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4 17:37: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內科醫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內科實習最常用的方式是傳統的以小組為單位的實習方式。醫學生在完成見習階段之后進入臨床實習階段,以小組為單位進入各內科病房,每1~2名實習醫生跟隨1名住院醫師進行臨床工作,由病房主治醫師擔負主要的臨床實習教學工作,而學生們日常生活和心理指導主要由班主任負責。
1.2傳統實習方式的弊端
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的內科實習時間為12周,需在4個三級亞科的不同病房中進行輪轉,更換至少4名以上指導教師。這種輪轉方式雖然有助于學生了解內科不同亞科的相關疾病,但同時也帶來了指導教師更換頻繁的問題,由此導致師生之間難以充分溝通達到深入了解;而不同的學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學習方式,深入了解的缺乏使指導教師難以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進行輔導。這時的學習就更依賴于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學效果容易受到影響。由于參與教學的教師人數眾多,教師的水平和教學能力就難免參差不齊。雖然大部分教師能夠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少數教師責任感和教學意識不強,使教學效果相差較大。此外,這種教學模式下,1名主治醫師需要同時管理5~8名學生,加上繁重的臨床工作,就造成對學生的管理較為松散,因此教學計劃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就可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實;同時也更難以對學生的科研、生活和思想等方面做進一步的關心和指導。
2在八年制醫學生內科實習中實施導師制的具體方法
2.1實習生導師的選擇內科實習階段
導師全部來源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科教研室,要求至少具備主治醫師3年以上工作經驗,醫德高尚、醫療作風嚴謹、愛崗敬業、責任心強、熱愛教學工作,同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教學經驗,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導師選聘以個人申請和專科推薦相結合,擇優錄用,最終經醫院教育處審核批準。
2.2導師制的具體實施方案
實習生導師制由教學院長直接牽頭負責、內科教研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在實習開始前,組織導師進行統一培訓,明確教學計劃、導師的職責和工作方法。在實習過程中,定期召開導師經驗交流會,使導師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實習結束后,組織導師和學生分別進行總結,評比教學效果。每名實習生導師在每個實習輪次負責指導1名實習醫師;而每名學生在內科實習階段始終由一名導師進行指導。學生每周書寫大病歷1份,由導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修改。在實習過程中,要求導師與學生每周至少見面2小時,由導師帶學生在床邊診查患者、分析病情。導師著重對學生的臨床能力、溝通技能、學習方法、科研能力和思想生活等方面進行個性化輔導,尤其注重對學生臨床基本功的培訓,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3實施八年制醫學生實習階段
導師制的意義與本科生不同,八年制醫學生有專門的博士研究生導師指導其科研工作。雖然導師制的核心內容都是“因材施教”、“個體化”教學,但八年制醫學生實習階段施行的導師制與其在研究生階段所施行的導師制存在明顯不同,實習生導師制并不以培養、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為主要目標。八年制醫學生的實習生導師制的主要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導師教學的主動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生成長方向的引導。而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做學習活動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在導師與學生的不斷互動中到達臨床實習教學效果最大化的目的。實習生導師的具體任務主要包括:(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醫德和嚴謹的醫療作風;(2)對剛進入內科實習階段的學生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重點加強對學生臨床基本功的培訓,如問診、體格檢查、病歷書寫、病例分析、基本臨床操作等;(4)訓練學生規范的臨床思維方式,做好從書本到臨床、從學生到醫生的思維模式轉換;(5)提高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和技巧;(6)使學生初步接觸科研,培訓其查找和閱讀文獻的能力;(7)可為學生今后選擇專業方向提供一定的建議;(8)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對不良心理狀況及時予以疏導。與傳統的八年制學生實習階段的教學模式相比,導師制具有明顯的優勢。與傳統實習方式的松散的管理模式不同,在實施實習生導師制后,學生雖然仍分散在各個不同臨床科室、跟隨不同的帶教老師實習,但導師可與不同科室帶教老師互相溝通,全面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發現學生的不足,從而全程督促學生積極學習,并對每名學生的具體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每周固定時間的師生接觸,使導師能夠手把手地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式的個體化指導,這種方式尤其有利于強化對學生臨床基本功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同時,相比起八年制學生研究生階段的導師,實習生導師與學生年齡上的差距較小且交流時間較多,因此能夠更順暢地溝通、交流,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使實習生導師更容易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并加以干預。對導師而言,固定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激發導師的責任感和教學熱情,并能夠激勵導師不斷充實和提高自我;對學生而言,導師制的實施使學生有了歸屬感,帶來的是更強學習主動性,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4八年制醫學生實習階段
