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8 09:18: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跨文化交際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教師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組成要素,并以此為基礎對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
(一)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本組成要素。從本質上說,學生必須要掌握相應的語言能力,包括語法知識、句型結構等等才能夠組織語言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夠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語言環境
在此基礎上,語言環境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組成要素之一。具體地說,語言環境可以歸結為語言發生的情景、各地的風俗文化等等。不同的地區擁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導致其語言的思維不同,其所表達的意思也并不一樣。在正常的跨文化交際中,因為語言環境不同所導致的問題并不少見。
(三)文化底蘊
另一方面,交流者的文化底蘊也是跨文化交際的組成要素之一。從根本上說,語言是某個地區或某個聚落在文明和文化不斷發展與進步中逐步形成的,當地的文化與歷史造就了各地語言的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交流者需要尋找相應的話題,需要進入相應的語境,需要根據交流的文化背景來說出得體的話。換言之,如果學生沒有相應的文化底蘊,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無法正確理解他人的語言思維,也無法尋找相應的話題并使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良好有效的交流。總的來說,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本質就是跨越文化、文明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它要求學生擁有基本的語言能力,能夠進入相應的語言環境,并且可以在一定文化底蘊的支撐下尋找相應的話題,利用得體的語言保持有效的交流,這就為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探析
(一)自主探究學習模式
從實踐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高校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長期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導致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較低,無法掌握基本的語言能力。具體地說,在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下,部分教師以幫助學生應付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機械反復的練習,并針對學生的應試能力進行教學。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很難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寫作、聽說能力,也無法切實掌握相應的語法知識,無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跨文化交際。教師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集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包括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和寫作能力等多個方面,同時教師也要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能夠正確的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教師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采用自主探究學習模式,也就是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簡單地說,教師不能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也不能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應該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使學生主動的建構語法體系并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以高校英語閱讀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中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在傳統的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閱讀,而后根據材料后的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模式只能讓學生在不斷反復的練習中提高應試能力,卻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自主探究模式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制定相應的閱讀教學任務,例如找到每一個段落的中心句,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將課堂教學時間的25%留給學生閱讀,35%留給學生自主探究,20%留給學生討論與交流,最后的時間對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完全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不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就會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夠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和資源進行探究,其獲得的認知更加深刻,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高校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高校英語語法教學中,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中,教師就能夠避免大量的講解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能夠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建構系統的語法知識,達到提高語法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目的,這就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二)實踐教學模式
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應該讓學生進入到相應的語言環境中,要讓學生逐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要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思維,避免學生誤解他人表達的真實含義。因此,教師應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真實的交流,要通過真實的跨文化交際逐步領悟不同文化語言思維,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他人的真實含義。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大學生進入社會進行跨文化交際,可以進入外資企業進行社會實踐,要求學生利用英語與他人進行真實的語言交流。這就能夠將高校英語教學上升到實踐教學的層次,讓學生在與他人的跨文化交際中對特定的語言環境有所領悟,能夠逐步了解不同文化的語言思維,達到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組織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與設備,教師就能夠組織學生利用MSN、FACEBOOK等國外流行的交友軟件與國外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這就為高校英語實踐教學提供了新的渠道與平臺。在多媒體的有力支撐下,學生就可以擺脫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更簡單方便的與國外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并且在交流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情景教學模式
此外,情景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情景教學模式,教師就能夠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情景中,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分析和研究,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不同文化與語言思維的差異,能夠站在新的角度理解與分析,最終能夠有效的進行跨文化交際。因此,教師需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語言環境。首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法開展英語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與設備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英語視頻或電影片段,并要求學生按照劇情進行角色扮演。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進入到相應的情節和情景中,能夠在特定的情景中開展更有效的英語聽說能力訓練,幫助學生領悟相應的語言環境和語言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首先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使用英語教學授課,并要求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另外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英語學習小組,要求小組中的學生要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學習與交流。這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在課中與課后不斷的進行英語練習。在這種背景下,學生處于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這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領悟英語,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
(四)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
與此同時,教師要在進一步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也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文化,能夠在交流中尋找合適的話題,并進行得體的對話。這就需要教師在現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拓展教學,要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要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西方文化的教學。例如,在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能夠組織學生閱讀西方的歷史書籍,逐步了解與掌握西方的文明起源,能夠逐步理解西方的語言思維和文化習俗。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尋找共同的語言,同時避免學生因為文化習俗的差異導致交流的失敗。又如,教師可以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法給學生播放英語電影,讓學生在觀看電影或音像中逐步了解西方的歷史文化,達到提高學生文化底蘊的目的。
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的交際。
