌價值的意識。作為設計者,更應該多關注品牌價值是否體現和傳遞出來,產品的附加值是否被消費者所認同,這才是設計想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商品的價值在哪里?在消費者心里。設計就必須根據產品和目標消費群的心理需求來做品牌背后的文化概念,即編織一個夢來滿足消費者精神生活的需要,來引導和推廣新的生活方式。品牌設計從產品中提煉出自己的文化,追求的是產品的品質,追求的是售后服務,提升品牌形象,樹立品牌風格形象,讓品牌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精神,從而推進時代的發展。包裝文化中蘊含了價值觀,文化內涵是包裝設計賴以識別的一個重要方面。編織產品的文化是創造理念、創造一種文化即大眾文化的過程。消費者消費的是文化,是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遵循的與消費有關的風俗習慣。包裝設計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使利潤擴大化。附加值就是賣點,附加值使消費心理得到滿足,設計就是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手段。
參考文獻:
[1]成伯清,李林艷.消費心理.南京大學出版社.
如今對市場營銷影響越來越大的可能就是出生于80后的一代。他們具有獨立個性、有思想、享受生活,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特征也就受到營銷與企業管理界的格外重視。
(一)追求時尚和個性化
青少年大多思想解放,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事物,他們往往是某些新產品的首批購買者和消費帶頭人。特別在高中階段,他們會去模仿所崇拜的明星,相互觀察、議論、模仿,使得在消費流行中能盡量趕在前頭,如近年來大受年輕人追捧的匡威(CONVERSE)流行鞋。而大學階段的年輕人不僅僅受流行所蠱惑,往往在消費中還要求反映他們的個性,自信、樂觀、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生活。這些年輕人開始為自身著想,并渴望能夠自己把握未來的命運。
(二)迷戀高科技產品
在數碼產品大量充斥生活的今天,年輕人的消費熱點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消費領域,最新款的手機、數碼相機、MP3、筆記本電腦等都是年輕人迷戀的高科技產品。尤其是手機,時尚一族的年輕人總是隨著潮流更換手機以及追求最新的手機業務。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的調研顯示,近80%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為18到30歲。中國的年輕人對新技術應用很敏感,更容易接受新的概念,他們偏好使用移動新業務,尤其對娛樂導向的新業務感興趣,如彩鈴業務就是在他們的帶動下而迅速火起來的
(三)超前消費
年輕人樂于接受新的消費行為,如信用卡透支等,而新事物的層出不窮使得很多人經受不住誘惑,不懂得積累,往往陷入經濟入不敷出的局面,也導致了“月光族”等新流行語的出現。
鑒于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獨生子女家庭中,青少年具有很高的消費地位,在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可謂是“父母賺錢,孩子花錢”。據2006年麥肯錫的消費者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城市青少年每年的直接消費及因為他們而產生的年消費總額已達2900億元人民幣。各類收入階層的家庭中,約有90%的受訪父母表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增加對子女的消費支出。如果加上間接影響,其市場價值還將增加2250億元。
二、針對年輕人消費的廣告營銷分析
傳統的市場理論與營銷方法的基礎,在于對消費者行為的充分了解和準確把握。現在,隨著一批年輕態的消費者的長大,這批年輕化消費者群體的形成,其影響力將為我們傳統的市場理論和營銷方法提供新的研究基礎和帶來更多的改變。以下就當前的一些廣告營銷策略加以分析。
(一)差異化策略
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消費者的選擇口味也更加多元化。因此更加細分市場,采取針對性的策略,是諸多廠商的共同策略。在競爭激烈的電腦市場,惠普面臨本土企業聯想以及跨國品牌戴爾的夾擊,如何在此形勢下通過差異化的市場策略盡快擴大市場份額,需要惠普做出正確決斷。
惠普公司2008年在我國了“我的電腦·我的舞臺”年輕人市場策略。此戰略針對年輕人群體,以網絡為核心,通過創意方式展現自我個性,同時也是對消費細分市場的重大劃分舉措。值得注意的是,在惠普全球戰略中,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此全球市場策略的國家。對于此次的策略,中國惠普信息產品集團市場部及中小企業業務總監蕭振義說:“這是因為我們看到中國年輕人群體對未來消費趨勢和消費行為的強大影響力,這是惠普將這一策略在中國首發的原因。”。
從實施效果看,重點開拓年輕人消費市場推動了惠普電腦在中國消費類市場的品牌提升和業務發展。到2008年第一季度,惠普在中國大陸銷售了103.32萬臺個人電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9.7%,兩倍于市場平均增長。更重要的是,在年輕人市場策略后的半年中,惠普通過多方面的活動為年輕人創造了一個豐富的個性表達平臺,增強了產品的知名度和忠誠度。短短半年時間就為惠普電腦品牌帶來了17%的增長。
(二)網絡廣告營銷
遨游網絡可以說是當代年輕人的首選娛樂方式,這也促使各品牌把營銷和廣告的重點放在網絡上。百年品牌可口可樂是較早的實施網絡廣告營銷的公司之一。
可口可樂公司率先在網上設立了虛擬互動工廠,通過游戲、故事及提供各個生產階段的情況介紹,向網民解釋可口可樂的生產過程,以吸引網友上網參觀和了解。2000年8月,可口可樂又在中國建設了以年輕人為訴求對象的集音樂、電影、聊天、游戲等頻道為一體的中文網站,突出強調了互動與娛樂的特點。
以一向注重年輕人消費市場的百事可樂為例,百事可樂建立了與其公司形象和定位完全統一的中英文網站,以游戲、音樂、活動為主題,其背景則依然是創新的標志和年輕的藍色。同時,百事可樂與Yahoo攜手。2000年4月,百事可樂公司首先宣布與Yahoo進行全面網絡推廣合作;在音樂站點,如的投放力度加大;同時還涉足于體育類網站,例如、美國棒球聯盟等。從奧斯卡到古墓麗影游戲和電影,百事可樂的網絡廣告總能捕捉到青少年的興趣點和關注點
(三)娛樂營銷
在娛樂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娛樂已經成為營銷的一個載體,當營銷主體借助娛樂這種“高附著力”的介質進行推廣時,其效果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2005年,蒙牛酸酸乳與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節目達成互動宣傳,整個廣告運動多向整合資源,并高效應用資源,充分地將蒙牛酸酸乳零售業務與“超級女聲”有機的結合。
“酸酸甜甜就是我”被確定為蒙牛酸酸乳的廣告語,用“表達真我”作為創意核心,鼓勵小女生真正注意到真實的自我。在創意表現上,讓上一年的“超級女聲”優勝者張含韻進行代言,把“丑小鴨變天鵝”的訴求直接指向蒙牛酸酸乳,因為它能帶來信心及勇氣,讓小女生們實現自己“丑小鴨變天鵝”的夢想。整個廣告運動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來制造輿論,利用年輕一代的自我表現欲望制造新的賣點,整個廣告運動的影響力就像滾雪球一樣,產生了幾何極數的效應,形成了超強影響力,并最終將影響力轉化為銷售力,幫助蒙牛酸酸乳成功打入市場,獲得令人矚目的市場業績。
此后,娛樂營銷得到快速發展,仁和閃亮滴眼液冠名湖南衛視《快樂男生》,美特斯邦威服飾贊助《加油!好男兒》,而蒙牛再接再厲,與國家體育總局、央視聯合打造趣味健身活動《城市之間》,首創全民健身海選,在奧運背景下倡導全民健身,通過無門檻的競賽最大限度地與消費者互動。
(四)觀念營銷
耐克一直以“體育精神”介入廣告,較早的把運動產品在田徑場、體育館等專業應用上引入到平常百姓生活中,成為青少年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身份象征。其“JUSTDOIt”(只管去做)口號,指出運動不只是運動,而是象征了大膽嘗試、拼搏、堅持、活力,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運動無處不在。耐克的“JUSTDOIT”首創了觀念營銷的先河,引得競爭品牌群起效仿,如阿迪達斯的“impossibleisnothing”(沒有不可能),李寧的“Anythingis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REEBOK的“IamwhatIam.”(我就是我)、安踏的“KeepMoving”(永不止步)等等。
“一切皆有可能”這句口號,是李寧品牌在過去的15年不斷積累和完善的結晶。李寧贊助舉辦的大學生3對3籃球賽,其賽制和“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定位十分貼切,提出“不服就單挑”的口號,此項賽事戰火燃遍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哈爾濱、南京、杭州、成都、武漢全國9大城市,賽事轉戰120所高校,受到在校學生的熱烈歡迎。這種實實在在的活動比起單純贊助賽事更有效。不但加強了品牌的親和力和認知度,而且增加了品牌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溝通機會,能切實打動他們的心扉。比起國內其他體育品牌,單純利用“明星+廣告”的營銷模式開拓市場的做法,“李寧”組織校園活動,建立與消費的直接溝通,要明智許多。
(五)捆綁式廣告營削
