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5 15:47: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現代化企業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質就是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突破口。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企業間競爭也相應加劇,如果繼續采用價格競爭和規模競爭手段,則會使個體企業的市場空間逐漸逼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而新技術帶來的經濟租金和高附加值使現代化背景下的傳統企業得以突破這一困局成為可能,而且企業普遍的技術創新會推動整體產業逐漸向高層次、高技術的產業價值鏈的升級,從而創造更加廣闊的產業價值增值空間。要特別指出的是,企業技術創新必須要以企業現在擁有的要素為基礎,現代化的技術創新并不意味著就要完全以機器和設備來替代人力資源,這樣做的結果是以犧牲人的發展為代價的,這與現代化企業追逐社會、組織和人的共同均衡發展的目標相悖。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核心。企業管理的核心任務是創造價值,但是知識經濟體系已經改變了價值創造的方式。企業只有開辟新的收入渠道、重構價值網絡、重塑商業模式才能實現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目標的雙重實現。新型商業模式更強調企業之間的合作,過于關注價值在焦點企業、供應商、競爭企業、消費者之間的分配只會導致企業競爭行為的加劇,從而喪失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而對價值的共同創造的動機則使企業主動選擇和其他主體的合作,這種基于競爭和合作的邏輯使企業更加關注價值的創造。
商業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多個方面,它既可能包括多個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變化,如調整或引入新的網絡組織參與者,引入新的用戶,設計新產品、改善產品性能等等。也可能包括要素間關系的變化,如重新設計和優化網絡組織之間關系,改變參與者在網絡組織中的角色和功能等等。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關鍵。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方法和組織架構的創新。管理方法的創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或管理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管理創新可以體現在戰略管理決策上,如戰略聯盟、戰略平衡計分卡等創新性的戰略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可以體現在各個業務層面的管理中,如在生產管理中,為了及時、迅捷、合意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企業可以采用準時生產、資源制造計劃、最優生產技術、柔性制造系統、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等新型生產管理技術和手段。而組織架構的創新是指現代企業根據其戰略目標和任務及內外環境的變化,而對企業組織結構的構成要素進行新的組合、構建和創新。
1.3企業管理現代化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日本管理學者野中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創造新知識,并在企業內和企業間迅速擴散新知識。以上提到的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其本質都是企業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對企業知識能否進行有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創新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知識管理的有效性又很大程度依賴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因為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條件下,才能有效地產生新的知識并擴散知識。但是知識管理并不等同于信息管理,因為一般所說的信息管理主要側重于信息的收集、檢索、分類、存貯和傳輸等,信息要轉換為知識,還要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結合。所以,企業要實現管理現代化,必須以人力資源開發為基礎,以信息為依托,通過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實現信息共享,為高效率地產生新的知識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特征
動態性。所謂管理現代化只不過是學者從研究目的出發而做的一種人為的劃分,假如說企業管理現代化始于知識經濟時代的開啟,但是這個進程卻沒有終點,因為對于當下來說,任何時點都是“現代”。所以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是伴隨著經濟的、社會的、技術、文明的深刻變化而動態地演化。
系統性。雖然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本質和主要活動,但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外在特征并不表現為某個企業局部的技術或商業模式的革新,甚至也并不體現為單個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和投資效益的提高,而是最終體現在給整個系統增加的價值和收益。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其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能和社會系統、人的系統、物質系統之間的交換達到平衡。
開放性。企業管理現代化具備開放性的特征,一是體現在對內開放,企業打破內部的等級間的藩籬和職能部門間的區隔,實現知識和信息在企業內的無阻礙流動。二是體現在對外開放,企業通過建立和供應商、經銷商的戰略聯盟,拓寬和消費者溝通渠道和溝通界面,實現知識和信息在企業間的低成本交換。
這是因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他就有了自身的價值取向和規范標準。其次,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思想心理、行為準則具有一定的規范和約束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不僅僅是傳統的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來約束,更重要的是來自企業的企業文化氛圍、大眾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來約束。道德規范是從倫理角度、群體意識、社會輿論和共同的習俗、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來約束企業的領導者和員工的行為。如果企業的領導者和員工違背了道德規范的標準,就會受到眾人和社會輿論的譴責,并且自己的內心也會感到內疚和不安。在勝利油田的“三老四嚴”道德規范,即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一直約束著廣大大慶石油人必須嚴格工藝規程操作、嚴格質量標準管理、嚴格公司的規章制度,打造油田企業文化品牌,實現持續發展。再有,企業文化建設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僅僅表現在擁有什么關鍵技術、關鍵設備、運行機制和人才的競爭上,要更好的建設企業必須還要通過企業文化來塑造公司員工的團隊意識,如調動起公司員工積極性,讓公司員工為公司的建設、發展獻言獻策,提合理化的、有益公司的建議,尊重員工的勞動成果,使得公司員工覺得自己就是企業建設的一份子,在認識上與領導者保持一致,從而在行動上與企業的步調協調、一致。還有就是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要關心員工、激勵員工。
在我國油田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創業、創新、競爭、發展。而經營理念則是以人為本,科技領先,效益至上,競爭發展。那么這些油田企業是如何做到的呢?那就是鼓勵員工發揮內在動力,深入挖掘并發揮他們的最大的潛力以達到員工心理需求的更深層次,比如在企業內部舉行各種競賽活動、演講比賽活動、技術大比拼、評比先進和技術職稱的晉升等等來激勵員工,最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這樣企業才有可能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提升自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最后,企業文化提升整個企業在廣大公眾心目中的精神面貌和品牌形象。一個企業的品牌價值是靠時間的積累,當然也是這個企業文化的積累。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將發揮巨大的作用而獨具特色的,個性鮮明的有正確價值觀的優秀企業文化將能夠產生巨大的品牌效應。勝利油田的文化理念和經營,它是用各種鮮活生動的方式進入到每一個油田員工心中的,這樣勝利油田才能夠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社會效益最優化這個經營宗旨。再比如大慶油田開發建設已經有50年了,為什么大慶油田能夠在這么長的時間經久不衰,還保持著強有力的競爭力?那是因為它培育和形成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的大慶油田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并且仍然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可見,樹立企業信譽,打造品牌形象,進而擴大企業影響,是一個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