一、語言知識與語用知識并舉,了解西方文化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向較注重教學的內容和語言能力,即培養學生能造出一些意義正確、合乎語法規則的句子的技能。但是學生沒掌握語用知識,不知道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具體環境中用英語進行準確的跨文化交際[1]。“不懂得語言的運用規則,語法規則將變得毫無用處”(Hymes1972)。如“Whydon''''tyouopenthedoor?”是一句符合語法規則的句子,但它含有強硬的命令口氣,就不適合對長輩或初交的人說這句話,可用“Whynotopenthedoor?”來表達。又如,當夸獎別人的菜做得好時不能說“Ididn’texpectyoucouldmakesuchdeliciousfood!”(沒想到你能做一手好菜!),通常可說“Whatadeliciousfood!”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往往比較寬容,而違反說話規則會被認為是不夠禮貌的(Walfson,1989)[2]。這里的說話規則是所在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必須存在的一種默契,一種雙方交際時都遵循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Principles)”[3]。為使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能準確運用所學語言,必須語言知識與語用知識并舉,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而高職學生就是欠缺文化背景知識。如《大學英語精讀III》Unit4“LadyHermitsWhoAreDownButNotOut”的課文標題“DownButNotOut”學生很難理解。筆者先介紹美國拳擊術語“downandout”,意思是拳擊手被對方擊倒后淘汰出局。再結合課文對“女隱士”特點的分析理解,把標題譯為“潦而不倒”學生才恍然大悟。可見,不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背后的文化內涵就很難理解它在特定場合中引申出的社會意義。同是這篇課文中“…ifshechoosesyourdoorwayasherplacetosleepinthenight,itisasnormallyhardtoturnherawayasitisalostdog.”這句話令人費解。狗在西方視為人類忠實的朋友,所以趕走一只喪家之犬屬不道德行為。又如:“WhyITeach”一文中,很多學生不理解“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theclaybeginstobreathe”。這里的creation和clay涉及到《圣經》典故:上帝用地上的塵土clay造人,并賦予人以生命力。作者在這句話中用clay隱喻沒有知識的人,用breathe比喻“獲得知識,開始成長”。這個典故把教師育人和上帝造人作了類比,使我們領會到教師育人與上帝造人同樣偉大[4]。學生明白這些文化及隱含意義后,終于茅塞頓開。
二、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謹防“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最早是由世界著名文化人類學家KalveroOberg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初到國外的人往往由于不熟悉對方社會交往的信號或符號經常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反應,這種現象在跨文化學中稱“文化休克”[5]。學生如果不把握中西方文化差異,用漢語的思維去理解、判斷英語的語境,極易產生“文化休克”。思維方式是溝通文化與語言的橋梁,而文化差異就是思維方式的本質差異。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具有女性陰柔偏向,西方思維方式具有男性陽剛偏向。中國人偏人文,西方人重自然;中國人重悟性,西方人偏理性;中國人好靜、內向、守舊,西方人好動、外向、開放;中國人求同、求穩,西方人求異、求變。我們在教學中有必要把日常生活交往中英漢文化的主要差異以及語言表達方式進行歸納、比較和總結,這將有助于學生逐步區別語言的文化內涵,培養跨文化意識,增強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
1.贊美之詞
中國文化對贊美之語總是比較崇尚謙虛原則,“YourEnglishisverygood”和“Ilikeyourbeautifulwatch”之類的應答都要用“Thankyou”,因為這些贊美之詞僅僅表示友好或是引起談話的手段。
2.提供幫助
中國人對于別人的幫助往往采用“接受+感謝”的方式,在西方人們崇尚自立,會以“謝絕+解釋”作回答。如回答“Wouldyoulikesomecoffee?”這樣的kindoffer,通常用“No,thankyou”或“Yes,I’dloveto,butnotnow”之類的婉轉回答。
3.文化禁忌
西方人一般都能容忍非本族語的人的語言錯誤,但對文化錯誤卻會耿耿于懷,特別是文化禁忌。筆者把英語國家人士初次交談的“禁忌”歸納成W-A-R-M四個字母,其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替religion,M代表marriage,同樣引出“七不問”:不問年齡、體重、收入、、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兒”和“吃了嗎”。4.交際勢能——把握交際訊號的強弱
西方人最常用最安全的話題是談論天氣,如“It’sreallyacoldtonight,isn’tit?Yes,itis.”這樣的對話很容易使雙方轉入其他話題,并且能縮短會話距離,避免交際障礙。假如你碰巧遇到一家老外吃飯,主人客氣地邀請你一起吃,“Wouldyouliketohavedinnerwithus?”如果你真的沒吃,最好不要客氣,否則挨餓的就是你自己了。
三、創設交際語境,培養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
現代英語教學非常重視語境,建構主義理論也提倡語境化教學(Situatedinstruction)。因此教師要盡力為高職學生提供真實的或模擬的交際情景,力求創設學生能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氛圍,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中。如《綜合英語II》Unit7“ListeningandActivities”聽說部分,為使學生了解并熟練掌握“祝愿”和“問候”的日常交際用語,我設置如下情景作為導入:Weallknowtherewillbe“AJobHunting”inourcampustomorrow.Areyouinterestedintheinvestigationonjobhunting?Howdoyougreettheinterviewers?Andhowdoyourespondtotheirreply?學生積極動腦,很快列舉出許多學過“祝愿”和“問候”或“代問候”及其應答的表達。聽力結束教師趁熱打鐵適當補充,引導大家歸納總結。接著學生在具體的場景中自編對話進行操練,做到學以致用,運用自如。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不斷應用,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如利用多媒體、幻燈、音像或互聯網等創設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使學生在教師、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更多的文化信息,從而提高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使課堂教學真正交際化。在《BEC》“Interview”這一項目設計課上,我先組織學生看一段有關招工的錄像,然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Whatdoyouwanttodoafteryougraduatefromtheuniversity?Whatquestionsarelikelytobeaskedinajobinterview?Whatwouldyouaskifyouweretheinterviewer?接著我用PPT設計了幾種模擬招聘的具體場景,讓學生申請做家教、商店促銷員、收銀員和導游,然后在課堂上表演。師生們從語音語調、內容設計、體態表情、語言得體和合作創新等方面進行互評。大家積極參與,表現了空前的興趣和競爭力,體現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時在課上不愿開口說英語的學生在大家的鼓勵和配合下,增強了信心,消除了緊張情緒,獲得了很好的鍛煉機會。運用多種電教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課堂變成了社會的縮影,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在與他人和環境的互動中勇于開口,樂于開口,在模擬情境中建構新的語言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四、滲透中西文化,培養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包括語言交際能力和非語言交際能力(Non-verbalcommunication)。非語言交際行為是指語言行為以外的所有行為。在面對面的交際中,語言至多只占整個交際過程的35%,而其余的社交信息都是依靠非語言交際傳遞的(Birdwhistell,1970:50)。因此非語言行為就成了跨文化交際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空間觀,因而導致不同的會話距離。在英國,禮貌的聽者會認真地注視講話者并不時眨一眨眼表示對對方所談之事感興趣,美國人則希望聽者頻頻點頭或發出哦、嗯之類的聲音表示對所講內容感興趣。中國人則通常會眼看著對方保持安靜。有位頗為出色的中國學生到一家英國公司接受最后的面試。敲門進入辦公室后,學生坐下并順手把放在經理面前的一張椅子向前拉了一下。面試后,該生自我感覺良好最終卻遭拒絕,是因為英國經理事先將椅子放在他認為合適的交談距離位置,而中國學生無意間向前一拉,將距離調整到他認為舒適的位置,可能使經理感到不適,最終導致被拒絕錄取。
一種事物的特點,要跟別的事物比較才顯出來(呂叔湘1977)[6]。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進行中英非語言交際對照教學,如中國人用拱手和鞠躬表示感謝,英語文化的人用親吻和擁抱表示感謝;美國人習慣用手指胸膛表示“我”,而中國人手指鼻子表示“我”的動作,在美國人看來是滑稽可笑的;美國人用手拍成年人的頭表示同情、鼓勵對方,中國人則認為這是有意侮辱對方;中國人氣憤至極會跺腳,美國人在急不可待時才跺腳;英文化的人喜歡佩戴貓頭鷹圖像的徽章,因為在英文化中貓頭鷹是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國人看來貓頭鷹是邪惡的化身,俗話說貓頭鷹進宅無事不來,預示著兇多吉少。中國人在給人指方向時,習慣于用食指指點。在英語文化中,這是既不雅觀、又不尊重別人的手勢;用手下意識地摸一下鼻子,在中國人看來既無什么含義,也無傷大雅。美國人卻將這一動作視為隱匿不好的想法或謊言的手勢,或者表示不同意或拒絕對方的看法。
參考文獻:
[1]蔣永遠.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11).
[2]柏音.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2):73-79.
[3]張衛紅,張凱.外語教學中語用知識的應用分[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3):329-331.
雖然每種文化都各成系統,但至今為止,在外語教學中關于如何學習跨文化還沒有定論。教師們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現象就淺嘗輒止地說明一下,給人的感覺就是話題不定,隨意性很強,缺乏系統性。這也是困擾大多數外語教師的問題。細川認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時候,教師對所教知識在大腦中必須要有一個整體規劃,比如這部分對學習者來說將來會起到多大作用,為了擴大所起的作用,接下來要講哪部分必須要想好”[3]20。如果不這樣的話,也許課堂氣氛會很活躍,也很有意思,但是關于目的語國家的文化也許什么都學不到。那么在外語課堂中教師到底需講授什么樣的知識以及如何講授,這就涉及到教學大綱的問題了。在制定教學大綱時,要參考外語專業的社會、事情、概況等課本及相關的大綱,明確對待跨文化的原則、內容、方法、手段及學生的學習目標等。只有這樣,才能使系統性的文化講授成為可能。
2.適度性原則
課堂中所導入的文化知識必須要適時適度,本著緊密為傳授語言知識服務的原則,不可喧賓奪主。因此在外語教學中需要導入的文化必須要與外語知識學習或交際能力培養相關聯。如果理解成文學、藝術、音樂、歷史、地理、哲學等,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這樣大量的導入,不但超出了大綱的范圍,而且也與教學目的和目標背道而馳。文化的導入目的應該是外語學習的補充,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的掌握。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隨時對內容進行調整,太難或太易的內容都是不適合的。還應合理地把握時間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響教學的進度,又能達到文化導入的目的。
3.主流性原則
文化的種類豐富多彩,多種多樣,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應該導入的內容也五花八門。既包括政治、經濟等,也包括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風俗、習慣、禮儀等等。通常會有很多人認為“講什么都行”,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選擇出“什么(即所教授內容)”[4]95。因此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挑選,盡可能的選取那些能為課堂知識服務的主流文化。
二、語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手段
在外語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室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充分利用文字資料
包括課本、雜志、參考書等書籍的閱讀。閱讀書籍是學生系統學習目的語國家文化的有效手段。特別是文學作品的閱讀非常利于人們對該國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為某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學作品是該國家或民族文化的精華、是傳統文化的積蓄。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身的修養、欣賞作者的創作技巧,還應該對文學作品所包含的社會背景、歷史時代及文化風俗進行詳細地剖析,這樣才利于學生對該作品所包含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從而培養其對跨文化的理解意識和運用能力。因此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是外語教師的一項重要責任。另外,雜志往往會及時地登載一些最新的信息,通過閱讀雜志可以了解目的語國家最新的文化發展動態,以此來推察該國文化的變遷,以便系統完整地理解該國文化。
2.合理利用視聽資料
現階段人們使用的視聽資料主要有幻燈、收音機、錄音機、錄像、電影、網絡等。視聽教育是把聲音或影像資料作為素材進行教學的。在外語教學中,充分發揮視聽資料的長處,有機地使聲音和影像結合在一起,就會使外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的“聽”與“看(另一種形式的讀)”有效地結合到一起,提高效率。而且視聽教材能夠把抽象的文化通過客觀的聲音、圖像等以影視劇等形式,再現活生生的生活畫面,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5]。
3.充分發揮實際指導者的作用
