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5 15:46: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心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2方法
1.2.1個性化心理護理通過觀察、交談以及客觀評定法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評估,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會特點,按不同年齡、不同血型、不同治療手段、癌癥發展的不同時期、不同的心理障礙、不同情緒狀態等實施個體化的心理護理模式。
1.2.2依從性評價:由主管醫生、主管護師及護師對患者治療過程的依從性進行評價。具體分為:優(完全接受醫生制訂的治療方案、劑量,完成配合各項護理措施);良(部分接受醫生制訂的治療方案、劑量,完成大部分治療計劃,不定時治療,對護理措施部分配合);差(偶爾或病情加重時治療,對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不理解,對護理措施不配合)
1.2.3統計學方法: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3.0軟件處理,應用2-independentSamplesTests進行分析。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認為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無論任何人患上癌癥都面臨生死的嚴峻考驗,因此家屬常要求醫護人員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醫療[1]。但在現今的醫療法規中明確規定醫護人員對患者有告知義務、病人有知情同意權。但是患者一旦證實自己患癌癥,常由于對癌癥的恐懼感產生一系列心理變化,如不給予正確引導則會嚴重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進而對患者的生存期限與生活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制定客觀的癌癥患者知情同意后個性化心理護理新措施,保障患者知情恐懼變為主動配合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依從性是指患者行為(如服藥、飲食、或者改變其生活方式等)與醫囑的一致性,依從性不佳不但影響患者正常康復,甚至嚴重干擾醫護工作的進行[2]。進行手術治療的癌癥患者依從性對于患者術后康復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如本次研究中的膀胱癌患者手術前后對留置導尿的依從性情況直接影響到術后排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術后灌注治療,進而影響到患者的術后康復。調查中發現,經過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水平有顯著增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心理狀態的改變,使其更容易接受各種治療方案及治療結果,以使自己更好的配合治療。
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化,掌握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知識,實施個性化護理已成為不可缺少的護理措施。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已經引起了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視,個性化心理護理正逐漸成為護理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3]。特別是在新的醫護人員對患者有告知義務、病人有知情同意權的時代,掌握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知識,實施個性化護理,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個性化護理是指針對每個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會特點提供個體化的護理模式[4]。癌癥病人的心理反應往往是多樣性,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經濟狀況、社會地位、不同家庭的病人對癌癥的認識和態度是不盡相同的。患者的心理狀態因個體差異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而不同。醫學心理學表明,癌癥病人的治療效果與病人的心理反應類型密切相關。目前臨床護理實踐要求對不同患者進行分類,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為施行個性化心理護理,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常用方法為觀察、交談以及客觀評定法[5]。從而正確判斷癌癥病人的心理反應類型。此外需要家屬及病人的密切配合,才能使病人面對現實,告知自己的軀體癥狀和心理感受,從而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提供最真實、最原始的個性心理資料,以便正確判斷患者的心理類型及目前的心理狀態,制定最佳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本研究采用了常用的心理評估法,得到結果可靠滿意,能夠準確的判斷患者的心理類型和心理狀態,保證了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雪薇、王利.癌癥患者的信息需求—應否與如何告知癌癥診斷[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5(4):264.
[2]閆改菊.癌癥患者知情程度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7):994-995.
(一)
首先從德育學的角度來考察。
德育學是研究德育過程中一般規律的科學。德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德育思想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與整個教育思想理論是同步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但是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則晚于教育學產生在近代。現代的德育學理論是傳統德育思想理論合乎邏輯的發展成果。無論是傳統的德育思想理論,還是近現代的德育學,從來都是重視研究德育客體的心理現象,注意吸收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的。
就我國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異常豐富,構成了一幅以儒家為主干的各種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長畫面。我國古代思想家在對德育問題進行研究時,很早就已不自覺地涉足心理學問題。比如我國古代儒家的經典之作《大學》在論及如何進行個人修養這樣一個德育問題時,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這段文字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修養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內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誠意”的修養方法,而這些用現代的科學術語來說,就是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又比如,貫穿我國古代德育思想始終的人性論問題實際又是個心理學問題。德育要培養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決什么是人這樣一個理論問題,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們就對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惡進行思考,進而又對人性的構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產生較完備的心性學說,這是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論工作,同時它又開辟了心理學思想的理論道路。
