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4 17:37: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科技職稱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以往的教學改革中,普遍存在偏重于一門或者幾門學科的現象,這往往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而機械制造是一門系統性極強的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式的選定等方面都存在可塑造性。所以首先應該對教學計劃有個宏觀上的把握,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擴展和更新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2機械制造系列課程內容改革
在機械制造系列課程改革的準備工作中,機械制造系列課程的體系改革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體系建設關系到實踐工作中每個環節的完整銜接,同時也影響到各個因素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的有效性。因此,做好機械制造系列課程體系改革應該被上升到一定的理論和實踐高度。首先應該對機械制造工藝中的重要的加工方法有個初步的認識,在機械的裝配和機械精度的概念上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其次是通過機械制造系列的學習之后,能夠從理論上加深對機械制造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對機械制造的工藝系統、工藝方法、工藝過程以及工藝質量都有充分的認識。[2]
2.實習基地建設
2.1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實習基地建設有利于學員更好地把握對制造實踐認知的客觀規律的把握,實習基地建設同時也是模塊結構在分層次教學中的一項有力教學方法,它能夠使實習內容由傳統的單一型向綜合性轉變,真正實現實習方法由示范型和驗證型向設計性和開發型的有效轉變。實踐教學是提高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證機械制造系列課程得以有序進行的重要保證。近年來,世界各大企業越來越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選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因為這一環節能夠加強學員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2.2實習基地建設方法
目前我國的機械制造系列課程在體系建設上已初具規模,但是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在探索實習基地建設的道路上應該加大力度。在分析了我國實習基地建設上存在的不足之后,針對這些問題,有以下解決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應從以下幾點指導措施入手,以便更好地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3]。首先是在政策導向與政府部門的推動機制方面,應該鼓勵企業為學院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在政策和輿論上予以積極的引導。其次是在合作形式方面,學校應該與相關企業建立機構健全、管理層次清晰、分工明確、組織成員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合作組織機構。最后是在誠信機制的建設上,應該發揮情感聯絡的巨大潛在作用,督促企業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兼顧教學與生產的平衡性。
重復的知識教師只需引導和簡介。如在電子技術基礎的數字電路部分,知識點“數制與碼制”中的很多知識點是屬于重復型的知識,如常用數制有十進制、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這四種數制的定義、計數規則、進位規則等在此課程之前的計算機基礎課中已經有詳細的講解,而學生也有較深的印象,故在此處可作為復習型知識,引導學生回憶,快速帶過。
1.2缺失型知識
缺失型知識是否需添加要根據實際需求來安排。如在“邏輯函數的化簡”這一節中,部分教材只介紹了代數化簡法一種方法,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差較大,代數化簡法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很難,這部分學生認為此種方法中的大量基本公式、基本定律難以記牢,記住了又不知該選擇何種公式或者定律去應用,看著題目無從下手,亦無他法可選,便失去了學習興趣。而有的教材會介紹另一種化簡方法叫做卡諾圖化簡法,這種方法與代數化簡法相比較,首先不需要記住大量的公式和定律,只需記住四點化簡規則,記憶量很少;再次,此種方法是通過繪制表格和圈卡諾圈來完成,很多學生都明顯感覺卡諾圖化簡法很有趣。那么,這樣的知識補充就可以幫助一部分學生解決邏輯函數化簡的難題。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還需加入大量的習題供學生練習,這樣才能保證更多的學生掌握卡諾圖化簡法。
1.3加強型知識
每一門課程里重要的知識均頗多,電子技術基礎也不例外。如在“計數器”這一節中,重要的知識點不少,特別是計數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又很普遍,且需配備相應電子制作實訓來應用這些知識點,故教師需在這一節中對計數器的內部組成、工作原理、邏輯功能等知識點進行詳盡的講解,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最終要能夠讓學生能自行設計簡單的任意進制計數器,例如,要求學生掌握集成十進制同步加法計數器CT74LS160的引腳功能和設計方法,能用74LS160設計一個七進制計數器。
2方法探討
2.1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是一種通過引發學生的聯想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處很大。例如,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的“觸發器”章節,每一種觸發器都有其對應的邏輯功能,學生死記硬背則會越背越亂,反而不好。而在其中的一個邏輯功能“置0”的記憶上,就可采用聯想記憶,因“置零”與“志玲”同音,對于90后的學生來說,可能不記得基爾霍夫定律但一定知道林志玲是何許人,明星效應在課堂上有時也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據筆者經驗,在后期的回顧中均發現,能記住此種邏輯功能的學生數明顯增加。又比如“時序邏輯電路”的類型分為莫爾型與米萊型,判別方法是時序邏輯電路中如果除CP時鐘脈沖外,無其它輸入信號,就屬于莫爾型,若有其它輸入信號時為米萊型。“莫”有否定之意,聯想到“無”,故可借此聯想記憶“無”其它輸入信號為“莫”爾型。
2.2尋規記憶法
尋規記憶法在基礎課程里應用得較多,而學生也很樂意老師能夠找出各大知識點的記憶規律。例如在“觸發器”這一節里,如前所述,邏輯功能是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而觸發器的種類較多,根據邏輯功能的不同,觸發器可以分為RS觸發器、JK觸發器、D觸發器、T和T'觸發器五種,這些觸發器中,最多的可具有四種邏輯功能,最少也有一種邏輯功能,所以學生的記憶量很大,直接背很容易記混淆。而通過觀察這五種觸發器的功能真值表可發現,RS觸發器、JK觸發器的邏輯功能有多處相同,如表1所示(R、S、J、K為觸發器的輸入端子,輸入端子等于1時表示有效狀態,等于0時表示無效狀態),可尋出其中規律用一句話來記憶即“左邊輸入為有效狀態時,置0功能;右邊輸入為有效狀態時,置1功能;兩邊同時為無效時,保持功能;兩邊同時為有效時,RS禁止,JK翻轉”。如此,學生可迅速而又簡潔地記住這兩種觸發器的邏輯功能。
2.3一半記憶法
在基礎類課程中,有大量的知識需要記憶,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部分學生會因為要記很多知識點而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由一處不懂發展為處處不懂。因此,如果有一個好的記憶方法給學生,那會有更多的學生愿意主動去學習。一半記憶法就是每個知識點只記一半,這樣學生的記憶量就會至少減少一半,學生的精神負擔自然也會減少很多,學習的效率亦會得到明顯的提高。仍以該課程中的“觸發器”部分為例,此處還需記下多個特征方程。如果只選擇記住方程的前一半,那么方程的后一半只需記住“非”符號的位置是與前一半的相反即可。因為在此方程中,、均為觸發器的輸入,為觸發器的輸出現態,學生又很容易記住該觸發器的輸入端子是和,而輸出現態的反變量和的原變量相“與”表示為,的原變量則和的反變量相“與”表示為,則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不難觀察出方程前一半與方程后一半的關聯,只記住一半就可記住整個方程。
2.4理實一體法