麥當勞在2003年全球同步推出了“我就喜歡”品牌更新活動,麥當勞一改幾十年不變的“迎合媽媽和小孩”的快樂形象,變成年輕化、時尚化的形象。
時尚消費是在消費活動中體現的大眾對某種物質或非物質對象的追隨和模仿,是人們對于消費活動的時尚張揚。它既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質文化的形式而流通的消費文化,因為,它的載體不僅是物質的,更多的是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的東西。時尚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種享受,它不僅體現了個人的消費愛好,更主要的是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心理等內在的東西。在消費活動中追求時尚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本文擬從審美角度談談時尚消費的審美心理活動。
一、時尚消費流行的原因
時尚消費流行,起因有很多。比如,時尚服裝的流行,崇尚優越的身份和地位、對新奇事物的追求、對方便生活的向往或是出于商業目的的人為創造等等,都是產生流行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一點是由于人們心理上往往存在著兩種相反的傾向:一是想與眾不同,希望突出自我,不安于現狀,喜新厭舊,不斷追求新奇和變化的求異心理:另一種是不愿出眾,不想隨便改變自己,希望把自己隱藏在大眾之中,安于墨守成規的從眾心理。
綜上所述,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因素是流行的成因:(1)人類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變化,對習慣的突破產生了流行;(2)人類社會性模仿與自我表現的行為動機促進了流行;(3)環境的不斷人工化,廣泛的廣告媒介和信息傳播,促進人們的行動有意無意地趨同化、模式化,形成流行現象;(4)商業、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人民知識的日益豐富,多種知識的互相滲透,又促進了新流行現象的產生;(5)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會誘發新的流行趨勢和走向;(6)社會文明的發展,審美觀念的變化(倫理觀、價值觀的變化)推動了流行的產生和更新;(7)物質豐富、生活水準的提高,提供了流行生存發展的土壤。另外,大眾市場與流行理論中的符號互動學說則認為在社會領域中所發生的某種人際互動,可對時尚的流行產生影響。
無論某個消費時尚現象所體現的是上述哪個或哪幾個決定因素,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消費時尚是一種選擇,而選擇又基于某個特點鮮明的變化,并且,這個變化在當時看來符合審美的標準。這一方面解釋了為什么消費時尚與審美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另一方面,說明了在消費時尚的成因中,審美是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說,正是基于審美的需要,人們才會選擇消費時尚,并且不斷創造新的消費時尚。
二、時尚消費中不同消費者審美心理取向
消費時尚作為一種資訊,不斷地向消費者提供可供參考的“形象模型”,而消費者也十分清楚,倘若自己按照這樣的模型去“包裝”自己,那么他將被人們稱贊為“美”或是“時髦”。然而,在人們得到這些資訊后,首先要選擇自己的生活狀態與某種“形象模型”的結合點,不同的選擇體現出消費者對于時尚文化的敏感程度并反映在他的消費過程之中。根據消費者對消費時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敏感型、主觀型和漠然型。
敏感型消費者對消費時尚有極敏銳的感受力,會習慣性地、自主地尋找第一手的流行資訊,并且在最短的時間內消化吸收,隨之便去尋覓對應的時尚,去體驗那種流行資訊中所描述的感覺,他們會盡量使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感受傳播中的感覺相一致,也會最大限度地向時尚讓步,讓自己去適應這種新的體驗新的感覺。
從審美判斷上講,敏感型消費者對時尚的需求和寬容性都非常大,具體表現為流行資訊所提供的模型與個人生活狀態之間的結合點很多,結合度也很強。可以說,敏感型消費者愿意將自己的生活“交付于”時尚,對于時尚的捕捉和消費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階層中的消費者并非都是富有的貴族消費群體,事實上包括任何職業和任何年齡,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時尚的訴求。從心理層面上講,敏感型消費者對時尚有一種很強的需求感和依賴感,時尚資訊對于他們來說猶如航標,他們需要這些資訊來引導他們的生活與消費,并從中得到審美價值的體現。敏感型消費者常常對流行時尚的傳播與推廣采取積極與肯定的態度,他們會最大限度的“容忍”各類風格迥異的流行時尚的不斷翻新,并不斷的“翻新”自己,追隨流行。此類消費者生活豐富多彩千變萬化,正反映了其內心的空虛,因為他們對于美沒有一個永恒的定義,但他們卻從內心中十分迫切的需要被別人稱贊為美和時髦,因此總在不斷追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營銷領域中競爭的日趨激烈,許多企業從市場營銷活動的實踐中已經逐漸認識到,營銷活動的中心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只有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一系列活動中才能發展自己。而要做到滿足消費者或購買者不斷變化的需要,企業的市場營銷部門必須分析各類購買者購買行為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探索和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規律,才能制定出相應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營銷目標。
然而,企業的營銷部門在探索和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產生和形成過程的規律時,都會遇到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暗箱———五個“W”和三個“H”,即“什么”(What)、“誰”(Who)、“哪里”(Where)、“何時”(When)、“為何”(Why)和“如何”(How)、“購買多少”(Howmany)、“愿意出的價錢”(Howmuch)。由于這八個問題都存在于消費者進行購買時的心理活動中,因此被稱為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暗箱。
一、“什么(What)”是消費者購買心理的起點
消費者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的需要還會隨著時間、地點、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有的消費者對自己的需要比較明確,企業可以通過市場了解消費者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商品和服務;而有的消費者對自己的需要并不十分確定,企業則可以通過對自己產品的定位,告訴消費者他們的需要是什么,進而使消費者獲得滿足,企業得到發展。例如,消費者明確的需要是優質的產品加服務,那么在同行業的企業中誰提供了相應的產品和服務,誰就是市場的贏家。比如對于眾多品牌的洗衣粉,當消費者無從選擇時,“不傷手”、“無磷”洗衣粉的定位就告訴了他們的消費者,這就是“你們需要的洗衣粉”。
二、“誰(Who)”是消費者的購買角色
消費者是誰,屬于哪類消費群體,指的是企業的目標顧客;而購買角色,則是研究不同的購買活動中不同人的位置和作用。消費者的購買角色有五種:提倡者、決策者、購買者、影響者、使用者,其中購買者是企業的直接目標顧客,而其他購買角色則是企業的間接目標顧客,這些間接目標顧客對于購買者的影響又會直接導致其購買行為。因此,企業所面對的消費者是很難準確定位的,只有深入研究和了解消費者角色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三、“哪里(Where)”和“什么時候(When)”是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地點、購買時間的選擇
在哪里購買,即了解消費者在購買某類商品時的習慣,在商店、超市、商場,還是專賣店;在哪里使用,是要了解消費者是在什么樣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什么場所使用商品。企業只有掌握自身商品的特點,了解消費者購買商品地點選擇的規律性,將自己的產品通過不同的銷售渠道送達消費者能夠或可能選擇的消費場所;根據消費者使用的地點、場所的特征,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則更具適應性。消費者購買時間的選擇,通常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節日、假日、日常購買等;不同商品、不同消費群體購買商品的時間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農民消費群體的購買。企業在對自身產品定位比較明確的基礎上,掌握消費者購買時間的規律性,就能把握市場,爭取主動。
四、“為什么(Why)”是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動力