二、我國企業文化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對企業文化的理論研究起步比較遲,企業文化在我國引起關注開始于八十年代中期,雖然近年來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誤解。這些誤解和問題有可能成為發展健康、高效的企業文化的阻礙,從而減慢我國企業發展的腳步。比如片面的認為企業文化主要是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的;企業文化沒有屬于自己的鮮明個性,抄襲模仿或照搬其他企業的,創新能力差;企業文化缺乏群眾基礎,認為企業文化建設與普通員工無關;企業領導者想要在短期內形成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對企業文化建設采用“拔苗助長”的方式等等。
目前,國內外對企業文化的定義有多種闡述,但基本含義都大致相同,其中大家最認同的一種觀點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Sloan)管理學院的艾德加•施恩(EdgarH.Schein)教授于1984年提出的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即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所形成的并為組織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以某種價值觀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續性的共同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筆者對企業文化的理解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歷長期的奮斗發展過程中,通過總結發展經驗、概括和提煉發展思想,從而形成的一套科學價值觀,使內部員工彼此之間所達成的共同心理契約,為著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奮斗。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
20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企業的崛起,文化差異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企業文化從本質上看是產生于企業之中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源于企業管理的實踐活動。因此,企業文化是為達到某種管理目標而應用的一種管理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的經營理念、核心價值觀,是內部成員思想和行為的依據,是企業管理的“助推力”。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企業目標、核心價值觀、企業愿景、企業精神、企業作風、企業哲學、企業用人理念、企業行為規范等。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管理也從經驗管理模式轉入了文化管理模式,企業文化日益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企業文化管理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理念,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歷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指出:“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那就是文化乃舉足輕重的因素。”同樣的道理,企業文化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秘訣在于他們具有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為此,沒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則談不上具有核心的市場競爭力。
(一)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1]。同時,優秀的企業文化還可以提升品牌的含金量,使企業增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良好的形象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品牌信譽、綜合實力。
(二)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目標
企業要實現“中國企業看我,國際市場有我”的企業目標,除了資金、規模等因素要考慮之外,同時還要考慮一個重要的因素———企業文化建設。因為只有先進的企業文化才能使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雙星集團董事長汪海在談到企業文化時說:企業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個只知道做鞋的企業、企業家,充其量是個“鞋鋪”和“鞋匠”。鑒于此,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要靠打造精品來體現它的品牌形象。美國有一期《財富》雜志中指出,“沒有強大的企業文化、沒有卓越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哲學信仰,再高明的企業經營戰略也無法成功。”可見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力量,在企業長遠發展戰略規劃中起著“助燃劑”的作用。
(三)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業的核心是人,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某些企業的辦企哲學就是“辦企業就是辦人,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可見,取得大量的優秀人才,并留住人才是很多企業一直考慮的問題。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因為員工中蘊藏的智慧和力量是無窮的,企業只有挖掘出這種智慧,就會給其帶來更大的財富和價值。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重要的是使員工發現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樂趣和價值,能從工作的完成中享受到一種滿足感。企業文化管理注重的是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最大化地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潛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創造性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易于使廣大員工把自己的前途和企業的長遠目標緊緊聯系在一起,為企業獻計獻策,取得共同發展。同時,企業文化還是一種強力的“黏合劑”,能把員工的士氣、價值觀等凝聚在一起,朝著“中國企業看我,國際市場有我”的目標共同努力。
三、如何構建企業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佩恩教授說:“過去,看一個公司的業績僅僅看賬面,而現在,更多地要看公司文化及其產生的凝聚力,這是公司能否持久發展的關鍵。”在當前,企業文化作為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軟實力,企業文化不能僅僅是一句口號,只有將企業文化貫徹執行才能落地生根,發揮作用,因此企業文化要走向管理,走向員工,把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中以及員工的各項行為規范中去,使企業文化在管理過程中行使的是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和信念的力量,它是全體員工與企業所達成的一種心理契約,是全體員工的一種共同愿景、共同價值觀和共同行為準則的體現。企業文化體系要通過實踐檢驗,其核心內容要完全適合企業目前的發展要求。為此,我們要不斷創新企業的企業文化體系,為打造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上競爭力都很強的現代化企業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一)企業文化要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變化而不斷變化,而且要與時俱進
