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9 16:58: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會學習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引言
當前,國內外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入口(招生和生源)與出口(畢業生就業),對于過程卻沒有足夠的了解,導致人才培養沒有做到充分或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中心”,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基于在校生全程跟蹤加強高校專業建設就是要找到打開培養過程“黑匣子”的鑰匙,通過系統科學地測量記錄來弄清過程,發現問題,采取措施,改善結果。
二、概念內涵
所謂在校生全程跟蹤是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對高校一、二、三、四年級在校生進行的能動態觀察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情況、特點和趨勢的學業成長性跟蹤調查,根據跟蹤數據能夠分析高校的教學活動、學生工作等如何影響學生發展,以及時發現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持續改進。通過跟蹤數據,運用計量分析方法,對學生學情進行問題診斷,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以進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實現其人才培養目標。下面以T學院財會專業為例,對在校生全程跟蹤的學情調查情況加以分析。
三、T學院財會專業在校生全程跟蹤調查情況分析
本次調查針對不同年級在校生設計問卷,調查對象是T學院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大一至大四在校生,共發放問卷1200份,有效回收1147份,回收率95.58%。通過SPSS統計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具體過程略,主要結論概括如下:
(一)大一學生學情分析
1.專業選擇的就業目的性強,參與度不高
對于所學專業的選擇,有47%是根據以后找工作相對容易而選擇的,38%是由家長、詢問老師等其他因素選擇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該專業的占11%,只有4%的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來選擇的。數據看出:大部分大一新生對財會專業有一定的認識,認為自己選擇的專業好就業。一些學生對所選專業存在認知度不夠的問題,具有盲目性,家長的參與度高。
2.學習表現為自覺性不高,適應性不強
調查對象中跟不上課程進度的占70%,缺乏老師的監督和指導的占68%,缺乏自學方法的占63%,對所學內容缺乏學習動力的占55%,貪玩曠課較多的占47%,認為競爭強,學習壓力大所占比例36%。數據看出:對于大一學生,相較高中的學習,對大學多少有些不適應,主要是因為大學學習的自覺性要求較高,大學老師不像高中的那樣嚴苛,而且不坐班,不能隨時隨地咨詢問題;大學課程設置比較緊,課堂教學內容涵蓋面廣,知識點豐富,需要緊跟教學進度;進入大學以后,課余時間多,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在學習上比較放松,自我管理意識差,逃課現象普遍存在,這些都反映出大一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不適應。
(二)大二學生學情分析
1.社團活動擠占課堂學習,兼職和學習主次不清
調查對象中,偶爾逃課58%,經常逃課24%,從不逃課16%,其他情況2%。從不逃課的學生占比較低,大多數的學生會因為各種原因逃課,其中偶爾逃課占比最大。逃課的話去向哪里?42%去參加各種社團活動,19%去兼職,10%參加各種資格考試,8%覺得課不重要,沒有必要上,8%甚至在宿舍睡懶覺,6%是因病,5%自學其他知識,2%其他情況。數據看出:大多數學生逃課是去參加社團活動,大學生應當合理安排時間全面綜合發展,但是要做到既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又搞好專業課程學習。還有一些學生去兼職,勤工儉學值得提倡,但不能主次不清,本末倒置。
2.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對理論實踐結合有期許
38%的學生希望教學內容注重學科間的交叉融合,28%希望能夠充實專業基礎理論課教學內容,25%希望教學內容能夠重視實踐理論的結合。課堂教學中38%能夠做到專心上課(如認真聽講、做筆記),37%課下和老師討論課程或作業上的問題,13%課下收集、閱讀課程相關的參考資料,9%作業缺交、應付了事。數據得知:財會專業大二學生比較注重學習,學校應在本學年多開設一些專業核心課程。大多數學生希望教學內容能夠緊密銜接,環環相扣,同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三)大三學生學情分析
1.就業壓力大,考證學生多
對于證書越多就業機會越大的看法中持贊同意見的占52%,一般意見37%,不贊同和無所謂態度分別是8%和3%。對于驅使學生考證的原因調查中,就業壓力大是主因,占比48%,其次是國家政策導向,占比31%,同學的影響和實力的證明以及個人興趣分別占比13%,6%和2%。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年年遞增,考會計從業資格、助理會計師、證券從業資格等證書似乎成了財會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中謀求位置的必要途徑,他們選擇考證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好就業。
2.理性看待考研,目的仍是就業前景
43%認為考研需要看個人意愿,39%認為沒必要考研,可直接就業,18%認為可以繼續考研進行深造。從考研的目的來看,排在前三位的是為了就業前景、就業難暫時讀研和想去更好的大學,比例分別是34%,21%和14%,其余的分別是想改變專業,想做學術研究,職業發展需要,隨大流和其他,比例分別是11%、2%、6%、4%和6%。數據看出:就財會專業而言,它是一門對于經驗積累比較注重的專業,大部分學生認為早就業相對會更有優勢,其余部分學生則認為考研是繼續深化理論知識,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途徑。無論考研與否,都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理性地看待考研,這樣才能更有利于今后發展。
(四)大四學生學情分析
1.畢業論文選題有困惑,精力投入不足
數據顯示畢業論文準備及初稿完成所需時間在兩個月之內的學生占大部分,有8%準備論文的時間僅是在兩周之內;在畢業論文完成期間遇到的問題中有選題問題的占36%,文獻資料搜集困難的占13%,論文質量不高的占9%,老師指導不夠的占7%,論文答辯準備不足的學生占31%。不難看出:在畢業論文完成期間,有一些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態度過于草率,畢業論文的準備和初稿完成用時太短,導致論文質量不高,需要反復修改;在畢業論文完成期間,很多學生對論文的選題有很大的困擾,不知道該從哪個方面下手去選擇,一些同學在畢業論文答辯的準備方面并不充分,直接影響畢業論文成績。
2.溝通協調能力有待提升,職業規劃有待加強
在能力需要提升調查中:有效的溝通占35%,談判技能占27%,協調安排占21%;職業素養需要提升方面:信息獲取分析能力34%,洞察力26%,策略謀劃能力17%,協作解決問題能力15%,壓力承受能力5%,環境適應能力3%;職業能力需要提升方面:職業規劃能力36%,自我行銷能力25%,資源掌控能力15%,工作尋求能力14%,持續學習能力7%,自我定位能力3%。分析得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認為談判技能、口頭溝通和協調安排的能力在大學期間需要得到提升,這些能力在學校沒有較多的訓練;信息獲取分析能力和職業規劃能力是畢業生最為欠缺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學校應該注重培養這些方面的能力。
3.專業領域就業率較高,自主創業比例低
數據顯示大四學生已有工作的比例為76%,其中會計學專業74%,財務管理專業77%;在已有工作的學生中,工作性質與專業有關42%,工作與專業性質無關31%,公務員相關職位8%,自主創業所占比例比較小。沒有工作的學生中,繼續找工作的64%,打算考研32%,留學或其他4%。分析得出:T學院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就業率大致相同;畢業前有工作的學生占大部分,所從事的工作與財會專業相關的比例接近半數,說明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更傾向于本專業,所學專業對工作的影響比較大。
4.實習與專業相關度不高,招聘會和就業輔導很重要
數據顯示,畢業前有實習背景但與專業無關41%,有實習背景并與專業相關32%,無實習背景17%;接受過學院就業輔導87%,其中參加學院組織的招聘會的占大部分;對就業結果有影響的因素中,工作能力30%,相關實習和經歷28%,學習成績17%,專業背景16%,應聘技巧4%,黨員身份或學生干部經歷5%;找工作的來源中通過專業求職網站40%,本校招聘活動或招聘信息30%,其他途徑所占比例較小。分析得出:畢業前大部分學生都有實習,但與專業相關的實習占比不大;在學校就業輔導中絕大多數學生都參加大學組織的招聘會,對于其他的輔導活動參與不多;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找工作的途徑多元化,通過專業求職網站的比例最多,學校的招聘會和招聘信息對學生起很大作用。