這里所說的指導者是指來自于目的語國家的外語教師、留學生、研究人員以及對跨文化感興趣的人士。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邀請外籍教師來擔任會話、聽解、社會事情、作文等課程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學生通過與目的語國家的人們進行接觸和交流,可以很自然的習得通常情況下在教室和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文化。例如:我們中國人從小就知道,與人見面時為了表示誠意,要主動把自己的手伸給對方,通過握手來傳達友好。而我們在書本上也學到了日本人見面時,要把自己的頭低下,通過鞠躬來傳達一種敬意。看似非常簡單的問題,可是實際上,對于互不了解對方文化的雙方來說,當時的姿勢、視線、表情、時間的長短、使用的語言等都是難題。而且這些東西不經過反復實踐是很難掌握的。所以,在生活中通過與目的語國家人們的實際接觸會很自然地掌握。為了更好地發揮人的媒介作用,除了聘請外教外,很多學校還邀請外國留學生走進外語課堂,互相做學習伙伴,以便在實踐中學會跨文化交流。
4.利用各種渠道拓展第二課堂
語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外語教學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對學生加強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和學校利用各種渠道開展教學實踐滿足學生對語言實踐機會的需求,積極拓展第二課堂,有效促進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第二課堂的形勢主要有外語角、原版影視作品欣賞、外語專題講座、外事活動見習和去外企社會實踐等形式。通過以上途徑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掌控能力,并能切身體會感悟和檢驗課堂中所學相關文化在語言應用中的作用。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一定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指導,讓學生領悟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語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規律分析
教師通過不斷探索,發現人們對跨文化的認識,通常有以下五個階段。在課堂中學生對跨文化的接觸吸收也同樣要經歷這樣五個階段。以日語學習為例。第一階段:接觸跨文化(Contact)。大部分日語專業的學生都是進入大學才剛剛接觸日語的。由于要接觸一門嶄新的語言和文化,所以他們往往表現得非常興奮和期待,習慣于用自己固有的文化觀去審視新接觸的文化,覺得這也新鮮、那也新奇,而忽視了對文化深層內涵的挖掘。經常聽到的話語有「日本人は優しい「和室がすき等。第二階段:否定自我(Disintegration)。隨著對日本文化理解的加深,第一階段的新鮮感逐漸消失,兩種文化間的本質差異漸趨明顯,特別是開始與日本人接觸時,本來自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方卻不能理解,對于如何與日本人接觸顯得束手無策,于是慢慢的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產生懷疑。情緒陷入低谷。代表話語有「私はだめだ「言語的な才能を持っていない等。第三階段:自我調整(Reintegration)。在這一階段嚴重者甚至會全盤否定目的語國家文化,以惡語攻擊目的語國家的人或者事兒。從而排斥該文化,美化本國文化。在旁觀者看來簡直就是一種退步。這就需要學生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情,以冷靜的公正的態度來重新審視該文化。第四階段:自律(Autonomy)。這一階段在明確兩種文化異同點的同時接受該文化。逐漸從以本國文化觀看待事物的態度轉變到適應接受該文化,即要具有「人に頼らなくても自分でやっていけるようになった。自律性を獲得した!的自我滿足感。這樣就能深入地理解目的語國家文化,恰當地應對各種問題。第五階段:獨立(Independence)。經過以上各階段的磨煉,在此階段基本上能夠把握自己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目的語國家文化的影響,而且也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自如地選擇采用哪種文化觀并付諸行動。在評價目的語國家的人時也不再籠統地歸類,而是尊重每個人的個性特點。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在了解以上五個階段的特點后,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以傳統講義的方式把相關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包括讓學生自己閱讀有關文化、歷史、政治以及經濟等方面的書籍。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學生很難獲得使自己發生根本改變的信息,也不能持續地從文化交流的實際掌握改變自己的交流技巧。因此,我們不太贊成學生通過此種方法學習跨文化交流。其二是經驗學習法。這里的經驗學習法并不是簡單地重復見聞過的事情。而是強調通過“交流”這一重要因素進行實踐。其目的就是給學生一次客觀地重新思考和審視以往經驗的機會和過程。具體的做法就是教師設置題目,有意識地讓學生經歷某些事情,然后詢問學生的心理感受,讓其進行客觀性的分析。
在國際間交流與合作不斷密切的背景之下,不同文化相互的交流與碰撞也更加頻繁。語言作為文化交流與溝通的重要載體,必須在國際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對教學手段與方法做出適當的改進及調整。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必須結合學生專業的特點,創設各種有利的條件,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盡量多的接觸不同的文化,培養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跨文化交際能夠順利有效的展開。
1、跨文化交際論的內涵
大學英語教學區別于其他階段英語教學最顯著的一項特點就是英語教學從詞匯、語法等角度上來說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專業性特征,與學生的專業方向相契合。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必須以學生作為教學(也就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則作為課堂的組織者,重點調動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積極性與潛能,通過對交際活動以及交際情景進行設計的方式,將學生融入實際的交際活動當中,培養學生應用英語語言進行社會交際溝通的能力,從而達到大學階段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有關交際能力內涵的闡釋雖然有非常多的類型,但歸納起來仍然有一些共同之處。具體來說,語言的交際能力主要側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語言形式是否符合語法要求;其次是語言形式是否能夠被交際雙方所接受;再次是語言形式的使用是否得體妥當;最后是語言形式在交際運用中是否存在現實性問題。從現代語言功能學的角度上來說,認為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交際、交流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語言的構成包括了詞匯系統、語義系統、語法系統、以及音位系統這幾個方面。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引入跨文化交際論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進行培養的重點就在于:以扎實的語法基礎為前提,全面提高學生語言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并且在特殊語言環境下,能夠根據交際雙方的社會地位、身份角色的得體的進行跨文化交流。
2、大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論的關系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將所掌握的豐富的語言材料知識正確應用于語言交際環節當中。傳統意義上的語言教學側重于語言形式,無法提高學生在真正交際環境下的語言運用能力。而在語言運用的過程當中,學生常常會忽略交際雙方所處的社會文化以及語言交際環境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語言應用不得體的問題。而以交際為目的的跨文化交際論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其通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式,以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交流。在語言交際的學習與訓練過程當中,必然會涉及到兩種不同的文化形式。大學英語教學中除了需要向學生傳授英語用語國家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特點,掌握其在價值觀、生產方式、生活、風俗、宗教、以及禮儀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同時還需要將本民族的文化內涵通過交際的方式傳輸出去。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使得英語教學自然而然地涉及到的跨文化的影響與制約。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除了需要吸收西方文化中優越的素質因素(如創造性思維,明確的目標,突出的個性,以及勇于創新的精神等),還應當盡全力擺脫只重視語言結構形式,學習目標空洞,語言交際能力差的問題,從而促進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不斷提升。
3、大學英語中跨文化交際論的教學策略
1)課堂融入: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融入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相關文化知識。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至十分鐘的時間進行練習,練習的主要內容是與英美國家相關的文化知識,特別是注意對文化差異知識的傳授,然后引導學生們通過討論的方式來比較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異性。
2)專門講解:教師可以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結合教材教學內容,對涉及到文化知識的部分進行專門注釋,在語言知識的教授過程當中同步進行文化知識的分析與引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跨文化交際更加的靈活與有效。例如,在涉及到與英美國家歷史知識相關的內容時,教師除了需要向學生介紹相關的語法語句外,還可以利用一定的時間介紹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以及歷史背景,使學生能夠加深認識。以新聞專業的學生英語教學為例,不同國家由于國情不同,因此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常常會出現冉的專業詞匯。政治報道方面,西方國家常見單詞有“Parliament(議會)”,“Congress(國會)”、“senator(議員)”等。而在對中國國內事務的報道中,常見的詞匯與短語則有:“invigorate China through science end education(科教興國)”,“place equal emphasis on materie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s(兩個文明一起抓)”等等。學生在學習中必須了解這些專用詞匯所代表的含義,更需要通過教師專門的講解,了解其所對應的機構構成以及作用,以便在腦海中形成聯系,加強對上下文的理解。
3)系統介紹: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會根據專業領域的不同,開設一些與西方國家文化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能夠使語言學習的中心自傳統意義上的語言結構方向向語言功能方向轉變,避免學生對語言形式的掌握過于孤立,而能夠在社會環境中掌握語言形式的具體使用方法。
4)對比講解: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思想,還可以對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進行對比,通過對比比較的方式引入文化特點。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同時了解本民族與其他國家在風俗習慣或其他方面的差異。例如,在《冰河世紀》中,有原文為“Burn,Double burn”,如果采取直譯的方式,則譯為“燃燒,加倍燃燒”。但結合英語用語習慣,該俚語可以解釋為“糗,太糗了”,所表達的是對某人的不尊重。這種翻譯上的差異是學生必須通過跨文化交際學習而掌握的。再以新聞專業英語教學為例,英文中在表達數字概念時可以采取的表達方式非常多,而中文則以直接的方式進行表述。即中文中所表達的數字概念“75%”在英文中可以表達為“three quarters”,也可以表達為)“seventy-five percent”。除此以外,英文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某些特殊句型也是影響英文語音轉換為漢語語義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是在所用詞語在兩種文化中有對應物時,也會由于思維局限性使意義的傳達產生偏差。例如: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在該句中,“straw”一詞與漢語中的“稻草”一詞相對應,而在英文中所指的則是”會使人超出承受能力的最后的事情或事物“。兩者之間的聯系“稻草”能聯想至“最后的希望”,如“救命稻草”。
4、結束語
在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進一步突出了交際作為語言本質功能,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認為學生需要通過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應用來表達自身思想,同時進行情感上的交流。為了能夠增加學生對不同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就需要積極改進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有步驟,有重點,有計劃的對本國以及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綜合學習,促進自身知識面的擴展,使跨文化交際能夠更好的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并開展。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黎土旺.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24(12):276-277.