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尚需解決的問題導師制源于國外的研究生教育,近年來開始應用于臨床醫學本科生教育,但導師制在八年制醫學生實習階段中的實施目前還是一項新事物,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仍未成熟。實習生導師的臨床和教學能力如何、教學態度和理念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師生之間是否能夠真正有效溝通、如何對導師進行獎優罰劣等問題都會明顯影響實習生導師制的實施效果。因此,在實行導師制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在各級領導和管理部門的充分重視下制定合理完備的導師選拔、監督、考核和激勵機制,以及導師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機制,從而使導師制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其“個體化”教學的有益作用。
當代腎臟病學領域主要涉及“腎實質性病變”和“腎衰竭尿毒癥替代治療”這兩大分支。但從臨床實踐角度來說,腎內科的很多疾病具有極強的特殊性。“相同的病狀特征、不同的病理反應”是很多腎臟疾病的典型特征。為此,如果醫師仍然單純依據主觀經驗判斷患者癥狀對應的主診病癥,其誤診率會非常高。只有將循證醫學的方法引入腎內科病癥的診斷過程,以實證性的病理資料或實驗室數據為依據,才能得出真正意義上經得住推敲的診斷結果。此外,腎臟發生病變的過程多為緩慢而且隱性的病變過程,應用藥物治療的療程普遍較長,療效觀察則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病程和病例的演進過程如此繁瑣復雜,單純依靠單獨的個人力量很難實現對海量病歷資料的完整記載和傳承。因此,只有依靠循證醫學思路整合現代腎內科教學實踐,才能在繼承和發揚前人優秀理論成果的基礎上,綜合分析臨床實踐中的各類情況,有效彌補以往純粹主觀經驗的不足,更好的適應現代腎內科各類疾病的診斷治療發展需求。
1.2以循證醫學理念推動腎內科教學實踐發展的具體方法
以“臨床問題為中心的自學訓練”(problem-basedself–directedlearningprogram,PBL)方法首創于McMaster大學。該方法的基本步驟可以概括如下:“第一步,從臨床實踐中提出有關疾病預防、診斷、預后、治療、病因方面的問題;第二步,檢索相關現有的研究證據;第三步,根據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評價文獻的原則,嚴格評價研究證據的真實性、臨床重要性;第四步,應用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專業知識、患者的選擇解決臨床問題,指導醫療決策;第五步,評價實踐后的效果和效率,進一步提高。”現舉一例加以說明:“病房收治了一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復泡沫尿、全身浮腫為臨床表現,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化驗檢查結果,初步考慮為腎病綜合征,行腎穿刺病理檢查明確其病理診斷為膜性腎病Ⅲ期。”可見,我們應當利用循證醫學的思路首先解決該病例患者的膜性腎病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問題以及具體的治療方案。為此,腎內科臨床教學導師應當指導醫師采用正確的文獻檢索策略和有效的方法途徑,以便其正確評價文獻的真實性和可信性,合理詮釋文獻的科學內涵,全面獲得醫學證據資料,有效的將醫學理論資料與患者實踐情況有機結合來解決現實問題,最終收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在腎內科住院醫師的培訓方面,我們應當促使年輕醫師從思想深處認知憑借主觀經驗行醫辦事的嚴重危害,敦促其認同循證醫學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意義,提高年輕醫師利用循證醫學方法行醫治病的技能性。導師應當訓練年輕醫師查閱各類醫學文獻的技能技巧,幫助年輕醫師掌握利用文獻資料作為臨床實踐佐證的循證醫學方法。另外,導師還要通過各種方式塑造年輕醫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利用循證醫學方法獲取醫學文獻資料解決臨床實踐問題時,導師應當始終向年輕醫師灌輸循證醫學思想是進行醫療決策行為之前必須嚴格遵循的第一性原則,是醫師向患者實施醫療行為的前提。只有學會以自主尋求醫學實證性證據來指導和解決臨床實踐活動,才能推動腎內科醫學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更上一層樓。
1.3依據循證醫學思路進行腎內科醫師培訓實踐的注意事項
盡管循證醫學方法是值得腎內科教育領域積極推崇和深入挖掘的教學方法,但在我們推進該方法過程中仍有相關事項必須引起高度注意。首先,導師必須能夠有效識別個別醫師打著循證醫學幌子行經驗醫學之實的假象。導師應當一針見血的指出個別年輕醫師“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背后的本質——不會思辨的考慮問題,將醫學文獻作為“最后的救命稻草”,只知道遵照執行卻忘記批判審視,只記得一味的照搬執行卻忽略揚棄思想指導下的發展思想。其次,導師應當告誡年輕醫師學會醫學方面的“與時俱進”,要牢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真諦。循證醫學所援引的文獻資料應該是最新的權威性研究成果。“新”是導師應當時刻告知醫師牢記的關鍵所在。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的,醫學領域的理論成果也是如此。因此,與時俱進的更新資料信息,將自身所學及時修正和調整,是循證醫學指導腎內科培訓實踐的應有之義。再次,導師應當鼓勵和敦促所有接受培訓的年輕醫師掌握一種以上的醫學專業外語。事實上,我們所倡導的循證醫學中援引的證據資料很多都是來源于國外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提升閱讀和吸收醫學專業外語方面的第一手資料的能力和素質,也是所有腎內科醫師在接受培訓過程中必須注意鍛煉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懂得醫學專業外語而坐等翻譯現成的醫學資料,將會大大限縮醫師循證醫學過程援引有力證據資料的范圍和領域,這也會從實質上影響腎內科醫師循證醫學的實踐效果。最后,導師還應當注重年輕醫師在臨床實踐方面的循證醫學的準確性、嚴謹性和可信性,提高其醫療決策的精準程度,提升醫師整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打破砂鍋問到底”應該是循證醫學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科學態度。塑造醫師循證醫學的科學態度,改善已有的循證醫學資料儲備,養成醫師良好的行醫習慣,都是導師應當著力培養的內容。