企業文化具有開放性、階段性和發展性的特點,為此企業要準確地把握這些特點,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就應該時刻圍繞這一中心開展企業文化宣貫,將企業文化宣傳正式納入工作日程,而且要根據每年的生產經營戰略調整企業文化宣貫的主題,每年的企業文化宣貫主題都要緊扣本企業當年的發展形勢和任務,與本企業的整體規劃相適應。
(二)創新文化理念,不斷更新、整合自己的文化體系
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前提。觀念創新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創新,因為人的思想是蘊育于文化之中的。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的商湯王就提出了響徹環宇的創新口號“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為此,構建先進的企業文化體系對企業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當然,把任何一個整合后的企業文化體系真正納入企業管理以及貫徹執行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而且達到完全融合還是需要假以時日,我們要不斷對企業的理論體系進行修改、補充、整合,使其基本方向和企業文化體系相符合,在具體內容上能夠與企業文化體系融洽接軌,從而豐富企業文化的內容,促進企業文化理論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落實企業文化理念,充分引領員工思想
前面我們談了很多關于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企業文化如何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這些理念雖然很重要,但讓這些理念如何充分引領員工思想還是值得我們考慮的。有的企業每年都會進行企業文化宣貫,不管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雖然理解了企業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他們中間還是有人理解不了企業文化到底能帶給他們什么?其實這也是企業文化為什么不能充分引領員工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因。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做法是讓企業員工真正體會到企業文化能帶給他們的實惠,用最直觀的方式讓他們看到企業文化帶給他們的東西,這樣員工的思想自然會向企業文化精神靠攏。筆者認為應該多探討一些能夠惠及全體員工的做法,如“讓創造價值的人分享企業價值”,“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制定完善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機制,甚至還可以創建員工評價考核體系,合理設置激勵目標,由激勵方法的單一化和片面化向多樣化發展,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讓員工有一定的歸屬感,這樣員工才會把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內化為自己的行動。
四、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實施方法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手段,要想讓其在企業范圍內生“根”,在企業持續轉型升級、跨越新發展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要讓企業文化入到全體員工的“眼”
企業文化要想在企業的發展中起到管理的作用,首先要讓全體員工了解它的本質,認知它,這就需要營造一定的氛圍,為員工認知它提供必要的條件。筆者認為應該將企業文化的認知多樣化、經常化。我們應該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向員工灌輸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機關辦公場所、宣傳欄、工地營院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讓全體員工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企業文化的氣息,增加企業文化宣貫知識。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具有的,需要全體員工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打好認知基礎。
(二)要讓企業文化入到全體員工的“腦”
全體員工通過各種宣傳途徑認知了企業文化,員工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思想和態度,糾正自己已形成的與企業價值觀相背離的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企業有義務讓員工感覺到并認可自己企業的企業文化,尤其是對新進員工的培訓更需加強這一點。有的企業自開始企業文化培訓之時,培訓內容就有國內外企業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也有很多經典、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同時講師們也會把企業的核心理念、管理理念和發展目標等企業文化的精髓灌輸給全體員工,但有的員工就算參加了企業文化宣貫,其內容也根本無法入腦,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企業文化宣貫時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在宣講企業文化核心理念時,要借助一些易于員工接受和記住的活動,如詩歌朗誦、辯論賽等。另外,企業還可以以部門為單位組織一些有趣味的關于企業文化的考核,然后進行團隊評比,讓全體員工把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真正入“腦”,為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打好認可基礎。
(三)要讓企業文化入到全體員工的“心”
員工在經過認知、認可之后,便要認同自己的企業文化,如果員工在企業有歸屬感,自然就會認同自己企業的企業文化,這時才是真正入了員工的“心”。企業文化要想深入人心,讓全體員工銘記企業文化,這就要求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制度化。我們在進行企業文化宣貫時,如何才能將企業文化核心精神讓全體員工接受和認同呢?筆者認為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宣貫時可以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將企業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滲透到員工的工作和活動中去。第一,在進行企業文化宣貫時最好找一個與該企業企業文化特征相符的標志性事件、典型案例讓員工分組進行討論、探討,形成書面心得,總結出該企業的某種核心精神。第二,在公司范圍內組織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故事會等這種易于員工接受的方式。第三,在進行企業文化宣貫時,應該按企業內部高層領導、中層領導、普通員工分門別類進行培訓,因材施教,內容側重點不盡相同,因為高層領導的領導風格和管理方式對企業文化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這樣企業文化宣講起來更有針對性。第四,在公司范圍內樹立正面典型,評選優秀員工,利用塑造典型的這種方式,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第五,現在很多企業參與企業文化培訓教案制定的主要是某個特定部門,我們應該從全員參與這個方向著手,明確各個部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所承擔的責任,使各個部門加強交流、溝通和協作,形成企業文化建設“人人有責”的局面。除了以上五種方式我們還可以研究更好的方式方法,讓企業員工真正把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入“心”,為企業文化在公司管理中重要作用打好認同基礎。
(四)要讓企業文化入到全體員工的“行”
要想讓企業文化真正發揮管理手段的作用,就要充分踐行,員工對企業文化是否接受、理解和認同,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員工的日常工作中可以直接體現,企業文化的踐行最初可能會很被動地使員工用企業文化的各項規則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若讓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行為,使員工產生自覺行動,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開展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以這些活動為載體,充分踐行企業文化,豐富員工的團隊精神,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和凝聚力,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和財富。有的企業每年舉行一次籃球賽、兩年舉行一次職工運動會都是企業文化宣傳的途徑,我們還可以借鑒這樣的形式開展類似的活動,讓企業員工真正踐行企業文化,同時還要與時俱進,勇攀高峰,真正踐行本企業的企業精神。
