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5 15:46: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國傳統道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中國傳統武術與道家思想的發展淵源
1.1道家思想為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莊子的思想為代表并包括秦漢黃老、魏晉玄學等思想的總稱,其哲學的最大特點是崇尚自然、無為而治。道家思想從形成至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曾為促進中國古代的政治、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是中國四大國粹之一。武術經歷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繼承與發展,到現在仍然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長于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中華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國哲學思想的影響,也就是說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為中國傳統武術理論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才使得中國傳統武術文化體現出濃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它事物有著密切的聯系,當然武術也不例外。它的變化發展過程受到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尤其是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的影響,這些不僅可以從武術的運動方式、技術理論、訓練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術精神及其運動理念中也都深刻的體現出來。
1.2道家思想是影響傳統武術文化發展的核心思想
溫力先生認為:“武術的民族特色不僅表現為中華民族對武技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表現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包括思維特點、欣賞習慣、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觀等等,這些不僅影響到了中國武術技術的風格特點,并且影響到了武術技術體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領悟武術的精神,就必須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內在包含的中國哲學思想文化內涵。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體系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從這三種哲學思想的地位來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說,道家思想是整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是影響整個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也有過精辟的論述:“道家對大自然的思考與探究,奠定了中國古代科學基礎”。中國武術的各個方面都與道家哲學思想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個發展時期的觀點也不完全相同的,各個代表人物的觀點也不盡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變的,這就是道家的本體論。哲學中所說的本體論,主要是探討何為萬物之本源的問題,道家的本體論主要表現在道論、氣論、天人合一論這三個方面,而這三方面是中國武術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論基礎。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武術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體論對中國武術文化的滲透和影響
2.1道論與武術的關系
道家的創始人相傳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之本源。中華武術吸收了這一思想,認為“道”也是武術的最根本的本質特征。道家認為,“道是萬物之始,萬物之宗”。而武術理論中的“一招變萬招、萬招歸一”的理論思想正是從“道”的思想中領悟而來。“一招變萬招、萬招歸一”的思想指的是武術的動作是從原始單一的進攻防守動作,按一定的路線演變成千萬個技術動作,而千萬個技術動作又通過長期演練最后達到形成一種形神合一。這種形神合一就是武術訓練階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觀點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關于“道”的學說是宇宙生成論,即“道”是世界萬物的總根源,演化出了天地萬物;同時又是本體論,即“道”是世界天地萬物的總根據。道生萬物,萬物歸于道,拳術理論也是如此,武術種類雖然千變萬化,而它們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這種思想將中國武學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頂峰。所謂武學最高境界實質也就是擺脫武術招式的束縛,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無招勝有招”。追求武術的本質和“悟性”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經過日積月累的實踐、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萬物,是萬物存在的根據。那么,“道”是怎樣進行活動和遵循什么樣的法則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題,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就是不違背自然,一切順應自然。老子主張人們的思想行為應該像道一樣“生而不有,為而不悖,長而不宰”,就是說道生養萬物,哺育了萬物,而不占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居功自恃,成長了萬物卻無意做主宰。萬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預。從形式上看,道是無為的,自然而然的,這充分體現了“道法自然”。
2.2氣論與武術的關系
在先秦時期,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比較模糊,道家學派雖然提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給道一個合適的命名。道家為了表述本體觀,用“氣”字來代表萬物的根本,來體現“道”。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氣”是莊子對老子“道”的具體化。莊子認為,構成宇宙的本體是陰陽之氣,萬物的生成,是陰陽之氣的聚合,而萬物的滅亡,則是陰陽之氣的離散。“氣”在武術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話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氣被看作是武術的根本,是武術的本體與精華所在。氣與養生更為密切,氣是武術養生的重要理論基礎。莊子本人也非常注重養生,他的養生基本方法是,“合齋”與“坐忘”。道家認為:氣是構成、維持、充養人體和生命活動的根本物質。武術養生是以養氣煉氣為主旨。武術養氣皆不外通過靜心平息,存養氣息,以求全身內氣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極拳的“氣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氣于丹田”、少林拳的“氣貫丹田”等,將養氣煉氣法融人站樁的“樁功”練習,以意念引導氣息,配合勁力的聚蓄、運轉、爆發的勁力練習等,都是武術內氣煉法。 道家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故以精、氣、神為修煉的基礎,以寶精、固氣、音神為修煉原則,從而達到精足、氣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氣、吐納、服氣等養生術,實際上就是道家的“氣功”,是道家以“氣”為萬物本源的認識論基礎上創造的種養生方法。道家氣功特別是內丹功被廣泛融于武術體能和技能鍛煉中。道家氣功同武術結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變革和躍進。
2.3天人合一論與武術的關系
所謂“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統一。所謂“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靈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謂“天人合一”是說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世間一切人事,都應該順應自然,不能違背違自然規律,才能夠獲得生存與發展。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更認為天人本是合一的,《莊子·齊物論》中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則是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國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把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問題,其前提是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進行揚棄。中華民族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凝聚一個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紀新階段,理應充分發揮中國傳統道德積極進步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浩瀚淵博,有諸多的道德規范;有豐富的踐履道德規范的德行;有如何實現道德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國文化獨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論等等。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最早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中就有“以親九族”、“協和萬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禮”、“德”、“孝”等文字,說明商代就已制定有體系性道德規范,出現了所謂“六德”,即知、仁、圣、義、忠、和的提法。