四、T學院財會專業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樹立“學生的發展是學院一切工作中心的”以生為本理念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由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發展階段,高等學校的首要任務是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T學院這類應用型本科院校應不斷完善自身的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當前,T學院教學改革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學”的改革。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就要在觀念上實現從“重教輕學”到“為學而教”的轉變,在理論上實現從“財會經驗傳遞”到“職業發展能力”的轉變,在實踐中真正把學生放在中心和根本的地位,將指導學生學習和促進其發展作為學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才能實現T學院內涵式跨越提升與發展。
(二)全程全方位開展學生學習指導
1.全程跟蹤
按學年和年級設計調查問卷,全程跟蹤分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的學習問題,如大一學生對于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的認識不明晰,對于可能從事的財會工作與專業學習之間的關系缺乏了解和全面準確的認識,表現出對大學專業學習的不適應;大二學生看不清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學習的未來前景,學習目標不明確,動力欠缺心生迷茫;大三學生沒有專業學習發展規劃,糾結于財會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不足,恐懼未來陷入焦慮;大四學生對社會現實認識不清,財會職業成熟度不高,職業去向不定等。只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才能更好地解決各年級學生的學習問題。
2.全方位指導
全方位指導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內容全方位,對學生不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還要把影響學生專業學習的諸多因素包含在內加以分析;二是人員全方位,學習指導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包括任課老師、輔導員、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把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擺在工作的中心位置;三是途徑全方位,指導的途徑包括開設學習指導課、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成立學生學習和發展咨詢服務機構等,還可以利用“校園網+財會學習園地”等形式開展指導工作。
(三)結合“師情”分析開展“學情”研究
1.“師情”分析
調查顯示,學生對教師能給予的學習指導期望很高,但教師為什么沒有滿足呢?這就要分析學院的“師情”。在現象上教師大致有三種情況:“不想做,不做;不知做,沒做;想做,不會做。第一種是價值觀問題,這類教師雖少,但對整個教師隊伍的影響卻很壞,學院應引起足夠重視,可以通過人事制度和考評體系改革,引導鼓勵這類教師以學生發展為本,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第二種是教育觀問題,這類教師要理解認識到只有解決好學生“學”的問題,“教”的效果才能好。第三種是教育教學方法問題,需要教師了解90后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學情”研究
要從根本上改變T學院財會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況,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學情”研究,具體可以是:財會專業學生的專業情感與改進學習、教學策略研究;T學院這類應用型本科院校財會專業學生抱負水平提升、學習動機強化、學習習慣養成研究;針對財會專業女生比例奇高的女大學生財會專業學習狀態和自身角色定位研究;財會專業教師如何開展“學”的教育,在財會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學習指導研究等。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現狀
為了了解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現狀、成因,本課題分別對用人單位、學校本科教學管理人員、論文指導老師和大四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2.1 對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評價
全部被調查人員中,63.83%認為一般,21.27%認為較好,14.9%認為差。
2.2 對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作用的看法
被調査用人單位人員中,83.3%認為可反映本科生專業水平,77.8%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文字表達能力鍛煉機會。被調查學生中,51.6%認為可檢驗所學專業知識,43.2%認為可訓練和提高寫作能力。
2.3 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被調查用人單位人員中,83.3%認為缺乏邏輯性和分析問題不深刻,66.7%認為抄襲現象嚴重,83.3%認為文字表達能力一般,16.7%認為很差。80%的教學管理人員認為是重結果、過程管理不到位。被調查指導教師認為是缺乏自己的觀點(84.2%)、抄襲現象嚴重(68.4%)和缺乏數據和圖表(63.2%)。68.4%認為是學生不重視,63.2%認為是學生寫作訓練太少,47.4%認為是資料數據搜集不充分。被調查學生中,89.5%引用比例超過20%,其中,引用比例30%-50%的占45.3%。92.1%表示寫作能力不足;89.5%表示很難提出自己的觀點;84.7%表示難以獲得第一手數據資料;67.9%表示外文資料難查。
2.4 對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改進建議
被調查用人單位人員建議選題聯系實踐和平時多練。被調查教學管理人員中,80%認為需加磕搐導環節;70%認為應對畢業論文指導和寫作實施全過程監控;70%認為應抽查,30%認為應普查。被調查指導教師中,68.4%認為需增設寫作課程;78.9%認為畢業論文成績評價體系應由教務處和專業教師制定;52.6%認為要提高畢業論文成績的權重;52.6%認為要建立科學的指導教師獎懲政策。被調查學生中,62.1%認為有問題就要請教導師;53.4%的認為應給本科生更多科研實踐機會。
3.提高財會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3.1 提高畢業論文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修改培養計劃,提高畢業論文的學分權重,引起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二是加大對優秀畢業論文的獎勵力度,激勵學生寫好畢業論文;三是嚴格答辯資格審核,對于不認真完成的不合格畢業論文不允許進人答辯環節。
3.2 增加寫作學習和練習環節
一是在培養計劃中增設寫作課程,使學生接受系統的寫作訓練,掌握規范的論文寫作方法;二是鼓勵學生根據專業課程內容撰寫學術論文,為后續的畢業論文寫作奠定基礎;三是學校給本科生設置自主創新基金科研項目,鼓勵學生積極申請和完成,激勵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寫作水平。
3.3 完善本科生畢業論文成績評價指標
對本科生畢業論文成績的評定除了論文最終成果的質量,還應該注重過程評價。論文總評成績評定應采用百分制,由指導教師評分(40%)、評閱教師評分(10%)和答辯小組對答辯成績評分(50%)三部分分數加權平均得到。評價指標應包括選題(符合專業目標要求,理論聯系實際)、文獻閱讀與綜述(文獻閱讀充分,材料詳實,列舉的研究成果是最新的,與選題相關度高,具有權威性;引用規范;綜述得當)、觀點(有創新點或自己獨特的見解)、科研能力(研究方法科學;數據真實,計算無誤)、邏輯結構(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論點突出,邏輯性強)、工作量(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各項任務)、寫作水平(文理通順,語言準確,無錯別字)、答辯情況(陳述流利,回答問題正確)。
3.4 制定指導教師工作制度和獎懲政策
應建立指導教師工作制度,明確指導教師的工作職責和獎懲政策,適當增加指導論文的折算工作量,約束和激勵教師投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
【摘要】減輕財會人員勞動強度,提高財會工作效率在手工方式下,以算盤或電子計算器為運算工具,工作量大,運算和記錄速度部很慢,而且有很多是重復抄錄,這樣極大的浪費了人力資源。降低了工作效率。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以電子計算機為運算工具,以打印機為書寫工具,以極高速度和精度處理會計數據,自動編制生成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藥品收支總表、醫療收支總表、總賬、明細賬等一系列報表,極大的減少了人力的消耗,保證了準確性和及時性.