五、處理好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的關系
目前,中國企業正迎來一個大進步、大跨越、大發展的良好機遇,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想要實現企業管理的有效進行,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促使發展上層次,質量上水平,就必須充分實現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之間的有效融合,達到共生與雙向互動的局面。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手段
先進的企業文化可激發員工的自律意識,員工只要認同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員工產生的則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力量,任何行動就會變成自覺行為,內化為自覺意識,從而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有助于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將企業文化深度融入企業管理,貫穿管理創新全過程。以精神理念為指導,通過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全面改進和提升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促進企業全面管理向更高層次邁進。只有認識上不斷進步,觀念上不斷更新,才能帶來行動上的高度自覺和工作上的巨大收獲。“管理變革,文化先行”,企業文化的變革直接影響著管理的創新,因為企業文化為企業的管理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科學依據,如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管理方法,為企業管理創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二)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文化的體現
企業的管理規章制度是創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員工是否認同本企業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關鍵問題,員工只有接受了本企業的企業文化,才能根據企業的經營理念和核心精神要求自己,對企業產生強大的助推力。同時企業也會通過各種活動來檢驗自身的企業文化是否與本企業的發展相適應,反復檢驗,不斷改進,形成符合具有自己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指導全體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因此企業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直接體現著本企業的文化。
二、企業現代化管理
企業要想實現其管理的現代化,首先從提高企業員工素養著手,員工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其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發展質量;其次要想保障員工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要構建一個良好和諧的企業文化,加強員工的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最后是提升企業全體員工的現代化意識,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自覺的將現代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將企業作為現代化進程的一部分,同時還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及社會發展情況,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現代化管理前景方面,其主要以下幾個趨勢:一是更加強調人本主義。眾所周知,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尤其是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是由員工組成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工作,而員工在積極工作的過程中,自身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其工作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其還有對自身價值實現的需求,因而企業在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過程中,也以人文本,充分重視員工的各種合理需要并盡可能予以滿足,給予員工足夠尊重,對于企業的發展成果,要及時與員工共同分享,對于企業面臨的困境,與員工一起應對,上下級間要加強溝通交流,給員工提供足夠多的晉升機會,定期給予專業技能及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等。企業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化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實現其現代化管理;二是智能化趨勢。其主要表現在企業的信息數據管理方面,以往企業數據通常采用紙質檔案的形式加以保存及管理,時間一長,其累積的數據信息量將十分巨大,其不僅將極大的增加信息數據管理人員的工作量,還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成本,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廣泛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數據庫的建立,可以將企業大量的信息進行保存和共享,實現企業信息的完整性,數據庫的建立,也極大的方便了員工對企業信息的查找,而對這些信息的有效管理,還能為企業今后的管理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有利于企業的正確決策[3]。
1.現代企業管理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應用
傳統文化對于現代企業管理的作用首先在于悠久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具有利用價值的。雖然中國傳統文化百家爭鳴,所提倡觀點復雜多樣。但從整體來看,以儒家為主的傳統文化所提倡的人生價值取向是一致的,有人將儒家代表的人生價值取向特征作了歸納如下:群體本位,中庸之道,強調集體,以和為貴,人情關系的重視,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等。這些特征與西方所倡導的個體主義和極端的思想相抗衡,成為了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大亮點。利用傳統文化,需要首先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特征和內容,并對其進行分析。歷史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有優秀的一面,也有不適應社會發展的一面,所以,在看待傳統文化的作用時,我們應堅持辯證的唯物主義觀點。從微觀上看,現代企業管理仍然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應用。
2.現代企業管理必須對傳統文化進行改造批判地繼承,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合理應用。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念對于現代企業管理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工業化文明和現代化企業文明也向傳統文化發起沖擊。此外,現代企業的分權化和社會化對于傳統文化的應用提出了挑戰。面對多重文明沖擊的背景,傳統文化還能一帆風順嗎?當然不能。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需要與社會接軌,與市場融合,與法律統一。為此,我們在利用傳統文化管理現代企業時,必須保持適合社會發展的傳統文化基本價值觀念不變,加以改革其形式特征,且對于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傳統文化進行摒棄。
二、傳統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價值所在
1.法制與仁制結合
法家倡導的依法治國和利益驅使與儒家倡導的仁德至上的觀點成為了歷史上自相矛盾的話題,但其思想對后來的君王治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將二者集合起來的漢武帝,“獨尊儒術”又“大一統”的他禮法并用,陽儒陰法,創造了漢朝大一統時代。直至唐朝時期的“禮律并重”,二者思想的融合還得以體現出來。國家治理如此,企業管理亦是如此。法學思想表現了管理中的“不成規矩,不成方圓”;儒家思想體現了管理中的“仁義道德,民主平等”。這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可以總結為:制度法律法家化(嚴格,專制),態度方法儒家化(開明,親善)。