理實一體法即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所有的課程中都適用,特別適用于應用型知識模塊里。在電子技術基礎中,半導體器件是貫穿該課程始終的重要知識,如其中的普通二極管、LED、雙極型三極管等在日常生活中均可見。此處的講解可通過先發予學生一些半導體器件,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在生活中所見過的半導體器件及相關應用,當學生發現所學的知識在自己的了解范圍內,卻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時,學習興趣將徑直提高。例如,學生基本上都見過LED,知其能發光,能顯示出各種顏色甚至圖文信息,但學生卻不知道為什么這些LED能夠在指定的時間點亮或熄滅,因此,通過理論講解加上合適的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那學習效果可謂事半功倍。
2.5拓展教學法
當前的課堂現狀仍是老師站著講得多,學生坐著聽得久。即便是教師的語言功底非常深厚,時間久了學生還是會感到困乏,且師者之義務是教書育人,在授業、解惑的同時亦需傳道,教育學生如何為人。因此,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所安排的一次課的時間超出80分鐘,就會給學生播放各類從正面或側面能反映教育意義的拓展資源,題材涉及圖片、視頻、音樂等,并組織學生一起討論。因為一次課進行到80分鐘之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力、記憶力等都大幅下降,教師需要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而每次播放或演示完拓展資源,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倦意蕩然無存。在拓展資源演示或播放之后,要求學生說出或者書寫觀后感。經過實踐發現,采用這種方法后,學生興趣很高,不僅讓學生認清了讀書的目的和人生的目標,更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用有聲的課件帶給學生生動的課堂。
關鍵詞:退耕還林;模式與機制;新疆奇臺縣
奇臺縣作為國家林業局領導的退耕還林工程科技示范點,經過8年的工程試點和示范點建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總結出了一些典型模式和機制,2000-2007年已完成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任務49.4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2.7萬畝,宜林基地造林36.7萬畝,起到了示范點的作用。
1工程建設區概況
1.1地理位置
奇臺縣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昌吉回族自治州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89°13′-91°22′,北緯43°25′-45°29′,東北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東部與木壘縣相毗鄰,西接吉木薩爾縣,南與吐魯番市、鄯善縣隔天山相望,西北部與阿勒泰地區青河、富蘊兩縣相接,縣域南北長250km,東西寬45-170km,總面積1.93km2。
1.2地形地貌特征
奇臺縣地形復雜,有“兩山夾一盆”之說,天山山脈橫貫南部,阿爾泰山系之北塔山坐落北境,中部為沖積平原,平原北部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戈壁區,總體為“南北高中間低”的馬鞍形地勢,從南到北可依次劃分為南部山地丘陵、中間平原、北部沙漠和東北部山地丘陵四個地貌單元,全縣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31.4%,平原占15.04%,沙漠戈壁占全縣總面積的53.56%。
1.3氣候特征
奇臺縣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屬中溫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其氣候特征是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內溫差變幅大,日照充足,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相對溫度小,全縣年平均氣溫4.7℃,7月份極端最高氣溫43℃,1月份極端最低氣溫-42.6℃,年平均降雨量為176mm,蒸發量2141mm,無霜期平均156天,年日照時數2840-3230h,年平均風速2-3m/s,8-9級大風天數平均為32.6天/年。
1.4土壤狀況
受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母質及灌溉條件的影響,奇臺縣境內的土壤植被沿緯度呈條帶狀分布。從南部山區,沖擊平原農區,北部沙漠區,再到北山中山地帶,依次分布著山地寒漠土、草甸土、灰褐色森林土、栗鈣土、棕鈣土、灰漠土、鹽堿土、風沙土及亞高山草甸土、暗灰森林土、山地淡棕鈣土等。
1.5水資源狀況
奇臺縣較大的河流共有9條,自東向西依次為白楊河,年平均徑流量4420萬立方米;根葛爾河年平均徑流量410萬立方米;達坂河年平均徑流量5580萬立方米;吉布庫河年平均徑流量1380萬立方米;中葛根河年均徑流量8200萬立方米;新戶河年平均徑流量1420萬立方米;開墾河年平均徑流量1.58億立方米。地下水分布廣泛,水動儲量2.66億立方米。
2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模式與機制
結合退耕還林工程實踐,確定“二八四”工作思路。突出抓住兩個重點;嘗試選擇八種類型的退耕還林模式,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四種工程運行機制。
2.1兩個重點:按退耕地立地類型劃分,奇臺縣因地形地貌的多樣化,立地類型也很復雜,但根據工程生態優先和重點突出的原則,集中選擇以水土流失坡耕地退耕還林和風蝕沙化耕地退耕還林為重點。
2.2八種模式:按退耕主體和還林方式,選擇組合為八種模式。
集體林業模式是由鄉鎮或村級集體開展工程建設,尤其是針對與退耕配套的“四荒”造林任務完成困難情況,以鄉鎮或村級集體進行荒山荒地造林,把歷史上分散割據的荒地集中權屬歸集體,既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又解決了空殼集體經濟的困境,可以一舉多得。
聯戶互助模式是農村相對集中的親戚朋友關系,在適宜地塊實施退耕還林,在聯戶內部重新分配國家優惠政策和剩余口糧田,這樣出現的家族內分工,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產業的專業化;大戶退耕模式是在農民積極自愿和政府扶持下產生的,退耕大戶在完成自有責任田退耕還林后,承包他人耕地退耕,同時在政府幫助下繼續綠化荒山荒地,按照誰造誰有,造林不止、補助不止的政策規定,促進退耕專業戶、林業大戶的不斷產生,繼而向私營林場或股份制民營林場發展;公司經營模式是由公司或有能力的企事業單位,承包農民耕地進行退耕還林,而政策優惠及相關利益雙方協商解決,一方面吸納了社會力量參與退耕還林和環境建設,另一方面也為農民發展提供了依靠。生態經濟模式是以生態目標為根本,從樹種選擇、林層設置、栽植方式上進行設計,兼顧近、中、遠期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增長,尤其是部分適生兼用樹種的應用,可以極大地促進這種模式的發展;林經草模式是把基本樹種確定后,采用林草、林藥、林果、林苗、林花等間作形式,使所還林分在保證生態功能前提下,盡可能兼顧經濟產出或為其他產業提供必要的原料,這其中以山區逆溫帶喬、灌、草混交模式和沿沙漠林藥兼作為典型代表,同時形成林業與特種經濟,林業與畜牧業、養殖業協同發展態勢;生態開發模式主要是在奇臺縣北部沙漠地帶,以退耕還林和荒沙造林相配合,大力開展沙產業和沙漠生態旅游業,這種模式很適合集體或公司開發建設;
2.3四種機制:退耕還林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操作復雜,因此有利的工程運行機制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基礎。奇臺縣實施退林還耕工程從以下探索機制效果明顯。
政策約束機制。退耕還林是國家生態重建、環境保護政策的具體措施,其政策的嚴肅性與約束力是很充分的。奇臺縣在制定退耕還林工程規劃和實施方案中全面領會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工程政策內涵,在大力宣傳教育的同時,著力強調政策的約束力。在工程實踐中積極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把政策要求變成人民代表的提案,經過基層人大決議,把政策付諸實踐。此外,嚴肅退耕還林政策要求,退一應該還二,退一必須還二,用政策的約束與感召,強化農民的責任義務,尤其是退耕戶的責任,利用政策有力的約束機制,推動工程穩步發展。
生態優先機制。把生態優先原則作為一項工程實施機制,貫穿退耕還林工程始終,從任務分解、地塊落實、作業設計、工程實踐到驗收兌現政策,都是在生態優先的機制下進行的,鼓勵退耕還生態林,還生態經濟林,不鼓勵還純粹的經濟林,退耕還林的重點鄉鎮、村屯、農戶必須是退耕后首先能實現生態目標。