【關鍵詞】減輕財會人員勞動強度、提高財會工作效率、保證了準確性和及時性
【本頁關鍵詞】省級期刊征稿、國家級期刊征稿
【正文】
一、會計電算化的優勢
二、當前我國醫院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減輕財會人員勞動強度,提高財會工作效率在手工方式下,以算盤或電子計算器為運算工具,工作量大,運算和記錄速度部很慢,而且有很多是重復抄錄,這樣極大的浪費了人力資源。降低了工作效率。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以電子計算機為運算工具,以打印機為書寫工具,以極高速度和精度處理會計數據,自動編制生成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藥品收支總表、醫療收支總表、總賬、明細賬等一系列報表,極大的減少了人力的消耗,保證了準確性和及時性。由原來幾個人幾天共同完成的任務,現在可以在一臺計算機上由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二)查詢方便快捷,確保信息準確性在手工方式下,要查詢一個數據,特別是收集某一匯總或加總數據時速度很慢,而用計算機查詢,可以設定查詢的條件,很快地查到所需要的數據。此外在查詢時,還可以歸類,打印查詢結果,極大方便了使用者。在手工方式下,由于重復登記工作較多,參與記賬及編制會計報表的人數很多,從而增加了數據處理差錯的可能性;而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只要按程序把原始數據正確輸入,匯總編制會計報表、查詢等,都在一個一體化處理過程中,很少引起錯誤,從而大大提高了準確性。
(三)財務工作技術含量增加,促進醫院人員整體素質提高在日益普及會計電算化的今天,原有的財會人員,已不能滿足會計電算化的工作需要,這就對我們的醫院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的使用技術以及保養和維護;既要提高自身素質,更新知識結構,要為了參與醫院管理,更多地學習經營管理知識。因此,培養復合型人才以適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要求成為關鍵。這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醫院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從而使醫院人員的整體素質得到相應提高。
(四)促進會計職能的轉變。使財務管理水平提高會計電算化的出現,幫助財會人員逐漸擺脫了繁瑣的手工操作,不僅提高丁會計核算的質量,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且由于電子計算機運行的速度快,人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使財會人員有時間、有精力、有條件參與醫院管理與決策,為提高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文章來源】/article/47/178.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高職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于向企業提供能夠從事實際財務工作的合格畢業生。而畢業設計作為高職學生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對培養學生適應企業財務崗位需求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開展面向企業的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對提高高職畢業生對企業經營過程中遇見的投資方向、籌資問題、應收賬款控制、利潤分配、以及存貨管理等相關財會問題的解決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是目前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主要方向。
1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的概述
1.1基本性質
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是我國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或實習期間獲得的職業技能進行綜合提升的關鍵環節。因此,在我國各類高等教育文件和高校教學評估過程中,都對高職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給予了極大的重視。由于高職教育的一個顯著目標就是學生職業能力的建構,所以畢業設計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就愈加突出。
1.2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目前高職財會專業的畢業設計過程中,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畢業設計應有的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作用沒有得到凸顯,畢業設計更多的走向普通高校的學術性論文寫作的方向。具體來說目前高職財會專業的畢業設計遵循的是“論文指導教師命題學生進行選題指導教師下發任務書學生按時保質完成任務書進行論文答辯”這一模式。這種模式完全將畢業設計以論文寫作的形式完成,沒有注重通過畢業設計提升學生的初步職業能力,形式化傾向比較明顯。
2面向企業視角下的高職財會專業職業能力和畢業設計分析
2.1職業能力的構成
職業能力包括專業和非專業能力兩個部分,職業能力的培養是職業教育的核心所在。專業能力指的是在職業活動中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能力,專業能力強調針對性和應用性,是“顯性”職業能力。而非專業能力指的是能夠普遍適應所有崗位需求的專業能力之外的的職業能力,它是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終身學習的個性心理特征,與專業能力相比,非專業能力是一種“隱性”職業能力,強調的是潛在可能性和可持續性。從我國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的特點來看,非專業能力主要包括了社會能力、方法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三個方面。而從高職會計專業角度出發,學生的職業能力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首先,專業能力。即是學生要勝任會計工作崗位各項技術要求應該具備的側重于實踐的各種能力。其次,職業認知能力。即是對會計行業職業道德、職業行為以及其意義的理解、掌握和認知。最后,團隊協作能力。這一能力指的是在具體的會計工作中正確處理工作與個人、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之間關系的能力。
2.2畢業設計模式的構建原則
面向企業的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實質上就是要求在畢業設計中通過讓學生參與真實的職業環境或模擬職業環境,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在主要知識、技能、態度、以及能力等方面按照職業要求進行內化,進而提高初步獲得的職業能力。具體來說設計模式應該按照“憑證———賬簿———報表”的模式來開展。因此,要實現財會專業畢業設計的這一目標,應該按照如下原則構建高職財會專業的畢業設計模式。首先,目標具有針對性。以高職財會專業培養目標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目標,以真實的會計應用環境為根本開展畢業設計。其次,方案具有可行性。目前,許多高職財會專業的畢業設計是與畢業實習完全脫離的,二者似乎是兩個毫無聯系的過程。如果將畢業設計貫穿到實習過程中,讓學生邊實習邊進行設計,以設計題目為中心目標開展實習,這樣既能明確畢業實習目標,提高實習效率,同時也使得畢業設計與具體的職業環境緊密結合。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畢業設計方案在目前高職財會專業教學中還是具有較高可行性的。再次,過程具有可控性。高職財會專業的畢業設計除了需要有有效的組織外,實施過程的可靠性也是保證預期效果和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如果失去對過程的有效控制,整個設計既有可能會流于形式而失去其原本的意義。由于財會工作具有財務處理相關性、業務內容相似性、規范要求一致性等特點,所以對高職財會畢業設計進行過程有效控制顯得十分必要。最后,設計成果具有可評價性。通過“憑證———賬簿———報表”與匯報答辯的形式,在評價學生畢業設計結果的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穿行的過程進行評價考核。這種將結果和過程同時納入考核評價的方法,能夠實現對學生技能掌握程度、操作規范程度、工作熟練程度、以及靈活應變能力和會計職業道德的掌握等方面的的提升情況的把握。
3面向企業的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具體實踐
面向企業的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是一種基于職業能力提升的畢業設計模式,在該模式最為顯著的特點就在于企業參與到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也即是說在畢業設計教學中實施深度的校企合作。具體來說,這一畢業設計模式的過程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畢業設計的流程。明確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學校。學生、企業三方的各自職責。企業的指導人員對學生實習過程進行指導管理;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負責對學生畢業設計進行中期檢查;在畢業答辯前兩周學生返回學校整理畢業設計相關的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報表、并進行報表分析,同時帶回實習報告等相關實習資料。第二階段,校企共同合作共同選取設計素材。素材選取一定要學校和企業共同把關,使得設計素材能夠充分結合專業和企業崗位的需求,素材內容能夠反映財會專業的知識體系,并且含有豐富的任務量和相應的深度。第三階段,學生選題。指導教師講學生按照3—5人一組進行畢業設計小組分組,讓每個小組從給定的素材中選取一部份,然后根據工作性質和內容對人物進行細分,每個人承擔不同的職業角色和責任。第四階段,校企雙方共同下達畢業設計任務書。任務書要明確每個小組及其成員的具體任務、要求以及人物完成時間。個人則根據任務分工或者是根據任務收集的各種憑證、報表、以及編制報表或分析報表,對單個崗位技能進行熟悉或掌握崗位群之間的聯系。小組最后以:“憑證———賬簿———報表”的形式和畢業答辯的形式最終完成畢業設計。第五階段,校企雙方共同考核。這一階段是高職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的收官站。校企雙方對學生實習期間崗位工作的規范程度、學生畢業設計中知識體系運用和把握的熟練程度進行考核,并共同舉行畢業設計答辯和綜合評價,進而評選出其中優秀的畢業設計作品和崗位實習能手,以雙向選擇的方式向用人單位推薦優秀畢業生。
4結語
面向企業的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實質上是高職辦學校企合作的深化和拓展,是高職辦學目標在具體教學環節深入貫徹的具體表現。實施面向企業的高職財會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有利于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讓學生在實戰環境中受到規范化企業運作的教育,熟悉未來職場工作的性質和具體要求,有效整合和提升平時學習中獲得的零碎的職業技能。進而提高學生從事財會工作的職業能力。在現階段高職財會專業的教學中,校企合作已經得到廣泛的推崇和實踐,這為財會專業面向企業的畢業設計改革奠定了基礎,高職院校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將學生畢業時的崗位實習和畢業設計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企業平臺,讓學生在真實的崗位工作環境中內化知識學習,將其轉變為處理實際工作問題的職業能力,并通過畢業設計將學習所得的初步職業能力進行綜合提升,轉化為畢業后適應新的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能力和適應社會的非專業職業技能。
作者:何俐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
參考文獻:
[1]沈群.與企業生產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0(24).
[2]鄭紅霞,汪琦,趙巍,西鳳茹.工程與管理專業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08(02).
[3]尹燕,王傳云.多學科交叉綜合型畢業設計模式改革與探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S1).