2013年1到2014年5月之間在我院神經內科見習的82名學生,其中男生32位,女生50位,學生年齡分布在20歲到24歲之間,平均年齡(22.24±1.3)歲,所有學生見習前平均成績在60-100分之間,平均分(81.24±8.3)。將兩組見習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見習前成績狀況等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傳統一般帶教方法,實驗組具體方法為由帶教老師講解關于神經內科的書本知識,并在課上傳授臨床經驗以及臨床示教操作為主。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循證護理帶教,實驗組教學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1)成立循證指導小組,由經驗豐富或者經過培訓的護士長或者責任護師組成。首先,對41位實驗組學生進行神內科常見疾病的課程指導教育,對神內科流行病理論知識指導,為學生耐心講解常用的臨床知識。讓學生對神經患者的病史、臨床特征、檢查結果進行仔細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
(2)指導學生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對循證醫學資源數據庫進行介紹、學習文獻的評價方法以及指導學生分析循證醫學的結論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對患者的影響,結果正確與否,力求為EBM問題的提出提供科學依據,力求為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及時必要的改革。(3)針對患者情況結合臨床知識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最終決策。并且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指導學生加強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出現的情形進行全面分析,鍛煉學生分析患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養見習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實驗產生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在檢驗水準α=0.05的情況下分析兩種帶教方式下兩組學生的成績,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種帶教方案差異顯著。
4.指標
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臨床疾病診斷能力進行評定。理論成績采用筆試方式,滿分為100分,臨床疾病診斷能力的評分由循證指導小組進行,滿分為100分。
二、結果
對兩組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采用EBM帶教的實驗組41位見習生,理論知識平均成績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傳統帶教的對照組僅為(84.78±10.47);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94.48±7.97),對照組僅為(78.45±11.54)。不難發現,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在理論知識和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加強多層次和多學科的融合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主要是按照齲病、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來進行授課的,這種教學方式與口腔其他學科之間缺少貫通,導致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應加深與其他學科的貫通。例如“牙痛”的患者,要培養學生分析引起牙痛的原因,可以是口腔修復科、口腔頜面外科等引起,因此要充分論證各種學科的特點,做出明確的診斷。例如講解“開髓術”,應該與口腔解剖生理學聯系牙髓腔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識。
3改革效果
通過對2011、2012級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在實習階段的評價,發現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對,可以完成一些新技術的基本操作,通過開展綜合病例分析,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本研究設計的綜合病例全部來自臨床病例,參考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要求對病例設計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對于臨床常見疾病都能做出正確和全面的診斷與治療設計,充分表明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得到了教學醫院的一致好評。
4討論
2現代西醫發展概況探究
現代西醫即近代和現代醫學,是區別于中國傳統舊醫而產生的新式醫學。在現代西醫的疾病診斷與治療中,醫生首先通過視診,觸診和聽診,嗅診等方式,或利用聽診器,體溫表和叩診錘等工具進行對病人的病情進行系統全面的檢測,再以診斷結果為基礎,借助先進醫療設備和實驗室治療,以實現對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療。從發展歷史角度進行分析,西醫的發展要追溯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作為一門經驗科學,多名醫學家的研究與探索為其賦予了實驗醫學的又一醫學內涵,而這也為西醫之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了醫學發展的重要標志。隨著西醫科學研究中實驗的逐漸興起,高精度、多功能的醫學實驗儀器應運而生,這把人們的對西醫的認知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認知水平。發展至今,現代西醫的診斷治療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其對醫藥企業的投資數量也在日漸增加,而這都有力促進了現代西醫與科學研究間的交融并進,也為現代醫學研究成果的創收提供了必要前提。在現代西醫治療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醫院的規劃建設逐漸形成了監視儀器記錄病人生理指標,計算機存儲和檢索病案記錄,人工智能技術和專家系統開展診斷,治療和判斷預后的綜合治療機制,這都是西醫發展為我國醫學研究應用帶來的重大貢獻。
3中醫內科學與現代西醫結合探究
3.1中醫內科學與現代西醫結合的橋梁作用分析