2.和諧思想
佛教與儒教的“天人合一”以及傳統文化中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思想,都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觀念。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在其中表現了一個道理: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自己的發展規律,無論人類做什么事情,必須遵循這種規律,順應自然的發展。除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外,和諧思想還重視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和諧在企業管理的運用使得員工與員工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保持一種和諧發展的關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了一份力量。
3.無為而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建設事業的規模越來越大,為提高生產效率、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機械制造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機械制造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如何進行機械制造管理,成為衡量制造企業技術、實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機械制造企業工程機械管理水平卻落后于現代制造業的要求,影響了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已經成為機械制造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1創新管理思想
在傳統的計劃體制下,單純生產觀點嚴格束縛著人們的管理思想,致使一些制造企業相關人員至今仍不能順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經營思想僵化,重干輕管。為適應市場經濟客觀需要,制造企業應樹立以改革創新為發展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強化效益意識和質量意識。效益與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沒有效益與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也就沒有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為了提高機械設備的質量,制造企業必須做到:堅持將市場意識與效益質量意識高度統一起來,并且將市場意識融入效益質量意識之中,靠過硬的質量去開拓市場、管好現場。堅持將社會責任與企業利益高度統一起來,以社會責任為重,使企業利益服從于社會責任,始終將工程效益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堅持將企業質量標準與行業標準高度統一起來,做到企業標準高于行業標準,用實實在在的制度和規范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2更新機械數據與設備
在現代社會,技術是具有高度可用的企業資源,是科學管理的依據。在制造行業中,與機械設備有關的數據。問題方法效果的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涉及面也是非常的廣泛,相互關系也是錯綜復雜的。這就要求在設備購置之前就要對該設備的有關運行過程和歷史數據,進行計劃的系統的處理。在設備的前期管理工作中要廣泛的收集機械設備,使用的技術鑒定參數及國內外設備市場信息,設備價格,有關科研成果,設備的利用率故障率維修費用,耗材情況,零配件供應情況,供貨渠道。建立起合理詳實的機械設備前期信息反饋系統,并及時向決策層正確的信息,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將投資的目標鎖定那些生產上適用,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機械設備。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技術更新的步伐越來越快,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由于一般單位的舊機械擁有量較大,而資金又有限,所以不可能把舊機械都淘汰。為解決這一矛盾,可以局部更新進行技術改造,給舊設備換上新部件、新裝備、新附件,改善現有設備的技術性能,使之達到和局部達到新設備水平,擴大設備的生產能力。
3強化成本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規范,制造企業如果沒有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要想實現企業生存、發展和獲利的財務目標是極其困難的。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的前提下,已經給整個制造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由于機械制造成本核算內容復雜,周期長,所以要求我們必須有一套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當前,諸多制造企業大都采用責任成本管理。責任成本管理要作好責任目標成本的分解、實際成本數據的歸集以及三算的跟蹤對比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好合同成本、預算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預算成本就是將投標報價時工程估價單中的各項單價換成企業內部價格,從而以此指導生產活動。這就要求在編制預算時注意充分了解投標報價過程,分析哪些方面已經在報價時考慮了降本措施,哪些尚有降本空間;必須研究合同條件和生產條件;必須以最經濟合理的生產方案和降本措施為依據;必須以企業內部價格、市場價格為依據來計算成本,不能簡單地為了擴大市場占有份額而盲目承接超出自身成本控制能力的工程,更不能只知道埋頭干活、不進行成本分析和指標分解。同時要要本著科學合理的原則,實行成本倒算,所下達的指標必須在相應各層次可控制的范圍,各層次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目標。指標下達后,應賦予各級成本中心充分的權利,上級對其正常管理工作不應干涉,以保證各級成本中心能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對各級成本中心的獎罰比例政策,要掌握在確實足以調動管理者積極性的程度,起到獎優罰劣、多勞多得、職工與企業雙贏的作用。4深化質量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相關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人們與企業的高標準生產與消費需求,制造企業必須強化產品形成過程中的質量管理,確保高質量工程的實現。首先抓質量目標管理。以調查、制訂、實施和總結為質量目標的控制過程,是將質量管理活動、質量目標按質量體系要素及專業保障系統進行縱橫分配,做到人人職責明確、目標清楚,并進行定期考核、督促落實。其次是抓監督保障。從質量體系和工程生產過程兩個方面,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的評審,定期實施質量體系內審和年度管理評審,注重質量管理的實效性和實施過程的有效性;加強內部質量審核,提高質量體系的整體運行水平;嚴格把好工程質量監督關,對產品形成全過程的各道工序、各個操作過程進行監控,以免不合格的產品進入下道工序。還要抓動態管理,尤其是各個生產要素的動態管理。嚴把生產要素的驗收關、使用關和評定關,以勞動力的控制為重點,即進場考核不合格的堅決不收,使用中技能未達到要求或責任心不強的清理出場,評定后有不足而未加以改進的清理出場,進行制造質量的動態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調動生產工人的主動性,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5提高人員素質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普遍提高,生活目標、生活方式日益個性化發展。同時一個工程從開始到竣工,要經過多重環節和多道工序,需要有多層次和不同崗位的人員共同參與實施才能完成。因此,對人才的需求具有全方位、多層次性。為此我們要加強人才的知識更新和培養,一方面要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業務知識和工作技能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鼓勵員工去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接受新思想、新技術,并創造性地運用于生產和經營管理實踐之中。通過每個員工的發展來提高生產率,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進步,最終達到企業發展目標的圓滿實現。不過在人力資源規劃和設計中,無論培訓科目的設計、培訓計劃的擬訂和實施,還是培訓效果的考核和評估,都要注重企業目標的實現。
總之,機械制造企業管理的創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源泉。
參考文獻
[1]暢瑞延.市場經濟下的設備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3,29(13):134-135.