很多學生愛學英語,卻無視、漠視或輕視英語賴以存活的文化。拿跨文化交際學的行話來說,就是缺乏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敏感和意識,脫離英語文化來學或教英語是學不到或教不了英語精髓的,也違背了語言的自然屬性:跨語言交際是為了跨文化交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合適地使用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不僅要培養人才的外語素質,而且還要培養其文化素質,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一、交際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涵蓋了用母語及外語進行交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語法規則,是否在形式上可能。(2)可行性,即某些語言是否能夠付諸實施以及實施的程度。(3)恰當性,即話語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得體,以及得體的程度。(4)有效性,即話語是否已經付諸實施以及已經實施的程度(Hymes,1972)。因此,“交際能力”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合語法性、適合性、得體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適合性和得體性的實質就是語言使用者的社會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可分為交際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前者包括:語言能力、語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協調工作。后者包括: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
從交際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容來看,文化能力是組成交際能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因此,促進對目的語文化的理解和溝通是現代語言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外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必要性
1.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看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體現在語言之中,是語言形式所負荷的內容,離開了語言,人類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離開了文化,語言也失去了內容與意義。語言和文化互為條件,互相依存。它們之間不分主次,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外語教學實踐中,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也應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2.從外語的功能來看
外語最終被看成是一種交際工具。既然是交際工具,就應該既強調語言的結構形式,又要強調它的功能體系。在語言教學中既要注意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又要知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現在人們認識到,語言至少有兩套規則:一是結構規則,即語音、詞匯、語法等,二是使用規則,即決定使用語言是否得體的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語法的話,用于不恰當的場合,說得不合說話人的身份,或者違反當時當地的社會風俗習慣,就達不到交際目的,有時甚至會造成不良后果。若要實現有效得體的交流與溝通,就需要我們有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學者還把外語水平定義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學習和運用外語必須了解與其密切相關的文化,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3.從外語教育的根本目的來看
外語教育應體現文化素質教育。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四個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是學校教育的關鍵,也是外語教育的關鍵,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
三、外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幾種途徑
1.創設條件努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學習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習過程,還必須學習文化。學習外語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外語的文化,違反了語言的使用規則,那么說的外語即使語音語調正確,語法規范,詞匯搭配無誤,表達也流利,但對方聽了仍然不知所云或感到別扭,還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同時由于外國文化不可能自然習得,必須通過學習才能獲得。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用文化語言觀去指導教學活動,有意識地加強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教學,幫助學生克服使用外語交際時可能產生的文化障礙,努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把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教育相結合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際的過程(胡文仲,1999)。它是一種雙向活動,交際的雙方只有互通有無,才能使交際順利進行。如果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活動中既熟悉對方的文化,又能向對方介紹自己國家的文化,這樣的交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文化交際。因此,要進行跨文化交際,不但要充分了解目的語文化也要充分了解母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本國文化知識,讓其與相應的外國文化知識進行對比,尋找本國與外國文化的異同。或是選擇適當的練習,比較中外文化的特點。只有這樣,學習語言者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寬容異國文化并加以借鑒和吸收,傳播本國文化。
3.鼓勵學生在交際實踐中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日常談話和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注意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這些差異不是由于詞匯、語法引起的,而是社會概念、社會心理、人們的價值觀和風俗習慣的不同而引起的。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國人見面愛問“你上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你吃了沒有(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你多大了(How old are you )?你結婚沒有(Are you married)?”等等,而英美人士會覺得是在審問他。中國人隨便問隨便答的問題,他都看成是侵犯他個人的隱私。因此要鼓勵學生培養跨文化意識,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在實踐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交際能力,使教育不僅僅局限于書面教育的形式。外籍教師是外語教育的一大特色,從外語學習的角度來看,和講這種本民族的人接觸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學時應遵循的原則
1.外語教學中社會文化知識的難度應與學生外語語言水平相當,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2.社會文化及其類型都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社會文化教學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歷史事實,更應注重當代社會文化中出現的新現象。
3.在比較和分析兩種文化特征時,應樹立文化平等觀,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特點,而不應歧視任何文化,或對某些文化抱有偏見。
五、結束語
我們學習外語,不僅僅是為了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一種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獲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進行跨文化交際,參與國際活動,使外語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對外開放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決不能忽視對文化的教育,決不能忽視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擴大知識面,當好主導,把握新的機遇,迎接好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育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2.