在我國,傳統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時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 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他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德目置于其下,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①無“仁 ”更談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邏輯地得出“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結論。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君主忙于征戰,政治上的功利壓倒了道德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時間內實際遭受著冷遇。封建主階級的政權得到鞏固后,如何保持社會的安定,成了統治者考慮的首要問題,此時,孔子道德觀因具有統一人民思想,穩定社會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視。到漢武帝的時代,董仲舒根據孔子的道德教義,在提出“三綱”、“五常”的同時,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強硬手段,將儒家道德觀念上升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倫理。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通過道德規范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把道德比喻為一張網,那么規范作為網的經緯線必然是豐富而具體的。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逐步積累與形成了一些世代相傳,并不斷調整和更新其內容的道德規范,比如:仁、恕、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中的規范非常之多,每一個規范都有其獨特內涵,另一方面規范更主要地又是對行為的規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圣、義、忠、和六個規范;孔子倫理思想中的道德規范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政治倫理的規范;戰國時期,孟子上繼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德說,并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理原則。董仲舒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綱”《春秋繁露》,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 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舉賢良對策》說。宋元時期 ,人們在管子的禮義廉恥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張岱年先生在《道德與文明》1992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在總結傳統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九個主要規范:公忠、仁愛、誠信、廉恥、禮讓、孝慈、勤儉、勇敢、剛直的“九德”。
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羅國杰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多卷本《規范卷》中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規范,有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第二部分是職業道德規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師德、藝德;第三部分是家庭倫理規范,選取了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它們分別是關于親子關系的規范,關于夫妻關系的規范,關于長幼關系的規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禮儀規范,分別是尊老敬賢之禮,接人待物之禮,儀態言談之禮,慶典婚喪之禮。
這些道德規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的綱目,道德規范體系,充分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貢獻,當然,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又具體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規范既要繼承也要批判。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社會的進步,推動了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在國民生活中的發展。2014年9月在北京師范大學視察時指出:“我很不贊成把古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兩會期間,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牛汝極說道:“應分學段有序地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現在就開始著手。”作為一位中國人,有責任和義務繼承和發展它。
當下,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進行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學生在自身素養方面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不利于他們長期持續發展。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是一塊巨大的寶藏,可以豐富內涵,開闊眼界,鞏固知識,培養文化素養,提高道德修養。在將這一巨大的寶藏有計劃有目的地傳授給學生的時候需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
1.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
對于傳統道德文化教育,啟發誘導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師實施教學時,對于本身沒有生命力的傳統道德文化教育課本,要用積極誘導的方式使學生感興趣。
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傳授有關道德知識的時候,可以運用皮亞杰的對偶故事或者科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這種故事或問題必須貼近兒童的實際生活,能夠很容易被兒童體認,這樣會使兒童原有的認知結構產生不平衡,然后通過努力將其同化或順應,讓他的認知結構重新達到平衡。這樣激發其動機以產生學習行為,最終習得道德知識。這一過程中要讓兒童自己發現問題,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老師要更加貼近其生活,提出各種問題和故事,使其內心產生矛盾沖突。這樣有利于兒童道德階段的向前發展和兒童推理能力的發展。
2.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在擁有五千多年歷史文化沉淀的古國――中國。由于它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在教授時必須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要按照它應有的次序交給學生,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知識。
循序漸進是由孔子提出,經其弟子孟子繼承發展,之后又被朱熹納入朱子讀書法中的。孟軻認為“其進銳者其退速”,進程過于迅速,勢必影響實際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過“揠苗助長”的寓言告誡人們:必須懂得教學是自然有序的過程,人們應當關注并促進教學過程的實現,但決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長,否則“非徒無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紀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在著作《大教學論》中,明確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他要求教授學生的知識應該是系統的,教學的進行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夸美紐斯要求學校“自始至終,要按學生的年齡及其已有的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指導”。
3.知行合一的教學方法
從學與行的關系來看,學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學更加重要。即學以致用,學習如果不能應用,那么學得再多也沒有意義。學習道德更應該是這樣的,知道社會道德規范,就要體現于生活實踐中。傳統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學問,而是需要學生通過學習把它付諸實踐的一門學問。其目的在于促使傳統文化對社會、個體行為和思想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潛移默化不僅僅是思想上的,還要結合行動,將其內容運用于實踐是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一個有效的途徑。荀子主張:“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為為最終目的,對于傳統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對學習者從外到內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育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身體力行,注意發揮知、情、意、行的整體功能,對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輔相成。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這四者需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效實施教育教學。要注意兒童在身心發展過程中的順序性、階段性、差異性、不平衡性,在選擇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的時候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基礎教育階段進行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教育,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師要盡可能營造真誠和諧的環境,充分利用兒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導兒童自己主動探索、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感知到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導兒童把已獲取的傳統道德文化中的間接經驗體現在實際生活中。最終真正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的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序言
自本世紀中葉以來,在新技術浪潮的猛烈沖擊下,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在飛速地改變著面貌。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重心的教育亦受到了高科技和人口激增的嚴重挑戰。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歷史教學一直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有利于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聯系,對因材施教,改進教學方法有著積極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單一,強調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知識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信息化教學手段借助信息化技術,采用人機交互的形式,大量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內容,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隨著課程整合實驗的深人進行,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觀念,必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必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大大推動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
一、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中學歷史教學的信息化
(一)傳統教學方式解析及其評價
1、傳統教學方式的概念
傳統教學方式,是指教師通過語言、板書、掛圖和模型等手段,向學生傳授知識。傳統的教學方式有三個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個基本要素構成。
2、傳統教學方式的評價