2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分析
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體現著企業發展方向以及發展目標,在企業的發展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管理模式也隨著經濟變動適應經濟發展變動,做出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相關調整.2.1傳統經濟管理模式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與傳統的經濟發展體制相一致.傳統的經濟體制是以計劃經濟為主體,體現在“國家撥付資金”的經濟管理模式.這種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導致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不能夠得以實現.由于傳統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是基于傳統的經濟體制下發展,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導致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建設出現問題,企業發展受到影響.2.2現代經濟管理模式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發生轉變.現代企業發展中,經濟管理模式主要是集約化以及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企業經濟發展模式逐漸走向規范化發展.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實現規范化發展,對于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在完善企業運營方式的同時,加強了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建設,對于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義.
3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存在的問題
3.1組織機構問題
組織機構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組織機構不夠靈活.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以及社會需求的變動,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不能夠自我調整,導致企業與社會發展需求以及經濟體制相悖.同時,企業的管理者追求企業發展經濟收益,導致組織機構調整被忽略,這就使得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出現相應問題,不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3.2人力資源問題
人力資源問題,是現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由于企業數量眾多,人才供給出現問題,使得企業內部員工素質較低.具體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代企業員工流動性較大,使得企業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不能夠全面開展,工作進度以及工作質量得不到相應保障,導致企業發展受阻;第二,企業缺乏員工入職培訓工作的開展,員工普遍素質低下.在影響企業的整體形象的同時,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一定影響;第三,企業缺乏正確激勵機制的建立,使得員工缺乏工作積極性,導致企業經濟發展緩慢.
3.3管理制度問題
制度是保證企業發展的關鍵,有效的制度建立對于企業經濟管理以及經濟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缺乏對管理制度的重視.雖然企業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規章制度進行實際約束,但其中條款過于籠統,并且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流于形式,操作性以及實用性較差.長期缺乏監管與執行,導致企業內部發展混亂,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效能發揮受到阻礙.
3.4管理模式問題
現代企業在實際發展中,依舊是粗放式經濟管理模式,并沒有向著集約化的形式轉變.在這樣的模式下,企業想要壯大自身的發展規模,需要通過投資的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擴大投資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4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具體措施
4.1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
在企業經濟運營的過程中,應該建立科學有效并且規范化的經濟管理體系,對于企業經濟管理組織機構的有效建立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能夠實現企業對內部人員的良好配置,通過企業管理當中的人才空缺,實現人員的配置,充分發揮人員的自身優勢,提升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業經濟體系的建立,主要對象是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員工構成.高層管理人員是整個企業決策的關鍵,同時也是保證企業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自身修養關系著經濟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建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同時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重視關于企業經濟管理的相應法規政策,實現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在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開展中,保證整個系統科學有效的展開.對企業整個經濟活動的開展做到具體規劃,將經濟管理中的具體任務進行明確到員工個人,保證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發展;員工作為整個經濟管理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嚴格按照管理者要求,對于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有效監督,對管理人員的任務分配進行有效執行,經濟管理規范化進一步發展.
4.2企業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
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對于經濟資源的有效管理,能夠實現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發展.實現對企業經濟資源的有效管理,應該從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入手,提升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水平,能夠有助于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開展.在進行人員實際配置的過程中,針對企業經濟管理應該選擇具備一定專業素質的人員.保證企業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能夠實現經濟的有效管理,為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中,應該重視對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市場經濟體制不斷變化,這就需要管理人員掌握先進的管理經驗,對于經濟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能夠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在企業進行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高素質管理人員能夠對企業經濟管理的發展提供支持,使得經濟活動的開展與企業發展保持一致.企業定期考核制度同樣重要,這是檢驗員工綜合素質的關鍵.在考核過程中重視獎懲制度的建立,保證表現優秀的員工實現物質激勵.激勵制度的建立,在考察員工的綜合素質的同時,能夠提升員工積極性,對于企業經濟管理活動開展過程中,能夠投身其中,保證經濟活動有效開展,滿足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發展需求.