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及獨特的文化傳統,其中包括人生價值觀、風俗習慣、社會禮儀等,這一切就構成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語言技能,而且還要使他們了解英語所依附和產生的英語文化。目前,中國對各類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可避免地成了當前外語界的主要任務。怎樣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呢?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含義
跨文化交際(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指本族語言者與非本族語言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會環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
二、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遵守著不同的交際原則,這些交際原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們蘊含著文化意義。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遵循什么樣的交際原則上,常常會受到他們所依附的文化背景的干擾。
1.價值觀念的差異:每個社會都有其自身的價值體系,它影響著生活在該社會的人們的思維模式及交際原則。比如說中國人提倡集體主義,相反,西方人更強調個人主義。例如英語某些單詞既有褒義色彩,又有貶義色彩,由于中西兩種價值觀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如ambitious一詞,我們常取其貶意,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多取其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
2. 禮儀習俗的差異:社會習俗是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沿襲下來的一種生活方式,習俗文化一般包括稱呼、問候、道謝、打電話、告別等。例如,中國人常用“吃飯了嗎?”作為吃飯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語,如按字面譯成“Have you eaten?”外國人聽起來就覺得很奇怪,有時會誤以為你要請他吃飯。
中國學生學英語沒有學習母語的那種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語言的同時一定要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
三、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必要性
由于世界上每一種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沒有的特質,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種文化本身的功能。全球化帶來的跨文化交際遇到文化障礙是必然的。胡文仲教授認為:只注意語言的形式, 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因此,要獲得跨文化交際的最佳效果,我們不僅要掌握語言本身的規律,而且還需要了解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四、在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1.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文化素養。英語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效果。許多英語教師對傳授語言知識,講解語法結構駕輕就熟。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際能力時,就會感到自身的文化知識不夠豐富,語用能力不強,因而對英語語言文化教學有畏難情緒。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英語教師應到國外進修學習,親臨所學語言的民族文化氛圍,耳濡目染,親身感受英美國家的語言與文化差異。
2.作好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適當穿插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諸如這些國家的歷史、地理、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及風土人情等等。要讓學生明白, 在交際中,不能死死抱住本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因為, 即使使用的語法詞匯都正確, 也會導致交際的失敗。
3.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網絡,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僅靠課堂教學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和掌握外語的需要。適當、合理、有序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輔助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創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如播放一些專門介紹社會情況的記錄片等,讓學生直接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提高外語人才的素質以及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任務,需要我們廣大外語工作者認真探索,努力嘗試。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02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史,語言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該民族的價值觀,審美觀,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都可以從語言中找出痕跡。它是歷史的體現者。語言教學必須結合文化。該論點早在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就由西方語言學界提出,到了八十年代,我國語言學家對這個問題也已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研究。
筆者認為,就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而言,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文化因素,二是文化知識。前者為語言教學的內容,后者為文化教學的內容。所謂文化因素,是從共時的角度出發,指出那些跟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密切相關的文化因素。在傳授語言知識和訓練語言技能時,只有把語言的文化因素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有效的生成與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其中,是否應該有專門的第二語言教學的文化課程,文化與語言教學的比重應該是怎么樣,以及第二語言教學如何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和目的,這些都是始終非常熱門的話題。但總體而言,第二語言教學離不開跨文化交際,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這是達成的一個核心主旨。如何來認識這兩者的關系,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進行認識: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何謂語言,何謂文化,這似乎是學習語言的人都應該能夠了解和意識到的問題,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相應的文化作為其存在的依托和條件。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說過,“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留下來的習慣和信仰的總和,由它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組織。”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史,語言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該民族的價值觀,審美觀,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都可以從語言中找出痕跡。它是歷史的體現者。
我們的母語與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是互為襯托的,他們的關系以及習得第一語言時,文化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在學習第二語言之前,語言學習者所生活的社會文化背景對其母語習得的影響,是難以被主體所察覺的。我們常常都知道語言與文化是有聯系的,但它們的聯系的特點體現在哪里,也是很難意識到的。直到我們在嘗試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不自覺的便受到了文化的沖突,在每一次的錯誤與究其原因之后,學習者以及教學者也都會意識到文化與語言的微妙而重要的關系,同樣也是在這樣的時候,才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所意識到的,只有在充分了解語言背景后的文化,我們才能真正的運用好第二語言。也只有了解文化,才能在目的語的環境下,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進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二、第二語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所發生的相互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信息的編碼、譯碼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就是跨文化交際。“當一種文化信息必須被另一種文化加以解釋時,跨文化交際就發生了。
第二語言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完整的第二語言發音、詞匯、語法等,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運用第二語言進行溝通的能力。第二語言教師實際上也是扮演著溝通中外交際的“橋梁”這樣的角色,他們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的進行兩種語言和文化的轉化工作。教師需要在教第二語言本身的同時,要融匯該語言的背景文化知識,以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灌輸,給學生以正確的途徑培養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在使用第二語言時必須注意語言規則,從語音、詞匯,語法等諸方面都要盡量符合第二語言,否則只能是“洋涇兵”似的第二語言。這是最直觀的表現形式,語用正確與否,別的人一聽就可以做出判斷;另一方面,交際規則的轉化也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交際規則的正確而又得體的轉化更為重要。這是因為在跨文化交際中,第二語言說的不好,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們還容易接受,因為他知道,對你來說做到語音詞匯語法完全正確又地道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說的第二語言既正確又流利,卻違背了該語言文化的交際規則,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們就會產生本能的方案,這就產生了文化誤解或者也叫做文化沖突。