如果說在我國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學思想還處于彼此交融的狀態,二者的相關性還更多地為融合性所遮掩的話,那么到近現代,當德育學和心理學都已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以后,二者的相關性就更為明顯了。下面仍然從德育學的角度來論述。近十年來,我國出版了不少德育學方面的著作,這里列舉幾部以說明這個問題。早在1986年全國六所院校教育系編寫的《德育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就指出:“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的產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這對于德育學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礎,為德育提供心理依據,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學要吸取心理學研究成果,為我所用。”(第3頁)在1990年上海楊德廣著《大學德育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又明確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倫理道德、個性心理品質等四方面的內容。”(第2頁)該書還專門列出一章,應用心理學理論來論述現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1993年南京大學張錫生著《高校德育導論》(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隨著高校德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大學生中反映出的許多問題,往往不是思想品德問題,而是心理健康問題。”(第100頁)該書還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國臺灣七十年代由龔寶善編著的《德育原理》(國立編譯館出版)中也談到了德育理論要吸收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第40頁)。
再就外國而言,德育學也一直注意心理問題。比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學》中專列了一章論述“心理的訓育”,闡述如何在德育過程中進行認識、感覺、想象、記憶、注意等的培育。當代美國德育學是西方德育學的集大成者,它也繼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傳統,當前美國大學德育實踐中廣泛地開展心理咨詢和治療服務,正說明了這個問題。又比如,和我國有類似文化傳統的日本,其德育學同樣注意心理問題,在日本所列的中學16條德目中,有兩條是與心理有關的(見崔新錄《德育新探》,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考察。
無論是在外國還是在我國心理學史上,品德的產生和發展問題一直為思想家們所關注。近代科學心理學誕生以后,特別是教育心理學出現之后,更有許多心理學家專門致力于品德發展的研究,從而使心理學與德育學緊密關聯。
早在1894年,英國的巴恩斯、美國的夏倫勃格就分別在英國的《教育論叢》雜志上發表《兒童心目中的懲罰》和《兒童的公正觀念》兩篇論文,標志著心理學家開始涉足德育學領域。進入本世紀二十年代后期,這方面的研究規模日益擴大,涌現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學家,在英國有麥考萊和瓦金斯,在美國有哈茲霍恩和梅,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1930年皮亞杰出版了《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對以后西方兒童品德發展研究具有重大啟發意義。二次大戰以后,又有一批兒童品德發展研究的專門心理學家,在美國有哈維豪斯特和泰伯,英國有斯溫森,這期間比較突出而且對現今仍有影響的是美國哈佛大學兒童道德發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爾柏格為首的一批心理學者。
以上簡單的歷史回顧表明,在整個西方心理學發展史上,心理學家們從來都是關心德育學問題的,而且這方面的研究正隨著心理學本身的發展而不斷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國出現了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年輕分支德育心理學(遼寧師大韓進之、王憲清1986年編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學概論》一書),這標志著心理學和德育學的相關性已在心理學領域結出累累碩果,從而以科學的力量證明了心理學和德育學兩門獨立科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歷史規律。
(三)
上文從學理上論證了德育學和心理學之相關性,綜合地看,二者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第一,德育過程中德育客體的品德和心理發展是二者共同關心或研究的課題;第二,德育學吸收和借鑒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學和心理學在理論上存在這么一種特殊的相關性,那么我們提出在高校德育中開展心理素質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種認為心理素質培育與德育關系不大的論調顯然是沒有道理的。現在的問題是,事實上對德育客體的品德和心理發展規律的研究,心理學要比德育學深入得多,為什么要將心理素質培育納入到德育的體系中來呢?我以為至少有以下兩點理由: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青少年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厭學是目前中小學生諸多學習障礙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險性的問題。導致輟學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導和控制,就會發展為厭學癥。患有厭學癥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學習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厭學癥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本課題研究的目的通過各種渠道對小學生厭學現象進行分析與研究,探尋其厭學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決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希望通過實踐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細致、合理、有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3、家長的教育方法更得當,與子女之間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盡快從厭學情緒中掙脫出來。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以研究本校厭學學生為主,以研究家長的教育方式、教師的教學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為輔,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的厭學原因,尋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幫助厭學學生更好地學習,健康全面地發展。