傳統教學方式的長處在于:①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材施教,及時地更改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并利用教師豐富的閱歷和經驗對課文進行聲情并茂的講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表情和反應隨時調整授課方式和內容,師生交互的機會較多,師生的關系較融洽。
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①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教學過程比較機械,教學內容往往會脫離現實生活環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②過于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的理解消化。③學生學習依賴性較強,缺乏獨立性,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
(二)中學歷史教學與信息化
信息化教學方式區別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中心的教學模式,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饋,強調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學的概念和特點
信息化教學方式,主要是指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網絡教學,它可以用教師+學生+計算機(網絡)+課件來表示,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總體而言,信息化教學方式具有如下的特點:
①節省板書時間,充實教學內容。
由于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主要是通過事先設計好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的,經點擊、放映進行講解,不必板書,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書寫時間,用于充實教學內容,使之更加豐滿。
②增加了教學的連貫性。
黑板是有限的,總結當堂所講的內容等情況而需要前面的內容時,由于前面所講已經擦掉,只能靠回憶來強調,其連貫性和效果都會受到影響,計算機輔助教學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過循環播放進行總結、強調、解釋等,重點突出,會強化學生的記憶,增強教學的連貫性
③活躍教學氣氛。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其聲、光、圖像等功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
④增進師生之間互動
教師將自己的教學計劃、課件、關于一些重點問題的理解等教學資源借助互聯網等網絡資源公開給學生,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中的迷惑及時在網上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不僅僅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而且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是老師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學歷史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結合
①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效果,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時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認知規律。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信息量是多獲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體手段恰恰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傳統的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歷史的描述大多是通過粉筆、黑板進行的,是一種“單媒體”的活動。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形象生動的演示,動聽悅耳的音響效果,給學生以新穎感、驚奇感,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神經,從而使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激疑——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中都能保持高度興奮,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②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演播功能,展示歷史事件的間接或者直接聯系,揭示問題本質,提高課堂時效,更符合歷史學科的自身特點。
歷史學科的過去性、生動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呼喚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在開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與容量,能夠增加教學容量,在教學中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在集體化教學中實施個別化分層遞進教育,真正實現學科教學的優質高效。
③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學練習內容,完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時效,更符合現代教育理論的教學要求。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學習的意義在于理解和應用,因此,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在教學中自我發現,自我評價,自我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文字,擴展為聲、像、文并茂,三維動畫等近乎跨越時空的全息模式,向人們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效率。
④利用多媒體交互式學習和遠程教學(指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開放式教學系統)將課堂實現對外開放,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廣泛的交流渠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教師則可以通過網播方式授課或利用計算機網絡與其他教師相互聯系、相互討論。同時,教學雙方均可以從網絡中獲取所需要的資料。
二、中學歷史教學在信息化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由于歷史教學的特點,很多中學在歷史教學中開始嘗試著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一定程度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學歷史信息化教學機遇與挑戰并存。
(一)信息化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的機遇
1、信息化教學改變了歷史教學的傳統模式,使歷史課面目煥然一新。
長期以來,特別是新教材的應用,初中歷史思辨化的傾向十分突出,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沉悶氣氛,教師頭頭是道地論證,學生被動地聽課,學生厭煩歷史課的情緒日益增加,課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使歷史課堂面目大變,以學生為中心、生動的畫面、豐富的資料和圖片、充滿感染力的解說,深受學生喜歡。課堂效率大大提高,課后又可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加深學習,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也大為增強。
2、信息化教學增加了信息量,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節約了時間。
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大大減少了教師板書的時間,過去教師用1分鐘板書的內容,現在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跡工整美觀,同時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單位時間內,應用多媒體系統比過去以語言為主要載體的教學模式,信息量增加約20——30%,使學生眼界更加開闊,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使單位時間內知識密度增加,相應地也節約了時間。
3、信息化教學減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難度,也相應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不僅使歷史課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學生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史實的記憶也不再那么令人頭疼,而且記憶得更加長久。由于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學完和學好歷史課,學習歷史課的負擔大為減輕。
4、信息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
由于多媒體教學模式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學生不再討厭歷史和害怕歷史考試,成績必然有較大的提高。
(二)信息化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的挑戰
1、教學的環境與條件
要想進行信息化教學,當然離不開現代化設備。信息化教學的確可以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驚喜,但其昂貴的價格又遠非大眾所能接受,一整套一般的教學設備也需要十幾萬元。這對廣大偏遠的農村教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即使擁有了信息化教學設備,但是其高昂的維修費用及折舊費也是學校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實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而我國中學教師學歷層次普遍較低,缺乏信息化教學軟件運用的知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學歷史教學信息化的步伐。
2、教師角色的轉變
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必須克服“計算機中心論”和“計算機輔教學軟件至尊論”的觀念,應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聽教師講,而是更主動地學習。為了使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及時、恰到好處地指導學生學習。在呈現課件前,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告訴學生該課件的大致內容,以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學習目標有怎樣的聯系,要注意提醒學生觀察的重點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并提出思考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意識地注意學習相關的知識,并把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這與傳統的中學歷史教學教師主導有著本質的區別,大多數教師尚未完成這一轉變。
3、對學生的要求
中學歷史信息化教學不僅僅對教師有著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學生也必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特別是在網絡教學中,學生必須能夠獨立操作計算機才能夠真正運用計算機網絡這一平臺共享教學資源,與老師進行互動。現階段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中學生對如何運用計算機網絡這有平臺實際知識缺乏,無法利用現有資源學習。