扶優扶強機制。對于及時掌握國家政策、響應號召、積極實施工程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對于在工程建設中不斷創新,切實體現工程要求,敢于做退耕還林大戶的,對于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工程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從政策傾斜、技術指導、資金扶持、計劃任務等各方面給予幫助,扶優扶強,對于不積極、不重視、不理解、伸手等靠要的不予扶持。與此同時,扶優扶強還體現在對大戶經濟的優惠上,這些大戶包括林業大戶、畜牧業大戶、其他經濟大戶,在保證生態目標前提下,跨村、跨鄉無償劃撥宜林地,完成造林、享受政策補助,同時林下的灌草資源為大戶發展增加力量,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全民義務機制。環境保護、生態重建是基本國策,同時也賦予每位公民投身環境建設的義務,強調全民義務機制,從根本上要求干部、群眾、農民都要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大力開展生態改善、環境建設工作,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要在完成本職工作同時,承擔環境建設的義務和責任,真正做到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努力,做好包括退耕還林在內的各項生態環境建設任務。
3奇臺縣退耕還林工程所取得的經驗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推動退耕還林工程順利實施;科學規劃,嚴格標準,提高工程質量;增加工程科技含量,規范施工,確保造林成活率;堅持生態優先,調整林種樹種結構,實現三大效益;規模造林與封育禁牧并舉,突出生態效益;認真抓好退耕還林工程的檢查驗收工作,確保工程質量;選擇退耕模式,探索工程機制,發揮試點示范作用。
4退耕還林工作中存在問題
連年干旱使部分造林地灌溉得不到保障,加之鼠害危害一直呈上升趨勢,造成部分造林地保存率下降。由于資金不足,退耕還林地后續產業發展工作進展緩慢,不能很好地鞏固退耕還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本文作者:孫修楠作者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教學內容及活動框架設計
課程學習采用學生自學市場調研指導書、小組討論、分組調研、角色互換等方式。學生每5-6人分為一組,每組以完成一個調研項目為任務(例如分組對不同的銷售群體和購買群體進行調查)。第一:前期培訓:學生在進入市場前首先必須要接受“企業員工制度培訓”、“職業道德培訓”、“市場營銷規范培訓”、“市場調研及預測培訓”、“安全保障培訓”并通過結業考試;第二:預演未來情境:通過視頻或企業管理人員及市場中的負責人介紹在市場中與消費者、銷售商溝通時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進行案例討論并模擬解決方案,達成一致后方能進入指定的市場調研地點,學生必須遵守嚴格的考勤紀律以及調研地點的管理規定和制度。第三:實施調研(含對訪談、問卷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的人員培訓)(形式多樣,周期長、可反復):按照規章制度進入調研地點進行分組調研,調研內容包括1、市場宏觀調研;2、外部環境調研;3、銷售商調研;4、消費群體調研;5、產品的廣告信息調查;6、競爭對手調查;7、樣本的構成調查。所有的調查必須在經過允許的前提下實施,由被調研地點的負責人員等教師共同體分組分點進行監督,對違規現象及遇到各種特殊問題及時進行流動拍攝,在綜合實訓調研結束后的總結過程中可以回放,供討論并做成課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用;第四:初級調研成果展示:將每組的初級調研結果匯總通過信息宣傳欄展出,由企業中高層領導及技術骨干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市場信息分析產品生產改良措施和手段;第五:產品改良:根據改良方案進行實驗小試,并抽取部分實驗產品做精致包裝;第六:二級調研:將精致包裝的實驗品再次投入市場促銷獲得二次市場反饋;第七:市場開拓及預測:應用以上所有調研分析成果三次回歸市場,進行市場拓展,獲得同類型產品的調研信息及研發方案,并逐漸形成對市場動向的初步預測能力。第八:市場調研報告的書寫及答辯:學生個體提交個人感受,小組提交本組調研報告。教師共同體通過學生的成果描述以及過程中監測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改變給出該次活動的評價陳述。
教學內容的具體實施
以上教學內容采用調研與實驗結合的方式展開,為期四周,共20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分為具體的工作任務程序和任務完成后的小組學習討論兩個部分。例如:第1個工作日:1、教師共同體布置課程調研任務、要求、紀律;前期培訓;現場參觀,熟悉工作環境和崗位工作內容以及各項職責和管理制度;2、未來情境預演:由指導書共同學習探討市場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處理過程、可能出現的案例分析及情境模擬;3、寫工作日記;小組學習與討論主題:崗位職責與“我,如何成為一個職業人”;4、制定初步的調研方案及不同的調研手段。第2個工作日:1、市場普查:外部環境調研和市場宏觀調研可作為最初的調研工作同時啟動,為后續調研提供相應的材料信息;2、小組學習與討論主題:確定重點調研、典型調研、固定樣本連續調研以及各種非隨機抽樣調研內容。并針對不同的銷售群體和購買群體制定出具體的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第3個工作日:1、深入調研。實施市場調研的基本模式,小組分別對各級銷售商、各類消費者進行問卷及訪談等重點和典型調研,并體驗固定樣本連續調研以及各種非隨機抽樣調研方式;問卷及訪談人員的短時培訓。教師共同體分散監督流動拍攝。2、小組學習與討論主題:重點調研和典型調研的問卷及訪談分析。第4-5個工作日:同上。第6-7個工作日:同上。第8個工作日:1、初級調研成果展示:將每組的初級調研結果匯總通過信息宣傳欄展出;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分析產品生產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由企業中高層領導、技術骨干及理論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甄別利用有效的市場信息實現)。第9-10個工作日:1、生產現場參觀實踐。進入產品生產企業實地參觀生產過程,根據市場調查和生產實景提出一些產品改良的合理意見;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分析產品生產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第11-12個工作日:同上。第13-14個工作日:1、改良實驗小試。進入產品生產企業實地參觀生產過程,將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進行實驗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分析產品生產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第15-16個工作日:1、將小部分實驗改良產品精致包裝投入市場,由學生自己推銷并做出產品的市場反饋報告;2、小組學習討論主題:改良品的市場影響力。第16-17個工作日:同上。第18-19個工作日:市場調研預測專家、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成功的創業人士開設講座:市場動向的把握、市場預測及創業經歷。第二十個工作日:答辯。四、考核方法設計整個課程的實施中伴隨過程評價,由教師共同體制定具體考核方案表格,由專人打分,需要遵循考核原則:以考核崗位技能職業素養為重點,兼顧理論聯系實際。對專業技術技能的掌握采用現場提問和現場操作的方法進行考核,部分考核要求以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專業技術技能、出勤情況、勞動紀律、敬業精神、工作表現由教師共同體負責評定,占實訓成績的60%;體驗報告及答辯成績占實訓成績的40%。市場調研雖然不作為專業核心課,但也應給予一定的重視,市場調研的課程化設計不但使學生了解了市場競爭狀況和特征,鞏固了課程涉及的多項具體操作技能,更強調培養學生對產品生產、企業管理、市場銷售和社會效應的整體性意識,并逐步形成正確的產品定位及市場預測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多的途徑。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汽車英語課程設計
(一)汽車英語課程設計的基本條件
Posner(1994)認為,課程設計的基本條件包括:了解學生的需求、興趣、能力、知識水平等例如:學生需要什么、需要的原因、已有的能力、待補的能力、已有的基礎或條件,缺乏什么等等。熟悉課程情況例如,有能力識別和解釋該課程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全面和細致的有關知識,目前這個課程的開設情況等。擅長聽說讀寫譯五項必備能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而不是簡單的拼湊、復制、模仿依據以上課程設計的基本條件,做好高職英語課程設計就要求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或訪談學生已經完成的課程標準或已經具備的語言知識,要求通過參考有關著作、論文、同類課程、教材等,與同行交流,收集積累案例或經驗等等。
(二)汽車英語課程設計的標準根據
Furey提出的標準,高職英語課程設計必須把握下列標準:
1.是否有足夠的理論依據英語課程設計必須基于什么樣的科學理論基礎,是否遵照其本身的科學性和社會性?