五、研究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厭學現象的分析與研究中樹立系統觀、整體現,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包括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透過各種錯綜復雜的現象從中找出主導性的因素與線索,從而作出更有效的決策。
2、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要求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始終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動態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小學生,力求通過動態考查把握學生出現厭學情況的來龍去脈和問題癥結,不能靜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現象或行為表現,應由果溯因,以動態的視野尋求其心理機制的運行和外部影響的發展脈絡,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分析與研究中,既要重視心理學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又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方法和技術,以利于發現厭學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導性原則
教師在找到學生厭學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確的判斷之后,要組織力量(或家長或老師或其他重要人物)對研究的對象進行必要的指導與教育,以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解決問題,走出困境,更好地促進他們發展。
6、異同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對象的一般心理特點和行為發展規律,又要充分考慮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知識水平差異,理解接受能力差異、家庭環境差異等影響,努力做到共性、個性的有機結合和統一。
7、保密性原則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有責任對學生的談話內容結果予以保密,強調對研究對象的人格與利益的關系,學生的名譽和隱私權應受到道義上的維護和法律上的保證。
8、主體性原則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和尊重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自覺和積極性。
9、寓教于樂原則
要求教師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和形式,以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懷著快樂——興趣的情緒學習。
六、研究方法
1、調查法(談話與問卷)
通過談話與問卷了解各班級中有哪些學生有厭學現象及厭學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學生更客觀地了解自己,讓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的教育目標和方法。
2、觀察法
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語、表情、動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學習、勞動、游戲中的活動表現,了解存在的問題,在掌握比較詳實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分析與研究。
3、個案法
教師通過詳盡搜集厭學學生的有關資料,系統整理,綜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4、資料文獻法
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加強理論探討,為實踐指明方向。
5、經驗總結法
總結研究中的有效經驗,提煉概括,撰寫論文。
七、課題研究的難點
受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拼命灌輸,課外則布置大量的作業,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應付考試;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大,教育不得法。一些教師已經意識到應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家長不同意。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許多家長在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后,還要布置額外的作業讓孩子做。
八、預期的目標和結果以及創新之處
1、加強家校聯系
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做到聯手共管,使學生有個引導和支持。同時端正家長對子女讀書的看法,使其與校方達成共識。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的規律,根據孩子學習情況、思維特點、興趣特長等,把握其“最近發展區”,在此基礎上,選擇符合孩子實際的階段性期望目標,為孩子規定的目標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圍之內,使孩子能夠并樂于努力去達到目標。另外,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要多表揚,少批評。還有,家長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簡單、粗暴,動輒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給予及時的
關心、指導。
2、加強師生聯系
有人說“教師是學生在學校里的家長”。可見教師對學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師應該走近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內心世界,并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他們以信心與關愛,讓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能夠與學生交朋友的教師是出色的教師。教師絕對不能歧視學生,而應該正確引導學生。
3、上好學習心理課
厭學學生大多沒有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缺乏內在動力,學習上缺乏堅韌不拔的意志,上好學習心理課,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指導課余生活
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合理地選擇自己的課余生活,禁止學生上網吧、游戲室等娛樂場所。可以召開“我的課余生活”、“做文明的網絡使者”等主題隊會,使學生受到啟迪和教育。
九、課題研究任務分工
十、研究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研究論證階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1、確立研究方案;
2、開題論證;
3、進行學生學習能力分項調查(問卷法、談話法)。