三、趨利避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中學歷史教學
近幾年來,中學歷史教學信息化發展迅速,一方面,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對歷史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中學歷史教學信息化的現狀
1、歷史課件制作和網絡化教學中單純追求形象直觀、動感和色彩而忽視學科內容
歷史課件和網絡化教學的直觀、生動是其優點,但很多教師在制作課件和建設歷史網站的過程中,片面追求課件的形象性、生動性,而很少思考這個形象性、生動性會對課堂教學起什么樣的作用。實際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動性,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從課堂中心轉移到畫面的生動形象、聲音的變化多端等方面,從而弱化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課堂教學目的,更談不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的老師制作的課件和網站,色彩艷麗、動感十足,四通八達,確實能夠吸引學生,但易喧賓奪主,歷史課程本身的教學目的、知識體系和規律得不到充分體現,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和魅力也沒有體現出來,學生從中不能體會歷史思維的樂趣和感受歷史情感的熏陶。
2、信息化教學用得過濫、學生對歷史信息化教學失去興趣
信息化教學只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等于現代化教育,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能起一種輔助作用。但多媒體教學設備進入教室后,有的教師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需要,節節課都是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不再是由教師引導,而成為機器主宰了。盡管課件內容非常豐富,科學性也比較高,起初學生還很感興趣,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和興趣明顯下降。其原因是多媒體教學用得過濫,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太少了,直觀的刺激太多了,更何況其他課程也大量使用多媒體課件,對學生來講是大量的重復感受,對于多媒體他們的感覺麻木了,原本教學過程中的優勢隨著多媒體過多使用而逐漸喪失,多媒體本身的刺激也已麻木,學生對于歷史教學中的信息化教學失去興趣。
3、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術而忽視師生互動
任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都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已,教學片也好,膠片也好,多媒體也好,它們給學生傳達的僅僅只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師人性化的講解和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能喧賓奪主。可是,現實中有不少多媒體歷史教學一味追求材料的數量、畫面的形象生動、聲音的悅耳動聽,而忽略了教師還有粉筆和一張嘴,也忽視了教師自身的資源,尤其是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身體語言,而這些又能對學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把早已設計好了的教學內容,如歷史背景、原因、內容、作用、意義等制成課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響畫面,然后按程序逐條演示給學生,沒有自己的課堂板書、生動風趣的人性化講解、形象的身體語言動作,這樣使多媒體教學變得教條化、很枯燥。
4、運用信息技術和中學歷史課程整合的過程中向學生收集羅列知識過多而忽視信息質量反饋
教學的主體對象是學生,因此多媒體歷史教學要注意留給學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這是至關重要的。但在多媒體歷史教學中,有些教師脫離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需要,盲目增加知識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演示,讓眼花繚亂的學習內容在學生面前匆匆而過,學生忙于接受,無力思索,無法對學習內容有深刻的理解、細致的思考,導致學習的膚淺和不扎實,使學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礙。“貪多嚼不爛”,結果使學生接受信息過多,造成“死機”,課后做習題,又不得不花一定的時間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
有些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時,只是把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相關網頁資源粘貼給學生,將大量素材資源羅列在一起,而缺乏對無關信息的過濾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對于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源分類工作也沒有進行編輯,大部分學生在因特網上學習獲得的都是無層次、不系統、針對性差的素材資源。另外有些教師要求學生瀏覽網絡資料,指導思想是先有觀點,再讓學生在網上查詢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信息資源,并認為這樣就是完成了對相關主題的學習過程。實際上這樣的資源就是披著計算機外套的厚本教科書,與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無法達到學科教學目的,也不符合現代教育的新理念。
(二)趨利避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中學歷史教學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創設問題情境,向學生展示要研究的領域,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計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在網絡上建立相關的信息資源庫、相關鏈接、課程論壇,即時答疑等手段,引導學生將收集、整理得到的有關資料,結合親身實踐,通過分析、綜合歸納,從而得出初步的結論。
如講授《秦的統一》這課時,課前一周,便通過計算機向學生提供教師預先創設好的信息資源庫和獲取信息的網址或參考書目,下達預習提綱,預設諸如“秦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相繼滅掉東方六國?”、“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為什么不實行分封制而實行郡縣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由學生主動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題進行思考,形成對課文內容初步的“意義建構”。
2、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臉
一節課的開頭,怎樣使學生盡快產生學習的欲望,盡早進人最佳學習狀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導入這一環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講授《秦的統一》這課時,教師可從《上下五千年》這套教學光盤中截取了一段介紹秦始皇隆兵馬俑的錄象,由此導人秦的統一。學生看后心潮起伏,學習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師設計新穎的開講教學之中。在諸如此類輸入情感信息方面,歷史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過去的歷史給我們留下豐畜的多媒體素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多媒體素材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將歷史知識通過歷史體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之服務于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和完善學生人格的目標。
3、讓學生享有充分的“自”
在網絡條件下,80%以上的課堂時間里,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學資源庫進行自主性學習,教師主要職能應從傳授者轉變為對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和知識建構的合作伙伴。在這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初步結論開展相互交流、補充和完善,從而總結出較為嚴謹、正確的專題報告。學生可以憑借興趣學習相關內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學到的知識通過制作幻燈片、網頁等形式進行歸納、總結,采用不同的媒介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無疑將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如講授《秦的統一》這課時,教師可創建一網站,該網站不僅儲存大量圖片、文字、音像和課件,而且學生還可隨時在留言板上提出問題由各組討論后回答在留言板上。在這交互的學習行為中,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是經過自我加工、建構完成的,這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增長,形成愛學、善學的學習習慣。這種開放交互式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經過自主學習可以牢固地掌握獲得的信息知識,同時提高了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培養了再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具備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崇尚合作,還給學生“參與權”
全員參與是自主學習的基礎。只有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一切學習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要以師生合作為基礎,建立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伙伴關系,形成樂學氛圍,讓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望的驅使下開動腦筋各抒己見,讓學生敢想、敢說、敢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其次要改變單一的師生交流,形成以小組教學為重點,學生對存在的問題通過網絡進行討論,養成了同學間的協作精神,使學生對疑惑問題有了深人的理解。將“教師的學習指導——學生的個體自主學習——群體合作學習”三要素進行動態優化組合,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協作,有效互動的課堂教學格局。
5、交互和反饋,體現計算機在教學中的優勢
交互和反饋是計算機進軍教學領域的最堂皇的理由,如講授《秦的統一》這課時,教師采用AUTHORWARE設計交互式的習題,可完全實現人機的交互作用。在互聯網中建網站,課講完了,學生依舊可以將問題反饋給教師。
結束語
由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存在著不可馬上解決的制約因素,即便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制約因素不存在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勢也是任何先進的機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手段。它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效應,也不能否定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優化中學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小玲.淺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福州師專學報.1999,(6).