4.3企業經濟目標的規劃
對企業實現經濟目標的正確規劃,有助于規范企業的經濟活動,能夠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發展.在企業進行經濟運營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實際分析,制定適合企業的經濟目標進行規劃,保證企業發展過程中根據經濟目標進行實際發展.在企業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制定前期需要對企業進行資料搜集,明確企業經濟發展現狀,同時根據企業目標的規劃進程,保證對整個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在企業經濟目標有效規劃之后,還應該通過實際應用進行目標的審核,保證目標規劃,能夠滿足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的發展,保證企業利益最大化.
1.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質就是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突破口。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企業間競爭也相應加劇,如果繼續采用價格競爭和規模競爭手段,則會使個體企業的市場空間逐漸逼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而新技術帶來的經濟租金和高附加值使現代化背景下的傳統企業得以突破這一困局成為可能,而且企業普遍的技術創新會推動整體產業逐漸向高層次、高技術的產業價值鏈的升級,從而創造更加廣闊的產業價值增值空間。要特別指出的是,企業技術創新必須要以企業現在擁有的要素為基礎,現代化的技術創新并不意味著就要完全以機器和設備來替代人力資源,這樣做的結果是以犧牲人的發展為代價的,這與現代化企業追逐社會、組織和人的共同均衡發展的目標相悖。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核心。企業管理的核心任務是創造價值,但是知識經濟體系已經改變了價值創造的方式。企業只有開辟新的收入渠道、重構價值網絡、重塑商業模式才能實現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目標的雙重實現。新型商業模式更強調企業之間的合作,過于關注價值在焦點企業、供應商、競爭企業、消費者之間的分配只會導致企業競爭行為的加劇,從而喪失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而對價值的共同創造的動機則使企業主動選擇和其他主體的合作,這種基于競爭和合作的邏輯使企業更加關注價值的創造。
商業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多個方面,它既可能包括多個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變化,如調整或引入新的網絡組織參與者,引入新的用戶,設計新產品、改善產品性能等等。也可能包括要素間關系的變化,如重新設計和優化網絡組織之間關系,改變參與者在網絡組織中的角色和功能等等。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關鍵。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方法和組織架構的創新。管理方法的創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或管理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管理創新可以體現在戰略管理決策上,如戰略聯盟、戰略平衡計分卡等創新性的戰略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可以體現在各個業務層面的管理中,如在生產管理中,為了及時、迅捷、合意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企業可以采用準時生產、資源制造計劃、最優生產技術、柔性制造系統、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等新型生產管理技術和手段。而組織架構的創新是指現代企業根據其戰略目標和任務及內外環境的變化,而對企業組織結構的構成要素進行新的組合、構建和創新。
1.3企業管理現代化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日本管理學者野中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創造新知識,并在企業內和企業間迅速擴散新知識。以上提到的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其本質都是企業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對企業知識能否進行有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創新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知識管理的有效性又很大程度依賴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因為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條件下,才能有效地產生新的知識并擴散知識。但是知識管理并不等同于信息管理,因為一般所說的信息管理主要側重于信息的收集、檢索、分類、存貯和傳輸等,信息要轉換為知識,還要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結合。所以,企業要實現管理現代化,必須以人力資源開發為基礎,以信息為依托,通過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實現信息共享,為高效率地產生新的知識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特征
動態性。所謂管理現代化只不過是學者從研究目的出發而做的一種人為的劃分,假如說企業管理現代化始于知識經濟時代的開啟,但是這個進程卻沒有終點,因為對于當下來說,任何時點都是“現代”。所以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是伴隨著經濟的、社會的、技術、文明的深刻變化而動態地演化。
系統性。雖然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本質和主要活動,但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外在特征并不表現為某個企業局部的技術或商業模式的革新,甚至也并不體現為單個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和投資效益的提高,而是最終體現在給整個系統增加的價值和收益。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其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能和社會系統、人的系統、物質系統之間的交換達到平衡。
2.部分企業重利潤輕投入,造成企業檔案管理的滯后。當前形勢下,企業檔案作為企業資產,它的管理工作的優劣完全由企業自身重視程度決定。現代企業制度更要求企業能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提高效益,企業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與財力等成本的工作,企業必然要求其檔案工作適應生產、經營的需要,必須符合效益原則。當企業檔案工作不能為企業帶來相當于或者大于其成本的效益時,其日益萎縮將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撇開外部因素,僅從檔案工作自身來看,筆者認為造成企業檔案工作遭受冷遇的原因有三:首先,現行企業檔案工作微觀管理方式植根于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高成本、低效益始終影響著目前的企業檔案工作,并與現代企業制度的效益原則產生摩擦。這是導致企業檔案工作處于劣勢最根本的原因。其次,企業檔案工作自身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襲了原有的工作思維與方式,未能跟上企業改革步伐,積極服務于企業。這是造成企業檔案工作現狀最直接的原因。再次,企業檔案本身所能產生的效益的隱蔽性使其計量化難度較大,這是造成企業管理層忽略檔案工作的間接原因。為保障企業檔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深化企業檔案工作改革,實現企業檔案管理現代化已成為企業檔案工作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三、實現企業檔案管理現代化的幾點意見