選題的原則和來源
選題的一般原則。客觀上講,要選擇有科學價值、有現實意義的論題;主觀上講,要選擇自己感興趣,有利于展開研究,自己可以駕馭完成的論題。
這里所說選擇有科學價值的、有現實意義的論題,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論價值,就是指那些對本專業、本學科的建設與發展能起先導、開拓作用,對各項工作起重要指導、推動作用的重大理論問題。其二是實用價值,就是指那些經濟發展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即選題應該著重考慮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人們關注的熱點、爭論的焦點問題。
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創造性原則。即在財會專業的研究中、業務工作上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選擇會計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或會計工作實務中的新問題來研討。因為每一項新的發現、新的方法,都將使該領域科學的發展、改革、業務工作向前邁進一步。
(2)現實可行性原則。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興趣
愛好,并考慮基本的實際研究能力、資料積累,以及可能爭取到的指導、協調等條件去選題。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該在自己熟悉或有濃厚興趣的業務領域內選題。
(3)補充性原則。可以去選擇那些在財會學科的研究中、工作實踐中被忽視的領域和被忽視的環節,經過研究提出見解,填補空白。
(4)前瞻性原則。根據個人的能力,盡量去選擇那些尚無人問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經驗,在未來經濟的發展中不再適用的問題,經過研究,將其發展、完善,使之更為豐富、完整。
論題的來源。正確恰當地選擇論題范圍與論題的來源是密不可分的。論題可以從理論研討和社會實踐兩方面得來:
一方面,來自社會實踐中出現的新現象、新業務、新問題。
財會人員在實務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種各樣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對此進行研究,進行探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新辦法。比如,企業的存貨大量積壓,從而造成會計報告中的存貨的信息嚴重失真。再如,隨著企業股份制改造力度的加大,原有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需要進
行改革。這樣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解決,由此圍繞著“會計信息失真”、“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人員的職責”、“企業股份制改造”等展開了討論。
隨著會計環境的不斷變化,一些新事物、新現象層出不窮。比如,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股票期權業務的開展,以知識資本進行的投資,資產重組概念的提出,通貨膨脹的加劇等等,這些都對原有的會計理論、會計實務提出了挑戰,也迫切要求有新的理論去指導實踐。
另一方面,來自科研領域中出現的新觀點、新問題。
人們在了解、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時,又發現了新問題,從而需要使原有的理論更加完善或擴展。例如,在探討研究受托責任會計時,財會人員往往只重視提供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而忽視了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反映,于是在1999年出臺了具體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該準則實施后,在理論界和實務界都掀起了一場關于現金流量表研究討論的熱潮,而《現金流量表》準則,也在XX年進行了修訂。由此可以看到,一些新問題需要研究、探討,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然后以理論為指導,在實踐中去實現它。
除此之外,我國良好有序的市場經濟正在逐步建立,而且我國也已
經加入了wto,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我們的財會工作也要和世界接軌,接踵而來的一些新的經濟業務、經濟關系勢必要求我們的會計理論先行一步。比如,跨國企業會計、海外投資業務處理、金融保險會計、戰略管理會計等問題,都值得探討、研究。
會計碩士畢業論文寫作難點之收集資料
對于資料的收集主要涉及到時間的安排和方法的選擇兩個方面。在時間的安排上,也要像選題一樣將資料收集寓于學習過程之中,也就是說關鍵要靠平時積累,而不能僅僅指望寫作之前的臨時尋找。從某種程度上還可以認為,平時學習當中收集資料其實也是一個對問題認識加深,對選題思路拓展的過程,在很多情況下,當學習到一定階段,資料收集到一定程度時,對某些問題便會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握,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也就逐漸明朗,要選擇的題目也能基本確定,甚至行文的框架都可以大致形成,而并不需要再為了某項研究、某篇文章去專門做大量的資料尋找工作(當然一些大型的研究課題不包括在內)。
這樣,邊進行學習、邊收集資料、邊著手選題,三者同步進行,效率自然會明顯提高。在收集資料具體方法的選擇上,我的建議是做卡片,把欣賞的文章,閃光的結論、精彩的論證記下來,并注明出處,像編制圖書館的查閱目錄那樣分門別類地歸集好。這樣再多的資料也能收集得井井有條。
除此之外,對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資料也要加以留意:一是各類《年鑒》上的數據資料。這類資料的全面性、綜合性、權威性較強,具有較高的引用價值。二是網上資料。網上的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獲取便捷,是現代社會一條很重要的資料來源渠道。同時,在網上還可以與一些名家、學者進行直接的對話與交流,從中也能獲取大量用其他方法難以求得的資料或信息。三是他人的文章或書籍后面摘錄的參考資料。這類資料一般都是作者在研究過程中精選出來的,對于相關問題的再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會計碩士畢業論文寫作難點之內容寫作
會計論文的一般要求,可以概括為“四性”,即正確性、客觀性、創見性、平易性。
正確性 會計論文的觀點要正確,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符合黨和國家現行政策以及各項法律法令法規,言之成理,文以載道。要求作者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合乎客觀規律的觀點。
客觀性 會計論文作為學術性論文,特別要注重實事求是,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忠于客觀實際,尊重事實,從客觀實踐中驗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切忌帶著框框找材料,或憑空捏造,主觀臆想,面壁虛構。
創見性 會計論文要有獨特的見解,不能人云亦云。論文作者應對研究的現象或問題進行長期深入的觀察、分析,以便從中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涉及過的問題。創見是會計論文的生命。時下某些論文之所以毫無價值,原因就是沒有創見,或拾人牙慧,或抄襲拼湊,沒有一點新東西。
平易性 會計論文是闡揚會計科學、指導會計工作實踐的,要求通俗易懂,不僅會計專家懂,而且有一般會計知識的人也能懂。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會計論文語言明白準確、淺顯通俗。
如何攻克會計專業碩士論文寫作難點
1、多請教自己的導師。
寫論文如果沒有什么思路的話,這個時候不妨跟自己的導師多討論一下,有的時候導師雖然不適合直接傳授你知識,但是可以給你一些啟迪,讓你能夠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來看待論文,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克服寫作論文困難的辦法。
2、多跟同學進行交流。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多跟一個同學討論,也許就多一點論點和論據產生了呢。每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而且在闡述自己論點和論據時也會有不一樣的陳詞。因此在跟他們討論的過程中你也會有所收獲的。
3、多查閱圖書館資料。
圖書館可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在這里收集的各種資料能夠為你的論文寫作提供一些論點支撐和論據補充,因此,有時間的話不妨多跑幾趟圖書館,爭取將里面的資源多運用一下,相信你也能從中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4、查閱網上的論文庫。
其實網上也有一些論文庫的資料可以為我們所用的,只要寫過論文的人都知道,網上的資源其實也非常的豐富,只不過有的時候我們沒能及時發現,所以就錯過了。建議你可以從網上找一找相關的文獻和資料、論文等進行閱讀,加深自己在某個命題方面的認識,這樣寫論文的時候就容易成功了。
5、多進行調查和實驗。
很多論文不是你憑空想象就可以寫作出來的,此時應該把你的觀點進行調查,了解大眾的想法是不是跟你的觀點一致;另外,若是理科的學生寫作論文的話,還應該不斷的進行實驗,這樣才有數據支撐你的觀點,不是嗎?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80
1前言
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轉型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從原來的重學位轉變到了學位與能力并重的需求。近年來,國家教育部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將職業技能培養放在首位。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主要陣地,肩負著培養人才多樣化,促進就業創業重要職責。轉型過程中,獨立學院立足應用型辦學定位,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2財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框架
財會專業實踐是一項將財會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一項系統工程。本文結合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經驗,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充分體現“強化應用、重視實踐、突出創新”原則,以校內實訓為基礎,校外實踐為拓展延伸,構建了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的完整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圖1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2.1校內實訓
2.1.1手工做賬
手工做賬通過模擬一家企業簡單但較為完整的經濟業務,從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日記賬、明細賬、總賬到編制財務報表進行操作,從實務上刺激學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去發現問題,尋找理論知識點。從而做到“理論源于實踐,又反哺于實踐”。
2.1.2課程實訓
課程實訓是以專業主干課程為基礎構建的實踐課程。如中級財務會計、稅法、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課程,實驗內容緊扣理論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相關課程的基本操作,更深入的理解基本理論與核算方法,同時激發學習興趣。
2.1.3沙盤實訓
在第四學期的暑期短學期中,開設了ERP沙盤模擬實訓,使學生對企業經營過程有整體概念意識,綜合學生所學的管理、營銷、會計等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仿真模擬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實訓完成后,鼓勵學生“強強聯合”參加ERP沙盤模擬大賽。
2.1.4軟件實訓
本階段的實訓主要是使學生熟練掌握財會相關軟件的應用。應用財務軟件從建立賬套開始,對財務的總賬、應收應付、固定資產、薪酬等模塊進行模擬操作,最后生成報表。
2.1.5綜合實訓
相對于ERP沙盤實訓,綜合實訓項目更側重企業財會的真實情景,通過全真扮演企業各個財務角色,進行財務成本管理、費用核算等來進行企業經營決策,完成各種賬務處理,納稅申報等完整的會計業務流程。
2.2校外實踐
2.2.1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項目安排在大二結束的暑期。學生忙完了通識課程與基礎專業課程的學習,即將步入更多的專業課學習階段。通過社會實踐,引導學生走出象牙塔,接觸社會。通過調查、參觀、訪問企業財務人員工作,了解市場崗位需求,通過認識實習來了解財會行業。
2.2.2技能實踐
技能實踐項目安排在大三結束的暑期。此時,學生專業功底基本扎實,學校在上海、嘉興等地建立了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銀行等穩定的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向實踐基地輸送學生,跟從資深會計人員熟悉行業會計特征,了解企業會計特點,初步進入頂崗實習模式。學生開始適應辦公室環境,培養職業道德,提升專業素養。在此階段,也鼓勵學生結合自身資源,尋找實習單位。