消費者有自身的消費習慣和偏好,同時,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還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偏好、影響購買行為因素的影響力都是消費者購物時的內心活動,這些內在動力受消費者的消費觀、態度、興趣、氣質、性格、年齡、消費技能、生活習慣、家庭狀況、職業特點、信仰以及接受信息、環境刺激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要了解弄清這個問題是比較困難的。但企業只有探明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原因與動機,才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消費者的需要,滿足這些需要,促進企業的發展。超級秘書網
五、“如何(How)”、“購買多少(Howmany)”和“愿意出的價錢(Howmuch)”是消費者購買方式、購買數量的選擇
消費者由于所具備的條件不同,能夠選擇的購買方式也是不同的,又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習慣、偏好等的差異以及對環境、信息刺激的感受力的不同,能夠接受的促銷方式也不同。企業弄清楚了這兩個問題之后,不僅可以針對不同商品的用途突出商品的差異,還可以作出適當的促銷決策。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消費者已經從過去被動消費變成了主動消費,更多的消費者已經認識到購買商品的數量與購買商品的價格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對商品的價值也有自我估計、自我評價的能力。因此,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必須了解消費者的自我意識,制定恰當的促銷策略,提供更多的適宜產品,不斷發現消費者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市場份額。
在市場比較狹窄時,企業的營銷人員可以通過大量的觀察和了解,弄清楚消費者購買心理暗箱中的部分問題,但在擴大的市場中,產品品種、功能的增加,消費者觀念的改變,消費者購買心理暗箱中的問題則更加復雜化了。企業只有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尋消費者購買心理的規律,才能針對市場的需要,促進現有產品的銷售,開發新產品,拓寬服務領域,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參考書目:
一、引言
消費心理學與營銷人員心理學課程是高職高專類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核心課程,通過該課程的設置讓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掌握消費者基本的消費心理和行為規律,提高對消費行為的引導和預測能力,以更有效地開展市場營銷活動。該門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必備的消費者心理分析能力和以消費者的心理規律和需要為出發點的思維習慣,提升學生情商素養,同時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其他技能的培養提供心理學支持。
二、課程改革的思路
消費心理學在高職院校課程改革中有過多種嘗試,筆者也在實踐中探索建設一門適應高職教育特點和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課程。解決該課程理論性強與高職教育注重實踐和動手能力之間的矛盾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如何增加課程教學直觀性、課程成果的應用性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可操作性成為該門課程建設的難點。基于以上問題,在市場營銷專業崗位能力調研的基礎上,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課程設計理念,以消費者心理發生發展過程為依據,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設計該門課程。筆者在課程建設中明確了三方面的改革思路。其一,強調工作需要與學生需求并重。注重學生職業崗位能力需要,兼顧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其二,簡化理論,以夠用實用為主,精講多練,重實際操作,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其三,關注學生學習特點,教學模式切實可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該課程通過設計消費活動各環節和場景,選擇典型業務環節,組織消費心理活動知識,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便于學生結合營銷實務掌握消費心理,提高分析與運用心理規律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在市場營銷活動中以消費者心理規律和需要為出發點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課件、教材、練習等多種形式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設計情景顯現、仿真模擬、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組織實訓教學,強化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具備基本消費心理分析和運用的職業能力。
三、課程內容改革
采用基于模塊的任務驅動式教學。高職院校消費心理學的教學內容,應圍繞著市場營銷專業崗位技能體系結構確定,堅持理論夠用、實用,側重實踐教學的基本原則。教學內容選取要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針對性強、適用性高,內容設計要在增強學生感性認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理性分析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筆者在課程教學內容的整合上,合理劃分教學內容模塊,使消費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逐步完整,內容結構合理有序。以消費者在營銷活動中的心理表現和營銷人員對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心理把握為主要脈絡,結合營銷活動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序化教學內容。包含了課程導入、消費者心理現象、確定消費群體、設計符合消費心理的產品、營銷購物環境、營銷人員心理訓練六大模塊。教學過程中要周密設計消費活動場景,選擇典型業務環節,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提高分析與運用心理規律的能力。本著“理論夠用,注重實踐”的原則開展教學內容實施,實施中注重精講多練。各課程模塊在教學實施中,理論與實踐關系的處理上,各有側重。
四、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
在教學實施當中,為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筆者在消費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和教學方法選用上,做了積極的探索。第一,教、學、做、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構建了任務驅動,教、學、做、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課上任務與課下任務結合,借助小組學習模式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展開課程教學。在此教學模式下實現了以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引領學生進入預設教學情境、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和成果總結,學生要通過感知情景、接受任務和完成任務的過程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并在成果展示和小組互評、總結當中獲得提升。第二,靈活多樣、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采用課件、教材、練習等多種形式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設計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組織實訓教學,強化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具備基本消費心理分析和運用的職業能力。其一,角色扮演與情景模擬增強課程學習的參與感,角色扮演與情景模擬演示法是按教學項目,以一定的主題及情景為主線,先把模擬市場的情境確定下來,安排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角色演練。強調學生知識的活化,通過情景模擬讓學生獲得一個具有工作意義的學習結果,除了印證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讓他們有成就感,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其二,教學小組討論法提升增強學生協作、配合能力和團隊意識。采用學習小組學習模式,設立5-8人為一學習小組,實負責制,組長負責與任務實施掛鉤,每次任務選定一位組長整體負責。小組在成立伊始有組員討論選定具體產品作為本小組主推產品,在課程的教學活動實施中,每個小組都會以選定產品實施活動。這樣使得小組團隊成員通過密切關注該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使用、售后各個環節,課堂上展示、說明該產品的營銷策略與技巧的運用,分析該產品的產品定位、目標顧客群等,強化學生消費者主體的營銷理念與分析能力,深化對營銷活動的理解,將知識與實際更緊密的結合;其三,實地觀察與調查豐富課程學習的感性認識。觀察法是使消費心理知識學習顯性化最直接的手段,借助于學生的自我觀察和銷售場所實地觀察調查,通過和營業人員交流,進一步了解消費者不同的購物動機和購買表現,對售賣場景布置、營銷策略使用做綜合考察。并通過撰寫消費日記的方式,強化對知識運用的反思和總結。把學生帶到企業現場,在現場調查、考察能很好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其四,典型案例討論(視頻分析)提升課程學習的理性認識。采用案例(視頻)教學,把現實的書面描述,呈現在學生面前,請學生進入被描述的情景現場,進入營銷者和消費者角色,以當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尋成敗得失,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奢侈品的設計美學