階段成果:調查報告、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
1、進行實驗,個案研究;
2、適時反饋,調整研究策略;
3、課題研究小組進行論證,并設計有效的評價手段和方法。
階段成果:創造性學習個案及教學實踐階段經驗總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整理相關資料。總結得失,繼續深入研究。
2、收集小課題研究成果,撰寫實驗論文及研究報告。
3、展示課題成果。論文、案例、隨筆等。
4、整理分析研究結果,結題論證。
第四階段:反思提高
最終成果形式:實驗報告、經驗論文和有一定推廣價值的開放性學習案例。
十一、參考文獻
1.體驗哲學下譯者語言認知的社會性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逐步發展的體驗哲學認為,客觀世界是人們體驗和認知的基礎,認知是人們對客觀世界感知與體驗的過程,是人與外部世界、人與人之間互動和協調的產物,是人對外在現實和自身經驗的理性看法。人的認知包含了推理、概括、演繹、監控、理解、記憶等一系列心智活動[3]。體驗哲學與傳統認識論哲學的區別,就在它強調客觀實際對認識的優先地位,認為主體的認識活動必須依據客觀規律,從現實中來,回到現實中去,把握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堅持身體體驗的核心作用。在體驗哲學那里,人的主觀作用和想象力十分重要。當然,體驗哲學的體驗不是天馬行空的純個性化身體演繹,而主要依賴于個體基于社會現實或潛在經歷,在特定空間關系和力量運動的感知中形成。換句話說,體驗基礎上的認知形成是個體在不同的身體體驗基礎上與社會環境互動形成的。我們周圍存在的客觀現實只有一個,但不同主體對現實的身體體驗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距離,由此形成了差異化的心理認知和范疇隱喻系統。體驗哲學基礎上衍生出的認知語言學,其核心觀點就是承認語言的體驗性。王寅認為,語言符號必然遵循“現實-認知-語言”的發展進程。語言是人與社會現實之間的統一和辯證關系。體驗具有社會性,語言也具有社會性;體驗有人文性,語言也具有人文性。語言體驗性的應有之義就是“語言人文性,強調了以人為本的主體認識作用,認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語言背后的人文特點和人文精神,分析語言表達背后的認知機制,透析出人們認知世界的基本方法”[4]。語言的形成與發展總是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實現的,脫離了社會,語言就不復存在了。這是因為“語言能力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是人類一般認知能力的一部分。人類對于世界的經驗,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認知系統是語言形成的根本理據之所在,人類的體驗感知和一般認知能力對于語言的形成起著決定的作用”[5]。不管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后結構主義的系統功能語言學還是今天的認知語言學,都無法繞開語言的社會性單獨進行。體驗哲學觀照下的認知語言學,對譯者主體研究具有較好的解釋力。根據道格拉斯•魯濱遜的翻譯身體學觀點,譯者的身體體驗中存在著普遍性體驗即翻譯的觀念身體學(Theideosomaticsoftran-saltion)和個體性體驗級翻譯的個體身體學(Theid-iosomaticsoftranslation)。前者是指譯者在與他人共有的、普遍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所形成的、固有的、被內化了的個人感受,屬于社會心理學范疇。后者是指譯者的個人感受,不同的審美表現傾向和語言使用傾向等,同譯者的知識積累、個人修養密切相關[6],屬于普通心理學范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決策實際上是兩種認知心理對話協商的結果。(1)從共時的觀點來看,同一時代同一原作之所以有不同的譯本,呈現出豐富多元的表現形式和別樣的文化風采,是因為譯者個體具有千差萬別的個體體驗和審美傾向。(2)從歷時的觀點來看,譯者為社會成員共有的那部分觀念體驗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某一時期譯作的整體風貌,透露出鮮明的時代特色,成為該時代的文化符號。正因為如此,同樣的原作在不同時代允許產生適應不同讀者需求的譯作,使重譯或復譯成為可能。基于體驗哲學上的譯者主體研究,本身就包含了認知的社會性、人文性或文化性。文化范式下從宏觀社會文化角度引發了對譯者普遍性的關注。在認知范式下譯者主體研究不僅不應受到排斥或弱化,相反更應將社會文化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從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的維度出發,以宏觀社會文化和主體的群體性為基點,探究譯者群體與社會文化客體,譯者群體與其他群體間的交互作用及其在個體心理上的投射,進而系統解釋譯者的翻譯行為。實際上,國內已經有學者嘗試從社會學、人類文化學的角度對譯者認知進行研究。如陳吉榮從人類學角度討論了典籍翻譯的策略研究[7],唐文生也注意到了翻譯認知研究中的社會性因素[8],劉宓慶在《文化翻譯論綱》一書中系統論述了文化心理的范疇,文化心理與語義生成和文本組織形態間的相互關系[9];王宏印認為文學翻譯批判必須考慮到不同層面的文化含義,因為文化是國家、民族和社會的結合,是歷史傳統的民族的社會生活方式的總和[10]。盡管上述研究本身聚焦于文學研究的框架內,但無疑為后來人從文化人類學或社會心理學等更廣闊的維度去研究譯者認知心理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口。
2.總體性哲學下譯者主體的社會性自翻譯文化轉向以來,傳統研究中的隱形譯者逐漸現身,成為翻譯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歷史主場。譯者主體研究從“發現主體”走向了“主體性的黃昏”,迎來了主體間性的出場。然而,無論是主體性還是主體間性哲學下的譯者研究,都存在天然的嚴重不足:忽視了對翻譯主體或主體性受動層面的探討,無視主體與主體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僅強調個體譯者的差異性,忽略了譯者群體的存在和作用,且多采用單一的共時研究[11]。傳統哲學對主體及“主體性”的理解,往往從認識論出發,主體的存在是相對于客體而言,由此構成“主體-客體”關系。與之相對應的,肇始于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主體性,總是從自我意識中的“我”出發,體現對一切存在的認知與理解。這一以認識論為中心的主體性哲學體系,強調了人作為主體的“認知主體”屬性,卻自覺不自覺地掩蓋了主體在社會實踐中的價值實現,遮蔽了主體范疇中“價值主體”這一屬性。現代主體性哲學重新發現了這一點,認為主體是認知主體與價值主體的結合,在認知主體與價值主體的關系上,前者隸屬于后者,后者擁有對前者無條件的優先權。之所以說價值主體優先于認知主體,是因為“知識最終必須服從于道德價值,知識的繁榮最終服務于道德實踐的福祉,一切關系都是實踐的,只有在實踐的應用中知識才是完整的,有意義的”[12]。對主體性哲學的反思,突破了傳統哲學下主體規定的一切存在,確認了“主體并不如它所設定的那樣是一個獨立、自因、透明的實體:它并非本源性建構者,相反,它由某種更深層的力量所建構;它并非知識的根據,相反,它是知識活動的產物;它并非人與社會的規范性源泉,相反,它是社會規范規訓的結果”[13]。也就是說,任何主體的認知都根源于一定社會生活及衍生于其中的倫理道德、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而且本質上也是為之服務的。對此,俞吾金先生說道,“就認識主體而言,他在認識任何對象之前,已有認識前結構和先入之見的參與。這種認識的前結構和先入之見正是意識形態通過教化的方式植入認識主體的。認識主體受教化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他與社會的認同乃是通過意識形態的媒介實現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人稱之為‘意識形態中之存在者’,把認識者稱之為‘在意識形態中之認識者’”[14]。