2.是否適合學生目標在從事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不但熟悉、掌握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學習興趣,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效果性。
3.是否具有成功實施的可能性和效果的可評性在從事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自評課程設計的真實效果。
(三)汽車英語課程設計的內容
汽車英語課程設計的內容取決于授課的理念。針對英語語言,如果認為語言是符號系統,課程設計就由語音、詞匯、語法、句型構成,強調語言形式的正確性;如果視語言為交際工具,課程設計要考慮的是交際的人,交際發生的條件、交際的目的等。英語課程設計關注的不僅是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還有社交的適當性。在教學研究過程中,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根據調研結果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逐步更新,教材從最初的純英文閱讀形式的到單獨開發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從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平行拓展,汽車專業英語校本教材內容新穎,圖文并茂,根據主題確定教學內容、重點及難點,融專業英語聽、說、讀、寫訓練于一體,重點突出,實用性強,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多元英語語言智能,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三、多元智能理論下汽車英語課程設計需注意的問題
首先,汽車英語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為本位,突出應用性本課程在對汽車企業英語應用能力需求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按確定工作任務模塊、同時突出語言技能的要求制訂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明確了教學應達到的知識標準和技能標準。其次,課程體系整合突出全面性、邏輯性、典型性和實用性本課程以國際汽車行業最新的知識體系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將傳統汽車英語課程的以訓練專業英語閱讀能力為主體的教學內容,整合成為汽車構成的4大部分分別為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以及發動機的兩大機構五大系統和底盤的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等各個任務模塊以系統的知識主題構成課程內容體系。最后,教學手段優化,突出多元英語智能培養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將互動教學、角色扮演、案例教學、多媒體聽力、課件加視頻等教學手段相結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用英語分析和理解專業知識的能力和用英語進行專業領域的交際能力,并結合具體課程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延伸性思考,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
邏輯知識進入語文課,從課程論的角度,大致有以下三個問題必須回答:語文課為什么需要邏輯知識?語文課需要哪些邏輯知識?邏輯知識以什么姿態進入語文課程?
一、語文課為什么需要邏輯知識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要回答:在何種意義上,語文與邏輯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提倡語文課要重新引入邏輯知識的同志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其論證過程似乎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語文與邏輯有關,所以就要學習邏輯知識。其實從學理上來說,這個推論不成立。它著眼于語文活動與邏輯的相關性。反駁的話只要說一句:語文活動與什么沒關?因為語文活動與邏輯有關,所以要學邏輯,那是否意味著,在語文課中,凡是與人的語文活動有關的知識都要學?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語文課就變得沒有邊界了。我曾經論述過:取消語文課的邊界,等于取消語文課本身。其理論上的荒謬性不言自明,實踐上對語文課程建設和教學實施的危害遭人詬病久矣。
有的同志抓住了“思維”這一關鍵來立論。其論證過程是:語文課的目的是掌握語言;語言與思維合二為一,思維問題的實質就是邏輯問題;所以邏輯知識必須進入語文課。這個論證在邏輯上確實沒有問題,三段論很全。在課程論上也是成立的:論證某一方面的知識需引進某課程,必須論證它對實現課程目標不可或缺。但是這個論證將邏輯知識進入語文課程的意義,限定在“思維”上,排除了邏輯對“思維”之外的內容的意義。于是每當人們在語文課的范疇內談邏輯,就等同于談“理性”,談“抽象”,而把“語感”“文感”“情感”等重要的內容排除在外。這一論證對語文課的意義,正面意義和負面意義大致相抵。
邏輯對語文課的意義,關鍵不是“思維”,而在“語言”。語文課為什么必須要有邏輯知識?因為“邏輯學最初是作為圣書即‘神的語言’的解釋”,換一句話說,邏輯最初即直接是以語言為對象的。論證邏輯知識為語文課所必需,不必借“思維”這一中介,不必以“思維”為橋梁。在語文課中,表達“思維”的語言需要邏輯,不表達“思維”的語言也需要邏輯。只要承認語文課以“語言”為核心,就同時承認了邏輯對語文課的意義是“不可或缺”。一句話:因為語文課要學語言,所以邏輯知識不可或缺。
這里,涉及對“邏輯”和“語言”兩個方面的重新認識。我們先來談語言。
過去,我們對語言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音義結合體”的認識層次上。直到20世紀中后期語用學的興起,人們對語言的認識才開始有所突破。張靜教授在《從語言的層面看語言教學的綱》一文中,提出了“語言的層級和平面”的概念。他說:“語言是一個多層級、多平面的符號系統。一般地說,語言有三個層級,每個層級各有兩個平面。(1)語基(要素)層級,在這個層級里語音和語義是兩個矛盾統一的平面;(2)語構(成分)層級,在這個層級里詞匯和語法是兩個相互制約的平面;(3)語用(交際)層級,在這個層級里語言的規范效用和藝術效用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平面。”①張靜教授的這一論斷,總結了20世紀下半葉以后人們對語言新的研究成果。其最核心的內容,是關于“語用(交際)層級”的論述。語言研究實現了從靜態的研究向動態的研究轉換,進入了靜態研究、動態研究并重,落腳點在動態研究的時代。
正如一位邏輯學家在論述“自然語言(即我們說的語言——引者注)與邏輯的形式語言(即現代邏輯——引者注)的共通性”時所說的:“自然語言的句法學與語義學跟邏輯的形式語言的語法與語義具有一個共同的公理系統,它可以用來說明自然語言里句法范疇與語義類型的同態對應。因此說,語言學的研究應該是探索語言學與邏輯學里這個共同的公理系統。在這個系統里,既包含著正確思維的形式與規則,又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它遠遠比傳統的語義學和語法學所包括的東西來得多,特別是包含著語言使用者的某種有意識的行為。”②在這里,所謂“正確思維的形式與規則”是指向“思維”的,而所謂“語言使用者的某種有意識的行為”,則指向思維之外語感、文感、情感的內容。于是邏輯研究突破了“思維”范疇而向“思維之外”轉換,進入了“思維”和“思維之外”并重的時代。在語文課中,由于語言的關系,“思維”有邏輯問題,“語感”“文感”“情感”也有邏輯問題。因為“語言”的特性,邏輯實現了對語文課程內容的全覆蓋。我把這兩位學者的論述,以表格形式總結如下:
這兩位學者的論述,揭示了語言與邏輯的對應關系,因此也成為邏輯知識應進入語文課的最有力的證明。我們在這里所說的邏輯知識,既包括傳統的形式邏輯知識,也包括語言邏輯知識。形式邏輯知識對語文課程中“理性”“抽象”的目標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語言邏輯知識對語文課程中“語感”“文感”“情感”的目標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語文課需要哪些邏輯知識?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不在邏輯學里而在語言學里。
在傳統邏輯學(形式邏輯)和傳統語言學里面,語言與邏輯是如何對應的呢?