由于在不夠了解第二語言為母語的人的使用語言的習慣,那么即使在第二語言語言本身水平較高的基礎上,造成各種各樣的溝通障礙也是很常見的。比如說,筆者所遇到的一位美國大學生,已學習漢語三年,基本的語法學習已經差不多,并且詞匯量也算可以,但當來到中國后,每天與筆者白天見面,晚上也會聯系,但到第二天清早,他就會問“你今天怎么樣?”這樣的問題,前兩次筆者覺得非常奇怪,因為不知道該學生是想問什么,以為是有口誤或者有別的想了解的。直到后面才知道,學生只是認為這是一種打招呼、表示關心的方式。無疑,這在中國人看來,其實是非常奇怪的問法。筆者后來有了解到,有很多別的美國人也會有同樣的用法。他們有一部分人是覺得也許這跟“How do you do”所表達的是相同的。那么這也是跨文化交際的問題。因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并不了解中國人在一些場合正常的對朋友表示關心或者打招呼的用法,他們則會以英語的思維方式創造性的,或者通過非專業官方途徑的模仿,來進行試探性對話。這是跨文化溝通失敗的表現之一。而筆者認為,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沒有涉及這一塊,讓學習者有一部分的語言空白區。
三、跨文化交際教育進入第二語言課堂教學
筆者認為,在第二語言教學的時候,文化的介紹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于第二語言文化的介紹或者教育職能是為輔的,我們教授第二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目的并不在于讓學生真正實在的掌握文化內容,而在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將其所學的文化知識感知在語言交流與表達上,內化于其對第二語言的更深層理解,以助于第二語言學習者能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能熟練地并且不產生文化沖突的進行順暢交流。
首先,何謂“跨文化意識”,這是Hanvey提出的概念,值得是理解和成人人類具有各自創造其獨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社會不同,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各異。他認為,獲取跨文化意識并非易事,關鍵在于能否做到尊重第二語言者的文化和樂于深入該文化。能否做到尊重、參與、移情餅愿意做出必要的自我改變,是獲取跨文化意識成敗的關鍵。不了解第二語言文化,不愿意提高跨文化意識,要想學好第二語言,是絕對不可能的。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跨文化意識,是語言教師的重要任務。
筆者認為,跨文化交際教育應該是貫穿在整個教學的,而并非獨立出來的一塊。比如,我們在教授英美國家學生詞匯的時候,應該在有文化差異的詞匯之處進行比較和闡釋,如果教師不在課堂說清楚,學生則會在課后進行自己的錯誤試探練習,筆者認為這一類的錯誤是可以規避的。有一個非常常見的例子,“龍”在中華語境中是一種圖騰形象。在我國古代傳說中,龍是能行云降雨的神奇動物。在封建時代,龍作為皇帝的象征。漢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在漢語中,“龍”總是機箱的意思,如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等。而在西方神話傳說中,dragon是一直巨大的蜥蜴,長著翅膀,身上有麟,拖著一條長長的蛇尾,通常代表罪惡、邪惡,令人感到恐怖,所以很早就被用來作為戰爭的旗幟。實際上,詞匯與文化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民族由于生存境遇的不同對詞匯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就語言要素與文化的關系而言,語音與文化的關系最不密切,語法次之,而關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詞匯。在從事跨文化交際中不僅要注意詞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需要隨時隨地注意詞的內涵意義。這一部分是教師可以在普通的課上講解的一部分文化內容,我們可以簡單提到文化的這個特點,讓學生知道它們明晰的區別就可以,點到即止。
筆者有去旁聽過獨立出來的關于中國文化的課,主要是講一些簡單的古代名句,然后穿插著介紹一些中國文化知識,教學對象為中文學習四年左右水平的美國大學生和研究生。老師的備課和講解都是可圈可點的,這也是一類選修課,但其實兩周之后,學生人數銳減,他們最開始聽課大部分是由于好奇,但兩周之后都認為對他們學習中文沒有太大幫助,并且古代文化以及古文的這一部分內容他們也覺得非常乏味和難記,即使在課堂上當堂記住了,課后也不會再用到,很快就忘記了。筆者認為這類課堂只能是針對對中國文化非常有興趣的學生,以及專業學生,對于大部分學習漢語的學習者來說,這類課堂是不需要的,而且講授這類知識容易造成學生的混淆,不知道什么時候該用什么,而在當代,很多慣用語或者俗語或者古文,當用的時候,會讓普通的中國青年覺得非常奇怪。此外,這本來就是作為很多中國人都不能用得很好的一部分文化知識。因此,筆者認為,專門的文化課是不需要的,作為對外漢語教師,需要考慮的是怎樣將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語言教學聯系起來,進行深刻而不刻板的教學。這主要是需要教師的專業語文知識素養以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跨文化交際因素是內嵌于對外漢語教學之中的。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決定著對外漢語語音、詞匯、語法以及句子的內在結構與構成原則。因此,既作為語言文化知識外部體現的、又作為掌握這些知識前提的跨文化能力,就是他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能力。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樹立起文化習慣的意識,站在目的語國家人們文化背景的角度去進行語言學習和交際,積極利用母語文化的正遷移作用,克服其負遷移作用。對外漢語應該自始至終把文化知識的教育貫穿于整個語言教學的過程之中。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密切相關,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必須重視跨文化的語言交流,將文化因素滲透到語言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參考文獻
[1]劉,《對外漢語教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中山大學學報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C-0141-03
在學習目標語的過程中,有一個階段學習者會不斷重復同樣的錯誤,而且很難進步。一些非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要么講很蹩腳的英語,要么講很流利的英語,但還有第三種可能,我們也許可以把它叫做“流利的蹩腳英語”。對于這類表達,以英語為母語者通常沒有太大的理解障礙。這些學習者通常可以用他們有限的英語非常快速且滔滔不絕地表達。語言學上認為這些學習者在目標語的學習過程中被石化了。Selinker用僵化一詞來指稱語言學上妨礙二語習得者掌握目標語語言規范的抵制因素。
一、僵化及僵化中的文化適應模式
雖然僵化現象引發了研究者的興趣,但對于僵化的本質大家卻看法不一。Selinker認為第二語言習得理論關于僵化現象的研究一片混亂,并認為這種現象源于對這個問題的深入研究還遠遠不足,現有的研究角度過多,缺乏統一的定義。Selinker在研究中指出,幾乎沒有哪個二語習得者可以完全掌握并達到母語者的語言水平,只有5%的二語習得者可以繼續發展并形成母語者掌握的心理語法。大多數語言學習者在中途就停滯發展了。他用“僵化”一詞來描述這種現象,即非目標語形式在中介語階段發生了固化。鑒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語學習者數量,但又遠離英語使用環境,更容易發生各種僵化問題,因此,研究這個現象對于中國英語教育來說尤為重要。朗文語言教學和應用語言學詞典這樣定義僵化――某些不正確的語言特征成為一個人說話或寫作時的固定方式。發音、詞匯用法、語法等方面在二語或外語學習中發生固化或僵化。語音的僵化則進一步構成一個人的口音。在Selinker看來,僵化現象是講某種語言的人在中介語中趨于保持的與某種與目標語相關的語言規則和子系統。不論他幾歲、接受過多少目標語教育,都會在語言表達中顯現僵化結構,而且還會在似乎已經改正之后再次出現。這個定義指的就是故態復萌。Ellis指出這種重犯錯誤是學習者語言學習發生僵化的結果,這意味著無論改過多少遍,學習者都會重復不斷地犯同樣的錯誤。雖然他們沒有交流障礙,但離掌握地道英語的目標還很遠。這個過程導致了二語習得者在學習目標語的初級階段的停滯。Selinker和Ellis所說的這種故態復萌和二語習得過程中的停滯就是僵化。僵化一旦發生很可能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學習者會被困在一個水平線上而不能前行。有許多內在和外部的因素會造成學習者被困的情況,本文將主要討論文化適應性這個外部因素及它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啟示。
研究者用不同模式來解釋二語習得過程中僵化的發生。Vigil和Oller在1976年提出了一個早期模式“交互作用模式”。他們認為學習者在對話中獲得的交互修正反饋對僵化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某些反饋會激發學習者主動調整他們對二語知識的理解,有些反饋則作用不大。第二種模式是Selinker和Lamendella在1978年提出的“生物模式”。他們認為二語學習者比其他學習者在學習目標語規范過程中有更強的生理上的僵化傾向,甚至還提出了神經發育的影響和作用。這個模式認為僵化是永久性的,因為那些影響語言學習的負面生理因素完全不受學習者控制。第三種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一種模式是Schumann在1976年提出的“文化適應模式”。Ellis認為這個模式就是指那些決定說話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讓自己的語言表達與對方的語言表達相似或相異的社會因素。韋氏大字典則把文化適應性定義為個人或集體通過適應和借鑒其他文化特征而做出的文化方面的調整。僵化往往出現在學習者對目標語的文化適應性終止之時。所以,這個模式的核心內容就是二語習得者對目標文化和其他文化層面,如、價值觀和習俗的理解、接受度和適應性。因此只要文化適應的過程進展順利,這個模式中的僵化是可以被消除的。除語言輸入外,語言學習還受學習者自己的價值觀、態度和信仰等多種因素的共同驅使和作用。僵化有可能是學習主體對輸入信息的加工不利,也有可能是學習者與目標文化之間的社會和心理差距過大的結果。可以說,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僵化,就要盡量縮小學習者和目標文化之間的社會和心理距離。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都已經意識到,語言的形式和使用均能反映這門語言賴以生存的社會文化價值。所以單是語言層面的能力并不足以說明學習者對這門語言掌握的水平。學習者必須明白,在母語中被接受并認可的語言習慣在目標語中未必會被接受。與那些本族文化與目標文化差距不大的學習者相比,本族文化與目標文化在社會和心理上距離較遠的學習者會更早出現僵化現象。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交流目的,語言的使用必須和恰當的文化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
二、英語課堂中跨文化交際教學現狀
許國璋教授在1988年第一次探討了詞匯的文化內涵和英語教學的關系。之后,胡文仲、鄧炎昌和劉潤清三位教授也先后出版了闡述跨文化交際和英語學習之間密切聯系的重要文獻。但是這場關于文化和語言的研究并沒有在學術界以外產生多大影響。直到今天,在真實的大學英語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強調的重點仍然是詞匯和語法。學生的英語水平仍然是通過詞匯和語法測試題來評估。語言和它賴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依舊被無情分開。所以當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一個中國人說:“你跑得像狗一樣快!”和當一個中國人對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說:“You look much younger than your age!”時,聽話者都會覺得是被侮辱了。Wolfsen認為在與另一個語言集團交流時,對方往往不會太在意你的語音和語法錯誤,但觸犯交際原則的行為卻會被視為非常沒有教養。因為母語集團一般意識不到社會語言學的相對性。更何況,中文文化和英語文化差別是如此巨大。如一個中國人要提一個要求,他會選擇這樣的表達方式:背景暗示要求。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表達更趨向直線型,他們會用:要求背景要求確認的表達方式。語言不僅是文化概念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也反映著文化。沒有文化知覺性和適應性的二語習得者更容易發生由于心理差距和文化沖突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語言僵化。所以學習外語就意味著要學元文化,英語課堂應該大量引入文化知識信息和文化交際信息的內容。既然社會與心理距離是二語習得過程中最大的攔路虎,那么我們將如何平衡兩種文化,最大限度地適應新文化呢?