眾所周知,僅依靠品牌效應難以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奢侈品之所以能保障經久不衰的品牌壽命,與其產品本身帶來的設計魅力密不可分。根據此次對奢侈品市場的調研分析,可將奢侈品的設計美學歸根為以下幾個特征:有溫度的手工藝術,昂貴、稀有的材料以及獨特的設計風格。
1. 有溫度的手工藝術
即使隨著制造業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生產機器代替傳統手工,人們還是會追求工匠的手工制品,因為這些手工制品擁有機器無法達到的美妙。奢侈品牌一直保持著手工制作的傳統,并保證其完美品質。例如在愛馬仕的工廠里,一位工匠每周大約只會制作十五只皮包,從選皮,切割皮料到縫制,每一步驟都精益求精。即使是皮包上的一個金屬配件,也會經過捶打、拉伸、磨光等步驟使之散發出珠寶般的生命光彩。很多奢侈品牌以傳統的或獨特的工藝著稱。“馬鞍針”是愛馬仕傳承了100多年的特有的縫制馬鞍的針法,是運用兩根針一根線的縫法,以保證騎士安全的牢固的針法。如今這種針法被用在了縫制皮具上,使之異常的牢固耐用。
2. 昂貴、稀有的材料
奢侈品大多使用昂貴、稀有的材料,這符合與其他大眾商品拉開距離的品牌定位需求以及人們追求新奇的心理特性。奢侈皮具常使用牛、羊皮兩種材質,而牛皮又分為頸部皮,小牛皮,公牛皮等,羊皮也會按照羚羊皮、公羊皮等細分。同時還有鱷魚皮、蟒蛇皮、袋鼠皮等其他特種材質。公司從世界各地采購上等皮質,再由專門的工作人員的精挑細選。在材質的處理上也會使用大量創新技術,例如路易威登經典的Monogram帆布系列。Monogram帆布是一種噴膠帆布,在合成的纖維制成帆布之后,將化纖溶膠直接噴在上面,壓花而成。與普通帆布包不同的是,Monogram帆布具有防水,防刮花的特點,這種輕盈和堅固耐用的質料已成為路易威登完美品質的標志。
3. 獨特的設計風格
設計風格也是奢侈品的設計美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明確的風格及設計理念是品牌打動人心的關鍵。例如,MIUMIU是定位于女性消費者的品牌,設計風格輕靈簡約。在材質上MIUMIU多使用羊皮、清逸布料等柔軟的材質與金屬鏈條搭配,顏色上多用藍色、粉色等明亮輕快的色彩,形式上經常會采用一些不同的形狀以及運用褶皺、蝴蝶結等元素來加強女性的特質。這些鮮明的設計理念使MIUMIU的設計風格獨樹一幟。此外,很多品牌會一直延續著自己的品牌設計基因,并隨著時代的改變進行新的演變。如菲拉格慕的“Gancino”。Gancino 的創意產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這種金屬扣環應用到菲拉格慕的各種皮革配飾和鞋品中,并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聲名鵲起,如今菲拉格慕品牌的皮帶、皮包等用具仍然沿用這種金屬扣環。 Gancino這一獨特的標志已是菲拉格慕的品牌象征。
奢侈品的消費心理分析
1. 奢侈品消費心理分析
通過分析不同購買群體的消費心理,可以將中國奢侈品購買者的消費心理分為三種:符號性消費心理、從眾性消費心理以及享樂性消費心理。
(1)符號性消費心理
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的數據,有76%的人群認為奢侈品是超出實用價值的“社交符號”,象征著財富、社會地位。基于這種認知,當人們擁有足夠的財富時就會消費奢侈品,以此證明自己從屬于某個特定階級的一員。對于一個普通白領而言,一件奢侈品手袋往往要花去幾個月工資,而這種獨有的奢侈品符號卻可以給他們帶來自我的存在感與優越感。這種符號消費不斷激發著人們的消費欲望,從而出現了對奢侈品趨之若鶩的現象。
(2)從眾性消費心理
相比西方人注重獨立自我的觀念,東方人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即更容易被身邊人群帶動消費,這就產生了從眾性消費的概念。當某種消費品在部分人群中開始流行時,這將引起其他人的追隨,以保證與他人的行為一致性,避免心理上的矛盾與沖突。這種從眾性的消費使人們在購買奢侈品時更多關注社會趨勢而非自我需求。
(3)享樂性消費心理
奢侈品以卓越的品質特征和優良的設計被人們所喜愛。對高收入階層來說,奢侈品已不僅僅是一件商品,已成為了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他們并不會為了追隨大眾而消費,而是在眾多品牌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奢侈品消費對于此類消費者而言,為了追求生活的精致與自我享樂而消費。
隨著經濟的發展,保險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服務行業,在社會生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商業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有著自身的消費者和相應的消費需求。把握保險消費心理,積極開展保險商品的營銷活動,是擺在新老保險公司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本文擬分析商業保險消費心理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有效地進行保險營銷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保險及保險消費
在保險理論界,各國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保險下了定義,較為普遍適用的定義是:“保險是結合具有同類危險的眾多單位或個人,以合理計算分擔金的形式,實現對少數成員因該危險事故所致經濟損失的補償行為。”
商業保險以保險作為經營的對象,在這里保險取得了商品的形態,它具有經濟損失補償的功能或者說能夠提供經濟保障,從而滿足人們轉嫁危險損失的需要。保險是一種純粹獨立形態的保障性商品,它的體化物即為保險單。保險的消費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是商品交易的關系,保險消費的前提是支付代價(保險費)。進行保險消費必須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商業保險消費也即投保人交付保險費購買保險單,接受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在保險標的發生約定事故時,得到保險公司的經濟損失補償,或當約定事件發生時,得到保險金的整個過程。基于保險自身的特性,保險消費也有著不同于其他消費行為的特點:
1.存在危險是保險成立的條件。因此,保險消費的前提是消費者有著潛在危險;
2.保險消費必須是多數人的共同行為。保險是根據大數法則、不確定性風險損失率、概率論等數學手段對經濟損失補償的部分或全部進行平均分攤,保險消費的過程也是多數人的互助過程,因此必須有多數人參加;
3.保險消費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保險是事后補償經濟損失,保險合同履行的結果建立在合同規定條件下,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基礎之上。因此,消費者在進行保險消費決策也即購買保險單時,不能明確知道自己的消費結果;
4.保險消費具有個人性。保險合同所保障的是遭受損失的被保險人本人,而個人的稟性、行為等將極大地影響到保險標的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因此,保險人根據不同投保人的條件及其投保標的的狀況決定是否接受抑或有條件地接受其投保。
二、保險消費心理分析
消費行為的直接原因是其心理動機,它是人體內在的主動力量,能夠驅使、促使消費者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而進行消費活動。投保人參與保險活動,同樣也是受一定心理支配的。
(一)求平安的心理
保險動機是直接推動保險消費者進行保險活動的一種內部的動力。它是一種對保險的需要,這種需要是客觀要求在保險消費者頭腦中的反映,其表現為保險意向、愿望等的產生,對保險消費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具有五種需要。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會交往需要;四是被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一般,一個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會向另一個較高的層次發展。保險需要以生理需要為基礎,是安全需要的一種延伸。具體而言,人們對保險這種特殊商品的需要,是源于人們對安全、穩定和秩序的需要。
(二)儲蓄心理