傳統邏輯學最核心的內容即概念、命題和推理。它們分別對應張靜教授“語言的層級和平面”理論的“語基(要素)層級”和“語構(成分)層級”。這種對應關系可以描述如下:
在傳統語言學理論視野里,只存在“語基”和“語構”兩個層級,所以其邏輯學對應,也只有概念、命題和推理。概念、命題和推理只涉及思維,所以人們只在“理性”“抽象”的意義上來談邏輯對語文課的意義。隨著現代語言學的發展,語用概念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它們在邏輯學上的反映,即產生了所謂“語言邏輯”的研究。胡澤洪先生的一段話揭示了語言邏輯學與傳統邏輯學的區別:“從古至今,從亞氏傳統邏輯到現代數理邏輯,其直接研究對象都離不開語言,語言邏輯也研究語言,但它不同于傳統邏輯與數理邏輯。……傳統邏輯與數理邏輯只從語形或語義的角度研究語言,而語言邏輯則是從語用的角度對語言進行邏輯研究。”
那么,這種“從語用的角度對語言進行邏輯研究”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昵?實事求是地說,語言邏輯學并不是一門十分成熟的學科,它是一門正在發展甚至可以說正在建設中的學科,其理論體系也在完善之中。胡澤洪先生主要是從“語言使用者”和“語境”的角度來思考的:“通過揭示自然語言的使用者與語言符號及其意義之間的三維關系來對自然語言進行邏輯分析,它要揭示在各種不同的語言環境下對語言及其意義理解的諸邏輯問題,它要聯系自然語言的具體語言環境來揭示自然語言中的邏輯。”也有研究者把思維分為“認知性思維”和“交際性思維”。認知性思維研究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態,交際性思維則不僅研究概念、判斷和推理,還要研究論證、反駁、說明、描述、抒情、問答、祈使等各種復雜的思維形態。如果說傳統邏輯主要是研究認知性思維,那么語言邏輯不僅要研究認知性思維,還要研究交際性思維,從而把說明、描述、抒情、問答、祈使、感嘆等范疇納入到邏輯學研究的范疇。
下面我根據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從語文課程建設的需要出發,將已有的成果簡單羅列如下,以窺其大略。
語境邏輯。這是迄今為止語言邏輯研究成果最為豐富的領域。其性質遠遠超出傳統邏輯學“概念”“命題”“推理”所能涵蓋的范疇。在“規范效用”意義上,語境是準確理解具體語句含義的邏輯前提,在“藝術效用”意義上,語境是語言表達效果的邏輯解釋依據。胡澤洪先生說得明白:“自然語言邏輯語用分析的中心是揭示在各種不同的語言環境下對語言及其意義的理解的諸邏輯問題,它從邏輯的角度對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進行分析,揭示在不同的語境下理解與運用語言的邏輯方法。”不止一位語言邏輯學家斷言:“邏輯語用分析的中心概念是‘語境’。”“語境”決定語言的含義和表達效果。那么,語境與語言各要素是一種什么關系呢?在語言運用過程中,人們是怎么處理語境與語言要素的關系呢?處理這種關系的基本規則有哪些?這些,就是語言邏輯學要解決的問題。
交際邏輯。傳統語言學是關于語言的內部研究,它不關心“語言使用者”。傳統邏輯學與這種研究旨趣相適應,它也不關心言語交際意圖與交際效果的邏輯關系。在傳統語言學視野里,曹子建的七步詩確是好詩。但語言邏輯關于交際意圖與交際效果的研究則告訴我們,這首詩是失敗之作:本來曹丕就忌恨你的才能,這首“作得好”的七步詩不正應了曹丕的忌恨嗎?相反的案例是崔巨倫,葛榮“聞其才名,欲用為黃門侍郎。巨倫心惡之”,于是在葛榮命其賦詩時,日:“五月五日時,天氣已大熱。狗便呀欲死,牛復吐出舌。”“從此自晦,獲免。”詩是爛詩,但從交際意圖和交際效果的關系來說,則是好詩。這種邏輯,即是所謂語用的邏輯。評價好的表達效果,關鍵不是語言本身的好壞,而是這種表達在實現交際意圖上所起的作用。什么樣的意圖需要什么樣的表達,什么樣的表達能達到什么樣的表達效果,這就是語言邏輯學要回答的問題。語言邏輯學這一部分的研究,頻出新意,得出許多有趣的結論,令人耳目一新。
語義邏輯。現代語義學研究發現,語義包括言內之義與言外之義。傳統語義學是只研究言內之義的,而現代語義學既研究言內之義,也研究言外之義。一般情況下,言內之義是通過概念辨析、命題組織和推論加以規定或明確的。而言外之義則通過另一番邏輯過程才有可能獲得。這個邏輯過程即是所謂“預設分析”與“衍含分析”。應該說,在已有的語言邏輯研究中,這一部分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研究成果。
所謂衍含,即從命題推導出來的語義,它包含在命題之中,但隱含著“躲”在命題背后。例如“約翰偷了三匹馬”,至少包括以下衍含:
有一個叫約翰的人/約翰有偷到行為/約翰對三匹馬做了某事/某人做某事/發生了某事……
這種衍含是從命題本身直接推導出來的,可以稱之為“語義衍含”。還有一種直接從命題中推導不出來,但通過介入一些語境因素,可以推導出某些重要信息,這稱之為“語用衍含”。例如加上“張三自己沒有車,打的也不容易”等語境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張三沒趕上地鐵”這個命題推衍出“張三可能要遲到”的命題。
語言邏輯學關于“預設”的研究對我們更有啟發性。我們說出(寫出)任何一句話都是有前提的。同樣的話,前提不同,其含義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久旱無雨”的背景下,“天下雨了”的意思是“莊稼有救了”,而在“連續的陰雨天”的背景下,“天下雨了”的意思是“今年的收成完了”。說話的人,要根據這個背景來對話,例如在前面那種情況下,甲:天下雨了。乙:莊稼有救了。在后面那種情況下,甲:天下雨了。乙:今年的收成完了。聽話的人,聽了前面那句對話,則意會到對話的前提是“久旱無雨”,換一句話說,就是從這一對話中聽出了“久旱無雨”的信息。聽了后面那句對話,則意會到對話的前提是“連續的陰雨天”,換一句話說,就是從這一對話中聽出了“連續的陰雨天”的信息。簡單一點說,正因為每一句都有預設,所以如果某一句話被說出,或者被認為是成立的,那么,同時它的預設也應該被接收,或者被認為是成立的。
語文教學,在許多情況下,學生不懂的并不是命題本身,而是不能通過命題推導出其衍含和預設。語言邏輯學則予以揭示。
三、邏輯知識以什么姿態進入語文課程范疇,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知識形態,二是知識的呈現方式。
語言學、文藝學、文章學是以語文課程的基礎學科的姿態進入語文課程的。那么邏輯學以什么姿態進入語文課程呢?也以基礎學科的姿態進入嗎?我們先看當年“邏輯知識”是如何被驅逐出語文課程的。
邏輯知識在語文課程中的法定地位,是由所謂“八字憲法”(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確定的。實際上,這就是語文課程內容的八個知識模塊。其特點是:
它們都是作為陳述性知識呈現的。
它們都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
課文常常作為這些知識的例證,簡明地說,學課文的目的在學這些知識。知識是作為學習對象出現的。
它們既是課程內容,也是教材內容;既是教學內容,也是學習內容,且呈現方式也是一樣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它們被冠之以“精神虛無主義”和“技術化”的惡名,以“淡化”“非體系化”“去中心化”的名義,驅逐出語文課程。客觀地說,這種驅逐本身是可商榷的,甚至是武斷的,但根本原因,恐怕與它們的知識內涵、知識呈現方式以及教學處理的缺陷密切相關。歷史地看,這種驅逐利大于弊。現在有同志認為邏輯知識必須回歸語文課,為了突出其重要性,要求將邏輯學列入語文課的基礎學科。余以為過矣。邏輯知識回歸語文課,要立足于興利除弊。所謂“興利”,即在語基、語構層面增添概念、命題和推理的思維訓練,在語用層面強化語境、交際意圖和言外之義等方面對閱讀、寫作的支持作用。而所謂“除弊”,則主要是指確保它不再滑入“精神虛無主義”和“技術化”的泥坑。關鍵是三個:一是知識類型,二是知識形態,三是知識呈現方式。
我們需要什么類型的知識?語文課是需要知識的。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實在痛恨語文課中的那些舊知識的無用和荒誕,賭氣似的將知識從語文課中趕了出去。事實證明知識是趕不出去的,作為一門課程,知識始終是它的骨架。這既是事實,也有課程論的支持。知識要請回來,但是知識本身要除舊布新。首先要強調的是,語文知識,陳述性知識少,程序性知識多,元認知知識多。這是由語文課的性質決定的。邏輯知識是“向內”的知識,是關于人的內部活動的知識,所以它有更明顯的“元認知知識”的成分。具體包括認知策略性知識、認知任務的知識和關于自我的知識。一句話,是關于自我是如何學習知識的知識。這正是邏輯知識的“反思”功能之所在。語文學習的關鍵在于,它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知識,它更需要學生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這些知識的,更需要學生有一個標準來判斷自己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以及知道到什么程度,知道或不知道對自己意味著什么。這正是邏輯知識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
我們需要什么形態的知識?邏輯知識本質上是工具性知識,即用來認識自己的認識的知識。我們學習邏輯知識,關鍵不在于知道這個知識叫什么,而在于可以用這個知識來反思我們的知識本身以及學習知識的過程。這和學習陳述性知識不一樣,學習陳述性知識的關鍵是我們知道這個知識叫什么。陳述性知識有兩個大類:一是事實性知識,一是概念性知識。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賦名”,即對某一對象賦予名稱,然后記住并理解和運用這一名稱。但元認知知識不是對對象的認識,而是對自身的認識,因此它不需要“賦名”,它指稱的對象就在人的內部,因此重點不在理解“它指稱什么”,重點在能否通過它來“反映”“評價”“調整”內部要素和運思過程。在語文課中,邏輯知識當然需要一部分明言化,但更多的是默會的知識,“能用”的知識。過去那種把各種邏輯學名詞講給學生聽,讓學生記住并理解的邏輯知識教學,作用不大,甚至有害無益。