我國中醫內科學的開展是以承接中醫和現代西醫臨床治療為導向的,而由于中醫內科學自身被囊括在中醫醫學治療的范疇內,所以其與現代西醫的結合便顯得尤為重要。分析中醫內科學與現代西醫的關系可知,中醫內科學起著中醫基礎和西醫臨床銜接的橋梁作用,這也是中醫基礎病理融入西醫臨床實踐的有效保障。在中醫內科學的橋梁作用下,中醫科學中的病因病機,辯證規律等都能夠與現代西醫治療中患者的臨床表現,病癥特點進行有機結合,使得醫護人員和醫學研究者得以從理論和臨床實踐中進一步開展更為深入的醫學探究,進而提高我國的中西醫學診療技術水平。
3.2現代西醫治療中中醫內科學重要任務探析
隨著現代醫學領域中醫內科學與現代西醫結合發展的推進,中醫內科學所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要,現代醫學教育的開展更是對中醫內科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醫學教育開展的背景下,現代西醫治療和中醫內科學的結合與發展中,中醫內科學所承擔的首要任務即臨床實踐研究與教學開展。為更加有力的促進中醫內科學和現代西醫的結合發展,中醫內科學所負責的任務要求醫學工作者要注重對自身基礎臨床實踐水平的提升,并且能夠進一步完善現代醫學教育,使得現代西醫的臨床醫學開展不僅能夠穩定順利的進行,還能夠整體提升我國的現代西醫教育水平,為今后我國的醫學研究與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在現代西醫和中醫內科學的結合發展中,中醫內科學的臨床研究與教師開展任務可以在鞏固中醫內科學橋梁作用的基礎上實現現代西醫診療技術的突破性發展,這對于我國醫學領域科研創新精神的培育與形成也是有至關重要的培養意義的。
3.3中醫內科學與現代西醫結合的有效途徑探究
為實現中醫內科學和現代西醫的有機結合,要首先注重對我國中醫內科理論的進一步強化。作為中醫醫療開展的主干,中醫內科理論在醫學研究和治療中的強化不僅能夠突出我國醫學發展中“中西結合”的發展特點,還能夠有效保持我國中醫醫學的發展特色,使我國的醫學研究與發展能夠在穩固的醫學基礎上得以有效實實施。其次,現代西醫與中醫內科學的結合還要注重對臨床醫學的實踐與探究。隨著我國醫學研究的深入開展,醫學中的實踐認知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所以兩類型醫學的融合中臨床實踐對醫學基礎鞏固和醫療技能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此外,臨床醫學研究的開展也為我國的醫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醫學教育也逐漸成為了中醫內科學與現代西醫結合發展的主流趨勢。
二理實一體教學改革意義
“理論實踐一體化”是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是知識與能力相互滲透、相互轉換、相互促進的必經之路。所謂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就是將專業理論課與實踐課進行整體的組合教學,它不僅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溝通和聯系,而且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激情,真正實現空間和時間同步、理論和實踐交替、直觀和抽象交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體現的是學以致用、手腦合一的職教理念,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知行合一,達到職業能力的提升,理實一體化教學注重的是職業能力的培養,符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學方針,同時也能充分體現“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為核心”的教學指導思想。
三理實一體與傳統教學
比較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Dewey)創建了“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教學理論體系。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端。理實一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區別點在于。
四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構建方案
“內科護理學”是高職護理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內科護理過程就是護理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綜合體現過程,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旨在改變傳統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通過創設理實一體的內科護理職業情景,以解決患者健康問題為任務導向,融知識掌握、知識應用、技能實施為一體,在理實一體的氛圍中,實現護理知識、護理基本技能、護理核心技能的整合發揮和應用,促進學生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同步提升,提高學生的整體護理能力。
1系統化構建思路
構建理實一體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從“內科護理學”職業情景設置、教學平臺設計、項目任務確定、理實一體式教學課例設計、教學組織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研究。由文化、基礎、專業、護理、臨床老師組成的跨學科型師資團隊共同參與教學方案設計與評價,并借助“學生行動”過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問題驅動學習,行動探索知識、參與推動應用、任務分層突破等途徑,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理實一體的職業氛圍中實現專業知識、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水平的綜合提高。
2優化教材結構,重組教學內容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是教學實施的基礎,教材編寫必須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教理念,突出內容的應用性、實踐性,有利于理實一體教學方法的順利實施,既往的內科護理學教材往往延續了本科學科型教材特點,很難適應理實一體教學需求,因此,對于教材進行內容和結構上的改革與探索很有必要。依據課程特點,本研究中內科護理學教材編寫體例按照典型案例、項目任務、理論基礎、任務驅動、項目評價五個方面進行。其中,任務驅動則依據護理程序要求展開,分別從獲取信息、提出問題、達成任務三個環節進行。為了顯示疾病處理流程的動態性、多樣性以及個性化特征,也為了綜合評價學生對項目任務的達成度“,項目評價”過程以A3型題型習題形式出現,就病例進行分層提問,以此來綜合判斷學生對知識應用的綜合能力。這樣圍繞典型病例的健康問題展開,以護理程序為項目分層依據,以理實一體為教學手段,構建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有利于將整體護理項目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參與并實施整體護理過程,實現文化、基礎、專業知識以及基礎護理技能的綜合應用,提高整體護理能力。