三、跨文化交際教學原則
美國國家文化能力中心把文化定義為融入在一個民族、種族或宗教群體身上的一切關于行為、思想、交流、語言、生活實踐、信仰、價值觀、習俗、禮節、禮儀、互動和參與的規則、關系和恰當行為的,并會世代傳承的東西。文化內涵之豐富,絕不可能通過聽幾個關于節日、民歌和風俗習慣的講座就能學會或教會。英語教師要把文化知識和交際信息當作一個長期的內容來教授,堅持學習外語就是掌握二元文化的理念。首先,教師不應該對任何文化有歧視心理,文化知識應該被用一種客觀、不作價值判斷的態度傳遞給學生。Kramsch甚至提出了“語言學習中的第三種文化”概念,認為第三種文化就是一個學生可以創造、探索和反思本族與目標文化的中立空間。此舉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典型的目標語的使用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教師可以選擇目標文化有的,但學生不熟悉的現象或想法讓學生在必要提示和背景信息的輔助下進行信息的學習和添加。這樣的學習會讓學生更容易產生文化認同感。Ellis還指出學習者不僅是社會情境的受體,他們也是主體,他們會主動構建自己的學習環境。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白文化從來都不是絕對或單一的。學生有權觀察和探索文化現象并在跨文化交際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其次,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異國文化的態度。二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包容異文化,明白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享有共同的需求、權利和責任;通過經歷各種文化沖突,不斷地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成長、成熟起來,形成對新文化的適應性,并最終并形成對多元文化的態度。教師還應該多培養學生的靈活性,引導學生采取一種建設性的方式來面對和解決文化差異,這種文化適應的結果就是加強和深化學習者的文化多樣性理念。
四、跨文化交際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
文化交際活動要和語言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項教學策略來設計課堂活動:
(一)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構建融入機制。真實的語言材料來自電影、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有利于學生迅速融入真實的文化環境。在解決完所有語言層面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探討材料中體現的文化現象、原則和價值觀。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眼神、手勢等這類非語言信息,并解釋其文化內涵。最后,學生還應該獨立分析和辨別新文化中的規范和行為,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最有效的交際方式。
(二)讓學生作為文化信息的來源,構建參與機制。云南是眾多少數民族聚居省份,大部分學生都有與來自不同文化和方言背景的人打交道的經歷,或者說他們有獲得其他文化信息的更便捷的渠道。雖然少數民族文化不是英語課堂的目標文化,但這種遵守和尊重其他文化的方式有利于二語習得者培養良好的文化知覺性和敏感性。
(三)大量引入文學作品,構建觀察機制。文學本文一直被認為是涵蓋這個語言群體文化、歷史的百科全書。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語言水平精挑細選的文本是啟發學生主動觀察來自不同文化人群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情緒表達和如何看待外部事物的最好載體。文學文本與電影相比有著更為細膩和更大的觀察和探索空間,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同感和共鳴。教師還可以引入文本對比機制,選取內容體裁相似或相近的中文文學文本,從細微處入手對二者進行文化和表達方式上的類比和對比,學生會更容易建立感性認識。
(四)組織角色扮演,構建體嘗機制。角色扮演是一種最有效的體嘗機制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失敗事例的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現,鼓勵學生從這些表面上看上去沒有問題,實則體現了文化僵化的阻礙作用的交際事例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主動改正問題。
這四種教學機制的有機結合可以通過圖1中的模式呈現:
圖1 文化交際能力課堂培養模式
總之,和生物模式中不能根除的僵化相比,文化適應模式中的僵化是可以通過課堂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去除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信守無偏見、包容、平等的文化交際原則,采用融入、參與、觀察和體嘗機制來(下轉第159頁)(上接第142頁)設計課堂,把語言教學和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主動、積極、自發地去適應目標文化,開脫視野。二語習得者只有同時掌握了語言知識和文化規則,又能保持并審視自己本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一門外語。
【參考文獻】
[1]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09-231
[2]Selinker,L.Han Z.H.Fossilization:What We Think We Know[M].Department of Applied Linguistics. Birkbeck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1996.
[3]Ellis,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34-42
[4]Vigil,N. A. & Oller, J. W.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J]. Language Learning,26,1976:281-295
[5]Selinker,L.& Lamendella,J. Two perspectives on fossilization in interlanguage learning[J].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3,1978:143-191
[6]Schumann,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26,1976:391-408.
[7]張友平.對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再認識[J].外語界,2003(3)
[8]曲政,俞東明. 功能語體?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3(3)
一、文化定型的涵義及其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正負面影響
(一)文化定型的涵義
“定型”(stereotype)又譯作定勢。蘇聯吉魯格亞心理學家“定勢心理學”創始人烏茲納杰(1886-1950)著《定勢心理學實驗原理》,將定勢定義為主體在知覺對象之前的預先準備性,是主體意識不到的一種內部整體狀態,它決定著人的活動傾向,是外界作用與人的心理活動之間的中介環節。
(二)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定型幾乎存在于各種跨文化交際情境中,為滿足人們認知過程中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種快捷、方便的手段。”(Samovar, 2000: 246) “定型既是人對世界的認知過程,也是人對世界的認知結果。”(趙愛國,2005:9) 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際教學過程中應用廣泛、效果顯著。教師通過對于個別“定型”的介紹、對比分析、羅列舉例,減輕學生面臨未知文化時的茫然無措和認知負擔,大大簡化學生的認知過程。
(三)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消極影響
跨文化交際教學過程中,以獲取間接經驗為主導的學習方式存在諸多問題:其一,學生被間接經驗束縛住視野,重點關注異種文化與所屬文化的差異,較少注意文化的共通性;其二,人云亦云,以偏概全,學生較少有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對間接經驗加以評判、實踐。此種跨文化交際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對于世界的“多極”抱有兼容并蓄的胸懷,恰恰相反,學生可能就此陷入“極化”認識的誤區。其三,跨文化交際不同于母語交際,語言差異進一步擴大文化差異的程度和交際者對于差異的主觀感受。語言障礙使得學生過多依賴教師,較難對學到的框架式、高集成的“定勢”知識進行充實、貫通。語言與文化如水融密不可分,語言弱勢易造成學生心理弱勢,“定勢”知識、“定勢”思維容易造成學生將異族文化抽象化、神圣化,且很多時候這種抽象化、神圣化存在于潛意識層面,對未來交際產生深遠影響。
二、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利用與超越文化定型
(一)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應用文化定型的策略
1.應用“他定型”文化定型
在對自身文化深入、理性的了解的基礎上,跨文化交際教學的重頭戲是向學生傳遞其他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化定型既具有相對穩定性又具有可變性。文化定型具有跨時間和地區的穩定性,一旦形成便不易改變。
教師可選用多國學者所著的教材,加以比較、鑒別。所選著作體現的中心觀點不應太偏激,或太偏離其民族的核心意識觀念,以免誤導學生形成消極的文化定型觀念。教師應當時常提醒自己和學生保持清醒頭腦,慎重對待書本中在概括文化定型時使用的褒、貶義形容詞,識別作者所處的文化背景和由此產生的情感態度。重大歷史事件常常是文化發展的轉折點、助推器,用強勁、集中的方式將隱形于水面之下的深層文化價值核心展現出來。教師可選取著名歷史事件,通過影像、錄音等客觀性、直觀性較強的資料,讓學生直面事實。
文化定型教學應顧及文化的動態多變性。文化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表層文化不斷演變,深層文化也在發生著微調。科技發展改善物質環境,經濟進步加快生活節奏,深扎于文化之中的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思維模式都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漸進式的,也可能是斷點式的,教師可選取反映出某種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思維模式發生改變的完整過程,并從中提煉文化定型對于已發生改變的表/深層文化的解釋的欠缺性,讓學生體會出文化的動態性特征。
(二)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超越文化定型的策略
高一虹(2002)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從心理學理論的角度劃分成三分模式,在此模式基礎上,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在跨文化教學中,我們以這三個層面為目標,探討如何實現對文化定型的超越。
1.認知層面
跨文化交際教學重點多放在對于國別文化、典型文化的介紹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然而,此類教學內容較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自身價值觀念的意識。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與文化的其他部分的關系猶如綱與目的關系。與介紹個別文化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是,向學生推介文化價值的比較工具、理論框架,使得學生對于文化差異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師不拘泥于單個文化的特點,而是提供比較常量,幫助學生有的放矢地在語料、資料中形成自己對各個文化特點的判斷,并最終提升對自身價值觀念的意識,在跨文化交際中知己知彼,做出理性判斷和得體行為。
這里舉兩個例子,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師可以引薦上世紀80年代初荷蘭社會心理學家吉爾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的研究成果。霍氏總結了反映民族文化差異和價值觀念的四個獨立維度,并且計算出了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四個維度上的量值, 基本上描繪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間量的差異性。這四個維度分別是:個人主義vs. 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不確定性回避和陽性文化vs. 陰性文化。學生深入學習這四個維度之后,能夠在這四個維度的框架內接觸、研究一個陌生的異種文化,并與自身文化進行比較,得出客觀、全面的認識。