我們以什么方式向學生呈現邏輯知識?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涉及課程內容的陳述方式、教材的編撰體例和教師的工作話語,以及評價方式。大致說來,至少以下兩個方面是必須予以考慮的。
邏輯知識在語文課中是獨立的呈現,還是隨文附議?獨立呈現邏輯知識必將導致邏輯知識的系統陳述,弊大于利。一般來說,陳述性知識可以獨立呈現,但程序性知識、尤其是元認知知識,獨立呈現將使知識失去“功能性”而成為“無用知識”(雖然有意義)。功能性知識(為使用而存在的知識)必須有使用的情境、對象和必要。在某種情境下,某一任務需要使用到某一知識,否則該任務即不可完成,在這種情況下,知識才有“使用性”。在語文課中,邏輯知識隨文附議是一種比較可行的呈現方式。特定的文本,其閱讀或寫作需要某一邏輯知識,這個時候,邏輯知識作為閱讀或寫作的支架予以提供,其特征是“隨文現場提供,隨文現場使用,用完即可”。
邏輯知識在哪個環節上進入?在課程標準里進入還是在教材中進入?是作為教師的本體知識還是作為學生學習對象進入?如果在課程標準里進入,又要分是寫進課程目標部分還是寫進課程內容部分。一共是五種情況,其意義是不一樣的。我用表格概括如下:
如果邏輯知識是作為課程內容或學習對象進入語文課的,那么,這些知識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即按照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要完成“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六個環節。但如果只是作為課程目標,即只要求學生“理解”“應用”,關鍵是會用即可。如果只是在教材里體現,則邏輯知識只是作為教學支架,即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或寫作任務時所需要的工具,“用了即可”。如果只是作為教師的本體知識,那么邏輯知識是在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時的一種思考問題的維度。總之,除了“課程內容”和“學習對象”,其他都是作為“教學性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有人譯為“學科教學知識”)進入語文課的。
考慮到邏輯知識的工具性質,我鄭重建議:語文課引入邏輯知識,還是作為“教學性知識”進入比較好!學生能用即可,就不必再增加學生的負擔了。
①張靜《從語言的層面看語言教學的綱》,《語文知識》1994年第4期。
②周斌武、張國梁《語言與現代邏輯》第8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本文作者:閆新豪工作單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藥物化學課程標準是以(教高[2006]16號)精神為指導,參考了同類高職院校藥物化學課程設置,根據我校藥學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經多方討論總結形成的。通過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效結合來實現,準確把握本門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學設計、方法、手段的選擇必須以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與國家規定的高等職業教育就業崗位要求相一致。課程教學目標和組織與學院大力發展的職業教育、創辦職業教育特色相匹配,體現職業教育、技能教育、工學結合等辦學理念。
課堂提問平時作業占期末總成績的15%,在教學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結合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動力。只有有了探究知識的欲望,才能自覺地學習并學好。比如在講嗎啡時,可以先告知學生嗎啡來源于嬰粟而嬰粟是一種。學生會產生疑問,怎么可以用來治病?為什么?在使用過程中有無限制?引起學生探求答案的興趣,從而導入新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易學易記以藥物結構為主線,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逐步學習、理解、掌握識。分析藥物的結構特點(有哪些特征基團),由藥物的結構分析藥物的性質,由藥物的性質分析藥物的穩定性,由藥物的穩定性分析藥物的貯存原則,由藥物的結構分析藥物的構效關系(圖1)。通過圖示學生能產生聯想同時能產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如阿司匹林的思維導圖(見圖2)。對于分析阿司匹林的結構,找出其特征基團:酯鍵和羧基,酯鍵對應的性質是易水解,羧基對應的性質是顯弱酸性,由于易水解產生含有酚羥基的水楊酸而易氧化,與三氯化鐵溶液顯紫色。沒有水解的阿司匹林結構中無酚羥基則沒有這兩個反應,此反應可鑒定阿司匹林是否水解。阿司匹林易水解,穩定性較差,所以需密封、防潮保存,避免水分的侵入,避光,減小光對它的影響。在其結構中具有游離的羧基,對胃腸道有刺激性而產生不良反應,如對羧基進行結構修飾,使其成酯、成鹽或成酰胺,可避免不良反應的產生。這樣環環相扣,使學生增強了分析問題能力,加深了記憶。
注重啟發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舉一反三采用啟發式進行授課,把教學內容化繁為簡,變虛為實,變抽象為具體,以解決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如在講述解熱鎮痛藥章節時給出案例:一個兩歲的小孩被她心神錯亂的母親送到急診室,她告訴大夫孩子大約吃了半瓶對乙酰氨基酚片,洗胃后,醫生推薦口服5%的乙酰半光氨酸,問對乙酰氨基酚的代謝途徑怎樣、產生何種毒性、為何使用乙酰半光氨酸進行急救?此案例必須掌握對乙酰氨基酚的結構、代謝途徑、作用機制等重點知識,才能正確的解答案例中的問題,因此通過案例的分析討論,使同學們對各種重點藥物的結構、理化性質、代謝途徑、藥理作用及如何應用等難點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能夠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4]。重視多媒體教學,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5],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藥劑學涉及操作車間和很多制藥機械,學校不可能具備所有的設備,因此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制備集圖片、文字、聲音為一體的課件,全方位展示制藥企業的車間設計、設備結構及工作原理,使不易口頭表述清楚生產過程能夠通過課件演示變的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設計在90分鐘(2學時)的理論教學中,10分鐘的教學導入、5分鐘的知識鏈接、10分鐘的教學互動、50分鐘的課堂教學、15分鐘的課堂結束總結。在實驗教學中,把全班學生分為10個小組,每組4人開展教學大綱實訓項目。
2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了解本行業的人才需求及崗位分布情況之后,就是進行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這是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引領型課程的核心步驟,對課程建設意義重大。進行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首先要在人才需求崗位群中邀請10位以上實踐專家參與,另外還要邀請一位經驗豐富的主持人主持這個會議。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針對的是中職課程設計,所以邀請的最好是中職畢業后參加工作的實踐專家。另外,由于主持人是整個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會的核心,所以經驗必須要豐富,否則可能達不到理想效果。分析會進行之后,要根據分析的結果形成《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報告》。
3制定課程標準
接下來,是制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標準時,要以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結果為依據,確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在設置課程目標時,要以職業能力為依據,制定知識、技能、態度三方面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技能目標是核心,知識目標和態度目標圍繞技能目標設定。設計課程內容時,以工作任務為主線,按工作流程設計學習過程。例如,我校制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小型網絡搭建與維護》課程標準時,將小型網絡搭建與維護這個任務按工作流程分解為需求分析、網絡規劃、選購布線材料和硬件設備、布線施工、安裝設備、配置設備、網絡維護七部分。
4編寫教材
制定課程標準之后,要根據學校本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材,若市場上沒有,則要自己編寫,教材的編寫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將課程的目標任務具體化,教材化,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以技能的掌握為中心,圍繞技能選擇相關的知識。具體操作時,可以將企業的項目引入教材。例如,我校編寫《小型網絡搭建與維護》教材時,引入了企業中一個網吧組建的案例,用這個案例編寫整本教材的內容。