2.2.3專業實習
在第七學期,學生學完全部理論課程后,留有1個月的時間集中進行專業實習。恰逢年底事務所業務量大增,對實習生需求量旺盛。學生可以跟隨所里的老師做代賬工作,跑外勤,參與企業審計等業務。
2.2.4畢業實習
(一)案例教學法在實踐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作為高等院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組織形式與主戰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啟發式”教學模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過程,盡可能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就是解決課堂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不足,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優點:一是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大量的真實案例,拉近理論與實際的距離;二是貫徹建構主義,始終堅持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案例教學中,通過教師組織學生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學生需要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及經驗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關鍵,同時也需要創造性地評價案例,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擬定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從而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書本知識和實際問題在課堂上結合起來,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各種錯綜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實施案例教學應注意的要點 第一,要精心設計案例。設計的案例應來自實踐,如利用媒體公開報道的具體實例;然后,系統地設計案例所涉及到的會計知識點,明確一個案例可以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教學目標,使其具有針對性、典型性、啟發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應注意針對案例的問題應該有多元化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第二,案例教學應貫穿各門專業課程的講授。即在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等專業主干課程的講授中,教師配合理論教學的內容和進度,適時在有關章節中組織案例分析和討論,既可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還能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案例教學中應培育學生積極思維的習慣和探究問題的意識,要將學習由課堂內拓展到課堂外,有效地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檢索等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查閱資料、尋找答案。第四,案例教學的形式要多樣化。可采取學生發言、老師點評的形式,或提交分析報告,或分組和分角色進行分析討論,使學生能系統、清晰地闡明自己的觀點并力爭說服對方,在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組員間的合作共事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二、合理安排實驗教學
(一)實驗教學在實踐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 會計實驗教學主要通過模擬、仿真的企業資料,營造與實際工作相仿的實訓環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會計知識,模擬處理各種仿真會計事項,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認識和鞏固會計理論教學的內容,促使學生全面、系統、快速地了解企業一般的生產經營過程和掌握會計工作的基本程序,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會計實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實驗教學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會計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的實驗教學體系分為課程同步實驗和綜合實訓兩大部分。課程同步實驗包括會計手工模擬實習、Excel在財務管理中應用、成本會計課程設計、管理會計課程設計和財務管理課程設計等;綜合實訓則包括高級財務會計、審計、會計制度設計、ERP沙盤實驗等。
(二)安排會計實驗遵循的原則 在安排上述實驗教學時應遵循下列幾個原則:
首先,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一致性。實驗教學應該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根據理論教學進度遞進設置,以使學生對會計理論教學中的抽象概念形成形象化和具體化的認識,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幫助學生把知識學習同實踐鍛煉及時、有效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初級會計學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及時安排會計手工模擬實習,加強傳統手工技能訓練。在財務管理的理論教學進程中適時穿插Excel在財務管理中應用的培訓,把財務管理理論知識與計算機運用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財務分析和建立財務模型方面的水平。在所有的專業課程學完后則進行一些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如高級財務會計、審計、會計制度設計、ERP沙盤實驗等,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實驗崗位的全面性。會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崗位群,由會計主管、出納員、制單員、記賬員等若干個崗位組成,各崗位的操作技能有所差異。有些會計實驗是在學生分組分工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會計信息系統實驗中,各組中每個學生只擔任某個崗位,其他崗位的操作技能就沒有機會得到訓練。所以,在分崗實驗過程中,應安排學生進行崗位輪換,讓其掌握各種會計崗位的職責、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各崗位之間的業務傳遞關系,了解會計工作的整個流程,并從整體上把握業務發生后所有崗位人員是如何分工合作來完成相關業務處理的,以適應實際工作中不同財務崗位對會計人員的不同要求。
最后,實驗教學資源的開放性。一些實驗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和探索,學生才能掌握,如會計手工模擬實習、會計信息系統實驗等。如果實驗的地點僅僅局限于實驗室,由于實驗室資源是有限的,實驗室的開放時間也是有限的,學生就得不到充足的練習,實驗效果就不理想。所以,這類實驗的教學資源應實現網上全天候開放。即在教學計劃安排做某實驗的時間段內,實驗室的服務器保證24小時開機,由管理員預先設置好學生用戶名和密碼,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上的任何一臺計算機登錄到實驗室的實驗平臺,只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隨時隨地做實驗,從而提高學生實驗的自主性。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一)第二課堂活動在實踐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 無論是課堂上的案例教學,還是模擬會計實驗,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等條件的限制,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范圍和時間有限。在提倡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大學中,學生的課余時間相當充裕,第二課堂必然成為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因此,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第二課堂活動,既可以對第一課堂的內容鞏固、提高,還能挖掘與發現學生的潛能、開拓學生的思維與視野,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
(二)第二課堂活動的主要形式 會計專業的第二課堂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圍繞會計專業有針對性地組織和開展多種多樣的大學生技能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讓會計專業知識得以有效運用。如,“中華會計網校杯”全國校園財會大賽旨在幫助在校學生認識財會實踐技能,督促在校學生加強財會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對于鞏固會計基本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和動手的能力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用友杯”全國大學生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則從財務角度透視了仿真企業整體運營過程,讓學生在成功與失敗的體驗中更好地理解復雜抽象的經營管理理論,使學生所學知識相互滲透,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而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等活動中,會計預測、財務分析、投資項目的財務評估等財會工作作為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將財會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平臺,而且還能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養成合作、學習和創新的意識,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其創業品質、豐富其創業知識,增強其創業能力。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載體。
其次,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研究活動。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組成課外研究小組,參與教師所承擔的橫向或縱向科研課題或項目。通過安排學生參與查閱和收集文獻資料、社會調研、設計和討論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整理和分析數據、撰寫論文等活動,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順利完成課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獲得在傳統教學中得不到的寶貴經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深化所學的知識,訓練其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使學生對會計論文的選題、寫作流程有基本把握。
最后,組織各種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專題講座。高校可邀請會計、財務、審計等業界名人,如知名的財務總監、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學者等講學,介紹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現狀、國際及國內會計改革的動態以及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難點等。這些講座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工作、更適用,激發學生關注會計實務的興趣,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方法、新思路奠定基礎。
四、完善校外實踐體系