2PBC教學法
PBC教學法(Problem-BasedCurriculum,PBC)是指以臨床問題為引導的教學法。該法一般比較適合基礎醫學教程的教學,比如生理,病理,解剖等。在中醫內科學的教學中,筆者及所在團隊也嘗試過PBC教學法,在授課中把臨床的案例作為相關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以該問題為契機引導課程的進行,例如在講解痹證的病因病機時,首先給學生呈現一份因為長期從事水產業而就診的痹證患者的病歷,再對應相應的病因進行講解。相對于傳統教學法而言,該法能夠更好地將書本知識與臨床問題相結合,但其缺陷就是教學的重點還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缺乏臨床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的結合中顯得不自然,不能適應臨床的千變萬化。
3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即Problem-BasedLearning,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西余大學醫學院,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先把PBL引入了醫學教育領域。該法是以醫學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組內討論的形式,在相關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PBL教學法強調把學習與相關的、有意義的問題背景相結合,通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專業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技能,促使其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例如在講授尫痹(類風濕關節炎)中,給予學生一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從發病到現在就診全過程的病歷(該病例基本符合教材的典型案例),提出在這個病歷中相應的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等問題,讓學生以學習小組內部討論的方式作答。在PBL教學法的實施中,筆者發現,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醫學知識背景才能很好的執行該法,否則就會出現小組討論、自主學習等過程中學生無所適從,不能很好地完成團隊配合。同時因為案例一般多為典型案例,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靈活的臨床思維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4CPBL教學法
CPBL教學法(ClinicalProblem-BasedLearning,CPBL),即將臨床實際病例與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結合的一種新的案例學習方法。CPBL與傳統PBL不同,該法采用真實病例,使PBL教學從書本案例向臨床教學延伸,也就意味著在該法實施中的案例不再是符合教材典型案例,而是臨床上千變萬化的實際案例,故而通過該法,基礎與臨床得到了很好的結合。CPBL教學法較為適合高年資醫學生或者已經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對于臨床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則能更好地理解CPBL法的實質與精髓。但在臨床實習教學過程中發現,由于實習學生臨床知識與經驗不足,加之缺乏相應臨床思維能力,很多見實學生很難適應和理解CPBL法,故本教學法在本科生實習中期階段或研究生臨床教學中開展,可能更具有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5TBL教學法
TBL(TeamBasedLearning,TBL)教學法是在PBL教學法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它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團隊協作,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團隊意識,克服了傳統教學中以授課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端,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主動性。筆者及所在團隊在實施TBL教學法時,一般是按照一周一次的頻率進行,首先組織學生課前自習,然后進行課堂測驗,本次測驗有學生獨自完成,再以同樣的問題進行第二次測驗,本次以學習小組內討論的方式完成,由同學發言,最后由教師進行詳細講解,之后完成課堂作業,同樣以小組討論及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的形式進行,課堂最后完成組內成員互評,得出一個分數,構成期末考核的依據之一。通過TBL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很清楚地了解獨自操作與團隊合作的不同效果,同時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在今后的學習中養成團隊合作的習慣。但是其也存在弊端,TBL教學法耗時較長,因為實際教學中的課程與課時一般都是固定的,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較多內容的教學,如果全程使用TBL教學法,存在時間不夠的問題,影響整個教學進程。
我們在對商業賄賂法律法規的研究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商業賄賂的法學定義問題。
商業賄賂這一法律術語最早出現在1996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布的《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之中,對商業賄賂的定義是:“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這個定義把商業賄賂的動機表述“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商業賄賂不僅發生在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過程中,在土地轉讓、工程建設、資源開發、政府采購、金融信貸等商業活動中也有表現,所以我們認為,這個定義是一個不完整的定義。