隨著保險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型的險種得到了推廣,比如當前的子女教育婚嫁保險、養老保險等都有投資儲蓄的特點。一些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會考慮這類保險。這類險種一方面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有儲蓄保值的作用。這種心理對于保險消費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在保險消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受社會風氣、消費階層、社會群體等因素的影響,產生某種與其職業階層、群體保持一致的心理。一些人聽周圍的人說保險是件好事就投保。這種人投保具有盲目性,他們往往并不清楚保險的內涵和意義,這種由從眾心理導致的保險消費往往不是持久的。
1997年底,保險出現了幾近“脫銷”的火爆場面。在“搶購風”中,有大批一哄而上、人云亦云的盲目者,到第二年續交保費的時候,才發覺自己的經濟實力沒有辦法承擔如此高額的保費,年復一年地續交下去力不從心,不少人被迫退保。退保除了給雙方帶來損失,一些退保者還常因費用損失與保險公司爭論或投訴。
因此,從眾心理盡管在一定時期內對于保險消費會起到促進作用,但是這種促進作用并不持久。
(四)自私取利心理
受自私取利心理驅使的保險消費行為往往置保險公司于不利。如上所述,保險消費具有個人性,因為保險標的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以及發生危險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保險消費者自身行為的影響。而投保過程中,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存在顯著的信息不對稱。
自私取利心理的保險消費者十分清楚保險公司的職能、經營方法以及有關的規定,他們把保險當成了牟利的階梯。他們在保險中不擇手段,或超額投保或隱瞞投保條件,故意把預計必定要發生的危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比如私人危房、集體危房投保等等。甚至有一些人會故意制造保險事故來欺騙保險公司的“賠償”,比如人為制造失竊的假象,騙取保險公司的財產保險賠償。這種心理雖然促使了部分保險消費行為,但是這種消費行為本身是不利于保險業發展的,隨著商業保險相關法規的健全以及經營的規范化,這種心理也會趨于減少。
(五)運氣、僥幸心理
在前面的分析中說到保險消費的結果依賴于在規定的時期內,符合合同規定條件的事件是否發生。保險消費的不確定性導致了消費者的運氣、僥幸心理。
一部分人認為危險可能發生,他們憑著運氣心理,指望交納較少的保費得到一筆豐厚的賠款。但是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后,沒有保險事故發生,便自認為投保不必要,預防災害是杞人憂天,這時候他們的防災性心理就會消失,而僥幸心理卻占上風,最終導致退保,這類人的投保動機不穩定,這種心理不能持久地促進保險消費,對保險消費有著阻礙作用。
(六)依賴心理
影響保險消費的還有依賴心理。這類心理部分受到了過去計劃經濟的影響,他們認為發生了意外,個人可以靠單位,單位可以靠國家財政或是民政救濟。同時,中國人傳統的朋友互相依靠、父母靠子女、子女靠父母心理也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人們的依賴心理。在這種心理影響下,一部分人不是采取保險的方式防備危險,而是依賴于親人、朋友或是單位、國家。這種心理導致了部分人對于保險消費的淡漠態度。
(七)比較選擇心理
與其他消費行為一樣,消費者在保險消費時也有著比較選擇的心理。他們會根據能夠獲得的市場信息,對各種保險商品及其可能的替代品(比如投資型的險種和儲蓄之間有一定的替代作用)進行比較,通過分析其價格和質量,從而選擇對他們來說效益最大的。
三、影響保險消費心理的因素分析
不同的保險消費者有著不同的保險消費心理,保險消費心理受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之間也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影響。
(一)個人心理因素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心理結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個性傾向。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個性傾向導致每個人有不同的風險態度。風險態度是影響保險消費者心理的內在主要原因。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Arrow把人們對風險的態度分為三種,第一種“好冒風險的”;第二種是“回避風險的”;第三種“風險中性的”。風險態度不同,面對未來客觀存在的危險,不同的人有不同防備危險的需要,也就有不同的保險動機,進而有不同的保險消費行為。
(二)保險商品的質量和價格
消費行為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追求“價廉物美”,因此,保險商品本身的質量和價格成為影響保險消費心理的因素之一。
保險商品的質量體現在保險企業的服務質量、理賠度、人員素質、職業道德以及經營環境等要素。其中保險企業的服務尤為重要。除了災后能夠得到一定的補償之外,消費者還希望在投保方案的設計、防災技術咨詢等方面得到滿意的服務。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保險服務還需要注重對市場的調研,及時捕捉信息,不斷開發設計滿足時代要求的險種。
保險商品的價格即保險費。商業保險消費是建立在一定的貨幣支付能力基礎上的,所以,保險商品的自身價格對保險消費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一般來講,兩者呈反方向關系變化。個人或單位購買保險時是比較理智的,他們遵循的是最大邊際效應原則。就是說,他們會根據自己有限的收入和所獲得的市場信息,去選擇最需要、最有價值的保單。
(三)社會因素
1.傳統文化的影響
傳統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生活方式、倫理道德等等。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的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深深地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保險消費心理也同樣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
首先,受勤儉節約思想的影響,許多人對于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費往往是精打細算的,而且通常更為關注眼前節省,而沒有考慮長遠的利益。
其次,受傳統家庭倫理觀念的影響,許多人把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看是家庭內部必須履行的責任,不接受將這些責任轉嫁給外界,從外界尋求保障的保險行為。再次,普遍存在的求同心理也是受傳統文化影響而致的,人們力求與外界保持一致,也即所謂的“求大同”。
最后,封建迷信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保險消費心理,人們一方面忌諱考慮未來的危險,存在僥幸心理;另一方面面對危險,一些人寧愿求助于“神靈”或將一切視為“天意”。
2.社會群體的影響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中,通常一個群體中的人有著某些相近的客觀條件,如年齡、性別、職業、支付能力、文化水準等。每個人的保險消費心理也就受到了自身所在群體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其他群體的影響。社會群體內部的交流和溝通不斷促使群體信念、價值觀念和群體規范的形成,這就形成了群體之間的一致性。一般來說,個體出于對群體的信賴以及對離群的恐懼心理往往希望保持群體之間的一致性。
面對保險消費,個體有自己的判斷力,但是在其做出決策時,群體就對個體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了個體的心理和行為。
(四)經濟因素
1.經濟的發展
經濟發展對保險消費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原因在于經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經濟實力。
經濟發展只有在滿足了人們第一層次的需要后,繼而引起了人們更高層次的需要。在人們收入較低時,首先考慮的就是滿足生理上的需求,解決溫飽的問題;在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第一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之后,人們開始更多地考慮安全問題。收入上升的結果將增加其支出,其中的部分支出用于購買耐用消費品,如汽車、房屋等,人們擁有的實物財產也就越來越多。因此,需要考慮的財產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同時,個人開始意識到身體的健康將帶來持久的收入,進而為自己和家庭帶來幸福,因此也更多地關注身體的安全。因此,經濟發展促進了人們的保險消費行為。
2.社會保障程度
社會保障政策是由國家制定,對公民個人提供某種形式的補貼以彌補他們由于退休、失業、傷殘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損失,并在他們患病期間提供醫療服務的一項政策,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內容。由于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有一定的替代效應,因此,社會保障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商業保險消費心理。通常,社會保障程度越高,覆蓋面越廣,消費者的僥幸心理和依賴心理越強,越不利于保險消費。