主體的認知、實踐與價值三重特性與現當代哲學主體批判的三種形式即主體性及其理性的心理學批判,對制度化同一性邏輯理性及其主體的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批判,對自明理性及其意義構成的主體的語言哲學批判彼此照應。同時,它也和馬克思哲學中關于人的本質屬性(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社會本質(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和單個人的本質(自我獨特性)[15]相重合。這就是說,主體的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是實踐主體,認知主體和價值主體的統一,是總體性的主體。整體先于部分,部分存在于整體之中。從共時的角度看,在某一特定時刻,無論政治、經濟、思想、法律等局部都必須同整體聯系起來,讓整體賦予局部以意義;從歷時的角度說,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每一歷史片斷都必須同歷史整體聯系起來,讓整體賦予片斷以意義。人這個主體不是一種純粹觀念的現實產品,而是在特定社會形態中生成的具有某種價值理性的價值主體,體現出全面的“存在意義”。譯者主體研究,單一的文化途徑和認知途徑,揭示的都只是譯者主體或主體性的某一方面。完整的譯者認知研究,應建立在主體總體性哲學的基礎上,建構起完整群體主體和個體主體,結合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或文化人類學及語言學加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把譯者片面的“語言認知者”身份還原為完整的以語言為介質的“社會活動者”身份。
3.本體論哲學中翻譯及譯者的社會性翻譯文化研究把翻譯置身于宏大的社會歷史語境中加以描述,認為翻譯不是在假想的真空中發生的,而是譯者在真實存在的社會環境中與各種主體和客體互動的結果。較之以往的譯者研究來看,文化途徑下的譯者更為真實客觀,更具有立體的人物性格。然而,隨著譯界對文化范式的批判性反思,學界就翻譯本體研究和翻譯研究本體展開了一場爭論。批判者總結說,該范式脫離了語言學這一翻譯研究本體,認為“文化轉向的研究取向走錯了方向,其切入點為文化,重點放在文化及文化制約翻譯的因素……引發了翻譯研究多元性、混亂性和彌散性,淡化了翻譯學建構的本體論范疇,沒有找到和明確確立普遍的翻譯原理”。有人甚至作出結論,文化范式“從外部因素切入所作的關于翻譯本體的一切見解和結論幾乎都是偏頗的、錯誤的”“其消極面遠大于積極面———其不全面、不客觀的研究導致了偏頗乃至錯誤的結論,對翻譯理論和實踐都有很大的誤導作用”[17]。與此同時,肯定者則認為文化反對派之所以作出這樣的結論,是混淆了翻譯研究本體與翻譯本體研究。謝天振明確指出,翻譯研究本體與翻譯本體研究所囊括的范疇是不同的。如果說翻譯本體研究回答了“翻譯是什么”這一翻譯學上的本體論問題,承認翻譯是語言文字的轉換過程,那么翻譯研究本體就旨在探究“翻譯是如何運作的”這一認識論問題。翻譯研究本體決定了翻譯學不可能是一門單純的語言學科,而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性的獨立學科。針對文化范式批判反思上引發的“語言學回歸”轉向,國外學者霍恩比持否定態度。她指出,這種回歸是一種重復和倒退,導致重復和倒退的原因有兩個:(1)這些學者局限于自己傳統的語言學學術框架中;(2)這些重談語言學的學者們仍然將翻譯學科的本體看作是語言的轉換。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是翻譯學者對文化研究的一種有益的輸出,跨學科領域(神經心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在翻譯學科中令人矚目,翻譯學科的內部建設,應拓寬學術視野。此外,英國學者貝克(MonaBaker)也表達了相同觀念,認為所謂的范式轉向不過是“興趣點的變化,新的研究視角,對研究者作用的新認識……都可以從語言學、社會學、哲學等的新發展中找到淵源”,“翻譯研究的發展動態同人文科學中其他學科的發展動態是互相聯系的”。實際上,無論是翻譯的語言學轉向、文化轉向抑或是認知轉向,都只是研究的不同視角,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完善了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各種轉向間的關系,不是對立的、非此即彼的,也不是相互取代、獨樹一幟的,而是繼承延展、相互補充的,這正是翻譯學科的動態性體現。目前翻譯學的認知轉向,無需重回語言學的老路,而是要繼承文化研究成果,把原本拓展的文化疆界同認知語言學結合起來,借助社會語言學、社會心理學、跨文化交流學等研究成果,來研究翻譯過程的方方面面。具有明顯社會性的翻譯主體———譯者研究尤其如此。譯者主體認知研究的社會學途徑,早在1972年Holmes提出描述翻譯學時就已初露端倪。1977年,美國文學研究者韋勒克和沃倫也認為,一部遺作的成功、生存和再度流傳的變化情況,或有關一個譯者的聲望和聲譽的變化情況,主要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轉向后,國外譯界相繼發表出版了翻譯社會學的相關論文和著作,標志著翻譯研究的“社會學轉向”。伍爾夫(MichaelWolf)在《構建翻譯社會學》中劃分了翻譯社會學的三個層次:行動者的社會學、翻譯過程的社會學以及文化產品的社會學[22]。在國內譯界,也有不少學者注意到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在翻譯中的應用。胡牧認為翻譯社會學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從翻譯史中反思翻譯的社會作用;(2)從翻譯批判中更好地剖析翻譯主體、翻譯過程與翻譯成品的社會性;(3)從翻譯的目的、行為、結果中依據可行的社會理論,剖析譯本的生產、傳播、消費。其中,第二個方面主要涉及了翻譯過程中的譯者主體或主體間性研究,包含了譯者主體認知的社會性。上述關于語言學翻譯本體研究和翻譯研究本體跨學科的論戰以及新近出現的社會學研究視角,都證明了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語言學研究。無論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后結構主義語言學還是其它語言學,都只是翻譯學跨學科中的一部分,不能過分倚重認知語言學,更不能取代、摒棄甚至顛覆已有的文化研究成果,而應在此基礎上開啟更深入、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認知之旅。
纖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愛作文浪花的關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二三年級是起步作文的關鍵階段。大部分農村小學,由于師資質量上的問題,不少教師對學生造句的輔導,不是通俗地解釋某詞的意思,在學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行多角度訓練,達到比較熟練運用的目的,而是在學生一知半解之時,就舉出少得可憐的例句,替剛剛啟動思維的學生套上一個箍,把知識局限在一個小圈圈內。當著根據一定的意思綴段或綴文時,教師所舉例句上有的,學生有可能熟練運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無,綴段或綴文中所需要的,學生就會彷徨而不知所措。如無反復,就會加重一部分學生的心理負擔,感到“作文”難,從作文起步階段就開始產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兒童感到學習困難,如果別人都能夠接受的東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說明,他在童年時期沒有從周圍的人那里獲得對于他的發展來說應當獲得的東西。兒童正是在這個年齡期——從一歲到七、八歲,變得頭腦遲鈍的。”因此,起步作文這一步抓不好,對學生以后的作文學習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