1998年出版的《法學大辭典》有商業行賄罪和商業兩個詞條,把《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定義為商業,把《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定義為商業行賄罪。反商業賄賂的司法實踐證明,商業賄賂罪的主體,不僅包括非國家工作人員,也包括國家工作人員,所以《法學大辭典》的定義也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中央決定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以后,2006年11月,河南省檢察機關召開了治理商業賄賂理論研討會,對商業賄賂的定義是:“商業經營活動中通過賄賂手段以獲取交易機會或者經濟利益的行為。”這個定義僅僅表述了商業行賄的狀況而沒有包括商業受賄,也不夠完整。我們通過對以上三個定義的研究與比較,提出對商業賄賂的定義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第一,商業賄賂是指商業活動中發生的賄賂行為;第二,商業賄賂按其表現形式可以區分為行賄、受賄和介紹賄賂;第三,商業賄賂按其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可以區分為行政違法的商業賄賂和構成犯罪的商業賄賂;第四,商業賄賂按其行為主體的活動領域可以區分為公務領域中的商業賄賂和非公務領域中的商業賄賂。我們的這一研究成果受到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領導的肯定。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法制建設的系統性,為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補缺拾遺
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以憲法為統帥和根本依據,部門齊全、數量適度、體例科學、質量較高、內在統一、外在協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法律的系統性出發,我們通過研究與比較,發現行政法關于商業賄賂的規定與《刑法》關于賄賂犯罪的規定在主體的構成上、行為表述上有些地方存在矛盾和沖突。比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賄賂的行為主體既規定了個人,也規定了單位。《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規定只包括個人不包括單位。《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賄賂的表現形式表述為“通過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而《刑法》規定的賄賂內容只有財物,并沒有“其他手段”。我們按照系統的要求,提出了相應的修改建議,撰寫的論文在遼寧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上被評為一等獎。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法律發展的可持續性,放眼未來
我們在完成《賄賂犯罪的刑法學研究》超級秘書網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6月朝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接診的100例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36~73歲,平均年齡(54.3±3.9)歲。基礎疾病:其中高血壓患者13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11例,心律失常的患者10例,心肌病患者9例,冠心病患者7例。對照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37~77歲,平均年齡(55.6±4.3)歲。基礎疾病:其中高血壓患者11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10例,心律失常患者10例,心肌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7例,退行性瓣膜病患者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基礎疾病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方法對患者實施護理,即對患者進行常規的病情監控和治療過程中的用藥、輸液等方面的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體的實施辦法為:①提高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狀況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相關的宣傳報道、講座、座談會以及口頭交流的方式,幫助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狀況以及患者自身病情的發展和具體的治療措施。針對患者的文化教育水平進行相關的教育。②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在患者了解了自身病情狀況后,要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適當的疏導,幫助患者消除疑慮,建立康復的信心,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③飲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在患者治療期間,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搭配,并告知患者在用食過程中謹遵醫囑,以利于患者的治療。④幫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運動鍛煉計劃,并教授一些有助于恢復的康復鍛煉方法。幫助患者在治療后盡快實現自身體能的恢復。⑤增加對患者的關注,并對具體用藥的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得自行更改用藥劑量和停藥,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采用WHOQOL-BREF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進行評價記錄,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主要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個評價標準進行評價。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