一、 消費者網購心理分析
(一)追求文化品味、時尚和新穎商品的消費心理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消費心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35歲以下的年輕人82.2%的人有求新求奇心理。他們認為商品的款式、流行樣式很重要,講求獨特。人們這種求新心理使新產品往往比較暢銷。消費者在各類消費中將更加注重對品牌的追求與自我精神的體驗。在購買商品時追求名牌,甚至忠誠于名牌,而對其他非名牌的同類產品往往不屑一顧。消費品牌化產品或名牌商品既可以滿足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又能讓消費者通過品牌消費彰顯個性與自我,讓消費者最大限度地體驗到自我價值與自我存在。
(二)表現自主、獨立和體現個性的消費心理
特別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識日以增強,強烈地追求獨立自主,他們不僅僅是追新逐異,而且要求在消費中反映他們的個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在流行的個性化家電,國內家電廠家也相繼在互聯網推出了定制家電的服務,在保證基本功能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對功能、外觀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在廠家的模塊庫里自主選擇。
(三)突破時空界限,滿足方便、快捷的消費心理
消費者希望以最少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能夠最方便地購買到他們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網上購物的特點:一是時間上迅速快捷。網上購物每天24小時隨時準備接待顧客,為上班族業余時間購物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二是選購商品簡單方便。在網上選購商品,可以“貨比三家”,消費者挑選余地大大擴展。消費者隨時可以挑選出自己滿意的商品。三是網上商場還可提供異地買賣送貨的業務。
(四)消費者有一種從眾心理
絕大部分消費者有一種跟隨大流的趨向,他們不想標新立異,也不想落差太大。受這種心理支配的消費者構成了后隨消費者群,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顧客群。調查表明,當一種產品的消費率達到40%后,就會產生該消費品的消費熱潮。網絡商品的消費者中這種心態的人很多。
二、制定網絡營銷策略的基礎
(1)開展網絡營銷需要準確定位目標市場。合理的市場細分策略需要企業圍繞市場段、特殊領域、個體差異、年齡結構、行為方式等來制定,尋求本企業獨特和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在各個營銷環節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信息來界定投入多大,投資回報率怎樣,據此公司可以制定網絡營銷的具體階段性目標。
(2)加強網絡內部管理是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堅實基礎,一個企業如果擁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個性的網站,就能夠很好地開展各種網絡營銷活動,使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時效性。企業網頁的設計必須注重內容的創意和更新,以及網絡技術的維護和使用;提高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設置專門的網絡營銷機構,負責戰略實施與內外部協調。
(3)目前我國企業長期處于物流系統的信息反饋滯后,配送水平較低的現狀,多數從事物流活動的上網企業僅限于介紹企業狀況、業務范圍、業務流程等,而提供報價系統且具有支持運輸協議簽訂、運費支付、在途貨物查詢等功能的網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企業必須加強物流管理。這就需要企業自組送貨隊伍近距離一對一直接服務,或選擇合適的銷售商作為流通環節的中間站,承攬存儲、運輸、交付、服務、管理等一系列業務。
三、基于消費者心理的網絡營銷策略
(一)網上商品的定價策略
1.利用低成本優勢的低價策略借助互聯網進行銷售,可以減少實體店面的租金及各種店面費用,比傳統銷售渠道的費用低廉,因此網上銷售價格一般來說比流行的市場價格要低。大多網絡消費者就是由于追求價廉物美商品的心理,進行網絡購物的。
2.個性化的定價策略。公司可以利用網絡營銷技術和輔助設計軟件,幫助需求者選擇配置或者自行設計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個性化商品,同時愿意承擔自己付出的成本價格。追求個性化商品的消費者往往也能接受較高的價格水平。 轉貼于
3.增加消費者轉換購買心理成本。企業可以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使消費者形成產品上的心理差異,同時也培育了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4.加強營銷定價的心理設計。人機對話是網上購物的基本特征,為了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售貨人員一定要注重營銷產品或服務價格的心理設計。
(二)網絡分銷策略
企業要充分利用網絡的記憶和追蹤功能來設計訂單系統,盡量減少客戶訂貨時的麻煩,從而提高訂貨的可操作性。同時告知客戶能收到貨物的時間范圍,能讓客戶自主選擇運貨方式。另外企業可利用自己傳統銷售渠道的供貨系統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也可委托專業的運輸企業進行產品的配送服務,確保貨物能盡快有效地到達消費者手中。
(三)保證技術支持和完善安全體系
1.技術支持及網絡維護一個良好的網站設計,除了要功能完備、信息豐富外,還要考慮到消費者的瀏覽方式以及購買流程,可以加快消費者的購物速度,節省消費者的購物時間。網站在維護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預見能力,企業要想在網絡營銷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必須加大技術和安全體系方面的支持。特別是在網絡銷售大幅增長、網站瀏覽量加大的時候,企業的硬件配套設施必須迎合用戶的需求,要為客戶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同時企業還要加強網絡保護,包括企業信息、用戶資料、財務安全和網站安全等多個方面網絡安全意識,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樹立了企業和銷售商的形象,增強其可信可靠度。交易資料受到保護、交易安全有所保障,才能使消費者放下畏懼心理,進行網絡消費。在網上交易系統和程序中,應當利用好現有的安全技術,如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以及認證技術或利用虛擬專用網來防止或減少信息被竊取和篡改的可能性。
2.加強支付安全系統針對網購消費者最關心的資金安全及支付問題,建議企業在網絡營銷中用數字簽名代替傳統印章,簽訂電子合同,出具電子發票。企業通過網上調查收集消費者對該產品或服務客戶的服務評價、使用體驗等,來傳承推廣自己的網站誠信度,不斷增強用戶的認可程度;在產品或服務展示的同時,展示該產品/利用口碑亦能增加用戶購買的興趣和信心。使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四)企業網絡營銷中的傳播與溝通
傳播與溝通在網絡營銷中十分重要,溝通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對尊重和自我價值的需求,也有利于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良好關系。企業還可以利用優秀論壇的力量在受歡迎的相關論壇注冊,避免直接推薦自己的產品,以專業的角度在帖子中回答網友的問題,在論壇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博客的興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它的經濟價值,很多文章被其他各大媒體紛紛轉載并在消費者之中口口相傳。在進行網絡市場調研時,要與消費者建立情感紐帶;給消費者提供物質獎勵;對消費者不提敏感性問題;對消費者進行選擇性調查;向消費者發送其感興趣的信息;將傳統市場調研和電子郵件相結合。網絡商家只有在充分分析網上消費者的特征、掌握消費心理的前提下,才能有針對性地根據各自所擅長的領域,確定經營方向和經營目標,開辟網上銷售渠道,作為互聯網起步最早的成功的商業應用,網絡營銷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并在傳統市場營銷活動的基礎上,全方位的調動了顧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互動性,擴大了企業的銷售范圍,增強了競爭力,是對傳統市場營銷的一個補充。提供網上服務,更好地開展網絡營銷活動,使之達到預期的目的,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順應網絡經濟的發展潮流。
參考文獻
[1] 趙盈.張躍.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行為的特點及其對網絡營銷的影響[J].江蘇商論,2004,(4).
[2] 李藝,馬欽害.顧客心理安全感對網絡服務消費行為作用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07,(6).