2陳家華.對網絡環境下歷史課堂教學的思考[J].學科教育.2003,(10).
3南國農,李運林.電化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其實,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無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精髓是我們療治上述青少年病況的最佳療方。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故中國傳統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塑造國民自強不息精神和高尚情操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了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就應在青少年起的德育教育中滲透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其現實意義的體現。
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現狀
1.心理素質較差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學生的經歷都是一帆風順,他們缺乏挫折感,當他們面對學習、生活的壓力,面對極大的信息量和寬廣的信息來源,面對挫折時,卻一下跌入人生低谷。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們容易進入一種自我估價錯誤的模式,繼續下去,對于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
2.缺乏寬容之心
現在有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禮儀和高尚的情趣,在家不做家務,一切依賴父母。在人際交往中,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缺乏寬容之心。
3.沒有遠大理想
目前,在中學生中,有少部分學生存在不愛學習、不想學習,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考試作弊不感覺到難為情的現象。這些學生沒有健康的榮辱觀,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做為青少年應有的遠大志向。
4.缺乏誠信意識
有的學生面對父母和老師的辛勤付出,不懂得感恩圖報,而是感到厭煩;還有的辦事說話不守信,不誠實,缺乏應有的純樸,常常給人以一種浮躁感。
目前,大部分教育部門仍然以分取人,過分強調智,而忽視德,錄取學生時只看成績,幾乎不管其它方面。在學校,思想品德課普遍不受重視,大部分任課老師照本宣科,帶孩子讀讀書就算完事,學生覺得課堂枯燥乏味,寧愿在課上悄悄地做語、數家庭作業,課堂根本達不到教育孩子思想的目的。所以造成當代的一些青少年道德觀念、道德規范模糊,價值取向呈現為多元。
三、中國傳統文化對青少年德育價值取向的積極導向
1.可以增強青少年的道德修養,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藝術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傳統文化有濃厚的道德色彩,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系統理論體系,提出了有關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原則、內容、途徑和方法。內省、自訟、慎獨、知恥、篤行等道德修養的方法對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養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傳統文化提倡“修身為本”,激發了德育主體的能動性和主動性,注重道德踐履,對我們改進德育方法,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藝術重要的啟迪。
2.可以有效抵御外來文化的沖擊,削弱市場經濟的負效應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使青少年適應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勤于思索,勇于挑戰,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時代精神;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也受到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負效應的沖擊和影響。
3.可以增強青少年德育的人文底蘊,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華夏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在經歷過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兼容并包的大融合后,及至漢代,儒、釋、道三家的思想文化逐漸成為其主流并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柱就是儒、釋、道文化三位一體的和諧共生體,而其道德理念則是這種共生狀態的最高追求。
時至21世紀前后,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人和社會轉型的愈加劇烈,國人遇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其中既有社會制度層面的,也有個人生活層面的,但究其根源,實乃東方與西方文化傳統、現代與古代文化傳統的價值觀、道德觀之沖突所致,并由此在國內各個領域掀起了一場重新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其中,眾多學者用不同視角對中國浩瀚淵博的傳統文化和道德傳統作了正本清源式的診釋,希望能夠重新找回改良社會、撫慰民眾的信心和力量。在此大背景下,本文選而擇其一,僅從其道德理念層面作些粗淺的探討。
一、當代道德文化的衰落
清末以降,在經歷了“西學東漸”“全盤西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一系列大爭鳴、大討論后,國人似乎普遍對中國傳統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尊崇和拜服,轉而向西方文化和現代文明尋找救世之道。但是由于復雜的歷史因緣和各種中外思想的博弈,從西方舶來的各種主義、精神均在幾十年的大融合、大碰撞中被一一沖擊、壓抑、解構乃至遺忘。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國當代道德文化開始進人信仰、理念全面式微的階段,隨之而來的是精神上的“無法無天”,勝者為王、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開始支配眾多國人的思維。于是乎,一些人迅速喪失了體驗和言說道德的勇氣和能力,在他們心中似乎只剩下利益多寡的博弈而無半點義與不義之別;于是乎,在我們身邊似乎只能看到勝者、敗者及其羨慕者、嫉恨者的此消彼長,卻很難再發現知恥者和悔恨者;于是乎,要求他人言說和遵守道德成為一種展示權力的手段,而拒絕羞恥和言說道德則成為人們自我保護的不二法門;于是乎,幾乎所有關于道德的話題都毫無保留地指向他人而非內心,原本發自內心的道德感成為日益稀缺的體驗,傳統道德理念正不斷喪失其在國人心目中的神圣領地。
道德文化緣何會在這個曾經以重視道德著稱的文明古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可以從社會體制變革、東西方文化沖突等多個角度考察,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另外一個事實,即道德理念與信仰的缺失與國人對傳統文化及其道德理念的盲目拒斥密切相關。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本有其道德之維
梁啟超先生曾說“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致身心,西學應外事”(《勸學篇》),此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不同特點,即西方文化更注重個體行為實踐的合理、合法與有效性,慣于追求一種亞里士多德式的實踐理性,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更看重為自身的思想言行找到本源的精神根基和理念寄托,進而追求“天人合德”的精神境界。 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人的內在覺悟和身心境界的提高,其本質就是一種道德文化。而宏大的道德理念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仰望星空”的精氣神,正是國人活在世上的一種姿態和尊嚴,更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境界和氣質寫照。正如老莊所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逍遙游》)、孔孟追求的“仁者愛人,克己復禮”和佛家向往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這種厚德載物的視野和氣魄成就了中華民族一個個道之、德之、道德之楷模。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
如前所言,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就充滿著宏大的道德理念,“道”像一只無形的手掌握著國家、民族、家庭乃至個人發展的方向,左右著國人的思維言行。老子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像一張無形的大網把國人對于“道”的追問和向往都限制在神玄、博大、形而上的境界之中,而身處世俗的人則只能從心靈深處景仰、參悟而無法言傳。正因為此,在傳統文化中總是強調“道”與“天”齊、“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老子》第五十一章),特別向往“天人合德”的和
合境界,且為國人追求崇高的道德理念預設了思想規范:“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述而》),“大道把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老子》第三十四章)這種語境中的“道德”之理念固然源于人的內省,但內省的原則又源于對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的信服:“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禮記·中庸》)面對廣大、高明、悠久的天和天道,人必須“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第二十一章)、“誠于中,形于外”(《論語·子路》),不斷內省自己的言行,進而追尋更高的道德境界。
對于“道德”的敬畏是國人生成其世俗道德理念的基礎。在國人心目中,“道德”無時無刻不在對世人的言行進行審判,道德之人會受到天道之庇佑,不道德之人也會因天道之劍高懸而生出畏懼和悔恨之意。正是由于人人、事事、時時以“道德”為尺度,國人的反躬自省、克己復禮才有了依據,道德理念才能得以踐行無阻。