(一)校外實踐在實踐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 在會計實驗室內,由于缺乏真實的會計環境,大部分模擬實驗都是基于相同的數據資料,學生按照同樣的方法和程序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而在實際會計工作中,常常涉及到職業判斷,不同的會計人員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和處理方法可能不完全一致。況且,校內模擬實驗很難涵蓋企業實務中遇到的諸如重組、合并、關聯方交易判斷、外幣業務及外幣報表折算等問題。不論校內的實驗做得多么細致、多么完整,與真實的經濟業務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無法代替企業現實的經營環境。所以,要提高學生對實際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離不開校外實踐活動。
(二)校外實踐體系的構成與安排 會計專業的校外實踐體系包括社會實踐、認知實習、業務實習和畢業實習。這些校外實踐活動應結合年級特點和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逐步推進,合理安排在不同的時間,強化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國情民情,鍛煉社會生存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全面素質。社會實踐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科技和教育扶貧、青年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科普知識講座等活動。為了防止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由于自身的社會經驗和理論知識等方面的不足,影響社會實踐的效果和質量,可以采取大學生社會實踐導師制,即為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每個大學生社會實踐隊配備專業的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全程、及時地指導大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效果。會計專業的社會實踐安排在大一寒假進行,為期一周比較恰當。
會計專業的認知實習是針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高校學生大多數是從高中直接考入大學的,缺乏工作經驗,對會計工作沒有感性認識。通過認識實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和真正接觸會計實務,包括會計科目、記賬憑證、賬簿的設置和使用,企業的記賬程序等,并充分認識會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為今后學習《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等其他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認知實習的對象最好選擇會計崗位健全、會計資料齊全、會計核算程序規范的企業。認知實習應在學生學完了《初級會計學》或《基礎會計》之后進行。鑒于《初級會計學》或《基礎會計》一般是安排在大一下學期學習,所以會計專業的認知實習安排在大一暑期進行,為期兩周比較恰當。
業務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實踐結合起來,在認知實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會計程序、會計方法、會計準則,掌握各類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通過業務實習,學生應學會設賬、建賬;會對企業的基本業務進行會計處理;會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基本報表;能夠根據報表和相關數據進行基本的財務分析等。業務實習應在學生學完全部專業主干課程之后進行,一般安排在大二和大三暑期進行,為期一個月比較恰當。
所有高校的畢業實習基本上都在學生大四寒假及開學一個月內進行。畢業實習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圍繞畢業論文選題進行畢業實習,以便在實踐中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為順利完成畢業論好準備;還有一種是學生根據將來的就業方向有選擇地進行實習,在業務上得到全面鍛煉,獲得獨立工作的能力,為將來就業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如果學生將來打算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那么他就可以到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畢業實習;如果學生的就業單位已經確定,那么他就可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以便提前熟悉就業單位的業務流程和工作環境,為實現畢業與工作的無縫鏈接創造良好條件。
五、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一)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由于會計工作很重要,涉及一個企業的商業秘密,企業一般不太愿意接受會計實習生。即使有些企業接收了,由于擔心賬務處理出現錯誤,也不愿意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所以,很多學生到企業實習從事的都是非會計崗位工作,很難實現專業對口。甚至有的學生由于缺乏實習資源,自己無法聯系到適合的實習單位,導致校外實習流于形式。因此,為了給會計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平臺,尤其是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與專業對口的實習機會,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使會計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實習基地建設的形式 會計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可以采取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校企合作,建立長期穩定、高質量的實習基地。校企雙方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開展合作,讓企業從實習基地中獲益是高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校企合作可持續開展的關鍵。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利用其具有智力資源和專門職業人才的優勢,選派教師深入企業開展課題研究,協助企業解決財會工作甚至經營管理中面臨的難題,指導企業提升其經營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時,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最新理論知識和業務處理方法帶到企業中,并能夠承擔一部分企業的具體工作,可部分緩解企業會計人員工作壓力。作為實習基地的企業,則需要定期接受學生參觀、了解、調研企業的會計問題,同時提供會計崗位給學生實習,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和參與企業的會計工作,又使學校和學生了解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所在,以便有針對性地培養能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才,最終使校企雙方達到雙贏的效果。高校應選擇那些經營管理規范,會計制度健全、賬簿資料齊全,專業人員素質高、能力強,能夠對上崗實習的學生進行業務指導,并能夠接納較多學生的企業作為實習基地。并盡量做到企業規模和涉及的行業必須多樣化,才能使學生接觸到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千差萬別的會計業務,豐富學生就業所需的會計從業經驗。
二是由教師創建財務公司。高校會計專業中有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會計從業經驗,他們可利用自身的優勢創建財務公司,從事記賬、申報納稅、代辦公司注冊、代辦工商年檢、代辦驗資、稅務籌劃等業務。這些經營活動幾乎涵蓋了會計專業的全部實踐課程。財務公司的業務拓展交給1-2名有經驗的教師負責,學生和其他缺乏實踐經驗的年輕教師則在創建者的指導下參與其中的具體業務操作。這為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施及教師職業能力的提高搭建了一個好的平臺,而且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鮮活的素材。
三是以校內財務資源為基礎構建校內實習基地。高校財務處及附屬實體作為高校機構的一部分,有責任利用自身的資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財務處及附屬實體的財務部門,既具有良好的硬件條件(會計崗位健全和實現了會計信息化),又有經驗豐富的財務工作人員,特別是有些財務工作人員還承擔一線教學任務,完全有能力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所以,以校內財務資源為基礎構建校內實習基地完全具有可行性,是對校內資源的充分利用。
六、引入畢業論文聯合指導
(一)畢業論文聯合指導在實踐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 畢業論文與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研究活動雖然同為科研活動,但它不只是培養個別對科研感興趣的學生的實踐能力,而是高校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實踐能力的教學環節。它是學生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階段,在培養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訓練基本科學研究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使學生解決生產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畢業論文環節得以強化,可以在傳統的由本校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引入畢業論文的聯合指導。即邀請企事業單位中業務水平較高、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人員擔任第二指導教師,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由高校教師和企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聯合指導。而且通過實施畢業論文的聯合指導,還能加強高校教師與企事業單位的交流,既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又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科研水平,豐富了高校教師的實踐經驗,達到雙贏的效果。
(二)畢業論文聯合指導的具體實施方案 在畢業論文聯合指導的實施過程中,從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到撰寫均以培養實踐能力為導向。畢業論文的題目除了由本校老師根據授課內容和學術界熱點、難點等問題確定,還有部分題目則是由第二指導老師提供:即首先由企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根據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煉出具有應用價值的畢業論文選題提交給高校的財會院系;再由財會院系組織教師從中挑選既充分滿足教學要求又能起到對學生技能訓練的題目,向學生公布;最后由學生自由選擇。這樣可加強畢業論文選題的應用性,并有利于增強學生面對實際的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畢業論文的開題、寫作過程中,高校教師作為第一指導教師,對論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結構、邏輯性、理論性、規范性等方面進行指導;企事業單位中的財會人員作為第二指導教師,則對論文的研究內容、相關法規政策、改進建議和具體措施的可行性等方面結合實際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更加了解生產管理中的實際情況,并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提出解決生產管理中實際問題的方案,提高在畢業論文撰寫環節上與企業生產管理實際相結合的程度,以及學生解決生產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6)02-0141-02
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社會調查,依據社會對財務、會計人才素質要求,結合崗位工作特點和生源情況,按照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目標要求,按照“理論夠用、加強實踐、突出特色、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以能力培養為重心構建并實施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內容為三方面: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拓展體系。
一、理論教學體系
(一)課程結構上形成“平臺+模塊”的框架,通過“平臺+模塊”課程體系的建設,保證人才基本規格要求和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其具體含義是在應用平臺上設置了職業技術模塊、崗位技能模塊和第二、三課堂模塊。在學院統一規定的公共基礎平臺外,又在專業理論平臺上設置了學科共同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必修課模塊、專業方向課程的限選課模塊和自由選課模塊。