隨著高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的規模不斷擴大。人們一定發現,每個學校的外面總會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對的市場也就是學生,他們都是依賴學生生存的。很多的商家在競爭過程中,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學校了,并爭著到學校做廣告。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市場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運用有效地營銷策略來搶占這個巨大的市場,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探索的。
我通過對粵東地區四所高職院校的調查發現,大學生市場存在明顯的消費特點。比如,大學生消費行為呈現個性化、時尚化、多樣化,且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呈多元化趨勢。與此同時,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趨于理性化。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大學生市場也存在著許多問題,表現為:盲目消費、攀比消費并有較強的從眾心理。
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作為企業來說,如果想搶占大學生市場,獲得巨大的回報,就必須在認真分析和了解大學生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對市場進行細分,選擇自己的目標市場,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確定與目標市場相適應的營銷組合,即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銷售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的組合。以下我就自己的觀點提幾點營銷建議:
一、產品組合策略
企業應開發適合大學生消費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力求進行產品創新,以激發大學生的消費欲望。比如,目前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擁有手機,手機企業可以提供多種風格、多種款式和色彩的系列手機裝飾產品,供不同偏好的同學選擇,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再如,電腦、MP3、數碼相機等商品在大學生中擁有率也在不斷提高,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開發適合大學生市場的產品。同時,企業還要注重大學生休閑產品的開發,調查顯示,40%的學生休息時間是在睡覺和上網,一些具有商業價值而又有益于大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的項目卻沒有真正地開展起來。比如說課外培訓教育及旅游項目等。企業在產品提供上要有針對性,使產品組合豐富多彩并能及時更新以適應大學生多樣且多變的消費性格。
另外,在服務性行業,如自助洗衣店、熨燙、縫補衣物的服務店,以經營各類考試用書、學習用書為主的書店等等,都是大學生急需的。特色的小餐館、美發店也有穩定的市場需求。企業在產品開發的思路中,除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外,還要考慮產品的包裝,品牌以及所有附加利益和服務等整體價值。大學生消費注重產品的實用方便,對服務要求不高,但被人尊重的心理比較強烈,有較強的品牌感。企業要讓大學生感受到作為顧客的優越感,建立一個反應迅速的顧客意見反饋系統,及時妥善地處理大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
二、產品定價策略
由于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經濟上尚未獨立,市場整體消費水平不高,使得針對大學生而開發設計的產品的定價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但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特點是規模巨大,因此,企業在產品定價時應注重產品的市場規模,而不是產品的單價。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產品定價應充分利用規模經濟,擴大市場份額和規模,降低產品成本,并且保持產品質量穩定、優良。
三、渠道創新戰略
調查發現超市是大學生最常光顧的購物場所,因為超市的商品品種全、價格低、購物環境輕松。校園內的便利店通常集中在食堂、宿舍樓附近,非常方便大學生應急型購買。日常用品的銷售渠道應當以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渠道。另外,網上銷售、直銷及團購等方式,也是非常適合高校大學生這一群體的銷售方式。網絡上最適合的產品是流行性高和新潮的產品,如書籍報刊、軟件、數碼產品等。采用這些銷售方式時,還可以提高大學生消費者的參與程度,比如與高校的學生會、社團等組織進行合作,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就業、實踐機會給大學生,樹立企業的形象,加強關系營銷及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
四、針對性的促銷策略
促銷策略應注重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建議企業重點不放在傳統的媒體,如電視、報紙等大眾媒體,而轉向針對性強的互聯網廣告、校園賣場的POP廣告等。而激發熱情的互動性活動策劃將是大學生市場促銷的非常有效的形式。各種形式的競賽、文體活動、講座、晚會和各類社團活動吸引了大量學生參加,是企業增強大學生的關注,加深對品牌的印象的時機。加強與高校有關部門和各種學生組織的聯絡,將當前最新的商品信息和消費動態,及時在學生中進行宣傳,也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品牌的建設。
作為企業來說,一方面要吸引學生認購企業的產品,一方面還要對學生進行消費引導,因為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基本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是大學生中也存在盲目消費、攀比消費等不良現象。有些消費項目與缺乏理財能力和追求物質享受等因素有關。這種不合理的消費行為雖然不是大學生消費行為的主流,但卻不容忽視。消費者的價值觀念和對生活的感受等是影響消費行為的根本原因。對于關注大學生市場的企業而言,應當主動承擔傳播健康消費觀念的責任,而非抓住大學生心理的弱點,借機謀取暴利。企業也應當看到,大學生的消費潛力在學生生涯中并未完全體現,但卻是品牌忠誠度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企業不能只考慮短期利益,而是以創造顧客滿意與長期社會福利為企業目標。企業在開拓市場的同時,需要配合學校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和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共同推進健康的校園消費文化的建設。這對于培育大學生市場,擴大社會消費以及促進社會生產,都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重視大學生的消費市場,不僅有助于企業的市場開拓,提高企業的利潤和銷售水平,同時也有助于充分滿足大學生的消費需求,更有益于指導和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消費理念和理財能力,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參 考 文 獻
大學生一進入大學之門,即意味著要遠離家鄉父母,消費大概在3000元每學期,一年也就是6000元了,(這還是南昌水平,別的省份可能更高)全國高校在校學生約有一千三百多萬人,總的估算,約有七百八十億了,可見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消費群體呀,難怪有些老太太常說,我就是在學校門口賣茶葉蛋也可以把自己養活。細心的人們一定發現,每個學校的外面總會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對的市場也就是學生。他們都是讓學生供養的。很多的商家在競爭過程中,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學校了,并爭著到學校做廣告。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市場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運用有效地營銷策略來搶占這個巨大的市場,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探索的。
一、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特點
上面說到,大學生每人每年平均消費6000元人民幣,這些都是他們的自主消費,作為同一類人,他們在消費的時候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即他們有什么樣的消費心理呢?下面來具體探討一下:
(一)獨特性
大學生處于消費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渡時期,一方面表現得求新求異、富有好奇心,對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別強。于是在社會許多新穎玩意的吸引下,“試一試”的想法成了這種心理的源泉。因此他們往往走在了朝流的前列,同時又追求個性,喜歡做把自己打扮得與眾不同,或是購買一些與眾不同的物品,以求引人注意達到一種自我滿足的效果。