5建設實訓室
實訓室的建設是保障課程順利實施的基礎,因此,它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在建設實訓室時,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任務引領型課程注重操作技能,但也需要知識的學習,所以可以將實訓室設計為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我校在設計《小型網絡搭建與維護》實訓室時,是將一間大房間劃分為討論區和操作區,其中操作區只做基礎裝修。學生在上課時將操作區建設成一個小網吧,在建設過程中掌握技能和知識。
6課程實施
這種課程的實施圍繞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評價成果、拓展提高五個環節來進行。1)提出任務。要求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整合,以確定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現有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再確定工作任務。2)分析任務。教師引導學生將任務一步一步分解成多個小任務,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一個一個小任務的過程中擁有成就感。3)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之前,教師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儲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學生完成任務時,應根據需要進行個別指導。4)評價成果。學生完成任務之后,使用適當的方法對成果進行評價,并且對學生進行激勵。5)拓展提高。可以將拓展任務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完成,這種任務可以多樣化,可以是動手完成一個作品,也可以是做一項調研,還可以是自學一些知識。
我校已在部分高一、高二年級開設了“城市種植技術創新”課程,成立了校開心農場。開設該課時,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輪流值日,管理班級的植物和試驗室,要求絕大部分學生在家或學校完成一株花、一棵菜的種植。在學習該課過程中,學生除獲得知識、實踐、情感外,還啟發了思維,進行了發明創造。目前,該課還處于研發實驗階段,設備、材料、場地等還有待全面完善。
一、課程開發背景
在可耕土地資源有限的地球上,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是所有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很多國家早在20世紀初就在發展城市農業,如美國城市農場“樓頂農場”“后院農莊”運動等。
2011年,我有幸去日本訪學,看到有些學校每個班級都劃分了一塊5平方米左右的種植園,學生可自由種植蔬菜,收獲的蔬菜、水果可用于家政烹飪課原料。當前,國內部分中小學由于理念的缺失、種植條件的限制,只有很少的學校在勞動技術課或生物興趣小組里開展了種植活動,如連云港市實驗學校,每個班級的教室里都有十幾盆花是由學生自己種植管理的;南京市銅山中心小學有百樹園、百花園、百草園,每個教室、辦公室都有花;南京市鳳凰街小學在校園和教室種植了300多盆吊蘭,創造了一個吊蘭的世界;牡丹江市立新實驗小學全校學生在勞動與技術課上一起到“六園”上課,這六園是指農作物園、蔬菜園、百花園、果樹園、葡萄園、小動物園,令學生興奮的莫過于親手勞動,從播種到除草到收獲,全程參與,感受快樂。
目前,國內外城市農場的發展現狀,不論是對市民,還是對學生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種植層面的,對學生至多也就是一般的實踐活動層面的教育。
我國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越來越大,可耕土地越來越少,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正在用全球7%的耕地供養全球22%的人口;農業生產正在承受著越來越沉重的壓力;毒豆芽、毒青菜、毒黃瓜事件不斷出現,擾亂了人們的生理、心理健康;老年化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創新型國家建設迫在眉睫。面臨如此嚴峻的形式,立足通用技術課程,走構建以種植為載體的技術創新課程,激發學生熱愛農業,敢于創新的品質,從而讓技術課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學起來、做起來。
二、課程開發理念
“城市種植技術創新”課是以教育改革為導向,以通用技術課程的技術與設計思想方法為主線,以城市花卉、蔬菜種植為載體的課內外相結合的課程。學生用技術與設計的理念進行創新學習,培養終身發展的能力。
城市種植技術的場地可以是屋頂、陽臺、露臺、庭院、室內、室外等。種植技術創新的研究是指種植容器、種植設備、種植方法、種植品種的創新。城市種植技術創新課程,從種植層面來講,是指花卉、蔬菜的種植,是現實版的城市開心農場;從教育理念來講,是以種植為載體的技術創新課程,通過種植,學生不僅能學到書本上難以學到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愛自然、愛科學、愛技術、愛創造的品質;結合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選修模塊“現代農業”中的“種植農業”,解決了城市普通高中目前無法開設農業種植課的難題。該課程有利于學生科學技術素養的生成,可使生物、通用技術、科技創新(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知識,通過統一的教學載體——種植技術,實現有機的結合,幫助學生高效學習;能夠讓學生收獲一些綠色蔬菜、綠色空間的知識,改善居室環境,增進家庭親子關系,獲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通過該課程的建設還有利于改造學校環境,創造綠色的學習環境和辦公環境,為建設低碳環保型社會做出貢獻。
三、課程實施過程
高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每周1課時,用于宣傳創新種植的意義,講授核心基礎知識,確定研究課題,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布置每人至少完成1棵花卉、1棵蔬菜的種植。高一第一學期結束前每人或2~3人的團隊,都必須確定一個研究項目,高二第二學期結束前(小高考后)完成課題研究報告。高二年級學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穿插“城市種植技術創新”課講結構、試驗、管理、控制、系統等知識。
(一)確定種植項目
高一第一節課就提出要求:本學期每位學生都必須完成:(1)1棵花卉、1棵蔬菜的種植。(2)文字記錄種植過程,包括播種、苗移植、養護管理等。(3)照片留存種植過程,必須是學生親自操作的,學期結束前每位學生每個品種交3張照片和一份種植試驗研究報告。經批改后選擇4~6人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點評。
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前后,每人或2~3人組成的團隊確定一個綜合實踐研究項目,可以是“城市種植技術創新”,也可以是其他的項目、課題,第二學期期末交流與評價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果,重點是交流技術創新過程和研究報告的寫作。這個過程遵循了“發現問題明確問題設計方案研究過程解決問題研究報告或作品交流與評價”的一般設計過程。
課題的類型一般沒有限制,可以是一個研究問題、一種改進工藝、一項活動策劃,也可以是一個產品設計、一件作品制作、一項調查等。在“創新種植技術研究”這一主題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1)與背景材料相聯系的內容,如城市花卉、蔬菜的特征,與人們日常生活、文化、城市環境建設的關系。(2)在個人的學習、生活中尋找感興趣的內容,如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插花、盆景制作、家庭美化、校園綠化、草坪養護、家庭種植、小區綠地規劃設計、城市綠地景觀設計、作物栽培試驗、植物標本制作、食品選購、食品保鮮等。(3)社會熱點問題,如環境保護、綠色食品、植物資源保護等。(4)科學前沿內容,如太空育種、基因工程、生態農業等。
(二)選擇種植容器
常規種植容器(花盆)通常是放在室內地上或桌子上,因其占用空間大、效率低、不美觀、易損壞、不便澆水和清掃等弊端,所以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而設計立體結構的種植容器,則可以有效解決在有限的空間中無法高密度種植的問題。
1.廢舊物品再利用。
直接利用廢舊容器或稍加改造,成為獨特的種植容器。如下圖所示是利用廢輪胎代替花盆、泡沫塑料箱直接用作種植容器,或者是用色拉油壺等容器制作成可上下種植的容器,簡便易行,價格便宜,特別適用于樓頂平臺的綠化。
2.種植容器創新。
用木板、塑料板、塑料管等材料,設計制作相應形狀和結構的種植容器。如下圖所示,立式懸掛種植柱,主要用于教室立柱兩側和前后墻角懸掛;臥式懸掛種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前后黑板兩側懸掛;臥式可移動種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后側地面放置,便于移到走廊養護;管道或槽式種植結構,用pvc塑料管制成的臥式、立式懸掛種植容器,可置于教室前后及兩側相應位置,進行大空間綠化。