(二)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建設,對各類課程進行裁并、整合和內容更新,為實踐教學提供“必須、適度”的理論前提。從總體上設計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能力發展要求,突出整合性和知識的應用性,打破傳統按學科范疇設置課程舊框架,增強主干理論課程整合。
(三)把職業資格認定類課程整合進課程體系中,為順利就業打下基礎,為學生進入相關行業作好準入的資格準備,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串連起來,能以行業需求為主線,為綜合知識與技能的構建提供理論知識和技能原理。
二、實踐教學體系
(一)建立“全方位、雙循環、多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
1.全方位
(1)全方位模擬教學形式。形式依據根據財務管理專業系列課程特點而定,有校內校外兩種形式的實訓與實習,并把二者緊密結合。同時有手工模擬、計算機模擬和會計、財務、審計電算化相結合的實訓。單元實訓為每門課程的基礎,專項實訓針對崗位需求而設,還有包括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企業經營全過程實訓,集會計、審計、財務管理于一體的專業綜合實訓。
(2)全方位模擬實訓內容。由單一的工業企業的模擬實訓擴展到主要行業的模擬實訓如施工企業、商貿企業、行政企業單位等;強化會計、審計、財務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單元實訓及其綜合實訓;增加就業崗位的專項實訓。最終使模擬教學內容更加崗位化,更加全面,為人才培養走向準職業化奠定基礎。
(3)全方位模擬教學環境。校內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ERP財務管理沙盤模擬實驗室”;校外建立實習基地,包括會計咨詢公司、金融單位、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等。
2.雙循環
日常教學中雙循環是指各門課程的單元模擬循環與畢業前的綜合模擬循環。
(1)各門課程(指專業主干課)一是按章節內容分散進行實訓。二是課程結束后集中一段時間進行該課程綜合實訓。這需要科學的安排時間,理論教學精講多練,通過實訓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單元循環是伴隨專業系列主干課程理論教學同時進行。
審計、公司(企業)財務等課程單元模擬,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案例分析為主,輔以專業調查,提升職業判斷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協調、交往的能力。會計系列課程單元實訓側重基礎模擬訓練,培養基本職業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在時間安排上,分別在一、二、三、四、五、六學期進行,系列課程單元模擬實訓是伴隨每門專業理論授課同步進行,實踐教學環節連續不斷線,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
(2)畢業前的綜合模擬循環。著重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包括整個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系列的綜合模擬實訓,這是在專業系列課程單元模擬實訓后而進行的實訓。
綜合模擬實訓以校內實訓為主,按設定的模塊進行實訓,集中在大四第七學期。第八學期進行頂崗就業實習,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撰寫的準備工作及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
通過雙循環模擬實訓,實現了每門課程的整體循環和相關知識的交叉循環,達到全面把握、重點應用的目的,使學生專業知識步步升華。使學生在對各門專業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分塊、分條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提升就業能力。
3.多模塊
畢業前設計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崗前實訓模塊,旨在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強化職業能力培養。
(1)出納崗位實訓模塊。這一模塊的設計是為了保證學生上崗后能扎扎實實地從基礎業務做起,出納往往是學生進入財會部門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出納業務也是財會人員的基礎業務。此模塊設計為成為一名合格的財會人員奠定良好的業務基礎。
(2)會計(審計、財務)崗位實訓模塊。將學生置身于會計(財務、審計)主管人員的崗位,進行經營或業務活動全過程的會計業務、審計業務和理財業務的處理。主要以工業、商貿、施工、行政事業單位一定期間的主要經濟業務,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的內容及方法與操作技能,使畢業生迅速適應崗位需求,從而把握繼續發展的機會。
(3)納稅申報業務實訓模塊。學生在校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較少,但用人單位在選擇財會人員時,往往非常看中其納稅申報與納稅業務處理的能力。該模塊完全模擬企業納稅申報業務全過程,使學生得到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全面訓練。突出各種稅金的計算、合理避稅的運用、調整賬務處理等內容實訓,各種稅收處理在企業會計實務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而且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大,這項任務對財會人員職業判斷力要求高,所以納稅申報業務是財會人員必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4)“ERP沙盤模擬實驗”模塊。該模塊訓練,可以讓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學專業學生跳出財務看財務,全面提高學生職業判斷力、經營決策和財務及經營活動分析與評價能力,不但可以使學生全面掌握現代企業信息化管理方法,從而從更深層次把握財務管理內涵。在這一模擬實訓中,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對抗性的實戰訓練。學生分別扮演不同企業管理角色,包括會計、采購、生產、銷售、財務、人力資源等職能。
(5)特殊業務模塊。設計這一模塊,旨在加強實務操作訓練,以適應實際工作崗位需要。一些特殊業務處理因新會計準則與審計準則的頒發與實施越來越國際化、標準化。這些特殊業務在實際工作中時常發生,學生在校只學些基本理論知識而缺乏實際運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強該模塊設計。
(6)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模塊。畢業論文設計是對四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質量的檢驗,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更高層次,它是理論和實踐的升華,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全方位的考察。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不高,收集資料、整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較弱,文字組織能力較低。為此我們利用日常各種實訓與實習機會要求學生寫出論述性的總結和調查報告,有意識、逐漸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奠定一個較好的基礎。待進行較長時間的畢業實習時,學生就可以根據日常逐漸培養出來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日常積累的資料,針對論文選題,較為順利的收集、整理、加工實習中取得的與論文相關資料,較好的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工作。
(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施的措施
1.構建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本科1―4學年的分層次、模塊化及點、線、面相結合的實訓課程體系,將實踐教學納入新版教學計劃,從而保證上述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2.認真做好實踐教學內容的銜接。做好以下幾個結合:
(1)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包括每門專業課程實訓與專業系列課程綜合知識與技能融合為一體的綜合實訓相結合;每門專業課按章節分散實訓與該課程結束后集中一定時間進行系統實訓相結合。
(2)手工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學生畢業后,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企業從事財會工作,無論是手工核算還是計算機核算都希望游刃有余地勝任工作,因此在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既能熟練的進行手工操作,又能利用財會軟件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
(3)課余學生分散實訓與相課堂集中實訓結合。分散實訓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各個實驗室中隨時隨機進行操作實驗。
(4)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規定學生自找單位進行一定時間的專業實習。學生必須根據實習內容提交一份論文性質的調查報告,作為平時學習成績考核內容。由于財會專業建立實習基地難度較大,學生在校期間,在強化校內實訓的同時,校外實習必不可少,嚴格要求學生按實習指導書具體規定的要求與內容進行實習。
(5)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撰寫相結合。根據財務管理專業特點,要求學生在較長的畢業實習期間,根據論文選題注意搜集資料、并進行分類整理、提煉出論文論據、從而使學生撰寫論文具有實際意義。因此要求學生撰寫具有實用價值的論文。
3.加強實踐教學資料建設
教材可選用正規出版的專門教材,也可由教師自行編寫。具體規定實訓目的,要求、內容、步驟、方法、時間、地點、進度及考核方法。同時教學大綱和實訓教材,要求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均要有相應的教學大綱,實踐教學環節都要有相應教材和實踐指導書。
4.改革與完善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寓教于樂,樂學致用”,加強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鼓勵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方法,這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保障。具體包括:
(1)進行實踐教學方法創新。實踐教學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教學的有限時間進行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每學期開設的專業課程實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多媒體動態示范教學,使學生通過網上學習來完成實踐教學工作任務,并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網上實踐教學。
(2)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小組討論、課堂辯論、到實踐單位參觀、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崗位輪換、角色轉換、社會調研等靈活多變方法。
5.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
(1)請進來。聘用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具有實際工作經驗人員為專職教師;外請專家講座,指導難度較大的專業課程實訓。
(2)送出去。到企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財會軟件開發公司接受專門培訓;允許教師在不影響教學工作前提下業余時間到企業、單位參與實務操作。
6.完善評價體系,加強實踐教學的考評
(1)學生實踐成績的考核指標體系
(2)教師評價指標體系
(3)師生互評
以上各項指標均賦予相應的權重登取成績,均以“百分制”考核,折合為“五級分制”。
三、素質拓展體系
應用型人才不是培養精于技能的工匠,而是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的創新人才和創業人才。素質拓展體系應包括專業技能、技術創新和專業素質的拓展、社會綜合能力擴充訓練、精神氣質的陶冶、身心品質的全面提升。
(一)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專業技能競賽,提高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和培養技術開發能力。
(二)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一)承辦“財務會計改革與國際商務可持續發展”論壇