(二)興趣性
目前許多年輕人都是“追星族”,大學生也是如此。于是,他們便把生活費的一部分用在購置自己偶像的磁帶或CD上,畫報,娛樂報,還有一些專業雜志等和明星有關的東西。另外還有上網,其實每個大學生都會有這樣一筆開支,只是或多或少,據了解,有的學生一年上網的錢,都得花好幾千元。總的來說,大學生容易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花錢,主要消費對象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
(三)時尚性
有人說,大學校園是最時尚的地方。他們總喜歡時尚消費,比如旅游、電腦、和手機消費,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特別是女生們的服飾,不要很多錢,但是搭配很現代、很時尚。她們在選購服飾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想花不是很多的錢,去購買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衣服,結果呢,實在是喜歡,一狠心,花一個不低的價格把它給買下來了,過后卻難過好幾天,成天叫著自己大出血,在選購其它東西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男孩子就有些區別了,他們一般是準備已久,根據手頭情況去購買相對較高檔次的品牌,也不會太計較已花掉的錢。由此可總結出兩句話,男生少購買,大品牌,強出手;女生多出動,中品牌,軟上手。
(四)從眾性
不同的校園環境也會有不同的消費習慣,這跟校園內的氛圍有關。如某人搞了一個發型,大家覺得不錯,在理發的時候也就自然會想到那種效果。其他還包括穿著消費,運動消費等,都有一定的從眾性,但也要注意各校的差異性。
(五)攀比性
身在周圍都是同齡人的環境中,加之有不少學生的家境不錯,特別容易出現攀比的風氣。這便使許多人產生了“別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別人去那家高檔餐館吃飯,我也就想去,再加上時下的某些時尚主題,促進了這種心理的形成,跟進了流行大軍。明顯的主要有,購買一些流行產品及吃喝玩樂方面,而這樣的東西一般又比較花錢,但有的同學就把它當作一種身份的體現,愿花很大的代價來購買它。
(六)禮節性
在大學里,禮尚往來是很重要的消費力,今天你過生日,我得送禮給你,你請我吃飯。明天輪到我過生日或是有什么喜事,你又得大手筆的還我,還有的是一幫學生,某天某個人請大家吃飯,或是消費什么,隔幾天另一個人覺得自己要還禮,又是一幫人出來消費,結果是一個接著一個,并不斷地循環,這樣極大地擴大了消費的量。
(七)盲目性
這種心理特點的形成是基于前面幾種心理的,且從眾性心理起了主導作用。另外,受許多商家看準學生的這種消費心理而推出許多商品之類因素的影響,導致大學生消費的無的放失。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張新專輯,某運動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長時間,便會“你有我有全都有”。其實所買的商品是否實用,或是否有使用價值,在購買時學生不一定會去多考慮。“見好就買”似乎已經成了當代大學生消費的重要特征。
(八)沖動性
大學生消費也具有年輕人所共有的特點,即在購買物品時,有時候容易產生沖動購買,例如他們容易受廣告促銷的影響,明明本身就沒打算過要購買這種產品,但當時推銷員說得很好,或是看到廣告很有吸引力,而突發其想地要購買,結果買后又后悔了。
(九)圍繞女生性
男大學生的消費一大部分是用于交往,而更多的是用于和女生交往的,也就是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特容易花錢,細心的人不難發現,一些酒吧、中檔餐館及一些公共消費的地方,絕大多數都是男女生共同消費,而且在這個時候,男生一般都不太在乎花多少錢,只要高興就好,所以消費完以后,皆大歡喜。而同種性別的人在一起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女生,可能會少于平時的消費量。
轉貼于
(十)無計劃性
相信念過大學的人,都知道當代大學生是最會哭窮的,不管他是否很有錢,也許他一年的生活費在1萬元,但還是總叫說沒錢,每當到了月末,或是學期結束的時候,有的甚至在開學一半,就開始叫著沒飯吃了。其實他們都是很有錢的人,一開始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有很多錢,有些東西看起來也不是要很多錢,又好像很實用,結果見到好的東西就是想購買,后來打開錢包才發現,原來錢這么不經花。當意識到要節省的時候,錢也就快差不多了,以后就只能省吃儉用了。由于錢袋落差太大,他們也就開始大喊窮了,殊不知是當初自己用錢沒計劃好。這是許多有錢大學生們的一個通病。
二、商家營銷策略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市場是如此的巨大,而且,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特點也非常的鮮明。作為營銷人員,該從哪些地方出發,具體實行一些什么樣的策略,才能使商家獲得最大的利益。本文認為主要通過以下幾點:
1. 許多大學生特別注重個性的宣揚。總喜歡自己與別人與眾不同,所以,生產廠家應該注意使自己的產品盡量新穎,有特點,能夠區別不同的對象,并運用不同的方式,滿足不同的對象。企業要滿足大學生的個性需求,可以開展個性營銷、定制營銷和網絡營銷。大學生都會上網,而且電腦玩得很轉,剛好為商家開展網絡營銷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而且網絡營銷也可以滿足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具體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營銷是一種以消費者為導向,個性化的營銷方式。網絡營銷的最大特點在于消費者主導。消費者將擁有比過去更大的選擇自由,他們可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和需求在全球范圍內找尋滿足品,不受地域限制。通過進入感興趣的企業網址或虛擬商店,消費者可獲取更多的有關信息和其組合,使購物更顯個性。以個人報紙為例,消費者可事先設定他們偏愛的欄目和版面,由此而獲得一份完全依據其個性設計的報紙。這種個性消費的發展將促使企業重新考慮其營銷戰略,以消費者的個性需求作為產品服務提供的出發點。其次,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人工智能、遙感和遙控技術的進步,現代企業將具備以較低成本進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增強為個性營銷奠定了基礎。但要真正實現個性營銷還必須解決龐大的促銷費用問題。網絡營銷的出現則為這一難題提供了可行的解決途徑。企業的各種銷售信息在網絡上將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可以極低成本發送并能隨時根據需要進行修改,龐大的促銷費用因而得以節省。企業也可以根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和要求通過自動服務系統提供特別服務。例如可通過電子郵件向消費者傳送特定的信息或致以節日的問候。這樣使得商家盡可能地滿足大學生個性消費的需求。
(2)網絡營銷能滿足大學生對購物方便性的需求。網絡提供24小時服務,不存在節假日或營業時間限制。消費者可隨時查詢所需資料或購物。查詢和購物過程需時極短,程序簡便快捷。在一些選購品或有特殊性的商品購買中這種優勢更為突出。例如書籍的購買,消費者不必遍尋各大書店,也不會因本地書店沒進貨而求之不得。這一特點使網上購物特別受那些需要大量信息進行決策的分析型消費者或以縮短購物時間為目標的消費者青睬。可為大學生購物節省時間和精力。
(3)網絡營銷能滿足價格重視型消費者的需求。如前所述,網絡營銷能為企業節省巨額的促銷和流通費用,使產品成本和價格降低成為可能。而消費者則可在全球范圍內找尋最優惠的價格,甚至可繞過中間商直接向生產者訂貨。與電視直銷或多層次傳銷相比,消費者不必負擔高昂的廣告費用或傳銷員的多層銷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價格實現購買。剛好滿足了大學生對產品低價格的追求。
2. 針對于大學生消費的興趣性和時尚性,建議某些商品在銷售過程中能和一些明星的東西混在一起,作為贈品也行,比如畫報、歌碟等。另外,售銷商還應在一些新出事物上大作宣傳,做一些比較新鮮、活潑的校園促銷活動。還可以通過播放一些有關校園靚麗生活廣告,把它同時尚連接起來,引導一種時尚消費。這樣的話,同樣會吸引那些具有從眾和攀比消費心理的人。
3. 商家要注意利用好大學生消費的盲目性和沖動性購買行為。如何能使人們購買,關鍵是促銷手段和行銷方式,如何激發學生在第一時間里購買,這里大概有這幾種情況:(1)廣告說得很好,一聽就想吃或是想用;(2)價格便宜,買一送一,或是送別的東西,讓人感覺購買該種東西很劃算;(3)有精神價值,比如一些紀念品,或是小玩意兒;(4)有挑戰性,比如搞一些能考驗智商的謎語或游戲。
4. 不管是產品生產廠家,還是服務業,只要是重點面向學生市場,都應特別注意女生的服務。產品或服務業不僅要多注意適合女生的口味,還要注意營造一種浪漫的氣息和氛圍,甚至可以考慮向女生提供免費服務,引來了女生,自然就會帶來很多男生的光顧。
5. 針對大學生用錢針計劃的特點找準銷售時機。大學生用錢一般很難有計劃性,而且是越有錢,計劃性就越差,作為商家在制訂一些銷售方略的時候,一定要看準時機,最好在開學的那段時間,同學兜里都比較滿,容易購買一些高價商品,而到后半學期,特別是快放學的那一個月,除一些比較便宜的食品外,其它商品促銷活
動最好停止。因為,學生已經沒錢了,并且那個時候考試也快到了,他們一心想著學習了,沒那么多精力去關注
這些商品。
三、結語
大學生是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也是當前很多商家爭向競足的焦點。誰能利用更好的營銷策略,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獲得更多大學生的青睞,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成為最大的贏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