另一個可以引薦給學生的文化價值比較工具是美國人類學家弗羅倫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研究。克氏在對數百種文化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每種文化都必須對人和自然關系取向、時間取向、行為取向、人性取向和社會關系取向五個方面的問題作出回答,它們是價值觀中最基本的五個問題。
跨文化交際教學重點多放在對異種文化上,較少反觀自身,仿佛把學生對自身文化的了解當成一種必然。實則不然。學生對于自身文化是一種經驗型認識,難以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加之多年外語學習,接受異族文化對自身價值觀、文化觀的沖擊,就更難對自身文化得出客觀、全面、系統性的認識。有些同學甚至認為,只要對異族文化了解得深入,將自己也變成異族文化中的一員,就能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改頭換面”論純屬天真的童話,況且跨文化交際的題中之意本是文化交流、兼收并蓄、共同發展,而不是一味的趨同。
2.情感層面
首先,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作為跨文化交際者的兩種情感能力,即移情能力和自我心理調適能力。
(1)移情能力。作為文化群體的一員,交際個體都有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的傾向,即自高自大,認為人家什么東西都不如自己,以本民族文化為標準評價其他文化,對其他文化存在文化思維定勢、偏見和反感情緒。
(2)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交際者可能因文化差異產生心理焦慮或感到心理壓力,集中表現為文化休克。應重視培養學生自我減輕心理壓力的能力、對目的語文化中不確定因素的接受能力和保持自信和寬容的能力。
首先要引導學生警惕“妄自菲薄”心理(self-abasement)和懼外心理(xenophobia)。今日中國經濟社會保持較快發展速度,與世界聯系緊密,但在綜合國力、人民素質、當代文化事業發展等方面仍與前沿發達國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加之中華民族百余年受欺侮的歷史,給一代代國民留下了國弱民貧的心理烙印,盡管這個烙印伴隨國力漸強有所淡化,但心理痼疾長存。
其次,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對文化的科學信念與態度。不將學習的終點放在順利完成某一次特定的外賓會見、涉外導游、文化交流活動,而是引導學生形成符合全球化與本土化并進的時代潮流的世界觀、交流習慣和價值體系。
教師要適當向學生灌輸“普世價值”的意識,介紹不同文化之間在價值取向上的共通之處,保持兼容并蓄的心態,在遇到文化差異時不至于方寸大亂,或過高地自估或盲目地抬高對方。
在介紹主流文化的同時,還應輔以“亞文化”的介紹。從認知層面講,“亞文化”信息有利于填補知識空缺,更有利于全面系統地看到主流文化的形成過程。從情感層面講,意識到在一個主流文化系統內部遍布著形態各異、甚至彼此矛盾的亞文化系統,將修正原本機械、教條的觀念,更從容鎮定地應對在交際中可能出現的諸多由文化差異引起的突發狀況。
3.行為層面
跨文化交際的行為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最終體現。應著重培養學生的三種跨文化行為能力:言語行為能力、非言語行為能力和跨文化關系能力。
教師可借鑒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T?霍爾(Edward T?Hall) 在1976出版的《超越文化》一書中提出的語境文化理論。在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供高低語境文化的分類、定義及對于交際活動的影響。在高語境文化中,說話者的言語或行為意義來源于或內在化于說話者當時當地的語境,表達的東西往往比他所說的東西要多,人們可以通過手勢、空間的使用甚至沉默來提供信息。高語境文化對周圍的事物和環境更加敏感,不通過語言也能傳達他們的感情。而在低語境文化中,人們強調的是雙方交流的內容,而不是當時所處的語境,語言傳達了大多數信息,語境和參與者方面只包含極少的信息。學生結合自身經驗和知識,認識到亞洲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較隱晦、間接和含蓄,屬于高語境文化;而西方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較直接和坦率,也就是說,所有事情都需要說明白,而且是越明白越好,屬于低語境文化。
三、結語
跨文化交際教學研究可以在各個方面展開,比如對外外語教學、比較文學、商務英語教學等。本文側重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教學研究,選取文化定型這一運用廣泛、研究成熟的理論,對其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正負面影響進行了分析,討論了如何發揮文化定型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掌握跨文化交際的基本常識,豎立正確觀念,并有意識地超越文化定型固有的對跨文化交際可能產生的消極作用,充分合理地實現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Samovar,L?A.,R?E.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2000.
[2] 高一虹.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跨越與超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27-31.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多地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人進行聯系,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是學習英語的主力軍,他們在畢業后就要運用英語進行工作或者在相關行業工作,因此,大學英語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要使大學生們不但能夠用語言與外國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同時能夠理解該國的文化和習俗,不至于在交往中產生誤解和糾紛。這就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的內容,提高學生在實際交往中的能力。
1 跨文化交際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本文中所論及的跨文化交際主要指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我國之間的跨文化交際。
大學英語教學要以跨文化交際為重點。王佐良先生說:“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很多人認為學習語言就是學習他們的語法單詞,學習說好這門語言的規律,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這門外語的文化背景,是很難達到有效的交流這樣一個學習語言的目的的。大學生在經過多年英語學習之后,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交流所需的量,但真正能利用外語進行交流的學生卻是鳳毛麟角。這就要求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要進行相應的改革,不能只側重筆試的成績,而要以學生能否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為側重點,大學英語教學要以跨文化交際為重點。
2 提高高校教師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與方法
2.1 提高高校教師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
英語教師是進行跨文化交際教育的主體,除了教授學生語言知識外,還應傳播所教授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的背景知識。因此,教師本人應該具備這些知識,并且掌握傳播這些知識的工具和方法。但如今的大學英語課堂,還是以教師講,學生記為主要教學方式,考試也是以記憶課本上的內容為主要方式,即使是考試得高分的學生在日常交際中也經常出現錯誤或不知如何表達,而其實很多教師對跨文化交際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很多人都只是以教材為依據進行相關文化的講解。然而,可以說,在當前全球化經濟貿易日趨廣泛的影響下,各行各業都要求加強對英語國家文化,尤其是對政治經濟生活方面的了解,高校畢業生也是這些行業的骨干分子,因此提高高校教師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已經提上日程。
2.2 提高高校教師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方法
(1)引入跨文化教學,加強平時自我學習;(2)提高本土文化修養,理解多元文化現象;(3)發揮教師合作精神,實踐跨文化交流。
3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與方法
3.1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
學生從小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在學習英語時,重視音標、單詞和語法的記憶,句子結構的分析和語篇的理解。到語言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在進行真實的語言交流時,就會出現很多文化障礙,很多課本上沒有學過的東西阻礙了成功的交際。很多人認為只要在交際中注意禮貌禮儀就不會出現麻煩,但禮貌禮儀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表達方法,如果一味地用本國的常識和風俗去套用,就會出現套錯的現象,出現交際障礙。在不同的場景下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要用不同的說法,僅僅學會單詞語法,而不會靈活運用,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的。所以,必須要樹立起大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3.2 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方法
(1)在課堂上導入本土文化,很多教師和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英語對應語都不是很熟悉,在與外國人的交際過程中只好使用音譯法,從而產生誤解。學習如何用英語表達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是跨文化交際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師生都應該加大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力度。
(2)搜索相關中西方文化方面的電影和視頻進行教學,可以以不同方法欣賞,邊看邊討論或看完討論或看完表演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相關用語,或同一場景下的各種不同的說法。這需要學校提供相關設施。
4 結束語
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教育需要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要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教材的改革,教育理念的改革以及教師培訓的改革等。教學主管部門應該在教學大綱和教材的選擇上進行改革和試點,逐步推進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內容的推廣;組織專家學者編寫出適合不同層次需要的,以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以及語言文化的對比為資料的新型教材,來適應外語教學改革的需要;加大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在教育理念、教學目的、評估手段和方法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從應試教育逐漸轉變為能力教育,以適應未來職業的需求;增加教師培訓、師資培養的計劃,鼓勵英語教師多參加培訓,多進行海外交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總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教育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會逐步得到重視,這同時也是職業及社會的需求,希望這種需求會逐漸轉化為整個外語教學界的改革,并不斷使之進一步擴展。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96.
[2] 王海英.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