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2008年6月,由商務部財務司主辦、天津市商務委協辦、我會承辦的“財務會計改革與國際商務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天津召開。天津市副市長任學鋒、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劉山在、商務部財務司司長李榮燦、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金融司司長孫曉霞,商務部有關司局、事業單位、商會、協會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人,各省、市商務廳(委、局)領導及財務處、會計學會負責人,中央和地方外經貿企業近160人與會。與會代表回顧了商務財會改革30年的歷程,總結了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經驗,并對當前實現國際商務可持續發展的諸多熱點問題,如會計準則的建設與趨同、銀貿協作、人民幣升值、“走出去”戰略、反傾銷、國有企業債務重組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二)理論研究與論文評選
1.年度理論研究與論文評選
理論研究作為學會重要的職能之一,自2007年開始,學會與商務部財務司聯合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和論文評選,推動理論研究工作開展,提升論文評選層次。2008年全國論文評選,設立論文評選工作組織獎,改進論文評選機制,將署實名評選改為“雙盲評”,規范論文報送格式。
2.兩項課題研究
學會承擔了商務部財務司兩項理論研究課題,一是人民幣升值與企業競爭力研究課題,二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根據所涉地區出口產品結構、產業分布特點以及受升值影響的重點行業等特征,人民幣升值與企業競爭力研究課題分別由遼寧、上海、江蘇、廣東承擔;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由寧波市外經貿局與會計學會承擔。
(三)《國際商務財會》月刊編輯發行
《國際商務財會》自2007年更名改版以來,內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進,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內容上,2008年雜志綜合版增設企業理財、個人理財等副刊,增加信息量;擴大對外交流,圍繞當前商務形勢和會計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約稿、采稿,對制定相關政策的權威人士進行采訪,為廣大讀者提供及時和權威的指導,增強實用性。形式上,統一文章的格式,對論文的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注釋等具體要求做出規范。
(四)專業書籍編撰發行
1.《財經法規財會制度選編》
我會受商務部財務司委托,出版了兩冊《財經法規財會制度選編》,編入了400余個重要的財經法規和財會制度文件。
2.《反傾銷會計實務》
為更好的幫助企業應對反傾銷,學會組織了幾位反傾銷專家編寫了該書。目前該書的初稿已經編寫完畢,正在抓緊時間總撰編審。
3.《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實務》
隨著新企業準則、新財務通則在企業的推廣實施,新稅法的出臺,企業迫切需要有一本既反映外經貿行業特點,又緊跟各項財稅政策的業務指導用書。我會對《對外經貿會計實務》(原《外經貿財會基礎手冊》)進行修訂。
(五)培訓
1.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
繼續教育培訓是我會培訓工作的重點。自1999年我會開展中央國家機關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以來,每年培訓人數均名列20多家培訓單位的第2、3名,多次受到國管局的好評。2008年我會以加強培訓質量為前提,結合學員需求、緊密圍繞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專業特點開展培訓;適時增加了形勢政策指導講座。培訓形式不斷改進,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最方便的服務。2008年共舉辦了25期培訓班,其中:走讀班7期、公司班18期;共有3 399人參加了培訓,比上年增長了7.5%。
2. 反傾銷應訴會計培訓
自2006年始,我會在全國舉辦了多期“反傾銷會計人才”培訓班。2008年分別在杭州、無錫、青島、西安、上海舉辦了5期,共計667人參加了培訓。
(六)會議與會員活動
2008年3季度由財務司和我會共同召開了“商務系統企事業單位財務處長聯席會”。該會已舉辦8次(2001~2008年)。
4季度,美國金融危機引發世界經濟衰退,外經貿企業外部市場環境惡化。為讓企業更好應對此次危機,我會于10月在北京組織一次國際金融形勢報告會,中央外經貿企業,天津、北京外經貿企業及有關單位財會部門負責人80多人出席。
(七)組織建設
為保持我會與省市學會合作渠道的暢通,按照自愿、不雙重繳費、保持總會與省市學會聯系渠道暢通的原則辦理各省市學會會員單位加入我會的入會手續,實行雙會員制。
二、2009年工作安排
(一)理論研究與論文評選
1.年度理論研究與論文評選
堅持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和會計學會聯合開展商務財會理論研究和論文評選機制,繼續優化評審流程,激發各單位參與理論研究和論文評選的積極性。
2.兩項課題
學會將在總結上年課題研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繼續結合商務財會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醞釀承擔兩項理論研究課題任務,一是關于企業“走出去”財稅金融政策課題研究,二是服務外包與會計工作課題研究。企業“走出去”財稅金融政策課題將分為3個子課題:以家電、輕紡為主體的制造加工業;以商業服務為主體的批發零售業;以承包工程為主體的建筑業。
繼續做好《國際商務財會》的編輯和發行工作。在提高雜志總體質量的同時,加大發行力度,擴大期刊的國內外發行。
(三)開展合作辦刊
為實現月刊的發展與創新,2009年將開展合作辦刊。合作辦刊的目的是為各省區市商務主管部門財務處,外經貿會計學會,中央和地方外經貿企業,大專院校,提供一個開展理論研究活動、發表理論研究成果、交流財會改革經驗、介紹企業財會案例、展示財會人員風采的平臺,同時也提高辦刊質量、拓展發行渠道。合作雙方實現雙贏。
(四)專業書籍編撰發行
學會將根據擬定的提綱,完成《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實務》的編寫工作。繼續編好《財經法規財會制度選編》。并做好這兩本書以及《企業風險管理》與《反傾銷會計實務》的發行工作。
(五)業務培訓
學會在繼續做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承辦反傾銷應訴會計培訓的同時,根據地方與企業的迫切要求,針對中小企業會計工作薄弱、內部控制不完善,應對外部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申請承辦“中小外經貿企業會計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和“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人才培訓”。
(六)舉辦“海峽兩岸企業會計準則”研討會
上半年學會醞釀舉辦“海峽兩岸企業會計準則研討會”。研討會的目的是推動海峽兩岸開展經濟貿易合作。日前已就相關事宜做了初步調研,計劃于2009年第二季度在西安、上海或南京舉辦此次研討會。
(七)會議與會員活動
0 引言
財會部門應該以質量管理實施為契機,進行財會規范化管理,通過完善的制度建設、明確的崗位職責、量化的考核標準,以任務目標、責任目標、素質品德目標和學識能力目標,嚴格要求財會人員,充分調動財會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把質量管理“過程控制”、績效管理的“考核意識”與規范化管理的“結果管理”有機結合,以質量管理深化財會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提升財會規范化管理水平。面對新的形式需求,財會規范化需要進步高效管理。
1 當前財會規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業務學習不深入,實際操作不認真。部分學習流于形式,有關操作規程中明確規定的問題仍然把握不準,以至在操作的時候造成差錯。
1.2 思想認識不到位,達標創優標準低。有的行對規范化管理深入開展認識不到位,思想沒有壓力,工作缺乏動力,不能按照“嚴、細、實”的要求操作業務,缺乏敬業愛崗,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1.3 有些人員在規章制度執行中不能一如既往、認真堅持,不能按業務操作流程辦理每一筆業務,存在事后補辦的現象,存有檢查前突擊整改的情況,沒有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2 改進和加強財會規范化管理的思路
2.1 健全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和質量考核監督機制。合理分解目標,將任務量化并落實到人,使各盡其職,人盡其才;理順工作關系,體現既分工又協作的工作程序和整體意識,克服各自為政的現象;落實質量考核責任制,樹立正氣,克服老好人的思想,建立包括出勤、學習、交接、工作質量和 服務態度在內的各項考核制度 。在工作實踐中把規章制度、工作標準與每個人的工作效果統一起來 , 把貢獻與報酬結合起來,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與操作程序,以促進財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2.2 加強監督檢查。充分發揮日常監督職能,明確坐班主任的職責和工作權限,重點理清一線員工的思想動態,抓好組織紀律,崗位練兵工作,協助主管領導處理好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做好業務協調和重要業務的審核工作,主要應把握好微機操作、進出人憑證、人員業務交接、出庫人庫等“四個關口”,認真填寫日志。強化坐班主任事前、事中檢查監督,按月(季)開展自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三是上級聯社定期不定期地對下級聯社進行檢查輔導,幫助排疑解難,促進不斷整改。四是在具體工作中,采取對照財會工作規范化標準逐條自查的方法,找出不足,盡快糾正。通過經常性的監督檢查,保證各項制度、辦法的貫徹執行,杜絕違規操作和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2.3 加強學習,掌握規范化標準。因此,實現財會工作規范化管理,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熟練掌握規范化標準。財會人員要把學習規范化標準與學習規章制度結合起來,弄通標準與規章制度的內在聯系,加強對問題的理解;把學習規范化標準與工作實際相結合,找出差距,明確今后努力方向;把學習規范化標準與個人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克服惰性和舊習,建立嚴格按標準、規范化運作的工作程序。
2.4 廣泛開展多種形式、多內容的業務培訓活動。要圍繞著財會工作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加大業務理論和技能的培訓力度,加快培養專業技術骨干,全面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對現有從事會計出納人員情況進行一次普查,弄清財會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類別和業務水平,然后制定分層次的培訓規劃。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要求在培訓內容、培訓進度和培訓時間上應有所區別。培訓工作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干什么、學什么、懂什么、專什么,學以致用,立竿見影,以此盡快地適應本職崗位工作。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全面的業務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開展互查觀摩學習活動,及時交流總結經驗。要有組織、有目的的召集基層負責人和會計出納業務骨干,圍繞財會工作規范化管理主體進行互查,通過觀摩學習,總結交流工作經驗,討論加強財會工作規范化管理工作的具體問題和工作難點、疑點,統一工作方法,達到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的目的。
2.5 組織考核評比。由上級抽調縣聯社的會計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組織開展考評驗收工作并實行獎勵與處罰,通過此項工作,既考評了被查單位的工作,交流了經驗,又培養壯大了考評隊伍,使參加的人員進一步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從實踐到理論上明白財會規范化管理的目的與要求,為促進財會工作上臺階、上等級打下基礎。
2.6 關心基層行會計出納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基層信用社的會計出納人員處在工作第一線,工作任務繁忙,責任重大。因此,各級聯社領導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關心職工生活,為職工辦實事結合起來,作為基層行實現財會工作規范化管理的 重要環節抓緊抓好。單位領導要經常與財會人員開展談心活動,溝通思想,交流感情,認真聽取財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關心他們成長進步,解決他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充分調動廣大會計出納人員的工作 積極性,促進財會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