四、中國傳統文化之道德理念的世俗回歸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各種思潮的沖擊、各種價值觀念的沖突以及各種社會現象和現實矛盾的影響,積極開展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教育,充分發掘和發揮中華傳統道德精神在大學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具有無法估量的積極意義。這是我們在高等教育中落實“三個代表”和“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學生道德潛在的危機及其動因,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是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課題。本文擬就此問題談一點粗淺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
1.當代大學生道德的積極面。近幾年來,關于大學生道德的調研、討論和評價始終沒有停止過。大家的普遍認識是,大學生群體的整體道德水準在全社會范圍內處于較高層面,當代大學生道德的主流是積極、良好的。其主要表現為:第一,他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要求,如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敬業勤業等基本道德原則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強烈的,希望建立一個公平、公正、高效的社會,很多大學生希望自己做一個“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學生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第二,他們對社會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現象反映強烈,對唯利是圖、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錢權交易等社會丑惡現象深惡痛絕。第三。他們對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趨于客觀。危機與競爭意識增強。在行為準則和生活態度上,呈現務實、寬容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對自身素質要求較高,立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實現自身價值。
2.當代大學生道德的消極面。就大學生群體本身來說,其道德狀況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其道德觀念日趨模糊。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面對各種以“新派”自居的言論和行為,不少學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惡難以分清。如考試舞弊在不少大學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學生在戀愛中缺乏道德責任感,“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尋求感官刺激,行為輕率。第二,其道德評價采取雙重標準。突出表現是考慮自己多、考慮別人少,講求權利多、講求義務少,要求別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關系上,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脫節。在理論上認同的道德規范,常常不能變為大學生實實在在的道德行為,不能從自己做起是大學生道德上知行脫節的一個突出表現。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標準。大學生認為應該講道德,但較多地局限在道德對社會關系、人際關系的協調功能,而忽視道德對人的心靈凈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學生對一些基本的道德規范不愿遵循,連一些起碼的文明用語、文明舉止和社會公德都需要重新補課。有人把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的道德問題歸結為“四重四輕”,即“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重個人利益輕國家集體,重知識才能輕道德,重奢侈享受輕艱苦奮斗。
3.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的成因。剖析當代大學生道德狀況形成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絡體系不健全;市場經濟的消極負面影響;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影響;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應該擔負起主要責任。為此,高校必須以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加強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
二、中國傳統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傳統文化足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生存發展,除了物質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有著精神、價值、道德修養的追求。人類社會總是會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而前人都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深刻認識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歷史是對人生經驗的概括總結,傳統文化是人類精神智慧的結晶,這其中當然有階級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類共性的一面,它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源頭活水,學習它可以使人更加聰明智慧。只有尊重歷史,才能尊重現實。文化傳統的繼承性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人類就是遵循著這種繼承性,來學會適應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并在這種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將其逐漸融入自己的血液,變成內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責任訓練我們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責任將我們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最優秀的傳統道德精神傳給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務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深深扎根于傳統文化這塊沃土之中,從中汲取營養。
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無論儒、佛、道的終極目標如何,都強調人自身道德的完善與完美,都具有鮮明的倫理色彩。
錢穆先生說:“中國文化之內涵,主要從理想上創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義、有價值、有道德。這樣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個人格,中國人謂之德性。中國傳統文化最看重這些有理想與德行的人。”一個具有完美的傳統理想德行的人,是個有道德的人。可以說,中國文化是一種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會的穩定、進步和發展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許許多多優秀的東西,如“剛健奮進”、。發憤忘食“、”自強不息“、”獨立不懼“的進取精神;”變則通“、”唯變所適“的變革精神;”厚德載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規范;”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慨;”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奉獻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風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民族氣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經世致用“、”濟世之窮“的積極用世思想;主張”利民“、”富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不改其樂“,始終保持高尚情操的樂觀主義精神;”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熱愛勞動的思想;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優秀、最寶貴的東西,這些思想和傳統美德,經過改造,都可以充分體現出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成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的教材和道德修養的標尺。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優秀傳統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強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滲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廣泛實現;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德育中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學生形成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
三、大力弘揚中國傳統道德精神
在大學生中弘揚中國傳統道德精神,必須界定兩個概念,堅持三項原則,構建”三個課堂“育人體系。
1.界定兩個概念。其一,中國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傳統,傳統是一種內在精神,中國道德精神是從中國道德文化中抽象出來的、有生命力的、能夠而且必然與時代道德融為一體的那種精神,不可將其誤解為具體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舊文化、復興舊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與現時代接軌。其二,弘揚中國傳統道德精神,與借鑒外國、異域的道德文化精華不矛盾。更與道德建設之時代感和創新追求不矛盾,它只與一味西方化、守舊復古化格格不入。我們的態度應是,在堅持用”拿來主義“的方法汲取發達國家先進東西的同時,積極重視大力弘揚中國傳統道德精神,對中國特色、中華民族之精神風骨積極傳承、發揚光''''大,以此來創設中國化的德育環境。