健康教育后兩組患者的4項生活質量均明顯提高,且實驗組患者的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3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94.0%明顯高于對照組6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7281,P=0.0002)。
3討論
目前,隨著醫患關系的惡化以及輿論導向的問題,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成為解決醫患溝通問題,提高治療過程中醫患之間信任的重要措施。臨床研究顯示,大量醫患糾紛的發生都由于患者對病情狀況不了解,醫生不予以及時的溝通和指導所造成的醫患溝通缺失。心血管內科患者常伴有各類心血管的基礎疾病,病情常遷延,治療周期長,在治療期間,患者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問題。因此,健康教育和有效的醫患溝通成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選擇本院心血管內科接診的100例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結果顯示,采用健康教育對心血管內科患者實施健康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的護理方法(P<0.05)。
一、西醫內科學在中醫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分析
1.知識講解內容較為復雜,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效
針對于西醫內科學的教學是每一教師都需要面對地問題所在。因為西醫內科學每個疾病的講解內容包括概述、病因和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實驗室與其他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等7大部分,有的用1學時,最多2學時講解,同時要針對重點有層次地講解,易造成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沒有時間思考。
2.課程設置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在課程設置方面,我國大部分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西醫內科學在課程設置方面,從課時到內容,都存在嚴重的不足和缺陷。就西醫內科學的課時而言,連中醫課時的二分之一都沒有占到;而舊西醫內科學的教材《西醫內科學(第三版)》來講,內容繁復,重點不清,導致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都不得不在有限的課時內將繁復的內容講授給學生,從而導致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效率也不高,致使臨床實踐的過程中,不僅知識不夠用,動手能力也非常欠缺。
3.學生無法在短暫的臨床見習中實現對書本知識的融會貫通
因為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不少學生的見習單位往往是中醫院,這也就使得學生難以在短暫的臨床見習中,加深對西醫內科學認識。大多數中醫院的分科不細,病種有限,加之醫院的水平參差不齊,不能滿足臨床見習帶教的要求
二、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加強西醫內科學教學方法實踐建議
1.加強實踐教學內容與模式的重構以提高臨床診治能力
相較于其他專業來講,醫學專業不僅需要具備充足、科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求有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中醫藥告知高專院校在改革和優化西醫內科教學模式時,必須對實踐教學加以高度重視。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資格證考試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重點進行實踐教學內容與模式的重構,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再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在反復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是開展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階段性實踐教學,可以分別在課程前一學期、課程中、課程后一學期進行臨床相關實踐,形成創新的階段性實習模式。課程前實踐主要增強學生對臨床疾病的感性認識。二是可以實行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式在臨床實踐中,由帶教完成,先對學生展示疾病的典型病例,提出問題,然后去病房接觸患者,先問診再進行體格檢查,然后再進行輔助檢查及相關診斷技術,提出診治方案,書寫病歷及開具醫囑,帶教老師總結及指正。
2.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革教學內容
理論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于社會需求。因此,在改革西醫內科學教學內容時,應當充分了解市、鄉、鎮的中醫藥、衛生所等單位對高職高專院校中醫學專業崗位的相關需求,包括理論和技能。在充分了解之后,在根據具體的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從而確保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西醫內科學專職畢業生。
一是開設西醫內科學的導論課使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疾病,理論學習后組織學生深入病房進行4學時的臨床見習,使學生早期進入醫生角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自覺性。
二是理論教學內容與模式重構提高基礎理論知識的水平及利用度。我們建議優化課程結構,調整授課順序,例如考慮疾病發生的季節,按照季節的不同,講授相應的疾病,如腦血管疾病在冬季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為讓同學們見習到更多的典型病例,我們打破原來按照教材和教學大綱編排的授課順序,冬季安排腦血管疾病的教學。
3.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授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