二、豐富多彩的作文教學,是激發學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學,則是阻礙學生作文進步的丘陵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也在逐步變化。尤其是初中學生,學習興趣開始分化,而且興趣廣泛又不穩定。他們表現出有時特別喜愛作文學科,或者某種與寫作有關的活動,有時又特別喜愛另一門學科或另外一些活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學生數理化成績冒尖,但語文成績不佳,尤其是作文水平低劣,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整體知識結構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那么,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分化,除了心理發展的特點逐步變化的原因外,還有哪些原因呢?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業務素質的強弱、教學是否生動有趣、組織教學的新穎程度等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這個階段,初中語文教師對于作文輔導的責任更為重大。其一,應采用多側面的訓練,拓寬學生學習寫作的內涵,例如在記敘文訓練中,可以分出寫人訓練、記事訓練、寫景訓練、狀物訓練等。在寫人訓練中可以分出寫人片斷訓練——肖像描寫、行動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寫人完篇訓練——用綜合方法寫人、通過具體事件寫人、把題材歸類后從幾個不同方面寫人、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寫人、用對比方法寫人等。在記事訓練中也可以分出記事片斷訓練——場面描寫、事件片斷描寫;記事完篇訓練——單一事件描寫、復雜事件描寫等。在寫景訓練中又可以分出寫景片斷訓練——抓住景物特征寫環境的一角、按觀察的方位或層次描寫全景、固定觀察點與景物的變化、移動觀察點按移動的空間順序寫景、即景抒情與情景交融等;寫景完篇訓練——實景描寫、虛景描寫等。在狀物訓練中又可以進行靜物的描寫訓練、動物的描寫訓練和借物抒情的訓練。多側面訓練,可以避免寫作教學過程的枯燥和空泛,使教學內容充實全面,使學生學來有其味難盡的感覺。其二、采用生動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快樂中,提高寫作水平。諸如到野外春游,當場進行寫景訓練;課內進行限時口頭作文比賽;教師引導。學生當堂進行作文構思或評講辯論;布置對一個老師進行肖像描寫;布置記當天的某一堂課;布置觀察當天的哪一件事,并進行描寫;布置學生間相互進行肖像、個性、表現的描述;指定學校或野外的專一景物,要求即景抒情;指定教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其他學生當場進行描寫;布置對專一動物進行觀察描寫等。筆者曾運用以上這些活動形式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常常達到妙趣橫生、寓教于樂而樂不可支的境地。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因此而長盛不衰。
三、在學生生活實際的園地里,充分利用教材,強化課外
閱讀,以培養想象力為助動力,才有可能獲取作文教學的累累
碩果
學生感到苦惱的是作文,教師感到苦惱的是作文教學。作文是學生思想、生活、思維、語言的綜合反映。為什么有些學生對作文畏之如虎?關鍵在教師身上。首先,作文教學必須局限在學生生活實際的園地里,要寫學生所熟悉且有較深理解的東西。這樣,學生作文才不會味同嚼蠟,無物可寫。呂叔湘曾說過,命題作文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方法。但這個命題又決定著學生寫作的成功程度。題目出得不好,主要表現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在無物可寫時,只好抄書抄報。寫作文無非是讓學生把腦子里的東西組織起來,表達出來,如果出題強人所難,學生就會勉為其難。因此,寫作教學中必須非常注意體察學生的生活,對他們所真正熟悉或者生活中肯定會出現的東西了如指掌,這樣,才能掌握寫作教學的主動權。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感和吸引力,并通過強化課外閱讀,來培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自覺性。眾所周知,一般的說來,教材就是范文,顧名思義,范文即典范之文。而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對時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總是津津樂道,分析來、分析去,學生最后仍然無動于衷,或者毫無收獲,而在如何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等方面,則考慮甚少。另外,有的教師僅僅滿足于課上對課文的教學,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提倡、不組織,原因是怕影響課堂學習,這些同志把課外閱讀與課堂語文、寫作教學的關系對立起來了,忘記了教材學習、課外閱讀是寫作學習的寶貴源泉。我們難以想象,一個不愛讀書的學生能夠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關鍵字:肝癌護理臨床
一、心理護理
肝病人的心理護理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要有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就可能有奇跡出現。下面介紹對肝癌病人心理問題以及護理措施。
1、懷疑心理:病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癥,坐立不安,多方求證,心情緊張,猜疑不定。因此,醫務人員應言行謹慎,要探明病人的詢問的目的,科學而委婉地回答病人所提的問題,不可直言,減輕病人的受打擊程度,以免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
2、恐懼心理:患者確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癥,常表現為害怕、絕望,失去生的希望,牽掛親人。護士應同情病人,給予安慰,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以免貽誤病情,并強調心理對病情的作用,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3、悲觀心理:病人證實自己患癌癥時,會產生悲觀、失望情緒,表現為失望多于期待,抑郁不樂,落落寡歡。此時護士應給予關懷,說明疾病正在得到治療,同時強調心情舒暢有利于疾病預后。
4、認可心理:病人經過一段時間后,開始接受自己患有此病的事實,心情漸平穩,愿意接受治療,并寄希望于治療。護士應及時應用“暗示”療法,宣傳治療的意義,排除對治療的不利因素,如社會因素、家庭因素等。
5、失望或樂觀心理:因為個人的體質和適應程度不一樣,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善于調適自己的心情,同時生活在和諧感情的環境中,病人長期處于一種樂觀狀態。有的逐漸惡化,治療反應大,經濟負擔重,體力難支,精神委靡,消極地等待死亡。護士對消極的病人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安慰,及時調整病人的心態,做好生活指導;對樂觀的病人,要做好康復指導。留心觀察心理變化,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另外,護士也要有嫻熟的護理技術和良好的心理品質,使病人感到心理滿足,情緒愉快。護士要富有同情心,冷靜熱情,耐心和果斷,有敏銳的觀察力,對不同年齡、性格和地位的病人應一律平等,公平公正,取得病人的信賴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善于諒解病人的過失,不與病人頂撞,寬宏大量。在語言上,應親切耐心,關懷和體諒,語氣溫和,交談時要認真傾聽,不隨意打斷,并注意觀察病情,了解思想,接受合理建議。在交談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性語言,對病人的診斷、治療和預后,要嚴謹,要有科學依據,切不可主觀武斷,胡亂猜想。
二、臨床護理
臨床護理是肝病護理中最重要的,護理措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病人的恢復情況。
(一)一般護理
1、熱情接待病人,做好入院宣教工作,消除病人恐懼心理,使病人產生信任感,能積極配合治療。