第一,更新觀念,增強企業檔案管理現代化意識。要實現企業檔案管理現代化,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認真貫徹執行各級文件精神,不斷強化檔案管理現代化意識,大膽探索符合檔案工作自身特點的規律,能夠有效為當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服務的檔案工作理論與方法,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的檔案管理現代化體系,堅持一切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制訂檔案工作目標、任務、方針、政策,創造性地開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要拓寬服務領域,提高質量,增強企業檔案工作的生機與活力。
第二,更新設備,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工作的深入,各行各業的檔案數量逐步增加,依靠人工手段進行檔案管理已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所以采取現代化手段進行檔案管理工作勢在必行。計算機、多媒體計算機、特別是超媒體的出現,為解決這一矛盾展示了光明的前景。這就需要企業領導及檔案管理人員,從思想觀念上對新技術給予足夠的重視,用新的觀念看待事物,引進使用現代化技術設備,以促進檔案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使用計算機系統管理,可對檔案資料進行復制、掃描、取樣,實現企業檔案數字化。通過人機結合的方式,檢索者只要在屏幕上指出自己所需要的計算機管理程序,就可以將所需的檔案目錄摘要等顯示出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大部分的石油企業都受到傳統物資管理模式的影響,企業的管理層對物資管理缺乏科學先進的意識。首先,石油企業的管理層沒有認識到物資管理對企業的重要作用,在企業內部沒有制定完善的物資管理制度。其次,石油企業的管理層對物資管理的態度直接引導企業內部各個員工的工作態度。管理層如果沒有重視物資管理的工作,石油企業內部員工肯定也會隨大流,對物資管理工作不上心,使物資管理工作在石油企業形同虛設,嚴重阻礙了企業物資管理工作的進行。
1.2石油企業物資管理部門的工作管理不科學
石油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企業內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地區分布都是距離很遠,所以對各個部門的管理工作非常的困難,實際的物資管理工作很難有效的進行。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溝通不及時或者信息傳遞錯誤的現象,石油企業的供貨鏈就會斷開,導致企業大量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嚴重的浪費,給石油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一定的危害。
1.3石油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落后,沒有采用信息化技術
目前,石油企業在物資管理上,現代化信息技術管理還比較落后。我國很多的石油企業都已經實行現代化管理,但在物資管理上卻沒有建立統一的信息化物資管理系統,導致石油企業物資管理各部門之間信息不通暢,在物資的采購、物資價格比較、采購合同的簽訂、物資的質量等相關信息都不能及時的共享,使得物資管理各部門信息獲取一直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來獲取相關信息,嚴重阻礙了物資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以及石油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2.優化石油企業物資管理的對策
為了促進我國石油企業物資管理的不斷優化,石油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加強內部規章制度的建立以及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盡快健全企業內部關于物資產業管理政策,學習現代化管理手段,引進先進的物資技術和經營理念,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是當務之急。
2.1加強石油企業管理者對物資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知
石油企業的物資管理工作人員要正確認識物資管理,對企業物資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和問題要及時掌握,并分析、尋找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逐漸克服市場經濟體制對石油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只有石油企業的管理層和相關工作人員認識到物資管理對企業的重要作用,才能積極、能動地不斷完善物資管理工作,及時有效地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物資管理工作的質量。
2.2加強企業物資的采購管理,切實強化物資需求控制
優化石油企業的物資管理工作,必須要加強物資的采購管理。石油企業物資管理部門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物資采購管理計劃。首先,企業物資管理部門應該根據石油企業年度的生產建設投資總量,來分析、測算材料以及物資設備的消耗,向物資部門提出請求進行采購,不得自行采購;其次,在物資管理的具體工作中,實行對物資的預算定額控制,加大對物資采購部門的采購程序的監督與管理,避免物資的重復購置的現象,從而強化物資的需求控制,減少石油企業的物資成本。
2.3完善物資管理規章制度,使監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石油企業長期一直有“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的內部管理思想,平時工作中只看中物資設備在物質基礎上的使用,不充分考慮物資的使用效益,缺乏健全的物資管理約束制度,導致企業的物資管理混亂。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石油企業管理者首先應該加強對物資的管理意識,遵循“依法治企”的規則。加強對物資管理的政策、規章制度的宣傳和培訓。企業管理層以及物資管理部門負責人,不僅要熟悉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操作管理,還要加強企業物資管理員工的職業素質水平,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不僅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還要提高企業內部職工對物資管理的責任感和主人翁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石油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物資管理機制,有效地改善、優化企業的物資管理體系。
2.4完善石油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方式,努力提升企業物資管理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的物資管理也進入高現代化辦公的領域,企業的物資管理手段也越來越先進。石油企業也應該與時俱進,采用高科技計算機系統對企業的物資設備進行整體的管理和維護。每一件物資設備采購進來后都要輸入計算機物資管理系統,并賦予每個實物一張唯一的條碼資產標簽,從物資的采購到資產的折舊退出整個過程,都可以對石油企業的物資進行全程的跟蹤管理。石油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引進先進的計算機自動化物資管理系統,使石油企業對物資管理更加合理規范,降低企業人為因素的缺陷與不足,實現物資數據資源的共享以及物資流動的透明化,提高企業物資管理的整體水平,保證石油企業的可持續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