2.堅持三項原則。高校在大學生中弘揚中國傳統道德.精神,必須堅持“批判繼承的原則、立足現實古為今用的原則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原則”。首先,要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剔除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利于社會發展進步的落后內容,系統而深入地發掘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其次,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科學對待人類文化,要結合社會實際和時展的需要,對其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再次,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真正學懂弄通中國傳統道德精神的實質,并通過身體力行,使傳統道德精神轉化為大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和行為技能。
3.構建”三個課堂“育人體系。要著力構建以第一課堂(課堂教學)為主、第二課堂(校園文化)為輔、第三課堂(社會實踐)為補充的”三個課堂“育人體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在培育學生中國傳統道德精神中的主導功能。華中科技大學將《道德經》引入大學課堂,作為一種道德素質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經成為華中科技大學對學生感染最深、最受學生歡迎的選修課之一;西安文理學院在選修《周易》講座的學生中調查,“有87%的同學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對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的作用很大”,同學們普遍認為學《易》為自己心靈開啟了一扇窗戶,對自己的一生將起到重大的指導作用竹。當前各高校紛紛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課”或講座,可以說找準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樂,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在培育學生中國傳統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過舉辦人文社會科學講座,如“唐詩宋詞欣賞”、“古代名著名篇導讀”、“百家論壇”
等學術講座,增強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拓展學校育人途徑,開闊學生學術視野。以舉辦各種文化節為載體,營造校園文化的育人氛圍,使學生在參與中提高,在參與中成長。
在校園自然環境、文化設旌、場所構成的物質文化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物質條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視社會實踐在培育學生中國傳統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創設集體活動場景,通過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意志;通過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知行合一、求是務實、樂于奉獻的中國道德精神。
參考文獻:
[1]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工部學生處。論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的重要性
[2]胡貴祿。關于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思考[J].社會科學論壇,2005(4)。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于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并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征,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于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于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征,必須從事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后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后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征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人權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于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然誠與信并未過多在一起使用,但誠與信是誠信的兩個維度。誠作為一種內心的品德訴求,意味著對自己內心的忠誠,澄明自我的內心。誠信最先表現為一種人的內心狀態,這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訴求,也是一種內在美德。這種內在的美德使人與天相通達,并且是承受天命的基礎。
作為人,不能狂放而不直率,糊涂而不老實,愚昧無知卻不講信用,如果做不到誠信,弄虛作假,就談不上做人之道。在儒家思想中,注重修身,努力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因為身體力行,信守承諾,這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和根本。
二、當代大學生青年誠信缺失表現
1.考試作弊,無羞恥心。對這種行為的縱容與無視,助漲了很多高校的不良風氣,更有的學生為了能夠考試過關,不惜找路子、托關系、打招呼,希望老師給高分等現象。
2.簡歷造假。這一現象在當今人才市場廣泛存在,這是高校部分學生誠信缺失的延伸,是誠信問題的一個重要表現。這一方面是部分青年大學生的誠信道德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社會大環境給予的壓力,使得一些學生迫不得已,但是迫不得已并非充分理由來解釋這種造假行為。
3.人際交往中傳遞不實信息。作為“90后”的大學生,網絡等虛擬世界已經成為大學生們的生活必須,在這個虛擬世界形成的眾多不良交往習慣,必然對現實生活產生特殊影響。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同學之間的交往不真誠,做人不誠實,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言行虛偽。
4.學位論文,課程作業抄襲。隨著多媒體的普及與傳播,帶來很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浮躁。目前大學生中,相當數量的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作業和論文不是仔細查閱資料,認真鉆研,而是東拼西湊,從學術刊物上整段地摘錄,或從網上下載幾篇稍做變動,更有甚者將整篇文章全部據為己有,論文中的數據造假現象亦比比皆是,這表明大學生普遍不重視畢業論文的撰寫,缺乏誠實的學習態度。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自建國以來,中國的學校教育一直是重理輕文,無論是文科教育還是理科教育,都無視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的整體教育模式,除專業課之外,大部分時間在學習英語、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極少有人會自覺學習本國的優秀文化傳統來提高個人基礎修養,更不會有太多學生去靜心反思個人的道德行為、倫理誠信等問題,同時高校缺少了人文教育、道德精神的培養即高尚人格塑造等全面教育模式,流于表面文章,沒有深入的研究與解決實際問題。
1.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商業化過于濃厚。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在關于“課程與文化:中國鄉土知識傳承與校本課程開發”研討會上,曾批評當前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于弘揚過程中存在著的商業化現象。傳統文化要發揚光大,既要和商業化尋找合作的機會,但也應當和商業保持一定的距離。
2.文化傳播的功利化,使得學生接受時染上功利色彩,對誠信喪失信心。由于傳統文化在當下的傳承中出現嚴重商業化現象。在市場經濟以市場機制為導向,對社會資源配置有著重要作用。而這一問題使得人們誤認為追求私利是一個社會最好的利益。
3.文化貧困化造成優秀傳統文化失去公信力。學生只看到商業化、功利化、貧困化,使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的誠信文化失去信心,未能從內心達到一個合理的認同。
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重視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國封建社會,自漢朝以后.儒家學說。成為國家正統,道德教育不但成為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的首要途徑,而且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國傳統文化德育思想的特點
中國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觀念在堯舜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長發展起來的,而封建社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的社會形態.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農經濟和異常集中的專制統治為主要特色的。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但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獨到的特色.而且與它相適應的傳統德育思想也表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中國古代傳統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點:
(一)內圣外王.修身為本