2、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量,以減輕肝臟負荷。
3、保證蛋白質攝入,進食適量的脂肪和高維生素。
4、對有腹水者,要限制鹽的攝入,每日3~5g;對有肝昏迷先兆和肝昏迷者,要暫時停止蛋白質的攝入,攝入以糖為主。
5、保持床單位整潔平整,定時翻身,消瘦者每日用紅花乙醇按摩骨突處,以防止褥瘡。
6、對肝昏迷者和不能進食者做好口腔護理。
(二)病情觀察
1、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和意識狀態,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2、觀察肝區疼痛的性質、持續時間、有無放射等。
3、肝介入治療術后,觀察患者足背動脈搏動及傷口有無滲血,觀察血壓變化。
4、放化療術后,應密切觀察各種副作用的發生,做好對癥處理。
(三)對癥護理
1、肝區疼痛者,按三級止痛法給予鎮痛劑,做好心理護理,做好緩解疼痛的心理宣教。
2、對食欲不振者應經常更換飲食花樣,少食多餐。上消化道出血者活動期應禁食。
3、腹脹并伴有腹水者,應取半臥位,保持床位整潔,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4、各種并發癥的護理。
(四)健康指導
1、積極戒煙、戒酒。煙草中有多種致癌物質;長期飲酒過度,加重肝臟負擔,對疾病康復有害。
2、解除患者思想負擔,鼓勵患者積極參加文娛活動,生活有規律。在病情得到緩解后,應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消除“不治之癥”的影響,維持機體正常功能。但在代償功能減退并發感染的情況下必須絕對臥床休息。
3、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更換污染的被服衣物,保持環境清潔,通風良好,經常修剪指甲,防止抓傷皮膚造成感染。避免碰撞和擠壓水腫部位的皮膚。
4、積極預防褥瘡,臥床病人每2小時更換一次。腹水合并肢體水腫者,應正確掌握記錄出入量及測量腹圍的方法。
5、飲食調護,特別是術后康復期和化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飲食調護,以利康復。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有水腫者不可食咸肉、泡菜,有肝硬化者禁食硬、熱、刺激性食物。
6、對化療患者應觀察藥物毒副反應,如口腔潰瘍可用鹽水或硼酸水漱口,局部涂龍膽紫;脫發者戴假發;定期復查白細胞,如白細胞低于4*109/L,則應暫停化療,因化療藥品容易抑制造血系統并發感染;注意病室空氣流通,室內定期消毒,限制探視。
7、肝癌手術者,術前全面查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術前3天進行腸道準備,口服鏈霉素分2次吃,手術前晚再做清潔灌腸,術前3天肌注維生素K1。
作為一名優秀的護士,應該靈活地應對病人出現的一切情況,所以針對病人的任何癥狀我們不能教條化地按部就班地處理,而應該靈活地應對,這樣既會提高護理質量也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的信心。所以,在具體的護理中,護士還應該注意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給病人帶來最好的理效果。
參考文獻:
銷售創造價值,跳出銷售做銷售,不僅可以促進銷售,還可以增加銷售附加值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各行各業中層出不窮的銷售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又一個的佐證。一個在思維定勢下銷售只能賣3角錢的蘋果,居然能在大智慧下增值到30元甚至更多,這里面包含的智慧有:禮品包裝、文化內涵、名人種植、太空產品等等;農民的柿子大棚,通過“跳出柿子賣柿子”,讓顧客變游客,飽覽田園風光,呼吸新鮮空氣,體味親手采摘之趣,住在農家,吃在農家,玩在農家(還可觀看鄉村民俗節目),大大充實了農民的錢袋子;杭州郊區的茶鄉農家休閑村---梅家塢茶文化村,“跳出茶葉賣茶葉”,從游客摘茶、炒茶,到茶樓,到茶葉商行,到觀光旅游,成為西湖“一景”;一個銷售工程機械的企業,利用豐富的客戶資源,拓展關聯領域,從事工程機械職業技能培訓,為原有的客戶提供操作技能、機械維修培訓,從銷售產品到銷售培訓,大創意帶來大回報。
跳出銷售做銷售,在樓盤銷售方面不乏其例。如廣東碧桂圓,著名學校、五星級俱樂部、“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三位一體的“碧桂圓生活方式”成就了樓盤銷售的經典。成都的芙蓉古城,“跳出房子賣房子”,以其具有江南風格的“亭榭、小橋流水”的園林設計和綠地景觀,與附近景區聯手,吸引眾多游人前來參觀游覽、休閑度假以及進行商務活動場所,也帶動了樓盤的銷售和服務業的發展。
跳出銷售做銷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就難在如何“跳出”。筆者以為,關鍵是要做好“人”字文章。就銷售者而言,“跳出”固然可以借助外腦、團隊等方面的力量,但“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聯結企業與顧客的橋梁,銷售人員要從小處著眼,不斷培養和提升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一名合格的銷售人員應具備的能力素質之一。作為一名銷售人員,首先要喚醒自己的創造性天賦,要有一種“別出心裁”的創新精神,善于采用新方法,走新路子,這樣他們的銷售活動才能引起廣大顧客的注意。銷售人員只有從平時的“起跳”著手,進行量的積累,才能在銷售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實現質的突破---“跳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銷售人員要把握銷售對象---顧客的心理,真正滿足顧客品位提升和多樣化的需求,實現“雙贏”。
首先剖析復讀生在高考中的失利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目標過高型
這類同學對自己的綜合實力估計過高,致使志愿填報不當,高考成績與期望值的差距過大,沒能被理想的高校錄取。
2.基礎薄弱型
這類同學往往是在平時的學習中有偏科現象,造成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或者是在各個學科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知識漏洞,缺乏知識的完整性;或者是由于平時比較貪玩,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和頑強的學習意志;或者是在平時的學習中思維不夠靈活,接受知識遲鈍,學習效果不佳等等。
3.考場失誤型
這類同學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多數是由于本人的心理素質不好,以及來自外界的心理壓力過大,影響了正常學習水平的發揮,導致在高考中出現嚴重的失誤,造成與平時的學習成績相比差距懸殊。
參加復讀的同學,也具有一些優勢:
一是復讀生對學過的全部課程,不可能什么都不會,需要復習的任務是查缺補漏、鞏固提高,而不是全部另起爐灶重新再來。
二是有以前的學習基礎,重讀時,會覺得從前感到有很大困難的知識點,現在學起來很容易。復習記憶一些概念和定義,總比新接觸時省力得多,效果好,可以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是自己親身經歷過高考,再次參加不會有神秘感。并且,自己形成的考試經驗,勝過別人的傳教,可以使自己心情放松,增添考試成功的信心。
作為一名復讀考生能否做到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是很重要的。要認真面對現實,分析出自己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找出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之所在,總結出自己有哪些經驗和教訓,也要善于了解自己有哪些優點和長處,這樣才能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復讀時的奮斗目標和學習計劃,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復習方法,通過自己扎實的努力來取得好的成績。
復讀生怎樣針對自己的特點進行高考復習呢?