(三)進行種植試驗
技術試驗是在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進行的嘗試、檢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在通用技術教學中通常只用1節課教學技術試驗及其方法,而我卻用4節課強化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的重要性,體現了通用技術重實踐、重創造的教育思想。
1.區域移植試驗研究。
區域移植試驗法是在相互具有差異的事物之間,將某些共同相關的因素從一物移植到另一物進行試驗。課上,有學生問:“火龍果、芒果、木瓜等熱帶水果,在我們這兒能成活并開花結果嗎?”我認為,學生能夠想出熱帶植物區域種植試驗研究很有創意,于是便讓學生試驗,至于能否開花結果、能不能吃等問題可另當別論,因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技術創新。
2.種植方法試驗研究。
對試驗對象進行條件優化或條件組合。塑料大棚種植就是把品種選育、溫度、濕度、施肥、陽光、澆灌等蔬菜生長條件進行優化組合的一種技術試驗成果。通過試驗,預測被試對象狀態的變化及產生的后果。例如,用色拉油壺改造成的雙向種植容器種出了雙頭吊蘭、雙頭蔬菜;有一位學生采用優化試驗法和預測試驗法創造了紅薯的新種植方法——多層結薯,得到了江蘇省農科院紅薯專家的高度評價。
(四)撰寫種植報告
在試驗前必須對試驗過程進行周密設計和安排,科學地進行試驗,客觀地做好原始記錄并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試驗研究報告的寫作一般包括試驗目的、試驗準備、試驗步驟、試驗記錄、試驗總結等。
1.查新報告。
在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和方案的最初設計階段,首先要作出查新報告。作出查新報告的關鍵是根據研究項目的創新點設定
2.研究報告。
無論是發明創造還是科學研究項目都需要完成研究報告,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科學技術研究,還要讓學生學會“科技論文”寫作。
從傳統的教學觀念看,人才培養通常以夯實基礎、掌握專業技能為目標,這體現在某些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理論課時占總課時份額達到60%以上。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理論課程占去大部分時間,到了后期技能課程學習卻因為學時不夠,而掌握不足。如此一來,重理論輕技能的教學觀念下,學生頭腦中建構起來的學習目的是以理論學習為出發點,而不是以職業需要為出發點。
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欠佳。
目前從基礎課程實施看,絕大部分課程仍然以講授法、練習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為主。這些教學方法存在明顯的缺點:之于教師,學時安排過長、教學內容繁冗;之于學生,內容難于理解、學習興趣低。缺乏興趣培養和脫離實踐的教學,既不能為后續專業課程提供良好的基礎,更不能使學生畢業之后盡快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
3.知識點散而多,缺乏科學整合。
譬如力學與結構設計原理,按照某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工程力學需掌握140多個知識點,結構力學100多個知識點;而結構設計原理多則200多個知識點。兩門課程存在邏輯延續關系,分開傳授,那么所花費的課時則較多。而且由于時間錯位的原因,導致學生在學設計時已將力學忘記七八分。所以,教師在授課時不得不花時間去“回憶”之前學的知識。雖然在教學中也存在將部分相關課程進行整合的情況,但只局限于某節課或者某個教學單元范圍內進行,且整合內容僅由若干知識點的機械疊加,缺乏知識點的邏輯銜接,缺乏科學整合,內容仍然繁冗,重點不突出,特色不突出。
二、課程整合教學的設想
什么是課程整合?美國1990年《帕金森法》給出的定義是:設計一種課程,使得相關的概念、理論、內容、過程集中在一起,并以學習者為中心組織學習。筆者認為課程整合就是設置若干知識模塊,按照邏輯關系,整合兩門及兩門以上課程的相關知識點,然后在小范圍內形成模塊體系的教學方式。
1.整合目標。
整合不等于摒棄“夯實理論”的觀念,也不等于完全保留式的“改裝”,它必須充分地貼合“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要保留部分理論知識,又要結合實踐操作運用,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深入全面的整合:(1)教學標準整合:對兩門課程標準進行整合,建立一個新標準,滿足后續課程的能力要求。(2)教學內容整合:不僅要注意力學與結構設計原理知識的合理銜接,更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學生的認知規律。(3)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進:根據新課程標準,新課程內容,設置適應整合課程的考核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綜合評價。
2.整合方法。
結合力學與結構設計原理的課程特點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采用任務驅動整合法進行整合。以某一類型結構設計任務為驅動,探索兩門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和銜接點,按照課程設計完成的需要,將這些知識按照自身的獨立性劃分模塊,通過完成課程設計任務的過程來學習,做到“教、學、做合一”。達到任務典型、內容精簡、課程結構性好的整合效果。
三、課程整合的基本流程
現以力學與結構設計原理兩門課程的整合為例,闡述課程整合實施的主要內容和步驟。
1.確定課程定位,建立新標準。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提出了“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的建議,新課程標準建立必然與技能培養緊密聯系,與職業標準融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達到崗位技能的要求。課程新標準應體現內容標準、考核標準、教學指導三個方面的內涵。從課程定位、學習目標、課程設計、教學設計、考核設計、學習資源等幾個方面來建立,具體步驟如下:首先,由專業教師組成調研小組,調研行業企業對本專業的技能要求,人才要求。然后,由院系領導、行業專家、專業教師(包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等組成研討小組,分析調研成果,研討制定基礎課程的定位、目標及教學內容。接著,由專業教師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在已確定基礎課程定位、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完善課程設計、教學設計、考核設計等內容。最后,匯總資料,初步定制課程標準。由各方專家組成的小組通過審核論證之后,新課程標準才能用于教學實踐中。在課程標準實施中,會根據反饋建議及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修訂。
2.整合教學內容,設計學習任務。
如何整合教學內容呢?通過尋找課程之間的銜接點,理清各點之間的邏輯聯系,以課程任務的形式將完成該任務需要的知識內容囊括起來,完成整合。當然以多個知識點來確定一個課程任務不太現實,那么反過來先確定課程任務,再確定知識點的范圍,這種做法要簡單得多,而這實際是整合的逆向思維,但最終卻達到了整合的目的。譬如力學是結構設計原理的先行課程,很多知識點都可以為各種構件結構設計服務。既然如此,便以結構設計原理的設計任務為載體,然后將任務分解成若干子任務,再將子任務劃分成若干模塊,然后再進一步將知識模塊層層分解、梳理,直到最小單元的知識點上。這些知識點有著力學與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交叉,它們之間互相聯系,為完成課程任務提供理論依據。具體以結構設計原理中“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配筋設計”這一項課程任務為例,闡述課程內容整合的過程:首先確定課程任務,然后根據任務需要劃分知識,最后形成結構層次圖。在圖中,最頂層即是任務“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配筋設計”,向下分解成“準備工作”、“構造設計”、“抗彎設計”、“抗剪設計”、“變形驗算”等子任務;子任務細分成若干知識模塊,如“抗彎設計”下分解成“受力過程”、“破壞形式”、“承載力計算”等知識模塊;知識模塊再層層分解,直到最小單元知識點。這樣便形成一個以任務為中心的知識框架。在知識結構組成中,既有力學內容,也包含結構設計原理內容,所有內容都是服務于如何完成配筋設計這項任務,那么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就會有的放矢,學生就會真正地學以致用。
3.改進教學評價方式。
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以知識考核為主,它最大的缺點,一是教師很難避免出題范圍跑偏的情況;二是學生可能會因為應試,而忽略動手能力的鍛煉,只看書不操作;三是不能多角度綜合地評價教學效果、學習效果。通過課程整合后,對學生完成課程設計任務情況,可以采取多角度綜合評價法:(1)從力學、設計原理等知識考核角度去評價;(2)從設計成果角度評價;(3)從通過現場習作,從學生的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去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