中國傳統道德教育思想歷來十分強調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啟發個體的內在道德自覺,督導個體不斷進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煉.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認為“修己以敬”是成為君子的第一步。所謂“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以誠敬之心來進行自身道德的修煉.只有以誠敬之心進行道德修養,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夠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身居陋巷,身無長物.日常賴以果腹者,惟簞食瓢飲而已,人皆憂戚難安無法忍受.而顏回卻怡然不改其樂;有人問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說非樂貧而樂道也。孔子曾再三贊嘆他道:“賢哉回也,賢哉回也”。“內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謂“內圣”就是內以修養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賢人格;所謂“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勛,從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經典著作《大學》詳細闡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為本”的德育綱領和步驟。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點,“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說道德修養必須從“格物、知致”,即認識道德規范開始,由認識道德規范逐步轉化為形成道德信念.即“誠意、正心”.才能最終達到約束自身行為,即修身的目的。無論是從個體身心發展.還是從德育發展的規律來看,這種觀點都是符合個體道德心理發展規律的;同樣。《大學》中提到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通過“修身”來達到的。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十分強調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說,強調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德育傳統.又符合德育發展之規律。
(二)知行結合,以行為本
中國傳統文化的德育觀強調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即強調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有機結合,提倡以行為本。子日:“納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也就是說道德修養不能僅僅停留在言辭上.必須與實際行為相結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即是對知行關系形象而生動的表達。王守仁曾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更是強調了知行統一的重要性。王陽明也認為“滿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途徑只有一個——“躬行實踐”。
(三)立足當前,胸懷大志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說.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國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要想提高道德修養,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內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內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誠實,首先要獲得豐富的知識;而要獲得豐富的知識,在于窮究事物的原理。這里就提出了《大學》的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立志做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孔子的學生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孔子明確提出官員要“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在孟子的論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體現:“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誠然。要實現以上的道德理想,就應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如果一個人連“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談論治理國家呢?因此,我們的道德教育必須啟發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之心,胸懷天下的道德理想.從而達到“內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國傳統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豐富和深刻的內容.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并對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啟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國傳統德育的主要內容,目的是弘揚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精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和寶貴的精神文化食糧。中國傳統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關于道德結構的思想
中國傳統道德教育雖然沒有關于品德心理結構成分的系統闡述,但是其中卻蘊含著極著豐富的品德心理結構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強調道德認識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憂”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樂的人,強調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認識是指人們對社會中的道德關系以及這種道德關系的原則、規范、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在培養品德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認識。道德情感是指人們心理上對某種道德義務在認識基礎上所產生的愛憎、好惡態度。孔子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意思是說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愛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見仁德中含有“愛”和“恨”兩種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們對某種道德義務有發自內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以及“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均強調道德信念對道德行為的導向作用。后來的儒家學者提出的“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已成為激勵華夏兒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對他人與社會有道德意義的活動中國傳統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視道德實踐的作用和道德行為的激勵。孔子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說,一個人的道德意識.不能轉變為道德行為。不能踐履自己的道德諾言.這是一種可恥;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君子欲納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說.品德高尚的人言語慎重遲鈍.行動卻敏捷干練.強調了道德行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視道德行為的持續性。他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意思是說.一個人時時刻刻都要堅守仁德規范,甚至連吃一頓飯的工夫也不違背仁德;一個人處處事事都要實行仁德,甚至在“流離痛苦“的時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說,即使遭遇不幸變動、困難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堅持道德操守。
(二)關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許多道德教育方法。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閃耀著生命的光彩。概括起來,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1.啟發誘導法
孔子說:“不憤不言,不悱不發,舉~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憤”、“悱”的時機來進行啟發。啟發誘導的一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循循善誘”。孔子的得意門生顏淵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要逐漸形成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堅定道德信念,并付諸道德實踐,從而養成道德習慣。
2.因材施教法
對不同的個體.先哲們很善于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手段對其進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論語》中。孔子這樣表揚顏淵道:“回也好學”,“回也不愚”“賢哉.回也”;而對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驕傲自大.很容易輕舉妄動,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評的方式教導他。
3.以身作則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僅重視“言教”。更重視“身教”。他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以身垂范,時時處處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學生們示范,以自己真誠坦蕩的人格魅力熏染學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問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據儒家的道德觀點.德育的最終目的是開啟善的心靈和德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通過心靈的道德修養。“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謂德。得為心得.則修亦修之于心。”在具體方法上,古代學者先后提出了諸如寡欲法、喚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恥感法、慎獨法、誠敬存心法和返璞歸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們通過修心育德達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