對于目標過高類型的同學,應堅信自己在一年的重讀中,成績絕大多數是會有所提高的,不會越學越下降。只要在報志愿時,考慮到自己在復讀時成績提高的幅度,選擇切合自己實際的院校和專業,成功的把握是很大的。
一、獨立性增強。隨著少男少女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急劇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表現出“順從”和“聽話”,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做自己命運的主人。這種從被動到主動,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對于青少年來說是成長的必由之路。
二、情緒兩極化。青春期孩子情感濃烈,熱情棄放,情緒的兩極性表現得十分突出。他們既會為一時的成功而激動不已,也會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們情緒多變,經常出現莫名的煩惱、焦慮。
三、心理加上“鎖”。進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結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時代,進入了“多事之秋”。此時由于心理的不斷發展,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比孩提時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會掩飾、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出現心理“閉鎖”的特點。過去愛說愛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他們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很少和父母交談,甚至拒絕父母的關心和。
四、心理向成熟過渡。青春期是長大成人的開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這一過程對他們來說是漫長而痛苦的。此時,他們既非大人,又非孩子,原來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閉鎖的矛盾:以及理想與現實、愛好與學業、感情與理智、自尊和自卑的沖突與矛盾,等等。
五、行為易沖動。美國和加拿大學者的最新研究指出,人的大腦中有一個重要的控制中心,負責控制感情和沖動.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完全成熟。換句話說,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腦中,控制神經尚未發育成熟。這是他們行為易沖動的原因。
應該說,青少年出現的各種變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轉化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只不過由于青少年的個性特征、家庭環境、成長過程等的不同,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程度有所不同罷了。如果孩子有類似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用積極的態度、科學的知識、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關鍵詞]手術病人;心理護理;人性化
手術是醫務人員為患者解除病痛的一種手段。對患者來說,手術既是一個治療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創傷的過程。病人對手術既抱著治愈的希望,又經受著恐懼的折磨,強烈的生與死的體驗,嚴重地影響著病人的心理狀態。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81例,男43例,女38例,年齡22歲~60歲,均為擇期手術,其中有手術史的1例,具備醫學知識的1例。
2方法
2.1手術病人的心理分析
病人一旦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往往因年齡、職業、性別、病種、病情等因素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綜合分析其共同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種。
2.1.1恐懼心理
病人住院后,既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又要經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是死亡的威脅,往往難以控制情緒,表現為緊張、恐懼、焦慮和寢食難安,害怕難以忍受手術的疼痛,總感覺自己像要飄落的樹葉,生命安全沒有了保障,對手術治愈的希望完全被對手術的恐怖感摧毀。
2.1.2依賴心理
求生的欲望使手術病人對醫護人員產生了依賴心理,希望得到醫務人員全身心的救治。
2.1.3求知心理
大多數病人缺乏醫學知識,往往把手術、麻醉都想象得十分神秘,不知手術會發生什么情況,有什么后果,對預后的關心使患者十分重視手術時間的長短、安全程度、主治醫師和麻醉師的醫術水平及手術效果等,他們渴望了解有關醫療知識。
2.1.4消極悲觀心理
一旦決定了手術,病人就開始擔心術中、術后發生意外:既害怕難以忍受疼痛,又擔心手術危及生命,還顧慮術后是否喪失勞動能力或影響正常生活,極易產生消極悲觀情緒或變態心理。
2.2心理護理
通過與病人及其家屬交談,觀察病人的情緒和生命體征變化,飲食及睡眠等情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除了與家屬配合解除病人擔心家務無人承擔、害怕住院耽誤農活等不同的心理負擔外,對81例病人共有的心理狀態,采取以下護理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2.1術前心理減壓
給病人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主動給病人鋪床、倒水,介紹住院環境、主治醫師、責任護士、規章制度等,紿病人提供生活用品,關心病人需要解決的問題,讓病人盡快熟悉環境,安心接受治療;醫護人員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向病人講解手術的目的、過程、術后可能發生的問題及配合要領、醫護對策等,讓病人感到醫務人員對自己的重視、關心、理解、尊重,使病人對自己的治療方案和一切準備工作都了如指掌、萬分妥當,讓病人樹立信心,放心接受手術,積極配合手術;醫護人員與病人交談時,注意語氣、語調、態度和表情,要文雅、和善,切忌為取得病人配合而進行威嚇或反復對感知能力、記憶力、聽力較差的病人大聲講解,以免讓病人誤解為醫護人員對自己不耐煩而大聲訓斥;護理人員在為病人進行治療或做備皮、留置胃管或尿管等術前準備和各項護理操作前,要做好解釋工作,取得配合。操作時動作要輕,避免給病人造成不良刺激,讓病人感到醫務人員在盡心盡力幫助自己與病魔做斗爭,讓病人樹立信心,心情愉快地接受手術。
2.2.2術后心理疏導
手術后病人的心理問題表現比較集中,護理人員要了解、尊重、關心、體貼、安慰病人。例如:乳癌根治術病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切除胸部組織,術后的化療都要落發,護士應強調患者在根治術后良好的預后,而避免在患者面前談及所失,及時讓家屬準備假發套等物品,幫助病人度過失去和落發的痛苦,讓其了解現代醫學水平和乳癌根治術的方法和前景,在取得患者配合的同時,要教育家屬樹立信心,尤其是患者愛人,不要流露出悲觀失望情緒,醫、護、親三方要一致下意識地讓病人看到治愈的希望,讓病人以積極的態度完成術后的各種治療。
2.2.3出院前的心理指導
手術后的病人因對預后持懷疑態度,害怕傷口愈合不牢,出院時不能及時轉化病人角色,責任護士向病人和家屬介紹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及復診、復治的時間和計劃等,使其進行適度的體力活動以促進康復,并可通過事例讓病人了解術后的恢復過程,讓病人盡快從心理上恢復社會角色。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